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688808B - 一种祛痘膏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祛痘膏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88808B
CN104688808B CN201510147697.XA CN201510147697A CN104688808B CN 104688808 B CN104688808 B CN 104688808B CN 201510147697 A CN201510147697 A CN 201510147697A CN 104688808 B CN104688808 B CN 1046888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lk
powder
eliminating paste
rifampin
clindamyc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476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88808A (zh
Inventor
崔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Fux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14769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888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88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888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888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888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皮肤病用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祛痘膏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原料:盐酸特比奈芬、利福平、克林霉素、冰片、葛根粉、茯苓粉和蒲公英制备祛痘膏。本发明提供的祛痘膏中各味药配伍综合作用,对青春痘在西医中认为的致病真菌、细菌、病毒以及中医中认为致病的热、毒、湿全面治疗,疗效彻底、显著,使痤疮、粉刺、青春痘等此类皮肤病患者以低成本在短时间内得到全面治愈康复,恢复正常生活;此外,本发明提供的祛痘膏的制备方法使祛痘膏的疗效得到保障,且简便易操作、生产成本低,所得药膏携带及服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祛痘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皮肤病用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祛痘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痤疮、粉刺、青春痘等为常见常发的皮肤病,尤其是青春痘,青少年都不同程度地普遍受其困扰。痤疮、粉刺、青春痘这类皮肤病的诱因很多,主要是由于皮肤表皮的皮囊及皮脂腺发炎、受阻造成,具体从西医学角度又可分为真菌感染,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三大类。现有的祛痘方法和药物种类也很多,如:激光疗法,水杨酸、克林霉素、甲硝唑、地塞米松等西药治疗,玫瑰精油等植物精油治疗。在上述治疗方法中,激光治疗不能根除青春痘,且对皮肤组织有破坏作用;单一的西药治疗易使患者产生药物依赖,且副作用较大;植物精油治疗效果好,但治疗时间长,且价格昂贵不能为大众接受。此外,还有中药疗法,如发明专利201110421645.9公开了一种外敷使用的祛痘膏,按重量份配比关系计为:珍珠粉:石膏粉:梅片:紫草:大黄:小麦胚芽:土茯苓:犁头草:香茅:薏仁米=30:15:10:10:5:15:15:15:15:20;再如发明专利200810053192.7公开了一种祛痘膏,由下列药物组成,按重量份数计,白芨0.9-3.8份、白芷1.1~4.5份、黄芩0.7~4.1份、辛夷1~2.4份;上述这些中药从“君药臣使”角度出发,在治疗青春痘、痤疮和粉刺这类皮肤病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中药需辩证使用,其只适用于小部分患者,而且治疗周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祛痘膏及其制备方法,使痤疮、粉刺、青春痘等此类皮肤病患者以低成本在短时间内消除症状,恢复正常生活。
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祛痘膏,含有以下原料:盐酸特比奈芬、利福平、克林霉素、冰片、葛根粉、茯苓粉和蒲公英。
在本发明祛痘膏中,优选地,所述各原料用量的重量份配比如下:盐酸特比奈芬7~40份、利福平0.03~0.3份、克林霉素0.1~1.2份、冰片1~3份、葛根粉0.1~5份、茯苓粉0.1~5份、蒲公英0.1~5份。
在本发明祛痘膏中,优选地,所述各原料用量的重量份配比如下:盐酸特比奈芬20份、利福平0.3份、克林霉素0.6份、冰片2份、葛根粉1份、茯苓粉1份、蒲公英1份。
在本发明祛痘膏中,优选地,所述各原料用量的重量份配比如下:盐酸特比奈芬30份、利福平0.1份、克林霉素1份、冰片3份、葛根粉3份、茯苓粉3份、蒲公英3份。
在本发明祛痘膏中,优选地,所述各原料用量的重量份配比如下:盐酸特比奈芬7份、利福平0.03份、克林霉素0.1份、冰片1份、葛根粉0.1份、茯苓粉0.1份、蒲公英0.1份。
本发明提供了将各原料制成本发明祛痘膏的优选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上述的祛痘膏的原料配比称取盐酸特比奈芬、利福平、克林霉素、冰片、葛根粉、茯苓粉和蒲公英;
(2)将步骤(1)所称原料冰片和蒲公英分别粉碎;
(3)将步骤(1)所称葛根粉和茯苓粉与步骤(2)所得冰片粉和蒲公英份混合,搅拌均匀;
(4)将步骤(1)所称盐酸特比奈芬、利福平和克林霉素混合,并搅拌均匀;
(5)将步骤(3)所得混合原料与步骤(4)所得的混合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即得祛痘膏。
优选地,在本发明祛痘膏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原料盐酸特比奈芬为膏剂。
优选地,在本发明祛痘膏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利福平为内装橙红或暗红色粉末的胶囊剂,在所述步骤(4)中,所述利福平与盐酸特比奈芬和克林霉素混合时,使用胶囊内的粉末利福平。
优选地,在本发明祛痘膏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克林霉素为溶液剂。
优选地,在本发明祛痘膏的制备方法中,在所述步骤(3)中,所述葛根粉、茯苓粉、冰片粉和蒲公英粉均过200目筛。
本发明祛痘膏及其制备方法是发明人做了百余次实验和配方调整并根据中西药理论进行研制而得。本发明所用原料均能够从市场购得,下面对在本发明精选的上述原料介绍如下:所用原料盐酸特比奈芬、利福平和克林霉素均为西药,其中,所述盐酸特比奈芬具杀灭或抑制真菌功效,尤其是对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问题有疗效,具体选用原料时,所述盐酸特比奈芬优选盐酸特比奈芬乳膏;所述利福平对对需氧革兰阳性菌和需氧革兰阴性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均有高度抗菌活性,具体选用原料时,优选利福平胶囊;所述克林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所致的疖、痈、脓肿及其他炎症具有治疗功效,具体选用原料时,优选通过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获得;所用原料冰片性辛味苦,微寒,归心、脾、肺经,具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功效;所用原料葛根粉为粉碎后的葛根,葛根性味辛、甘、凉,归脾、胃经,具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泄及透疹功效;所用原料茯苓粉为粉碎后的茯苓,茯苓性味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具利水渗湿、健脾和安神功效;所用原料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归肝、胃经,具清热解毒、利湿通淋功效。
本发明提供的祛痘膏中各味药配伍综合作用,对青春痘在西医中认为的致病真菌、细菌、病毒以及中医中认为致病的热、毒、湿全面治疗,疗效彻底、显著,使痤疮、粉刺、青春痘等此类皮肤病患者以低成本在短时间内得到全面治愈康复,恢复正常生活;此外,本发明提供的祛痘膏的制备方法使祛痘膏的疗效得到保障,且简便易操作、生产成本低,所得药膏携带及服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祛痘膏,基于多年中西医药研究及临床经验研究而得,筛选有效药物,临床观察百余例,具有见效快、疗效稳定可靠、无毒、无副作用的特点。下面通过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的目的是说明本发明的祛痘膏可以制成的常规剂型,而非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或者影响其公开充分。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原料及其来源如下:原料盐酸特比奈芬,通过市场采购的盐酸特比奈芬乳膏获得,厂家为江苏福邦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93836,每支20g装,每克含主要成分盐酸特比奈芬0.01g;原料利福平,通过市场采购的利福平胶囊获得,厂家为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1021905,每粒胶囊内容物为橙红或暗红色粉末,每粒胶囊含利福平0.15g;原料克林霉素,通过市场采购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获得,厂家为安徽联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57741,每支2ml,每支含克林霉素0.3g;原料冰片、葛根粉、茯苓粉和蒲公英均由中药市场采购。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中,对盐酸特比奈芬乳膏直接应用,无需额外进行盐酸特比奈芬提取;对利福平胶囊,应用其胶囊中的橙红或暗红色粉末;对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直接应用,无需额外提取克林霉素。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祛痘膏,原料(g)配比为:盐酸特比奈芬20g、利福平0.3g、克林霉素0.6g、冰片2g、葛根粉1g、茯苓粉1g、蒲公英1g。
制备方法如下:
(1)按照上述的祛痘膏的原料配比称取盐酸特比奈芬、利福平、克林霉素、冰片、葛根粉、茯苓粉和蒲公英;
(2)将步骤(1)所称原料冰片和蒲公英分别粉碎;
(3)将步骤(1)所称葛根粉和茯苓粉与步骤(2)所得冰片粉和蒲公英份混合,搅拌均匀;
(4)将步骤(1)所称盐酸特比奈芬、利福平和克林霉素混合,并搅拌均匀;
(5)将步骤(3)所得混合原料与步骤(4)所得的混合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即得祛痘膏。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保障最后所得祛痘膏的疗效,所述葛根粉、茯苓粉、冰片粉和蒲公英粉均过200目筛。
所得祛痘膏的用法为:依患者患病范围涂抹,按摩至吸收,以晚上为优选用药时间,一日一次,直至症状消失。
实施例2
本发明的一种祛痘膏,原料(g)配比为:盐酸特比奈芬30g、利福平0.1g、克林霉素1g、冰片3g、葛根粉3g、茯苓粉3g、蒲公英3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所得祛痘膏的用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发明的一种祛痘膏,原料(g)配比为:盐酸特比奈芬7g、利福平0.03g、克林霉素0.1g、冰片1g、葛根粉0.1g、茯苓粉0.1g、蒲公英0.1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所得祛痘膏的用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本发明的一种祛痘膏,原料(g)配比为:盐酸特比奈芬40g、利福平0.3g、克林霉素1.2g、冰片3g、葛根粉5g、茯苓粉5g、蒲公英5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所得祛痘膏的用法同实施例1。
应用实验例
为充分表明本发明的祛痘膏对痤疮、粉刺、青春痘这类皮肤病的治疗效果,在进行临床应用前,将上述各实施例所得祛痘膏进行了动物实验,下面以采用实施例1所得的祛痘膏进行的动物实验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此。
1、实验用动物、动物来源及动物症状如下:
(1)4只普通土狗,分别编号为A、B、C、D,年龄分别为狗A10个月、狗B8个月、狗C12个月、狗D6个月,其中,狗A两耳内有破损,表现为皮肤脓疱疹,小脓疱,表现接近人面部青春痘,经化验为真菌和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狗B两耳内皮肤表现为疖肿,接近有毛发处有脱毛现象,接近人面部粉刺,经化验为真菌和肠球菌,联合感染引起;狗C和狗D两耳内均无破损和感染,均为健康正常耳;
(2)4只普通土猫,分别编号为a、b、c、d,年龄分别为猫a10个月、猫b8个月、猫c12个月、猫d16个月,其中,猫a两耳内有破损,表现为脓胞,接近人面部青春痘感染期表现,化验为链球菌和厌氧菌感染;猫b两耳内破损处表现为红肿,少量点状红疹,但不突出皮肤,经化验无细菌感染;猫c和猫d两耳内无破损和感染,均为健康正常耳。
2、治疗过程及方法如下:
先将各猫各狗耳壳内用生理盐水洗净,将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祛痘膏均匀涂抹于各猫各狗耳壳内皮肤上,并按摩促进其吸收,其中,为对比说明本发明祛痘膏的疗效,狗A和狗B左侧耳涂摸利福平乳膏,猫a和猫b左侧耳涂抹克林霉素注射液;涂药时间均为晚上,让药物在皮肤上作用12小时后,于次日早上洗掉,连续用药20天,涂药期间每日观察用药处的皮肤变化。
3、实验结果如下:
(1)本发明祛痘膏对狗C、狗D、猫c和猫d耳内皮肤无刺激、无过敏等现象表现;
(2)狗A和狗B用祛痘膏的右侧耳和用利福平的左侧耳对比,用祛痘膏的右侧耳在用药至第10天时基本彻底康复,用利福平的左侧耳用药至第20天时还有部分红肿和脱皮现象;
(3)猫a用祛痘膏的右侧耳在用药至第12天时彻底康复,而用克林霉素的左侧耳在用药至第20时还有部分脓胞和红肿存在;猫b用祛痘膏的右侧耳在用药至第5天时彻底康复,而用克林霉素的左侧耳在用药至第15天时才康复。
4、结论:通过上述动物实验表明,本发明祛痘膏对引起皮肤感染的各种真菌、细菌都有效果,尤其是对痤疮、粉刺、青春痘这类皮肤病具有显著疗效。
临床应用例
为充分表明本发明的祛痘膏对痤疮、粉刺、青春痘这类皮肤病的治疗效果,选择了病史、病情、年龄、性别相当的患者,分别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实施例4对患者进行治疗试验,用法为:一天一次,每次于晚上在清洗后的患处涂抹祛痘膏,并按摩至吸收,再于次日早晨洗净,以20天为一疗程;经300余例临床观察,在一个疗程内患者的表面症状完全消失,疼痛和不适感也明显消失,恢复正常生活,疗效显著。
以下通过涂用实施例1所得祛痘膏的典型应用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此。
应用例1
选取痤疮、粉刺和青春痘患者共100例,年龄13~37岁,其中;痤疮患者28例,含女性20例,男性8例;青春痘患者36例,含女性28例,男性8例;粉刺患者18例,含女性15例,男性3例;痘印患者18例,含女性15例,男性3例。对此100例患者采取如下治疗方案:一天一次使用本发明祛痘膏,每次于晚上在清洗后的患处涂抹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祛痘膏,并按摩至吸收,再于次日早晨洗净,以20天为一疗程,连续用药20天,一周复诊一次。
疗效评价标准包括:(1)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疼痛和不适感完全消失,恢复正常生活;(2)有效:全部或主要症状明显消除,疼痛和不适感明显消失,但还会出现轻微的症状,只部分恢复正常生活;(3)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
临床应用实验结果如下:
治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痤疮28人 20 8 0 100%
青春痘36人 28 8 0 100%
粉刺18人 15 3 0 100%
痘印18人 11 7 0 100%
由上表应用实验结果可知,本发明祛痘膏对痤疮、粉刺及青春痘这类皮肤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此外,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祛痘膏的疗效,还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对比实验,下面以现有的常用的利福平膏和克林霉素甲硝唑搽剂为例进行说明,但对比说明不限于此。
对照实验例1
选取痤疮、粉刺和青春痘患者共100例,年龄16~33岁,其中;痤疮患者35例,含女性28例,男性7例;青春痘患者28例,含女性20例,男性8例;粉刺患者25例,含女性8例,男性17例;痘印患者12例,含女性6例,男性6例。对此100例患者采取如下治疗方案:一天一次使用利福平膏,每次于晚上在清洗后的患处涂抹,并按摩至吸收,再于次日早晨洗净,以20天为一疗程,连续用药20天,一周复诊一次。
疗效评价标准包括:(1)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疼痛和不适感完全消失,恢复正常生活;(2)有效:全部或主要症状明显消除,疼痛和不适感明显消失,但还会出现轻微的症状,只部分恢复正常生活;(3)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
实验结果如下:
治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痤疮35人 10 20 5 85.7%
青春痘28人 10 14 4 85.7%
粉刺25人 15 3 7 72%
痘印12人 1 3 8 33.3%
对比上述利福平膏的实验结果与本发明祛痘膏的临床应用实验结果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祛痘膏疗效更加彻底、显著。
对照实验例2
选取痤疮、粉刺和青春痘患者共100例,年龄18~34岁,其中;痤疮患者30例,含女性23例,男性7例;青春痘患者35例,含女性28例,男性7例;粉刺患者20例,含女性7例,男性13例;痘印患者15例,含女性11例,男性4例。对此100例患者采取如下治疗方案:一天一次使用克林霉素甲硝唑搽剂,每次于晚上在清洗后的患处涂抹,并按摩至吸收,再于次日早晨洗净,以20天为一疗程,连续用药20天,一周复诊一次。
疗效评价标准包括:(1)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疼痛和不适感完全消失,恢复正常生活;(2)有效:全部或主要症状明显消除,疼痛和不适感明显消失,但还会出现轻微的症状,只部分恢复正常生活;(3)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
实验结果如下:
治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痤疮30人 10 12 8 73%
青春痘35人 12 13 0 71%
粉刺20人 2 15 3 85%
痘印15人 2 8 5 66.7%
对比上述克林霉素甲硝唑搽剂的实验结果与本发明祛痘膏的临床应用实验结果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祛痘膏疗效更加彻底、显著。
总体上,由上述应用实验结果及对比实验结果可知,本发明祛痘膏对痤疮、粉刺和青春痘这类皮肤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Claims (9)

1.一种祛痘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祛痘膏的组份与重量份配比如下:盐酸特比奈芬7~40份、利福平0.03~0.3份、克林霉素0.1~1.2份、冰片1~3份、葛根粉0.1~5份、茯苓粉0.1~5份、蒲公英0.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痘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用量的重量份配比如下:盐酸特比奈芬20份、利福平0.3份、克林霉素0.6份、冰片2份、葛根粉1份、茯苓粉1份、蒲公英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痘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用量的重量份配比如下:盐酸特比奈芬30份、利福平0.1份、克林霉素1份、冰片3份、葛根粉3份、茯苓粉3份、蒲公英3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痘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用量的重量份配比如下:盐酸特比奈芬7份、利福平0.03份、克林霉素0.1份、冰片1份、葛根粉0.1份、茯苓粉0.1份、蒲公英0.1份。
5.一种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祛痘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祛痘膏的原料配比称取盐酸特比奈芬、利福平、克林霉素、冰片、葛根粉、茯苓粉和蒲公英;
(2)将步骤(1)所称原料冰片和蒲公英分别粉碎;
(3)将步骤(1)所称葛根粉和茯苓粉与步骤(2)所得冰片粉和蒲公英份混合,搅拌均匀;
(4)将步骤(1)所称盐酸特比奈芬、利福平和克林霉素混合,并搅拌均匀;
(5)将步骤(3)所得混合原料与步骤(4)所得的混合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即得祛痘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祛痘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盐酸特比奈芬为膏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祛痘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福平为内装橙红或暗红色粉末的胶囊剂,在所述步骤(4)中,所述利福平与盐酸特比奈芬和克林霉素混合时,使用胶囊内的粉末利福平。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祛痘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克林霉素为溶液剂。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祛痘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所述葛根粉、茯苓粉、冰片粉和蒲公英粉均过200目筛。
CN201510147697.XA 2015-03-31 2015-03-31 一种祛痘膏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6888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7697.XA CN104688808B (zh) 2015-03-31 2015-03-31 一种祛痘膏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7697.XA CN104688808B (zh) 2015-03-31 2015-03-31 一种祛痘膏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88808A CN104688808A (zh) 2015-06-10
CN104688808B true CN104688808B (zh) 2019-01-04

Family

ID=53336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47697.XA Active CN104688808B (zh) 2015-03-31 2015-03-31 一种祛痘膏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888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62837A1 (en) * 2015-10-08 2017-04-13 Amd Therapeutics Llc Treatment of skin disorders by topical administration of vegf inhibitors
CN105616884A (zh) * 2016-03-23 2016-06-01 古东晖 一种治疗粉刺的膏剂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2376A (zh) * 2004-10-19 2006-04-26 白长义 恒光美白祛痘膏
CN102727795A (zh) * 2011-03-31 2012-10-17 吕维学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2376A (zh) * 2004-10-19 2006-04-26 白长义 恒光美白祛痘膏
CN102727795A (zh) * 2011-03-31 2012-10-17 吕维学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4 修订版);中国痤疮治疗指南专家组;《临床皮肤科杂志》;20150131;第44卷(第1期);52-57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的经验体会;可金平;《中国医疗美容》;20150228(第一期);117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88808A (zh) 2015-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84270A (zh) 一种消肿止痛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72241A (zh) 一种用于治疗炎症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4688808B (zh) 一种祛痘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1629B (zh) 一种治疗肛周湿疹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83652A (zh)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
CN101249184A (zh) 一种用于治疗骨质增生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281228C (zh)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86979A (zh)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60844A (zh) 一种抑菌喷剂
CN102028758A (zh) 一种具有消炎祛痘作用的中草药速效护肤液
CN101804179B (zh) 一种治疗颈椎腰椎骨质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9646B (zh) 一种用于治疗白癜风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89810C (zh) 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
CN104666420A (zh) 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
CN104257777B (zh) 一种治疗鼻炎、鼻窦炎、额窦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12650A (zh) 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外用药物
CN101361868A (zh) 一种治疗风湿的中药组合物
CN1175844C (zh) 一种治疗皮肤软组织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外用药物
CN105920175A (zh) 一种治疗皮肤湿疹瘙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156C (zh) 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
CN105125683B (zh)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84291B (zh) 一种治疗阴虚牙痛的外敷药物
CN112741863A (zh) 一种治疗皮肤创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88472B (zh) 一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擦剂
CN101804106A (zh) 一种治疗周身疾病的药垫、药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12

Address after: 030000 PA101-PA104 on the first floor of the South Building of Xin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 9 Xinhe Road, Taiyuan Civil Private District, Sh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aiyuan Fux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030013 Huilong Garden, Haojiagou Street, Yingze, Taiyuan City, Sh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ui Xiaolo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