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659925A - 无线电能收发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能收发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59925A
CN104659925A CN201310589399.7A CN201310589399A CN104659925A CN 104659925 A CN104659925 A CN 104659925A CN 201310589399 A CN201310589399 A CN 201310589399A CN 104659925 A CN104659925 A CN 1046599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direct current
voltage
boosting
sub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893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58939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59925A/zh
Priority to US15/035,663 priority patent/US10069344B2/en
Priority to JP2016533049A priority patent/JP2016537951A/ja
Priority to KR1020167016178A priority patent/KR20160087870A/ko
Priority to PCT/CN2014/072922 priority patent/WO2014135082A2/zh
Publication of CN104659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99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02J7/025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9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detection or optimisation of position, e.g. alig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9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data transfer in combination with power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4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i.e. telephone, whose internal battery is under char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电能收发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切换用于电磁波收发的谐振单元为发射电磁波状态;将移动设备输出的第一直流电流升压为预定电压的第二直流电流;将第二直流电流逆变为交流电流;将交流电流转换为电磁波,并发送电磁波,其中,电磁波用于为待充电设备充电。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没有提供通过终端对其他外设进行无线充电方案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终端移动设备为其他外设无线充电的方案。

Description

无线电能收发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线电能收发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是近几年提出的用于电能传输的一种新方案,受到各方关注,并成立了无线充电联盟。在目前的市场中,无线充电还没有普及开。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发射机和接收机。发射机完成电到磁的转换,实现方式主要是以充电平台为载体;接收机完成磁到电的转换,实现方式主要是以移动终端为主。
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由于相关技术中终端的电能储备的限制,以及终端尺寸的限制,当前的方案中并没有在终端,尤其是手机侧,实现无线电能发射的功能;而随着技术进步,终端的电能储备也会不断提升,所以在保证终端应有的尺寸的前提下,实现终端对外设供电,尤其是无线充电将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然而,目前相关技术中并没有提供一种通过终端对其他外设进行无线充电的解决方案。
针对相关技术中没有提供通过终端对其他外设进行无线充电方案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电能收发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电能收发装置,包括:无线电能接收模块、无线电能发射模块,其中,所述无线电能接收模块和所述无线电能发射模块共用一个谐振单元;其中,所述无线电能发射模块还包括:升压单元和逆变单元;所述升压单元,用于将移动设备输出的第一直流电流升压为预定电压的第二直流电流;所述逆变单元,与所述升压单元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直流电流逆变为交流电流;所述谐振单元,与所述逆变单元连接,用于将所述交流电流转换为电磁波,并发送所述电磁波,其中,所述电磁波用于为待充电设备充电。
优选地,所述谐振单元还用于将接收到的电磁波转换为交流电流,并将转换的交流电流传递给所述无线电能接收模块的整流单元。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开关单元,用于连通所述逆变单元和所述谐振单元的连接,或者连通所述整流单元和所述谐振单元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主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输入向所述开关单元发送开关信号,其中,所述开关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开关单元连通所述逆变单元和所述谐振单元,或者,所述整流单元和所述谐振单元中的一个。
优选地,所述主控制模块,还用于发送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息用于调整所述升压单元或所述逆变单元的参数。
优选地,所述升压单元包括:电压检测子单元、第一脉宽调制控制子单元和升压子单元,其中,所述电压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升压子单元输出的直流电流的电压,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所述主控制模块;所述第一脉宽调制控制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主控制模块发送的所述控制信息,确定脉宽调制信号占空比,其中,所述控制信息是所述主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检测结果确定的;所述升压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脉宽调制信号占空比,将输出的直流电流的电压调整为所述预定电压。
优选地,所述逆变单元包括:第二脉宽调制控制子单元和逆变子单元,其中,所述第二脉宽调制控制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主控制模块发送的所述控制信息,确定所述逆变子单元的参数;所述逆变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脉宽调制控制子单元确定的参数,将所述第二直流电流逆变为所述交流电流。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通信模块,用于与所述待充电设备交互信息,并将所述信息发送给主控制模块,其中,所述主控制模块根据所述信息确定所述逆变单元的参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无线电能收发方法,包括:切换用于电磁波收发的谐振单元为发射电磁波状态;将移动设备输出的第一直流电流升压为预定电压的第二直流电流;将所述第二直流电流逆变为交流电流;将所述交流电流转换为电磁波,并发送所述电磁波,其中,所述电磁波用于为待充电设备充电。
优选地,将所述移动设备输出的所述第一直流电流升压为预定电压的所述第二直流电流包括:检测升压后输出的直流电流的电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主控制模块;根据所述主控制模块发送的控制信息,确定脉宽调制信号占空比,其中,所述控制信息是所述主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检测结果确定的;根据所述脉宽调制信号占空比,将输出的直流电流的电压调整为所述预定电压。
优选地,将所述第二直流电流逆变为所述交流电流包括:根据主控制模块发送的控制信息,确定用于逆变所述第二直流电流的参数;根据逆变所述第二直流电流的参数,将所述第二直流电流逆变为所述交流电流。
通过本发明,采用切换用于电磁波收发的谐振单元为发射电磁波状态;将移动设备输出的第一直流电流升压为预定电压的第二直流电流;将第二直流电流逆变为交流电流;将交流电流转换为电磁波,并发送电磁波,其中,电磁波用于为待充电设备充电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没有提供通过终端对其他外设进行无线充电方案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终端(移动设备)为其他外设无线充电的方案。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能收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能收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能收发装置的优选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能收发装置的优选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能收发装置的升压单元244的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能收发装置的逆变单元246的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能收发装置的优选结构示意图三;
图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功能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升压电路的优选硬件电路示意图一;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升压电路的优选硬件电路示意图二;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调制电路的优选硬件电路示意图一;
图1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调制电路的优选硬件电路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电能收发方法,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能收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切换用于电磁波收发的谐振单元为发射电磁波状态;
步骤S104,将移动设备输出的第一直流电流升压为预定电压的第二直流电流;
步骤S106,将第二直流电流逆变为交流电流;
步骤S108,将交流电流转换为电磁波,并发送电磁波,其中,电磁波用于为待充电设备充电。
通过上述步骤,通过切换用于电磁波收发的谐振单元为发射电磁波状态,将移动设备的第一直流电流依次通过升压、逆变和电流-电磁转换,并发送能够用于为待充电设备充电的电磁波,从而实现了通过移动设备为待充电设备无线充电。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并不需要采用专用的无线充电设备就能够实现为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功能,并且,还充分利用了移动设备的大容量电池和便携性的特点;同时基于移动设备的便携性特点,在一些场景下还提供了应急充电的方式,例如,在没有充电线的情况下,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设备只需要通过移动设备的无线充电功能就能够实现应急性的无线充电,而省去了必须携带充电器、充电电源线或者无线充电发射器的麻烦。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没有提供通过终端对其他外设进行无线充电方案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终端(移动设备)为其他外设无线充电的方案。
优选地,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可以是嵌入在移动设备中的装置,也可以是一个即插即用的外置装置,例如,通过移动设备的USB接口或者微型USB接口连接的外置装置,该装置可以具有独立的用于发送电磁波的谐振单元。
优选地,在该装置中用于发送电磁波的部件,例如,谐振单元可以是新增的一个功能部件,也可以是原来的移动设备中已有的一个功能部件。例如,在具有支持无线充电功能的移动设备中,具有一个用于接收电磁波的线圈,通过一些处理,可以直接使用该线圈来实现上述的电磁波的发送,从而可以不需要在移动设备上增加体积较大的线圈,避免了移动设备体积、厚度以及重量的增加。
在接收电磁波和发送电磁波复用同一个线圈的情况下,可以是用一个或者两个开关单元来控制该线圈用于接收电磁波还是发送电磁波。例如,通过开关单元连通逆变单元和谐振单元的连接,则可以使用该线圈发送电磁波;又例如,通过开关单元连通无线电能接收装置的整流单元和谐振单元,则可以使用该线圈接收电磁波,进而为移动设备充电。
优选地,切换谐振单元为发射电磁波状态是通过开关模块来实现的,例如:开关单元的通断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来确定,用户在需要为其他设备无线充电的情况下,通过输入一定的指令或者采用预定的操作,连通逆变单元和谐振单元,从而使线圈发送电磁波为其他的待充电设备充电;在用户需要为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无线充电的电磁波进行充电的情况下,通过输入一定的指令,连通谐振单元和无线电能接收装置的整流单元,从而使得线圈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用于充电的电磁波。
优选地,还可以根据控制信息,调整脉宽调制信号占空比来实现升压过程的控制;或者根据控制信息,调整逆变装置的参数来实现逆变过程的控制。例如,在逆变装置采用分立元件组成的电路来实现逆变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控制信息调整该电路的输入或者一个或者多个分立元件的参数来实现逆变过程的控制;在逆变装置采用集成芯片实现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控制信息实现对应功能管脚的通断,从而使得集成芯片自动完成逆变过程的调整。
优选地,为了能够精确实现将第一直流电流的电压升压至预定电压,可以采用闭合环路控制的方式,例如,第一直流电流首先通过升压单元进行升压,在升压单元的输出检测升压后输出的直流电流的电压,并判断升压后得到的电压与所要求的预定电压是否相等,若不相等则调整升压单元的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从而实现对第一直流电流升压的控制,使得升压后得到的第二直流电流的电压稳定在预定电压的附近。
优选地,在上述方式中,从升压单元的输出检测到升压后的直流电流的电压信息之后,可以通过升压单元来判断该电压与预定电压是否相等,此时的预定电压是预先设置的固定值或者由主控制模块配置的;也可以将检测结果发送给主控制模块,由主控制模块来判断该电压与预定电压是否相等,并且据此来向升压单元发送增大或者减小脉宽调制信号占空比的控制信息,从而将输出的直流电流的电压调整为预定电压。
优选地,将第二直流电流逆变为交流电流可以包括:根据主控制模块发送的控制信息,确定用于将第二直流电流逆变为交流电流的装置的参数,其中,该装置可以是分立元件构成的电路,也可以是用于实现电流逆变的集成芯片;根据确定的参数,将第二直流电流逆变为交流电流。
优选地,在向其他待充电设备发送电磁波之前,还可以对待充电设备的身份进行识别以及交互一些无线充电的信息,例如: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状态(例如充电电压、充电电流),或者待充电设备对电磁波的频率和/或功率的要求。通过与待充电设备的信息交互,并将信息发送给主控制模块,使得主控制模块可以根据交互得到的信息确定升压或者逆变的参数,进而实现对升压和逆变过程、以及相应的开关单元通断的调节。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电能收发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无线电能发送方法,该装置的功能实现已经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进行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能收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无线电能接收模块22、无线电能发射模块24,其中,无线电能接收模块22和无线电能发射模24块共用一个谐振单元242,其中,无线电能发射模块还包括:升压单元244、逆变单元246,其中:升压单元244,用于将移动设备输出的第一直流电流升压为预定电压的第二直流电流;逆变单元246与升压单元244耦合,用于将第二直流电流逆变为交流电流;谐振单元242与逆变单元246耦合,用于将交流电流转换为电磁波,并发送电磁波,其中,电磁波用于为待充电设备充电。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本实施例中的所描述的模块、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无线电能接收模块22、无线电能发射模块24。其中,这些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模块本身的限定,例如,升压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用于将移动设备输出的第一直流电流升压为预定电压的第二直流电流的模块”。
优选地,谐振单元242还用于将接收到的电磁波转换为交流电,并将转换的交流电流传递给无线电能接收模块22的整流单元。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能收发装置的优选结构示意图一,如图3所示,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开关单元248,用于连通逆变单元246和谐振单元242的连接,或者连通整流单元222和谐振单元242的连接。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能收发装置的优选结构示意图二,如图4所示,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主控制模块42与开关单元248耦合,用于根据用户的输入向开关单元248发送开关信号,其中,开关信号用于指示开关单元248连通逆变单元246和谐振单元242,或者,整流单元222和谐振单元242中的一个。
优选地,主控制模块42,还用于交互控制信息,其中,控制信息用于调整升压单元244或逆变单元246的参数。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能收发装置的升压单元244的优选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优选地,升压单元244包括:电压检测子单元2442、第一脉宽调制控制子单元2444和升压子单元2446,其中,电压检测子单元2442耦合至升压子单元2446的输出端和主控制模块42,用于检测升压子单元2446输出的直流电流的电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主控制模块42;第一脉宽调制控制子单元2444耦合至主控制模块42,用于根据主控制模块42发送的控制信息,确定脉宽调制信号占空比,其中,控制信息是主控制模块42根据检测结果确定的;升压子单元2446耦合至第一脉宽调制控制单元2444,用于根据脉宽调制信号占空比,将输出的直流电流的电压调整为预定电压。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能收发装置的逆变单元246的优选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优选地,逆变单元246包括:第二脉宽调制控制子单元2462和逆变子单元2464,其中,第二脉宽调制控制子单元2462耦合至主控制模块42,用于根据主控制模块42发送的控制信息,确定逆变子单元2464的参数;逆变子单元2464耦合至第二脉宽调制控制子单元2462,用于根据第二脉宽调制控制子单元2462确定的参数,将第二直流电流逆变为交流电流。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能收发装置的优选结构示意图三,如图7所示,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通信模块72耦合至主控制模块42,用于与待充电设备交互信息,并将信息发送给主控制模块42,其中,主控制模块42根据信息确定控制信息中指示的逆变单元246的参数。
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和说明。
本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手机侧实现无线充电发射机的方法,该方法涉及电子设备应用领域、尤其指手机领域。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提出一种在手机侧实现无线充电发射机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实现终端用户在手机之间进行无线电能传输。该方法通过对手机侧的输出电压,比如电池电压和USB输出电压进行升压处理,配合一定的调制电路,最终实现手机作为发射机为其他终端充电的功能。
手机电源系统主要是从其电池获取电能,而目前手机中使用的电池多以锂离子电池为主,对于手机而言,手机能够正常工作的电池电压范围是3.5V-4.2V,甚至4.35V的直流电压(考虑了现在的高压电池)。针对这种情况,本方法通过对电压进行升压,将电池电压升压到一个合理的范围,升压的过程不限于采用升压集成芯片或分立器件组合的方式。升压后的电压通过全桥或半桥调制方式,将直流电压逆变为交流电压给手机LC谐振回路提供能量,最终通过LC谐振回路将电能转换为磁能进行无线传输,被接收机接收,从而满足接收机的充电要求和业务要求。
图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功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的无线充电模块框图中包含了手机终端无线充电的接收功能和发射功能,其中,虚线框内为本优选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利用终端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完成充电发射性能。用户可通过手机软件界面进行无线充电的发射和接收选择,该行为由硬件电路控制发射、接收开关切换电路完成。
终端无线充电发射机主要包含以下模块:手机控制单元42(相当于上述主控制单元42)、升压模块22、全桥/半桥调制模块24(相当于上述逆变模块24)、发射机开关模块32(相当于上述开关模块32)、LC谐振模块26(相当于上述谐振模块26)及通信模块72。
手机控制单元42作用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一、通过手机侧应用软件配置,驱动发射机或接收机开关32,实现手机工作于发射或接收状态;二、升压模块22若为分立元件组成,为升压模块22提供PWM控制型号,同时检测升压模块22输出电压,根据输出电压调整PWM占空比;升压电路22(相当于升压模块22)若为集成电路,则提供输出电压设置信息,升压功能由集成电路自调整;三、为全桥/半桥逆变电路24(相当于全桥/半桥调制模块24)提供PWM控制信号;四、与通信模块72交互,并根据通信模块72提供的信息进行计算,对升压模块22、全桥/半桥逆变模块24进行调整。
升压模块22作用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手机终端电池电压目前最高为4.35V,若要为其他设备充电,需要提供较高的电压,因此需要进行升压操作。升压模块22包含升压电路226(相当于升压单元226)、PWM控制信号224(相当于第一脉宽调制控制单元224)及电压检测单元222。升压电路226完成升压功能,PWM控制信号224影响升压电路226输出电压的大小,电压检测单元222为PWM信号占空比的调整提供依据,三个单元互相配合,构成闭环电路完成升压功能。
全桥/半桥逆变模块24(即全桥/半桥调制模块24):电源由升压模块22提供,通过调整该模块中开关管的通断顺序及通断时间,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为LC谐振回路提供信号。通断顺序及通断时间的调整由手机控制单元42给出,并经PWM2控制单元242(相当于第二脉宽调制控制单元242)后提供。PWM2控制单元242可由半桥驱动芯片或分立元件组合所得。
发射机开关模块32:用于发射机与接收机的选择。当手机侧应用软件选择发射功能时,发射机开关闭合,接收机开关断开;当手机侧应用软件选择接收功能时,发射机开关断开,接收机开关闭合。
LC谐振模块26;经全桥/半桥调制后的信号,经LC谐振回路将电能转换为磁能,因此,LC谐振模块26主要完成电能与磁能的转换。待充电设备接收到磁能后,会将该部分磁能转为所需充电的电能。
通信模块72:与待充电设备交互,确认待充电设备的身份识别、充电状态(包含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等)等,并将交互信息传送给手机控制单元处理42。
下面介绍手机侧发射机的升压电路的实现方案,该实现方案中介绍了两种优选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应用中包括但并不限于这两种方案。其中,
图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升压电路的优选硬件电路示意图一,如图9所示的方案(a)包括:分立元件组成升压电路,电感L1、二极管D1、开关管Q1组成基本的升压电路,手机控制模块根据电阻R1、电阻R2组成电压检测电路提供的电压V2_AD,调整Q1驱动信号,稳定Vout输出电压。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升压电路的优选硬件电路示意图二,如图10所示的方案(b)包括:采用升压电路集成芯片方案,电压检测等功能由芯片自身完成,手机控制模块只需在芯片使能端给予触发信号,即可完成升压功能。
下面介绍手机侧发射机的调制电路实现方案,该实现方案中介绍了两种优选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应用中包括但也并不限于这两种方案来完成直流信号向交流信号的转换。
图11和图1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调制电路的优选硬件电路示意图一和图二,如图11所示为半桥调制方式,如图12所示为全桥调制方式。
在图11所示的半桥调制中,手机控制模块42输出的PWM信号:PWMH和PWML,经半桥驱动芯片U2提供给开关管Q1和开关管Q2组成的半桥电路,U2可保证两组开关信号的驱动能力及死区特性。驱动芯片U2外围二极管D2与电解电容E2组成自举电路,为上桥Q1驱动电路提供电源。手机控制模块42根据通信模块提供的信息,调整全桥/半桥调制电路中开关管的顺序及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调制电路的实际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图11和图12所示的两种方式,还可以包括本领域中相关技术中任何公知的调制电路,或者这些电路的变形形式。
上述的优选实施例在手机侧提供了一种可以为其他终端进行无线电能传输的新功能,根据手机电源系统的固有特点,在手机侧实现其作为无线充电发射机的功能,完成手机之间或手机与其他无线充电产品之间进行无线电能传输或者无线充电的功能,使得电能传输场景更加随意。例如,用户在没有标配充电器或者没有充电平台的时候,可以借助该功能为其他终端补充电能或者支持其他终端的业务耗电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射机线圈可以直接使用手机终端原有接收线圈,因此,在实现为其他终端提供电能传输的同时,并不会增加过多额外的部件,也不会影响手机终端的厚度。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无线电能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电能接收模块、无线电能发射模块,其中,所述无线电能接收模块和所述无线电能发射模块共用一个谐振单元;
其中,所述无线电能发射模块还包括:升压单元和逆变单元;
所述升压单元,用于将移动设备输出的第一直流电流升压为预定电压的第二直流电流;
所述逆变单元,与所述升压单元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直流电流逆变为交流电流;
所述谐振单元,与所述逆变单元连接,用于将所述交流电流转换为电磁波,并发送所述电磁波,其中,所述电磁波用于为待充电设备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单元还用于将接收到的电磁波转换为交流电流,并将转换的交流电流传递给所述无线电能接收模块的整流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开关单元,用于连通所述逆变单元和所述谐振单元的连接,或者连通所述整流单元和所述谐振单元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主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输入向所述开关单元发送开关信号,其中,所述开关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开关单元连通所述逆变单元和所述谐振单元,或者,所述整流单元和所述谐振单元中的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制模块,还用于发送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息用于调整所述升压单元或所述逆变单元的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单元包括:电压检测子单元、第一脉宽调制控制子单元和升压子单元,其中,
所述电压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升压子单元输出的直流电流的电压,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所述主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脉宽调制控制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主控制模块发送的所述控制信息,确定脉宽调制信号占空比,其中,所述控制信息是所述主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检测结果确定的;
所述升压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脉宽调制信号占空比,将输出的直流电流的电压调整为所述预定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单元包括:第二脉宽调制控制子单元和逆变子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脉宽调制控制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主控制模块发送的所述控制信息,确定所述逆变子单元的参数;
所述逆变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脉宽调制控制子单元确定的参数,将所述第二直流电流逆变为所述交流电流。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与所述待充电设备交互信息,并将所述信息发送给主控制模块,其中,所述主控制模块根据所述信息确定所述逆变单元的参数。
9.一种无线电能收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切换用于电磁波收发的谐振单元为发射电磁波状态;
将移动设备输出的第一直流电流升压为预定电压的第二直流电流;
将所述第二直流电流逆变为交流电流;
将所述交流电流转换为电磁波,并发送所述电磁波,其中,所述电磁波用于为待充电设备充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移动设备输出的所述第一直流电流升压为预定电压的所述第二直流电流包括:
检测升压后输出的直流电流的电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主控制模块;
根据所述主控制模块发送的控制信息,确定脉宽调制信号占空比,其中,所述控制信息是所述主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检测结果确定的;
根据所述脉宽调制信号占空比,将输出的直流电流的电压调整为所述预定电压。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直流电流逆变为所述交流电流包括:
根据主控制模块发送的控制信息,确定用于逆变所述第二直流电流的参数;
根据逆变所述第二直流电流的参数,将所述第二直流电流逆变为所述交流电流。
CN201310589399.7A 2013-11-20 2013-11-20 无线电能收发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46599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89399.7A CN104659925A (zh) 2013-11-20 2013-11-20 无线电能收发方法和装置
US15/035,663 US10069344B2 (en) 2013-11-20 2014-03-05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wireless power
JP2016533049A JP2016537951A (ja) 2013-11-20 2014-03-05 無線電力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KR1020167016178A KR20160087870A (ko) 2013-11-20 2014-03-05 무선 전력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PCT/CN2014/072922 WO2014135082A2 (zh) 2013-11-20 2014-03-05 无线电能收发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89399.7A CN104659925A (zh) 2013-11-20 2013-11-20 无线电能收发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9925A true CN104659925A (zh) 2015-05-27

Family

ID=51492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89399.7A Pending CN104659925A (zh) 2013-11-20 2013-11-20 无线电能收发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069344B2 (zh)
JP (1) JP2016537951A (zh)
KR (1) KR20160087870A (zh)
CN (1) CN104659925A (zh)
WO (1) WO2014135082A2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1440A (zh) * 2015-07-08 2015-09-0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量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6655423A (zh) * 2016-12-08 2017-05-1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设备
CN106849297A (zh) * 2017-03-16 2017-06-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电路、无线充电器及无线充电系统
CN106936386A (zh) * 2017-04-14 2017-07-07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谐振式双电源供电航空电磁发射装置
CN108494111A (zh) * 2018-04-20 2018-09-04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移动设备及移动设备无线充电方法
WO2018157672A1 (zh) * 2017-02-28 2018-09-07 深圳市特斯拉无线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及其智能充电输入和输出方法
CN110100368A (zh) * 2017-04-07 2019-08-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方法及待充电设备
CN110121824A (zh) * 2017-04-07 2019-08-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系统、方法及待充电设备
CN111279574A (zh) * 2018-04-25 2020-06-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和充电控制方法
CN113103831A (zh) * 2021-04-30 2021-07-13 深圳市昊岳科技有限公司 供电装置及无源式胎压监测传感器
CN113260964A (zh) * 2019-01-24 2021-08-13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无线充电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65273B2 (en) 2018-05-25 2021-11-02 Apple Inc.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109066930B (zh) * 2018-08-22 2020-10-09 西安电掣风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多通道无人机非接触式无线宽频充电装置及其充电方法
CN109768629B (zh) * 2019-01-30 2021-07-06 青岛鲁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充电系统及其方法
EP3726700A1 (en) * 2019-04-15 2020-10-21 Apple Inc.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112803560A (zh) * 2019-11-14 2021-05-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待充电设备、充电系统及方法、存储介质
CN112398206B (zh) * 2020-12-04 2022-12-20 深圳市卓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盒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KR20230025044A (ko) * 2021-08-13 2023-0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물질 감지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6288A (zh) * 2005-10-24 2007-05-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通过感应方法无线地共享功率的设备的方法
CN1988349A (zh) * 2005-12-21 2007-06-2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双向dc-dc转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1971458A (zh) * 2007-11-09 2011-02-09 香港城市大学 平面型电池充电系统
CN102377250A (zh) * 2010-08-13 2012-03-14 叶明祥 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
CN202405818U (zh) * 2011-12-19 2012-08-29 叶明祥 携带式电子产品的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
CN202712895U (zh) * 2012-06-28 2013-01-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回馈式电池维护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95646B2 (ja) * 1997-03-19 2004-12-02 株式会社カージオペーシングリサーチ・ラボラトリー 生体植え込み装置
JP2005143181A (ja) * 2003-11-05 2005-06-02 Seiko Epson Corp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JP4852829B2 (ja) * 2004-07-28 2012-01-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JP4639692B2 (ja) * 2004-08-19 2011-02-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JP4557045B2 (ja) * 2008-05-12 2010-10-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送電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5376895B2 (ja) * 2008-10-21 2013-12-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充電装置、充電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083391B2 (en) * 2011-01-20 2015-07-14 Triune Systems, LLC Wireless power transceiver system
WO2010125864A1 (ja) * 2009-04-27 2010-11-0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端末
JP5756646B2 (ja) * 2011-02-15 2015-07-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非接触充電システム
US20130026981A1 (en) * 2011-07-28 2013-01-31 Broadcom Corporation Dual mode wireless power
JP5800981B2 (ja) * 2012-03-02 2015-10-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非接触給電装置
CN203180655U (zh) * 2013-03-15 2013-09-04 英展科电有限公司 无线供电设备
CN203233243U (zh) * 2013-04-19 2013-10-09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03280899B (zh) * 2013-05-24 2016-07-1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发射装置和系统
CN103269114B (zh) * 2013-05-24 2015-06-1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充电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6288A (zh) * 2005-10-24 2007-05-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通过感应方法无线地共享功率的设备的方法
CN1988349A (zh) * 2005-12-21 2007-06-2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双向dc-dc转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1971458A (zh) * 2007-11-09 2011-02-09 香港城市大学 平面型电池充电系统
CN102377250A (zh) * 2010-08-13 2012-03-14 叶明祥 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
CN202405818U (zh) * 2011-12-19 2012-08-29 叶明祥 携带式电子产品的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
CN202712895U (zh) * 2012-06-28 2013-01-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回馈式电池维护系统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1440A (zh) * 2015-07-08 2015-09-0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量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4901440B (zh) * 2015-07-08 2018-05-25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量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6655423A (zh) * 2016-12-08 2017-05-1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设备
WO2018157672A1 (zh) * 2017-02-28 2018-09-07 深圳市特斯拉无线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及其智能充电输入和输出方法
CN106849297A (zh) * 2017-03-16 2017-06-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电路、无线充电器及无线充电系统
CN110100368B (zh) * 2017-04-07 2023-12-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方法及待充电设备
CN110121824B (zh) * 2017-04-07 2024-01-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系统、方法及待充电设备
CN110100368A (zh) * 2017-04-07 2019-08-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方法及待充电设备
CN110121824A (zh) * 2017-04-07 2019-08-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系统、方法及待充电设备
CN106936386A (zh) * 2017-04-14 2017-07-07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谐振式双电源供电航空电磁发射装置
CN108494111A (zh) * 2018-04-20 2018-09-04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移动设备及移动设备无线充电方法
CN111279574A (zh) * 2018-04-25 2020-06-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和充电控制方法
CN111279574B (zh) * 2018-04-25 2024-03-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和充电控制方法
CN113260964A (zh) * 2019-01-24 2021-08-13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无线充电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13103831A (zh) * 2021-04-30 2021-07-13 深圳市昊岳科技有限公司 供电装置及无源式胎压监测传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087870A (ko) 2016-07-22
US20160268845A1 (en) 2016-09-15
WO2014135082A2 (zh) 2014-09-12
JP2016537951A (ja) 2016-12-01
WO2014135082A3 (zh) 2014-10-30
US10069344B2 (en) 2018-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59925A (zh) 无线电能收发方法和装置
JP6842566B2 (ja) 被充電機器、無線充電装置及び無線充電方法
CN110867937B (zh) 一种无线电池充电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KR102411250B1 (ko) 충전대상 기기, 무선 충전 방법 및 시스템
EP4024663B1 (en) Wireless charging apparatus, device to be charged, charging system and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3730939B (zh) 使用开关以无线方式调节电能的无线电能接收器
US12132329B2 (en) To-be-charged device,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and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KR20130084619A (ko) 무선 전력 송신기 및 무선 전력 수신기와 각각의 제어 방법
KR20130042992A (ko) 무선 전력의 크기를 조정하는 무선 전력 수신기
CN113169584B (zh) 无线充电方法、待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系统
CN113036827A (zh) 电子设备
CN108173356A (zh) 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移动终端及无线充电方法
US11894694B2 (en)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and to-be-charged device
CN115173584B (zh) 一种电力接收装置、电力发送装置及电力传输方法
CN112956107A (zh) 电源提供装置、无线充电装置、系统及无线充电方法
KR101809295B1 (ko) 무선 전력 송신기 및 무선 전력 수신기와 각각의 제어 방법
CN112366760A (zh) 充电电路、充电方法及无线发射设备
CN109193889A (zh) 无线充电系统
US12119666B2 (en) Power ma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harging, and wireless charging apparatus
CN113141041A (zh) 一种基于频率的一对多无线充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9193973A (zh) 无线电发射设备及充电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