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3759A - 一种黑木耳栽培方法及其培养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黑木耳栽培方法及其培养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23759A CN101723759A CN200910229768A CN200910229768A CN101723759A CN 101723759 A CN101723759 A CN 101723759A CN 200910229768 A CN200910229768 A CN 200910229768A CN 200910229768 A CN200910229768 A CN 200910229768A CN 101723759 A CN101723759 A CN 1017237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g
- bacterium
- days
- inoculation
- pow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林地袋栽黑木耳技术,黑木耳属弱光性真菌,而树林恰好为黑木耳遮光,而黑木耳生长时期释放出的CO2又给树林增添了碳肥,两者有机结合,使林地得到了综合利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黑木耳培养料,它改变了传统以木屑和棉籽皮为主料的配方,提供了一种新的更廉价、环保的原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具体是涉及一种黑木耳栽培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其培养料。
背景技术
黑木耳[Aurcularia auricula(L.ex Hock.Underw)]是一种黑色、胶质、味美的食用菌,主要产于我国的东北和湖北等地的山区,年产量1.5万吨(干耳)左右。木耳菌状如耳朵,寄生于枯木上,含糖类、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木耳质地柔软,口感细嫩,味道鲜美,风味特殊,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著名食用菌;可素可荤,不但为菜肴大添风采,而且能养血驻颜,祛病延年。现代营养学家盛赞黑木耳为“素中之荤”,其营养价值可与动物性食物相媲美。
黑木耳的传统栽培方式为椴木、阔叶树木屑和棉籽皮。目前,木材资源日益减少,棉籽皮价格不断上涨,每吨高达800余元,而且棉籽皮做原料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产品农药残留超标,2007年上海大山河公司出口的黑木耳就因农药残留超标,被日本国封存拒付货款。玉米秸秆做原料的关键问题是原料含氮低,棉籽皮的含氮量是玉米秸秆的3.8倍,而添加玉米面、黄豆粉补充氮源时,又会引起青霉菌、绿霉菌的污染,所以玉米秸秆植黑木耳一直没有形成商品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林地袋栽黑木耳技术,黑木耳属弱光性真菌,而树林恰好为黑木耳遮光,而黑木耳生长时期释放出的CO2又给树林增添了碳肥,两者有机结合,使林地得到了综合利用。以林地做栽培场所,即减少了设施农业投入,又增加了菇农收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黑木耳培养料,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木屑(杂木)45-50,玉米秸秆粉35-50,麦麸或细稻糠10-15,玉米粉1-3,石膏1,石灰粉0.5-1。本发明加入石灰粉的目的是调节培养料的PH为5.5-6.5。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黑木耳培养料,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木屑(杂木)45,玉米秸秆粉45,麦麸或细稻糠10,玉米粉2,石膏1,石灰粉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黑木耳培养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拌料: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备用,将石膏与麦麸或细稻糠混在一起,拌匀备用,把木屑、玉米秸秆粉平铺在水泥地面上,将玉米粉、石灰粉以及石膏与麦麸或细稻糠的混合物撒在木屑和玉米秸秆上翻拌均匀后再平铺在水泥地面上,起堆闷料1.5-2小时,闷料完毕后后,加水,调节培养料含水量重量百分含量为63-65%备用;
(2)装袋、灭菌、接种:将步骤(1)拌好的培养料用装袋机或手工装入菌袋中,采用聚乙烯袋,装料时要保持袋上下松紧一致,装袋高度为4.8-5.2cm,湿重750-850克,中间打供接种和通气的洞穴,然后套上环加棉塞或将袋口扎绳均可;常压蒸汽100℃下灭菌12小时,待料温降至室温后,无菌接种麦粒菌种或棉籽壳菌种,1袋菌种可接40袋,接种时,1/3的菌种接入洞穴中,2/3菌种敷于料面;
(3)发菌阶段的管理:接种完毕后,菌袋即可移入培养室发菌,培养室内需遮光,如果光照过多,容易抑制菌丝生长,发菌后期易过早现原基;温湿度的控制上,要求室内温度前高后低,发菌初期培养室温度保持在25-27℃,使菌丝迅速定植吃料;7-10天后,应使室温逐渐降至22-24℃;室内湿度保持在60%-70%(重量比),过高易造成杂菌污染,过低易使培养料水分蒸发;黑木耳是一个好气性真菌,7-10天后,要经常通风,每天1-2次,每次30-60分钟;40-60天菌丝长满袋,再培养10-12天,使其达到生理成熟;
(4)林间管理:选择七分三分阴的林地,整地摆袋,将菌袋割口后,以袋与袋之间保持2-3cm的距离摆放菌袋并集中培育木耳,摆完一块地后,菌袋上面先盖塑料膜,后盖草帘或遮阳网保温保湿,期间地内温度不能超过26℃,温度高时往草帘上喷水降温;菌袋割口5天后,每天通风换气2-3次,地内保持重量百分数为85-90%的相对湿度,地内加水增加湿度时,不要浇到菌袋割口处,10-12天后其原基基本形成,开始分地管理,袋与袋间距20-25cm,林地喷水管理应灵活掌握喷水量,前期应勤喷多喷,当木耳片长至4cm以上时,白天喷水以能湿润耳片为宜,晚上多喷,当耳片完全展开后停水采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它改变了传统以木屑和棉籽皮为主料的配方,提供了一种新的更廉价、环保的原料。(2)林地袋栽黑木耳物理法催耳芽新技术,促使子实体原基分化期一致,这为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管理、劳动力的安排取得了一致性,达到节省管理人员、提高劳动效率的作用;(3)研发的子实体期间等温喷水法和低温喷水法,促使耳片表面细胞和生发层细胞分化不同步,造成耳片局部细胞堆集,发育成肥厚的耳片,有效提高木耳的商品性。(4)CO2设施化林地栽培黑木耳,节省了农业设施,充分利用了林地面积。(5)创造了生态林业利用模式,树木光合作用时,消耗CO2放出氧气:而木耳呼吸时,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等于给树木施了二氧化氮肥:木耳和树木在O2和CO2上生理互补,互为有利,构建了生态林业新模式。(6)采用本发明培养料和栽培方法后,每1菌袋(每1菌袋成本为1.2元)产干木耳约50克(干木耳每公斤50元),提高了产量,增加了收入。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配方:木屑(杂木)45,玉米秸秆粉45,麦麸10,玉米粉2,石膏1,石灰粉0.5。
(1)拌料: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备用,将石膏与麦麸或细稻糠混在一起,拌匀备用,把木屑、玉米秸秆粉平铺在水泥地面上,将玉米粉、石灰粉以及石膏与麦麸或细稻糠的混合物撒在木屑和玉米秸秆上翻拌均匀后再平铺在水泥地面上,起堆闷料2小时,在闷料过程中采用层次堆料法翻堆,闷料完毕后后,加水,调节培养料含水量重量百分含量为65%备用;
(2)装袋、灭菌、接种:将步骤(1)拌好的培养料用装袋机装入菌袋中,采用聚乙烯袋,装料时要保持袋上下松紧一致,装袋高度为5.2cm,湿重850克,中间打供接种和通气的洞穴,然后套上环加棉塞或将袋口扎绳均可;常压蒸汽100℃下灭菌12小时,待料温降至室温后,无菌接种棉籽壳菌种,1袋菌种可接40袋,接种时,1/3的菌种接入洞穴中,2/3菌种敷于料面;
(3)发菌阶段的管理:接种完毕后,菌袋即可移入培养室发菌,培养室内需遮光,如果光照过多,容易抑制菌丝生长,发菌后期易过早现原基;温湿度的控制上,要求室内温度前高后低,发菌初期培养室温度保持在25-27℃,使菌丝迅速定植吃料;7-10天后,应使室温逐渐降至22-24℃;室内湿度保持在60%-70%(重量比),过高易造成杂菌污染,过低易使培养料水分蒸发;黑木耳是一个好气性真菌,7-10天后,要经常通风,每天1-2次,每次30-60分钟;40-60天菌丝长满袋,再培养10-12天,使其达到生理成熟;
(4)林间管理:选择七分阳三分阴的林地,整地摆袋,将菌袋割口后,以袋与袋之间保持3cm的距离摆放菌袋并集中培育木耳,摆完一块地后,菌袋上面先盖塑料膜,后盖草帘或遮阳网保温保湿,期间地内温度不能超过26℃,温度高时往草帘上喷水降温;菌袋割口5天后,每天通风换气3次,地内保持重量百分数为85-90%的相对湿度,地内加水增加湿度时,不要浇到菌袋割口处,10-12天后其原基基本形成,开始分地管理,袋与袋间距25cm,林地喷水管理应灵活掌握喷水量,前期应勤喷多喷,当木耳片长至4cm以上时,白天喷水以能湿润耳片为宜,晚上多喷,当耳片完全展开后停水采收。
实施例2:
配方:木屑(杂木)48,玉米秸秆粉50,麦麸15,玉米粉3,石膏1,石灰粉1
(1)拌料: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备用,将石膏与麦麸或细稻糠混在一起,拌匀备用,把木屑、玉米秸秆粉平铺在水泥地面上,将玉米粉、石灰粉以及石膏与麦麸或细稻糠的混合物撒在木屑和玉米秸秆上翻拌均匀后再平铺在水泥地面上,起堆闷料1.8小时,在闷料过程中采用层次堆料法翻堆,闷料完毕后后,加水,调节培养料含水量重量百分含量为64%备用;
(2)装袋、灭菌、接种:将步骤(1)拌好的培养料用装袋机或手工装入菌袋中,采用聚乙烯袋,装料时要保持袋上下松紧一致,装袋高度为5cm,湿重800克,中间打供接种和通气的洞穴,然后套上环加棉塞或将袋口扎绳均可;常压蒸汽100℃下灭菌12小时,待料温降至室温后,无菌接种棉籽壳菌种,1袋菌种可接40袋,接种时,1/3的菌种接入洞穴中,2/3菌种敷于料面;
(3)发菌阶段的管理:接种完毕后,菌袋即可移入培养室发菌,培养室内需遮光,如果光照过多,容易抑制菌丝生长,发菌后期易过早现原基;温湿度的控制上,要求室内温度前高后低,发菌初期培养室温度保持在25-27℃,使菌丝迅速定植吃料;7-10天后,应使室温逐渐降至22-24℃;室内湿度保持在60%-70%(重量比),过高易造成杂菌污染,过低易使培养料水分蒸发;黑木耳是一个好气性真菌,7-10天后,要经常通风,每天1-2次,每次30-60分钟;40-60天菌丝长满袋,再培养10-12天,使其达到生理成熟;
(4)林间管理:选择七分阳三分阴的林地,整地摆袋,将菌袋割口后,以袋与袋之间保持2.5cm的距离摆放菌袋并集中培育木耳,摆完一块地后,菌袋上面先盖塑料膜,后盖草帘或遮阳网保温保湿,期间地内温度不能超过26℃,温度高时往草帘上喷水降温;菌袋割口5天后,每天通风换气3次,地内保持重量百分数为85-90%的相对湿度,地内加水增加湿度时,不要浇到菌袋割口处,10-12天后其原基基本形成,开始分地管理,袋与袋间距22cm,林地喷水管理应灵活掌握喷水量,前期应勤喷多喷,当木耳片长至4cm以上时,白天喷水以能湿润耳片为宜,晚上多喷,当耳片完全展开后停水采收。
实施例3:
配方:木屑(杂木)50,玉米秸秆粉48,细稻糠12,玉米粉1,石膏1,石灰粉0.8
(1)拌料: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备用,将石膏与麦麸或细稻糠混在一起,拌匀备用,把木屑、玉米秸秆粉平铺在水泥地面上,将玉米粉、石灰粉以及石膏与麦麸或细稻糠的混合物撒在木屑和玉米秸秆上翻拌均匀后再平铺在水泥地面上,起堆闷料1.5小时,在闷料过程中采用层次堆料法翻堆,闷料完毕后后,加水,调节培养料含水量重量百分含量为63%备用;
(2)装袋、灭菌、接种:将步骤(1)拌好的培养料用手工装入菌袋中,采用聚乙烯袋,装料时要保持袋上下松紧一致,装袋高度为4.8cm,湿重850克,中间打供接种和通气的洞穴,然后套上环加棉塞或将袋口扎绳均可;常压蒸汽100℃下灭菌12小时,待料温降至室温后,无菌接种麦粒菌种,1袋菌种可接40袋,接种时,1/3的菌种接入洞穴中,2/3菌种敷于料面;
(3)发菌阶段的管理:接种完毕后,菌袋即可移入培养室发菌,培养室内需遮光,如果光照过多,容易抑制菌丝生长,发菌后期易过早现原基;温湿度的控制上,要求室内温度前高后低,发菌初期培养室温度保持在25-27℃,使菌丝迅速定植吃料;7-10天后,应使室温逐渐降至22-24℃;室内湿度保持在60%-70%(重量比),过高易造成杂菌污染,过低易使培养料水分蒸发;黑木耳是一个好气性真菌,7-10天后,要经常通风,每天1-2次,每次30-60分钟;40-60天菌丝长满袋,再培养10-12天,使其达到生理成熟;
(4)林间管理:选择七分阳三分阴的林地,整地摆袋,将菌袋割口后,以袋与袋之间保持2cm的距离摆放菌袋并集中培育木耳,摆完一块地后,菌袋上面先盖塑料膜,后盖草帘或遮阳网保温保湿,期间地内温度不能超过26℃,温度高时往草帘上喷水降温;菌袋割口5天后,每天通风换气2次,地内保持重量百分数为85-90%的相对湿度,地内加水增加湿度时,不要浇到菌袋割口处,10-12天后其原基基本形成,开始分地管理,袋与袋间距20cm,林地喷水管理应灵活掌握喷水量,前期应勤喷多喷,当木耳片长至4cm以上时,白天喷水以能湿润耳片为宜,晚上多喷,当耳片完全展开后停水采收。
Claims (3)
1.一种黑木耳培养料,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杂木木屑45-50,玉米秸秆粉35-50,麦麸或细稻糠10-15,玉米粉1-3,石膏1,石灰粉0.5-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木耳培养料,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杂木木屑45,玉米秸秆粉45,麦麸或细稻糠10,玉米粉2,石膏1,石灰粉0.5。
3.一种杏鲍菇培养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拌料: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量份称取原料备用,将石膏与麦麸或细稻糠混在一起,拌匀备用,把木屑、玉米秸秆粉平铺在水泥地面上,将玉米粉、石灰粉以及石膏与麦麸或细稻糠的混合物撒在木屑和玉米秸秆上翻拌均匀后再平铺在水泥地面上,起堆闷料1.5-2小时,在闷料过程中采用层次堆料法翻堆,闷料完毕后后,加水调节培养料含水量重量百分含量为63-65%备用;
(2)装袋、灭菌、接种:将步骤(1)拌好的培养料用装袋机或手工装入菌袋中,采用聚乙烯袋,装料时要保持袋上下松紧一致,装袋高度为4.8-5.2cm,湿重750-850克,中间打供接种和通气的洞穴,然后套上环加棉塞或将袋口扎绳均可;常压蒸汽100℃下灭菌12小时,待料温降至室温后,无菌接种麦粒菌种或棉籽壳菌种,1袋菌种可接40袋,接种时,1/3的菌种接入洞穴中,2/3菌种敷于料面;
(3)发菌阶段的管理:接种完毕后,菌袋即可移入培养室发菌,培养室内需遮光,如果光照过多,容易抑制菌丝生长,发菌后期易过早现原基;温湿度的控制上,要求室内温度前高后低,发菌初期培养室温度保持在25-27℃,使菌丝迅速定植吃料;7-10天后,应使室温逐渐降至22-24℃;室内湿度重量百分数要保持在60%-70%,过高易造成杂菌污染,过低易使培养料水分蒸发;黑木耳是一个好气性真菌,7-10天后,要经常通风,每天1-2次,每次30-60分钟;40-60天菌丝长满袋,再培养10-12天,使其达到生理成熟;
(4)林间管理:选择七分三分阴的林地,整地摆袋,将菌袋割口后,以袋与袋之间保持2-3cm的距离摆放菌袋并集中培育木耳,摆完一块地后,菌袋上面先盖塑料膜,后盖草帘或遮阳网保温保湿,期间地内温度不能超过26℃,温度高时往草帘上喷水降温;菌袋割口5天后,每天通风换气2-3次,地内保持重量百分数为85-90%的相对湿度,地内加水增加湿度时,不要浇到菌袋割口处,10-12天后其原基基本形成,开始分地管理,袋与袋间距20-25cm,林地喷水管理应灵活掌握喷水量,前期应勤喷多喷,当木耳片长至4cm以上时,白天喷水以能湿润耳片为宜,晚上多喷,当耳片完全展开后停水采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297685A CN101723759B (zh) | 2009-10-30 | 2009-10-30 | 一种黑木耳栽培方法及其培养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297685A CN101723759B (zh) | 2009-10-30 | 2009-10-30 | 一种黑木耳栽培方法及其培养料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23759A true CN101723759A (zh) | 2010-06-09 |
CN101723759B CN101723759B (zh) | 2012-07-25 |
Family
ID=42445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22976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23759B (zh) | 2009-10-30 | 2009-10-30 | 一种黑木耳栽培方法及其培养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723759B (zh) |
Cited By (2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53271A (zh) * | 2010-10-19 | 2011-01-26 | 深圳市东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黑木耳在小桐子林间仿野生栽培方法 |
CN102329176A (zh) * | 2011-08-19 | 2012-01-25 | 郑永发 | 一种种植食用菌的营养基 |
CN102329171A (zh) * | 2011-07-15 | 2012-01-25 | 安徽省庆元堂徽菊有限公司 | 一种用菊花秸秆栽培香菇的培养基料及其栽培香菇方法 |
CN102351609A (zh) * | 2010-10-19 | 2012-02-15 | 深圳市东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黑木耳栽培用培养料 |
CN102503645A (zh) * | 2011-11-03 | 2012-06-20 | 广东富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种植灵芝用的营养基 |
CN102498940A (zh) * | 2011-10-31 | 2012-06-20 | 刘永昶 | 一种液体菌种塑料袋地栽黑木耳培养方法 |
CN102690141A (zh) * | 2012-01-15 | 2012-09-26 | 河南科技大学 | 一种黑木耳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保证黑木耳原种接种成活率的方法 |
CN102754564A (zh) * | 2012-06-25 | 2012-10-31 | 东北林业大学 | 一种菌袋及其制作方法和使用该菌袋栽培黑木耳的方法 |
CN103190290A (zh) * | 2013-04-22 | 2013-07-10 | 范惠明 | 一种利用可再生资源配方生产黑木耳的方法 |
CN103396174A (zh) * | 2013-07-24 | 2013-11-20 | 临汾市尧都区清林黑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一种地栽黑木耳的培养料 |
CN103467169A (zh) * | 2013-08-12 | 2013-12-25 | 凤台县星展食用菌有限公司 | 一种黑木耳栽培基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460992A (zh) * | 2013-08-23 | 2013-12-25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一种猪粪渣袋栽木耳的方法 |
CN103708895A (zh) * | 2014-01-06 | 2014-04-09 | 十堰市农业科学院 | 一种含松木屑的黑木耳袋料及制备方法 |
CN103960062A (zh) * | 2014-05-29 | 2014-08-06 | 黄秀英 | 一种黑木耳的立体栽培方法 |
CN104303836A (zh) * | 2014-10-14 | 2015-01-28 | 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 | 利用软材质培养料栽培黑木耳的方法 |
CN104396566A (zh) * | 2014-11-25 | 2015-03-11 | 刘雄 | 木耳栽培方法 |
CN104672018A (zh) * | 2015-03-02 | 2015-06-03 | 刘长珍 | 一种栽培食用菌培养基的配方 |
CN104982229A (zh) * | 2015-07-23 | 2015-10-21 | 青河县三利农牧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黑木耳人工出耳方法 |
CN105254407A (zh) * | 2015-10-01 | 2016-01-20 |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 一种黑木耳培养料及黑木耳培养方法 |
CN105724048A (zh) * | 2016-01-19 | 2016-07-06 | 徐立 | 粮豆秸秆高密度压缩制作黑木耳培植袋 |
CN107021830A (zh) * | 2017-05-10 | 2017-08-08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 适宜毛木耳种植的培养料 |
CN107162676A (zh) * | 2017-05-08 | 2017-09-15 | 张和平 | 一种有机食用菌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278618A (zh) * | 2017-06-27 | 2017-10-24 | 张艳 | 一种富硒黑木耳的种植方法 |
CN107396749A (zh) * | 2017-07-19 | 2017-11-28 | 林燕 | 一种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
CN107409750A (zh) * | 2017-05-22 | 2017-12-01 | 黑龙江省润成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益菌柳栽培黑木耳的方法 |
CN107602271A (zh) * | 2017-08-31 | 2018-01-19 | 广西吉朋投资有限公司 | 一种黑木耳培料及利用其培料栽培的方法 |
CN110115199A (zh) * | 2019-06-05 | 2019-08-13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一种用桉木屑制作云耳菌种的方法 |
CN110122179A (zh) * | 2019-06-26 | 2019-08-16 | 山东众成菌业有限公司 | 一种高品质黑木耳的种植方法 |
CN110651662A (zh) * | 2019-10-25 | 2020-01-07 | 葫芦岛农函大玄宇食用菌野驯繁育有限公司 | 一种秸秆筛选培养基、制备方法及用其栽培黑木耳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15369C (zh) * | 2005-10-14 | 2007-05-16 |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林业局 | 一种黑木耳的生产方法 |
CN100418401C (zh) * | 2006-03-17 | 2008-09-17 | 李永镇 | 一种无根单片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
CN101228829B (zh) * | 2007-12-30 | 2010-12-08 | 顾英梅 | 一种黑木耳的培植方法 |
-
2009
- 2009-10-30 CN CN2009102297685A patent/CN10172375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51609A (zh) * | 2010-10-19 | 2012-02-15 | 深圳市东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黑木耳栽培用培养料 |
CN101953271A (zh) * | 2010-10-19 | 2011-01-26 | 深圳市东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黑木耳在小桐子林间仿野生栽培方法 |
CN102351609B (zh) * | 2010-10-19 | 2013-05-22 | 深圳市东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黑木耳栽培用培养料 |
CN102329171A (zh) * | 2011-07-15 | 2012-01-25 | 安徽省庆元堂徽菊有限公司 | 一种用菊花秸秆栽培香菇的培养基料及其栽培香菇方法 |
CN102329176B (zh) * | 2011-08-19 | 2013-03-27 | 郑永发 | 一种种植食用菌的营养基 |
CN102329176A (zh) * | 2011-08-19 | 2012-01-25 | 郑永发 | 一种种植食用菌的营养基 |
CN102498940A (zh) * | 2011-10-31 | 2012-06-20 | 刘永昶 | 一种液体菌种塑料袋地栽黑木耳培养方法 |
CN102503645A (zh) * | 2011-11-03 | 2012-06-20 | 广东富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种植灵芝用的营养基 |
CN102690141A (zh) * | 2012-01-15 | 2012-09-26 | 河南科技大学 | 一种黑木耳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保证黑木耳原种接种成活率的方法 |
CN102690141B (zh) * | 2012-01-15 | 2013-12-25 | 河南科技大学 | 一种黑木耳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保证黑木耳原种接种成活率的方法 |
CN102754564A (zh) * | 2012-06-25 | 2012-10-31 | 东北林业大学 | 一种菌袋及其制作方法和使用该菌袋栽培黑木耳的方法 |
CN102754564B (zh) * | 2012-06-25 | 2013-12-25 | 东北林业大学 | 一种菌袋及其制作方法和使用该菌袋栽培黑木耳的方法 |
CN103190290A (zh) * | 2013-04-22 | 2013-07-10 | 范惠明 | 一种利用可再生资源配方生产黑木耳的方法 |
CN103396174A (zh) * | 2013-07-24 | 2013-11-20 | 临汾市尧都区清林黑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一种地栽黑木耳的培养料 |
CN103467169A (zh) * | 2013-08-12 | 2013-12-25 | 凤台县星展食用菌有限公司 | 一种黑木耳栽培基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460992A (zh) * | 2013-08-23 | 2013-12-25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一种猪粪渣袋栽木耳的方法 |
CN103708895A (zh) * | 2014-01-06 | 2014-04-09 | 十堰市农业科学院 | 一种含松木屑的黑木耳袋料及制备方法 |
CN103960062A (zh) * | 2014-05-29 | 2014-08-06 | 黄秀英 | 一种黑木耳的立体栽培方法 |
CN104303836A (zh) * | 2014-10-14 | 2015-01-28 | 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 | 利用软材质培养料栽培黑木耳的方法 |
CN104396566A (zh) * | 2014-11-25 | 2015-03-11 | 刘雄 | 木耳栽培方法 |
CN104672018A (zh) * | 2015-03-02 | 2015-06-03 | 刘长珍 | 一种栽培食用菌培养基的配方 |
CN104982229A (zh) * | 2015-07-23 | 2015-10-21 | 青河县三利农牧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黑木耳人工出耳方法 |
CN105254407A (zh) * | 2015-10-01 | 2016-01-20 |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 一种黑木耳培养料及黑木耳培养方法 |
CN105254407B (zh) * | 2015-10-01 | 2019-02-12 |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 一种黑木耳培养料及黑木耳培养方法 |
CN105724048A (zh) * | 2016-01-19 | 2016-07-06 | 徐立 | 粮豆秸秆高密度压缩制作黑木耳培植袋 |
CN107162676A (zh) * | 2017-05-08 | 2017-09-15 | 张和平 | 一种有机食用菌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021830A (zh) * | 2017-05-10 | 2017-08-08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 适宜毛木耳种植的培养料 |
CN107409750A (zh) * | 2017-05-22 | 2017-12-01 | 黑龙江省润成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益菌柳栽培黑木耳的方法 |
CN107278618A (zh) * | 2017-06-27 | 2017-10-24 | 张艳 | 一种富硒黑木耳的种植方法 |
CN107396749A (zh) * | 2017-07-19 | 2017-11-28 | 林燕 | 一种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
CN107602271A (zh) * | 2017-08-31 | 2018-01-19 | 广西吉朋投资有限公司 | 一种黑木耳培料及利用其培料栽培的方法 |
CN110115199A (zh) * | 2019-06-05 | 2019-08-13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一种用桉木屑制作云耳菌种的方法 |
CN110115199B (zh) * | 2019-06-05 | 2022-03-08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一种用桉木屑制作云耳菌种的方法 |
CN110122179A (zh) * | 2019-06-26 | 2019-08-16 | 山东众成菌业有限公司 | 一种高品质黑木耳的种植方法 |
CN110651662A (zh) * | 2019-10-25 | 2020-01-07 | 葫芦岛农函大玄宇食用菌野驯繁育有限公司 | 一种秸秆筛选培养基、制备方法及用其栽培黑木耳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23759B (zh) | 2012-07-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23759B (zh) | 一种黑木耳栽培方法及其培养料 | |
CN101717298B (zh) | 一种杏鲍菇栽培方法及其培养料 | |
CN1130116C (zh) | 一种富含硒蘑菇的培养方法 | |
CN103477873B (zh) | 一种林地培育香菇的方法 | |
CN104285678A (zh) | 一种平菇超高产栽培的方法 | |
CN104987156B (zh) | 一种利用菌糠的宾王菇培养基及栽培宾王菇的方法 | |
CN105330407B (zh) | 一种提高大杯蕈产量的栽培基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79208B (zh) | 一种阿魏菇栽培技术 | |
CN104126413B (zh) | 利用木薯渣、桑杆和甘蔗叶生产草菇的方法 | |
CN103583225A (zh) | 一种利用木薯杆栽培优质高产秀珍菇的方法 | |
CN105309198A (zh) | 一种香菇栽培料及香菇的种植方法 | |
CN104920067A (zh) | 一种黑木耳高产栽培方法 | |
CN103250550A (zh) | 一种黑木耳栽培方法及其培料 | |
CN105000966A (zh) | 一种香菇的栽培基质及香菇的栽培方法 | |
CN106278663A (zh) | 一种草菇栽培基质及其利用菌渣废弃物生产草菇的栽培技术 | |
CN103444439A (zh) | 金鞭口蘑的覆土栽培方法 | |
CN107347461A (zh) | 一种竹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 | |
CN104446919A (zh) | 一种棚式人工栽培榛蘑的栽培基质配方及栽培方法 | |
CN107360858A (zh) | 一种香菇食用菌的培育方法 | |
CN104620859A (zh) | 一种南方桑枝香菇的栽培方法 | |
CN107473791A (zh) | 杏鲍菇栽培基质 | |
CN103044126A (zh) | 一种香菇栽培料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7082667A (zh) | 一种营养料以及配合使用营养料和玉米芯栽培香菇的方法 | |
CN104429589A (zh) | 利用剑麻废渣生产猴头菇的方法 | |
CN103270889B (zh) | 一种秀珍菇畦床生料覆土栽培技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Black fungus cultivation method and cultivation material thereof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20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 Pledgee: Hengfeng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Binzhou branch Pledgor: Shandong Fanglv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3990000936 |
|
PLDC |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contracts on pledge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 Termination date: 20141030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