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571507B - 交互方法及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交互方法及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71507B
CN104571507B CN201410829714.3A CN201410829714A CN104571507B CN 104571507 B CN104571507 B CN 104571507B CN 201410829714 A CN201410829714 A CN 201410829714A CN 104571507 B CN104571507 B CN 1045715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information
frequency
user
configured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297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71507A (zh
Inventor
刘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igu Ruituo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igu Ruituo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igu Ruituo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igu Ruituo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2971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715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71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150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95111 priority patent/WO2016101741A1/en
Priority to US15/539,757 priority patent/US10361791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71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15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3/00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B3/00 - H04B11/00
    • H04B13/005Transmission system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sists of the human bod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互方法及用户设备。一种交互方法包括:一用户设备确定需发送给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和所述用户设备与同一人体接触;至少根据所述信息和预设的信息规则,确定与所述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频率;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以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变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间的信息交互方案。

Description

交互方法及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互方法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能量受限,大量传感器设备和可穿戴设备在进行无线连接时倾向于采用低功耗网络技术,如紫峰(Zigbee)、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简称BLE)等。这类网络通常支持可变连接间隔,便于为不同的数据传输需求匹配最适合的传输频率,从而降低能耗。
以BLE为例,当数据连接建立后设备可以设定或更改不同的连接参数。具体地,BLE规定了两个连接参数,一个是连接间隔,即主设备和从设备的数据发送间隔,其取值范围从7.5毫秒(ms)到4.0s,又一个是从设备延迟,即允许从设备延迟侦听的连接间隔的个数,这样一来,从设备可以跳过若干个连接间隔才执行一次侦听,进一步降低了自身能耗。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用户需要快速获取并查看数据,比如佩戴智能手环的用户希望在与之连接的手机上查看人体体征数据,此时需要调节连接参数以加快数据获取速度。然而,由于设备间的数据传输间隔通常较大,用户虽然可以设定更小的连接间隔,但是该设定命令需要等到下一个传输机会才能发到对端设备,换言之,仍需等待较长的时间才能与对端设备进行交互。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间的信息交互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交互方法,包括:
一用户设备确定需发送给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和所述用户设备与同一人体接触;
至少根据所述信息和预设的信息规则,确定与所述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频率;
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以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变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交互方法,包括:
一用户设备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侧的等效电容变化的至少一个频率,所述用户设备侧的等效电容是基于所述用户设备和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与同一人体接触而产生的;
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和预设的信息规则,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对应的信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需发送给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和所述用户设备与同一人体接触;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信息和预设的信息规则,确定与所述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频率;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以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变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侧的等效电容变化的至少一个频率,所述用户设备侧的等效电容是基于所述用户设备和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与同一人体接触而产生的;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和预设的信息规则,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对应的信息。
以上多个技术方案中的至少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一用户设备确定需发送给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和所述用户设备与同一人体接触,至少根据所述信息和预设的信息规则确定与所述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频率,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以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变化,提供了一种设备间的信息交互方案,并且通过带外方式交互信息,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交互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2A为在所述用户设备侧的所述人体的等效电容的一种示意图;
图2B为在所述用户设备侧的所述人体与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总等效电容的一种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交互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图4A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B、5C分别为图5A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
110、一用户设备确定需发送给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和所述用户设备与同一人体接触。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均可以是任何能够与用户交互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持设备、穿戴式设备、等。其中,所述手持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PAD)、等;所述穿戴式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环、智能指环、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类型可以相同,或者,不同。举例来说,所述用户设备为一手机,一个所述其它用户设备为另一手机或一PAD;所述用户设备为一手机,一个所述其它用户设备为一智能手环。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可以接触所述人体的任何部位。举例来说,当所述用户设备为一手机时,所述用户设备可选与所述人体的手指或手掌等部位接触;当所述用户设备为一智能手环时,所述用户设备可选地与所述人体的手指、手掌或手腕等部位接触。任一其它用户设备也是类似的。
120、至少根据所述信息和预设的信息规则,确定与所述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频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频率为一个频率或多个频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信息规则包括:信息与至少一个频率的对应关系。
举例来说,在所述信息规则中,第一信息对应50赫兹(Hz),第二信息对应80Hz,第三信息对应90Hz和100Hz。
130、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以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变化。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的电容值是,所述用户设备的对地电容的电容值。
本实施例中,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的电容值变化有多种方式。比如,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的一可变电容的电容值变化,使得所述用户设备的对地电容的电容值变化,其中,所述可变电容可以设置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一电路板上。
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均和所述人体接触,因此,在所述用户设备执行130时,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能够获取到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并基于相同的信息规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需发送的所述信息。
举例来说,所述用户设备为一智能手环,当所述智能手环被佩戴在所述人体的一手腕上时,图2A为在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人体接触时的等效电容的一种电路示意图。如图2A所示,Cwd为所述手腕与所述智能手环之间的电容,Cdh为所述智能手环和所述人体之间的电容,Cd为所述智能手环自身的电容,Ch为所述人体自身的电容,Cx为所述用户设备侧的等效电容。
以一个其它用户设备为一手机为例,当所述人体用佩戴所述智能手环的手的一手指触摸所述手机时,图2B为在所述用户设备、所述其它用户设备均与所述人体接触时的等效电容一种电路示意图。如图2B所示,Cx,wd为所述手腕与所述智能手环之间的电容,Cx,dh为所述智能手环和所述人体之间的电容,Cx,d为所述智能手环自身的电容,Ch为所述人体自身的电容,Cy,fd为所述手指与所述手机之间的电容,Cy,dh为所述手机和所述人体之间的电容,Cy,d为所述手机自身的电容,Cx’为所述用户设备侧的等效电容,Cy’为所述其它用户设备侧的等效电容。由图2B可以看出,当Cx,d以至少一个频率变化时,Cy’也会相应地以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变化,因此,在所述其它用户设备侧可以检测出所述至少一个频率。
本实施例通过一用户设备确定需发送给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和所述用户设备与同一人体接触,至少根据所述信息和预设的信息规则确定与所述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频率,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以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变化,提供了一种设备间的信息交互方案,并且通过带外方式交互信息,更加便捷。
以下通过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进一步地描述本实施例的方法。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以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变化可以是,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以所述至少一个频率连续地变化,或者,离散地变化。
举例来说,至少一个频率为一个频率f1,所述用户设备的电容值在t=0时为C1,相应地,130中可以在t=1/f1时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的电容值变为C2,在t=2/f1时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的电容值变为C1,或者,130中可以在t=0~1/f1期间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从C1逐渐地变为C2,在t=1/f1~2/f1时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从C2逐渐地变为C1。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频率为多个频率。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以至少一个频率变化,包括: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依次以所述多个频率变化。
可选地,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依次以所述多个频率循环变化。
可选地,在所述信息规则中,不同的信息对应的同样的多个频率,但该多个频率之间的顺序不同。
举例来说,在所述信息规则中,第一信息对应频率f1、f2、f3,相应地,若110中确定的所述信息为第一信息,则130中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依次以频率f1、f2、f3变化;在所述信息规则中,第二信息对应频率f1、f3、f2,相应地,若110中确定的所述信息为第二信息,则130中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依次以频率f1、f3、f2变化。
本实施例中,所述信息的内容有多种类型。可选地,所述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至少一个指令、传感器数据、至少一个传输参数。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指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屏幕解锁指令,通知显示指令,数据显示指令,等。
可选地,所述传感器数据可以包括任何类型的数据,比如,温度数据、人体体征数据等。
举例来说,若所述用户设备想要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解锁屏幕,则110中确定的所述信息包括屏幕解锁指令;若所述用户设备想要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显示之前收到的通知,比如,短消息通知,则110中确定的所述信息包括通知显示指令;若所述用户设备想要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解锁屏幕并显示之前收到的通知,则110中确定的所述信息包括屏幕解锁指令和通知显示指令;若所述用户设备想要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显示所述用户设备感测到的传感器数据,则110中确定的所述信息包括数据显示指令和传感器数据。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传输信道、传输时延、码字。
其中,所述传输信道是指以无线信号作为传输媒介的数据信号传送通道。举例来说,对于跳频通信,可以用跳频序列号(Hopping Sequence Number,简称HSN)来标识传输信道。
其中,在信息的发送方,所述传输时延用于确定发送信息的起始时刻,在信息的接收方,所述传输时延用于确定接收信息的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码字,也称为码型;在信息的发送方,所述码字用于对发送的信息进行编码,在信息的接收方,所述码字用于对接收的信息进行解码。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参数;
相应地,本实施例还包括: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参数,与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具体地,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另一用户设备通信的内容可以有多种,比如,指令,传感器数据,需设定的连接参数等。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交互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
310、一用户设备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侧的等效电容变化的至少一个频率,所述用户设备侧的等效电容是基于所述用户设备和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与同一人体接触而产生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均可以是任何能够与用户交互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持设备、穿戴式设备、等。其中,所述手持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PAD)、等;所述穿戴式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环、智能指环、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类型可以相同,或者,不同。举例来说,所述用户设备为一手机,一个所述其它用户设备为另一手机或一PAD;所述用户设备为一手机,一个所述其它用户设备为一智能手环。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可以接触所述人体的任何部位。举例来说,当所述用户设备为一手机时,所述用户设备可选与所述人体的手指或手掌等部位接触;当所述用户设备为一智能手环时,所述用户设备可选地与所述人体的手指、手掌或手腕等部位接触。任一其它用户设备也是类似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侧的等效电容为在所述用户设备侧检测到的等效电容。具体地,由于所述用户设备、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均与所述人体接触,此场景下的等效电容如图2B所示,可以看出,所述用户设备侧的等效电容至少受所述人体与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各自的电容值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频率为一个频率或多个频率。
320、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和预设的信息规则,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对应的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信息规则包括:至少一个频率与信息对应关系,和/或,至少一个频率范围与信息的对应关系。
举例来说,在所述信息规则中,50Hz对应第一信息,80Hz对应第二信息,90Hz和100H对应第三信息。又举例来说,在所述信息规则中,[50Hz,60Hz)对应第一信息,[80Hz,90Hz)对应第二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信息规则包括至少一个频率范围与信息的对应关系的场景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在所述至少一个频率的测量误差导致的信息的误差。
本实施例通过一用户设备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侧的等效电容变化的至少一个频率,所述用户设备侧的等效电容是基于所述用户设备和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与同一人体接触而产生的,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和预设的信息规则,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对应的信息,提供了一种设备间的信息交互方案,并且通过带外方式交互信息,更加便捷。
以下通过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进一步地描述本实施例的方法。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侧的等效电容变化的原因有多种。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中的一个其它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以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变化。
具体地,所述其它用户设备的电容值是指,所述其它用户设备的对地电容的电容值。
在一种可能的场景中,所述用户设备为一智能手环,当所述智能手环被佩戴在所述人体的一手腕上时。如图2A所示,Cwd为所述手腕与所述智能手环之间的电容,Cdh为所述智能手环和所述人体之间的电容,Cd为所述智能手环自身的电容,Ch为所述人体自身的电容,Cx为所述用户设备侧的等效电容。
一其它用户设备为一手机,当所述人体用佩戴所述智能手环的手的一手指触摸所述手机时,如图2B所示,Cx,wd为所述手腕与所述智能手环之间的电容,Cx,dh为所述智能手环和所述人体之间的电容,Cx,d为所述智能手环自身的电容,Ch为所述人体自身的电容,Cy,fd为所述手指与所述手机之间的电容,Cy,dh为所述手机和所述人体之间的电容,Cy,d为所述手机自身的电容,Cx’为所述用户设备侧的等效电容,Cy’为所述其它用户设备侧的等效电容。由图2B可以看出,当Cy,d以至少一个频率变化时,Cx’也会相应地以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变化,因此,在所述用户设备侧可以检测出所述至少一个频率。
在此实现方式的一种可能的场景中,所述至少一个频率为多个频率。相应地,所述其它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依次以所述多个频率变化。
在此场景中,可选地,所述其它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依次以所述多个频率循环变化。
在此场景中,可选地,在所述信息规则中,所述多个频率之间的顺序不同,对应的所述信息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举例来说,所述多个频率包括:f1、f2、f3,意味着所述其它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依次以频率f1、f2、f3变化,所述多个频率包括:f1、f3、f2,意味着所述其它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依次以频率f1、f3、f2变化;进一步地,f1、f2、f3对应的信息与f1、f3、f2对应的信息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又举例来说,所述多个频率包括f1、f2、f3,在所述信息规则中,f1对应第一信息、f2对应第二信息、f3对应第三信息,或者,f1、f2和f3对应第四信息,或者,f1和f2对应第五信息、f3对应第六信息,或者,类似的。
在又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频率为多个频率,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中的多个其它用户设备的电容值分别以所述多个频率变化。
举例来说,所述多个频率包括:f1、f2、f3、f4,所述多个其它用户设备包括:其它用户设备A、其它用户设备B、其它用户设备C,其中,其它用户设备A的电容值以频率f1变化,其它用户设备B的电容值以频率f2变化,其它用户设备C的电容值以频率f3、f4变化;进一步地,在所述信息规则中,f1对应第一信息,f2对应第二信息,f3和f4对应第三信息,或者,f3对应第四信息、f4对应第五信息。
在此实现方式中,可选地,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滤波的方式确定所述多个频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信息的内容有多种类型。可选地,所述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至少一个指令、传感器数据、至少一个传输参数。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指令;相应地,本实施例还包括:执行所述至少一个指令。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指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屏幕解锁指令,通知显示指令,数据显示指令,等。
在此实现方式中,可选地,所述信息还包括:传感器数据。
其中,所述传感器数据可以包括任何类型的数据,比如,温度数据、人体体征数据等。
举例来说,若320中确定的所述信息包括屏幕解锁指令,则所述用户设备解锁屏幕;若320中确定的所述信息包括通知显示指令,则所述用户设备显示之前收到的通知,比如,短消息通知;若320中确定的所述信息包括屏幕解锁指令和通知显示指令,则所述用户设备解锁屏幕并显示之前收到的通知;若320中确定的所述信息包括数据显示指令和传感器数据,则所述用户设备显示确定的所述传感器数据。
在又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包括:传感器数据。
其中,所述传感器数据可以包括任何类型的数据,比如,温度数据、人体体征数据等。
举例来说,一其它用户设备中的温度传感器感测到温度数据,根据所述信息规则确定与所述温度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频率,并控制自身的电容值以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变化,相应地,由于所述其它用户设备和所述用户设备均与所述人体接触,所述用户设备可以确定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并根据所述信息规则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对应的所述温度数据。
在又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包括:所述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参数;相应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参数,与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具体地,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传输信道、传输时延、码字。
其中,所述传输信道是指以无线信号作为传输媒介的数据信号传送通道。举例来说,对于跳频通信,可以用HSN来标识传输信道。
其中,在信息的发送方,所述传输时延用于确定发送信息的起始时刻,在信息的接收方,所述传输时延用于确定接收信息的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码字,也称为码型;在信息的发送方,所述码字用于对发送的信息进行编码,在信息的接收方,所述码字用于对接收的信息进行解码。
具体地,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另一用户设备通信的内容可以有多种,比如,指令,传感器数据,需设定的连接参数等。
图4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A所示,用户设备400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41,用于确定需发送给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和用户设备400与同一人体接触;
第二确定模块42,用于至少根据所述信息和预设的信息规则,确定与所述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频率;
控制模块43,用于控制用户设备400的电容值以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变化。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400、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均可以是任何能够与用户交互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持设备、穿戴式设备、等。其中,所述手持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PAD)、等;所述穿戴式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环、智能指环、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与用户设备400的设备类型可以相同,或者,不同。举例来说,用户设备400为一手机,一个所述其它用户设备为另一手机或一PAD;用户设备400为一手机,一个所述其它用户设备为一智能手环。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400可以接触所述人体的任何部位。举例来说,当用户设备400为一手机时,用户设备400可选与所述人体的手指或手掌等部位接触;当用户设备400为一智能手环时,用户设备400可选地与所述人体的手指、手掌或手腕等部位接触。任一其它用户设备也是类似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频率为一个频率或多个频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信息规则包括:信息与至少一个频率的对应关系。
举例来说,在所述信息规则中,第一信息对应50Hz,第二信息对应80Hz,第三信息对应90Hz和100Hz。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400的电容值是,用户设备400的对地电容的电容值。
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43控制用户设备400的电容值变化有多种方式。比如,控制模块43控制用户设备400的一可变电容的电容值变化,使得用户设备400的对地电容的电容值变化,其中,所述可变电容可以设置在用户设备400的一电路板上。
本实施例中,由于用户设备400和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均和所述人体接触,因此,控制模块43控制用户设备400的电容值以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变化时,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能够获取到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并基于相同的信息规则确定用户设备400需发送的所述信息。
举例来说,用户设备400为一智能手环,当所述智能手环被佩戴在所述人体的一手腕上时,如图2A所示,Cwd为所述手腕与所述智能手环之间的电容,Cdh为所述智能手环和所述人体之间的电容,Cd为所述智能手环自身的电容,Ch为所述人体自身的电容,Cx为所述用户设备侧的等效电容。
以一个其它用户设备为一手机为例,当所述人体用佩戴所述智能手环的手的一手指触摸所述手机时,如图2B所示,Cx,wd为所述手腕与所述智能手环之间的电容,Cx,dh为所述智能手环和所述人体之间的电容,Cx,d为所述智能手环自身的电容,Ch为所述人体自身的电容,Cy,fd为所述手指与所述手机之间的电容,Cy,dh为所述手机和所述人体之间的电容,Cy,d为所述手机自身的电容,Cx’为所述用户设备侧的等效电容,Cy’为所述其它用户设备侧的等效电容。由图2B可以看出,当Cx,d以至少一个频率变化时,Cy’也会相应地以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变化,因此,在所述其它用户设备侧可以检测出所述至少一个频率。
本实施例的用户设备通过确定需发送给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和所述用户设备与同一人体接触,至少根据所述信息和预设的信息规则确定与所述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频率,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以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变化,提供了一种设备间的信息交互方案,并且通过带外方式交互信息,更加便捷。
以下通过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进一步地描述本实施例的用户设备400。
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43控制用户设备400的电容值以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变化可以是,控制用户设备400的电容值以所述至少一个频率连续地变化,或者,离散地变化。
举例来说,至少一个频率为一个频率f1,用户设备400的电容值在t=0时为C1,相应地,控制模块43可以在t=1/f1时控制用户设备400的电容值变为C2,在t=2/f1时控制用户设备400的电容值变为C1,或者,控制模块43可以在t=0~1/f1期间控制用户设备400的电容值从C1逐渐地变为C2,在t=1/f1~2/f1时控制用户设备400的电容值从C2逐渐地变为C1。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频率为多个频率。
进一步可选地,控制模块43具体用于:控制用户设备400的电容值依次以所述多个频率变化。
可选地,控制用户设备400的电容值依次以所述多个频率循环变化一次。
可选地,在所述信息规则中,不同的信息对应的同样的多个频率,但该多个频率之间的顺序不同。
举例来说,在所述信息规则中,第一信息对应频率f1、f2、f3,相应地,若第一确定模块41确定的所述信息为第一信息,则控制模块43控制用户设备400的电容值依次以频率f1、f2、f3变化;在所述信息规则中,第二信息对应频率f1、f3、f2,相应地,若第一确定模块41确定的所述信息为第二信息,则控制模块43控制用户设备400的电容值依次以频率f1、f3、f2变化。
本实施例中,所述信息的内容有多种类型。可选地,所述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至少一个指令、传感器数据、至少一个传输参数。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指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屏幕解锁指令,通知显示指令,数据显示指令,等。
可选地,所述传感器数据可以包括任何类型的数据,比如,温度数据、人体体征数据等。
举例来说,若用户设备400想要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解锁屏幕,则第一确定模块41确定的所述信息包括屏幕解锁指令;若用户设备400想要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显示之前收到的通知,比如,短消息通知,则第一确定模块41确定的所述信息包括通知显示指令;若用户设备400想要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解锁屏幕并显示之前收到的通知,则第一确定模块41确定的所述信息包括屏幕解锁指令和通知显示指令;若用户设备400想要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显示所述用户设备感测到的传感器数据,则第一确定模块41确定的所述信息包括数据显示指令和传感器数据。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传输信道、传输时延、码字。
其中,所述传输信道是指以无线信号作为传输媒介的数据信号传送通道。举例来说,对于跳频通信,可以用HSN来标识传输信道。
其中,在信息的发送方,所述传输时延用于确定发送信息的起始时刻,在信息的接收方,所述传输时延用于确定接收信息的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码字,也称为码型;在信息的发送方,所述码字用于对发送的信息进行编码,在信息的接收方,所述码字用于对接收的信息进行解码。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参数;
相应地,如图4B所示,用户设备400还包括:通信模块44,用于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参数,与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具体地,通信模块44与所述另一用户设备通信的内容可以有多种,比如,指令,传感器数据,需设定的连接参数等。
图5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A所示,用户设备500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51,用于确定用户设备500侧的等效电容变化的至少一个频率,用户设备500侧的等效电容是基于用户设备500和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与同一人体接触而产生的;
第二确定模块52,用于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和预设的信息规则,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对应的信息。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500、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均可以是任何能够与用户交互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持设备、穿戴式设备、等。其中,所述手持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PAD)、等;所述穿戴式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环、智能指环、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与用户设备500的设备类型可以相同,或者,不同。举例来说,用户设备500为一手机,一个所述其它用户设备为另一手机或一PAD;用户设备500为一手机,一个所述其它用户设备为一智能手环。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500可以接触所述人体的任何部位。举例来说,当用户设备500为一手机时,用户设备500可选与所述人体的手指或手掌等部位接触;当用户设备500为一智能手环时,用户设备500可选地与所述人体的手指、手掌或手腕等部位接触。任一其它用户设备也是类似的。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500侧的等效电容为在用户设备500侧检测到的等效电容。具体地,由于用户设备500、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均与所述人体接触,此场景下的等效电容如图2B所示,可以看出,用户设备500侧的等效电容至少受所述人体与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各自的电容值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频率为一个频率或多个频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信息规则包括:至少一个频率与信息对应关系,和/或,至少一个频率范围与信息的对应关系。
举例来说,在所述信息规则中,50Hz对应第一信息,80Hz对应第二信息,90Hz和100H对应第三信息。又举例来说,在所述信息规则中,[50Hz,60Hz)对应第一信息,[80Hz,90Hz)对应第二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信息规则包括至少一个频率范围与信息的对应关系的场景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在所述至少一个频率的测量误差导致的信息的误差。
本实施例的用户设备通过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侧的等效电容变化的至少一个频率,所述用户设备侧的等效电容是基于所述用户设备和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与同一人体接触而产生的,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和预设的信息规则,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对应的信息,提供了一种设备间的信息交互方案,并且通过带外方式交互信息,更加便捷。
以下通过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进一步地描述本实施例的用户设备500。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500侧的等效电容变化的原因有多种。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中的一个其它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以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变化。
具体地,所述其它用户设备的电容值是指,所述其它用户设备的对地电容的电容值。
在一种可能的场景中,用户设备500为一智能手环,当所述智能手环被佩戴在所述人体的一手腕上时。如图2A所示,Cwd为所述手腕与所述智能手环之间的电容,Cdh为所述智能手环和所述人体之间的电容,Cd为所述智能手环自身的电容,Ch为所述人体自身的电容,Cx为用户设备500侧的等效电容。
一其它用户设备为一手机,当所述人体用佩戴所述智能手环的手的一手指触摸所述手机时,如图2B所示,Cx,wd为所述手腕与所述智能手环之间的电容,Cx,dh为所述智能手环和所述人体之间的电容,Cx,d为所述智能手环自身的电容,Ch为所述人体自身的电容,Cy,fd为所述手指与所述手机之间的电容,Cy,dh为所述手机和所述人体之间的电容,Cy,d为所述手机自身的电容,Cx’为用户设备500侧的等效电容,Cy’为所述其它用户设备侧的等效电容。由图2B可以看出,当Cy,d以至少一个频率变化时,Cx’也会相应地以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变化,因此,在用户设备500侧可以检测出所述至少一个频率。
在此实现方式的一种可能的场景中,所述至少一个频率为多个频率。相应地,所述其它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依次以所述多个频率变化。
在此场景中,可选地,所述其它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依次以所述多个频率循环变化。
在此场景中,可选地,在所述信息规则中,所述多个频率之间的顺序不同,对应的所述信息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举例来说,所述多个频率包括:f1、f2、f3,意味着所述其它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依次以频率f1、f2、f3变化,所述多个频率包括:f1、f3、f2,意味着所述其它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依次以频率f1、f3、f2变化;进一步地,f1、f2、f3对应的信息与f1、f3、f2对应的信息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又举例来说,所述多个频率包括f1、f2、f3,在所述信息规则中,f1对应第一信息、f2对应第二信息、f3对应第三信息,或者,f1、f2和f3对应第四信息,或者,f1和f2对应第五信息、f3对应第六信息,或者,类似的。
在又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频率为多个频率,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中的多个其它用户设备的电容值分别以所述多个频率变化。
举例来说,所述多个频率包括:f1、f2、f3、f4,所述多个其它用户设备包括:其它用户设备A、其它用户设备B、其它用户设备C,其中,其它用户设备A的电容值以频率f1变化,其它用户设备B的电容值以频率f2变化,其它用户设备C的电容值以频率f3、f4变化;进一步地,在所述信息规则中,f1对应第一信息,f2对应第二信息,f3和f4对应第三信息,或者,f3对应第四信息、f4对应第五信息。
在此实现方式中,可选地,第一确定模块51通过滤波的方式确定所述多个频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信息的内容有多种类型。可选地,所述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至少一个指令、传感器数据、至少一个传输参数。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指令;如图5B所示,用户设备500还包括:执行模块53,用于执行所述至少一个指令。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指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屏幕解锁指令,通知显示指令,数据显示指令,等。
在此实现方式中,可选地,所述信息还包括:传感器数据。
其中,所述传感器数据可以包括任何类型的数据,比如,温度数据、人体体征数据等。
举例来说,若第二确定模块52确定的所述信息包括屏幕解锁指令,则执行模块53解锁屏幕;若第二确定模块52确定的所述信息包括通知显示指令,则执行模块53显示之前收到的通知,比如,短消息通知;若第二确定模块52确定的所述信息包括屏幕解锁指令和通知显示指令,则执行模块53解锁屏幕并显示之前收到的通知;若第二确定模块52确定的所述信息包括数据显示指令和传感器数据,则执行模块53显示确定的所述传感器数据。
在又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包括:传感器数据。
其中,所述传感器数据可以包括任何类型的数据,比如,温度数据、人体体征数据等。
举例来说,一其它用户设备中的温度传感器感测到温度数据,根据所述信息规则确定与所述温度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频率,并控制自身的电容值以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变化,相应地,由于所述其它用户设备和用户设备500均与所述人体接触,用户设备500的第一确定模块51可以确定所述至少一个频率,第二确定模块52根据所述信息规则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对应的所述温度数据。
在又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包括:所述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参数;相应地,如图5C所示,用户设备500还包括:通信模块54,用于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参数,与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具体地,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传输信道、传输时延、码字。
其中,所述传输信道是指以无线信号作为传输媒介的数据信号传送通道。举例来说,对于跳频通信,可以用HSN来标识传输信道。
其中,在信息的发送方,所述传输时延用于确定发送信息的起始时刻,在信息的接收方,所述传输时延用于确定接收信息的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码字,也称为码型;在信息的发送方,所述码字用于对发送的信息进行编码,在信息的接收方,所述码字用于对接收的信息进行解码。
具体地,通信模块54与所述另一用户设备通信的内容可以有多种,比如,指令,传感器数据,需设定的连接参数等。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用户设备600包括:
处理器(processor)61、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62、存储器(memory)63、以及通信总线64。其中:
处理器61、通信接口62、以及存储器63通过通信总线6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62,用于与比如其它用户设备等的通信。
处理器61,用于执行程序632,具体可以执行上述交互方法实施例一中的相关步骤。
具体地,程序632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61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交互方法实施例一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63,用于存放程序632。存储器63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程序632具体可以用于使得用户设备600执行以下步骤:
确定需发送给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和用户设备600与同一人体接触;
至少根据所述信息和预设的信息规则,确定与所述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频率;
控制用户设备600的电容值以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变化。
可选地,用户设备600还包括:一可变电容。相应地,所述控制用户设备600的电容值以至少一个频率变化具体为:控制所述可变电容的电容值以至少一个频率变化。
程序632中各步骤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上述交互方法实施例一中的相应步骤和单元中对应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用户设备700包括:
处理器(processor)71、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72、存储器(memory)73、以及通信总线74。其中:
处理器71、通信接口72、以及存储器73通过通信总线7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72,用于与比如其它用户设备等的通信。
处理器71,用于执行程序732,具体可以执行上述交互方法实施例二中的相关步骤。
具体地,程序732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71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交互方法实施例二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73,用于存放程序732。存储器73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程序732具体可以用于使得用户设备700执行以下步骤:
确定用户设备700侧的等效电容变化的至少一个频率,用户设备700侧的等效电容是基于用户设备700和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与同一人体接触而产生的;
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和预设的信息规则,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对应的信息。
程序732中各步骤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上述交互方法实施例二中的相应步骤和单元中对应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原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30)

1.一种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一用户设备确定需发送给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和所述用户设备与同一人体接触;
至少根据所述信息和预设的信息规则,确定与所述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频率;
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以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频率为多个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以至少一个频率变化,包括:
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依次以所述多个频率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至少一个指令、传感器数据、至少一个传输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参数;
所述方法还包括: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参数,与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参数;
所述方法还包括: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参数,与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7.一种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一用户设备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侧的等效电容变化的至少一个频率,所述用户设备侧的等效电容是基于所述用户设备和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与同一人体接触而产生的;
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和预设的信息规则,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对应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中的一个其它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以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频率为多个频率,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中的多个其它用户设备的电容值分别以所述多个频率变化。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至少一个指令、传感器数据、至少一个传输参数。
11.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指令;
所述方法还包括:执行所述至少一个指令。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指令;
所述方法还包括:执行所述至少一个指令。
13.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参数;
所述方法还包括: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参数,与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参数;
所述方法还包括: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参数,与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15.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需发送给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和所述用户设备与同一人体接触;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信息和预设的信息规则,确定与所述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频率;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以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变化。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频率为多个频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依次以所述多个频率变化。
18.根据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至少一个指令、传感器数据、至少一个传输参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参数;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通信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参数,与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参数;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通信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参数,与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21.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侧的等效电容变化的至少一个频率,所述用户设备侧的等效电容是基于所述用户设备和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与同一人体接触而产生的;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和预设的信息规则,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对应的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中的一个其它用户设备的电容值以所述至少一个频率变化。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频率为多个频率,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中的多个其它用户设备的电容值分别以所述多个频率变化。
24.根据权利要求21~23中任一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至少一个指令、传感器数据、至少一个传输参数。
25.根据权利要求21~23中任一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指令;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至少一个指令。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指令;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至少一个指令。
27.根据权利要求21~23中任一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参数;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通信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参数,与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参数;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通信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参数,与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参数;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通信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参数,与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参数;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通信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参数,与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CN201410829714.3A 2014-12-27 2014-12-27 交互方法及用户设备 Active CN1045715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29714.3A CN104571507B (zh) 2014-12-27 2014-12-27 交互方法及用户设备
PCT/CN2015/095111 WO2016101741A1 (en) 2014-12-27 2015-11-20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methods and user equipment
US15/539,757 US10361791B2 (en) 2014-12-27 2015-11-20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methods and user equip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29714.3A CN104571507B (zh) 2014-12-27 2014-12-27 交互方法及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1507A CN104571507A (zh) 2015-04-29
CN104571507B true CN104571507B (zh) 2019-07-23

Family

ID=53087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29714.3A Active CN104571507B (zh) 2014-12-27 2014-12-27 交互方法及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61791B2 (zh)
CN (1) CN104571507B (zh)
WO (1) WO20161017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7039B (zh) 2014-12-27 2019-03-01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4571507B (zh) * 2014-12-27 2019-07-23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及用户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5423A (zh) * 2013-10-30 2014-02-26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交互装置及方法
CN203882299U (zh) * 2014-05-26 2014-10-15 象标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触摸式电容屏的数据交互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41900B2 (ja) * 1992-04-07 2001-03-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Afc回路及びそのic
US6211799B1 (en) * 1997-11-06 2001-04-03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body transmission of power and information
US6754472B1 (en) * 2000-04-27 2004-06-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power and data using the human body
KR100799571B1 (ko) * 2006-06-20 2008-01-3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인체를 이용한 통신장치 및 그 방법
KR101383258B1 (ko) * 2007-11-08 2014-04-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인체 통신 기능을 제공하기 위한 장치및 방법
US8738147B2 (en) * 2008-02-07 2014-05-27 Cardiac Pacemakers, Inc. Wireless tissue electrostimulation
JP5096268B2 (ja) * 2008-09-02 2012-12-12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誘導システム
US8943305B2 (en) * 2009-01-30 2015-01-2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Frame structure for medium access in body area networks (BAN)
US8605770B2 (en) * 2009-02-09 2013-12-1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Ultra wideband modulation for body area networks
US8668145B2 (en) * 2009-04-21 2014-03-11 Technology Innovators Inc. Automatic touch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US8939928B2 (en) * 2009-07-23 2015-01-27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Medical device having capacitive coupling communication and energy harvesting
CN102478959A (zh) * 2010-11-28 2012-05-30 蒋霞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US9851849B2 (en) * 2010-12-03 2017-12-26 Apple Inc. Touch device communication
US8908894B2 (en) * 2011-12-01 2014-12-0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hrough a human body
US8983442B2 (en) 2012-12-14 2015-03-17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 to manage power in wireless device
US8982094B2 (en) * 2012-12-28 2015-03-17 Shenzhen Huiding Technology Co., Ltd.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based on capacitive sensing and coupling via human body or direct device-to-device coupling
US9405892B2 (en) * 2013-11-26 2016-08-0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Preventing spoofing attacks for bone conduction applications
US9819395B2 (en) * 2014-05-05 2017-11-14 Nxp B.V.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body communication
US9510197B2 (en) * 2014-06-12 2016-11-29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authenticating a user
JP6216457B2 (ja) * 2014-07-22 2017-10-18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装置
EP2998834B1 (en) * 2014-08-27 2020-01-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ouch panel
US10045735B2 (en) * 2014-09-27 2018-08-14 Intel Corporation Biofeedback sensors in a body area network
EP3201785B1 (en) * 2014-09-29 2019-11-20 Koninklijke Philips N.V.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data communication using a human or animal body as transmission medium
CN104571507B (zh) * 2014-12-27 2019-07-23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4507039B (zh) * 2014-12-27 2019-03-01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用户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5423A (zh) * 2013-10-30 2014-02-26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交互装置及方法
CN203882299U (zh) * 2014-05-26 2014-10-15 象标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触摸式电容屏的数据交互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01741A1 (en) 2016-06-30
CN104571507A (zh) 2015-04-29
US10361791B2 (en) 2019-07-23
US20170373763A1 (en) 2017-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77987B (zh) 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676604B (zh) 手表及其运行方法
CN104507039B (zh) 通信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6645978B (zh) 智能穿戴设备的穿戴状态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N104484049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503889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461105B (zh)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462196A (zh) 用户可穿戴设备和个人计算系统
EP2863276A3 (en) Wearable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4765446A (zh) 电子设备和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
CN105607858A (zh) 一种利用方位手势操控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的方法及装置
CN108475205A (zh) 一种显示应用的方法、装置及电子终端
Jing et al. A unified method for multiple home appliances control through static finger gestures
CN104850339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571507B (zh) 交互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0377215A (zh) 模型展示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5554263A (zh) 一种具有提示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和使用方法
CN106776223B (zh) 移动设备使用时长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7077778A (zh) 用于远程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14628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01174805Y (zh) 指示灯控制装置
CN203930370U (zh) 智能穿戴设备
CN104850003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4122997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881130A (zh)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指带式信息输入装置及信息输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