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5064A - 一种在双连接系统中处理用户设备端rlc/pdcp实体的方法与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双连接系统中处理用户设备端rlc/pdcp实体的方法与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55064A CN104955064A CN201410124561.2A CN201410124561A CN104955064A CN 104955064 A CN104955064 A CN 104955064A CN 201410124561 A CN201410124561 A CN 201410124561A CN 104955064 A CN104955064 A CN 1049550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arer
- pdcp
- branch
- rlc entity
- ent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04W36/023—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04W76/16—Involving differ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a packet-switched [PS] beare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ircuit-switched [CS] bear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双连接系统中处理用户设备端RLC/PDCP实体的方法与设备;当一上行无线承载由用户设备与主和/或辅基站间的第一上行承载类型重配置为其与辅和/或主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时,所述用户设备的RLC实体进行相应的处理;所述RLC实体根据所述处理,向对应的PDCP实体发送指示信息;所述PDCP实体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对应所述上行无线承载的PDCP PDU数据经由所述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对应的RLC实体进行发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了当上行无线承载由一种类型的上行无线承载重配置为另一种类型的上行无线承载时,尤其是当分割无线承载重配置为MCG承载或SCG承载时,如何处理用户设备端RLC/PDCP实体的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在双连接系统中处理用户设备端RLC/PDCP实体的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原有的通信网络架构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改进的通信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更方便且快捷的数据通信服务。
双连接系统是一种正在提出的改进通信系统。在双连接系统中,用户终端可以与两个(或更多个)基站同时进行上行链路通信和下行链路通信。与用户终端进行通信的两个(或更多个)基站中,存在一个主基站,其可以管理双连接系统的通信,而其余基站为辅基站。
目前,存在支持1A用户平面架构的双连接系统和支持3C用户平面架构的双连接系统。
对于1A用户平面架构,一个无线承载只能通过一个基站进行传输,即通过主基站或者辅基站传输;而对于3C用户平面架构,一个无线承载可以同时通过主基站和辅基站进行传输。目前双连接系统同时支持两种用户平面架构,即同时支持1A用户平面架构和3C用户平面架构,因此具有三种无线承载类型,即,MCG(Master Cell Group)承载、SCG(Secondary Cell Group)承载和分割无线承载(split bearer)。MCG承载对应着只通过主基站传输的无线承载,SCG承载对应着只通过辅基站传输的无线承载,对这两种承载来讲,仅分别对应一个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实体和一个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实体。对于上行分割无线承载,用户设备同时与主和辅基站具有连接并且对于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可以同时经由该主和辅基站传输,其中,该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在用户设备与主基站间的传输链路为MCG上行承载分支,在用户设备与辅基站间的传输链路为SCG上行承载分支。
对于一个分割无线承载来讲,用户设备具有一个PDCP实体、两个RLC实体和两个MAC实体。在PDCP层,PDCP PDU(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数据被创建,并分别由对应MCG承载分支和SCG承载分支的RLC实体进行发送。
在双连接系统中,上行无线承载由一种类型的上行无线承载重配置为另一种类型的上行无线承载,例如,由MCG承载重配置为SCG承载,或由SCG承载重配置为MCG承载,或者,由分割无线承载重配置为MCG承载或SCG承载,则如何处理用户设备中的RLC实体和PDCP实体?例如如何处理RLC实体中的数据缓存?目前尚无关于如何处理用户设备端的RLC/PDCP实体的规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双连接系统中处理用户设备端RLC/PDCP实体的方法与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双连接系统中处理用户设备端RLC/PDCP实体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当一上行无线承载由用户设备与主和/或辅基站间的第一上行承载类型重配置为其与辅和/或主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时,所述用户设备的RLC实体进行相应的处理;
b所述RLC实体根据所述处理,向对应的PDCP实体发送指示信息;
c所述PDCP实体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对应所述上行无线承载的PDCP PDU数据经由所述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对应的RLC实体进行发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双连接系统中处理用户设备端RLC/PDCP实体的用户设备,其中,该用户设备包括:
RLC实体,用于当一上行无线承载由用户设备与主和/或辅基站间的第一上行承载类型重配置为其与辅和/或主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时,进行相应的处理;根据所述处理,向对应的PDCP实体发送指示信息;
PDCP实体,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对应所述上行无线承载的PDCP PDU数据经由所述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对应的RLC实体进行发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了当上行无线承载由一种类型的上行无线承载重配置为另一种类型的上行无线承载时,尤其是当分割无线承载重配置为MCG承载或SCG承载时,如何处理用户设备端RLC/PDCP实体的方法。通过本发明,使得当上述情景发生时,用户设备端的RLC/PDCP实体如何工作的情况变得更加清晰明了,并且,本发明有效地支持了在双连接系统中的两种用户平面架构和三种无线承载类型。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一种上行无线承载被重配置为MCG承载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用于在双连接系统中处理用户设备端RLC/PDCP实体的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在双连接系统中处理用户设备端RLC/PDCP实体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在双连接系统中处理用户设备端RLC/PDCP实体的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又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在双连接系统中处理用户设备端RLC/PDCP实体的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再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在双连接系统中处理用户设备端RLC/PDCP实体的示意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传统的单连接系统中,一个无线承载只能通过一个基站进行传输,不存在无线承载类型重配置情况,因此在双连接系统中,当上行承载类型被重配置为MCG承载或SCG承载时,并没有关于怎么处理用户设备端的RLC/PDCP实体的规范。最相似的场景是单连接系统的切换场景。但两者之间还是具有下述区别:
1)对于切换场景来讲,在目标eNB中,安全密钥需要被重置,且解密算法是不同的。因此,对于被发送回RLC层的PDCP PDU(Packet Data Unit,分组数据单元)数据,需要通过去除头部和解密等操作,转换成PDCP SDU数据,并随后根据新的算法加密形成新的PDCP PDU数据。但在双连接系统中,当上行无线承载类型被重配置为MCG承载时,MCG承载对应的PDCP不需要被重置,PDCP PDU数据可以直接被发送至RLC实体。
2)对于切换来讲,RLC实体需要被重建立并清空RLC实体的缓存,所有的PDCP层中的数据被重发送至该RLC实体。但在双连接系统中,当上行无线承载由分割无线承载被重配置为MCG承载时,分割无线承载中MCG承载分支对应的RLC实体中是缓存有数据的,因此,如何处理该RLC实体,即,是否对该RLC实体进行重置,如何处理该RLC实体缓存中的数据,是发送回PDCP层还是保留在该RLC实体中,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的。
3)在传统的系统中,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都是连接至同一个基站的。在切换过程中,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是同步释放和建立的,因此,与源基站对应的所有的RLC实体都需要被重建立。但在双连接系统中,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可以分别连接至不同的基站,因此,有可能其中一个方向链路被释放了,而另一个方向链路没有被释放。例如,与SeNB(Secondary eNB,辅基站)间的上行链路被释放了,而与SeNB间的下行链路仍然保持连接状态。
例如,如图1的左图所示,上行无线承载和下行无线承载都支持承载分割(bearer splitting),并且,上行无线承载和下行无线承载被配置了相同的逻辑信道且映射到相同的RLC实体。如果该上行无线承载在用户设备与SeNB传输的上行承载分支由于某种原因被释放,如图1的右图所示,映射到相同的RLC实体的下行无线承载仍然保持通过该SeNB传输且该链路不被释放,因此,该RLC实体不能被重建立。然而,在现有的RLC规范(TS36.322)中,RLC实体中缓存的PDCP PDU数据仅当该RLC实体应被重建立时才被处理。因此,RLC实体的处理应被修改以支持双连接系统,尤其支持当无线承载类型被重配置的场景。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用于在双连接系统中处理用户设备端RLC/PDCP实体的方法流程图。
在步骤S201中,当一上行无线承载由用户设备与主和/或辅基站间的第一上行承载类型重配置为其与辅和/或主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时,所述用户设备的RLC实体进行相应的处理。在此,该RLC实体所进行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清空对应上行无线承载的RLC实体传输和重传缓存中的数据等操作。该上行承载类型的重配置包括:
1)由用户设备与主基站间的第一上行承载类型,即,MCG上行承载,重配置为该用户设备与辅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即,SCG上行承载;
2)由用户设备与辅基站间的第一上行承载类型,即,SCG上行承载,重配置为该用户设备与主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即,MCG上行承载;
3)由用户设备与主和辅基站间的第一上行承载类型,即,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其中,该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同时经由该主和辅基站传输,重配置为该用户设备与主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即,MCG上行承载;
4)由用户设备与主和辅基站间的第一上行承载类型,即,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其中,该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同时经由该主和辅基站传输,重配置为该用户设备与辅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即,SCG上行承载。
5)由用户设备与主基站间的第一上行承载类型,即,MCG上行承载,重配置为该用户设备与主和辅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即,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其中,该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同时经由该主和辅基站传输。
6)由用户设备与辅基站间的第一上行承载类型,即,SCG上行承载,重配置为该用户设备与主和辅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即,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其中,该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同时经由该主和辅基站传输。
在步骤S202中,所述RLC实体根据所述处理,向对应的PDCP实体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例如包括指示未被传输的或者没有得到确认信息的PDCP PDU的指示信息,如PDCP PDU数据的序列号等信息。
在步骤S203中,所述PDCP实体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对应所述上行无线承载的PDCP PDU数据经由所述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对应的RLC实体进行发送。例如,当该第二上行承载类型为MCG上行承载,该PDCP实体将PDCP PDU数据经由该MCG上行承载对应的RLC实体进行发送。当该第二上行承载类型为SCG上行承载,该PDCP实体将PDCP PDU数据经由该SCG上行承载对应的RLC实体进行发送。
优选地,所述第一上行承载类型为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其中,所述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同时经由所述主和辅基站传输,其中,所述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在用户设备与所述主基站间的传输链路为MCG上行承载分支,在用户设备与所述辅基站间的传输链路为SCG上行承载分支。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上行承载类型为上文所述的上行分割无线承载(split bearer)。则当用户设备的一上行无线承载由所述第一上行承载类型重配置为其与主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即,如上文所述的MCG上行承载时,在步骤S201中,该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分别对应的MCG上行承载分支与SCG上行承载分支分别对应的用户设备的RLC实体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步骤S202中,所述MCG与SCG上行承载分支分别对应的用户设备的RLC实体,根据所述处理,分别向所述PDCP实体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分别对应所述MCG与S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PDCP PDU数据的序列号。在此,该指示信息例如包括指示RLC实体中未被传输的或者没有得到确认信息的PDCPPDU的指示信息,如PDCP PDU数据的序列号等信息。
在步骤S203中,所述PDCP实体根据所述序列号确定对应的PDCP PDU数据,按照所述序列号对所述PDCP PDU数据进行排序,并将排序后的所述PDCP PDU数据经由所述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对应的RLC实体进行发送。
例如,如图3所示,M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RLC实体向PDCP实体发送指示信息,其中,该指示信息包括该M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RLC实体中未被传输的或者没有得到确认信息的PDCP PDU的序列号;S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RLC实体也向该PDCP实体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其中,该指示信息包括该S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RLC实体中未被传输的或者没有得到确认信息的PDCP PDU的序列号。
该PDCP实体根据该序列号确定对应的PDCP PDU数据,进而,按照该序列号对该PDCP PDU数据进行排序,并将排序后的所述PDCP PDU数据经由MCG上行承载对应的RLC实体进行发送。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上行承载类型为上文所述的上行分割无线承载(split bearer)。则当用户设备的一上行无线承载由该上行分割无线承载重配置为其与主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时,即,重配置为如上文所述的MCG上行承载时,在步骤S201中,所述S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用户设备的RLC实体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步骤S202中,所述S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用户设备的RLC实体,根据所述处理,向所述PDCP实体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对应所述S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PDCP PDU数据的序列号。在此,该指示信息例如包括指示RLC实体中未被传输的或者没有得到确认信息的PDCP PDU的指示信息,如PDCP PDU数据的序列号等信息。
在步骤S203中,所述PDCP实体根据所述序列号确定对应的PDCP PDU数据,并将所述PDCP PDU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对应的RLC实体;所述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对应的RLC实体将所述PDCP PDU数据与其缓存中的PDCP PDU数据一起进行发送。
例如,如图4所示,S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RLC实体向PDCP实体发送指示信息,其中,该指示信息包括该S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PDCP PDU数据的序列号,在此,该PDCP PDU数据为该S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RLC实体中未被传输的或者没有得到确认信息的PDCP PDU数据。
该PDCP实体根据该序列号确定对应的PDCP PDU数据,并将该PDCP PDU数据发送至该MCG上行承载对应的RLC实体;随后,该MCG上行承载对应的RLC实体将该PDCP PDU数据与其缓存中的PDCP PDU数据一起进行发送。在接收端,对这些PDCP PDU进行排序。
在又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上行承载类型为上文所述的上行分割无线承载(split bearer)。则当用户设备的一上行无线承载由该上行分割无线承载重配置为其与辅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时,即,重配置为如上文所述的SCG上行承载时,在步骤S201中,所述MCG上行承载分支与所述SCG上行承载分支分别对应的用户设备的RLC实体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步骤S202中,所述MCG与SCG上行承载分支分别对应的用户设备的RLC实体,根据所述处理,分别向所述PDCP实体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分别对应所述MCG与S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PDCP PDU数据的序列号。在此,该PDCP PDU数据为该S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RLC实体中未被传输的或者没有得到确认信息的PDCP PDU数据对应的RLC实体中未被传输的或者没有得到确认信息的PDCP PDU数据。
在步骤S203中,所述PDCP实体根据所述序列号确定对应的PDCP PDU数据,并对所述PDCP PDU数据进行解密与解压缩处理;
-按照所述序列号,对解密与解压缩后的数据进行重排序,并对重排序后的数据进行加密与压缩处理,以获得新的PDCP PDU数据;
-将所述新的PDCP PDU数据经由所述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对应的RLC实体进行发送。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204(未示出)和S205(未示出)。在步骤S204中,当一上行无线承载由用户设备与主和/或辅基站间的第一上行承载类型重配置为其与辅和/或主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时,用户设备判断与所述第一上行承载类型对应的所述MCG上行承载分支或者所述SCG上行承载分支需要被释放。例如,对于第一上行承载类型为上文所述的上行分割无线承载(split bearer),当该第一承载类型重配置为用户设备与主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即,MCG上行承载时,用户设备判断需要释放SCG上行承载分支。又如,当该上行分割无线承载重配置为用户设备与辅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即,SCG上行承载时,用户设备判断需要释放MCG上行承载分支。
在步骤S205中,用户设备获取与所述被释放的MCG上行承载分支或者所述SCG上行承载分支映射到相同的RLC实体的下行承载的状态,如果传输该下行承载的链路或者所述下行承载同样被释放时,需重建立所述RLC实体。接上例,当用户设备判断需要释放SCG上行承载分支时,获取与该被释放的SCG上行承载分支映射到相同的RLC实体的下行承载的状态,如果传输该下行承载的链路或者该下行承载同样被释放时,则重建立该RLC实体。或者,当用户设备判断需要释放MCG上行承载分支时,获取与该被释放的MCG上行承载分支映射到相同的RLC实体的下行承载的状态,如果传输该下行承载的链路或者该下行承载同样被释放时,则重建立该RLC实体。
例如,如图5所示,用户设备判断SCG上行承载分支需要被释放,然而,该SCG上行承载分支映射到相同的RLC实体的下行承载仍然处于连接状态,因此,该RLC实体应被保留,而不应被重建立。
又如,如图6所示,用户设备判断SCG上行承载分支需要被释放,并且,该SCG上行承载分支映射到相同的RLC实体的下行承载也同样被释放,因此,该RLC实体应被重建立。
一种用于在双连接系统中处理用户设备端RLC/PDCP实体的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包括RLC实体和PDCP实体。
其中,该RLC实体用于,当一上行无线承载由用户设备与主和/或辅基站间的第一上行承载类型重配置为其与辅和/或主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时,进行相应的处理。在此,该RLC实体所进行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清空对应上行无线承载的RLC实体传输和重传缓存中的数据等操作。该上行承载类型的重配置包括:
1)由用户设备与主基站间的第一上行承载类型,即,MCG上行承载,重配置为该用户设备与辅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即,SCG上行承载;
2)由用户设备与辅基站间的第一上行承载类型,即,SCG上行承载,重配置为该用户设备与主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即,MCG上行承载;
3)由用户设备与主和辅基站间的第一上行承载类型,即,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其中,该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同时经由该主和辅基站传输,重配置为该用户设备与主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即,MCG上行承载;
4)由用户设备与主和辅基站间的第一上行承载类型,即,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其中,该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同时经由该主和辅基站传输,重配置为该用户设备与辅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即,SCG上行承载。
5)由用户设备与主基站间的第一上行承载类型,即,MCG上行承载,重配置为该用户设备与主和辅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即,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其中,该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同时经由该主和辅基站传输。
6)由用户设备与辅基站间的第一上行承载类型,即,SCG上行承载,重配置为该用户设备与主和辅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即,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其中,该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同时经由该主和辅基站传输。
随后,所述RLC实体根据所述处理,向对应的PDCP实体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例如包括指示未被传输的或者没有得到确认信息的PDCP PDU的指示信息,如PDCP PDU数据的序列号等信息。
接着,该PDCP实体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对应所述上行无线承载的PDCP PDU数据经由所述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对应的RLC实体进行发送。例如,当该第二上行承载类型为MCG上行承载,该PDCP实体将PDCP PDU数据经由该MCG上行承载对应的RLC实体进行发送。当该第二上行承载类型为SCG上行承载,该PDCP实体将PDCP PDU数据经由该SCG上行承载对应的RLC实体进行发送。
优选地,所述第一上行承载类型为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其中,所述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同时经由所述主和辅基站传输,其中,所述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在用户设备与所述主基站间的传输链路为MCG上行承载分支,在用户设备与所述辅基站间的传输链路为SCG上行承载分支。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上行承载类型为上文所述的上行分割无线承载(split bearer)。该用户设备中的RLC实体包括MCG上行承载分支与SCG上行承载分支分别对应的RLC实体。则当用户设备的一上行无线承载由所述第一上行承载类型重配置为其与主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即,如上文所述的MCG上行承载时,该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分别对应的MCG上行承载分支与SCG上行承载分支分别对应的用户设备的RLC实体进行相应的处理。
随后,所述MCG与SCG上行承载分支分别对应的用户设备的RLC实体,根据所述处理,分别向所述PDCP实体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分别对应所述MCG与S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PDCP PDU数据的序列号。在此,该指示信息例如包括指示RLC实体中未被传输的或者没有得到确认信息的PDCP PDU的指示信息,如PDCP PDU数据的序列号等信息。
接着,所述PDCP实体根据所述序列号确定对应的PDCP PDU数据,按照所述序列号对所述PDCP PDU数据进行排序,并将排序后的所述PDCP PDU数据经由所述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对应的RLC实体进行发送。
例如,如图3所示,M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RLC实体向PDCP实体发送指示信息,其中,该指示信息包括该M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RLC实体中未被传输的或者没有得到确认信息的PDCP PDU的序列号;S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RLC实体也向该PDCP实体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其中,该指示信息包括该S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RLC实体中未被传输的或者没有得到确认信息的PDCP PDU的序列号。
该PDCP实体根据该序列号确定对应的PDCP PDU数据,进而,按照该序列号对该PDCP PDU数据进行排序,并将排序后的所述PDCP PDU数据经由MCG上行承载对应的RLC实体进行发送。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上行承载类型为上文所述的上行分割无线承载(split bearer)。该用户设备中的RLC实体包括SCG上行承载分支分别对应的RLC实体。则当用户设备的一上行无线承载由该上行分割无线承载重配置为其与主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时,即,重配置为如上文所述的MCG上行承载时,所述S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RLC实体进行相应的处理。
随后,所述S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用户设备的RLC实体,根据所述处理,向所述PDCP实体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对应所述S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PDCP PDU数据的序列号。在此,该指示信息例如包括指示RLC实体中未被传输的或者没有得到确认信息的PDCP PDU的指示信息,如PDCP PDU数据的序列号等信息。
接着,所述PDCP实体根据所述序列号确定对应的PDCP PDU数据,并将所述PDCP PDU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对应的RLC实体;所述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对应的RLC实体将所述PDCP PDU数据与其缓存中的PDCP PDU数据一起进行发送。
例如,如图4所示,S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RLC实体向PDCP实体发送指示信息,其中,该指示信息包括该S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PDCP PDU数据的序列号,在此,该PDCP PDU数据为该S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RLC实体中未被传输的或者没有得到确认信息的PDCP PDU数据。
该PDCP实体根据该序列号确定对应的PDCP PDU数据,并将该PDCP PDU数据发送至该MCG上行承载对应的RLC实体;随后,该MCG上行承载对应的RLC实体将该PDCP PDU数据与其缓存中的PDCP PDU数据一起进行发送。在接收端,对这些PDCP PDU进行排序。
在又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上行承载类型为上文所述的上行分割无线承载(split bearer)。该用户设备中的RLC实体包括MCG上行承载分支与SCG上行承载分支分别对应的RLC实体。则当用户设备的一上行无线承载由该上行分割无线承载重配置为其与辅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时,即,重配置为如上文所述的SCG上行承载时,所述MCG上行承载分支与所述SCG上行承载分支分别对应的RLC实体进行相应的处理。
随后,所述MCG与SCG上行承载分支分别对应的用户设备的RLC实体,根据所述处理,分别向所述PDCP实体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分别对应所述MCG与S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PDCP PDU数据的序列号。在此,该PDCP PDU数据为该S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RLC实体中未被传输的或者没有得到确认信息的PDCP PDU数据对应的RLC实体中未被传输的或者没有得到确认信息的PDCP PDU数据。
接着,所述PDCP实体根据所述序列号确定对应的PDCP PDU数据,并对所述PDCP PDU数据进行解密与解压缩处理;
-按照所述序列号,对解密与解压缩后的数据进行重排序,并对重排序后的数据进行加密与压缩处理,以获得新的PDCP PDU数据;
-将所述新的PDCP PDU数据经由所述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对应的RLC实体进行发送。
优选地,该用户设备还包括判断装置和重建立装置。其中,该判断装置用于,当一上行无线承载由用户设备与主和/或辅基站间的第一上行承载类型重配置为其与辅和/或主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时,判断与所述第一上行承载类型对应的所述MCG上行承载分支或者所述SCG上行承载分支需要被释放。例如,对于第一上行承载类型为上文所述的上行分割无线承载(split bearer),当该第一承载类型重配置为用户设备与主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即,MCG上行承载时,用户设备的判断装置判断需要释放SCG上行承载分支。又如,当该上行分割无线承载重配置为用户设备与辅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即,SCG上行承载时,用户设备的判断装置判断需要释放MCG上行承载分支。
该重建立装置用于,获取与所述被释放的MCG上行承载分支或者所述SCG上行承载分支映射到相同的RLC实体的下行承载的状态,如果传输该下行承载的链路或者所述下行承载同样被释放时,需重建立所述RLC实体。接上例,当用户设备的判断装置判断需要释放SCG上行承载分支时,获取与该被释放的SCG上行承载分支映射到相同的RLC实体的下行承载的状态,如果传输该下行承载的链路或者该下行承载同样被释放时,则重建立该RLC实体。或者,当用户设备的判断装置判断需要释放MCG上行承载分支时,获取与该被释放的MCG上行承载分支映射到相同的RLC实体的下行承载的状态,如果传输该下行承载的链路或者该下行承载同样被释放时,则重建立该RLC实体。
例如,如图5所示,用户设备的判断装置判断SCG上行承载分支需要被释放,然而,该SCG上行承载分支映射到相同的RLC实体的下行承载仍然处于连接状态,因此,该RLC实体应被保留,而不应被重建立。
又如,如图6所示,用户设备的判断装置判断SCG上行承载分支需要被释放,并且,该SCG上行承载分支映射到相同的RLC实体的下行承载也同样被释放,因此,该RLC实体应被重建立。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可在软件和/或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体中被实施,例如,可采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通用目的计算机或任何其他类似硬件设备来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软件程序可以通过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文所述步骤或功能。同样地,本发明的软件程序(包括相关的数据结构)可以被存储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例如,RAM存储器,磁或光驱动器或软磁盘及类似设备。另外,本发明的一些步骤或功能可采用硬件来实现,例如,作为与处理器配合从而执行各个步骤或功能的电路。
另外,本发明的一部分可被应用为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当其被计算机执行时,通过该计算机的操作,可以调用或提供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或技术方案。而调用本发明的方法的程序指令,可能被存储在固定的或可移动的记录介质中,和/或通过广播或其他信号承载媒体中的数据流而被传输,和/或被存储在根据所述程序指令运行的计算机设备的工作存储器中。在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一个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该装置运行基于前述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方法和/或技术方案。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装置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Claims (12)
1.一种用于在双连接系统中处理用户设备端RLC/PDCP实体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当一上行无线承载由用户设备与主和/或辅基站间的第一上行承载类型重配置为其与辅和/或主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时,所述用户设备的RLC实体进行相应的处理;
b所述RLC实体根据所述处理,向对应的PDCP实体发送指示信息;
c所述PDCP实体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对应所述上行无线承载的PDCP PDU数据经由所述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对应的RLC实体进行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承载类型为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其中,所述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同时经由所述主和辅基站传输,其中,所述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在用户设备与所述主基站间的传输链路为MCG上行承载分支,在用户设备与所述辅基站间的传输链路为SCG上行承载分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还包括:
-当用户设备的一上行无线承载由所述第一上行承载类型重配置为其与主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时,所述MCG上行承载分支与所述SCG上行承载分支分别对应的用户设备的RLC实体进行相应的处理;
其中,所述步骤b包括:
-所述MCG与SCG上行承载分支分别对应的用户设备的RLC实体,根据所述处理,分别向所述PDCP实体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分别对应所述MCG与S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PDCP PDU数据的序列号;
其中,所述步骤c包括:
-所述PDCP实体根据所述序列号确定对应的PDCP PDU数据,按照所述序列号对所述PDCP PDU数据进行排序,并将排序后的所述PDCP PDU数据经由所述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对应的RLC实体进行发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包括:
-当用户设备的一上行无线承载由所述第一上行承载类型重配置为其与主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时,所述S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用户设备的RLC实体进行相应的处理;
其中,所述步骤b包括:
-所述S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用户设备的RLC实体,根据所述处理,向所述PDCP实体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对应所述S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PDCP PDU数据的序列号;
其中,所述步骤c包括:
-所述PDCP实体根据所述序列号确定对应的PDCP PDU数据,并将所述PDCP PDU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对应的RLC实体;
-所述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对应的RLC实体将所述PDCP PDU数据与其缓存中的PDCP PDU数据一起进行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包括:
-当用户设备的一上行无线承载由所述第一上行承载类型重配置为其与辅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时,所述MCG上行承载分支与所述SCG上行承载分支分别对应的用户设备的RLC实体进行相应的处理;
其中,所述步骤b包括:
-所述MCG与SCG上行承载分支分别对应的用户设备的RLC实体,根据所述处理,分别向所述PDCP实体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分别对应所述MCG与S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PDCP PDU数据的序列号;
其中,所述步骤c包括:
-所述PDCP实体根据所述序列号确定对应的PDCP PDU数据,并对所述PDCP PDU数据进行解密与解压缩处理;
-按照所述序列号,对解密与解压缩后的数据进行重排序,并对重排序后的数据进行加密与压缩处理,以获得新的PDCP PDU数据;
-将所述新的PDCP PDU数据经由所述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对应的RLC实体进行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当一上行无线承载由用户设备与主和/或辅基站间的第一上行承载类型重配置为其与辅和/或主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时,判断与所述第一上行承载类型对应的所述MCG上行承载分支或者所述SCG上行承载分支需要被释放;
-获取与所述被释放的MCG上行承载分支或者所述SCG上行承载分支映射到相同的RLC实体的下行承载的状态,如果传输所述下行承载的链路或者所述下行承载同样被释放时,重建立所述RLC实体。
7.一种用于在双连接系统中处理用户设备端RLC/PDCP实体的用户设备,其中,该用户设备包括:
RLC实体,用于当一上行无线承载由用户设备与主和/或辅基站间的第一上行承载类型重配置为其与辅和/或主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时,进行相应的处理;根据所述处理,向对应的PDCP实体发送指示信息;
PDCP实体,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对应所述上行无线承载的PDCP PDU数据经由所述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对应的RLC实体进行发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承载类型为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其中,所述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同时经由所述主和辅基站传输,其中,所述上行分割无线承载在用户设备与所述主基站间的传输链路为MCG上行承载分支,在用户设备与所述辅基站间的传输链路为SCG上行承载分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RLC实体还包括所述MCG上行承载分支与所述SCG上行承载分支分别对应的RLC实体,用于:
-当用户设备的一上行无线承载由所述第一上行承载类型重配置为其与主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时,进行相应的处理;根据所述处理,分别向所述PDCP实体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分别对应所述MCG与S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PDCP PDU数据的序列号;
其中,所述PDCP实体用于:
-根据所述序列号确定对应的PDCP PDU数据,按照所述序列号对所述PDCP PDU数据进行排序,并将排序后的所述PDCP PDU数据经由所述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对应的RLC实体进行发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RLC实体包括所述S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RLC实体,用于:
-当用户设备的一上行无线承载由所述第一上行承载类型重配置为其与主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时,进行相应的处理;根据所述处理,向所述PDCP实体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对应所述S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PDCP PDU数据的序列号;
其中,所述PDCP实体用于:
-根据所述序列号确定对应的PDCP PDU数据,并将所述PDCPPDU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对应的RLC实体;
其中,所述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对应的RLC实体用于:
-将所述PDCP PDU数据与其缓存中的PDCP PDU数据一起进行发送。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RLC实体包括所述MCG上行承载分支与所述SCG上行承载分支分别对应的RLC实体,用于:
-当用户设备的一上行无线承载由所述第一上行承载类型重配置为其与辅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时,进行相应的处理;根据所述处理,分别向所述PDCP实体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分别对应所述MCG与SCG上行承载分支对应的PDCP PDU数据的序列号;
其中,所述PDCP实体用于:
-根据所述序列号确定对应的PDCP PDU数据,并对所述PDCPPDU数据进行解密与解压缩处理;
-按照所述序列号,对解密与解压缩后的数据进行重排序,并对重排序后的数据进行加密与压缩处理,以获得新的PDCP PDU数据;
-将所述新的PDCP PDU数据经由所述第二上行承载类型对应的RLC实体进行发送。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该用户设备还包括:
判断装置,用于当一上行无线承载由用户设备与主和/或辅基站间的第一上行承载类型重配置为其与辅和/或主基站间的第二上行承载类型时,判断与所述第一上行承载类型对应的所述MCG上行承载分支或者所述SCG上行承载分支需要被释放;
重建立装置,用于获取与所述被释放的MCG上行承载分支或者所述SCG上行承载分支映射到相同的RLC实体的下行承载的状态,如果传输所述下行承载的链路或者所述下行承载同样被释放时,重建立所述RLC实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24561.2A CN104955064B (zh) | 2014-03-28 | 2014-03-28 | 一种在双连接系统中处理用户设备端rlc/pdcp实体的方法与设备 |
EP15736313.6A EP3123777A2 (en) | 2014-03-28 | 2015-03-20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rlc/ pdcp entities at a user equipment in a dual connectivity system |
US15/129,496 US20170111832A1 (en) | 2014-03-28 | 2015-03-20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rlc/pdcp entities at a user equipment in a dual connectivity system |
PCT/IB2015/000531 WO2015145255A2 (en) | 2014-03-28 | 2015-03-20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rlc/ pdcp entities at a user equipment in a dual connectivity system |
TW104109194A TWI559692B (zh) | 2014-03-28 | 2015-03-23 |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 user equipment RLC / PDCP entity in a dual connection syste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24561.2A CN104955064B (zh) | 2014-03-28 | 2014-03-28 | 一种在双连接系统中处理用户设备端rlc/pdcp实体的方法与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55064A true CN104955064A (zh) | 2015-09-30 |
CN104955064B CN104955064B (zh) | 2019-01-11 |
Family
ID=53540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24561.2A Active CN104955064B (zh) | 2014-03-28 | 2014-03-28 | 一种在双连接系统中处理用户设备端rlc/pdcp实体的方法与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70111832A1 (zh) |
EP (1) | EP3123777A2 (zh) |
CN (1) | CN104955064B (zh) |
TW (1) | TWI559692B (zh) |
WO (1) | WO2015145255A2 (zh) |
Cited By (2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41700A (zh) * | 2016-01-04 | 2017-07-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和基站及ue |
CN107094299A (zh) * | 2016-02-18 | 2017-08-2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自适应于接入网架构的数据处理方法及接入网架构 |
WO2018165995A1 (zh) * | 2017-03-13 | 2018-09-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基站 |
WO2018171546A1 (zh) * | 2017-03-23 | 2018-09-27 | 夏普株式会社 | 用户设备和基站处执行的方法及相应的设备 |
WO2018196083A1 (en) * | 2017-04-28 | 2018-11-01 | Jrd Communication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ondary base station change |
WO2018232701A1 (zh) * | 2017-06-22 | 2018-12-27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
WO2019019124A1 (zh) * | 2017-07-27 | 2019-01-3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重配置方法及相关产品 |
WO2019047123A1 (zh) * | 2017-09-07 | 2019-03-1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WO2019052174A1 (zh) * | 2017-09-15 | 2019-03-2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
WO2019061037A1 (zh) * | 2017-09-26 | 2019-04-0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CN109769276A (zh) * | 2017-11-09 | 2019-05-17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数据包的设备和方法 |
CN109792603A (zh) * | 2016-09-28 | 2019-05-21 | 索尼公司 | 用于处理分割无线电承载的电信设备和方法 |
CN110063086A (zh) * | 2017-10-02 | 2019-07-26 |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利用上行链路切换的数据恢复方法 |
CN110138685A (zh) * | 2018-02-08 | 2019-08-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10536487A (zh) * | 2018-05-25 | 2019-12-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0603893A (zh) * | 2017-05-05 | 2019-12-20 | 英特尔公司 | 在lte互通中统一分割承载 |
CN110741709A (zh) * | 2017-08-10 | 2020-01-3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双连接中的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的控制方法和设备 |
CN110786064A (zh) * | 2017-09-26 | 2020-02-1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WO2020063914A1 (zh) * | 2018-09-29 | 2020-04-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WO2020087258A1 (zh) * | 2018-10-30 | 2020-05-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指示pdcp复制数据的状态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CN111133776A (zh) * | 2017-09-27 | 2020-05-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复制数据传输功能控制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1434183A (zh) * | 2017-09-29 | 2020-07-17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以双连接处理用户平面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
CN111447610A (zh) * | 2017-09-28 | 2020-07-2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CN111465072A (zh) * | 2019-01-22 | 2020-07-28 | 夏普株式会社 |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切换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
CN112788784A (zh) * | 2019-11-07 | 2021-05-11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13938968A (zh) * | 2020-07-14 | 2022-01-1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
WO2022077319A1 (en) * | 2020-10-15 | 2022-04-21 | Apple Inc. | Split bearer communications |
US11678396B2 (en) | 2017-08-11 | 2023-06-1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for performing bearer type change of a plurality of bearers configured for user equipment |
CN116567747A (zh) * | 2017-08-08 | 2023-08-08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通信系统、通信终端装置及基站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143504A1 (en) * | 2016-02-23 | 2017-08-3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used in user equipment and associated ues |
CN109792798B (zh) * | 2016-12-23 | 2021-07-2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发送端设备 |
US10880937B2 (en) | 2017-02-21 | 2020-12-2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devices for connecting a user equipment with a radio access network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
CN112738858B (zh) | 2017-03-24 | 2022-05-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GB2563584B (en) | 2017-06-16 | 2022-05-04 | Tcl Communication Ltd | Bearer control |
FI3552449T3 (fi) * | 2017-06-16 | 2024-10-29 | Zte Corp | Toissijaisen reitin konfigurointi |
US10582556B2 (en) * | 2017-08-11 | 2020-03-03 | Htc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a bearer type change |
US20190053110A1 (en) * | 2017-08-11 | 2019-02-14 | Htc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a Bearer Change in Dual Connectivity |
US10512006B2 (en) | 2017-08-11 | 2019-12-17 | Htc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a bearer change in dual connectivity |
US20190053112A1 (en) * | 2017-08-11 | 2019-02-14 | Htc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a Secondary Node Change in Dual Connectivity |
US10616945B2 (en) * | 2018-02-15 | 2020-04-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econdary cell group failure handling |
CN110932986B (zh) * | 2018-09-20 | 2023-04-07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包分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US11418631B2 (en) * | 2019-07-24 | 2022-08-16 | Mediatek Inc. | Efficient packet delivery methods and associate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537633B2 (en) * | 2011-07-29 | 2017-01-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ggregating carriers of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
US9264930B2 (en) * | 2012-11-07 | 2016-02-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and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in multiflow operation |
EP2944147B1 (en) * | 2013-01-10 | 2018-03-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imultaneous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dual connectivity mode |
CN104904254B (zh) * | 2013-01-11 | 2018-11-23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WO2014163690A1 (en) * | 2013-04-04 | 2014-10-09 | Intel IP Corporation | Dual connectivity for terminals supporting one uplink carrier |
GB2520923B (en) * | 2013-11-01 | 2017-07-2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Bearer reconfiguration |
US9756678B2 (en) * | 2013-12-13 | 2017-09-05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connectivity operation |
US9538575B2 (en) * | 2014-01-30 | 2017-01-03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ual-connectivity operation |
-
2014
- 2014-03-28 CN CN201410124561.2A patent/CN104955064B/zh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3-20 WO PCT/IB2015/000531 patent/WO2015145255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3-20 US US15/129,496 patent/US2017011183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5-03-20 EP EP15736313.6A patent/EP3123777A2/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5-03-23 TW TW104109194A patent/TWI559692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ALCATEL-LUCENT ET AL: "Discussion on UL bearer split support in Rel-12",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85 R2-141396》 * |
LG ELECTRONICS INC: "Introduction of Dual Connectivity in PDCP", 《3GPP TSG-RAN WG2 #85 R2-141327》 * |
SAMSUNG: "PDCP reordering for 3C bearer",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85 R2-141396》 * |
Cited By (6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41700B (zh) * | 2016-01-04 | 2020-12-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和基站及ue |
CN106941700A (zh) * | 2016-01-04 | 2017-07-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和基站及ue |
CN107094299A (zh) * | 2016-02-18 | 2017-08-2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自适应于接入网架构的数据处理方法及接入网架构 |
CN107094299B (zh) * | 2016-02-18 | 2021-03-12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自适应于接入网架构的数据处理方法及接入网架构 |
US11265730B2 (en) | 2016-02-18 | 2022-03-01 |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dapted to access network architecture, access network architecture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
CN109792603A (zh) * | 2016-09-28 | 2019-05-21 | 索尼公司 | 用于处理分割无线电承载的电信设备和方法 |
US12010745B2 (en) | 2016-09-28 | 2024-06-11 | Sony Corporation |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split radio bearers |
US11096184B2 (en) | 2017-03-13 | 2021-08-1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ata process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
CN109196902A (zh) * | 2017-03-13 | 2019-01-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基站 |
US11924870B2 (en) | 2017-03-13 | 2024-03-0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ata process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using RLC sequence numbers |
WO2018165995A1 (zh) * | 2017-03-13 | 2018-09-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基站 |
CN108924948B (zh) * | 2017-03-23 | 2021-06-22 | 夏普株式会社 | 用户设备和基站处执行的方法及相应的设备 |
CN108924948A (zh) * | 2017-03-23 | 2018-11-30 | 夏普株式会社 | 用户设备和基站处执行的方法及相应的设备 |
WO2018171546A1 (zh) * | 2017-03-23 | 2018-09-27 | 夏普株式会社 | 用户设备和基站处执行的方法及相应的设备 |
WO2018196083A1 (en) * | 2017-04-28 | 2018-11-01 | Jrd Communication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ondary base station change |
CN110603893B (zh) * | 2017-05-05 | 2023-09-29 | 苹果公司 | 在lte互通中统一分割承载 |
CN110603893A (zh) * | 2017-05-05 | 2019-12-20 | 英特尔公司 | 在lte互通中统一分割承载 |
WO2018232701A1 (zh) * | 2017-06-22 | 2018-12-27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
CN109429555B (zh) * | 2017-06-22 | 2019-08-2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
CN109429555A (zh) * | 2017-06-22 | 2019-03-0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
WO2019019124A1 (zh) * | 2017-07-27 | 2019-01-3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重配置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16567747A (zh) * | 2017-08-08 | 2023-08-08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通信系统、通信终端装置及基站装置 |
CN110741709A (zh) * | 2017-08-10 | 2020-01-3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双连接中的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的控制方法和设备 |
CN110741709B (zh) * | 2017-08-10 | 2021-05-2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双连接中的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的控制方法和设备 |
US12342405B2 (en) | 2017-08-11 | 2025-06-2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for performing bearer type change of a plurality of bearers configured for user equipment |
US11950313B2 (en) | 2017-08-11 | 2024-04-0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for performing bearer type change of a plurality of bearers configured for user equipment |
US11678396B2 (en) | 2017-08-11 | 2023-06-1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for performing bearer type change of a plurality of bearers configured for user equipment |
CN109644489B (zh) * | 2017-09-07 | 2020-10-0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CN109644489A (zh) * | 2017-09-07 | 2019-04-1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WO2019047123A1 (zh) * | 2017-09-07 | 2019-03-1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WO2019052174A1 (zh) * | 2017-09-15 | 2019-03-2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1034155B (zh) * | 2017-09-15 | 2020-12-0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1034155A (zh) * | 2017-09-15 | 2020-04-1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
WO2019061037A1 (zh) * | 2017-09-26 | 2019-04-0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CN110786064B (zh) * | 2017-09-26 | 2024-05-2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CN110786064A (zh) * | 2017-09-26 | 2020-02-1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CN111133776A (zh) * | 2017-09-27 | 2020-05-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复制数据传输功能控制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US11483695B2 (en) | 2017-09-28 | 2022-10-25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for new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1447610A (zh) * | 2017-09-28 | 2020-07-2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US11889582B2 (en) | 2017-09-28 | 2024-01-30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Terminal device to determine whether to re-establish a PDCP layer entity based on indication received from a network device |
CN111434183A (zh) * | 2017-09-29 | 2020-07-17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以双连接处理用户平面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
US12225632B2 (en) | 2017-09-29 | 2025-02-1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handling user plane in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1716783B2 (en) | 2017-09-29 | 2023-08-0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handling user plane in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1434183B (zh) * | 2017-09-29 | 2024-03-1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以双连接处理用户平面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
CN110063086A (zh) * | 2017-10-02 | 2019-07-26 |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利用上行链路切换的数据恢复方法 |
CN109769276B (zh) * | 2017-11-09 | 2022-11-1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数据包的设备和方法 |
CN109769276A (zh) * | 2017-11-09 | 2019-05-17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数据包的设备和方法 |
CN110138685A (zh) * | 2018-02-08 | 2019-08-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10138685B (zh) * | 2018-02-08 | 2021-01-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10536487A (zh) * | 2018-05-25 | 2019-12-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US11799968B2 (en) | 2018-09-29 | 2023-10-2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
CN112889258A (zh) * | 2018-09-29 | 2021-06-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12889258B (zh) * | 2018-09-29 | 2022-05-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14900547B (zh) * | 2018-09-29 | 2023-11-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14900547A (zh) * | 2018-09-29 | 2022-08-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US11375025B2 (en) | 2018-09-29 | 2022-06-2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
WO2020063914A1 (zh) * | 2018-09-29 | 2020-04-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WO2020087258A1 (zh) * | 2018-10-30 | 2020-05-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指示pdcp复制数据的状态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US11991556B2 (en) | 2018-10-30 | 2024-05-21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ethod for indicating state of PDCP duplicate data,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US12149998B2 (en) | 2019-01-22 | 2024-11-19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Handover method performed by user equipment, and user equipment |
CN111465072A (zh) * | 2019-01-22 | 2020-07-28 | 夏普株式会社 |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切换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
CN112788784A (zh) * | 2019-11-07 | 2021-05-11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13938968A (zh) * | 2020-07-14 | 2022-01-1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3938968B (zh) * | 2020-07-14 | 2023-01-3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
US12022573B2 (en) | 2020-10-15 | 2024-06-25 | Apple Inc. | Split bearer communications |
WO2022077319A1 (en) * | 2020-10-15 | 2022-04-21 | Apple Inc. | Split bearer communication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5145255A2 (en) | 2015-10-01 |
EP3123777A2 (en) | 2017-02-01 |
US20170111832A1 (en) | 2017-04-20 |
TW201539995A (zh) | 2015-10-16 |
CN104955064B (zh) | 2019-01-11 |
TWI559692B (zh) | 2016-11-21 |
WO2015145255A3 (en) | 2015-11-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55064A (zh) | 一种在双连接系统中处理用户设备端rlc/pdcp实体的方法与设备 | |
CN104396302B (zh) | 传输数据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
CN102026398B (zh) | Lte中继系统中分组汇聚协议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 |
TWI762684B (zh) | 切換方法、存取網設備和終端設備 | |
CN108366369B (zh) | 一种数据安全传输的方法及接入网、终端、核心网设备 | |
US11765627B2 (en) | Sequence number transfer for radio bearers | |
WO2016072501A1 (ja) | ユーザ装置、及び重複パケット処理方法 | |
CN107113895B (zh) | 通信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用户设备 | |
US9554312B2 (en) | Message transfer for in-band signaling messages in radio access networks | |
CN107113901B (zh) | 双连接中的数据转发支持 | |
TW200847678A (en) | Method for processing radio protocol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transmitter of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 |
US20080010677A1 (en) |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improved sequence number handling in networks | |
KR20230151976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개선된 통신 성능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9863731B (zh) | 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 |
WO2010142157A9 (zh) | 一种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重建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3225784B (zh) | 消息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 |
CN109246696A (zh) | 密钥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 |
JP2009044674A (ja) | 無線送信装置、無線受信装置、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送信方法、および無線受信方法 | |
KR20070096392A (ko) | 이기종 이동통신 시스템 간의 무손실 핸드오버 방법 및장치 | |
WO2017133595A1 (zh) | 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8810981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7113909A (zh) | 一种收发应用层参数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
US9357387B2 (en)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handling encrypted communication | |
CN108391252A (zh) | 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和装置 | |
HK1240006A1 (zh) | 用於無線接入網絡中的帶內信令消息的消息傳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No. 388, ningqiao Road, China (Shanghai) free trade test area,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NOKIA Baer Limited by Share Ltd Applicant after: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 Address before: 201206 Pudong New Area Jinqiao Ning Road, Shanghai, No. 388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