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540117A - 在第二服务域中锚定附着到在归属代理处的第一服务域的移动站的服务 - Google Patents

在第二服务域中锚定附着到在归属代理处的第一服务域的移动站的服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40117A
CN104540117A CN201510045109.1A CN201510045109A CN104540117A CN 104540117 A CN104540117 A CN 104540117A CN 201510045109 A CN201510045109 A CN 201510045109A CN 104540117 A CN104540117 A CN 1045401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home agent
radio station
mobile radio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451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40117B (zh
Inventor
A·穆汉娜
B·巴诺夫斯基
E·帕森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Original Assignee
Microsof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soft Corp filed Critical Microsof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540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401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401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401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5014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using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 or bootstrap protocol [BOO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4Network layer protocols, e.g. mobile IP [Internet Protoc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8Service support devices; Network management devices
    • H04W88/182Network node acting on behalf of an other network entity, e.g. prox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2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2Reselecting a serving backbone network switching or routing n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2Inter-network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第二服务域中锚定附着到在归属代理处的第一服务域的移动站的服务。第一节点接收与移动站相关联的信息以允许为附着到在第一服务域中的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移动站建立会话。响应接收到的信息,第一节点发送消息到在第二服务域中的归属代理,该第二服务域与第一服务域是不同类型的。第一节点从归属代理接收在第二服务域中分配给移动站的因特网协议(IP)地址,其中响应于所述消息IP地址被分配,并且其中提供给移动站的服务在第二服务域中被锚定。

Description

在第二服务域中锚定附着到在归属代理处的第一服务域的移动站的服务
本发明专利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09/051393,国际申请日为2009年7月22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申请号为200980128848.X,名称为“在第二服务域中锚定附着到在归属代理处的第一服务域的移动站的服务”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第二服务域中锚定附着到在归属代理处的第一服务域的移动站的服务。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或实现了多种无线接入技术,以使移动站能够执行与其他移动站或与耦合到有线网络的有线终端的通信。无线接入技术的例子包括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和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定义的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技术;以及3GPP2定义的CDMA2000(码分多址2000)技术。
作为用于改进频谱效率、改进服务、降低成本等等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持续演进的一部分,已经提出了新的标准。一种这样的新标准是来自3GPP的长期演进(LTE)标准,其追求增强UMTS无线网络。
双模移动站能够使用不同类型的无线接入网络执行接入,所述不同类型的无线接入网络例如是(如CDMA2000定义的)传统HRPD(高速率分组数据)无线接入网络或E-UTRAN(如3GPP定义的演进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所述E-UTRAN无线接入网络允许4G(第四代)无线服务(例如,LTE提供的那些服务)的接入。
当服务运营商从传统无线接入网络演进到4G网络时,这样的服务运营商通常必须支持在两种类型网络上的订户接入。当移动站(例如,双模移动站)附着到E-UTRAN无线接入网络时,例如在传统网络中提供的服务可能不再可用于移动站。
发明内容
当服务运营商从传统无线接入网络演进到4G网络时,这样的服务运营商通常必须支持在两种类型网络上的订户接入。当移动站(例如,双模移动站)附着到E-UTRAN无线接入网络时,例如在传统网络中提供的服务可能不再可用于移动站。
总的来说,提供一种技术或机制以允许在移动站的归属网络中的服务锚定,甚至当移动站附着到不同服务域的无线接入网络时。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锚定服务的方法,包括:在第一节点处,接收与移动站相关联的信息以允许为附着到在第一服务域中的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移动站建立会话;响应接收到的信息,通过第一节点发送消息到在第二服务域中的归属代理,该第二服务域与第一服务域是不同类型的;以及通过第一节点从归属代理接收在第二服务域中分配给移动站的因特网协议(IP)地址,其中所述IP地址是响应于所述消息被分配的,并且其中提供给移动站的服务在第二服务域中被锚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锚定服务的方法,包括:通过归属代理从第一服务域的第一节点,为附着到第一服务域的无线接入网络的移动站接收请求因特网协议(IP)地址的分配的消息,其中归属代理在第二服务域中,该第二服务域与第一服务域是不同类型的;以及通过归属代理向第一节点发送在第二服务域中分配给移动站的IP地址,其中所述IP地址是响应于所述消息被分配的,并且其中提供给移动站的服务在第二服务域中被锚定。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被配置在第一服务域中操作的第一节点,包括:到在第二服务域中的归属代理的接口,该第二服务域与第一服务域是不同类型的;以及处理器,用于:接收与移动站相关联的信息以允许为附着到在第一服务域中的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移动站建立会话;响应接收到的信息,发送消息到在第二服务域中的归属代理,该第二服务域与第一服务域是不同类型的;以及接收在第二服务域中分配给移动站的因特网协议(IP)地址,其中所述IP地址是响应于所述消息被分配的,并且其中提供给移动站的服务在第二服务域中被锚定。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被配置在第一服务域中操作的归属代理节点,包括:在第二服务域中到第一节点的接口,该第二服务域与第一服务域是不同类型的;以及处理器,用于:为附着到第二服务域的无线接入网络的移动站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请求因特网协议(IP)地址的分配的消息;以及发送在第二服务域中分配给移动站的IP地址,其中所述IP地址是响应于所述消息被分配的,并且其中提供给移动站的服务在第一服务域中被锚定。从下面的描述,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中,其他的或者可替换的特征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3说明不同网络的部分,其并入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以及
图4是根据示例性优选实施例的在第一服务域中的节点和在第二服务域中的归属代理节点中的部件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明了多个细节以提供一些实施例的理解。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一些实施例并且来自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多个变型或修改也是可以的。
移动站的归属服务域能够将多种服务提供给移动站。这种服务的示例包括记账/计费服务;游戏服务;一键通服务;即时会议或者消息服务;日历服务;基于位置的服务(例如,发现最近的商店或者其他位置);存在服务(例如,跟随订阅者的移动的服务);广播和多播服务(例如,与因特网TV有关);等等。
因而,当移动站附着到移动站的归属服务域的无线接入网络时,能够提供这种服务给移动站。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移动站的归属服务域包括如3GPP2定义的HRPD(高速率分组数据)无线接入网络,以支持通过移动站的无线接入。HRPD无线接入网络被看作是传统无线接入网络。在本例中的归属服务域被看作是传统服务域,该传统服务域根据较老的标准,例如3GPP2CDMA2000标准,来支持服务。“服务域”涉及与一个或多个服务运营商相关联的网络节点的布置,用于给移动站提供无线接入和其他服务。
正在开发新的无线技术,一种这样的新技术是来自3GPP的长期演进(LTE)技术。LTE网络采用E-UTRAN作为无线接入技术,用于移动站接入LTE网络。在这个示例中,LTE定义了与归属(或传统)服务域不同的类型的第二服务域。
虽然在上面参考HRPD和LTE标准,应该注意到在可替换的优选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服务域。
与附着到E-UTRAN无线接入网络的移动站相关联的问题是该移动站倾向于遵从LTE程序和协议,其可能导致在LTE服务域中的节点处锚定移动站。然而,在LTE服务域中锚定移动站意味着移动站可能不再能够接入由归属服务域提供的多种服务。
根据一些实施例,为了解决前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机制在移动站的归属服务域中的节点处锚定移动站的会话,即使移动站附着E-UTRAN无线接入网络(在不同服务域中)。通过在归属服务域中的节点处锚定移动站,使得归属服务域的服务能够可用于移动站,即使移动站位于不同服务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上锚定移动站的会话的归属服务域节点是归属代理,该归属代理由代理移动IPV4(因特网协议版本4)或代理移动IPV6(因特网协议版本6)定义。代理移动IPV6是由2008年8月提出的题为“代理移动IPV6”的请求注解(RFC)5213定义。代理移动IPV4是由2008年11月K.Leung等人在draft-leung-mip4-proxy-mode-10.txt、题为“WiMAX论坛/3GPP2代理移动Ipv4”因特网草案定义。
如由移动IPv4或IPv6定义的归属代理是移动站的归属网络上的路由器,移动站向该归属网络注册其当前的转交地址。在代理移动IPv6中,在本地移动性锚定(LMA)中提供归属代理的功能,本地移动性锚定(LMA)提供了归属代理的功能和用于支持代理移动IPv6协议的附加能力。因此,正像这里用到的,“归属代理”指的是移动IP归属代理或代理移动IPv6本地移动性锚定。
当移动站附着到不同服务域时,提供了用于在移动站的归属代理处锚定移动站的服务的多个不同实施例。图1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第一个解决方案。在图1中,示出了包括LTE服务域100和传统服务域102的两个服务域。在图1的示例中,传统服务域102采用具有3GPP2定义的核心网络的HRPD无线接入技术。
在传统服务域102中,无线接入网络104包括HRPD基站收发信台(BTS)106和附着到AAA(鉴权、授权和计费)服务器110的接入网络(AN)节点108,当移动站附着到无线接入网络104时,该AAA服务器执行鉴权、授权和计费任务。
无线接入网络104连接到提供接入到外部分组数据网络(例如,因特网、内部网或应用服务器)的PDSN(分组数据服务节点)112。PDSN 112是CDMA 2000网络的部件,并且充当在无线接入网络和外部分组数据网络之间的连接点。
传统服务域102还包括归属代理(HA)116,归属代理116使得能够创建和维持在移动站的归属地址和其转交地址(当移动站附着到访问网络时,移动站使用的地址)之间的绑定。归属代理管理提供给移动站的服务,包括3GPP2服务网络118提供的3GPP2服务。所述3GPP2服务网络包括服务提供者AAA服务器120,当移动站接入3GPP2服务网络118的服务时,服务提供者AAA服务器120执行鉴权、授权和计费服务。
LTE服务域100包括E-UTRAN无线接入网络120,以允许通过包括移动站130的移动站无线接入。另外,LTE服务域100包括服务网关(SGW),所述服务网关(SGW)路由并且转发用户数据分组到PDN(分组数据网络)网关126。通过成为用于移动站的数据业务的退出和进入的点,PDN网关126提供从移动站到外部分组数据网络的连通性。当移动站130移动到导致选择不同SGW的E-UTRAN无线接入网络120中的不同接入点时,服务网关是用于3GPP内移动性的锚定点。
术语“服务网关”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还能够应用到其他类型的服务域(除了LTE服务域之外)。更一般的,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可以涉及在服务域和外部分组数据网络之间建立连通性的任意点。服务网关可以涉及在服务域内管理移动站的移动性的任意节点。
在LTE服务域100中的另一实体是移动性管理实体(MME)122,它是为移动站提供多种控制服务的控制节点。这种服务的示例包括跟踪移动站、为移动站提供寻呼程序、等等。MME122还在承载激活和去激活过程中被涉及,并且当移动站最初附着到E-UTRAN无线接入网络120时,MME122负责为移动站选择SGW。
根据图1所示的实施例,在SGW124和归属代理116之间提供链路128,以允许附着到E-UTRAN无线接入网络120的移动站130通过归属代理116锚定(而不是锚定在LTE域100中的节点处)。用这种方式,在传统服务域102中网络118提供的3GPP2服务能够持续可用于附着到E-UTRAN无线接入网络120的移动站130。
存在两个上下文,其中通过传统服务域102的归属代理116能够锚定移动站130。在第一个上下文中,移动站130是双模移动站,该双模移动站能够附着到传统服务域102的HRPD无线接入网络104或LTE服务域100的E-UTRAN无线接入网络120。在第二个上下文中,移动站130可以是仅仅LTE的移动站,该移动站仅仅能够附着到E-UTRAN无线接入网络120。
当移动站130最初附着到E-UTRAN无线接入网络120时,基于E-UTRAN接入程序,移动站130执行接入鉴权。作为这个接入鉴权过程的一部分,SGW124接收包括与移动站130相关联的归属代理IP地址(归属代理116的IP地址)的用户信息。由SGW124接收的用户信息的其他参数能够包括用户NAI(网络接入标识符)、支持的APN(接入点名称,其是用来识别承载服务的名称)、用户简档、移动性安全关联参数等等。
一旦接收到用户信息,SGW124代表移动站130在SGW124和归属代理116之间的链路128上向归属代理116发送(在150处)注册请求,该注册请求可以是如由代理移动IPv4定义的代理RRQ(注册请求)。注意到,SGW 124具有归属代理116的IP地址,因为作为移动站接入鉴权过程的部分,SGW 124接收到归属代理的IP地址。一旦在链路128(其可以是支持代理移动IPv4的链路)上接收到来自SGW124的代理RRQ,归属代理116注册移动站的会话。另外,归属代理116为移动站能够使用的会话分配(在152处)IP地址。
接着,归属代理116在链路128上向SGW124发送返回(在154处)注册响应消息(例如,代理RRP)。所述代理RRP消息包含为移动站分配的IP地址。响应代理RRP消息,SGW 124遵从E-UTRAN接入程序以通过E-UTRAN无线接入网络120递送(在156处)IP地址到移动站130。
注意到,从归属代理116的角度,SGW 124看来似乎是与在传统服务域102中的PDSN 112相似的PDSN。
无论移动站何时跨越E-UTRAN无线接入网络120移动(例如,在不同基站之间移动),必须执行从源SGW到目的SGW的转移将是可能的。对于SGW间的转移,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系统确保目的SGW将接收到移动站的归属代理(116)的IP地址,这样目的SGW可以发出代理RRQ到归属代理116从而引起归属代理116分配相同IP地址给移动站以维持到3GPP2服务基础设施的移动性和接入。
图2示出了支持本发明的可替换实施例的布置。在这个第二个实施例中,在PDN网关126和归属代理116之间建立链路202,来替代在SGW 124和归属代理116之间建立链路128(图1)。在图2中示出的节点是与图1中示出的节点相同的节点。链路202支持在PDN网关126和归属代理116之间的代理移动IPv4和IP中的IP隧道化。IP中的IP隧道涉及在另一IP分组的有效载荷中封装一个IP分组。
在采用图2的布置的第二个解决方案中,PDN网关126支持代理移动IPv4移动接入网关(MAG)或代理移动性代理(PMA)功能。PMA管理用于附着到MAG的移动站的移动性相关信令。MAG代表移动站执行移动性管理。MAG还跟踪移动站的运动以便当移动站在各自MAG的覆盖区域之间跨越时,能够执行在MAG和另一MAG之间的切换。
在基于E-UTRAN接入程序移动站执行接入鉴权之后,SGW 124接收包括PDN网关126的IP地址和其他参数的用户信息,如关于图1所讨论的。一旦接收到这种消息,SGW 124遵从3GPP程序为移动站在PDN网关126建立IP会话。这可以通过使用如由代理移动IPv6定义的绑定程序(210),例如通过发送为移动站请求IP地址的代理绑定更新(PBU)消息来完成。
当PDN网关126接收到代理绑定更新消息时,PDN网关126或者通过使用带外信令或者静态配置,找到假定为移动站锚定IP会话的归属代理的IP地址。带外信令可以通过接入AAA服务器选择归属代理执行。可替换地,PDN网关126可以被提供多个归属代理,从其中PDN网关126可以做出选择(用于负载均衡目的)。作为又另一可替换方案,提供静态配置,其中PDN网关126必须使用特殊归属代理。
一旦获得归属代理116的IP地址,PDN网关126发送(在212处)代理RRQ消息到归属代理116来给移动站分配IP地址,并且为用户会话创建到终止于PDN网关126的代理转交地址(CoA)的绑定。
当归属代理116接收到代理RRQ消息时,归属代理116验证代理RRQ消息,并且如果成功,则归属代理116将在代理RRP消息中分配(在214处)用于返回到(在216处)PDN网关126的会话的IP地址。归属代理116还为用户、其归属地址和属于PDN网关126的代理转交地址创建绑定。
当PDN网关126从归属代理116接收到具有所包括的移动站的IP地址的代理RRP消息时,PDN网关126带着分配的归属IP地址连同例如IPv6归属网络前缀(HNP)的其他参数,发送代理绑定确认(PBA)到SGW124(作为绑定程序210的部分)。HNP被分配到移动站到代理移动IP域的接口并且HNP可以被用来得到该接口的地址。
PDN网关126利用归属代理IP地址更新移动站的当前BCE(绑定缓存条目)。这使得创建链接到移动站的代理BCE的独立绑定成为可能。
当SGW 124从PDN网关126接收到代理绑定确认消息时,SGW 124递送(在218处)IP地址并且可能归属网络前缀到遵从E-UTRAN接入程序的移动站130。
注意到,从归属代理116角度,PDN网关126看来似乎是与在传统服务域102中的PDSN 112相似的PDSN。
无论移动站何时跨越引起SGW间转移的E-UTRAN无线接入网络120移动,该系统确保目标SGW将接收到维持移动站130到其当前归属代理的绑定的当前PDN网关126的IP地址。目标SGW将发起上述讨论的程序,其导致所述归属代理116分配相同IP地址给移动站130来使用相同IP地址维持IP移动性和连通性。
如果移动站130从E-UTRAN无线接入网络120移动到HRPD无线接入网络104,则该系统将给PDSN 112提供维持和锚定移动站130的IP会话的当前归属代理116的地址。当PDSN 112随后发送代理RRQ到归属代理116时,所述归属代理116用新代理转交地址更新移动站绑定从而指向PDSN 112来代替PDN网关126。
根据另外优选实施例,如图3中所示,在PDN网关126和归属代理116之间的链路302上采用GRE(通用路由封装)隧道。GRE是隧道化协议,该隧道化协议能够在IP隧道内封装多种网络层协议分组类型来创建虚拟点到点链路。GRE在2000年3月题为“通用路由封装(GRE)”,RFC 2784中描述,被2000年9月题为“对GRE的关键和序列号扩展(Key and Sequence NumberExtensions)”,RFC 2890更新。
在一些实现中,PDN网关126和归属代理116支持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功能来支持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所述解决方案。DHCP是网络应用协议,其被设备(称作DHCP客户端)用来从DHCP服务器获取关于DHCP客户端的配置信息。用于IPv4网络的DHCP在1997年3月题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RFC2131中描述。用于IPv6网络的DHCP在2003年7月题为“用于IPv6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v6)”,RFC 3315中描述。
PDN网关126支持DHCP客户端功能,而归属代理116支持DHCP中继功能或DHCP服务器功能。由于在PDN网关126和归属代理116之间的DHCP客户端和服务器功能对外界不可见,使用例如GRE关键的DHCP协议在PDN网关126和归属代理116之间能够传送供应商特定的信息。
如同与图1和图2相关联的实施例,由于基于E-UTRAN接入程序由移动站的接入鉴权,SGW 124接收到用户信息,包括PDN网关126的IP地址和其他参数,例如用户NAI、支持的APN、用户简档等等。当SGW 124接收到包括PDN网关126的IP地址的这样信息时,SGW遵从3GPP程序在PDN网关126为移动站建立IP会话。例如,这可以通过使用绑定程序(310)来完成,该绑定程序包括发送代理绑定更新消息(根据代理移动IPv6)到PDN网关126来请求IP地址(和可能IPv6归属网络前缀)。
一旦接收到来自SGW 124的代理绑定更新消息,使用外带信令或静态配置的PDN网关126能够发现假定锚定移动站的IP会话的归属代理116的IP地址。PDN网关126在用来与归属代理116通信的链路302上识别静态GRE隧道。如果GRE隧道不存在,则PDN网关126将发起GRE隧道的建立。
接下来,PDN网关126在GRE隧道上发送(在312处)DHCP请求到归属代理116。所述DHCP请求包括用户身份和IP地址分配请求。可选的,DHCP请求还可以包括在支持IP私有地址重叠的情况下用于GRE关键(GRE key)的请求。
当归属代理116接收到DHCP请求时,归属代理或者本地分配(在314处)IP地址(作为DHCP服务器功能的部分)或者使用DHCP中继功能来获得来自另一DHCP服务器的信息来为移动站分配IP地址。
当分配移动站的IP地址时,归属代理116维持用户NAI和移动站的归属IP地址以及这个会话/IP地址属于的GRE隧道接口(发送DHCP请求的PDN网关126)的绑定。
归属代理116接着发送(在316处)响应于在312处发送的DHCP请求的DHCP响应。当PDN网关126接收到DHCP响应时,PDN网关126用最新分配的IP地址更新移动站的BCE并且用当前GRE隧道接口来更新归属代理IP地址。
响应于来自SGW 124的代理绑定更新消息,PDN网关126发送具有分配的归属IP地址和其他参数(包括可能IPv6归属网络前缀)的代理绑定确认消息(绑定程序310的部分)到SGW 124。一旦接收到来自PDN网关126的代理绑定确认消息,SGW 124使用E-UTRAN接入程序递送(在318处)分配的IP地址(以及可能归属网络前缀)到移动站。
在移动站跨越在E-UTRAN无线接入网络120中的小区移动,以致在SGW间转移发生的情况下,目标SGW将接收到当前移动站的PDN网关IP地址来维持移动站与其归属代理的绑定。归属代理将分配相同IP地址给相同移动站以使用相同IP地址来维持IP移动性和连通性。
如果移动站移动到HRPD接入网络104,则该系统将向PDSN 112提供维持和锚定移动站的IP会话的当前归属代理。当PDSN 112发送代理RRQ消息到归属代理116时,归属代理116验证移动站绑定列表,包括使用DHCP协议在GRE隧道上与PDN网关126建立的那些。如果相同用户NAI已被分配给IP地址,则所述归属代理116用新代理转交地址更新移动站绑定从而指向PDSN112代替PDN网关126。
图4是节点的框图,该节点是在图1-3中描述的网络的部分。第一服务域节点400可以是在LTE服务域100中的节点,并且归属代理节点402是包含图1-3的归属代理116的节点。“节点”指的是任意计算/处理集合。例如,第一服务域节点400可以是图1-3的SGW 124或者PDN网关126。
在图4的示例中,第一服务域节点400包括在处理器406上可执行的软件404。软件404包括各种软件模块,执行如上述讨论的SGW 124和/或PDN网关126的任务。处理器连接到存储介质410和允许第一服务域节点400与归属代理节点402通信的接口408。
归属代理节点402包括在处理器416上可执行的软件414以执行上述讨论的归属代理116的多种任务。处理器416连接到存储介质420和允许归属代理节点402与第一服务域节点400通信的接口408。
软件404和414的指令可以从各自存储介质410和420加载用于分别在处理器406和416上执行。处理器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处理器模块或子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或其他控制或计算设备。“处理器”可以指单个部件或者多个部件(例如,一个CPU或多个CPU)。
(软件的)数据和指令被存储在各自存储设备中,该存储设备实现为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或计算机可使用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不同形式的存储器,包括半导体存储器设备,例如动态或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或SRAM)、可擦写的和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和快闪式存储器;例如硬盘、软盘和可移动硬盘的磁盘;其他包括磁带的磁性介质;以及例如光盘(CD)或数字视频光盘(DVD)的光介质。
在上述描述中,阐明许多细节以提供本发明的理解。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可以实现本发明。尽管关于有限数目的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其中的许多修改和变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覆盖落入本发明的精髓和范围内的这些修改和变型。

Claims (28)

1.一种用于锚定服务的方法,包括:
在第一节点处,接收与移动站相关联的信息以允许为附着到在第一服务域中的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移动站建立会话;
响应接收到的信息,通过第一节点发送消息到在第二服务域中的归属代理,该第二服务域与第一服务域是不同类型的;和
通过第一节点从归属代理接收在第二服务域中分配给移动站的因特网协议(IP)地址,其中所述IP地址是响应于所述消息被分配的,并且其中提供给移动站的服务在第二服务域中被锚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第一节点发送消息到归属代理包括通过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发送消息到归属代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PDN网关发送消息包括发送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PDN网关发送消息包括通过GRE(通用路由封装)隧道发送所述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第一节点发送消息到归属代理包括通过服务网关发送消息到归属代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服务网关发送消息包括发送代理注册请求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IP地址包括在代理注册响应消息中接收IP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第一节点发送消息到归属代理包括通过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发送代理注册请求到归属代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第一节点发送IP地址用于移动站接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IP地址包括发送来自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和服务网关之一的IP地址。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将移动站的会话从第一服务网关转移到第二服务网关,发送归属代理的地址到第二服务网关。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将移动站的会话从第一服务网关转移到第二服务网关,发送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的地址到第二服务网关,该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维持移动站到移动站当前归属代理的绑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移动站到第二服务域的接入网络的转移,提供在第二服务域中的服务节点归属代理的地址。
14.一种用于锚定服务的方法,包括:
通过归属代理从第一服务域的第一节点,为附着到第一服务域的无线接入网络的移动站接收请求因特网协议(IP)地址的分配的消息,其中归属代理在第二服务域中,该第二服务域与第一服务域是不同类型的;以及
通过归属代理向第一节点发送在第二服务域中分配给移动站的IP地址,其中所述IP地址是响应于所述消息被分配的,并且其中提供给移动站的服务在第二服务域中被锚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消息包括接收来自服务网关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之一的代理注册请求消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来自服务网关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之一的代理注册请求消息包括在长期演进(LTE)服务域中接收来自服务网关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之一的代理注册请求消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消息包括接收来自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的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消息。
18.一种被配置在第一服务域中操作的第一节点,包括
到在第二服务域中的归属代理的接口,该第二服务域与第一服务域是不同类型的;以及
处理器,用于:
接收与移动站相关联的信息以允许为附着到在第一服务域中的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移动站建立会话;
响应接收到的信息,发送消息到在第二服务域中的归属代理,该第二服务域与第一服务域是不同类型的;和
接收在第二服务域中分配给移动站的因特网协议(IP)地址,其中所述IP地址是响应于所述消息被分配的,并且其中提供给移动站的服务在第二服务域中被锚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第一节点,其中第一服务域是长期演进(LTE)域。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第一节点,其中第二服务域是3GPP2(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服务域。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第一节点,包括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和服务网关之一。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第一节点,其中该消息包括代理注册请求消息和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消息之一。
23.一种被配置在第一服务域中操作的归属代理节点,包括:
在第二服务域中到第一节点的接口,该第二服务域与第一服务域是不同类型的;以及
处理器,用于:
为附着到第二服务域的无线接入网络的移动站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请求因特网协议(IP)地址的分配的消息;以及
发送在第二服务域中分配给移动站的IP地址,其中所述IP地址是响应于所述消息被分配的,并且其中提供给移动站的服务在第一服务域中被锚定。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归属代理节点,其中所述消息包括从服务网关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之一接收到的代理注册请求消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归属代理节点,其中所述消息包括从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接收的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消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归属代理节点,其中DHCP消息在GRE(通用路由封装)隧道上被接收。
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锚定在所述第二服务域中的服务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
游戏服务;
即按即讲服务;
即时会议服务;
消息收发服务;
日历服务;
基于位置的服务;或
广播服务。
28.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成使所述第一节点能够使用隧道与所述归属代理通信。
CN201510045109.1A 2008-07-24 2009-07-22 在第二服务域中锚定附着到在归属代理处的第一服务域的移动站的服务 Active CN1045401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341308P 2008-07-24 2008-07-24
US61/083,413 2008-07-24
CN200980128848.XA CN102106166B (zh) 2008-07-24 2009-07-22 在第二服务域中锚定附着到在归属代理处的第一服务域的移动站的服务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8848.XA Division CN102106166B (zh) 2008-07-24 2009-07-22 在第二服务域中锚定附着到在归属代理处的第一服务域的移动站的服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40117A true CN104540117A (zh) 2015-04-22
CN104540117B CN104540117B (zh) 2019-07-26

Family

ID=4157084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45109.1A Active CN104540117B (zh) 2008-07-24 2009-07-22 在第二服务域中锚定附着到在归属代理处的第一服务域的移动站的服务
CN200980128848.XA Active CN102106166B (zh) 2008-07-24 2009-07-22 在第二服务域中锚定附着到在归属代理处的第一服务域的移动站的服务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8848.XA Active CN102106166B (zh) 2008-07-24 2009-07-22 在第二服务域中锚定附着到在归属代理处的第一服务域的移动站的服务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9042297B2 (zh)
EP (1) EP2304981B1 (zh)
JP (3) JP5463493B2 (zh)
KR (3) KR20150075057A (zh)
CN (2) CN104540117B (zh)
BR (1) BRPI0916354B1 (zh)
WO (1) WO2010011740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0117B (zh) 2008-07-24 2019-07-26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在第二服务域中锚定附着到在归属代理处的第一服务域的移动站的服务
KR101622662B1 (ko) * 2008-08-14 2016-05-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동적 호스트 구성 프로토콜 IPv4 어드레스 해제 요청을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EP2166724A1 (en) * 2008-09-23 2010-03-24 Panasonic Corporation Optimization of handovers to untrusted non-3GPP networks
US8599843B2 (en) * 2009-03-02 2013-12-0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oute optimization for proxy mobile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six local routing
US8565150B2 (en) 2009-03-11 2013-10-22 At&T Mobility Ii Llc Architectural model for LTE (long term evolution) EPC (evolved packet core) deployment
WO2010109902A1 (ja) * 2009-03-27 2010-09-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CA2786115C (en) * 2010-01-05 2018-09-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ateway session establishment
US20110274041A1 (en) * 2010-03-05 2011-11-1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ynamic peer discovery and inter-unit transfer (iut) using mobile internet protocol (mip)
WO2014031597A1 (en) 2012-08-24 2014-02-27 Oceus Networks Inc. Mobile cellular networks
WO2014031689A1 (en) 2012-08-24 2014-02-27 Oceus Networks Inc. Mobile cellular networks
IL225825A (en) 2013-04-18 2014-06-30 Nobactra Israel Ltd Kit and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r prevention of plant pathogenic infection and several isolated antagonistic missiles
WO2014179235A1 (en) 2013-04-29 2014-11-06 Oceus Networks Inc. Mobile cellular network backhaul
US9271197B2 (en) * 2013-05-22 2016-02-2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evolved packet core architecture
WO2015003348A1 (zh) 2013-07-10 2015-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Gre隧道实现方法、接入点和网关
WO2015003391A1 (zh) * 2013-07-12 2015-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Gre隧道实现方法、接入设备和汇聚网关
WO2015009939A1 (en) 2013-07-17 2015-01-2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distributed and dynamic mobility management
US10028083B2 (en) * 2014-11-05 2018-07-1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obility management
BR112018000736A2 (zh) 2015-07-14 2018-09-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P address allocation
US10873891B2 (en) 2016-07-06 2020-12-22 Oceus Networks, Llc Secure network rollover
US9924427B2 (en) 2016-07-07 2018-03-20 Oceus Networks Inc. Network backhaul access
US9686238B1 (en) 2016-07-07 2017-06-20 Oceus Networks Inc. Secure network enrollment
US10172078B2 (en) 2017-03-31 2019-01-01 Oceus Networks Inc. Targeted user equipment-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link
US11246031B2 (en) 2018-08-15 2022-02-08 Oceus Networks, Llc Disguising UE communications in a cellular network
US11019157B2 (en) 2019-03-06 2021-05-2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Connectionless service and other services for devices using microservices in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1882091B1 (en) 2022-11-10 2024-01-23 T-Mobile Usa, Inc. Alloc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es based on a location of a visited network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74696A1 (en) * 2005-06-07 2006-12-07 Govindarajan Krishnamurthi Signaling for administrative domain change during location tracking
CN101047612A (zh) * 2006-03-31 2007-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代理移动ip进行移动性管理的附着方法
US20070254661A1 (en) * 2006-02-09 2007-11-01 Kuntal Chowdhury Fast handoff support for wireless networks
CN101079704A (zh) * 2006-05-24 2007-1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移动ip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US20080176560A1 (en) * 2006-12-22 2008-07-24 Ashutosh Dutta Flexible mobility framwork for heterogeneous roaming in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networks
CN102106166B (zh) * 2008-07-24 2015-03-11 微软公司 在第二服务域中锚定附着到在归属代理处的第一服务域的移动站的服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23236A (ja) * 2001-01-24 2002-08-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ゲートウェイ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ルート最適化方法
KR100383587B1 (ko) * 2001-08-16 2003-05-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인터넷 프로토콜 시스템 및 그의 경로 최적화 방법
KR100442594B1 (ko) * 2001-09-11 2004-08-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의 패킷 데이터 서비스 방법 및 장치
JP4334318B2 (ja) * 2003-10-30 2009-09-30 ソフトバンクテレコム株式会社 モバイルip通信システム、モバイルip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管理装置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モバイルip通信方法
KR100625240B1 (ko) * 2003-12-17 2006-09-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인터넷 망에서의 인터넷 프로토콜 주소 관리 장치 및그 방법
US20090190523A1 (en) * 2004-06-29 2009-07-30 Kabushiki Kaisha Yashkawa Denki Router unit, server unit and home agent function transfer control method
KR100617795B1 (ko) * 2005-03-04 2006-08-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셀룰러 망과 무선 랜 망의 타이틀리 커플드 연동 방법 및 장치
US8185935B2 (en) * 2005-06-14 2012-05-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home address assignment by home agent in multiple network interworking
KR100950653B1 (ko) * 2006-02-28 2010-04-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종 통신 시스템들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시스템
US8442485B2 (en) * 2006-06-19 2013-05-14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nd reporting service usage
CN101513006B (zh) 2006-08-09 2013-03-27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在移动ip系统中路由分组的方法和装置
EP2051452B1 (en) 2006-08-09 2013-07-17 Hitachi,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radio mode
EP1933520A1 (en) * 2006-12-15 2008-06-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Local mobility anchor relocation and route optimization during handover of a mobile node to another network area
WO2008080769A1 (en) * 2006-12-28 2008-07-10 Nokia Corporation Mobile access
US9520981B2 (en) * 2007-01-12 2016-12-13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utomatic control channel mapping
WO2008087520A1 (en) * 2007-01-15 2008-07-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ircuit switched domain services over a packet switched network
US8559321B2 (en) * 2007-06-08 2013-10-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e IP home agent discovery
EP2009866A1 (en) 2007-06-26 2008-12-31 France Télécom Apparatuse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a request for an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to the visited serving gateway
US20090205046A1 (en) 2008-02-13 2009-08-13 Docomo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ies Us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ensating for and reducing security attacks on network entiti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74696A1 (en) * 2005-06-07 2006-12-07 Govindarajan Krishnamurthi Signaling for administrative domain change during location tracking
US20070254661A1 (en) * 2006-02-09 2007-11-01 Kuntal Chowdhury Fast handoff support for wireless networks
CN101047612A (zh) * 2006-03-31 2007-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代理移动ip进行移动性管理的附着方法
CN101079704A (zh) * 2006-05-24 2007-1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移动ip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US20080176560A1 (en) * 2006-12-22 2008-07-24 Ashutosh Dutta Flexible mobility framwork for heterogeneous roaming in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networks
CN102106166B (zh) * 2008-07-24 2015-03-11 微软公司 在第二服务域中锚定附着到在归属代理处的第一服务域的移动站的服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04981A4 (en) 2016-05-18
KR20150075057A (ko) 2015-07-02
KR101558639B1 (ko) 2015-10-07
CN104540117B (zh) 2019-07-26
JP2014057368A (ja) 2014-03-27
CN102106166B (zh) 2015-03-11
WO2010011740A3 (en) 2010-05-27
KR101632162B1 (ko) 2016-06-20
EP2304981B1 (en) 2020-01-01
JP5463493B2 (ja) 2014-04-09
US9042297B2 (en) 2015-05-26
JP2015228685A (ja) 2015-12-17
JP5989868B2 (ja) 2016-09-07
JP5788476B2 (ja) 2015-09-30
US9426719B2 (en) 2016-08-23
US20150230151A1 (en) 2015-08-13
US20110122824A1 (en) 2011-05-26
JP2011529301A (ja) 2011-12-01
WO2010011740A2 (en) 2010-01-28
BRPI0916354A2 (pt) 2018-06-12
KR20110033305A (ko) 2011-03-30
EP2304981A2 (en) 2011-04-06
BRPI0916354B1 (pt) 2020-12-08
KR20150140396A (ko) 2015-12-15
CN102106166A (zh) 201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6166B (zh) 在第二服务域中锚定附着到在归属代理处的第一服务域的移动站的服务
JP3638525B2 (ja) 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ipルーティング最適化
US6992995B2 (en) Telecommunication enhanced mobile IP architecture for intra-domain mobility
EP1523840B1 (en) Method and switching device providing mobile ip functionality for a non-mobile-ip capable mobile node
CN101345998B (zh) 接入网络切换方法、锚点管理设备、移动接入设备
US8775676B2 (en) Context transfer and common IP address for DHCP proxy solution in WiMAX
US20020026527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 generalized mobility solution using a dynamic tunneling agent
US8873507B2 (en) Distributed local mobility anchors for achieving optimized mobility routing
US20100103876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device
WO2009028885A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mobility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proxy mobile internet protocol
CN100525299C (zh) 在外地分组数据网络中针对移动节点执行绑定过程的装置和方法
US8824353B2 (en) Mobility route optimization in a network having distributed local mobility anchors
US20100268583A1 (en) Mobile internet access with proxy support
EP1429514B1 (en) Internet protocol mobility supporting method, a related system and related devices
CN101047996B (zh) 获取目标网络转交地址信息的方法、系统及其应用
Liza et al. Implementation architecture of proxy mobile IPv6 protocol for NS2 simulator software
KR20090058367A (ko) 아이피 버전 6 기반 개인화 서비스를 위한 이기종 무선망사이에서의 이동성 지원 시스템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112

Address after: Washington State

Applicant after: Micro soft technique license Co., Ltd

Address before: Washington State

Applicant before: Microsoft Corp.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