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85016A - 除尘剂及使用该除尘剂对煤热解气体除尘的工艺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除尘剂及使用该除尘剂对煤热解气体除尘的工艺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85016A CN104785016A CN201510169879.7A CN201510169879A CN104785016A CN 104785016 A CN104785016 A CN 104785016A CN 201510169879 A CN201510169879 A CN 201510169879A CN 104785016 A CN104785016 A CN 1047850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yrolysis
- coal
- gas
- coal gas
- dedus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Landscapes
- Industrial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尘剂及使用该除尘剂对煤热解气体除尘的工艺及装置,所述除尘工艺包括将煤热解气体逆向通过由干燥煤形成的移动床颗粒层对所述煤热解气体进行除尘处理,得到无尘煤气。本发明首次在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中直接使用干燥煤作为除尘剂以达到除尘降温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需要特制的固体除尘剂,也无需设置陶瓷高温过滤单元,就可截留住煤热解气体中的胶质、沥青质、重组分及粉尘,从而实现对煤热解气体的高效除尘。同时,本发明还利用干燥煤作为冷媒对煤热解气体进行换热,不仅能够减少重组分因高温结焦而导致管道堵塞的发生,也可降低使煤热解气体冷却所需的能源消耗,使得本发明的除尘工艺具有能耗小、成本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尘剂,尤其涉及一种使用该除尘剂对煤热解气体进行除尘的工艺及装置,属于煤化工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我国是一个缺油少气、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煤炭占据一次能源的65%以上。目前,我国的煤炭产量和消费总量均列世界首位,并且煤炭产量仍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我国的大部分电力依赖于燃煤电厂的供给,由于燃煤所产生的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导致现阶段我国正面临着能源供应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因此,研究与开发洁净煤技术刻不容缓。
迄今为止,国内的许多企事业单位都在致力于推进煤热解提质技术的工业化进程,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突破性进展,例如部分地区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已规划、建设并运行了粉煤洁净化分级利用项目,以生产高附加值的提质煤、油品和LNG等产品。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煤热解气体仍存在以下不足:(1)含有大量粉尘,容易沉积并堵塞管道;(2)气体中的烃类物质易于结焦,附着在管壁上也会造成堵塞;(3)煤热解气体所生产的煤焦油的品质低下,导致分离和储运困难。为解决煤热解气体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通常的处理工艺是将煤热解气体直接冷却,得到含尘煤焦油,然后再加热以进行后续加工;或者采用氨水喷淋荒煤气以达到降温、除尘的目的,然而,这两种工艺不仅能耗巨大,且会产生废水废渣,造成环境污染,同时还浪费了煤热解气体的物理显热。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中国专利文献CN101882553A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煤基气体的一体化中高温煤气净化工艺与设备,其中所述煤气净化工艺的流程为:来自气化炉的高温煤气由逆流移动床装置的下部入口进入,含有杂质的热煤气与固体净化剂接触后,杂质由固体净化剂吸收,煤气经过上部的陶瓷高温过滤单元过滤后从顶部出口排出;其中,该移动床使用的净化剂为褐煤半焦负载的多元金属基固体净化剂,该固体净化剂具有极高的反应活性及高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可以同时脱除含硫化合物、氮氧化物前驱体、汞蒸气、焦油蒸汽等主要杂质。虽然上述技术能够使得煤热解气体中的各种杂质的总含量有效降低至10mg/m3以下,但由于该工艺不仅需要用到特制的铁基净化剂,其成分是FeyMox(Ce,Ca,Ni,Cu)(0.6x)/C(x=0.1-0.6,y=0.6-0.9),还需要设置陶瓷高温过滤单元,这样势必会造成该工艺的前期投入较大,成本较高,并且该工艺仍不能有效解决因粉尘沉积及高温结焦而导致的管道堵塞的问题。鉴于此,如何对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进行改进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依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的煤气净化工艺因存在粉尘沉积及高温结焦而导致管道易于堵塞,以及需要使用特制的固体净化剂和陶瓷高温过滤单元而导致成本较高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除尘效果好、可减少煤气中的重组分结焦、且无需使用特制净化剂的煤热解气体除尘工艺及装置。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除尘剂,所述除尘剂为干燥煤,所述干燥煤由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原料煤与温度为150-350℃、氧含量≤5v%的气体接触,即得所述干燥煤。
所述原料煤与所述气体接触的时间为40-70min。
所述干燥煤的粒径为0.2-30mm。
所述的除尘剂在煤热解气体除尘工艺中的应用。
一种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将煤热解气体逆向通过所述的除尘剂形成的移动床颗粒层,对所述煤热解气体进行除尘处理,得到无尘煤气。
所述移动床颗粒层的形成过程为:所述除尘剂匀速连续地进入移动床反应器中,并自上而下匀速流出所述移动床反应器,从而在所述移动床反应器内形成所述移动床颗粒层。
所述移动床颗粒层的料层高度占所述移动床反应器的反应室高度的1/3-1/2。
所述煤热解气体与所述移动床颗粒层的流速之比为(400-500)∶1。本发明中,煤热解气体的流速是指单位时间内流入移动床反应器内的热解煤气的工况体积,单位为ml/min;移动床颗粒层的流速指的是单位时间内流出移动床反应器的干燥煤的工况体积,单位为ml/min。
还包括:对所述无尘煤气进行冷却和洗涤,得到净煤气。
采用50-70℃、氨含量小于3g/L的氨水冷却和洗涤。
经除尘处理后的除尘剂作为煤热解气体的反应原料。
所述煤热解气体的产生条件是:在400-650℃、-500~500Pa下热解40-70min。
还包括:将部分所述净煤气提压后与所述煤热解气体混合,再对得到的混合气进行除尘处理。
一种利用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对煤热解气体进行除尘的装置,包括:
热解炉,其具有第一出气口;
移动床反应器,在其底部、顶部分别开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相连通,在所述移动床反应器内具有由干燥煤形成的移动床颗粒层。
还包括洗涤塔,在其下部、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三进气口和第三出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相连通。
在所述洗涤塔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进液口,在所述洗涤塔的底部还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洗涤泵相连接。
所述移动床反应器的出料口与所述热解炉的进煤口相连通。
所述热解炉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三出气口相连通。
还包括螺旋送料机,所述热解炉的进煤口通过所述螺旋送料机的送料管道与所述移动床反应器的出料口相连通,且所述进煤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重合,所述出料口即为所述第二进气口。
还包括干燥煤缓冲罐,其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与所述移动床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通。
在所述干燥煤缓冲罐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称重传感器。
在所述移动床反应器的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称重传感器和分布器。
本发明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限定将煤热解气体逆向通过由除尘剂形成的移动床颗粒层对所述煤热解气体进行除尘处理,得到无尘煤气;本发明首次在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中直接使用干燥煤作为除尘剂,充分利用干燥煤本身高的比表面积和过滤精度,不仅有效吸附了煤热解气体中的细微颗粒物,还实现了对煤热解气体中的胶质、沥青质及重组分的截留;同时,本发明还利用干燥煤作为冷媒对高温的煤热解气体进行了换热处理,从而实现了对煤热解气体的除尘降温。此外,本发明所述的除尘工艺还限定对所述无尘煤气进行冷却和洗涤,以使无尘煤气中的气相油降温冷凝为液相的同时,进一步洗涤除去无尘煤气中的少量粉尘,从而得到净煤气。
与现有技术中的煤气除尘工艺相比,本发明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所述的除尘剂,首次将干燥煤用作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剂,通过对原煤在特定条件下的处理,实现了干燥煤作为除尘剂所需的吸附特性,充分利用了自身的高比表面积和过滤精度,一方面可有效吸附煤热解气体中的细微颗粒物,另一方面有效地截留了煤热解气体中的胶质、沥青质、重组分等,从而达到高效除尘的目的。
(2)本发明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通过将煤热解气体逆向通过由干燥煤形成的移动床颗粒层,以对煤热解气体进行除尘处理,得到无尘煤气;本发明首次在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中直接使用干燥煤作为除尘剂以达到除尘降温的目的,与现有技术中的煤气除尘工艺相比,本发明不需要使用特制的固体除尘剂,也无需设置陶瓷高温过滤单元,就可截留住煤热解气体中的胶质、沥青质、重组分及粉尘,从而实现对煤热解气体的高效除尘,这样不仅极大降低了成本投入,也有利于改善煤焦油的性质,降低煤焦油在后续加工过程中的处理难度,使得本发明的除尘工艺操作简单、便于大规模运营。同时,本发明还利用干燥煤作为冷媒对高温的煤热解气体进行换热处理,不仅能够减少重组分因高温结焦而导致管道堵塞的发生,也可降低使煤热解气体冷却所需的能源消耗,从而使得本发明的除尘工艺具有能耗小、成本低的优点。
并且,本发明通过对原料煤进行干燥处理以除去原料煤中的游离水、吸附在毛细孔中的气体及粒径小于0.2mm的粉尘,大幅降低了煤热解气体中的含水量,使得在干法除尘时几乎不产生冷凝水,也无需使用含水的洗涤液淋洗,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废水处理量及处理难度,也减少了废水处理装置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并且在上述干燥过程中从原料煤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汽较为纯净,也不需要处理便可直接回用系统。
(3)本发明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通过限定煤热解气体与移动床颗粒层的流速之比为(400-500)∶1,以实现煤热解气体与干燥煤的充分接触,从而更好地达到对煤热解气体进行除尘和降温的效果。进一步地,本发明还限定移动床颗粒层的高度占移动床反应器总高度的1/3-1/2,以使移动床反应器的上部保留有足够的空高,从而有利于煤热解气体与干燥煤之间的气固分离。
(4)本发明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通过将得到的含尘干燥煤进行热解,可使含尘干燥煤沿着煤热解气体的逸出管道抵达热解炉,从而利用除尘干燥煤在反应器及管道内的运动而产生摩擦作用,有效解决煤热解气体因存在粉尘沉积及高温结焦而导致反应器和管道易于堵塞的问题。
(5)本发明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通过将部分净煤气与煤热解气体混合,并将得到的混合气进行所述除尘处理;如此可使由热解产生的煤热解气体处于不饱和状态,降低了煤热解气体的分压,从而减少了煤热解气体中的重组分出现高温结焦的现象;同时,还使得净煤气与热解后的半焦或提质煤接触,降低了半焦或提质煤的温度,由此回收的热量可直接用于热解过程中的能量供给,从而也减小了本发明除尘工艺的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对煤热解气体进行除尘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所示:
10-热解炉;11-第一出气口;12-进煤口;13-第一进气口;20-移动床反应器;21-第二进气口;22-第二出气口;23-进料口;24-出料口;25-第二称重传感器;26-分布器;30-洗涤塔;31-第三进气口;32-第三出气口;33-进液口;34-出液口;40-洗涤泵;50-螺旋送料机;60-干燥煤缓冲罐;61-第二出料口;62-第一称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及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原料煤与温度为150℃、氧含量为5v%的气体接触70min,即得粒径为10-30mm的干燥煤;
(2)干燥煤匀速连续地进入移动床反应器中,并自上而下匀速流出移动床反应器,从而在移动床反应器的反应室内形成占反应室高度1/3的移动床颗粒层;且在此过程中,煤热解气体经移动床反应器底部进入反应室内并与移动床颗粒层逆向接触,利用干燥煤本身高的比表面积和过滤精度实现对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处理,得到无尘煤气;其中煤热解气体与移动床颗粒层的流速之比为400∶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原料煤与温度为200℃、氧含量为2v%的气体接触50min,即得粒径为0.2-5mm的干燥煤;
(2)干燥煤匀速连续地进入移动床反应器中,并自上而下匀速流出移动床反应器,从而在移动床反应器的反应室内形成占反应室高度1/2的移动床颗粒层;且在此过程中,煤热解气体经移动床反应器底部进入反应室内并与移动床颗粒层逆向接触,煤热解气体与移动床颗粒层的流速之比为450∶1,利用干燥煤本身高的比表面积和过滤精度实现对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处理,得到无尘煤气;
(3)采用50℃、氨含量小于3g/L的氨水循环对无尘煤气进行冷却和洗涤,得到净煤气。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原料煤与温度为250℃、氧含量为1v%的气体接触40min,即得粒径为1-10mm的干燥煤;
(2)干燥煤匀速连续地进入移动床反应器中,并自上而下匀速流出移动床反应器,从而在移动床反应器的反应室内形成占反应室高度1/3的移动床颗粒层;且在此过程中,煤热解气体经移动床反应器底部进入反应室内并与移动床颗粒层逆向接触,煤热解气体与移动床颗粒层的流速之比为500∶1,利用干燥煤本身高的比表面积和过滤精度实现对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处理,分别得到无尘煤气和含尘干燥煤;
(3)将含尘干燥煤在400℃、100Pa的条件下热解55min,并将产生的煤热解气体进行上述除尘处理。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原料煤与温度为300℃、氧含量为3v%的气体接触60min,即得粒径为0.5-20mm的干燥煤;
(2)干燥煤匀速连续地进入移动床反应器中,并自上而下匀速流出移动床反应器,从而在移动床反应器的反应室内形成占反应室高度1/3的移动床颗粒层;且在此过程中,煤热解气体经移动床反应器底部进入反应室内并与移动床颗粒层逆向接触,煤热解气体与移动床颗粒层的流速之比为400∶1,利用干燥煤本身高的比表面积和过滤精度实现对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处理,得到无尘煤气;
(3)将部分无尘煤气与煤热解气体以体积比为1∶10的比例混合,并将得到的混合气进行上述除尘处理。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原料煤与温度为350℃、氧含量为4v%的气体接触55min,即得粒径为0.2-10mm的干燥煤;
(2)干燥煤匀速连续地进入移动床反应器中,并自上而下匀速流出移动床反应器,从而在移动床反应器的反应室内形成占反应室高度1/2的移动床颗粒层;且在此过程中,煤热解气体经移动床反应器底部进入反应室内并与移动床颗粒层逆向接触,煤热解气体与移动床颗粒层的流速之比为500∶1,利用干燥煤本身高的比表面积和过滤精度实现对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处理,分别得到无尘煤气和含尘干燥煤;
(3)将含尘干燥煤在650℃、-500Pa的条件下热解40min,并将产生的煤热解气体进行上述除尘处理;
(4)采用60℃、氨含量小于3g/L的氨水循环对上述步骤中得到的无尘煤气进行冷却和洗涤,得到净煤气。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原料煤与温度为250℃、氧含量为3v%的气体接触50min,即得粒径为1-20mm的干燥煤;
(2)干燥煤匀速连续地进入移动床反应器中,并自上而下匀速流出移动床反应器,从而在移动床反应器的反应室内形成占反应室高度1/3的移动床颗粒层;且在此过程中,煤热解气体经移动床反应器底部进入反应室内并与移动床颗粒层逆向接触,煤热解气体与移动床颗粒层的流速之比为450∶1,利用干燥煤本身高的比表面积和过滤精度实现对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处理,分别得到无尘煤气和含尘干燥煤;
(3)采用70℃、氨含量小于3g/L的氨水循环对无尘煤气进行冷却和洗涤,得到净煤气;
(4)将含尘干燥煤在525℃、500Pa的条件下热解70min,并将部分净煤气提压后与热解产生的煤热解气体以体积比为1∶8的比例混合,再对混合气进行上述除尘处理。
实施例7
本发明实施例1-6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是通过下述煤热解气体的除尘装置实现的:
本实施例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
热解炉10,其具有第一出气口11;
移动床反应器20,在其底部、顶部分别开设有第二进气口21和第二出气口22,所述第二进气口21与所述第一出气口11相连通,在所述移动床反应器20内具有由干燥煤形成的移动床颗粒层。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在所述移动床反应器20的进料口23与出料口24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称重传感器25和分布器26,所述分布器26位于所述第二称重传感器25的上方或下方。此外,本实施例所述的除尘装置还包括干燥煤缓冲罐60,其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口61,所述第二出料口61与所述移动床反应器20的进料口23相连通,且在所述干燥煤缓冲罐60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称重传感器62。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除尘装置还设置有洗涤塔30,在所述洗涤塔30的下部、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三进气口31和第三出气口32,所述第三进气口31与所述第二出气口22相连通。优选地,在所述洗涤塔30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进液口33,在所述洗涤塔30的底部还设置有出液口34,所述出液口34与洗涤泵40相连接。
作为可变型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除尘装置还设置有螺旋送料机50,所述热解炉10的进煤口12通过所述螺旋送料机50的送料管道与所述移动床反应器20的出料口24相连通;并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进煤口12与所述第一出气口11重合,所述出料口24即为所述第二进气口21。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热解炉10设置有第一进气口13,所述第一进气口13与所述第二出气口22连通设置;更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热解炉10还具有另一进煤口12,以便于向所述热解炉10中连续进煤。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粒径为10-30mm的原料煤匀速连续地进入移动床反应器中,并自上而下匀速流出移动床反应器,从而在移动床反应器的反应室内形成占反应室高度1/3的移动床颗粒层;且在此过程中,煤热解气体经移动床反应器底部进入反应室内并与移动床颗粒层逆向接触进行除尘处理,得到无尘煤气;其中煤热解气体与移动床颗粒层的流速之比为400∶1。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粒径为10-30mm的固体净化剂匀速连续地进入移动床反应器中,并自上而下匀速流出移动床反应器,从而在移动床反应器的反应室内形成占反应室高度1/3的移动床颗粒层;且在此过程中,煤热解气体经移动床反应器底部进入反应室内并与移动床颗粒层逆向接触进行除尘处理,得到无尘煤气;其中煤热解气体与移动床颗粒层的流速之比为400∶1,固体净化剂为褐煤半焦负载的多元金属基固体净化剂,其成分是FeyMox(Ce,Ca,Ni,Cu)(0.6x)/C(x=0.1-0.6,y=0.6-0.9)。
实验例
采用《GBT 12208-2008人工煤气组分与杂质含量测定方法》中人工煤气中焦油和灰尘含量的测定方法对本发明实施例1-6及对比例1-2中得到的无尘煤气或净煤气中的粉尘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6、对比例1-2得到的无尘煤气或净煤气中的粉尘含量(mg/m3)
实施例1 | 实施例2 | 实施例3 | 实施例4 | |
粉尘含量 | 1.61 | 1.53 | 1.67 | 1.58 |
实施例5 | 实施例6 | 对比例1 | 对比例2 | |
粉尘含量 | 1.59 | 1.48 | 3.78 | 2.36 |
注:粉尘指的是无尘煤气或净煤气中的焦油和灰尘。
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煤热解气体除尘工艺可有效除去煤热解气体中的粉尘,使得到的无尘煤气或净煤气中的粉尘含量低于1.67mg/m3,优于直接采用原料煤或现有技术中的固体净化剂作为除尘剂的工艺所得到的煤气的质量,这说明本发明采用干燥煤作为除尘剂具有卓越的除尘效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22)
1.一种除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剂为干燥煤,所述干燥煤由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原料煤与温度为150-350℃、氧含量≤5v%的气体接触,即得所述干燥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煤与所述气体接触的时间为40-7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煤的粒径为0.2-30mm。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除尘剂在煤热解气体除尘工艺中的应用。
5.一种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煤热解气体逆向通过由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除尘剂形成的移动床颗粒层,对所述煤热解气体进行除尘处理,得到无尘煤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床颗粒层的形成过程为:所述除尘剂匀速连续地进入移动床反应器中,并自上而下匀速流出所述移动床反应器,从而在所述移动床反应器内形成所述移动床颗粒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床颗粒层的料层高度占所述移动床反应器的反应室高度的1/3-1/2。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热解气体与所述移动床颗粒层的流速之比为(400-500)∶1。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无尘煤气进行冷却和洗涤,得到净煤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50-70℃、氨含量小于3g/L的氨水冷却和洗涤。
11.根据权利要求5-10任一项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经除尘处理后的除尘剂作为煤热解气体的反应原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热解气体的产生条件是:在400-650℃、-500~500Pa下热解40-70min。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任一项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部分所述净煤气提压后与所述煤热解气体混合,再对得到的混合气进行除尘处理。
1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热解气体的除尘工艺对煤热解气体进行除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解炉(10),其具有第一出气口(11);
移动床反应器(20),在其底部、顶部分别开设有第二进气口(21)和第二出气口(22),所述第二进气口(21)与所述第一出气口(11)相连通,在所述移动床反应器(20)内具有由干燥煤形成的移动床颗粒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对煤热解气体进行除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洗涤塔(30),在其下部、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三进气口(31)和第三出气口(32),所述第三进气口(31)与所述第二出气口(22)相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对煤热解气体进行除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洗涤塔(30)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进液口(33),在所述洗涤塔(30)的底部还设置有出液口(34),所述出液口(34)与洗涤泵(40)相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任一项所述的对煤热解气体进行除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床反应器(20)的出料口(24)与所述热解炉(10)的进煤口(12)相连通。
18.根据权利要求14-17任一项所述的对煤热解气体进行除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炉(10)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口(13),所述第一进气口(13)与所述第三出气口(32)相连通。
19.根据权利要求14-18任一项所述的对煤热解气体进行除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旋送料机(50),所述热解炉(10)的进煤口(12)通过所述螺旋送料机(50)的送料管道与所述移动床反应器(20)的出料口(24)相连通,且所述进煤口(12)与所述第一出气口(11)重合,所述出料口(24)即为所述第二进气口(21)。
20.根据权利要求14-19任一项所述的对煤热解气体进行除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干燥煤缓冲罐(60),其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口(61),所述第二出料口(61)与所述移动床反应器(20)的进料口(23)相连通。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对煤热解气体进行除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干燥煤缓冲罐(60)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称重传感器(62)。
22.根据权利要求14-21任一项所述的对煤热解气体进行除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床反应器(20)的进料口(23)与出料口(24)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称重传感器(25)和分布器(2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69879.7A CN104785016A (zh) | 2015-04-10 | 2015-04-10 | 除尘剂及使用该除尘剂对煤热解气体除尘的工艺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69879.7A CN104785016A (zh) | 2015-04-10 | 2015-04-10 | 除尘剂及使用该除尘剂对煤热解气体除尘的工艺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85016A true CN104785016A (zh) | 2015-07-22 |
Family
ID=53550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69879.7A Pending CN104785016A (zh) | 2015-04-10 | 2015-04-10 | 除尘剂及使用该除尘剂对煤热解气体除尘的工艺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785016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94989A (zh) * | 2016-02-03 | 2016-06-22 | 山东佳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温煤气净化技术工艺 |
CN111646815A (zh) * | 2020-07-07 | 2020-09-11 | 内蒙古航天红岗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树脂/沥青碳化管路防堵塞的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80540A (zh) * | 2010-07-02 | 2010-11-10 | 西北化工研究院 | 一种低煤化度粉煤热解方法及采用该方法所得到的产品 |
CN102492490A (zh) * | 2011-11-30 | 2012-06-13 | 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 | 煤气净化工艺及系统 |
CN103980946A (zh) * | 2014-05-19 | 2014-08-13 | 昊华骏化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无排放的无烟煤分段热解分质利用方法及装置 |
CN104449782A (zh) * | 2014-11-07 | 2015-03-25 | 王树宽 | 基于籽煤热解与荒煤气除尘耦合的热解除尘系统及方法 |
-
2015
- 2015-04-10 CN CN201510169879.7A patent/CN10478501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80540A (zh) * | 2010-07-02 | 2010-11-10 | 西北化工研究院 | 一种低煤化度粉煤热解方法及采用该方法所得到的产品 |
CN102492490A (zh) * | 2011-11-30 | 2012-06-13 | 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 | 煤气净化工艺及系统 |
CN103980946A (zh) * | 2014-05-19 | 2014-08-13 | 昊华骏化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无排放的无烟煤分段热解分质利用方法及装置 |
CN104449782A (zh) * | 2014-11-07 | 2015-03-25 | 王树宽 | 基于籽煤热解与荒煤气除尘耦合的热解除尘系统及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94989A (zh) * | 2016-02-03 | 2016-06-22 | 山东佳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温煤气净化技术工艺 |
CN111646815A (zh) * | 2020-07-07 | 2020-09-11 | 内蒙古航天红岗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树脂/沥青碳化管路防堵塞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28303B (zh) | 一种沥青烟气的净化方法及装置 | |
CN104479761B (zh) | 洗涤塔及具有该洗涤塔的煤气净化除尘系统 | |
CN102690689A (zh) | 煤气洗涤净化装置及方法 | |
CN102807902B (zh) | 焦炉煤气的二次净化方法 | |
CN109576001A (zh) | 有机危废热解气净化系统 | |
CN104762109B (zh) | 热解煤气的除尘与重质油的延迟焦化的组合工艺及装置 | |
CN104263421B (zh) | 一种焦炉煤气净化方法 | |
CN104785016A (zh) | 除尘剂及使用该除尘剂对煤热解气体除尘的工艺及装置 | |
CN211189571U (zh) | 一种工业锅炉环保除尘设备 | |
CN202898371U (zh) | 用于煤气净化脱硫除油脱水的弱碱源自洁换热器 | |
CN102010732B (zh) | 油页岩干馏系统瓦斯塔段页岩油冷凝回收方法及装置 | |
CN205216551U (zh) | 一种分段式废气处理罐 | |
CN111282399A (zh) | 一种中高温气体净化冷却器 | |
CN214004537U (zh) | 一种高温荒煤气油气分离、洗氨及脱湿协同处理的工艺系统 | |
CN116832535A (zh) | 一种大风量双层模块除尘器 | |
CN108728175A (zh) | 有机危废热解气净化系统 | |
CN214881315U (zh) | 焦炉煤气深度净化的预处理系统 | |
CN203569056U (zh) | 焦炉煤气油洗萘装置 | |
CN108676584B (zh) | 一种基于桨态床耦合的煤焦油脱除装置及其方法 | |
CN108130136A (zh) | 一种生物质燃气焦油净化装置 | |
CN211098389U (zh) | 一种用于发电厂废气处理装置 | |
CN202829975U (zh) | 焦炉煤气干湿结合法精制净化流水线 | |
CN210229405U (zh) | 一种应用于焦化厂的布袋除尘设备 | |
CN207672006U (zh) | 一种油洗煤气净化装置 | |
CN115216350A (zh) | 一种获取超低汞浓度产品气的湿气再生脱汞系统及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