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62818B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下行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下行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62818B CN104662818B CN201380049317.8A CN201380049317A CN104662818B CN 104662818 B CN104662818 B CN 104662818B CN 201380049317 A CN201380049317 A CN 201380049317A CN 104662818 B CN104662818 B CN 10466281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o resource
- information
- resource
- qcl
- purpos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来接收下行信号的方法和装置。更具体地说,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针对第一RF资源的下行通信的与第一准协同定位(QCL)特征相关的信息;并且利用第二RF资源接收下行信号,其中,所述第二RF资源指示在按特定时间将RF资源的用途从上行通信用途改变成下行通信用途时的RF资源,并且利用针对所述第二RF资源的下行通信的第二QCL特征相关信息来解码下行信号,而所述第一QCL特征相关信息和所述第二QCL特征相关信息被独立地限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UE)来发送和接收下行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本发明可应用至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示例,简要描述了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3GPP LTE)(下面称为LTE)通信系统。
图1是示意性地例示作为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的E-UMTS的网络结构的图。演进通用移动电信系统(E-UMTS)是传统通用移动电信系统的高级版本,并且其基本标准化当前正在3GPP中进行。E-UMTS可以被称为LTE系统。对于UMTS和E-UMTS的技术规范的细节来说,可以参考“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Access Network”的版本7和版本8。
参照图1,E-UMTS包括:用户设备(UE)、演进节点B(eNode B或eNB),以及位于演进UMTS陆基无线接入网络(E-UTRAN)的一末端处并且连接至外部网络的接入网关(AG)。该eNB可以同时发送用于广播服务、多播服务和/或单播服务的多个数据流。
每eNB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小区。小区被设置成,使用带宽1.44、3、5、10、15以及20MHz之一,以向多个UE提供下行(DL)或上行(UL)发送服务。不同的小区可以被设置成提供不同的带宽。eNB控制去往和来自多个UE的数据发送和接收。关于DL数据,eNB发送DL调度信息,以向对应的UE通知要发送的数据内的时域/频域、编码、数据尺寸以及混和自动重复请求(HARQ)相关信息。另外,关于UL数据,eNB向对应UE发送UL调度信息,以向该UE通知可用的时域/频域、编码、数据尺寸以及HARQ相关信息。可以使用用于在eNB之间发送用户通信或控制通信的接口。核心网络(CN)可以包括用于对UE进行用户登记的AG和网络节点。AG基于跟踪区域(TA)来管理UE的移动,每一个TA都包括多个小区。
尽管无线通信技术已经被开发直至基于宽带码分多址(WCDMA)的LTE,但用户和提供方的需求和期望继续增加。另外,因为其它无线接入技术在继续开发,所以需要新的技术改进来保护将来的竞争。例如,需要每比特成本降低、服务可用性增加、频带灵活使用、简化结构、开放式接口、UE的合适功耗等。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解决所述问题而设计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一种用于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UE)来发送和接收下行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要明白的是,本发明的前述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如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进一步阐释。
技术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提供以下方法来实现,即,一种用于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UE)来接收下行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用于第一无线资源的下行通信的、与第一准协同定位(QCL)特性相关联的信息,并且利用第二无线资源接收所述下行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是这样的无线资源,即,在特定的时间点将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用途从上行通信用途改变成下行通信用途,所述下行信号利用用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下行通信的、与第二QCL特性相关联的信息来解码,并且独立地限定与所述第一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和与所述第二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接收与所述第二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而且,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QCL特性可以基于与所述第二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和与所述第一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来配置。
针对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接收功率可以被设置成低于针对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接收功率。
可以在与所述第一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和与所述第二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之间共同地假定至少一个参数。
当与所述第一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和与所述第二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被设置成使用针对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和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振荡器时,可以在与所述第一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和与所述第二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之间共同地假定至少一个参数。
与所述第一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和与所述第二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可以根据接收下行控制信息的时间点的无线资源来确定。而且,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可以是DCI格式2D。
针对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开始符号和针对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PDSCH开始符号可以被独立地限定。
特定的PQI状态信息可以被设置成,不同地应用至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和所述第二无线资源。
在本发明另一方面,在此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信号的用户设备(UE),该UE包括:射频(RF),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设置成,接收用于第一无线资源的下行通信的、与第一准协同定位(QCL)特性相关联的信息,并且利用第二无线资源接收所述下行信号,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是这样一无线资源,即,在特定的时间点将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用途从上行通信用途改变成下行通信用途,所述下行信号利用用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下行通信的、与第二QCL特性相关联的信息来解码,并且独立地限定与所述第一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和与所述第二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
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用户设备(UE)的下行信号可以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有效地发送和接收。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可以利用本发明实现的这些效果不限于在上文具体描述的内容,而且根据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更清楚地明白本发明的其它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进来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本描述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在图中:
图1是示意性地例示作为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的E-UMTS的网络结构的图;
图2是例示基于3GPP无线接入网络规范的UE与E-UTRAN之间的无线接口协议的控制层面和用户层面的结构的图;
图3是例示在3GPP系统中使用的物理信道和利用该物理信道的一般信号发送方法的图;
图4是例示在LTE系统中使用的无线帧的结构的图;
图5例示了DL时隙的资源网格;
图6例示了DL子帧的结构;
图7是例示LTE中使用的上行子帧的结构的图;
图8是例示执行CoMP的示例的图;
图9是例示其中在FDD系统环境中动态地改变系统的无线资源的实施例的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说明用于针对两类资源独立地限定与特定的PQI状态相关联的信息的方法的参考图;
图11是例示针对其用途改变的相应的传统下行资源和上行资源来配置不同类型的准协同定位的实施例的图;以及
图12是例示可应用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基站(BS)和用户设备(UE)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技术可以被应用至利用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以及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等的多种无线接入系统。CDMA可以通过诸如通用陆基无线接入(UTRA)或CDMA2000的无线技术来具体实施。TDMA可以通过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的无线技术来具体实施。OFDMA可以通过诸如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Wi-Fi)、IEEE802.16(WiMAX)、IEEE 802-20,和演进UTRA(E-UTRA)的无线技术来具体实施。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 LTE是使用E-UTRA的演进UMTS(E-UMTS)的一部分。3GPPLTE在DL中采用OFDMA,而在UL中采用SC-FDMA。高级LTE(LTE-A)是3GPP LTE的演进版本。
为描述起见,下面的描述集中于3GPP LTE/LTE-A系统。然而,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不受限于此。提供在下面的描述中使用的特定术语,以帮助理解本发明。这些具体术语可以用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它术语来替换。
图2是例示基于3GPP无线接入网络规范的UE与E-UTRAN之间的无线接口协议的控制层面和用户层面的结构的图。该控制层面指用于发送被UE和网络用于管理呼叫的控制消息的路径。该用户层面指发送在应用层中生成的数据(例如,话音数据或因特网分组数据)的路径。
作为第一层的物理层利用物理信道向上层提供信息传递服务。物理层经由传输信道连(天线端口信道)接至上层的介质接入控制(MAC)层。数据经由传输信道在MAC层与物理层之间传送。数据还经由物理信道在发送器的物理层与接收器的物理层之间传送。物理信道使用时间和频率作为无线资源。具体来说,物理信道利用DL中的OFDMA方案调制,并且利用UL中的SC-FDMA方案来调制。
作为第二层的MAC层经由逻辑信道向上层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层提供服务。第二层的RLC层支持可靠的数据传送。RLC层的功能可以通过MAC层内的功能模块实现。第二层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执行用于缩减不必要的控制信息的报头压缩功能,以在具有相对较窄带宽的无线接口中,有效发送诸如IPv4或IPv6分组的因特网协议(IP)分组。
位于第三层的最上部分处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层仅限定在控制层面中。RRC层与配置、重新配置以及释放无线承载有关地控制逻辑信道、传输信道以及物理信道。无线承载指由第二层提供的、用于在UE与网络之间传送数据的服务。为此,UE的RRC层和网络的RRC层交换RRC消息。如果已经在无线网络的RRC层与UE的RRC层之间建立了RRC连接,则UE处于RRC空闲模式下。另外,UE处于RRC空闲模式下。位于RRC层的上级处的非接入层(NAS)执行诸如会话管理和移动性管理的功能。
构成eNB的一个小区被设置成,使用带宽1.4、3、5、10以及20MHz之一,以向多个UE提供DL或UL发送服务。不同的小区可以被设置成提供不同带宽。
用于从网络向UE进行数据发送的DL发送信道包括:用于发送系统信号的广播信道(BCH)、用于发送寻呼消息的寻呼信道(PCH)以及用于发送用户通信或控制消息的DL共享信道(SCH)。DL多播和广播服务的通信或控制消息可以经由DL SCH发送,或者可以经由附加的DL多播信道(MCH)来发送。此时,用于从UE向网络进行数据发送的UL发送信道包括用于发送初始控制消息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和用于发送用户通信或控制消息的UL SCH。位于传输信道的上级处并且被映射至传输信道的逻辑信道包括:广播控制信道(BCCH)、寻呼控制信道(PCCH)、公共控制信道(CCCH)、多播控制信道(MCCH)、以及多播通信信道(MTCH)。
图3是例示在3GPP系统中使用的物理信道和利用该物理信道的一般信号发送方法的图。
当UE通电或者进入一新小区时,在步骤S301中,UE执行初始小区搜索,如利用eNB的同步化获取。为此,UE可以从eNB接收主同步信道(P-SCH)和次同步信道(S-SCH),建立与eNB的同步化,并且获得诸如小区ID的信息。此后,该UE可以从eNB接收物理广播信道(PBCH),以获取该小区中的信息广播。此时,该UE可以在初始小区搜索步骤中接收DL基准信号(RS),以确认DL信道状态。
当完成初始小区搜索时,在S302中,UE可以根据包括在PDCCH中的信息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以获取更详细的系统信息。
接下来,UE可以执行诸如步骤S303至S306的随机接入过程,以完成针对eNB的完整接入。为此,UE可以通过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发送前导码(S303),接着通过PDCCH和与该PDCCH相对应的PDSCH接收针对该前导码的响应消息(S304)。对于基于争用的随机接入的情况来说,可以另外执行包括发送PRACH信号的争用解决过程(S305)和接收PDCCH信号和与该PDCCH信号相对应的PDSCH信号(S306)。
已经执行上述过程的UE可以接收PDCCH和/或PDSCH信号(步骤S307),并且根据一般的UL/DL信号发送过程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和/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信号(步骤S308)。UE向eNB发送的控制信息被称为上行控制信息(UCI)。该UCI包括: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肯定应答(ACK)/否定ACK(NACK)、调度请求(SR)、信道状态信息(CSI)等。在本公开中,HARQ ACK/NACK被缩短成HARQ-ACK或ACK/NACK(A/N)。HARQ-ACK包括肯定ACK(简写为ACK)、否定ACK(简写为NACK)、不连续发送(DTX)以及NACK/DTX中的至少一个。该CSI包括:信道质量指示符(CRI)、预编码矩阵索引(PMI)、秩指示符(RI)等。虽然UCI通常在PUCCH上发送,但如果控制信息和通信数据要同时发送,则UCI可以在PUSCH上发送。可以针对网络的请求/命令在PUSCH上非周期性地发送UCI。
图4是例示在LTE系统中使用的无线帧的结构的图。
参照图4,在蜂窝正交频分复用(OFDM)无线分组通信系统中,UL/DL数据分组在子帧中发送。一个子帧被定义为包括多个OFDM符号的预定的时间间隔。该3GPPLTE标准支持可应用于频分双工(FDD)的1型无线帧结构和可应用于时分双工(TDD)的2型无线帧结构。
图4(a)是例示1型无线帧的结构的图。DL无线帧包括10个子帧,每一个子帧在时域中包括两个时隙。发送一个子帧所需的时间被定义为传输时间间隔(TTI)。例如,一个子帧可以是1ms长而一个时隙可以是0.5ms长。一个时隙包括在时域中的多个OFDM符号和在频域中的多个资源块(RB)。因为3GPP LTE将OFDMA用于DL,所以一OFDM符号是一个符号时段。OFDM符号可以被称作SC-FDMA符号或符号时段。RB是一个时隙中包括多个连续子载波的资源分配单元。
包括在一个时隙中的OFDM符号的数量可以根据循环前缀(CP)的配置而变。存在两类CP,扩展CP和正常CP。例如,如果每一个OFDM符号被设置成包括一正常CP,则一个时隙可以包括7个OFDM符号。如果每一个OFDM符号被设置成包括一扩展CP,则增加OFDM符号的长度,并由此包括在一个时隙中的OFDM符号的数量少于正常CP情况下的数量。对于扩展CP的情况来说,例如,一个时隙可以包括6个OFDM符号。如果信道状态不稳定(如在UE快速移动时的情况),则可以使用扩展CP,以便进一步缩减符号间干扰。
对于正常CP的情况来说,因为一个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所以一个子帧包括14个OFDM符号。可以将每一个子帧中的多达前三个OFDM符号分配给PDCCH,而可以将剩余OFDM符号分配给PDSCH。
图4(b)例示了2型无线帧的结构。该2型无线帧包括两个“半帧”,每一个“半帧”都包括皆具有两个时隙的四个一般子帧,并且一个专用子帧包括:下行导频时隙(DwPTS)、保护时段(GP)以及上行导频时隙(UpPTS)。
在专用子帧中,将DwPTS用于初始小区搜索、同步化或者UE处的信道估计,而将UpPTS用于eNB处的信道估计和与UE的UL发送同步化。即,将DwPTS用于DL发送,而将UpPTS用于UL发送。特别地讲,将UpPTS用于发送PRACH前导码或者探测基准信号(SRS)。将GP用于抵消UL与DL之间的、因DL信号的多路径延迟而造成的UL干扰。
当前3GPP标准规范定义了在下表1中列出的针对该专用子帧的配置。表1例示了在其中Ts=1/(15000x2048)的情况下的DwPTS和UpPTS。除了DwPTS和UpPTS以外的其余区域被设置为GP。
[表1]
此时,在表2中列出了2型无线帧结构,即,TDD系统中的UL/DL子帧构造。
[表2]
在表2中,D表示DL子帧,U表示UL子帧,而S表示专用子帧。表2还例示了针对该系统中的相应UL/DL子帧构造的DL至UL切换点周期性。
无线帧的上述结构完全是示例性的。因此,无线帧中的子帧的数量、子帧中的时隙的数量以及一时隙中的符号的数量可以按各种方式改变。
图5例示了DL时隙的资源网格。
参照图5,DL时隙包括在时域中的个OFDM符号和在频域中的个RB。每一个RB都包括个子载波,并由此,DL时隙包括在频域中的个子载波。尽管图5例示了其中DL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和RB包括12个子载波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DL时隙中包括的OFDM符号的数量可以根据CP长度而不同。
该资源网格上的每一个组元都被称为资源元素(RE)。一个RE用一个OFDM符号索引和一个子载波索引来指示。一个RB包括个RE。包括在DL时隙中的RB的数量取决于小区中配置的DL带宽。
图6例示了DL子帧的结构。
参照图6,DL子帧的第一时隙的开头处的多达三个或四个OFDM符号被用作分配了控制信道的控制区,并且DL子帧中的其它OFDM符号被用作分配了PDSCH的数据区。针对LTE系统定义的DL控制信道包括: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以及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PCFICH在子帧的第一OFDM符号中发送,承载有关用于该子帧中的控制信道发送的OFDM符号的数量的信息。PHICH递送HARQ ACK/NACK信号,作为针对UL发送的响应。
PDCCH上承载的控制信息被称作下行控制信息(DCI)。DCI输送用于UE或UE组的资源分配信息和其它控制信息。例如,DCI包括:DL/UL调度信息、UL发送(Tx)功率控制命令等。
该PDCCH递送有关用于下行共享信道(DL-SCH)的资源分配和输送格式的信息、有关用于上行共享信道(UL-SCH)的资源分配和输送格式的信息、寻呼信道(PCH)的寻呼信息、有关DL-SCH的系统信息、有关在PDSCH上发送的诸如随机接入响应的更高层控制消息的资源分配的信息、针对UE组中的个体UE的一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发送功率控制命令、因特网话音传输协议(VoIP)启用指示信息等。可以在该控制区中发送多个PDCCH。UE可以监视多个PDCCH。PDCCH在聚合的一个或多个连续控制信道组元(CCE)上发送。CCE是为提供按基于无线信道状态的编码率的PDCCH而使用的逻辑分配单元。CCE包括多个资源元素组(REG)。PDCCH的格式和针对PDCCH的可用比特数根据CCE的数量来确定。eNB根据向UE发送的DCI来确定PDCCH格式,并将循环冗余校验(CRC)接合至控制信息。根据PDCCH的拥有者或用途利用标识符(ID)(例如,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来掩蔽CRC。如果PDCCH被指定用于一特定UE,则可以利用该UE的小区-RNTI(C-RNTI)来掩蔽CRC。如果PDCCH承载寻呼消息,则其CRC可以利用寻呼ID(P-RNTI)来掩蔽。如果PDCCH承载系统信息(具体地说,系统信息块(SIB)),则其CRC可以利用系统信息RNTI(SI-RNTI)来掩蔽。如果PDCCH被指定为随机接入响应,则其CRC可以利用随机接入RNTI(RA-RNTI)来掩蔽。
下面,将对下行数据信道的发送模式进行举例说明。
当前3GPP LTE标准文献,详细地说,3GPP TS 36.213文献限定了如下表3和4中所示的下行数据信道发送模式。另外,下列发送模式经由更高层信令(即,RRC信令)针对UE配置。
[表3]
[表4]
如上表3和4所示,当前3GPP LTE标准文献根据在PDCCH上掩蔽的RNTI类型来限定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并且具体地说,对于C-RNTI和SPS C-RNTI的情况来说,表3和4示出了发送模式和与其相对应的DCI格式,即,基于发送模式的DCI格式。另外,定义了用于回退模式的DCI格式1A,其可以与每一个发送模式无关地应用。上表3示出了其中在PDCCH上掩蔽的RNTI的类型是C-RNTI的情况的示例,而表4示出了其中在PDCCH上掩蔽的RNTI的类型是SPS C-RNTI的情况的示例。
作为发送模式的操作的示例,当UE检测到作为通过盲解码利用C-RNTI掩蔽的PDCCH而获取的结果DCI格式1B时,在利用单一层经由闭环空间复用方案发送PDSCH的假定下,解码PDSCH。
在上表3和4中,发送模式10指前述CoMP发送方案的下行数据信道发送模式。参照上表3,当UE检测到作为对通过利用C-RNTI掩蔽的PDCCH进行盲解码而获取的结果DCI格式2D时,在基于天线端口7到14(即,DM-RS)而利用多层发送方案发送PDSCH的假定下,解码PDSCH。另选的是,在基于DM-RS天线端口7或8而经由单一天线发送方案发送PDSCH的假定下,解码PDSCH。
另一方面,当作为检测到通过对利用C-RNTI掩蔽的PDCCH进行盲解码的结果的DCI格式1A时,根据对应的子帧是否是MBSFN子帧来改变发送模式。例如,当对应的子帧是非MBSFN子帧时,在经由基于CRS的发送分集方案或者基于天线端口0的CRS的单一天线发送来发送PDSCH的假定下,解码PDSCH。另外,当对应子帧是MBSFN子帧时,可以在基于天线端口7的DM-RS而经由单一天线发送方案发送PDSCH的假定下解码PDSCH。
针对CoMP方法的PDSCH的发送的发送模式10,最近的3GPP LTE-A标准按DCI格式10限定了PDSCH RE映射和准协同定位指示符(PQI)字段。详细地说,PQI字段利用2比特尺寸限定,并且指示总计四种状态,由每一种状态指示的信息是针对CoMP方法的PDSCH的接收的参数集,并且经由更高层预先以信号发送该信息的详细值。
针对CoMP方法的PDSCH的发送的发送模式10,最近的3GPP LTE-A标准按DCI格式10限定了PDSCH RE映射和准协同定位指示符(PQI)字段。详细地说,PQI字段利用2比特尺寸限定,并且指示总计四种状态,由每一种状态指示的信息是针对CoMP方法的PDSCH的接收的参数集,并且经由更高层预先以信号发送该信息的详细值。
该参数集中包含的信息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CRS天线端口的数量(crs-PortsCount)、CRS的频移值(crs-FreqShift)、MBSFN子帧配置(mbsfn-SubframeConfigList)、ZP CSI-RS配置(csi-RS-ConfigZPId)、PDSCH开始符号(pdsch-Start)、非ZP(NZP)CSI-RS的准协同定位(QCL)信息以及qcl-CSI-RS-ConfigNZPId信息。
下面,将对准协同定位(QCL)进行描述。
天线端口之间的QCL指这样的假定,即,通过UE从一个天线端口接收的信号(或与对应天线端口相对应的无线信道)的大尺度特性与从另一天线端口接收的信号(或者与对应天线端口相对应的无线信道)的大尺度特性全部或部分的相同。这里,大尺度特性可以包括与频移相关联的多普勒频移和多普勒扩频、和与定时偏移相关联的延迟扩展和平均延迟等,并且还可以包括平均增益。
根据上述定义,UE不能假定大尺度特性在不是QCL的天线端口(即,非准协同定位(NQCL)天线端口)之间相同。在这种情况下,UE需要独立执行用于获取针对每一个天线端口的频移、时间偏移等的跟踪过程。
另一方面,有利的是,UE可以在QCL天线端口之间执行下列操作。
1)UE可以按相同的方式,向用于针对与另一天线端口相对应的无线信道的信道估计的Wiener滤波器参数等应用针对与专用天线端口相对应的无线信道的功率延迟分布、延迟扩展、多普勒频谱以及多普勒扩展的估计结果。
2)另外,UE可以获取针对该专用天线端口的时间同步化和频率同步化,并接着还向其它天线端口应用相同的同步化。
3)最后,UE可以针对用于平均增益的每一个QCL天线端口计算基准信号接收功率(RSRP)的测量值的平均值。
例如,当接收到基于DM-RS的下行数据信道调度(例如,经由PDCCH(或EPDCCH)的DCI格式2C)时,假定UE经由通过调度信息指示的DM-RS顺序来针对PDSCH执行信道估计,并接着执行数据解调。
在这种情况下,当用于下行数据信道解调的DM-RS天线端口是利用服务小区的CRS天线端口的QCL时,UE可以在经由对应的DM-RS天线端口的信道估计期间应用根据UE的CRS天线端口估计的无线信道的大尺度特性,以增强基于DM-RS的下行数据信道接收性能。
类似的是,当用于下行数据信道解调的DM-RS天线端口是利用服务小区的CSI-RS天线端口的QCL时,UE可以在经由对应的DM-RS天线端口的信道估计期间应用根据服务小区的CSI-RS天线端口估计的无线信道的大尺度特性,以增强基于DM-RS的下行数据信道接收性能。
该LTE系统限定,当下行信号按作为CoMP模式的发送模式10发送时,eNB经由更高层信号配置针对UE的QCL类型A和QCL类型B中的一种。
这里,QCL类型A意指,假定CRS和CSI-RS天线端口的、除了平均增益以外的其余的大尺度特性是QCL,而物理信道和信号在同一点发送。
另一方面,QCL类型B意指,假定DM-RS和CSI-RS天线端口的、除了平均增益以外的剩余大尺度特性。具体来说,QCL类型B被限定成,经由更高层消息针对每一个UE配置最多四种QCL模式,以易于发送诸如DPS、JT等的CoMP,并且经由下行控制信息(DCI)动态地配置四种QCL模式当中的用于接收下行信号的QCL模式。该信息在PQI字段的参数集的qcl-CSI-RS-ConfigNZPId中限定。
下面将对配置QCI类型B时发送DPS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首先,假定包括N1个天线端口的节点#1发送CSI-RS资源#1,而包括N2个天线端口的节点#2发送CSI-RS资源#2。在这种情况下,CSI-RS资源#1被包括在PQI的参数集#1中,而CSI-RS资源#2被包括在PQI的参数集#2中。而且,eNB经由更高层向存在于节点#1和节点#2的共同覆盖范围中的UE以信号发送参数集#1和参数集#2。
接着,eNB可以通过在经由节点#1向对应UE发送数据(即,PDSCH)的同时利用DCI配置参数集#1而在经由节点#2发送数据的同时配置参数集#2来执行DPS。从UE方面,通过DCI,假定当参数集#1经由PQI配置时,CSI-RS资源#1和DM-RS是QCL,并且当参数集#2经由PQI配置时,CSI-RS资源#2和DM-RS是QCL。
图7是例示LTE中使用的上行子帧的结构的图。
参照图7,一上行子帧包括多个(例如,2个)时隙。一个时隙根据CP长度可以包括不同数量的SC-FDMA符号。上行子帧在频域中划分成控制区和数据区。该数据区被分配有PUSCH并且被用于承载诸如音频数据的数据信号。该控制区被指配了PUCCH,并且被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UCI)。该PUCCH包括在频域中位于数据区的两个端部处的RB对,并且在时隙边界跳跃。
该PUCCH可以被用于发送下列控制信息。
-调度请求(SR):这是被用于请求UL-SCH资源的信息并且利用开关键控(OOK)方案发送。
-HARQ ACK/NACK:这是针对PDSCH上的下行数据分组的响应信号,并且指示是否已经成功接收到该下行数据分组。发送1比特ACK/NACK信号,作为针对单一下行码字的响应,并且发送2比特ACK/NACK信号,作为针对两个下行码字的响应。
-信道质量指示符(CQI):这是有关下行信道的反馈信息。有关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反馈信息包括秩指示符(RI)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针对每一个子帧使用20个比特。
UE可以经由子帧发送的控制信息(UCI)的量取决于可用于控制信息发送的SC-FDMA符号的数量。可用于控制信息发送的SC-FDMA符号对应于除了被用于基准信号发送的子帧的SC-FDMA符号以外的其它SC-FDMA符号。对于其中配置探测基准信号(SRS)的子帧的情况来说,该子帧的末尾SC-FDMA符号从可用于控制信息发送的SC-FDMA符号中排除。基准信号被用于检测PUCCH的相干性。
下面,将对多点协作发送/接收(CoMP)进行描述。
LTE-A之后的系统已经尝试通过使能在多个小区之间协作来引入用于提升系统性能的方案。这种方案被称作多点协作发送/接收(CoMP)。CoMP是指这样的方案,即,针对两个或更多个eNB、接入点,或小区的用于与特定的UE协作通信,以在UE与eNB、接入点或小区之间平滑地通信。在本发明中,eNB、接入点以及小区可以具有相同的含义。
一般来说,在其中频率复用因子为1的多小区环境中,位于小区边缘上的UE的性能和平均扇区吞吐量可以因小区间干扰(ICI)而缩减。为了缩减ICI,在现有的LTE系统中,应用了使得位于小区边缘上的UE能够在受干扰限制的环境中通过UE特定功率控制,利用简单的人工方法(如分数频率复用(FFR))而具有适当的吞吐量和性能的方法。然而,胜于降低每小区频率资源的使用,优选的是,缩减ICI,或者UE再使用ICI作为希望的信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可以应用CoMP发送方案。
图8是例示执行CoMP的示例的图。参照图8,无线通信系统包括UE以及执行CoMP的多个eNB BS1、BS2以及BS3。用于执行CoMP的eNB BS1、BS2以及BS3可以通过协作而有效地向UE发送数据。CoMP可以宽泛地划分成两种方案:
-联合处理(CoMP连接处理:CoMP-JP)
-CoMP协作调度/波束成型(CoMP-CS)
对于CoMP-JP的情况来说,将数据同时从执行CoMP的eNB发送至一个UE,并且UE组合从eNB接收的信号,以改进接收性能。即,CoMP-JP可以使用CoMP协作单元的每一个点(eNB)中的数据。该CoMP协作单元指在协作发送方案中使用的的一组eNB。JP方案还可以被划分成联合发送和动态小区选择。
该联合发送指从多个点(一些或全部CoMP协作单元)同时发送PDSCH的方案。即,数据可以从多个发送点发送至单一UE。根据联合发送,接收信号的质量可以相干地或非相干地改进,并且可以主动消除针对其它UE的干扰。
动态小区选择指从一个点(在CoMP协作单元中)发送PDSCH的方案。即,将数据按特定时间从单一点发送至单一UE,协作单元中的其它点这时不向该UE发送数据,而且可以动态地选择向UE发送数据的点。
另一方面,对于CoMP-CS的情况来说,数据在任意时间通过一个eNB发送至一个UE,并且执行调度和波束成型,以使可以最小化因其它eNB所造成的干扰。即,根据CoMP-CS/CB方案,CoMP协作单元可以协作地执行针对单一UE的数据发送的波束成型。这里,尽管数据仅从服务小区发送,但是可以根据对应的CoMP协作单元中的小区的协作来确定用户调度/波束化。
针对上行的情况,多点协作接收指根据地理上彼此隔开的多个点的协作而发送的信号的接收。可应用至上行的CoMP接收方案可以被分类成联合接收(JR)和协作调度/波束成型(CS/CB)。
JP是多个接收点接收通过PUSCH发送的信号的方案,而CS/CB是在一个点接收PUSCH的同时,根据对应CoMP协作单元中的小区的协作来确定用户调度/波束成型的方案。
下面,将对多个小区之间的干扰进行描述。
像在两个eNB(例如,eNB#1和eNB#2)相邻地设置的情况下,当这两个eNB的覆盖范围彼此部分交叠时,来自一个eNB的强下行信号可以对由另一eNB服务的UE造成干扰。同样地,当出现小区间干扰时,该小区间干扰可以经由两个eNB之间的小区间协作信号方法来缩减。关于下面将描述的本发明的不同实施方式,假定在发送和接收干扰的两个eNB之间平滑地发送和接收信号。例如,假定存在eNB之间的、具有优越发送条件(如发送带宽、时间延迟等)的有线/无线链路(例如,回程链路或Un接口),并且实现针对eNB之间的协作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的高可靠性。另外,两个eNB之间的时间同步化按可允许误差范围匹配(例如,对准发送和接收干扰的这两个eNB的下行子帧的边界),或者显见地识别这两个eNB的子帧的边界之间的偏移。
返回参照图8,eNB#1BS1可以是以高发送功率服务宽广区域的宏eNB,而eNB#2BS2可以是以低发送功率服务较窄区域的微小区eNB(例如,微微eNB)。如图8所示,当位于eNB#2的小区边界区域处而由eNB#2服务的UE接收到来自eNB#1的强干扰时,在小区之间没有合适协作的情况下,可能难以有效执行通信。
具体来说,当多个UE以低功率连接至作为微eNB的eNB#2,而作为宏eNB的eNB#1分布提供服务的负载时,其很可能造成上述小区间干扰。例如,当UE希望选择服务eNB时,可以将预定的偏移值添加至来自微eNB的接收功率,而不将偏移值添加至来自宏eNB的接收功率,以计算并比较来自每一个eNB的下行信号的接收功率,并由此,UE可以选择提供最高下行接收功率的eNB,作为服务eNB。因此,可以将更加多的UE连接至微eNB。尽管来自宏eNB的信号就实际上通过UE接收的下行信号的强度来说比微eNB更强,但该微eNB可以被选择为服务eNB,并且连接至微eNB的UE可以经历来自宏eNB的强干扰。在这种情况下,当未设置分离小区间协作时,位于微eNB的边界处的UE可能因来自宏eNB的强干扰而难以执行合适操作。
当存在小区之间的干扰时,需要发送和接收干扰的两个eNB之间的合适协作,并且用于使能协作操作的信号可以经由这两个eNB之间的链路来发送和接收,以便执行有效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当小区间干扰出现在宏eNB与微eNB之间时,宏eNB可以控制小区间协作操作,而微eNB可以根据从宏eNB以信号发送的协作信号来执行合适操作。
显见的是,上面的小区间干扰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可以应用至小区间干扰出现在根据上述的不同情形中的情况(例如,当小区间干扰出现在CSG方法的HeNB与OSG方法的宏eNB之间时,当微eNB造成干扰而宏eNB接收干扰时,或者当小区间干扰存在于微eNB或宏eNB之间时)。
基于上面的描述,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方法,即,该方法用于在无线资源的用途根据系统的负载状态动态改变时,有效地配置准协同定位特性。下面,假定利用作为在传统PDSCH区域中发送的控制信道的增强PDCCH(EPDCCH)的环境。另外,当用于发送PDCCH的OFDM符号不存在时(例如,新载波类型;NCT),可以确定并使用对应的子帧SF的所有OFDM符号,作为PDSCH区。下面,为便于描述,将针对3GPP-LTE系统描述所提出方法。然而,应用所提出方法的系统的范围除了3GPP LTE系统以外还可以扩展地应用至另一系统。另外,本发明的所提出方法还可以扩展地应用至其中执行基于传统的PDCCH的下行/上行通信的情况。
例如,准协同定位特性的概念可以根据上述描述加以概括并且针对天线端口限定如下。
■当两个天线端口被“准协同定位”时,UE可以基于从另一天线端口接收的信号的大尺度特性推断从一个天线端口接收的信号的大尺度特性。
■在此,大尺度特性可以包括延迟扩展、多普勒扩展、频移、平均接收功率或接收定时中的全部或一些。
作为另一实施例,准协同定位特性的概念可以根据上述描述加以概括并且针对信道限定如下。
■如果两个天线端口“准协同定位”,则UE可以基于从与另一天线端口相对应的无线信道接收的信号的大尺度特性推断从与一个天线端口相对应的无线信道接收的信号的大尺度特性。
■在此,大尺度特性可以包括延迟扩展、多普勒扩展、频移、平均接收功率或接收定时中的全部或一些。
然而,在本发明中,与前述准协同定位特性相关联的定义未加以划分。即,前述定义之一可以被应用至准协同定位特性的概念。另选的是,作为类似形式,准协同定位特性的定义可以改变成形式“可以假定在准协同定位特性的假定下在天线端口之间的协同定位发送数据”(例如,“UE可以假定同一发送点处的天线端口(例如,TP)”),并且本发明可以基于这种类似修改改变来应用。
具体来说,关于前述准协同定位特性,当与传统CRS相比以低密度发送的DM-RS被用于解码专用信道(例如,EPDCCH和PDSCH)时,对应的DM-RS的大尺度特性(例如,频率/多普勒偏移、频率/多普勒位移、延迟扩展、接收定时、接收功率,以及多普勒扩展)的估计准确度可以通过具有准协同定位特性的另一基准信号(例如,CRS、CSI-RS,以及SRS)来增强。
图9是例示其中随着系统的下行负载量在FDD系统环境中增加,eNB改变并使用用于下行通信的传统UL频带的一些上行子帧(下面,UL SF)。图9例示了将上行子帧UL SF#(n+1)、UL SF#(n+3)、UL SF#(n+5)、UL SF#(n+7)以及UL SF#(n+9)的用途改变成下行通信。
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方法,即,该方法用于在无线资源的用途根据系统的负载状态动态改变时,有效地配置有关用途改变的无线资源的准协同定位特性信息。
在本发明中,用途被改变的无线资源的准协同定位特性的配置可以根据传统用途的无线资源的准协同定位特性而独立地限定,或者传统用途的无线资源的准协同定位特性中的一些可以被设置成基于预先定义的规则而重新使用。不同类型无线资源(例如,传统下行无线资源,和用途被改变的下行无线资源)的准协同定位特性的信息可以经由预先定义的信号(例如,更高层/物理层信号)由eNB通过信号发送至UE,或者可以被限定成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隐含地加以考虑。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可以扩展地应用至任何情况,即,其中,无线资源的用途根据负载状态动态地改变,或者参与协作通信(CoMP)的一些小区的无线资源的用途在FDD/TDD系统环境中动态改变,并且FDD频带和TDD频带在载波聚合(CA)或其中在CA方案中使用多个小区或多个分量载波(CC)的环境中使用。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可以扩展地应用至其中改变传统下行无线资源并且用于上行的情况,以及其中传统上行无线资源被改变并用于下行的情况。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可以扩展地应用至专用基准信号(例如,CRS、CSI-RS,以及SRS)与被用于解码控制信道(例如,EPDCCH)、数据发送信道(例如,PDSCH)以及系统信息发送信道(例如,EPBCH/ESIB)中的至少一个的DM-RS之间的准协同定位特性的配置。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可以扩展地应用至这样的操作环境,即,其中,eNB预先配置与经由更高层信号向UE映射准协同定位指示符(PQI)的每一个PDSCH RE的状态相关联的“特定大尺度特性的准协同定位特性信息和/或与对应的准协同定位特性信息相关联的基准信号的信息”,并接着向UE通知与特定的PQI状态相关联的准协同定位特性信息是否经由预先定义的DCI格式(例如,DCI格式2D)的PQI字段(例如,2比特)来使用(或应用)。
而且,在本发明中,术语“功率配置值”或“发送功率”被定义成指基准信号(例如,CRS、CSI-RS以及DM-RS)的发送功率值和/或数据的发送功率值。
另外,当改变传统上行无线资源并且用于下行通信时,也难以向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即,已经被用于下行通信的资源)应用(或采取)经由传统的基于下行无线资源的通信所配置的准协同定位特性。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当被设置用于无线资源的传统用途的大尺度特性的准协同定位特性和用途被改变的无线资源不同时,对应相关信息可以经由预先定义的信号(例如,更高层/物理层信号)由eNB通过信号发送至UE,或者可以被考虑为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隐含地加以考虑。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当改变传统上行频带的一些上行子帧(ULSF)并且用于FDD系统中的下行通信时,发送/接收操作通过来自基于传统下行频带(即DL频带)的下行通信的不同频带来执行,并由此按相同方式用于下行通信的连贯资源的一些大尺度特性(例如,多普勒扩展和频移/多普勒位移)可能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当准协同定位特性被设置成要默认地用于解码FDD系统中的控制/数据信道(例如,EPDCCH和PDSCH)时,可以配置用于提取有关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即,传统UL频带)的准协同定位特性的附加基准信号(例如,CSI-RS或最近定义的CSI-RS或CRS)的发送。
详细地说,eNB可以根据静态特性或半静态特性,经由预先定义的信号,向UE通知有关要用于下行通信的上行频带的一些上行子帧(UL SF)的信息,并且配置所发送附加基准信号(例如,CSI-RS和CRS),以提取要通过用途被改变的上行子帧(UL SF)发送的前述准协同定位特性。这里,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的准协同定位特性可以经由附加发送基准信号与DM-RS与之间的大尺度特性关系(或比较)来配置,该DM-RS被用于解码通过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发送的特定控制/数据信道。
不用说,根据本发明的前述实施方式,用于提取有关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的准协同定位特性的附加发送的基准信号(例如,CSI-RS和CRS)可以被限定用于TDD系统,而非FDD系统。在这种情况下,TDD系统的、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的准协同定位特性可以经由附加发送基准信号与DM-RS与之间的大尺度特性关系(或比较)来配置,该DM-RS被用于解码通过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发送的特定的控制/数据信道。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当改变传统上行无线资源并且用于下行通信时,eNB可以以相对较低的功率配置(例如,包括数据发送功率和基准信号功率中的至少一个)来执行对应下行通信,以便缩减针对UE与使用和传统用途(例如,上行用途)相同的频带的相邻eNB之间的上行通信的干扰,
例如,当改变传统上行无线资源的一些上行子帧(UL SF)并且用于TDD系统中的下行通信时,eNB可以将有关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的发送功率配置成与有关传统下行资源的发送功率相比相对较低的值,以便减轻干扰。由此,通过UE经由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接收的基准信号的接收功率可以低于基于传统下行资源的通信。然而,因为两类下行通信基于同一频带来执行,所以一些大尺度特性(例如,多普勒扩展、延迟扩展,以及接收定时)可以具有相同特性。这里,这两类下行通信可以被限定为基于传统下行资源的通信和基于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的通信。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仅在传统下行资源上发送的基准信号的大尺度特性当中的、可以被假定成为在不同类型下行通信之间相同的一些大尺度特性可以被设置成在对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中所发送的控制/数据信息的解码操作中使用,而不需要配置用于提取有关用途被改变的前述上行资源的准协同定位特性的附加基准信号(例如,CSI-RS和CRS)。而且,专用基准信号的、要被视为在不同类型下行通信之间相同的一些大尺度特性的信息(即,准协同定位特性配置信息)可以通过eNB经由预先定义的信号通知给UE。例如,当在传统下行资源上发送的基准信号(例如,CRS和CSI-RS)的一些大尺度特性还可以按用于DM-RS(其被用于解码经由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发送的特定控制/数据信道)的相同方式来假定时,可以配置要被假定成在基准信号之间相同的一些大尺度特性的准协同定位特性。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假定eNB经由预定的信号向UE通知有关传统下行资源的下行功率配置值与有关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的下行功率配置值之间的偏移。
在这种情况下,UE可以被设置成,利用对应的偏移(或功率偏移值),根据预先配置的大尺度特性来计算(或提取)有关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的平均增益或平均接收功率的预先配置的大尺度特性。这里,可以通过从有关传统下行资源的对应大尺度特性(即,平均接收功率或平均增益)减去(或提取)以信号发送的功率偏移值来计算有关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的平均增益或平均接收功率的大尺度特性。另外,该操作可以被设置成,通过将由信号发送的功率偏移与针对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的平均接收功率的大尺度特性相加来应用不同类型的下行通信之间的平均接收功率的大尺度特性,作为准协同定位特性。类似的是,下面,从针对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的平均增益的大尺度特性的方面,对操作进行描述。可以通过将由信号发送的功率偏移与针对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的平均增益的大尺度特性相加,来从平均增益的大尺度特性的方面配置不同类型的下行通信之间的对应大尺度特性的准协同定位特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当针对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的下行功率配置值与针对传统下行资源的下行功率配置值高度地不同时,eNB可以针对基于不同无线资源类型的下行通信,频繁地使用射频(RF)终端或两类放大器(具有不同线性放大周期特性)。
在这种情况下,当对应放大器通过共享同一振荡器来操作时,可以将一些大尺度特性(例如,频移、多普勒位移、频率偏移等)假定成在两类下行通信之间相同。另一方面,当对应放大器分别通过不同振荡器操作时,不能确保这两类下行通信之间的一些大尺度特性(例如,频移、多普勒位移、频率偏移等)。
因此,当这两类放大器(或RF终端)通过在TDD系统下共享同一振荡器来操作时,在传统下行资源上发送的基准信号(例如,CRS和CSI-RS)的一些大尺度特性(例如,频移、多普勒位移、频率偏移等)还可以被假定成和DM-RS(其被用于解码经由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发送的特定控制/数据信道)相同,并且可以配置要被假定成在基准信号之间相同的一些大尺度特性的准协同定位特性。而且,eNB可以经由预先定义的信号向UE通知与准协同定位特性的前述形式的配置相关联的信息,并且可以另外向UE通知在传统下行资源上发送的基准信号(例如,DM-RS、CRS,以及CSI-RS)的大尺度特性当中的、要被假定成为和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上的大尺度特性相同的一些大尺度特性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当改变传统上行频带的一些上行子帧(UL SF)并且用于FDD系统下的下行通信时,可以使用用于基于上行频带的下行通信的附加RF终端或放大器。在这种情况下,基于上行频带的下行通信与(传统)基于下行频带的下行通信之间的一些大尺度特性(例如,多普勒扩展、频率/多普勒位移、频率偏移、平均接收功率,或平均增益)可以根据是否使用不同RD终端或放大器而不同。另外,基于上行频带的下行通信与(传统)基于下行频带的下行通信之间的一些大尺度特性可以根据是否使用同一振荡器而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的前述实施方式可以按用于配置针对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的准协同定位特性的相同方式来应用。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当改变传统上行无线资源并且用于下行通信时,通过传统下行无线资源发送的专用基准信号(例如,CRS)可以被设置成因干扰问题而不在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上发送。
因此,不在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上发送的专用基准信号的配置可以经由这样的方法来应用,即,该方法用于缩减影响使用和传统用途相同的频带(例如,使用上行通信)的UE与eNB之间的通信的干扰。即,根据本发明的前述实施方式,可以看出,当改变传统上行无线资源并且用于下行通信时,在传统下行资源上发送的一些基准信号之间的准协同定位特性在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上不满足(或有效)。而且,eNB可以经由预先定义的信号向UE通知与未发送的专用基准信号相关联的信息(例如,通过不在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上发送预先定义的专用基准信号来通知在基准信号之间的无效准协同定位特性信息)。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当在协作通信环境(CoMP)下参与协作通信的特定小区的无线资源的用途根据系统的负载状态而动态改变时,特定eNB可以经由预先定义的信号(例如,物理层/更高层信号)向UE(例如,CoMP UE或非CoMP UE)通知与针对传统用途的无线资源的“有关用于基于特定大尺度特性的准协同定位特性的配置的相关基准信号(例如,DM-RS和CSI-RS)的信息”独立的、针对用途被改变的资源的“有关用于基于特定大尺度特性的准协同定位特性的配置的相关基准信号的信息”。
这里,当传统用途的无线资源集和改变用途的无线资源集分别被定义为“集合#X”和“集合#Y”时,eNB可以经由预先定义的信号(例如,更高层信号)向UE通知针对不同集合的每一条“有关用于基于特定大尺度特性的准协同定位特性的配置的相关基准信号的信息”。例如,针对每一个相应集合定义的“用于基于特定大尺度特性的准协同定位特性的配置的相关基准信号(例如,DM-RS和CSI-RS)的类型”和“对应的大尺度特性的类型”可以被设置成,使得这些类型中的至少一个针对相应的集合不同,或者这些类型中的至少一些相同或者其余类型不同,如下表5所示。
当eNB利用预先定义的DCI域(例如,PQI字段)向UE通知是否将特定准协同定位特性用于解码预先定义的DCI的发送时间点的控制/数据信道时,UE可以被设置成,根据与接收到具有对应目的的DCI的子帧位置(或子帧时间点)相关联的集合的类型来假定不同的准协同定位特性。例如,当选择有关用于基于多个特定大尺度特性(其通过DCI域(例如,PQI字段)预先定义)的准协同定位特性的配置的相关基准信号的多条信息当中的一条时,或者当eNB经由更高层信号预先配置有关与对应准协同定位特性信息有关的基准信号的信息、和有关与每一个PQI状态相关联的特定大尺度特性的准协同定位特性信息、并接着向UE通知与特定的PQI状态相关联的准协同定位特性的信息是否经由预先定义的DCI格式(例如,DCI格式2D)的PQI字段(例如,2比特)来应用(或使用)时,UE可以被设置成,根据与接收具有对应目的的DCI的子帧位置(或子帧时间点)相关联的集合的类型来假定不同的准协同定位特性。
例如,即使被用于指示特定大尺度特性信息是否应用(或使用)的预先定义的DCI格式被设置成相同的,UE也可以被设置成,根据与接收预先定义的DCI的子帧位置(或子帧时间点)相关联的集合的类型,将该值视为对应集合的“有关用于基于特定大尺度特性的准协同定位特性的配置的相关基准信号的信息和对应大尺度特性的类型”中的至少一个。
即,参照下表5,表5示出了针对集合#X和集合#Y分别定义的“有关用于基于特定大尺度特性的准协同定位特性的配置的相关基准信号的信息和对应大尺度特性的类型中的至少一个”的示例。这里,表5示出了,即使通过UE接收的DCI的值相同,也针对相应的集合配置不同的准协同定位特性,并且即使通过UE接收DCI的值不同,当定义相同准协同定位特性(或大尺度特性)时(例如,在集合#X中的“10”和集合#Y中的“00”的情况下),也配置相同的准协同定位特性(或大尺度特性)。而且,在下表5中,eNB可以独立地经由预先定义的信号(例如,物理层信号或更高层信号),向UE通知有关传统用途的无线资源(例如,传统下行资源或静态用途的下行资源)的PQI状态相关信息集合和有关用途被改变的资源(例如,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的PQI状态相关信息集合。
[表5]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当改变传统上行无线资源并且在TDD系统环境下用于下行通信时,传统下行资源和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按相同的频带具体实施,并由此可以将CRS和DM-RS(或CRS或CSI-RS)之间的基于大尺度特性的准协同定位特性假定成在两类资源(即,传统下行资源和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之间相同。
例如,CRS和DM-RS(或CRS和CSI-RS)之间的多普勒扩展和延迟扩展,即,与频率特性有关的基于大尺度特性的准协同定位特性可以被假定成在相同频带中配置的两类资源之间相同。
另外,eNB可以通过预先定义的信号向UE通知基准信号之间的准协同定位特性的信息被假定成在两类资源之间相同。即,在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上配置的CRS与DM-RS(或CRS和CSI-RS)之间的基于特定大尺度特性的准协同定位特性还可以无变化地应用。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为了利用TDD系统的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上的、具有传统用途的对应资源来缩减针对另一小区的干扰,专用基准信号(例如,CRS和CSI-RS)可以被设置成不发送。这里,传统下行资源和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按相同频带具体实施,并由此,即使CRS(或CSI-RS)不在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上发送,要从在传统下行资源上发送的CRS(或CSI-RS)提取的、与诸如多普勒扩展和延迟扩展的频率特性有关的大尺度特性还可以被用于(重新用于)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另外,eNB可以经由预先定义的信号,向UE通知有关从在传统下行资源上发送的CRS(或CSI-RS)提取的大尺度特性当中的、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上的要用于(重新用于)基于DM-RS的信道估计的一些大尺度特性的信息。因此,可以认为,在传统下行资源上配置的基于CRS和DM-RS(或CRS和CSI-RS)之间的特定大尺度特性的准协同定位特性还可以在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上无变化的情况下应用。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当专用基准信号(例如,CRS和CSI-RS)可以被设置成不发送,以便利用TDD系统的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上的、具有传统用途的对应资源来缩减针对另一小区的干扰时,与经由更高层信号限定的特定的PQI状态有关的信息可以被设置成,根据两类资源(即,传统下行资源和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而不同地假定。例如,当专用基准信号被设置成不发送时,应用经由更高层信号定义的CRS/CSI-RS速率匹配信息、资源元素映射信息、基于大尺度特性的准协同定位信息、PDSCH开始符号信号等可以被设置成,根据两类资源而不同地操作。
因此,例如,当不同于传统下行资源,专用基准信号(例如,CRS和CSI-RS)被设置成不在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上发送时,针对传统下行资源上的操作定义的PDSCH资源元素映射信息(例如,关于特定的PQI状态)可以被设置成,还在用途被改变的对应上行资源上无变化的情况下应用,或者在不在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上发送的专用基准信号(例如,CRS和CSI-RS)的考虑下预先定义的另一预先定义类型的PDSCH资源元素映射信息(例如,仅反映实际上在具有改变用途的上行资源上发送的基准信号的PDSCH资源元素映射信息)可以被设置成应用。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假定传统下行资源上的PDSCH开始符号基于服务小区的PCFICH(或者和服务小区的PCFICH的值相同的值)来设置,并且特定的PQI状态相关信息经由更高层信号基于该操作来定义。在这种情况下,针对传统下行资源上的操作定义的PDSCH开始符号信息(关于特定的PQI状态)可以被设置成,在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无变化的情况下应用,或者在不在改变用途的上行资源上发送的考虑下预先定义的不同值的PDSCH开始符号(例如,第一OFDM符号)可以被设置成应用(例如,其反映当CRS不在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上发送CRS时难于在对应资源中正常发送PDCCH的事实)。而且,有关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的PDSCH开始符号相关信息可以被设置成,经由预先定义的(附加)信号(例如,物理层或更高层信号)从eNB向UE发信号,或者可以被考虑为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隐含地加以考虑。
前述实施方式(其中,出于在传统下行资源上操作的目的而定义的PDSCH开始符号信息(与特定的PQI状态有关)在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上不同地假定)可以被设置成,仅被应用至其中在传统下行资源上发送的专用基准信号(例如,CRS和CSI-RS)被设置成不在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上发送的情况,或者可以被设置成,总是与是否在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上发送专用基准信号无关地应用。另选的是,当有关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信息的PDSCH开始符号相关信息独立地基于预先定义的信号或隐含规则(根据有关传统下行资源的PDSCH开始符号信息)来定义时,前述实施方式可以被设置成,仅被应用至其中在传统下行资源上发送的专用基准信号(例如,CRS和CSI-RS)被设置成不在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上发送的情况,或者可以被设置成,总是与是否在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上发送专用基准信号无关地应用。
另外,除了PDSCH资源元素映射信息和PDSCH开始符号信息以外的剩余信息可以被设置成,在传统下行资源与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之间共同应用。
而且,eNB可以经由预先定义的(附加)信号,向UE通知多条特定的PQI状态相关信息当中的、在传统下行资源与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之间不同地假定或者共同地假定的信息。
另外,前述实施方式(其中,PDSCH开始符号信息在两类资源(即,传统下行资源和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之间不同地设置)可以被设置成,仅限于其中传统下行资源上的PDSCH开始符号基于服务小区的PCFICH(或者和服务小区的PCFICH的值相同的值)来设置的情况。当传统下行资源上的PDSCH开始符号不基于服务小区的PCFICH(或者和服务小区的PCFICH的值相同的值)设置时,出于在传统下行资源上操作的目的而定义的与特定的PQI状态有关的PDSCH开始符号信息可以被假定成在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上也按相同方式应用。另选的是,传统下行资源上的PDSCH开始符号可以被设置成,总是基于执行的那个配置而与小区的PCFICH无关地应用。即,即使基于参与协作通信的多个小区当中的、包括服务小区的任何小区的PCFICH来执行配置,该PDSCH开始符号也可以被设置成总是加以应用。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说明用于针对两类资源独立地限定与特定的PQI状态相关联的信息的方法的参考图。
参照图1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eNB可以针对UE经由有关两类资源的预先定义的信号(例如,更高层或物理层信号),来独立地定义与特定POI状态相关联的信息(例如,“CRS/CSI-RS速率匹配信息、PDSCH资源元素映射信息、基于特定大尺度特性的准协同定位信息或PDSCH开始符号信息”)。即,该信息可以针对传统下行资源和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而独立地定义,或者可以针对静态使用的下行资源和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而独立地定义。这里,一些预先定义的信息可以在两类资源之间共同应用,并且公共假定的信息可以被定义为仅与特定的类型资源(例如,传统下行资源或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的特定的PQI状态相关联的信息。另外,该信息可以被设置成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隐含地设置(而不需要附加定义),或者可以被定义为与分离类型的资源的特定的PQI状态相关联。
当与特定的PQI状态相关联的信息针对两类资源独立地限定时,要在这两类资源之间共同地假定的信息或者要在这两类资源之间不同地假定的信息可以具有下列示例。
例如,信息,具体来说,当PDSCH开始符号(在传统下行资源上的)被设置成跟随服务小区的PCFICH时,因CRS被设置成不在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上发送,而在两类资源(即,传统下行资源和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之间不同地设置PDSCH开始符号信息。即,这是因为当不在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上发送CRS时,可能难于在对应的资源上正常发送PDCCH。类似的是,信息,具体来说,当静态用途的下行资源上的PDSCH开始符号被设置成跟随服务小区的PCFICH时,因CRS可以被设置成不在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上发送,所以在静态用途的下行资源与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之间不同地设置PDSCH开始符号信息。
作为另一实施例,前述实施方式(其中,PDSCH开始符号信息在两类资源(即,传统下行资源和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之间不同地设置)可以仅受限于其中PDSCH开始符号(传统下行资源或静态用途的下行资源上的)基于服务小区的PCFICH来设置的情况。当PDSCH开始符号(传统下行资源或静态用途的下行资源上的)不基于服务小区的PCFICH来设置时,出于在传统下行资源上操作的目的而定义的PDSCH开始符号信息(与特定的PQI状态有关)还可以被设置成在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上相同。另选的是,出于在传统下行资源上操作的目的而定义的PDSCH开始符号信息(与特定的PQI状态有关)还可以被设置成在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上相同,而不需要针对上行资源或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的附加定义。作为一附加例,前述实施方式(其中,PDSCH开始符号信息在两类资源(即,传统下行资源和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之间不同地设置)可以被设置成总是与小区的PCFICH无关地应用,基于其,设置(传统下行资源或静态用途的下行资源上的)PDSCH开始符号。换句话说,前述实施方式(其中,PDSCH开始符号信息在两类资源(即,传统下行资源和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之间不同地设置)可以被设置成,即使基于参与协作通信的多个小区当中的任何小区(包括服务小区)的PCFICH来设置PDSCH开始符号,也总是加以应用。
另外,可以设置(或解释)用于下行资源和上行资源的相应信息,而不是用于传统下行资源和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的相应信息。下列示例示出了这样的情况,即,eNB针对UE经由针对两类资源的预先定义的信号(例如,更高层或物理层信号),来独立地配置与特定的POI状态相关联的信息(例如,“CRS/CSI-RS速率匹配信息、PDSCH资源元素映射信息、基于特定大尺度特性的准协同定位信息,或PDSCH开始符号信息”)。即,下列的示例是图10的详细示例。
■[示例#1]PQI状态A(例如,xx比特)
■在两类资源之间共同地假定的信息的示例
-基于特定大尺度特性的准协同定位信息,例如,CRS和DM-RS(或CRS和CSI-RS)之间的多普勒扩展和基于准协同定位特性的延迟扩展(即,与频率特性相关的大尺度特性)
■在两类资源之间不同地假定的信息的示例
-CRS/CSI-RS速率匹配信息或PDSCH资源元素映射信息
-PDSCH开始符号信息
■[示例#2]PQI状态A(例如,xx比特)
■在两类资源之间共同地假定的信息的示例
-基于特定大尺度特性的准协同定位信息,例如,基于CRS和DM-RS(或CRS和CSI-RS)之间的多普勒扩展和延迟扩展(即,频率特性相关大尺度特性)的准协同定位特性
-PDSCH开始符号信息
■在两类资源之间不同地假定的信息的示例
-CRS/CSI-RS速率匹配信息或PDSCH资源元素映射信息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eNB可以被设置成,经由预先定义的信号,独立地向UE通知分别应用至不同类型的资源(即,传统下行资源和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的PQI状态相关信息集。例如,当PQI字段设置有两个比特时,eNB可以经由预先定义的信号,向UE通知与针对传统下行资源的四种PQI状态有关的信息和与针对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的四种PQI状态有关的信息。不用说,eNB可以独立地向UE通知与应用至静态用途的下行资源和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的PQI状态有关的信息集(例如,与应用至静态用途的下行资源的四种PQI状态有关的信息和与针对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的四种PQI状态有关的信息)。
另选的是,UE可以被设置成,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引用与针对根据接收到PQI字段的子帧的类型的对应类型的资源所设置的PQI状态有关的一组信息。因此,具有相同值的PQI字段甚至可以根据接收到对应的PQI字段的子帧的类型而不同地应用(或解释)。
另选的是,可以针对传统DCI格式定义附加比特(例如,1比特)或字段(或针对传统PQI字段限定附加比特或字段),以指示与对应的PQI字段的资源的类型相对应的指示符。而且,UE可以基于该附加比特(或字段)来引用有关大致通过对应的PQI字段指示的资源的特定类型的PQI状态相关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当专用基准信号(例如,CRS和CSI-RS)被设置成还按和TDD系统的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上的传统下行资源(或静态用途的下行资源)相同的方式来发送时,出于在传统下行资源(或静态用途的下行资源)上操作的目的而定义的特定的PQI状态相关信息(例如,CRS/CSI-RS速率匹配信息、PDSCH资源元素映射信息、基于特定大尺度特性的准协同定位信息、PDSCH开始符号信号等)还可以被设置成在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上应用,或者仅除了(预先定义的)一些信息(例如,基于特定大尺度特性的准协同定位信息)以外的剩余信息可以被设置成在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上应用。另外,eNB可以经由预先定义的信号向UE通知关于是否按相同方式在传统下行资源与上行资源之间假定多条特定的PQI状态信息或者不同地部分假定的信息。
一般来说,基于特定大尺度特性的准协同定位信息的配置可以被划分并限定成下列两类(即,行为A和行为B)。这里,eNB可以经由预先定义的信号(例如,更高层或物理层信号)向UE通知是设置基于行为A的准协同定位信息还是设置基于行为B的准协同定位。
■行为A:CRS、CSI-RS以及PDSCH DMRS可以被假定为针对多普勒位移、多普勒扩展、平均延迟以及延迟扩展进行准协同定位。
■行为B:CRS、CSI-RS以及PDSCH DMRS不应被假定为针对多普勒位移、多普勒扩展、平均延迟、延迟扩展以及平均增益进行准协同定位,以下情况例外。
●通过物理层信令指示的PDSCH DMRS和特定的CSI-RS资源可以被假定为针对延迟扩展、多普勒扩展、多普勒位移以及平均延迟进行准协同定位。
●针对每一个CSI-RS资源,该网络应当通过RRC信令指示,小区的CSI-RS端口和CRS端口可以被假定为针对下列特性进行准协同定位。
-多普勒位移和多普勒扩展
-RRC信令包括针对准协同定位CRS的小区ID、CRS端口的数量以及MBSFN配置。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当改变传统上行无线资源并且在TDD系统环境下用于下行通信时,eNB可以针对UE经由预先定义的信号(例如,更高层或物理层信号)独立地设置这样一类型,即,基于该类型,针对传统下行资源和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设置准协同定位信息。例如,eNB可以利用预先定义的信号,独立地设置是否针对传统下行资源和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来定义基于行为A的准协同定位信息或基于行为B的准协同定位信息的配置。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即使改变传统的上行无线资源并且在TDD系统环境下用于下行通信,也可以定义一规则,以使针对传统下行资源设置的基于特定行为的准协同定位信息的配置在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中按相同方式来假定。另外,该方法可以仅受限于其中预先定义的特定基准信号(例如,CRS和CSI-RS)被设置成在用途被改变的上行帧中发送的情况。
因此,如图11所示,不同类型的准协同定位信息可以分别针对传统下行资源和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来设置。参照图11,假定eNB经由更高层信号向UE通知:指示传统下行资源和用途被改变的上行资源被定义为基于行为B的准协同定位信息的配置和基于行为A的准协同定位信息的配置的信息。另外,图11假定TDD系统,并且假定其中上行-下行配置#1(即,“DSUUDDSUUD”)的一些上行子帧(US SF)(即,UL SF#(n+2)和UL SF#(n+7))被改变并用于下行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当与在特定子帧时间点发送的PQI字段相关联的至少一条信息是有关利用针对上行的对应特定子帧的小区(或发送点(TP))的信息时,UE可以被设置成考虑至少一个对应的下行授权(DL授权)和PQI字段。这里,针对每一个小区(或TP)的非零功率CSI-RS配置信息可以部分地或全部设置成针对用于UE(或TP)的每一个小区的RRM/RLM/CSI测量操作而不同。考虑到这一点,上行-下行配置信息可以被应用成针对每一条非零功率CSI-RS配置来定义。
因此,当在与按特定子帧时间点发送的PQI字段相关联的PQI状态上指示的、链接至非零功率CSI-RS配置的上行-下行配置信息中针对上行链路配置对应的特定子帧时,UE可以被设置成,将对应的下行授权和PQI字段中的至少一个视为接收错误。另外,当与在特定子帧发送的PQI字段相关联的QCL信息有关利用针对上行的对应子帧的小区(或TP)时,UE可以被设置成,将对应下行授权(DL授权)和PQI字段中的至少一个视为接收错误。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参与协作通信的邻近小区(或邻近TP)可以被设置成,根据特定时间点的子帧的用途而针对PQI字段(或多条PQI状态相关信息)不同地应用(或解释),或者PQI字段(或多条PQI状态相关信息)可以根据要应用(在预先定义的用途改变时段)的上行-下行(UL-DL)配置的类型而不同地应用(或解释)。
例如,作为协作通信(CoMP)方法的类型,当三个小区(或TP)(例如,小区#A、小区#B以及小区#C)参与动态点选择(DPS)、并且小区#A和小区#B使用针对下行的特定时间点的子帧、而小区#C使用针对上行的子帧时,针对执行上行通信的小区#C的(特定)PQI状态不必按至少一个对应时间点保持。即,在特定小区(或TP)执行下行通信时有用的(特定)PQI状态可以被设置成,使得对应(特定)的PQI状态按其中对应的特定小区(或TP)执行上行通信的子帧时间点、针对另一预先定义的用途来重新使用。
这里,与按特定子帧时间点执行上行操作的小区(或TP)相关联的PQI状态可以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设置成,重新用作与另一小区(或另一TP)相关联的PQI状态。而且,有关是否应用该规则的信息、(重新)配置与重新使用的PQI状态链接的多条信息的信息、以及与重新使用的PQI状态相关联的小区(或TP)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被设置成,经由预先定义的(附加)信号(例如,物理层信号或更高层信号)通过eNB通知给UE。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当传统子帧的用途利用MBSFN子帧格式改变时,该信息可以被设置成,经由预先定义的信号(例如,物理层信号或更高层信号)通过eNB通知给UE,或者可以被定义成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而隐含地加以考虑(即,可以应用其中不发送PDCCH的情况),以使在控制信道区(例如,PDCCH)中不针对对应MBSFN子帧执行CRS发送。另外,当(下行)子帧的用途在MBSFN子帧中改变时,用于配置不针对对应的MBSFN子帧在控制信道区(例如,PDCCH)中执行的CRS发送的信号可以另外加以定义(即,可以应用不发送PDCCH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用途被改变的上行子帧可以被定义为灵活子帧,并且传统下行子帧可以被定义为静态子帧。例如,该灵活子帧可以被定义为用作与针对传统SIB的UL-DL配置不同的用途的子帧,用作与在先前重新配置时段中设置的用途不同的用途的子帧,或者用作与在基准HARQ时间线上的用途不同的用途的子帧。另一方面,该静态子帧可以被定义为用作与针对传统SIB的UL-DL配置相同的用途的子帧,用作与在先前重新配置时段中设置的用途相同的用途的子帧,或者用作与在基准HARQ时间线上的用途相同的用途的子帧。
具体来说,基准下行/上行HARQ时间线(即,被设置用于保持稳定的HARQ时间线的HARQ时间线,而不考虑(重新)改变UL-DL配置)可以被定义为,UL-DL配置的下行/上行HARQ时间线,包括可重新配置的上行-下行配置候选的上行子帧的交集和下行子帧的并集,或者可以被定义为包括可重新配置的上行-下行配置候选的下行子帧的交集/上行子帧的并集的下行/上行HARQ时间线。
另外,本发明的前述实施方式可以被设置成,仅应用至其中无线资源用途的动态改变模式是配置的情况。另外,本发明的前述实施方式可以被设置成,仅限于特定子帧类型。
图12是例示可应用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BS 110和UE 120的图。当一中继器包括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时,在BS 110与该中继站之间执行回程链路处的通信,并且在中继器与UE 120之间执行接入链路的通信。因此,根据情况,图12所示BS 110或UE 120可以用中继器来替换。
参照图12,无线通信系统包括BS 110和UE 120。BS110包括:处理器112、存储器114、以及射频(RF)单元116。处理器112可以被设置成,具体实施由本发明提议的过程和/或方法。存储器114连接至处理器112并且存储与处理器112的操作相关联的各种信息。RF单元116连接至处理器112,并且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UE 120包括:处理器122、存储器124、以及RF单元126。处理器122可以被设置成,具体实施由本发明提议的过程和/或方法。存储器124连接至处理器122并且存储与处理器122的操作相关联的各种信息。RF单元126连接至处理器122,并且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BS110和/或UE 120皆可以具有单一天线或多个天线。
上面所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部件和特征的组合。这些部件或特征可以被认为是选择性的,除非以其它方式提到。每一个部件或特征都可以在不需要与其它部件或特征相组合的情况下来具体实践。而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组合这些部件和/或特征中的一部分来构造。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操作次序可以重新排列。任何一个实施方式的一些构造可以被包括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并且可以用另一实施方式的对应构造来替换。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见的是,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彼此未明确引述的权利要求可以在提交本申请之后,通过随后的修改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组合提出,或者包括为新的权利要求。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各种部件实现,例如,硬件、固件、软件、或其组合。在硬件配置中,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一个或更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DP)、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等来实现。
在固件或软件配置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按模块、过程、功能等的形式来实现。可以将软件代码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并且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单元位于处理器的内部或外部,并且可以经由各种已知方式向和从该处理器发送和接收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由此,本发明旨在覆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本发明的修改例和变型例。
工业应用性
虽然上述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下行数据的方法和装置已经集中在应用至3GPP LTE系统的实施例上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可应用于除了3GPP LTE系统以外的多种无线通信系统。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用户设备UE来接收下行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用于第一无线资源的下行通信的、与第一准协同定位QCL特性相关联的信息;并且
利用第二无线资源接收所述下行信号,
其中:
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是这样的无线资源,即,在特定的时间点将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用途从上行通信用途改变成下行通信用途;
利用用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下行通信的、与第二QCL特性相关联的信息来解码所述下行信号;并且
独立地限定与所述第一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和与所述第二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接收与所述第二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与所述第二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和与所述第一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来配置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QCL特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接收功率被设置成低于针对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接收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与所述第一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和与所述第二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之间共同地假定至少一个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针对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和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振荡器被配置为被共享时,在与所述第一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和与所述第二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之间共同地假定至少一个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在接收到下行控制信息的时间点的无线资源来确定与所述第一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和与所述第二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是DCI格式2D。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独立地限定针对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开始符号和针对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PDSCH开始符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特定的PQI状态信息被设置成不同地应用至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和所述第二无线资源。
11.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信号的用户设备UE,该UE包括:
射频RF;和
处理器,
其中:
所述处理器被设置成,接收用于第一无线资源的下行通信的、与第一准协同定位QCL特性相关联的信息,并且利用第二无线资源接收所述下行信号,
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是这样的无线资源,即,在特定的时间点将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用途从上行通信用途改变成下行通信用途;
利用用于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下行通信的、与第二QCL特性相关联的信息来解码所述下行信号;并且
独立地限定与所述第一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和与所述第二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UE,所述处理器还被设置成:接收与所述第二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UE,其中,基于与所述第二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和与所述第一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来配置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QCL特性。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UE,其中,针对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接收功率被设置成低于针对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接收功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UE,其中,在与所述第一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和与所述第二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之间共同地假定至少一个参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UE,其中,当针对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和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振荡器被配置为被共享时,在与所述第一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和与所述第二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之间共同地假定至少一个参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UE,其中,根据在接收到下行控制信息的时间点的无线资源来确定与所述第一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和与所述第二QCL特性相关联的所述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UE,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是DCI格式2D。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UE,其中,独立地限定针对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开始符号和针对所述第二无线资源的PDSCH开始符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UE,其中,特定的PQI状态信息被设置成不同地应用至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和所述第二无线资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261703784P | 2012-09-21 | 2012-09-21 | |
US61/703,784 | 2012-09-21 | ||
US201261740447P | 2012-12-20 | 2012-12-20 | |
US61/740,447 | 2012-12-20 | ||
US201361820675P | 2013-05-07 | 2013-05-07 | |
US61/820,675 | 2013-05-07 | ||
PCT/KR2013/008483 WO2014046502A1 (ko) | 2012-09-21 | 2013-09-23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62818A CN104662818A (zh) | 2015-05-27 |
CN104662818B true CN104662818B (zh) | 2018-02-09 |
Family
ID=50341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4931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62818B (zh) | 2012-09-21 | 2013-09-23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下行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603139B2 (zh) |
KR (1) | KR102148651B1 (zh) |
CN (1) | CN104662818B (zh) |
WO (1) | WO201404650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831989B2 (en) * | 2011-10-09 | 2017-11-2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setting starting position of data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using method |
US9276709B2 (en) | 2011-11-08 | 2016-03-01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cellular networks |
ES2769540T3 (es) | 2012-09-27 | 2020-06-26 | Electronics & Telecommunications Res Inst | Método para señalizar información de control para una transmisión multipunto coordinada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o |
KR101465245B1 (ko) * | 2012-11-12 | 2014-11-26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신호 처리 시스템, 디지털 신호 처리 장치 및 그 시스템에서의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
JP6095991B2 (ja) * | 2013-01-24 | 2017-03-15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US10263741B2 (en) * | 2013-05-10 | 2019-04-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and network assisted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cancellation |
KR20140135331A (ko) * | 2013-05-15 | 2014-11-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적 시분할 복식 시스템 운영 방법 및 장치 |
CN106664176B (zh) * | 2014-06-16 | 2020-11-24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US10425937B2 (en) * | 2014-06-22 | 2019-09-2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by full-duplex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7210826B (zh) * | 2015-01-30 | 2021-06-29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链路监测方法及其设备 |
CN106301692B (zh) * | 2015-05-21 | 2019-12-10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
CN107534989B (zh) * | 2015-06-01 | 2021-07-06 | 苹果公司 | 无线电接入网的延迟降低技术 |
CA2994096C (en) * | 2015-08-05 | 2023-05-09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US10374839B2 (en) | 2015-08-13 | 2019-08-06 | Lg Electronics Inc. | Operation method of user equipment in relation to CSI-R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the same |
CN106559879B (zh) | 2015-09-25 | 2019-08-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发送及确定、关系确定的方法及装置 |
US10285170B2 (en) * | 2016-01-19 | 2019-05-0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ame structure for advanc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11038557B2 (en) * | 2016-03-31 | 2021-06-1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CN107342852B (zh) | 2016-04-29 | 2022-11-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令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网络侧设备、终端 |
CN113746521B (zh) * | 2016-05-10 | 2024-11-15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天线共置和接收器假设 |
CN114866209B (zh) * | 2016-07-19 | 2024-10-29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用于执行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
US11528069B2 (en) * | 2016-08-10 | 2022-12-13 | Idac Holdings, Inc. | Method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in massive antenna system |
CN107889150B (zh) * | 2016-09-30 | 2019-08-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表征准共位置参数配置的方法和装置、发射及接收设备 |
CN108024274B (zh) | 2016-11-04 | 2021-06-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通信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
WO2018082696A1 (zh) * | 2016-11-04 | 2018-05-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码本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设备 |
US10396959B2 (en) * | 2016-11-10 | 2019-08-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ignaling beamform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ntrol and data channels |
US11228415B2 (en) | 2017-02-16 | 2022-01-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etermining DMRS average delay and delay spread under smooth pre-coding |
JP6837129B2 (ja) * | 2017-03-23 | 2021-03-03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JP6838151B2 (ja) | 2017-04-04 | 2021-03-03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次世代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ブロードキャストデータのためのdm−rsの送信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
AU2017411184A1 (en) * | 2017-04-25 | 2019-12-12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CN108990153B (zh) * | 2017-06-02 | 2021-05-1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针对终端自干扰的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
CN109005548B (zh) * | 2017-06-06 | 2023-09-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
US11323892B2 (en) * | 2017-09-29 | 2022-05-0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on basis of QC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CN110034872B (zh) * | 2018-01-11 | 2021-09-0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资源与qcl的关联关系指示方法、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
US11425719B2 (en) * | 2019-06-27 | 2022-08-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Beam configurations for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communications |
JP7372620B2 (ja) | 2019-10-11 | 2023-11-01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77882A (zh) * | 2004-04-02 | 2005-10-05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时分双工无线通信系统收发信机 |
CN102025411A (zh) * | 2010-10-11 | 2011-04-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及其动态帧结构和配置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116244B2 (ja) * | 2006-03-20 | 2013-01-09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8213538B2 (en) * | 2007-05-29 | 2012-07-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utilization of air link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KR100925450B1 (ko) | 2008-03-03 | 2009-11-0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상향링크 신호의 충돌 해결 방법 |
KR101599845B1 (ko) * | 2008-12-05 | 2016-03-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CoMP 수행 방법 |
US20110243059A1 (en) | 2010-04-05 | 2011-10-0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leaving data in a relay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r-pdcch) |
KR20110122046A (ko) | 2010-05-03 | 2011-11-09 | 주식회사 팬택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정보의 전송장치 및 방법 |
BR112013007460A2 (pt) * | 2010-09-20 | 2016-07-19 | Fujitsu Ltd | método para transmissão de sinais de resposta de uplink, estação base, estação móvel e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
US8902842B1 (en) * | 2012-01-11 | 2014-12-02 |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 Control signaling and resource mapping for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 |
WO2013157892A1 (en) * | 2012-04-19 | 2013-10-2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quasi co-location identification of reference symbol ports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systems |
WO2013155705A1 (en) * | 2012-04-20 | 2013-10-24 |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 Resource allocation in different tdd configurations with cross carrier scheduling |
US9949265B2 (en) * | 2012-05-04 | 2018-04-17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Control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140045510A1 (en) * | 2012-07-25 | 2014-02-13 |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oMP) |
WO2014027948A1 (en) * | 2012-08-13 | 2014-02-20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
-
2013
- 2013-09-23 US US14/426,103 patent/US9603139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9-23 CN CN201380049317.8A patent/CN10466281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9-23 KR KR1020157005452A patent/KR102148651B1/ko active Active
- 2013-09-23 WO PCT/KR2013/008483 patent/WO2014046502A1/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77882A (zh) * | 2004-04-02 | 2005-10-05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时分双工无线通信系统收发信机 |
CN102025411A (zh) * | 2010-10-11 | 2011-04-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及其动态帧结构和配置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4046502A1 (ko) | 2014-03-27 |
KR102148651B1 (ko) | 2020-08-27 |
US9603139B2 (en) | 2017-03-21 |
US20150257130A1 (en) | 2015-09-10 |
KR20150058175A (ko) | 2015-05-28 |
CN104662818A (zh) | 2015-05-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62818B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下行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US10560923B2 (en)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resource block pool of terminal in D2D communication,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
US10609693B2 (en) | Method for receiving downlink data channels in multicell-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same | |
CN104365136B (zh) | 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以及接收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基站 | |
US9888473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rmi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5141391B (zh) | 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减少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和设备 | |
US10028235B2 (en) | Method for performin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
CN104604166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6134111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干扰测量资源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2239649B (zh) | 在下行链路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 | |
EP2996296B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different carrier types and corresponding apparatus | |
CN104471972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终端的测量的方法及其装置 | |
JP6208340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信号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4145431B (zh) | 用于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 |
EP3182767A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5122675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081690B (zh) | 确定用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基准信号天线端口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823396A (zh) | 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用户设备以及发送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基站 | |
CN106537821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关于未授权带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 |
WO2014010911A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신호를 수신 또는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
EP2647147A1 (en) | Method of reduc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of | |
WO2015111909A1 (ko) | 단말 간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식별자를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
WO2015065112A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디스커버리 메시지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
CN105453679A (zh) | 设备到设备通信中的信号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5122753A (zh) | 在支持新载波类型的无线接入系统中收发/发送下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