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705354A - 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05354A
CN104705354A CN201510129552.7A CN201510129552A CN104705354A CN 104705354 A CN104705354 A CN 104705354A CN 201510129552 A CN201510129552 A CN 201510129552A CN 104705354 A CN104705354 A CN 1047053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act
meal
party
extraction
gard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295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05354B (zh
Inventor
袁珂
段芳芳
蔡荣荣
贾晓会
贾姗姗
周梦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uta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yang College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yang College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yang College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12955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053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05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53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053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53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属于杀虫剂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由重量比的以下物质组成:羽芒菊提取物、吊球草提取物、勒党花椒提取物、南方红豆杉叶提取物、盐酸小檗碱、艾纳香精油提取物按照重量比10-20:10-20:10-20: 5-15: 1-2:2-5的比例混合。上述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其加工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杀虫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杀虫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
背景技术
植物源杀虫剂按其有效成分活性、化学结构及用途等,一般分为生物碱、萜烯类、精油类,它们对害虫的作用方式多种多样,如毒杀、忌避、拒食、抑制生长发育,破坏害虫信息传递和交配、麻醉和抑制生长发育等作用。植物精油是一类分子量较小,可随水蒸气蒸出,具有一定挥发性的油状液体物质,一些植物精油具有良好的驱虫、杀虫作用,对昆虫有一定的引诱、驱避、抑制生长发育等作用。植物精油除对害虫有较高的活性外,还具有对人畜无毒、不污染环境、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因此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植物源杀虫剂。
植物源杀虫剂的开发利用可分为两方面:一是直接利用,即对植物中的活性物质进行粗提后,加工成可利用的制剂。这种利用方式的特点是能够发挥粗提物中各种成分的协同作用,而且投资少,开发周期短。二是间接利用,即研究活性物质的结构、作用机制、构效关系,进行人工模拟合成筛选,从中开发新型植物源农药制剂,这两种利用方式都是我国植物源农药研究发展的方向。
  植物源杀虫剂可以制成乳剂、粉剂单独使用或几种植物农药配合使用,也可以与生物农药、化学农药混配使用。由于植物源杀虫剂对人畜毒性低,在环境中容易降解,基本上无明显的残毒问题。因此,将植物源农药应用于蔬菜、茶叶、中药材、花卉植物及城市绿化的园林植物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羽芒菊Tridax procumbens L为菊科长柄菊属植物,分布于热带美洲,后传播于印度、中南半岛及印度尼西亚。在我国广东、台湾、海南己逸为野生,且野生资源非常丰富。文献报道,羽芒菊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羽芒菊叶和花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经常用于割伤、擦伤、创伤、伤口止血,同时还可以有效阻止脱发。前期对羽芒菊化学成分的研究表明,羽芒菊中主要含有黄酮、香豆素、三萜类、芳香族挥发油等成分,其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羽芒菊为外来入侵植物,实验还证明,该植物具有较强的化感作用和植物毒素作用。
吊球草Hyptis rhomboidea Mart. et Gal为唇形科山香属植物。本属植物有350-400种, 均产自美洲热带至亚热带地区。中国有4种, 均见于我国南部沿海。吊球草在民间用于治疗肝炎, 溃疡以及水肿。吊球草的挥发油具有较好的抗菌、抗氧化和细胞毒活性。其主要成分含黄酮,三萜酸等成分。吊球草为外来入侵植物,实验还证明,该植物具有较强的化感作用和植物毒素作用。
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为菊科艾纳香属芳香植物,是一种具有温中活血,祛风除湿和杀虫作用的的草药。临床上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寒湿泻痢、腹痛肠鸣、毒蛇咬伤、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癣疮、风寒感冒。其生物学行性喜温暖气候,耐干旱,适宜于酸性土壤生长,耐瘠薄,帮一般比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都能种植。
勒党花椒Zanthoxylumavicennae 为芸香科花椒属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海南、福建、广东、台湾、广西、云南等南方地区。在海南三亚,勒党花椒资源分布丰富。文献报道芸香科花椒属植物中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生物碱、香豆素、酰胺等成分,临床上用花椒乙醚提取物或花椒挥发油进行消炎止痛,取得良好的疗效。另据文献报道,花椒属植物对4种深部真菌和11种皮肤癣菌都有一定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另外发现花椒挥发油可抑制H22肝癌细胞增殖并激发细胞凋亡,推测其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红豆杉 (Taxus mairei) 为红豆杉科 (Taxaceae) 红豆杉属 (Taxus genus) 植物,又名紫杉、赤柏松。红豆杉中含有多种紫杉烷类似物,其中10余种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南方红豆杉中所含的紫杉烷类属于二萜类脂溶性成分,可溶于氯仿、丙酮、乙醇,不溶于水。实验表明,南方红豆杉针叶乙醇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肿瘤作用,此外,针叶的水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植物毒素作用,同时也提示在提炼紫杉醇后的红豆杉药渣中,很有可能含有与上述水浸液中成分相同的水溶性化感成分。如果将这些药渣中的化感成分开发为天然除草剂,不仅可以为红豆杉药渣的资源再利用找到方向,也符合废物再利用的生态循环模式,具体研究还需要深入的探索。
化感作用(相生相克,Allelopathy)指的是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对环境中邻近其他植物或微生物产生有益和有害的影响。现在,植物化感作用研究已扩展到以植物为中心的一切有机体及环境间通过化学物质为媒介的化学相互作用。近年来,研究植物化感作用已成为森林保护、有害生物控制、增加作物产量和促进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筛选出了大量具有化感作用的植物资源。植物化感作用影响着植物界种间的竞争和植物的群落演替。因此寻找有异株克生现象的化感物质,利用化感作用控制杂草、发掘植物源杀虫剂是一个前景广阔的新途径。由于植物中具有化感作用的这些化学物质容易降解、 毒性低、作用方式独特、靶标选择性高,没有传统农药残留等的环境问题,也不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不会带来土壤等环境污染问题。
植物的化感作用即是植物毒素作用,化感物质有可能取代化学农药作为植物源杀虫剂,至少使化学农药用量大大减少。因此,利用天然植物开发杀虫剂可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压力,降低农作物中化学农药残留量,因此利用植物的化感物质来防治有害生物,会成为植物保护的发展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的技术方案,其加工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防治效果好。
所述的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由重量比的以下物质组成:羽芒菊提取物、吊球草提取物、勒党花椒提取物、南方红豆杉叶提取物、盐酸小檗碱、艾纳香精油提取物按照重量比10-20:10-20:10-20: 5-15: 1-2:2-5的比例混合;
所述的羽芒菊提取物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将干燥后粉碎成粗粉的羽芒菊置于容器内,加入羽芒菊粗粉4-8倍重量的蒸馏水煎煮提取1-2次,每次0.5-1.5小时,抽滤,弃去滤渣,合并提取液后,得到的提取液在60-80℃条件下采用真空薄膜浓缩装置进行闪蒸浓缩至原体积的1/10-1/14,将浓缩物再进行真空干燥成干粉,即得羽芒菊提取物干粉;
所述的吊球草提取物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将吊球草干燥后粉碎成粗粉,按照吊球草粗粉1kg则乙醇的用量为6-10升的比例加入50%的乙醇超声提取2-3次,每次30-50分钟;抽滤,弃去滤渣,合并提取液后,得到的提取液在60-70℃条件下采用真空薄膜浓缩装置进行闪蒸浓缩至原体积的1/10-1/14,将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或进行真空干燥成干粉,得到吊球草提取物干粉;
所述的勒党花椒提取物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将勒党花椒干燥后粉碎成粗粉,按照勒党花椒粗粉1kg则乙醇的用量为8-12升的比例加入95%的乙醇超声提取2-3次,每次20-40分钟;抽滤,弃去滤渣,合并提取液后,得到的提取液在55-65℃条件下采用真空薄膜浓缩装置进行闪蒸浓缩至原体积的1/8-1/12,将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或进行真空干燥成干粉,得到勒党花椒提取物干粉;
所述的南方红豆杉叶提取物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将南方红豆杉叶干燥后粉碎成粗粉,按照南方红豆杉叶粗粉1kg则乙醇的用量为6-10升的比例加入50%的乙醇超声提取2-3次,每次1-2小时;抽滤,弃去滤渣,合并提取液后,得到的提取液在60-70℃条件下采用真空薄膜浓缩装置进行闪蒸浓缩至原体积的1/10-1/14,将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或进行真空干燥成干粉,得到南方红豆杉叶提取物干粉;
所述的艾纳香精油提取物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将干燥后粉碎成粗粉的艾纳香放入烧瓶中,加入艾纳香粗粉3倍重量的蒸馏水,装上挥发油提取装置,采用水蒸气蒸馏提法提取精油,至溜出液澄清为止,得到艾纳香精油提取物。
所述的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羽芒菊提取物、吊球草提取物、勒党花椒提取物、南方红豆杉叶提取物、盐酸小檗碱、艾纳香精油提取物的重量比为12-18:12-18:12-18:6-12: 1.2-1.8:2.5-4.5。
所述的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羽芒菊提取物、吊球草提取物、勒党花椒提取物、南方红豆杉叶提取物、盐酸小檗碱、艾纳香精油提取物的重量比为14-16:14-16:14-16:8-10: 1.4-1.6:3-4。
所述的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羽芒菊提取物中:加入蒸馏水后的煎煮时间每次0.5-1.5小时;提取液在闪蒸浓缩温度为65-75℃,浓缩至原体积的1/11-1/13。
所述的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球草提取物中:超声提取时间每次为35-45分钟,闪蒸浓缩温度为62-65℃,浓缩至原体积的1/11-1/13。
所述的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勒党花椒提取物中:超声提取时间每次20-40分钟,闪蒸浓缩温度为58-60℃,浓缩至原体积的1/9-1/11。
所述的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南方红豆杉叶提取物中:超声提取时间每次1.2-1.5小时;闪蒸浓缩温度为62-65℃,浓缩至原体积的1/11-1/13。
上述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其加工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对于园林植物,常常含有各种幼虫和微生物,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使用合成的杀虫剂,会造成药物残留,使用来自于植物源的杀虫剂,不添加任何合成用品,对植物病虫害有很强的杀虫作用,害虫难产生抗药性,对植物本身没有损害,无农药残留、选择性强,对人畜无毒、无污染,使用安全高效;
2)该方法技术先进,操作方便,工艺简单,收得率高,生产成本低,提取和浓缩中使用的提取和浓缩方法具有明显优势;
3)采用羽芒菊、吊球草、艾纳香、勒党花椒、南方红豆杉叶和盐酸小檗碱作为原料制备的杀虫剂,不仅杀虫活性高,而且能溶解于水,加工方法简单,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减少了环境污染;该杀虫剂经过抗植物病原真菌和抗植物病虫实验表明,具有很强的杀灭真菌、植物病虫的作用,对立枯病菌、白粉病菌等植物病原真菌以及蚜虫、假眼小绿叶蝉、小菜蛾、介壳虫(花虱子)等害虫的防治效果好,使用安全、可靠,可用作园林用的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植物源杀虫剂。
本专利申请中涉及的百分含量均为纯物质的重量百分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并结合相应试验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1:将羽芒菊提取物、吊球草提取物、勒党花椒提取物、南方红豆杉叶提取物、盐酸小檗碱、艾纳香精油提取物按照重量比15:20:10: 10:2:5 的比例混合得到最终产品。
实施例2:将羽芒菊提取物、吊球草提取物、勒党花椒提取物、南方红豆杉叶提取物、盐酸小檗碱、艾纳香精油提取物按照重量比10:15:20: 5:1:4 的比例混合得到最终产品。
实施例3:将羽芒菊提取物、吊球草提取物、勒党花椒提取物、南方红豆杉叶提取物、盐酸小檗碱、艾纳香精油提取物按照重量比20:20:15: 15:2:3 的比例混合得到最终产品。
实施例4:将羽芒菊提取物、吊球草提取物、勒党花椒提取物、南方红豆杉叶提取物、盐酸小檗碱、艾纳香精油提取物按照重量比13:18:10: 15:1:2 的比例混合得到最终产品。
实施例5:羽芒菊提取物、吊球草提取物、勒党花椒提取物、南方红豆杉叶提取物、盐酸小檗碱、艾纳香精油提取物按照重量比15:15:15: 8:2:4 的比例混合得到最终产品。
实施例6:将羽芒菊提取物、吊球草提取物、勒党花椒提取物、南方红豆杉叶提取物、盐酸小檗碱、艾纳香精油提取物按照重量比20:15:20: 10: 2:2 的比例混合得到最终产品。
所述的羽芒菊提取物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将干燥后粉碎成粗粉的羽芒菊置于容器内,加入羽芒菊粗粉4-8倍重量的蒸馏水煎煮提取1-2次,每次0.5-1.5小时,抽滤,弃去滤渣,合并提取液后,得到的提取液在60-80℃条件下采用真空薄膜浓缩装置进行闪蒸浓缩至原体积的1/10-1/14,将浓缩物再进行真空干燥成干粉,即得羽芒菊提取物干粉,羽芒菊提取物的收率为18.8%。
所述的吊球草提取物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将吊球草干燥后粉碎成粗粉,按照吊球草粗粉1kg则乙醇的用量为6-10升的比例加入50%的乙醇超声提取2-3次,每次30-50分钟;抽滤,弃去滤渣,合并提取液后,得到的提取液在60-70℃条件下采用真空薄膜浓缩装置进行闪蒸浓缩至原体积的1/10-1/14,将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或进行真空干燥成干粉,得到吊球草提取物干粉,吊球草提取物的收率为15.6%。
所述的勒党花椒提取物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将勒党花椒干燥后粉碎成粗粉,按照勒党花椒粗粉1kg则乙醇的用量为8-12升的比例加入95%的乙醇超声提取2-3次,每次20-40分钟;抽滤,弃去滤渣,合并提取液后,得到的提取液在55-65℃条件下采用真空薄膜浓缩装置进行闪蒸浓缩至原体积的1/8-1/12,将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或进行真空干燥成干粉,得到勒党花椒提取物干粉,勒党花椒提取物的收率为6.3%。
所述的南方红豆杉叶提取物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将南方红豆杉叶干燥后粉碎成粗粉,按照南方红豆杉叶粗粉1kg则乙醇的用量为6-10升的比例加入50%的乙醇超声提取2-3次,每次1-2小时;抽滤,弃去滤渣,合并提取液后,得到的提取液在60-70℃条件下采用真空薄膜浓缩装置进行闪蒸浓缩至原体积的1/10-1/14,将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或进行真空干燥成干粉,得到南方红豆杉叶提取物干粉,南方红豆杉叶提取物的收率为14.3%。
所述的艾纳香精油提取物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将干燥后粉碎成粗粉的艾纳香放入烧瓶中,加入艾纳香粗粉3倍重量的蒸馏水,装上挥发油提取装置,采用水蒸气蒸馏提法提取精油,至溜出液澄清为止,得到艾纳香精油提取物,精油得率为8.5%。
使用时,将羽芒菊提取物、吊球草提取物、艾纳香精油提取物、勒党花椒提取物、南方红豆杉叶提取物和盐酸小檗碱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配制,还可以加入其他液体或辅料制成液体制剂或乳剂,喷雾使用。
以下通过相应的试验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试验1: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测定
将配好的PD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蒸馏水)灭菌后,在超净台上将凝固的PDA加热融化,导入离心管中,倾斜放置,凝固后形成斜面培养基,备用。采用二倍稀释法将样品用溶剂配置成不同浓度梯度。将配置好的样品用移液枪移入试管中的PDA表面上,采用斜面试管法测定抗真菌活性,根据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判断抑菌强弱。将不同样品用溶剂配置成250、125、62.5、31.25、15.625、7.813、3.906、1.953 μg·mL-18个浓度梯度的稀释液,用最高浓度和最低浓度进行初筛,再逐一分别进行细筛。将配置好的样品等剂量放入试管中的PDA表面上,摇匀,阴性对照组只在PDA表面加溶剂,空白组在PDA表面不加样品。将8种不同的植物病原真菌在培养皿中培养、打孔,再将真菌分别放入上述配好样品溶液的试管中,在培养箱中培养48 h后,根据是否长菌来继续调节样品的浓度。以不长菌的样品最低浓度做为最低抑菌浓度MIC。
以斜面试管法测定样品的抗菌活性。样品(实施例1-6)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的MIC值见表1。MIC值越小,抑菌活性越好。说明实施例1-6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有一定的,尤其是对立枯病菌、白粉病菌和菌核病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试验2:对病虫害的杀灭试验(蚜虫、假眼小绿叶蝉、小菜蛾、介壳虫等害虫)。
表2-5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较低的浓度下,实施例1-6对蚜虫、假眼小绿叶蝉、小菜蛾、介壳虫等农林害虫在药物浓度为0.5-g/L下具有较强的防治效果,表明本发明的产品对蚜虫、假眼小绿叶蝉、小菜蛾、介壳虫等害虫具有较强强的杀灭作用。
试验3:安全性试验。
对实施例1-6进行大鼠急性毒性的安全性试验,以评价本发明样品的安全性。试验动物采用SD大鼠。试验步骤:雌雄大鼠各15只,共30只大鼠分别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动物隔夜禁食后,按照大鼠体重的高、中、低(0.5、1.5、2.5g/kg)剂量组配制药液进行灌胃,观察并记录大鼠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结果见表6。
试验结果表明,给大鼠灌胃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没有出现明显中毒症状;高剂量组的个别大鼠在1小时以后逐渐开始出现中毒症状,如萎靡不振,食欲下降,体重减轻,但1-2周后逐渐恢复正常。高剂量组的个别中毒者于灌胃染毒后5天内死亡。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本发明的产品对人畜无毒,使用安全。

Claims (7)

1. 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由重量比的以下物质组成:羽芒菊提取物、吊球草提取物、勒党花椒提取物、南方红豆杉叶提取物、盐酸小檗碱、艾纳香精油提取物按照重量比10-20:10-20:10-20: 5-15: 1-2:2-5的比例混合;
所述的羽芒菊提取物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将干燥后粉碎成粗粉的羽芒菊置于容器内,加入羽芒菊粗粉4-8倍重量的蒸馏水煎煮提取1-2次,每次0.5-1.5小时,抽滤,弃去滤渣,合并提取液后,得到的提取液在60-80℃条件下采用真空薄膜浓缩装置进行闪蒸浓缩至原体积的1/10-1/14,将浓缩物再进行真空干燥成干粉,即得羽芒菊提取物干粉;
所述的吊球草提取物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将吊球草干燥后粉碎成粗粉,按照吊球草粗粉1kg则乙醇的用量为6-10升的比例加入50%的乙醇超声提取2-3次,每次30-50分钟;抽滤,弃去滤渣,合并提取液后,得到的提取液在60-70℃条件下采用真空薄膜浓缩装置进行闪蒸浓缩至原体积的1/10-1/14,将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或进行真空干燥成干粉,得到吊球草提取物干粉;
所述的勒党花椒提取物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将勒党花椒干燥后粉碎成粗粉,按照勒党花椒粗粉1kg则乙醇的用量为8-12升的比例加入95%的乙醇超声提取2-3次,每次20-40分钟;抽滤,弃去滤渣,合并提取液后,得到的提取液在55-65℃条件下采用真空薄膜浓缩装置进行闪蒸浓缩至原体积的1/8-1/12,将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或进行真空干燥成干粉,得到勒党花椒提取物干粉;
所述的南方红豆杉叶提取物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将南方红豆杉叶干燥后粉碎成粗粉,按照南方红豆杉叶粗粉1kg则乙醇的用量为6-10升的比例加入50%的乙醇超声提取2-3次,每次1-2小时;抽滤,弃去滤渣,合并提取液后,得到的提取液在60-70℃条件下采用真空薄膜浓缩装置进行闪蒸浓缩至原体积的1/10-1/14,将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或进行真空干燥成干粉,得到南方红豆杉叶提取物干粉;
所述的艾纳香精油提取物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将干燥后粉碎成粗粉的艾纳香放入烧瓶中,加入艾纳香粗粉3倍重量的蒸馏水,装上挥发油提取装置,采用水蒸气蒸馏提法提取精油,至溜出液澄清为止,得到艾纳香精油提取物。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羽芒菊提取物、吊球草提取物、勒党花椒提取物、南方红豆杉叶提取物、盐酸小檗碱、艾纳香精油提取物的重量比为12-18:12-18:12-18:6-12: 1.2-1.8:2.5-4.5。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羽芒菊提取物、吊球草提取物、勒党花椒提取物、南方红豆杉叶提取物、盐酸小檗碱、艾纳香精油提取物的重量比为14-16:14-16:14-16:8-10: 1.4-1.6:3-4。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羽芒菊提取物中:加入蒸馏水后的煎煮时间每次0.5-1.5小时;提取液在闪蒸浓缩温度为65-75℃,浓缩至原体积的1/11-1/13。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球草提取物中:超声提取时间每次为35-45分钟,闪蒸浓缩温度为62-65℃,浓缩至原体积的1/11-1/13。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勒党花椒提取物中:超声提取时间每次20-40分钟,闪蒸浓缩温度为58-60℃,浓缩至原体积的1/9-1/11。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南方红豆杉叶提取物中:超声提取时间每次1.2-1.5小时;闪蒸浓缩温度为62-65℃,浓缩至原体积的1/11-1/13。
CN201510129552.7A 2015-03-24 2015-03-24 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 Active CN1047053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29552.7A CN104705354B (zh) 2015-03-24 2015-03-24 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29552.7A CN104705354B (zh) 2015-03-24 2015-03-24 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5354A true CN104705354A (zh) 2015-06-17
CN104705354B CN104705354B (zh) 2017-09-29

Family

ID=53405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29552.7A Active CN104705354B (zh) 2015-03-24 2015-03-24 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05354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0344A (zh) * 2015-07-24 2015-11-04 芜湖欧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艾纳香苷a在制备杀虫剂中应用
CN105165912A (zh) * 2015-08-26 2015-12-23 湖州旭龙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含甲基硫菌灵和吊球草提取物的杀菌组合物
CN107372657A (zh) * 2017-08-10 2017-11-24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一种植物源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0380A (zh) * 2017-09-18 2017-12-01 何玉莲 一种园林植物花卉用高效杀虫农药试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91066A (zh) * 2017-08-26 2018-02-16 普定县和权茶叶专业合作社 一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CN108294058A (zh) * 2018-03-29 2018-07-20 合肥卓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环保高效无害缓释杀虫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75671A (zh) * 2018-04-11 2018-09-28 合肥卓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环保的防虫有机营养土
CN109384529A (zh) * 2017-08-08 2019-02-26 贵州美人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绿叶素的制备方法
CN111802411A (zh) * 2020-07-13 2020-10-23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防治有机茶园幼苗期病虫害的药物组合物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7742A (zh) * 2009-03-26 2009-08-19 浙江林学院 一种羽芒菊总黄酮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4222179A (zh) * 2014-09-26 2014-12-24 广西天峨五福种业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7742A (zh) * 2009-03-26 2009-08-19 浙江林学院 一种羽芒菊总黄酮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4222179A (zh) * 2014-09-26 2014-12-24 广西天峨五福种业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M.H.ALI ET AL,: ""Flavonoids from Blumea balsamifera"", 《FITOTERAPIA》 *
严启新 等,: "艾纳香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唐露 等,: "吊球草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
罗茂斌 等,: "植物源杀虫剂在文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档案学研究》 *
茅伟安 等,: "《皮肤病用药速查手册》", 30 April 2014, 金盾出版社 *
郑楠楠 等,: "簕欓花椒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中草药》 *
陈佩东 等,: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掌中宝系列 中药化学》", 31 January 2012,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0344A (zh) * 2015-07-24 2015-11-04 芜湖欧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艾纳香苷a在制备杀虫剂中应用
CN105165912A (zh) * 2015-08-26 2015-12-23 湖州旭龙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含甲基硫菌灵和吊球草提取物的杀菌组合物
CN109384529A (zh) * 2017-08-08 2019-02-26 贵州美人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绿叶素的制备方法
CN107372657A (zh) * 2017-08-10 2017-11-24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一种植物源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72657B (zh) * 2017-08-10 2020-03-3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一种植物源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91066A (zh) * 2017-08-26 2018-02-16 普定县和权茶叶专业合作社 一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CN107410380A (zh) * 2017-09-18 2017-12-01 何玉莲 一种园林植物花卉用高效杀虫农药试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94058A (zh) * 2018-03-29 2018-07-20 合肥卓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环保高效无害缓释杀虫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75671A (zh) * 2018-04-11 2018-09-28 合肥卓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环保的防虫有机营养土
CN111802411A (zh) * 2020-07-13 2020-10-23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防治有机茶园幼苗期病虫害的药物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5354B (zh) 2017-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05354A (zh) 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
CN103548895B (zh) 植物源蔬菜杀虫剂
CN101720791B (zh) 一种苦参碱纯植物源杀虫剂
CN102754667B (zh) 一种高效复合植物源农药
CN103518784B (zh) 茉莉花杀虫剂
CN105248489B (zh) 一种用于茶园防治病虫害的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66197B (zh) 一种用植物源和微生物源制作的杀虫剂
CN104430604A (zh) 一种氧化苦参碱乳油杀虫剂
CN101116451A (zh) 一种源于黄花蒿的植物性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13147A (zh) 一种基于高中生物实验的防治棚室蔬菜虫害的方法
CN105407725B (zh) 选择性控制入侵种的组合物和方法
CN105794867B (zh) 一种复配型植物性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79904B (zh) 中山杉精油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CN104782667A (zh) 菊叶香藜植物挥发油在防治植物螨中的用途
CN1317955C (zh) 广谱杀虫植物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14956B (zh) 油茶饼粕提取物与苏云金杆菌复配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17289A (zh) 一种防治荔枝褶粉虱的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28974A (zh) 苦参碱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22176A (zh) 小檗碱阿维菌素水剂
CN103651584A (zh) 一种松树叶为原料的杀虫剂
CN104642407A (zh) 一种环保植物源农药
CN103444794A (zh) 一种植物提取液制备的杀菌剂
CN102487966A (zh) 一种有效防治松梢螟的植物源农药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090126B (zh) 一种植物源复配增效杀菌剂及其应用
CN101919416B (zh) 中药青葙杀虫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30

Address after: 311800 liuliuzhuang village, YINGDIAN Street Town, Zhuji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next to Shidian lin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uta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800 No.77 Puyang Road, Zhuji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YANG COLLEGE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botanical insecticide for landscaping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9

Pledgee: Shaoxing Bank Co.,Ltd. Zhuji sub branch

Pledgor: Zhejiang Guta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48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