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说明实施例。在实施例中,与说明的元件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用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重复的说明被省略。
按照实施例,无线通信装置至少支持第一无线通信方案和第二无线通信方案当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方案。第一无线通信方案要求当接收电平等于或大于物理方案的最小接收灵敏度时,把无线媒体确定为忙。该装置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第二处理单元和第三处理单元。第一处理单元被配置成当使用第二无线通信方案时,对于第二无线通信方案的最大发射功率,设定小于第一无线通信方案的最大发射功率的值,以及对于载波侦听电平,设定大于物理方案的最小接收灵敏度的值。第二处理单元被配置成利用载波侦听电平来进行载波侦听。第三处理单元被配置成经由第二处理单元来控制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下面以IEEE 802.11无线LAN作为基于载波侦听的无线通信方案的例子,说明各个实施例。当然,实施例也适用于其它无线通信方案。
IEEE 802.11涉及多个频带。在IEEE 802.11中,为所述多个频带中的每个频带提供物理层(PHYsical;PHY)规范。作为相对于PHY规范的更高层规范,提供媒体接入控制(MAC)层规范。
例如,802.11a规定5-GHz频带,802.11g规定2.4-GHz频带,802.11n规定2.4-GHz和5-GHz频带。此外,正在标准化过程中的802.11ad将规范60-GHz频带(毫米波频带)。
这些PHY规范包括关于载波侦听电平的规范。当收到等于或大于规定的载波侦听电平的功率时,要求无线通信装置确定媒体(空闲信道评估;CCA)忙。更具体地说,当收到无线通信装置所支持的支持PHY信号时,假如信号的接收电平(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等于或大于与该PHY方案相对应的最小接收灵敏度,要求无线通信装置确定媒体(CCA)忙。否则(例如,如果无线通信装置收到不被认为是基于所支持的PHY方案的信号、基于与支持的PHY方案不同的PHY方案的信号、或者仅仅是噪声),假如接收电平等于或大于上述最小接收灵敏度加上固定值,要求无线通信装置确定媒体(CCA)忙。按照IEEE802.11无线LAN,所述固定值基本上被规定为20dB。载波侦听电平的调整将在下面说明,在本说明中,载波侦听电平指的是当收到基于支持的PHY方案的信号时所使用的载波侦听电平(不加所述固定值的载波侦听电平)。
现在,将说明检测PHY方案的技术。用于传送PHY分组的PHY方案是在PHY分组的PHY报头中说明的。从而,如果接收信号是PHY分组,那么无线通信装置能够参照PHY报头来确定接收的信号是否基于所支持的PHY方案。
(第一实施例)
如图1中所示,按照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更高层处理单元100、MAC处理单元10、PHY处理单元40、变频电路50和天线60。
更高层处理单元100执行MAC层之上的更高层的处理。所述更高层处理单元能够与MAC处理单元10交换信号。
MAC处理单元10执行MAC层的处理。如上所述,MAC处理单元10能够与更高层处理单元100交换信号。MAC处理单元10还能够与PHY处理单元40交换信号。MAC处理单元10包括接收处理单元20和发射处理单元30。
PHY处理单元40执行PHY层的处理。如上所述,PHY处理单元40能够与MAC处理单元10交换信号。PHY处理单元40经变频电路50连接到天线60。变频电路50进行上变频/下变频,以便交换信号。
在图1或其它附图中,示出了单个天线60,然而当然可以设置多个天线60。此外,可以设置多个不同的PHY处理单元40,并且可以设置与相应的PHY处理单元40对应的接收处理单元20和发射处理单元30。此外,可以设置包含多个PHY处理单元40的公用处理单元。
此外,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包括作为如图1中所示组件的天线60(无线通信装置与天线60一体化)。从而,可以减小天线60的实现面积。此外,在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中,接收处理单元20和发射处理单元30共用天线60,如图1中所示。接收处理单元20和发射处理单元30共用的天线允许图1中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紧凑实现。当然,也可不同于图1中所示地构成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
当发射信号时,PHY处理单元40从发射处理单元30接收MAC帧。PHY处理单元40执行诸如对MAC帧编码,以把MAC帧转换成PHY分组的处理。变频电路50把PHY分组转换成所需频带(例如,60-GHz毫米波频带)的无线信号。在信号发射期间,PHY处理单元40向MAC处理单元10(更准确地说,向接收处理单元20)输出指示媒体忙的信号。
当接收信号时,变频电路50把天线60所接收的无线信号转换成所需频带(PHY处理单元40能够处理的基带)的信号。PHY处理单元40接收基带的接收信号,以检测信号的接收电平,同时确定信号的PHY方案。PHY处理单元40按照PHY方案来选择载波侦听电平。PHY处理单元40比较选择的载波侦听电平和接收电平。如果接收电平等于或大于选择的载波侦听电平,那么PHY处理单元40向MAC处理单元10(更准确地说,接收处理单元20)输出指示媒体(CCA)忙的信号。否则,PHY处理单元40向MAC处理单元10(更准确地说,接收处理单元20)输出指示媒体(CCA)空闲的信号。如果接收的信号基于适当的PHY方案(即,无线通信装置所支持的PHY方案),那么PHY处理单元40进行解码处理(除去前置码和PHY报头的处理)等以提取净荷。PHY处理单元40把净荷作为MAC帧传给接收处理单元20。此外,在把MAC帧传给接收处理单元20之前,PHY处理单元40通知接收处理单元20将开始PHY分组的接收。在把MAC帧传给接收处理单元20之后,PHY处理单元40通知接收处理单元20PHY分组的接收已结束。此外,如果接收的PHY分组正常(未检测到错误),那么PHY处理单元40通知接收处理单元20PHY分组的接收已结束,并向接收处理单元20传送指示媒体空闲的信号。当在接收的分组中检测到错误时,PHY处理单元40通知接收处理单元20检测到错误。
MAC处理单元10处理3种MAC帧:数据帧、控制帧和管理帧,并执行关于MAC层规定的各种处理。下面将说明这3种MAC帧。
管理帧用于管理与其它无线通信装置的通信链路。例如,管理帧包括用于报告构成无线通信组所需的组属性和同步信息的信标帧和与其它无线通信装置交换的供认证或建立通信链路的帧,所述无线通信组是基于IEEE 802.11的基本服务集(BSS)。
数据帧用于向具有与该无线通信装置建立的通信链路的另一个无线通信装置传送数据。例如,用户操作相关的应用程序,从而在图1中的无线通信装置中生成数据。所述数据由数据帧携带。具体地说,生成的数据从更高层处理单元100传给发射处理单元30。在发射期间,所述数据作为净荷被携带在数据帧的帧体字段中。此外,当收到数据帧时,接收处理单元20提取并处理帧数据字段中的信息,作为数据。接收处理单元20随后把处理后的信息传给更高层处理单元100。这使应用程序可以进行诸如数据写入或再现的操作。
控制帧用于与另一个无线通信装置的管理帧和数据帧的发射和接收(交换)期间的控制。控制帧包括与另一个无线通信装置交换,以便在开始交换管理帧和数据帧之前,保留所述媒体的RTS(请求发送)帧和CTS(允许发送)帧。此外,控制帧包括为了确认接收的管理帧和数据帧的交付而传送的ACK(确认)帧和BA(块确认)帧。
在发射MAC帧之前,MAC处理单元10需要获得关于所述媒体的接入权(传送权)。发射处理单元30根据来自接收处理单元20的载波侦听信息(下面说明),调整发射定时。发射处理单元30按照所述发射定时,向PHY处理单元40发出发射指令,并把MAC帧传给PHY处理单元40。除了发出发射指令之外,发射处理单元30可向PHY处理单元40指示用于发射的调制方案和编码方案。此外,发射处理单元30可向PHY处理单元40指示发射功率。一旦获得接入权,MAC处理单元10能够连续地与另一个无线通信装置交换MAC帧,尽管媒体占用时间、QoS(服务质量)属性等受到限制。例如,当无线通信装置传送预定帧,并从另一个无线通信装置正确地收到响应帧时,获得所述接入权。当预定帧被另一个无线通信装置接收时,在经过了最小帧间隔时间(短间隔帧空间)之后,该另一个无线通信装置传送响应帧。
接收处理单元20管理载波侦听信息。载波侦听信息包括涉及与PHY处理单元40的输入相对应的媒体忙/闲状态的物理载波侦听信息和基于在接收帧中描述的媒体保留时间的虚拟载波侦听信息。如果这些各项信息之一指示忙状态,那么在该状态期间,禁止信号传送。在IEEE 802.11中,在MAC报头中的所谓持续时间/ID字段中描述媒体保留时间。当收到预定给另一个无线通信装置(而不是给当前无线通信装置)的MAC帧时,MAC处理单元10确定对从包含该MAC帧的PHY分组结束起的媒体保留时间来说,媒体虚拟上是忙的。虚拟地确定媒体将忙或者媒体虚拟地忙的时段的机制被称为NAV(网络分配矢量)。
如下所述,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基于利用依照上述PHY方案的最小接收灵敏度的载波侦听(CCA)的正常无线通信方案,从而实现能够与正常无线通信方案共存的邻近通信方案。为方便起见,下面把正常无线通信方案称为正常方案(或者可称为非邻近方案)。能够与正常无线通信方案共存的邻近无线通信方案被称为邻近方案。
如下所述,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可支持关于特定频带的方案,或者可以是混合的,并支持关于多个频带的方案。此外,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可支持邻近方案和正常方案(例如,无线LAN)。在下面的说明中,假定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至少支持基于正常无线LAN方案的邻近方案。这里,所述邻近方案被认为是这样的:通信范围限于约几厘米(例如,3厘米),并且在该通信范围内能够实现通信。
该无线通信装置控制最大发射功率以便限制通信范围。例如,当无线通信装置使用毫米波频带时,可以假定:传播损耗是自由空间传播损耗+10dB,以及对于发射和接收两者,天线增益都为0dB。这里,无线通信装置选择系统中具有最低接收灵敏度的预定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来传送基本管理帧,例如信标。该MCS被称为MCS0,其接收灵敏度被假定为-78dBm。另一方面,无线通信装置选择与MCS0相比涉及更大接收灵敏度的MCS1-MCS12之一来传送包括数据帧在内的其它各帧。在MCS1-MCS12之中,MCS1被假定具有-68dB的最小接收灵敏度。此外,MCS0被假定不同于基于PHY方案的差异的MCS1-MCS12。
例如,假定如果无线通信装置选择MCS0,那么发射功率需要为-30dBm,以便把距离发射源3厘米处的接收电平设定为-78dBm。另一方面,假定如果无线通信装置选择MSC4,那么发射功率需要为-16dBm,以便把距离发射源3厘米处的接收电平设定为-64dBm(MCS4的接收灵敏度-64dBm比MSC0的接收灵敏度-78dBm大14dB,从而发射功率需要被增大14dB)。当发射功率为-16dBm时,载波侦听(CCA)指示忙状态的距离,即,接收电平超过MCS1的接收灵敏度-68dBm的距离例如为5厘米。即,与当无线通信装置使用MSC0时的情况相比,载波侦听(CCA)指示忙的距离增大。如果需要预定通信范围内的最小传输速率,那么无线通信装置可选择能够实现要实现的传输速率的MSC之一,并设定最大发射功率,使得在预定通信范围的边缘获得最小接收灵敏度。随后,无线通信装置可以排他地选择该MCS或者具有更高传输速率的任何其它MCS,并通过等于或低于设定的最大发射功率的发射功率进行发射。即,无线通信装置的最大发射功率小于正常方案的发射功率。
基于正常方案的发射功率通常在约0dBm和数十dBm之间。即,如关于MSC0和MCS1-MSC4举例说明的一样,上面说明的受控发射功率比正常方案的发射功率低大约数十dBm。
此外,与共存的正常方案相比,通过控制最大发射功率来限制通信范围的方案处于劣势位置。例如,假定布置两个无线通信装置(在本实施例中,这两个无线通信装置之一被称为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另一个被称为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以10dBm的发射功率发射信标帧,第一无线通信装置以限于-30dBm的最大发射功率发射信标帧。当第二无线通信装置选择MSC0并以10dBm的发射功率发射信标帧时,在距离发射源3厘米处的接收电平等于-78dBm的接收灵敏度。从而,如果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和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3厘米,那么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处的接收电平等于或大于-78dBm。即,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确定CCA忙。另一方面,当第一无线通信装置选择MSC0并以-30dBm的发射功率发射信标帧时,在距离发射源3厘米处的接收电平等于-78dBm的接收灵敏度。因此,如果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和第一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距离大于3厘米,那么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处的接收电平小于-78dBm。即,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确定CCA空闲。从而,在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发射信号的时候,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检测到干扰,并且不能发射其信号。另一方面,在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发射信号的时候,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未检测到干扰,并且能够发射其信号。因此,与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相比,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更难以获得传送权。在这个意义上,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次于第二无线通信装置。
从而,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实现下面说明的邻近方案。例如,所述邻近方案限制最大发射功率,同时利用比正常方案高的载波侦听电平。即,当使基于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远离基于正常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到下述程度时:基于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不干扰基于正常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当基于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发射信号时,基于正常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不确定CCA忙),即使从基于正常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收到信号,基于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也不会把所述信号检测为干扰。具体地说,PHY处理单元40避免确定CCA忙并向MAC处理单元10(更准确地说,接收处理单元20)提供相应通知。邻近方案被假定利用与正常方案的PHY方案相同的PHY方案(相同的PHY分组格式和相同的MCS集)。此外,假定要求邻近方案在距离发射源3厘米处实现MCS0的发射速率。
现在将参考图2,说明基于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所使用的载波侦听电平。假定基于正常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选择MCS0,以10dBm的发射功率发射信号,而基于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选择MCS0,以0dBm的发射功率发射信号(即,邻近方案的最大发射功率被限制为0dBm)。此外,假定传播损耗是自由空间传播损耗+10dB,以及对于发射和接收来说,天线增益均为0dB。在图2中,无线通信装置被表示成STA(站)。当基于正常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和基于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距离为1米时,基于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利用选择的MCS0发射的信号被基于正常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以-78dBm的接收电平接收。从而,如果这两个无线通信装置彼此相隔大于1米的距离,那么基于正常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不会依据来自基于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的信号而确定CCA忙。从而,基于正常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能够发射信号。
现在将讨论基于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所使用的载波侦听电平;调整所述载波侦听电平,以便在基于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和基于正常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彼此相隔大于1米的距离的时候,使这些无线通信装置可以平等地共存。当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距离为1米时,通过有选择地利用MCS0由基于正常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发射的信号被基于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以-68dBm的接收电平接收。-68dBm的接收电平大于MCS0所需的接收电平,即,-78dBm。根据上述例子显而易见,对于通过有选择地利用MCS0以10dBm的发射功率发射的信号,只在距离发射源3米的距离处获得-78dBm的接收灵敏度。从而,即使基于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位于距离基于正常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稍大于1米的地方,基于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也根据来自基于正常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的信号,确定CCA忙,因为这种情况下的接收电平大于-78dBm。
因此,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把载波侦听电平设定成例如大于-68dBm,以便避免即使在上述情况下也确定CCA忙。假定邻近方案的最大通信范围为3厘米,并且对于通过有选择地利用MCS0以0dBm的发射功率发射的信号,在距离发射源3厘米处接收电平为-48dBm。在这些条件下,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把MCS0的载波侦听电平设定为-48dBm。即,当接收电平等于或大于-48dBm时,PHY处理单元40确定CCA忙,并且PHY处理单元40通知MAC处理单元10CCA忙。随后,PHY处理单元40从当接收电平等于或大于-48dBm时相继接收的PHY分组中提取净荷。PHY处理单元40随后把净荷作为MAC帧传给MAC处理单元10。
即使接收电平稍微小于-48dBm,无线通信装置也可成功地接收相应信号,因为与无线通信装置的接收性能(接收灵敏性)相比,该接收电平足够高。然而,当接收电平低于-48dBm时,PHY处理单元40避免确定CCA忙(即,确定CCA空闲)并通知MAC处理单元10CCA忙。此外,PHY处理单元40避免把PHY分组的净荷传给MAC处理单元10。从而,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在基于来自以等于或大于-48dBm的接收电平成功接收的PHY分组的MAC帧的MAC电平,进行上述虚拟载波侦听。
下面说明为利用MCS1或任何更高的MCS接收PHY分组而进行的操作。
首先,将讨论其中MCS0和剩余的MCS1-MCS12被归类到相同PHY方案中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无线通信装置可以使用-48dBm作为所有MCS的载波侦听电平。即,如果关于任何MCS的接收电平等于或大于-48dBm,那么PHY处理单元40可确定CCA忙,否则确定CCA空闲。
下面,将讨论其中MCS0和剩余的MCS1-MCS12被归类到不同PHY方案中的情况。如上所述,当MCS1的最小接收灵敏度-68dBm被用作正常方案的载波侦听电平时,MCS0和用于正常方案的MCS1之间的载波侦听电平的差值为10dB。然而,如上所述,如果发射功率被限制为0dBm,那么在距离发射源3厘米处的接收电平为-48dBm(即,邻近方案中的MCS0的载波侦听电平)。该接收电平比基于正常方案的MCS1的最小接收灵敏度大20dB之多。从而,在邻近方案中,即使MCS1的载波侦听电平被设定为-48dBm(与MCS0的载波侦听电平相同的值),无线通信装置也能够充分接收MCS1信号。
即,如果邻近方案中的具有最小传输速率的MCS(例如,MCS0)的最小接收灵敏度(例如,-78dBm)和给定MCS(例如,MSC1)的最小接收灵敏度(例如,-68dBm)之间的差(例如,10dB)等于或小于正常方案的载波侦听电平(例如,-78dBm)和邻近方案的载波侦听电平(例如,-48dBm)之间的差(例如,30dBm),那么无线通信装置能够接收基于给定MCS的信号。另一方面,如果邻近方案中的具有最小传输速率的MCS的最小接收灵敏度和给定MCS的最小接收灵敏度之间的差大于正常方案和邻近方案之间的载波侦听电平的差,那么与具有最小传输速率的MCS的通信范围(例如,3厘米)相比,所述给定MCS的通信范围较窄。MCS的通信范围随着传输速率的增大而减小类似于所谓的链路自适应,从而不会造成问题。因此,即使MCS0和剩余的MCS1-MCS12被归类到不同的PHY方案中,无线通信装置也可使用邻近方案的单个载波侦听电平(例如,-48dBm)。即,如果任意MCS的接收电平等于或大于-48dBm,那么PHY处理单元40可确定CCA忙,否则确定CCA空闲。
此外,如上所述,当收到除基于所支持的PHY方案的信号以外的信号时,无线通信装置利用最小接收灵敏度加20dB作为载波侦听电平。然而,即使向MCS1的最小接收灵敏度(-68dBm)增加20dB也不会产生大于邻近方案的载波侦听电平-48dBm的载波侦听电平。从而,即使在考虑上述固定值的情况下,无线通信装置也可使用邻近方案的单个载波侦听电平(例如,-48dBm)。即,如果任意MCS的接收电平等于或大于-48dBm,那么PHY处理单元40确定CCA忙,否则确定CCA空闲。
在正常方案中,MCS0和剩余的MCS1-MCS12被归类到不同PHY方案中的原因之一如下所述:通常,在毫米波频带通信中,用于数据帧交换的PHY方案(即,MCS1-MCS12任意之一)利用高天线增益(方向性)。这里,MCS0被设计成覆盖宽广通信范围,以便允许周围的无线通信装置知道一个无线通信装置组的存在的PHY方案。具体地说,MCS0被设计成具有在实际意义上在毫米波频带中可实现的最宽广方向性范围(即,准全向性)的鲁棒PHY方案。另一方面,MCS1-MCS12是按照主动利用方向性以允许无线通信装置实际交换数据帧的策略设计的。具体地说,MCS1-MCS12被设计成其中进行方向性训练以增大天线增益,从而提供高传输速率的PHY方案。
另一方面,对邻近方案来说,通常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通信对等体的发现、通信链路的建立、和数据帧的交换。因此,可按照不一定主动利用方向性的策略来设计PHY方案。即,与正常方案相反,邻近方案可不被设计成按照MCS0来传送诸如信标帧的管理帧,而是可被设计成像数据帧的情况中那样,按照MCS1-MCS12任意之一来传送管理帧。在这种情况下,邻近方案不利用MCS0,而利用一个PHY方案(MCS1-MCS12之一)。然而,上述说明可用语句“要求邻近方案在距离发射源3厘米处实现MCS1的传输速率”来替换。
此外,邻近方案可被设计成取决于对传输速率的要求,只用于MCS1-MCS12中的一些。另外在这种情况下,无线通信装置可提供比使用的PHY方案中的最小接收灵敏度大的一个载波侦听电平,并根据载波侦听电平的值来确定CCA的忙/空闲状态。
如上所述,按照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利用与正常方案相比,限制为较小值的最大发射功率(例如,对正常方案来说,最大发射功率为10dBm,而对邻近方案来说,最大发射功率为0dBm),以及比正常方案的载波侦听电平大的载波侦听电平(例如,对正常方案来说,载波侦听电平为-78dBm,而对邻近方案来说,载波侦听电平为-48dBm),按照邻近方案来进行邻近无线通信。因此,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使与来自另一个无线通信装置的信号的干扰的检测基础与正常方案相比更严格(更不灵敏)。这防止了基于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劣于基于正常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即,基于正常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和基于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能够平等地共存。
根据上面的说明显而易见,如果非常接近利用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来布置基于正常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那么会发生下述情况。即使该无线通信装置被设定成具有邻近方案的较高载波侦听电平,该无线通信装置仍然检测到干扰。在这种情况下,理想的是使该无线通信装置转换到无干扰的另一个频率信道。这也适用于在基于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开始无线通信之后,基于正常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在附近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当然,这同样适用于利用邻近方案并且属于不同BSS的无线通信装置位于彼此极其接近的情况。总之,这些现象与利用正常方案并且属于不同BSS(即,无线通信组)的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干扰类似。因此,对于所述现象,可以采取与对于利用正常方案并且属于不同BSS的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干扰所采取的措施类似的措施。即,可以适当地应用正常方案中的干扰检测、BSS的频率信道的改变,等等。
另一方面,邻近方案的载波侦听电平和最大发射功率可由控制MAC处理单元10的功能单元(例如,下面说明的MAC/PHY管理单元70)或者所述功能单元的一部分被并入其中的MAC处理单元10来设定。另一方面,邻近方案的载波侦听电平和最大发射功率可被自动地设定,或者按照诸如用户的人的指令来设定,如果使用邻近方案的话。
(第二实施例)
按照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补充按照上面说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支持上述邻近方案和正常方案,并且能够按照根据需要选择的方案之一来工作。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默认地选择正常方案。
如图3中所示,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更高层处理单元100、MAC处理单元10、PHY处理单元40、变频电路50、天线60和MAC/PHY管理单元70。
MAC/PHY管理单元70分别连接到更高层处理单元100、MAC处理单元10(更具体地说,接收处理单元20和发射处理单元30)、和PHY处理单元40。MAC/PHY管理单元70管理无线通信装置中的MAC和PHY操作。
MAC/PHY管理单元70对应于IEEE 802.11无线LAN中的SME(站管理实体)。MAC/PHY管理单元70和MAC处理单元10之间的接口对应于IEEE 802.11无线LAN中的MLME SAP(MAC子层管理实体服务接入点)。MAC/PHY管理单元70和PHY处理单元40之间的接口对应于IEEE 802.11无线LAN中的PLME SAP(物理层管理实体服务接入点)。
图3中,MAC/PHY管理单元70被示出包括互成一体的用于MAC管理的功能单元和用于PHY管理的功能单元。然而,可按照不同的方式来实现MAC/PHY管理单元70,只要MAC/PHY管理单元70能够实现下述操作。
MAC/PHY管理单元70保持管理信息库(MIB)。MIB保持各种信息,以便实现邻近方案。
例如,MIB保持指示无线通信装置是否按照邻近方案工作(无线通信装置是否选择邻近方案的属性)的属性。这种属性可被命名为例如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Enabled。当无线通信装置利用邻近方案时,对该属性设定TRUE值。当无线通信装置利用正常方案时,对该属性设定FALSE值。如上所述,所述属性被默认地设定为FALSE(正常方案)。
例如,当用户选择邻近方案的应用时,经更高层处理单元100向MAC/PHY管理单元70提供把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Enabled属性的值重写为TRUE的指令。按照该指令,MAC/PHY管理单元70把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Enabled属性的值重写为TRUE。另一方面,如果更高层处理单元100根据某个算法选择了邻近方案,那么重写指令可被提供给MAC/PHY管理单元70。此外,如果用户选择了邻近方案,那么更高层处理单元100可把重写指令提供给MAC/PHY管理单元70,或者MAC/PHY管理单元70自发地进行重写。
配置成只支持正常方案(换句话说,配置成不支持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不保持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Enabled属性(不需要保持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Enabled属性)。
此外,MIB保持分别规定用于邻近方案的最大发射功率和载波侦听电平的属性。规定最大发射功率的属性可被命名为例如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MaximumTransmitPowerLevel。规定载波侦听电平的属性可被命名为例如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CarrierSenseLevel。按照上述第一实施例,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MaximumTransmitPowerLevel属性的值被设定为例如0dBm。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CarrierSenseLevel属性的值被设定为例如-48dBm。这两个属性值可以是固定的,或者可由更高层处理单元100等改变。
另一方面,代替规定用于邻近方案的最大发射功率和载波侦听电平,本实施例可提供规定其它参数的属性。例如,代替邻近方案的最大发射功率,可以准备规定邻近方案的最大发射功率低于正常方案的最大发射功率的量(例如,按照第一实施例,所述量是10dB)的属性。代替邻近方案的载波侦听电平,可以准备规定邻近方案的载波侦听电平大于PHY方案的最小接收灵敏度的量(例如,按照第一实施例,所述量是30dB)的属性。
如果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Enabled属性的值为TRUE,那么PHY处理单元40按照邻近方案工作。即,PHY处理单元40进行传输,使得发射功率等于或低于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MaximumTransmitPowerLevel属性的值。此外,PHY处理单元40根据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CarrierSenseLevel属性的值,确定CCA是忙还是空闲。
另一方面,如果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Enabled属性的值为FALSE,那么PHY处理单元40按照正常方案工作。即,PHY处理单元40进行传输,使得发射功率等于或低于正常方案的最大发射功率。此外,PHY处理单元40根据PHY方案的最小接收灵敏度,确定CCA是忙还是空闲。正常方案的最大发射功率最好也被保持在MIB中。规定正常方案的最大发射功率的属性可被命名为例如dot11MaximumTransmitPowerLevel。
PHY处理单元40所使用的发射功率可被固定为邻近方案或正常方案的最大发射功率。另一方面,MAC处理单元10(更具体地说,发射处理单元30)可规定等于或小于邻近方案或正常方案的最大发射功率的发射功率,并把规定的发射功率通知PHY处理单元40。另一方面,用户可规定等于或小于邻近方案或正常方案的最大发射功率的发射功率。在这种情况下,可经由MAC/PHY管理单元70把用户规定的发射功率传递给PHY处理单元40。
此外,MIB不一定需要被保持在MAC/PHY管理单元70中。例如,MIB可被保持在公用存储单元(图中未示出)中。保持在公用存储单元中的MIB可被设计成使得所述MIB能够被MAC/PHY管理单元70、MAC处理单元10和PHY处理单元40参照(读取),并且MAC/PHY管理单元70能够重写可重写的属性。
如上所述,在按照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中,MIB保持邻近方案的各种属性。因此,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能够支持邻近方案和正常方案两者,并通过选择方案之一来恰当地工作。
(第三实施例)
按照第三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补充按照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将说明基于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组(例如,IEEE 802.11中的BSS)的形成和维护。即,按照本实施例,配置成支持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形成邻近方案的BSS。
通常,在IEEE 802.11中,当形成BSS时,存在两种无线通信装置:一种无线通信装置传送信标帧(管理帧)(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起见,提供这种功能的无线通信装置被称为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另一种无线通信装置接收信标帧(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起见,提供这种功能的无线通信装置被称为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根据接收的信标帧中的信息,调整其操作,使得所述操作与BSS的属性相符。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还使其信息(例如,后面说明的定时器值)与信标帧中的同步信息同步。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在形成BSS之前的时段(即,当加入BSS的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不在场时的时段)内和形成BSS之后的时段内,定期传送信标帧,以便形成和维护BSS。
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可根据接收的信标帧,搜索第一无线通信装置(这种搜索是所谓的被动扫描)。另一方面,为了减小搜索时间,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可通过传送用于搜索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管理帧(例如,IEEE 802.11中的探测请求帧),然后接收来自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响应帧(例如,IEEE 802.11中的探测响应帧),来搜索第一无线通信装置(这种搜索是所谓的主动扫描)。探测响应帧携带与信标帧中的信息类似的信息。从而,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能够获得探测响应帧的所需信息,而不是从信标帧获得所需信息。
信标帧基本上是全向传送的。然而,在毫米波频带中,取决于设计,预期天线方向图是准全向的。在这种情况下,无线通信装置需要使其天线方向图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匹配。因此,配置成进行主动搜索(例如配置成传送探测请求)的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可最初向第一无线通信装置传送信标帧。
这里,基于邻近方案的BSS是由利用邻近方案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构成的无线通信组。因此,除了少数例外,不支持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不能加入基于邻近方案的BSS。
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在为基于邻近方案的BSS传送的信标帧/探测响应帧的帧体字段中,携带指示BSS具有邻近方案的属性的信息。因此,当收到信标帧/探测响应帧时,无线通信装置能够确定搜索的BSS是否基于邻近方案。
在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中,MAC处理单元10包括MAC公用处理单元15,如图4中图解所示。MAC公用处理单元15与MAC/PHY管理单元70交换信号。具体地说,MAC公用处理单元15接收来自MAC/PHY管理单元70的指令。随后,MAC公用处理单元15把该指令转换成适合于接收处理单元20和发射处理单元30的指令,并输出作为结果的指令。此外,MAC公用处理单元15连接到更高层处理单元100。从而,MAC公用处理单元15居间传递从接收处理单元20到更高层处理单元100的接收数据和从更高层处理单元100到发射处理单元30的发射数据。
下面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操作,当无线通信装置在为基于邻近方案的BSS传送的信标帧/探测响应帧的帧体字段中,携带指示BSS具有邻近方案的属性的信息时,进行所述操作。
在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中,和上述第二实施例的情况一样,MIB保持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Enabled属性。当MAC/PHY管理单元70输出开始BSS(的形成)的指令(例如,IEEE802.11中的被称为MLME-START.request的原语)时,开始传送信标帧的处理。当收到所述指令时,MAC公用处理单元15参照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Enabled属性的值。如果该值为TRUE,那么MAC公用处理单元15生成携带指示BSS具有邻近方案的属性的信息的帧体。MAC公用处理单元15随后定期地向发射处理单元30提供传送包含该帧体的信标帧的指令。传送信标帧的间隔(信标间隔或信标期)在例如上面说明的开始BSS的指令中规定。另一方面,可在MIB中规定信标间隔,在这种情况下,MAC公用处理单元15可参照MIB。根据来自接收处理单元20的载波侦听信息,发射处理单元30经由PHY处理单元40、变频电路50和天线60传送信标帧。
另一方面,当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从另一个无线通信装置(对应于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收到探测请求帧时,接收处理单元20把探测请求帧传给MAC公用处理单元15。如果在探测响应帧的帧体中规定的要求被满足,那么MAC公用处理单元15生成探测响应帧的帧体,并把所述探测响应帧的帧体传给发射处理单元30。然而,MAC公用处理单元根据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Enabled属性的值,生成探测响应帧的帧体。具体地说,如果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Enabled属性的值为TRUE,那么MAC公用处理单元15需要生成保持指示BSS具有邻近方案的属性的信息的帧体。根据来自接收处理单元20的载波侦听信息,发射处理单元30经由PHY处理单元40、变频电路50和天线60传送探测响应帧。
可按照下面例举的方式,把指示BSS具有邻近方案的属性的信息插入信标帧/探测响应帧的帧体字段中。一种可能的定义是:如果在正常方案中,设置指示BSS的属性的字段,并且包括保留部分,那么保留位置可被用于携带所述信息。例如,作出下述假设:邻近方案只用于毫米波频带,邻近方案所基于的正常方案存在于毫米波频带中,作为信息元素在信标帧/探测响应帧的帧体字段中设置表示毫米波频带中的操作的属性的字段,以及保留表示操作属性的字段中的至少一个比特。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可能的定义是:可以利用保留的比特来代表指示操作中的BSS是否具有邻近方案的属性的信息。即,如果操作中的BSS具有邻近方案的属性,那么MAC公用处理单元15把所述比特的值设为1,否则(例如,如果操作中的BSS具有正常方案的属性),那么使所述比特的值保持不变(即,0)。
配置成支持邻近方案(并且对应于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无线通信装置能够通过例如提取表示毫米波频带中的操作的属性的IE,从而参照所述比特的值(该信息指示BSS是否具有邻近方案的属性),来识别BSS是否按照邻近方案工作。另一方面,配置成不支持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可忽略指示BSS是否具有邻近方案的属性的信息的所述比特的值,因为无线通信装置不需要识别所述比特。或者,配置成不支持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可识别在应被保留,即,应被设定为0的比特中设定了1。无线通信装置随后可确定所述BSS要求该无线通信装置不支持的无线通信方案,从而避免加入该BSS。
下面,说明当加入BSS时,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即,至少支持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操作。
当确定搜索BSS时,MAC/PHY管理单元70向MAC公用处理单元15输出搜索BSS的指令。该搜索指令对应于IEEE 802.11中的MLME-SCAN.request原语。该原语包括图6中图解说明的参数。
当扫描类型参数指示被动扫描时,MAC公用处理单元15参照信道列表参数,并指令PHY处理单元40转换到指定的频率信道。随后,MAC公用处理单元15收集在等于或大于最小信道时间并且等于或小于最大信道时间的时段内,经由PHY处理单元40和接收处理单元20接收的管理帧中的信标帧的信息。这里,如果搜索BSS的指令包括关于目标条件的限制,那么MAC公用处理单元15仅仅收集满足所述目标条件的信标帧的信息。如果在信道列表中指定了多个频率信道,那么MAC公用处理单元15对每个指定的频率信道,进行上述被动扫描操作。一旦一系列的被动扫描操作结束,MAC公用处理单元15就把收集的信标帧的信息传给MAC/PHY管理单元70。
另一方面,当扫描类型参数指示主动扫描时,MAC公用处理单元15按照输入的指令,生成探测请求帧的帧体。MAC公用处理单元15把探测请求帧传给发射处理单元30,使得按照每个指定的频率信道中的BSS搜索条件(例如,图6中的探测延迟参数),传送探测请求帧。与被动扫描的情况不同,在主动扫描的情况下,MAC公用处理单元15收集探测响应帧的信息,而不是信标帧的信息。与被动扫描的情况一样,如果在信道列表中指定了多个频率信道,那么MAC公用处理单元15对每个指定的频率信道进行上述主动扫描操作。一旦一系列的主动扫描操作结束,MAC公用处理单元15就把收集的探测响应帧的信息传给MAC/PHY管理单元70。
如图6中所示,来自MAC/PHY管理单元70的BSS搜索指令可包括指定扫描中的BSS的类型的BSS类型参数。如果该参数能够指定目标BSS是否是基于邻近方案的BSS,那么在收集信标帧/探测响应帧的信息时,MAC公用处理单元15能够利用该参数。即,当MAC/PHY管理单元70向MAC公用处理单元15提供包含指定基于邻近方案的BSS的BSS类型的搜索指令时,MAC公用处理单元15只收集携带指示BSS具有邻近方案的属性的信息的信标帧/探测响应帧。
此外,如果MAC/PHY管理单元70向MAC公用处理单元15提供包含指定基于邻近方案的BSS的BSS类型的搜索指令,那么有效的是MAC/PHY管理单元70相应地把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Enabled属性的值重写为TRUE。作为所述重写处理的结果,PHY处理单元40利用邻近方案的载波侦听电平。换句话说,MAC公用处理单元15只收集接收电平等于或大于邻近方案的载波侦听电平的信标帧/探测响应帧。因此,在加入BSS之前,MAC公用处理单元15能够确认以等于或大于邻近方案的载波侦听电平的接收电平,收到来自与收集的信标帧/探测响应帧对应的BSS的信号。从而,所述重写处理能够避免来自要加入的目标BSS的信号未能满足邻近方案的载波侦听电平,导致不能实现邻近通信的情况。
MAC/PHY管理单元70根据MAC公用处理单元15通过被动扫描/主动扫描收集的信标帧/探测响应帧的信息,确定无线通信装置要加入的BSS。MAC/PHY管理单元70向MAC公用处理单元15提供加入特定BSS的指令(例如,IEEE 802.11中的MLME-JOIN.request原语)。
由于诸如应用请求既允许正常方案,又允许邻近方案之类的原因,更高层处理单元100可向MAC/PHY管理单元70提供既不指定正常方案,又不指定邻近方案的BSS搜索指令。此时,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Enabled属性的值为FALSE。MAC/PHY管理单元70向MAC公用处理单元15提供不指定BSS的类型(BSS是否基于邻近方案)的BSS搜索指令。即使在这种情况下,MAC公用处理单元15也能够收集其BSS基于邻近方案的信标帧/探测响应帧的信息,并把所述信息通知MAC/PHY管理单元70。然而,由于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Enabled属性的值为FALSE,如上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利用正常方案的发射功率和载波侦听电平。即,更准确地说,如果存在基于邻近方案的、发射提供等于或大于正常方案的载波侦听电平的接收功率的信号的BSS,那么MAC公用处理单元15能够收集基于邻近方案的BSS的信标帧/探测响应帧的信息。
然而,为了加入基于邻近方案的BSS,无线通信装置需要把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Enabled属性的值重写为TRUE,以及利用邻近方案的发射功率和载波侦听电平。因此,无线通信装置能够扫描基于邻近方案的BSS的事实并不等同于在加入该BSS之后无线通信装置能够实现邻近通信的事实。具体地说,来自基于邻近方案的BSS的信号的接收电平可能小于邻近方案的的载波侦听电平,这导致不能实现邻近通信。
因此,如果与第二实施例的情况一样,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支持正常方案和邻近方案两者,那么下述操作有效。具体地说,MAC公用处理单元15把利用扫描操作收集的信标帧/探测响应帧的接收电平添加到帧的信息(关于BSS的信息)中。MAC公用处理单元15随后把结果信息通知MAC/PHY管理单元70。该通知对应于IEEE802.11中的MLME-SCAN.confirm原语。如果这样的原语被用作前提,那么通过把描述接收电平的项添加到表述所有各段BSS信息的BSSDescription参数中,能够实现上述操作。例如,PHY处理单元40把MAC帧和MAC帧的接收电平传给接收处理单元20。此外,接收处理单元20至少把信标帧/探测响应帧的信息和该帧的接收电平传给MAC公用处理单元15。除了扫描结果之外,MAC公用处理单元15能够把信标帧/探测响应帧的接收电平作为关于每个BSS的附随信息传给MAC/PHY管理单元70。如果扫描的BSS具有邻近方案的属性,那么MAC/PHY管理单元70可根据接收电平,确定无线通信装置是否能够加入基于邻近方案的BSS(如果无线通信装置加入BSS,那么是否获得了等于或大于邻近方案的载波侦听电平的接收电平)。
此外,例如,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Implemented属性可被定义成指示无线通信装置是否支持邻近方案的属性。该属性被保持在例如MIB中。即,如果属性值为TRUE(指示无线通信装置支持邻近方案),那么除了扫描结果之外,MAC公用处理单元15可把信标帧/探测响应帧的接收电平传给MAC/PHY管理单元70。另一方面,如果属性值为FLASE(指示无线通信装置不支持邻近方案),那么MAC公用处理单元15可以只把扫描结果传给MAC/PHY管理单元70(即,MAC公用处理单元15不需要把接收电平传给MAC/PHY管理单元70)。此外,如果该属性未被定义,那么MAC公用处理单元15可确定无线通信装置不支持邻近方案,并按照与在属性值为FALSE的情况下相同的方式工作。如果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Implemented属性被定义,并且其值被设定为TRUE,那么上述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Enabled也被定义,并被设定为TRUE或FALSE。
例如,MAC/PHY管理单元70根据收集的有效候选BSS(即,根据例如接收电平确定的,如果无线通信装置加入其中,那么能够进行邻近通信的候选BSS)以及更高层中的应用的要求,确定无线通信装置要加入的BSS。如果确定的BSS具有邻近方案的属性,那么MAC/PHY管理单元70把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Enabled属性的值重写为TRUE,从而把发射功率和载波侦听电平切换成邻近方案所使用的发射功率和载波侦听电平。加入基于邻近方案的BSS的操作与加入基于正常方案的BSS的操作类似。即,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基于邻近方案的BSS的信标帧。无线通信装置随后根据接收的信标帧中的信息,调整其操作,使得所述操作与BSS的属性相符。无线通信装置还使其信息(例如,后面说明的定时器值)与信标帧中的同步信息同步。
指示BSS具有邻近方案的属性的信息可以携带在关联响应帧中。如果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向第一无线通信装置传送关联请求帧,那么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向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传送关联响应帧。当指示BSS具有邻近方案的属性的信息携带在关联响应帧中时,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能够在关联处理期间,确认该BSS具有邻近方案的属性。
上述说明涉及其中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加入基于邻近方案的BSS的操作和其中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运行基于邻近方案的BSS的操作。预期下述规范要求:对邻近通信来说,利用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希望只与也利用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通信。按照该规范要求,最好排除或限制配置成不支持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加入BSS。下面的说明涉及其中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运行基于邻近方案的BSS,并排除或限制配置成不支持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加入BSS的操作。
在IEEE 802.11中,加入BSS被定义成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调整其操作,以便与BSS的属性相符,并使其信息与同步信息同步。因此,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能够加入BSS,而不需要基于与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帧交换的认证过程。如果上述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Implemented属性的值为TRUE,并且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希望加入基于正常方案的BSS,那么根据信标帧等,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会认识到该BSS具有邻近方案的属性,并避免加入基于邻近方案的BSS。然而,如果所述属性的值为FALSE或者所述属性未被定义,那么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不支持邻近方案(只支持正常方案)。从而,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未能认识到该BSS具有邻近方案的属性。即,配置成不支持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可通过调整其操作以与BSS的属性相符,并使其信息与同步信息同步,而加入基于邻近方案的BSS。从而,难以排除或限制配置成不支持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本身加入基于邻近方案的BSS。因此,首先将说明排除或限制未被配置成支持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向加入基于邻近方案的BSS的无线通信装置传送数据帧的技术。
IEEE 802.11提供关联处理。对基于邻近方案的BSS来说,一种可能的规范是在关联处理完成之前,不允许开始数据帧的交换。即,在开始交换数据帧之前,要加入基于邻近方案的BSS的无线通信装置需要完成关联处理。
在关联处理期间,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向第一无线通信装置传送关联请求帧。指示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是否支持邻近方案的信息携带在关联请求帧中的帧体字段中。例如,做出下述假设:只在毫米波频带中使用邻近方案;邻近方案所基于的正常方案存在于毫米波频带中;基于正常方案的关联请求帧包含指示无线通信装置在毫米波频带中的能力的字段;以及所述字段中的至少一个比特被保留。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可能的定义是保留的比特被用于表示指示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是否支持邻近方案的信息。即,如果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Implemented属性的值为TRUE,并且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Enabled属性的值为FALSE(默认),那么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MAC公用处理单元15按照来自MAC/PHY管理单元70的指令,在生成关联请求帧的帧体时,把所述特定比特设定为1。另一方面,如果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Implemented属性的值为FALSE,那么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MAC公用处理单元15使所述特定比特保持不变(即,0)。
随后,运行基于邻近方案的BSS的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关联请求帧,并检查特定比特的值。如果特定比特的值为0,那么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拒绝关联。具体地说,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在关联响应帧中的状态码中设定拒绝,并把关联响应帧传给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这里,所述状态码另外可描述拒绝的原因,即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不支持邻近方案。另一方面,如果特定比特的值为1,则取决于其它条件,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可许可关联。为了许可关联,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在关联响应帧中的状态码中设定成功,并把关联响应帧传给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当根据关联响应帧发现关联被许可时,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把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Enabled属性的值设定为TRUE,随后开始利用邻近方案。
在上述说明中,当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Implemented属性的值为TRUE,并且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Enabled属性的值为FALSE时,在关联请求帧中的特定比特中设定1。按照上述技术,在关联被许可之前,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Enabled属性的值保持FALSE。即,无线通信装置在使用和不使用邻近方案之间的切换取决于来自另一个无线通信装置的响应。
从而,可如下修改上述技术。具体地说,如上所述,当确定加入基于邻近方案的BSS时,配置成支持邻近方案(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 Implemented属性的值为TRUE)的无线通信装置能够把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Enabled属性的值重写为TRUE。如果无线通信装置传送关联请求帧,那么在所述特定比特中设定1也是有效的。具体地说,例如,MAC/PHY管理单元70利用MLME-SCAN.confirm,接收来自MAC公用处理单元15的扫描结果(关于搜索周边BSS的信息)。MAC/PHY管理单元70可从扫描结果中选择基于邻近方案的BSS,并确定加入该BSS。MAC/PHY管理单元70利用MLME-JOIN.request,指令MAC公用处理单元15加入基于邻近方案的BSS。MAC/PHY管理单元70随后把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Enabled属性的值重写为TRUE。随后,MAC/PHY管理单元70把MLME-ASSOCIATION.request输出给MAC公用处理单元15。作为响应,MAC公用处理单元15生成关联请求帧的帧体。此时,MAC公用处理单元15参照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Enabled属性的值。如果该值为TRUE,那么MAC公用处理单元15在关联请求帧的帧体字段中的特定比特中设定1。另一方面,如果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Enabled属性的值为FALSE,那么MAC公用处理单元15使关联请求帧的帧体中的特定比特保持不变(即,0)。按照这种技术,无线通信装置利用邻近方案的发射功率和载波侦听电平来传送关联请求帧。因此,无线通信装置能够确定在邻近方案的通信范围内,是否进行关于所述关联的帧交换。具体地说,如果在传送关联请求帧之后的预定时间内,无线通信装置未能收到关联响应帧,那么该无线通信装置能够确定在通信对等体(即,上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处关联请求帧的接收电平低于邻近方案的载波侦听电平。即,该无线通信装置能够确定到通信对等体的距离超过邻近方案的通信范围。MAC/PHY管理单元70能够规定无线通信装置等待关联响应帧的持续时间。此外,在向MAC公用处理单元15提供MLME-ASSOCIATION.request时,MAC/PHY管理单元70可把在MLME-ASSOCIATION.request中的原语中规定的持续时间通知MAC公用处理单元15。
现在,说明排除或限制在配置成不支持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在加入基于邻近方案的BSS之后传送数据帧的技术。
例如,第一无线通信装置能够创建其中阻止不被许可关联的无线通信装置在信标间隔内传送数据帧的时间表。如果邻近方案所基于的正常方案涉及其中加入BSS的无线通信装置按照信标间隔的传输时间表来传送帧的机制,那么该机制也可被用于邻近方案。具体地说,如图5中图解所示,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可以创建时间表,其中,仅在信标间隔的给定时段内能够传送诸如关联请求帧的管理帧,以及只有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或者第一无线通信装置许可关联的无线通信装置能够在信标间隔的所有剩余时段内传送数据帧。借助信标帧,所述时间表信息被提供给每个无线通信装置。
在图5中,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用“STA1”表示,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允许关联的一个无线通信装置用“STA2”表示。即,在图5中图解说明的例子中,不为除STA1和STA2以外的无线通信装置安排传送数据帧的任何时段。在图5中,在允许传送管理帧的时段内,传送诸如关联请求帧的管理帧。然而,第一无线通信装置也能够指定许可在允许传送管理帧的时段内传送数据帧的某些无线通信装置。
配置成不支持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不能认识到该无线通信装置所加入的BSS具有邻近方案的属性。然而,没有为该无线通信装置安排传送数据帧的任何时段,因此,该无线通信装置不能传送任何数据帧。因而,配置成不支持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可能期望安排其传输时段,以及生成关联请求帧,并在允许传送管理帧的时段内把关联请求帧传给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然而,配置成不支持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不能把在关联请求帧中准备的指示是否支持邻近方案的特定比特设定为1。因此,第一无线通信装置能够拒绝与配置成不支持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关联。即使定义了请求安排传输时段的某个管理帧,通过与关联请求帧的情况一样,定义特定比特,能够产生相似的效果(即,来自配置成不支持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时间表请求会被拒绝,或者可以从时间表中排除该无线通信装置的传输时段)。
此外,同样有效的是限制信标间隔内,其关联不被许可的无线通信装置(即,配置成不支持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的传输时段。具体地说,可用竞争时段来代替图5中图解说明的允许传送管理帧的时段。在竞争时段内,可传送的帧不限于管理帧,并且能够传送帧的无线通信装置也不受限。按照这种时间表,配置成不支持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只能够在竞争时段内传送数据帧。理想的是把竞争时段设定成足够短,以满足来自利用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的传输请求(QoS(服务质量)请求)。当竞争时段被设定成足够短时,即使配置成不支持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加入基于邻近方案的BSS,也基本上可防止来自这种无线通信装置的帧传输妨碍来自利用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帧传输。
另外,如果能够定义与BSS的属性有关的对加入BSS来说必不可少的参数,那么也可有效地利用这种机制。具体地说,关于这样的参数,上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插入能够被配置成支持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理解,但不能被配置成不支持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理解的代码。所述代码的插入使得能够从基于邻近方案的BSS中,排除配置成不支持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例如,假定存在指示用于BSS的MCS集的IE,并且可获得在IE中指示对BSS中的接收来说必不可少的MCS的方法。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利用所述方法来定义并不实际指示MCS但是用于邻近方案的代码。配置成支持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理解该代码是为邻近方案定义的,并且能够加入BSS。另一方面,配置成不支持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不能理解该代码。此外,用所述代码指示的MCS被定义成对BSS中的接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该无线通信装置不能加入BSS(不能给出加入BSS的指令)。
另外,对邻近方案所基于的正常方案来说,如果定义某个帧以从BSS中驱逐某些无线通信装置,那么可有效地利用该帧。具体地说,当认识到配置成不支持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正在加入基于邻近方案的BSS时,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可传送所述帧,以从BSS中驱逐该无线通信装置。然而,在该无线通信装置开始交换数据帧之前,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可能未认识到配置成不支持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正在加入基于邻近方案的BSS。
如上所述,按照第三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支持邻近方案的无线通信装置能够形成基于邻近方案的BSS。在本实施例的其它实施例的说明中,例示了诸如信标帧和探测响应帧的具体管理帧。然而,可用其它管理帧来代替这些帧。
(第四实施例)
按照第四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补充按照第一到第三实施例的上述无线通信装置。具体地说,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能够在不依赖于在正常方案中提供的网格标识符的情况下,实现基于邻近方案的连接。
例如,IEEE 802.11规定SSID(服务集标识符)作为指示BSS的属性的一段信息,SSID是包括BSS的网络的标识符。一种可能的使用情况是其中就邻近方案而论,当无线通信装置相互接近时立即开始通信。考虑到这种使用情况,即使正常方案要求SSID,邻近方案也既不要求限制通信对等体,又不要求询问网络标识符。
因此,如果邻近方案需要遵循正常方案的策略以及指定某个SSID,那么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例如可以使用随机数计数器或者利用已开始基于邻近方案的BSS的无线通信装置所特有的标识符来临时确定SSID。随后,加入基于邻近方案的BSS的无线通信装置可忽略所述SSID。
如上所述,按照第四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忽略基于邻近方案的BSS中的网络标识符。因此,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能够实现适合于关于邻近方案预期的使用情况的邻近通信。
(第五实施例)
按照第五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补充按照第一到第四实施例的上述无线通信装置。与正常方案中相比,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缩短在邻近方案中开始数据帧的交换之前所需的时间。
这里,邻近通信的一些使用情况要求缩短在开始数据通信(即,数据帧的交换)之前所需的时间。换句话说,要求缩短建立通信链路所需的时间。
建立通信链路所需的时间包括许多要素;例如,选择基于邻近方案的BSS所工作的信道所需的时间,搜索基于邻近方案的BSS所需的时间,以及如果配置成定期传送信标帧的无线通信装置相互竞争,那么所需的协商时间。邻近通信的一些使用情况可能只涉及这些要素中的一些要素。
首先将说明选择基于邻近方案的BSS所工作的信道所需的时间的缩短。按照上述第一实施例,由于与正常方案相比,邻近方案利用更高的载波侦听电平(正常方案的载波侦听电平是物理方案的最小接收灵敏度),因此在邻近方案中检测到干扰的可能性低于正常方案中的所述可能性。从而,在选择基于邻近方案的BSS所工作的信道的时候,邻近方案的候选信道(干扰较小的信道)的数目可能大于正常方案的候选信道的数目,换句话说,可能更易于找到无干扰信道。因此,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使用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载波侦听电平类似的载波侦听电平,从而使得能够缩短选择基于邻近方案的BSS所工作的信道所需的时间。
现在,说明搜索基于邻近方案的BSS所需的时间的缩短。搜索所需的时间取决地可能用于BSS的最大信标间隔。因此,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限制邻近方案的最大信标间隔,使得邻近方案的最大信标间隔小于正常方案的最大信标间隔。例如,无线通信装置把正常方案的最大信标间隔设定为1秒,而把邻近方案的最大信标间隔设定为10毫秒。借助这种设定,当无线通信装置借助被动扫描在特定频率信道上搜索基于邻近方案的BSS时,所述搜索可持续10毫秒。另一方面,当无线通信装置借助被动扫描在特定频率信道上搜索基于正常方案的BSS时,所述搜索需要持续1秒。从而,邻近方案中被动扫描所需的时间短于正常方案中被动扫描所需的时间。
另一方面,对主动扫描来说,可以进行其中无线通信装置利用毫米波频带相互传送信标帧以调整天线的方向角的过程。在所述过程中,如果从等于或小于最大信标间隔的范围中随机选择信标间隔,那么能够有限地限制邻近方案的最大信标间隔,以便短于正常方案的最大信标间隔。即,对于邻近方案来说,主动扫描所需的时间可被设定成短于正常方案中的相应时间。
现在将说明当定期传送信标帧的无线通信装置相互竞争时所需的协商所需的时间的缩短。例如,假定两个无线通信装置都已开始利用邻近方案的应用,并且正在形成基于邻近方案的BSS。无线通信装置之一(为方便起见,在本实施例中,称为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早于另一个无线通信装置(为方便起见,在本实施例中,称为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开始定期传送信标帧。然而,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希望成为按照应用等的要求,定期传送信标帧的无线通信装置(例如,该无线通信装置希望把信标间隔设定成期望的值,或者管理信标间隔的安排)(该无线通信装置也被称为群主)。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无线通信装置通常向第一无线通信装置传送获得传送信标帧的权利的请求(成为群主的请求)。随后,第一和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协商哪个无线通信装置将获得传送信标帧的权利(哪个无线通信装置将成为群主)。所述协商是通过在无线通信装置之间交换管理帧而竞争地进行的。具体地说,首先在无线通信装置之间交换分别指示发射无线通信装置的要求电平的两个帧。随后,要求电平较高的那个无线通信装置获得传送信标帧的权利(成为群主)。因此,协商需要总共三帧,指示相应无线通信装置的要求电平的两帧和指示最终决定(指示传送权是否被移交)的一帧。此外,在这种协商中,当要求电平相同时,难以唯一地确定哪个无线通信装置将获得传送信标帧的权利。此外,在开始协商的帧交换之前,每个无线通信装置都不能识别另一个无线通信装置的要求电平。
因此,如果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要求电平与通信对等体的要求电平相同,那么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参照这两个无线通信装置所特有的标识符(例如,MAC地址)。具体地说,所述无线通信装置比较其标识符与通信对等体的标识符,以确定无线通信装置中标识符值较大(或者标识符值较小)的一个无线通信装置将获得传送信标帧的权利。
此外,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可在信标帧的帧体中有效地描述其要求电平。按照这种技术,当从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收到信标帧时,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能够识别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要求电平。因此,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可比较其要求电平与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要求电平。随后,如果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要求电平高于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要求电平,那么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可向第一无线通信装置传送开始协商的请求帧。如果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要求电平高于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要求电平,那么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可放弃传送信标帧的权利。
通常,在信标帧中描述发射无线通信装置(在本例中,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MAC地址作为无线通信组的标识符(BSSID)。从而,类似于要求电平,通过接收的信标帧,能够参照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MAC地址。如果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要求电平与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要求电平相同,那么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比较其MAC地址与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MAC地址。随后,如果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MAC地址大于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MAC地址,那么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可向第一无线通信装置传送开始协商的请求帧。如果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MAC地址大于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MAC地址,那么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可放弃传送信标帧的权利。
因此,当在信标帧的帧体字段中描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要求电平时,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能够在开始协商之前,认识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要求电平。这允许省略对协商无用的帧交换。换句话说,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能够预先认识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是否能够获得传送信标帧的权利。因此,如果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不能获得传送信标帧的权利,那么第二无线通信装置避免向第一无线通信装置传送请求帧。另一方面,如果第二无线通信装置能够获得传送信标帧的权利,那么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向第一无线通信装置传送请求帧。然而,第一无线通信装置返回指示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接受所述请求的响应帧,从而借助总共两帧来完成协商。即,与正常方案中相比,邻近方案中的协商所需时间较短。通过在探测响应帧而不是信标帧的帧体字段中描述所述要求电平,可产生相似的效果。
当两个无线通信装置的要求电平相同时,除每个无线通信装置所特有的标识符(这里,MAC地址)以外的参数可用于比较。例如,无线通信装置可把定时器值用于比较。具体地说,信标帧被用于使另一个无线通信装置同步,以及发射源所保持的定时器值在信标帧中描述。在IEEE 802.11中,发射源所保持的定时器值是在时间戳字段中描述的。通常,当无线通信装置确定加入BSS中(即,MAC/PHY管理单元70向MAC公用处理单元15输出MLME-JOIN.request)时,接收处理单元20从无线通信装置要加入的BSS接收信标帧。MAC公用处理单元15使该无线通信装置的定时器值与接收的信标帧中的时间戳值匹配(使定时器值与时间戳值同步)。
下面将说明在定时器值的比较中涉及的操作。假定当MAC/PHY管理单元70确定无线通信装置要加入的BSS时,无线通信装置可能期望获得传送BSS的信标帧的权利(成为群主)。那么,如上所述相互比较无线通信装置的要求电平。如果在接收的信标帧中描述的要求电平低于无线通信装置的要求电平,那么MAC/PHY管理单元70指令MAC公用处理单元15传送开始协商的请求帧。如果无线通信装置的要求电平低于在接收的信标帧中描述的要求电平,那么MAC/PHY管理单元70按照正常过程向MAC公用处理单元15输出MLME-JOIN.request,而不指令MAC公用处理单元15传送开始协商的请求帧。此外,如果无线通信装置的要求电平与在接收的信标帧中描述的要求电平相同,那么MAC/PHY管理单元70也指令MAC公用处理单元15传送开始协商的请求帧。然而,在传送所述请求帧之前,MAC公用处理单元15进行定时器值的比较。具体地说,MAC公用处理单元15比较无线通信装置的定时器值和接收的信标帧中的时间戳值。如果无线通信装置的定时器值大于时间戳值,那么MAC公用处理单元15按照所述指令传送所述请求帧。另一方面,如果接收的信标帧中的时间戳值大于无线通信装置的定时器值,那么MAC公用处理单元15使无线通信装置的定时器值与时间戳值同步。MAC公用处理单元15随后把所述同步通知MAC/PHY管理单元70(即,无线通信装置的要求电平与通信对等体的要求电平相同,但是无线通信装置的定时器值小于通信对等体的定时器值)。无线通信装置和通信对等体的定时器值很少相同。在这种情况下,MAC公用处理单元15可依据例如其每一面上只为1或0的骰子的投掷,随机地确定是否获得传送信标帧的权利。在任何情况下,如果传送了请求帧,那么借助总共两帧来完成协商,与上述例子的情况一样。
在邻近方案中,上述技术允许省略对协商传送信标帧的权利来说无用的帧交换,并能够减少在协商期间交换的帧的数量。因此,能够缩短协商所需的时间。
此外,如上所述,对管理帧的交换来说,在传送一个管理帧之后,无线通信装置等待接收下一个管理帧的时间可被有效地设定成用于邻近方案的所述时间比用于正常方案的所述时间短。这种控制能够缩短在帧交换完成之前所需的时间。例如,如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MAC/PHY管理单元70可规定无线通信装置等待关联响应的时间,并通过MLME-ASSOCIATION.request原语把规定的时间通知MAC公用处理单元15。随后,如果选择了邻近方案(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Enabled属性被设定为TRUE),那么与正常方案相比,MAC/PHY管理单元70可为邻近方案规定较短的时间。对其它管理帧的交换来说,可以使用类似的技术来产生相似的效果。即,与正常方案相比,在邻近方案中,MAC/PHY管理单元70可规定等待所述管理帧的较短时间,并通过MLME-ASSOCIATION.request原语,把规定的时间通知MAC公用处理单元15。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把开始数据帧的交换之前所需的时间设定成用于邻近方案的所述时间短于用于正常方案的所述时间。从而,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允许缩短建立通信链路所需的时间。这可用来提供适合于邻近方案所预期的使用情况的邻近通信。
(第六实施例)
通过部分改变按照上述第一到第五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获得按照第六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具体地说,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把按照正常方案使用的发射功率和天线增益设定成类似于按照邻近方案使用的发射功率和天线增益。
在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中,上述dot11CloseProximityCommunicationImplemented属性的值被假定为TRUE。例如,无线通信装置把正常方案的最大发射功率设定为10dBm(与上述例子的情况中一样),但是把默认值设定为与邻近方案的最大发射功率相同的0dB。
此外,无线通信装置基本上避免改变正常方案的天线增益,除非邻近方案的下述天线增益被改变:在建立连接链路之前使用的天线增益和用于交换数据帧的天线增益。
如上所述,按照第六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基本上把正常方案中的操作和邻近方案中的操作之间的差异限于载波侦听电平。因此,与按照其它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相比,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降低了改变通信方案时所涉及的处理负载。此外,正常方案中的默认行为与邻近方案中的默认行为类似,导致正常方案和邻近方案之间在接收条件方面的相似性。结果,找到满足邻近方案的接收条件的通信对等体变得容易。这又增大了无线通信装置用于选择邻近方案的机会数,并因此增大了无线通信装置用于利用邻近应用的机会数。
(第七实施例)
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补充按照上述第一到第六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具体地说,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把邻近方案的竞争参数设定成更适当的值。
IEEE 802.11是基于如上所述的载波侦听的无线通信方案,更具体地说,采用CSMA/CA(载波侦听多址接入/冲突避免)。CSMA/CA将在下面简要说明。例如,就其中无线通信装置进行载波侦听,以便当确定媒体空闲时传送信号的简单机制来说,如果多个无线通信装置正等待媒体空闲,那么信号可能同时被传送,从而相互竞争。因此,按照CSMA/CA,每个无线通信装置随机地选择预定范围内的值(所述值被称为竞争窗口)之一,并在传送信号之前,依照选择的值进行等待。
按照正常方案,对数据帧来说,当从更高层传送数据时,指示数据的优先权(在IEEE 802.11中,用户优先权(简称为UP))。此外,根据数据的优先权,向数据帧分配访问媒体的优先权(在IEEE 802.11中,该优先权被称为访问类别(简称为AC))。随后,按照为相应的访问媒体的优先权规定的竞争参数,传送数据帧。竞争参数包括例如竞争窗口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在IEEE 802.11中,分别被称为CWmin和CWmax)、在开始选择的随机数的递减计数之前,无线通信装置等待的帧间隔时间(在IEEE 802.11中,被称为用被叫作时隙的单位表示的AIFSN)、和最大传送权获取时间(在IEEE 802.11中,被称为TXOP限制)。
通常,与正常方案相比,邻近方案涉及数目较少的相互竞争的无线通信装置。因此认为实现点对点通信通常足以满足邻近方案。从而,即使邻近方案的竞争窗口比正常方案的竞争窗口窄,邻近方案也能够充分避免竞争。相反,把邻近方案的竞争窗口设定成宽度与正常方案的竞争窗口相等会导致无线通信装置很可能不得不等待不适当的较长时间。此外,取决于等待时间,信号的传送被延迟,增大了媒体无用并低效空闲的时间。因此,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把邻近方案的竞争窗口的宽度设定成小于正常方案的竞争窗口的宽度。例如,无线通信装置把每个AC的CWmax的值设定成小于正常方案的每个AC的CWmax的值。当然,无线通信装置可设定适合于邻近方案的其它参数。另一方面,在为正常方案中的每个AC提供一个参数集的时候,无线通信装置可排他地把包括最小CWmax的一个参数集(在IEEE802.11中,为AC_VO规定的参数集)用于邻近方案。
如果独立于为正常方案定义的竞争参数,为邻近方案重新定义竞争参数的值,那么可仿效其它前述实施例,把为邻近方案设定的竞争参数作为例如dot11CPCATable属性保持在MIB中。类似地,如果最好为邻近方案重新定义用于正常方案的其它参数,那么所有重新定义的参数可作为邻近参数集(例如,dot11CloseProximityParameterTable属性)保持在MIB中。
如上所述,按照第七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重新定义邻近方案的竞争参数。因此,按照第七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能够在邻近方案中实现有效的CSMA/CA。
(第八实施例)
按照第八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补充按照上述第一到第七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具体地说,在本实施例中,将说明当按照邻近方案连接在一起的无线通信装置相互离开,使得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距离超过通信范围时进行的操作。
通常,正常方案是按照即使来自通信对等体的信号的接收状态恶化或者不能收到来自通信对等体的信号,也要力图维持连接的策略设计的。另一方面,可能要求邻近方案在无线通信装置相互接近使得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距离在通信范围内时,开始通信,以及在无线通信装置相互离开使得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距离超过通信范围时,自动断开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连接。
因此,当按照本实施例的依据邻近方案工作的无线通信装置在给定时段未能从已与之开始数据帧的交换的通信对等体收到帧时,该无线通信装置确定通信对等体已离开该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装置随后删除与通信对等体的连接的状态信息。所述给定时段例如在MIB中规定。例如,MAC公用处理单元15在参照所述给定时段的同时监测来自通信对等体的帧的接收状态。MAC公用处理单元15保持一个管理表,所述管理表被配置成管理关于其关联被许可的其它无线通信装置的信息。当确定对应于通信对等体的无线通信装置已离开时,MAC公用处理单元15从管理表中删除与该无线通信装置的连接的状态信息。另外,如果在信标间隔内安排了该无线通信装置的传输时段,那么MAC公用处理单元15还取消安排的传输时段。
当按照本实施例的依据邻近方案工作的无线通信装置在给定时段未能从已与之开始数据帧的交换的通信对等体收到帧时,该无线通信装置确定通信对等体已离开该无线通信装置。随后,该无线通信装置删除关于与通信对等体的连接的状态的信息。因此,当对应于通信对等体的无线通信装置离开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使得这两个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距离超过通信范围时,按照本实施例的依据邻近方案工作的无线通信装置能够自动断开这两个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连接。
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一样,与正常方案相比,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对邻近方案使用较高的载波侦听电平,以把可接收的MAC帧限于在邻近方案的通信范围内传送的那些MAC帧。因此,如果对应于通信对等体的无线通信装置已离开,使得这两个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距离超过通信范围,那么对应于通信对等体的无线通信装置所传送的MAC帧不能被传给MAC处理单元10。结果,在一定时段内收不到任何帧。
(第九实施例)
除了图1、图3或图4中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组件之外,第九实施例包括缓冲器。在无线通信装置中包括缓冲器使发射和接收的帧能够被保持在缓冲器中。结果,能够容易地进行重传处理或外部输出处理。
(第十实施例)
除了按照第九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组件之外,第十实施例包括总线、处理器单元和外部接口单元。处理器单元和外部接口单元经由总线连接到缓冲器。固件在处理器单元中工作。因此,包括在无线通信装置中的固件使得能够通过重写固件,容易地改变无线通信装置的功能。
(第十一实施例)
除了图1、图3或图4中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组件之外,第十一实施例包括时钟生成单元。时钟生成单元生成时钟并通过输出端向无线通信装置的外部输出时钟。因此,在无线通信装置内生成的时钟被输出到外部,使得输出的时钟被用于操作主机方。这使主机方和无线通信装置能够同步工作。
(第十二实施例)
除了图1、图3或图4中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组件之外,第十二实施例包括供电单元、供电控制单元和无线馈电单元。供电控制单元连接到供电单元和无线馈电单元,以控制将提供给无线通信装置的供电的选择。因此,能够控制在无线通信装置中提供的供电,以便能够通过降低的电力消耗进行操作。
(第十三实施例)
除了按照第十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组件之外,第十三实施例包括SIM卡。SIM卡连接到MAC处理单元10或者MAC/PHY管理单元70。因此,设置在无线通信装置中的SIM卡使得能够容易地进行认证处理。
(第十四实施例)
除了按照第十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组件之外,第十四实施例包括运动图像压缩/解压缩单元。运动图像压缩/解压缩单元连接到总线。因此,设置在无线通信装置中的运动图像压缩/解压缩单元使得能够容易地实现压缩运动图像的传送和接收的压缩运动图像的解压缩。
(第十五实施例)
除了图1、图3或图4中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组件之外,第十五实施例包括LED单元。LED单元连接到MAC处理单元10或者PHY处理单元40。因此,设置在无线通信装置中的LED单元使得能够容易地把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状态通知给用户。
(第十六实施例)
除了图1、图3或图4中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组件之外,第十六实施例包括振动器单元。振动器单元连接到MAC处理单元10或者PHY处理单元40。因此,设置在无线通信装置中的振动器单元使得能够容易地把无线通信装置的工作状态通知给用户。
(第十七实施例)
除了图1、图3或图4中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组件之外,第十七实施例包括如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多个不同的PHY处理单元40,并且还包括无线切换单元。无线切换单元连接到多个不同的PHY处理单元40,以切换基于不同PHY处理单元40的通信。因此,设置在无线通信装置中的多个PHY处理单元40使得能够根据情况,切换到利用适当PHY处理单元40的通信。
(第十八实施例)
除了图1、图3或图4中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组件之外,第十八实施例包括如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多个不同的PHY处理单元40,以及多对接收处理单元20和发射处理单元30,所述各对对应于相应的PHY处理单元40。第十八实施例还包括无线切换单元。无线切换单元被连接,以便允许各对接收处理单元20和发射处理单元30之间的切换。无线切换单元在基于不同的接收处理单元20、发射处理单元30和PHY处理单元40的多种通信方案之间进行切换。因此,设置在无线通信装置中的多组不同的接收处理单元20、发射处理单元30和PHY处理单元40使得能够切换到利用适当一组接收处理单元20、发射处理单元30和PHY处理单元40的通信。
(第十九实施例)
除了第十七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组件之外,第十九实施例包括开关(SW)。开关连接到天线60、多个不同的PHY处理单元40和无线切换单元。从而,设置在无线通信装置中的开关使得能够根据情况,切换到利用适当PHY处理单元40的通信,而天线被PHY处理单元40共享。
(第二十实施例)
除了第十八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组件之外,第二十实施例包括开关(SW)。开关连接到天线60、一对接收处理单元20和发射处理单元30的根部、和无线切换单元。因此,设置在无线通信装置中的开关使得能够根据情况,切换到利用适当的一组接收处理单元20、发射处理单元30和PHY处理单元40的通信,而天线被所述各组共享。
可利用通用计算机作为基本硬件来实现上述每个实施例中的处理。实现上述每个实施例中的处理的程序可保存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以便提供。所述程序按可安装或可运行格式,作为文件保存在存储介质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磁盘、光盘(CD-ROM,CD-R,DVD等)、磁光盘(MO等)、半导体存储器等等。即,存储介质可以是任意格式,只要程序能够被保存在存储介质中,并且能够被计算机读取。此外,实现上述每个实施例中的处理的程序可被保存在与诸如因特网之类的网络相连的计算机(服务器)中,并通过网络下载到计算机(客户端)中。
虽然说明了一些实施例,然而这些实施例只是作为例子给出的,并不意图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事实上,这里说明的新颖实施例可用各种其它形式具体体现;此外,可以在这里说明的实施例的形式方面,做出各种省略、替代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附加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意图覆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的所有这样的形式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