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44470A - 一种茶碱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碱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44470A CN104744470A CN201410610152.3A CN201410610152A CN104744470A CN 104744470 A CN104744470 A CN 104744470A CN 201410610152 A CN201410610152 A CN 201410610152A CN 104744470 A CN104744470 A CN 1047444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mino
- dimethyl
- theophylline
- volume ratio
- nitroso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7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purine ring systems
- C07D47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purine ring systems with oxygen, sulphur, or nitroge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in positions 2 and 6
- C07D473/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purine ring systems with oxygen, sulphur, or nitroge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in positions 2 and 6 two oxygen atoms
- C07D473/0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purine ring systems with oxygen, sulphur, or nitroge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in positions 2 and 6 two oxygen atoms with radicals containing only hydrogen and carbon atoms, attached in position 1 or 3
- C07D473/0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purine ring systems with oxygen, sulphur, or nitroge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in positions 2 and 6 two oxygen atoms with radicals containing only hydrogen and carbon atoms, attached in position 1 or 3 with methyl radicals in positions 1 and 3, e.g. theophylli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茶碱的合成方法,包括:将硫酸二甲酯、6-氨基脲嘧啶、氢氧化钠溶液和水加入反应容器中,冰盐浴搅拌、过滤、水洗、干燥得到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将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乙酸和水加入反应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升温后滴加亚硝酸钠水溶液,接着先保温再搅拌过夜,然后降温、过滤、水洗、干燥得到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向氢气高压反应釜中加入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钯碳催化剂和甲醇,通入氢气后维持压力,再利用硅藻土过滤得到滤液,然后旋转蒸发得到棕色油状物,再将棕色油状物溶于三乙氧基甲烷,加热后保温,再经减压蒸馏得到茶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碱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碱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茶碱为1,3-二甲基-3,7-二氢-1H-嘌呤-2,6-二酮,又可称为二氧二甲基嘌呤、1,3-二甲基黄嘌呤、1,3-二甲黄嘌呤等,外观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其分子式为C7H8N4O2,分子量为180.16,CAS号为58-55-9,密度为1.62g/cm3,熔点为270-274℃,常温下溶于水(1:120)、乙醇(1:18)、氯仿(1:86)、氢氧化碱液、氨水、稀盐酸和稀硝酸中,微溶于乙醚。其为甲基嘌呤类药物,具有强心、利尿、扩张冠状动脉、兴奋中枢经系统等作用,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支气管炎、心脏性呼吸困难。其结构式为:
目前茶碱制备方法主要有生物提取法和化学合成法两种。其中生物提取法主要以茶叶为原料,通过萃取、树脂吸附、纯化等步骤等到茶碱,但茶碱的纯度不高。而化学合成法大部分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制备:一是采用1,3-二甲基-4-氨基-5-甲酰胺基脲嘧啶与氢氧化钠溶液在90-95℃反应,制得茶碱粗品,经热水重结晶、活性炭脱色得成品,但茶碱的收率低;二是以氰乙酸乙酯和二甲基尿素为原料,经缩合、亚硝化、还原、甲酰化、环合反应得粗品,再重结晶而得,但工艺繁杂,而且各步反应的收率低。
发明内容
基本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茶碱的合成方法,采用化学合成法得到的茶碱纯度较高,原料便宜易得,制备成本低,而且制备工艺简单,综合收率高。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茶碱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将硫酸二甲酯、6-氨基脲嘧啶、氢氧化钠溶液和水加入第一反应容器中,冰盐浴搅拌4-5h后,过滤、水洗、干燥得到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
S2、制备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将S1所得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乙酸和水加入第二反应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升温至78-82℃,然后滴加亚硝酸钠水溶液,保温28-32min,保温过程中不停搅拌,接着降温至0-2℃继续搅拌10-14h后过滤,将滤饼冷水清洗、干燥得到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
S3、制备茶碱:向氢气高压反应釜中加入S2所得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钯碳催化剂和甲醇,通入氢气使氢气高压反应釜中的压力为2.5-3.5MPa,维持压力3-4h后,利用硅藻土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旋转蒸发得到棕色油状物,旋转蒸发的温度为33-37℃,再将棕色油状物溶于三乙氧基甲烷,加热至97-100℃后,保温3.5-4.5h,经减压蒸馏得到茶碱。
其中,S2中的冷水是指温度为1-2℃的蒸馏水,S3中的三乙氧基甲烷又可以称为原甲酸三乙酯。
优选地,S1中,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30-35wt%,氢氧化钠溶液与水的体积比为5-8:24-28。
优选地,S1中,硫酸二甲酯和6-氨基脲嘧啶的摩尔比为2:1,6-氨基脲嘧啶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体积比(g/ml)为3-6:5-8。
优选地,S1中,按摩尔份将2份硫酸二甲酯、1份6-氨基脲嘧啶、浓度为31-33wt%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加入第一反应容器中,冰盐浴搅拌4.3-4.7h后,过滤、水洗、干燥得到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其中6-氨基脲嘧啶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体积比(g/ml)为4-5:6-7,氢氧化钠溶液与水的体积比为6-7:25-27。
上述S1中的硫酸二甲酯和6-氨基脲嘧啶在甲基反应中摩尔比理论值为2:1,即根据反应机理推出硫酸二甲酯和6-氨基脲嘧啶的摩尔比应为2:1;但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多加入硫酸二甲酯,使摩尔比大于2:1,从而使6-氨基脲嘧啶尽可能反应完毕,提高收率,如实施例7所示。
优选地,S2中,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与乙酸的质量体积比(g/ml)为0.8-1.2:8-12,乙酸和水的体积比为0.8-1.2:0.8-1.2。
优选地,S2中,亚硝酸钠水溶液与乙酸的体积比为1.5-2.5:4-6,亚硝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2-4mol/L,亚硝酸钠水溶液的滴加速度为18-22ml/h。
优选地,S2中,将S1所得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乙酸和水加入第二反应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升温至79-81℃,然后以19-21ml/h的滴加速度滴加浓度为2.5-3.5mol/L的亚硝酸钠水溶液,保温29-31min,保温过程中不停搅拌,接着降温至0-1℃继续搅拌11-13h后过滤,将滤饼冷水清洗、干燥得到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其中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与乙酸的质量体积比(g/ml)为0.9-1.1:9-11,乙酸和水的体积比为0.9-1.1:0.9-1.1,亚硝酸钠水溶液与乙酸的体积比为1.8-2.2:4.5-5.5。
优选地,S3中,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和钯碳催化剂的质量比为2500-2600:97-103,钯碳催化剂中钯含量为9.8-10.2wt%,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和甲醇的质量体积比(g/ml)为2-3:28-32。
优选地,S3中,甲醇和三乙氧基甲烷的体积比为2-4:4.5-5.5。
优选地,S3中,按重量份向氢气高压反应釜中加入2530-2570份S2所得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99-101份钯碳催化剂和甲醇,通入氢气使氢气高压反应釜中的压力为2.8-3.2MPa,维持压力3.3-3.7h后,利用硅藻土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旋转蒸发得到棕色油状物,旋转蒸发的温度为34-36℃,再将棕色油状物溶于三乙氧基甲烷,加热至99-100℃后,保温3.7-4.3h,经减压蒸馏得到茶碱,其中钯碳催化剂中钯含量为10wt%,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和甲醇的质量体积比(g/ml)为2.4-2.6:29-31,甲醇和三乙氧基甲烷的体积比为2.5-3.5:4.8-5.2。
本发明中茶碱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化学合成法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茶碱,而且采用硫酸二甲酯、6-氨基脲嘧啶作为起始原料,简单易得,而钯碳催化剂能促进反应快速高效进行,使本发明节能环保,还大大降低了被发明的制备成本,同时采用冰盐浴搅拌、氢气高压、旋转蒸发等方法相组合,不仅使本发明的合成工艺简单,而且综合收率比其他合成工艺的收率高,适于工业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茶碱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将硫酸二甲酯、6-氨基脲嘧啶、氢氧化钠溶液和水加入第一反应容器中,冰盐浴搅拌4-5h后,过滤、水洗、干燥得到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
S2、制备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将S1所得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乙酸和水加入第二反应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升温至78-82℃,然后滴加亚硝酸钠水溶液,保温28-32min,保温过程中不停搅拌,接着降温至0-2℃继续搅拌10-14h后过滤,将滤饼冷水清洗、干燥得到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
S3、制备茶碱:向氢气高压反应釜中加入S2所得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钯碳催化剂和甲醇,通入氢气使氢气高压反应釜中的压力为2.5-3.5MPa,维持压力3-4h后,利用硅藻土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旋转蒸发得到棕色油状物,旋转蒸发的温度为33-37℃,再将棕色油状物溶于三乙氧基甲烷,加热至97-100℃后,保温3.5-4.5h,经减压蒸馏得到茶碱。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茶碱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将硫酸二甲酯、6-氨基脲嘧啶、氢氧化钠溶液和水加入第一反应容器中,冰盐浴搅拌4h后,过滤、水洗、干燥得到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
S2、制备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将S1所得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乙酸和水加入第二反应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升温至82℃,然后滴加亚硝酸钠水溶液,保温28min,保温过程中不停搅拌,接着降温至2℃继续搅拌10h后过滤,将滤饼冷水清洗、干燥得到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
S3、制备茶碱:向氢气高压反应釜中加入S2所得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钯碳催化剂和甲醇,通入氢气使氢气高压反应釜中的压力为3.5MPa,维持压力3h后,利用硅藻土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旋转蒸发得到棕色油状物,旋转蒸发的温度为37℃,再将棕色油状物溶于三乙氧基甲烷,加热至97℃后,保温4.5h,经减压蒸馏得到茶碱。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茶碱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将硫酸二甲酯、6-氨基脲嘧啶、氢氧化钠溶液和水加入第一反应容器中,冰盐浴搅拌5h后,过滤、水洗、干燥得到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
S2、制备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将S1所得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乙酸和水加入第二反应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升温至78℃,然后滴加亚硝酸钠水溶液,保温32min,保温过程中不停搅拌,接着降温至0℃继续搅拌14h后过滤,将滤饼冷水清洗、干燥得到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
S3、制备茶碱:向氢气高压反应釜中加入S2所得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钯碳催化剂和甲醇,通入氢气使氢气高压反应釜中的压力为2.5MPa,维持压力4h后,利用硅藻土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旋转蒸发得到棕色油状物,旋转蒸发的温度为33℃,再将棕色油状物溶于三乙氧基甲烷,加热至100℃后,保温3.5h,经减压蒸馏得到茶碱。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茶碱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按摩尔份将2份硫酸二甲酯、1份6-氨基脲嘧啶、浓度为31wt%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加入第一反应容器中,冰盐浴搅拌4.7h后,过滤、水洗、干燥得到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其中6-氨基脲嘧啶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体积比(g/ml)为4:7,氢氧化钠溶液与水的体积比为6:27;
S2、制备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将S1所得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乙酸和水加入第二反应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升温至79℃,然后以21ml/h的滴加速度滴加浓度为2.5mol/L的亚硝酸钠水溶液,保温31min,保温过程中不停搅拌,接着降温至0℃继续搅拌13h后过滤,将滤饼冷水清洗、干燥得到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其中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与乙酸的质量体积比(g/ml)为0.9:11,乙酸和水的体积比为0.9:1.1,亚硝酸钠水溶液与乙酸的体积比为1.8:5.5;
S3、制备茶碱:按重量份向氢气高压反应釜中加入2530份S2所得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101份钯碳催化剂和甲醇,通入氢气使氢气高压反应釜中的压力为2.8MPa,维持压力3.7h后,利用硅藻土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旋转蒸发得到棕色油状物,旋转蒸发的温度为34℃,再将棕色油状物溶于三乙氧基甲烷,加热至100℃后,保温3.7h,经减压蒸馏得到茶碱,其中钯碳催化剂中钯含量为10wt%,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和甲醇的质量体积比(g/ml)为2.6:29,甲醇和三乙氧基甲烷的体积比为3.5:4.8。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茶碱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按摩尔份将2份硫酸二甲酯、1份6-氨基脲嘧啶、浓度为33wt%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加入第一反应容器中,冰盐浴搅拌4.3h后,过滤、水洗、干燥得到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其中6-氨基脲嘧啶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体积比(g/ml)为5:6,氢氧化钠溶液与水的体积比为7:25;
S2、制备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将S1所得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乙酸和水加入第二反应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升温至81℃,然后以19ml/h的滴加速度滴加浓度为3.5mol/L的亚硝酸钠水溶液,保温29min,保温过程中不停搅拌,接着降温至1℃继续搅拌11h后过滤,将滤饼冷水清洗、干燥得到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其中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与乙酸的质量体积比(g/ml)为1.1:9,乙酸和水的体积比为1.1:0.9,亚硝酸钠水溶液与乙酸的体积比为2.2:4.5;
S3、制备茶碱:按重量份向氢气高压反应釜中加入2570份S2所得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99份钯碳催化剂和甲醇,通入氢气使氢气高压反应釜中的压力为3.2MPa,维持压力3.3h后,利用硅藻土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旋转蒸发得到棕色油状物,旋转蒸发的温度为36℃,再将棕色油状物溶于三乙氧基甲烷,加热至99℃后,保温4.3h,经减压蒸馏得到茶碱,其中钯碳催化剂中钯含量为10wt%,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和甲醇的质量体积比(g/ml)为2.4:31,甲醇和三乙氧基甲烷的体积比为2.5:5.2。
实施例5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茶碱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按摩尔份将2份硫酸二甲酯、1份6-氨基脲嘧啶、浓度为30wt%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加入第一反应容器中,冰盐浴搅拌4.5h后,过滤、水洗、干燥得到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其中6-氨基脲嘧啶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体积比(g/ml)为6:5,氢氧化钠溶液与水的体积比为1:3;
S2、制备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将S1所得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乙酸和水加入第二反应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升温至80℃,然后以22ml/h的滴加速度滴加浓度为2mol/L的亚硝酸钠水溶液,保温30min,保温过程中不停搅拌,接着降温至0℃继续搅拌12h后过滤,将滤饼冷水清洗、干燥得到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其中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与乙酸的质量体积比(g/ml)为0.3:2,乙酸和水的体积比为3:2,亚硝酸钠水溶液与乙酸的体积比为2.5:4;
S3、制备茶碱:按重量份向氢气高压反应釜中加入2600份S2所得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97份钯碳催化剂和甲醇,通入氢气使氢气高压反应釜中的压力为3MPa,维持压力3.5h后,利用硅藻土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旋转蒸发得到棕色油状物,旋转蒸发的温度为35℃,再将棕色油状物溶于三乙氧基甲烷,加热至100℃后,保温4h,经减压蒸馏得到茶碱,其中钯碳催化剂中钯含量为10.2wt%,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和甲醇的质量体积比(g/ml)为1:16,甲醇和三乙氧基甲烷的体积比为2:5.5。
实施例6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茶碱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按摩尔份将2份硫酸二甲酯、1份6-氨基脲嘧啶、浓度为35wt%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加入第一反应容器中,冰盐浴搅拌4.5h后,过滤、水洗、干燥得到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其中6-氨基脲嘧啶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体积比(g/ml)为3:8,氢氧化钠溶液与水的体积比为5:28;
S2、制备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将S1所得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乙酸和水加入第二反应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升温至80℃,然后以18ml/h的滴加速度滴加浓度为4mol/L的亚硝酸钠水溶液,保温30min,保温过程中不停搅拌,接着降温至0℃继续搅拌12h后过滤,将滤饼冷水清洗、干燥得到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其中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与乙酸的质量体积比(g/ml)为0.2:3,乙酸和水的体积比为2:3,亚硝酸钠水溶液与乙酸的体积比为1:4;
S3、制备茶碱:按重量份向氢气高压反应釜中加入2500份S2所得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103份钯碳催化剂和甲醇,通入氢气使氢气高压反应釜中的压力为3MPa,维持压力3.5h后,利用硅藻土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旋转蒸发得到棕色油状物,旋转蒸发的温度为35℃,再将棕色油状物溶于三乙氧基甲烷,加热至100℃后,保温4h,经减压蒸馏得到茶碱,其中钯碳催化剂中钯含量为9.8wt%,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和甲醇的质量体积比(g/ml)为3:28,甲醇和三乙氧基甲烷的体积比为4:4.5。
实施例7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茶碱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将158.6mmol硫酸二甲酯(20g)、67.2mmol6-氨基脲嘧啶(8.6g)、12.6ml浓度为32wt%的氢氧化钠溶液和52ml水加入第一反应容器中,冰盐浴搅拌4.5h后,过滤、水洗、干燥得到7.14g 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
S2、制备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将5g S1所得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50ml乙酸和50ml水加入第二反应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升温至80℃,然后以20ml/h的滴加速度滴加20ml浓度为3.1mol/L的亚硝酸钠水溶液,保温30min,保温过程中不停搅拌,接着降温至0℃继续搅拌12h后过滤,将滤饼冷水清洗、干燥得到4.19g 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
S3、制备茶碱:向氢气高压反应釜中加入2.55g S2所得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100mg钯碳催化剂和30ml甲醇,通入氢气使氢气高压反应釜中的压力为3MPa,维持压力3.5h后,利用硅藻土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旋转蒸发得到棕色油状物,旋转蒸发的温度为35℃,再将棕色油状物溶于50ml三乙氧基甲烷,加热至100℃后,保温4h,经减压蒸馏得到1.42g茶碱,其中钯碳催化剂中钯含量为10wt%。
实施例1和实施例2未给出原料配比情况,即原料可以任意比例发生反应,因为比例变化通常不影响反应的进行,只是会影响到收率的高低。
实施例7的S1中制得7.14g 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收率为68.6%;S2中制得4.19g 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收率为71.3%;S3中制得1.42g茶碱,收率为78.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茶碱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将硫酸二甲酯、6-氨基脲嘧啶、氢氧化钠溶液和水加入第一反应容器中,冰盐浴搅拌4-5h后,过滤、水洗、干燥得到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
S2、制备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将S1所得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乙酸和水加入第二反应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升温至78-82℃,然后滴加亚硝酸钠水溶液,保温28-32min,保温过程中不停搅拌,接着降温至0-2℃继续搅拌10-14h后过滤,将滤饼冷水清洗、干燥得到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
S3、制备茶碱:向氢气高压反应釜中加入S2所得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钯碳催化剂和甲醇,通入氢气使氢气高压反应釜中的压力为2.5-3.5MPa,维持压力3-4h后,利用硅藻土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旋转蒸发得到棕色油状物,旋转蒸发的温度为33-37℃,再将棕色油状物溶于三乙氧基甲烷,加热至97-100℃后,保温3.5-4.5h,经减压蒸馏得到茶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茶碱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30-35wt%,氢氧化钠溶液与水的体积比为5-8:24-2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茶碱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硫酸二甲酯和6-氨基脲嘧啶的摩尔比为2:1,6-氨基脲嘧啶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体积比(g/ml)为3-6:5-8。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茶碱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按摩尔份将2份硫酸二甲酯、1份6-氨基脲嘧啶、浓度为31-33wt%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加入第一反应容器中,冰盐浴搅拌4.3-4.7h后,过滤、水洗、干燥得到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其中6-氨基脲嘧啶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体积比(g/ml)为4-5:6-7,氢氧化钠溶液与水的体积比为6-7:25-27。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茶碱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与乙酸的质量体积比(g/ml)为0.8-1.2:8-12,乙酸和水的体积比为0.8-1.2:0.8-1.2。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茶碱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亚硝酸钠水溶液与乙酸的体积比为1.5-2.5:4-6,亚硝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2-4mol/L,亚硝酸钠水溶液的滴加速度为18-22ml/h。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茶碱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将S1所得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乙酸和水加入第二反应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升温至79-81℃,然后以19-21ml/h的滴加速度滴加浓度为2.5-3.5mol/L的亚硝酸钠水溶液,保温29-31min,保温过程中不停搅拌,接着降温至0-1℃继续搅拌11-13h后过滤,将滤饼冷水清洗、干燥得到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其中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与乙酸的质量体积比(g/ml)为0.9-1.1:9-11,乙酸和水的体积比为0.9-1.1:0.9-1.1,亚硝酸钠水溶液与乙酸的体积比为1.8-2.2:4.5-5.5。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茶碱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和钯碳催化剂的质量比为2500-2600:97-103,钯碳催化剂中钯含量为9.8-10.2wt%,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和甲醇的质量体积比(g/ml)为2-3:28-32。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茶碱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甲醇和三乙氧基甲烷的体积比为2-4:4.5-5.5。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茶碱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按重量份向氢气高压反应釜中加入2530-2570份S2所得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99-101份钯碳催化剂和甲醇,通入氢气使氢气高压反应釜中的压力为2.8-3.2MPa,维持压力3.3-3.7h后,利用硅藻土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旋转蒸发得到棕色油状物,旋转蒸发的温度为34-36℃,再将棕色油状物溶于三乙氧基甲烷,加热至99-100℃后,保温3.7-4.3h,经减压蒸馏得到茶碱,其中钯碳催化剂中钯含量为10wt%,5-亚硝基-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和甲醇的质量体积比(g/ml)为2.4-2.6:29-31,甲醇和三乙氧基甲烷的体积比为2.5-3.5:4.8-5.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610152.3A CN104744470A (zh) | 2014-10-31 | 2014-10-31 | 一种茶碱的合成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610152.3A CN104744470A (zh) | 2014-10-31 | 2014-10-31 | 一种茶碱的合成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44470A true CN104744470A (zh) | 2015-07-01 |
Family
ID=53584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610152.3A Pending CN104744470A (zh) | 2014-10-31 | 2014-10-31 | 一种茶碱的合成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744470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557951A (zh) * | 2022-10-28 | 2023-01-03 | 上海万巷制药有限公司 | 一种茶碱的制备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834994C (de) * | 1943-10-26 | 1952-03-27 | Boehringer & Soehne Gmbh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1, 3-Dimethyl-4-amino-uracil |
GB796362A (en) * | 1954-11-05 | 1958-06-11 | Olin Mathieson | Preparation of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N1047866A (zh) * | 1989-06-09 | 1990-12-19 | 赫彻斯特-鲁塞尔药物公司 | N-杂芳基-嘌呤-6-胺的制备方法及其药用 |
US5510484A (en) * | 1993-04-07 | 1996-04-23 | Boehringer Ingelheim Kg | Process for preparing 1,3-dimethy-4,5-diaminouracil |
CN1997644A (zh) * | 2004-03-02 | 2007-07-11 | 神经能质公司 | 被芳基取代的嘌呤类似物 |
CN102532137A (zh) * | 2011-12-05 | 2012-07-04 | 辽宁医学院 | 8-吡唑取代黄嘌呤类a2b腺苷受体拮抗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
-
2014
- 2014-10-31 CN CN201410610152.3A patent/CN10474447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834994C (de) * | 1943-10-26 | 1952-03-27 | Boehringer & Soehne Gmbh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1, 3-Dimethyl-4-amino-uracil |
GB796362A (en) * | 1954-11-05 | 1958-06-11 | Olin Mathieson | Preparation of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N1047866A (zh) * | 1989-06-09 | 1990-12-19 | 赫彻斯特-鲁塞尔药物公司 | N-杂芳基-嘌呤-6-胺的制备方法及其药用 |
US5510484A (en) * | 1993-04-07 | 1996-04-23 | Boehringer Ingelheim Kg | Process for preparing 1,3-dimethy-4,5-diaminouracil |
CN1997644A (zh) * | 2004-03-02 | 2007-07-11 | 神经能质公司 | 被芳基取代的嘌呤类似物 |
CN102532137A (zh) * | 2011-12-05 | 2012-07-04 | 辽宁医学院 | 8-吡唑取代黄嘌呤类a2b腺苷受体拮抗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GANG LIU等: "Synthesis of novel 3,7-dihydro-purine-2,6-dione derivatives", 《SYNTHETIC COMMUNICATIONS》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557951A (zh) * | 2022-10-28 | 2023-01-03 | 上海万巷制药有限公司 | 一种茶碱的制备方法 |
CN115557951B (zh) * | 2022-10-28 | 2024-02-20 | 上海万巷制药有限公司 | 一种茶碱的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43279A (zh) | 一种别嘌醇的合成方法 | |
CN106543094A (zh) | 高纯度钆布醇的制备方法 | |
CN104262264B (zh) | 一种盐酸乌拉地尔的制备工艺 | |
CN110724145A (zh) | 一种医药中间体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方法 | |
CN105622609A (zh) | 一种利格列汀的制备方法 | |
CN101575321B (zh) | 曲美他嗪及其盐酸盐的生产方法 | |
CN105017260A (zh) | 一种西他列汀中间体三唑并吡嗪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2627608B (zh) | 解热镇痛药安乃近的制备方法 | |
CN101560183A (zh) | 5-溴-2-甲基吡啶的制备方法 | |
CN103087059B (zh) | 一种高纯度盐酸奥普力农的制备方法 | |
CN101928202A (zh) | 一种高纯度3-氯-1,2-丙二醇的生产方法 | |
CN104744467A (zh) | 一种茶碱的高收率合成方法 | |
CN105418612B (zh) | 一种多索茶碱的制备方法 | |
CN104744470A (zh) | 一种茶碱的合成方法 | |
CN102212035A (zh) | 磺胺甲氧吡嗪的制备方法 | |
CN114524771A (zh) | 一种6-羟基-2,4,5-三氨基嘧啶硫酸盐的制备方法 | |
CN110218189B (zh) | 一种阿贝西利中间体及阿贝西利的简便制备方法 | |
CN113620957B (zh) | 一种胺甲基吡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2633625B (zh) | 对氟肉桂酸的制备方法 | |
CN103739613A (zh) | 含有香豆素结构的杯[4]芳烃及其合成方法、用途 | |
CN111233864B (zh) | 一种工业化生产多索茶碱的方法 | |
CN103755706A (zh) | 一种合成叶酸的环保制备方法 | |
CN104744469A (zh) | 一种茶碱的制备方法 | |
CN101440067B (zh) | 一种药物中间体1-甲基-3-苯基哌嗪的制备方法 | |
CN101463033A (zh) | 一种二羟丙茶碱的合成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