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012400A -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12400A
CN105012400A CN201510486577.2A CN201510486577A CN105012400A CN 105012400 A CN105012400 A CN 105012400A CN 201510486577 A CN201510486577 A CN 201510486577A CN 105012400 A CN105012400 A CN 1050124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herba
extraction
volatile oil
countercurrent ex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865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12400B (zh
Inventor
谢娜
张秀敏
赵加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uoxi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uoxi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uoxi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uoxi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8657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124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12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124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124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124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软胶囊,其特征在于囊液中各组分的配比为:中药提取物30~50%、分散剂40~70%、助悬剂0~6%、润湿剂0~4%;所述中药提取物包括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经提取制备而得的干膏和挥发油:连翘50~200份、羌活50~200份、薄荷20~150份、穿心莲50~200份、天花粉20~150份、鸭跖草40~200份。本发明采用逆流提取工艺提取后制成软胶囊,提取效率高、节约能耗,制成的软胶囊密封性好,掩盖了药物的不良气味;药物稳定性好,不易吸潮;同时具有崩解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该软胶囊对病毒性感冒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抗病毒颗粒,还优于传统的水提制剂。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外感疾病。据统计,成人每年发生1-3次,儿童每年发生2-7次呼吸道疾患,其中多半数是由病毒引起。感冒不但影响人类正常工作与生活危害健康,也相应消耗了大量费用。感冒对孕妇、老人和儿童造成的危害也很大,其所致并发症如肺炎与继发性感染等,有一定死亡率。祖国医学将感冒分为风寒和风热感冒,由于感冒类型的不同,在用药方面有差异。当患风寒感冒时,需用发散风寒的辛温药治疗,而患风热感冒时,需用发散风热的辛凉药治疗。
申请号为200510095620.9的名称为“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工艺”的处方是在老中医临床经验方基础上开发的复方制剂,在长期临床应用中一直为汤剂形式使用,该专利的提取工艺以水提为主,其浸膏得率比较高;方中有效成分连翘中连翘苷等木脂素苷类、羌活中的以羌活醇、紫花前胡苷、异欧前胡素为代表的香豆素类化合物、穿心莲中的穿心莲内酯等药效成分水溶性差,且穿心莲内酯等药效成分存在明显的热不稳定性,在传统加热提取过程中极易损失,故水提工艺有效成分含量低;由于挥发性成分在常规的固体制剂和口服液体制剂(颗粒剂、片剂、胶囊、散剂、丸剂、糖浆剂、口服液等)中相对不稳定,易挥发损失,且口感不佳。而传统提取方法往往存在提取周期长、加热温度高、热敏成分易破坏等问题,严重影响后续制剂的质量和临床疗效。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中药制剂的提取工艺存在着能耗物耗大、杂质多、效率低等缺点,水煎煮或乙醇加热回流时由于有效成分对热不稳定,导致功效成分低,含量不稳定;传统的颗粒剂、口服液等剂型,存在着服用量大、挥发油损失严重,口感不佳,生物利用度低,严重影响该产品的应用和销售,制约了人民用药的需求,很难适应现代化、国际化的中药制剂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生产工艺能耗高、耗时长、有效成分提取率低等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有效成分高的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逆流提取工艺。
为了弥补颗粒剂、口服液等传统中药制剂服用量大、口感不佳,生物利用度低等不足,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服用量小,有效成分和生物利用度高,提高挥发油的利用率和稳定性的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软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软胶囊,包括囊液、囊壳,其特征在于囊液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中药提取物30~50%、分散剂40~70%、助悬剂0~6%、润湿剂0~4%;
所述的中药提取物包括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经提取制备而得的干膏和挥发油:连翘50~200份   羌活50~200份   薄荷20~150份
穿心莲50~200份   天花粉20~150份   鸭跖草40~200份。
优选的,囊液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中药提取物40~45%、分散剂50~55%、助悬剂3~5%、润湿剂1~3%。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聚乙二醇类或植物油;所述助悬剂为蜂蜡、单硬脂酸铝、乙基纤维素、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润湿剂为大豆卵磷脂、吐温-80、吐温-60、司盘-80或司盘-60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植物油为花生油、大豆油、芝麻油、菜籽油或其他食用性植物油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所述助悬剂为蜂蜡;润湿剂为大豆卵磷脂或吐温-80。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分别将药材分别粉碎成最粗粉,备用;
将天花粉、鸭跖草药材置逆流提取罐内,用水逆流提取,滤过,滤取天花粉和鸭跖草水提液;将连翘、羌活、薄荷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过滤,滤取提油后水煎液,收集挥发油和药渣备用;将连翘、羌活、薄荷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穿心莲药材置逆流提取罐内,用70%~85%乙醇逆流提取,过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上述天花粉和鸭跖草水提液与提油后水煎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50℃热测)的稠膏,60℃以下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分散剂、助悬剂、润湿剂及上述挥发油,胶体磨研磨至混合均匀,得囊液,采用压制或滴制法填充入囊壳,制备成软胶囊,即得;
或者,将天花粉、鸭跖草药材置逆流提取罐内,用水逆流提取,滤过,滤取天花粉和鸭跖草水提液;将连翘、羌活、薄荷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将连翘、羌活、薄荷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穿心莲药材置逆流提取罐内,用70%~85%乙醇逆流提取,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上述天花粉和鸭跖草水提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50℃热测)的稠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分散剂、助悬剂、润湿剂及上述挥发油,胶体磨研磨至混合均匀,得囊液,采用压制或滴制法填充入囊壳,制备成软胶囊,即得。
更进一步的,所述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时,加水量为6-8倍,蒸馏时间为4-8小时;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参数为:萃取釜温度30~60℃,压力15~35MPa;分离釜温度15~30℃,压力4~8MPa;萃取时间1.5~4小时,二氧化碳气体流量15~30Kg/h。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逆流提取的条件为:加8-12倍量的水或70%~85%乙醇溶液,逆流提取温度为40~60℃,搅拌转速2r/min,逆流提取0.5-1.5小时。
感冒是因人体感受外邪而引起的常见感冒疾病。目前西医药缺乏治疗感冒对因子与对症兼顾的有效治疗药物。根据中医理论对感冒发生、发展的深刻认识,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基础上,研制治疗感冒药物是中医药研究的重要任务。
本发明处方由连翘、穿心莲、羌活、鸭跖草、薄荷、天花粉组成。方中连翘味苦性微寒,清热解毒透邪,散上焦之热;穿心莲性味苦寒,清热泻火消肿,二药共用具清热解毒,透热表达之功,着重消除致病原因,为本方君药。薄荷清轻凉散,助主药清热解毒,解风热之邪,减轻风热上攻所致的头痛及咽喉肿痛;鸭跖草性味甘、苦、寒,清热解毒,退热消肿,与薄荷同用可加强其疏散风热作用,与连翘、穿心莲、薄荷配伍,尚有减轻咽喉肿痛功效;天花粉具生津止渴、清泄肺热、降火润燥功效,尤长于清热生津,用于热邪伤津,口干舌燥,既可增强清热之功,又可补充受损津液。三药配合主药,使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邪的功力大增,共为本方之臣药。羌活味辛、苦,性温,其宣发肺气,散热出表,祛风止痛作用,与辛凉解表药同用,可增强解表药发汗解表作用,与薄荷配伍,则利于散热止痛利咽,且于本方辛凉中配以少许辛温之品,既利于透邪,又不背辛凉之旨,为本方之佐使药。全方针对风热感冒发生之病机,集清热解毒、宣发肺气、利咽生津药物为一体,六味相配,透邪泄肺,热清毒解,诸症自平。
1、提取工艺合理性及工艺路线的确定:
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 suspense(Thunb.)Vahl的干燥果实。主要含苯乙醇苷类如:连翘苷、连翘酚等化合物、挥发油1~2.5%等,文献报道连翘挥发油具有显著而稳定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其中连翘苷是其最主要的质量控制指标,连翘苷为木脂素苷类化合物,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甲醇等有机溶剂。
羌活为伞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T.Chang或宽叶羌活Notoperygium forbesii Boiss.的干燥根茎及根。近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羌活药材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改善血液循环及增强肌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是挥发油和以羌活醇、紫花前胡苷、异欧前胡素为代表的脂溶性成分香豆素类化合物。挥发油含约2.3%,其挥发油能使致热性大鼠体温明显降低,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
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主要含挥发油0.8-1%左右,油中成分主要为薄荷酮和薄荷脑等成分,其挥发油有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散热,发汗解热作用;薄荷除含有挥发性成分外,还含黄酮类、三萜类等非挥发性成分,具有抗炎、抑菌、抗氧化等功效。而其黄酮类、三萜类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穿心莲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的干燥地上部分。主要含二萜内酯类成分如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等、黄酮类如千层纸素A、汉黄芩素等化合物,其内酯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抗炎作用。穿心莲的主要有效成分二萜内酯类成分在水中溶解度很低,且穿心莲内酯等药效成分存在明显的热不稳定性,在传统加热回流提取过程中极易损失。穿心莲内酯结构中含有多个活泼氢和不饱和内酯环,受热过程中易发生降解、氧化、异构化或重排等反应,导致穿心莲内酯的保留率下降。
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根。主要含皂苷、蛋白质类、多糖类、氨基酸等类等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药理作用。天花粉蛋白具有抗病毒作用,但遇高温会变性。
鸭跖草是鸭跖草科鸭跖草属植物,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鸭跖草含黄酮类、生物碱类、多糖、有机酸等多种天然产物。现有文献表明,鸭跖草水提取物在体内外均具有明显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以上表明,采取提取挥发油后直接水提,不能有效的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且长时间煎煮提取,会破坏穿心莲内酯、天花粉蛋白等药效成分;本发明创新性的采用含水乙醇低温逆流提取连翘、穿心莲、羌活、薄荷药材和水低温逆流提取天花粉、鸭跖草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不但能最大限度的提取有效成分,而且还能减少有效成分的破坏,从而能提高有效成分含量。
本发明的实施例2与对照实施例(200510095620.9专利传统水提工艺)中提取制备的干浸膏的有效成分含量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有效成分含量比较
备注:表中药材为同一批药材,有效成分含量按以下处方进行折算:连翘200g、羌活100g、薄荷100g、穿心莲200g、天花粉150g、鸭跖草150g。
从表1可知,本发明逆流提取工艺与传统的水煎煮工艺相比,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总量提取率提高4倍以上,连翘苷提取率提高了20%以上,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提取率提高了30%以上,同时,减少了淀粉等水溶性杂质,降低了干膏收率,减少了日服用量;效果显著,溶剂消耗量明显下降,提取时间也大大缩短,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2、制剂制备工艺的确定:
由于汤剂存在携带、服用不便,质量不易控制等缺点,使临床推广应用受到限制。为制备质量稳定可控,临床使用安全、有效,贮藏、运输、携带、使用方便的剂型,根据本品含有挥发性成分的特点,将其制备成生物利用度高、含量准确、可避免挥发性成分挥发损失、掩盖不良嗅味、服用方便、外观好的软胶囊剂,以便提高制剂的稳定性和患者的顺应性。软胶囊具有密封性好的优点,可以防止挥发性成分的流失和外界氧气对内容物的氧化破坏,适用于挥发性成分含量高的药品制剂。而本发明中中连翘、羌活、薄荷都含有大量的挥发油,为了保证药品中挥发性成分的稳定性,我们选用了软胶囊剂型对原剂型进行改进。
作为软胶囊混悬介质的辅料与药物混合必须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以保证大规模生产,同时混合液也必须具备良好的物理稳定性。软胶囊中选用的分散介质是否合适、软胶囊组成及各辅料组分的配比直接影响到软胶囊的稳定性。因此,找到适合该中药组合物的药用辅料及辅料配比是本发明的关键技术。
1)分散剂的选择:药物分散剂的选择是研制软胶囊的关键之一,它应能保证含量的准确性和制剂的稳定性,从而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性。目前常用分散剂有食用性植物油和聚乙二醇-400(PEG-400),发明人通过实验对以上二者的用量做了筛选。
取三份中药提取物(含有药粉和挥发油),分别加入足量的大豆油、花生油和聚乙二醇-400,充分混合后经胶体磨研磨30分钟,置2000转/分钟的离心机中离心20分钟,观察两混合液的沉淀情况,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分散剂沉降情况试验结果
植物油和聚乙二醇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质优价廉,可作为本发明制剂的分散剂。经实验证实,本发明采用其他聚乙二醇类溶剂或芝麻油、菜籽油及其他可食用的植物油,均能取得基本相同的效果。
2)制剂囊液处方的选择:分散剂、助悬剂和润滑剂的用量直接影响到软胶囊的成品率以及装量。分散剂比例过低,稳定性好,但流动性差,不易压丸,成品率低;分散剂比例过大,触变值低,流动性好,但装量大且易于渗漏。因此筛选不同比例的分散剂、助悬剂和润滑剂,从而确定最佳囊液处方比例。
取实施例3制备中药提取物(含有药粉和挥发油),分别加入不同量的分散介质、助悬剂、润滑剂,充分混合后经胶体磨研磨30分钟,观察其状态,结果见表3。
表3 软胶囊不同辅料比例的选择试验结果
以上结果表明,将处方比例控制在中药提取物30~50%、分散剂40~70%、助悬剂0~6%、润湿剂0~4%范围内,都能较好的得到性质稳定、适合于工业化生成的软胶囊制剂。为了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稳定,也可在囊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防腐剂,如尼泊金类、单硬脂酸甘油脂等,根据情况不同,加入量也不同,一般在药液量的0.3%左右,只要达到抑菌效果即可。
本发明胶囊剂(实施例2)的长期稳定性实验数据,见表4。
表4 本发明实施例2的软胶囊制剂的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
结果表明:经24个月长期稳定性试验,各项质量指标与0月相比无明显差别,表明产品质量非常稳定。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采用逆流提取工艺,确保药材与溶剂均保持了较大的有效成分浓度差,增加了提取推动力,加速传质扩散过程加快了提取速率,节约溶剂用量50%以上,同时溶剂的逆向流动在提取过程中起到充分搅拌的作用,提高提取效率;提取温度由原来的沸腾降低为40℃-60℃,低温提取保证热不稳定性成分不分解,同时避免物料中淀粉的过分裂解糊化影响有效成分溶出,药材提取浸膏中杂质少,大幅度降低提取成本,提高了最终溶剂中有效成分的浓度,使连翘苷、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总量、脱水穿心莲内酯和穿心莲内酯总量等有效成分提取率提高(本发明与传统水提工艺相比,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总量提取率提高4倍以上,连翘苷提取率提高了20%以上,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提取率提高了30%以上),节约能耗约80%,有效地避免了原有工艺生产产品的缺点。
(2)本发明将处方中药材根据有效成分性质经现代提取工艺提取有效成分后精制成软胶囊,具有包埋与掩盖作用,可防止油类成分的挥发损失,防止药物的氧化或被光分解。同时软胶囊剂型崩解速度快,分散均匀,崩解后在肠道直接吸收;生物利用度高;药物稳定性好,不易吸潮;密封性好,掩盖了药物的不良气味;服用方便,便于携带等优点。质量稳定:经24个月长期稳定性试验,各项质量指标与0月相比无明显差别,表明产品质量非常稳定。
(3)通过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本发明的软胶囊对病毒性感冒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抗病毒颗粒,还优于传统的水提工艺制剂;本发明标本兼治,对病毒性感冒发热、咽痛、鼻塞流涕、头痛、全身不适、口渴咽干等症状的疗效尤为显著。临床结果表明本发明的软胶囊治疗病毒性感冒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将有助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优点、效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实施例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来决定。
实施例1:
1、处方:
2、制法:
1)提取:分别将药材分别粉碎成最粗粉,备用。
将天花粉、鸭跖草药材置逆流提取罐内,加10倍量的水逆流提取,提取温度为50℃,搅拌转速2r/min,逆流提取1.5小时,滤过,滤取天花粉和鸭跖草水提液。
将连翘、羌活、薄荷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25ml(另存)、药渣备用;超临界萃取的条件是:压力20MPa、温度40℃、时间4小时。
将连翘、羌活、薄荷超临界萃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穿心莲药材置逆流提取罐内,加10倍量的70%乙醇,逆流提取温度为50℃,搅拌转速2r/min,逆流提取1.0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上述天花粉和鸭跖草水提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50℃热测)的稠膏,50℃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得260g,备用。
2)制备:
将助悬剂蜂蜡25g、分散剂大豆油312g加热熔化,混匀,降至室温;加入药粉及润湿剂大豆卵磷脂12.4g及上述挥发油,胶体磨研磨至混合均匀,得囊液,采用压制或滴制法填充入囊壳,制备成软胶囊1000粒,即得。
实施例2:
1、处方:
2、制法:
1)提取:分别将药材分别粉碎成最粗粉,备用;
将天花粉、鸭跖草药材置逆流提取罐内,加10倍量的水,逆流提取温度为50℃,搅拌转速2r/min,逆流提取1.5小时,滤过,滤取天花粉和鸭跖草水提液。
将连翘、羌活、薄荷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加水量为6倍量,蒸馏时间为6小时,过滤,滤取水煎液;收集挥发油16ml(另存)、药渣备用。
将连翘、羌活、薄荷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穿心莲药材置逆流提取罐内,加10倍量的70%乙醇,逆流提取温度为50℃,搅拌转速2r/min,逆流提取1.0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上述天花粉和鸭跖草水提液与提油后水煎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50℃热测)的稠膏,60℃以下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287g,备用。
2)制备:
将助悬剂蜂蜡24g、分散剂大豆油265g加热熔化,混匀,降至室温;加入药粉及润湿剂大豆卵磷脂12g及上述挥发油,胶体磨研磨至混合均匀,得囊液,采用压制或滴制法填充入囊壳,制备成软胶囊1000粒,即得。
实施例3:
1、处方:
2、制法:
1)提取:分别将药材分别粉碎成最粗粉,备用;
将天花粉、鸭跖草药材置逆流提取罐内,加12倍量的水,逆流提取温度为40℃,搅拌转速2r/min,逆流提取0.5小时,滤过,滤取天花粉和鸭跖草水提液。
将连翘、羌活、薄荷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加水量为8倍量,蒸馏时间为8小时,过滤,滤取水煎液;收集挥发油20.5ml(另存)、药渣备用。
将连翘、羌活、薄荷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穿心莲药材置逆流提取罐内,加8倍量的80%乙醇,逆流提取温度为60℃,搅拌转速2r/min,逆流提取0.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上述天花粉和鸭跖草水提液与提油后水煎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50℃热测)的稠膏,60℃以下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284g,备用。
2)制备:
将助悬剂蜂蜡20g、分散剂大豆油280g加热熔化,混匀,降至室温;加入药粉及上述挥发油,胶体磨研磨至混合均匀,得囊液,采用压制或滴制法填充入囊壳,制备成软胶囊1000粒,即得。
实施例4:
1、处方:
2、制法:
1)提取:分别将药材分别粉碎成最粗粉,备用;
将天花粉、鸭跖草药材置逆流提取罐内,加8倍量的水,逆流提取温度为60℃,搅拌转速2r/min,逆流提取1.0小时,滤过,滤取天花粉和鸭跖草水提液。
将连翘、羌活、薄荷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加水量为8倍量,蒸馏时间为8小时,过滤,滤取水煎液;收集挥发油18ml(另存)、药渣备用。
将连翘、羌活、薄荷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穿心莲药材置逆流提取罐内,加10倍量的85%乙醇,逆流提取温度为40℃,搅拌转速2r/min,逆流提取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上述天花粉和鸭跖草水提液与提油后水煎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50℃热测)的稠膏,60℃以下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265g,备用。
2)制备:
将润湿剂大豆卵磷脂15g、分散剂大豆油320g加热混匀,降至室温;加入药粉及上述挥发油,胶体磨研磨至混合均匀,得囊液,采用压制或滴制法填充入囊壳,制备成软胶囊1000粒,即得。
实施例5:
1、处方:
2、制法:
1)提取:分别将药材分别粉碎成最粗粉,备用;
将天花粉、鸭跖草药材置逆流提取罐内,加10倍量的水,逆流提取温度为55℃,搅拌转速2r/min,逆流提取1.0小时,滤过,滤取天花粉和鸭跖草水提液。
将连翘、羌活、薄荷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加水量为8倍量,蒸馏时间为6小时,过滤,滤取水煎液;收集挥发油19ml(另存)、药渣备用。
将连翘、羌活、薄荷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穿心莲药材置逆流提取罐内,加12倍量的80%乙醇,逆流提取温度为50℃,搅拌转速2r/min,逆流提取1.0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上述天花粉和鸭跖草水提液与提油后水煎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50℃热测)的稠膏,60℃以下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255g,备用。
2)制备:
将助悬剂蜂蜡10g、分散剂大豆油300g加热熔化,混匀,降至室温;加入药粉及上述挥发油,胶体磨研磨至混合均匀,得囊液,采用压制或滴制法填充入囊壳,制备成软胶囊1000粒,即得。
对照实施例:
1、处方:
2、制法:
1)提取:连翘、羌活、薄荷加6倍量的水加热保持微沸6小时,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另存)、药渣及水溶液备用;穿心莲、天花粉、鸭跖草三味与上述连翘等三味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置于多功能提取罐中,加12、10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二次水提液,静置,滤过,与连翘等三味药材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溶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50℃)的清膏备用。
2)挥发油的包合:按照挥发油:β-环糊精(1:10g/g)的比例称取一定量的β-环糊精,将β-CD加入规定倍量的水研匀,倒入胶体磨中,开动机器,缓慢连续滴加与适量无水乙醇溶解的挥发油,碾磨一定时间,于40℃真空干燥,得包合物备用。
3)混合制粒:将清膏、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及糊精适量、0.5%甜菊素混合制成软材,制粒,干燥(≤60℃),制成1000g颗粒。
4)整粒:将干燥的颗粒过10目及50目筛。
5)包装:将所得颗粒铝箔包装,分装成10g/袋,即得。
验证例:本发明的软胶囊治疗病毒性感冒临床观察
为了观察本发明的软胶囊对风热感冒的临床疗效,我们选择抗病毒颗粒(无糖型)和对照例的颗粒剂作为对照药,对128例风热感冒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小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观察对象
本组128例均为病毒感冒患者,西医诊断符合上呼吸道感染。随机选取其中53例为本发明软胶囊治疗组,选取其中49例为对照例颗粒对照组1,26例为抗病毒颗粒(无糖型)对照组2。治疗组中男性28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42.8岁,最大60岁,最小21岁;对照组1中男性26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3.5岁,最大62岁,最小20岁;对照组2男性14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1.2岁,最大60岁,最小22岁。
1.2诊断标准
感冒主证:发热、恶风、咽痛、咳嗽;次证:鼻塞、流涕、喷嚏、头胀而痛、全身疲乏不适、汗泄不畅、口渴咽干、舌边尖红、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西医诊断符合上呼吸道感染。要求主证至少符合1项,兼证符合2项。
1.3用药方法
治疗组: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软胶囊,每次5粒,每天3次。对照组1:本发明对照例制备的颗粒剂,每次1袋(10克),每天3次。对照组2:抗病毒颗粒(无糖型,由四川光大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1袋(3克),每天3次。疗程均为3天。
1.4疗效评定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感冒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按主证、次证分级计分计算证候疗效指数评定疗效。痊愈:治疗3天以内体温恢复正常,感冒的症状全部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治疗3天以内体温恢复正常,感冒的大部分症状消失,疗效指数>75%。有效:治疗3天以内体温较前降低,感冒的主要症状部分消失,疗效指数>30%。无效:治疗3天以内体温未降或升高,感冒的主要症状无改善,疗效指数<30%。
2结果
2.1疗效比较
表5 疗效比较
经Ridit检验,本发明制备的软胶囊和传统水提工艺制备的对照例1制备的颗粒剂疗效显著,优于抗病毒颗粒;并且本发明制备的软胶囊优于传统水提工艺制备的对照例制备的颗粒剂。
2.2主要症状、体征疗效
表6 主要症状、体征疗效比较
表明本发明的胶囊剂对发热、咽痛、鼻塞流涕、头痛、全身不适、口渴咽干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1的颗粒剂,这两者明显优于对照组2的抗病毒颗粒。3讨论
本项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辛清感冒颗粒对病毒性感冒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抗病毒颗粒,标本兼治,对病毒性感冒发热、咽痛、鼻塞流涕、头痛、全身不适、口渴咽干等症状的疗效尤为显著。表明本发明的软胶囊治疗病毒性感冒有较好疗效,优于传统水提取的的颗粒剂,显著优于抗病毒颗粒。

Claims (8)

1.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软胶囊,包括囊液、囊壳,其特征在于囊液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中药提取物30~50%、分散剂40~70%、助悬剂0~6%、润湿剂0~4%;
所述的中药提取物包括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经提取制备而得的干膏和挥发油:连翘50~200份  羌活50~200份  薄荷20~150份
穿心莲50~200份  天花粉20~150份  鸭跖草40~2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软胶囊,其特征在于囊液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中药提取物40~45%、分散剂50~55%、助悬剂3~5%、润湿剂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聚乙二醇类或植物油;所述助悬剂为蜂蜡、单硬脂酸铝、乙基纤维素、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润湿剂为大豆卵磷脂、吐温-80、吐温-60、司盘-80或司盘-60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为花生油、大豆油、芝麻油、菜籽油或其他食用性植物油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所述助悬剂为蜂蜡;润湿剂为大豆卵磷脂或吐温-8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分别将药材分别粉碎成最粗粉,备用;
将天花粉、鸭跖草药材置逆流提取罐内,用水逆流提取,滤过,滤取天花粉和鸭跖草水提液;将连翘、羌活、薄荷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过滤,滤取提油后水煎液,收集挥发油和药渣备用;将连翘、羌活、薄荷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穿心莲药材置逆流提取罐内,用70%~85%乙醇逆流提取,过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上述天花粉和鸭跖草水提液与提油后水煎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50℃热测)的稠膏,60℃以下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分散剂、助悬剂、润湿剂及上述挥发油,胶体磨研磨至混合均匀,得囊液,采用压制或滴制法填充入囊壳,制备成软胶囊,即得。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分别将药材分别粉碎成最粗粉,备用;
将天花粉、鸭跖草药材置逆流提取罐内,用水逆流提取,滤过,滤取天花粉和鸭跖草水提液;将连翘、羌活、薄荷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将连翘、羌活、薄荷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穿心莲药材置逆流提取罐内,用70%~85%乙醇逆流提取,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上述天花粉和鸭跖草水提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50℃热测)的稠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分散剂、助悬剂、润湿剂及上述挥发油,胶体磨研磨至混合均匀,得囊液,采用压制或滴制法填充入囊壳,制备成软胶囊,即得。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时,加水量为6-8倍,蒸馏时间为4-8小时;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参数为:萃取釜温度30~60℃,压力15~35MPa;分离釜温度15~30℃,压力4~8MPa;萃取时间1.5~4小时,二氧化碳气体流量15~30Kg/h。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逆流提取的条件为:加8-12倍量的水或70%~85%乙醇溶液,逆流提取温度为40~60℃,搅拌转速2r/min,逆流提取0.5-1.5小时。
CN201510486577.2A 2015-08-10 2015-08-10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0124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86577.2A CN105012400B (zh) 2015-08-10 2015-08-10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86577.2A CN105012400B (zh) 2015-08-10 2015-08-10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12400A true CN105012400A (zh) 2015-11-04
CN105012400B CN105012400B (zh) 2019-02-15

Family

ID=54402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86577.2A Active CN105012400B (zh) 2015-08-10 2015-08-10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1240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2522A (zh) * 2017-05-12 2017-12-01 江西九华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腰痛的中药组合物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3916A (zh) * 2005-11-25 2006-08-09 中国药科大学 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01293015A (zh) * 2008-06-24 2008-10-29 中国药科大学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623422A (zh) * 2008-07-08 2010-01-13 张成赟 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中药组合物
CN103735923A (zh) * 2014-01-29 2014-04-23 王勇强 一种肉用山羊的感冒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3916A (zh) * 2005-11-25 2006-08-09 中国药科大学 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01293015A (zh) * 2008-06-24 2008-10-29 中国药科大学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623422A (zh) * 2008-07-08 2010-01-13 张成赟 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中药组合物
CN103735923A (zh) * 2014-01-29 2014-04-23 王勇强 一种肉用山羊的感冒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2522A (zh) * 2017-05-12 2017-12-01 江西九华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腰痛的中药组合物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12400B (zh) 2019-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53983C (zh) 一种降糖中药制剂
CN101947284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30090B (zh) 一种藏药如意珍宝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71698B (zh) 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药剂中的用途
CN104208581A (zh) 一种预防酒精肝的五味子保健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9588A (zh) 一种维c银翘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75830B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组合物与其制备方法及制剂
CN101461932B (zh) 一种治疗小儿脾虚湿热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06838A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2302673B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复方制剂
CN102397351A (zh)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
CN102139049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的中药
CN105012400A (zh)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4273A (zh) 一种银翘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8686094B (zh) 一种降血糖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53892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的中药
CN106075229A (zh) 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制剂
CN105664102A (zh) 一种用于提高免疫力的中药组合物
CN103110743B (zh) 一种治疗或预防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88478A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7095977A (zh) 一种具有祛火排毒功效的药剂及其药物配方和制备方法
CN101564409B (zh) 中华苦荬菜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5287863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96107B (zh) 一种清热利咽抗过敏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3860A (zh)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