CN105031894B - 一种球拍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球拍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31894B CN105031894B CN201510556252.7A CN201510556252A CN105031894B CN 105031894 B CN105031894 B CN 105031894B CN 201510556252 A CN201510556252 A CN 201510556252A CN 105031894 B CN105031894 B CN 10503189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racket
- outward
- inward
- eye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0049 Carbon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917 carbon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9854 Cucurbita moschat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1980 Cucurbita pepo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852 Cucurbita pepo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0354 squash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球拍及其制作方法,球拍的框部内侧的网线受力区域上靠近内侧孔眼的区域具有弧状地倒伏朝向框部外侧的朝外突起物,框部外侧的网线受力区域上靠近外侧孔眼的区域具有弧状地倒伏朝向框部内侧的朝内突起物,使用本发明,由于球拍上受力区域中与网线接触的穿线孔边沿为弧状平滑过渡,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球拍框部与网线接触处的尖锐角形边沿磨损网线的问题,并且因此,不再需要护线管来保护,减轻了球拍的整体重量,使用单个中空管材,又能保证强度,总之,大大提升了球拍的性能和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动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球拍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是专业的运动员还是业余爱好者,对于网球拍、羽毛球拍及壁球拍等体育用品趋向于追求重量轻的效果,在保证重量轻的前提下,拍子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这两者往往是一对矛盾的需求,本文主要以网球拍举例说明,如图1所示,网球拍一般具有手柄1,框部3,连接手柄1和框部3的弯曲部2b、2a,又如图2所示,网球拍从手柄处开始,由两条延伸的中空管材A1、A2形成手柄的右部,继续延伸的两个中空管材形成右弯曲部A11、A22、继续延伸弯转的两个中空管材形成框部(图中未示)、继续延伸弯转的两个中空管材形成左弯曲部B11、B22、继续延伸的两个中空管材形成手柄的左部B1、B2,两个中空管材大约在网球拍的5点、7点、11点和1点等位置(这是网球拍界的专业用语,模拟钟面来显示网球拍面框部的相应位置)用特殊的材料绑覆固定。如图3所示,沿A'-A'方向的剖视看去(得到图4)、沿B'—B'方向的剖视看去(得到图5,图5所示,在不需要穿过网线的位置,两个中空管材壁3C是靠在一起的),如图4所示,所述框部包含框部内侧3A和框部外侧3B,框部3上布置的穿线孔3D是在两个中空管材壁3C之间留出的用于穿网线的空间,这个空间是在制作网球拍粗坯时两个中空管材壁3C之间放入金属杆状物,在成型后再抽出金属杆状物,便得到了相应的穿线孔,但是,在网球拍的5点、7点、11点和1点等位置,由于这些位置上的两两相邻的穿线孔穿过的线的方向是相互垂直的,在制作网球拍粗坯时,在两两相邻的未来的穿线孔位置,无法用在两个中空管材壁3C之间放入金属杆状物、等成型后抽出金属杆状物的方法来形成正常的穿线孔,因为两个金属杆状物会碰撞重叠,既使勉强做出框部,这些位置的穿线孔也是严重变形的不合格孔,那么,就必须等碳纤维材料硬化后再通过外力在网球拍的5点、7点、11点和1点等位置钻孔,再在这些孔洞加上护线管才能穿过网线,以保证网线不被钻孔位置锐利的壁孔边沿所磨损,例如,碳纤维的强度是钢铁的大约5倍左右,如果在一个平面的已经硬化了的碳纤维面上钻孔,其孔边沿必然是锋利的,这样,使用护线管就会增加网球拍的总重量,并且整个网球拍的加工工艺比较复杂。而且,由于是利用两根管来制造,为了保证重量的轻巧,人为地降低了两根管的壁厚,壁厚薄带来的问题是球拍的强度差。
为克服前述重量的问题,人们开始用单管来制作网球拍,如图6所示,一条中空管材形成手柄的右部1a,继续延伸的中空管材形成右弯曲部 2a,继续延伸弯转的中空管材形成框部(图中未示出),继续延伸弯转的中空管材形成左弯曲部2b,继续延伸的中空管材形成手柄的左部1b,采用单管可以保证壁厚具有相当强度的厚度。
如图7所示,从单管式球拍的B-B方向剖开,即如图8所示,3B'为框部外侧,也即是框部的朝外的面,3A'为框部内侧,也即是框部朝向网面的面。3C'的位置为框部上的穿线凹槽,由图7可知,穿线凹槽连贯地位于整个球拍框部有穿线孔的几乎一周。框部的主要受力区域为框部外侧每两个孔之间与网线接触的位置。基本与穿线凹槽重叠,另外的主要受力区域为框部的5点、7点、11点和1点等框部内侧与网线紧密接触的孔眼边沿位置。
如图7所示,从从单管式球拍的A-A方向剖开,即如图9所示。
如图9、10、11、12所示,球拍的管材在硬化后再打孔,得到外侧孔眼和内侧孔眼D',外侧孔眼和内侧孔眼D'会出现尖锐角形的孔眼边沿F,且这种孔眼边沿还比较粗糙,因此,在网线E'穿过这种孔眼后,由于要接触孔眼边沿F,特别是图10中显示的孔眼边沿F,在使用网球拍时,孔眼边沿F属于受力处,线在与孔眼边沿F的接触中伸缩及紧张与松弛的交替中不断会被磨损,网线E'就很容易断,如网球拍上一般是有72个穿线孔,只要有一个穿线孔割网线E'乃至网线E'断裂,整个网面就会失去张力,起不了击打网球的作用。因此,人们为了提高线E'的寿命,如图12所示,在孔眼处加上了护线管H,护线管可以是单粒的(适用于羽毛球拍),也可以是成排的条钉状(适用于网球拍)将网线E'与孔眼边沿F隔离开。但是,由于所有的有尖角角形孔眼边沿F的孔眼都要加上护线管,所有的护线管重量加起来并不是一个小数字,球拍的重量还是不能减轻以达到较为理想的轻巧状态。举例说明,在中国大陆的碳纤维材质的网球拍每月销量是大约50万支,每支网球拍护线用的护线管材质的重量大约为25克,那么,每年需要用在护线管上的材料重量为15万千克,价值约为900万人民币。更不用说销量更大的网毛球拍了。也即是,现有技术中的球拍重量不够理想,且耗材更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球拍及其制作方法,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球拍较重或强度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球拍,包括手柄、与手柄相连接的框部,框部由单个的中空管材构成,框部包含框部内侧和框部外侧,框部上布置有位于框部内侧的内侧孔眼和位于框部外侧的外侧孔眼,内侧孔眼和外侧孔眼一一对应,框部内侧的网线受力区域上靠近内侧孔眼的区域具有弧状地倒伏朝向框部外侧的朝外突起物,框部外侧的网线受力区域上靠近外侧孔眼的区域具有弧状地倒伏朝向框部内侧的朝内突起物。
进一步,朝外突起物的中心轴线与朝内突起物的中心轴线重合。
进一步,在每两个外侧孔眼之间有弧状突起。
进一步,框部的外表面贴合有弹性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作球拍的方法,在制作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
(1)在球拍坯体未硬化时,在框部内侧的穿线位置制作出朝向框部外侧的朝外凹坑,并在框部外侧的穿线位置制作出朝向框部内侧的与朝外凹坑一一对应的朝内凹坑,使得框部内侧的网线受力区域上靠近朝外凹坑的区域弧状地倒伏朝向框部外侧,朝外凹坑具有朝向框部外侧延伸的朝外凹坑壁及其底部,使得框部外侧的网线受力区域上靠近朝内凹坑的区域弧状地倒伏朝向框部内侧,朝内凹坑具有朝向框部内侧延伸的朝内凹坑壁及其底部;
(2)将朝外凹坑的底部及朝内凹坑的底部去除,形成内侧孔眼和外侧孔眼,框部内侧的网线受力区域上靠近内侧孔眼的区域则形成弧状地倒伏朝向框部外侧的朝外突起物,框部外侧的网线受力区域上靠近外侧孔眼的区域则形成弧状地倒伏朝向框部内侧的朝内突起物。
进一步,朝外突起物的中心轴线与朝内突起物的中心轴线重合。
进一步,其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框部的外表面贴合弹性层。
使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球拍上受力区域中与网线接触的穿线孔边沿为弧状平滑过渡,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球拍框部与网线接触处的尖锐角形边沿磨损网线的问题,并且因此,不再需要护线管来保护,减轻了球拍的整体重量,使用单个中空管材,又能保证强度,总之,大大提升了球拍的性能和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网球拍普遍样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双管式网球拍的手柄部和弯曲部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双管式网球拍的侧面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中单管式网球拍的手柄部和弯曲部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单管式网球拍的侧面示意图(图7表示现有技术中单管式网球拍及本发明中以网球拍为例的大体结构,细部的如A-A、B-B、C-C、D-D方向的示意图则由下列图所显示)。
图8是图7中现有技术中单管式网球拍的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图7中现有技术中单管式网球拍的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图7中现有技术中单管式网球拍的C-C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现有技术中单管式网球拍的C-C方向不用护线管时的穿线示意图。
图12、13是图7中框部11点、1点、5点、7点网线受力区域剖面穿线示意图。
图14是图11中现有技术中单管式网球拍的C-C方向使用护线管时的穿线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中穿线孔位置未去除朝内凹坑和朝外凹坑底部时的图7中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中一个实施例的穿线孔位置已经去除朝内凹坑和朝外凹坑底部时即图7的A-A方向剖面示意图,也是本发明中图7的A-A方向的弧状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中一个实施例的穿线孔位置未去除朝内凹坑和朝外凹坑底部时即图7的C-C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中一个实施例的穿线孔位置已经去除朝内凹坑和朝外凹坑底部时即图7的C-C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19是对图18的穿线孔的穿线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中第二个实施例的即图7的D-D方向涵盖两个穿线孔之间位置的穿线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21是图20上的333处的广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球拍,包括手柄、与手柄相连接的框部,框部由单个的中空管材构成,如图16所示,框部包含框部内侧3a和框部外侧3b,如图16、18、19、20所示,框部上布置有位于框部内侧3a的内侧孔眼31和位于框部外侧3b的外侧孔眼32,内侧孔眼31和外侧孔眼32一一对应,如图18所示,框部内侧3a的网线受力区域上靠近内侧孔眼的区域具有弧状地倒伏朝向框部外侧的朝外突起物311,框部外侧3b的网线受力区域上靠近外侧孔眼32的区域具有弧状地倒伏朝向框部内侧的朝内突起物322,其中,框部内侧3a上具有弧状位置3c,其中,框部外侧3b上具有弧状位置3d。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球拍上受力区域中与网线接触的穿线孔边沿为弧状平滑过渡,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球拍框部与网线接触处的尖锐角形边沿磨损网线的问题,并且因此,不再需要护线管来保护,减轻了球拍的整体重量,使用单个中空管材,又能保证强度,总之,大大提升了球拍的性能和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另外,一般来说,球拍网线是沿着穿线凹槽穿线,因此,框部的网线受力区域主要在孔眼与孔眼间的连线上,网线的磨损位置也是在网线与受力区域的接触面上。基本上与球拍A-A方向上的孔眼边沿不会发生摩擦,当然更优的是,如图16所示,在球拍的A-A方向上,框部内侧3a上也可以具有弧状位置3c,框部外侧3b上也可以具有弧状位置3d。
孔眼的横切面可以是圆形,方形或其它异形,根据需要由模具决定其形状。
实施例2:
进一步,如图16、18、19、20所示,朝外突起物的中心轴线与朝内突起物的中心轴线重合。这样的设置方便网线顺利穿过孔眼。
进一步,在每两个外侧孔眼之间有弧状突起。如前所述,框部的主要受力区域为框部外侧每两个孔之间与网线接触的位置,如果在每两个外侧孔眼之间设置弧状突起。使得网线更不易被磨损,受力区域也相应地变大,力量更足。
进一步,框部的外表面贴合有弹性层。用于增加网线的弹性力量、保护网线及起到美化作用。
实施例3:
如图15、图16所示,如图17、18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作球拍的方法,在制作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
(1)在球拍坯体未硬化时,在框部内侧的穿线位置制作出朝向框部外侧的朝外凹坑31',并在框部外侧的穿线位置制作出朝向框部内侧的与朝外凹坑一一对应的朝内凹坑32',使得框部内侧的网线受力区域上靠近朝外凹坑31'的区域弧状地倒伏朝向框部外侧,朝外凹坑31'具有朝向框部外侧延伸的朝外凹坑壁311'及其底部3e,使得框部外侧的网线受力区域上靠近朝内凹坑32'的区域弧状地倒伏朝向框部内侧,朝内凹坑32'具有朝向框部内侧延伸的朝内凹坑壁322'及其底部3e。其中,框部内侧3a上具有弧状位置3c,其中,框部外侧3b上具有弧状位置3d;
(2)将朝外凹坑31'的底部3e及朝内凹坑32'的底部3e去除,形成内侧孔眼31和外侧孔眼32, 框部内侧的网线受力区域上靠近内侧孔眼31的区域则形成弧状地倒伏朝向框部外侧的朝外突起物311,框部外侧的网线受力区域上靠近外侧孔眼32的区域则形成弧状地倒伏朝向框部内侧的朝内突起物322。
进一步,朝外突起物311的中心轴线与朝内突起物322的中心轴线重合。这样的设置方便网线顺利穿过孔眼。
进一步,其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框部的外表面贴合弹性层I。
在本实施例中,在球拍坯体未硬化时,在其上加工凹坑,可利用如分设于坏拍框内外的模具块对框部进行挤压,冲坑,并对其进行加热及充气。在成形后,将有了凹坑的球拍坯体取出,并对凹坑进行钻孔,例如,凹坑的直径是3.5毫米,则可用直径为3.3毫米的钻头钻孔,底部仅会残留内外直径差为0.1毫米的残留物I在朝外突起物和朝内突起物末端,如图21所示:而这对网线来说,不会产生如前所述的尖锐角边沿对网线进行磨损的问题,而且在贴合了弹性层J后,这个残留物I的突出性状会被弥补,就更不可能产生尖锐角对网线进行磨损的问题。
在本发明中,可以只有一部分内侧孔眼和所有外侧孔眼具有前述实施例的结构,因为有一些孔眼的位置,网线穿过后,不会与孔眼边沿产生摩擦,则不需要使用前述结构,但是为模具制作的方便,可以使用得到所有的内侧孔眼和外侧孔眼具有上述的结构的模具来制作球拍。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球拍及其制作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球拍,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与手柄相连接的框部,所述框部由单个的中空管材构成,所述框部包含框部内侧和框部外侧,所述框部上布置有位于框部内侧的内侧孔眼和位于框部外侧的外侧孔眼,所述内侧孔眼和所述外侧孔眼一一对应,所述框部内侧的网线受力区域上靠近内侧孔眼的区域具有弧状地倒伏朝向框部外侧的朝外突起物,所述框部外侧的网线受力区域上靠近外侧孔眼的区域具有弧状地倒伏朝向框部内侧的朝内突起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其特征在于,所述朝外突起物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朝内突起物的中心轴线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其特征在于,在每两个外侧孔眼之间有弧状突起。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球拍,其特征在于,所述框部的外表面贴合有弹性层。
5.一种制作球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作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
(1)在球拍坯体未硬化时,在框部内侧的穿线位置制作出朝向框部外侧的朝外凹坑,并在框部外侧的穿线位置制作出朝向框部内侧的与朝外凹坑一一对应的朝内凹坑,使得所述框部内侧的网线受力区域上靠近朝外凹坑的区域弧状地倒伏朝向框部外侧,所述朝外凹坑具有朝向框部外侧延伸的朝外凹坑壁及其底部,使得所述框部外侧的网线受力区域上靠近朝内凹坑的区域弧状地倒伏朝向框部内侧,所述朝内凹坑具有朝向框部内侧延伸的朝内凹坑壁及其底部;
(2)将所述朝外凹坑的底部及所述朝内凹坑的底部去除,形成内侧孔眼和外侧孔眼,框部内侧的网线受力区域上靠近内侧孔眼的区域则形成弧状地倒伏朝向框部外侧的朝外突起物,框部外侧的网线受力区域上靠近外侧孔眼的区域则形成弧状地倒伏朝向框部内侧的朝内突起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球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朝外突起物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朝内突起物的中心轴线重合。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作球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框部的外表面贴合弹性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56252.7A CN105031894B (zh) | 2015-09-02 | 2015-09-02 | 一种球拍及其制作方法 |
TW104137104A TWI583429B (zh) | 2015-09-02 | 2015-11-11 | Racket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
TW104218039U TWM522056U (zh) | 2015-09-02 | 2015-11-11 | 球拍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56252.7A CN105031894B (zh) | 2015-09-02 | 2015-09-02 | 一种球拍及其制作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31894A CN105031894A (zh) | 2015-11-11 |
CN105031894B true CN105031894B (zh) | 2018-06-19 |
Family
ID=54439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556252.7A Active CN105031894B (zh) | 2015-09-02 | 2015-09-02 | 一种球拍及其制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031894B (zh) |
TW (2) | TWI58342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776883B2 (ja) * | 2016-12-26 | 2020-10-28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テニスラケットフレーム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752478A (en) * | 1971-03-26 | 1973-08-14 | Questar Corp | Racket frame |
CN2143997Y (zh) * | 1992-11-19 | 1993-10-20 | 刘继志 | 球拍的改良构造 |
CN2920321Y (zh) * | 2006-06-26 | 2007-07-11 | 蔡松宫 | 球拍拍框的改良构造 |
CN201899835U (zh) * | 2010-12-23 | 2011-07-20 | 厦门侨兴工业有限公司 | 可保持网线活性的球拍 |
CN204864809U (zh) * | 2015-09-02 | 2015-12-16 | 陈正盛 | 一种球拍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217448Y (zh) * | 1995-04-08 | 1996-01-17 | 陈正盛 | 一种碳纤维球拍拍框的结构 |
US6071203A (en) * | 1998-08-13 | 2000-06-06 | Prince Sports Group, Inc. | Two piece sports racquet |
CN2799016Y (zh) * | 2005-05-10 | 2006-07-26 | 厦门侨兴工业有限公司 | 免钉管碳素羽毛球拍 |
CN201235184Y (zh) * | 2008-06-20 | 2009-05-13 | 陈正盛 | 具吸震功能的球拍框架 |
-
2015
- 2015-09-02 CN CN201510556252.7A patent/CN105031894B/zh active Active
- 2015-11-11 TW TW104137104A patent/TWI583429B/zh active
- 2015-11-11 TW TW104218039U patent/TWM522056U/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752478A (en) * | 1971-03-26 | 1973-08-14 | Questar Corp | Racket frame |
CN2143997Y (zh) * | 1992-11-19 | 1993-10-20 | 刘继志 | 球拍的改良构造 |
CN2920321Y (zh) * | 2006-06-26 | 2007-07-11 | 蔡松宫 | 球拍拍框的改良构造 |
CN201899835U (zh) * | 2010-12-23 | 2011-07-20 | 厦门侨兴工业有限公司 | 可保持网线活性的球拍 |
CN204864809U (zh) * | 2015-09-02 | 2015-12-16 | 陈正盛 | 一种球拍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22056U (zh) | 2016-05-21 |
TW201709956A (zh) | 2017-03-16 |
TWI583429B (zh) | 2017-05-21 |
CN105031894A (zh) | 2015-1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31894B (zh) | 一种球拍及其制作方法 | |
CN204864809U (zh) | 一种球拍 | |
JP2017048491A (ja) | こぶ部を有する紐 | |
JPH06319833A (ja) | 非常に大きなガット穴を持つラケット | |
US20070270256A1 (en) | Sports racquet | |
US5029858A (en) | Structure of a composite fiber racket | |
JP2005046520A5 (zh) | ||
JP2008017951A (ja) | ラケットフレームおよびラケット | |
JP2016221148A (ja) | ラケット | |
CN201061698Y (zh) | 高强度且低风阻的球拍 | |
JP2017523855A (ja) | テニスラケット | |
CN201499710U (zh) | 编织带体 | |
JP3135523U (ja) | 高強度で低空気抵抗のラケット | |
KR101215836B1 (ko) | 탄소섬유를 이용한 코어 및 핸들을 구비한 알루미늄 배트 | |
CN204469148U (zh) | 高强度低风阻的球拍框 | |
CN201921408U (zh) | 一种羽毛球拍 | |
CN103432731B (zh) | 网状球拍 | |
US1696251A (e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racket frames | |
CN206170251U (zh) | 仿真藤条 | |
TWM645900U (zh) | 球拍 | |
JPS5917325Y2 (ja) | ガツト | |
CN201235184Y (zh) | 具吸震功能的球拍框架 | |
CN201925707U (zh) | 一种运动用品管状结构 | |
CN205460771U (zh) | 羽毛球拍框 | |
CN107694059B (zh) | 基于镁合金的网球拍减震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27 Address after: 2 / F 4 / F, 223 Qinghai South Street, Xitun District, Taichung City, Taiwan, China Co-patentee after: Samoan shangshunyu world Enterprise Co., Ltd Patentee after: Chen Zhengsheng Address before: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Chen Zhengsh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