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97610B - 一种裸眼3d的显示处理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裸眼3d的显示处理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97610B CN104597610B CN201510068319.2A CN201510068319A CN104597610B CN 104597610 B CN104597610 B CN 104597610B CN 201510068319 A CN201510068319 A CN 201510068319A CN 104597610 B CN104597610 B CN 10459761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
- pix
- video data
- display
- seque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01 electroluminesc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1481 Pathologic Constric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894007 speci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215 vagin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22—Improving the 3D impression of stereoscopic images by modifying image signal contents, e.g. by filtering or adding monoscopic depth cu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3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parallax barrier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0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 G09G3/00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to produce spatial visual effec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39—Format conversion, e.g. of frame-rate or siz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44—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for flicker redu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5—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for colour aspects of image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24—Colour aspec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66—Image reproducers using viewer tracking
- H04N13/383—Image reproducers using viewer tracking for tracking with gaze detection, i.e. detecting the lines of sight of the viewer's ey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39—Pixel structures
- G09G2300/0452—Details of colour pixel setup, e.g. pixel composed of a red, a blue and two green component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09—Crosstalk reduction, i.e. to reduce direct or indirect influences of signals directed to a certain pixel of the displayed image on other pixels of said image, inclusive of influences affecting pixels in different frames or fields or sub-images which constitute a same image, e.g. left and right images of a stereoscopic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裸眼3D的显示处理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降低立体显示系统的串扰和摩尔纹。上述的裸眼3D的显示处理方法,包括:接收用于裸眼3D显示的源显示数据;对所述源显示数据进行修改,得到目标显示数据,使得在所述显示面板基于所述目标显示数据进行显示时,包括至少一个由一个或多个连续分布的呈现暗态的亚像素形成的亚像素隔离序列,与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同行分布且相邻的两个亚像素对应于不同的视图;输出所述目标显示数据到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本发明降低了立体显示系统的串扰和摩尔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特别是一种裸眼3D的显示处理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立体影像显示方式(即3D显示)大致可分为3类,即:眼镜式、头戴显示器(Head Mount Display)式以及裸眼式。裸眼式包括许多种类,通常采用透镜阵列式技术、视差障碍式技术等实现。
裸眼立体显示系统主要由二维平面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场发射显示器以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等)配合分光器件(如光栅)组装而成。使用的光栅可分为狭缝光栅和柱面光栅等。
然而现有技术的裸眼立体显示系统存在较为严重的串扰问题,影响3D显示的景深和立体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裸眼3D的显示处理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降低立体显示系统的串扰和摩尔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裸眼3D的显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于裸眼3D显示的源显示数据;
对所述源显示数据进行修改,得到目标显示数据,使得在所述显示面板基于所述目标显示数据进行显示时,包括至少一个由一个或多个连续分布的呈现暗态的亚像素形成的亚像素隔离序列,与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同行分布且相邻的两个亚像素对应于不同的视图;
输出所述目标显示数据到显示面板进行显示。
上述的裸眼3D的显示处理方法,其中,每一个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包括的亚像素的数量为一个。
上述的裸眼3D的显示处理方法,其中,同行分布的相邻亚像素隔离序列之间的用于显示视图的亚像素的数量相同。
上述的裸眼3D的显示处理方法,其中,对所述源显示数据进行修改,得到目标显示数据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的分布信息;
生成使得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在显示时呈现暗态的第一显示数据;
将所述源显示数据中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对应的数据替换为所述第一显示数据,得到所述目标显示数据。
上述的裸眼3D的显示处理方法,其中,对所述源显示数据进行修改,得到目标显示数据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的分布信息;
生成使得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在显示时呈现暗态的第一显示数据;
利用渲染算法对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之间的亚像素显示序列对应的显示数据进行处理,生成第二显示数据;
将所述源显示数据中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对应的数据和与所述亚像素显示序列对应的数据分别替换为所述第一显示数据和所述第二显示数据,得到所述目标显示数据。
上述的裸眼3D的显示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显示处理方法还包括:
检测用户的左眼和右眼所在的观看位置;
根据所述观看位置确定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裸眼3D的显示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于裸眼3D显示的源显示数据;
修改模块,用于对所述源显示数据进行修改,得到目标显示数据,使得在所述显示面板基于所述目标显示数据进行显示时,包括至少一个由一个或多个连续分布的呈现暗态的亚像素形成的亚像素隔离序列,与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同行分布且相邻的两个亚像素对应于不同的视图;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目标显示数据到显示面板进行显示。
上述的裸眼3D的显示处理装置,其中,每一个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包括的亚像素的数量为一个。
上述的裸眼3D的显示处理装置,其中,同行分布的相邻亚像素隔离序列之间的用于显示视图的亚像素的数量相同。
上述的裸眼3D的显示处理装置,其中,修改模块具体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的分布信息;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生成使得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在显示时呈现暗态的第一显示数据;
第一替换单元,用于将所述源显示数据中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对应的数据替换为所述第一显示数据,得到所述目标显示数据。
上述的裸眼3D的显示处理装置,其中,修改模块具体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的分布信息;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生成使得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在显示时呈现暗态的第一显示数据;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利用渲染算法对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之间的亚像素显示序列对应的显示数据进行处理,生成第二显示数据;
第二替换单元,用于将所述源显示数据中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对应的数据和与所述亚像素显示序列对应的数据分别替换为所述第一显示数据和所述第二显示数据,得到所述目标显示数据。
上述的裸眼3D的显示处理装置,其中,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的左眼和右眼所在的观看位置;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观看位置确定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上述的显示处理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中的至少一个:
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所述源显示数据进行修改,得到目标显示数据,而这些目标显示数据在进行显示时,相邻的对应于不同视图的亚像素序列之间会出现一个或多个连续分布的呈现暗态的亚像素。也就是说,由于呈现暗态的亚像素的出现,使得现有技术中距离很近(大致为数据线的宽度级别)的显示不同视图的亚像素序列之间的距离会加大到像素宽度的级别,能够降低3D显示时的串扰和摩尔纹。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表示显示不同视图的亚像素显示序列之间为第一距离时的串扰示意图;
图2B表示显示不同视图的亚像素显示序列之间的距离拉大时的串扰示意图;
图3表示每一行亚像素基于空间多工立体显示方式被分成N类的示意图;
图4A表示一种现有的基于双视图进行3D显示时的视图数据排布方式示意图;
图4B-4H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亚像素隔离序列的各种分布示意图;
图5A表示一种现有的基于4视图进行3D显示时的视图数据排布方式示意图;
图5B-5F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亚像素隔离序列的各种分布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源显示数据进行修改得到目标显示数据的一种实现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源显示数据进行修改得到目标显示数据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亚像素序列排布设计示意图;
图8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图8A所示的设计得到的阵列基板的亚像素序列排布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裸眼3D的显示处理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中,通过对源显示数据进行修改,得到目标显示数据,使得基于目标显示数据进行显示时,通过控制部分亚像素呈现暗态来拉大对应于不同视图亚像素序列之间的距离,以减小串扰和摩尔纹。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裸眼3D的显示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用于裸眼3D显示的源显示数据;
步骤102,对所述源显示数据进行修改,得到目标显示数据,使得在所述显示面板基于所述目标显示数据进行显示时,包括至少一个由一个或多个连续分布的呈现暗态的亚像素形成的亚像素隔离序列,与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同行分布且相邻的两个亚像素对应于不同的视图;
步骤103,输出所述目标显示数据到显示面板进行显示。
在显示面板中一般包括设置有多行亚像素的阵列基板。不管采用何种排图方式,现有技术的3D显示处理过程中,每一行亚像素都可以分为依序排列的多个亚像素序列,每一个亚像素序列内的亚像素都对应于同一副视图,而相邻的亚像素序列则对应于不同的视图。
因此,按照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设计,相邻的亚像素序列在行方向上的最大间隔大概是一个数据线的宽度,其相对于像素宽度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如图2A所示,以2视图为例,假定其中R为显示右视图的亚像素序列(包括一个亚像素或多个相邻的亚像素),而L为显示左视图的亚像素序列(包括一个亚像素或多个相邻的亚像素)。当按照现有技术的显示方式进行显示处理时,可以发现,在AB区域只能看到左眼图像,在CD区域只能看到右眼图像,而在BC区域能同时看到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也就是说,存在串扰的区域为BC区域。
而当R和L之间的距离加大时,为方便比较,在此以R向左移动了一定距离,而其他不变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B所示,当L保持位置不变时,能够看到左眼图像的区域依然为ABEC区域,而能够看到右眼图像的区域变化为ECFD区域。与图2a相比,相当于可以看到右眼图像的区域在向右移动,使得能同时看到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区域从原来的BC区域变化为EC区域。
综合以上描述可以发现,当显示不同视图的亚像素序列之间的距离变大时,则同时看到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区域会变小,也就是说发生串扰的区域在缩小。
而本发明实施例的裸眼3D的显示处理方法中,对所述源显示数据进行修改,得到目标显示数据,而这些目标显示数据在进行显示时,相邻的对应于不同视图的亚像素序列之间会出现一个或多个连续分布的呈现暗态的亚像素。也就是说,由于呈现暗态的亚像素的出现,使得现有技术中距离很近(大致为数据线的宽度级别)的显示不同视图的亚像素序列之间的距离会加大到像素宽度的级别。而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当显示不同视图的亚像素序列之间的距离加大时,能够减小串扰和摩尔纹。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裸眼3D的显示处理方法减小了3D显示时的串扰和摩尔纹。
上述是以双视图为例说明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处理方法能够减小3D显示时的串扰,但上述的显示处理方法同样适用于N视图(N大于或等于3)的3D显示,说明如下。
能够利用多个视图的显示数据进行3D显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如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场发射显示器以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等)都包括多个亚像素。
如图3所示,每一行亚像素基于空间多工立体显示方式(即通过同一个画面,以像素交错的方式,同时显示左右眼的影像,然后再搭配特殊的光线控制技术来让两眼看到不同的画面。)而被分成N类(图中为5类)。每N个亚像素为一个群组且按周期排列以适于显示N幅视图的图像。
因此,N视图(N大于或等于3)的立体显示系统与双视图的立体显示系统相比,仅仅在于图像数量的不同,但从每一行亚像素来看,其分布规律是完全相同的,即每一行亚像素都可以根据对应视图的不同分割为多个亚像素序列,每一个亚像素序列内的亚像素都对应于同一副视图,而相邻的亚像素序列则对应于不同的视图。因此,也可以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进行处理,使得相邻的对应于不同视图的亚像素序列之间具有呈现暗态的亚像素序列,以减小串扰和摩尔纹。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进行举例说明如下。
假定基于源显示数据进行显示时的图像如图4A所示,则基于目标显示数据进行显示时的图像如图4B-4H所示。可以发现,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之后,任意相邻的对应于不同的视图的亚像素序列之间都有至少一个呈现暗态的亚像素(图中被斜线填充的亚像素),使得任意相邻的对应于不同的视图亚像素序列之间的距离至少大于一个亚像素的宽度。
如图4B-4E所示,其中任意相邻的对应于不同的视图亚像素序列之间间隔一个亚像素的宽度,而图4G中,其中任意相邻的对应于不同的视图亚像素序列之间间隔两个亚像素的宽度,而图4H中,其中部分相邻的对应于不同的视图亚像素序列之间间隔一个亚像素的宽度,而部分相邻的对应于不同的视图亚像素序列之间间隔两个亚像素的宽度。
也就是说,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并不限定呈现暗态的亚像素序列中亚像素的数量。然而对比图4B和图4G可以发现,图4B中可以用于显示视图的亚像素的数量大于图4G可以用于显示视图的亚像素的数量,因此为了降低对显示的影响,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呈现暗态的亚像素形成的亚像素序列中的亚像素的数量为一个。
同时,对于不同的视图而言,应该尽可能保证不同视图的亮度差异较小,如每一个视图使用相同数量的亚像素。
而对比图4E/4F/4H和图4B可以发现,图4E/4F/4H中,不同视图对应的亚像素数量不同,而图4B中,不同视图对应的亚像素数量相同(都是两个),为了保证不同视图的亮度差异较小,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同行分布的相邻亚像素隔离序列之间的用于显示视图的亚像素的数量相同。
而之前提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用于N视图(N大于或等于3)的情况下。下面仅以4视图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进行举例说明如下。
假定基于源显示数据进行显示时的图像如图5A所示,则基于目标显示数据进行显示时的图像如图5B-5F所示。可以发现,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之后,任意相邻的对应于不同的视图的亚像素序列之间都有至少一个呈现暗态的亚像素,使得任意相邻的对应于不同的视图亚像素序列之间的距离至少大于一个亚像素的宽度。
如图5B-5C所示,其中任意相邻的对应于不同的视图亚像素序列之间间隔一个亚像素的宽度,而图5F中,部分相邻的对应于不同的视图亚像素序列之间间隔两个亚像素的宽度,因此图5B和图5C中可以用于显示视图的亚像素的数量大于图5F可以用于显示视图的亚像素的数量,因此为了降低对显示的影响,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呈现暗态的亚像素形成的亚像素序列中的亚像素的数量为一个。
同时,对于不同的视图而言,应该尽可能保证不同视图的亮度差异较小,如每一个视图使用相同数量的亚像素。
而对比图5B和图5D可以发现,图5B中,不同视图对应的亚像素数量相同(都是两个),而图5D中,不同视图对应的亚像素数量不同。为了保证不同视图的亮度差异较小,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同行分布的相邻亚像素隔离序列之间的用于显示视图的亚像素的数量相同。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需要对源显示数据进行修改,得到目标显示数据,而目标显示数据在进行显示时,需要满足如下几个特征:
源显示数据中对应每一个视图的亚像素序列中至少应该有一部分被保留用于显示原对应视图;即如图4B-4G以及5B-5F所示,其中源显示数据中亚像素序列均包括3个亚像素,而目标显示数据中,源显示数据中亚像素序列中包括的3个亚像素中至少有一个还是用于显示对应的视图;
目标显示数据中,相邻对应于不同视图的亚像素序列之间具有一个亚像素隔离序列(包括一个或多个连续的呈现暗态的亚像素)。
而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数据修改可以通过数据替换的方式来实现,即对所述源显示数据进行修改,得到目标显示数据如图6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601,确定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的分布信息;
步骤602,生成使得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在显示时呈现暗态的第一显示数据;
步骤603,将所述源显示数据中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对应的数据替换为所述第一显示数据,得到所述目标显示数据。
这种方式下,在确定亚像素隔离序列的分部信息之后即可利用使得亚像素呈现暗态的数据替换该亚像素原本的对应于视图的数据,使得亚像素隔离序列中的亚像素在基于目标显示数据进行显示时呈现暗态。
这种方式实现简单,大大降低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处理方法的实现成本。
对上述实现方法结合图5A-图5F说明如下。
假定基于源显示数据进行显示时的图像如图5A所示,可以发现,每一行亚像素可以划分为4个亚像素序列A、B、C、D的循环排列组合,其中:
亚像素序列A、B、C和D均包括3个亚像素;
亚像素序列A、B、C和D连续排布;
亚像素序列A、B、C和D对应于不同的视图。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设计思想,亚像素序列A、B、C和D中可以用于形成亚像素隔离序列的亚像素数量应该小于3,即0、1和2。
而同时与亚像素隔离序列相邻的两个亚像素维持显示视图的功能不变,但应该对应于不同的视图。
按照以上的两个原则,则亚像素隔离序列的分布可以是如图5B-5F所示中的各种可能的方式。
在确定了亚像素隔离序列的分布情况之后,则只要找到源显示数据中与这些亚像素隔离序列对应的数据进行替换即可。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将原本用于显示视图的亚像素改变为显示使得亚像素呈现暗态的数据,则会导致用于显示视图的亚像素的数量减少,如果不改变数据的分布,有可能会导致视图的变形,降低3D显示效果。
为了提高3D显示效果,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将原本用于显示视图的亚像素改变为显示使得亚像素呈现暗态的数据之后,对剩余的亚像素(其位于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之间,形成多个亚像素显示序列)的显示数据进行调整,以降低用于显示视图的亚像素的数量减少而带来的不利影响。
这种方式下,对所述源显示数据进行修改,得到目标显示数据如图7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701,确定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的分布信息;
步骤702,生成使得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在显示时呈现暗态的第一显示数据;
步骤703,利用渲染算法对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之间的亚像素显示序列对应的显示数据进行处理,生成第二显示数据;
步骤704,将所述源显示数据中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对应的数据和与所述亚像素显示序列对应的数据分别替换为所述第一显示数据和所述第二显示数据,得到所述目标显示数据。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在将原本用于显示视图的亚像素改变为显示使得亚像素呈现暗态的数据之后,对亚像素隔离序列之间的亚像素序列对应的显示数据进行渲染处理,并利用渲染得到显示数据替换这些亚像素序列原本的显示数据,提高了显示效果。
在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当需要使用更少的亚像素或像素来表示一副图像时,可以使用渲染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将原本需要由较多亚像素表现的数据改变为使用较少的亚像素来表现,对此详细说明如下。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当原本的部分亚像素被修改为黑色之后,其原本需要显示的颜色则需要对周围与之同色的亚像素进行渲染,以补偿该亚像素被修改为黑色带来的颜色和亮度损失。以图8A所示的情况为例,假定第二列亚像素被选择为亚像素隔离序列,则可以发现其中的G、R和B已经无法再进行正常的显示,则此时第一行的绿色亚像素原本应该显示的颜色可以通过对第二行的绿色亚像素来进行渲染,实现补偿。而第二行的红色亚像素原本应该显示的颜色可以通过对第一行和第二行的红色亚像素来进行渲染,实现补偿,以此类推。通过上述的亚像素渲染算法保证了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裸眼3D的显示处理方法降低立体显示系统的串扰和摩尔纹的同时保证了显示效果。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即使对于同一种亚像素隔离序列的结构设置(每一个亚像素隔离序列均只包括一个亚像素,且隔离序列之间的距离相等),其位置也可以不同。如图4B所示,其中的亚像素隔离序列向右移动一个亚像素宽度的距离,则成为如图4C所示的亚像素隔离序列。
而图4B和图4C所示的亚像素隔离序列均能够加大显示不同视图的亚像素序列之间的距离,减小串扰。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当源显示数据确定之后,即可根据源显示数据中不同视图的显示数据对应的亚像素的分布确定任意一种可能的亚像素隔离序列的设计,并在显示过程中维持不变。
但为了提高灵活度,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用户的位置来实现调整亚像素隔离序列的位置,以提高隔离效果,对此详细说明如下。
为了有效地实现三维(3D)图像,具有彼此不同的视点的图像通常可能需要分别通过用户的左眼/右眼观看。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处理方法还包括:
检测用户的左眼和右眼所在的观看位置;
根据所述观看位置确定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
用户的观看位置可以通过各种现有技术中的方式来确定,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能够根据用户的观看位置从众多可能的亚像素隔离序列排列方案中选择最合适的亚像素隔离序列排列方案,提高了亚像素隔离序列所起到的隔离效果。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裸眼3D的显示处理方法能够用于各种能够进行裸眼3D显示的显示面板,但显示面板的亚像素设计对3D显示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更加适合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亚像素排列设计。
如图8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亚像素排列设计中以3*3矩阵排布的9个亚像素作为显示子单元进行面板设计,其中:
每一行亚像素包括红绿蓝三个亚像素;
每一列亚像素包括红绿蓝三个亚像素。
则图8A所示的显示子单元形成的阵列基板的亚像素排布方式如图8B所示,应该理解的是,上述图8B可以是竖屏的显示面板,也可以是横屏的显示面板。
当然,图8A和图8B仅仅是其中一种符合设计要求的结构,其他的显示子单元的结构还包括如下11种:
RGB/GBR/BRG;
RBG/GRB/BGR;
RBG/BGR/GRB;
GBR/RGB/BRG;
GBR/BRG/RGB;
GRB/RBG/BGR;
GRB/BGR/RBG;
BRG/RGB/GBR;
BRG/GBR/RGB;
BGR/RBG/GRB;
BGR/GRB/RBG。
现有技术的条状排列的亚像素排布方式有可能将同一种颜色的亚像素全部设置为亚像素隔离序列,导致无法进行亚像素渲染。而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亚像素排布设计方式可以避免这一点。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裸眼3D的显示处理装置,如图9所示,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于裸眼3D显示的源显示数据;
修改模块,用于对所述源显示数据进行修改,得到目标显示数据,使得在所述显示面板基于所述目标显示数据进行显示时,包括至少一个由一个或多个连续分布的呈现暗态的亚像素形成的亚像素隔离序列,与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同行分布且相邻的两个亚像素对应于不同的视图;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目标显示数据到显示面板进行显示。
上述的裸眼3D的显示处理装置,其中,每一个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包括的亚像素的数量为一个。
上述的裸眼3D的显示处理装置,其中,同行分布的相邻亚像素隔离序列之间的用于显示视图的亚像素的数量相同。
上述的裸眼3D的显示处理装置,其中,修改模块具体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的分布信息;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生成使得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在显示时呈现暗态的第一显示数据;
第一替换单元,用于将所述源显示数据中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对应的数据替换为所述第一显示数据,得到所述目标显示数据。
上述的裸眼3D的显示处理装置,其中,修改模块具体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的分布信息;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生成使得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在显示时呈现暗态的第一显示数据;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利用渲染算法对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之间的亚像素显示序列对应的显示数据进行处理,生成第二显示数据;
第二替换单元,用于将所述源显示数据中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对应的数据和与所述亚像素显示序列对应的数据分别替换为所述第一显示数据和所述第二显示数据,得到所述目标显示数据。
上述的裸眼3D的显示处理装置,其中,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的左眼和右眼所在的观看位置;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观看位置确定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上述的显示处理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可以是液晶面板、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显示处理装置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裸眼3D的显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于裸眼3D显示的源显示数据;
对所述源显示数据进行修改,得到目标显示数据,使得在显示面板基于所述目标显示数据进行显示时,包括至少一个由一个或多个连续分布的呈现暗态的亚像素形成的亚像素隔离序列,与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同行分布且相邻的两个亚像素对应于不同的视图;
输出所述目标显示数据到所述显示面板进行显示;
所述对所述源显示数据进行修改,得到目标显示数据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的分布信息;
生成使得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在显示时呈现暗态的第一显示数据;
将所述源显示数据中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对应的数据替换为所述第一显示数据,得到所述目标显示数据;
或者,所述对所述源显示数据进行修改,得到目标显示数据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的分布信息;
生成使得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在显示时呈现暗态的第一显示数据;
利用渲染算法对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之间的亚像素显示序列对应的显示数据进行处理,生成第二显示数据;
将所述源显示数据中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对应的数据和与所述亚像素显示序列对应的数据分别替换为所述第一显示数据和所述第二显示数据,得到所述目标显示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眼3D的显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包括的亚像素的数量为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眼3D的显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同行分布的相邻亚像素隔离序列之间的用于显示视图的亚像素的数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裸眼3D的显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处理方法还包括:
检测用户的左眼和右眼所在的观看位置;
根据所述观看位置确定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
5.一种裸眼3D的显示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于裸眼3D显示的源显示数据;
修改模块,用于对所述源显示数据进行修改,得到目标显示数据,使得在显示面板基于所述目标显示数据进行显示时,包括至少一个由一个或多个连续分布的呈现暗态的亚像素形成的亚像素隔离序列,与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同行分布且相邻的两个亚像素对应于不同的视图;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目标显示数据到所述显示面板进行显示;
所述修改模块具体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的分布信息;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生成使得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在显示时呈现暗态的第一显示数据;
第一替换单元,用于将所述源显示数据中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对应的数据替换为所述第一显示数据,得到所述目标显示数据;
或者,所述修改模块具体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的分布信息;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生成使得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在显示时呈现暗态的第一显示数据;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利用渲染算法对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之间的亚像素显示序列对应的显示数据进行处理,生成第二显示数据;
第二替换单元,用于将所述源显示数据中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对应的数据和与所述亚像素显示序列对应的数据分别替换为所述第一显示数据和所述第二显示数据,得到所述目标显示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裸眼3D的显示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包括的亚像素的数量为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裸眼3D的显示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同行分布的相邻亚像素隔离序列之间的用于显示视图的亚像素的数量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裸眼3D的显示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的左眼和右眼所在的观看位置;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观看位置确定所述亚像素隔离序列。
9.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5-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处理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68319.2A CN104597610B (zh) | 2015-02-10 | 2015-02-10 | 一种裸眼3d的显示处理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
US14/909,608 US10129519B2 (en) | 2015-02-10 | 2015-09-01 | Naked-eye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processing method, naked-eye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process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
PCT/CN2015/088708 WO2016127630A1 (zh) | 2015-02-10 | 2015-09-01 | 裸眼3d的显示处理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68319.2A CN104597610B (zh) | 2015-02-10 | 2015-02-10 | 一种裸眼3d的显示处理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97610A CN104597610A (zh) | 2015-05-06 |
CN104597610B true CN104597610B (zh) | 2016-12-07 |
Family
ID=53123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6831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97610B (zh) | 2015-02-10 | 2015-02-10 | 一种裸眼3d的显示处理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129519B2 (zh) |
CN (1) | CN104597610B (zh) |
WO (1) | WO201612763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97610B (zh) * | 2015-02-10 | 2016-12-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裸眼3d的显示处理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
CN105093655B (zh) * | 2015-08-26 | 2017-12-19 | 中山大学 | 一种多色显示器滤色方法和装置 |
CN106231280B (zh) * | 2015-10-20 | 2018-01-30 | 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裸眼立体显示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5681778B (zh) * | 2016-01-05 | 2018-07-1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三维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06028022A (zh) * | 2016-05-27 | 2016-10-1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图像制作方法和设备 |
CN109582162B (zh) * | 2017-09-28 | 2024-06-0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
WO2019111964A1 (ja) * | 2017-12-05 | 2019-06-13 | 国立大学法人筑波大学 |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方法、及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
CN108469682A (zh) * | 2018-03-30 | 2018-08-3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三维显示装置及其三维显示方法 |
CN112929635A (zh) * | 2019-12-05 | 2021-06-08 | 北京芯海视界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 裸眼3d显示屏的显示控制方法、多视点裸眼3d显示器 |
CN111458898B (zh) * | 2020-03-31 | 2022-05-17 | 吉林省广播电视研究所(吉林省广播电视局科技信息中心) | 三维立体有机发光集成电路及成像方法 |
CN112272295B (zh) | 2020-10-26 | 2022-06-10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具有三维效果的视频的生成方法、播放方法、装置及设备 |
JP7583624B2 (ja) * | 2021-01-26 | 2024-11-14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3次元表示装置 |
CN113204137B (zh) * | 2021-07-05 | 2021-09-14 | 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直下式背光液晶显示装置 |
CN113938669B (zh) * | 2021-10-15 | 2024-06-04 | 深显科技(南京)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oled显示屏的裸眼3d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WO2023228887A1 (ja) * | 2022-05-26 | 2023-11-30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3次元表示装置、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及び移動体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07287A (zh) * | 2006-09-07 | 2009-08-12 | 株式会社东芝 | 三维图像显示设备和三维图像显示方法 |
CN103369335A (zh) * | 2012-04-03 | 2013-10-23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图像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
CN104023222A (zh) * | 2014-05-29 | 2014-09-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裸眼3d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387624B2 (ja) * | 1994-05-20 | 2003-03-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立体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JP3229824B2 (ja) * | 1995-11-15 | 2001-11-19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 |
DE19836681B4 (de) * | 1997-09-19 | 2008-03-27 | Carl Zeiss Ag | Stereoskopisches Aufnahme- und Wiedergabesystem |
GB2393344A (en) * | 2002-09-17 | 2004-03-24 | Sharp Kk |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
WO2004081863A2 (de) * | 2003-03-12 | 2004-09-23 | Siegbert Hentschke | Autostereoskopisches wiedergabesystem für 3d darstellungen |
KR100815971B1 (ko) * | 2006-09-08 | 2008-03-21 | 송은아 | 입체 화상 구현을 위한 가변형 액정 패널 및 그 가변형액정 패널을 이용한 입체 화상 구현 장치 |
TWI411293B (zh) * | 2010-08-06 | 2013-10-01 | Acer Inc | 觀賞眼鏡、三維顯示系統及其影像光束調整方法 |
WO2012023492A1 (ja) * | 2010-08-18 | 2012-02-23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立体画像表示パネル、立体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立体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
JP5321575B2 (ja) | 2010-12-17 | 2013-10-23 |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 裸眼立体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GB2486806B (en) * | 2010-12-20 | 2014-12-10 | Lg Display Co Ltd | Image display device |
CN102413352B (zh) * | 2011-12-21 | 2014-04-02 | 四川大学 | 基于rgbw正方形子像素的跟踪式自由立体显示屏 |
CN102628999B (zh) * | 2012-03-16 | 2014-07-3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3d显示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02722044B (zh) * | 2012-06-07 | 2015-05-20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立体显示系统 |
JP6124587B2 (ja) | 2012-12-27 | 2017-05-10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US10241341B2 (en) * | 2013-05-09 | 2019-03-26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
CN104597610B (zh) | 2015-02-10 | 2016-12-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裸眼3d的显示处理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
-
2015
- 2015-02-10 CN CN201510068319.2A patent/CN10459761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09-01 WO PCT/CN2015/088708 patent/WO201612763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9-01 US US14/909,608 patent/US1012951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07287A (zh) * | 2006-09-07 | 2009-08-12 | 株式会社东芝 | 三维图像显示设备和三维图像显示方法 |
CN103369335A (zh) * | 2012-04-03 | 2013-10-23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图像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
CN104023222A (zh) * | 2014-05-29 | 2014-09-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裸眼3d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60373716A1 (en) | 2016-12-22 |
US10129519B2 (en) | 2018-11-13 |
WO2016127630A1 (zh) | 2016-08-18 |
CN104597610A (zh) | 2015-05-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97610B (zh) | 一种裸眼3d的显示处理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 |
KR101222975B1 (ko) |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 |
US9613559B2 (en) | Displays with sequential drive schemes | |
JP6154323B2 (ja) | 映像表示装置 | |
CN101507287A (zh) | 三维图像显示设备和三维图像显示方法 | |
US20090115800A1 (en) | Multi-view display device | |
CN105425408B (zh) | 一种三维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KR101357163B1 (ko) | 휘도를 향상한 오토 스테레오스코픽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JP6411025B2 (ja) | 時分割型パララックスバリア式裸眼立体映像表示装置 | |
JP5621501B2 (ja) | 立体表示装置および立体表示方法 | |
KR20150144439A (ko) |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 |
KR101329962B1 (ko) |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 |
CN103067723A (zh) | 显示装置 | |
JP2012103502A (ja) | 立体表示装置および立体表示方法 | |
US9118890B2 (en) | 3D display | |
US20120033058A1 (en) | Stereoscopic Video Display Apparatus and Display Method | |
CN102630027B (zh) | 裸眼3d显示方法和装置 | |
CN102998829A (zh) | 立体图像显示设备 | |
JP5621500B2 (ja) | 立体表示装置および立体表示方法 | |
CN102457744A (zh) | 三维图像显示设备 | |
CN104570372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
JP4951131B1 (ja) |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 |
US20120033055A1 (en) | Stereoscopic Video Display Apparatus and Display Method | |
US8681193B2 (en) | Stereoscopic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JP2005091448A (ja) |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21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