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80029B -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80029B CN104780029B CN201410015425.XA CN201410015425A CN104780029B CN 104780029 B CN104780029 B CN 104780029B CN 201410015425 A CN201410015425 A CN 201410015425A CN 104780029 B CN104780029 B CN 10478002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data sub
- block
- feedback information
- lo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06—Go-back-N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H04L1/0073—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feedback chann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1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using bitmap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28—List acknowledgements, i.e. the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consisting of a list of identifiers, e.g. of sequence numb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during retransmission after error or non-acknowledg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及相关装置,用于通信技术领域。在本发明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方法包括: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包;对数据包包含的N个数据子块进行校验,根据校验结果生成反馈信息,反馈信息包括与N个数据子块对应的N个校验字符,检验字符为确认字符ACK或者否定确认字符NACK;将反馈信息返回给发送端。本发明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与数据包的N个数据子块对应的N个校验字符的反馈信息并将反馈信息返回给发送端,可便于根据所述否定确认字符NACK选择数据子块进行重传,使发送端可自适应的重传出错的数据子块,具有针对性,从而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降低传输时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一种现有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技术中,发送端发给接收端一个数据包后,接收端会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译码,如果译码错误则向发送端反馈一个与数据包对应的否定确认字符(NACK,Negative Acknowledgement),若译码正确则向发送端反馈一个与数据包对应的确认字符(ACK,Acknowledgement),当发送端在收到否定确认字符后,便会向接收端重传一个完整的数据包。
另一种现有的HARQ技术中,当发送端在收到否定确认字符后,可以按照预定大小、依次尝试发送数据包中的部分数据,直至接收方返回确认字符为止。后者现有方案举例解释如下,例如发送端发送一个1000比特序列的数据包,预定大小为250比特,当接收端返回一个否定确认字符时,发送端先发送第一组250比特的数据给接收端,若接收端仍返回一个与数据包对应的否定确认字符,发送端则重传第二组250比特的数据,若接收端仍返回一个与数据包对应的否定确认字符,发送端则重传第三组250比特的数据,若接收端仍返回一个与数据包对应的否定确认字符,发送端则重传第四组250比特的数据。发送端通过不断的尝试来向接收端重传数据。
实践发现,现有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技术会导致传输时延增大,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及相关装置,以减少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技术导致的传输时延增大,并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包括:
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包;
对所述数据包包含的N个数据子块进行校验,根据校验结果生成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与所述N个数据子块对应的N个校验字符,所述检验字符为确认字符ACK或者否定确认字符NACK,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将所述反馈信息返回给发送端。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数据包包含的N个数据子块进行校验,根据校验结果生成反馈信息包括:
对所述数据包包含的N个数据子块进行译码;
判断各数据子块的译码是否正确;
当正确时,生成与判断正确的数据子块对应的确认字符ACK;或,
当不正确时,生成与判断不正确的数据子块对应的否定确认字符NACK。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各数据子块的译码是否正确包括:
计算各个数据子块中每个比特的对数似然比;
判断一个数据子块中所有比特的对数似然比是否都大于预定阈值,若是,则所述数据子块的译码正确,否则所述数据子块的译码错误。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包括:
发送包含N个数据子块的数据包给接收端;
接收所述接收端返回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与所述N个数据子块对应的N个校验字符,所述检验字符为确认字符ACK或者否定确认字符NACK,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判断所述反馈信息中是否包括否定确认字符NACK;
当所述反馈信息中包括否定确认字符NACK时,根据所述否定确认字符NACK选择数据子块进行重传。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所述反馈信息中包括否定确认字符NACK时,根据所述否定确认字符NACK选择数据子块重传,包括:
当所述反馈信息中包括否定确认字符NACK时,选择所述否定确认字符NACK对应的数据子块进行重传。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反馈信息包括的与所述N个数据子块对应的N个校验字符,均为否定确认字符NACK时,则采用降低调制阶数方式或采用空间分集传输方式或采用提高发射功率方式向所述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包。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接收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包;
校验模块,用于对所述数据包包含的N个数据子块进行校验,根据校验结果生成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与所述N个数据子块对应的N个校验字符,所述检验字符为确认字符ACK或者否定确认字符NACK,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返回模块,用于将所述反馈信息返回给发送端。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校验模块包括:
译码单元,用于对所述数据包包含的N个数据子块进行译码;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各数据子块的译码是否正确;
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数据子块正确时,生成与判断正确的数据子块对应的确认字符ACK;或,不正确时,生成与判断不正确的数据子块对应的否定确认字符NACK。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计算各个数据子块中每个比特的对数似然比,判断一个数据子块中所有的对数似然比是否大于预定阈值,若是,则所述数据子块的译码正确,否则所述数据子块的译码错误。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发送端,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包含N个数据子块的数据包给接收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端返回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与所述N个数据子块对应的N个校验字符,所述检验字符为确认字符ACK或者否定确认字符NACK,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反馈信息中是否包括否定确认字符NACK;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反馈信息中包括否定确认字符NACK时,根据所述否定确认字符NACK选择数据子块进行重传。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反馈信息包括的与所述N个数据子块对应的N个校验字符,均为否定确认字符NACK时,则采用降低调制阶数方式或采用空间分集传输方式或采用提高发射功率方式向所述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包。
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与数据包的N个数据子块对应的N个校验字符的反馈信息并将反馈信息返回给发送端,可便于发送端根据所述否定确认字符NACK选择数据子块进行重传,使发送端可自适应的重传出错的数据子块,具有针对性,从而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降低传输时延,解决了现有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技术会导致传输时延增大,造成资源浪费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和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混合重传请求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端的基本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端的另一基本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端的基本逻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一种供自动混合重传请求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技术会导致传输时延增大,造成资源浪费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相应的接收端和发送端。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分别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可包括:
110、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数据包时,可在发送完一个数据包后便等待接收端返回的反馈信息,发送端收到反馈信息后会判断反馈信息中是否包括否定确认字符NACK,若反馈信息中包括否定确认字符NACK,发送端便会根据所述否定确认字符NACK选择数据子块重传,根据所述否定确认字符NACK选择重传的数据子块可仅包含或至少包含与否定确认字符NACK对应的数据子块,若反馈信息中没有否定确认字符NACK时,发送端则会继续发送下一个数据包。这种方法由于收发双方在同一时间内仅对同一个数据包进行操作,因此实现起来比较简单,相应的信令开销小,对接收端的缓存容量要求低。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数据包时,发送端在向接收端发送完一个数据包后,并不停下来等待反馈信息,而是连续发送若干个数据包,接收端返回每个数据包的反馈信息,反馈信息中不仅包括与连续发送的单个数据包的N个数据子块对应的N个校验字符,还包括单个数据包的序列号,该数据包的序列号用于收发双方来区分、识别不同的数据包。若单个数据包的反馈信息中有否定确认字符NACK,发送端便会根据单个数据包的序列号及单个数据包的N个数据子块对应的N个校验字符,发送端会根据单个数据包中的否定确认字符NACK选择数据子块重传,且根据单个数据包中的否定确认字符NACK选择重传的数据子块,可仅包含或至少包含与单个数据包中否定确认字符NACK对应的数据子块。这种方法由于发送端连续发送数据,因此可提高系统的吞吐量,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120、对所述数据包包含的N个数据子块进行校验,根据校验结果生成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与所述N个数据子块对应的N个校验字符,所述检验字符为确认字符ACK或者否定确认字符NACK,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接收端对数据包进行校验时,当校验字符为否定确认字符时,则丢弃与该否定确认字符对应的数据子块,当校验字符为确认字符时,则可将与确认字符对应的数据子块存到缓存中,根据所述否定确认字符NACK选择数据子块重传,且根据单个数据包中的否定确认字符NACK选择重传的数据子块,可仅包含或至少包含与单个数据包中否定确认字符NACK对应的数据子块。接收端对重传后的数据子块确认无误后,则将缓存内的数据子块与重传后的数据子块重组成为一个完整的数据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包所包含的数据子块的数量及大小和反馈信息的具体反馈方式及规则可由收发双方协商好,但至少要保证数据子块的数量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数据包内的各数据子块可以是大小相等的数据子块,也可以是大小不等的数据子块,在此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20中,所述对所述数据包包含的N个数据子块进行校验,根据校验结果生成反馈信息包括:
对所述数据包包含的N个数据子块进行译码;
判断各数据子块的译码是否正确;
当正确时,生成与判断正确的数据子块对应的确认字符ACK;或,
当不正确时,生成与判断不正确的数据子块对应的否定确认字符NACK。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各数据子块的译码是否正确包括:
计算各个数据子块中每个比特的对数似然比(LLR,Log likelihood Ratio);
判断一个数据子块中所有的对数似然比是否大于预定阈值,若是,则所述子块的译码正确,否则所述子块的译码错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对数似然比为数个数据子块中每比特的对数似然比LLR,表示如下:
其中r为接收码字,x为接收的比特,P(x=0|r)表示在接收码字r的条件下,x=0的概率,P(x=1|r)表示在接收码字r的条件下,x=1的概率。
或者,表示如下:
由于对数似然比的计算仅会产生加法和减法的操作,因此计算简单,容易实施。
130、将所述反馈信息返回给发送端。
以便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否定确认字符NACK选择数据子块重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发送端根据所述否定确认字符NACK选择的数据子块可仅包含或至少包含与否定确认字符NACK对应的数据子块。
在不同的协议中可采用不同的ACK及NACK。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行实施方式中,ACK可采用比特“1”,NACK可采用比特“0”;当然,ACK也可采用比特“0”,NACK可采用比特“1”,非常简单方便。可以理解,ACK和NACK可采用其他单个比特字符,也可以采用多个比特字符,但需要满足ACK和NACK采用不同的字符。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上述方案例如可以在移动终端、基站等设备上具体实施。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场景下的实施方式为例进行介绍。
请参考图2,例如,接收端接收到的数据包包括四个数据子块,即数据子块1、数据子块2、数据子块3和数据子块4;接收端收到数据包后便会对这四个数据子块进行校验,若校验出数据子块2和数据子块4出错,则反馈信息的四个校验字符为:ACK、NACK、ACK、NACK,具体可采用上述方式中的“1010”反馈给发送端,接收端并丢弃出错的数据子块2和数据子块4,缓存正确的数据子块1和数据子块3,发送端在收到反馈信息后,判断出数据子块1和数据子块4出错,则重传数据子块2和数据子块4。可以理解,在资源足够的情况下,发送端还可以选择数据子块1,数据子块2和数据子块4进行重传,也可以选择数据子块2、数据子块3和数据子块4一起进行重传。接收端在收到重传的数据子块2和数据子块4后,将数据子块2和数据子块4与缓存中的数据子块1和数据子块3重组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包。
由上可见,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通过采用与数据包的N个数据子块对应的N个校验字符的反馈信息并将反馈信息返回给发送端,可便于发送端根据所述否定确认字符NACK选择数据子块进行重传,使发送端可自适应的重传出错的数据子块,具有针对性,从而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降低传输时延。
请参考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可包括:
310、发送包含N个数据子块的数据包给接收端。
320、接收所述接收端返回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与所述N个数据子块对应的N个校验字符,所述检验字符为确认字符ACK或者否定确认字符NACK,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330、判断所述反馈信息中是否包括否定确认字符NACK;
340、当所述反馈信息中包括否定确认字符NACK时,根据所述否定确认字符NACK选择数据子块进行重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反馈信息中包括否定确认字符NACK时,根据所述否定确认字符NACK选择数据子块重传,包括:
当所述反馈信息中包括否定确认字符NACK时,选择所述否定确认字符NACK对应的数据子块进行重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发送端根据所述否定确认字符NACK选择重传的数据子块可仅包含或至少包含与否定确认字符NACK对应的数据子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反馈信息包括的与所述N个数据子块对应的N个校验字符,均为否定确认字符NACK时,则采用降低调制阶数方式或采用空间分集传输方式或采用提高发射功率方式向所述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包,或者直接向所述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包。
降低调制阶数方式中,当前一次采用64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相正交振幅调制)方式发送数据包时,则在重传数据包时采用16QAM方式;当前一次采用16QAM方式发送数据包时,则在重传数据包时采用QPSK(Quaternary Phase Shift Keying,四相相移键控)方式。
采用空间分集传输方式中,主要针对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入多出)传输方式而言,当前一次采用MIMO传输方式中的空间复用方式发送数据包时,则在重传数据包时采用空间分集传输方式。
采用提高发送端的发射功率方式,可提高信噪比,降低出错率。
由上可见,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发送包含N个数据子块的数据包给接收端,接收端返回反馈信息,反馈信息包括与数据包的N个数据子块对应的N个校验字符,可根据否定确认字符NACK选择数据子块进行重传,可自适应的重传出错的数据子块,具有针对性,从而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降低传输时延。
为了更好的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案,下面还提供用于配合实施上述方案的相关装置。
请参考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收端40,可包括:
接收模块410,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包;
校验模块420,用于对所述数据包包含的N个数据子块进行校验,根据校验结果生成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与所述N个数据子块对应的N个校验字符,所述检验字符为确认字符ACK或者否定确认字符NACK,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返回模块430,用于将所述反馈信息返回给发送端。
以便发送端根据所述否定确认字符NACK选择数据子块进行重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发送端根据所述否定确认字符NACK选择的数据子块可仅包含或至少包含与否定确认字符NACK对应的数据子块。
请参考图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校验模块420还可以包括:
译码单元4201,用于对所述数据包包含的N个数据子块进行译码;
判断单元4202,用于判断各数据子块的译码是否正确;
生成单元4203,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数据子块正确时,生成与判断正确的数据子块对应的确认字符ACK;或,不正确时,生成与判断不正确的数据子块对应的否定确认字符NACK。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计算各个数据子块中每个比特的对数似然比,判断一个数据子块中所有的对数似然比是否大于预定阈值,若是,则所述数据子块的译码正确,否则所述数据子块的译码错误。
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端例如可以是移动终端、基站等设备。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端的各个功能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可见,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通过采用与数据包的N个数据子块对应的N个校验字符的反馈信息并将反馈信息返回给发送端,可便于发送端根据所述否定确认字符NACK选择数据子块进行重传,使发送端可自适应的重传出错的数据子块,具有针对性,从而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降低传输时延。
请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送端60,可包括:
发送模块610,用于发送包含N个数据子块的数据包给接收端;
接收模块620,用于接收所述接收端返回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与所述N个数据子块对应的N个校验字符,所述检验字符为确认字符ACK或者否定确认字符NACK,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判断模块630,用于判断所述反馈信息中是否包括否定确认字符NACK;
所述发送模块610,还用于当所述反馈信息中包括否定确认字符NACK时,根据所述否定确认字符NACK选择数据子块进行重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610,还可具体用于当所述反馈信息中包括否定确认字符NACK时,选择所述否定确认字符NACK对应的数据子块进行重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发送端根据所述否定确认字符NACK选择重传的数据子块可仅包含或至少包含与否定确认字符NACK对应的数据子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610,还用于当所述反馈信息包括的与所述N个数据子块对应的N个校验字符,均为否定确认字符NACK时,则采用降低调制阶数方式或采用空间分集传输方式或提高发射功率方式向所述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包,或者直接向所述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包。
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端例如可以是移动终端、基站等设备。
由上可见,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发送包含N个数据子块的数据包给接收端,接收端返回反馈信息,反馈信息包括与数据包的N个数据子块对应的N个校验字符,可根据所述否定确认字符NACK选择数据子块进行重传,可自适应的重传出错的数据子块,具有针对性,从而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降低传输时延。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及发送端和接收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2)
1.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包;
对所述数据包包含的N个数据子块进行译码,计算各个数据子块译码后每个比特的对数似然比LLR,分别判断每个数据子块中所有比特的对数似然比是否都大于预定阈值,根据判断结果生成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与所述N个数据子块对应的N个校验字符,所述校验字符为确认字符ACK或者否定确认字符NACK,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将所述反馈信息返回给发送端;
其中,
所述各个数据子块译码中每个比特的对数似然比LLR表示为:
或者,各个数据子块译码中每个比特的对数似然比LLR表示为其中,r为接收码字,x为接收的比特,P(x=0|r)表示在接收码字r的条件下,x=0的概率,P(x=1|r)表示在接收码字r的条件下,x=1的概率;
所述根据判断结果生成反馈信息包括:若数据子块中所有比特的对数似然比都大于预定阈值,则所述数据子块的译码正确,生成与判断正确的数据子块对应的确认字符ACK;若数据子块中所有比特的对数似然比不都大于预定阈值,则所述数据子块的译码错误,生成与判断不正确的数据子块对应的否定确认字符NACK。
2.一种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包;
校验模块,用于对所述数据包包含的N个数据子块进行译码,计算各个数据子块译码后每个比特的对数似然比LLR,分别判断每个数据子块中所有比特的对数似然比是否都大于预定阈值,根据判断结果生成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与所述N个数据子块对应的N个校验字符,所述校验字符为确认字符ACK或者否定确认字符NACK,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其中,所述各个数据子块译码中每个比特的对数似然比LLR表示为:
或者,各个数据子块译码中每个比特的对数似然比LLR表示为其中,r为接收码字,x为接收的比特,P(x=0|r)表示在接收码字r的条件下,x=0的概率,P(x=1|r)表示在接收码字r的条件下,x=1的概率;
返回模块,用于将所述反馈信息返回给发送端;
所述校验模块包括:
生成单元,用于若数据子块中所有比特的对数似然比都大于预定阈值,则所述数据子块的译码正确,生成与判断正确的数据子块对应的确认字符ACK;若数据子块中所有比特的对数似然比不都大于预定阈值,则所述数据子块的译码错误,生成与判断不正确的数据子块对应的否定确认字符NACK。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15425.XA CN104780029B (zh) | 2014-01-14 | 2014-01-14 |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及相关装置 |
EP14879036.3A EP3086500A4 (en) | 2014-01-14 | 2014-12-29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
PCT/CN2014/095268 WO2015106625A1 (zh) | 2014-01-14 | 2014-12-29 |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及相关装置 |
US15/209,315 US10142063B2 (en) | 2014-01-14 | 2016-07-13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15425.XA CN104780029B (zh) | 2014-01-14 | 2014-01-14 |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及相关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80029A CN104780029A (zh) | 2015-07-15 |
CN104780029B true CN104780029B (zh) | 2019-02-19 |
Family
ID=53542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15425.XA Active CN104780029B (zh) | 2014-01-14 | 2014-01-14 |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及相关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142063B2 (zh) |
EP (1) | EP3086500A4 (zh) |
CN (1) | CN104780029B (zh) |
WO (1) | WO201510662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RU2703234C1 (ru) * | 2015-12-01 | 2019-10-15 |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 Предсказывающий механизм обратной связи квитирования |
WO2017192072A1 (en) | 2016-05-03 | 2017-11-0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Variable transport format parameters for fast acknowledgment feedback mechanism |
WO2018032491A1 (en) * | 2016-08-19 | 2018-02-22 |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 Methods, base stations, and user equipment for reliable video streaming transmission |
WO2018103014A1 (zh) | 2016-12-07 | 2018-06-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及装置 |
CN107222298B (zh) * | 2017-07-13 | 2020-06-05 |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7835040B (zh) * | 2017-11-30 | 2020-11-13 | 深圳市文鼎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蓝牙的数据通讯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09462456B (zh) * | 2018-11-15 | 2020-07-28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误码扩散和噪声聚合的流媒体安全传输方法 |
CN118524160A (zh) * | 2023-02-17 | 2024-08-20 |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重传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28734A (zh) * | 1998-08-04 | 2001-12-26 | 奥普斯威夫网络公司 | 对于无线分组传输的有效的误码控制 |
CN1951053A (zh) * | 2004-05-04 | 2007-04-18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网中改进的递增冗余操作 |
CN101621364A (zh) * | 2008-06-30 | 2010-01-0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自动重传控制器和重传块重组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2033877A1 (en) * | 2000-10-21 | 2002-04-2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ata transmitting/receiving method in harq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590094B2 (en) * | 2003-09-25 | 2009-09-15 | Via Telecom Co., Ltd. | Tristate requests for flexible packet retransmission |
CN102036070A (zh) * | 2005-12-08 | 2011-04-27 | 维德约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视频通信系统中的差错弹性和随机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
CN101340271B (zh) * | 2007-07-02 | 2013-03-27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方法、发射机、接收机和通信系统 |
WO2009016837A1 (ja) * | 2007-07-31 | 2009-02-05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再送判定方法 |
US8406296B2 (en) * | 2008-04-07 | 2013-03-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Video refresh adaptation algorithms responsive to error feedback |
CN101667900B (zh) | 2008-09-02 | 2014-11-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Harq反馈方法 |
WO2010035969A2 (en) * | 2008-09-23 | 2010-04-01 | Lg Electronic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ieving data in soft handoff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687566B2 (en) * | 2008-09-29 | 2014-04-01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downlink transmissions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1489191B1 (ko) * | 2008-11-28 | 2015-02-0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가변적 패킷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CN102405680B (zh) * | 2009-04-24 | 2015-06-03 | 夏普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程序 |
JP2010278887A (ja) * | 2009-05-29 | 2010-12-09 | Panasonic Corp |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送信方法 |
KR101518535B1 (ko) * | 2009-06-12 | 2015-05-07 | 샤프 가부시키가이샤 | 기지국 장치, 이동국 장치, 제어 방법, 통신 방법 및 통신 시스템 |
US9130748B2 (en) | 2012-02-25 | 2015-09-08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with feedback dependent BIT selection |
US8839079B2 (en) * | 2012-08-20 | 2014-09-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aving power during transport block decoding in UMTS systems |
-
2014
- 2014-01-14 CN CN201410015425.XA patent/CN104780029B/zh active Active
- 2014-12-29 EP EP14879036.3A patent/EP3086500A4/en not_active Ceased
- 2014-12-29 WO PCT/CN2014/095268 patent/WO201510662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
- 2016-07-13 US US15/209,315 patent/US10142063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28734A (zh) * | 1998-08-04 | 2001-12-26 | 奥普斯威夫网络公司 | 对于无线分组传输的有效的误码控制 |
CN1951053A (zh) * | 2004-05-04 | 2007-04-18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网中改进的递增冗余操作 |
CN101621364A (zh) * | 2008-06-30 | 2010-01-0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自动重传控制器和重传块重组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60323068A1 (en) | 2016-11-03 |
US10142063B2 (en) | 2018-11-27 |
EP3086500A4 (en) | 2017-01-11 |
WO2015106625A1 (zh) | 2015-07-23 |
EP3086500A1 (en) | 2016-10-26 |
CN104780029A (zh) | 2015-07-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80029B (zh) |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及相关装置 | |
RU2473174C2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в системе связи | |
CN101621364B (zh) | 自动重传控制器和重传块重组装置 | |
JP5502855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のack情報のバンドリング | |
EP2274859B1 (en) | Pre-emptive acknowledgement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1662346B (zh) | 自动重传控制方法、通信系统及其发射机和接收机 | |
CN104301077B (zh) | 一种混合重传的方法 | |
CN101958777B (zh) | 正确/错误应答消息发送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KR20170128309A (ko) | 다층 프로토콜 무선 시스템에서의 버스티 펑쳐링 및 간섭을 완화하는 코드 블록 레벨 에러 정정 및 매체 액세스 제어 (mac) 레벨 하이브리드 자동 반복 요청들 | |
CN102318254A (zh) | 请求重传方法、重传方法及其设备 | |
CN104683073A (zh) | 一种解码方法和接收机 | |
JP6126698B2 (ja) | 受信機の停止イベント後の修正されたharq手順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05847199A (zh) | Pusch信道检测ack/nack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 |
EP3499768A1 (en) | Data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node | |
WO2012106991A1 (zh) | 一种控制信息激活检测的方法及设备 | |
CN101981853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确认消息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2534756B (zh) | 用于支持wi-fi的harq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3825686A (zh) | 一种配置lte终端上行重传调度的装置及方法 | |
CN104144043A (zh) |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合并的方法 | |
EP4046302B1 (en) |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unctured data messages having common input bits and recep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assembling an encoded data message based on punctured data messages | |
CN107733585B (zh) | Harq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 |
KR101247142B1 (ko) | Lte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harq 검출 방법 | |
JP6608057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
Mahasukhon et al. | HARQ performance modelling and evaluation of mobile WiMAX for network simulators | |
Shih | A Multiple-Copy Scheme for Multi-Channel Stop-and-Wait HARQ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