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3036B - 切削刀具 - Google Patents
切削刀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03036B CN104903036B CN201380068284.1A CN201380068284A CN104903036B CN 104903036 B CN104903036 B CN 104903036B CN 201380068284 A CN201380068284 A CN 201380068284A CN 104903036 B CN104903036 B CN 10490303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tting
- cutting edge
- minimizing portion
- breach
- cutting to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5/00—Milling-cutters
- B23C5/16—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other than shape
- B23C5/20—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other than shape with removable cutte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 B23C5/22—Securing arrangements fo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 B23C5/2204—Securing arrangements fo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with cutting inserts clamped against the walls of the recess in the cutter body by a clamping member acting upon the wall of a hole in the insert
- B23C5/2208—Securing arrangements fo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with cutting inserts clamped against the walls of the recess in the cutter body by a clamping member acting upon the wall of a hole in the insert for plate-like cutting inserts
- B23C5/2213—Securing arrangements fo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with cutting inserts clamped against the walls of the recess in the cutter body by a clamping member acting upon the wall of a hole in the insert for plate-like cutting inserts having a special shap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5/00—Milling-cutters
- B23C5/16—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other than shape
- B23C5/20—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other than shape with removable cutte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 B23C5/22—Securing arrangements fo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 B23C5/2204—Securing arrangements fo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with cutting inserts clamped against the walls of the recess in the cutter body by a clamping member acting upon the wall of a hole in the insert
- B23C5/2226—Securing arrangements fo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with cutting inserts clamped against the walls of the recess in the cutter body by a clamping member acting upon the wall of a hole in the insert for plate-like cutting inserts fitted on an intermediate carrier, e.g. shank fixed in the cutter bod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0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ing inserts
- B23C2200/04—Overall shape
- B23C2200/0433—Parallelogra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0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ing inserts
- B23C2200/04—Overall shape
- B23C2200/0477—Triangula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0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ing inserts
- B23C2200/08—Rake or top surfaces
- B23C2200/085—Rake or top surfaces discontinuou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0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ing inserts
- B23C2200/12—Side or flank surfaces
- B23C2200/128—Side or flank surfaces with one or more groov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0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ing inserts
- B23C2200/36—Other features of the milling insert not covered by B23C2200/04 - B23C2200/32
- B23C2200/367—Mounted tangentially, i.e. where the rake face is not the face with largest area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1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ers
- B23C2210/16—Fixation of inserts or cutting bits in the tool
- B23C2210/168—Seats for cutting inserts, supports for replacable cutting bi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1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ers
- B23C2210/66—Markings, i.e. symbols or indicating mark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5/00—Milling-cutters
- B23C5/16—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other than shape
- B23C5/20—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other than shape with removable cutte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 B23C5/202—Plate-like cutting inserts with special for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切削刀具,其减少切削负荷并且即使切削刃损坏或变形也能被准确地放置于切削工具的耦合部。为此,本发明的切削刀具包括上表面、下表面、连接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多个侧表面以及形成在多个侧表面和上表面之间的多个上切削刃。另外,与切削工具的耦合部耦合的切削刀具包括:第一和第二上切削负荷减少部,其形成在上表面上且被设置在每个侧边,以便减少切削负荷,每个侧边接触多个上切削刃的互相面对的第一和第二上切削刃;以及被设置在多个侧表面的第一侧表面上的一侧位置设置部,第一侧表面不接触第一和第二上切削刃,以便将切削刀具的位置设置在耦合部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削刀具。
背景技术
通常,切削刀具用于在与被安装在机床上的切削工具耦合的同时切削包括铁、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等的工件材料。
该切削刀具通常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和连接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多个侧表面。上切削刃被设置在侧表面和上表面之间,并且下切削刃被设置在侧表面和下表面之间。
作为相关技术,注册于韩国的专利第10-1145491号公开了如图9和10所示的切削刀具,该切削刀具设置有多个槽13a、13b、13c,槽13a、13b、13c被形成在侧表面上,以不仅减少切削负荷,而且防止了用于切削工具的奇数的和偶数的耦合部2的相同形状的切削刃的通用。该多个槽将上切削刃11’和下切削刃11”分成多个构件11a’、11b’、11c’、11d’、11a”、11b”、11c”、11d”,以产生切屑的有效释放,以最大限度地减小与工件材料的接触面积,并且以通过被插入到被形成在切削工具的耦合部2上的多个定位突出部113a、113b、113c中的方式准确地定位切削刀具10,以便防止奇数的和偶数的耦合部2的通用。
另外,当上切削刃11’的一侧在加工期间损坏或变形时,这将导致多个槽13a、13b、13c的破损或变形,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多个槽13a、13b、13c被损坏或变形,多个定位突出部113a、113b、113c不能被插入到多个槽13a、13b、13c中。因此,即使在当下切削刃11”的侧边和上切削刃11’的其余的侧边仍然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时,切削刀具也必须被处理。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切削刀具,其不仅能够减少切削负荷,还能够在即使当切削刃损坏或者变形时被准确地定位在切削工具的耦合部中。
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实施方式,切削刀具包括上表面、下表面、连接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多个侧表面以及被形成在多个侧表面和上表面之间的多个上切削刃,其中切削刀具与切削工具的耦合部耦合,并且切削刀具包括第一和第二上切削负荷减少部,第一和第二上切削负荷减少部被形成在上表面上,并且被设置在与多个切削刃中的面对彼此的第一和第二上切削刃接触的每条侧边,以便减少切削负荷;
以及被设置在多个侧表面的第一侧表面上的一侧位置设置部,其中第一侧表面不接触第一和第二上切削刃,以便将切削刀具的位置设置在耦合部中。
第一上切削负荷减少部可包括被形成在上表面的第一上切削刃上的、在朝向第二上切削刃的方向上延长的至少一个上部一侧缺口,并且第二上切削负荷减少部包含被形成在上表面的第二上切削刃上的、在朝向第一上切削刃的方向上延长的至少一个上部另侧缺口,至少一个上部一侧缺口和至少一个上部另侧缺口可被设置为彼此不同的数量。
至少一个上部一侧缺口可包括第一上部一侧缺口,并且至少一个上部另侧缺口可包括第一上部另侧缺口和第二上部另侧缺口,并且第一虚线被绘制为从第一上部一侧缺口的纵向到第二上切削刃时,第一虚线可被定位在第一和第二上部另侧缺口之间。
切削刀具可额外地包括被形成在多个侧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多个下切削刃;以及被形成在下表面上的第一下切削负荷减少部和第二下切削负荷减少部,并且第一下切削负荷减少部和第二下切削负荷减少部形成在与多个下切削刃中的第一下切削刃和第二下切削刃接触的侧边上,以便减少切削负荷,其中第一和第二下切削刃彼此面对。
相对于连接第一侧表面的中心点和与第一侧表面相对的表面的中心点的中心轴,第一和第二上切削负荷减少部以及具有第一和第二上切削负荷减少部的上表面,可以180度旋转地与第一和第二下切削负荷减少部以及具有第一和第二下切削负荷减少部的下表面对称。
一侧位置设置部可包括被形成在第一侧表面的上部上的第一一侧位置设置槽;以及被形成在第一侧表面的下部上的第二一侧位置设置槽,其中第一一侧位置设置槽和第二一侧位置设置槽是相互离心的且是相对于第一侧表面的中心点180度旋转对称的。
切削刀具可额外包括被形成在多个侧表面中的第二侧表面上的另侧位置设置部,其中第二侧表面不接触第一和第二上切削刃,并且与第一侧表面相对,以便将切削刀具的位置设置在耦合部中,并且另侧位置设置部可具有与一侧位置设置部的相对于第一侧表面的中心点对角线对称的形状相同的形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如上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切削刀具能提供以下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上切削负荷减少部和一侧位置设置部被形成在分别的表面上,即是,形成在上表面和侧表面上,以致,可能的是,不仅通过上切削负荷减少部减少切削负荷,而且还即使当上切削刃损坏或变形时,也能通过一侧位置设置部将切削刀具准确地插入到切削工具的耦合部中。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切削负荷减少部和另侧位置设置部被设置在分别的表面上,即是,被设置在上表面和侧表面上,以致,可能的是,不仅通过下切削负荷减少部减少切削负荷,而且还即使当下切削刃损坏或变形时,也能通过另侧位置设置部将切削刀具准确地插入到切削工具的耦合部中。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第一上切削负荷减少部和第二上切削负荷减少部以及具有第一和第二上切削负荷减少部的上表面,与第一下切削负荷减少部和第二下切削负荷减少部以及具有第一和第二下切削负荷减少部的下表面相对于中心轴180度旋转对称,该中心轴连接第一侧表面的中心点和与第一侧表面相对的表面的中心点,其中第一一侧位置设置槽和第二一侧位置设置槽是相互离心的且是相对于第一侧表面的中心点180度旋转对称的,以便第一上切削刃(即是,被设置在第一上切削负荷减少部的上的上切削刃)和第一下切削刃(即是,被设置在第一下切削负荷减少部的上的下切削刃),以及第二上切削刃(即是,被设置在第二上切削负荷减少部的上的上切削刃)和第二下切削刃(即是,被设置在第二下切削负荷减少部的上的下切削刃)是通用的,然而,每个形状都不同的第一上切削刃和第二下切削刃以及第二上切削刃和第一下切削刃不允许通用。结果是,允许与切削工具的奇数的耦合部(或偶数的耦合部)的准确的耦合,即是,没有不同形状的切削刃被用来替代的可能性。即是,相同形状的切削刃能总是以相同的定向被耦合到奇数的耦合部(或偶数的耦合部),然而不完全的耦合能防止不同形状的切削刃被耦合到奇数的耦合部(或偶数的耦合部)的不期望的可能性。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侧位置设置部的形状与相对于第一侧表面的中心点对角线对称的形状相同,从而仅允许一侧位置设置部被耦合到切削工具的奇数的耦合部(或偶数的耦合部),然而,相反地,仅允许另侧位置设置部被耦合到切削工具的偶数的耦合部(或奇数的耦合部),从而防止了不同形状的切削刃与一个耦合部的通用。
附图说明
从下面的结合附图的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益处将变得显而易见且更容易理解: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切削刀具的立体视图。
图2是图1的切削刀具的从上方看的平面视图。
图3是图1的切削刀具的前视图。
图4是图1的切削刀具的从下方看的底视图。
图5是图1的切削刀具的后视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切削刀具被安装于其上的切削工具的立体视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图6的第一切削刀具的第一上切削负荷减少部和图6的第二切削刀具的第二上切削负荷减少部的相关特征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切削刀具被安装到切削工具的耦合部上的立体视图。
图9是示出了相关技术的切削刀具的示意图。
图10是切削工具的要与相关技术的切削刀具耦合的耦合部从底部垂直地看的平面视图。
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优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实施方式,以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实现本发明。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本发明能被实施为多种结构,并且不被限制于本文所描述的这些结构。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切削刀具的立体视图,图2是图1的切削刀具的从上方看的平面视图,图3是图1的切削刀具的前视图,图4是图1的切削刀具的从下方看的底视图,图5是图1的切削刀具的后视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切削刀具被安装于其上的切削工具的立体视图,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图6的第一切削刀具的第一上切削负荷减少部和图6的第二切削刀具的第二上切削负荷减少部的相关特征的示意图,并且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切削刀具被安装到切削工具的耦合部上的立体视图。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切削刀具A被耦合到切削工具B(例如,铣刀)的耦合部201,并且切削刀具A包括上表面110、下表面120、连接上表面110和下表面120的多个侧表面130、以及被设置在多个侧表面130和上表面110之间的多个上切削刃140。
如图1、2和4所示,上表面110和下表面120可具有近似梯形的形状,但并不被限制于此。进一步,相对于穿过耦合孔111的垂直轴(VS),上表面110和下表面120可被形成为相对彼此以预定的角度扭转。而且,相对于多个侧表面130中的第一侧表面131(例如,图1中的前表面)的中心点C1,上表面110和下表面120互相可180度旋转对称。
如图1所示,并且参考图1,多个侧表面130可包括对应前表面的第一侧表面131以及对应后表面的第二侧表面132(图5中的132)。进一步,第一侧表面131的上部和下部可相对于第一侧表面131的中心点(图3中的C1)相互180度旋转对称,并且第二侧表面132的上部和下部可相对于第二侧表面132的中心点(图5中的C2)相互180度旋转对称。而且,如图1所示,并且参考图1,多个侧表面130可额外的包括对应左侧表面的第三侧表面133(图3中的133)和对应右侧表面的第四侧表面134。
多个上切削刃140实质地是切削工件材料(图7中的10)的部分,并且多个上切削刃140可包括被设置在上表面110和第三侧表面133之间的第一上切削刃141以及被设置在上表面110和第四侧表面134之间的第二上切削刃142。进一步,第一和第二上切削刃141、142可平行地面向彼此。
另外,如图1至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切削刀具A可包括第一上切削负荷减少部151和第二上切削负荷减少部155以及一侧位置设置部160。
首先参考图1和2,将描述第一和第二上切削负荷减少部151、155。
第一和第二上切削负荷减少部151、155可被设置在上表面上,即是,被设置在接触第一和第二上切削刃141、142的侧边上,以减少切削负荷。
具体地,第一上切削负荷减少部151可被具体地形成在上表面110上的第一切削刃141上,并且包括在朝向第二上切削刃142的方向上延长的至少一个上部一侧缺口。作为至少一个上部一侧缺口的例子,如图1和2所示可以仅有一个上部一侧缺口151a,但实施方式并不被限制于此。因此,可形成多个上部一侧缺口。
第二上切削负荷减少部155可被具体地形成在上表面110上的第二上切削刃142上,并且包括在朝向第一上切削刃141的方向上延长的至少一个上部另侧缺口。作为至少一个上部另侧缺口的例子,如图1和2所示可有两个上部另缺口155a、155b,但实施方式并不被限制于此。因此,只要上部另侧缺口的数量不同于上述的至少一个上部一侧缺口的数量,可形成两个或更多上部另侧缺口。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和2详细地描述第一和第二上切削负荷减少部151、155。
例如,第一上切削负荷减少部151可包括第一上部一侧缺口151a,并且第二上切削负荷减少部155可包括第一和第二上部另侧缺口155a、155b。具体地,当第一虚线(图2中的L1)被绘制为在第一上部一侧缺口151a到的长度方向上从第一上部一侧缺口151a到第二上切削刃142时,第一虚线(图2中的L1)可被定位在第一和第二上部另侧缺口155a、155b之间。
因此,如图6所示,第一切削刀具A1与切削工具B的第一耦合部201耦合,其中第一切削刀具A1的第一和第二上部另侧缺口155a、155b与第一耦合部201的一个表面接触耦合。第二切削刀具A2与切削工具的第二耦合部202耦合,其中第二切削刀具A2的第一上部一侧缺口151a与第二耦合部202的一个表面接触耦合。在这种情况下,即是,在第一切削刀具A1的其中形成有第一上部一侧缺口151a的第一上切削刃141以及第二切削刀具A2的其中具有第一和第二上部另侧缺口155a、155b的第二上切削刃142各自被布置在切削工件材料10的位置中的情况下,切削工具B相对于旋转的中心轴(图6的S1)被逆时针旋转。结果是,由于第一切削刀具A1的第一上切削刃141的第一上部一侧缺口151a的存在,特定的部分(见图7中的部分(a))仍然未被切削,但随后被第二切削刀具A2的第二上切削刃142切削(见图7中的部分(b))。因此,工件材料10的切削部分能保持线性结构(见图7中的部分(c))。
而且,在工件材料10的切削期间,由于第一上部一侧缺口151a,第一上切削刃141可具有减少的切削负荷,并且由于第一和第二上部另侧缺口155a、155b,第二上切削刃142可具有减少的切削负荷。
下文中,将参考图1和3进一步描述上述的一侧位置设置部160。
一侧位置设置部160被设置在多个侧表面中的第一侧表面131上,其中第一侧表面131不接触第一和第二上切削刃141、142。一侧位置设置部160起到了将切削刀具A的位置设置在切削工具(图8中的B)的耦合部(图8中的201)中的作用。
具体地,一侧位置设置部160可包括被形成在第一侧表面131的上部上的第一一侧位置设置槽161,以及被形成在第一侧表面131的下部上的第二一侧位置设置槽162。具体地,第一和第二一侧位置设置槽161、162可形成为相互离心的,且形成为相对于第一侧表面131的中心点(图3中的C1)彼此180度旋转对称。
因此,因为可以将插入到耦合突出部(图8中的201a)中的第一一侧位置设置槽161移除,该耦合突出部形成在切割工具(图8中的B)的耦合部(图8中的201)上,相对于第一侧表面131的中心点(图3中的C1)180度旋转切削刀具A,并且将第二一侧位置设置槽162插入到耦合突出部(图8中的201a)中,所以即使第一上切削刃141磨损,下面描述的第一下切削刃171仍然能被使用。
另外,如图5所示,根据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切削刀具A可额外包括另侧位置设置部190。
另侧位置设置部190被设置在多个侧表面130中的第二侧表面132上,其中第二侧表面132不接触第一和第二上切削刃141、142,并且与第一侧表面131相对。另侧位置设置部190起到了将切削刀具A的位置设置在切削工具(图8中的B)的耦合部(图8中的201)中的作用。
具体地,另侧位置设置部190可具有与上述的一侧位置设置部160的相对于第一侧表面131的中心点(图3中的C1)、关于对角线(图3中的DL)对称的形状相同的形状。即是,如果另侧位置设置部190包括形成在第二侧表面132的上部上的第一另侧位置设置槽191和形成在第二侧表面132的下部上的第二另侧位置设置槽192,第一和第二另侧位置设置槽191、192的位置则可与上述第一和第二一侧位置设置槽161、162的、相对于第一侧面131的中心点(图3中的C1)对角线对称的位置相同。
另外,如图8所示,假定,切削工具B的第一耦合部201的耦合突出部201a被形成为独有地插入到上述的第二一侧位置设置槽162中,并且切削工具B的第二耦合部202的耦合突出部202a被形成为独有地插入到上述的第二另侧位置设置槽192中。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穿过耦合孔111的垂直轴VS 180度旋转切削刀具A,并且将具有第二另侧位置设置部190的第二侧表面132对准面对第一耦合部201,将不允许另侧位置设置槽192插入到第一耦合部201的耦合突出部(图8中的201a)中。这最终将仅允许第一上切削刃141(或下面将描述的第一下切削刃171)被使用于切削工件材料10,并且防止了第一和第二上切削刃141、142与切削工具B的第一耦合部201的通用,或第一和第二下切削刃171、172与切削工具B的第一耦合部201的通用。
因此,如图6所示,第一切削刀具A1以第一上切削刃141(或下面将要描述的第一下切削刃171)被暴露在外侧的方式与奇数的(或偶数的)耦合部(见201)耦合,并且第二切削刀具A2以第二上切削刃142(或下面将要描述的第二下切削刃172)被暴露在外侧的方式与偶数的(或奇数的)耦合部(见202)耦合。结果是,可能的是,不仅在切削工具B的旋转期间产生了工件材料10的线性处理(见图7c中的10),还减少了切削负荷。
更进一步,虽然未示出,可能的是,相对于上述的垂直轴VS 180度旋转第一切削刀具A1,并且与切削工具B的第二耦合部202耦合,以使用第一切削刀具A1的第二上切削刃。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切削刀具A可额外地包括多个下切削刃170和第一下切削负荷减少部181和第二下切削负荷减少部185。
多个下切削刃170实质地是切削工件材料10的部分,并且可包括被设置在下表面120和第四侧表面134之间的第一下切削刃171,以及被设置在下表面120和第三侧表面133之间的第二下切削刃172。进一步,第一和第二下切削刃171、172可平行地面对彼此。
第一和第二下切削负荷减少部181、185可被设置在下表面120上,并且为了切削负荷的减少的目的,可被特别地设置在接触第一和第二下切削刃171、172的侧边上。
具体地,相对于连接第一侧表面131的中心点(图3中的C1)和第二侧表面132的中心点(图3中的C2)的中心轴(图1中的CS),第一和第二上切削负荷减少部151、155和具有第一和第二上切削负荷减少部151、155的上表面110,可以180度旋转地与第一和第二下切削负荷减少部181、185和具有第一和第二下切削负荷减少部181、185的下表面120对称。
因此,当第一上切削刃141(或者第二上切削刃142)磨损时,可能的是,相对于上述的中心轴(图1中的CS)180度旋转第一上切削刃141(或者第二上切削刃142),以使用第一下切削刃171(或第二下切削刃172)。如上述,因为第一一侧位置设置槽161和第二一侧位置设置槽162是相互离心的,且是相对于第一侧表面131的中心点C1而180度旋转对称的,所以不可能将不同形状的第一上切削刃141与第二下切削刃171通用,或者将不同形状的第二上切削刃142与第一下切削刃172通用。
因此,预定的切削刃在不可能与不同形状的切削刃通用的情况下,能被准确地耦合到切削工具B的奇数的耦合部(见201)(或偶数的耦合部(见202))。即是,具有相同形状的切削刃总是以恒定的相同定向被耦合到奇数的耦合部(见201)(或偶数的耦合部(见202)),同时不完全耦合防止将不同形状的切削刃耦合到奇数的耦合部(见201)(或偶数的耦合部(见202))。
下文中,将参考图1和4更加详细地描述上述的第一和第二下切削负荷减少部181、185。
具体地,第一下切削负荷减少部181可包括至少一个下部一侧缺口,其被形成在下表面120的第一下切削刃171上,并且在朝向第二下切削刃172的方向上延长。图4示出了作为至少一个下部一侧缺口的例子的一个单一的下部一侧缺口181a,但实施方式并不被限制于任何具体的例子。例如,可能存在多个下部一侧缺口。
第二下切削负荷减少部185可包括至少一个下部另侧缺口,其被形成在下表面120的第二下切削刃172上,并且在朝向第一下切削刃171的方向上延长。图4示出了作为至少一个下部另侧缺口的例子的两个下部另侧缺口185a、185b,但实施方式并不被限制于任何具体的例子。例如,假若其数量与至少一个下部一侧缺口的数量不同,则可能存在两个或更多的下部另侧缺口。
下文中,将参考图1和2更详细地描述上述的第一和第二下切削负荷减少部181、185。
例如,第一下切削负荷减少部181可包括第一下部一侧缺口181a,并且第二下切削负荷减少部185可包括第一下部另侧缺口185a和第二下部另侧缺口185b。具体地,当第二虚线L2被绘制为从第一下部一侧缺口181a的纵向到第二下切削刃172时,第二虚线L2可被定位在第一和第二下部另侧缺口185a、185b之间。
因此,如图7所示,使用第二切削刀具A2的第二下切削刃172切削工件材料10的未切削部分(见图7中的部分(b)),该未切削部分在第一切削刀具A1的第一下切削刃171的第一下部一侧缺口181a处仍然未被切削(见图7中的部分(a))。结果是,工件材料10的切削部分的最终结构能被保持为线性的(见图7中的部分(c))。
而且,当工件材料10被切削时,由于第一下部一侧缺口181a,第一下切削刃171能具有减少的切削负荷,并且由于第一和第二下部另侧缺口185a、185b,第二下切削刃172能具有减少的切削负荷。
如上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切削刀具A能具有以下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上切削负荷减少部151、155和一侧位置设置部160被设置在分别的表面上,即是,设置在上表面110上和侧表面130上。因此,上切削负荷减少部151、155减少切削负荷,并且即使当上切削刃140损坏或变形时,一侧位置设置部160也能准确地将切削刀具A定位于切削工具B的耦合部201中。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切削负荷减少部181、185和另侧位置设置部190被设置在分别的表面上,即是,设置在上表面110上和侧表面130上。因此,下切削负荷减少部181、185减少切削负荷,并且即使当下切削刃170损坏或变形时,一侧位置设置部160或另侧位置设置部190也能准确地将切削刀具A定位于切削工具B的耦合部201中。
上述示例实施方式和益处仅为示例性的,并且不被视为限制性的。本教导能容易地被应用于其他类型的设备。而且,示例实施方式的描述旨在说明,而不是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并且许多可替代方式、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
工业适用性
本发明是可适用地用于加工工业机械构件等的切削刀具。
Claims (8)
1.一种切削刀具,其包含:
上表面、下表面、连接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多个侧表面以及被形成在多个侧表面和上表面之间的多个上切削刃,切削刀具与切削工具的耦合部耦合,并且切削刀具包括第一上切削负荷减少部和第二上切削负荷减少部,第一上切削负荷减少部和第二上切削负荷减少部被形成在上表面上,并且被设置在与多个上切削刃中的面对彼此的第一上切削刃和第二上切削刃接触的每条侧边,以便减少切削负荷,
所述切削刀具的特征在于,一侧位置设置部被设置在多个侧表面的第一侧表面上,其中第一侧表面不接触第一上切削刃和第二上切削刃,以便将切削刀具的位置设置在耦合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具,其中,第一上切削负荷减少部包括至少一个上部一侧缺口,该至少一个上部一侧缺口被形成在上表面的第一上切削刃上,并且在朝向第二上切削刃的方向上延长,并且
第二上切削负荷减少部包含至少一个上部另侧缺口,该至少一个上部另侧缺口被形成在上表面的第二上切削刃上,并且在朝向第一上切削刃的方向上延长,其中
至少一个上部一侧缺口和至少一个上部另侧缺口被设置为彼此不同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削刀具,其中,至少一个上部一侧缺口包含第一上部一侧缺口,并且
至少一个上部另侧缺口包含第一上部另侧缺口和第二上部另侧缺口,其中
当第一虚线被绘制为从第一上部一侧缺口的纵向到第二上切削刃时,第一虚线可被定位在第一上部另侧缺口和第二上部另侧缺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具,进一步包含:
多个下切削刃,其被形成在多个侧表面和下表面之间;以及
第一下切削负荷减少部和第二下切削负荷减少部,第一下切削负荷减少部和第二下切削负荷减少部被形成在下表面上,并且形成在与多个下切削刃中的第一下切削刃和第二下切削刃接触的侧边上,以便减少切削负荷,其中第一下切削刃和第二下切削刃彼此面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削刀具,其中,相对于连接第一侧表面的中心点和与第一侧表面相对的表面的中心点的中心轴,第一上切削负荷减少部和第二上切削负荷减少部以及具有第一上切削负荷减少部和第二上切削负荷减少部的上表面,180度旋转地与第一下切削负荷减少部和第二下切削负荷减少部以及具有第一下切削负荷减少部和第二下切削负荷减少部的下表面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具,其中,一侧位置设置部包含:
第一一侧位置设置槽,其被形成在第一侧表面的上部上;以及
第二一侧位置设置槽,其被形成在第一侧表面的下部上,其中第一一侧位置设置槽和第二一侧位置设置槽是相互离心的且是相对于第一侧表面的中心点180度旋转对称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削刀具,进一步包含另侧位置设置部,其被形成在多个侧表面中的第二侧表面上,其中第二侧表面不接触第一上切削刃和第二上切削刃,并且与第一侧表面相对,以便将切削刀具的位置设置在耦合部中,其中另侧位置设置部具有与一侧位置设置部的相对于第一侧表面的中心点对角线对称的形状相同的形状。
8.一种铣刀,其安装有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切削刀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2-0156491 | 2012-12-28 | ||
KR1020120156491A KR101440957B1 (ko) | 2012-12-28 | 2012-12-28 | 절삭 인서트 |
PCT/KR2013/003663 WO2014104489A1 (ko) | 2012-12-28 | 2013-04-29 | 절삭 인서트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03036A CN104903036A (zh) | 2015-09-09 |
CN104903036B true CN104903036B (zh) | 2016-12-14 |
Family
ID=51021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68284.1A Active CN104903036B (zh) | 2012-12-28 | 2013-04-29 | 切削刀具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808871B2 (zh) |
KR (1) | KR101440957B1 (zh) |
CN (1) | CN104903036B (zh) |
DE (1) | DE112013006280B4 (zh) |
WO (1) | WO201410448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2108752B3 (de) | 2012-09-18 | 2014-01-23 | Hartmetall-Werkzeugfabrik Paul Horn Gmbh | Schneideinsatz und Werkzeug zur spanenden Bearbeitung eines Werkstücks |
DE102012108751A1 (de) * | 2012-09-18 | 2014-03-20 | Hartmetall-Werkzeugfabrik Paul Horn Gmbh | Schneideinsatz und Werkzeug zur spanenden Bearbeitung eines Werkstücks |
US20150117969A1 (en) * | 2013-10-29 | 2015-04-30 | Kennametal Inc. | Cutting insert and shim for heavy machining operations |
EP3281732B1 (en) * | 2015-04-06 | 2022-12-14 | Tungaloy Corporation | Cutting insert and cutting-edge-replaceable cutting tool |
US10406609B2 (en) * | 2017-11-30 | 2019-09-10 | Iscar, Ltd. | Single-sided four-way indexable positive cutting insert and insert mill therefor |
US10906107B2 (en) | 2018-06-11 | 2021-02-02 | Iscar, Ltd. | Single-sided four-way indexable positive cutting insert and insert mill therefor |
JP6744599B1 (ja) * | 2019-03-01 | 2020-08-19 | 株式会社タンガロイ | 切削インサート |
US11850670B2 (en) * | 2020-04-24 | 2023-12-26 | Kennametal India Ltd. | Milling cutting inserts |
JP6974808B1 (ja) * | 2021-02-10 | 2021-12-01 | 株式会社タンガロイ | 切削インサート |
USD1006078S1 (en) * | 2021-11-10 | 2023-11-28 | Korloy Inc. | Cutting insert for machine tools for metalworking |
USD986935S1 (en) * | 2021-11-10 | 2023-05-23 | Korloy Inc. | Cutting insert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82553A (zh) * | 2001-04-26 | 2002-12-04 | 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 多刃刀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636602A (en) * | 1969-07-11 | 1972-01-25 | Frank Owen | Cutting tools |
US3701187A (en) * | 1970-12-15 | 1972-10-31 | Ingersoll Milling Machine Co | Slotting cutter and indexable inserts therefor |
US3716900A (en) * | 1972-02-25 | 1973-02-20 | Ingersoll Milling Machine Co | Indexable cutting insert and holder therefor |
US3875631A (en) * | 1972-08-15 | 1975-04-08 | Paul Malinchak | Inserts for metal cutters |
US4140431A (en) * | 1977-11-18 | 1979-02-20 | Kennametal Inc. | Cutting insert |
SE437228B (sv) * | 1982-05-17 | 1985-02-18 | Santrade Ltd | Sker for spanskerande bearbetning |
GB2179281B (en) | 1985-08-21 | 1989-12-06 | Gen Electric | Cutting tool insert having cutting edges with recesses |
SE513610C2 (sv) * | 1998-02-03 | 2000-10-09 | Sandvik Ab | Skär för spånavskiljande bearbetning |
JP3952853B2 (ja) * | 2002-05-24 | 2007-08-01 |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 スローアウェイチップ |
JP5023628B2 (ja) * | 2006-09-13 | 2012-09-12 |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 ラフィングエンドミル |
US7591614B2 (en) * | 2007-11-20 | 2009-09-22 | Kennametal Inc. | Cutting insert with serrations |
JP2009241212A (ja) * | 2008-03-31 | 2009-10-22 | Sumitomo Electric Hardmetal Corp | ニック付き刃先交換式チップ |
KR100985597B1 (ko) * | 2008-08-20 | 2010-10-05 | 대구텍 유한회사 | 절삭 인서트 및 이러한 절삭 인서트가 적용된 밀링커터 |
KR101059031B1 (ko) * | 2009-01-06 | 2011-08-24 | 한국야금 주식회사 | 절삭 인서트를 적용한 밀링 절삭공구 |
CN102264495B (zh) * | 2009-02-26 | 2014-05-21 | 京瓷株式会社 | 切削镶刀及切削工具、以及使用该切削工具的被切削件的切削方法 |
EP2412462B1 (en) * | 2009-03-27 | 2015-05-13 | Kyocera Corporation | Cutting insert, cutting tool, and method of cutting material to be cut using the cutting tool |
KR101145491B1 (ko) * | 2009-05-13 | 2012-05-15 | 한국야금 주식회사 | 양면형 절삭 인서트 및 이를 채용한 커터바디 |
IL203283A (en) * | 2010-01-13 | 2014-02-27 | Iscar Ltd | Cutting put |
JP5528135B2 (ja) * | 2010-01-29 | 2014-06-25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切削インサート |
KR101154704B1 (ko) | 2010-02-19 | 2012-06-08 | 대구텍 유한회사 | 홈에 의해 분할된 절삭날을 갖는 절삭 인서트 및 이를 구비한 밀링 커터 |
IL207625A (en) * | 2010-08-16 | 2015-03-31 | Iscar Ltd | milling |
-
2012
- 2012-12-28 KR KR1020120156491A patent/KR10144095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3
- 2013-04-29 CN CN201380068284.1A patent/CN104903036B/zh active Active
- 2013-04-29 US US14/650,489 patent/US9808871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4-29 WO PCT/KR2013/003663 patent/WO2014104489A1/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4-29 DE DE112013006280.1T patent/DE112013006280B4/de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82553A (zh) * | 2001-04-26 | 2002-12-04 | 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 多刃刀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50306687A1 (en) | 2015-10-29 |
CN104903036A (zh) | 2015-09-09 |
KR20140086244A (ko) | 2014-07-08 |
US9808871B2 (en) | 2017-11-07 |
DE112013006280T5 (de) | 2015-10-22 |
WO2014104489A1 (ko) | 2014-07-03 |
KR101440957B1 (ko) | 2014-09-17 |
DE112013006280B4 (de) | 2022-06-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03036B (zh) | 切削刀具 | |
CN103313814B (zh) | 用于直角机加工的切削刀片及具有该切削刀片的铣刀 | |
US9884377B2 (en) | Cutting insert and milling cutter | |
JP2016537212A5 (zh) | ||
JP4578577B2 (ja) | 切削インサート、切削工具、およびそれらを用いる切削方法 | |
CN102341204B (zh) | 带有凹陷的刀片支撑表面的切削刀片和切削刀具 | |
KR101097658B1 (ko) | 절삭 삽입체 | |
CN107000083B (zh) | 增强的双面切削刀片和具有增强的双面切削刀片的切削刀具 | |
JP5740007B2 (ja) | 切削インサートおよび切削工具、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 |
CN106232278B (zh) | 嵌入件以及用于装载嵌入件的工具保持器 | |
WO2009151169A1 (en) | Cutting insert | |
US6336776B1 (en) | Milling cutter and insert therefor | |
US9616506B2 (en) | Cutting insert and face milling cutter using the same | |
CN104349856B (zh) | 切削刀片 | |
US20170304909A1 (en) | Radius end mill | |
CN101668604A (zh) | 切削镶刀及切削工具以及使用了该切削工具的切削方法 | |
EP3006141A1 (en) | Double-sided, indexable turning insert and turning tool | |
JP5294709B2 (ja) | 切削インサートおよびそれを装着した転削工具 | |
JP5639710B2 (ja) | 切削インサートおよび切削工具、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 |
US11980951B2 (en) | Cutting insert | |
IL274245B1 (en) | A double-sided cutting tool with corner-direction sockets and a cutting tool | |
CN105234468B (zh) | 旋转切削工具 | |
JP2016112663A (ja) | エンドミル | |
CN107530793B (zh) | 切削刀具 | |
CN107073600A (zh) | 加工刀具的切削刀片定位刀夹和系统以及包括这种定位系统的加工刀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