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14031B - 一种含有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的杀虫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有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的杀虫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14031B CN104814031B CN201510222136.1A CN201510222136A CN104814031B CN 104814031 B CN104814031 B CN 104814031B CN 201510222136 A CN201510222136 A CN 201510222136A CN 104814031 B CN104814031 B CN 10481403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pronil
- clothianidin
- butene
- pesticidal combination
- te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的杀虫组合物,包括常用助剂、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的重量份数比为1:5‑5:1,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重量总和在杀虫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80%;本发明应用于防治水稻飞虱,本发明在速效性和持效性方面均优于单剂,且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降低了用药成本,减缓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有利于环境保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以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为有效成分的杀虫组合物,应用于防治水稻飞虱。
背景技术
丁烯氟虫腈,英文名称:flufiprole,丁烯氟虫腈是一种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杀虫谱广,对害虫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和一定的内吸作用,其作用机制在于阻碍昆虫γ-氨基丁酸控制的氯化物代谢,对水稻螟虫、稻飞虱、蔬菜鳞翅目害虫等多种害虫高效。
噻虫胺,英文名称:clothianidin,噻虫胺是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害虫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亡,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稻飞虱、蚜虫等害虫。
稻飞虱属于昆虫纲同翅目飞虱科害虫。以刺吸植株汁液为害水稻等作物,特别是以中稻、晚稻危害为重,常见种类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
不同农药品种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农业抗性害虫的常见方法。本发明人在大量的室内毒力和大田药效试验的基础上,对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的复配配方筛选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进行复配,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且对水稻稻飞虱具有优秀的防治效果,经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低毒且持效期长,可有效防治农作物鳞翅目类害虫,有利于害虫综合治理的含有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的杀虫组合物。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有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的杀虫组合物,包括常用助剂、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的重量份数比为1:5-5:1,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重量总和在杀虫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80%。
优选地,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重量总和在杀虫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0-60%。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配制成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等适合农业使用的应用剂型。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还含有配制农药制剂所需的常用助剂,常用助剂是溶剂、乳化剂、润湿剂、稳定剂、分散剂、增稠剂、pH调节剂、消泡剂、防冻剂、填料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均为已知物质,是农药制剂中常用的各种助剂,根据不同情况可以有所变化,并无特别限定。
所述杀虫组合物的应用,用于防治农作物害虫,主要防治水稻飞虱。
本发明提供的杀虫组合物,通常采用喷雾的方法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农业上应用的其他使用技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复配具有意想不到的协同增效作用,比单剂单独使用提高了对害虫和病菌的防治效果;
2、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作用机理互不相同,混用可延缓害虫和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3、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两种有效成分复配,减少了农药使用量,降低了使用成本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材料配方选择可因地制宜而对结果无实质性的影响。在这些实施例中,除另有说明外,所有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制剂实施例1:所述杀虫组合物为悬浮剂,各组分百分含量分别为:
具体操作步骤为:先将其它助剂混合,在剪切机中剪切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有效成分,在磨球机中研磨2-3h,使粒直径均在5mm以下,即可制得本发明杀虫组合物悬浮剂制剂。
制剂实施例2:所述杀虫组合物为水乳剂,各组分百分含量分别为:
具体操作步骤为:先将有效成分、溶剂、乳化剂混合在一起,溶解成为均匀的油相。再将部分水及其他助剂混合在一起,溶解成为均匀的水相。然后在反应釜中高速搅拌的同时将油相加入水相,缓慢加水至达到转相点,之后进行高速剪切,并加入剩余的水,剪切约30min,即可制得本发明杀虫组合物水乳剂制剂。
制剂实施例3:所述杀虫组合物为微乳剂,各组分百分含量分别为:
具体操作步骤为:将有效成分用溶剂及助溶剂完全溶解,然后再加入其它助剂,混合均匀,最后加入水,充分搅拌后,即可制得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微乳剂制剂。
制剂实施例4:所述杀虫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各组分百分含量分别为:
具体操作步骤为:将有效成分、其它助剂以及填料混合,在搅拌釜中充分搅拌,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混合均匀,即可制得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可湿性粉剂制剂。
制剂实施例5:所述杀虫组合物为水分散粒剂,各组分百分含量分别为:
具体操作步骤为:将有效成分、其它助剂以及填料混合均匀,用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经捏合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粒、干燥、筛分后,即可制得本发明杀虫组合物水分散粒剂制剂。
以上剂型中助剂选自以下所述:
溶剂可以是三甲苯、四甲苯、甲基萘、油酸甲酯、脂肪酸甲酯、松基油、大豆油、生物柴油、醋酸仲丁酯、碳酸二甲酯、柴油、白油、机油、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乳化剂可以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合物、二苄基联苯基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苯乙基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苯乙基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脂肪酸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天然脂肪醇与环氧乙烷加成物、脂肪酸与环氧乙烷缩合物、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湿润剂可以是丁基萘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6-7)醚、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Morwet EFW、烷基萘磺酸盐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崩解剂可以是碳酸氢钠、氯化镁、氯化铝、氯化钠、尿素、硫酸铵、膨润土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分散剂可以是甲基萘磺酸钠的甲醛缩合物、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脱糖并分级的木质素磺酸钠、萘磺酸缩合物钠盐、烷基萘磺酸缩聚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增稠剂可以是黄原胶、硅酸镁铝、膨润土、白炭黑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pH调节剂可以是氢氧化铵、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盐酸、醋酸、柠檬酸、磷酸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稳定剂可以是环氧大豆油、环氧氯丙烷、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没食子酸丙酯、特丁基对苯二酚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消泡剂可以是硅酮类化合物、甲醇、硅油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防冻剂可以是甘油、乙二醇、丙二醇、山梨醇、聚乙二醇等中一种或几种。
载体可以是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白炭黑、轻质碳酸钙、凹凸棒土、粘土、滑石粉、石英沙、淀粉、烷基多糖苷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生物测定实施例1: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对水稻稻飞虱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试验。
试验药剂采用96%丁烯氟虫腈原药和98%噻虫胺原药。
稻飞虱系采自广东省惠州市仲恺区石圳村稻飞虱发生严重的水稻田。
参照生测标准NY/T1154.11-2008的稻茎浸渍法,选取二叶一芯稻苗15株,在供试药液中浸渍30秒后,取出自然晾干,用湿脱脂棉包住根部保温,外包保鲜膜,置于玻璃(Φ200×30mm)中,每浓度4次重复。然后用毛笔接入用乙醚轻度麻醉的稻飞虱3龄若虫,每管20±2头,管口用白纱布扎紧。处理完毕,置于观察室内。72h后检查试虫死亡情况,并进行记录,试虫死亡判断标准为以毛笔轻轻接触试虫无反应计为死亡。
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计算各药剂的LC50来评价各药剂的杀虫活性,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LC50/供试药剂L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按照NY/T11547.7-2006杀虫剂联合作用划分标准: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在1:5~5:1的范围内复配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对水稻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均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可见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复配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表1、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对褐飞虱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药剂名称及配比(重量比) | LC50(mg/L) | ATI | TTI | CTC |
丁烯氟虫腈 | 2.53 | 100.00 | - | - |
噻虫胺 | 7.92 | 31.94 | - | - |
丁烯氟虫腈:噻虫胺(5:1) | 2.12 | 119.34 | 88.66 | 134.61 |
丁烯氟虫腈:噻虫胺(3:1) | 2.39 | 105.86 | 82.99 | 127.56 |
丁烯氟虫腈:噻虫胺(1:1) | 2.86 | 88.46 | 65.97 | 134.09 |
丁烯氟虫腈:噻虫胺(1:3) | 4.02 | 62.94 | 48.96 | 128.55 |
丁烯氟虫腈:噻虫胺(1:5) | 4.66 | 54.29 | 43.29 | 125.42 |
表2、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对白背飞虱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表3、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对灰飞虱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药剂名称及配比(重量比) | LC50(mg/L) | ATI | TTI | CTC |
丁烯氟虫腈 | 2.06 | 100.00 | - | - |
噻虫胺 | 5.12 | 40.23 | - | - |
丁烯氟虫腈:噻虫胺(5:1) | 1.82 | 113.19 | 90.04 | 125.71 |
丁烯氟虫腈:噻虫胺(3:1) | 1.91 | 107.85 | 85.06 | 126.80 |
丁烯氟虫腈:噻虫胺(1:1) | 2.27 | 90.75 | 70.12 | 129.42 |
丁烯氟虫腈:噻虫胺(1:3) | 2.74 | 75.18 | 55.18 | 136.26 |
丁烯氟虫腈:噻虫胺(1:5) | 3.11 | 66.24 | 50.20 | 131.96 |
生物测定实施例2: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复配对水稻稻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
稻飞虱试验地点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某水稻田。在稻飞虱危害盛期施药,采用喷雾法。采用5%丁烯氟虫腈乳油、30%噻虫胺悬浮剂作为对照药剂,试验共设7个药剂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施药前在各处理区对角线的五个点调查虫口基数,每点调查30株水稻。施药后3天、7天、14天各调查一次防治效果,记录病株数,计算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丁烯氟虫腈与噻虫胺混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的试验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丁烯氟虫腈与噻虫胺复配3d、7d、14d后对稻飞虱的防效均要明显高于同期5%丁烯氟虫腈乳油单剂使用和30%噻虫胺悬浮剂单剂使用,说明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复配与两种单剂单独使用相比可以提高对稻飞虱的防效,同时药后14d防效仍达80%以上,说明具有良好的持效性,试验期间未发现该复配药剂对水稻产生药害。
生物测定实施例3:稻飞虱对丁烯氟虫腈·噻虫胺的抗药性室内测定试验。
虫源采集自广东省惠州市。试验药剂采用的浓度为水稻稻飞虱的50%-90%致死量,将丁烯氟虫腈、噻虫胺原药配制成试验所需的试验药剂。试验采用茎杆浸渍法,与上述毒力测定的方法一致。72小时后剔除死亡的试虫,留下的试虫继续在室内饲养,如此反复处理20代试虫。设只含助剂的药液处理为空白对照。测定各药剂对第1代、第5代、第10代和第20代试虫的半致死浓度LC50,通过对比各处理药剂对第1代、第5代、第10代和第20代试虫的LC50来评价试虫对供试药剂的抗药性变化。
根据表5、表6和表7可以看出,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复配制剂处理20代试虫后,试虫种群对该复配制剂的抗药性明显低于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单剂处理20代试虫产生的抗药性。本次试验表明,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复配可以有效延缓水稻稻飞虱产生抗药性。
表5、丁烯氟虫腈与噻虫胺复配对褐飞虱抗药性的测定试验结果
注:上述表格中倍数表示相应代数褐飞虱对各药剂的抗药性。
表6、丁烯氟虫腈与噻虫胺复配对白背飞虱抗药性的测定试验结果
注:上述表格中倍数表示相应代数白背飞虱对各药剂的抗药性。
表7、丁烯氟虫腈与噻虫胺复配对灰飞虱抗药性的测定试验结果
注:上述表格中倍数表示相应代数灰飞虱对各药剂的抗药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两种活性成分为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的复配组合物,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不仅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还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持效期长,对农作物安全,可减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值得在农业生产上推广应用。
Claims (3)
1.一种含有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的杀虫组合物,包括常用助剂、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其特征在于: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的重量份数比为1:5-5:1,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重量总和在杀虫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剂型是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中的一种。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的杀虫组合物在防治水稻飞虱中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22136.1A CN104814031B (zh) | 2015-05-02 | 2015-05-02 | 一种含有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的杀虫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22136.1A CN104814031B (zh) | 2015-05-02 | 2015-05-02 | 一种含有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的杀虫组合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14031A CN104814031A (zh) | 2015-08-05 |
CN104814031B true CN104814031B (zh) | 2018-06-19 |
Family
ID=53724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222136.1A Active CN104814031B (zh) | 2015-05-02 | 2015-05-02 | 一种含有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的杀虫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81403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52338A (zh) * | 2015-12-09 | 2017-06-16 |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 一种含乙酰虫腈和噻虫胺的杀虫组合物 |
CN107114395A (zh) * | 2017-05-26 | 2017-09-01 | 河北威远生化农药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防治韭蛆的杀虫组合物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80018A (zh) * | 2008-09-11 | 2009-03-11 | 张少武 | 一种含有噻虫啉和丁烯氟虫腈的杀虫组合物 |
CN103918698A (zh) * | 2014-03-26 | 2014-07-16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含有噻虫胺和氟虫腈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在防治地下害虫方面的应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077054A (ja) * | 2010-10-06 | 2012-04-19 | Bayer Cropscience Kk | シロアリのための易運搬性粒状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シロアリ駆除方法 |
-
2015
- 2015-05-02 CN CN201510222136.1A patent/CN10481403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80018A (zh) * | 2008-09-11 | 2009-03-11 | 张少武 | 一种含有噻虫啉和丁烯氟虫腈的杀虫组合物 |
CN103918698A (zh) * | 2014-03-26 | 2014-07-16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含有噻虫胺和氟虫腈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在防治地下害虫方面的应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新颖杀虫剂-丁烯氟虫腈;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世界农药》;20051231;第27卷(第5期);第49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14031A (zh) | 2015-08-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54170A (zh) | 氯虫苯甲酰胺与甲维盐杀虫组合物 | |
CN104824017B (zh) | 一种含有噻唑膦和高效氟氯氰菊酯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5123699B (zh) | 一种含有百里香酚和吡丙醚的杀螨杀虫组合物 | |
CN104106593B (zh) | 一种含有硝虫硫磷和乙螨唑的杀虫杀螨组合物 | |
CN102599169A (zh) | 一种含唑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4814031B (zh) | 一种含有丁烯氟虫腈和噻虫胺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5707118B (zh) | 一种含有亚胺硫磷和联苯肼酯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4855399B (zh) | 一种含有丁烯氟虫腈和氟苯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3125496A (zh) | 一种与吡蚜酮复配的新型杀虫组合物 | |
CN104255735A (zh) | 啶虫丙醚和四氯虫酰胺复配杀虫组合物 | |
CN104115850A (zh) | 一种含有乙螨唑和螺虫乙酯的杀虫杀螨组合物 | |
CN104855404B (zh) | 一种含有四氯虫酰胺和丁醚脲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5941423B (zh) | 一种含有虫螨腈和灭蝇胺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3704258B (zh) | 一种含有松脂酸酮的杀菌杀虫组合物 | |
CN104255759B (zh) | 含苦参碱与氰氟虫腙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1773132B (zh) | 一种含氰氟虫腙的杀虫剂组合物 | |
CN109221154A (zh) | 一种含有唑虫酰胺和右旋苯醚氰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3271078A (zh) | 乙螨唑和丙溴磷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2771512B (zh) | 一种含噻唑膦和哒螨灵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2037990A (zh) | 一种含有稻丰散和噻嗪酮农药组合物 | |
CN102326583B (zh) | 一种含环氧虫啶和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9392928A (zh) | 一种含有甲维盐与乙唑螨腈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4814023B (zh) | 一种含有四氯虫酰胺和氟铃脲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4814022A (zh) | 一种含有四氯虫酰胺和虱螨脲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5532711A (zh) | 一种含有噻虫胺和灭蝇胺的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