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853782A - Dna抗体构建体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Dna抗体构建体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53782A
CN104853782A CN201380065674.3A CN201380065674A CN104853782A CN 104853782 A CN104853782 A CN 104853782A CN 201380065674 A CN201380065674 A CN 201380065674A CN 104853782 A CN104853782 A CN 1048537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sequence
nucleic acid
recombinant nucleic
methods according
env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56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卫·B·韦纳
卡鲁皮亚·穆苏马尼
尼兰詹·萨尔德赛
塞利克·夫林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enn
Inovio Pharmaceuticals Inc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enn
Inovio Pharmaceutical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enn, Inovio Pharmaceuticals Inc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enn
Publication of CN104853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37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0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viruses
    • C07K16/1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viruses from RNA viruses
    • C07K16/1081Togaviridae, e.g. flavivirus, rubella virus, hog cholera vir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0Carbohydrates; 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7088Compounds having three or more nucleosides or nucleot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12Viral antige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12Viral antigens
    • A61K39/21Retroviridae, e.g. 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39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0/00Cellular immunotherapy
    • A61K40/30Cellular immunotherapy characterised by the recombinant expression of specific molecules in the cells of the immune system
    • A61K40/33Antibodies; T-cell engag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genetic material which is inserted into cells of the living body to treat genetic diseases; Gene therap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14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14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 A61P31/18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for HIV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20Antivirals for DNA viru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0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viruses
    • C07K16/1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viruses from RNA viru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0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viruses
    • C07K16/1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viruses from RNA viruses
    • C07K16/1036Retroviridae, e.g. leukemia viruses
    • C07K16/1045Lentiviridae, e.g. HIV, FIV, SIV
    • C07K16/1063Lentiviridae, e.g. HIV, FIV, SIV env, e.g. gp41, gp110/120, gp160, V3, PND, CD4 binding si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32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translation products of oncoge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7/00Viruses; Bacteriophag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antibod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whole cells, viruses or DNA/RNA
    • A61K2039/53DNA (RNA) vaccin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121/00Preparations for use in therap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300/00Mixtures or combination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herein at least one active ingredient is fully defined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genetic material which is inserted into cells of the living body to treat genetic diseases; Gene therapy
    • A61K48/0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genetic material which is inserted into cells of the living body to treat genetic diseases; Gene therapy characterised by an aspect of the 'active' part of the composition delivered, i.e. the nucleic acid deliver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2037/0007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having means for enhancing the permeation of substances through the epidermis, e.g. using suction or depression,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sound waves or chemical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1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ource of isolation or produc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1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ource of isolation or production
    • C07K2317/14Specific host cells or culture conditions, e.g. components, pH or tempera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2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 C07K2317/21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from primates, e.g. ma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5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55Fab or Fab'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6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non-natural combinations of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07K2317/76Antagonist effect on antigen, e.g. neutralization or inhibition of bind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40/00Reverse transcribing RNA viruses
    • C12N2740/00011Details
    • C12N2740/10011Retroviridae
    • C12N2740/1601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 C12N2740/16034Use of virus or viral component as vaccine, e.g. live-attenuated or inactivated virus, VLP, viral prote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40/00Reverse transcribing RNA viruses
    • C12N2740/00011Details
    • C12N2740/10011Retroviridae
    • C12N2740/1601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 C12N2740/1611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concerning HIV env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40/00Reverse transcribing RNA viruses
    • C12N2740/00011Details
    • C12N2740/10011Retroviridae
    • C12N2740/1601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 C12N2740/1611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concerning HIV env
    • C12N2740/16134Use of virus or viral component as vaccine, e.g. live-attenuated or inactivated virus, VLP, viral prote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70/00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ssRNA viruses positive-sense
    • C12N2770/00011Details
    • C12N2770/24011Flaviviridae
    • C12N2770/24111Flavivirus, e.g. yellow fever virus, dengue, JEV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70/00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ssRNA viruses positive-sense
    • C12N2770/00011Details
    • C12N2770/24011Flaviviridae
    • C12N2770/24111Flavivirus, e.g. yellow fever virus, dengue, JEV
    • C12N2770/24134Use of virus or viral component as vaccine, e.g. live-attenuated or inactivated virus, VLP, viral prote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70/00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ssRNA viruses positive-sense
    • C12N2770/00011Details
    • C12N2770/36011Togaviridae
    • C12N2770/36034Use of virus or viral component as vaccine, e.g. live-attenuated or inactivated virus, VLP, viral prote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70/00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ssRNA viruses positive-sense
    • C12N2770/00011Details
    • C12N2770/36011Togaviridae
    • C12N2770/36111Alphavirus, e.g. Sindbis virus, VEE, EEE, WEE, Semliki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Vir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Onc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AIDS & HIV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yc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包含编码抗体的重组核酸序列的组合物。还公开了通过给予受试者所述组合物在受试者中产生合成抗体的方法。本公开还提供了使用所述组合物和产生方法预防和/或治疗受试者疾病的方法。

Description

DNA抗体构建体及其使用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2012年12月1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737,094、2013年9月2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881,376以及2013年10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896,646的优先权,所述美国临时申请全部在此通过引用并入。
政府利益的声明
本发明是在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授予的合同号HHSN272200800063C和5-P30-AI-045008-13下由政府资助进行的。政府具有本发明的某些权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用于在体内产生合成抗体或其片段的重组核酸序列的组合物,以及通过施用所述组合物预防和/或治疗受试者疾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免疫球蛋白分子包含轻链(L)和重链(H)的每一种类型的2条链,所述轻链和重链通过半胱氨酸残基之间的二硫键(显示为S-S)共价连接。重链(VH)和轻链(VL)的可变结构域促成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重链恒定区由3个恒定结构域(CH1、CH2和CH3)和(柔性)铰链区组成。轻链也具有恒定结构域(CL)。重链和轻链的可变区包含4个框架区(FR;FR1、FR2、FR3和FR4)和3个互补决定区(CDR;CDR1、CDR2和CDR3)。因此,这些是在体内难以装配的非常复杂的遗传系统。
靶向单克隆抗体(mAb)代表过去25年中最重要的医学治疗进展之一。该类型的基于免疫的疗法现在被常规地用于抗宿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癌症以及感染性疾病。对于恶性肿瘤,将许多目前使用的基于免疫球蛋白(Ig)的疗法与针对肿瘤的细胞毒性化疗方案组合。该组合方法已显著提高总生存率。多种mAb制剂被批准用于针对特定癌症,包括瑞图宣(利妥昔单抗),一种靶向CD20以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的嵌合mAb,和伊匹单抗(Yervoy),一种阻断CTLA-4并且已被用于治疗黑色素瘤和其它恶性肿瘤的人mAb。此外,贝伐单抗(阿瓦斯丁)是另一个突出的人源化mAb,其靶向VEGF和肿瘤新血管形成,并已用于治疗结直肠癌。也许最为人所知的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mAb是曲妥珠单抗(赫赛汀),一种已被证明在一个亚组的患者中具有相当的抗乳腺癌功效的靶向HER2/neu的人源化制剂。此外,许多mAb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病症和特定的血液病症。
除了癌症治疗以外,多克隆Ig的被动转移介导抗许多感染性疾病包括白喉、甲型和乙型肝炎、狂犬病、破伤风、水痘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保护性功效。事实上,在当来不及通过主动接种来产生保护性Ig的情况下,几种多克隆Ig制剂提供为旅行至疾病流行地区的个体提供抗特定传染性病原体的临时保护。此外,在具有免疫缺陷的儿童中,帕利珠单抗(Synagis),一种靶向RSV感染的mAb,已被证明在临床上保护免受RSV感染。
mAb疗法的临床影响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然而,仍然存在限制该治疗方法的使用和传播的问题。这些问题中的一些包括这些复杂生物制品的高生产成本,这可限制它们在更广泛群体中,特别在其中它们可具有巨大影响的发展中国家使用。此外,对重复施用mAb以获得和维持功效的频繁需要在物流和患者依从性方面可成为障碍。此外,这些抗体制剂的长期稳定性通常很短并且在最佳状态以下。因此,在本领域仍然需要可以以安全且成本有的方式递送至受试者的合成抗体分子。此外,已论述了合成抗体的鉴定和表达方法;然而,所述蛋白的生产仍然是有问题的并且昂贵。
免疫疗法和免疫调节提供了治疗模式,所述模式通过与受试者的免疫系统一起运行或调节或刺激受试者的免疫系统以击退病原体或杀死患病细胞来治疗疾病。疫苗提供了一类可刺激细胞和体液免疫系统以用于预防,并且在某些情况下治疗疾病的药物。例如,流感疫苗可帮助受试者产生针对流感病毒的记忆应答并且帮助预防将来的感染。然而,现有的担忧是关于触发快速发病机制(其中快速中和抗体应答可以是有益的)的病原体,诸如,例如热带病毒如基孔肯雅热或登革热或埃博拉病毒。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受试者不具有已建立且有效的记忆应答,那么宿主体液应答的延迟可证明是致命的。此外,立即产生中和抗体对于帮助在病毒完全感染并且适应宿主之前免受有问题的病毒诸如HIV感染可能是有益的。需要可提供立即记忆应答,或更优选地中和抗体应答;必要时,可与刺激宿主免疫应答的疫苗配对以用于联合治疗的疫苗。
发明内容
简述
本发明涉及在受试者中产生合成抗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可包括向受试者施用包含编码抗体或其片段的重组核酸序列的组合物。可在受试者中表达所述重组核酸序列以产生合成抗体。
所述抗体可包含重链多肽或其片段和轻链多肽或其片段。重链多肽或其片段可由第一核酸序列编码并且轻链多肽或其片段可由第二核酸序列编码。重组核酸序列可包含第一核酸序列和第二核酸序列。重组核酸序列还可包含用于将第一核酸序列和第二核酸序列作为单个转录物在受试者中表达的启动子。所述启动子可以是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
所述重组核酸序列还可包含编码蛋白酶切割位点的第三核酸序列。所述第三核酸序列可位于第一核酸序列与第二核酸序列之间。受试者的蛋白酶可识别并切割所述蛋白酶切割位点。
可在受试者中表达重组核酸序列以产生抗体多肽序列。抗体多肽序列可包含重链多肽或其片段、蛋白酶切割位点和轻链多肽或其片段。由受试者产生的蛋白质酶可识别并切割抗体多肽序列的蛋白酶切割位点,从而产生切割的重链多肽和切割的轻链多肽。合成抗体可由切割的重链多肽和切割的轻链多肽产生。
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可包含用于将第一核酸序列表达为第一转录物的第一启动子和用于将第二核酸序列表达为第二转录物的第二启动子。所述第一转录物可被翻译成第一多肽,并且所述第二转录物可被翻译成第二多肽。合成抗体可由第一和第二多肽产生。第一启动子和第二启动子可以相同。所述启动子可以是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
所述重链多肽可包含可变重区和恒定重区1。所述重链多肽可包含可变重区、恒定重区1、铰链区、恒定重区2和恒定重区3。所述轻链多肽可包含可变轻区和恒定轻区。
所述重组核酸序列还可包含Kozak序列。所述重组核酸序列还可包含免疫球蛋白(Ig)信号肽。所述Ig信号肽可包括IgE或IgG信号肽。
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可包含编码SEQ ID NO:1、2、5、41、43、45、46、47、48、49、51、53、55、57、59和61的至少一个氨基酸序列的核酸序列。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可包含SEQ ID NO:3、4、6、7、40、42、44、50、52、54、56、58、60、62和63的至少一个核酸序列。
本发明还涉及在受试者中产生合成抗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可包括向受试者施用包含编码重链多肽或其片段的第一重组核酸序列和编码轻链多肽或其片段的第二重组核酸序列的组合物。可在受试者中表达第一重组核酸序列以产生第一多肽,并且可在受试者中表达第二重组核酸以产生第二多肽。合成抗体可由所述第一和第二多肽产生。
所述第一重组核酸序列还可包含用于在受试者中表达第一多肽的第一启动子。所述第二重组核酸序列还可包含用于在受试者中表达第二多肽的第二启动子。所述第一启动子和第二启动子可以相同。所述启动子可以是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
所述重链多肽可包含可变重区和恒定重区1。所述重链多肽可包含可变重区、恒定重区1、铰链区、恒定重区2和恒定重区3。所述轻链多肽可包含可变轻区和恒定轻区。
所述第一重组核酸序列和第二重组核酸序列还可包含Kozak序列。所述第一重组核酸序列和第二重组核酸序列还可包含免疫球蛋白(Ig)信号肽。所述Ig信号肽可包括IgE或IgG信号肽。
本发明还涉及预防或治疗受试者的疾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可包括按照上述方法之一在受试者中产生合成抗体。所述合成抗体可对于外来抗原是特异性的。所述外来抗原可来源于病毒。所述病毒可以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基孔肯雅热病毒(CHIKV)或登革热病毒。
所述病毒可以是HIV。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可包含编码SEQ ID NO:1、2、5、46、47、48、49、51、53、55和57的至少一个氨基酸序列的核酸序列。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可包含SEQ ID NO:3、4、6、7、50、52、55、56、62和63的至少一个核酸序列。
所述病毒可为CHIKV。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可包含编码SEQ ID NO:59和61的至少一个氨基酸序列的核酸序列。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可包含SEQID NO:58和60的至少一个核酸序列。
所述病毒可为登革热病毒。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可包含编码SEQ IDNO:45的至少一个氨基酸序列的核酸序列。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包含SEQ IDNO:44的至少一个核酸序列。
所述合成抗体可以对于自体抗原是特异性的。所述自体抗原可为Her2。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可包含编码SEQ ID NO:41和43的至少一个氨基酸序列的核酸序列。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可包含SEQ ID NO:40和42的至少一个核酸序列。
本文中描述的本发明的一方面包括本文中描述的核苷酸产物,其在一些情况下由一个核苷酸构建体组成,以及在一些情况下由两个不同的核苷酸构建体组成。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治疗病原体感染的方法,包括施用编码对于病原体是特异性的合成抗体的核苷酸序列,并且在一些情况下还施用病原体的抗原以在受试者中产生免疫答应。
附图说明
图1显示编码如实施例1中描述的IgG重链的核酸序列。
图2显示编码如实施例1中描述的IgG轻链的核酸序列。
图3显示标绘时间(小时)对OD 450nm(1:100的组织培养上清液的稀释度)的图。
图4显示蛋白质印迹的图像。
图5显示pHIV-1Env-Fab的产生和表达的确认。(A和B)使用VRC01重(H)和轻(L)可变链Ig基因设计pHIV-1 Env Fab抗-gp120 Fab表达构建体的环状质粒图谱。当构建Fab质粒时包括几个修饰以提高表达的水平。将如显示的Fab VL和VH片段基因单独地克隆在pVax1载体的BamH1与Xho1限制位点之间。(C)pHIV-1 Env Fab的体外表达。该图显示293T细胞转染后pHIV-1 Env Fab的表达的时间动力学。表示表达的指定的值是一式三份的孔的平均OD450nm±SD。作为对照,也用pVax1主链转染293T细胞。
图6显示由pHIV-1 Env Fab产生的抗HIV Env特异性Fab的时间产生的测量。(A)抗-HIV1 Fab的产生的时程。在施用pHIV-1 Env Fab后,在10天的时期中通过ELISA测量终稀释度为1:100的血清中的特异性Fab的产量,并将其表示为OD450nm。来自施以pVax1的小鼠的血清用作阴性对照。(B)在用重组gp120(rgp120)免疫后抗-gp120抗体应答的比较测量。如实施例2中所述,通过rgp120的单次注射免疫小鼠,随后测量抗-gp120抗体的产量达10天,并将其表示为OD450nm值。将PBS用作本研究的阴性对照注射。(C)通过免疫印迹分析确认HIV1Env-Fab结合。如实施例中所指示的,将5或10μg的gp120注射至SDS-PAGE,并进行硝酸纤维素印迹,随后用来自施以pHIV-1 Env Fab的小鼠的血清孵育印迹。所述免疫印迹表明,实验性血清识别结合的rgp120,从而确认产生的Fab的特异性。(D)人IgG1Fab的时间定量,测量为pHIV-1Env-Fab施用后小鼠血清中的IgG1。在指定的时间点上利用标准ELISA试剂盒测量IgG1,并表示为Fab(μg/mL)±SD。来自施以pVax1的小鼠的血清用作阴性对照。在x-轴上指定的时间点分析血清样品。在(A)、(B)和(D)中展示的图中显示的箭头指示DNA质粒施用的点。
图7显示HIV1 Env Fab与进化枝A HIV Env糖蛋白的FACS结合分析。(A)FACS扫描指示抗-HIV1Env-Fab与HIV-1进化枝A Env糖蛋白的结合。将表达共有(pCon-Env-A)或“优化的”(pOpt-Env-A)HIV-1进化枝A包膜的DNA转染进293T细胞。转染后2天,用纯化的天然VRC01 Ig,从pHIV-1 Env Fab产生的血清(在单次质粒施用后48小时收集的)或从pIgG-E1M2施用产生的对照Ig对细胞进行染色。将血清和VRC01抗体分别在50μl PBS中以1:4或1:100稀释,并在室温下孵育30分钟。随后用适当的缀合有第二藻红蛋白(PE)的Ig对细胞进行染色,随后针对单重态和活细胞对所述细胞进行门控以进行FACS分析。在每一个扫描中指示阳性细胞的百分比结合。(B)FACS结合数据的图解表示法。将每一个Ig/血清测试组中的染色细胞的数目(即指示表达水平)除以本底染色值,并表示为作为经测试的不同HIV进化枝A Env制剂的函数的y-轴上的特异性结合的百分比。
图8显示来自施以pHIV-1Env-Fab的小鼠的血清对HIV-1的中和的时程。在图中指定的时间点上收集用于分析血清的中和活性的血清。使用一小组HIV-1假型病毒:Bal26(小组A;进化枝B,Tier 1)、Q23Env17(小组B;进化枝A,Tier 1)、SF162S(小组C;进化枝B,Tier 1)和ZM53M(小组D;进化枝C,Tier 2)在TZM-BL细胞中进行中和分析。如实施例2中所描绘的,以0.01的MOI感染细胞,并在含有从pHIV-1 Env Fab施用产生的Fab的血清(1:50的终稀释度)存在的情况下孵育所述细胞。显示了百分比中和值,其计算描述于实施例2中。同样地,在每一个图中提供了水平线,其指示实验性血清介导50%病毒中和所处的大致时间点。
图9显示编码实施例2-7中描述的HIV-1 Env Fab的重链(VH-CH1)的核酸序列。
图10显示编码实施例2-7中描述的HIV-1 Env Fab的轻链(VL-CL)的核酸序列。
图11显示用编码HIV Env的质粒转染的细胞的免疫荧光。用来自pVAX1(左图框)或pHIV-Env-Fab(右图框)的制剂对细胞进行染色。
图12显示绘制抗原的类型对比血清浓度(ng/mL)的图。
图13显示编码合成人IgG1抗体的构建体的示意图。
图14显示由图13的构建体编码的装配的抗体(在表达后)的示意图。
图15显示VRC01 IgG的氨基酸序列。
图16显示(A)编码HIV-1 Env-PG9 Ig的构建体的示意图;(B)含有(A)的构建体的载体的示意图;和(C)染色的凝胶的图像。
图17显示(A)编码HIV-1 Env-4E10 Ig的构建体的示意图;(B)含有(A)的构建体的载体的示意图;和(C)染色的凝胶的图像。
图18显示在用费林蛋白酶切割之前的HIV-1 Env-PG9 Ig的氨基酸序列。
图19显示利用费林蛋白酶切割之前的HIV-1 Env-4E10 Ig的氨基酸序列。
图20显示(A)编码CHIKV-Env-Fab的重(VH-CH1)链的构建体的示意图;和(B)编码CHIKV-Env-Fab的重(VL-CL)链的构建体的示意图。
图21显示含有编码CHIKV-Env-Fab的重(VH-CH1)或轻(VL-CL)链的构建体的表达载体的示意图。
图22显示绘制以小时(hr)计的时间对比OD450nm的图。
图23显示免疫印迹的图像。
图24显示DNA施用的定时以及获得预出血和出血的示意图。
图25显示绘制以天数计的时间对比OD450nm的图。
图26显示绘制攻击后天数对比百分比存活率的图。
图27显示绘制小鼠组对比TNF-α的pg/mL的图。
图28显示绘制小鼠组对比IL-6的pg/mL的图。
图29显示说明编码VH-CH1并且在启动子的控制下的构建体的示意图。
图30显示说明编码VL-CL并且在启动子的控制下的构建体的示意图。
图31显示说明被克隆进表达载体的编码抗-Her-2 Fab的VH-CH1或VL-CL的构建体的示意图。
图32显示编码抗-Her-2 Fab的VH-CH1的核酸序列。
图33显示由图32的核酸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即,抗-Her-2 Fab的VH-CH1的氨基酸序列)。
图34显示编码抗-Her-2 Fab的VL-CL的核酸序列。
图35显示由图34的核酸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即,抗-Her-2 Fab的VL-CL的氨基酸序列)。
图36显示绘制转染的细胞的类型对比IgG浓度(μg/mL)的图。
图37显示说明编码免疫球蛋白G(IgG)重链的可变重区(VH)、可变重恒定区1(CH1)、铰链区、可变重恒定区2(CH2)、可变重恒定区3(CH3)以及编码IgG轻链的可变轻区(VL)和可变轻恒定区(CL)的构建体的示意图。IgG的重链和轻链由蛋白酶切割位点分隔,并且各自位于信号肽(由前导序列编码)之后。
图38显示编码抗-登革热病毒(DENV)人IgG的核酸序列。
图39显示由图39的核酸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即,抗-DENV人IgG的氨基酸序列)。在该氨基酸序列中,蛋白酶切割还未发生来将重链和轻链分离成两个单独的多肽。
图40显示绘制小鼠组对比OD 450nm的图。
图41显示绘制注射后天数对比人IgG浓度(ng/mL)的图。
图42显示由图1的核酸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即,SEQ ID NO:6)。该氨基酸序列是下文实施例1中描述的IgG重链的氨基酸序列。
图43显示由图2的核酸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即,SEQ ID NO:7)。该氨基酸序列是下文实施例1中描述的IgG轻链的氨基酸序列。
图44显示由图9的核酸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即,SEQ ID NO:3)。该氨基酸序列是实施例2-7中描述的HIV-1 Env-Fab的重链(VH-CH1)的氨基酸序列。
图45显示由图10的核酸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即,SEQ ID NO:4)。该氨基酸序列是实施例2-7中描述的HIV-1 Env-Fab的轻链(VL-CL)的氨基酸序列。
图46显示编码下文实施例11中描述的HIV-1 PG9单链Fab(scFab)的核酸序列。
图47显示由图46的核酸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即,SEQ ID NO:50)。该氨基酸序列是下文实施例11中描述的HIV-1 PG9 scFab的氨基酸序列。
图48显示编码下文实施例13中描述的HIV-1 4E10单链Fab(scFab)的核酸序列。
图49显示由图48的核酸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即,SEQ ID NO: 52)。该氨基酸序列是下文实施例13中描述的HIV-1 4E10 scFab的氨基酸序列。
图50显示说明编码免疫球蛋白G(IgG)重链的可变重区(VH)、可变重恒定区1(CH1)、铰链区、可变重恒定区2(CH2)、可变重恒定区3(CH3)的构建体的示意图。编码IgG重链的核酸序列位于前导序列之后。
图51显示说明编码IgG轻链的可变轻区(VL)和可变轻恒定区(CL)的构建体的示意图。编码IgG轻链的核酸序列位于前导序列之后。
图52显示编码下文实施例9中描述的HIV-1 VRC01 IgG1重链的核酸序列。
图53显示由图52的核酸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即,SEQ ID NO:54)。该氨基酸序列是下文实施例9中描述的HIV-1 VRC01 IgG1重链的氨基酸序列。
图54显示编码下文实施例9中描述的HIV-1 VRC01 IgG轻链的核酸序列。
图55显示由图54的核酸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即,SEQ ID NO:56)。该氨基酸序列是下文实施例9中描述的HIV-1 VRC01 IgG轻链的氨基酸序列。
图56显示编码下文实施例14中描述的CHIKV-Env-Fab的重链(VH-CH1)的核酸序列。
图57显示由图56的核酸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即,SEQ ID NO:58)。该氨基酸序列是下文实施例14中描述的CHIKV-Env-Fab的重链(VH-CH1)的氨基酸序列。
图58显示编码下文实施例14中描述的CHIKV-Env-Fab的轻链(VL-CL)的核酸序列。
图59显示由图58的核酸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即,SEQ ID NO:60)。该氨基酸序列是下文实施例14中描述的CHIKV-Env-Fab的轻链(VL-CL)的氨基酸序列。
图60显示编码下文实施例12中描述的HIV-1 Env-4E10 Ig的核酸序列。
图61显示编码下文实施例10中描述的HIV-1 Env-PG9 Ig的核酸序列。
图62显示编码VRC01 IgG的核酸序列(SEQ ID NO:6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包含编码抗体、其片段、其变体或其组合的重组核酸序列的组合物。可向有此需要的受试者施用所述组合物以促进合成抗体的体内表达和形成。
具体地,从所述重组核酸序列表达的重链和轻链多肽可装配成合成抗体。所述重链多肽和轻链多肽可彼此相互作用,以便装配导致合成抗体能够结合抗原,相较于未按本文中所描述装配的抗体更具免疫原性,并且能够引发或诱发抗所述抗原的免疫应答。
此外,这些合成抗体比响应抗原诱发的免疫应答而产生的抗体更快地在受试者中产生。合成抗体能够有效地结合并中和一系列抗原。合成抗体也能够有效地保护免受疾病侵袭和/或促进疾病的存活。
1.定义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在冲突的情况下,以本文件(包括定义)为准。下文中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尽管可在本发明的实施或测试中使用与本文中描述的那些方法和材料类似或等同的方法和材料。本文中提及的所有出版物、专利申请、专利和其它参考文献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中公开的材料、方法以及实施例仅仅是说明性的并非意在限制。
如本文中所用,术语“包含/包括”、“包括”、“具有”、“有”、“可以”、“含有”及其变型意欲为不排除另外的行为或结构的可能性的开放式过渡短语、术语或词语。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单数形式“一个(a)”、“和(and)”以及“该(the)”包括复数参考物。本公开还涵盖“包含/包括”本文中提出的实施方案或组件、“由所述实施方案或组件组成”和“基本上由所述实施方案或组件组成”的其它实施方案,无论是否明确地显示。
“抗体”可意指种类IgG、IgM、IgA、IgD或IgE或其片段、片段或其衍生物的抗体(包括Fab、F(ab')2、Fd和单链抗体)及其衍生物。抗体可以是从哺乳动物的血清样品分离的抗体、多克隆抗体、亲和纯化的抗体或其混合物,所述抗体展现足够的对期望的表位或来源于其的序列的结合特异性。
如在本文中可互换使用的“抗体片段”或“抗体的片段”是指包含抗原结合位点或可变区的完整抗体的部分。所述部分不包括完整抗体的Fc区域的恒定重链结构域(即取决于抗体同种型,CH2、CH3或CH4)。抗体片段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Fab片段、Fab'片段、Fab'-SH片段、F(ab')2片段、Fd片段、Fv片段、双链抗体、单链Fv(scFv)分子、仅含1个轻链可变结构域的单链多肽、含有轻链可变结构域的3个CDR的单链多肽、仅含1个重链可变区的单链多肽和含有重链可变区的3个CDR的单链多肽。
“抗原”是指具有在宿主中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的蛋白质。抗原可被抗体识别并结合。抗原可源于身体内部或源自外部环境。
如本文中所用,“编码序列”或“编码核酸”可意指包含编码本文中所示的抗体的核苷酸序列的核酸(RNA或DNA分子)。编码序列还可包括有效地连接于能够在向其施用了核酸的个体或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指导表达的调控元件(包括启动子和多聚腺苷酸化信号)的起始和终止信号。编码序列还可包括编码信号肽的序列。
如本文中所用,“互补”或“互补的”可意指可核酸,可意指核酸分子的核苷酸或核苷酸类似物之间的沃森-克里克(Watson-Crick)(例如,A-T/U和C-G)或Hoogsteen碱基配对。
如本文中所用,“恒定电流”定义由组织或限定所述组织的细胞在整个递送至相同组织的电脉冲的持续过程中接收或经历的电流。从本文中描述的电穿孔装置递送电脉冲。该电流在电脉冲的整个过程中在所述组织中维持恒定的安培度,因为本文中提供的电穿孔装置具有反馈元件,优选地具有瞬时反馈。反馈元件可测量整个脉冲持续过程中组织(或细胞)的阻抗,并使电穿孔装置改变其电能输出(例如,提高电压),这样相同组织中的电流在整个电脉冲(大约数微秒)中以及在脉冲间维持恒定。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反馈元件包括控制器。
如本文中所用,“电流反馈”或“反馈”可互换使用,并且可意指提供的电穿孔装置的主动响应,其包括测量组织中电极之间的电流和相应地改变由EP装置递送的能量输出,以将电流维持在恒定水平。该恒定水平由用户在开始脉冲序列或电处理之前预先设定。反馈可由电穿孔组件例如电穿孔装置的控制器来实现,因为其中的电路能够连续监测组织中电极之间的电流并将该监测的电流(或组织内的电流)与预设电流相比较,以及连续进行能量输出调整以将监测的电流维持在预设水平。反馈回路可以是瞬时的,因为其为模拟闭环反馈。
如本文中所用的“分散电流”可意指从本文中描述的电穿孔装置的各种针电极阵列递送的电流的模式,其中所述模式使待电穿孔的组织的任何区域上的电穿孔相关热应激的发生降至最低或优选消除。
如本文中可互换使用的,“电穿孔”、“电-透化”或“电动增强”(“EP”)可指使用跨膜电场脉冲来诱发生物膜中的微观通路(孔);它们的存在允许生物分子诸如质粒、寡核苷酸、siRNA、药物、离子和水从细胞膜的一侧通过进入另一侧。
如本文中所用,“内源性抗体”可指在被施以有效剂量的抗原以诱发体液免疫应答的受试者中产生的抗体。
如本文中所用,“反馈机制”可指通过软件或硬件(或固件)进行的过程,该过程接收期望的组织的阻抗(在递送能量脉冲之前,期间和/或之后)并将其与现有值(优选地当前)相比较,随后调整被递送的能量的脉冲以达到预设值。可通过模拟闭环电路进行反馈机制。
“片段”可意指具有功能的,即可结合至期望的靶并具有与全长抗体相同的期望的作用的抗体的多肽片段。除从N和/或C末端失去至少一个氨基酸外,抗体的片段可与全长抗体100%相同,在每一种情况下具有或不具有信号肽和/或位置1上的甲硫氨酸。片段可包含20%或更多、25%或更多、30%或更多、35%或更多、40%或更多、45%或更多、50%或更多、55%或更多、60%或更多、65%或更多、70%或更多、75%或更多、80%或更多、85%或更多、90%或更多、91%或更多、92%或更多、93%或更多、94%或更多、95%或更多、96%或更多、97%或更多、98%或更多、99%或更多百分比的特定全长抗体的长度,不包括任何添加的异源信号肽。片段可包括多肽的片段,所述多肽的片段与抗体具有95%或更高、96%或更高、97%或更高、98%或更高或99%或更高同一性,并且额外地包含当计算百分比同一性时被包括的N末端甲硫氨酸或异源信号肽。片段还可包含N末端甲硫氨酸和/或信号肽,诸如免疫球蛋白信号肽,例如IgE或IgG信号肽。可将N末端甲硫氨酸和/或信号肽连接于抗体的片段。
在具有或不具有编码信号肽和/或位置1上的甲硫氨酸的序列的每一种情况下,编码抗体的核酸序列的片段可与全长100%相同,除从5'和/或3'末端失去至少一个核苷酸外。片段可包含20%或更多、25%或更多、30%或更多、35%或更多、40%或更多、45%或更多、50%或更多、55%或更多、60%或更多、65%或更多、70%或更多、75%或更多、80%或更多、85%或更多、90%或更多、91%或更多、92%或更多、93%或更多、94%或更多、95%或更多、96%或更多、97%或更多、98%或更多、99%或更多百分比的特定全长编码序列的长度,不包括任何添加的异源信号肽。片段可包含编码多肽的片段,所述多肽与抗体具有95%或更高、96%或更高、97%或更高、98%或更高或99%或更高的同一性,并且额外地任选地包含当计算百分比同一性时未包括的编码N末端甲硫氨酸或异源信号肽的序列。片段还可包含N末端甲硫氨酸和/或信号肽,诸如免疫球蛋白信号肽例如IgE或IgG信号肽的编码序列。可将编码N末端甲硫氨酸和/或信号肽的编码序列连接于编码序列的片段。
如本文中所用的“遗传构建体”是指包含编码蛋白质诸如抗体的核苷酸序列的DNA或RNA分子。所述编码序列包括有效地连接于能够在向其施用了核酸分子的个体的细胞中指导表达的调控元件(包括启动子和多聚腺苷酸化信号)的起始和终止信号。如本文中所用,术语“可表达的形式”是指基因构建体,所述基因构建体含有有效地连接于编码蛋白质的编码序列的必需调控元件,以便当存在于个体的细胞中时,所述编码序列可被表达。
如在本文中在两个或更多个核酸或多肽序列的上下文中所用,“相同的”或“同一性”可意指序列具有指定百分比的在指定区域上相同的残基。可通过如下步骤计算百分比:将两个序列最佳地比对,在指定的区域上比较两条序列,测定在两个序列中在其上存在相同残基的位置的数目以产生匹配位置的数目,将匹配位置的数目除以指定区域中的位置总数,及将结果乘以100来产生序列同一性的百分比。在其中两条序列具有不同长度或比对产生一个或多个交错末端以及指定的比较区域仅包括单个序列的情况下,将单个序列的残基包括在计算的分母而非分子中。当比较DNA和RNA时,可胸腺嘧啶(T)和尿嘧啶(U)可被认为是等同的。人工或通过使用计算机序列算法诸如BLAST或BLAST 2.0来获得同一性。
当讨论反馈机制时可使用如本文中所用的“阻抗”,并且可按照欧姆定律将其转换成电流值,从而使得能够与预设电流比较。
如本文中所用的“免疫应答”可意指宿主的免疫系统,例如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响应一种或多种核酸和/或肽的引入的激活。免疫应答可以以细胞或体液应答的形式或这两种形式存在。
如本文中所用的“核酸”或“寡核苷酸”或“多核苷酸”可意指共价连接在一起的至少两个核苷酸。单链的描述也限定了互补链的序列。因此,核酸还包括描述的单链的互补链。核酸的许多变体可出于相同的目的作为给定的核酸使用。因此,核酸还包括基本上相同的核酸和其补体。单链提供可在严格杂交条件下与靶序列杂交的探针。因此,核酸还包括在严格杂交条件下杂交的探针。
核酸可以是单链或双链的,或可含有双链和单链序列的部分。核酸可以是DNA(基因组DNA和cDNA)、RNA或杂交体,其中核酸可含有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组合,碱基(包括尿嘧啶、腺嘌呤、胸腺嘧啶、胞嘧啶、鸟嘌呤、肌苷、黄嘌呤次黄嘌呤、异胞嘧啶和异鸟嘌呤)的组合。核酸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法或通过重组法获得。
如本文中所用的“有效连接的”可意指基因的表达在与其空间上连接的启动子的控制下。启动子可位于在其控制下的基因的5'(上游)或3'(下游)。启动子与基因之间的距离可与在所述启动子所源自的基因中该启动子与其控制的基因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如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可接受该距离的变化而不丧失启动子功能。
如本文中所用的“肽”、“蛋白质”或“多肽”可意指氨基酸的连接的序列,并且可以是天然的、合成的或者经修饰的或天然和合成的组合。
如本文中所用的“启动子”可意指能够赋予、激活或增强核酸在细胞中的表达的合成或天然来源的分子。启动子可包含一个或多个特定的转录调控序列以进一步增强所述序列的表达和/或改变其的空间表达和/或时间表达。启动子还可包含与转录起始位点相距多达数千碱基对的远端增强子或阻遏子元件。启动子可源自包括病毒、细菌、真菌、植物、昆虫和动物的来源。启动子可针对其中发生表达的细胞、组织或器官或针对表达发生所处的发育阶段,或响应外部刺激(诸如生理应激、病原体、金属离子或诱导剂)而组成型地,或差异地调控基因组分的表达。启动子的代表性实例包括噬菌体T7启动子、噬菌体T3启动子、SP6启动子、lac操纵子-启动子、tac启动子、SV40晚期启动子、SV40早期启动子、RSV-LTR启动子、CMV IE启动子、SV40早期启动子或SV 40晚期启动子和CMV IE启动子。
“信号肽”和“前导序列”在本文中可互换使用,并且是指可被连接在本文中所示的蛋白质的氨基末端上的氨基酸序列。信号肽/前导序列通常指导蛋白质的定位。本文中使用的信号肽/前导序列优选促进蛋白质从产生其的细胞分泌。在从细胞分泌后,通常从蛋白质的其余部分(通常称为成熟蛋白)切割信号肽/前导序列。信号肽/前导序列连接在蛋白质的N末端上。
如本文中所用的“严格杂交条件”可意指第一核酸序列(例如,探针)将与第二核酸序列(例如,靶)(诸如在核酸的复杂混合物中)杂交的条件。严格条件是序列依赖性的,并且在不同的情况下是不同的。可选择比特定序列在限定的离子强度、pH下的热熔点(Tm)低约5-10℃作为严格条件。Tm可以是50%的与靶互补的探针在平衡(由于靶序列过量存在,因此在Tm下,50%的探针在平衡时被占据)时与靶序列杂交时的温度(在限定的离子强度、pH和核酸浓度下)。严格条件可以是在pH 7.0至8.3下盐浓度低于约1.0 M钠离子,诸如约0.01-1.0 M的钠离子浓度(或其它盐)以及温度为至少约30℃(对于短探针(例如,约10-50个核苷酸))和至少约60℃(对于长探针(例如,大于约50个核苷酸)的那些条件。严格条件还可通过添加去稳定剂诸如甲酰胺来实现。对于选择性或特异性杂交,阳性信号可以为至少2至10倍本底杂交。示例性严格杂交条件包括下列条件:50%甲酰胺、5x SSC和1% SDS在42℃下孵育,或者5x SSC、1% SDS在65℃下孵育,在65℃于0.2x SSC和0.1% SDS中洗涤。
如本文中可互换所用的“受试者”和“患者”是指任何脊椎动物,包括但不限于哺乳动物(例如,牛、猪、骆驼、美洲驼、马、山羊、兔、绵羊、仓鼠、豚鼠、猫、狗、大鼠和小鼠、非人灵长类动物(例如,猴,诸如食蟹猴或恒河猴、黑猩猩等)和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受试者可以是人或非人。受试者或患者可以正接受其他形式的治疗。
如本文中所用的“基本上互补的”可意指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的互补序列在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或更多个核苷酸或氨基酸的区域上具有至少60%、65%、70%、75%、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或99%同一性,或两条序列在严格杂交条件下杂交。
如本文中所用的“基本上相同的”可意指第一与第二序列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或更多个核苷酸或氨酸的区域上至少60%、65%、70%、75%、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或99%相同,或对于核酸,如果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的补体基本上互补的话,则它们是基本上相同的。
如本文中所用的“合成抗体”是指由本文中描述的重组核酸序列编码并且在受试者中产生的抗体。
如本文中所用的“治疗”或“处理”可意指通过预防、抑制、压制或完全消除疾病来保护受试者免受疾病侵害。预防疾病包括在疾病发作之前向受试者施用本发明的疫苗。抑制疾病包括在疾病引发后但在其临床表现之前向受试者施用本发明的疫苗。压制疾病包括在疾病临床表现后向受试者施用本发明的疫苗。
如本文中针对核酸所用的“变体”可意指(i)参照的核苷酸序列的部分或片段;(ii)参照的核苷酸序列或其部分的补体;(iii)与参照核酸或其互补序列基本上同一的核酸;或(iv)在严格条件下与参照核酸、其补体或与其基本上相同的序列杂交的核酸。
对于肽或多肽,“变体”是指在氨基酸序列上相异于氨基酸的插入、缺失或保守取代,但保留至少一种生物活性的肽或多肽。变体还可意指具有与参照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基本上相同的氨基酸序列的,保留至少一种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氨基酸的保守取代,即利用具有相似性质(例如,疏水性、带电区域的程度和分布)的不同氨基酸替代氨基酸,在本领域中被公认为通常牵涉较小变化。如本领域中所理解的,这些较小变化可部分通过考虑氨基酸的亲疏水性指数(hydropathic index)来鉴定。Kyte等人,J. Mol.Biol. 157:105-132 (1982)。氨基酸的亲疏水性指数基于对其疏水性和电荷的考虑。在本领域中已知具有相似亲疏水性指数的氨基酸可被取代并且仍然保留蛋白质功能。在一个方面,具有±2的亲疏水性指数的氨基酸被取代。氨基酸的亲水性还可用于显示可导致保留生物功能的蛋白质的取代。在肽的上下文中考虑氨基酸的亲水性允许计算该肽的最大局部平均亲水性,这是一种已被报导与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密切相关的有用的度量。美国专利No. 4,554,101(通过引用完全并入本文)。如本领域中所理解的,具有相似亲水性值的氨基酸的取代可导致保留生物活性例如免疫原性的肽。可利用彼此亲水性值在±2以内的氨基酸进行取代。氨基酸的疏水性指数和亲水性值受该氨基酸的特定侧链影响。与该观察一致,与生物功能相容的氨基酸取代经了解取决于氨基酸,并且具体地那些氨基酸的侧链的相对相似性,如通过疏水性、亲水性、电荷、大小和其它性质显示的。
变体可以是在全长的全基因序列或其片段上基本上相同的核酸序列。核酸序列可在全长的基因序列或其片段上具有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的同一性。变体可以是在全长的氨基酸序列或其片段上基本上相同的氨基酸序列。氨基酸序列可在全长的所述氨基酸序列或其片段上具有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的同一性。
如本文中所用的“载体”可意指含有复制起始点的核酸序列。载体可以是质粒、噬菌体、细菌人工染色体或酵母人工染色体。载体可以是DNA或RNA载体。载体可以是自主复制的染色体外载体或整合进宿主基因组的载体。
对于本文中数值范围的引述,明确地以相同的精度包括其间的每一个中介数。例如,对于6-9的范围,除了6和9外还包括数值7和8,而对于范围6.0-7.0,明确地包括数值6.0、6.1、6.2、6.3、6.4、6.5、6.6、6.7、6.8、6.9和7.0。
2.组合物
本发明涉及包含编码抗体、其片段、其变体或其组合的重组核酸序列的组合物。当向有此需要的受试者施用时,所述组合物可导致在受试者中产生合成抗体。所述合成抗体可结合存在于受试者中的靶分子(即,抗原)。这样的结合可中和抗原,阻断另一种分子例如蛋白质或核酸对抗原的识别,以及引发或诱发对抗原的免疫应答。
所述合成抗体可治疗、预防被施以所述组合物的受试者的疾病和/或保护其免受所述疾病侵害。所述合成抗体通过结合抗原可治疗、预防被施以所述组合物的受试者的疾病和/或保护其免受所述疾病侵害。所述合成抗体可提高被施以所述组合物的受试者的疾病存活率。所述合成抗体可提供至少约50%、55%、60%、65%、70%、75%、80%、85%、90%、95%或100%的被施以所述组合物的受试者的疾病存活率。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所述合成抗体可提供至少约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或80%的被施以所述组合物的受试者的疾病存活率。
所述组合物可导致在向受试者施用所述组合物至少约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6小时、7小时、8小时、9小时、10小时、11小时、12小时、13小时、14小时、15小时、20小时、25小时、30小时、35小时、40小时、45小时、50小时或60小时内在所述受试者中产生所述合成抗体。所述组合物可导致在向受试者施用所述组合物至少约1天、2天、3天、4天、5天、6天、7天、8天、9天或10天内在所述受试者中产生所述合成抗体。所述组合物可导致在向受试者施用所述组合物约1小时至约6天、约1小时至约5天、约1小时至约4天、约1小时至约3天、约1小时至约2天、约1小时至约1天、约1小时至约72小时、约1小时至约60小时、约1小时至约48小时、约1小时至约36小时、约1小时至约24小时、约1小时至约12小时或约1小时至约6小时内在所述受试者中产生所述合成抗体。
当向有此需要的受试者施用时,所述组合物可在受试者中导致比被施以抗原以诱发体液免疫应答的受试者的内源抗体的产生更快的合成抗体的产生。所述组合物可在被施以抗原以诱发体液免疫应答的的受试者的内源抗体产生之前至少约1天、2天、3天、4天、5天、6天、7天、8天、9天或10天导致所述合成抗体的产生。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具有有效组合物的期望特性,诸如是安全的,以便所述组合物不引起疾病或死亡;具有抵抗疾病的保护作用;以及提供施用的容易性、极少的副作用、生物稳定性和每剂量的低成本。
3.重组核酸序列
如上所述,所述组合物可包含重组核酸序列。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可编码抗体、其片段、其变体或其组合。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了抗体。
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可以是异源核酸序列。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可包括至少一个异源核酸序列或一个或多个异源核酸序列。
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可以是优化的核酸序列。这样的优化可增强或改变抗体的免疫原性。优化还可改进转录和/或翻译。优化可包括以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低GC含量的前导序列,以增加转录;mRNA稳定性和密码子优化;添加kozak序列(例如,GCC ACC)以增加翻译;添加编码信号肽的免疫球蛋白(Ig)前导序列;和尽可能消除顺式作用序列基序(即,内部TATA盒)。
a.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
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包括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组件。
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包括编码重链多肽、其片段、其变体或其组合的异源核酸序列。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包括编码轻链多肽、其片段、其变体或其组合的异源核酸序列。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还可包括编码蛋白酶或蛋白酶切割位点的异源核酸序列。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前导序列,其中每个前导序列编码信号肽。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启动子、一个或多个内含子、一个或多个转录终止区、一个或多个起始密码子、一个或多个终止密码子(termination or stop codon)和/或一个或多个多聚腺苷酸化信号。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头或标签序列。所述标签序列可编码血凝素(HA)标签。
(1)重链多肽
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包括编码重链多肽、其片段、其变体或其组合的异源核酸。所述重链多肽可包括可变重链(VH)区和/或至少一个恒定重链(CH)区。所述至少一个恒定重链区可包括恒定重链区1(CH1)、恒定重链区2(CH2)和恒定重链区3(CH3)和/或铰链区。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重链多肽可包括VH区和CH1区。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所述重链多肽可包括VH区、CH1区、铰链区、CH2区和CH3区。
所述重链多肽可包括互补决定区(“CDR”)组。所述CDR组可含有VH区的3个高变区。从重链多肽的N末端开始,这此CDR分别被命名为“CDR1”、“CDR2”和“CDR3”。重链多肽的CDR1、CDR2和CDR3可促成抗原的结合或识别。
(2)轻链多肽
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包括编码轻链多肽、其片段、其变体或其组合的异源核酸序列。所述轻链多肽可包括可变轻链(VL)区和/或恒定轻链(CL)区。
所述轻链多肽可包括互补决定区(“CDR”)组。所述CDR组可含有VL区的3个高变区。从轻链多肽的N末端开始,这些CDR分别被命名为“CDR1”、“CDR2”和“CDR3”。轻链多肽的CDR1、CDR2和CDR3可促成抗原的结合或识别。
(3)蛋白酶切割位点
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包括编码蛋白酶切割位点的异源核酸序列。所述蛋白酶切割位点可被蛋白酶或肽酶识别。所述蛋白酶可以是肽链内切酶或内切蛋白酶,例如但不限于费林蛋白酶、弹性蛋白酶、HtrA、钙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所述蛋白酶可以是费林蛋白酶。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所述蛋白酶可以是丝氨酸蛋白酶、苏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天冬氨酸蛋白酶、金属蛋白酶、谷氨酸蛋白酶或切割内部肽键(即,不切割N末端或C末端肽键)的任何蛋白酶。
所述蛋白酶切割位点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促进或增强切割效率的氨基酸序列。所述一个或多个氨基酸序列可促进或增强形成或产生分离的多肽的效率。所述一个或多个氨基酸序列可包括2A肽序列。
(4)接头序列
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头序列。所述接头序列可在空间上分离或连接一个或多个本文中描述的组件。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所述接头序列可编码在空间上分离或连接两个或更多个多肽的氨基酸序列。
(5)启动子
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启动子。所述一个或多个启动子可以是能够驱动基因表达和调控基因表达的任何启动子。这样的启动子是经由DNA依赖性RNA聚合酶的转录所需的顺式作用序列元件。用于指导基因表达的启动子的选择取决于特定应用。可将启动子在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中置于离转录起始位点与其在天然背景中离转录起始位点的距离相同的距离。然而,可接受该距离的变化而不丧失启动子功能。
可将所述启动子有效地连接于编码重链多肽和/或轻链多肽的异源核酸序列。所述启动子可以是经显示对于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是有效的启动子。有效地连接于编码序列的启动子可以是CMV启动子,来自猿猴病毒40(SV40)的启动子,诸如SV40早期启动子和SV40晚期启动子、小鼠乳房肿瘤病毒(MMTV)启动子、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启动子诸如牛免疫缺陷病毒(BIV)长末端重复(LTR)启动子、莫洛尼病毒启动子(Moloney virus)、禽类白血病病毒(ALV)启动子、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诸如CMV立即早期启动子、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 Barr virus, EBV)启动子或劳斯肉瘤病毒(Rous sarcoma virus, RSV)启动子。所述启动子还可以是来自人基因诸如人肌动蛋白、人肌球蛋白、人血红蛋白、人肌肉肌酸、人多角体蛋白或人金属硫蛋白的启动子。
所述启动子可以是组成型启动子或诱导型启动子,所述诱导型启动子仅当宿主细胞被暴露于某些特定外部刺激时起始转录。在多细胞生物体的情况下,所述启动子还可于对特定的组织或器官或发育阶段是特异性的。所述启动子还可以是组织特异性启动子,诸如肌肉或皮肤特异性启动子(天然或合成的)。此类启动子的实例描述于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US20040175727(其内容以其整体并入本文)中。
所述启动子可与增强子相联。增强子可位于编码序列的上游。所述增强子可以是人肌动蛋白、人肌球蛋白、人血红蛋白、人肌肉肌酸或病毒增强子,诸如来自CMV、FMDV、RSV或EBV的增强子。多核苷酸功能增强子描述于美国专利No.5,593,972、5,962,428和W094/016737(所述每一个专利或专利申请公开的内容通过引用完全并入)中。
(6)内含子
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内含子。每一个内含子可包括功能剪接供体和受体位点。所述内含子可包括剪接的增强子。所述内含子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有效剪接所需的信号。
(7)转录终止区
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转录终止区。所述转录终止区可位于编码序列的下游以提供高效终止。所述转录终止区可获自与上述启动子相同的基因,或可获自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基因。
(8)起始密码子
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起始密码子。所述起始密码子可位于编码序列的上游。所述起始密码子可在具有编码序列的框内。所述起始密码子可与一个或多个有效翻译起始所需的信号,例如但不限于核糖体结合位点相关。
(9)终止密码子
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终止密码子(terminationor stop codon)。所述终止密码子可位于编码序列的下游。所述终止密码子可在具有编码序列的框内。所述终止密码子可与一个或多个有效翻译终止所需的信号相关。
(10)多聚腺苷酸化信号
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多聚腺苷酸化信号。所述多聚腺苷酸化信号可包括转录物的有效多腺苷酸化所需的一个或多个信号。所述多聚腺苷酸化信号可位于编码序列的下游。所述多聚腺苷酸化信号可以是SV40多聚腺苷酸化信号、LTR多聚腺苷酸化信号、牛生长激素(bGH)多聚腺苷酸化信号、人生长激素(hGH)多聚腺苷酸化信号或人β-珠蛋白多聚腺苷酸化信号。所述SV40多聚腺苷酸化信号可以是来自pCEP4质粒(Invitrogen,San Diego,CA)的多聚腺苷酸化信号。
(11)前导序列
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前导序列。所述前导序列可编码信号肽。所述信号肽可以是免疫球蛋白(Ig)信号肽,例如但不限于IgG信号肽和IgE信号肽。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前导序列是IgE前导IgE前导序列SEQ ID NO:65:atggactgga cttggattct gttcctggtc gccgccgcaactcgcgtgca tagc,其编码蛋白质SEQ ID NO:66:Met Asp Trp Thr Trp Ile LeuPhe Leu Val Ala Ala Ala Thr Arg Val His Ser。
b.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的排列
如上所述,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其中每一个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所述一个或多个组件在上文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所述一个或多个组件,当包括在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中时,可相对彼此以任意顺序排列。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如下所述,在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中排列所述一个或多个组件。
(1)排列1
在一个排列中,第一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包括编码重链多肽的异源核酸序列,并且第二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包括编码轻链多肽的异源核酸序列。
所述第一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被置于载体中。所述第二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被置于第二或单独的载体中。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了将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置于载体中。
所述第一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还可包括启动子、内含子、转录终止区、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和/或多聚腺苷酸化信号。所述第一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还可包括前导序列,其中所述前导序列位于编码重链多肽的异源核酸序列的上游(或5’)。因此,由前导序列编码的信号肽可通过肽键连接至重链多肽。
所述第二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还可包括启动子、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和多聚腺苷酸化信号。所述第二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还可包括前导序列,其中所述前导序列位于编码轻链多肽的异源核酸序列的上游(或5’)。因此,由前导序列编码的信号肽可通过肽键连接至轻链多肽。
因此,排列1的一个实例包括编码包括VH和CH1的重链多肽的第一载体(和从而第一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和编码包括VL和CL的轻链多肽的第二载体(和从而第二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排列1的第二实例可包括编码包括VH、CH1、铰链区、CH2和CH3的重链多肽的第一载体(和从而第一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和编码包括VL和CL的轻链多肽的第二载体(和从而第二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
(2)排列2
在第二排列中,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包括编码重链多肽的异源核酸序列和编码轻链多肽的异源核酸序列。所述编码重链多肽的异源核酸序列可被置于编码轻链多肽的异源核酸序列的上游(或5’)。或者,所述编码轻链多肽的异源核酸序列可被置于编码重链多肽的异源核酸序列的上游(或5’)。
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被置于下文中更详细描述的载体中。
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包括编码蛋白酶切割位点的异源核酸序列和/或接头序列。如果包括在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中,则编码蛋白酶切割位点的异源核酸序列可位于编码重链多肽的异源核酸序列与编码轻链多肽的异源核酸序列之间。因此,所述蛋白酶切割位点允许重链多肽和轻链多肽在表达后分离为不同的多肽。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如果将接头序列包括在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中,那么可将所述接头序列置于编码重链多肽的异源核酸序列与编码轻链多肽的异源核酸序列之间。
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还可包括启动子、内含子、转录终止区、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和/或多聚腺苷酸化信号。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启动子。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包括2个启动子,以便一个启动子可与编码重链多肽的异源核酸序列相联,并且第二启动子可与编码轻链多肽的异源核酸序列相联。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包括一个与编码重链多肽的异源核酸序列和编码轻链多肽的异源核酸序列相联的启动子。.
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还可包括2个前导序列,其中第一前导序列位于编码重链多肽的异源核酸序列的上游(或5’),并且第二前导序列位于编码轻链多肽的异源核酸序列的上游(或5’)。因此,由第一前导序列编码的第一信号肽可通过肽键连接于重链多肽并且由第二前导序列编码的第二信号肽可通过肽键连接于轻链多肽。
因此,排列2的一个实例可包括编码包括VH和CH1的重链多肽和包括VL和CL的轻链多肽的载体(和从而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其中接头序列位于编码重链多肽的异源核酸序列与编码轻链多肽的异源核酸序列之间。
排列2的第二实例可包括编码包括VH和CH1的重链多肽和包括VL和CL的轻链多肽的载体(和从而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其中编码蛋白酶切割位点的异源核酸序列位于编码重链多肽的异源核酸序列与编码轻链多肽的异源核酸序列之间。
排列2的第三实例可包括编码包括VH、CH1、铰链区、CH2和CH3的重链多肽和包括VL和CL的轻链多肽的载体(和从而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其中接头序列位于编码重链多肽的异源核酸序列与编码轻链多肽的异源核酸序列之间。
排列2的第四实例可包括编码包括VH、CH1、铰链区、CH2和CH3的重链多肽和包括VL和CL的轻链多肽的载体(和从而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其中编码蛋白酶切割位点的异源核酸序列位于编码重链多肽的异源核酸序列与编码轻链多肽的异源核酸序列之间。
c.来自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的表达
如上所述,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在一个或多个组分当中,包括编码重链多肽的异源核酸序列和/或编码轻链多肽的异源核酸序列。因此,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有利重链多肽和/或轻链多肽的表达。
当使用如上所述的排列1时,所述第一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促进重链多肽的表达,并且所述第二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促进轻链多肽的表达。当使用如上所述的排列2时,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可促进重链多肽和轻链多肽的表达。
在例如但不限于细胞、生物体或哺乳动物中表达后,所述重链多肽和轻链多肽可装配成合成抗体。具体地,所述重链多肽和轻链多肽可彼此相互作用,以便装配产生能够结合抗原的合成抗体。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所述重链多肽和轻链多肽可彼此相互作用,以便装配产生相较于未如本文中所述装配的抗体更具免疫原性的合成抗体。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所述重链多肽和轻链多肽可彼此相互作用,以便装配导致能够消除或诱发针对抗原的免疫应答的合成抗体。
d.载体
可将上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置于一个或多个载体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载体可含有复制起始点。所述一个或多个载体可以是质粒、噬菌体、细菌人工染色体或酵母人工染色体。所述一个或多个载体可以是自主复制的染色体外载体,或整合进宿主基因组的载体。
所述一个或多个载体可以是异源表达构建体,其通常是用于将特定基因引入靶细胞的质粒。一旦表达载体在细胞内,由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编码的重链多肽和/或轻链多肽由细胞转录和翻译机器核糖体复合物产生。所述一个或多个载体可表达大量稳定的信使RNA,从而表达蛋白质。
(1)表达载体
所述一个或多个载体可以是环状质粒或线性核酸。所述环状质粒和线性核酸能够在适当的主题细胞中指导特定核苷酸序列的表达。所述一个或多个包含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的载体可以是嵌合的,这意味着其组件的至少一个对于其至少一个其它组件是异源的。
(2)质粒
所述一个或多个载体可以是质粒。所述质粒可用于用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转染细胞。所述质粒可用于将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引入受试者。所述质粒还可包含调控序列,其可非常适合用于在施用了质粒的细胞中进行基因表达。.
所述质粒还可包含哺乳动物复制起始点以在染色体外维持质粒并在细胞中产生多个拷贝的质粒。所述质粒可以是来自Invitrogen(San Diego,CA)的pVAXI、pCEP4或pREP4,所述质粒可包含爱泼斯坦-巴尔病毒复制起始点和细胞核抗原EBNA-1编码区,其可产生高拷贝附加型复制而无需整合。质粒的主链可以是pAV0242。所述质粒可以是复制缺陷型腺病毒5型(Ad5)质粒。
所述质粒可以是pSE420(Invitrogen,San Diego,Calif.),其可用于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中产生蛋白质。所述质粒还可以是pYES2(Invitrogen,San Diego,Calif.),其可用于在酵母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株中产生蛋白质。所述质粒还可以是MAXBACTM完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Invitrogen,San Diego,Calif.),其可用于在昆虫细胞中产生蛋白质。所述质粒还可以是pcDNAI或(pcDNA3Invitrogen,San Diego,Calif.),其可用于在哺乳动物细胞诸如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中产生蛋白质。
(3)环状和线性载体
所述一个或多个载体可以是环状质粒,其可通过整合进细胞基因组转化靶细胞或存在于染色体外(例如,具有复制起始点的自主复制质粒)。所述载体可以是pVAX、pcDNA3.0或provax,或能够表达由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编码的重链多肽和/或轻链多肽的任何其它表达载体。
本文中还提供了能够经由电穿孔被有效地递送至受试者,并且表达由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编码的重链多肽和/或轻链多肽的线性核酸或线性表达盒(“LEC”)。所述LEC可以是不存在任何磷酸主链的任何线性DNA。所述LEC可以不含任何抗生素抗性基因和/或磷酸主链。所述LEC可以不含与期望的基因表达无关的其它核酸序列。
所述LEC可来源于能够被线性化的任何质粒。所述质粒可以能够表达由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编码的重链多肽和/或轻链多肽。所述质粒可以是pNP(Puerto Rico/34)或pM2(New Caledonia/99)。所述质粒可以是WLV009、pVAX、pcDNA3.0或provax,或能够表达由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编码的重链多肽和/或轻链多肽的任何其它表达载体。
所述LEC可以是pcrM2。所述LEC可以是pcrNP。pcrNP和pcrMR可分别来源于pNP(Puerto Rico/34)和pM2(New Caledonia/99)。
(4)制备载体的方法
本文中提供了用于制备一个或多个其中已放置了所述重组核酸序列构建体的载体的方法。在最终的亚克隆步骤后,可使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将所述载体用在大规模发酵罐中接种细胞培养物。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在最终的亚克隆步骤后,可将所述载体与一个或多个电穿孔(EP)装置一起使用。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了EP装置。
可使用已知的装置和技术的组合配制或制造所述一个或多个载体,但优选使用2007年5月23日提交的批准的、共同未决的美国临时申请美国序列No.60/939,792中描述的质粒制造技术来制造它们。在一些实例中,可以以大于或等于10mg/mL的浓度配制本文中描述的DNA质粒。所述制造技术除了美国序列No.60/939792中描述的那些装置和方案(包括2007年7月3日提交的批准的专利、美国专利No.7,238,522中描述的那些装置和方案)之外,还包括或包含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公知的各种装置和方案。以上提及的申请和专利(分别为美国序列No.60/939,792和美国专利No.7,238,522)在此整体并入。
4.抗体
如上所述,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可编码抗体、其片段、其变体或其组合。所述抗体可结合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的抗原或与其反应。
所述抗体可包含分别插入重链和轻链框架(“FR”)组之间的重链和轻链互补决定区(“CDR”)组,所述框架组为CDR提供支持并且限定CDR相对于彼此的空间关系。所述CDR组可含有重链或轻链V区的3个高变区。从重链或轻链的N末端开始,这些区域被分别命名为“CDR1”、“CDR2”和“CDR3”。抗原结合位点从而可包含6个CDR,包括来自每一个重链和轻链V区的CDR组。
蛋白水解酶木瓜蛋白酶优先切割IgG分子以产生几个片段,所述片段中的两个(F(ab)片段)各自包含共价异二聚体,所述共价异二聚体包含完整抗原结合位点。所述酶胃蛋白酶能够切割IgG分子以提供几个片段,包括包含两个抗原结合位点的F(ab’)2片段。因此,所述抗体可以是Fab或F(ab’)2。所述Fab可包括重链多肽和轻链多肽。所述Fab的重链多肽可包括VH区和CH1区。所述Fab的轻链可包括VL区和CL区。
所述抗体可以是免疫球蛋白(Ig)。所述Ig可以是例如IgA、IgM、IgD、IgE和IgG。所述免疫球蛋白可包括重链多肽和轻链多肽。所述免疫球蛋白的重链多肽可包括VH区、CH1区、铰链区、CH2区和CH3区。所述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多肽可包括VL区和CL区。
所述抗体可以是多克隆抗体或单克隆抗体。所述抗体可以是嵌合抗体、单链抗体、亲和力成熟抗体、人抗体、人源化抗体或完全人抗体。所述人源化抗体可以是来自非人物种的结合期望的抗原的抗体,所述抗体具有一个或多个来自非人物种的互补决定区(CDR)和来自人免疫球蛋白分子的框架区。
5.抗原
所述合成抗体针对抗原或其片段或变体。所述抗原可以是核酸序列、氨基酸序列或其组合。所述核酸序列可以是DNA、RNA、cDNA、其变体、其片段或其组合。所述氨基酸序列可以是蛋白质、肽、其变体、其片段或其组合。
所述抗原可来自许多生物体,例如病毒、寄生虫、细菌、真菌或哺乳动物。所述抗原可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症或哮喘相关。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所述抗原可与癌症、疱疹、流感、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或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原是外来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原是自体抗原。
a.外来抗原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原是外来的。外来抗原是当被引入体内时,能够刺激免疫应答的任何非自身物质(即,来源于受试者外部)。
(1)病毒抗原
外来抗原可以是病毒抗原或其片段或其变体。所述病毒抗原可来自来自下列科之一的病毒:腺病毒科(Adenoviridae)、沙粒病毒科(Arenaviridae)、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杯状病毒科(Caliciviridae)、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丝状病毒科(Filoviridae)、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乳多空病毒科(Papovaviridae)、副粘病毒科(Paramyxoviridae)、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痘病毒科(Poxviridae)、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或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所述病毒抗原可来自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基孔肯雅热病毒(CHIKV)、登革热病毒、乳头状瘤病毒,例如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脊髓灰质炎病毒、肝炎病毒,例如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天花病毒(重型天花和类天花)、牛痘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马脑炎病毒、风疹病毒、黄热病毒、诺沃克病毒(Norwalk virus)、甲型肝炎病毒、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I)、多毛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Ⅱ)、加利福尼亚脑炎病毒、汉坦病毒(Hanta virus,出血热)、狂犬病病毒、埃博拉出血热病毒(Ebola fever virus)、马尔堡病毒(Marburg virus)、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单纯疱疹1(口腔疱疹)、单纯疱疹2(生殖器疱疹)、带状疱疹(水痘-带状疱疹,又名,水痘)、巨细胞病毒(CMV),例如人CMV、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黄病毒、口蹄疫病毒、拉沙病毒、沙粒病毒或致癌病毒。
(a)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原
所述病毒抗原可来自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HIV抗原可以是亚型A包膜蛋白,亚型B包膜蛋白,亚型C包膜蛋白,亚型D包膜蛋白,亚型B Nef-Rev蛋白,Gag亚型A、B、C或D蛋白,Mpol蛋白,Env A、Env B、Env C、Env D、B Nef-Rev、Gag的核酸或氨基酸序列或其任意组合。
对于HIV是特异性的合成抗体可包括Fab片段,所述Fab片段包含由SEQ ID NO:3的核酸序列编码的SEQ ID NO:48的氨基酸序列,和由SEQID NO:4的核酸序列编码的SEQ ID NO:49的氨基酸序列。所述合成抗体可包含由SEQ ID NO:6的核酸序列编码的SEQ ID NO:46的氨基酸序列,和由SEQ ID NO:7的核酸序列编码的SEQ ID NO:47的氨基酸序列。所述Fab片段包含由SEQ ID NO:50的核酸序列编码的SEQ ID NO:51的氨基酸序列。所述Fab可包含由SEQ ID NO:52的核酸序列编码的SEQ ID NO:53的氨基酸序列。
对于HIV是特异性的合成抗体可包括包含SEQ ID NO:5的氨基酸序列的Ig。所述Ig可包含由SEQ ID NO:62的核酸序列编码的SEQ ID NO:1的氨基酸序列。所述Ig可包含由SEQ ID NO:63的核酸序列编码的SEQ IDNO:2的氨基酸序列。所述Ig可包含由SEQ ID NO:54的核酸序列编码的SEQ ID NO:55的氨基酸序列,和由SEQ ID NO:56的核酸序列编码的SEQID NO:57的氨基酸序列。
(b)基孔肯雅热病毒
所述病毒抗原可来自基孔肯雅热病毒。基孔肯雅热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的α病毒属。基孔肯雅热病毒通过感染的蚊子(例如伊蚊属(Aedes))叮咬传播给人。
对于CHIKV是特异性的合成抗体可包括Fab片段,所述Fab片段包含由SEQ ID NO:58的核酸序列编码的SEQ ID NO:59的氨基酸序列,和由SEQ ID NO:60的核酸序列编码的SEQ ID NO:61的氨基酸序列。
(c)登革热病毒
所述病毒抗原可来自登革热病毒。所述登革热病毒抗原可以是形成病毒颗粒的3种蛋白或多肽(C、prM和E)之一。所述登革热病毒抗原可以是参与病毒的复制的7种其它蛋白或多肽(NS1、NS2a、NS2b、NS3、NS4a、NS4b、NS5)之一。所述登革热病毒可以是所述病毒的5个菌株或血清型之一,包括DENV-1、DENV-2、DENV-3和DENV-4。所述抗原可以是多种登革热病毒抗原的任意组合。
对于登革热病毒是特异性的合成抗体可包括包含由SEQ ID NO:44的核酸序列编码的SEQ ID NO:45的氨基酸序列的Ig。
(d)肝炎抗原
所述病毒抗原可包括肝炎病毒抗原(即,肝炎抗原)或其片段或其变体。所述肝炎抗原可以是来自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和/或戊型肝炎病毒(HEV)的一种或多种的抗原或免疫原。
所述肝炎抗原可以是来自HAV的抗原。所述肝炎抗原可以是HAV衣壳蛋白、HAV非结构蛋白、其片段、其变体或其组合。
所述肝炎抗原可以是来自HCV的抗原。所述肝炎抗原可以是HCV核衣壳蛋白(即,核心蛋白)、HCV包膜蛋白(例如,E1和E2)、HCV非结构蛋白(例如,NS1、NS2、NS3、NS4a、NS4b、NS5a和NS5b)、其片段、其变体或其组合。
所述肝炎抗原可以是来自HDV的抗原。所述肝炎抗原可以是HDVδ抗原、其片段或其变体。
所述肝炎抗原可以是来自HEV的抗原。所述肝炎抗原可以是HEV衣壳蛋白、其片段或其变体。
所述肝炎抗原可以是来自HBV的抗原。所述肝炎抗原可以是HBV核心蛋白、HBV表面蛋白、HBV DNA聚合酶、由基因X编码的HBV蛋白、其片段、其变体或其组合。所述肝炎抗原可以是HBV基因型A核心蛋白、HBV基因型B核心蛋白、HBV基因型C核心蛋白、HBV基因型D核心蛋白、HBV基因型E核心蛋白、HBV基因型F核心蛋白、HBV基因型G核心蛋白、HBV基因型H核心蛋白、HBV基因型A表面蛋白、HBV基因型B表面蛋白、HBV基因型C表面蛋白、HBV基因型D表面蛋白、HBV基因型E表面蛋白、HBV基因型F表面蛋白、HBV基因型G表面蛋白、HBV基因型H表面蛋白、其片段、其变体或其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肝炎抗原可以是来自HBV基因型A、HBV基因型B、HBV基因型C、HBV基因型D、HBV基因型E、HBV基因型F、HBV基因型G或HBV基因型H的抗原。
(e)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抗原
所述病毒抗原可包括来自HPV的抗原。所述HPV抗原可来自HPV型16、18、31、33、35、45、52和58,其引起宫颈癌、直肠癌和/或其它癌症。所述HPV抗原可来自HPV 6型和11型,其可引起生殖器疣,并且已知是头颈癌的病因。
所述HPV抗原可以是来自每一个HPV型的HPV E6或E7结构域。例如,对于HPV 16型(HPV16),所述HPV16抗原可包括HPV16 E6抗原、HPV16 E7抗原、其片段、变体或组合。类似地,所述HPV抗原可以是HPV 6 E6和/或E7、HPV 11 E6和/或E7、HPV 18 E6和/或E7、HPV 31 E6和/或E7、HPV 33 E6和/或E7、HPV 52 E6和/或E7或HPV 58 E6和/或E7、其片段、变体或组合。
(f)RSV抗原
所述病毒抗原可包括RSV抗原。所述RSV抗原可以是人RSV融合蛋白(在本文中也被称为“RSV F”、“RSV F蛋白”和“F蛋白”)或其片段或变体。所述人RSV融合蛋白在RSV亚型A与B之间可能是保守的。RSV抗原可以是来自RSV Long株(GenBank AAX23994.1)的RSV F蛋白或其片段或变体。RSV抗原可以是来自RSV A2株(GenBank AAB59858.1)的RSVF蛋白,或其片段或变体。RSV抗原可以是RSV F蛋白或其片段或变体的单体、二聚体或三聚体。
所述RSV F蛋白可以融合前形式或融合后形式存在。RSV F的融合后形式在经免疫的动物中引发高滴度中和抗体,并且保护动物免受RSV攻击。
所述RSV抗原还可以是人RSV附着糖蛋白(在本文中也被称为“RSVG”、“RSV G蛋白”和“G蛋白”),或其片段或变体。所述人RSV G蛋白在RSV亚型A与B之间不同。所述抗原可以是来自RSV Long株(GenBankAAX23993)的RSV G蛋白,或其片段或变体。所述RSV抗原可以是来自RSV亚型B分离株H5601、RSV亚型B分离株H1068、RSV亚型B分离株H5598、RSV亚型B分离株H1123的RSV G蛋白,或其片段或变体。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RSV抗原可以是人RSV非结构蛋白1(“NS1蛋白”),或其片段或变体。例如,RSV抗原可以是来自RSV Long株(GenBankAAX23987.1)的RSV NS1蛋白,或其片段或变体。人RSV抗原还可以是RSV非结构蛋白2(“NS2蛋白”),或其片段或变体。例如,RSV抗原可以是来自RSV Long株(GenBank AAX23988.1)的RSV NS2蛋白,或其片段或变体。RSV抗原还可以是人RSV核衣壳(“N”)蛋白,或其片段或变体。例如,RSV抗原可以是来自RSV Long株(GenBank AAX23989.1)的RSV N蛋白,或其片段或变体。RSV抗原可以是人RSV磷蛋白(“P”)蛋白,或其片段或变体。例如,RSV抗原可以是来自RSV Long株(GenBankAAX23990.1)的RSV P蛋白,或其片段或变体。RSV抗原还可以是人RSV基质蛋白(“M”)蛋白,或其片段或变体。例如,RSV抗原可以是来自RSVLong株(GenBank AAX23991.1)的RSV M蛋白,或其片段或变体。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RSV抗原可以是人RSV小疏水(“SH”)蛋白,或其片段或变体。例如,RSV抗原可以是来自RSV Long株(GenBankAAX23992.1)的RSV SH蛋白,或其片段或变体。RSV抗原还可以是人RSV基质蛋白2-1(“M2-1”)蛋白,或其片段或变体。例如,RSV抗原可以是来自RSV Long株(GenBank AAX23995.1)的RSV M2-1蛋白,或其片段或变体。RSV抗原还可以是人RSV基质蛋白2-2(“M2-2”)蛋白,或其片段或变体。例如,RSV抗原可以是来自RSV Long株(GenBank AAX23997.1)的RSV M2-2蛋白,或其片段或变体。人RSV抗原可以是RSV聚合酶L(“L”)蛋白,或其片段或变体。例如,RSV抗原可以是来自RSV Long株(GenBankAAX23996.1)的RSV L蛋白,或其片段或变体。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RSV抗原可具有NS1、NS2、N、P、M、SH、M2-1、M2-2或L蛋白的优化的氨基酸序列。RSV抗原可以是人RSV蛋白或重组抗原,诸如由人RSV基因组编码的蛋白的任一种。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RSV抗原可以是但不限于来自RSV Long株的RSV F蛋白、来自RSV Long株的RSV G蛋白、优化的氨基酸RSV G氨基酸序列、RSV Long株的人RSV基因组、优化的氨基酸RSV F氨基酸序列、来自RSV Long株的RSV NS1蛋白、来自RSV Long株的RSV NS2蛋白、来自RSV Long株的RSV N蛋白、来自RSV Long株的RSV P蛋白、来自RSV Long株的RSV M蛋白、来自RSV Long株的RSV SH蛋白、来自RSV Long株的RSV M2-1蛋白、来自RSV Long株的RSV M2-2蛋白、来自RSV Long株的RSV L蛋白、来自RSV亚型B分离株H5601的RSVG蛋白、来自RSV亚型B分离株H1068的RSV G蛋白、来自RSV亚型B分离株H5598的RSV G蛋白、来自RSV亚型B分离株H1123的RSV G蛋白或其片段或其变体。
(g)流感抗原
病毒抗原可包括来自流感病毒的抗原。流感抗原是能够引发哺乳动物中的针对一个或多个流感血清型的免疫应答的那些抗原。所述抗原可包括全长翻译产物HA0、亚单位HA1、亚单位HA2、其变体、其片段或其组合。流感血凝素抗原可来源于甲型流感血清型H1、血清型H2的多个病毒株、来源于不同组的甲型流感血清型H1的多个病毒株或来源于乙型流感的多个病毒株的杂交序列。流感血凝素抗原可来自乙型流感。
流感抗原还可含有至少一种抗原表位,所述表位可有效地抗可针对其引发免疫应答的特定流感免疫原。所述抗原可提供存在于完整流感病毒中的免疫原性位点和表位的完整库。所述抗原可来源于来自一个血清型的多个甲型流感病毒株(诸如血清型H1或血清型H2的多个甲型流感病毒株)的血凝素抗原序列。所述抗原可以是通过合并两个不同血凝素抗原序列或其部分衍生的杂交血凝素抗原序列。两个不同血凝素抗原序列的每一个可来源于不同组的一个血清型的多个甲型流感病毒株诸如血清型H1的多个甲型流感病毒株。所述抗原可以是来源于来自多个乙型流感病毒株的血凝素抗原序列的血凝素抗原序列。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流感抗原可以是H1 HA、H2 HA、H3 HA、H5 HA或BHA抗原。
(h)埃博拉病毒
病毒抗原可来自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病(EVD)或埃博拉出血热(EHF)包括5种已知的埃博拉病毒中的4种的任一种,包括本迪布焦病毒(Bundibugyo virus,BDBV)、埃博拉病毒(EBOV)、苏丹病毒(Sudan virus,SUDV)及塔伊病毒(Forest virus,TAFV,也被称为科特迪瓦埃博拉病毒(象牙海岸埃博拉病毒,CIEBOV))。
(2)细菌抗原
外来抗原可以是细菌抗原或其片段或变体。所述细菌可来自下列门的任一个: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产水菌门(Aquificae)、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嗜热丝菌门(Caldiserica)、衣原体门(Chlamydiae)、绿菌门(Chlorobi)、绿弯菌门(Chloroflexi)、产金菌门(Chrysiogenetes)、蓝藻门(Cyanobacteria)、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es)、异常球菌-栖热菌门(Deinococcus-Thermus)、网团菌门(Dictyoglomi)、迷踪菌门(Elusimicrobia)、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黏胶球形菌门(Lentisphaerae)、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螺旋体门(Spirochaetes)、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软壁菌门(Tenericutes)、热脱硫杆菌门(Thermodesulfobacteria)、热袍菌门(Thermotogae)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
细菌可以是革兰阳性细菌或革兰阴性细菌。细菌可以是好氧细菌或厌氧细菌。细菌可以是自养细菌或异养细菌。细菌可以是嗜温菌、嗜中性菌、嗜极菌、嗜酸菌、嗜碱菌、嗜热菌、嗜冷菌、嗜盐菌或嗜高渗菌。
细菌可以是炭疽杆菌(anthrax bacterium)、耐抗生素细菌、致疾菌、食物中毒细菌、感染性细菌、沙门菌属(Salmonella)细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细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细菌或破伤风(tetanus)细菌。该细菌可以是分枝杆菌属生物(mycobacteria)、破伤风梭菌(Clostridiumtetani)、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estis)、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或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细菌可以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结核分枝杆菌抗原
细菌抗原可以是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即,TB抗原或TB免疫原),或其片段或其变体。TB抗原可来自TB抗原的Ag85家族,例如,Ag85A和Ag85B。TB抗原可来自TB抗原的Esx家族,例如,EsxA、EsxB、EsxC、EsxD、EsxE、EsxF、EsxH、EsxO、EsxQ、EsxR、EsxS、EsxT、EsxU、EsxV和EsxW。
(3)寄生虫抗原
外来抗原可以是寄生虫抗原,或其片段或变体。寄生虫可以是原生动物、蠕虫或体外寄生虫。蠕虫(helminth)(即,蠕虫(worm))可以是扁虫(例如,吸虫和绦虫)、棘头蠕虫或蛔虫(例如,蛲虫)。体外寄生虫可以是虱子、跳蚤、蜱和螨虫。
寄生虫可以是引起下列疾病的任一种的任何寄生虫:棘阿米巴角膜炎、阿米巴病、蛔虫病、巴贝虫病、小袋虫病、浣熊蛔虫病(Baylisascariasis)、南美锥虫病、华支睾吸虫病、锥蝇(Cochliomyia)、隐孢子虫病、裂头绦虫病、麦地那龙线虫病、棘球蚴病、象皮肿、蛲虫病、片形吸虫病、姜片虫病、丝虫病、贾第虫病、颚口线虫病、膜壳绦虫病、等孢子球虫病、片山热、利什曼病、莱姆病(Lyme disease)、疟疾、后殖吸虫病、蝇蛆病、盘尾丝虫病、虱病、疥疮、血吸虫病、昏睡病、类圆线虫病、绦虫病、弓蛔虫病、弓形体病、旋毛虫病和鞭虫病。
寄生虫可以是棘阿米巴属(Acanthamoeba)、异尖属(Anisakis)、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马蝇(Botfly)、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臭虫(Bedbug)、多节绦虫亚纲(Cestoda)(绦虫))、恙螨(Chiggers)、锥形蛆蝇(Cochliomyia hominivorax)、痢疾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兰伯贾第虫(Giardia lamblia)、钩虫、利什曼原虫属(Leishmania)、锯齿状舌形虫(Linguatula serrata)、肝吸虫(Liver fluke)、罗阿丝虫(Loa loa)、并殖吸虫属(Paragonimus)-肺吸虫、蛲虫、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血吸虫属、粪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螨、绦虫、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锥虫属(Trypanosoma)、鞭虫或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 bancrofti)。
(a)疟疾抗原
外来抗原可以是疟疾抗原(即,PF抗原或PF免疫原)、或其片段或其变体。所述抗原可来自引发疟疾的寄生虫。引发疟疾的寄生虫可以是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恶性疟原虫抗原可包括环子孢子(CS)抗原。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疟疾抗原可以是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免疫原CS、LSA1、TRAP、CelTOS和Ama1之一。免疫原可以是全长蛋白的全长或免疫原性片段。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疟疾抗原可以是也被称为SSP2的TRAP。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疟疾抗原可以是也被称为Ag2并且是高度保守的疟原虫属抗原的CelTOS。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疟疾抗原可以是为高度保守的疟原虫属抗原的Ama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疟疾抗原可以是CS抗原。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疟疾抗原可以是包含本文中所示的PF蛋白的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的融合蛋白。例如,融合蛋白可包含彼此直接邻接或通过之间的间隔子或一个或多个氨基酸连接的CS免疫原、ConLSA1免疫原、ConTRAP免疫原、ConCelTOS免疫原和ConAma1免疫原的两个或更多个免疫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融合蛋白包含2个PF免疫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融合蛋白包含3个PF免疫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融合蛋白包含4个PF免疫原,以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融合蛋白包含5个PF免疫原。具有2个PF免疫原的融合蛋白可包含:CS和LSA1;CS和TRAP;CS和CelTOS;CS和Ama1;LSA1和TRAP;LSA1和CelTOS;LSA1和Ama1;TRAP和CelTOS;TRAP和Ama1;或CelTOS和Ama1。具有3个PF免疫原的融合蛋白可包含:CS、LSA1和TRAP;CS、LSA1和CelTOS;CS、LSA1和Ama1;LSA1、TRAP和CelTOS;LSA1、TRAP和Ama1;或TRAP、CelTOS和Ama1。具有4个PF免疫原的融合蛋白可包含:CS、LSA1、TRAP和CelTOS;CS、LSA1、TRAP和Ama1;CS、LSA1、CelTOS和Ama1;CS、TRAP、CelTOS和Ama1;或LSA1、TRAP、CelTOS和Ama1。具有5个PF免疫原的融合蛋白可包含CS或CS-alt、LSA1、TRAP、CelTOS和Ama1。
(4)真菌抗原
外来抗原可以是真菌抗原,或其片段或变体。真菌可以是曲霉菌属(Aspergillus)各种、皮炎芽生菌(Blastomyces dermatitidis)、念珠菌属(Candida)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球孢子菌属(Coccidioides)、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格特隐球菌(Cryptococcus gattii)、表皮寄生菌(dermatophyte)、镰刀菌属(Fusarium)各种,荚膜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 capsulatum)、毛霉菌亚门(Mucoromycotina)、杰氏肺囊虫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i)、申克氏孢子丝菌(Sporothrixschenckii)、突脐蠕孢属(Exserohilum)或枝孢属(Cladosporium)。
b.自体抗原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抗原是自体抗原。自体抗原可以是受试者自已身体的能够刺激免疫应答的成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除非受试者处于疾病状态,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否则自体抗原不激发免疫应答。
自体抗原可包括但不限于细胞因子、抗病毒诸如上文中所列的那些病毒(包括HIV和登革热)的抗体、影响癌症进展或发展的抗原以及细胞表面受体或跨膜蛋白。
(1) WT-1
自体抗原可以是维尔姆斯肿瘤(Wlim’s tumor)抑制基因1(WT1)、其片段、其变体或其组合。WT1是在N末端上含有富含脯氨酸/谷氨酰胺的DNA结合结构域和在C末端上含有4个锌指基序的转录因子。WT1在泌尿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中起着作用,并且与许多因子例如,p53(一种已知的肿瘤抑制基因)和丝氨酸蛋白酶HtrA2(其可在用细胞毒性药物处理后在多个位点上切割WT1)相互作用。WT1的突变可导致肿瘤或癌症形成,例如,维尔姆斯肿瘤或表达WT1的肿瘤。
(2) EGFR
自体抗原可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或其片段或变体。EGFR(也被称为ErbB-1和HER1)是细胞外蛋白配体的表皮生长因子家族(EGF-家族)的成员的细胞表面受体。EGFR是受体的ErbB家族的成员,其包括4个密切相关的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ErbB-1)、HER2/c-neu(ErbB-2)、Her3(ErbB-3)和Her 4(ErbB-4)。影响EGFR表达或活性的突变可导致癌症。
抗原可包括ErbB-2抗原。Erb-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也被称为Neu、HER2、CD340(分化簇340)或p185,并且由ERBB2基因编码。已显示该基因的扩增或过表达在某些侵袭性类型的乳腺癌的发展和进展中起作用。在大约25-30%的患有乳腺癌的妇女中,在ERBB2基因中发生遗传改变,这导致在肿瘤细胞表面上增加的量的HER2的产生。HER2的该过表达促进快速细胞分裂,从而HER2标志肿瘤细胞。
对于HER2是特异性的合成抗体可包括Fab片段,所述Fab片段包含由SEQ ID NO:40的核酸序列编码的SEQ ID NO:41的氨基酸序列,和由SEQ ID NO:42的核酸序列编码的SEQ ID NO:43的氨基酸序列。
(3) 可卡因
自体抗原可以是可卡因受体抗原。可卡因受体包括多巴胺转运蛋白。
(4) PD-1
自体抗原可包括程序化死亡1(PD-1)。程序化死亡1(PD-1)及其配体PD-L1和PD-L2,递送调控T细胞活化、耐受性与免疫病理学之间的平衡的抑制性依赖。PD-1为288个氨基酸的细胞表面蛋白分子,其包括细胞外IgV结构域,随后的跨膜区和细胞内尾。
(5) 4-1BB
自体抗原可包括4-1BB配体。4-1BB配体是属于TNF超家族的2型跨膜糖蛋白。4-1BB配体可在活化的T淋巴细胞上表达。4-1BB是活化诱导的T细胞共刺激分子。经由4-1BB的信号传导上调存活基因,增强细胞分裂,诱发细胞因子产生,和阻止T细胞中活化诱发的细胞死亡。
(6) CTLA4
自体抗原可包括CTLA-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也称为CD152(分化簇152)。CTLA-4是在T细胞表面上发现的蛋白质受体,其导致对抗原的细胞免疫攻击。所述抗原可以是CTLA-4的片段,诸如细胞外V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细胞质尾或其组合。
(7)IL-6
自体抗体可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IL-6刺激许多疾病包括但不限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抑郁症、阿尔茨海默氏病、全身性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髓瘤、癌症、白塞氏病(Behcet’s)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炎性和自身免疫过程。
(8)MCP-1
自体抗原可包括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CP-1也被称为趋化因子(C-C基序)配体2(CCL2)或小可诱导细胞因子A2。MCP-1是属于CC趋化因子家族的细胞因子。MCP-1招募单核细胞、记忆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至由组织损伤或感染产生的炎症位点。
(9)淀粉样蛋白β
自体抗原可包括淀粉样蛋白β(Aβ)或其片段或变体。Aβ抗原可包含Aβ(X-Y)肽,其中所述氨基酸序列来自人序列Aβ蛋白的氨基酸位置X至氨基酸Y(包括X和Y),特别是氨基酸序列DAEFRHDSGYEVHHQKLVFFAEDVGSNKGAIIGLMVGGVVIATVIVI的氨基酸位置X至氨基酸位置Y(对应于氨基酸位置1至47;人查询序列)的氨基酸序列或其变体。Aβ抗原可包含Aβ(X-Y)多肽的Aβ多肽,其中X可以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或32并且Y可以是47、46、45、44、43、42、41、40、39、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25、24、23、22、21、20、19、18、17、16或15。Aβ多肽可包含为至少15、至少16、至少17、至少18、至少19、至少20、至少21、至少22、至少23、至少24、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36、至少37、至少38、至少39、至少40、至少41、至少42、至少43、至少44、至少45或至少46个氨基酸的片段。
(10)IP-10
自体抗原可包括干扰素(IFN)-γ-诱发的蛋白10(IP-10)。IP-10也被称为小可诱导的细胞因子B10或C-X-C基序趋化因子10(CXCL10)。CXCL10由几个细胞类型诸如单核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响应IFN-γ而分泌。
(11)PSMA
自体抗原可包括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PSMA也被称为谷氨酸羧肽酶II(GCPII)、N-乙酰基-L-天冬氨酰基-L-谷氨酸肽酶I(NAALAD酶I)、NAAG肽酶或叶酸水解酶(FOLH)。PMSA是由前列腺癌细胞高度表达的膜内在蛋白。
c.其它抗原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抗原是除外来抗原和/或自体抗原外的抗原。
(a)HIV-1 VRC01
另一种抗原可以是HIV-1 VRC01。HIV-1 VCR01是HIV的中和CD4-结合位点-抗体。HIV-1 VCR01接触包括在HIV-1的gp120环D、CD4结合环和V5区域内的HIV-1的部分。
(b)HIV-1 PG9
另一种抗原可以是HIV-1 PG9。HIV-1 PG9是聚糖依赖性人抗体的扩大的家族的创立成员,其优先结合HIV(HIV-1)包膜(Env)糖蛋白(gp)三聚体并且广泛地中和病毒。
(c)HIV-1 4E10
另一种抗原可以是HIV-1 4E10。HIV-1 4E10是中和抗-HIV抗体。HIV-14E10针对定位至HIV-1的近膜端外部区(MPER)的线性表位,该表位位于gp41胞外域的C末端。
(d)DV-SF1
另一种抗原可以是DV-SF1。DV-SF1是结合4种登革热病毒血清型的包膜蛋白的中和抗体。
(e)DV-SF2
另一种抗原可以是DV-SF2。DV-SF2是结合登革热病毒表位的中和抗体。DV-SF2对于DENV4血清型可以是特异性的。
(f)DV-SF3
另一种抗原可以是DV-SF3。DV-SF3是结合登革热病毒包膜蛋白的EDIII A链的中和抗体。
6.组合物的赋形剂和其它组分
组合物还可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可以是功能性分子诸如媒介物、载体或稀释剂。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可以是转染促进剂,其可包括表面活性剂,诸如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S)、弗氏不完全佐剂(Freunds incomplete adjuvant),LPS类似物,包括单磷酰脂质A、胞壁酰肽、醌类似物、囊泡诸如角鲨烯和角鲨烯、透明质酸、脂质、脂质体、钙离子、病毒蛋白、聚阴离子、聚阳离子或纳米颗粒,或其它已知的转染促进剂。
转染促进剂是多聚阴离子、多聚阳离子,包括聚-L-谷氨酸(LGS)或脂质。转染促进剂是聚-L-谷氨酸,并且所述聚-L-谷氨酸可以以低于6mg/ml的浓度存在于组合物中。转染促进剂还可包括表面活性剂诸如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S)、弗氏不完全佐剂,LPS类似物,包括单磷酰脂质A、胞壁酰肽、醌类似物和囊泡诸如角鲨烯和角鲨烯,并且还可将透明质酸与组合物结合施用。所述组合物还可包括转染促进剂,诸如脂质、脂质体,包括卵磷脂脂质体或本领域中已知的其它脂质体,作为DNA-脂质体混合物(参见例如W09324640)、钙离子、病毒蛋白质、聚阴离子、聚阳离子或纳米颗粒,或其它已知的转染促进剂。转染促进剂是聚阴离子、聚阳离子,包括聚-L-谷氨酸(LGS)或脂质。疫苗中的转染剂的浓度低于4mg/ml、低于2mg/ml、低于1mg/ml、低于0.750mg/ml、低于0.500mg/ml、低于0.250mg/ml、低于0.100mg/ml、低于0.050mg/ml或低于0.010mg/ml。
组合物还可包含1994年4月1日提交的美国序列No.021,579(其通过引用完全并入)中描述的基因促进剂。
组合物可以以约1纳克至100毫克、约1微克至约10毫克,或优选地约0.1微克至约10毫克,或更优选约1毫克至约2毫克的量包含DNA。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约5纳克至约1000微克的DNA。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组合物可含有约10纳克至约800微克DNA。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组合物可含有约0.1至约500微克的DNA。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组合物可含有约1至约350微克的DNA。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组合物可含有约25至约250微克、约100至约200微克、约1纳克至100毫克、约1微克至约10毫克、约0.1微克至约10毫克、约1毫克至约2毫克、约5纳克至约1000微克、约10纳克至约800微克、约0.1至约500微克、约1至约350微克、约25至约250微克、约100至约200微克的DNA。
可按照待使用的施用模式配制组合物。可注射药物组合物可以是无菌、无热原和无颗粒的。可使用等渗制剂或溶液。用于等渗性的添加剂可包括氯化钠、葡萄糖、甘露醇、山梨醇和乳糖。所述组合物可包含血管收缩剂。等渗溶液可包括磷酸盐缓冲盐溶液。组合物还可包含稳定剂,包括明胶和白蛋白。稳定剂可使得制剂在室温或环境温度长时间稳定,包括LGS或聚阳离子或聚阴离子。
7.产生合成抗体的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产生合成抗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可包括通过使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的递送方法向有此需要的受试者施用组合物。因此,在向受试者施用组合物后在受试者中或体内产生合成抗体。
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将组合物引入一个或多个细胞,从而可在一个或多个细胞中产生或生成合成抗体。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将组合物引入一个或多个组织,例如但不限于皮肤和肌肉,从而可在一个或多个组织中产生或生成合成抗体。
8.鉴定或筛选抗体的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鉴定和筛选上述抗体的方法,所述抗体与本文中描述的抗原反应或结合。鉴定或筛选抗体的方法可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鉴定和筛选抗体的方法中的抗原。这类方法可包括但不限于从文库选择抗体(例如,噬菌体展示)和免疫动物,随后分离和/或纯化抗体。参见例如可在Rajan,S.和Sidhu,S.,Methods in Enzymology,第502卷,第1章“SimplifiedSynthetic Antibody Libraries(2012)(其整体并入本文)中获得的方法。
9.组合物的递送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将组合物递送至有此需要的受试者的方法。所述递送方法可包括向受试者施用组合物。施用可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和不通过体内电穿孔的DNA注射、脂质体介导的递送和纳米颗粒促进的递送。
接受组合物的递送的哺乳动物可以是人、灵长类动物、非人灵长类动物、母牛、牛、绵羊、山羊、羚羊、野牛、水牛、野牛、牛科动物、鹿、刺猬、大象、骆驼、羊驼、小鼠、大鼠和鸡。
组合物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包括口服、肠胃外、舌下、经皮、经直肠、经粘膜、局部、经由吸入、经颊施用、胸膜内、静脉内、动脉内、腹膜内、皮下、肌内、鼻内鞘内和关节内或其组合)施用。对于兽医学用途,可按照正常兽医实践以适当地可接受的制剂施用组合物。兽医可以容易地确定最适合于特定动物的给药方案和施用途径。组合物可通过常规注射器、无针注射装置、“微弹轰击基因枪”或其它物理方法诸如电穿孔(“EP”)、“流体动力法”或超声波进行施用。
a.电穿孔
可使用电穿孔装置来实现经由电穿孔的组合物的施用,所述电穿孔装置被构造来向哺乳动物的期望的组织递送有效地在细胞膜中引起可逆孔形成的能量的脉冲,并且优选的能量脉冲是与由用户预设的电流输入相似的恒定电流。电穿孔装置可包括电穿孔组件和电极部件或操作部件。电穿孔组件可包括和包含电穿孔装置的各种元件的一个或多个,包括:控制器、电流波形发生器、阻抗测试器、波形记录器、输入元件、状态报告元件、通信端口、记忆组件、电源和电源开关。电穿孔可使用体内电穿孔装置例如CELLECTRA EP系统(VGX Pharmaceuticals,Blue Bell,PA)或Elgen电穿孔器(Genetronics,San Diego,CA)促进质粒对细胞的转染来实现。
电穿孔组件可作为电穿孔装置的一个元件起作用,并且其它元件是与所述电穿孔组件通信的分开的元件(或组件)。电穿孔组件可作为电穿孔装置的多于一个元件起作用,其可以与同所述电穿孔组件分开的所述电穿孔设备的另外的其它元件通信。作为机电或机械装置的部分存在的电穿孔装置的元件可以不受限制,因为所述元件可作为一个装置或作为彼此相互通信的分开的元件起作用。电穿孔组件可以能够递送在期望的组织中产生恒定电流的能量脉冲,并且包括反馈机制。电极部件可包括在空间排列上具有多个电极的电极阵列,其中所述电极组件接收来自电穿孔组件的能量脉冲并将其通过电极递送至期望的组织。多个电极的至少一个在能量脉冲的递送过程中是中性的,并且测量期望的组织的阻抗,以及与将所述阻抗传达给电穿孔组件。反馈机制可接收测量的阻抗,并可调整通过电穿孔组件递送的能量脉冲以维持恒定电流。
多个电极可以以分散模式递送能量脉冲。众多的电极可通过在程序化顺序下控制电极以分散模式递送能量脉冲,并且所述程序化顺序由用户输入至电穿孔组件中。程序化顺序可包含多个按顺序递送的脉冲,其中多个脉冲的每一个脉冲通过至少两个有源电极(其中一个中性电极测量阻抗)来递送,并且其中多个脉冲的随后脉冲通过至少两个有源电极(一个中性电极测量阻抗)的不同的一个电极来递送。
可通过硬件或软件来进行反馈机制。可通过模拟闭环电路来进行反馈机制。反馈每50μs、20μs、10μs或1μs产生一次,但优选地是实时反馈或瞬时反馈(即,基本上同时的,如通过可获得的用于测定反应时间的技术测定)。中性电极可测量期望的组织中的阻抗,并将所述阻抗传达到反馈机制,并且所述反馈机制响应所述阻抗并调整能量脉冲以将恒定电流维持在与预设电流相似的值上。反馈机制可在能量脉冲递送过程中连续和瞬时地维持恒定电流。
可促进本发明的组合物的递送的电穿孔装置和电穿孔方法的实例包括在Draghia-Akli等人的美国专利No.7,245,963、由Smith等人提交的美国专利公开2005/0052630(其内容在此通过引用整体并入)中描述的那些电穿孔装置和方法。可用于促进组合物的递送的其它电穿孔装置和电穿孔方法包括2007年10月17日提交的共同未决和共同拥有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No.11/874072中提供的那些电穿孔装置和方法,所述专利申请序列要求2006年10月1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No.60/852,149和2007年10月10日提交的60/978,982(其全都在此整体并入)在35 USC 119(e)下的权益。
Draghia-Akli等人的美国专利No.7,245,963描述了模块化电极系统及它们用于促进将生物分子引入至身体或植物的选择的组织的细胞中的用途。模块化电极系统可包含多种针电极;皮下针头;提供从可编程恒定电流脉冲控制器至多个针电极的导电连接的电连接器;和电源。操作者可抓住多个安装在支持结构上的针电极,并将它们牢固地插入身体或植物的选择的组织中。随后经由皮下针头将生物分子递送至选择的组织。激活可编程恒定电流脉冲控制器,并将恒定电流电极脉冲施加于多个针电极。施加的恒定电流电脉冲促进将生物分子引入至多个电极之间的细胞中。美国专利No.7,245,963的整个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并入。
由Smith等人提交的美国专利公开2005/0052630描述了可用于有效地促进将生物分子引入至身体或植物的选择的组织的细胞中的电穿孔装置。所述电穿孔装置包含其操作通过软件或固件来指定的电动力学装置("EKD装置")。EKD装置基于脉冲参数的用户控制和输入在阵列中的电极之间产生一系列可编程的恒定电流脉冲波形,并且允许存储和获取电流波形数据。电穿孔装置还包含具有一个阵列的针电极的可替换电极盘、用于注射针的中央注射通道和可移去的引导盘。美国专利公开2005/0052630的整个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并入。
美国专利No.7,245,963和美国专利公开2005/0052630中描述的电极阵列和方法可适用于不仅至组织诸如肌肉,而且还至其它组织或器官内的深度穿透。由于电极阵列配置的原因,还可将注射针(以递送选择的生物分子)完全插入靶器官,并且在利用电极预先描绘的区域中垂直于靶组织施用注射剂。美国专利No.7,245,963和美国专利公开2005/005263中描述的电极优选为20mm长和21规格。
此外,在一些包括电穿孔装置及其用途的实施方案中,设想存在电穿孔装置,其为在下列专利:1993年12月28日颁布的美国专利5,273,525、2000年8月29日颁布的美国专利6,110,161、2001年7月17日颁布的6,261,281和2005年10月25日颁布的6,958,060,以及2005年9月6日颁布的美国专利6,939,862中描述的那些电穿孔装置。此外,本文设想了针对注射DNA的方法设计的涵盖2004年2月24日颁布的美国专利6,697,669(其涉及使用各多装置的任一种递送DNA)和2008年2月5日颁布的美国专利7,328,064中提供的主题的专利。上述专利通过引用整体并入。
10.治疗方法
本文中还提供了通过在受试者中产生合成抗体来治疗有此需要的受试者的疾病、保护其免受疾病侵害和/或预防所述疾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可包括向受试者施用组合物。向受试者施用组合物可使用上述递送方法来进行。
在于受试者中产生合成抗体后,所述合成抗体可结合至抗原或与其反应。这样的结合可中和抗原、阻断另一分子例如蛋白质或核酸对抗原的识别,以及引发或诱发对所述抗原的免疫应答,从而治疗受试者的与所述抗原相关的疾病,保护受试者免受所述疾病侵害和/或预防所述疾病。
组合物剂量可以为1μg至10mg活性组分/kg体重/时间,以及可以为20μg至10mg组分/kg体重/时间。可以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或31天施用组合物一次。用于有效治疗的组合物的剂量数可以为1、2、3、4、5、6、7、8、9或10次。
在一个治疗方法中,可向需要抗感染(无论是病毒或细菌,还是癌性细胞)治疗的受试者施用合成抗体或其功能性片段。本文中描述的合成抗体的施用,在体内表达后,可提供可在身体的患病区域快速呈递其自已并且激发对靶(所述抗体被设计来结合所述靶,并且优选中和所述靶)的中和响应的功能性抗体。该快速呈递对于相当快的和/或在不具有现有记忆免疫的个体中的疾病病状可以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其中快速中和对于被感染的受试者是至关重要的特殊病例存在于热带疾病(诸如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埃博拉病)中。这样的感染需要在病毒感染时立即快速中和。实施例5和图6A及6B展示了使用利用描述的方法产生的表达构建体快速产生抗体。图6A显示在质粒DNA构建体施用的当天内表达抗体;而在图6B中,蛋白质/抗原的施用在约8天内导致抗体表达。
该治疗方法可以是单独的,或可将其与利用抗原的正常接种组合,这随后可使受试者产生抗所述靶的宿主免疫应答。组合疫苗可提供抗期望的靶的两相免疫应答的益处:1)如由编码合成抗体和其功能性片段的核苷酸序列提供的第一快速应答,和2)由常规疫苗(其可包括DNA疫苗或合成免疫原)触发的第二宿主免疫应答,在宿主可激发其自身的针对所述靶的免疫应答之前,所述第二宿主免疫应答可具有迟滞期。
本发明具有通过下列非限定性实施例说明的多个方面。
11.实施例
本发明将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虽然指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但仅是以说明性方式给出的。根据上面的讨论和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确定本发明的本质特征,并且在不背离其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变和改进,以使其适应各种用途和条件。因此,根据前述描述,除了本文中显示和描述的那些改进之外的本发明的各种改进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显而易见。此类改进也意欲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实施例1
构建用于体内免疫球蛋白(Ig)产生的高表达系统。具体地,修饰Ig重链和轻链序列以提高完全装配的Ig分子的体内表达,所述分子包括2个重链和2个轻链多肽。产生gp120IgG-重链和轻链分子的构建体,并将其单独地插入pVAX1载体(Life Technologies,Carlsbad,CA)。该抗体具有确定的性质,所述性质允许其用于如下所述的表征研究中。当产生构建体时可包括几种修饰来优化Ig在体内的表达。优化包括密码子优化和kozak序列(GCC ACC)的引入。Ig的重链和轻链的优化构建体的核酸序列分别示于SEQ ID NO:6和SEQ ID NO:7(分别是图1和2)中。在图1和2中,加以下划线和加以双下划线标示用于将构建体克隆进pVAX1载体的BamHI(GGA TCC)和XhoI(CTC GAG)限制性酶位点,而粗体标示起始(ATG)和终止(TGA TAA)密码子。SEQ ID NO:6编码SEQ ID NO:46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即IgG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图42)。SEQ ID NO:7编码SEQID NO:47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即IgG轻链的氨基酸序列(图43)。
用天然Ig构建体(即,未优化的)或含有SEQ ID NO:6和7的构建体(即,优化的)转染细胞。转染后,测量来自转染的细胞的IgG分泌,并且IgG合成的动力学示于图3中。如图3中所示,未优化的和优化的构建体都表达Ig的重链和轻链以形成IgG,但优化的构建体导致IgG抗体更快积累。用含有SEQ ID NO:6和7(即,优化的Ig序列)的质粒转染的细胞显示比用含有非优化的Ig序列的质粒转染的细胞产生更多的完全装配的Ig分子。因此,构建体的优化或修饰显著增加Ig表达。换句话说,由于用于产生SEQ ID NO:6和7的优化或修饰,含有SEQ ID NO:6和7的构建体提供了相较于天然构建体显著更高的Ig表达。这些数据还表明可在体内从质粒系统高效地装配Ig的重链和轻链。
为了进一步检查含有SEQ ID NO:6和7的构建体,向小鼠施用含有SEQ ID NO:6和7所示的序列的质粒。具体地,使用电穿孔施用质粒。施用后,通过蛋白质印迹(即,将小鼠的血清用于检测gp120抗原)评价对经免疫的小鼠的免疫应答(即,IgG水平)的诱发。如图4中所示,因为在蛋白质印迹分析中观察到抗体的结合,因此施以含有SEQ ID NO:6和7的质粒的小鼠导致强抗体产生。只需一次施用就可观察到该抗体产生。
总之,这些数据表明编码Ig重链和轻链的核酸序列,当包括在表达载体诸如pVAX1中时,在转染的细胞和施以所述表达载体的小鼠中导致装配的IgG(即,重链和轻链一起形成结合其抗原的抗体)表达。这些数据还表明编码Ig重链和轻链的核酸序列的优化或修饰显著增加Ig产量。
实施例2
用于实施例3-7的材料和方法
细胞和试剂。将293T和TZM-Bl细胞维持在补充有10%胎牛血清(FBS)和抗生素的达尔伯克改良伊格尔培养基(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medium,DMEM;Gibco-Invitrogen,CA)中,并且在汇合后进行传代。重组HIV-1 p24和gp120 Env(rgp120)蛋白获自Protein Science Inc.,并且缀合有过氧化物酶的链霉抗生物素蛋白来自Jackson Laboratory。所列的细胞系和其它试剂获自AIDS Research and Reference Reagent Program,Division ofAIDS,NIAID,NIH。
动物和蛋白质以及质粒施用和递送。雌性BALB/c小鼠(8周龄)购自Taconic Farms(Germantown,NY)。对于这些施用,肌内注射(IM)25μg的50μl体积中的质粒DNA(pVax1或pHIV-1Env-Fab),随后MID-EP系统(Inovio Pharmaceuticals,Blue Bell,PA)进行EP介导的增强递送。用于递送的脉冲参数为:3个脉冲的0.5Amp恒定电流(间隔1秒,长度为52ms)。每一只动物接受实验性或对照质粒制剂的单次施用。对于蛋白质免疫分析,使用来自JRFL株(购自Immune Technology Corp,NY)的HIV-1重组gp120(rgp120)。在蛋白质免疫研究中,将单次25μg剂量的rgp120与TiterMax佐剂混合,随后进行皮下注射。根据具体的分析,在不同的时间点收集来自施以pHIV-1 Env Fab或rgp120的小鼠的血清。
HIV-1Env-Fab质粒DNA的构建。通过使用具有几个修饰的合成寡核苷酸产生来自抗-Env VRC01人mAb的HIV-1 Env-Fab(序列VH和VL)。重链(VH-CH1)由SEQ ID NO:3所示的核酸序列编码,并且轻链(VL-CL)由SEQ ID NO:4所示的核酸序列编码(分别地,图9和10)。在图9和10中,加以下划线和加以双下划线标示用于将编码核酸序列克隆进pVAX1的HindIII(AAG CTT)和XhoI(CTC GAG)限制性酶位点,而粗体标示起始(ATG)和终止(TGA或TAA)密码子。SEQ ID NO:3编码SEQ ID NO:48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即HIV-1 Env-Fab的VH-CH1的氨基酸序列(图44)。SEQ ID NO:4编码SEQ ID NO:49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即HIV-1 Env-Fab的VL-CL的氨基酸序列(图45)。
将有效IgE前导序列(编码SEQ ID NO:66蛋白的SED ID NO:65核苷酸)掺入Env抗原基因序列以增加表达。对所得的经修饰的和增强的HIV-1Env-Fab DNA免疫原进行密码子优化和RNA优化,然后利用GenScript(Piscataway,NJ)将其克隆进pVax1表达载体,随后大规模产生这些构建体。将VH和VL基因(分别地,SEQ ID NO:3和4)插入在BamH1与Xho1限制位点之间。随后在水中配制纯化的质粒DNA,以用于随后施用至小鼠体内。对于阴性对照质粒,使用产生“无关”/对照Ig的pIgG-E1M2。
HIV-1Env-Fab表达和免疫印迹分析。使用由制造商推荐的方法,将293T细胞系用于使用非脂质体FuGENE6转染试剂(Promega,WI)的表达分析中。简而言之,以50-70%汇合(1-3x105个细胞/2mL/孔,于35mm培养皿中)接种细胞24小时,之后用5μg pVax1对照或pHIV-1Env-Fab进行转染。在长达70小时的不同时间点收集上清液,并通过标准ELISA法评估其特定Fab分子的水平。将来自pVax1转染的细胞的上清液用作阴性对照。此外,用HIV gp160 Env蛋白的基因转染293T细胞。
通过免疫印迹分析进一步确认产生的Fab对天然HIV-1 Env蛋白的识别。对于本研究,将上述rgp120在12%SDS-PAGE上进行电泳。将凝胶印迹于硝酸纤维素膜(Millipore,Bedford,MA)上,并用5%w/v的于PBS-T(0.05%)中的脱脂奶粉进行封闭。随后将硝酸纤维素切成单条以用于分析。以1:100将施用后48小时收集的施以pHIV-1 Env Fab的小鼠的血清于PBS中进行稀释,并将所述血清与单个硝酸纤维素条反应1小时。随后,用Tris-缓冲盐溶液-0.2%Tween洗涤条4次,将其与偶联有过氧化物酶的针对小鼠IgG的抗血清(Jackson Laboratories,ME)反应,并用二氨基联苯胺底物(Sigma,St.Louis,MO)进行孵育,从而使得能够显现产生的HIV-1Env Fab对gp120的正确结合。
Ig结合分析–ELISA。通过ELISA评价DNA质粒产生的Fab或抗-rgp120抗体对rgp120的结合的确认。用来自施以pHIV-1 Env Fab、pVax1或rgp120蛋白的单个动物的血清进行Ig结合测定。再次地,对于该基础Ig免疫测定分析,在单次DNA质粒施用后48小时收集血清样品。简而言之,用于PBS中稀释的进化枝B HIV MN rgp120(2μg/mL)在4℃涂覆96孔高结合聚苯乙烯板(Corning,NY)过夜。第2天,用PBS-T(PBS,0.05%Tween 20)洗涤板,用3%于PBS-T中的BSA封闭1小时,及在37℃用来自已免疫的小鼠和首次接触实验的小鼠的血清以1:100的稀释度孵育1小时。按1:5,000的稀释度使用山羊抗-小鼠IgG-HRP(Research Diagnostics,NJ)检测结合的IgG。通过添加色原体底物溶液TMB(R&D Systems)检测结合的酶,并在Biotek EL312e Bio-Kinetics读数器上于450nm处读数。以一式二份测试所有血清样品。进行额外的免疫测定分析,所述分析使用商业IgG1定量ELISA试剂盒定量来自施以pHIV-1 Env Fab的小鼠的血清中的Fab浓度。该分析按照制造商的说明书进行。
流式细胞分析(FACS)。对于流式细胞分析(FACS),用共有进化枝A Env质粒(pCon-Env-A)或表达来自原代病毒分离株(Q23Env17)的Env的优化的进化枝A质粒(pOpt-Env-A)转染293T细胞。通过标准方法进行转染。在确认转染后,利用冰冷缓冲液A(PBS/0.1%BSA/0.01%NaN3)洗涤细胞,并在4℃下用第一Ig(纯化的VRC01或在质粒施用后48小时收集的,来自用pHIV-1 Env Fab或对照pIgG-E1M2质粒注射的小鼠的血清)的1:100稀释物孵育20分钟。随后洗涤,并用50μl的1:100稀释的荧光标记的缀合于藻红蛋白(PE)的第二Ig再孵育20分钟。随后洗涤细胞,并立即在流式细胞仪(Becton Dickinson FACS)上进行分析。用冰冷缓冲液A在4℃下进行所有孵育和洗涤。针对单重态和活细胞对细胞进行门控。为了评估GFP表达,用FACS-LSR仪,使用CellQuest软件(BD Bioscience)进行GFP阳性细胞分析。利用Flow Jo软件分析数据。
单循环HIV-1中和测定。用基于TZM-BI(HeLa细胞衍生的)的测定测量Fab介导的HIV-1中和分析,其中在于实验性血清或对照血清存在或不存在的情况下利用Env-假型病毒进行单轮感染后,将荧光素酶基因表达的减少用作中和的终点。将TZM-Bl细胞工程化以表达CD4和CCR5,并且所述细胞含有萤火虫荧光素酶的报告基因。在该测定中,将仅施以pVax1或施以pHIV-1Env Fab的小鼠的血清在各孔中以1:50稀释,随后以0.01的感染复数(MOI)添加假型HIV-1 Bal26、Q23Env17、SF162S或ZM53M无细胞病毒。Bal26和SF162S都是进化枝B tier 1病毒,该tier状态表明所述病毒具有高的对中和的敏感性或高于平均敏感性的敏感性。Q23Env17和ZM53M分别是进化枝A(Tier 1)和进化枝C(Tier 2)病毒。Tier2的状态表明所述病毒具有平均或适度的对中和的敏感性。随后在该测定中,将104 TZM-BL细胞添加至每一个孔,孵育48小时,裂解,之后随后添加100μl的Bright-Glo底物(Luciferase Assay System,Promega,WI),随后使用光度计进行荧光素酶定量。该测定的读出是RLU(相对光单位)。将RLU减少的百分比计算为(1-(实验样品的平均RLU-对照的平均RLU)/来自对照孔的平均RLU-无添加对照孔的平均RLU))x100。随后将HIV-1中和表达为RLU的百分比减少,其表示感染的百分比抑制。
实施例3
抗-HIV-1 Env-Fab表达构建体的产生
通过NIH AIDS Research and Reference Reagent Program从VRC(疫苗研究中心,NIH)获得编码广泛中和人mAb VRC01的抗-HIV-1包膜的VH和VL-Ig(免疫球蛋白)链的cDNA,随后将其克隆进pVax1载体。将如上文实施例2中指定的几个修饰掺入表达载体以最大化和优化生物活性Ig分子的产生。具体地,这些修饰包括密码子和RNA优化和稳定化、增强的前导序列效用、以高浓度进行的质粒产生,以及通过EP促进的体内质粒递送。将产生的构建体置于来自人巨细胞病毒(CMV)的立即早期启动子的控制之下,这对于在哺乳动物细胞和组织中的适当且高效表达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中使用的构建体的示意性图谱示于表5A和5B中。
此外,由pHIV-Env-Fab制备抗-HIV-1 Env Fab,并将其用于对用编码HIV Env的质粒转染的细胞进行染色。pVAX1用作对照。如图11中所示,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载体pHIV-Env-Fab允许制备抗-HIV-1 Env Fab,因为抗-HIV-1 Env Fab染色用编码HIV Env的质粒转染的细胞。因此,抗-HIV-1Env Fab对于与HIV Env糖蛋白的结合是特异性。
实施例4
通过转染的细胞进行的Ig产生
为了评价pHIV-1Env-Fab的表达,将所述构建体转染进293T细胞中。使用共有HIV-1进化枝B gp120蛋白的ELISA免疫测定确认抗-HIV-1Env-Fab存在于来自早至转染后24小时的转染的293T细胞的上清液中(图5C)。在来自转染后24至72小时的细胞提取物中检测到高OD450nm值(即范围从约0.5至0.8),并且该值随后达到峰值并在48小时达到平台。这些结果确认了抗-HIV-1 Env Fab对于HIV Env糖蛋白的特异性。图5C中提供的数据的统计分析如下:来自注射pHIV-1 Env-Fab的小鼠的血清的OD450nm值从22至72小时的时间点测量相较于pVax1对照是显著的(p<0.05,学生t检验)。
实施例5
HIV-1 Env Fab的体内表征
为了证明Fab在体内从DNA质粒体产生,通过肌内途径,随后进行通过EP的增强递送向小鼠施用pHIV-1 Env Fab。递送DNA质粒的单次注射,并在施用后第12小时和第1、2、3、4、7和10天收集血清。随后通过ELISA分析评价血清(以1:100的稀释度)的Ig/Fab水平,如图6A中显示的。将图6A中的数据呈现(来自pVax1和HIV-1 Env-Fab组中的单个小鼠)为OD450nm,所述OD450nm与Ig/Fab的水平成正比。这些数据表明,pHIV-1Env-Fab的单次施用后的Fab的相对水平在第1天变得可检测,并且随后随时间提高。为了进行比较,对Balb/C小鼠进行rgp120的单次施用/免疫(如上文实施例2中描述的),随后随时间收集血清并通过ELISA进行分析(以1:100的稀释度),以测定特异性抗-gp120抗体的水平的程度和寿命。图6B显示结果。
在该蛋白质递送研究中,仅在免疫后10天才可检测到高于本底的抗原特异性Ig水平。这与通过pHIV-1 Env Fab施用(图6A)引发的Fab水平形成对比,其中OD450nm值在施用后第1天达到至少0.1 OD450nm单位,并在第10天达到平台,水平为0.28至0.35 OD单位。因此,pHIV-1 Env Fab的递送导致比常规蛋白质免疫更快速的特定Fab的产生。该发现强调了该DNA质粒递送法用于产生生物活性Ig的潜在临床效用。
进行另外的分析以确保通过DNA递送技术产生的重组Fab的质量及数量。具体地,使用经电泳和印迹的重组HIV-1 gp120蛋白进行免疫印迹分析,并用来自施用后48小时的pHIV-1Env-Fab小鼠的血清进行探测(图6C)。印迹指示适合gp120蛋白的分子量的条带,从而确认其具有功能性并且能够结合gp120。同样地,通过ELISA进行人Fab定量,并将其表示为质粒施用后时间的函数(即天)(图6D)。结果表明产生的Fab的水平在2-3μg/ml达到峰值。这些结果表明产生的基于VRC01的Fab的VH和VL链的正确多肽装配以及识别并特异性结合HIV-1 Env蛋白的能力。
图6中提供的数据的统计分析如下。对于图6A中概述的数据,来自注射pHIV-1 Env-Fab的小鼠的血清的OD450nm值从第1天至第10天测量时间点相较于来自注射pVax1的小鼠的血清在统计上升高(p<0.05,学生t检验)。对于图6B中概述的数据,来自rpg120组的OD450nm值从第10天至第14天时间点测量相较于PBS对照显著升高(p<0.05,学生t检验)。对于图6D中概述的数据,来自注射pHIV-1 Env-Fab的小鼠的OD450nm值从第2天至第10天时间点测量显著升高(p<0.05,学生t检验)。
实施例6
Fab/Ig对表达不同HIV-1 Env蛋白的细胞的结合:基于FACS的分析
来自施以pHIV-1Env-Fab的小鼠的血清也用于测试产生的Fab与由293T细胞瞬时表达的不同HIV-Env蛋白的结合。将天然形式的VRC01-mAb用作阳性对照,以确保Env蛋白在细胞表面上的正确表达和检测。如更早指示的,“无关/不相关”Ig(Ig-E1M2)用作阴性对照。如图7A和7B中显示的,对于pVax1(即缺乏Env插入物)转染的细胞,只存在使用不同Ig/Fab进行的本底染色。然而,对于纯化的VRC01 mAb和来自施用pHIV-1Env-Fab的小鼠的血清,都存在表达共有进化枝A Env质粒(pCon-Env-A)以及优化的进化枝C质粒(pOpt-Env-A)和表达来自原代HIV-1分离株pQ23Env17的Env的转染细胞的显著阳性染色。此外,来自施用pIg-E1M2的小鼠的血清未能显示高于本底水平的任何HIV1 Env转染的细胞的染色。显示这些结果的FACS分析提供于图7A中。显示该实验的FACS分析(即,图7A)的数据的代表性图提供于图7B中。
图7B中呈现的数据的统计分析如下。在天然VRC01抗体与来自注射pHIV-1 Env-Fab的小鼠的血清之间对由pCon-Env-A产生的包膜糖蛋白的特异性结合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学生t检验)。然而,VRC01抗体与由pOpt-Env-A产生的包膜糖蛋白的结合比通过来自注射pHIV-1Env-Fab的小鼠的血清的结合显著更强(p<0.05,学生t检验)。
实施例7
由pHIV-1 Env Fab产生的Ig的HIV中和活性
将来自施以pHIV-1Env-Fab的小鼠的血清用于测定HIV-Env Fab与被瞬时转染至293T细胞中表达的HIV-1 Env蛋白的结合。在pHIV-1Env-Fab施用后6天从小鼠获得血清。具体地,用从其表达来自进化枝A、B或C株的HIV-1 Env的质粒转染细胞。进化枝A、B和C株是92RW020、SF162和ZM197。如图12中所示,来自施以pHIV-1Env-Fab的小鼠的血清结合来自进化枝A、B和C HIV-1株的HIV-1 Env,从而表明所述血清含有与来自多个亚型的HIV-1的HIV-1 Env交叉反应的抗体(即,HIV-Env Fab)。
为了评估本研究中产生的HIV-Env Fab的潜在HIV-1中和活性,进行基于使用TZM-Bl靶细胞的基于发光的中和测定。如上文实施例2中所述,在实验血清和对照不存在或存在的情况下用4种不同的假型HIV病毒分离株感染TZM-Bl靶细胞。
图8描绘来自注射pHIV-1 Env Fab的小鼠的血清针对HIV假型病毒的中和曲线。具体地测试HIV-1 tier 1病毒Bal26和SF162S(两者都是进化枝B)以及Q23Env(进化枝A)。此外,还针对HIV-1进化枝C tier 2病毒ZM53M测试血清。数据呈现为HIV感染的百分比中和/抑制。图中的阴影水平线指示测定中50%的中和/抑制水平。将阳性中和对照mAb(数据未显示)在本研究中用于确认该测定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简而言之,所述中和mAb的阳性对照能够抑制所有4种病毒假型的感染至少50%。
来自施以pHIV-1 Env Fab的小鼠的血清显示在质粒施用后随时间的HIV中和活性增强,对于Bal25、Q23Env17和SF162S,百分比中和到第2天达到50%。同样地,这3种病毒的平台百分比中和分别约为62、60和70%。对于ZM53M,直至第3天才达到50%的中和阈值,并且平台中和未超过50%。相较于测试的另外3种病毒,该不太强的中和特征可能反映其为不太可中和的Tier 2病毒。总之,本研究中产生的Fab能够有效地中和一系列HIV分离株。图8中呈现的数据的统计分析如下。基于Kruskal-Wallis非参数分析,仅由来自注射pHIV-1 Env-Fab的小鼠的血清诱发的ZM53M进化枝C病毒(图8D)的HIV中和水平与其它测试的病毒显著不同(图8A、8B和8C)。该差异在于达到50%中和所需的时间(天数)以及最大获得的中和水平。
总结实施例3-7,施以pHIV-1 Env Fab的小鼠中的VRC01 Fab的血清浓度在注射后第12天达到峰值2-3μg/mL。该范围可与目前由FDA批准的单克隆抗体的数目相当,这表明我们的抗体法在该小动物模型中产生显著的和生物学相关水平的抗体。具体地,优特克单抗(商品名称:Stelara)和戈利木单抗(Simponi),被指定用于抗自身免疫性疾病诸如斑块状银屑病和关节炎的两种抗体,分别具有0.31±0.33μg/mL和1.8±1.1μg/mL的平均±SD血清浓度。此外,TNF抑制剂阿达木单抗(Humira)具有约6μg/mL的平均血清谷浓度(mean rough serum concentration)。在这点上,实施例4-8中描述的数据显示编码抗体的DNA递送至生物体导致在体内被组装,使得显著的和生物学相关水平的抗体存在于生物体中。
这些数据还显示在pHIV-1Env Fab的单次EP增强施用后,相较于由常规蛋白质施用产生的Ig,在体内更快速地产生Fab的能力(图6A和6B)。此外,还阐明了产生针对不同疫苗靶的功能性保护Ig样分子的能力。迄今为止,在主动接种后诱发HIV-1中和抗体一直以来非常困难,并且在初次感染过程中,中和抗体直至传染后数年才产生。借助于该DNA质粒法,在递送后1-2天内观察到中和滴度,而在施用后1周出现峰值中和Fab血清浓度(3.31±0.13μg/mL)(图6D)。该Ig水平与在最近的研究中已被证明提供免受感染的完全保护的8.3μg/mL浓度相对相似。这些数据证明了生物活性Ig片段的快速诱发。
这些数据还显示中和抗体滴度和通过HIV-1Env-Fab DNA施用引发的针对HIV-1原代分离株的应答。针对一小组不同的病毒tier 1和2病毒分离株测试血清,所述病毒分离株代表了来自进化枝A、B和C的实例。结果表明产生针对这些病毒的强效中和活性(图8)。
因此,该基于DNA质粒方法在体内产生特异性和生物活性Fab或Ig分子,避开使用常规基于抗原的接种来进行抗体产生的需要,以及避免在体外产生Ig和纯化产生的Ig的需要。
实施例8
编码人Ig抗体的质粒的构建
如上所述,从VRC01抗体产生Fab,即在对受试者施用所述编码核酸后在体内产生的HIV-Env Fab。为了进一步扩展这些研究,产生编码来源于VRC01抗体的IgG1抗体的核酸序列。如图13中的示意图中所示,该核酸序列编码被费林蛋白酶切割位点和编码P2A肽序列的核酸序列分隔的IgG重链和轻链。P2A肽序列增强蛋白酶的切割效率,从而在切割后导致分开的多肽。
所述IgG重链包括可变重(VH)区、恒定重1(CH1)区、铰链区、恒定重2(CH2)区和恒定重3(CH3)区。所述IgG轻链包括可变轻(VL)区和恒定轻(CL)区。将该构建体例如在表达载体pVAX1中置于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的控制下。该构建体导致为反应性gp120(即,被VRC01抗体识别的抗原)的完全装配的IgG抗体产生(如图14中显示的)。该完全装配的IgG在本文中被称为VRC01 IgG。VRC01 IgG的氨基酸序列(在被费林蛋白酶切割前)示于图15中,并且示于SEQ ID NO:5中,其由编码SEQ ID NO:64的核酸序列编码(参见图62)。
具体地,VRC01 IgG的氨基酸序列(在被费林蛋白酶切割前;SEQ IDNO:5和图15,其由核苷酸序列SEQ ID NO:64编码)具有下列结构:免疫球蛋白E1(IgE1)信号肽、可变重区(VH)、恒定重区1(CH1)、铰链区、恒定重区2(CH2)、恒定重区3(CH3)、费林蛋白酶切割位点、GSG接头、P2A肽、IgE1信号肽、可变轻区(VL)和恒定轻区(CL,具体地为κ)。在下文中提供了所述结构的每一个部分的序列(其全部序列以上述和图13中显示的顺序包含在SEQ ID NO:15内)。
VRC-1 IgG的IgE1信号肽-MDWTWILFLVAAATRVHS(SEQ IDNO:8)。
VRC01 IgG的可变重区-QVQLVQSGGQMKKPGESMRISCRASGYEFIDCTLNWIRLAPGKRPEWMGWLKPRGGAVNYARPLQGRVTMTRDVYSDTAFLELRSLTVDDTAVYFCTRGKNCDYNWDFEHWGRGTPVIVSSPSTKG(SEQ ID NO:9)。
VRC01 IgG的恒定重区1(CH1)-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AEPKSC(SEQ ID NO:10)。
VRC01 IgG的铰链区EPKSCDKT HTCPPCP(SEQ ID NO:11)。
VRC01 IgG的恒定重区2(CH2)-APELLGGPSVFLFPPKPKDTLMISRT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SEQ ID NO:12)。
VRC01 IgG的恒定重区3(CH3)-GQPREPQVYTLPPSRDEL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PGK(SEQ ID NO:13)
VRC01 IgG的费林蛋白酶切割位点-RGRKRRS(SEQ ID NO:14)。
VRC01 IgG的GSG接头和P2A肽-GSGATNFSLLKQAGDVEENPGP(SEQ ID NO:15)。
VRC01 IgG的IgE1信号肽-MDWTWILFLVAAATRVHS(SEQ IDNO:8)。
VRC01 IgG的可变轻区(VL)-EIVLTQSPGTLSLSPGETAIISCRTSQYGSLAWYQQRPGQAPRLVIYSGSTRAAGIPDRFSGSRWGPDYNLTISNLESGDFGVYYCQQYEFFGQGTKVQVDIKR(SEQ ID NO:16)。
VRC01 IgG的恒定轻区(CL,κ)-TVAAPSVFIFPPSDEQLKSGTASVVCLLNNFYPREAKVQWKVDNALQSGNSQESVTEQDSKDSTYSLSSTLTLSKADYEKHKVYACEVTHQGLRSPVTKSFNRGEC(SEQ ID NO:17)。
实施例9
由两个质粒编码的HIV-1 VRC01 IgG
如上文实施例2-8中所描述的,从VRC01抗体产生Fab(从单独的质粒表达的每一条链),即HIV-Env Fab,并且从VRC01抗体产生IgG(从单个质粒表达),即VRC01 IgG。为了进一步扩展这些研究,从VRC01抗体产生IgG,其中重链(即,可变重区(VH)、恒定重区1(CH1)、铰链区、恒定重区2(CH2)和恒定重区3(CH3))以及轻链(即,可变轻区(VL)和恒定轻区(CL))由单独的构建体编码(图50和51)。该IgG在本文中被称为HIV-1VRC01 IgG。
每一个构建体还包括前导序列以用于一旦抗体在体内产生就优化抗体的分泌。将每一个构建体克隆进pVAX1载体的BamHI和XhoI位点,从而将构建体置于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的控制下(图50和51)。因此,为了在体内形成或产生VRC01 IgG,必须向受试者施用质粒的混合物,即含有编码重链的构建体的质粒和含有编码轻链的构建体的质粒。
此外,进一步优化每一个构建体。优化包括kozak序列(GCC ACC)的添加和密码子优化。编码HIV-1 VRC01 IgG的IgG1重链的核酸序列示于SEQ ID NO:54和图52中。在图52中,加以下划线和加以双下划线标示用于将核酸序列克隆进pVAX1载体的BamHI(GGA TCC)和XhoI(CTCGAG)限制性酶位点,而粗体标示起始(ATG)和终止(TGA TAA)密码子。SEQ ID NO:54编码SEQ ID NO:55和图53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即HIV-1VRC01 IgG的IgG1重链的氨基酸序列。
编码HIV-1 VRC01 IgG的IgG轻链的核酸序列示于SEQ ID NO:56和图54中。在图54中,加以下划线和加以双下划线标示用于将核酸序列克隆进pVAX1载体的BamHI(GGA TCC)和XhoI(CTC GAG)限制性酶位点,而粗体标示起始(ATG)和终止(TGA TAA)密码子。SEQ ID NO:56编码SEQID NO:57和图55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即HIV-1 VRC01 IgG的IgG轻链的氨基酸序列。
实施例10
HIV-1 Env-PG9 Ig
除了VRC01 IgG以外,还可产生编码与HIV-1 Env反应的IgG的另一个构建体。该构建体是已被优化并且被克隆进表达载体的HIV-1Env-PG9(图16A和16B)。优化包括引入kozak序列(例如,GCC ACC)、前导序列的引入和密码子优化。含有编码HIV-1 Env-PG9 Ig的核酸序列的表达载体的产生通过如图16C中显示的限制性酶消化来确认。在图16C中,泳道1是未消化的表达载体,泳道2是用BamHI和Xho1消化的表达载体,而泳道M是标记。
编码HIV-1 Env-PG9 Ig的核酸序列示于SEQ ID NO:63和图61中。在图61中,加以下划线和加以双下划线标示用于将核酸序列克隆进pVAX1载体的BamHI(GGA TCC)和XhoI(CTC GAG)限制性酶位点,而粗体标示起点(ATG)和终止(TGA TAA)密码子。SEQ ID NO:63编码SEQ ID NO:2和图18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即HIV-1 ENv-PG9 Ig的氨基酸序列(在被费林蛋白酶切割之前)。
在该氨基酸序列中,信号肽通过肽键连接至每一条重链和轻链以增加体内产生的抗体的分泌。此外,编码P2A肽的核酸序列位于编码重链与轻链的核酸序列之间,以允许将翻译的多肽更高效地切割成单独的含有重链或轻链的多肽。
具体地,HIV-1 Env-PG9 Ig的氨基酸序列(在被费林蛋白酶切割之前;SEQ ID NO:2和图18)具有下列结构:人IgG重链信号肽、可变重区(VH)、恒定重区1(CH1)、铰链区、恒定重区2(CH2)、恒定重区3(CH3)、费林蛋白酶切割位点、GSG接头、P2A肽、人λ轻链信号肽、可变轻区(VL)和恒定轻区(CL,具体地λ)。下文中提供了所述结构的每一个部分的序列(其全部序列以上述顺序包含在SEQ ID NO:2内)。
HIV-1 Env-PG9 Ig的人IgG重链信号肽–MDWTWRILFLVAAATGTHA(SEQ ID NO:18)。
HIV-1 Env-PG9 Ig的可变重区–EFGLSWVFLVAFLRGVQCQRLVESGGGVVQPGSSLRLSCAASGFDFSRQGMHWVRQAPGQGLEWVAFIKYDGSEKYHADSVWGRLSISRDNSKDTLYLQMNSLRVEDTATYFCVREAGGPDYRNGYNYYDFYDGYYNYHYMDVWGKGTTVTVSS(SEQ ID NO:19)。
HIV-1 Env-PG9 Ig的恒定重区1(CH1)–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RV(SEQ ID NO:20)。
HIV-1 Env-PG9 Ig的铰链区–EPKSCDKTHTCPPCP(SEQ ID NO:21)。
HIV-1 Env-PG9 Ig的恒定重区2(CH2)–APELLGGPSVFLFPPKPKDTLMISRT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SEQ ID NO:22)。
HIV-1 Env-PG9 Ig的恒定重区3(CH3)–GQPREPQVYTLPPSRDEL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PGK(SEQ ID NO:23)。
HIV-1 Env-PG9 Ig的费林蛋白酶切割位点–RGRKRRS(SEQ IDNO:24)。
HIV-1 Env-PG9 Ig的GSG接头和P2A肽–GSGATNFSLLKQAGDVEENPGP(SEQ ID NO:25)。
HIV-1 Env-PG9 Ig的人λ轻链信号肽–MAWTPLFLFLLTCCPGGSNS(SEQ ID NO:26)。
HIV-1 Env-PG9 Ig的可变轻区(VL)–QSALTQPASVSGSPGQSITISCNGTSNDVGGYESVSWYQQHPGKAPKVVIYDVSKRPSGVSNRFSGSKSGNTASLTISGLQAEDEGDYYCKSLTSTRRRVFGTGTKLTVL(SEQ ID NO:27)。
HIV-1 Env-PG9 Ig的恒定轻区(CL,λ)–GQPKAAPSVTLFPPSSEELQANKATLVCLISDFYPGAVTVAWKADSSPVKAGVETTTPSKQSNNKYAASSYLSLTPEQWKSHKSYSCQVTHEGSTVEKTVAPTECS(SEQ ID NO:28)。
实施例11
HIV-1 PG9单链Fab(scFab)
除了上述HIV-1 Env-PG9 Ig以外,还可基于PG9抗体(在本文中被称为HIV-1 PG9 scFab)产生单链Fab(即,由被转录成单个转录物并被翻译成单个多肽的核酸序列编码的VH/CH1和VL/CL)。编码HIV-1 PG9 scFab的核酸序列示于SEQ ID NO:50和图46中。在图46中,加以下划线和加以双下划线标示用于将该酸序列克隆进pVAX1载体的BamHI(GGA TCC)和XhoI(CTC GAG),而粗体标示起始(ATG)和终止(TGA TAA)密码子。SEQID NO:50中所示的核酸序列是优化的核酸序列,即包含kozak序列(GCCACC)、密码子优化和前导序列。前导序列位于构建体的5’末端,即在单链Fab之前,从而由接头序列编码的信号肽通过肽键连接于单链Fab的氨基末端。SEQ ID NO:50中所示的核酸序列还包括位于编码VH/CH1的核酸序列与编码VL/CL的核酸序列之间的接头序列。因此,在由SEQ IDNO:50编码的多肽中,由接头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使VH/CH1和VL/CL保持在一起。SEQ ID NO:50编码SEQ ID NO:51和图47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即HIV-1 PG9 scFab的氨基酸序列。
实施例12
HIV-1 Env-4E10 Ig
除了VRC01 IgG和HIV-1 Env-PG9 Ig以外,还产生了编码与HIV-1Env反应的IgG的另一种构建体。该构建体是HIV-1 Env-4E10,其已被优化并且被插入表达载体(图17A和17B)。优化包括引入kozak序列(例如,GCC ACC)、前导序列和密码优化。含有编码HIV-1 Env-4E10 Ig的核酸序列的表达载体的产生通过如图17C中显示的限制性酶消化来确认。在图17C中,泳道1是未被消化的表达载体,泳道2是用BamHI和Xho1消化的表达载体,且泳道M是标记。
编码HIV-1 Env-4E10 Ig的核酸序列示于SEQ ID NO:62和图60中。在图60中,加以下划线和加以双下划线标示用于将核酸序列克隆进pVAX1载体的BamHI(GGA TCC)和XhoI(CTC GAG)限制性酶位点,而粗体标示起始(ATG)和终止(TGA TAA)密码子。SEQ ID NO:62编码SEQ IDNO:1和图19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即,HIV-1 ENv-4E10 Ig的氨基酸序列(在被费林蛋白酶切割前)。
在该氨基酸序列中,信号肽通过肽键连接于重链和轻链的每一个以增加体内产生的抗体的分泌。此外,编码P2A肽的核酸序列位于编码重链与轻链的核酸序列之间,以允许翻译的多肽更高效地切割成含有重链或轻链的单独多肽。
具体地,HIV-1 Env-4E10 Ig的氨基酸序列(在被费林蛋白酶切割之前;SEQ ID NO:1和图19)具有下列结构:人IgG重链信号肽、可变重区(VH)、恒定重区1(CH1)、铰链区、恒定重区2(CH2)、恒定重区3(CH3)、费林蛋白酶切割位点、GSG接头、P2A肽、人κ轻链信号肽、可变轻区(VL)和恒定轻区(CL,具体地κ)。在下文中提供了所述结构的每一个部分的序列(其全部序列以上述顺序包含在SEQ ID NO:1中)。
HIV-1 Env-4E10 Ig的人IgG重链信号肽–MDWTWRILFLVAAATGTHA(SEQ ID NO:29)。
HIV-1 Env-4E10 Ig的可变重区–QVQLVQSGAEVKRPGSSVTVSCKASGGSFSTYALSWVRQAPGRGLEWMGGVIPLLTITNYAPRFQGRITITADRSTSTAYLELNSLRPEDTAVYYCAREGTTGWGWLGKPIGAFAHWGQGTLVTVSS(SEQ ID NO:30)。
HIV-1 Env-4E10 Ig的恒定重区1(CH1)–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SEQ ID NO:31)。
HIV-1 Env-4E10 Ig的铰链区–EPKSCDKTHTCPPCP(SEQ ID NO:32)。
HIV-1 Env-4E10 Ig的恒定重区2(CH2)–APELLGGPSVFLFPPKPKDTLMISRT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SEQ ID NO:33)。
HIV-1 Env-4E10 Ig的恒定重区3(CH3)–GQPREPQVYTLPPSRDEL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PGK(SEQ ID NO:34)。
HIV-1 Env-4E10 Ig的费林蛋白酶切割位点–RGRKRRS(SEQ IDNO:35)。
HIV-1 Env-4E10 Ig的GSG接头和P2A肽–GSGATNFSLLKQAGDVEENPGP(SEQ ID NO:36)。
HIV-1 Env-4E10 Ig的人κ轻链信号肽–MVLQTQVFISLLLWISGAYG(SEQ ID NO:37)。
HIV-1 Env-4E10 Ig的可变轻区(VL)–EIVLTQSPGTQSLSPGERATLSCRASQSVGNNKLAWYQQRPGQAPRLLIYGASSRPSGVADRFSGSGSGTDFTLTISRLEPEDFAVYYCQQYGQSLSTFGQGTKVE(SEQ ID NO:38)。
HIV-1 Env-4E10 Ig的恒定轻区(CL,κ)–KRTVAAPSVFIFPPSDEQLKSGTASVVCLLNNFYPREAKVQWKVDNALQSGNSQESVTEQDSKDSTYSLSSTLTLSKADYEKHKVYACEVTHQGLSSPVTKSFNRGE(SEQ ID NO:39)。
实施例13
HIV-1 4E10 ScFab
除了上述HIV-1 Env-PG9 Ig以外,基于4E10抗体(在本文中被称为HIV-1 4E10 scFab)产生单链Fab(即,由被转录成单个转录物并被翻译成单个多肽的核酸序列编码的VH/CH1和VL/CL)。编码HIV-1 4E10 scFab的核酸序列示于SEQ ID NO:52和图48中。在图48中,加以下划线和加以双下划线标示用于将该核酸序列克隆进pVAX1载体的BamHI(GGA TCC)和XhoI(CTC GAG),而粗体标示起始(ATG)和终止(TGA TAA)密码子。SEQID NO:52中所示的核酸序列是优化的核酸序列,即包含kozak序列(GCCACC)、密码子优化和前导序列。前导序列位于构建体的5’末端,即在单链Fab之前,从而由接头序列编码的信号肽通过肽键连接于单链Fab的氨基末端。SEQ ID NO:52中所示的核酸序列还包括位于编码VH/CH1的核酸序列与编码VL/CL的核酸序列之间的接头序列。因此,在由SEQ IDNO:52编码的多肽中,由接头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使VH/CH1和VL/CL保持在一起。SEQ ID NO:52编码SEQ ID NO:53和图49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即HIV-1 4E10 scFab的氨基酸序列。
实施例14
CHIKV-Env-Fab
如上所述,在编码HIV-1Env Fab的重链(VH-CH1)和轻链(VL-CL)的核酸序列被递送至细胞或小鼠后,在体内装配或产生与HIV-1 Env反应的Fab。为了确定与其它抗原反应的Fab是否可在编码核酸序列被递送至细胞或受试者后在体内产生,产生编码与基孔肯雅热病毒(CHIKV)的包膜蛋白(Env)反应的抗体的重链(VH-CH1)和轻链(VL-CL,λ型)的构建体。每一个构建体包括如图20A、20B和21中显示的前导序列和kozak序列。将编码VH-CH1和VL-CL的构建体克隆进表达载体,从而将其置于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的控制之下(图21)。含有编码VH-CH1和VL-CL的构建体的表达载体分别被称为CHIKV-H和CHIV-L。综上所述,CHIKV-H和CHIKV-L载体的混合物被称为pCHIKV-Env-Fab,并且该混合物在体内(即,在引入细胞或受试者后)产生CHIKV-Env-Fab。换句话说,需要两种载体来在体内产生CHIKV-Env-Fab,如下文中更详细描述的。
所述构建体也被优化以用于表达。具体地,将前导序列包含在每一个构建体中以在体内产生CHIKV-Env-Fab后提高CHIKV-Env-Fab的分泌效率。也对每一个构建体进行密码子优化,并且使其包含kozak序列(GCCACC)。编码CHIKV-Env-Fab的重链(VH-CH1)的核酸序列示于SEQ IDNO:58和图56中。在图56中,加以下划线和加以双下划线标示用于将核酸序列克隆进pVAX1载体的BamHI(GGA TCC)和XhoI(CTC GAG)限制性酶位点,而粗体标示起始(ATG)和终止(TGA TAA)密码子。SEQ ID NO:58编码SEQ ID NO:59和图57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即CHIKV-Env-Fab的重链(VH-CH1)的氨基酸序列。
编码CHIKV-Env-Fab的轻链(VL-CL)的核酸序列示于SEQ ID NO:60和图58中。在图58中,加以下划线和加以双下划线标示用于将核酸序列克隆进pVAX1载体的BamHI(GGA TCC)和XhoI(CTC GAG)限制性酶位点,而粗体标示起始(ATG)和终止(TGA TAA)密码子。SEQ ID NO:60编码SEQ ID NO:61和图59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即CHIKV-Env-Fab的轻链(VL-CL)的氨基酸序列。
为了测量CHIKV-Env-Fab体内产生的时间动力学,用pVAX1、CHIKV-H、CHIKV-L或pCHIKV-Env-Fab转染细胞。转染后,将ELISA用于测量随时间CHIKV-Env-Fab产生的水平。如图22中所示,用pVAX1、CHIKV-H或CHIKV-L转染的细胞不产生与CHIKV Env抗原反应的抗体。相反地,用pCHIKV-Env-Fab转染的细胞产生与CHIKV Env抗原反应的抗体(即,CHIKV-Env-Fab,也被称为CHIKV-Fab)。因此,这些数据表明编码CHIKV-Env-Fab的重链(VH-CH1)和轻链(VL-CL)的核酸序列的递送导致结合于CHIKV-Env抗原或与其反应的Fab的产生。
此外,将CHIKV-Env-Fab用于获自用pCHIKV-Env转染的细胞的裂解物的蛋白质印迹,所述pCHIKV-Env是编码CHIKV-Env抗原的质粒。如图23中所示,经由CHIKV-Env-Fab检测到CHIKV-Env抗原,这表明该Fab结合于所述抗原。
为了进一步研究CHIKV-Env-Fab在体内的产生或装配,向小鼠施用pCHIKV-Env-Fab(即,12.5μg CHIKV-H和12.5μg CHIKV-L)。此外,向第2、第3和第4组小鼠分别施用25μg pVAX1、CHIKV-H和CHIKV-L,并将其用作对照。具体地,在获得前血样品的第0天,向各自组的小鼠施用所述质粒。在第1天、第2天、第3天、第5天、第7天和第10取血(图24)。对这些血液进行ELISA测量以测定与CHIKV-Env抗原反应的抗体的水平。如图25中所示,施以pCHIKV-Env-Fab的小鼠导致与CHIKV-Env抗原反应的抗体(即,CHIKV-Env-Fab)的产生。施以pVAX1、CHIKV-H或CHIKV-L的小鼠不产生与CHIKV-Env抗原具有显著反应性的抗体。因此,这些数据还显示在递送编码CHIKV-Env-Fab的重(VH-CH1)链和轻(VL-CL)链的核酸序列后,在体内(即,在小鼠)中产生该Fab,并且所述Fab与其抗原(即,CHIKV-Env)反应,从而证明所述Fab在体内被正确装配。
为了确定CHIKV-Env-Fab是否可保护免受CHIKV感染,在第0天向C57BL/6小鼠(2-3周龄;体重约20-25克)施用pCHIKV-Env-Fab(50μg)或pVAX1。施用pCHIKV-Env-Fab后6小时,通过鼻内途径用7log 10PFU(于25μl的总体积中)接种每一只小鼠。在随后的每一天,测定每一只小鼠的体重,并且如果体重减轻超过30%则处死小鼠。
如图26中所示,约75%的施以pCHIKV-Env-Fab的小鼠到研究的第14天为止幸免于CHIKV感染,然而到第14天,所有施以pVAX1的小鼠死亡。此外,施以pCHIKV-Env-Fab的小鼠相较于施以pVAX1的小鼠与更低的细胞因子水平相关(图27和28)。测量获自小鼠的血清的TNF-α和IL-6水平。这些存活小鼠未表现病变体征、体重减轻,并且具有更低水平的细胞因子TNF-α和IL-6。因此,这些数据表明pCHIKV-Env-Fab的施用保护小鼠免受CHIKV感染并且提高CHIKV感染的存活率。换句话说,CHIKV-Env-Fab在小鼠中的体内产生保护免受CHIKV感染和提高所述感染的存活率。
实施例15
抗-Her-2 Fab
如上所述,在编码HIV-1Env Fab或CHIKV Env-Fab的重(VH-CH1)链和轻(VL-CL)链的核酸序列被递送至细胞或小鼠后,在体内装配或产生与HIV-1 Env或CHIKV Env反应的Fab(即,VH/CH1和VL/CL)。为了确定与自体抗原(即,对于待施用编码所述Fab的核酸序列的受试者是内源的抗原)反应的Fab是否可在编码核酸序列被递送至细胞或受试者后体内产生,创建了编码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也称为Erb2)反应的抗体的重链(VH-CH1)和轻链(VL-CL,κ型)的构建体。每一个构建体包括前导序列和kozak序列(GCC ACC),所述kozak序列位于编码图28、30和31中显示的抗-Her-2 Fab的VH-CH1或VL-CL的核酸序列之前。因此,这些构建体因前导序列和kozak序列的引入而被优化,并且还对其密码子使用进行优化。
将编码VH-CH1和VL-CL的构建体克隆进pVAX1表达载体,即在BamHI与XhoI限制性位点之间,从而将其置于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的控制之下。具体地,将编码VH-CH1和VL-CL的构建体克隆进两个单独的pVAX1载体,从而需要所得的两个质粒来在体内产生抗-Her-2 Fab。
编码抗-Her-2 Fab的VH-CH1的核酸序列示于SEQ ID NO:40和图32中。在图32中,加以下划线和加以双下划线标示用于将核酸序列克隆进pVAX1载体的BamHI(GGA TCC)和XhoI(CTC GAG)限制性酶位点,而粗体标示起始(ATG)和终止(TGA TAA)密码子。SEQ ID NO:40编码SEQ IDNO:41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即抗-Her-2 Fab的VH-CH1的氨基酸序列(图32和33)。
编码抗-Her-2 Fab的VL-CL的核酸序列示于SEQ ID NO:42和图34中。在图34中,加以下划线和加以双下划线标示用于将核酸序列克隆进pVAX1载体的BamHI(GGA TCC)和Xho(CTC GAG)限制性酶位点,而粗体标示起始(ATG)和终止(TGA TAA)密码子。SEQ ID NO:42编码SEQ IDNO:43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即抗-Her-2 Fab的VL-CL的氨基酸序列(图34和35)。
为了确定编码抗-Her-2 Fab的VH-CH1和VL-CL的质粒的混合物是否在体内产生抗-Her-2 Fab,用编码抗-Her-2 Fab或pVAX1的重链(VH-CH1)和轻链(VL和CL)的质粒的混合物转染293T细胞。转染后,如图36中所示,测量总的IgG浓度。在图36中,误差条代表标准偏差。这些数据表明在引入所述两种质粒(各自编码抗-Her-2 Fab的VH-CH1或VL-CL)后,在体内产生抗-Her-2 Fab。
实施例16
抗-登革热病毒人IgG
创建单质粒系统以在体内产生抗-登革热病毒(DENV)人IgG抗体。具体地,如图37的示意图中所示,产生构建体。具体地,将前导序列置于编码IgG重链(即,可变重区(VH)、恒定重区1(CH1)、铰链区、恒定重区2(CH2)和恒定重区3(CH3))的核酸序列的上游。反过来,编码蛋白酶切割位点的序列被置于编码IgG重链的核酸序列的下游。编码IgG轻链(即,可变轻区(VL)和恒定轻区(CL))的核酸序列位于编码蛋白酶切割位点(即,费林蛋白酶切割位点)的序列之后。由该构建体编码的信号肽是同源信号肽,从而在表达后提供了正确的抗体分泌。此外,在表达后,单个转录物被翻译成单个多肽,随后所述多肽被蛋白酶加工成对应于抗-DENV人IgG的重链和轻链的多肽。这些重链和轻链多肽随后装配成功能性抗-DENV人IgG,即结合其同源抗原的抗体。
将该构建体克隆进表达载体pVAX1(即BamHI和XhoI位点),从而将其置于启动子的控制之下。该编码抗-登革热病毒人IgG的构建体具有SEQID NO:44(图38)中所示的核酸序列,所述核酸序列已被优化以用于表达。在图38中,加以下划线和加以双下划线标示用于将构建体克隆进pVAX1载体的BamHI(GGA TCC)和XhoI(CTC GAG)限制性酶位点,而粗体标示起始(ATG)和终止(TGA TAA)密码子。优化包括包含kozak序列(例如,GCCACC)和密码子优化。SEQ ID NO:44编码SEQ ID NO:45和图39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即在被蛋白酶切割以将重链和轻链分离成2个单独的多肽之前的抗-DENV人IgG的氨基酸序列。
向小鼠施用含有编码抗-登革热病毒人IgG的核酸序列的质粒以确定抗-登革热病毒人IgG是否在体内(即,在小鼠中)产生。在施用质粒后,从小鼠获取血清,并经由ELISA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血清是否含有与来自4种登革热病毒血清型即DENV-1、DENV-2、DENV-3和DENV-4的登革热E蛋白反应的抗体。如图40中所显示,来自施以含有编码抗-DENV人IgG的核酸序列的质粒的小鼠的血清与来自血清型DENV-1、2、3和4的DENVE蛋白反应。同种型抗体用作阳性对照。因此,这些数据表明在将所述质粒引入小鼠后,编码抗-DENV人IgG的核酸序列被转录并被翻译成多肽,所述多肽经加工产生含有抗-DENV人IgG的重链和轻链。这些多肽装配成抗-DENV人IgG,从而提供了结合于DENV E蛋白或与其反应的功能性抗体。
为了进一步研究通过施用单个质粒进行的抗-DENV人IgG的体内产生,经由注射向小鼠施用含有编码抗-DENV人IgG的核酸序列的质粒。具体地,向小鼠施用50μg或100μg质粒,并且每组有5只小鼠。在注射后第3天和第6天,检测小鼠的血清转换。如图41中所示,来自两个组的小鼠对于抗-DENV IgG抗体都是血清阳性的。具体地,施以50μg质粒的小鼠具有约110ng/mL的人IgG,并且施用100μg质粒的小鼠具有约170ng/mL的人IgG。因此,这些数据进一步证明在施用编码抗-DENV人IgG的质粒后,在体内产生所述抗-DENV人IgG。这些数据还证明抗-DENV人IgG抗体产生在1周内发生,从而允许抗-DENV人IgG快速产生。
应理解,前文详述和所附实施例仅是例举性的并且无意被视为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所述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确定。
对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各种改变和改进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可在不背离其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这样的改变和改进,包括但不限于与化学结构、取代基、衍生物、中间体、合成、组合物、制剂或使用本发明的方法相关的那些改变和改进。

Claims (52)

1.一种在受试者中产生合成抗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所述受试者施用包含编码抗体或其片段的重组核酸序列的组合物,其中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在所述受试者中表达以产生所述合成抗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体包含重链多肽或其片段和轻链多肽或其片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链多肽或其片段由第一核酸序列编码并且所述轻链多肽或其片段由第二核酸序列编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包含所述第一核酸序列和所述第二核酸序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核酸序列还包含用于在所述受试者中将所述第一核酸序列和所述第二核酸序列表达为单个转录物的启动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启动子是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核酸序列还包含编码蛋白酶切割位点的第三核酸序列,其中所述第三核酸序列位于所述第一核酸序列与第二核酸序列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试者的蛋白酶识别并且切割所述蛋白酶切割位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在所述受试者中表达以产生抗体多肽序列,其中所述抗体多肽序列包含所述重链多肽或其片段、所述蛋白酶切割位点和所述轻链多肽或其片段,其中由所述受试者产生的所述蛋白酶识别并且切割所述抗体多肽序列的蛋白酶切割位点,从而产生切割的重链多肽和切割的轻链多肽,其中所述合成抗体由所述切割的重链多肽和所述切割的轻链多肽产生。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包含用于将所述第一核酸序列表达为第一转录物的第一启动子和用于将所述第二核酸序列表达为第二转录物的第二启动子,其中所述第一转录物被翻译成第一多肽,并且所述第二转录物被翻译成第二多肽,其中所述合成抗体由所述第一和第二多肽产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启动子和所述第二启动子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启动子是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链多肽包含可变重区和恒定重区1。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链多肽包含可变重区、恒定重区1、铰链区、恒定重区2和恒定重区3。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轻链多肽包含可变轻区和恒定轻区。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核酸序列还包含Kozak序列。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核酸序列还包含免疫球蛋白(Ig)信号肽。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Ig信号肽包括IgE或IgG信号肽。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包含编码SEQID NO:1、2、5、41、43、45、46、47、48、49、51、53、55、57、59和61的至少一个氨基酸序列的核酸序列。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包含SEQ IDNO:3、4、6、7、40、42、44、50、52、54、56、58、60、62和63的至少一个核酸序列。
21.一种在受试者中产生合成抗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所述受试者施用包含编码重链多肽或其片段的第一重组核酸序列和编码轻链多肽或其片段的第二重组核酸序列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重组核酸序列在所述受试者中表达以产生第一多肽,并且所述第二重组核酸在所述受试者中表达以产生第二多肽,其中所述合成抗体由所述第一和第二多肽产生。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重组核酸序列还包含用于在所述受试者中表达所述第一多肽的第一启动子以及其中所述第二重组核酸序列还包含用于在所述受试者中表达所述第二多肽的第二启动子。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启动子和第二启动子相同。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启动子是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链多肽包含可变重区和恒定重区1。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链多肽包含可变重区、恒定重区1、铰链区、恒定重区2和恒定重区3。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轻链多肽包含可变轻区和恒定轻区。
28.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重组核酸序列和所述第二重组核酸序列还包含Kozak序列。
29.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重组核酸序列和所述第二重组核酸序列还包含免疫球蛋白(Ig)信号肽。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Ig信号肽包括IgE或IgG信号肽。
31.一种预防或治疗受试者的疾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或21所述的方法在受试者中产生合成抗体。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合成抗体对于外来抗原是特异性的。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外来抗原来源于病毒。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病毒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基孔肯雅热病毒(CHIKV)或登革热病毒。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病毒是HIV。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包含编码SEQID NO:1、2、5、46、47、48、49、51、53、55和57的至少一个氨基酸序列的核酸序列。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包含SEQ IDNO:3、4、6、7、50、52、55、56、62、63和64的至少一个核酸序列。
38.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病毒是CHIKV。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包含编码SEQID NO:59和61的至少一个氨基酸序列的核酸序列。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包含SEQ IDNO:58和60的至少一个核酸序列。
41.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病毒是登革热病毒。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包含编码SEQID NO:45的至少一个氨基酸序列的核酸序列。
43.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包含SEQ IDNO:44的至少一个核酸序列。
4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合成抗体对于自体抗原是特异性的。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自体抗原是Her2。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包含编码SEQID NO:41和43的至少一个氨基酸序列的核酸序列。
47.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组核酸序列包含SEQ IDNO:40和42的至少一个核酸序列。
48.一种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47所述的方法的任一方法产生的产物。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产物,其中所述产物是能够表达功能性抗体的单个DNA质粒。
50.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产物,其中所述产物由两种不同的能够表达功能性抗体组分的DNA质粒组成,所述功能性抗体组分在体内组合以形成功能性抗体。
51.一种治疗受试者的病原体感染的方法,其包括:
施用编码对于所述病原体是特异性的合成抗体的核苷酸序列。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施用所述病原体的抗原以在所述受试者中产生免疫应答。
CN201380065674.3A 2012-12-13 2013-12-13 Dna抗体构建体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048537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737094P 2012-12-13 2012-12-13
US61/737,094 2012-12-13
US201361881376P 2013-09-23 2013-09-23
US61/881,376 2013-09-23
US201361896646P 2013-10-28 2013-10-28
US61/896,646 2013-10-28
PCT/US2013/075137 WO2014093894A2 (en) 2012-12-13 2013-12-13 Dna antibody constructs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3782A true CN104853782A (zh) 2015-08-19

Family

ID=50935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5674.3A Pending CN104853782A (zh) 2012-12-13 2013-12-13 Dna抗体构建体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US (4) US9994629B2 (zh)
EP (1) EP2931318A4 (zh)
JP (6) JP6898060B2 (zh)
KR (4) KR20150093834A (zh)
CN (1) CN104853782A (zh)
AU (7) AU2013358944B2 (zh)
BR (2) BR112015013700A8 (zh)
CA (1) CA2889723A1 (zh)
EA (1) EA201591131A1 (zh)
HK (1) HK1213481A1 (zh)
MX (4) MX2015007575A (zh)
MY (1) MY175708A (zh)
SG (1) SG10202002718RA (zh)
WO (1) WO2014093894A2 (zh)
ZA (1) ZA20150358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7566A (zh) * 2014-12-01 2017-12-01 宾夕法尼亚大学理事会 Dna抗体构建体及其使用方法
CN109789224A (zh) * 2016-05-05 2019-05-21 宾夕法尼亚大学理事会 靶向il-6和cd126的dna单克隆抗体
CN109890407A (zh) * 2016-03-21 2019-06-14 大卫·B·韦纳 Dna抗体构建体和其使用方法
CN110167584A (zh) * 2016-11-07 2019-08-23 威斯塔解剖学和生物学研究所 用于针对莱姆病的dna抗体构建体
CN110325546A (zh) * 2016-05-05 2019-10-11 宾夕法尼亚大学理事会 靶向流感病毒的dna单克隆抗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78350B2 (ja) 2013-10-28 2022-05-31 ザ トラスティーズ オブ ザ ユニバーシティ オブ ペンシルバニア Dna抗体構築物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CN104853782A (zh) 2012-12-13 2015-08-19 宾夕法尼亚大学理事会 Dna抗体构建体及其使用方法
SG11201604719WA (en) * 2013-12-13 2016-07-28 Univ Pennsylvania Dna antibody constructs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EP3200831A4 (en) * 2014-10-01 2018-02-21 The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Vaccines having an antigen and interleukin-21 as an adjuvant
WO2017106326A1 (en) * 2015-12-14 2017-06-22 The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Aav-anti pcsk9 antibody constructs and uses thereof
MA42641A1 (fr) 2016-02-24 2019-03-29 Sanofi Sa Protéines de liaison trispécifiques et/ou trivalentes pour la prévention ou le traitement d'une infection par le vih
PL3443006T3 (pl) 2016-04-13 2024-01-29 Sanofi Trójswoiste i/lub triwalentne białka wiążące
AU2017261374B2 (en) * 2016-05-05 2024-06-20 Inovio Pharmaceuticals, Inc. DNA antibody constructs for use agains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US11896654B2 (en) * 2016-05-05 2024-02-13 The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DNA monoclonal antibodies targeting checkpoint molecules
BR112019005378A2 (pt) * 2016-09-19 2019-08-27 Inovio Pharmaceuticals Inc molécula de ácido nucleico, composição, e, métodos para prevenir ou tratar uma doença e para induzir uma resposta imune
TW202300515A (zh) 2016-10-20 2023-01-01 法商賽諾菲公司 抗chikv抗體及其用途
EP3606552A4 (en) 2017-04-07 2020-08-05 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RELATING TO HUMAN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DIRECTED AGAINST ZIKA VIRUS AND DENGUE VIRUS 1
WO2018217681A1 (en) * 2017-05-22 2018-11-29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nti-dengue virus antibody,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uses thereof
US11230592B2 (en) * 2017-09-27 2022-01-25 The Wistar Institute Of Anatomy And Biology DNA antibody constructs for use against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WO2019152602A1 (en) * 2018-01-31 2019-08-08 The Wistar Institute Of Anatomy And Biology Structurally modified flavivirus dmabs
US11613576B2 (en) 2019-04-09 2023-03-28 Sanofi Trispecific binding proteins, methods, and uses thereof
EP4003421A4 (en) * 2019-07-31 2023-11-08 The Wistar Institute of Anatomy and Biology Multivalent dna antibody constructs and use thereof
CA3151464A1 (en) 2019-09-18 2021-03-25 Bruce C. SCHNEPP Synthetic dna vectors and methods of use
SE544000C2 (en) * 2020-03-17 2021-10-26 Xbrane Biopharma Ab Novel combination of tis sequence, signal peptide sequence and nucleic acid sequence encoding a recombinant protein
SE544001C2 (en) * 2020-03-17 2021-10-26 Xbrane Biopharma Ab Novel combination of tis sequences, signal peptide sequences and nucleic acid sequences encoding heavy and light chains of an antibody
US20230136960A1 (en) * 2020-03-19 2023-05-04 Nature's Toolbox, Inc. Novel MRNA-Based COVID-19 Multi-Valent Vaccine and Methods of Scaled Production of the Same
IL303262A (en) * 2020-12-02 2023-07-01 Univ Jefferson Desmoglein 2-directed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 constructs and methods of us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4343A (zh) * 2000-07-14 2002-02-06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 抑制肿瘤生长的新抗体、其衍生物及其应用
CN101084015A (zh) * 2004-10-20 2007-12-05 健泰科生物技术公司 组氨酸-醋酸盐缓冲液中的抗体制剂
CN102199218A (zh) * 2011-04-29 2011-09-28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一种抗Her2抗体-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及其用途
CN102344493A (zh) * 2004-05-28 2012-02-08 艾更斯司股份有限公司 结合于psca蛋白的用于癌症诊断的抗体
CN102470171A (zh) * 2009-07-06 2012-05-23 弗·哈夫曼-拉罗切有限公司 双特异性抗体和与治疗或诊断剂缀合的地高辛配基的复合物
US20120282264A1 (en) * 2009-09-25 2012-11-08 The Gov of the US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Dept.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University of W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to hiv-1 and their us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46572C (fi) * 1972-04-07 1973-04-10 Stroemberg Oy Ab Jännitemuuntaja.
US7276488B2 (en) 1997-06-04 2007-10-02 Oxford Biomedica (Uk) Limited Vector system
US20030039635A1 (en) 1998-09-30 2003-02-27 Corixa Corporatio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WT1 specific immunotherapy
US20070037165A1 (en) 2000-09-08 2007-02-15 Applera Corporation Polymorphisms in known genes associated with human disease, methods of detection and uses thereof
AU2003253447A1 (en) * 2002-08-02 2004-02-23 Yuhan Corporation Expression vectors
JP4644663B2 (ja) * 2003-06-03 2011-03-02 セル ジェネシ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ペプチド開裂部位を用いた単一ベクターからの組換えポリペプチドの高められた発現のための構成と方法
CN1480215A (zh) 2003-07-07 2004-03-10 叶新新 Sars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疫苗及实验动物模型与方法
AU2005250370B2 (en) 2004-05-28 2010-04-01 Agensys, Inc. Antibodies and related molecules that bind to PSCA proteins
CA2573656A1 (en) * 2004-07-13 2006-02-16 Cell Genesys, Inc. Aav vector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enhanced expression of immunoglobulins using the same
SI1771482T1 (sl) * 2004-07-22 2014-12-31 Genentech, Inc. Sestavek HER2 protitelesa
WO2006089231A2 (en) 2005-02-18 2006-08-24 Medarex, Inc.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 (psma) lacking in fucosyl residues
US20060216722A1 (en) 2005-03-25 2006-09-28 Christer Betsholtz Glomerular expression profiling
US20070065912A1 (en) 2005-07-21 2007-03-22 Abbott Laboratories Multiple Gene Expression including sORF Constructs and Methods with Polyproteins, Pro-Proteins, and Proteolysis
DE102007001370A1 (de) * 2007-01-09 2008-07-10 Curevac Gmbh RNA-kodierte Antikörper
US8865875B2 (en) 2007-08-22 2014-10-21 Medarex, L.L.C. Site-specific attachment of drugs or other agents to engineered antibodies with C-terminal extensions
CA2598966A1 (en) 2007-09-07 2009-03-07 Institut Pasteur Anti-chikungunya 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uses thereof
JP2009171880A (ja) 2008-01-23 2009-08-06 Yokohama City Univ アルツハイマー病における次世代遺伝子治療法・免疫治療法の開発
ES2567298T3 (es) 2008-03-14 2016-04-21 Transgene Sa Anticuerpo contra el CSF-1R
CN107083391A (zh) 2008-04-04 2017-08-22 宾夕法尼亚大学托管会 屈曲病毒蛋白共有序列、编码该屈曲病毒蛋白共有序列的核酸分子和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WO2010043977A2 (en) 2008-10-13 2010-04-22 Institute For Research In Biomedicine Dengue virus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nd uses thereof
CN102470170B (zh) 2009-07-13 2015-03-18 巴拉特生物技术国际有限公司 用作轮状病毒疫苗的组合物及其方法
US20110045534A1 (en) 2009-08-20 2011-02-24 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 Inc. Nucleic Acid Cassette For Producing Recombinant Antibodies
US8580714B2 (en) * 2009-10-14 2013-11-12 Janssen Biotech, Inc. Methods of affinity maturing antibodies
US8298820B2 (en) * 2010-01-26 2012-10-30 The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Influenza nucleic acid molecules and vaccines made therefrom
US20130150563A1 (en) * 2010-07-09 2013-06-13 Jv Bio Srl Lipid-conjugated antibodies
NZ718973A (en) 2010-07-09 2019-01-25 Janssen Vaccines & Prevention Bv Anti-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use
US8637035B2 (en) 2010-07-16 2014-01-28 Academia Sinica Anti-dengue virus antibodies
MX346784B (es) 2010-11-12 2017-03-31 Inovio Pharmaceuticals Inc Antigenos prostaticos de consenso, molecula de acido nucleico que los codifica y vacuna y usos que los comprenden.
CA2826199A1 (en) * 2011-01-31 2012-08-09 The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Nucleic acid molecules encoding novel herpes antigens, vaccine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WO2012106578A1 (en) 2011-02-04 2012-08-09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HIV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HAVING MUTATIONS IN CONSTANT DOMAIN (Fc)
EP2678433B1 (en) * 2011-02-22 2017-05-03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elivery of proteins using adeno-associated virus (aav) vectors
WO2013177533A1 (en) 2012-05-25 2013-11-28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xpression of secreted and cell-surface polypeptides
AU2013358947B2 (en) 2012-12-13 2016-10-20 Inovio Pharmaceuticals, Inc. WT1 vaccine
CN104853782A (zh) 2012-12-13 2015-08-19 宾夕法尼亚大学理事会 Dna抗体构建体及其使用方法
JP7078350B2 (ja) * 2013-10-28 2022-05-31 ザ トラスティーズ オブ ザ ユニバーシティ オブ ペンシルバニア Dna抗体構築物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EP2934577A1 (en) 2012-12-19 2015-10-28 Adimab, LLC Multivalent antibody analogs, and methods of their preparation and use
SG11201604719WA (en) 2013-12-13 2016-07-28 Univ Pennsylvania Dna antibody constructs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4343A (zh) * 2000-07-14 2002-02-06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 抑制肿瘤生长的新抗体、其衍生物及其应用
CN102344493A (zh) * 2004-05-28 2012-02-08 艾更斯司股份有限公司 结合于psca蛋白的用于癌症诊断的抗体
CN101084015A (zh) * 2004-10-20 2007-12-05 健泰科生物技术公司 组氨酸-醋酸盐缓冲液中的抗体制剂
CN102470171A (zh) * 2009-07-06 2012-05-23 弗·哈夫曼-拉罗切有限公司 双特异性抗体和与治疗或诊断剂缀合的地高辛配基的复合物
US20120282264A1 (en) * 2009-09-25 2012-11-08 The Gov of the US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Dept.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University of W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to hiv-1 and their use
CN102199218A (zh) * 2011-04-29 2011-09-28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一种抗Her2抗体-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及其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AY W.ELLISON等: "The nncleotide sequence of a human immunoglobulin Cr1 gene", 《NUCLEIC ACIDS RESEARCH》 *
JIANMIN FANG等: "An Antibody Delivery System for Regulated Expression of Therapeutic Levels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In Vivo", 《MOLECULAR THERAPY》 *
JOHN LUND等: "Express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runcated forms of humanized L243 IgG1", 《EUR. J. BIOCHEM.》 *
KYUNG-JIN KIM等: "Two-promoter vector is highly efficient for overproduction of protein complexes", 《PROTEIN SCIENCE》 *
WEI CAO等: "Oligomerization is required for the activity of recombinantsoluble LOX-1", 《FEBS JOURNAL》 *
胡迪超等: "人鼠嵌合抗体的基因构建",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7566A (zh) * 2014-12-01 2017-12-01 宾夕法尼亚大学理事会 Dna抗体构建体及其使用方法
CN107427566B (zh) * 2014-12-01 2021-08-17 宾夕法尼亚大学理事会 Dna抗体构建体及其使用方法
CN114010802A (zh) * 2014-12-01 2022-02-08 宾夕法尼亚大学理事会 Dna抗体构建体及其使用方法
CN109890407A (zh) * 2016-03-21 2019-06-14 大卫·B·韦纳 Dna抗体构建体和其使用方法
CN109789224A (zh) * 2016-05-05 2019-05-21 宾夕法尼亚大学理事会 靶向il-6和cd126的dna单克隆抗体
CN110325546A (zh) * 2016-05-05 2019-10-11 宾夕法尼亚大学理事会 靶向流感病毒的dna单克隆抗体
CN110325546B (zh) * 2016-05-05 2024-03-19 宾夕法尼亚大学理事会 靶向流感病毒的dna单克隆抗体
CN110167584A (zh) * 2016-11-07 2019-08-23 威斯塔解剖学和生物学研究所 用于针对莱姆病的dna抗体构建体
CN110167584B (zh) * 2016-11-07 2024-06-07 威斯塔解剖学和生物学研究所 用于针对莱姆病的dna抗体构建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08381A (ja) 2020-07-16
EP2931318A4 (en) 2016-07-20
US11208470B2 (en) 2021-12-28
US20150284448A1 (en) 2015-10-08
MX388911B (es) 2025-03-20
AU2020201853B2 (en) 2022-07-28
AU2019202343A1 (en) 2019-05-02
US20190085058A1 (en) 2019-03-21
BR112016013493A2 (pt) 2018-03-27
CA2889723A1 (en) 2014-06-19
AU2016259451A1 (en) 2016-12-08
JP6898060B2 (ja) 2021-07-07
HK1213481A1 (zh) 2016-07-08
EA201591131A1 (ru) 2015-12-30
US9994629B2 (en) 2018-06-12
AU2020201853A1 (en) 2020-04-02
MX2022016002A (es) 2023-02-02
BR112016013493B1 (pt) 2024-02-27
BR112015013700A2 (pt) 2017-11-14
MX2015007575A (es) 2016-03-15
BR112015013700A8 (pt) 2020-02-18
JP2019115355A (ja) 2019-07-18
WO2014093894A3 (en) 2014-07-31
US20180346554A1 (en) 2018-12-06
AU2013358944A1 (en) 2015-05-28
WO2014093894A2 (en) 2014-06-19
AU2021203643A1 (en) 2021-07-01
KR20210088741A (ko) 2021-07-14
KR20150093834A (ko) 2015-08-18
AU2019202343B2 (en) 2021-07-01
KR20230156146A (ko) 2023-11-13
AU2013358944B2 (en) 2016-08-18
JP2023138998A (ja) 2023-10-03
SG10202002718RA (en) 2020-05-28
AU2014361811A1 (en) 2016-07-21
KR20160093724A (ko) 2016-08-08
US20220112273A1 (en) 2022-04-14
JP2021087433A (ja) 2021-06-10
EP2931318A2 (en) 2015-10-21
JP2023080085A (ja) 2023-06-08
MX2016007722A (es) 2017-03-08
AU2018202997A1 (en) 2018-05-17
ZA201503583B (en) 2019-12-18
MX2021015971A (es) 2022-02-10
AU2014361811B2 (en) 2018-02-01
KR102454610B1 (ko) 2022-10-13
MY175708A (en) 2020-07-06
JP2016501535A (ja) 2016-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9202343B2 (en) DNA antibody constructs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US20230023093A1 (en) Dna antibody constructs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US10087240B2 (en) DNA antibody constructs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JP2017500030A (ja) Dna抗体構築物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EA042816B1 (ru) Днк-конструкции антитела и способ их применени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1348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