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18873A - 电梯的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18873A CN104918873A CN201380070537.9A CN201380070537A CN104918873A CN 104918873 A CN104918873 A CN 104918873A CN 201380070537 A CN201380070537 A CN 201380070537A CN 104918873 A CN104918873 A CN 1049188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
- operating range
- safeguarding
- maintenance
- elev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spiromesife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C(O1)=O)=C(OC(=O)CC(C)(C)C)C11CCCC1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45 la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52 underexpressoi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87—Devices facilitating maintenance, repair or inspection tasks
Landscapes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梯的控制装置,在设置为多台轿厢能够在同一井道内分别独立地进行升降的单井道多轿厢方式的电梯中,能够使与作为维护对象的轿厢同在一个井道内的作为非维护对象的轿厢继续运转,能够抑制电梯的运行效率的下降。为此,在设置为多台轿厢(1a、1b)能够在同一井道内分别独立地进行升降的单井道多轿厢方式的电梯的控制装置中具有:轿厢控制单元(10a、10b),其控制所述轿厢(1a、1b)各自的运转;以及维护运转范围设定单元(21a、21b),其设定维护运转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所述轿厢控制单元(10a、10b)控制为,使与维护运转的轿厢同在一个井道内的其它轿厢不进入该维护运转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如下这样的技术:在多台轿厢设于一个井道内的所谓单井道多轿厢方式的电梯的控制装置中,在设置了分别独立地在同一井道内运转的下轿厢及上轿厢的电梯中,在下轿厢及上轿厢分别设置维护运转开关,当在下轿厢及上轿厢中的一方中维护运转开关被操作时,使维护运转开关未被操作的一方的轿厢向末端楼层行进,然后使该轿厢处于停止状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419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08154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14859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1046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公开的现有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在维护一台轿厢时,使与作为维护对象的轿厢同在一个井道内的作为非维护对象的轿厢的运转停止,因而电梯的运行效率显著下降。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提出的,提供一种电梯的控制装置,在设置有能够在同一井道内分别独立升降的多台轿厢的单井道多轿厢方式的电梯中,在维护某台轿厢时,能够使与作为维护对象的轿厢同在一个井道内的非维护对象的轿厢继续运转,能够抑制电梯的运行效率的下降。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的控制装置构成为,多台轿厢设置为能够在同一井道内分别独立地进行升降的单井道多轿厢方式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具有:轿厢控制单元,其控制所述轿厢各自的运转;以及维护运转范围设定单元,其设定维护运转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所述轿厢控制单元进行如下控制,使与维护运转的轿厢同在一个井道内的其它轿厢不进入该维护运转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内。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电梯的控制装置中发挥如下效果:在设置为多台轿厢能够在同一井道内分别独立升降的单井道多轿厢方式的电梯中,能够使与作为维护对象的轿厢同在一个井道内的非维护对象的轿厢继续运转,能够抑制电梯的运行效率的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单井道多轿厢方式的电梯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单井道多轿厢方式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单井道多轿厢方式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或者相当的部分,并适当简化或者省略其重复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图3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图1是示意性示出单井道多轿厢方式的电梯的整体结构的图,图2是示出单井道多轿厢方式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3是示出单井道多轿厢方式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在图1中,在立设于设置有电梯的建筑物内的未图示的井道中,设置有搭载乘客和/或货物等进行升降的上轿厢1a。该上轿厢1a的上端与上轿厢用绳索2a的一端连接。该上轿厢用绳索2a的另一端与上轿厢用对重3a的上端连接。上轿厢用对重3a以升降自如的方式设于井道内。
上轿厢用绳索2a的中间部分被绕挂于上轿厢用曳引机4a的驱动绳轮上,其中,该上轿厢用曳引机4a设置在被设于井道顶部的未图示的机房内。这样,上轿厢1a和上轿厢用对重3a被上轿厢用绳索2a吊挂成在井道内彼此相反的方向上升降自如的吊瓶状。
除上轿厢1a以外,下轿厢1b也以升降自如的方式设置在井道内。下轿厢用吊轮5安装在下轿厢1b的下部。下轿厢用绳索2b的一端侧绕挂于该下轿厢用吊轮5。并且,该下轿厢用绳索2b的该一端侧的端部被固定在井道内的顶部的规定部位。下轿厢用绳索2b的另一端与下轿厢用对重3b的上端连接。下轿厢用对重3b以升降自如的方式设置在井道内。
在下轿厢用绳索2b的被绕挂于下轿厢用吊轮5的部位与下轿厢用对重3b之间的部分中,其中间部分被绕挂于下轿厢用曳引机4b的驱动绳轮上,其中,该下轿厢用曳引机4b设置在井道顶部的机房内。这样,下轿厢1b和下轿厢对重4b也被吊挂为在井道内彼此相反的方向上升降自如。
从下轿厢1b观察,上轿厢1a在井道内相对地配置在上侧。因此,上轿厢1a在井道中始终位于比下轿厢1b靠上侧的位置,相反,下轿厢1b在井道中始终位于比上轿厢1a靠下侧的位置。这样,成为本发明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控制对象的电梯,是以多台轿厢即上轿厢1a和下轿厢1b能够在同一井道内分别独立升降的方式配置的单井道多轿厢方式的电梯。
在上轿厢1a及/或下轿厢1b能够停靠的建筑物的多个楼层,分别设有供乘客搭乘上轿厢1a及/或下轿厢1b及从上轿厢1a及/或下轿厢1b下梯的层站6。在此,作为多个层站6,从上到下依次示出了第1层站6a、第2层站6b、第3层站6c、第4层站6d及第5层站6e这5个层站。但是,这5个层站仅是示例,多个层站6的数量不限于5个。
在各个层站6设置有未图示的供乘客登记前往期望方向(上方或者下方)的层站呼梯的层站呼梯按钮。并且,在上轿厢1a及下轿厢1b的轿厢室内设置有未图示的供轿厢内的乘客登记前往期望的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楼层呼梯的目的地楼层按钮。
上轿厢1a及下轿厢1b的运转分别由上轿厢控制装置10a及下轿厢控制装置10b控制。图2示出了包括上轿厢控制装置10a及下轿厢控制装置10b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功能性结构。
上轿厢控制装置10a具有上轿厢驱动部11a及上轿厢位置检测部12a。上轿厢驱动部11a通过向上轿厢用曳引机4a输出驱动信号,进行上轿厢1a在井道内的升降动作的驱动控制。上轿厢位置检测部12a检测井道内的上轿厢1a的位置。
同样,下轿厢控制装置10b具有下轿厢驱动部11b及下轿厢位置检测部12b。下轿厢驱动部11b通过向下轿厢用曳引机4b输出驱动信号,进行下轿厢1b在井道内的升降动作的驱动控制。下轿厢位置检测部12b检测井道内的下轿厢1b的位置。
上轿厢位置检测部12a及下轿厢位置检测部12b对轿厢位置的检测,例如能够根据上轿厢用曳引机4a或者下轿厢用曳引机4b的驱动绳轮的转速(旋转量)进行计算来检测。或者,也能够根据设置在井道内的未图示的平层板的检测信号来检测轿厢位置。
上轿厢控制装置10a切换至少包括通常运转模式和维护运转模式这两种运转模式的多种运转模式,按照当前选择的运转模式控制上轿厢1a的运转。通常运转模式主要是在通常时选择的运转模式。在该通常运转模式下,上轿厢控制装置10a响应于通过前述的层站呼梯按钮及目的地楼层按钮的操作而登记的呼梯,使上轿厢1a向各个楼层的层站6行进/停靠于各个楼层的层站6。
在通常运转模式中,当电梯的维护员操作上轿厢用维护运转选择部20a而选择了维护运转模式时,上轿厢控制装置10a将上轿厢1a的运转模式从通常运转模式切换为维护运转模式。在维护运转模式下,上轿厢控制装置10a根据维护员的操作控制上轿厢1a的运转。处于维护运转模式的上轿厢1a原则上不再响应于乘客对层站呼梯按钮及/或目的地楼层按钮的操作而登记的呼梯。
在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模式下,设定有在维护运转中上轿厢1a能够行进的楼层范围即维护运转范围。设有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1a,以便设定该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该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1a具有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存储部22a和上轿厢用设定模式选择部23a。
在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存储部22a中预先存储有上轿厢1a的维护日程表和各个维护日程表中的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上轿厢用设定模式选择部23a用于选择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的设定模式。维护运转范围的设定模式包括自动设定模式和手动设定模式这两种。自动设定模式是自动将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设定为在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存储部22a中存储的范围的模式。手动设定模式是将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设定为维护员手动输入的范围的模式。
设有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输入部24a,以便在维护运转范围的设定模式是手动设定模式时维护员输入期望的维护运转范围。如上所述,层站呼梯按钮是在通常运转模式时作为乘客登记层站呼梯用的按钮而设置的。并且,当在维护运转模式时选择了维护运转范围的手动设定模式的情况下,该层站呼梯按钮作为指定维护员期望的维护运转范围用的按钮发挥作用。
在通过上轿厢用维护运转选择部20a选择了维护运转模式且通过上轿厢用设定模式选择部23a选择了手动设定模式的情况下,层站呼梯按钮的操作信号被输入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输入部24a。并且,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输入部24a将所输入的层站呼梯按钮的操作信号解释为对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的指定。
这样,当在维护运转模式时选择了维护运转范围的手动设定模式的情况下,维护员通过操作层站呼梯按钮,能够手动设定维护运转范围。另外,在此说明了在维护运转范围的手动设定中利用层站呼梯按钮的示例,但也可以利用轿厢内的目的地楼层按钮,还可以在控制盘内等设置维护运转范围设定用的专用按钮。
在通过上轿厢用维护运转选择部20a选择了维护运转模式作为上轿厢1a的运转模式时,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1a设定该维护运转模式下的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在该维护运转范围的设定时,在通过上轿厢用设定模式选择部23a选择了自动设定模式的情况下,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1a取得存储在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存储部22a中的维护运转范围。并且,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1a将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设定为从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存储部22a取得的范围。
另一方面,在设定维护运转范围时,在通过上轿厢用设定模式选择部23a选择了手动设定模式的情况下,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1a将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设定为,根据输入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输入部24a的按钮操作信号等指定的范围。上轿厢控制装置10a按照这样通过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1a设定的维护运转范围,控制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
上轿厢控制装置10a向下轿厢控制装置10b发送与通过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1a设定的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有关的信息。下轿厢控制装置10b根据从上轿厢控制装置10a发送的信息,判定由下轿厢位置检测部12b检测出的下轿厢1b的位置是否位于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内。在下轿厢1b的位置位于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内的情况下,下轿厢控制装置10b向上轿厢控制装置10a发送表示下轿厢1b位于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内的信息。
在上轿厢控制装置10a从下轿厢控制装置10b接收到表示下轿厢1b位于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内的信息时,上轿厢驱动部11a阻止上轿厢1a的行进。并且,通过上轿厢用通知部25a,将表示下轿厢1b位于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内的信息通知给进行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操作的维护员。该上轿厢用通知部25a例如可以采用扬声器等鸣响蜂鸣声及/或语音,也可以在显示器等显示装置显示消息等,还可以使灯点亮等。并且,也可以并用这些通知方法。
这样,在下轿厢1b的位置位于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内的情况下,上轿厢1a的行进被阻止。因此,只要下轿厢1b的位置在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内,上轿厢1a就不能行进,有可能无法实现对上轿厢1a进行维护运转的当初的目的。因此,在由下轿厢控制装置10b判定为下轿厢1b的位置位于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内的情况下,下轿厢驱动部11b在变为下轿厢1b内没有乘客的状态时,马上使下轿厢1b向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外行进。
关于是否变为了下轿厢1b内没有乘客的状态,例如能够通过是否变为了没有对下轿厢1b登记下一个目的地楼层的状态来进行判定。或者,也能够根据检测下轿厢1b内的载荷的称量装置的检测来进行判定。另外,也能够根据由拍摄下轿厢1b内的状况的摄像装置拍摄到的图像来进行判定。并且,也可以将这些采用目的地楼层的登记状况、称量装置及摄像装置的多种方法进行组合。
并且,在下轿厢1b行驶出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外时,上轿厢驱动部11a对上轿厢1a的行进阻止被解除。这可以如下文所述来实现:在由下轿厢位置检测部12b检测出下轿厢1b位于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内的情况下,使从下轿厢控制装置10b向上轿厢控制装置10a持续发送检出信号,上轿厢驱动部11a在接收到来自下轿厢控制装置10b的检出信号的期间阻止上轿厢1a的行进,在不再接收到来自下轿厢控制装置10b的检出信号后,解除对上轿厢1a的行进的阻止。
或者,也可以如下文所述来实现:在由下轿厢位置检测部12b检测出下轿厢1b行驶出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外的情况下,在通过下轿厢位置检测部12b检测出下轿厢1b位于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内的情况下,使从下轿厢控制装置10b向上轿厢控制装置10a发送表示下轿厢1b行驶出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外的信号,上轿厢驱动部11a在接收到来自下轿厢控制装置10b的表示下轿厢1b行驶出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外的信号时,解除对上轿厢1a的行进的阻止。
对于以上说明的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的设定和下轿厢1b向维护运转范围外的退避,列举具体示例进行说明。例如,假设通过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1a将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设定为图1的第2层站6b和第3层站6c的楼层。并且,此时在下轿厢1b停靠于第3层站6c的楼层的情况下,由于下轿厢1b位于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内,因而上轿厢1a的行进被阻止。
并且,在确认到下轿厢1b内没有乘客时,下轿厢驱动部11b使下轿厢1b向第4层站6d的楼层行进。并且,在确认到下轿厢1b移动到第4层站6d的楼层而不在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内时,上轿厢1a变为能够行进。
另外,上轿厢1a始终位于比下轿厢1b靠上方的位置,因而在上轿厢1a和上端楼层之间不存在上轿厢1a以外的轿厢。因此,在设定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时,即使将从上轿厢1a的当前位置到上端楼层的范围包含在维护运转范围内,上轿厢1a以外的轿厢(下轿厢1b)也不会进入到该范围中。
基于这种事实,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1a在设定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时,也可以自动设定为将从上轿厢1a的当前位置到上端楼层的范围包含在维护运转范围内,而与存储在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存储部22a的维护运转范围和/或通过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输入部24a输入的维护运转范围无关。换言之,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1a始终将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的上端设定为上端楼层。
通过这样设定,能够扩宽上轿厢1a的维护运转范围,而不会对不进行维护运转的其它轿厢(下轿厢1b)带来影响。并且,在维护运转范围的手动设定模式下,维护员不再需要指定作为维护运转范围上端的楼层,仅指定作为维护运转范围下端的楼层即可,因而能够提高便利性。
另外,在此说明了在同一井道内设有两台轿厢即上轿厢1a和下轿厢1b的情况。如果是将设于同一井道内的轿厢的数量一般化而得到在同一井道内设有多台轿厢的情况,在从被切换为维护运转的轿厢的当前位置到末端楼层(上端楼层或者下端楼层)之间不存在其它轿厢的情况下,可以将该被切换为维护运转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的一端设定为不存在其它轿厢的一侧的末端楼层。
下轿厢控制装置10b也与上轿厢控制装置10a同样地切换至少包括通常运转模式和维护运转模式这两种运转模式的多种运转模式,按照当前选择的运转模式控制下轿厢1b的运转。在通常运转模式中,当电梯的维护员操作下轿厢用维护运转选择部20b而选择了维护运转模式时,下轿厢控制装置10b将下轿厢1b的运转模式从通常运转模式切换为维护运转模式。
在下轿厢1b的维护运转模式下,设定有在维护运转中下轿厢1b能够行进的楼层的范围即维护运转范围。设有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1b,以便设定该下轿厢1b的维护运转范围。该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1b具有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存储部22b和下轿厢用设定模式选择部23b。
在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存储部22b中预先存储有下轿厢1b的维护日程表、和各个维护日程表中的下轿厢1b的维护运转范围。下轿厢用设定模式选择部23b用于从自动设定模式和手动设定模式中选择下轿厢1b的维护运转范围的设定模式。
设有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输入部24b,以便在维护运转范围的设定模式是手动设定模式时维护员输入期望的维护运转范围。在通过下轿厢用维护运转选择部20b选择了维护运转模式、且通过下轿厢用设定模式选择部23b选择了手动设定模式的情况下,层站呼梯按钮的操作信号被输入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输入部24b。并且,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输入部24b对所输入的层站呼梯按钮的操作信号解释为下轿厢1b的维护运转范围的指定。
这样,当在维护运转模式时选择了维护运转范围的手动设定模式的情况下,维护员通过操作层站呼梯按钮,能够手动设定维护运转范围。另外,在此说明了维护运转范围的手动设定采用层站呼梯按钮的示例,但也可以采用轿厢内的目的地楼层按钮,还可以在控制盘内等设置维护运转范围设定用的专用按钮。
在通过下轿厢用维护运转选择部20b选择了维护运转模式作为下轿厢1b的运转模式时,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1b设定该维护运转模式下的下轿厢1b的维护运转范围。
此时,如果维护运转范围的设定模式是自动设定模式,则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1b根据存储在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存储部22b中的信息,自动设定下轿厢1b的维护运转范围。并且,如果维护运转范围的设定模式是手动设定模式,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1b将下轿厢1b的维护运转范围设定为由输入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输入部24b的按钮操作信号等指定的范围。
下轿厢控制装置10b按照这样通过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1b设定的维护运转范围控制下轿厢1b的维护运转。
下轿厢控制装置10b向上轿厢控制装置10a发送与通过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1b设定的下轿厢1b的维护运转范围有关的信息。上轿厢控制装置10a根据从下轿厢控制装置10b发送的信息,判定由上轿厢位置检测部12a检测出的上轿厢1a的位置是否位于下轿厢1b的维护运转范围内。在上轿厢1a的位置位于下轿厢1b的维护运转范围内的情况下,上轿厢控制装置10a向下轿厢控制装置10b发送表示上轿厢1a位于下轿厢1b的维护运转范围内的信息。
在下轿厢控制装置10b从上轿厢控制装置10a接收到表示上轿厢1a位于下轿厢1b的维护运转范围内的信息时,下轿厢驱动部11b阻止下轿厢1b的行进。并且,通过下轿厢用通知部25b,将表示上轿厢1a位于下轿厢1b的维护运转范围内的信息通知给进行下轿厢1b的维护运转操作的维护员。该下轿厢用通知部25b例如可以采用扬声器等鸣响蜂鸣声及/或语音,也可以在显示器等显示装置显示消息等,还可以使灯点亮等。并且,也可以并用这些通知方法。
这样,在上轿厢1a的位置位于下轿厢1b的维护运转范围内的情况下,下轿厢1b的行进被阻止。并且,在通过上轿厢控制装置10a判定为上轿厢1a的位置位于下轿厢1b的维护运转范围内的情况下,上轿厢驱动部11a在变为上轿厢1a内没有乘客的状态后,马上使上轿厢1a向下轿厢1b的维护运转范围外行进。关于是否变为上轿厢1a内没有乘客的状态,能够根据上轿厢1a的目的地楼层的登记状况、称量装置的检测结果及/或由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进行判定。
在上轿厢1a行驶出下轿厢1b的维护运转范围外时,下轿厢驱动部11b对下轿厢1b的行进阻止被解除。
另外,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1b在设定下轿厢1b的维护运转范围时,也可以自动设定为将从下轿厢1b的当前位置到下端楼层的范围包含在维护运转范围内,而与存储在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存储部22b的维护运转范围和/或通过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输入部24b输入的维护运转范围无关。换言之,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1b始终将下轿厢1b的维护运转范围的下端设定为下端楼层。
图3的流程图示出了该实施方式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维护运转时的动作。
另外,以下将上轿厢控制装置10a和下轿厢控制装置10b不加区分地称为轿厢控制装置,将上轿厢驱动部11a和下轿厢驱动部11b不加区分地称为轿厢驱动部,将上轿厢位置检测部12a和下轿厢位置检测部12b不加区分地称为轿厢位置检测部。
并且,对于上轿厢用维护运转选择部20a、下轿厢用维护运转选择部20b、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1a、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1b、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存储部22a、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存储部22b、上轿厢用设定模式选择部23a、下轿厢用设定模式选择部23b、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输入部24a、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输入部24b、上轿厢用通知部25a以及下轿厢用通知部25b同样,将“上轿厢用”或者“下轿厢用”的部分省略,不再区分称呼上轿厢用和下轿厢用。
首先,在步骤S1中,轿厢控制装置确认是否通过维护运转选择部选择了维护运转模式。在没有通过维护运转选择部选择维护运转模式的情况下,不进入维护运转模式,而是继续通常运转模式。另一方面,在通过维护运转选择部选择了维护运转模式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
在步骤S2中,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确认维护运转范围的设定模式是否是自动设定模式。在维护运转范围的设定模式是自动设定模式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在该步骤S3中,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将维护运转模式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设定为预先存储在维护运转范围存储部中的维护运转范围。
另一方面,在维护运转范围的设定模式是自动设定模式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在步骤S4中,维护运转范围的设定模式是手动设定模式。因此,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根据维护运转范围输入部的信息设定维护运转模式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
在步骤S3或者步骤S4之后,进入步骤S5。在该步骤S5中,轿厢控制装置禁止以通常运转模式进行自动运转的其它轿厢进入维护运转模式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内。并且,在接下来的步骤S6中,轿厢控制装置确认以通常运转模式进行自动运转的其它轿厢是否在维护运转模式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内。
在以通常运转模式进行自动运转的其它轿厢位于维护运转模式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内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7。在该步骤S7中,通过维护运转模式的轿厢的通知部的蜂鸣器鸣响等,通知维护员其它轿厢位于维护运转范围内的情况。并且,进入步骤S8,维护运转模式的轿厢的轿厢驱动部阻止维护运转模式的轿厢的起动。
在步骤S8之后,进入步骤S9。在该步骤S9中,确认已在前面的步骤S6中确认到位于维护运转模式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内的其它轿厢内是否有乘客。在确认到该其它轿厢(自动运转轿厢)内没有乘客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
另一方面,在确认到该其它轿厢(自动运转轿厢)内有乘客的情况下,不进入下一个步骤直到确认到该其它轿厢内没有乘客为止。另外,在该其它轿厢(自动运转轿厢)内有乘客的情况下,如果又有新的乘客搭乘该其它轿厢,则将导致延缓变为该其它轿厢内没有乘客的状态,并且也延迟该其它轿厢向维护运转模式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外移动,进而导致直至维护运转模式的轿厢能够行进为止所需要的时间变长。
因此,也可以进行如下控制以防止这种情况:在该其它轿厢(自动运转轿厢)内有乘客的期间,不进行使该其它轿厢响应于层站呼梯等而有可能存在新的乘客乘梯的运转,以使不会有新的乘客搭乘该其它轿厢。
在步骤S10中,该其它轿厢(自动运转轿厢)的轿厢驱动部使已在前面的步骤S9中被确认为没有乘客的该其它轿厢(自动运转轿厢)向维护运转模式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外行进。并且,进入步骤S11,维护运转模式的轿厢的通知部解除蜂鸣器鸣响,在接下来的步骤S12中,维护运转模式的轿厢的轿厢驱动部解除对该轿厢的起动阻止。
这样,在经过步骤S12之后,能够使维护运转模式的轿厢在维护运转范围内进行维护运转。并且,在步骤S6中,当在维护运转模式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内没有以通常运转模式进行自动运转的其它轿厢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维护运转模式的轿厢在维护运转范围内进行维护运转。
在设定了维护运转范围的期间,禁止非维护运转模式的其它轿厢进入该维护运转范围内。因此,对于非维护运转模式的其它轿厢,禁止将该维护运转范围内的楼层作为目的地楼层的目的地呼梯的登记。
在步骤S12之后或者在步骤S6中当在维护运转模式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内没有以通常运转模式进行自动运转的其它轿厢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3。在该步骤S13中,轿厢控制装置确认是否通过维护运转选择部解除了维护运转模式。在没有解除维护运转模式的情况下,继续维护运转模式。
另一方面,在通过维护运转选择部解除了维护运转模式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4。在该步骤S14中,将对已在步骤S13中被确认到解除了维护运转模式的轿厢设定的维护运转范围解除。通过该维护运转范围的解除,能够使自动运转的其它轿厢向曾经作为维护运转范围的楼层行进。
另外,步骤S1及步骤S13中的维护运转选择部对维护运转模式的选择,也可以按照维护员的操作来进行,还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维护日程表自动进行。
如上所述构成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具有:作为轿厢控制单元的上轿厢控制装置10a及下轿厢控制装置10b,其控制同一井道内的多台轿厢(上轿厢1a及下轿厢1b)各自的运转;以及作为维护运转范围设定单元的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1a及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1b,其设定维护运转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并且,上轿厢控制装置10a及下轿厢控制装置10b进行使与维护运转的轿厢同在一个井道内的其它轿厢不进入该维护运转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内的控制。
因此,能够使与维护运转的轿厢同在一个井道内的其它轿厢继续运转,而不需停止运转或切换为维护运转,能够防止运转效率下降。并且,此时通过对维护运转的轿厢设定维护运转范围,进行使得非维护运转的轿厢不进入该维护运转范围内的控制,能够防止维护运转的轿厢和其它轿厢干涉,进而也防止在井道内进行维护作业的维护员和其它轿厢干涉。
另外,作为维护运转范围设定单元的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1a及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1b,分别具有作为预先存储维护运转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的存储单元的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存储部22a及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存储部22b,并且在自动设定模式时,自动将维护运转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设定为在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存储部22a或者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存储部22b中存储的范围。
因此,在预先得知作为维护作业的对象的井道的范围的情况下,不需维护员指定即可自动设定维护运转范围,能够节省维护员的作业。
另外,电梯控制装置具有作为用于输入维护运转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的输入单元的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输入部24a及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输入部24b,在手动设定模式时,作为维护运转范围设定单元的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1a及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1b,根据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输入部24a或者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输入部24b的输入,设定维护运转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
因此,例如能够根据维护作业的范围、轿厢与对重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维护作业内容等,灵活设定维护运转范围。
另外,作为维护运转范围设定单元的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1a及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1b,分别具有作为设定模式选择单元的上轿厢用设定模式选择部23a及下轿厢用设定模式选择部23b,它们能够从自动设定模式和手动设定模式选择维护运转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的设定模式,由此能够根据需要切换使用自动设定模式和手动设定模式,因而能够提高便利性。
另外,在其它轿厢位于被切换为维护运转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内的情况下,在处于该其它轿厢内没有乘客的状态时,作为轿厢控制单元的上轿厢控制装置10a及下轿厢控制装置10b使该其它轿厢向维护运转范围外移动。
因此,不会使乘客在轿厢内感觉不安等,能够使该其它轿厢迅速向维护运转范围外移动,防止维护运转范围内的轿厢彼此间的不必要的接近或轿厢与维护员的不必要的接近。
另外,此时在其它轿厢位于被切换为维护运转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内的情况下,作为轿厢控制单元的上轿厢控制装置10a及下轿厢控制装置10b阻止该被切换为维护运转的轿厢的行进,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避免维护运转范围内的轿厢彼此间的干涉。
另外,电梯控制装置具有作为通知单元的上轿厢用通知部25a及下轿厢用通知部25b,在其它轿厢位于被切换为维护运转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内的情况下,将该情况通知维护员,由此能够使维护员了解到其它轿厢位于维护运转范围内的状况。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多台轿厢能够在同一井道内分别独立升降地设置的单井道多轿厢方式的电梯的控制装置。
标号说明
1a上轿厢;1b下轿厢;2a上轿厢用绳索;2b下轿厢用绳索;3a上轿厢用对重;3b下轿厢用对重;4a上轿厢用曳引机;4b下轿厢用曳引机;5下轿厢用吊轮;6层站;6a第1层站;6b第2层站;6c第3层站;6d第4层站;6e第5层站;10a上轿厢控制装置;10b下轿厢控制装置;11a上轿厢驱动部;11b下轿厢驱动部;12a上轿厢位置检测部;12b下轿厢位置检测部;20a上轿厢用维护运转选择部;20b下轿厢用维护运转选择部;21a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1b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设定部;22a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存储部;22b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存储部;23a上轿厢用设定模式选择部;23b下轿厢用设定模式选择部;24a上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输入部;24b下轿厢用维护运转范围输入部;25a上轿厢用通知部;25b下轿厢用通知部。
Claims (9)
1.一种电梯的控制装置,该电梯是设置为多台轿厢能够在同一井道内分别独立地进行升降的单井道多轿厢方式的电梯,其特征在于,该电梯的控制装置具有:
轿厢控制单元,其控制所述轿厢各自的运转;以及
维护运转范围设定单元,其设定维护运转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
所述轿厢控制单元控制为,使与维护运转的轿厢同在一个井道内的其它轿厢不进入该维护运转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维护运转范围设定单元具有设定模式选择单元,该设定模式选择单元能够从自动设定模式和手动设定模式中选择维护运转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的设定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维护运转范围设定单元具有预先存储维护运转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的存储单元,
在通过所述设定模式选择单元选择了自动设定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维护运转范围设定单元自动将维护运转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设定为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的控制装置具有用于输入维护运转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的输入单元,
在通过所述设定模式选择单元选择了手动设定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维护运转范围设定单元根据所述输入单元的输入,设定维护运转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被切换为维护运转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内存在其它轿厢的情况下,所述轿厢控制单元使该其它轿厢向维护运转范围外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该其它轿厢内没有乘客的情况下,所述轿厢控制单元使该其它轿厢向维护运转范围外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被切换为维护运转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内存在其它轿厢的情况下,所述轿厢控制单元阻止该被切换为维护运转的轿厢的行进。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的控制装置具有通知单元,该通知单元在被切换为维护运转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内存在其它轿厢的情况下,将该情况通知给维护员。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从被切换为维护运转的轿厢的当前位置到末端楼层之间不存在其它轿厢的情况下,所述维护运转范围设定单元将该被切换为维护运转的轿厢的维护运转范围的一端设定为不存在其它轿厢的一侧的末端楼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3/050820 WO2014112079A1 (ja) | 2013-01-17 | 2013-01-17 |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18873A true CN104918873A (zh) | 2015-09-16 |
Family
ID=51209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70537.9A Pending CN104918873A (zh) | 2013-01-17 | 2013-01-17 | 电梯的控制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WO2014112079A1 (zh) |
CN (1) | CN104918873A (zh) |
WO (1) | WO2014112079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11626A (zh) * | 2016-06-15 | 2019-02-05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多轿厢电梯的安全控制装置及安全控制方法 |
CN109715541A (zh) * | 2016-09-19 | 2019-05-03 | 通力股份公司 | 将电梯设置为服务模式的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096699A1 (de) * | 2014-12-16 | 2016-06-23 | Inventio Ag | Wartung einer aufzugsanlage |
JP6537718B2 (ja) * | 2016-05-23 | 2019-07-0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JP7022830B2 (ja) * | 2018-07-31 | 2022-02-18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 |
JP6936776B2 (ja) * | 2018-07-31 | 2021-09-22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装置、及び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装置の制御方法 |
JP6912429B2 (ja) * | 2018-07-31 | 2021-08-04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装置、及び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装置の制御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341951A (ja) * | 2002-05-20 | 2003-12-0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ワンシャフトダブルカー式エレベーターの保守運転装置及びその保守運転方法 |
JP2007055692A (ja) * | 2005-08-22 | 2007-03-08 | Yaskawa Electric Corp | シングルシャフト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群管理装置 |
CN101296855A (zh) * | 2005-10-25 | 2008-10-29 | 奥蒂斯电梯公司 | 多轿厢电梯的安全系统及方法 |
CN101801790A (zh) * | 2007-09-18 | 2010-08-11 | 奥蒂斯电梯公司 | 包括轿厢分离控制器的多轿厢井道 |
CN102414111A (zh) * | 2009-04-29 | 2012-04-11 | 奥的斯电梯公司 | 在单个井道内包括多个轿厢的电梯系统 |
JP2012086970A (ja) * | 2010-10-21 | 2012-05-1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CN102781803A (zh) * | 2010-03-01 | 2012-11-14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086565B2 (ja) * | 2001-07-06 | 2008-05-1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シングルシャフト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の運行制御システム |
JP4131456B2 (ja) * | 2001-11-26 | 2008-08-1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制御装置 |
JP2003335475A (ja) * | 2002-05-15 | 2003-11-25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ーの保守運転装置 |
JP2005330083A (ja) * | 2004-05-21 | 2005-12-02 | Yaskawa Electric Corp | シングルシャフト構成自走式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の非干渉制御装置 |
JP4539682B2 (ja) * | 2007-06-12 | 2010-09-08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 |
JP2011037600A (ja) * | 2009-08-13 | 2011-02-24 |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 エレベータのダブルブレーキ制御システム |
-
2013
- 2013-01-17 CN CN201380070537.9A patent/CN104918873A/zh active Pending
- 2013-01-17 JP JP2014557246A patent/JPWO2014112079A1/ja active Pending
- 2013-01-17 WO PCT/JP2013/050820 patent/WO201411207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341951A (ja) * | 2002-05-20 | 2003-12-0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ワンシャフトダブルカー式エレベーターの保守運転装置及びその保守運転方法 |
JP2007055692A (ja) * | 2005-08-22 | 2007-03-08 | Yaskawa Electric Corp | シングルシャフト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群管理装置 |
CN101296855A (zh) * | 2005-10-25 | 2008-10-29 | 奥蒂斯电梯公司 | 多轿厢电梯的安全系统及方法 |
CN101801790A (zh) * | 2007-09-18 | 2010-08-11 | 奥蒂斯电梯公司 | 包括轿厢分离控制器的多轿厢井道 |
CN102414111A (zh) * | 2009-04-29 | 2012-04-11 | 奥的斯电梯公司 | 在单个井道内包括多个轿厢的电梯系统 |
CN102781803A (zh) * | 2010-03-01 | 2012-11-14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 |
JP2012086970A (ja) * | 2010-10-21 | 2012-05-1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11626A (zh) * | 2016-06-15 | 2019-02-05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多轿厢电梯的安全控制装置及安全控制方法 |
CN109311626B (zh) * | 2016-06-15 | 2020-06-19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多轿厢电梯的安全控制装置及安全控制方法 |
CN109715541A (zh) * | 2016-09-19 | 2019-05-03 | 通力股份公司 | 将电梯设置为服务模式的方法 |
CN109715541B (zh) * | 2016-09-19 | 2022-01-28 | 通力股份公司 | 将电梯设置为服务模式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4112079A1 (ja) | 2017-01-19 |
WO2014112079A1 (ja) | 2014-07-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18873A (zh) | 电梯的控制装置 | |
JP2008308239A (ja) |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 | |
CN105339291B (zh) | 电梯的控制装置 | |
JP5610974B2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CN104395219B (zh) | 电梯的控制系统及电梯的控制方法 | |
CN112551282A (zh) | 控制电梯系统的电梯轿厢的移动 | |
CN108455397A (zh) | 电梯安全系统和监控电梯系统的方法 | |
JP5308467B2 (ja) |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並びにそのかご間隔調整方法 | |
CN110775768B (zh) | 多轿厢电梯以及轿厢移动控制方法 | |
JP6409653B2 (ja)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システム | |
JP2012171771A (ja) |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JP4919593B2 (ja) |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装置 | |
JP2011131997A (ja) | エレベータ運転制御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運転制御方法 | |
JP2015044677A (ja) | エレベータ用保守点検装置 | |
WO2011104816A1 (ja)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
JP6776457B2 (ja) |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装置、エレベーター、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制御方法 | |
JP2016160003A (ja) |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点検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のドア点検方法 | |
JP5443245B2 (ja) |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 |
JP2008162799A (ja)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
CN113348144B (zh) | 多轿厢电梯系统 | |
JP6259369B2 (ja) | エレベータ用呼び登録装置 | |
JP2005231807A (ja) |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 | |
CN112449631B (zh) | 多轿厢电梯 | |
CN102574663B (zh) | 电梯的运转装置 | |
JP2002284459A (ja) |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16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