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604809A - 利用丽蚜小蜂防治烟草烟粉虱的一种生物防治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丽蚜小蜂防治烟草烟粉虱的一种生物防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4809A
CN104604809A CN201410250028.0A CN201410250028A CN104604809A CN 104604809 A CN104604809 A CN 104604809A CN 201410250028 A CN201410250028 A CN 201410250028A CN 104604809 A CN104604809 A CN 1046048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misia tabaci
conditions
host
breeding
pla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500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艳琼
张立猛
李向永
杨海林
赵雪晴
计思贵
谌爱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XI TABACOO Co OF YUNNAN PROVINCE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of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YUXI TABACOO Co OF YUNNAN PROVINCE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of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XI TABACOO Co OF YUNNAN PROVINCE,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of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YUXI TABACOO Co OF YUNNAN PROVINCE
Priority to CN2014102500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04809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04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48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30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群体饲养繁殖丽蚜小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烟粉虱的繁殖方法,该方法包括:每日移入粉虱到接种第一气候室新鲜4叶菜豆苗,每笼4株,按50头/株比例在饲养笼中接种烟粉虱成虫,其中气候室的条件为:L:D//14:10,T//27±1℃,TH//50-60%;24h后用吹风机驱逐已产卵的烟粉虱成虫;产卵后的菜豆苗移至另一个气候室饲养10d,若虫发育至2-3龄时,一部分植株用于接种小蜂,另一部分植株用于繁殖粉虱;其中,该另一气候室的条件为:L:D//14:10,T//26±1℃,TH//50-60%。利用该方法可以持续、快速、高产地繁殖丽蚜小蜂,从而可以有效的控制烟粉虱的危害。

Description

利用丽蚜小蜂防治烟草烟粉虱的一种生物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害虫防治领域,具体属于害虫生物防治领域,属于利用丽蚜小蜂防治烟草烟粉虱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烟粉虱:学名Bemisia tabaci(Gennadius)属同翅目粉虱科,俗称小白蛾,主要危害作物:烟草、番茄、番薯、木薯、棉花、十字花科、葫芦科、豆科、茄科、锦葵科等。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直接刺吸植物汁液,导致植株衰弱,若虫和成虫还可以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的产生。虫口密度高时,叶片呈现黑色,严重影响光合作用,烟粉虱危害烟草后造成叶片黄化和白脉反应降低光合作用,进而影响烟叶品质。烟粉虱还可传播危害烟草的烟草曲叶病毒病(tobacco leaf curl virus,TLCV),引起曲叶、曲茎、叶脉增厚、明脉、叶背产生耳突,烟株矮化等。
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 Gahan):属膜翅目、蚜小蜂科,是世界上广泛商业化的用于控制粉虱的1种重要单性内寄生蜂,成虫靠取食蜜露或用产卵器刺破烟粉虱若虫体壁取食血淋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人工群体饲养(Artificial rearing)繁殖增殖野生动植物的过程。具体讲,就是采用人工繁殖丽蚜小蜂来对烟草上的烟粉虱进行防治的生物防治方法。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群体饲养丽蚜小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烟粉虱的繁殖方法,该方法包括:每日移入粉虱接种气候室,条件为:L:D//14:10,T//27±1℃,TH//50-60%,新鲜4叶菜豆苗,每笼4株,按50头/株比例在饲养笼中接种烟粉虱成虫,24h后用吹风机驱逐已产卵的烟粉虱成虫;产卵后的菜豆苗移至气候室(L:D//14:10,T//26±1℃,TH//50-60%),饲养10d,若虫发育至2-3龄时,一部分植株用于接种小蜂,另一部分植株用于繁殖粉虱。
在一个优选的方式中,气候室的培养条件为:T//26±1℃、RH//50%、L:D//14:10、寄主植物为甘蓝。在一个优选的方式中,气候室的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9℃、湿度为50%、光暗比为12:12。
优选的,本方法还包括丽蚜小蜂的群体繁殖方法,该方法包括:每日移入寄生蜂到接种气候室(L:D//16:8,T//26±1℃,TH//60-70%)培育好的3龄烟粉虱若虫植株,在饲养笼中按蜂:若虫比例为1∶20接种丽蚜小蜂,24h后,用吹风机驱逐成蜂,移至小蜂发育气候室(L:D//14:10,T//26±1℃,TH//50-60%)发育。优选的,寄生笼内装有20%(v/v)蜂蜜水(含0.02%黄色食用色素(g/ml))的小玻璃瓶,棉球一端露出玻璃瓶口,另一端浸入蜂蜜水中,每3d补充1次蜂蜜水。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还包括丽蚜小蜂的蜂蛹收集方法,该方法包括:粉虱若虫接蜂8-9d后,被寄生的粉虱若虫变成黑蛹,待未被寄生的粉虱若虫羽化为成虫后,采摘带有黑蛹的叶片,并在室内阴干1-2d,直接平铺、黏贴于纸本内的纸片上,制成放蜂卡,或直接将黑蛹叶片装入带孔的纸袋内,制成袋卡。
优选的,卡制成后,待完全晾干即可包装。暂时不用的蛹卡,可置于12±1℃低温箱内贮存,贮存10d,不宜超过20d,取出后,带到田间2-3d即羽化释放。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在田间释放丽蚜小蜂来防治烟草烟粉虱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烟株 定植后即挂诱虫黄板监测,发现烟粉虱成虫后,当每株烟草有粉虱0.5-1头时,按放蜂指标:蜂:虫比以3-5︰1为宜,7d放1次,连续放蜂2-3次。
优选的方式是,放蜂的保护地要求白天温度能达到18-30℃,夜间温度不低于10℃,具有充足的光照。
有优选的,释放的时机可以在蜂处于蛹期时(也称黑蛹)时释放,也可以在蜂羽化后直接释放成虫。如放黑蛹,只要将蜂卡剪成小块悬挂于烟株上即可。
优选的,该方法还包括丽蚜小蜂田间笼罩自然增殖方法,该方法包括:田间建立人工纱笼罩(1m×0.5m),核心技术:人工纱选择80目工业滤布,80目工业滤布精度高,可以防止少量末被寄生的烟粉虱成虫逃逸,但利于后期丽蚜小蜂的释放。笼内罩已种植成活的烟草(2株)、每50×50m设立1个田间繁殖笼。用蔓生菜豆人工接入约1万头烟粉虱1-2龄若虫,接入丽蚜小蜂蛹3万头,在田间形成有适应烟田环境的田间饲养工厂。
有益效果
本技术发明优于其它周年室内繁育丽蚜小蜂的技术:一是寄主植物选用菜豆比番茄、烟草易于种植管理,利于丽蚜小蜂的寄生,提高寄生率,后期蜂卡的制作较其它寄主植物易阴干、粘贴和保存;本技术发明用烟粉虱作寄主繁育丽蚜小蜂防治烟草烟粉虱,与原有的丽蚜小蜂繁育技术是采用白粉虱繁育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不同;田间自然增殖法降低了周年饲养的成本,对田间可持续生态系统有较强补充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烟粉虱成虫对不同寄主植物的取食趋性图。
图2烟粉虱成虫对不同寄主植物的产卵趋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子1:烟粉虱寄主植物筛选与繁育条件的优化
1.目的:筛选出适宜的寄主植物,掌握适宜不同季节、不同条件下不同寄主植物的繁殖技术,并优化人工饲养条件,建立可批量繁育技术规程。
1.材料与方法 
1.1选取烟草、菜豆、甘蓝、一品红等作为候选作物(烟草品种选用云南烟草公司主推品种K326)。2013年3-10月开展,利用盆栽笼罩试验,筛选优化温湿度、光照及寄主植物饲养条件。
1.2虫源:
烟粉虱采自烟田烟株上的伪蛹
1.3饲养条件的正交实验设计:
根据影响烟粉虱生长发育的因素,设置温度、湿度、光暗比和寄主植物等4个因素(A、B、C、D、E),每个因素4个水平,见表3。
表1.因素及因素水平
因素水平 温度(A) 湿度(B) 光照(C) 寄主(E)
1 23℃ 50% 10:14 烟草
2 25℃ 60% 12:12 菜豆
3 27℃ 70% 14:10 一品红
4 29℃ 80% 16:8 甘蓝
根据正交表L16(45)设计实验安排如下:
表2正交实验方案表
根据各因素的因素水平组合后,将交配后的烟粉虱成虫接到寄主植株上,每株寄主接虫50头,产卵24h后移除成虫,用记号笔在叶片背面标记观察记录范围,逐日在解剖镜下观察记录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计算不同因素水平条件下的卵发育历期、子代发育总历期(卵-成虫)和子代雌雄比,各种因素水平组合实验重复4次。根据卵发育历期、子代发育历期和子代雌雄比等3个指标综合考虑确定最优的饲养条件组合。
1.4数据处理方法:
用SPSS13.0(SPSS Inc.)软件中的Analyze模块对不同因素水平下的卵发育历期、子代总发育历期(卵-成虫)和子代雌雄比进行方差分析,确定最优饲养条件。
2.结果
表3烟粉虱饲养条件优化正交实验结果记录表
2.1基于卵发育历期(从卵发育到幼虫)的饲养条件优化
根据表3中的卵发育历期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卵发育历期方差分析结果
从表4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寄主、温度、湿度这3个因素对烟粉虱的子代卵发育历期有显著的影响(P<0.05)。根据各因素的F值大小,可确定3个因素对卵发育历期的影响作用大小为寄主>温度>湿度。而光暗比对卵发育历期的影响不显著(P>0.05)。
2.1.1寄主因素对卵历期的影响作用分析
表5.寄主单因素统计量表
由表5可知,菜豆、甘蓝、烟草和一品红等4个寄主中,甘蓝上的卵发育历期最短为6.5d,菜豆和烟草均为8.5d,一品红最长为8.8d。
表6.寄主单因素配对比较表
对各寄主的配对比较结果表明,甘蓝寄主条件下卵发育历期与其它3种寄主条件下差异极显著(P<0.01)、而菜豆、烟草、一品红各寄主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6)。
2.1.2温度因素对卵历期的影响作用分析
表7.温度单因素统计量表
由表7可知,23℃、25℃、27℃和29℃等4个温度处理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卵发育历期缩短,符合昆虫的一般发育规律。各温度条件下的历期分别为9.5d、8.1d、7.7d和7.0d。
表8.温度单因素配对比较表
对各温度条件的配对比较结果表明,23℃条件下的卵历期长于其它3个温度,23℃与25℃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23℃与27℃、29℃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25℃与29℃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25℃与27℃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27℃与29℃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8)。
2.1.3湿度因素对卵历期的影响作用分析
表9.湿度单因素统计量表
由表9可知,50%、60%、70%和80%等4个湿度处理中,卵的发育历期分别为7.3d、8.7d、8.6d和7.7d,以50%相对湿度条件下的发育历期最短。
表10.湿度单因素配对比较表
对各湿度条件的配对比较结果表明,50%条件下的卵历期要短于其它3个湿度,50%与60%、70%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50%与80%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60%、70%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60%与80%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70%与80%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10)。
2.1.4光暗比因素对卵历期的影响作用分析
表11.光暗比单因素统计量表
由表11可知,10:14、12:12、14:10和16:8等4个光暗比处理中,卵的发育历期分别为8.0d、8.4d、8.0d和7.9d,以光暗比16:8条件下的发育历期最短。
表12.光暗比单因素配对比较表
对各光暗比条件的配对比较结果表明,4种光暗比条件对卵的发育历期的影响在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12)。
2.1.5卵期优化条件结论
根据上述对寄主、温度、湿度和光暗比等4个因素的分析及配对比较结果,可确定卵期的优化条件为寄主为甘蓝、温度为29℃、湿度为50%、光暗比为16:8,但根据实际饲养情况和节约能源的角度出发,可将其调整为寄主为菜豆、温度为27℃、湿度为50%、光暗比为14:10(具体原因为甘蓝寄主上烟粉虱的成虫趋性较低,扩繁量小;27℃和29℃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光暗比16:8与14:10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因此确定卵期的饲养条件优化因素组合为T//26±1℃、RH//50%、L:D//14:10、寄主植物为菜豆。
2.2基于子代发育历期(从卵发育为成虫的过程)的饲养条件优化
根据表4中的子代发育历期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3所示。
表13.子代发育历期方差分析结果
从表13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寄主、温度、湿度这3个因素对烟粉虱的子代发育历期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根据各因素的F值大小,可确定3个因素对子代发育历期的影响作用大小为温度>寄主>湿度。而光暗比对子代发育历期却有显著的影响(P<0.05)。
2.2.1温度因素对子代发育历期的影响作用分析
表14.温度单因素统计量表
由表14可知,23℃、25℃、27℃和29℃等4个温度处理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子代发育历期缩短,符合昆虫发育的一般规律。各温度条件下的历期分别为28.8d、24.2d、22.8d和21.3d。
表15.温度单因素配对比较表
对各温度条件的配对比较结果表明,23℃条件下的子代历期长于其它3个温度,23℃与25℃、27℃、29℃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25℃与23℃、27℃、29℃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27℃与23℃、25℃、29℃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29℃与23℃、25℃、27℃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表15)。
2.2.2寄主因素对子代发育历期的影响作用分析
表16.寄主单因素统计量表
由表16可知,菜豆、甘蓝、烟草和一品红等4个寄主中,甘蓝上的子代发育历期最短为21.9d,烟草上为23.2d,菜豆为24.2d,一品红最长为27.8d。
表17.寄主单因素配对比较表
对各寄主的配对比较结果表明,菜豆寄主条件下的子代发育历期与甘蓝和一品红寄主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菜豆与烟草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甘蓝寄主条件下子代发育历期与菜豆和一品红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甘蓝与烟草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烟草寄主条件下子代发育历期与菜豆和甘蓝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烟草与一品红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一品红与其它3种寄主条件下差异极显著(P<0.01)(表17)。
2.2.3湿度因素对子代历期的影响作用分析
表18.湿度单因素统计量表
由表18可知,50%、60%、70%和80%等4个湿度处理中,子代发育历期分别为23.2d、24.4d、25.2d和24.3d,以50%相对湿度条件下的发育历期最短。
表19.湿度单因素配对比较表
对各湿度条件的配对比较结果表明,50%条件下的子代历期要短于其它3个湿度,50%与60%、80%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50%与70%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60%与50%、70%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60%与80%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70%与50%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70%与60%、80%差异显著(P<0.05);80%与70%、50%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80%与60%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表19)。
2.1.4光暗比因素对子代发育历期的影响作用分析
表20.光暗比单因素统计量表
由表20可知,10:14、12:12、14:10和16:8等4个光暗比处理中,卵的发育历期分别为24.3d、23.4d、24.9d和24.6d,以光暗比12:12条件下的发育历期最短。
表21.光暗比单因素配对比较表
对各光暗比条件的配对比较结果表明,光暗比12:12与10:14、16:8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12:12与14:10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光暗比10:14与12:12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10:14与14:10、16:8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16:8与10:1414:10处理间差异 均不显著(P>0.05)(表23)。
2.5子代发育历期优化条件结论
根据上述对寄主、温度、湿度和光暗比等4个因素的分析及配对比较结果,可确定子代发育历期的优化条件为寄主为甘蓝、温度为29℃、湿度为50%、光暗比为12:12。但根据实际饲养情况和节约能源的角度出发,可将其调整为寄主为菜豆、温度为27±1℃、湿度为50%、光暗比为14:10(具体原因为甘蓝寄主上烟粉虱的成虫趋性较低,扩繁量小;27℃和29℃处理间虽差异极显著,但高温不利于寄主植物的管理;光暗比12:12时不能保证寄主植物有充分的光合作用,不利于延长寄主植物的利用与),因此确定子代发育的饲养条件优化因素组合为T//27±1℃、RH//50%、L:D//14:10、寄主植物为菜豆。
2.3基于子代雌雄比的饲养条件优化
根据表4中的子代发育历期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2所示。
表22.子代雌雄比方差分析结果
从表22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寄主、温度、湿度和光暗比等4个因素对烟粉虱的子代雌雄比影响不显著(P>0.05)。根据各因素的F值大小,可确定4个因素对子代发育历期的影响作用大小为光暗比>寄主>湿度>温度。
2.3.1温度因素对子代雌雄比的影响作用分析
表23.温度单因素统计量表
由表23可知,23℃、25℃、27℃和29℃等4个温度处理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子代雌雄比降低,高温影响后代的雌雄比,符合昆虫发育的一般规律。各温度条件下的雌雄比分别为2.7、3.0、2.7和2.1。
表24.温度单因素配对比较表
对各温度条件的配对比较结果表明,23℃、25℃、27℃和29℃等4个温度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24)。
2.3.2寄主因素对子代雌雄比的影响作用分析
表25.寄主单因素统计量表
由表27可知,菜豆、甘蓝、烟草和一品红等4个寄主中,菜豆上的子代雌雄比最高为3.0,烟草和甘蓝上同为2.7,一品红最长为1.9。
表26.寄主单因素配对比较表
对各寄主的配对比较结果表明,菜豆、甘蓝、烟草、一品红等4种寄主条件下的子代雌雄比差异不显著(P>0.05)(表26)。
2.3.3湿度因素对子代历期的影响作用分析
表27.湿度单因素统计量表
由表27可知,50%、60%、70%和80%等4个湿度处理中,子代雌雄比分别为1.8、3.2、2.6和2.8,以60%相对湿度条件下的子代雌雄比最高3.2。
表28.湿度单因素配对比较表
对各湿度条件的配对比较结果表明,50%、60%、70%和80%等4个湿度处理中,子代雌雄比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28)。
2.3.4光暗比因素对子代雌雄比的影响作用分析
表29.光暗比单因素统计量表
由表31可知,10:14、12:12、14:10和16:8等4个光暗比处理中,子代雌雄比分别为1.6、2.7、2.6、3.3。
表30.光暗比单因素配对比较表
对各光暗比条件的配对比较结果表明,光暗比10:14、12:12、14:10、16:8等4个光暗比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30)。
2.3.5子代雌雄比优化条件结论
根据上述对寄主、温度、湿度和光暗比等4个因素的分析及配对比较结果,可确定子代雌雄比的优化条件为寄主为菜豆、温度为27℃、湿度为60%、光暗比为12:12,但由于寄主、温度、湿度和光暗比等4个因素对子代雌雄比均无显著影响,可结合卵发育历期和子代发育历期(卵-成虫)的饲养条件综合考虑,因此确定饲养条件优化因素组合为T//27±℃、RH//50-60%、L:D//14:10、寄主植物为菜豆。
2.4结论与讨论 
根据各因素对卵发育历期、子代发育历期(卵-成虫)和子代雌雄比的影响作用及方差分析结果,在结合考虑节约能源及利于寄主管理等因素的基础上,将室内饲养烟粉虱种群的条件优化成T//27±1℃、RH//50-60%、L:D//14:10、寄主植物为菜豆。
实施例子2:烟粉虱寄主植物的选择实验对于丽蚜小蜂繁殖数量的影响
菜豆、番茄、烟草、茄子、大豆、一品红、甘薯采用各自常规方法进行管理和栽培,他们都分别种植在大棚内,在实质基本相同的温度和湿度下,在大棚内接种烟粉虱成虫,经过一段时间饲养后,统计烟粉虱若虫在不同植物叶片中的数量(每个植株随机抽选5片叶片进行统计,然后进行平均处理,重复三次),筛选出最合适的烟粉虱寄主植物进行后期的繁殖。结果见图1。从图可以看出,菜豆是最适合烟粉虱的寄主植物。从图1、2可以明显看出,烟粉虱的成虫密度和卵的密度都为菜豆,说明菜豆可以作为人工繁殖烟粉虱的寄主植物,为大量繁殖烟粉虱提供合适的寄主。
为了繁殖丽蚜小蜂,接种丽蚜小蜂,让其寄生在烟粉虱上,从而产生黑蛹,统计黑蛹数目的多少。统计的主要结果见表1.
表31:不同三种植物对烟粉虱若虫和成虫数量的影响。
从以上可以明显初步看出,虽然菜豆上的烟粉虱若虫数量大于其他植物,但是丽蚜小蜂在不同的植物上寄生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从产生的黑蛹数量大远远大于其植物,菜豆上的黑蛹数量是番茄和烟草的3倍之多,同样表明,在其他植物上,黑蛹的数量也远远低于在菜豆上的黑蛹数量。选用菜豆比番茄、烟草获得的最终有效的黑蛹数量大远远大于其他的植物。所以,最终确定菜豆作为合适的烟粉虱的寄主来人工繁殖丽蚜小蜂。
实施方式3:在菜豆上进行丽蚜小蜂繁殖的条件优化和系统研究
3材料
3.1生物试材
烟粉虱:田间采集,室内多代繁殖饲养。
丽蚜小蜂:田间采集,室内多代繁殖饲养。
4仪器设备
4.1塑料大棚,养虫室,带光源养虫架,养虫笼
塑料大棚:80目的防虫网,满足通风,降温要求
养虫室:要求能保温、保湿、光线明亮而均匀,又便于换气。屋顶应有天花板、南北开窗。养虫室的布置应根据饲养的数量决定,室内两侧放带光源的养虫架,规格为140×45×200cm,每养虫架共4层,每层高度间距40-45cm。
养虫笼:规格(140cm×45cm×45cm),100目沙网做成笼子,用三通支架支撑,选宽边的侧面,开2个口,1个直径15cm的口以更换成虫和成蜂、1个直径30cm的拱形门,更换寄主植物。
4.2调节温湿度所用仪器设备
除湿机、空调、温湿度仪。
4.3特殊仪器设备 
灭菌锅、冰箱、吹风机。
4.4用于消毒的药品
生石灰、福尔马林、漂白粉和75%酒精。
5盆栽培育清洁寄主植物
5.1菜豆种植器具 
塑料花盆,22×18cm。
5.2寄主植物品种 
菜豆。
5.3土壤条件
菜豆忌连作,对土壤养分要求不高,需钾、氮较多,磷较少。
5.4水分条件
菜豆对水分要求严格,喜湿润而怕旱忌涝,浇水宜少,一般不干不浇。
5.5温度
菜豆为喜温植物,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10℃以下低温或30℃以上高温会影响生长。
5.6光照
菜豆对光照要求不严,只要满足温度和水分的要求,可全年种植。
5.7菜豆栽培方法 
在花盆中直播或育苗移栽,按量在土壤中施入腐熟的农家肥22.5-45.0kg/m2,加施过磷酸钙45g/m2、硫酸钾22.5g/m2(或草木灰30g/m2)混均装盆,每盆2-3粒种子,覆土约2厘米,保持湿润,覆膜保温保湿,约1周出苗,出苗到第一对真叶后,结合浇水进行施肥,两周一次的追肥以氮肥为主,浇水每天每盆100ml,夏季用50%多菌灵400倍液防治根腐病。
6烟粉虱繁殖方法
每日移入粉虱接种气候室(L:D//14:10,T//26±1℃,TH//50-60%)新鲜4叶豆苗,每笼4株,按50头/株比例在饲养笼中接种烟粉虱成虫,24h后用吹风机驱逐已产卵的烟粉虱成虫。产卵后的菜豆苗移至气候室(L:D//14:10,T//27±1℃,TH//50-60%),饲养9-10d,若虫发育至2-3龄时,2株用于接种小蜂,另2株植株用于繁殖粉虱。参照以上方法繁殖的烟粉虱的1000-1500头若虫/株菜豆苗,每笼每天可生产烟粉虱5000头,可根据需求扩大饲养笼。
7丽蚜小蜂的繁育方法
每日移入寄生蜂接种气候室(L:D//14:10,T//27±1℃,TH//60-70%)培育好的3龄若虫植株,在饲养笼中按蜂、虫比例为1∶20接种丽蚜小蜂,24h后,用吹风机驱逐成蜂,移至小蜂发育气候室(L:D//14:10,T//27±1℃,TH//50-60%)发育。寄生笼内装有20%(v/v)蜂蜜水(含0.02%黄色食用色素(g/ml))的小玻璃瓶,棉球一端露出玻璃瓶口,另一端浸入蜂蜜水中,每3d补充1次蜂蜜水。
7.1蜂蛹收集
接蜂后8-9d,被寄生的粉虱若虫变成黑蛹,待未被寄生的粉虱若虫羽化为成虫后,然后采摘带有黑蛹的叶片,并在室内阴干1-2d,直接平铺、黏贴于纸本内的纸片上,制成放蜂卡,或直接将黑蛹叶片装入带孔的纸袋内,制成袋卡。卡制成后,待完全晾干即可包装。暂时不用的蛹卡,可置于12±1℃低温箱内贮存,贮存10d,不宜超过20d,取出后,带到田间2-3d即羽化释放。
参照以上方法繁殖的黑蛹的3000-5000头/株菜豆苗。
7.2繁育质量控制 
烟粉虱喜通风,透光良好且较细嫩的植株上取食,且菜豆寄主的营养条件会影响到烟粉虱幼虫及丽蚜小蜂幼虫的发育,如果叶片质地老,烟粉虱幼虫取食少且发育缓慢。因此,需要保证批量适时的提供营养条件好,质地嫩的菜豆植株。另外,每个叶片上的烟粉虱数量不易过大200头/叶,保证能饲养到成虫,足够的寄生蜂的数量对于持续寄生烟粉虱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有蜜源的条件下,丽蚜小蜂成虫的寿命平均为16-20d,每5d左右需要补充1次丽蚜小蜂蛹以保证寄生蜂的密度。
7.3蜂种复壮
丽蚜小蜂长期同系交配后,会导致后代的性比失调,雌雄比下降。需每年从田间采集丽蚜小蜂蛹2-3次补充到室内种群,以提高丽蚜小蜂的寄生能力和繁殖能力,调节后代性比。
9丽蚜小蜂田间释放技术
9.1田间烟粉虱虫量的调查
放蜂指标:烟株定植后即挂诱虫黄板监测,发现烟粉虱成虫后,当每株烟草有粉虱0.5-1头时,每株放蜂3-5头,蜂虫比以3︰1为宜,或50000头/亩计,10d放1次,连续放蜂3-4次,可基本控制其为害。放蜂的保护地要求白天温度能达到18-30℃,夜间温度不低于10℃,具有充足的光照。可以在蜂处于蛹期时(也称黑蛹)时释放,也可以在蜂羽化后直接释放成虫。如放黑蛹,只要将蜂卡剪成小块置于烟株上即可。
9.2配套措施
黄板诱杀:烟粉虱成虫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在发现烟粉虱成虫后,在植株上方5-15cm区域内悬挂黄板,可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在发生的初期及时悬挂黄板,既可以对粉虱成虫的数量起到控制作用,又可以对发生数量起到检测的作用,为适时释放天敌丽蚜小蜂提供依据。
生物药剂的配合使用:烟粉虱发生严重时,如每株烟株粉虱成虫高于20头时,为了减少损失,可按安全期规定选用对寄生蜂无害的化学农药,如生物源类、生物调节剂类(灭蝇胺)、烟碱类药剂,对丽蚜小蜂相对安全,使烟粉虱成虫的基数迅速降低到每株5头以下,用药7d后,再释放丽蚜小蜂。丽蚜小蜂各发育虫态对菊酯类、有机磷等化学药剂均比较敏感,不宜在天敌释放期或高发期使用。
丽蚜小蜂田间增殖措施:田间建立人工纱笼罩(1m×0.5m),人工纱选择80目工业滤布,80目工业滤布精度高,可以防止少量末被寄生的烟粉虱成虫逃逸,但利于后期丽蚜小蜂的释放。笼内罩已种植成活的烟草(2株)、每50×50m设立1个田间繁殖笼。用蔓生菜豆人工接入约1万头烟粉虱1-2龄若虫,接入丽蚜小蜂蛹3万头,在田间形成有适应烟田环境的田间饲养工厂。在夏季20d,春秋季30-40d烟粉虱完成1个世代后.
10注意事项
10.1在批量繁殖丽蚜小蜂的过程中,由于饲养密度比田间大,疾病等容易流行,导致烟粉虱幼虫的死亡,除做好消毒、除湿外,还需适当通风2-3h/d。
10.2为保证丽蚜小蜂的羽化率和生命力,保证足够的寿命及产卵量,丽蚜小蜂的蛹存放于冰箱的温度为10-12℃,时间不宜超过20d。
10.3寄生蜂扩繁时,寄生和烟粉虱的比例为1:20-30为宜。
10.4在作物定植1周后或粉虱发生初期虫量达到0.5-1头/单株时,开始释放丽蚜小蜂。放蜂时 将丽蚜小蜂的蜂卡挂在植株中上部的分枝上即可,丽蚜小蜂羽化后即可自动寻找粉虱并寄生粉虱幼虫。由于丽蚜小蜂比较小,飞行能力有限,释放时应注意将蜂卡均匀地挂在田间。共分5-7次释放,隔7-10d释放1次,每次释放5000-10000头/亩,保持丽蚜小蜂与粉虱的益害比3∶1,当丽蚜小蜂和粉虱达到相对稳定平衡后即可停止放蜂。丽蚜小蜂在田间中可顺利建立种群,有效控制粉虱的危害。释放时温室温度白天应控制在18-30℃,夜间在10℃以上。还要防止高湿或水滴润湿蜂卡,使丽蚜小蜂窒息或霉变,不能羽化。

Claims (5)

1.一种室内群体饲养繁殖丽蚜小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烟粉虱的繁殖方法,该方法包括:每日移入粉虱到接种第一气候室新鲜4叶菜豆苗,每笼4株,按50头/株比例在饲养笼中接种烟粉虱成虫,其中气候室的条件为:L:D//14:10,T//27±1℃,TH//50-60%;24h后用吹风机驱逐已产卵的烟粉虱成虫;产卵后的菜豆苗移至另一个气候室饲养10d,若虫发育至2-3龄时,一部分植株用于接种小蜂,另一部分植株用于繁殖粉虱;其中,该另一气候室的条件为:L:D//14:10,T//26±1℃,TH//50-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菜豆替换为甘蓝,气候室的培养条件为;T//26±1℃、RH//50%、L:D//14: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气候室的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9℃、湿度为50%、光暗比为12: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2)、寄生蜂的接种和培方法,该方法包括:每日移入寄生蜂到接种气候室培育好的3龄烟粉虱若虫植株,在饲养笼中按蜂:若虫比例为1∶20接种丽蚜小蜂,其中,接种气候室的培养条件为:L:D//16:8,T//26±1℃,TH//60-70%;24h后,用吹风机驱逐成蜂,移至小蜂发育气候室发育,发育气候室的培养条件为:L:D//14:10,T//26±1℃,TH//50-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3)、丽蚜小蜂的蜂蛹收集方法,该方法包括:粉虱若虫接蜂8-9d后,被寄生的粉虱若虫变成黑蛹,待未被寄生的粉虱若虫羽化为成虫后,采摘带有黑蛹的叶片,并在室内阴干1-2d,直接平铺、黏贴于纸本内的纸片上,制成放蜂卡,或直接将黑蛹叶片装入带孔的纸袋内,制成袋卡。
CN201410250028.0A 2014-06-07 2014-06-07 利用丽蚜小蜂防治烟草烟粉虱的一种生物防治方法 Pending CN1046048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0028.0A CN104604809A (zh) 2014-06-07 2014-06-07 利用丽蚜小蜂防治烟草烟粉虱的一种生物防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0028.0A CN104604809A (zh) 2014-06-07 2014-06-07 利用丽蚜小蜂防治烟草烟粉虱的一种生物防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4809A true CN104604809A (zh) 2015-05-13

Family

ID=53139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50028.0A Pending CN104604809A (zh) 2014-06-07 2014-06-07 利用丽蚜小蜂防治烟草烟粉虱的一种生物防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0480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2625A (zh) * 2015-07-20 2015-11-18 胡永军 一种桨角蚜小蜂防治设施蔬菜烟粉虱的方法
CN105340836A (zh) * 2015-11-27 2016-02-24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提高丽蚜小蜂工厂化繁育效率的方法
CN107333720A (zh) * 2017-06-25 2017-11-10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利用温度转换快速扩繁海氏桨角蚜小蜂的方法
CN109090044A (zh) * 2018-08-03 2018-12-28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日本恩蚜小蜂的繁育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1125A (zh) * 2005-01-26 2005-06-29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丽蚜小蜂人工繁殖生产工艺方法
CN101411321A (zh) * 2008-12-01 2009-04-22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人工饲养烟粉虱的方法
CN101803588A (zh) * 2010-04-01 2010-08-18 衡水田益生防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周年繁殖丽蚜小蜂的方法
CN102273432A (zh) * 2011-06-26 2011-12-1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应用丽蚜小蜂作为繁殖寄主生产浅黄恩蚜小蜂雄蜂的方法
CN102870742A (zh) * 2012-09-24 2013-01-16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海氏桨角蚜小蜂的人工大规模饲养方法
CN103385220A (zh) * 2013-07-25 2013-11-13 任伟 丽蚜小蜂的规模繁殖方法
CN103749400A (zh) * 2014-01-22 2014-04-30 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 一种提高烟粉虱繁殖效率的方法
CN103766289A (zh) * 2014-01-22 2014-05-07 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 一种提高丽蚜小蜂繁殖效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1125A (zh) * 2005-01-26 2005-06-29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丽蚜小蜂人工繁殖生产工艺方法
CN101411321A (zh) * 2008-12-01 2009-04-22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人工饲养烟粉虱的方法
CN101803588A (zh) * 2010-04-01 2010-08-18 衡水田益生防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周年繁殖丽蚜小蜂的方法
CN102273432A (zh) * 2011-06-26 2011-12-1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应用丽蚜小蜂作为繁殖寄主生产浅黄恩蚜小蜂雄蜂的方法
CN102870742A (zh) * 2012-09-24 2013-01-16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海氏桨角蚜小蜂的人工大规模饲养方法
CN103385220A (zh) * 2013-07-25 2013-11-13 任伟 丽蚜小蜂的规模繁殖方法
CN103749400A (zh) * 2014-01-22 2014-04-30 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 一种提高烟粉虱繁殖效率的方法
CN103766289A (zh) * 2014-01-22 2014-05-07 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 一种提高丽蚜小蜂繁殖效率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维红等: "不同寄主植物对丽蚜小蜂寄生、发育、存活和增殖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
王娟等: "不同寄主扩繁的丽蚜小蜂对粉虱的控效差异及评价", 《植物保护》 *
魏淑贤等: "丽蚜小蜂商品化生产技术的研究", 《北方园艺》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2625A (zh) * 2015-07-20 2015-11-18 胡永军 一种桨角蚜小蜂防治设施蔬菜烟粉虱的方法
CN105340836A (zh) * 2015-11-27 2016-02-24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提高丽蚜小蜂工厂化繁育效率的方法
CN107333720A (zh) * 2017-06-25 2017-11-10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利用温度转换快速扩繁海氏桨角蚜小蜂的方法
CN109090044A (zh) * 2018-08-03 2018-12-28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日本恩蚜小蜂的繁育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78117B (zh) 一种异色瓢虫防治烟蚜的扩散繁殖释放方法
CN103168751B (zh) 一种扩繁烟蚜茧蜂的方法
CN104585135A (zh) 北方地区烟蚜茧蜂越冬繁育方法
CN103385220A (zh) 丽蚜小蜂的规模繁殖方法
CN103155906A (zh) 食蚜瘿蚊批量繁殖工艺及应用技术
US9992982B2 (en) Mite rearing methods
CN102870742A (zh) 一种海氏桨角蚜小蜂的人工大规模饲养方法
CN106689066A (zh) 一种快速繁殖烟蚜茧蜂的方法
CN106689069A (zh) 一种蚜虫及其捕食性天敌规模化饲养、存储方法
CN106172248B (zh) 一种日本食蚧蚜小蜂的扩繁方法
CN106106374B (zh) 一种亮腹釉小蜂的规模化繁殖方法
CN103503836A (zh) 菜蛾盘绒茧蜂人工繁殖生产方法
CN104604809A (zh) 利用丽蚜小蜂防治烟草烟粉虱的一种生物防治方法
CN101803588B (zh) 一种周年繁殖丽蚜小蜂的方法
CN107581159A (zh) 一种花布灯蛾天敌悬茧蜂的人工繁殖方法
CN205180115U (zh) 一种收集和饲养田间二化螟幼虫寄生蜂的装置
CN103858827A (zh) 一种室内规模化繁殖半闭弯尾姬蜂的方法
CN102499189A (zh) 茶尺蠖室内鲜叶继代饲养方法
CN105165726A (zh) 一种利用扦插植物立体扩繁烟蚜茧蜂的方法
CN103125451A (zh) 一种扩繁伞群追寄蝇的方法
CN117481083A (zh) 一种北方冬季保种烟蚜及烟蚜茧蜂混合群体的方法和扩繁方法
CN110558294A (zh) 一种轻简高效的异色瓢虫两段饲养法
CN1253723A (zh) 小卵中间寄主工厂化生产赤眼蜂工艺
CN109197786B (zh) 一种室内大量饲养半闭弯尾姬蜂的方法
CN104756960B (zh) 大斑黄小蜂饲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