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7878A - 锁定防止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锁定防止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07878A CN104907878A CN201510103615.1A CN201510103615A CN104907878A CN 104907878 A CN104907878 A CN 104907878A CN 201510103615 A CN201510103615 A CN 201510103615A CN 104907878 A CN104907878 A CN 1049078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key
- locking
- door
- locked 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5/00—Driving or feeding mechanisms; Contro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23Q5/54—Arrangements or details not restricted to group B23Q5/02 or group B23Q5/22 respectively, e.g. control handles
- B23Q5/58—Safet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Control Of Vending Devic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For Ve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作业门(1)的锁定防止装置(6),所述作业门具有形成有门钥匙(52)或插槽(53)的某一方的门部件(3)和形成有另一方的框部件(2),具有门钥匙不插入在插槽中的准闭锁位置(Ps)和门部件完全关闭并且门钥匙插入在插槽中的全闭锁位置(Pc),所述锁定防止装置包括:门部件或框部件的某一方的钥匙贯穿孔(69);另一方的盒(61);锁定防止钥匙(68),从与盒的相反侧贯穿插入钥匙贯穿孔,前端被导入到盒内;防止闭锁机构,限制门部件(3)从准闭锁位置向全闭锁位置移动,并且能够通过锁定防止钥匙设定和解除;和钥匙约束机构,当将防止闭锁机构(67)解除时,将锁定防止钥匙约束为贯穿插入在钥匙贯穿孔中的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止关在作业门里面用的锁定防止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型的机床中,在其壳体或外壳上设置有用于作业人员出入的作业门。此外,在将机械装置运转的场所的周围包围的防护栅栏上也设置用于作业人员出入的作业门。
在这些作业门中,为了防止在运转时作业人员意外侵入,而利用安全开关等进行锁定。这样的作业门的锁定适当利用使用锁定装置的钥匙的操作、作业门附近的开关的操作和机床的控制盘上的操作等。
在利用安全开关进行这样的作业门的锁定的情况下,有时在作业人员关在里面的状态下,即在作业人员留在作业门的内侧的状态下误锁定。于是提出了考虑防止关在里面的锁定防止装置(参照文献1:日本特许第4520709号公报)。
在文献1的锁定防止装置中,将从门侧突出的门钥匙在作业门的闭锁时插入到框侧的插槽内,通过将收纳在插槽内的门钥匙约束,将作业门在闭锁状态下锁定。进而,使用能够进入直至将插槽覆盖的状态的可动式的罩,使得当被罩覆盖时,不能将致动器插入到插槽中而防止锁定,由此使得不会发生作业人员关在里面的情况。
但是,在文献1的锁定防止装置中,虽然表示了将锁定防止用的罩用荷包锁进一步锁定的情况,但没有进行与其他设备类的关联,在锁定解除状态下能够容易地移动。
即,在作业人员进入到作业门的内侧的状态下,有可能其他的作业人员误将作业门关闭而锁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防止关在作业门里面的锁定防止装置。
本发明的锁定防止装置是一种作业门的锁定防止装置,所述作业门具有形成有门钥匙或插槽的某一方的门部件、和形成有上述门钥匙或上述插槽的另一方的框部件,具有上述门钥匙不插入在上述插槽中的准闭锁位置和上述门部件完全关闭并且上述门钥匙插入在上述插槽中的全闭锁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钥匙贯穿孔,形成在上述门部件或上述框部件的某一方上;盒,形成在上述门部件或上述框部件的另一方上;锁定防止钥匙,从与上述盒的相反侧贯穿插入上述钥匙贯穿孔,前端被导入到上述盒内;防止闭锁机构,限制上述门部件从上述准闭锁位置向上述全闭锁位置移动,并且能够通过上述锁定防止钥匙设定和解除;钥匙约束机构,当将上述防止闭锁机构解除时,将上述锁定防止钥匙约束为贯穿插入在上述钥匙贯穿孔中的状态。
在这样的本发明中,通常门部件移动至全闭锁位置而将作业门闭锁。在该状态下,通过将门钥匙插入到插槽中,能够确认作业门的闭锁,通过成为在控制装置中能够许可的状态,来进行设置场所的机床等的运转。
在该状态下,将锁定防止钥匙从钥匙贯穿孔插入至盒中,利用锁定防止钥匙进行门部件和框部件的约束,所以不能将作业门打开。
锁定防止钥匙由于被钥匙约束机构约束,所以不会从钥匙贯穿孔中脱出,从而可靠地维持将作业门关闭的状态。
当作业人员进入到作业门内时,操作插入在钥匙贯穿孔中的锁定防止钥匙,来将防止闭锁机构解除,在将钥匙约束机构解除后,将锁定防止钥匙从钥匙贯穿孔拔出。由此,将锁定防止钥匙对门部件和框部件的约束解除,从而能够将作业门打开。
通过作业人员将作业门打开,将门钥匙从插槽拔出,由此将作业门的锁定状态(能够确认作业门的闭锁、能够许可设置场所的机床等的运转的状态)解除,其结果将作业门内的机械类的动作维持为停止状态。
在将作业门打开的状态下,利用防止闭锁机构,来防止门部件从准闭锁位置向全闭锁位置侧移动。因此,即使第三者因误认而要将门部件关闭,或通过外力或振动等而使门部件要关闭,门部件也被限制至准闭锁位置,门钥匙不能进入到插槽内,从而防止成为锁定状态(锁定防止状态)。
在锁定防止状态下,不能进行作业门的锁定,不能进行作业门的闭锁或设置场所的机床等的运转。这样的锁定防止状态持续直到作业人员使用锁定防止钥匙将防止闭锁机构解除为止。
因而,当进入作业门内时,如果作业人员将锁定防止钥匙拔出并携带,则即使第三者因误认而要将门部件关闭,或通过外力或振动等而要将门部件关闭,作业门也不会成为锁定状态,从而能够防止作业人员被关在作业门内。
在将作业门关闭时,作业人员在将门部件关闭至准闭锁位置后,将锁定防止钥匙插入到钥匙贯穿孔中,将防止闭锁机构解除。由此,门部件超过准闭锁位置而移动至全闭锁位置,从而能够将作业门完全关闭。如果门部件处于全闭锁位置,则门钥匙能够进入到插槽内,由此将作业门再次切换为锁定状态。
如上所述,在锁定状态下,由于锁定防止钥匙被钥匙约束机构约束,所以不会从钥匙贯穿孔脱出。并且,由于被约束于门部件和框部件的一方的锁定防止钥匙处于贯穿插入在形成于门部件和框部件的另一方的钥匙贯穿孔中的状态,所以即使从全闭锁将门部件打开,也在钥匙贯穿孔的范围内将锁定防止钥匙卡定,从而防止比准闭锁位置更大地打开。进而,通过将锁定防止钥匙约束于作业门,使得在视觉上也能够确认处于锁定状态。
这样,在本发明中,在作业门关闭的状态下,仅通过作业人员将锁定防止钥匙从钥匙贯穿孔插入并操作,就能够切换作业门的锁定状态和锁定防止状态。
并且,在进入作业门内时,通过作业人员携带锁定防止钥匙,即使作业门关闭,也不会错误地识别为锁定状态。
因而,在作业人员携带从钥匙贯穿孔拔出的锁定防止钥匙进入到作业门内的状况下,即使作业门被关闭,也不能使该作业门成为锁定状态,能够防止作业人员被关在里面。
另外,作为盒,能够利用一般的金属制的壳体,并能够利用具有矩形开口的有底箱状的结构。
也可以在盒上设置将其开口封闭的面板,优选在该面板上设置使开闭器露出到外部的开口和用于插入锁定防止钥匙的开口。
作为锁定防止钥匙,如后述那样,可以利用以下锁定防止钥匙:具有能够贯穿插入钥匙贯穿孔的轴,并在该轴上形成有与上述防止闭锁机构或钥匙约束机构配合的结构。
在本发明中,可以是以下构成:上述防止闭锁机构具有:开闭器,能够沿着从防止闭锁位置到能够闭锁位置的移动轴线移动,当处于上述防止闭锁位置时,与处于上述准闭锁位置的上述门钥匙卡合,能够防止上述门钥匙向上述插槽的插入,并且当处于上述能够闭锁位置时不与上述门钥匙干涉;施力部件,对上述开闭器向上述防止闭锁位置侧施力;和防止闭锁维持机构,限制上述开闭器向上述能够闭锁位置侧移动,并且能够通过上述锁定防止钥匙设定和解除。
这里,作为开闭器与门钥匙卡合的结构,可以利用开闭器进入到门钥匙的移动路径上来阻止朝向插槽的移动的构成。此时,开闭器可以利用与门钥匙抵接的构成、将门钥匙的一部分卡定的构成等,也可以是覆盖插槽的开口部分的构成。
作为钥匙约束机构,可以是在开闭器相对于盒移动到能够闭锁位置侧的状态下约束锁定防止钥匙的构成。作为这样的钥匙约束机构,可以使用利用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将锁定防止钥匙的一部分夹持并固定的结构等。
在这样的本发明中,通常利用施力部件将开闭器维持在防止闭锁位置侧。在该状态下,利用开闭器将门钥匙在准闭锁位置处限制移动,阻止向插槽的插入,并且防止门部件也超过准闭锁位置移动至全闭锁位置。另一方面,在将锁定防止钥匙插入到钥匙贯穿孔中并将防止闭锁维持机构解除后,将施力部件推入,从而使开闭器向闭锁许可位置移动。由此,作业门的门钥匙能够不与开闭器干涉地进入插槽内,从而能够成为锁定状态。
在本发明中,可以是以下构成:上述防止闭锁机构具有:止挡件,能够沿着从防止闭锁位置到能够闭锁位置的移动轴线移动,当处于上述防止闭锁位置时,使处于上述准闭锁位置的上述门部件与上述框部件卡合,能够防止上述门部件向上述全闭锁位置的移动,并且当处于上述能够闭锁位置时,能够将上述门部件与上述框部件的卡合解除;施力部件,对上述止挡件向上述防止闭锁位置侧施力;和防止闭锁维持机构,限制上述止挡件向上述能够闭锁位置侧移动,并且能够通过上述锁定防止钥匙设定和解除。
这里,作为止挡件使门部件与框部件卡合的结构,可以利用设置在框部件上的止挡件与门部件抵接的结构、或者设置在门部件上的止挡件与框部件抵接的结构。
作为这样的结构,可以使用止挡件进入到门部件的移动路径上并阻止门部件向全闭锁位置的移动的构成。此时,止挡件既可以直接抵接在门部件或门部件的主体上,也可以抵接在固定于门部件或框部件上的抵接板等上。
作为钥匙约束机构,可以是在止挡件相对于盒移动到能够闭锁位置侧的状态下约束锁定防止钥匙的构成。作为这样的钥匙约束机构,可以采用利用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将锁定防止钥匙的一部分夹持并固定的结构等。
在这样的本发明中,通常利用施力部件将止挡件维持在防止闭锁位置侧。在该状态下,利用止挡件将门部件在准闭锁位置限制移动,防止超过准闭锁位置移动至全闭锁位置。另一方面,在将锁定防止钥匙插入到钥匙贯穿孔中并将防止闭锁维持机构解除后,通过将施力部件推入而使开闭器向闭锁许可位置移动。由此,作业门的门钥匙能够不与开闭器干涉地进入插槽内,从而能够成为锁定状态。
在本发明中,可以利用以下构成:上述防止闭锁机构具有收纳在上述盒中的基座、和沿着上述移动轴线相对于上述盒引导上述基座的导向部,上述施力部件将上述基座相对于上述盒向上述防止闭锁位置侧施力,上述防止闭锁维持机构限制上述基座相对于上述盒向上述能够闭锁位置侧移动,并且能够通过上述锁定防止钥匙设定和解除,当上述基座处于相对于上述盒向上述能够闭锁位置侧移动了的状态时,上述钥匙约束机构约束上述锁定防止钥匙。
在这样的本发明中,可以是以下结构:通过利用基座支承开闭器或止挡件,使施力部件、防止闭锁维持机构及钥匙约束机构对基座进行施力或移动限制等。即,使用基座,能够获得开闭器或止挡件与施力部件、防止闭锁维持机构及钥匙约束机构等的功能性的关联。并且,通过利用导向部引导基座,能够顺畅地进行开闭器的其它移动。
作为基座,可以使用能够收纳到盒的内部的板状部件,例如可以使用具有比盒的内侧底面稍小的轮廓的板材等。
在基座上,也可以将其板材的边缘中的对置的一对或四边全部弯折并从板材立起,由此形成能够沿着盒的内周面配置的套筒。
作为导向部,可以使用固定在盒的底面上且沿着移动轴线延伸并到达开口附近的销,通过使该销贯穿插入到基座的孔中,而能够沿着移动轴线引导。
在使用这样的销的导向部中,通过在基座上与贯穿插入孔同轴地设置筒状的衬套,并沿着移动轴线以预定长度与销接触,能够将基座相对于移动轴线的姿势维持为所期望的交叉角度。
或者,也可以在盒的内侧面上形成沿着移动轴线延伸的肋或轨道,使基座的边缘与其滑动接触来引导。
进而,也可以使基座的边缘与盒的内侧面滑动接触来引导。特别是在使用上述形成了套筒的基座的情况下,容易在与盒的内侧面之间构成导向部,通过套筒和盒的内侧面沿着移动轴线以预定长度接触,能够将基座相对于移动轴线的姿势维持为所期望的交叉角度。
在这样的构成的情况下,通过在盒的内周面或套筒的表面上预先粘贴低摩擦性材料的薄片或带,能够顺畅地进行滑动。
进而,不限定于盒的内侧面,也可以利用盒内侧的四角作为移动轴线方向的槽条,使基座的角部与其卡合来引导。在该情况下,如果也在基座的角部形成套筒状的立起部分,则对于基座的姿势维持是优选的。
作为施力部件,可以使用同轴地卷绕在上述销上的压缩螺旋弹簧。
此外,作为施力部件,也可以利用与上述销或导向部分开地设置在基座与盒的底面之间的压缩弹簧。
或者,也可以在盒的内表面与基座的表面之间或上述面板与基座之间设置拉伸弹簧。
作为这些弹簧,并不限于由金属制的线条或板材形成的机械式弹簧,也可以利用使用弹性体材料的块的反弹力或线材的张力。
在本发明中,可以是以下构成:上述锁定防止钥匙在前端具有钥匙部件,上述防止闭锁维持机构包括圆筒销子锁和移动限制部件,所述圆筒销子锁设置在上述基座上,能够插入上述钥匙部件,并且具有能够在与上述移动轴线交叉的方向上进退的螺栓,所述移动限制部件固定在上述盒上,从上述能够闭锁位置侧与进入状态的上述螺栓抵接。
在这样的本发明中,作为圆筒销子锁和钥匙部件,可以使用市面销售的门用锁和钥匙。
并且,作为移动限制部件,可以利用以前端与螺栓抵接的移动限制销、或者具有上述螺栓能够插入的卡合孔或卡合孔洞的移动限制板。
在本发明中,可以是以下构成:上述锁定防止钥匙具有向与上述移动轴线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杆,上述钥匙约束机构包括保持器和单向离合器,所述保持器固定在上述盒上,能够与上述杆的上述防止闭锁位置侧抵接,所述单向离合器形成在上述保持器与上述杆之间,当上述杆向上述能够闭锁位置侧移动而与上述保持器抵接时使上述杆穿过,并且当上述杆向上述防止闭锁位置侧移动而与上述保持器抵接时,限制上述杆的穿过。
在这样的本发明中,作为单向离合器,除了可以使用在杆的前端形成且仅能够向防止闭锁位置侧转动的挡板、或形成在保持器的前端且仅能够向能够闭锁位置侧转动的挡板以外,还可以使保持器为能够向与移动轴线交叉的方向进退的碰簧销、或同样能够进退且前端倾斜以使防止闭锁位置侧变短的柱塞,使向能够闭锁位置侧移动的杆穿过并将向防止闭锁位置侧移动的杆卡定。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上述锁定防止钥匙具有贯穿插入在上述钥匙贯穿孔中的轴、和连接在上述轴上的把手,上述把手能够将上述钥匙贯穿孔覆盖而闭锁。
在这样的本发明中,能够使用把手容易地进行操作,并且即使在为了使锁定防止钥匙的杆穿过而将钥匙贯穿孔扩张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锁定防止钥匙的把手将钥匙贯穿孔覆盖,从而能够防止在钥匙贯穿孔中夹入物体等不良状况。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上述锁定防止钥匙具有轴、从上述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杆和连接在上述轴的前端的钥匙部件,上述防止闭锁机构是圆筒销子锁,设置在上述门部件或上述框部件的某一方上,能够插入上述钥匙部件,并且具有能够进退的螺栓,构成止挡件,该止挡件通过上述螺栓而能够沿着从防止闭锁位置到能够闭锁位置的移动轴线移动,当处于上述防止闭锁位置时,使处于上述准闭锁位置的上述门部件与上述框部件卡合,而能够防止上述门部件向上述全闭锁位置的移动,并且当处于上述能够闭锁位置时,能够将上述门部件与上述框部件的卡合解除,上述钥匙约束机构由上述钥匙贯穿孔构成,该钥匙贯穿孔为当上述锁定防止钥匙处于特定的旋转角度时能够将上述杆贯穿插入的形状。
在这样的本发明中,能够利用圆筒销子锁构成防止闭锁机构,能够利用市面销售的门用锁和钥匙简单地实施。
并且,关于钥匙部件、钥匙贯穿孔及钥匙约束机构,也能够是筒单的结构。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具有固定在上述门部件或上述框部件上的延长板,上述钥匙贯穿孔形成于上述延长板。
在这样的本发明中,只要将钥匙贯穿孔形成在延长板上即可,延长板可以通过焊接、粘结、紧固等容易地固定到门部件或框部件上。钥匙贯穿孔具有上述杆,并且在门部件是滑动式的情况下,需要具有与从全闭锁位置到准闭锁位置的距离对应的长度,难以形成为简单形状的开口。但是,如果在延长板上预先形成钥匙贯穿孔,则能够容易地在已有的门部件或框部件上设置钥匙贯穿孔,向已有装置的后续安装也容易。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防止关在作业门里面的锁定防止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平面配置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盒内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盒内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盒和锁定防止钥匙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锁定防止钥匙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对应于图4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对应于图4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对应于图3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对应于图2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对应于图2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的对应于图2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的对应于图2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的对应于图2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1实施方式的对应于图2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2实施方式的对应于图2的剖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3实施方式的对应于图2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在图1到图6中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涉及大型机床的作业门1,在该作业门1上设置有已有结构的安全开关5,并且设置有基于本发明的锁定防止装置6。
在图1和图2中示出了设置有锁定防止装置6的作业门1的主要部分。
作业门1具有相对于框部件2开闭自如的门部件3。
框部件2形成为作业人员能够在内侧通行的矩形框状。但是,在图1和图2中,仅图示了框部件2中的门部件3关闭侧的柱4,其他部分省略了图示。
门部件3为能够沿着框部件2的开口面移动的拉门式,通过门部件3的前端接近柱4而将作业门1闭锁,通过门部件3的前端离开柱4而将作业门1开放。
在作业门1中,门部件3能够从图1中双点划线所示的全闭锁状态(处于全闭锁位置Pc的状态)经过准闭锁状态(准闭锁位置Ps)移动到图1中实线所示的开放状态(处于开放位置Po的状态)。开放位置Po是门部件3的前端成为作业人员能够在门部件3的前端与柱4之间通行的距离的位置。但是,当谈到作业门1的开放状态时,并不限于门部件3的前端处于开放位置Po时,如果门部件3的前端超过准闭锁位置Ps而打开,这也是开放状态。
在作业门1上设置有安全开关5和基于本发明的锁定防止装置6。
安全开关5具有设置在框部件2上的开关主体51、和设置在门部件3上的门钥匙52。在开关主体51上形成有插槽53,门钥匙52设置为,当门部件3处于全闭锁位置Pc时插入在插槽53内。
在开关主体51上设置有未图示的传感器,能够检测到在插槽53内中插入了门钥匙52的情况。
在作业门1中,当门部件3处于全闭锁位置Pc时,门钥匙52被充分地插入到插槽53内,该状态被传感器检测,在安全开关5中检测到“闭锁状态”。
在作业门1中,当门部件3打开并且将门钥匙52从插槽53内拔出时,该状态被传感器检测,在安全开关5中检测到“非闭锁状态”。这样的非闭锁状态除了门部件3处于全闭锁位置Pc时以外,即在准闭锁位置Ps或开放位置Po的任一个中都同样检测到。
锁定防止装置6设置在柱4的内侧侧面上,具有保持在与安全开关5相同的高度的锁定防止装置主体60。在门部件3上,在当门部件3处于全闭锁位盾Pc时与锁定防止装置主体60对置的部位形成有钥匙贯穿孔69。穿过该钥匙贯穿孔69将锁定防止钥匙68贯穿插入至盒61中,由此能够进行锁定防止装置6的锁定防止及解除的操作。
在图3和图4中示出了锁定防止装置6的锁定防止装置主体60。
锁定防止装置主体60包括具有底面611和矩形框状的筒体612的盒61、收纳在盒61内的基座62和覆盖盒61的开口面610的面板63。
在盒61上,在底面611的四角附近分别设置有导向销641,分别贯穿插入在基座62的四角的导向孔642中。由这些导向销641和导向孔642构成导向部64。
通过该导向部64,使得基座62能够在盒61的内部从底面611侧移动至开口面610侧。此时,基座62的移动方向为沿着由导向部64规定的移动轴线Am的方向。
这里,基座62当处于盒61的底面611侧时为能够闭锁位置Se,当处于盒61的开口面610侧(面板63侧)时为防止闭锁位置Sd。
在导向销641上分别同轴状地装配有作为施力部件的螺旋弹簧643,其一端抵接在盒61的底面611上,另一端抵接在基座62的背面上。在基座62收纳在盒61内的状态(在基座62的各导向孔642中贯穿插入有导向销641的状态)下,螺旋弹簧643在盒61的底面611与基座62的背面之间被压缩。利用该螺旋弹簧643,对基座62朝向盒61的开口面610侧(面板63侧)施力,即从能够闭锁位置Se侧朝向防止闭锁位置Sd侧施力。
在基座62的表面(与盒61的底面相反侧)上设置有圆筒销子锁651。
圆筒销子锁651具有进退自如的螺栓652。该螺栓652通过将锁定防止钥匙68的钥匙部件650(详细后述)插入到圆筒销子锁651的钥匙孔653中并旋转操作,而向与基座62的移动轴线Am交叉的方向进入或后退。
另外,圆筒销子锁651为这样的结构:当钥匙孔653为上下方向(后述的锁定防止钥匙68的杆663朝上)时,螺栓652进入,当钥匙孔653为水平方向(后述的锁定防止钥匙68的杆663为横向)时,螺栓652后退。
在基座62上,在与进入状态的螺栓652重合的部位形成有贯穿插入孔654。在盒61的底面611上设置有能够将贯穿插入孔654贯穿插入的卡定销655。
在基座62收纳在盒61内的状态下,卡定销655将贯穿插入孔654贯穿插入而在基座62的表面侧露出。这里,调整卡定销655的长度以便能够获得以下的状态。
如果圆筒销子锁651的螺栓652处于后退状态(图4的实线的状态),则不论基座62处于防止闭锁位置Sd侧还是处于能够闭锁位置Se侧,卡定销655与螺栓652都不会干涉。
如果圆筒销子锁651的螺栓652处于进入状态(图4的单点划线的状态),则当基座62处于防止闭锁位置Sd侧时,卡定销655与螺栓652不干涉。但是,当基座62沿着移动轴线Am向能够闭锁位置Se侧移动时,卡定销655在盒62的表面侧较大地突出,卡定销655抵接在螺栓652的背面(与贯穿插入孔654对置侧)上,在该状态下限制基座62向能够闭锁位置Se侧的移动。
由此,当螺栓652处于进入状态时,基座62被禁止到达能够闭锁位置Se,而维持在防止闭锁位置Sd侧。
因而,卡定销655作为本发明的移动限制部件发挥功能,利用这些圆筒销子锁651或卡定销655来构成本发明的防止闭锁维持机构65。
在面板63上形成有用于使锁定防止钥匙68穿过的钥匙贯穿插入孔632。
钥匙贯穿插入孔632为呈大致L字状的长孔,以使得后述的锁定防止钥匙68的杆663不论朝上还是横向都能够贯穿插入。
另外,当基座62处于防止闭锁位置Sd时,圆筒销子锁651的钥匙孔653的周边部从该钥匙贯穿插入孔632露出,能够容易地进行锁定防止钥匙68的钥匙部件650的插入(参照图1、图3、图5)。
此外,在钥匙贯穿插入孔632的边缘的一部分上,为了引导锁定防止钥匙68的插入而设置有圆弧面状的导入导向部633。
在盒61上,从筒体612的内侧面朝向中心固定有板状的保持器661。在基座62上,在与保持器661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切口662。
关于保持器661,当基座62处于盒61内的能够闭锁位置Se时,保持器661处于基座62的表面侧,并且调整其固定位置以成为保持器661的前端朝向圆筒销子锁651的状态。
切口662被从基座62的边缘朝向圆筒销子锁651切入,形成为当基座62从盒61内的能够闭锁位置Se进入到防止闭锁位置Sd时允许保持器661通过的位置和形状。
这些保持器661和切口662与后述的锁定防止钥匙68的杆663等一起构成本发明的钥匙约束机构66。
在基座62上,在与盒61的底面611相反侧的表面上固定有开闭器671。
开闭器671是从基座62沿着移动轴线Am延伸的板状部件。
如图3和图5所示,在面板63上形成有用于使开闭器671通过的狭缝631,开闭器671的前端经过狭缝631露出到面板63的外侧。
当基座62处于能够闭锁位置Se时,开闭器671的前端为从面板63的表面略微突出的程度。
当基座62处于防止闭锁位置Sd时,开闭器671的前端从面板63的表面较大地突出。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基座62处于防止闭锁位置Sd并且开闭器671从面板63较大地突出的状态下,开闭器671配置在将门钥匙52向插槽53插入的路径上,开闭器671将门钥匙52遮挡来防止向插槽53的插入。在该状态下,门钥匙52被开闭器671卡定,门部件3不能朝向全闭锁位置Pc进一步关闭(防止闭锁状态)。
另一方面,在基座62处于能够闭锁位置Se并且开闭器671为从面板63略微突出的程度的状态下,开闭器671不与门钥匙52干涉,门部件3能够关闭到全闭锁位置Pc(能够闭锁状态)。
这样,在锁定防止装置6中,通过使基座62在从防止闭锁位置Sd到能够闭锁位置Se的区间中移动,来利用开闭器671切换门钥匙52能否通过,由此能够在门部件3的防止闭锁状态和能够闭锁状态之间切换。
由这些基座62、作为施力部件的螺旋弹簧643、防止闭锁维持机构65、钥匙约束机构66及开闭器671构成本发明的防止闭锁机构67。
另外,调节锁定防止装置主体60相对于框部件2的设置位置,以使该开闭器671将门钥匙52卡定的位置为准闭锁位置Ps。
在图5和图6中示出了锁定防止装置6的锁定防止钥匙68。
上述的防止闭锁维持机构65、钥匙约束机构66及防止闭锁机构67分别能够由锁定防止钥匙68设定和解除。
锁定防止钥匙68具有棒状或管状的轴681、和固定在轴681的基端侧的把手682。此外,在轴681的前端固定有钥匙部件650,在轴681的前端侧的周面上固定有杆663。
如图2所示,轴681形成为这样的长度:当贯穿插入在门部件3的钥匙贯穿孔69中时、在把手682处于门部件3的表侧的状态下,前端到达盒61内。
如图2所示,把手682当贯穿插入在门部件3的钥匙贯穿孔69中时,向门部件3的表面接近,能够将门部件3的钥匙贯穿孔69的开口面全面地覆盖并闭锁。
这里,如图1所示,门部件3的钥匙贯穿孔69由以倒立的T字状交叉的两条长孔691、692形成。
长孔691将门部件3的表背面贯通且水平较长地延伸,不论门部件3处于全闭锁位置Pc还是处于准闭锁位置Ps都能够贯穿插入。为此,长孔691以比全闭锁位置Pc与准闭锁位置Ps的距离dP充分大的宽度形成。此外,长孔691的宽度(上下方向的间隔)形成得比锁定防止钥匙68的杆663的宽度大。
长孔692从长孔691的中间部向上方延伸。长孔692的轮廓依据锁定防止钥匙68的杆663的形状而形成。
因而,在杆663为横向的状态下,锁定防止钥匙68能够穿到钥匙贯穿孔69中。在该情况下,在杆663从轴681横向地立起的状态下,轴681和杆663能够一起穿过长孔691。
此外,在杆663朝上的状态下,锁定防止钥匙68能够穿到钥匙贯穿孔69中。在该情况下,在杆663从轴681朝上立起的状态下,轴681和杆663能够穿过长孔691和长孔692。
如上所述,在轴681的前端固定有钥匙部件650,在前端侧的周面上固定有杆663。
钥匙部件650是与上述圆筒销子锁651对应的钥匙,通过插入在圆筒销子锁651的钥匙孔653中并旋转,能够切换螺栓652的进入和后退。
这样的钥匙部件650在门部件3处于全闭锁位置Pc或准闭锁位置Ps的状态下,通过将锁定防止钥匙68穿到钥匙贯穿孔69中,将轴681的前端从钥匙贯穿插入孔632向盒61内导入,由此能够插入到圆筒销子锁651的钥匙孔653中。
如上所述,通过圆筒销子锁651中的螺栓652的进入和后退的切换,能够操作防止闭锁维持机构65的设定和解除。
杆663是从轴681在与其纵长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板状部件。
杆663与上述保持器661一起构成本发明的钥匙约束机构66。
在门部件3处于全闭锁位置Pc或准闭锁位置Ps的状态下,通过将锁定防止钥匙68穿到钥匙贯穿孔69中,而将杆663导入到盒61内。
如果在杆663朝上的状态下将锁定防止钥匙68插入,则杆663穿过钥匙贯穿孔69的朝上的长孔692,穿过面板63的钥匙贯穿插入孔632的朝上延伸的部分,被向盒61内导入。
如果在杆663为横向的状态下将锁定防止钥匙68插入,则杆663穿过钥匙贯穿孔69的水平的长孔691,穿过面板63的钥匙贯穿插入孔632的横向延伸的部分,被向盒61内导入。
这里,当在杆663为横向的状态下将锁定防止钥匙68插入时,杆663与保持器661接触。
在杆663的前端形成有单向离合器664。单向离合器664是将杆663的前端分割并用铰链665连结的结构。
铰链665的旋转轴为锁定防止钥匙68的把手682侧,作为单向离合器664的杆663的前端部分能够向锁定防止钥匙68的把手682侧转动(图4和图6的单点划线的状态),但向相反侧的转动被杆663的板材的较厚部分的抵接限制。
在铰链665上装配有未图示的弹性部件,作为单向离合器664的杆663的前端部分通常在杆663的延长线上维持为一直线的状态(图4和图6的实线的状态)。
通过形成这样的单向离合器664,使得杆663在从防止闭锁位置Sd朝向能够闭锁位置Se移动时,单向离合器664动作,能够穿过保持器661。但是,当反向即从能够闭锁位置Se朝向防止闭锁位置Sd移动时,单向离合器664不动作,不能穿过保持器661。
这里,不能穿过保持器661的杆663抵接在保持器661的底面611侧,并且通过经由钥匙部件650和圆筒销子锁651连接的基座62的螺旋弹簧643的作用力,被向保持器661的底面611侧推压并保持。
由这些保持器661、基座62的切口662、锁定防止钥匙68的杆663、杆663前端的前部折叠式的单向离合器664、作为施力机构的螺旋弹簧643,构成本发明的钥匙约束机构66。
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动作如下所述。
作业门1在机床运转时为全闭锁状态,门部件3被关闭到图2的全闭锁位置Pc。此时,在安全开关5中,需要在插槽53中插入门钥匙52。因此,在锁定防止装置6中,开闭器671处于后退的状态(防止闭锁机构67被解除的状态),基座62也后退而处于能够闭锁位置Se(防止闭锁维持机构65被解除的状态),以便不妨碍门钥匙52。
该状态通过锁定防止钥匙68的杆663被限制穿过保持器661而维持。并且,在该状态下,通过螺旋弹簧643的作用力将杆663推压并保持在保持器661上,从而锁定防止钥匙68被约束而不会拔出(设定了钥匙约束机构66的状态)。
在作业人员从作业门1进入到内部的情况下,在将机床停止后,使门部件3从全闭锁位置Pc移动到准闭锁位置Ps。此时,锁定防止钥匙68保持贯穿插入在钥匙贯穿孔69中的状态,但能够在长孔691内相对移动。
另外,如果不将机床停止而将作业门1打开,则在门钥匙52从插槽53脱离的时刻,通过安全开关5检测作业门1的开放,由此机床动作停止。
接着,作业人员操作锁定防止钥匙68,将钥匙约束机构66解除,使开闭器671前进,进行防止闭锁机构67的设定及防止闭锁维持机构65的设定,然后将锁定防止钥匙68取出。
具体而言,转动把手682,将锁定防止钥匙68一边略微推入一边旋转,使压接在保持器661上的杆663从横向的状态朝上旋转,将保持器661所产生的限制解除(钥匙约束机构66的解除)。
在该状态下,如果将锁定防止钥匙68的推入放松,则通过作为施力部件的螺旋弹簧643将基座62推出,从能够闭锁位置Se向防止闭锁位置Sd前进,开闭器671也前进。通过该开闭器671进入,来防止门钥匙52再插入到插槽53中,门部件3成为不能再次向全闭锁位置Pc返回的状态(设定了防止闭锁机构67的状态)。
另外,如果在基座62前进期间卡定销655与螺栓652干涉,则不能使锁定防止钥匙68进一步旋转,但如果随着基座62的前进而到达卡定销655与螺栓652不干涉的位置,则在该时刻锁定防止钥匙68能够进一步旋转,通过该旋转,经由钥匙部件650操作圆筒销子锁651,螺栓652进入。
在该状态下,作业人员将锁定防止钥匙68拔出,携带着该锁定防止钥匙68向作业门1的内部进入。
在将锁定防止钥匙68拔出的状态下,通过第三者将开闭器671推入等,即使要使基座62再次向能够闭锁位置Se后退,螺栓652和卡定销655干涉,也防止了基座62的后退(设定了防止闭锁维持机构65的状态)。
即,锁定防止装置6在没有锁定防止钥匙68的状态下,不能再次将防止闭锁机构67解除,不能将作业门1关闭。并且,锁定防止钥匙68由进入到作业门1内的作业人员携带,能够将因意外的作业门1的闭锁而造成的作业人员的关在里面防患于未然。
作业人员从作业门1出来并再次将作业门1关闭的情况下的操作如下所述。
作业人员将门部件3关闭到准闭锁位置Ps。在该状态下,是设定了防止闭锁机构67的状态,由前进的开闭器671将门钥匙52卡定,从而不能将门部件3关闭到全闭锁位置Pc。
作业人员将携带的锁定防止钥匙68插入到关闭至准闭锁位值Ps的门部件3的钥匙贯穿孔69中,将前端的钥匙部件650插入到圆筒销子锁651的钥匙孔653中。在该状态下,锁定防止钥匙68的杆663朝上。
接着,使锁定防止钥匙68旋转并使螺栓652后退,而成为不与卡定销655干涉的状态(防止闭锁维持机构65的解除)。在该状态下,锁定防止钥匙68的杆663为横向。
接着,将锁定防止钥匙68推入,使基座62从防止闭锁位置5d向能够闭锁位置Se后退。由此,开闭器671也后退,门钥匙52能够穿过(防止闭锁机构67的解除)。
锁定防止钥匙68通过使杆663为横向并推入,使得杆663与保持器661抵接。此时,杆663的前端通过单向离合器664而弯折,杆663能够向能够闭锁位置Se侧穿过。
在杆663穿过保持器661后,作业人员停止锁定防止钥匙68的推入。于是,被锁定防止钥匙68推入的基座62被作为施力部件的螺旋弹簧643朝向防止闭锁位置Sd推回。通过该运动,将杆663推压到保持器661上而约束(钥匙约束机构66的设定)。
即,通过杆663被保持器661约束,来限制基座62的朝向防止闭锁位置Sd的移动,从而维持开闭器671后退的防止闭锁机构67的解除状态。
此外,通过杆663被保持器661约束,防止了锁定防止钥匙68不必要地拔出。
在完成这些操作后,作业人员将门部件3从准闭锁位置Ps关闭到全闭锁位置Pc。由此,作业门1的闭锁完成。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作业门1关闭的状态下,作业人员仅通过将锁定防止钥匙68从钥匙贯穿孔69插入并操作,就能够在作业门1的锁定状态(门部件3关闭到全闭锁位置Pc的状态)和锁定防止状态(门部件3不能比准闭锁位置Ps进一步关闭的状态)之间切换。
并且,当进入作业门内时,作业人员通过携带锁定防止钥匙68,使得即使作业门1关闭,也不会误识别为锁定状态。
因而,在作业人员携带从钥匙贯穿孔69拔出的锁定防止钥匙68而进入到作业门内的状况下,即使作业门1被关闭,也不能使该作业门1成为锁定状态,能够防止作业人员被关在里面。
【第2实施方式】
在图7中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在钥匙约束机构66中,将锁定防止钥匙68的杆663的前端弯折而成为单向离合器664。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将保持器661的前端弯折而成为单向离合器664。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其他构成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关于共通的构成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这样的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进而,锁定防止钥匙68的杆663能够做成简单的板状,能够使作业人员携带的锁定防止钥匙68为比第1实施方式简单的构成。
这样,设置单向离合器664的部位可以是锁定防止钥匙68侧和锁定防止装置主体60的任一侧。
【第3实施方式】
在图8中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在钥匙约束机构66中,将锁定防止钥匙68的杆663的前端弯折而成为单向离合器664。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在保持器661上设置被螺旋弹簧施力的柱塞而形成单向离合器666。在该单向离合器666中,使柱塞的前端为倾斜面,在锁定防止钥匙68的杆663的前端以朝向能够闭锁位置Se接触时,柱塞能够后退而穿过,在朝向防止闭锁位置Sd接触时限制穿过。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其他构成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关于共通的构成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这样的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进而,锁定防止钥匙68的杆663能够做成单纯的板状,能够使作业人员携带的锁定防止钥匙68为比第1实施方式简单的构成。
这样,单向离合器664的结构只要能够获得单向穿过的功能,可以采用任意构成。
【第4实施方式】
在图9中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基本构成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但导向部64的构成和防止闭锁维持机构65的构成不同。因此,以下对不同的构成进行说明,关于共通的构成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使基座62沿着移动轴线Am移动的导向部64,使用固定在盒61的底面611上的导向销641和形成在基座62的四角上的导向孔642。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基座62在其对置的一对边缘上具有套筒644。
套筒644通过将基座62的端缘弯折而形成,与盒61的筒体612的内表面能够滑动地接触。利用这些套筒644和筒体612的内表面,来形成引导基座62的导向部64。
根据这样的套筒式的导向部64,使得即使在移动时基座62相对于移动轴线Am倾斜,也能够利用套筒644将朝向恢复。
在上述套筒式的导向部64中,为了使基座62和盒61的滑动顺畅,也可以在套筒644上设置由低摩擦性材料构成的衬垫645。
作为衬垫645,只要适当使用为低摩擦性的氟树脂等已有的材料即可。
此外,作为用于使基座62和盒61的滑动顺畅的构成,也可以在盒61的筒体612的内表面上设置沿着移动轴线Am延伸的轨道646。
作为轨道646,除了将金属材料的线条固定以外,也可以使筒体612的材料连续地突起,或者也可以使上述低摩擦性材料为带状并固定。
这样,作为导向部64,只要能够获得使基座62相对于盒61沿着移动轴线Am移动的功能,则可以采用任意构成。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防止闭锁维持机构65的移动限制部件而使用卡定销655,通过使其前端抵接在螺栓652的背面(与贯穿插入孔654对置的一侧)上,来限制基座62向能够闭锁位置Se侧的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在盒61的底面611上设置有能够贯穿插入到狭缝状的贯穿插入孔654中的卡定板656。在卡定板656上形成有卡定孔657,在该卡定孔657中能够贯穿插入圆筒销子锁651的螺栓652。
在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防止闭锁维持机构65中,通过使螺栓652贯穿插入到卡定板656的卡定孔657中,能够限制基座62相对于盒61的移动轴线Am方向的移动,能够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进而,卡定孔657能够同时限制螺栓652的沿着移动轴线Am的双向移动,即同时限制基座62的向底面611侧的移动和向开口面610侧的移动,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基座62向能够闭锁位置Se的移动。
这样,作为防止闭锁维持机构65,只要能够获得限制基座62相对于盒61的移动轴线Am的移动的功能,则可以采用任意构成。
【第5实施方式】
在图10中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矩形箱状的盒61和矩形板状的基座62及面板63。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使用圆筒状的盒61A和圆盘状的基座62A及面板63A。
基座62A在其周缘上形成有上述第4实施方式那样的套筒644A,在与盒61A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导向部64。基座62A被作为施力部件的螺旋弹簧643A向前侧施力。在基座62A上形成有切口662A,盒61A内的保持器661A能够穿过该切口662A。利用这些切口662A和保持器661A,来形成盒61A和基座62A的止转部。此外,导向销655从盒61A的中心错开配置,利用该构成也形成盒61A和基座62A的止转部。这些止转部也可以仅有某一方。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其他构成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是同样的,关于共通的构成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这样的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这样,关于构成锁定防止装置主体60的盒和基座等的构成,只要能够获得作为壳体和机构所期望的功能,则可以采用任意的形状或构成。
【第6实施方式】
在图11中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在设置作业门1的安全开关5时,将开关主体51固定在框部件2的柱4上,将门钥匙52固定在门部件3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将开关主体51固定在门部件3上,将门钥匙52固定在框部件2的柱4上。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其他构成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关于共通的构成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这样的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这样,安全开关5的设置状态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构成,只要锁定防止装置6能够利用防止闭锁机构67的开闭器671来防止门钥匙52被插入到开关主体51的插槽53中,则可以为任意的配置。
另外,在将开关主体51固定到门部件3上的情况下,优选的是适当注意使得开关主体51的配线与门部件3一起运动。
【第7实施方式】
在图12中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在锁定防止装置6中,通过防止闭锁机构67的开闭器671进入到门钥匙52向插槽53的插入路径上,来防止门部件3从准闭锁位置Ps关闭到全闭锁位置Pc。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作为锁定防止装置6的防止闭锁机构67而包括止挡件672,由该止挡件672将门部件3的端缘卡定,防止门部件3从准闭锁位置Ps关闭到全闭锁位置Pc。
本实施方式的止挡件672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开闭器671(参照图2和图3)同样地支承在基座62上,能够切换从面板63突出的长度。但是形成得比开闭器671长,以到达门部件3。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关于共通的结构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这样的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即,本实施方式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那样的结构不同,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利用开闭器671遮挡门钥匙52向插槽53的插入,从而直接阻断安全开关5的动作。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阻止门部件3向全闭锁位置Pc的移动,结果能够遮挡门钥匙52向插槽53的插入,由此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止挡件672等的锁定防止装置6与门钥匙52等的安全开关5无关,所以还能够将锁定防止装置6和安全开关5配置在不同的高度或不同的部位,从而能够确保作业门1周边的设备设置自由度。
【第8实施方式】
在图13中表示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7实施方式中,作为锁定防止装置6的防止闭锁机构67而使用止挡件672,利用该止挡件672将门部件3的端缘卡定,从而防止门部件3从准闭锁位置Ps关闭至全闭锁位置Pc。但是,被插入锁定防止钥匙68的钥匙贯穿孔69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形成在门部件3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在门部件3上形成延长板699,在该延长板699上形成钥匙贯穿孔69。此外,在同一延长板699上设置卡定突起698,使止挡件672与该卡定突起698抵接,由此进行门部件3的防止闭锁。
在图13中,锁定防止装置主体60固定在门部件3不到达的部位的柱4上。延长板699配置为一端固定在门部件3上并且另一端覆盖锁定防止装置主体60。
在延长板699上,在与将锁定防止装置主体60的锁定防止钥匙68插入的部位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钥匙贯穿孔69。
此外,在延长板699的背面(与锁定防止装置主体60对置侧的面)上形成有卡定突起698。当门部件3处于准闭锁位置Ps时,卡定突起698处于与锁定防止装置主体60的止挡件672对应的位置,通过卡定到止挡件672上,来防止门部件3关闭至全闭锁位置Pc。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其他构成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关于共通的构成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这样的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进而,与第7实施方式同样,能够获得锁定防止装置6与安全开关5之间的设置自由度,并且通过使用延长板699,使得不需要在门部件3上形成钥匙贯穿孔69,即使在将本发明的锁定防止装置6追加到已有的机床上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实施容易。
【第9实施方式】
在图14中表示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至第8实施方式中,分别由拉门式的门部件3和框部件2构成作业门1。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转动式的门部件3和框部件2构成作业门1。
在图14中,门部件3为转动式,相对于由实线表示的全闭锁位置Pc,能够向由双点划线表示的准闭锁位置Ps打开。
为了对应于这样的转动式的门部件3,还变更了安全开关5和锁定防止装置6的配置。
关于安全开关5,设置在柱4上的开关主体51的插槽53与门部件3对置配置,设置在门部件3的对应的位置上的门钥匙52能够插入。当门部件3处于全闭锁位置Pc时,将门钥匙52插入到插槽53内,当门部件3处于准闭锁位置Ps时,门钥匙52从插槽53脱出。
锁定防止装置6与第8实施方式同样,作为防止闭锁机构67而使用止挡件672,止挡件672配置为其前端抵接在门部件3的背面(锁定防止装置主体60侧)上。
止挡件672在后退的状态下也不与处于全闭锁位置Pc的门部件3接触。但是,在前进的状态下与门部件3接触,从而防止将门部件3比准闭锁位置Ps进一步关闭。
另外,锁定防止钥匙68为了当门部件3处于准闭锁位置Ps时到达锁定防止装置主体60,而需要具有充分的长度,但可以在关闭至全闭锁位置Pc时短门部件3的位移量。为此,锁定防止钥匙68可以是望远镜式等伸缩结构,也可以是弯折式等。
在这样的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进而,与第7实施方式同样,能够获得锁定防止装置6与安全开关5之间的设置自由度。
这样,本发明的锁定防止装置6并不限定于拉门式的作业门1,也能够应用于转动式的作业门1。
【第10实施方式】
在图15中表示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9实施方式中,在转动式的作业门1中,设置了使用止挡件672的锁定防止装置6。此时,止挡件672与门部件3直接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第8实施方式那样,在门部件3上设置延长板699,在该延长板699上形成钥匙贯穿孔69,并且使止挡件672抵接在该延长板699上。
在这样的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进而,与第7实施方式同样,通过使用止挡件672,能够获得锁定防止装置6与安全开关5之间的设置自由度。此外,与第8实施方式同样,不需要在门部件3上形成钥匙贯穿孔69,即使在将本发明的锁定防止装置6追加到已有的机床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实施容易。
(第11实施方式)
在图16中表示本发明的第11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至第10实施方式中,分别在锁定防止装置主体60的内部设置沿着移动轴线Am移动的基座62,使支承在该基座62上的开闭器671或止挡件672突出到锁定防止装置主体60的外部,利用这些开闭器671或止挡件672将门钥匙52的移动阻断,或者限制门部件3向关闭方向的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代替各实施方式那样的开闭器671或止挡件672进退的锁定防止装置主体60,而使用螺栓进退的圆筒销子锁。
在图16中,作业门1具有框部件2和拉门式的门部件3。在框部件2的柱4上设置安全开关5的开关主体51,在其插槽53中能够插入门部件3的门钥匙52。
在框部件2的柱4上固定有作为锁定防止装置6的主要部分的圆筒销子锁70。
圆筒销子锁70具有能够朝向门部件3进退的螺栓71。通过在圆筒销子锁70中插入专用的钥匙部件650并使其转动,能够使螺栓71进入或后退。另外,圆筒销子锁70具有收纳其机构部分的盒(省略附图标记)。
钥匙部件650安装在锁定防止钥匙68的前端。
锁定防止钥匙68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形成(参照图6)。但是,杆663固定在靠近轴681的把手682的位置上。
在门部件3上固定有延长板699的一端,该延长板699的另一端以覆盖圆筒销子锁70的方式配置。在覆盖延长板699的圆筒销子锁70的位置形成有钥匙贯穿孔69。
钥匙贯穿孔69是使锁定防止钥匙68贯穿插入的孔。钥匙贯穿孔69的轮廓形状为与锁定防止钥匙68的杆663对应的形状,仅在锁定防止钥匙68为特定的旋转状态时,杆663才能够穿过钥匙贯穿孔63。利用这些杆663和钥匙贯穿孔69构成钥匙约束机构66。
在门部件3上沿着延长板699连接着抵接板697。抵接板697是L字状的部件,远离门部件3侧的端部以从延长板699在交叉方向上立起的方式配置,能够抵接在上述圆筒销子锁70的螺栓71上。
此时,如果螺栓71是进入状态(图16的实线表示),则通过抵接板697抵接在螺栓71上,来限制门部件3比准闭锁位置Ps进一步关闭。另一方面,如果螺栓71是后退状态(图16的点划线表示),则抵接板697不抵接在螺栓71上,从而门部件3能够从准闭锁位置Ps关闭至全闭锁位置Pc。
利用这些圆筒销子锁70和抵接板697构成防止闭锁机构67。
在这样的本实施方式中,通常通过将圆筒销子锁70的螺栓71预先保持在后退的位置,使得门部件3能够闭锁至全闭锁位置Pc。并且,在该状态下,通过将锁定防止钥匙68贯穿插入到钥匙贯穿孔69中,使得门部件3不能超过准闭锁位置Ps而打开。
这里,操作锁定防止钥匙68,使螺栓71从圆筒销子锁70进入,并使杆663向与钥匙贯穿孔69重合的位置移动。由此,杆663能够穿过钥匙贯穿孔69,通过将锁定防止钥匙68拔出,使得门部件3能够超过准闭锁位置Ps而打开。
在该状态下,由于螺栓71从圆筒销子锁70进入,所以门部件3不能比准闭锁位置Ps进一步关闭,由此实现防止闭锁或防止作业人员关在里面。
另一方面,在将作业门1再次关闭时,将门部件3关闭至准闭锁位置Ps,将锁定防止钥匙68插入到钥匙贯穿孔69中,将前端的钥匙部件650插入到圆筒销子锁70中。并且,在直至杆663穿过钥匙贯穿孔69后,使锁定防止钥匙68旋转,操作圆筒销子锁70,使螺栓71后退。
由此,将螺栓71与抵接板697的抵接解除,门部件3能够关闭至全闭锁位置Pc。
根据这样的本实施方式,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进而,由于代替第1实施方式的锁定防止装置主体60而使用圆筒销子锁70,所以能够将构成大幅简化。
【第12实施方式】
在图17中表示本发明的第12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1实施方式中,在拉门式的作业门1中,应用了使用圆筒销子锁70的简单的锁定防止装置6。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转动式的作业门1中,应用使用同样的圆筒销子锁70的简单的锁定防止装置6。
在图17中,包括圆筒销子锁70的防止闭锁机构67、锁定防止钥匙68、钥匙贯穿孔69及钥匙约束机构66、延长板699及抵接板697是与第11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
但是,门部件3相对于框部件2为转动式,因此,安全开关5的设置位置和朝向不同,抵接板697以其前端与螺栓71的侧面抵接的方式配置。
根据这样的本实施方式,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进而,与第11实施方式同样,由于代替第1实施方式的锁定防止装置主体60而使用圆筒销子锁70,所以能够使构成大幅简化。
【第13实施方式】
在图18中表示本发明的第13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9实施方式(图14)、第10实施方式(图15)、第12实施方式(图17)中,在转动式的作业门1中,通过在门部件3上形成用于穿过锁定防止钥匙68的钥匙贯穿孔69,并且把手682根据其旋转角度而不能贯穿插入,来防止门部件3不必要地打开。
如图18所示,本实施方式具有基本上与图14所示的第11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钥匙贯穿孔69形成为把手682与其旋转角度无关地能够贯穿插入,并且在钥匙贯穿孔69中设置有发挥止回阀的功能的转动式的辅助门693。辅助门693以左右一对配置,分别转动自如地支承在门部件3上。辅助门693被未图示的螺旋弹簧等施力,通常维持在将钥匙贯穿孔69关闭的位置(沿着门部件3的表面的位置)。
在这样的本实施方式中,在将门部件3打开的状态下,能够将锁定防止钥匙68插入到锁定防止装置主体60中从而将门部件3关闭。此时,当门部件3关闭时,把手682穿过钥匙贯穿孔69,能够将辅助门693推开而伸出到门部件3的表侧。当把手682完全伸出到门部件3的表侧时,辅助门693再次关闭,在把手682的背侧将钥匙贯穿孔69关闭。
当在该状态下要将门部件3打开时,辅助门693将把手682卡定,从而不能将门部件3打开。这里,如果从锁定防止装置主体60将把手682拔出,则辅助门693打开,使把手682穿过,所以能够再次将门部件3打开。
通过使用发挥这样的止回阀的功能的辅助门693,能够防止意外的门部件3的开放。
【变形例】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构成,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等包含在本发明中。
例如,盒61、基座62、面板63等的材质除了金属制板材以外,也可以是合成树脂材料,各构成的形状和尺寸在实施时能够适当选择。这些关于各实施方式中的其他构成也是同样的。
Claims (9)
1. 一种锁定防止装置,是作业门的锁定防止装置,所述作业门具有形成有门钥匙或插槽的某一方的门部件、和形成有上述门钥匙或上述插槽的另一方的框部件,具有上述门钥匙不插入在上述插槽中的准闭锁位置和上述门部件完全关闭并且上述门钥匙插入在上述插槽中的全闭锁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钥匙贯穿孔,形成在上述门部件或上述框部件的某一方上;
盒,形成在上述门部件或上述框部件的另一方上;
锁定防止钥匙,从与上述盒的相反侧贯穿插入上述钥匙贯穿孔,前端被导入到上述盒内;
防止闭锁机构,限制上述门部件从上述准闭锁位置向上述全闭锁位置移动,并且能够通过上述锁定防止钥匙设定和解除;
钥匙约束机构,当将上述防止闭锁机构解除时,将上述锁定防止钥匙约束为贯穿插入在上述钥匙贯穿孔中的状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防止闭锁机构具有:
开闭器,能够沿着从防止闭锁位置到能够闭锁位置的移动轴线移动,当处于上述防止闭锁位置时,与处于上述准闭锁位置的上述门钥匙卡合,能够防止上述门钥匙向上述插槽的插入,并且当处于上述能够闭锁位置时不与上述门钥匙干涉;
施力部件,对上述开闭器向上述防止闭锁位置侧施力;和
防止闭锁维持机构,限制上述开闭器向上述能够闭锁位置侧移动,并且能够通过上述锁定防止钥匙设定和解除。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防止闭锁机构具有:
止挡件,能够沿着从防止闭锁位置到能够闭锁位置的移动轴线移动,当处于上述防止闭锁位置时,使处于上述准闭锁位置的上述门部件与上述框部件卡合,能够防止上述门部件向上述全闭锁位置的移动,并且当处于上述能够闭锁位置时,能够将上述门部件与上述框部件的卡合解除;
施力部件,对上述止挡件向上述防止闭锁位置侧施力;和
防止闭锁维持机构,限制上述止挡件向上述能够闭锁位置侧移动,并且能够通过上述锁定防止钥匙设定和解除。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锁定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防止闭锁机构具有收纳在上述盒中的基座、和沿着上述移动轴线相对于上述盒引导上述基座的导向部,
上述施力部件将上述基座相对于上述盒向上述防止闭锁位置侧施力,
上述防止闭锁维持机构限制上述基座相对于上述盒向上述能够闭锁位置侧移动,并且能够通过上述锁定防止钥匙设定和解除,
当上述基座处于相对于上述盒向上述能够闭锁位置侧移动了的状态时,上述钥匙约束机构约束上述锁定防止钥匙。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定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锁定防止钥匙在前端具有钥匙部件,
上述防止闭锁维持机构包括圆筒销子锁和移动限制部件,所述圆筒销子锁设置在上述基座上,能够插入上述钥匙部件,并且具有能够在与上述移动轴线交叉的方向上进退的螺栓,所述移动限制部件固定在上述盒上,从上述能够闭锁位置侧与进入状态的上述螺栓抵接。
6.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锁定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锁定防止钥匙具有向与上述移动轴线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杆,
上述钥匙约束机构包括保持器和单向离合器,所述保持器固定在上述盒上,能够与上述杆的上述防止闭锁位置侧抵接,所述单向离合器形成在上述保持器与上述杆之间,当上述杆向上述能够闭锁位置侧移动而与上述保持器抵接时使上述杆穿过,并且当上述杆向上述防止闭锁位置侧移动而与上述保持器抵接时,限制上述杆的穿过。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定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锁定防止钥匙具有贯穿插入在上述钥匙贯穿孔中的轴、和连接在上述轴上的把手,
上述把手能够将上述钥匙贯穿孔覆盖而闭锁。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锁定防止钥匙具有轴、从上述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杆和连接在上述轴的前端的钥匙部件,
上述防止闭锁机构是圆筒销子锁,设置在上述门部件或上述框部件的某一方上,能够插入上述钥匙部件,并且具有能够进退的螺栓,构成止挡件,该止挡件通过上述螺栓而能够沿着从防止闭锁位置到能够闭锁位置的移动轴线移动,当处于上述防止闭锁位置时,使处于上述准闭锁位置的上述门部件与上述框部件卡合,而能够防止上述门部件向上述全闭锁位置的移动,并且当处于上述能够闭锁位置时,能够将上述门部件与上述框部件的卡合解除,
上述钥匙约束机构由上述钥匙贯穿孔构成,该钥匙贯穿孔为当上述锁定防止钥匙处于特定的旋转角度时能够将上述杆贯穿插入的形状。
9. 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定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固定在上述门部件或上述框部件上的延长板,
上述钥匙贯穿孔形成于上述延长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47504 | 2014-03-11 | ||
JP2014047504A JP6297366B2 (ja) | 2014-03-11 | 2014-03-11 | ロック防止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07878A true CN104907878A (zh) | 2015-09-16 |
CN104907878B CN104907878B (zh) | 2017-05-03 |
Family
ID=54077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03615.1A Active CN104907878B (zh) | 2014-03-11 | 2015-03-10 | 锁定防止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297366B2 (zh) |
CN (1) | CN104907878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20845A (zh) * | 2016-11-10 | 2017-01-11 | 黄文意 | 一种便捷门锁 |
CN111236760A (zh) * | 2018-11-29 | 2020-06-05 |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 门锁 |
CN112292745A (zh) * | 2018-06-08 | 2021-01-29 | Idec株式会社 | 致动器单元及安全开关 |
CN112747247A (zh) * | 2020-12-28 | 2021-05-04 | 上海通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防坠落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295825Y (zh) * | 1997-05-07 | 1998-10-28 | 徐强 | 防误锁球形门锁 |
US20040025548A1 (en) * | 2001-01-29 | 2004-02-12 | Sargent Manufacturing Company | Security classroom function lock mechanism |
CN202240688U (zh) * | 2011-08-23 | 2012-05-30 |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机床设备安全防护门自动开关装置 |
CN102834573A (zh) * | 2010-04-01 | 2012-12-19 | 多玛两合有限公司 | 用于锁的防止操作锁的保护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5057108A1 (de) * | 2005-11-28 | 2007-05-31 | Pilz Gmbh & Co. Kg | Sicherheitsschalter zum Erzeugen eines Freigabesignals in Abhängigkeit von der Position einer beweglichen Schutztür |
JP4710648B2 (ja) * | 2006-02-23 | 2011-06-29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安全スイッチ |
JP5527591B2 (ja) * | 2010-02-04 | 2014-06-18 | Dmg森精機株式会社 | 工作機械 |
-
2014
- 2014-03-11 JP JP2014047504A patent/JP6297366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3-10 CN CN201510103615.1A patent/CN10490787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295825Y (zh) * | 1997-05-07 | 1998-10-28 | 徐强 | 防误锁球形门锁 |
US20040025548A1 (en) * | 2001-01-29 | 2004-02-12 | Sargent Manufacturing Company | Security classroom function lock mechanism |
CN102834573A (zh) * | 2010-04-01 | 2012-12-19 | 多玛两合有限公司 | 用于锁的防止操作锁的保护装置 |
CN202240688U (zh) * | 2011-08-23 | 2012-05-30 |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机床设备安全防护门自动开关装置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20845A (zh) * | 2016-11-10 | 2017-01-11 | 黄文意 | 一种便捷门锁 |
CN112292745A (zh) * | 2018-06-08 | 2021-01-29 | Idec株式会社 | 致动器单元及安全开关 |
CN111236760A (zh) * | 2018-11-29 | 2020-06-05 |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 门锁 |
CN112747247A (zh) * | 2020-12-28 | 2021-05-04 | 上海通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防坠落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07878B (zh) | 2017-05-03 |
JP6297366B2 (ja) | 2018-03-20 |
JP2015172270A (ja) | 2015-10-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07878A (zh) | 锁定防止装置 | |
EP2447450B1 (en) | Door handle closure system | |
US9704607B2 (en) | Highly safe control mechanism for a device for the sealed transfer between two closed spaces | |
CN106170842A (zh) | 带锁定装置的安全开关 | |
US10087655B2 (en) | Cylinder lock | |
EP3517711B1 (en) | Windows and doors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 |
EP3299550A1 (de) | Elektrischer türöffner für pendeltür mit magnetischem riegel | |
KR101986613B1 (ko) | 슬라이딩 도어용 도어락장치 | |
WO2018002569A1 (en) | A cam assembly for a lock and a lock comprising same | |
CN201056920Y (zh) | 用于通风窗的锁定组件 | |
KR101831246B1 (ko) | 도어 록킹장치 | |
KR20100051774A (ko) | 도어 보조 잠금장치 | |
KR101371255B1 (ko) | 차량의 슬라이딩 도어용 잠금장치 | |
KR101782579B1 (ko) | 슬라이딩 도어용 잠금장치 | |
IT201800000547A1 (it) | Sezionatore rotativo con manopola di comando lucchettabile | |
DK200200414U4 (da) | Hængsel samt anvendelse af samme | |
KR102221275B1 (ko) | 환기 및 추락방지를 위한 창문의 안전 잠금장치 | |
DE102014100209B4 (de) | Reisekoffer mit Zweifach-Schlossanordnung | |
EP3527754B1 (en) | Security device for a cylinder lock | |
JP6738291B2 (ja) | 折戸 | |
KR20200142334A (ko) | 슬라이딩 도어용 잠금장치 | |
EP3806124A1 (en) | Actuator unit and safety switch | |
KR101195925B1 (ko) | 도어 보조 잠금장치 | |
KR102722185B1 (ko) | 도어 인터락 스위치 및 그 도어 인터락 스위치의 락 아웃용 키모듈 | |
KR102470773B1 (ko) | 핀 커버가 개선된 자물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