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26938B - 信号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号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26938B CN105026938B CN201380071326.7A CN201380071326A CN105026938B CN 105026938 B CN105026938 B CN 105026938B CN 201380071326 A CN201380071326 A CN 201380071326A CN 105026938 B CN105026938 B CN 10502693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unting
- clock
- signal
- value
- completion valu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3/00—Producing timing pulses
- G04G3/02—Circuits for deriving low frequency timing pulses from pulses of higher frequency
- G04G3/022—Circuits for deriving low frequency timing pulses from pulses of higher frequency the desired number of pulses per unit of time being obtained by adding to or substracting from a pulse train one or more puls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2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using digital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G01R19/2513—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e.g. power lines or loads; Logging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5/00—Manipulating of pulses not covered by one of the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3K5/00006—Changing the frequency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L—AUTOMATIC CONTROL, STARTING, SYNCHRONISATION OR STABILISATION OF GENERATORS OF ELECTRONIC OSCILLATIONS OR PULSES
- H03L7/00—Automatic control of frequency or phase; Synchronis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asurement Of Current Or Voltage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1PPS信号接收部(101)接收1PPS信号,动作时钟生成部(102)生成动作时钟,时钟偏差测定部(103)对作为动作时钟相对于1PPS信号的频率偏差的时钟偏差进行测定。计数器(105)在1PPS信号的输入时开始进行与动作时钟的时钟周期相应的计数,当结束了到既定的计数完成值为止的计数时完成1个循环的计数,并开始进行下一循环的计数。每当计数器(105)完成1个循环的计数时,采样信号生成部(106)输出采样信号。校正值计算部(110)和变更定时计算部(111)根据时钟偏差变更任意循环的计数完成值而调节采样信号的输出定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时刻同步控制技术,尤其涉及对输电线和/或母线的电量进行收集的装置中的时刻同步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存在如下的保护控制系统:在多个部位对输电线和/或母线的电量(电压值、电流值)进行收集,当根据这些电量检测到异常时,立即断开系统,抑制事故的波及。
在该保护控制系统中,为了降低收集到的电量的相位偏差,需要在收集地点间将取得了同步的信号作为电量收集的基准。
在近年来的保护继电器装置中,1台运算装置(以下,也称为IED:IntelligentElectronic Device,智能电子设备)经由局域网(程序总线)连接有多个数据收集装置(以下,也称为MU:Merging Unit,合并单元)。
各MU根据同步信号(1PPS信号:1Pulse Per Second信号(秒脉冲信号))取得定时同步,由此使MU间的数据采样定时和时间戳值一致。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051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1PPS信号的接收周期是1秒间隔。
因此,各MU需要将高精度石英振荡器(频率偏差:±几ppm)搭载于时钟产生电路生成频率偏差较小的高精度时钟,而将MU间的采样定时的偏差抑制为在1秒间为±几微秒以下。
因此,在数字电路中被普遍使用的价廉的通用振荡电路(频率偏差精度±50ppm左右)无法被使用,存在成本增加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即使使用频率偏差为±50ppm左右的通用振荡电路,也能够进行高精度的同步控制。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信号处理装置具有:脉冲信号接收部,其每单位时间接收脉冲信号;动作时钟生成部,其生成时钟周期与所述单位时间相比微小的动作时钟信号;计数器,其从所述脉冲信号接收部输入所述脉冲信号,从所述动作时钟生成部输入所述动作时钟信号,在所述脉冲信号的输入时开始进行与所述动作时钟信号的时钟周期相应的计数,在结束了到既定的计数完成值为止的计数时完成1个循环的计数,并开始下一循环的计数;控制信号输出部,每当所述计数器完成1个循环的计数时,该控制信号输出部输出控制信号;时钟偏差测定部,其从所述脉冲信号接收部输入所述脉冲信号,从所述动作时钟生成部输入所述动作时钟信号,对作为所述动作时钟信号相对于所述脉冲信号的频率偏差的时钟偏差进行测定;以及计数完成值变更部,其根据由所述时钟偏差测定部测定出的时钟偏差,变更任意循环的计数完成值,在由所述计数完成值变更部变更了任意循环的计数完成值的情况下,所述计数器在结束了到变更后的计数完成值为止的计数时完成该循环的计数,并开始下一循环的计数。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测定时钟偏差,并根据测定出的时钟偏差对控制信号的输出定时进行调节,因此即使使用频率偏差为±50ppm左右的通用振荡电路,也能够进行高精度的同步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数据收集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时钟偏差测定部的动作例的图。
图3是对因实施方式1的动作时钟的偏差导致的采样信号的输出定时的延迟进行说明的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校正值计算部和变更定时计算部的动作例的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数据收集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计数器变更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计数器变更完成通知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1和2的数据收集装置的硬件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数据收集装置(MU)进行说明,所述数据收集装置(MU)根据时钟频率偏差来计算决定电量的采样周期的计数器(采样周期计数器)的校正值。
由此,即使使用频率偏差是±50ppm左右的通用振荡电路,也能够取得高精度的同步。
另外,通常在组装设备中使用的振荡器只能以十几纳秒~几十纳秒的单位进行计数。
在以上述方式根据时钟频率偏差来计算采样周期计数器的校正值的情况下当计数器的校正值为几纳秒单位时,存在如下课题:以MU的石英振荡器的分辨率无法进行几纳秒的调节。
因此,需要对应于石英振荡器的计数单位而将几次的校正汇总成1次来进行,需要在MU动作中动态变更采样周期计数器的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能够解决以上的课题且能够在MU间高精度地取得同步的采样信号生成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收集装置100的结构例。
数据收集装置100从运算装置200接收1PPS信号,并且将表示测定到的电量的数据发送给运算装置200。
数据收集装置100相当于信号处理装置的例子。
作为IED的运算装置200检测电力系统的异常,通过断开系统而抑制事故的波及。
另外,1PPS信号的发送源不限于IED,例如也可以将具有GPS接收器的其他装置作为发送源。
在数据收集装置100中,1PPS信号接收部101接收1PPS信号。
即,1PPS信号接收部101每秒接收脉冲信号。
1PPS信号接收部101相当于脉冲信号接收部的例子。
动作时钟生成部102生成数据收集装置100的动作时钟信号(以下,简称为动作时钟)。
时钟偏差测定部103对作为数据收集装置100的动作时钟相对于1PPS信号的周期的频率偏差的时钟偏差进行测定。
时钟偏差测定值保持部104保持由时钟偏差测定部103测定到的时钟偏差测定值。
采样周期计数器105对电量采样定时的时间间隔进行计数。
采样周期计数器105从1PPS信号接收部101输入1PPS信号,从动作时钟生成部102输入动作时钟,在1PPS信号的输入时开始进行与动作时钟的时钟周期相应的计数,当结束了到既定的计数完成值为止的计数时,完成一个循环的计数,并开始进行下一循环的计数。
另外,采样周期计数器105也写成计数器105。
采样信号生成部106根据采样周期计数器105的计数值生成作为表示采样定时的脉冲的采样信号。
更具体而言,每当采样周期计数器105完成一个循环的计数时,采样信号生成部106输出采样信号。
采样信号是对电量的测定定时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
采样信号生成部106相当于控制信号输出部的例子。
电量测定部107在由采样信号生成部106生成的脉冲(采样信号)的定时对电力系统的电量进行测定。
数据生成部108将由电量测定部107测定出的电量转换成能够发送给局域网(程序总线)的通信帧形式的数字数据。
数据发送部109经由局域网(程序总线)将由数据生成部108生成的数字数据发送给运算装置200。
校正值计算部110根据由时钟偏差测定值保持部104保持的时钟偏差值来计算采样周期计数器105的计数完成值的校正值。
变更定时计算部111计算将由校正值计算部110计算出的校正值应用于采样周期计数器105的时刻,并在计算出的时刻将计数完成值变更为校正值。
校正值计算部110和变更定时计算部111根据由时钟偏差测定部103测定出的时钟偏差,变更任意循环的计数完成值,而调节采样信号生成部106对采样信号的输出定时。
更具体而言,根据1秒间产生的循环的次数、时钟偏差和动作时钟的时钟周期,校正值计算部110决定作为变更计数完成值的变更对象的循环和作为变更后的计数完成值的校正值。
并且,变更定时计算部111将由校正值计算部110决定的作为变更对象的循环的计数完成值变更为校正值。
校正值计算部110和变更定时计算部111相当于计数完成值变更部的例子。
计数器初始值保持部112在采样信号输出后,将采样周期计数器105的计数完成值恢复为初始值。
计数器初始值保持部112相当于计数完成值复原部的例子。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数据收集装置100的动作例进行说明。
在数据收集装置100中使用光缆或电信号缆线这样的传送单元从运算装置200输入1PPS信号。
1PPS信号是表示绝对时刻的1秒间的周期的脉冲信号。
1PPS信号被1PPS信号接收部101接收,被分发给时钟偏差测定部103和采样周期计数器105。
在动作时钟生成部102中,生成数据收集装置100的动作时钟,分发给时钟偏差测定部103和采样周期计数器105。
在时钟偏差测定部103中,对时钟偏差进行测量,该时钟偏差是作为1PPS信号的接收定时与由数据收集装置100的动作时钟计数出的1秒间之间的偏差,并且测量结果被时钟偏差测定值保持部104保持。
使用图2对时钟偏差测定部103的动作例进行说明。
当1PPS信号被输入到时钟偏差测定部103时,依照动作时钟的时钟周期进行计数的10毫秒的计数器进行动作。
例如,在动作时钟为80MHz的情况下,成为采用以12.5纳秒为单位的计数,因此800000计数为10毫秒。
当该10毫秒的计数为第99次时,如果计数器采用800000计数时,在数据收集装置100的动作时钟的测量中成为1秒的期间。
由该动作时钟计数出的1秒期间与1PPS信号的接收定时之差成为时钟偏差的测定值。
在图2中,由于在10毫秒的计数器为798400计数的时间点接收到1PPS信号,因此动作时钟在1秒间计数慢20微秒((800000-798400)×12.5纳秒),该值为时钟偏差的测定值。
通过这种动作,时钟偏差测定部103对作为动作时钟相对于1PPS信号的每1秒的偏差时间的时钟偏差进行测定,并将偏差测定值保存到时钟偏差测定值保持部104中。
采样周期计数器105输入1PPS信号和动作时钟并进行动作。
例如,在电力系统的交流频率是50Hz,每1交流周期的采样次数是80次的情况下,采样周期为250微秒。
在动作时钟是80MHz(12.5纳秒单位的计数)的情况下,采样周期计数器105的计数次数为20000计数,周期为250微秒。
与1PPS信号的输入同时地,采样周期计数器105开始进行计数,将表示计数次数的计数值发送给采样信号生成部106。
采样信号生成部106在计数值为20000(计数完成值)时输出采样信号。
即,当计数值达到作为上限值的20000时完成1个循环的计数,采样周期计数器105开始下一循环的计数,每当采样周期计数器105完成1个循环的计数时,采样信号生成部106输出采样信号。
在动作时钟不存在偏差的情况下,由于采样信号精确地按照250微秒间隔输出,因此在从接收到1PPS信号到接收到下一1PPS信号的1秒间输出4000次的采样信号(即,在1秒间产生4000循环)。
但是,由于动作时钟存在偏差,因此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输出4000次的采样信号。
例如,在基于动作时钟的1秒间的计数相比1PPS信号延迟20微秒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采样信号在1秒间只输出3999次,未能以250微秒的周期输出采样信号。
因此,为了进行20微秒量的校正,需要变更采样周期计数的计数完成值。
关于校正方法,首先根据保持在时钟偏差测定值保持部104中的偏差测定值,校正值计算部110决定采样周期计数器105的计数完成值的校正值。
在偏差测定值为20微秒的情况下,使1次的采样周期缩短5纳秒(20微秒/4000次),由此以250微秒周期输出采样信号。
但是,由于在数字电路中通常使用的动作时钟是几MHz~几十MHz(从十几纳秒到几十纳秒单位的计数),因此无法进行几纳秒单位的计数器调节,需要汇总地进行几纳秒的调节。
在校正值为几纳秒的情况下,校正值计算部110以与动作时钟的计数单位匹配的方式,决定计数完成值的校正值和汇总地进行校正的时机。
使用图4对校正值计算部110和变更定时计算部111的动作例进行说明。
在动作时钟为80MHz的情况下,采样周期计数器105的计数为12.5纳秒单位,当使1次的校正量5纳秒与该计数的单位匹配时,汇总地进行5次(25纳秒)的校正。
即,采样周期计数器105的校正值是25纳秒,且校正的时机是每5次采样周期(每5个循环)进行1次校正。
变更定时计算部111对采样信号的输出次数(计数器105的循环的次数)进行计数,当进行4次计数时,将采样周期计数器105的上限值(20000计数)缩短25纳秒(缩短2计数)。
这样,校正值计算部110和变更定时计算部111使时钟偏差的测定值(20微秒)除以1秒间产生的循环的次数(4000次),并根据商(5纳秒)与动作时钟的时钟周期(12.5纳秒)的公倍数(25纳秒)来决定校正值。
在采样周期计数器105的被变更后的计数完成值(19998计数)时,采样信号生成部106输出采样信号。
并且,当接收到采样信号时,计数器初始值保持部112将采样周期计数器105的计数完成值恢复为初始值(20000计数),下面的4循环以20000计数的周期输出采样信号。
当按照5次的周期进行观察时,精确地在1.25毫秒(250微秒×5)间输出5次采样信号。
通过以上的动作,能够输出校正了20微秒的偏差的采样信号,能够在1秒间输出精确次数(4000次)的采样信号。
电量测定部107接收按照以上的顺序进行了时钟偏差校正的采样信号,电量测定部107对电力系统的电量(电流值、电压值)进行测量。
数据生成部108将测定出的电量生成为能够发送给运算装置200的通信帧形式,数据发送部109将所生成的通信帧发送给运算装置200。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根据时钟偏差来计算采样周期计数器的校正值,并且根据计算出的校正值,动态变更采样周期计数器的计数完成值,因此即使使用频率偏差为±50ppm左右的通用振荡电路,也能够在精确的时机输出采样信号,能够以精确的时间测量电量。
另外,以上对采样信号生成部106对采样周期计数器105的计数值达到计数完成值(20000计数或19998计数)的情况进行检测而输出采样信号的例子进行了说明。
取而代之,也可以是,在采样周期计数器105的计数值达到计数完成值(20000计数或19998计数)时,采样周期计数器105将脉冲信号输出给采样信号生成部106,采样信号生成部106在被输入了来自采样周期计数器105的脉冲信号的时候输出采样信号。
并且,以上对动作时钟相对于1PPS信号延迟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在动作时钟相对于1PPS信号超前的情况也是同样的,通过变更计数完成值,而能够以精确的时间输出采样信号。
另外,在动作时钟相对于1PPS信号超前的情况下,在任意的循环中设定值比初始值大的计数完成值。
并且,以上对采样周期计数器105增计数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因此计数完成值为采样周期计数器105的上限值,但在采样周期计数器105减计数的情况下,计数完成值成为采样周期计数器105的下限值。
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收集电力系统的电量并发送给运算装置且具有以下单元的数据收集装置进行了说明。
(a)接收1PPS信号的单元,
(b)测量1PPS信号与装置内时钟之间的频率偏差的单元,
(c)保持1PPS信号与装置内时钟之间的频率偏差的测量值的单元,
(d)根据1PPS信号与装置内时钟之间的频率偏差来变更采样周期计数器的计数范围的单元,
(e)测量变更采样周期计数器的计数范围的时机的单元,
(f)根据采样周期计数器的计数值生成采样信号的单元,
(g)保持采样周期计数器的计数值的初始值,并将采样周期计数器的计数值恢复为初始值的单元,
(h)按采样信号的定时测定电力系统的电量的单元,
(i)将电量数字化而构成通信帧的单元,
(j)将通信帧发送给运算装置的单元。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使采样周期计数器105的计数完成值的校正值和校正的时机在1秒间的期间中发生变化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5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收集装置100的结构例。
在图5中,计数器变更部113变更采样周期计数器105的上限值。
计数器变更部113与校正值计算部110和变更定时计算部111一同相当于计数完成值变更部的例子。
计数器变更完成通知部114将变更了采样周期计数器105的上限值的情况通知给变更定时计算部111和计数器初始值保持部112。
另外,由于计数器变更部113和计数器变更完成通知部114以外的要素与图1所示的内容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数据收集装置100的动作例进行说明。
与实施方式1相同,时钟偏差测定部103测定时钟偏差,并将偏差测定值保存在时钟偏差测定值保持部104中。
校正值计算部110与实施方式1相同,根据时钟偏差值计算采样周期计数器105的校正值。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变更定时计算部111根据来自计数器变更完成通知部114的计数器变更完成通知来决定变更计数器的时机。
并且,变更定时计算部111将采样周期计数器105的计数完成值的校正值设定给计数器变更部113,计数器变更部113变更采样周期计数器105的计数完成值。
例如,校正值计算部110、变更定时计算部111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的软件处理构成,计数器变更部113由设定校正值的寄存器构成。
来自计数器变更完成通知部114的计数器变更完成通知是通过对软件的中断或者来自软件的轮询处理而实现的。
具体而言,计数器变更部113由图6这样的8比特的寄存器构成。
例如,图6的最高位比特(比特7)是被设定了正或者负的比特,比特6-比特0是设定了校正值的比特。
如果最高位比特(比特7)被设定为正,则将对比特6-比特0设定的校正值与采样周期计数器105的计数完成值相加,如果最高位比特(比特7)被设定为负,则将对比特6-比特0设定的校正值从采样周期计数器105的计数完成值中减去。
这样,采样周期计数器105的上限值最大能够变更到±127计数(比特6-比特0全部为“1”,在10进制数中则为127)。
在动作时钟为80MHz(12.5纳秒单位的计数)的情况下,能够进行从12.5纳秒到大约1.5微秒的校正。
并且,计数器变更完成通知部114根据采样信号生成部106生成的采样信号的接收与采样周期计数器105的校正定时,能够对在采样周期计数器105的计数完成值被校正后输出的采样信号进行测量。
因此,计数器变更完成通知部114能够通知变更定时计算部111和计数器初始值保持部112计数器变更完成。
计数器变更完成通知部114例如构成为图7这样的1比特的寄存器。
并且,在本寄存器为“1”时,将计数器变更部113的设定值反映给采样周期计数器105,表示校正完成,在为“0”时,表示校正未完成。
变更定时计算部111和计数器初始值保持部112能够通过参照图7的寄存器来判断校正是完成还是未完成。
如果在校正完成,成为下一校正实施的时机时,则变更定时计算部111将校正值设定给计数器变更部113。
如果校正完成,则计数器初始值保持部112将采样周期计数器105的计数完成值恢复为初始值(20000计数)。
在下一计数完成值被变更之前,按照计数完成值的初始值的周期输出采样信号。
通过以上的动作,能够将采样周期计数器105的校正值设定为可变,关于根据时钟偏差计算出的校正值的结果,即使在存在尾数的情况下,也能够调节尾数。
例如,在根据时钟偏差计算出的校正值为23微秒的情况下,1次的校正量为5.75纳秒。
在5.75纳秒的情况下,当使其与12.5纳秒单位的计数匹配时,会出现尾数(当每5次进行1次25纳秒的校正时,整体出现3微秒的尾数)。
为了也对该尾数(3微秒)进行校正,除了每5次实施1次25纳秒的校正之外,还需要每33次实施1次25纳秒的校正。
另外,在该例中,每5次1次的校正值和每33次1次的校正值都为25纳秒,值是共通的,但每5次1次的校正值和每33次1次的校正值也可以是不同的值。
像本实施方式那样,具有使校正值和校正的时机可变的配置,从而即使在校正值存在尾数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校正。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校正值计算部110决定多个作为变更计数完成值的变更对象的循环和变更后的计数完成值的组,变更定时计算部111和计数器变更部113将作为变更对象的循环的计数完成值变更为针对该作为变更对象的循环决定出的变更后的计数完成值(校正值)。
这样,能够高精度地控制采样信号的输出定时。
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收集电力系统的电量并发送给运算装置且具有以下单元的数据收集装置进行了说明。
(a)接收1PPS信号的单元,
(b)测量1PPS信号与装置内时钟之间的频率偏差的单元,
(c)保持1PPS信号与装置内时钟之间的频率偏差的测量值的单元,
(d)根据1PPS信号与装置内时钟之间的频率偏差来设定采样周期计数器的计数范围的变更值的单元,
(e)依照采样周期计数器的计数范围的变更值的设定来变更计数范围的单元,
(f)测量变更采样周期计数器的计数范围的时机的单元,
(g)根据采样周期计数器的计数值生成采样信号的单元,
(h)保持采样周期计数器的计数值的初始值,并将采样周期计数器的计数值恢复为初始值的单元,
(i)通知按照变更了采样周期计数器的计数范围的值生成采样信号的单元,
(j)按采样信号的定时测定电力系统的电量的单元,
(k)将电量数字化并构成为通信帧的单元,
(l)将通信帧发送给运算装置的单元。
最后,参照图8对实施方式1、2所示的数据收集装置100的硬件结构例进行说明。
数据收集装置100是计算机,能够利用程序来实现数据收集装置100的各要素。
作为数据收集装置100的硬件结构,控制装置901、外部存储装置902、主存储装置903、通信装置904、输入输出装置905、时钟产生电路906、计数器907与总线连接。
控制装置901是执行程序的CPU。
外部存储装置902例如是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或闪速存储器、硬盘装置。
主存储装置903是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
时钟偏差测定值保持部104例如通过主存储装置903而实现。
通信装置904对应于1PPS信号接收部101和数据发送部109的物理层。
输入输出装置905例如是鼠标、键盘、显示装置等。
时钟产生电路906具有石英振荡器,生成数据收集装置100的动作时钟信号。
动作时钟生成部102通过时钟产生电路906实现。
并且,采样周期计数器105通过计数器907实现。
程序通常存储于外部存储装置902,在被加载到主存储装置903的状态下,依次被控制装置901读取、执行。
程序是实现作为图1和图5所示的“~部”(但是除了动作时钟生成部102、时钟偏差测定值保持部104、计数器变更部113、计数器变更完成通知部114,以下也同样)进行说明的功能的程序。
此外,外部存储装置902中也存储有操作系统(OS),OS的至少一部分被加载到主存储装置903,控制装置901一边执行OS,一边执行实现图1所示的“~部”的功能的程序。
并且,在实施方式1、2的说明中,将表示作为“~的测定”、“~的计数”、“~的变更”、“~的决定”、“~的设定”、“~的指定”、“~的计算”、“~的判断”、“~的判定”、“~的选择”、“~的生成”、“~的输入”、“~的接收”等进行说明的处理的结果的信息、数据、信号值和变量值作为文件存储于主存储装置903。
另外,图8的结构仅示出数据收集装置100的硬件结构的一例,数据收集装置100的硬件结构不限于图8中记载的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
标号说明
100:数据收集装置;101:1PPS信号接收部;102:动作时钟生成部;103:时钟偏差测定部;104:时钟偏差测定值保持部;105:采样周期计数器;106:采样信号生成部;107:电量测定部;108:数据生成部;109:数据发送部;110:校正值计算部;111:变更定时计算部;112:计数器初始值保持部;113:计数器变更部;114:计数器变更完成通知部。
Claims (8)
1.一种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具有:
脉冲信号接收部,其每单位时间接收脉冲信号;
动作时钟生成部,其生成动作时钟信号,其中,所述动作时钟信号的时钟周期为十几纳秒到几十纳秒,所述单位时间为1秒;
计数器,其从所述脉冲信号接收部输入所述脉冲信号,从所述动作时钟生成部输入所述动作时钟信号,在所述脉冲信号的输入时开始进行与所述动作时钟信号的时钟周期相应的计数,在结束了到既定的计数完成值为止的计数时完成1个循环的计数,并开始下一循环的计数;
控制信号输出部,每当所述计数器完成1个循环的计数时,该控制信号输出部输出控制信号;
时钟偏差测定部,其从所述脉冲信号接收部输入所述脉冲信号,从所述动作时钟生成部输入所述动作时钟信号,对作为所述动作时钟信号相对于所述脉冲信号的频率偏差的时钟偏差进行测定;以及
计数完成值变更部,其根据由所述时钟偏差测定部测定出的时钟偏差,变更任意循环的计数完成值,
在由所述计数完成值变更部变更了任意循环的计数完成值的情况下,所述计数器在结束了到变更后的计数完成值为止的计数时完成该循环的计数,并开始下一循环的计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还具有计数完成值复原部,所述计数完成值复原部将由所述计数完成值变更部变更了计数完成值的循环的下一循环的计数完成值恢复为所述既定的计数完成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计数完成值变更部按照n循环中1次的比例变更计数完成值,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数完成值变更部根据在所述单位时间中产生的循环的次数、由所述时钟偏差测定部测定出的时钟偏差以及所述动作时钟信号的时钟周期,决定变更计数完成值的循环和变更后的计数完成值,并将决定出的循环的计数完成值变更为决定出的变更后的计数完成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计数完成值变更部使由所述时钟偏差测定部测定出的时钟偏差除以在所述单位时间中产生的循环的次数,根据商与所述动作时钟信号的时钟周期的公倍数,决定变更计数完成值的循环和变更后的计数完成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数完成值变更部决定多个作为变更计数完成值的变更对象的循环和变更后的计数完成值的组,将作为变更对象的循环的计数完成值变更为针对该作为变更对象的循环决定出的变更后的计数完成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当所述计数器完成1个循环的计数时,所述控制信号输出部输出采样信号作为所述控制信号,
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还具有电量测定部,该电量测定部输入从所述控制信号输出部输出的采样信号,在输入了采样信号的时机测定电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脉冲信号接收部从外部装置接收1PPS信号,
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还具有数据发送部,该数据发送部将通知由所述电量测定部测定出的电量的数据发送给运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3/052464 WO2014118984A1 (ja) | 2013-02-04 | 2013-02-04 | 信号処理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26938A CN105026938A (zh) | 2015-11-04 |
CN105026938B true CN105026938B (zh) | 2017-09-05 |
Family
ID=51261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7132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26938B (zh) | 2013-02-04 | 2013-02-04 | 信号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936716B2 (zh) |
KR (1) | KR101665903B1 (zh) |
CN (1) | CN105026938B (zh) |
GB (1) | GB2527685B (zh) |
HK (1) | HK1212039A1 (zh) |
WO (1) | WO201411898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02991B (zh) * | 2013-03-29 | 2017-12-08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信号处理装置 |
CN109407498A (zh) * | 2018-01-04 | 2019-03-01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电能表时钟测试方法及电能表时钟测试装置 |
FR3090885B1 (fr) * | 2018-12-20 | 2021-05-07 |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 Procédé et système de mesure de grandeurs électriques |
CN110007144A (zh) * | 2019-04-30 | 2019-07-12 | 杭州万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输入信号的频率测量方法及相关组件 |
JP7247752B2 (ja) * | 2019-05-29 | 2023-03-29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データ転送装置、制御装置、設定装置、および、データ転送装置の制御方法 |
JP2022174652A (ja) * | 2021-05-11 | 2022-11-24 | 株式会社アドバンテスト | 測定装置および測定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42010A (zh) * | 2004-01-01 | 2005-07-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时钟锁定和频率偏差的检测装置 |
CN101051888A (zh) * | 2006-04-04 | 2007-10-10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获得和保持同步的方法 |
CN101431602A (zh) * | 2007-11-08 | 2009-05-13 | 恩益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信号处理设备 |
CN202372881U (zh) * | 2011-12-23 | 2012-08-08 | 北京煜邦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智能电网数据采集终端的程序下载及时钟校准工装 |
CN102721865A (zh) * | 2012-06-04 | 2012-10-10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测量晶振准确性的方法和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113654A (ja) * | 1995-10-16 | 1997-05-02 | Nec Ic Microcomput Syst Ltd | 間欠受信制御器 |
JPH1020052A (ja) * | 1996-07-01 | 1998-01-23 | Yazaki Corp | 時刻補正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JP2000244351A (ja) * | 1999-02-19 | 2000-09-08 | Fujitsu Ltd | 受信制御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
JP4051840B2 (ja) * | 1999-05-28 | 2008-02-27 | 富士電機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分散されているシステム機器の同期装置 |
JP2001308839A (ja) * | 2000-04-21 | 2001-11-02 | Fujikura Ltd | クロック同期回路、及びクロック同期方法 |
JP4316103B2 (ja) * | 2000-04-27 | 2009-08-19 | 株式会社東芝 | 故障点標定装置 |
US20030058004A1 (en) * | 2001-09-24 | 2003-03-27 | Stengel Robert 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 digital synthesis of frequency signals |
US7254194B2 (en) * | 2002-01-25 | 2007-08-07 | Infineon Technologies North America Corp. | Automatic gain control for communication receivers |
JP2006310964A (ja) * | 2005-04-26 | 2006-11-09 | Canon Inc |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
2013
- 2013-02-04 JP JP2014559470A patent/JP5936716B2/ja active Active
- 2013-02-04 KR KR1020157019796A patent/KR101665903B1/ko active Active
- 2013-02-04 CN CN201380071326.7A patent/CN10502693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2-04 WO PCT/JP2013/052464 patent/WO201411898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2-04 GB GB1514508.9A patent/GB2527685B/en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1-05 HK HK16100046.6A patent/HK1212039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42010A (zh) * | 2004-01-01 | 2005-07-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时钟锁定和频率偏差的检测装置 |
CN101051888A (zh) * | 2006-04-04 | 2007-10-10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获得和保持同步的方法 |
CN101431602A (zh) * | 2007-11-08 | 2009-05-13 | 恩益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信号处理设备 |
CN202372881U (zh) * | 2011-12-23 | 2012-08-08 | 北京煜邦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智能电网数据采集终端的程序下载及时钟校准工装 |
CN102721865A (zh) * | 2012-06-04 | 2012-10-10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测量晶振准确性的方法和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HK1212039A1 (zh) | 2016-06-03 |
KR101665903B1 (ko) | 2016-10-12 |
CN105026938A (zh) | 2015-11-04 |
KR20150100821A (ko) | 2015-09-02 |
JPWO2014118984A1 (ja) | 2017-01-26 |
JP5936716B2 (ja) | 2016-06-22 |
GB2527685A (en) | 2015-12-30 |
WO2014118984A1 (ja) | 2014-08-07 |
GB2527685B (en) | 2018-03-21 |
GB201514508D0 (en) | 2015-09-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26938B (zh) | 信号处理装置 | |
CN101594128B (zh) | 组合导航处理器用同步脉冲合成方法及同步脉冲合成器 | |
CN106773635A (zh) | 一种授时精度检测系统及实现方法 | |
US8976341B2 (en) | Optoelectric control apparatus for satellite laser ranging system | |
CN103592843A (zh) | 一种时间戳电路和实现方法 | |
CN105102991B (zh) | 信号处理装置 | |
TW201303315A (zh) | 頻率量測方法及系統 | |
JP2009300128A (ja) | サンプリング同期装置、サンプリング同期方法 | |
CN116980065B (zh) | 时钟校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130510A (zh) | 一种输出秒脉冲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 |
US9964928B2 (en) | Time measuring circuit | |
CN106302014A (zh) | 宽量程高精度的信号测量方法 | |
TW201303532A (zh) | 時間量測方法及系統 | |
CN103618501A (zh) | 基于fpga的交流采样同步倍频器 | |
CN110928177B (zh) | 一种时钟同步系统及方法 | |
CN112835053B (zh) | 激光雷达同步的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US20130346022A1 (en) | Physical quantity measuring apparatus and physical quantity measuring method | |
JP2007078405A (ja) | ソフトウェア時計の計時プログラム | |
KR101731698B1 (ko) | 발진기, 주파수 분주기 회로, 및 클록킹 펄스 억제 회로를 포함하는 타임 베이스 | |
KR101639064B1 (ko) | 이종 샘플링 지연선 기반 시간-디지털 변환기 | |
TW201303533A (zh) | 距離量測方法及系統 | |
JP2005134215A (ja) | 信号到来時間差測定システム | |
TW201303301A (zh) | 測速方法及系統 | |
Fang et al. | A new solution of time synchronization in all-digital PET based on TDC | |
Marins et al. | New Jitter Measurement Technique Using TDC Principle in a FPGA Componen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1203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21203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20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