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000966A - 一种香菇的栽培基质及香菇的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香菇的栽培基质及香菇的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00966A
CN105000966A CN201510362309.XA CN201510362309A CN105000966A CN 105000966 A CN105000966 A CN 105000966A CN 201510362309 A CN201510362309 A CN 201510362309A CN 105000966 A CN105000966 A CN 1050009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mushroom
lentinus edodes
bran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623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金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36230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009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00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09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菇的栽培基质,该基质原料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以下组份:火麻壳10%~20%、莲子壳10%~20%、核桃壳10%~20%、杏仁壳10%~20%、杂木屑20%~50%、麦麸10%~15%、高粱粉4%~6%、小麦粉4%~6%、豆饼1%~2%,花生麸2%~3%、火麻麸1%~2%、牛骨粉1%~2%、石灰粉2%~3%、糖1%~2%。本发明香菇的栽培基质,栽培的香菇,子实体中蛋白质和氨基酸总量要比一般的香菇高。火麻壳、莲子壳、核桃壳、杏仁壳等培养料中的碳、氮营养等能被香菇有效利用转化,产出的香菇比常规栽培口感好、香菇风味更加浓郁,质量优。本发明香菇的栽培方法栽培香菇,产量高,单位面积菇棚产菇量高。

Description

一种香菇的栽培基质及香菇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香菇的栽培基质及香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它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素有“植物皇后”美誉。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香菇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国内香菇之前通常用断木或原木栽培香菇,这样栽培香菇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栽培成本,制约香菇种植业的推广和发展。于是有了香菇代料栽培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栽培条件,设计配置不同的培养基。培养基中利用富含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的木屑作物秸秆和野草等材料作为培养材料的主要成分,适当配以富含有机质和维生素的麸皮、米糠以及石灰、碳酸钙之类含无机盐物质为辅助料。然而随着食用菌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木屑等生产资源的过度消耗,给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压力。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香菇的栽培基质,以减少传统栽培基质中木糠的使用量,以及使香菇生长迅速、肉质肥厚、口味鲜美,使香菇风味更加浓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香菇的栽培方法,使得香菇生长良好、产量高,且能够充分利用菇棚的空间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香菇的栽培基质,该基质原料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以下组份:火麻壳10%~20%、莲子壳10%~20%、核桃壳10%~20%、杏仁壳10%~20%、杂木屑20%~50%、麦麸10%~15%、高粱粉4%~6%、小麦粉4%~6%、豆饼1%~2%,花生麸2%~3%、火麻麸1%~2%、牛骨粉1%~2%、石灰粉2%~3%、糖1%~2%。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香菇的栽培基质,该基质原料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以下组份:火麻壳11%、莲子壳10%、核桃壳11%、杏仁壳11%、杂木屑25%、麦麸11%、高粱粉5%、小麦粉5%、豆饼2%,花生麸3%、火麻麸2%、牛骨粉1%、石灰粉2%、糖1%。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糖是红糖。
一种香菇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和发酵:将火麻壳、莲子壳、核桃壳、杏仁壳粉粹,加水搅拌,然后堆堆发酵1~3天,每天翻堆;将杂木屑、麦麸、高粱粉、小麦粉、豆饼、花生麸、火麻麸、牛骨粉、石灰粉、糖加水混合均匀,然后将全部物料混合后,再发酵1~2天;
(2)装袋、灭菌和接种;
(3)发菌管理:将接种后的菌棒放入黑暗环境的培养室中培养,室内温度控制在25℃~26℃,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湿度不能超过70%;
(4)出菇管理:在菇棚里用营养泥和水混合,砌成泥柱,在泥柱的周围用香菇菌棒粘着营养土围绕着摆泥柱砌成香菇菌棒泥柱,每个菌棒之间用营养泥填充,所述的菌棒是已发菌且脱了袋的香菇菌棒,在泥柱的中部插入滴水管;然后进行催蕾,催蕾过程中温度和湿度如下:
a).温度控制,白天盖薄膜保温,晚上打开薄膜降温,连续刺激5~7天;
b).湿度控制,隔2~3天不给菌棒淋水,以后又每天淋水3~4次,连续3~5天;菇蕾出现后保温保湿,菇棚温度控制在12~22℃,湿度控制在80~95%,保温保湿期为5~7天;
(5)采收。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4)中的泥土按重量百分计包括:石灰1~5%、椰糠1~5%、甘蔗渣10~30%、颗粒肥土30~50%、菌糠30~50%。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4)的出菇管理过程中,给菌棒注入营养液,所述营养液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1~3%红糖、1~10%土豆煮水、1~3%石灰、0.01~0.1%硫酸镁、0.01~0.1%磷酸二氢钾,余量为水。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土豆煮水为将100g土豆切片加入1000g水经煮沸后过滤所得。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5)的采收,每潮采收后停水2~3天,养菌7~10天,然后向泥柱中部的滴水管注入营养液进行第二次出菇管理,依此直到出菇很少时为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香菇的栽培基质营养比较全面,栽培出来的香菇味鲜美、口感好、质量优。
(2)本发明香菇的栽培基质中加入火麻壳、莲子壳、核桃壳、杏仁壳等,火麻壳、莲子壳、核桃壳、杏仁壳等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木质素,为香菇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延长了出菇周期,既可以变废为宝,合理利用资源,又丰富了食用菌的栽培原料。火麻壳、莲子壳、核桃壳、杏仁壳等培养料中的碳、氮营养等能被香菇有效利用转化,产出的香菇比常规栽培口感好、香菇风味更加浓郁,质量优。
(3)本发明香菇的栽培方法栽培出来的香菇产量高,栽培的产量在一斤原料产鲜菇在一斤至一斤半之间。因为该发明配方营养全面,加上后期注入营养液进行管理,以及立体覆土柱形的出菇方式,都能增加产量。单位面积菇棚产菇量高。
(4)本发明香菇的栽培方法采用立体柱形出菇的方法,即用肥泥土把出菇的菌棒砌成圆柱体的形状,具有观光的价值,可开发为生态农业观光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香菇的栽培基质,该基质原料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以下组份:火麻壳11%、莲子壳10%、核桃壳11%、杏仁壳11%、杂木屑25%、麦麸11%、高粱粉5%、小麦粉5%、豆饼2%,花生麸3%、火麻麸2%、牛骨粉1%、石灰粉2%、红糖1%。
一种香菇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和发酵:将火麻壳、莲子壳、核桃壳、杏仁壳粉粹,粉碎至粒径为5~7mm的颗粒,加水搅拌均匀,边搅拌边加水,湿度以手紧握培养料能有水渗出但不滴出为宜,然后堆堆发酵1~3天,每天翻堆,发酵温度为60℃左右;将杂木屑、麦麸、高粱粉、小麦粉、豆饼、花生麸、火麻麸、牛骨粉、石灰粉、红糖加水混合均匀,呈糊状,放置4个小时,然后将全部物料混合后,再发酵1~2天,发酵温度为60℃左右。
(2)装袋,把发酵好的物料使其含水在63%左右时即可用装袋机装袋,装袋时用直径为15~18厘米的薄膜筒料,其长为30~45厘米的筒袋。
(3)灭菌,将装好培养料的料袋整齐两头对折袋口然后放入编织袋内,然后再放入灭菌锅内,这样方便出锅和运输灭菌后的料袋。当灭菌温度达到100℃,保持18~24个小时,然后停止加热,闷12个小时后,取出料袋。
(4)接种,将灭菌好的料袋,搬进事先已经消毒好的接种室内,用食用菌烟雾消毒剂在接种室内继续再次消毒,在人进入接种室时再用84消毒液空中喷雾消毒;消毒好之后,从编织袋拿出料袋,在料袋两头各放入一层3cm厚的菌种(即两头接种法),然后对折袋口;一人负责把接种后的菌筒放入另一干净已经消毒过的编织袋中;方便搬入培养室,且编织袋能够阻挡杂菌入侵菌筒,减少菌筒感染,既方便运输有提高了菌筒培养成功的几率。
(5)发菌管理:将接种后的菌棒放入黑暗环境的培养室中培养,室内温度控制在25℃~26℃,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湿度不能超过70%。
(6)出菇管理:在菇棚里用营养泥和水混合,砌成直径为0.5~1米的直径圆柱,高为菌棒的长度,在泥柱的周围用香菇菌棒粘着营养土围绕着摆泥柱砌成香菇棒泥柱,每个菌棒之间相隔1-2cm,1-2cm是用营养土填充,菌棒要求是已发菌且脱了袋的香菇菌棒;也可以是先把菌棒排成圆柱形,然后再往中间填土,砌好第一层后,接着砌第二层,砌第二层时,第二层的圆柱体要比下一面一层的圆柱体直径小2-4cm,依次这样砌成同圆心但不同直径的圆柱体,一般可以垒成3~4层,约在120~180cm高;在泥柱的中部插入滴水管,滴水管为PVC管,每隔10cm处用电钻钻个直径为2~3cm的圆孔,此种垒泥土出菇方式,使得菌棒能很好的吸收泥土中的养分,加上通过pvc管,人为的注入营养液,从而能样香菇菌棒能多出菇,实现高产的目的,大大缩小了占地面积。为了使菌棒能够顺利出菇,需要进行催蕾,催蕾过程中温度和湿度如下:
a).温度控制,白天盖薄膜保温(但不能超过28度),晚上打开薄膜降温,温差越大越好,连续刺激5~7天;
b).湿度控制,隔2~3天不给菌棒淋水,以后又每天淋水3~4次,连续3~5天,要菇棒水分增大,必须拉大干湿差,达到出菇的目的。菇蕾出现后保温保湿,菇棚温度控制在12~22℃,湿度控制在80~95%,具体控制可通过打开薄膜,盖薄膜来实现,保温保湿期为5~7天。
(7)采收,每潮采收后停水2~3天,养菌7~10天,然后向泥柱中部的滴水管注入营养液进行第二次出菇管理,依此直到出菇很少时为止。
优选地,所述步骤(6)中的泥土按重量百分计包括:石灰2%、椰糠2%、甘蔗渣15%、颗粒肥土40%、菌糠41%。
优选地,所述步骤(6)的出菇管理过程中,给菌棒注入营养液,所述营养液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1%红糖、5%土豆煮水、1%石灰、0.04%硫酸镁、0.04%磷酸二氢钾,余量为水。所述的土豆煮水为将100g土豆切片加入1000g水经煮沸后过滤所得。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一种香菇的栽培基质,该基质原料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以下组份:火麻壳15%、莲子壳12%、核桃壳13%、杏仁壳10%、杂木屑20%、麦麸10%、高粱粉5%、小麦粉5%、豆饼1%,花生麸3%、火麻麸2%、牛骨粉1%、石灰粉2%、红糖1%。
所述的泥土按重量百分计包括:石灰1%、椰糠3%、甘蔗渣10%、颗粒肥土40%、菌糠46%。
所述营养液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2%红糖、8%土豆煮水、2%石灰、0.05%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余量为水。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8)

1.一种香菇的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该基质原料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以下组份:火麻壳10%~20%、莲子壳10%~20%、核桃壳10%~20%、杏仁壳10%~20%、杂木屑20%~50%、麦麸10%~15%、高粱粉4%~6%、小麦粉4%~6%、豆饼1%~2%,花生麸2%~3%、火麻麸1%~2%、牛骨粉1%~2%、石灰粉2%~3%、糖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菇的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该基质原料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以下组份:火麻壳11%、莲子壳10%、核桃壳11%、杏仁壳11%、杂木屑25%、麦麸11%、高粱粉5%、小麦粉5%、豆饼2%,花生麸3%、火麻麸2%、牛骨粉1%、石灰粉2%、糖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菇的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糖是红糖。
4.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栽培基质的香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和发酵:将火麻壳、莲子壳、核桃壳、杏仁壳粉粹,加水搅拌,然后堆堆发酵1~3天,每天翻堆;将杂木屑、麦麸、高粱粉、小麦粉、豆饼、花生麸、火麻麸、牛骨粉、石灰粉、糖加水混合均匀,然后将全部物料混合后,再发酵1~2天;
(2)装袋、灭菌和接种;
(3)发菌管理:将接种后的菌棒放入黑暗环境的培养室中培养,室内温度控制在25℃~26℃,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湿度不能超过70%;
(4)出菇管理:在菇棚里用营养泥和水混合,砌成泥柱,在泥柱的周围用香菇菌棒粘着营养土围绕着摆泥柱砌成香菇菌棒泥柱,每个菌棒之间用营养泥填充,所述的菌棒是已发菌且脱了袋的香菇菌棒,在泥柱的中部插入滴水管;然后进行催蕾,催蕾过程中温度和湿度如下:
a).温度控制,白天盖薄膜保温,晚上打开薄膜降温,连续刺激5~7天;
b).湿度控制,隔2~3天不给菌棒淋水,以后又每天淋水3~4次,连续3~5天;菇蕾出现后保温保湿,菇棚温度控制在12~22℃,湿度控制在80~95%,保温保湿期为5~7天;
(5)采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香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泥土按重量百分计包括:石灰1~5%、椰糠1~5%、甘蔗渣10~30%、颗粒肥土30~50%、菌糠30~5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香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出菇管理过程中,给菌棒注入营养液,所述营养液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1~3%红糖、1~10%土豆煮水、1~3%石灰、0.01~0.1%硫酸镁、0.01~0.1%磷酸二氢钾,余量为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香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豆煮水为将100g土豆切片加入1000g水经煮沸后过滤所得。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香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采收,每潮采收后停水2~3天,养菌7~10天,然后向泥柱中部的滴水管注入营养液进行第二次出菇管理,依此直到出菇很少时为止。
CN201510362309.XA 2015-06-26 2015-06-26 一种香菇的栽培基质及香菇的栽培方法 Pending CN1050009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62309.XA CN105000966A (zh) 2015-06-26 2015-06-26 一种香菇的栽培基质及香菇的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62309.XA CN105000966A (zh) 2015-06-26 2015-06-26 一种香菇的栽培基质及香菇的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00966A true CN105000966A (zh) 2015-10-28

Family

ID=54373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62309.XA Pending CN105000966A (zh) 2015-06-26 2015-06-26 一种香菇的栽培基质及香菇的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00966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4993A (zh) * 2015-11-30 2016-04-13 全椒县香妃农业专业合作社 一种冬菇的种植方法
CN105850506A (zh) * 2016-05-03 2016-08-17 师宗雨泽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香菇的优质高产栽培方法
CN105948949A (zh) * 2016-07-04 2016-09-21 贵州根生科技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香菇用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6167A (zh) * 2016-08-29 2017-02-15 惠州市嘉程驾校有限公司 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CN106699379A (zh) * 2016-12-23 2017-05-24 新昌县奥而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压缩秸秆制备香菇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48301A (zh) * 2017-02-20 2017-05-31 平凉锐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香菇栽培基质及其制作方法
CN107980479A (zh) * 2017-12-05 2018-05-04 罗成喜 一种香菇的栽培方法
CN109197376A (zh) * 2018-10-24 2019-01-15 贵州好菇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香菇的栽培方法
CN111527990A (zh) * 2020-04-14 2020-08-14 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江西省经济作物研究所) 一种香菇代料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31039A (zh) * 2021-02-25 2021-06-11 光山县季發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袋料香菇培育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15314A (ja) * 1989-02-15 1990-08-28 Micro Tec Tsuu Wan:Kk 茸菌成長促進剤並びに茸裁培用培地
CN1826861A (zh) * 2006-04-04 2006-09-06 高银录 食用菌的高产生产方法
CN101891515A (zh) * 2009-05-18 2010-11-24 李畅 一种真姬菇配养料
CN104109016A (zh) * 2014-07-22 2014-10-22 肥东县丰宝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杏鲍菇菌渣为原料的平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5678A (zh) * 2014-10-30 2015-01-21 武汉岁岁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平菇超高产栽培的方法
CN104303830A (zh) * 2014-09-28 2015-01-28 铜陵市香江食用菌种植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
CN104355908A (zh) * 2014-11-25 2015-02-18 刘雄 香菇培养基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15314A (ja) * 1989-02-15 1990-08-28 Micro Tec Tsuu Wan:Kk 茸菌成長促進剤並びに茸裁培用培地
CN1826861A (zh) * 2006-04-04 2006-09-06 高银录 食用菌的高产生产方法
CN101891515A (zh) * 2009-05-18 2010-11-24 李畅 一种真姬菇配养料
CN104109016A (zh) * 2014-07-22 2014-10-22 肥东县丰宝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杏鲍菇菌渣为原料的平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03830A (zh) * 2014-09-28 2015-01-28 铜陵市香江食用菌种植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
CN104285678A (zh) * 2014-10-30 2015-01-21 武汉岁岁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平菇超高产栽培的方法
CN104355908A (zh) * 2014-11-25 2015-02-18 刘雄 香菇培养基制备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4993A (zh) * 2015-11-30 2016-04-13 全椒县香妃农业专业合作社 一种冬菇的种植方法
CN105850506A (zh) * 2016-05-03 2016-08-17 师宗雨泽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香菇的优质高产栽培方法
CN105948949A (zh) * 2016-07-04 2016-09-21 贵州根生科技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香菇用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6167A (zh) * 2016-08-29 2017-02-15 惠州市嘉程驾校有限公司 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CN106699379A (zh) * 2016-12-23 2017-05-24 新昌县奥而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压缩秸秆制备香菇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48301A (zh) * 2017-02-20 2017-05-31 平凉锐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香菇栽培基质及其制作方法
CN107980479A (zh) * 2017-12-05 2018-05-04 罗成喜 一种香菇的栽培方法
CN109197376A (zh) * 2018-10-24 2019-01-15 贵州好菇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香菇的栽培方法
CN111527990A (zh) * 2020-04-14 2020-08-14 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江西省经济作物研究所) 一种香菇代料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27990B (zh) * 2020-04-14 2022-04-15 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江西省经济作物研究所) 一种香菇代料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31039A (zh) * 2021-02-25 2021-06-11 光山县季發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袋料香菇培育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00966A (zh) 一种香菇的栽培基质及香菇的栽培方法
CN102939834B (zh) 一种桑树套种桑枝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CN103130576B (zh) 一种平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1723759A (zh) 一种黑木耳栽培方法及其培养料
CN104987156B (zh) 一种利用菌糠的宾王菇培养基及栽培宾王菇的方法
CN102835248A (zh) 一种利用桑枝条栽培灵芝的方法
CN105684727B (zh) 以酵素菌渣为主料的栽培黑鸡枞菌的培养基及栽培方法
CN105330407B (zh) 一种提高大杯蕈产量的栽培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82802A (zh) 羊肚菌工厂化生产方法
CN103583225A (zh) 一种利用木薯杆栽培优质高产秀珍菇的方法
CN103210788A (zh)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
CN105016853A (zh) 一种金针菇培养基及其用于栽培金针菇的方法
CN104620856A (zh) 一种桑枝栽培猴头菇的方法
CN104987151A (zh) 一种杏鲍菇的栽培基质及杏鲍菇的栽培方法
CN103583240A (zh) 利用生料栽培羊肚菌的方法
CN103444439A (zh) 金鞭口蘑的覆土栽培方法
CN113079946A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方法及培养基质
CN104106374B (zh) 利用甘蔗渣、桑杆和玉米渣生产姬菇的方法
CN104054507A (zh) 一种平菇高产栽培方法
CN107082667A (zh) 一种营养料以及配合使用营养料和玉米芯栽培香菇的方法
CN105638236A (zh) 一种桑枝种植长根菇及其与桑树套种的栽培方法
CN105272653A (zh) 一种黑木耳的人工种植方法
CN105272603A (zh) 一种发酵培养料制作双孢蘑菇栽培种的方法
CN104285674B (zh) 一种利用网袋墙式栽培草菇的方法
CN104871820A (zh) 金福菇的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