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82667A - 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在防治植物螨中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在防治植物螨中的用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82667A CN104782667A CN201410025811.7A CN201410025811A CN104782667A CN 104782667 A CN104782667 A CN 104782667A CN 201410025811 A CN201410025811 A CN 201410025811A CN 104782667 A CN104782667 A CN 10478266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nt
- chrysanthemum
- volatile oil
- quarters
- chrysanthemum leaf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在防治植物螨中的用途”,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首次以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为有效成分用于防治植物螨,采用室内毒力测定的方法,初步研究了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对二斑叶螨成螨的控制效果:处理后24h,LD50为12039.759ppm,效果显著。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不污染环境,不易产生抗药性,有显著的杀螨效果,挥发油的提取简单易行,有利于进行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农药技术,特别涉及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在防治植物螨中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属蜱螨目叶满科,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分布很广,是杏、李果树上最主要的害虫之一,成为影响果树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二斑叶螨由于个体小、繁殖快、发育历期短、行动范围小、适应性强,突变率高并且易发生抗药性,是最难防治的有害生物群落之一。现有综合防治方法一般采取:
(1)人工防治。早春越冬螨出蛰前,刮除树干上的翘皮、老皮、清除果园里的枯枝落叶和杂草,集中深埋或烧毁,消灭越冬雌成螨;春季及时中耕除草,特别要清除阔叶杂草,及时剪除树根上的萌蘖,消灭其上的二斑叶螨。
(2)药剂防治。在越冬雌成螨出蛰期,树上喷50%硫悬浮剂200倍液或波美1度石硫合剂,消灭在树上活动的越冬成螨。在夏季,要抓住害螨从树冠内膛向外围扩散初期的防治。注意选用选择性杀螨剂。常用药剂有20%三唑锡悬浮剂1500倍液、5%霸螨灵乳油2500倍液、5%尼索朗乳油2000倍液、20%双甲脒乳油1200倍液、10%浏阳霉素乳油1000倍液、5%增效浏阳霉素1000倍液、1.8%齐螨素乳油6000倍液。
(3)生物防治。主要是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或释放捕食螨。
(4)栽培防治。棉花不要与玉米、豆类、瓜类间作、套种。
为了降低害虫防治手段对果园天敌的杀伤作用,保持果园生态平衡,适应有机果园的发展需要,植物源杀螨剂成为有效生物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植物源杀螨剂大多是一类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在自然环境中可以降解,不会引起生物富集现象,对天敌和环境影响小,长期使用也不易产生抗药性。
目前我国登记的植物源生物农药的有效成分有苦参碱、烟碱、鱼藤酮、除虫菊素等10余种,用于防治二斑叶螨的有效成分有苦参碱、烟碱和鱼藤酮3种。随着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具有抗虫性的植物次生物质被发现,这使人类认识到应用植物次生物质控制害虫的巨大潜力。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对植物源杀虫杀螨物质的研究日益增多。
菊叶香藜,属拉丁名Chenopodium,一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有强烈气味,全体有具节的疏生短柔毛。生于林缘草地、沟岸、河沿、人家附近,有时也为农田杂草。分布于亚洲、欧洲及非洲。目前未见到对菊叶香藜在抗虫功效方面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在防治植物螨中的用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菊叶香藜挥发油植物在防治植物螨中的应用。
所述螨指二斑叶螨成螨。
所述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提取自菊叶香藜,提取步骤为:在菊叶香藜植物碎片放入适于蒸馏的容器中,加入水,浸泡后,用连续蒸馏法蒸馏得到的油水混合物进行萃取,萃取所得物脱水后,用旋转蒸发器在40-45℃的水浴锅中减压蒸发浓缩,所得残留油状液即为菊叶香藜挥发油。
所述提取步骤:将菊叶香藜植物碎片,取500g放入到3000ml圆底烧瓶中,加2000ml水,浸泡3h后,用连续蒸馏法蒸馏4h,得到的油水混合物进行萃取,萃取所得物用脱水后,用旋转蒸发器在43℃的水浴锅中减压蒸发浓缩,所得残留油状液即为菊叶香藜挥发油。
所述萃取采用正己烷为萃取剂,所述脱水采用无水硫酸钠。
所述应用,是指将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配制成喷雾剂,喷洒于待治理区域的植物叶片上,至药液成水滴状流下来为止。
一种防治植物螨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为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
所述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提取自菊叶香藜,提取步骤为:在菊叶香藜植物碎片放入适于蒸馏的容器中,加入水,浸泡后,用连续蒸馏法蒸馏得到的油水混合物进行萃取,萃取所得物脱水后,用旋转蒸发器在40-45℃的水浴锅中减压蒸发浓缩,所得残留油状液即为菊叶香藜挥发油。
该挥发油由如下方法制成:将500-1000g菊叶香藜植物烘干,粉碎至40-120目,称取粉碎后的菊叶香藜于3000ml圆底烧瓶中,加1000-2000ml水,浸泡2-4h后,用连续蒸馏法蒸馏3-4h,得到的油水混合物进行萃取,萃取所得物脱水后,用旋转蒸发器在40-45℃的水浴锅中减压蒸发浓缩,所得残留油状液即为菊叶香藜挥发油,萃取所用的萃取剂为正己烷,脱水所用的脱水剂为无水硫酸钠。
所述药剂,其剂型为喷雾剂。
所述药剂,还包括如下配比的辅料:与菊叶香藜挥发油以1:1混合的洗洁精以及用于稀释混合液至100-500倍的水。
菊叶香藜是一种常见的一年生野草,本发明之前未见到其工业用途的报道,更未见到其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报道。本发明首次发现菊叶香藜对二斑叶螨成螨的抑制作用。基于该发现,本发明通过毒力实验验证了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对螨的致死作用,基于此,本发明请求保护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在防治植物螨中的用途,以及以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为有效成分的 防治螨的药剂产品。
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为自然界中的植物,其提取物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不会引起生物富集现象,对螨的天敌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小,并且对人畜安全,可以作为天然农药长期使用而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的问题。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的获取非常简单易行,只需将菊叶香藜加入水,用水蒸气蒸馏法蒸馏后进行萃取,萃取所得物脱水后用旋转蒸发器减压蒸发浓缩,即可获得香排草挥发油,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具备的基本实验技能,提取工序少、所需设备简单,十分有利于进行工业化生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对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将菊叶香藜碎片加水配成0.15-0.5g/ml的料液,浸泡3-4h后,用水蒸气蒸馏法蒸馏3-4h,再用正己烷对蒸馏得到的油水混合物进行萃取,萃取所得物脱水后,用旋转蒸发器在40-45℃的水浴锅中减压蒸发浓缩,所得残留油状液即为香排草挥发油。采用上述优选的实验条件和方法提取,提取效率较高,5kg香排草可以得到30ml的香排草挥发油。
在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防治植物螨的药剂,其有效成分为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药剂做成喷雾剂,喷雾剂中除了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外,还包括辅料洗洁精,所述辅料一方面可以提高药剂的表面活性、溶解性和渗透性,而且容易洗净,使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能够更好地作用于植物螨,提高杀虫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择其它具有类似性质的物质为辅料。
所述药剂的制备方法是:将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与洗洁精以1:1的比例混合,再加水稀释10-100倍,制成喷雾剂。
本发明一种治理植物螨的药剂用于治理二斑叶螨的成螨效果最为显著。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对无翅型桃蚜成虫有显著的致死作用,其LC50为12039.759ppm。此外,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是一种多成分的混合物,对螨有多个作用位点,因此长期使用不易使无翅型桃蚜成虫产生抗药性。
本发明治理植物螨的药剂在治理蚜虫中的应用,液态药剂可以经过稀释直接喷洒在长有植物螨的蔬菜上,粉末状药剂可以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后进行大面积喷洒。所述药剂的原料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杀灭植物螨的效果显著,不会污染环境,适合广泛应用于植物植物螨的防治。
综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人畜安全、环境友好型的天然农药,对生态环境的长远发展、人类的健康和病害的综合治理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与传统的农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的特点和优点:(1)菊叶香藜为自然界中的植物,因此其提取物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对环境友好,不存在污染问题;(2)以菊叶香藜挥发油为原料制成的植物杀螨剂是一种多成分的混合 物,对二斑叶螨有多个作用位点,因此不易产生抗药性;(3)实验证明,菊叶香藜挥发油有显著的杀螨效果,具有化学农药高效的特点;(4)菊叶香藜植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简单易行,有利于进行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二斑叶螨成螨为中国农业大学昆虫毒理学实验室饲养的敏感种群;
菊叶香藜植物精油由国农业大学昆虫毒理学实验室提供,同样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500-1000g菊叶香藜植物烘干,粉碎至40-120目,称取粉碎后的菊叶香藜于3000ml圆底烧瓶中,加1000-2000ml水,浸泡2-4h后,用连续蒸馏法蒸馏3-4h,得到的油水混合物进行萃取,萃取所得物脱水后,用旋转蒸发器在40-45℃的水浴锅中减压蒸发浓缩,回收正己烷所得残留油状液即为菊叶香藜挥发油。
1.2GC-MS检测条件
送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气质检测中心进行检测。
采用Agilent6890N气相色谱仪和Agilent5973N质谱检测仪。
HP-5MS30mm×0.25mm×0.25μm石英毛细管柱,初始柱温60℃保持1分钟,以12℃/min的速率程序升温至180℃保持0.5分钟,再以25℃/min的速率程序升温至280℃保持18分钟,汽化器温度280℃,载气氦气,柱流量1.0mL/min,分流比1:10。
质谱电离方式EI,电子轰击能量70eV,扫描质量范围20-550m/z,扫描时间2秒。
取香排草植物挥发油1μL(100倍丙酮稀释液)进样,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鉴定,通过HP-MSD化学工作站检索Nist05标准质谱图库,并结合有关文献,检测并鉴定了38种化学成分。
1.3菊叶香藜植物精油的室内毒力测定技术
取12孔细胞培养板,在培养板内壁涂聚四氟乙烯,用电吹风吹干;水和琼脂以100:2的比例在微波炉中加热混匀,倒入12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约2-3ml),冷却至凝固;用直径19mm的打孔器打芸豆叶片;以丙酮为溶剂用10ml烧杯配制一定浓度梯度()的药液;将芸豆叶片浸入药液中10s后,放在滤纸上晾干表面的药液;将沾过药液的芸豆叶片背面朝上放在倒有琼脂的培养板上,每孔接入10只二斑叶螨成螨;用宣纸将培养板有孔的一面粘贴牢固并放进培养箱中,温度27℃±1℃,相对湿度为70%±5%,光周期L:D=14:10;24h后记录死亡数量,接触动者为活,不动者为死,计算LD50。
2结果与分析
2.1GC-MS结果分析
由质谱分析结果知:挥发油经GC-MS分析,检测并鉴定到38个峰。
2.2菊叶香藜植物对二斑叶螨成螨的室内毒力
菊叶香藜挥发油对二斑叶螨成螨的生物活性:设定20000,16667,13889,11574,9645,8083ppm的浓度梯度,LD50为12039.759ppm,Slope±SE为8.245±0.794,χ2为24.36。
可见,菊叶香藜挥发油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实施例2.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在治理植物螨中的应用
材料:采用实施例1~4任一制备而得的香排草挥发油,制成喷雾剂。
方法:在田间进行如下步骤的操作:
将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与洗洁精混匀后,加水稀释到100~500倍,使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的浓度在0.2-1%之间。
盛装到喷雾器,于治理区域喷洒至蔬菜叶片至药液成水滴状流下来,于喷药后的1d,2d,3d,4d分别观测植物螨死亡率,视观测结果,需要的话可以再喷洒。
Claims (10)
1.菊叶香藜挥发油植物在防治植物螨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所述螨指二斑叶螨成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所述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提取自菊叶香藜,提取步骤为:在菊叶香藜植物碎片放入适于蒸馏的容器中,加入水,浸泡后,用连续蒸馏法蒸馏得到的油水混合物进行萃取,萃取所得物脱水后,用旋转蒸发器在40-45℃的水浴锅中减压蒸发浓缩,所得残留油状液即为菊叶香藜挥发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所述提取步骤:将菊叶香藜植物碎片,取500g放入到3000ml圆底烧瓶中,加2000ml水,浸泡3h后,用连续蒸馏法蒸馏4h,得到的油水混合物进行萃取,萃取所得物用脱水后,用旋转蒸发器在43℃的水浴锅中减压蒸发浓缩,所得残留油状液即为菊叶香藜挥发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所述萃取采用正己烷为萃取剂,所述脱水采用无水硫酸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所述应用是指将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配制成喷雾剂,喷洒于待治理区域的植物叶片上,至药液成水滴状流下来为止。
7.一种防治植物螨的药剂,其有效成分为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剂,所述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提取自菊叶香藜,提取步骤为:在菊叶香藜植物碎片放入适于蒸馏的容器中,加入水,浸泡后,用连续蒸馏法蒸馏得到的油水混合物进行萃取,萃取所得物脱水后,用旋转蒸发器在40-45℃的水浴锅中减压蒸发浓缩,所得残留油状液即为菊叶香藜挥发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剂,其剂型为喷雾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剂,还包括如下配比的辅料:与菊叶香藜挥发油以1:1混合的洗洁精以及用于稀释混合液至100-500倍的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25811.7A CN104782667A (zh) | 2014-01-20 | 2014-01-20 | 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在防治植物螨中的用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25811.7A CN104782667A (zh) | 2014-01-20 | 2014-01-20 | 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在防治植物螨中的用途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82667A true CN104782667A (zh) | 2015-07-22 |
Family
ID=53548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25811.7A Pending CN104782667A (zh) | 2014-01-20 | 2014-01-20 | 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在防治植物螨中的用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782667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88905A (zh) * | 2020-08-24 | 2020-12-18 | 中国农业大学 | 红果黄鹌菜在杀螨杀虫方面的用途及其生物防治药剂和制备方法 |
CN112471179A (zh) * | 2020-12-21 | 2021-03-12 | 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植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 砂蓝刺头在杀虫杀螨方面的用途及其生物防治药剂和制备方法 |
CN112544636A (zh) * | 2020-12-21 | 2021-03-26 | 中国农业大学 | 大黑药在杀螨杀虫方面的用途及其生物防治药剂和制备方法 |
CN112825867A (zh) * | 2021-01-05 | 2021-05-25 | 中国农业大学 | 垫状棱子芹在杀螨杀虫方面的用途及其生物防治药剂和制备方法 |
CN114052046A (zh) * | 2021-11-24 | 2022-02-18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菊叶香藜在防治根腐病中的应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69710A (zh) * | 2000-03-17 | 2004-01-21 | �Ƶ��ɹ�˾ | 植物杀螨组合物及应用该组合物的方法 |
WO2004006679A2 (en) * | 2002-07-12 | 2004-01-22 | Codena Inc. | Extracts derived from chenopodium plants and uses thereof |
CN102618386A (zh) * | 2012-03-14 | 2012-08-01 | 东南大学 | 菊叶香藜挥发油的制备及其应用 |
-
2014
- 2014-01-20 CN CN201410025811.7A patent/CN10478266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69710A (zh) * | 2000-03-17 | 2004-01-21 | �Ƶ��ɹ�˾ | 植物杀螨组合物及应用该组合物的方法 |
WO2004006679A2 (en) * | 2002-07-12 | 2004-01-22 | Codena Inc. | Extracts derived from chenopodium plants and uses thereof |
CN102618386A (zh) * | 2012-03-14 | 2012-08-01 | 东南大学 | 菊叶香藜挥发油的制备及其应用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丁伟: "《螨类控制剂》", 28 February 201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赵建成 等: "《小五台山植物志(上卷)》", 30 November 2011, 科学出版社 *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88905A (zh) * | 2020-08-24 | 2020-12-18 | 中国农业大学 | 红果黄鹌菜在杀螨杀虫方面的用途及其生物防治药剂和制备方法 |
CN112088905B (zh) * | 2020-08-24 | 2021-09-24 | 中国农业大学 | 红果黄鹌菜在杀螨杀虫方面的用途及其生物防治药剂和制备方法 |
CN112471179A (zh) * | 2020-12-21 | 2021-03-12 | 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植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 砂蓝刺头在杀虫杀螨方面的用途及其生物防治药剂和制备方法 |
CN112544636A (zh) * | 2020-12-21 | 2021-03-26 | 中国农业大学 | 大黑药在杀螨杀虫方面的用途及其生物防治药剂和制备方法 |
CN112544636B (zh) * | 2020-12-21 | 2021-09-24 | 中国农业大学 | 大黑药在杀螨杀虫方面的用途及其生物防治药剂和制备方法 |
CN112471179B (zh) * | 2020-12-21 | 2022-03-08 | 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植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 砂蓝刺头在杀虫杀螨方面的用途及其生物防治药剂和制备方法 |
CN112825867A (zh) * | 2021-01-05 | 2021-05-25 | 中国农业大学 | 垫状棱子芹在杀螨杀虫方面的用途及其生物防治药剂和制备方法 |
CN112825867B (zh) * | 2021-01-05 | 2022-02-08 | 中国农业大学 | 垫状棱子芹在杀螨杀虫方面的用途及其生物防治药剂和制备方法 |
CN114052046A (zh) * | 2021-11-24 | 2022-02-18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菊叶香藜在防治根腐病中的应用 |
CN114052046B (zh) * | 2021-11-24 | 2023-01-24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菊叶香藜在防治根腐病中的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23892B (zh) | 含有川楝素的组合物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636660B (zh) | 一种用于防治甘蔗害虫的环保型颗粒剂 | |
CN105494460B (zh) | 互叶白千层精油在防治储粮害虫上的应用 | |
CN105248489B (zh) | 一种用于茶园防治病虫害的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705354A (zh) | 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 | |
CN104782667A (zh) | 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在防治植物螨中的用途 | |
CN109479904B (zh) | 中山杉精油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 |
CN103271100A (zh) | 具有抗作物病原真菌活性的香樟果实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 |
CN105794867B (zh) | 一种复配型植物性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317955C (zh) | 广谱杀虫植物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069508A (zh) | 新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4738100B (zh) | 治理蚜虫的药剂及其在治理蚜虫中的应用 | |
CN112471179B (zh) | 砂蓝刺头在杀虫杀螨方面的用途及其生物防治药剂和制备方法 | |
CN105341010B (zh) | 一种郁金活性提取物、杀菌制剂及其应用 | |
CN110651797A (zh) | 一种植物提取物、复配植物源杀虫剂及制备方法、应用 | |
CN104642407A (zh) | 一种环保植物源农药 | |
CN107751252B (zh) | 杜香枝叶总挥发油在防治储粮害虫中的应用 | |
CN105265574B (zh) | 防治储粮害虫的药剂及其在防治储粮害虫中的应用 | |
CN101919416B (zh) | 中药青葙杀虫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及应用 | |
CN115624036B (zh) | 乳白香青精油作为同翅目昆虫杀虫剂的应用和生物防治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920480B (zh) |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857696B (zh) | 一种含有苦葛提取物与血根碱的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 | |
CN106973949B (zh) | 一种包含苦葛提取物与苦参碱的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 | |
CN106665578B (zh) | 苦葛皂苷类化合物制备成杀虫剂的应用 | |
CN105660714B (zh) | 防治梨木虱的药剂及其在防治梨木虱中的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