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74751A - 带型箱的上下铸模的合模装置以及合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带型箱的上下铸模的合模装置以及合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74751A CN104874751A CN201510075796.1A CN201510075796A CN104874751A CN 104874751 A CN104874751 A CN 104874751A CN 201510075796 A CN201510075796 A CN 201510075796A CN 104874751 A CN104874751 A CN 1048747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top case
- band
- trussell
- drag bo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asting Devices For Mo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合模后能够实际确认上下铸模的合模面的状态、型芯与上下铸模的干涉的有无等,从而能够减少产品的不良的带型箱的上下铸模的合模装置以及合模方法。一种使由铸模造型机制造出的带上型箱的上铸模和带下型箱的下铸模合模的带型箱的上下铸模的合模装置,其具备:使上述带上型箱的上铸模升降的升降机构;配设在上述带上型箱的上铸模处于上升端时的上述上型箱的下方,防止上述上型箱落下的上型箱落下防止机构;以及配设在上述下型箱的上方,防止上述下型箱浮起的下型箱浮起防止机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铸模造型机制造出的带型箱的上下铸模的合模装置以及合模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由铸模造型机制造出的带型箱的上铸模以及带型箱的下铸模交替地配置于辊式输送机而被搬运,在该搬运中途,使带型箱的上铸模翻转,之后对该带型箱的上下铸模进行合模而由浇注机进行浇注。而且,对该带型箱的上下铸模进行合模的装置例如由专利文献1而公知。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8-61347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合模后的上下铸模立即由移车台(traverser)的行驶台车向合模装置外搬出,并向浇注生产线上送出。因此,在合模后,无法对上下铸模的合模面的状态、以及型芯与上下铸模的干涉的有无等进行实际确认。因此,即使在合模后的上下铸模的合模面存在不良的情况下、以及存在型芯与上下铸模的干涉所引起的不良的情况下,都不得不向上下铸模浇注,从而存在产品的不良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带型箱的上下铸模的合模装置以及合模方法,在合模后,能够对上下铸模的合模面的状态、以及型芯与上下铸模的干涉的有无等进行实际确认,从而能够减少产品的不良。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带型箱的上下铸模的合模装置是使由铸模造型机制造出的带上型箱的上铸模与带下型箱的下铸模合模的带型箱的上下铸模的合模装置。带型箱的上下铸模的合模装置具备:升降机构,其使上述带上型箱的上铸模升降;上型箱落下防止机构,其配设在上述带上型箱的上铸模处于上升端时的上述上型箱的下方,防止上述上型箱落下;以及下型箱浮起防止机构,其配设在上述下型箱的上方,防止上述下型箱浮起。
并且,本发明的其它方面的带型箱的上下铸模的合模装置还具备:夹紧部件,其能够转动地安装于上述上型箱;销部件,其安装于上述下型箱,且供上述夹紧部件卡合;以及转动机构,其使上述夹紧部件转动,以在上述带上型箱的上铸模与上述带下型箱的下铸模进行了合模时使上述夹紧部件卡合于上述销部件而连结上述上型箱和上述下型箱。
并且,本发明的其它方面的带型箱的上下铸模的合模方法是使由铸模造型机制造出的带上型箱的上铸模与带下型箱的下铸模合模的带型箱的上下铸模的合模方法。带型箱的上下铸模的合模方法包括:搬入上述带上型箱的上铸模的工序;使被搬入的上述带上型箱的上铸模上升的工序;向已上升的上述带上型箱的上铸模的下方搬入上述带下型箱的下铸模的工序;使上述带上型箱的上铸模下降,而使该带上型箱的上铸模与上述带下型箱的下铸模合模的工序;以及在进行合模的上述工序后,使上述带上型箱的上铸模再次上升,而使该带上型箱的上铸模与上述带下型箱的下铸模分模的工序。
并且,本发明的其它方面的带型箱的上下铸模的合模方法,在进行合模的上述工序后,以利用下型箱浮起防止机构防止上述下型箱浮起的状态进行上述分模,并在该分模后,利用上型箱落下防止机构防止上述上型箱落下。
根据本发明,在合模后,能够对上下铸模的合模面的状态、以及型芯与上下铸模的干涉的有无等进行实际确认,从而能够减少产品的不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A向视图。
图3是图1中的B-B向视图。
图4是图1中的C-C向视图。
图5是表示挂钩式上下型箱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是表示使上下型箱合模并由挂钩进行连结的状态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带上型箱的上铸模;2…带下型箱的下铸模;5…合模装置;20…升降机构;23…上型箱落下防止机构;24…下型箱浮起防止机构;26…夹紧部件;29…销部件;W1、W3…上型箱;W2、W4…下型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地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由未图示的铸模造型机制造出的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以及带下型箱的下铸模2交替地配置于辊式输送机3,并由未图示的搬运机构(推动装置以及缓冲装置),按照每个间距大小(一个铸模大小),向箭头Y1的方向间歇搬运。其中,上述带下型箱的下铸模2载置在平板台车J上而被搬运。该平板台车J在轨道4上行驶。并且,上述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由配设于合模装置5的上游的未图示的翻转机而翻转。
接下来,对合模装置5进行说明。在地板上立设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根)支柱6的上部连接固定框架7。而且,在上述支柱6之间,配设有一对辊框架9。在辊框架9,安装有多个接受辊8,当搬入上述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时多个接受辊8接受该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而且,在该辊框架9的一侧安装有定位夹紧件10(参照图3)。该定位夹紧件10具有夹紧缸10a、和固定于该夹紧缸10a的前端的楔部件10b。通过上述夹紧缸10a的动作,在安装于上型箱W1的侧面的衬板25之间打入(插入)上述楔部件10b。由此,定位而固定上述接受辊8上的上述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
而且,在上述一对辊框架9的上方配置有臂开闭部11。此处,对该臂开闭部11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一对臂12的下位部固定于上述一对辊框架9的外侧。而且,该臂12在上端具备保持架12a,在该保持架12a内能够滑动地贯通有导向杆13。而且,在该导向杆13的两端螺接有成为该保持架12a的挡块的螺母14。此外,附图标记15所示的部件(参照图1)是连结该保持架12a彼此的连结部件。而且,在该连结部件15之间配设有开闭缸16,通过该开闭缸16的动作来开闭上述臂12。
并且,在上述臂开闭部11的上部连结有中间框架17。而且,在该中间框架17的上方配设有升降框架18。而且,该升降框架18和上述中间框架17经由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自由机构19连结。该自由机构19是通过在轴部件19a的两端螺接球面滑动轴承19b而构成的。其中,轴部件19a的上端的球面滑动轴承19b与上述升降框架18连结,轴部件19a的下端的球面滑动轴承19b与上述中间框架17连结。
并且,在上述固定框架7的中央上部,安装有作为使上述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升降的升降机构的升降缸20。该升降缸20的活塞杆的前端与上述升降框架18连结。而且,在上述固定框架7的上部的、上述升降缸20的两外侧安装有保持架21,该保持架21内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贯通有导向杆22。该导向杆22的前端与上述升降框架18连结。
并且,在上述支柱6安装有上型箱落下防止机构23,该上型箱落下防止机构23配设于上述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处于上升端时的上型箱W1的下方,用于防止该上型箱W1落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两个上型箱落下防止机构23在俯视的情况下呈对角地安装。该上型箱落下防止机构23具备:以第一转动轴23a为中心转动的第一转动部件23b;前端与该第一转动部件23b连结而使该第一转动部件23b转动的第一转动缸23c;以及供该第一转动缸23c连结并且安装于上述支柱6的第一支承部件23d。
并且,在上述支柱6安装有下型箱浮起防止机构24,该下型箱浮起防止机构24配设于下型箱W2的上方,防止该下型箱W2浮起。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两个下型箱浮起防止机构24在俯视的情况下呈对角地安装。该下型箱浮起防止机构24具备:以第二转动轴24a为中心转动的第二转动部件24b;前端与该第二转动部件24b连结而使该第二转动部件24b转动的第二转动缸24c;以及供该第二转动缸24c连结并且安装于上述支柱6的第二支承部件24d。
并且,在图1中的上述支柱6之间的下位部,配设有将合模后的上述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和上述带下型箱的下铸模2向上述合模装置5的外侧搬运的移车台30。此处,对该移车台30进行说明。图1中,在基台31的两端上固定有轨道32,行驶台车33在该轨道32上行驶。此外,该行驶台车33具备用于在轨道32上行驶的车轮33a,具体而言该车轮33a在轨道32上行驶。而且,在该行驶台车33上,固定有用于供上述平板台车J行驶的轨道34。并且,在该行驶台车33上还安装有将上述平板台车J保持在该轨道34上的保持机构35。
对这样构成的合模装置5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使升降缸20进行伸长动作,而使一对辊框架9下降。该下降进行至:接受辊8的辊水平与辊式输送机3的辊3a的辊水平相同。接下来,使开闭缸16进行收缩动作,而关闭一对臂12以及辊框架9。
接下来,交替地配置于辊式输送机3的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和带下型箱的下铸模2,由未图示的搬运机构(推动装置以及缓冲装置),按照一个间距大小(一个铸模大小)向箭头Y1方向搬运。由此,向合模装置5内搬入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详细而言,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成为载置在接受辊8上的状态。接下来,使定位夹紧件10的夹紧缸10a进行伸长动作。由此,在上述衬板25之间打入楔部件10b,从而定位并固定接受辊8上的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
接下来,使升降缸20进行收缩动作,从而使被搬入合模装置5内的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上升。接下来,交替地配置于辊式输送机3的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和带下型箱的下铸模2,再次由上述搬运机构按照一个间距大小向箭头Y1方向搬运。由此,在上升后的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的下方搬入带下型箱的下铸模2(成为图1的状态)。此外,带下型箱的下铸模2与平板台车J一起被搬入。
接下来,使升降缸20进行伸长动作。由此,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下降,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和带下型箱的下铸模2被合模。通常的合模仅仅到此,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之后对实际合模后的上下铸模M1、M2的合模面的状态、以及型芯与上下铸模M、M2的干涉的有无等进行实际确认,对一次合模的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和带下型箱的下铸模2进行分模。对于这一点继续进行说明。
上述的合模后,使下型箱浮起防止机构24的第二转动缸24c进行伸长动作。由此,第二转动部件24b转动而该第二转动部件24b的前端位于下型箱W2的在俯视情况下的角部的上方(详细而言,在下型箱W2的上方、且在下型箱W2与上型箱W1之间)(成为图4的状态)。由此,成为防止了下型箱W2浮起的状态。
该状态下使升降缸20进行收缩动作。由此,使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再次上升,而使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和带下型箱的下铸模2进行分模。之后,使上型箱落下防止机构23的第一转动缸23c进行伸长动作。由此,第一转动部件23b转动而该第一转动部件23b的前端位于上型箱W1的下方。由此,成为防止了上型箱W1落下的状态。
该状态下,作业者对实际合模后的上下铸模M1、M2的合模面的状态、以及型芯与上下铸模M1、M2的干涉的有无等进行实际确认。结果,在发现例如上下铸模M1、M2彼此的干涉所引起的铸模的一部分的破损、以及型芯与上下铸模M1、M2的干涉所引起的型芯或者铸模的一部分的破损等不良的情况下,确定该上下铸模M1、M2是不良铸模。而且,在之后的向上下铸模M1、M2的浇注工序中,不向该确定的不良铸模进行浇注。由此,能够减少所使用的金属熔液的量并且能够防止不需要的不良产品的产生。
此外,对于上述的不良铸模的确定,可以由发现该不良的作业者通过例如在上铸模M1的上表面做标记来进行。若向上下铸模M1、M2的浇注是由作业者进行的浇注,则可以使用上述方法。此外,若向上下铸模M1、M2的浇注是由浇注机进行的自动浇注,则发现该不良的作业者例如通过按下按钮等来以电的方式向控制面板发送信号。然后,基于该信号,不向该确定的不良铸模进行浇注机的自动浇注。
接下来,对作业者进行了上述的确认后的动作进行说明。在进行该确认后,使上型箱落下防止机构23的第一转动缸23c进行收缩动作。由此,解除上型箱W1的落下防止。接下来,使升降缸20进行伸长动作。由此,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再次下降,从而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和带下型箱的下铸模2再次被合模。
接下来,使下型箱浮起防止机构24的第二转动缸24c进行收缩动作。由此,解除下型箱W2的浮起防止。接下来,使定位夹紧件10的夹紧缸10a进行收缩动作。由此,从上述衬板25之间抽出楔部件10b,从而解除接受辊8上的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的定位。接下来,使开闭缸16进行伸长动作,而打开一对臂12以及辊框架9。
接下来,使升降缸20进行收缩动作。由此,一对臂12以及辊框架9上升。接下来,移车台30由未图示的驱动机构而正向动作,合模后的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和带下型箱的下铸模2与平板台车J一起由行驶台车33向合模装置5的外侧搬运。接下来,该被搬运了的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带下型箱的下铸模2以及平板台车J由未图示的搬运机构(推动装置以及缓冲装置)向后工序搬运。接下来,移车台30由上述驱动机构而逆向动作,向合模装置5内搬运空的行驶台车33。然后,重复进行上述的动作。
此外,本发明不仅能够适用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所示的上下型箱W1、W2的合模,也能够适用于具备被称作挂钩的夹紧部件的上下型箱(所谓的挂钩式上下型箱)的合模。对该挂钩式上下型箱W3、W4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在上型箱W3,以能够通过轴27转动的方式安装有被称作挂钩的夹紧部件26。该夹紧部件26是在下位部形成有槽部28的钩状的部件,如图5所示能够与安装于下型箱W4的销部件29卡合。而且,合模后,夹紧部件26与销部件29卡合而连结上型箱W3和下型箱W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夹紧部件26在图5中的近前侧和近前侧的相反侧(未图示)这两处设置。
在使用这样的挂钩式上下型箱W3、W4的情况下的合模中,合模装置可以具备使夹紧部件26转动的转动机构(未图示)。该情况下,在使升降缸20进行伸长动作而使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下降之前,即在合模前,利用该转动机构使夹紧部件26脱离。另外,在使升降缸20进行收缩动作而使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再次上升前,即在分模前,利用该转动机构使夹紧部件26脱离。
其中,使夹紧部件26脱离是指,利用该转动机构使夹紧部件26向脱离的方向(图5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而解除夹紧部件26与销部件29的卡合。并且,作为该转动机构,例如可以举出在缸的前端安装有能够转动的臂的结构。该情况下,通过缸体的动作而由该臂使夹紧部件26向脱离的方向转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和带下型箱的下铸模2进行一次合模后,使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再次上升,并使一次合模了的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和带下型箱的下铸模2进行分模。根据该结构,作业者能够对实际合模后的上下铸模M1、M2的合模面的状态、以及型芯与上下铸模M1、M2的干涉的有无等进行实际确认。因此,当在合模后的上下铸模M1、M2的合模面存在不良的情况、以及存在型芯与上下铸模M1、M2的干涉所引起的不良的情况下,能够取消向该存在不良的上下铸模M1、M2进行的浇注,从而有能够减少产品的不良的优点。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和带下型箱的下铸模2进行一次合模后,在利用下型箱浮起防止机构24防止了下型箱W2浮起的状态下进行分模。根据该结构,当进行分模时,能够防止下型箱W2与上型箱W1一起上升,从而有能够确保安全的优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分模后,利用上型箱落下防止机构23防止上型箱W1落下。根据该结构,在分模后,当作业者对实际合模后的上下铸模M1、M2的合模面的状态、以及型芯与上下铸模M1、M2的干涉的有无等进行实际确认时,能够可靠地防止上型箱W1落下,从而有能够确保作业者的安全的优点。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对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和带下型箱的下铸模2进行一次合模后,使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再次上升,并对一次合模了的带上型箱的上铸模1和带下型箱的下铸模2进行分模。之后,作业者对实际合模后的上下铸模M1、M2的合模面的状态、以及型芯与上下铸模M1、M2的干涉的有无等进行实际确认。该分模以及确认,可以在铸模造型生产线的每个周期均进行,但不限定于每个周期。也可以在铸模造型生产线的多个周期进行一次该分模以及确认。
Claims (4)
1.一种带型箱的上下铸模的合模装置,其使由铸模造型机制造出的带上型箱的上铸模与带下型箱的下铸模合模,
其特征在于,具有:
升降机构,其使上述带上型箱的上铸模升降;
上型箱落下防止机构,其配设在上述带上型箱的上铸模处于上升端时的上述上型箱的下方,防止上述上型箱落下;以及
下型箱浮起防止机构,其配设在上述下型箱的上方,防止上述下型箱浮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型箱的上下铸模的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夹紧部件,其能够转动地安装于上述上型箱;
销部件,其安装于上述下型箱,供上述夹紧部件卡合;以及
转动机构,其使上述夹紧部件转动,以在上述带上型箱的上铸模和上述带下型箱的下铸模进行了合模时使上述夹紧部件卡合于上述销部件而连结上述上型箱和上述下型箱。
3.一种带型箱的上下铸模的合模方法,其使由铸模造型机制造出的带上型箱的上铸模与带下型箱的下铸模合模,
其特征在于,包括:
搬入上述带上型箱的上铸模的工序;
使被搬入的上述带上型箱的上铸模上升的工序;
向已上升的上述带上型箱的上铸模的下方搬入上述带下型箱的下铸模的工序;
使上述带上型箱的上铸模下降,而使该带上型箱的上铸模与上述带下型箱的下铸模合模的工序;以及
在进行合模的上述工序后,使上述带上型箱的上铸模再次上升,而使该带上型箱的上铸模与上述带下型箱的下铸模分模的工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型箱的上下铸模的合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合模的上述工序后,以利用下型箱浮起防止机构防止上述下型箱浮起的状态进行上述分模,并在该分模后,利用上型箱落下防止机构防止上述上型箱落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36099 | 2014-02-27 | ||
JP2014036099A JP6164527B2 (ja) | 2014-02-27 | 2014-02-27 | 枠付き上下鋳型の枠合せ装置及び枠合せ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74751A true CN104874751A (zh) | 2015-09-02 |
CN104874751B CN104874751B (zh) | 2018-01-23 |
Family
ID=53942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75796.1A Active CN104874751B (zh) | 2014-02-27 | 2015-02-12 | 带型箱的上下铸模的合模装置以及合模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164527B2 (zh) |
CN (1) | CN104874751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09456A (zh) * | 2017-12-12 | 2019-06-21 |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 砂箱铸模的型箱对齐偏差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08074A (zh) * | 2015-09-17 | 2015-12-02 | 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悬链套箱压铁机构 |
CN111266523B (zh) * | 2020-03-31 | 2024-04-26 | 苏州格乐博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可以批量加工的砂型铸造设备 |
CN113020548B (zh) * | 2021-03-01 | 2023-01-03 | 苏州三信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上芯盒不提升结构冷芯机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180645A (ja) * | 1985-02-04 | 1986-08-13 | Mazda Motor Corp | 鋳型造型用金型の支持装置 |
CN201889394U (zh) * | 2010-08-18 | 2011-07-06 | 福建省鑫威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大型砂箱振实台变位夹紧装置 |
CN102159344A (zh) * | 2008-09-22 | 2011-08-17 |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 带砂箱的上下铸型的合模装置 |
CN202639251U (zh) * | 2012-05-14 | 2013-01-02 | 辽阳市富祥曲轴有限公司 | 开、合箱机 |
CN202779632U (zh) * | 2012-10-26 | 2013-03-13 | 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 造型线砂箱移箱装置 |
CN203281823U (zh) * | 2012-10-02 | 2013-11-13 |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 铸造用型箱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212723Y2 (zh) * | 1974-04-18 | 1977-03-22 | ||
JPS5225Y2 (zh) * | 1974-04-30 | 1977-01-05 | ||
JPS549116U (zh) * | 1977-06-21 | 1979-01-22 | ||
JPS5861347U (ja) * | 1981-10-21 | 1983-04-25 | 新東工業株式会社 | 枠合せ装置 |
JPH0750567Y2 (ja) * | 1990-04-05 | 1995-11-15 | 山田鋳工株式会社 | 一対の被締結品の締結手段 |
US6015007A (en) * | 1998-07-07 | 2000-01-18 | Hunter Automated Machinery Corporation | Sand mold shift testing method |
JP2003117635A (ja) * | 2001-10-11 | 2003-04-23 | Sintokogio Ltd | 水平割鋳型造型機における欠陥鋳型の検出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
JP2007313516A (ja) * | 2006-05-23 | 2007-12-06 | Sintokogio Ltd | 鋳型クランプ治具 |
-
2014
- 2014-02-27 JP JP2014036099A patent/JP6164527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2-12 CN CN201510075796.1A patent/CN10487475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180645A (ja) * | 1985-02-04 | 1986-08-13 | Mazda Motor Corp | 鋳型造型用金型の支持装置 |
CN102159344A (zh) * | 2008-09-22 | 2011-08-17 |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 带砂箱的上下铸型的合模装置 |
CN201889394U (zh) * | 2010-08-18 | 2011-07-06 | 福建省鑫威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大型砂箱振实台变位夹紧装置 |
CN202639251U (zh) * | 2012-05-14 | 2013-01-02 | 辽阳市富祥曲轴有限公司 | 开、合箱机 |
CN203281823U (zh) * | 2012-10-02 | 2013-11-13 |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 铸造用型箱 |
CN202779632U (zh) * | 2012-10-26 | 2013-03-13 | 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 造型线砂箱移箱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09456A (zh) * | 2017-12-12 | 2019-06-21 |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 砂箱铸模的型箱对齐偏差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
CN109909456B (zh) * | 2017-12-12 | 2022-04-15 |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 砂箱铸模的型箱对齐偏差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74751B (zh) | 2018-01-23 |
JP2015160219A (ja) | 2015-09-07 |
JP6164527B2 (ja) | 2017-07-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58404B (zh) | 铸件毛坯的吊出方法以及装置 | |
CN104874751A (zh) | 带型箱的上下铸模的合模装置以及合模方法 | |
EP3162465B1 (en) | Casting facility | |
GB1335400A (en) | Automatic moulding installations | |
US4411586A (en) | Device for delivery of cores | |
US2154967A (en) | Mold clamping mechanism | |
CN106077595B (zh) | 铸件铸造生产线 | |
US11045866B2 (en) | Method for preventing defect caused by shift in cavity parts | |
JP6969610B2 (ja) | 抜枠鋳型用鋳造ライン及び抜枠鋳型用鋳造ラインの作動方法 | |
CN205949839U (zh) | 铸件铸造生产线 | |
CA3123848C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sand molds | |
JP2009269044A (ja) | 注湯用押え枠装置 | |
JP4437765B2 (ja) | 注湯済枠付砂鋳型の解枠装置 | |
CN203679253U (zh) | 自适应式铝液抬包倾翻装置 | |
CN1251788A (zh) | 用于沙模搬运系统的转移输送机 | |
CN106573393A (zh) | 用于移除或插入用于陶瓷产品的压力机的模具的设备 | |
JP4337100B2 (ja) | 鋳型バラシ方法及びその設備 | |
KR100882641B1 (ko) | 금형교환대차의 정위치 시스템 및 그 동작방법 | |
JP2734194B2 (ja) | 鋳型冷却装置 | |
CN109909456B (zh) | 砂箱铸模的型箱对齐偏差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 |
CN203459643U (zh) | 冷却壁铸型合箱用金属内定位构件 | |
CN108996237B (zh) | 一种取料装置 | |
CN222058819U (zh) | 一种砂型铸造的砂型模装载平台 | |
JP2007290008A (ja) | 注湯済枠付砂鋳型の解枠装置及び解枠方法 | |
JP2023128339A (ja) | 鋳型切削用のサンドカッ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