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802902A - 一种能用于协调性训练的车及协调性训练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用于协调性训练的车及协调性训练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02902A
CN104802902A CN201510243890.3A CN201510243890A CN104802902A CN 104802902 A CN104802902 A CN 104802902A CN 201510243890 A CN201510243890 A CN 201510243890A CN 104802902 A CN104802902 A CN 1048029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frame
car
vehicle
wheel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438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02902B (zh
Inventor
郭宇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24389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029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02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29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029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29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用于协调性训练的车及协调性训练的方法。作为更具体的使用方式和实现方式:可以是三个车体组合起来甚至多个车体组合起来,驱动可以是加踏板车或者其他种类的驱动,转弯时需要骑车的两个人相互配合,一人慢骑,一人快骑,车子在后面两个万向轮的辅助作用下会向慢骑的一方转向。如果一个人向前骑而另一个人坐在车上不动或者向后骑,此车便会原地转圈。若两个人配合不好,便不能使此车正常向前行驶,因此能达到锻炼人们的团队配合意识及提高娱乐性的目的,同时还能作为拓展训练的工具,训练团队之间的协作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能用于协调性训练的车及协调性训练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用于协调性训练的车及协调性训练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
之前车体中间的连接杆是焊死的,不能拆开,形式单一,安全性不好;
无法训练合作者如团队成员或者是小孩子之间的协调性;没有一种专门的拓展训练的自行车;
车体实现结构单一,无法即作为双轮车又作为三轮车用;
车头结构为固定或者是可摆动,没有一种可转换的结构来同时实现固定或者可摆动。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一种能用于协调性训练的车及协调性训练的方法,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方案一:
一种能用于协调性训练的车,其特征在于,包含车体,包含车架,所述车架上包含安装孔,多个车架能并列安装,安装的方式是通过横向的杆件将多个车架可拆卸安装起来;当多个车架装起来能够多人玩,当多个车架拆开能够分为多个单体的车;还包含手把,手把下方安装有前轮,手把能够被固定而无法转动,车体后方安装有轮系,轮系能够转向。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手把包含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还包含能置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固连车架,所述车架后方包含支架后轮架,所述安装块上包含一个以上的孔,还包含能插入孔中的螺丝,所述孔至少包含中部的一个转孔和位于一侧的弧形孔。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还包含一个固定孔,固定孔也能够插入螺钉,当固定孔和转孔中均插入螺钉后安装块和上固定板以及下固定板相对固定,此时手把无法转动。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轮系包含三轮后轮架,所述三轮后轮架上包含两个轮子,所述车架能固定在三轮后轮架上,固定的方式是通过三轮后轮架上的固定片和螺钉将车架固定在其上。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车架后方包含支架后轮架,支架后轮架上方包含一个上接口,上接口能插入安装一个手推杆。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车架上安装有座椅,所述座椅后方包含两个弯管作为骨架,同时弯管内部能插接遮阳部件。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还包含座椅靠背上的围绕座椅靠背一圈的防护圈。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架后轮架上的轮子小于三轮后轮架上的轮子。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还包含座椅,所述座椅下方包含滑块,所述滑块边沿还包含孔,滑块能在车架上前后移动,还包含螺栓,螺栓能插进去固定滑块相对于车架的位置。
方案二:
一种协调性训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上任意所述的装置:包含如下调整步骤:
安装:将多个车体安装起来,安装的方式是通过横向的杆件将多个车架可拆卸安装起来;
调整固定:靠前车把内部构件实现功能,转孔内安装螺丝作为转轴用,当双人车使用时另一条螺丝穿入前面的固定孔里,车把便不能转动;
操作:当多个人共同使用以上装置的时候,由于车把不能转动,所以必须采用一侧速度相对不同来实现转弯,训练协调性。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可以是三个车体组合起来甚至多个车体组合起来,驱动可以是加踏板车或者其他种类的驱动,转弯时需要骑车的两个人相互配合,一人慢骑,一人快骑,车子在后面两个万向轮的辅助作用下会向慢骑的一方转向。如果一个人向前骑而另一个人坐在车上不动或者向后骑,此车便会原地转圈。若两个人配合不好,便不能使此车正常向前行驶,因此能达到锻炼人们的团队配合意识及提高娱乐性的目的,同时还能作为拓展训练的工具,训练团队之间的协作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发明单车三轮实现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单车双轮的实现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发明单车三轮立体结构图;
图4为发明多车组合实现结构图;
图5为发明多车组合立体结构图;
图6为发明去除辅助部件的组合结构图;
其中:1.手把;2.固定孔;3.上固定板;4.下固定板;5.转孔;6.长条弧形孔;7.座椅;8.车架;9.安装块;10.三轮后轮架;11.固定片;12.支架后轮架;13.上接口;14.安装孔;15.防护圈;16.手推杆;17.遮阳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种能用于协调性训练的车,其特征在于,包含车体,包含车架,所述车架上包含安装孔,多个车架能并列安装,安装的方式是通过横向的杆件将多个车架可拆卸安装起来;当多个车架装起来能够多人玩,当多个车架拆开能够分为多个单体的车;还包含手把,手把下方安装有前轮,手把能够被固定而无法转动,车体后方安装有轮系,轮系能够转向。
采用如上任意所述的装置:包含如下调整步骤:
安装:将多个车体安装起来,安装的方式是通过横向的杆件将多个车架可拆卸安装起来;
调整固定:靠前车把内部构件实现功能,转孔内安装螺丝作为转轴用,当双人车使用时另一条螺丝穿入前面的固定孔里,车把便不能转动;
操作:当多个人共同使用以上装置的时候,由于车把不能转动,所以必须采用一侧速度相对不同来实现转弯,训练协调性。
作为更具体的使用方式和实现方式:可以是三个车体组合起来甚至多个车体组合起来,驱动可以是加踏板车或者其他种类的驱动,转弯时需要骑车的两个人相互配合,一人慢骑,一人快骑,车子在后面两个万向轮的辅助作用下会向慢骑的一方转向。如果一个人向前骑而另一个人坐在车上不动或者向后骑,此车便会原地转圈。若两个人配合不好,便不能使此车正常向前行驶,达到锻炼人们的团队配合意识及提高娱乐性的目的。同时还能作为拓展训练的工具,训练团队之间的协作能力。
结合图1,一种不影响车子灵活度而防止小孩夹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如下装置:包含手把1,所述手把包含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还包含能置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的安装块9,所述安装块固连车架,所述车架后方包含支架后轮架,所述安装块上包含一个以上的孔,还包含能插入孔中的螺丝,所述孔至少包含中部的一个转孔和位于一侧的弧形孔;靠前车把内部构件实现功能,转孔内安装螺丝作为转轴用,当双人车使用时另一条螺丝穿入前面的固定孔里,车把便不能转动,当三轮车使用时将前面的螺丝拔出来插到后面的长条弧形孔里,车把便可以转运,并且同时实现限位功能,使车把在限定的角度内转动,不会因为车把转动角度过大,对孩子造成卡夹伤害。还包含一个固定孔,固定孔也能够插入螺钉,当固定孔和转孔中均插入螺钉后安装块和上固定板以及下固定板相对固定。
开创性地,本专利具有如下突出优势:通过简单的机构能实现固定和限制运动,防止小孩子夹伤,实现更安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也包含多个孔,多个孔能够和安装块上的孔配合,图中可见。
还包含三轮后轮架,所述三轮后轮架上包含两个轮子,所述车架能固定在三轮后轮架上,固定的方式是通过三轮后轮架上的固定片和螺钉将车架固定在其上。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结合图1,拆下后可装上三轮车的后轮配件,就成为了一辆三轮车,实现更多样,因为目前没有二轮车转为三轮车的结构。
所述车架后方包含支架后轮架,支架后轮架上方包含一个上接口,上接口能插入安装一个手推杆。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对比图2和图1的后半部分,可知,需要进行推送的时候,把手推杆放进去即可。
结合图4,所述车架上安装有座椅,所述座椅后方包含两个弯管作为骨架,同时弯管内部能插接遮阳部件。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遮阳部件能保护孩子防止被晒伤。本处是作为童车实现的。
结合图4,还包含座椅靠背上的围绕座椅靠背一圈的防护圈。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防护圈能够防护小孩子,防止孩子掉下去。本处是作为童车实现的。
结合图2、图5和图4,所述车架上包含安装孔,多个车架能并列安装,安装的方式是通过横向的杆件将多个车架可拆卸安装起来。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现在的车子中间连接杆是可以拆下来的,并且可以连接三辆车或者四辆车在一起,不光可供双胞胎同时使用,还可供三胞胎或者四胞胎同时使用。
所述支架后轮架上的轮子小于三轮后轮架上的轮子。
还包含座椅,所述座椅下方包含滑块,所述滑块边沿还包含孔,滑块能在车架上前后移动,还包含螺栓,螺栓能插进去固定滑块相对于车架的位置。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滑块能够移动,能够方便调整座椅的位置。
本发明能够作为单人车骑时也可以不装三轮车的后轮配件,前面轮子可转向,后面轮子也可以转向,骑起来也充满乐趣。
开创性地,以上各个效果独立存在,还能用一套结构完成上述结果的结合。
以上结构实现的技术效果实现清晰,如果不考虑附加的技术方案,本专利名称还可以是一种三轮车。
图中未示出部分细节。
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相互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组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能用于协调性训练的车,其特征在于,包含车体,包含车架,所述车架上包含安装孔,多个车架能并列安装,安装的方式是通过横向的杆件将多个车架可拆卸安装起来;当多个车架装起来能够多人玩,当多个车架拆开能够分为多个单体的车;还包含手把(1),手把下方安装有前轮,手把(1)能够被固定而无法转动,车体后方安装有轮系,轮系能够转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用于协调性训练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包含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还包含能置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的安装块(9),所述安装块固连车架,所述车架后方包含支架后轮架,所述安装块上包含一个以上的孔,还包含能插入孔中的螺丝,所述孔至少包含中部的一个转孔和位于一侧的弧形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用于协调性训练的车,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个固定孔,固定孔也能够插入螺钉,当固定孔和转孔中均插入螺钉后安装块和上固定板以及下固定板相对固定,此时手把无法转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用于协调性训练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系包含三轮后轮架,所述三轮后轮架上包含两个轮子,所述车架能固定在三轮后轮架上,固定的方式是通过三轮后轮架上的固定片和螺钉将车架固定在其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用于协调性训练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后方包含支架后轮架,支架后轮架上方包含一个上接口,上接口能插入安装一个手推杆。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用于协调性训练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安装有座椅,所述座椅后方包含两个弯管作为骨架,同时弯管内部能插接遮阳部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用于协调性训练的车,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座椅靠背上的围绕座椅靠背一圈的防护圈。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能用于协调性训练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后轮架上的轮子小于三轮后轮架上的轮子。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用于协调性训练的车,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座椅,所述座椅下方包含滑块,所述滑块边沿还包含孔,滑块能在车架上前后移动,还包含螺栓,螺栓能插进去固定滑块相对于车架的位置。
10.一种协调性训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意所述的装置:包含如下调整步骤:
安装:将多个车体安装起来,安装的方式是通过横向的杆件将多个车架可拆卸安装起来;
调整固定:靠前车把内部构件实现功能,转孔内安装螺丝作为转轴用,当双人车使用时另一条螺丝穿入前面的固定孔里,车把便不能转动;
操作:当多个人共同使用以上装置的时候,由于车把不能转动,所以必须采用一侧速度相对不同来实现转弯,训练协调性。
CN201510243890.3A 2015-05-14 2015-05-14 一种能用于协调性训练的车及协调性训练的方法 Active CN1048029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43890.3A CN104802902B (zh) 2015-05-14 2015-05-14 一种能用于协调性训练的车及协调性训练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43890.3A CN104802902B (zh) 2015-05-14 2015-05-14 一种能用于协调性训练的车及协调性训练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2902A true CN104802902A (zh) 2015-07-29
CN104802902B CN104802902B (zh) 2018-05-04

Family

ID=53688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43890.3A Active CN104802902B (zh) 2015-05-14 2015-05-14 一种能用于协调性训练的车及协调性训练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0290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6095A (zh) * 2017-04-28 2017-12-01 平湖智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童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22670A1 (de) * 2019-01-14 2020-12-15 Mayer Stefan Selbstfahrender Vorderwagen od. Hinterwage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26296B1 (en) * 2003-09-12 2005-08-09 David Harrington Multi-person velocipede
KR20090011178U (ko) * 2008-04-28 2009-11-02 김정오 이인용 사륜자전거
CN201842191U (zh) * 2010-08-25 2011-05-25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婴儿车
CN203612152U (zh) * 2013-09-01 2014-05-28 彭贵森 轮椅自行车
CN204264376U (zh) * 2014-08-18 2015-04-15 张成春 运动型并列双人自行车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26296B1 (en) * 2003-09-12 2005-08-09 David Harrington Multi-person velocipede
KR20090011178U (ko) * 2008-04-28 2009-11-02 김정오 이인용 사륜자전거
CN201842191U (zh) * 2010-08-25 2011-05-25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婴儿车
CN203612152U (zh) * 2013-09-01 2014-05-28 彭贵森 轮椅自行车
CN204264376U (zh) * 2014-08-18 2015-04-15 张成春 运动型并列双人自行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6095A (zh) * 2017-04-28 2017-12-01 平湖智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童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2902B (zh) 2018-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664684A (en) Two-passenger cycle
CN102275622A (zh) 双车架脚踏车
CN104802902A (zh) 一种能用于协调性训练的车及协调性训练的方法
CN206826822U (zh) 一种多用儿童车
CN103057647B (zh) 一种一踩双刹式紧急制动婴儿拖车
CN201405971Y (zh) 前轮驱动后轮转向自行车
CN204050772U (zh) 秋千车
CN207697929U (zh) 一种陀螺式双人自行车
CN103057648B (zh) 一种双向同步抱刹的婴儿拖车
CN203921108U (zh) 一种前后轮360°转向自行车的传动装置
CN203832648U (zh) 一种可双轮转向并前后向骑行的无链条自行车
US20120292881A1 (en) Vehicular system having user-interface assembly
CN110316303B (zh) 一种自行车转向机构
CN204489049U (zh) 后轮转向的漂移三轮车
CN203186516U (zh) 多功能益智双人脚踏车
CN207790989U (zh) 一种儿童三轮车
CN202557695U (zh) 一种变形组合式自行车
CN102001405A (zh) 坐式踏步蛇行滑板
CN101633367B (zh) 童车
CN201800833U (zh) 坐乐行车
CN201077499Y (zh) 无把式三轮车
CN203864869U (zh) 双人协力躺车
Henshaw Passenger carrying
CN103661714A (zh) 购物自行车
CN210310700U (zh) 轻便三轮老年健身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