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786781B - 机动车的空气出风口 - Google Patents

机动车的空气出风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86781B
CN104786781B CN201510085479.8A CN201510085479A CN104786781B CN 104786781 B CN104786781 B CN 104786781B CN 201510085479 A CN201510085479 A CN 201510085479A CN 104786781 B CN104786781 B CN 1047867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er
air outlet
handle
air
outle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8547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86781A (zh
Inventor
史蒂芬妮·朗迪彻
沃科尔·多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4786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867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867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867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14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 B60H1/3421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using only pivoting shut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14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 B60H1/3428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using a set of pivoting shutters and a pivoting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10In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user to vehicle,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7/00Dashboards
    • B60K37/20Dashboard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2001/3471Details of actu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出气口装置(100),其包括外壳(101)、安装在该空气出气口装置(100)之可视面(104)的操作元件(106)、第一空气导入元件(122)以及封闭元件(154);其中,操作元件(106)具有一个把手(108)和一个杆状的转动元件(110);该转动元件(110)的枢转点(116)设置在把手(108)上;转动元件(110)通过第一耦合器(138)与封闭元件(154)机械耦合,以调节从空气出风口装置(100)中排出空气的气流强度;把手(108)能在第一方向(112)移动,并通过第二耦合器(118)与第一空气导入元件(122)机械耦合,以调节从空气出风口装置(100)中排出空气的气流方向;气流方向位于具有第一方向(112)的第一平面上;第一耦合器(138)可操作地与第一操纵杆(142)连接,该第一操纵杆(142)的枢转点(146)设置在第二耦合器(118)上;第二耦合器(118)上装有第二操纵杆(124),而该第二操纵杆(124)的枢转点设置在空气出风口装置(100)上,且固定在外壳上。

Description

机动车的空气出风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空气出风口及其仪表板(Instrumententafel)。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中,空气出风口的作用是给车厢内提供空气,车内乘客可以操纵空气出风口,使空气按不同的方向排出。另外,还可以调节气流强度。
例如,DE 102 26 441 B3公开了一种带出风口的通风设备,它具有一个操纵杆,通过调整页片位置,来调节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通风设备。US 2002/0081965 A1和DE 20 2013100 257 U1公开的则是另一种出风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空气出风口,以及带这种空气出风口的仪表板预装总成。
以下提供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基本方案、以及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空气出风口包括外壳、安装在其可视面(Sichtseite)操作元件、第一空气导入元件以及封闭元件(Verschlusselement);其中,操作元件具有一个把手和一个杆状的转动元件,其转动点设置在把手上;转动元件通过第一耦合器与封闭元件机械耦合,以调节从空气出风口中排出空气的气流强度;把手可在第一方向移动,并通过第二耦合器与第一空气导入元件耦合,以调节从空气出风口中排出空气的排风方向;排风方向位于具有第一方向的第一平面上;第一耦合器可操作地与第一操纵杆连接,第一操纵杆的转动点设置在第二耦合器上;第二耦合器上装有第二操纵杆,而第二操纵杆的转动点设置在空气出风口上,且固定在外壳上。
本发明的空气出风口可以用于不同的交通工具上,例如陆路机动车、空中飞行器、船舶或者轨道机动车。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通过一个操作元件可以同时控制空气转动的所有三个区域(左、右、上、下)以及开/关。通过选择操纵杆可以用最小的力实现操作效果。
例如,在一个平面(例如水平方向)向左或者向右移动把手,就可将气流方向向左或者向右调整;类似地,在这个平面旋转转动元件,就可以相应地调整气流强度。如果移动把手,转动元件也被强制移动,那么气流就不会有任何调节。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转动元件的转动轴垂直于第一方向。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二耦合器通过把手可以在第一方向移动,第二耦合器和把手则通过第一方向上的第一轴相互机械耦合,并且围绕第一轴相互转动。这样就可以特别地实现与之前所说平面垂直的平面上的气流方向调整,也就是垂直的方向(上/下)。在垂直面调整气流方向时,尽管整合了操作元件或者把手中的转动元件,但是不影响气流强度。由此,把手和第一耦合器在旋转方向围绕第一轴是相互机械分离的。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一耦合器和第一操纵杆通过第一滑槽导轨相互机械耦合,在第一滑槽导轨中第一操纵杆和第一耦合器可彼此相对转动。这样,转动元件的运动不会机械地影响到把手的位置,使操作更简单。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空气出风口还具有一个力传递元件,用于第一操纵杆和封闭元件之间的机械耦合,其中第一操纵杆和第一方向上的机械耦合器可彼此相互机械分离。由此,把手的操作和转动元件的操作互相不会产生影响。例如,通过延伸在第一方向上的滑槽导轨可以实现分离。如果把手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第一耦合器以及第一操纵杆也会同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然而,只有转动元件相对把手移动或者转动,而使得第一操纵杆相对第二耦合器转动,力传递元件才会移动。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封闭元件可以围绕第一方向上的第二轴旋转,以调节从空气出风口排出的气流强度;其中,力传递元件通过第三操纵杆而与封闭元件相互耦合;力传递元件和第三操纵杆通过第二滑槽导轨相互机械耦合;第三操纵杆和力传递元件在第二滑槽导轨中可以彼此相对转动。这可以使得封闭元件以如此方式安装在空气出风口中:封闭元件可以延伸至空气出风口的整个宽度。通过第三操纵杆就可以轻易地实现封闭元件的平滑地机械滑动调节。例如,封闭元件可以是一个平板,其通过围绕第二轴枢转来覆盖、关闭或者打开空气出风口中的气路。
优选使用两个具有两根轴的封闭元件。在这种情况下,也要配两个第三操纵杆,每个第三操纵杆配一个封闭元件。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力传递元件中面临第三操纵杆的终端呈V形或T形,以便通过两边相互对称伸出的V形或T形终端实现形成滑槽导轨。为此,终端可以配备相应的滑槽(凹槽),以便引导第三操纵杆。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一耦合器可以通过第一方向上的第三滑槽导轨相对地移向第二耦合器,其中,第三滑槽导轨是由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形成的。例如,第二耦合器具有指向第一方向的凹槽,第一耦合器的引导销就可以作为连接滑块导入该凹槽。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一耦合器与转动元件通过第四滑槽导轨彼此机械耦合,其中,转动元件和第一耦合器在第四滑槽导轨内可以彼此相对转动。此处,滑槽导轨也特别地实现了第一耦合器和转动元件在第一方向上的力传输。由于滑槽导轨,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上,第一耦合器和转动元件之间发生机械分离。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空气出风口还包括一个第二空气导入元件,其中,手柄如此固定在外壳上,使得其可以围绕手柄轴转动;手柄通过手柄轴可以在第一方向相对于外壳移动;手柄轴指向第一方向,手柄通过第三耦合器与第二空气导入元件实现机械耦合,以调节从空气出风口排出的气流方向;通过第二空气导入元件可调节的气流方向位于第二平面上,该第二平面位于手柄轴的转动方向上。借助第二空气导入元件,可以将空气的排出方向调节到第二平面或者是垂直面。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三耦合器与手柄通过第五滑槽导轨实现彼此机械耦合,其中手柄和第一耦合器能在第一滑槽导轨中相对转动。所属的的旋转轴指向第一方向,例如第三耦合器配有叉簧,它将指向第一方向的手柄轴导入其中。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三耦合器通过一个耦合轴与第二空气导入元件铰接,耦合轴则指向第一方向。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手柄和第一耦合器在手柄轴的转动方向上彼此机械分离,正如之前所提到过的第一轴。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机动车仪表板,其配有上述空气出风口。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以任意的方式相互组合,只要这种组合本身没有相互排斥即可。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其中:
附图说明
图1是空气出风口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空气出风口的另一透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空气出风口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相同或相应的元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是空气出风口100的透视图,空气出风口100具有空气进入面102和空气排出面104。空气流经空气进入面102,进入空气出风口100,然后再从空气排出面104排出。
操作元件106安装在空气排出面,通过它可以调节排出气流的强度以及气流方向,气流方向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可以调节。
在图1中,空气出风口100被其外壳101包围;为了更加直观、简明,在图2和图3中省掉了外壳101。接下来详细显示了图2和图3,在图2中所显示的是图1中空气出风口的透视图,图3所显示的是图1中空气出风口的平面图。
位于空气排出面104上的操作元件106包括一个手柄108和一个转动元件110。转动元件110可旋转地安装在手柄108上;为此,手柄108具有长条操纵杆形状,操纵杆的转动点116在手柄108上。
手柄108可以在112方向上移动,也就是沿着轴114的水平方向。通过向左向右移动手柄,耦合器118同样也随着手柄108一起移动。这样,手柄108和耦合器118通过只在图3中显示的同样指向112方向的轴120实现相互的机械耦合。手柄108和耦合器118可以围绕轴120彼此相对转动。这样,手柄108和耦合器118可在轴120的转动方向上实现机械分离。在112方向上移动手柄108,耦合器118也相应地随着手柄的移动向左或者向右移动。
外壳101中的空气导入元件122的作用是将从空气出风口排出的空气引导向左和向右,也就是在水平方向上调节。通过在112方向上移动手柄108,实现通过空气导入元件122在水平方向对空气排出方向的调节。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一个空气导入元件122来实现,接下来用标记124表示,称为“操纵杆”。操纵杆124具有固定在外壳上的转动点128。
操纵杆124与耦合器118连接,手柄108向左移动导致耦合器118同样向左移动。这又引起操纵杆124围绕轴128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因为现在整个其它的空气导入元件128通过耦合导轨126与操纵杆124连接,所以手柄108向左移动也导致整个空气导入元件122沿顺时针方向枢转。类似地,手柄108沿着轴114向右移动,导致整个空气导入元件122逆时针方向转动。
在垂直方向调节从空气排出面104排出的空气气流方向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空气导入元件130如此安装在外壳上,使得围绕指向112方向的轴132移动。空气导入元件130围绕相应的轴132转动,导致气流方向向上或者向下调节,也就是在垂直方向上调节。同样,这样的空气转向也可以通过手柄108来实现。
轴114可转动地固定在外壳上。这样,手柄108围绕轴114转动,导致手柄的轴134在外壳中枢转。图3中显示的空气导入元件130具有一个叉状的耦合器136,耦合器136的叉状开口与轴134接合。由于轴134与轴114平行,手柄108的枢转,使得轴134向上运动,例如围绕轴114向下移动。通过轴134的向上运动,与空气导入元件130连接的耦合器随着其叉状终端一起同样向上运动。由此,整个空气导入元件130都向上枢转,气流就向上转向。
图2中所显示的空气导入元件130之间合适的耦合导轨(没有详细显示),可以保证所有的空气导入元件130均参与这样的移动。
此时需要注意的是,耦合器136的叉在112方向上向左、向右都有足够的空间,以便叉状耦合器136在112方向上与手柄108实现分离。这意味着手柄108在112方向上的移动不影响叉状耦合器136的位置。因此,气流在水平或者垂直方向的调整都是相互不受影响的。
如前所述,空气出风口100还可以调节从空气排出面104排出气流的强度。为此,在操作元件106上配置之前所提到的转动元件110。杆状的转动元件110借助其用于空气排出口的远端,也就是说远离手柄108的远端,而与耦合器138的沟状凹槽140相互配合。在沟状凹槽140中,转动元件相对于耦合器138在轴114的转动方向上实现机械分离。换句话说,如果手柄和转动元件110一起围绕轴114转动,只有远离空气排出口的转动元件的远端在滑槽导轨140中前后滑动,而这不会导致力的传输,特别是在转动元件110和耦合器138之间的112方向上。
然而,如果转动元件110围绕枢转点116转动,这会导致其与滑槽导轨140配合的终端,在112方向上对耦合器138施加作用力。
因而,如果在图2和3的示例中,转动元件110围绕枢转点116逆时针转动,这将(在不影响手柄108的位置的情况下)导致耦合器138在112方向上向左移动。现在在操纵杆枢转点146上另外铰接一个操纵杆142至耦合器118上。操纵杆142也机械连接到耦合器138,此处这种机械连接是通过另外的滑槽导轨144来实现的。以图2和3为例,耦合器138具有沟状的长条凹槽,其位于垂直于112方向的平面上。操纵杆142的指向垂直方向的轴,与滑槽导轨144的滑槽配合。由于枢转点146和操纵杆142连接到耦合器138上,耦合器138向左的移动会导致操纵杆142围绕转动点146顺时针转动。
借助其远离滑槽导轨144的远端,操纵杆142也可以与力传递元件150在112方向上的凹槽148配合(接合)。该凹槽148主要保证力传递元件150和操纵杆142在112方向上的运动时,彼此机械分离。
这意味着,手柄108在112方向的移动对力传递元件150不会造成机械影响。只有当转动元件110围绕枢转点116转动时,才会导致操纵杆142的相应转动。由于操纵杆142的这种转动,力传递元件在111方向上经受作用力。此处,111方向垂直于112方向,从空气排出方向指向空气进入方向。
力传递元件150凭借终端152与空气出风口的封闭元件154形成机械连接。封闭元件154同样也可以围绕指向112方向的轴156转动。取决于封闭元件154的位置,这将导致或者打开空气入口102,将空气排入空气导入元件,或者关闭空气入口102。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的位置就可以调节从空气排出孔104排出的气流强度。
轴156刚性连接到封闭元件154;类似地,操纵杆158刚性连接到轴156。通过其一端,操纵杆158与轴156相连;通过其另一端,操纵杆158与另一滑槽导轨形成配合,为清楚起见其没有在图2和图3中详细显示,其位于力传递元件150的终端152上。
力传递元件150在111方向上的移动会导致在操纵杆158上产生作用力,并为此而使得轴和封闭元件154被转动。
在图2的特别具体实施方式中,终端152是T形或者V形,因而可同时激活多个封闭元件154。
概括而言,转动元件110向右移动,使得耦合器138向左移动,由此操纵杆142顺时针方向转动,并在空气入口方向产生作用力作用在力传递元件150上。这导致轴154的相应转动以及封闭元件154的相应移动。
此处,转动元件110的移动对空气导入元件130或者122的位置不会产生影响,耦合器118的两根指向112方向的滑槽引导耦合器138,当转动元件110围绕枢转点116转动时,耦合器138和耦合器118相对于112方向上的运动而实现机械分离。相反,如果手柄108在112方向上移动,这将导致耦合器118和耦合器138在112方向上基于轴120一起移动。
所以,通过唯一的操作元件106和整合的带有转动元件110的手柄108,可以以舒适的方式对空气出风口100执行完整操作。凭借唯一的操作元件106可以同时实现三域空气引导:右/左,上/下和关闭。空气出风口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每次移动都会立体调节气流方向以及气流强度,并且在进行调节时不会相互造成影响。
附图标记清单
----------------------------------------------
100 空气出风口装置
102 空气进入面
104 空气排出面
106 操作元件
108 手柄(把手)
110 转动元件
111 方向
112 方向
114 轴
116 枢转点
118 耦合(器)
120 轴
122 空气导入元件
124 操纵杆
126 耦合导轨
128 枢转点
130 空气导入元件
132 轴
134 轴
136 耦合(器)
138 耦合(器)
140 滑槽导轨
142 操纵杆
144 滑槽导轨
146 枢转点
148 凹槽
150 力传输元件
152 力传输元件的终端
154 封闭元件
156 轴
158 操纵杆
160 凹槽

Claims (12)

1. 一种空气出风口装置 (100),其包括外壳(101)、安装在该空气出风口装置 (100)之可视面(104)的操作元件(106)、第一空气导入元件(122)以及封闭元件(154);其中,所述的操作元件(106)具有一个把手(108)和一个杆状的转动元件(110);该转动元件(110)的枢转点(116)设置在所述把手(108)上;所述转动元件(110)通过第一耦合器(138)与所述封闭元件(154)机械耦合,以调节从所述空气出风口装置(100)中排出空气的气流强度;所述把手(108)能在第一方向(112)移动,并通过第二耦合器(118)与所述第一空气导入元件(122)机械耦合,以调节从所述空气出风口装置(100)中排出空气的排风方向;所述排风方向位于具有第一方向(112)的第一平面上;所述第一耦合器(138)可操作地与第一操纵杆(142)连接,该第一操纵杆(142)的枢转点(146)设置在所述第二耦合器(118)上;所述第二耦合器(118)上装有第二操纵杆(124),而该第二操纵杆(124)的枢转点设置在所述空气出风口装置(100)上,且固定在外壳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出风口装置(100),其中,所述转动元件(110)的转动轴与第一方向(112)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出风口装置(100),其中,所述第二耦合器(118)能通过所述把手(108)而在第一方向(112)上移动;所述第二耦合器(118)和所述把手(108)通过指向第一方向的第一轴(120)而相互机械耦合,并且围绕第一轴(120)能彼此转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出风口装置(100),其中,所述第一耦合器(138)和所述第一操纵杆(142)通过第一滑槽导轨(144)而相互机械耦合,所述第一操纵杆(142)和所述第一耦合器(138)在第一滑槽导轨(144)上能彼此转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出风口装置(100),其进一步包括力传输元件 (150),用于将所述第一操纵杆(142)机械耦合到所述封闭元件(154) ;其中,所述第一操纵杆(142) 和所述机械耦合在第一方向(112)上彼此机械分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出风口装置(100),其中,所述的封闭元件 (154) 围绕指向第一方向 (112)的第二轴(156) 转动,以调节从所述空气出风口装置(100)排出的气流强度;所述力传输元件(150)通过第三操纵杆(158)耦合到所述封闭元件 (154) ;所述力传输元件(150)和所述第三操纵杆(158)通过第二滑槽导轨而彼此机械耦合;所述第三操纵杆(158) 和所述力传输元件(150)在所述第二滑槽导轨上能彼此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出风口装置(100),其中,所述第一耦合器(138) 能通过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三滑槽导轨(160)相对所述第二耦合器 (118)移动;所述第三滑槽导轨(160)是由所述第一耦合器(138) 和第二耦合器(118)形成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出风口装置(100),其中,所述第一耦合器(138)和所述转动元件(110)通过第四滑槽导轨(140)而彼此机械耦合 ;所述转动元件(110)和所述第一耦合器(138)在所述第四滑槽导轨(140)上能彼此转动。
9.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空气出风口装置(100),其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二空气导入元件(130);其中,所述把手(108)如此固定在所述外壳(101)上,使得其可以围绕把手轴(114)转动;所述把手(108)通过所述把手轴(114)能在第一方向(112)上相对于所述外壳(101)移动;所述把手轴(114)指向第一方向(112);所述把手(108)通过第三耦合器(136)机械耦合到所述第二空气导入元件(130),以调节从所述空气出风口装置(100)排出的气流方向;能通过所述第二空气导入元件调节的气流方向位于第二平面上,该第二平面位于所述把手轴(114)的转动方向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出风口装置(100),其中,所述第三耦合器(136)和所述把手(108)通过第五滑槽导轨而彼此机械耦合;所述把手(108) 和所述第一耦合器(138)在所述第五滑槽导轨中能彼此转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出风口装置(100),其中,所述第三耦合器(136)通过耦合轴(134)铰接到所述第二空气导入元件(130),所述耦合轴(134)指向第一方向(112)。
12.一种用于机动车的仪表板,其中该仪表板具有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空气出风口装置(100)。
CN201510085479.8A 2014-02-26 2015-02-16 机动车的空气出风口 Active CN1047867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1410203511 DE102014203511B3 (de) 2014-02-26 2014-02-26 Luftausströmer für ein Fahrzeug
DE102014203511.2 2014-02-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86781A CN104786781A (zh) 2015-07-22
CN104786781B true CN104786781B (zh) 2018-04-20

Family

ID=52673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5479.8A Active CN104786781B (zh) 2014-02-26 2015-02-16 机动车的空气出风口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70986B2 (zh)
CN (1) CN104786781B (zh)
DE (1) DE102014203511B3 (zh)
FR (1) FR3017933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60293B2 (en) 2016-04-21 2018-12-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irflow outlet
US10632821B2 (en) * 2017-02-15 2020-04-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 air plume expelled from a motor vehicle air register
DE102017215809B4 (de) 2017-09-07 2022-06-30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Luftauslassvorrichtung für einen Innenraum eines Kraftfahrzeugs und System
US10807443B2 (en) 2017-10-31 2020-10-20 Honda Motor Co., Ltd. Air vent for a vehicle HVAC system
DE102018004264A1 (de) * 2018-05-28 2019-11-28 Faurecia Intérieur Industrie Auslassvorrichtung
KR102088275B1 (ko) * 2018-09-20 2020-03-12 주식회사 니프코코리아 자동차용 에어벤트
KR102120773B1 (ko) 2018-10-17 2020-06-09 주식회사 니프코코리아 자동차용 에어벤트
US11235643B2 (en) * 2018-11-27 2022-02-01 Scott Bradley Baker Air vent assembly and control system
DE102019132921B4 (de) 2019-03-04 2022-04-14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Luftausströmer mit Bedieneinrichtung
DE102019108740A1 (de) * 2019-04-03 2020-10-08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Ausströme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20108169A1 (de) * 2019-06-06 2020-12-10 Fisch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 Co. Kg Luftausströmer
DE102019131894B4 (de) * 2019-11-26 2021-10-28 Audi Ag Bedienanordnung für einen Luftausströmer
DE102020116325A1 (de) 2020-06-22 2021-12-23 Audi Aktiengesellschaft Luftausströme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Lamellenbedienelement
DE102020131095A1 (de) * 2020-11-24 2022-05-25 Novares Löhne GmbH Lüftungseinrichtung
DE202022100489U1 (de) 2022-01-28 2022-02-03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Lüftungsauslass mit einem schwenkbaren und verschiebbaren Bedienknopf
CN119365733A (zh) * 2022-04-29 2025-01-24 均胜群英汽车系统北美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自动化叶片控制的车辆通风口
DE102023103899B4 (de) * 2023-02-16 2025-01-09 Weber Gmbh & Co. Kg Kunststofftechnik Und Formenbau Luftausströmer mit einstellbarer Luftaustritts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95073A (zh) * 1969-03-21 1972-11-01
DE10057421B4 (de) * 2000-11-20 2006-01-12 Trw Automotive Electronics & Components Gmbh & Co. Kg Luftaustritt für Belüftungsanlagen
DE10226441B3 (de) * 2002-06-13 2004-03-25 Peguform Gmbh & Co. Kg I.Ins. Belüftungseinrichtung
DE20210038U1 (de) * 2002-06-28 2002-11-14 TRW Automotive Electronics & Components GmbH & Co.KG, 67677 Enkenbach-Alsenborn Luftaustritt
DE102004023495A1 (de) * 2004-05-10 2005-12-08 Behr Gmbh & Co. Kg Luftström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7455581B2 (en) * 2004-09-24 2008-11-25 Johnson Controls, Inc. Air duct outlets with remotely-located joystick louver controls
DE102005035248A1 (de) * 2005-07-25 2007-02-01 Behr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Belüftung von Fahrzeugen
DE102007034108B3 (de) * 2007-07-21 2008-08-14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Luftdüse
DE102008024892B4 (de) * 2008-05-16 2019-06-19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Luftleiteinrichtung
DE202008000059U1 (de) * 2008-05-19 2008-12-24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Luftdüse
DE102008063152A1 (de) * 2008-12-24 2010-05-06 Daimler Ag Luftversorg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DE102009051075A1 (de) * 2009-10-28 2011-05-1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etroit Luftdüse zur Belüftung einer Fahrgastzelle
DE102010013365B3 (de) * 2010-03-30 2011-07-0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80809 Luftauslasseinrichtung
DE202013100257U1 (de) * 2013-01-18 2013-03-07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Einknopfbedien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3017933A1 (fr) 2015-08-28
FR3017933B1 (fr) 2019-04-05
DE102014203511B3 (de) 2015-04-02
US20150239325A1 (en) 2015-08-27
CN104786781A (zh) 2015-07-22
US9370986B2 (en) 2016-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86781B (zh) 机动车的空气出风口
CN106488854B (zh) 用于车辆的空气喷嘴设备、车厢构件和车辆
CN104507716B (zh) 通风装置
US6800023B2 (en) Air vent, especially for vehicle air-conditioning
US10647180B2 (en) Operating device for an air vent and air vent
US9278607B2 (en) Air outlet directional flow controller with integrated shut-off door
CN103124647B (zh) 在点式姿态与扩散姿态之间转换的用于机动车的通风和加热模块的空气排出器
CN107428225A (zh) 用于控制空气流的装置
CN114056057B (zh) 用于交通工具的通风口装置
US20160288614A1 (en) Contro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t least two air distribution flaps of a heating and/or air-conditioning unit of a motor vehicle
KR102791882B1 (ko) 자동차용 에어벤트 장치
CN107709062B (zh) 车辆通风口的双调节装置
US11446985B2 (en) Air vent
KR20190034731A (ko) 에어벤트의 노브 일체형 댐퍼 개폐 장치
WO2023035813A1 (zh) 一种出风口装置和车内出风系统
JP2011251590A (ja) 風向調整装置
CN109070699A (zh) 用于行进工具的空气流出器
CN112140845A (zh) 排气装置
US11752840B2 (en) Air vent for a vehicle with external actuating element
CN204506421U (zh) 用于机动车的通风系统的空气输出装置和仪表盘
CN107599791A (zh) 一种单叶片导向的汽车空调出风口
KR102566492B1 (ko) 차량 내부용 공기 배출 장치
CN215284284U (zh) 通气装置
JP4986526B2 (ja) 車両用風向調整装置
JP4814624B2 (ja) エアアウトレ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