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23815A - 一种软胶囊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胶囊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23815A CN104523815A CN201410790794.6A CN201410790794A CN104523815A CN 104523815 A CN104523815 A CN 104523815A CN 201410790794 A CN201410790794 A CN 201410790794A CN 104523815 A CN104523815 A CN 10452381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ft capsule
- glue
- parts
- test
- extr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48—Fabaceae or Leguminosae (Pea or Legume family); Caesalpiniaceae; Mimosaceae; Papilionaceae
- A61K36/481—Astragalus (milkvetch)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6—Ginkgophyta, e.g. Ginkgoaceae (Ginkgo famil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14—Particulate form, e.g. powders, Processes for size reducing of pure drugs or the resulting products, Pure drug nanoparticles
- A61K9/16—Agglomerates; Granulates; Microbeadlets ; Microspheres; Pellets; Solid products obtained by spray drying, spray freeze drying, spray congealing,(multiple) emulsion solvent evaporation or extraction
- A61K9/1605—Excipients; Inactive ingredients
- A61K9/1664—Compounds of unknown constitution, e.g. material from plants or anima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Zoolog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胶囊及其生产方法,所述软胶囊的内容物由黄芪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大豆油和蜂蜡组成,所述软胶囊的胶皮由明胶、甘油、水、二氧化钛和可可壳色素组成。该软胶囊的囊壳硬度适宜,不会偏硬,也不会较软,本发明的软胶囊在储存于运输途中不易发生胶囊粘结。蜂蜡作为助悬稳定剂,加入后会将2种中药提取物——黄芪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均匀混悬于大豆油中,可以提高内容物的稳定性,防止分层现象的出现。通过胶体磨打磨处理,将2种中药提取物颗粒——黄芪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粒径变得更小,解决了压丸过程堵塞下料管,装填不满、压丸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本发明生产的胶囊不易发生漏油,适合压丸,而且生产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胶囊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中药软胶囊的中药提取物单一,保健功能单一,而且由于软胶囊制剂中含有中药提取物颗粒,压丸生产过程中胶皮封口不密实,大多容易漏油,而且胶囊内容物容易出现分层,配方中添加了人工合成色素,消费者接受率低,配方不合理,产品均一性、稳定性差,干燥后软胶囊抗压力小,因此市场推广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软胶囊及其生产方法,以提高软胶囊剂的稳定性和储存性。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软胶囊,所述软胶囊的内容物由黄芪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大豆油和蜂蜡组成,所述软胶囊的胶皮由明胶、甘油、水、二氧化钛和可可壳色素组成。
可选地,所述软胶囊的内容物由10~20份黄芪提取物、20~40份银杏叶提取物、40~68份大豆油和0.5~1.5份蜂蜡组成,所述软胶囊的胶皮由14~30份明胶、6.3~11.3份甘油、15~29份水、0.05~0.17份二氧化钛和0.008~0.08份可可壳色素组成。
较佳地,所述软胶囊的内容物由12~18份黄芪提取物、22~38份银杏叶提取物、44~64份大豆油和0.6~1.4份蜂蜡组成。
优选地,所述软胶囊的内容物由15份黄芪提取物、30份银杏叶提取物、54份大豆油和1份蜂蜡组成。
较佳地,所述软胶囊的胶皮由16~28份明胶、6.6~11.0份甘油、18~26份水、0.06~0.16份二氧化钛和0.012~0.076份可可壳色素组成。
优选地,所述软胶囊的胶皮由22份明胶、8.8份甘油、22份水、0.11份二氧化钛和0.044份可可壳色素组成。
优选地,所述明胶:甘油:水的质量比为1:0.4:1,由此得到的软胶囊的囊壳硬度适宜,不会偏硬,也不会较软,本发明的软胶囊在储存于运输途中不易发生胶囊粘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生产所述软胶囊的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
将甘油、水、二氧化钛和可可壳色素搅拌,升温至60~80℃,然后向其中投入明胶,并继续加热至65~85℃,保温搅拌0.2~1小时,直至明胶溶解,得到胶液混合物料;将胶液混合物料抽真空至胶液无气泡,胶液黏度为2.5~7mPa·s;将抽真空后的胶液置于稳胶桶中,保持胶液温度45~70℃,静置1~3小时,制得胶液;
取少部分大豆油,升温至40~60℃,然后加入蜂蜡,保温至蜂蜡溶解,得混合油A;将混合油A倒入剩余的大豆油中,混合均匀得混合油B;向混合油B中加入黄芪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混合均匀后经胶体磨处理,再过筛网后得内容物;
经所述胶液、内容物在软胶囊机中压成软胶囊,制得胶皮厚度为0.80~0.85mm,装量为400~600mg/粒的软胶囊;
将压好的软胶囊在20~25℃、相对湿度为20~50%的条件下定型0.5~1.5小时;
将定型后的软胶囊在干燥温度20~25℃、相对湿度20~30%的条件下干燥14~20小时,得所述软胶囊。
较佳地,所述少部分大豆油与剩余大豆油的质量比为0.5~5:25。
可选地,所述抽真空的真空度为-0.05~-0.10Mpa,温度为65~85℃。
较佳地,经胶体磨处理后过60~120目筛网。
较佳地,所述胶体磨的磨碎时间为10~15分钟,转速为2000~4000r/min,乳化细度为10~50um。
优选地,所述软胶囊机的环境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20~50%,保持转速为2.5~4.5转/分钟,喷体温度保持42~43℃。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软胶囊的囊壳硬度适宜,不会偏硬,也不会较软,本发明的软胶囊在储存于运输途中不易发生胶囊粘结。蜂蜡作为助悬稳定剂,加入后会将2种中药提取物——黄芪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均匀混悬于大豆油中,可以提高内容物的稳定性,防止分层现象的出现。通过胶体磨打磨处理,将2种中药提取物颗粒——黄芪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粒径变得更小,解决了压丸过程堵塞下料管,装填不满、压丸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本发明生产的胶囊不易发生漏油,适合压丸,而且生产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软胶囊的内容物由15份黄芪提取物、30份银杏叶提取物、54份大豆油和1份蜂蜡组成,所述软胶囊的胶皮由22份明胶、8.8份甘油、22份水、0.11份二氧化钛和0.044份可可壳色素组成,以重量份计。
实施例2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软胶囊的内容物由12份黄芪提取物、40份银杏叶提取物、44份大豆油和0.8份蜂蜡组成,所述软胶囊的胶皮由16份明胶、7.5份甘油、29份水、0.08份二氧化钛和0.012份可可壳色素组成,以重量份计。
实施例3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软胶囊的内容物由20份黄芪提取物、20份银杏叶提取物、64份大豆油和0.5份蜂蜡组成,所述软胶囊的胶皮由28份明胶、8.2份甘油、18份水、0.12份二氧化钛和0.008份可可壳色素组成,以重量份计。
实施例4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软胶囊的内容物由22份黄芪提取物、22份银杏叶提取物、40份大豆油和1.2份蜂蜡组成,所述软胶囊的胶皮由30份明胶、11.0份甘油、26份水、0.17份二氧化钛和0.06份可可壳色素组成,以重量份计。
实施例5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软胶囊的内容物由28份黄芪提取物、16份银杏叶提取物、60份大豆油和1.5份蜂蜡组成,所述软胶囊的胶皮由22份明胶、9.3份甘油、20份水、0.07份二氧化钛和0.076份可可壳色素组成,以重量份计。
实施例6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软胶囊的内容物由18份黄芪提取物、38份银杏叶提取物、68份大豆油和0.7份蜂蜡组成,所述软胶囊的胶皮由14份明胶、10.6份甘油、23.5份水、0.05份二氧化钛和0.012份可可壳色素组成,以重量份计。
实施例7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胶:
按设备的生产能力称取甘油、水、二氧化钛和可可壳色素,先将甘油、水、二氧化钛和可可壳色素投入RJDR-06电热式化胶罐,同时开动化胶罐上的搅拌器,待罐内温度达到约70℃,向罐中投入明胶,并继续加热至75℃,保温搅拌约0.5小时,直至明胶全部溶解,得胶液混合物料。
将胶液混合物料抽真空(真空度-0.05Mpa,温度68℃)至胶液无气泡,胶液黏度约为2.8~4.2mPa·s,放气;将放气后的胶液过120目尼龙网;将过滤后的胶液置于稳胶桶中,保持胶液温度55~60℃,静置2小时,制得胶液,备用。
(2)制内容物:
称取黄芪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大豆油和蜂蜡,先将少部分大豆油置洗净的烧杯中,置于电磁炉上加热待大豆油温度升至50℃,然后一边加入蜂蜡一边搅拌,保温至蜂蜡溶解完全,混合均匀后得混合油A。
把剩余的大豆油倒入配料桶中,然后将所述混合油A投入到配料桶中,一边搅拌一边加入,加入完毕后保持搅拌混合5min,得混合油B;向混合油B中加入黄芪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混合搅拌15min,再经胶体磨处理,打磨后过80目筛网,备用。其中,所述胶体磨的磨碎时间为12~15分钟,转速为2900r/min,乳化细度为30~50um。
蜂蜡作为助悬稳定剂,加入后会将2种中药提取物——黄芪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均匀混悬于大豆油中,防止分层现象的出现。市场常规使用聚乙二醇,但聚乙二醇做成的产品久置后会将胶皮的水分吸到内容物中出现内容物分层,而且胶皮变得越来越硬,丧失韧性。
通过胶体磨打磨处理,将2种中药提取物颗粒——黄芪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粒径变得更小,防止后面工序压丸过程堵塞下料管,装填不满、压丸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
优选地,所述少部分大豆油与剩余大豆油的质量比为2:25。所述蜂蜡与内容物总质量的比值为2:100,内容物的稳定性好,不易发生沉降分层,且流动性好,适宜压丸。加入黄芪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的混合油B乳化细度为30~50um,也可以提高内容物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分层等现象。
(3)压丸:将上述内容物、胶液在软胶囊机中压成软胶囊,环境温度20~25℃,相对湿度20~50%,保持转速为3.5转/分钟,喷体温度保持42~43℃,胶皮厚度为0.80~0.85mm,装量为500mg/粒。生产的胶囊不易发生漏油,适合压丸,而且生产效率高。
在本实施中,压丸生产过程中模具用双边模具进行压丸,双边模具进行了胶皮2次封口,解决软胶囊产品胶皮封口不密实、容易漏油的问题,明显优于胶皮1次封口。
(4)定型:将压好的软胶囊在20~25℃、相对湿度20~50%的条件下定型1小时。
(5)干燥:将所得的软胶囊置八节立体式干燥转笼中,在20~25℃,相对湿度20~30%的条件下,干燥14~16小时。双层转笼干燥在传统的筛盘干燥基层上使软胶囊在翻转过程中内胶皮、外胶皮干燥更均匀、更充分,干燥后软胶囊抗压力明显提高,干燥时间缩短,提高生产干燥效率。
(6)选丸:将干燥后的软胶囊在灯检台上检去异形丸、气泡丸、大小丸、漏油丸等不合格的软胶囊。
(7)抛光:将选丸后的软胶囊放入抛光机内,用不脱纤维的无尘吸油布(纯棉)通过抛光擦拭软胶囊表面,得成品。
实施例8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胶:
按设备的生产能力称取甘油、水、二氧化钛和可可壳色素,先将甘油、水、二氧化钛和可可壳色素投入RJDR-06电热式化胶罐,同时开动化胶罐上的搅拌器,待罐内温度达到约75℃,向罐中投入明胶,并继续加热至83℃,保温搅拌约0.8小时,直至明胶全部溶解,得胶液混合物料。
将胶液混合物料抽真空(真空度-0.06Mpa,温度70℃)至胶液无气泡,胶液黏度约为3.5~5.2mPa·s,放气;将放气后的胶液过100目尼龙网;将过滤后的胶液置于稳胶桶中,保持胶液温度50~65℃,静置1.8小时,制得胶液,备用。
(2)制内容物:
称取黄芪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大豆油和蜂蜡,先将少部分大豆油置洗净的烧杯中,置于电磁炉上加热待大豆油温度升至48℃,然后一边加入蜂蜡一边搅拌,保温至蜂蜡溶解完全,混合均匀后得混合油A。
把剩余的大豆油倒入配料桶中,然后将所述混合油A投入到配料桶中,一边搅拌一边加入,加入完毕后保持搅拌混合3min,得混合油B;向混合油B中加入黄芪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混合搅拌10min,再经胶体磨处理,打磨后过100目筛网,备用。其中,所述胶体磨的磨碎时间为12~14分钟,转速为3200r/min,乳化细度为20~40um。
蜂蜡作为助悬稳定剂,加入后会将2种中药提取物——黄芪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均匀混悬于大豆油中,防止分层现象的出现。市场常规使用聚乙二醇,但聚乙二醇做成的产品久置后会将胶皮的水分吸到内容物中出现内容物分层,而且胶皮变得越来越硬,丧失韧性。
通过胶体磨打磨处理,将2种中药提取物颗粒——黄芪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粒径变得更小,防止后面工序压丸过程堵塞下料管,装填不满、压丸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
优选地,所述少部分大豆油与剩余大豆油的质量比为1.8:25。所述蜂蜡与内容物总质量的比值为2.2:100,内容物的稳定性好,不易发生沉降分层,且流动性好,适宜压丸。加入黄芪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的混合油B乳化细度为20~40um,也可以提高内容物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分层等现象。
(3)压丸:将上述内容物、胶液在软胶囊机中压成软胶囊,环境温度20~25℃,相对湿度25~48%,保持转速为3转/分钟,喷体温度保持41~43℃,胶皮厚度为0.82~0.85mm,装量为500mg/粒。生产的胶囊不易发生漏油,适合压丸,而且生产效率高。
在本实施中,压丸生产过程中模具用双边模具进行压丸,双边模具进行了胶皮2次封口,解决软胶囊产品胶皮封口不密实、容易漏油的问题,明显优于胶皮1次封口。
(4)定型:将压好的软胶囊在20~25℃、相对湿度25~50%的条件下定型1.2小时。
(5)干燥:将所得的软胶囊置八节立体式干燥转笼中,在20~25℃,相对湿度20~30%的条件下,干燥15~18小时。双层转笼干燥在传统的筛盘干燥基层上使软胶囊在翻转过程中内胶皮、外胶皮干燥更均匀、更充分,干燥后软胶囊抗压力明显提高,干燥时间缩短,提高生产干燥效率。
(6)选丸:将干燥后的软胶囊在灯检台上检去异形丸、气泡丸、大小丸、漏油丸等不合格的软胶囊。
(7)抛光:将选丸后的软胶囊放入抛光机内,用不脱纤维的无尘吸油布(纯棉)通过抛光擦拭软胶囊表面,得成品。
实施例9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胶:
按设备的生产能力称取甘油、水、二氧化钛和可可壳色素,先将甘油、水、二氧化钛和可可壳色素投入RJDR-06电热式化胶罐,同时开动化胶罐上的搅拌器,待罐内温度达到约68℃,向罐中投入明胶,并继续加热至77℃,保温搅拌约1时,直至明胶全部溶解,得胶液混合物料。
将胶液混合物料抽真空(真空度-0.07Mpa,温度68℃)至胶液无气泡,胶液黏度约为4.5~6mPa·s,放气;将放气后的胶液过90目尼龙网;将过滤后的胶液置于稳胶桶中,保持胶液温度53~68℃,静置2.3小时,制得胶液,备用。
(2)制内容物:
称取黄芪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大豆油和蜂蜡,先将少部分大豆油置洗净的烧杯中,置于电磁炉上加热待大豆油温度升至52℃,然后一边加入蜂蜡一边搅拌,保温至蜂蜡溶解完全,混合均匀后得混合油A。
把剩余的大豆油倒入配料桶中,然后将所述混合油A投入到配料桶中,一边搅拌一边加入,加入完毕后保持搅拌混合6min,得混合油B;向混合油B中加入黄芪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混合搅拌8min,再经胶体磨处理,打磨后过120目筛网,备用。其中,所述胶体磨的磨碎时间为10~13分钟,转速为2500r/min,乳化细度为10~25um。
蜂蜡作为助悬稳定剂,加入后会将2种中药提取物——黄芪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均匀混悬于大豆油中,防止分层现象的出现。市场常规使用聚乙二醇,但聚乙二醇做成的产品久置后会将胶皮的水分吸到内容物中出现内容物分层,而且胶皮变得越来越硬,丧失韧性。
通过胶体磨打磨处理,将2种中药提取物颗粒——黄芪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粒径变得更小,防止后面工序压丸过程堵塞下料管,装填不满、压丸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
优选地,所述少部分大豆油与剩余大豆油的质量比为2.2:25。所述蜂蜡与内容物总质量的比值为1.9:100,内容物的稳定性好,不易发生沉降分层,且流动性好,适宜压丸。加入黄芪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的混合油B乳化细度为10~25um,也可以提高内容物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分层等现象。
(3)压丸:将上述内容物、胶液在软胶囊机中压成软胶囊,环境温度20~25℃,相对湿度30~50%,保持转速为3.8转/分钟,喷体温度保持41~42℃,胶皮厚度为0.82~0.84mm,装量为500mg/粒。生产的胶囊不易发生漏油,适合压丸,而且生产效率高。
在本实施中,压丸生产过程中模具用双边模具进行压丸,双边模具进行了胶皮2次封口,解决软胶囊产品胶皮封口不密实、容易漏油的问题,明显优于胶皮1次封口。
(4)定型:将压好的软胶囊在20~25℃、相对湿度25~45%的条件下定型1.5小时。
(5)干燥:将所得的软胶囊置八节立体式干燥转笼中,在20~25℃,相对湿度20~30%的条件下,干燥14~17小时。双层转笼干燥在传统的筛盘干燥基层上使软胶囊在翻转过程中内胶皮、外胶皮干燥更均匀、更充分,干燥后软胶囊抗压力明显提高,干燥时间缩短,提高生产干燥效率。
(6)选丸:将干燥后的软胶囊在灯检台上检去异形丸、气泡丸、大小丸、漏油丸等不合格的软胶囊。
(7)抛光:将选丸后的软胶囊放入抛光机内,用不脱纤维的无尘吸油布(纯棉)通过抛光擦拭软胶囊表面,得成品。
实施例10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胶:
按设备的生产能力称取甘油、水、二氧化钛和可可壳色素,先将甘油、水、二氧化钛和可可壳色素投入RJDR-06电热式化胶罐,同时开动化胶罐上的搅拌器,待罐内温度达到约80℃,向罐中投入明胶,并继续加热至85℃,保温搅拌约1小时,直至明胶全部溶解,得胶液混合物料。
将胶液混合物料抽真空(真空度-0.10Mpa,温度85℃)至胶液无气泡,胶液黏度约为4.6~6.5mPa·s,放气;将放气后的胶液过110目尼龙网;将过滤后的胶液置于稳胶桶中,保持胶液温度60~70℃,静置2.2小时,制得胶液,备用。
(2)制内容物:
称取黄芪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大豆油和蜂蜡,先将少部分大豆油置洗净的烧杯中,置于电磁炉上加热待大豆油温度升至52℃,然后一边加入蜂蜡一边搅拌,保温至蜂蜡溶解完全,混合均匀后得混合油A。
把剩余的大豆油倒入配料桶中,然后将所述混合油A投入到配料桶中,一边搅拌一边加入,加入完毕后保持搅拌混合8min,得混合油B;向混合油B中加入黄芪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混合搅拌10min,再经胶体磨处理,打磨后过110目筛网,备用。其中,所述胶体磨的磨碎时间为12~15分钟,转速为3000r/min,乳化细度为20~30um。
蜂蜡作为助悬稳定剂,加入后会将2种中药提取物——黄芪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均匀混悬于大豆油中,防止分层现象的出现。市场常规使用聚乙二醇,但聚乙二醇做成的产品久置后会将胶皮的水分吸到内容物中出现内容物分层,而且胶皮变得越来越硬,丧失韧性。
通过胶体磨打磨处理,将2种中药提取物颗粒——黄芪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粒径变得更小,防止后面工序压丸过程堵塞下料管,装填不满、压丸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
优选地,所述少部分大豆油与剩余大豆油的质量比为2:25。所述蜂蜡与内容物总质量的比值为2:100,内容物的稳定性好,不易发生沉降分层,且流动性好,适宜压丸。加入黄芪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的混合油B乳化细度为20~30um,也可以提高内容物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分层等现象。
(3)压丸:将上述内容物、胶液在软胶囊机中压成软胶囊,环境温度20~25℃,相对湿度25~48%,保持转速为3.2转/分钟,喷体温度保持41~43℃,胶皮厚度为0.81~0.85mm,装量为500mg/粒。生产的胶囊不易发生漏油,适合压丸,而且生产效率高。
在本实施中,压丸生产过程中模具用双边模具进行压丸,双边模具进行了胶皮2次封口,解决软胶囊产品胶皮封口不密实、容易漏油的问题,明显优于胶皮1次封口。
(4)定型:将压好的软胶囊在20~25℃、相对湿度25~50%的条件下定型1.2小时。
(5)干燥:将所得的软胶囊置八节立体式干燥转笼中,在20~25℃,相对湿度20~30%的条件下,干燥15~18小时。双层转笼干燥在传统的筛盘干燥基层上使软胶囊在翻转过程中内胶皮、外胶皮干燥更均匀、更充分,干燥后软胶囊抗压力明显提高,干燥时间缩短,提高生产干燥效率。
(6)选丸:将干燥后的软胶囊在灯检台上检去异形丸、气泡丸、大小丸、漏油丸等不合格的软胶囊。
(7)抛光:将选丸后的软胶囊放入抛光机内,用不脱纤维的无尘吸油布(纯棉)通过抛光擦拭软胶囊表面,得成品。
采用硬度测试仪分别测试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得到的软胶囊和市售软胶囊产品的加压漏油情况,见表1。测试方法:将软胶囊放置于压紧装置中,旋转压力装置至压力装置发出咔咔声后(即固定压力旋紧后),开动硬度测试仪,至硬度测试仪自动停止时,读取压力数值(Kg),并观察胶丸漏油破损情况
表1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软胶囊的囊壳硬度适宜,不会偏硬,也不会较软,本发明的软胶囊在储存于运输途中不易发生胶囊粘结。蜂蜡作为助悬稳定剂,加入后会将2种中药提取物——黄芪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均匀混悬于大豆油中,可以提高内容物的稳定性,防止分层现象的出现。通过胶体磨打磨处理,将2种中药提取物颗粒——黄芪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粒径变得更小,解决了压丸过程堵塞下料管,装填不满、压丸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本发明生产的胶囊不易发生漏油,适合压丸,而且生产效率高。
将本发明提供的软胶囊剂进行增强免疫力功能试验,受试小鼠为SPF级昆明种雌性小鼠200只,体重18~22g,由长沙市开福区东创实验动物科技服务部提供,每30只小鼠为一大组,共五大组。免疫I组,进行碳廓清实验;免疫II组,进行脏体比值测定、半数溶血值(HC50)的测定和抗体生成细胞数的测定;免疫IV组,进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免疫V组,进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血细胞实验。每大组40只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小组,即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小鼠。
检测依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
根据人体口服推荐量,设本发明软胶囊低、中、高剂量分别为0.25g/kg·bw、0.50g/kg·bw、1.50g/kg·bw(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剂量的5、10、30倍)。试验时,分别取本发明软胶囊5.00g、10.00g、30.00g加植物油定容至200ml,按0.1ml/10g.bw体积给小鼠灌胃,对照组灌胃予以等体积的溶剂。每天1次,连续灌胃至少30天。
试验组对照变化情况:
经口灌胃给予小鼠0.25g/kg·bw、0.50g/kg·bw、1.50g/kg·bw剂量的本发明软胶囊30天,与对照组比较,0.50g/kg·bw、1.50g/kg·bw剂量能显著提高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NK细胞活性、小鼠抗体生产细胞数;1.5g/kg·bw剂量能显著提高小鼠半数溶血值(P<0.05),各剂量对小鼠体重增长、胸腺/体重比重、脾脏/体重比值、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能力、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及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均无显著影响(P>0.05),证明本发明软胶囊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
受试者按血脂水平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分别食用本发明软胶囊和安慰剂(软胶囊剂组方里不含有黄芪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用大豆油替代)。
本发明软胶囊辅助降血脂功能作用人体试食试验报告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
1号者为本发明软胶囊,2号者为安慰剂。人体口服推荐剂量为每日2次,每次3粒。
1.2 受试者选择
1.2.1 纳入标准:受试者性别不限,年龄18-65岁。半年内采血两次,两次血清总胆固醇≥5.2mmol/L或血清甘油三酯≥1.65mmol/L,单纯血脂异常,无明显脑、心、肝、肺、肾、血液疾患。无长期服药史,自愿受试保证配合。
1.2.2 受试者排除标准: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保健食品过敏者;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患者;短期内服用与受试功能有关的物品,影响到对结果判断者;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食用受试样品,无法判定功效或资料不全影响功效或安全性判定者。
1.3 实验设计与分组
采用自身和组间对照设计。按受试者血脂水平随机分为本发明软胶囊试食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尽可能考虑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如年龄、性别、饮食等,进行均衡性检验,以保证组间的可比性。按双盲法进行试食试验。
1.4 试验方法
受试者每天按推荐剂量服用样品,连续服用45天。试验期间不改变原来的饮食习惯,正常饮食。
2 观察指标
各项观察指标于试食试验开始及结束时各测定一次。
2.1 安全性指标
2.1.1 一般体格检查:试验前详细询问并了解受试者的精神、睡眠、饮食、大小便等情况,测量试验前后体重、血压、心率变化。
2.1.2 血常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等。
2.1.3 尿常规:pH值、白细胞、尿糖等。
2.1.4 大便常规:
2.1.5 腹部B超、心电图、X线胸部透视检查(试验开始前测定一次)。
2.1.6 血生化指标检查: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血糖(GLU)测定。
2.1.7 其他不良反应观察。
2.2 功效指标:
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3 结果判定
3.1 CHOL降低>10%;TG降低>15%;HDL-C上升>0.104mmol/L;各功效观察指标试验前后自身比较和试食后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方可判定该项指标阳性。
3.2.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二项指标阳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对照组,可判定受试样品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作用;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二项指标中一项阳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对照组,可判定本发明软胶囊具有辅助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或辅助降低甘油三酯作用。
4 统计学处理
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自身配对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试食组和对照组之间在方差齐的前提下,均数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否则进行变量转化,满足方差齐后采用t检验,如果方差仍然不齐,采用秩和检验。
5 结果
双盲法观察结果揭晓:服食2号者为安慰剂,服食1号者为本发明软胶囊。
5.1 安全性观察
5.1.1 一般情况:对照组53例,试食组53例。试食前后,受试者精神、睡眠、饮食、大小便状况未见异常;对照组:男/女为43/10,年龄为41.32±7.88岁;试食组:男女43/10,年龄为42.28±7.21岁。
5.1.2 腹部B超、心电图、X线胸部透视检测:均在正常范围。
5.1.3 体重、血压、心率、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指标变化情况
见表2。试食本发明软胶囊前、后试食组及对照组体重、血压、心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均在正常范围内。
5.1.4 试食试验前后血生化指标变化情况
见表2和表3。试食本发明软胶囊前、后试食组及对照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血糖(GLU)、尿酸(UA)、尿素酶(BUN)均在正常范围内。
表2 试食前后体重、血压、心率、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变化情况(x±s)
表3 试食前后血生化指标变化情况(x±s)
5.1.5 试食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5.2 功效观察
见表4、5、6。半年内采血两次,分别为试食前1和试食前2血脂数据,以日期靠近服用受试样品的试食前2血脂水平进行分组及统计处理。试验前对照组和试食组血清CHOL、TG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试食组试食后CHOL、TG与试食前及对照组试食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试食前后HDL-C水平未见明显改变(P>0.05)。
表4 试食试验前血清CHOL、TG、HDL-C水平(x±s)
表5 试食试验前后血清CHOL、TG、HDL-C水平(x±s)
注:*与试食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6 试食前后血清CHOL、TG、HDL-C变化情况
5.3 脱失率
经过45天试验后,对照组有0例受试者因间断服用本发明软胶囊无法判断效果被筛除;试食组有0例受试者因间断服用本发明软胶囊无法判断效果被筛除。最后有效试验人群对照组53例,试食组53例。见表7。
表7 试验脱失率
组别 | 对照数(例) | 试食组(例) |
试食前 | 53 | 53 |
脱失数 | 0 | 0 |
脱失率 | 0.00% | 0.00% |
6 小结
采用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法,选择符合试验条件的自愿受试者服用受试物45天后,结果表明:服用本发明软胶囊试食组试食后CHOL、TG与试食前比较分别下降10.42%、16.31%;试食后试食组CHOL、TG与试食前及对照组试食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食后试食组H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食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评价标准,证明本发明软胶囊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作用。
安全性评价试验:
试验项目: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形试验)、30天喂养实验
试验依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
试验结论:
本实验室条件下,本发明软胶囊毒理学试验结果如下:
1.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对昆明钟雌、雄小鼠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均大于18.37g/kg·bw,属无毒级。
2.三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3.30天喂养试验结果:以1.25g/kg·bw、2.50g/kg·bw、5.00g/kg·bw剂量的本发明软胶囊给SD大鼠灌胃30天,实验期间,动物生长发育良好,各剂量组体重、增重、食物利用率、血常规指标、血生化指标、脏器重量级脏器/体重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体解剖和组织病理检查未见与本发明软胶囊有关的异常改变。提示本发明软胶囊30天喂养对大鼠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实验报告
1 材料和方法
1.1 本发明软胶囊:人口服推荐量为每日3.0g,成人体重按60kg计算,折合剂量0.05g/kg·bw。
1.2 实验动物及环境条件: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由长沙市开福区东创实验室动物科技服务部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为SCXK(湘)2009~0012。饲料由同一单位提供。实验条件为屏障环境,实验期间实验环境温度22℃~24℃,湿度52%~56%。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为SYXK(湘)2010~0011。
1.3 主要仪器、器材与试剂:
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TD5A-WS离心机等;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试剂盒购自上海夏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试剂盒购自宁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 高脂饲料
78.8%基础饲料,1%胆固醇,10%蛋黄粉,10%猪油,0.2%胆盐。
1.5 实验方法:
1.5.1 剂量设计:据人体口服推荐剂量,设本发明软胶囊低、中、高剂量分别为0.25g/kg·bw、0.50g/kg·bw、1.50g/kg·bw(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剂量的5、10、30倍)。试验时,分别取本发明软胶囊5.00g、10.00g、30.00g加植物油至100ml,按0.5ml/100g·bw体积给大鼠灌胃,每天一次,连续灌胃30天。对照组灌胃予以等体积的溶剂。
1.5.2 动物分组:以基础饲料喂饲大鼠观察一周后,禁食16小时,取尾血,用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根据TC水平兼顾TG将动物随机分为4组:高脂对照组和低、中、高三个受试物组。自正式试验开始,各组动物换用高脂饲料,同时按1.5.1剂量设计给各组受试动物灌胃。
1.5.3 指标测定:每周称体重一次,于实验结束禁食16小时,拔眼球采血测定血清TC、TG、HDL-C。
1.6 数据处理:
数据用Excel2003,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先对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若方差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总体比较,发现差异再用Dunnett法进行多个剂量组与一个对照组均数间的两两比较。若方差不齐,则对原始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满足方差齐性检验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发现总体比较有差异,则采用不要求方差齐性的Tamhane's T2检验进行两辆比较。
1.7 结果判定
1.7.1 辅助降血脂功能结果判定:在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中,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二项指标阳性,可判定本发明软胶囊辅助降血脂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1.7.2 辅助降低甘油三酯结果判定:①甘油三酯二个剂量组结果阳性;②甘油三酯一个剂量组结果阳性,同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判定本发明软胶囊辅助降低甘油三酯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1.7.3 辅助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结果判定:①血清总胆固醇二个剂量组结果阳性;②血清总胆固醇一个剂量组结果阳性,同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判定本发明软胶囊辅助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2 结果
2.1 本发明软胶囊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表8 本发明软胶囊对大鼠体重的影响x±s(g)
组别 | 动物数(只) | 初始体重 | 中期体重 | 末期体重 | 增重 |
高脂对照组 | 10 | 174.2±13.6 | 269.6±21.1 | 330.6±19.1 | 156.5±26.6 |
低剂量组 | 10 | 169.5±15.5 | 267.6±14.3 | 325.4±14.2 | 155.9±19.8 |
中剂量组 | 10 | 170.3±13.2 | 256.9±16.1 | 317.1±18.6 | 146.8±21.1 |
高剂量组 | 10 | 178.7±14.2 | 266.7±15.8 | 322.1±18.7 | 143.4±24.7 |
见表1。实验前后受试物组动物体重及实验期间体重增长与高脂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 本发明软胶囊对大鼠血清TC、TG、HDL-C的影响
表9 实验前后各组大鼠血清TC水平
表10 实验前后各组大鼠血清TG水平
表11 实验前后各组大鼠血清HDL-C水平
见表2~4。实验后,高脂对照组血清TC、TG均明显增高,与实验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明造模成功。与高脂对照组比较,高剂量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P<0.05),各剂量对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
3 小结
本实室条件下,以0.25g/kg·bw、0.50g/kg·bw、1.50g/kg·bw剂量的本发明软胶囊给SD大鼠灌胃30天,与高脂对照组比较,1.50g/kg·bw剂量可显著降低饲高脂饲料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P<0.05),各剂量对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提示本发明软胶囊对动物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
功效成分、稳定性试验、卫生学检测检验报告
检测项目:保健食品功效成分、加速稳定性试验、卫生学检测
检测依据:
感官:Q/NNFLX0205S-2011铅:GB/T5009.12-2010砷:GB/T5009.11-2003汞:GB/T 5009.17-2003灰分:GB5009.4-2010净含量及负偏差:JJF1070-2005崩解时限:《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六六六、滴滴涕:GB/T5009.19-2008酸价、过氧化值:GB/T5009.37-2003黄曲霉毒素B1:GB/T5009.22-2003粗多糖:Q/NNFLX0205S-2011总黄酮(以槲皮素、山奈素和异鼠李素总量计):《保健食品检测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菌落总数:GB4789.2-2010大肠菌群:GB/T4789.3-2003霉菌和酵母:GB4789.15-2010沙门氏菌:GB4789.4-2010志贺氏菌:GB/T4789.5-2003金黄色葡萄球菌:GB4789.10-2010溶血性链球菌:GB/T4789.11-2003
检验结论:
1、三批产品功效成分符合公司企业标准Q/NNFLX0205S的要求。
2、在温度:38±1℃,相对湿度:75%条件下,放置3个月,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3、卫生学指标符合《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GB16740-1997和公司企业标准Q/NNFLX0205S规定。
检验项目: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验
检验结果
检验项目:加速稳定性试验
检验结果(温度:38±1℃,相对湿度:75%)
第一批
检验项目:加速稳定性试验
检验结果(温度:38±1℃,相对湿度:75%)
第二批
检验项目:加速稳定性试验
检验结果(温度:38±1℃,相对湿度:75%)
第三批
检验项目:卫生学检测
检验结果
检验结论:对3个批次的本发明软胶囊进行3个月(38±1℃、相对湿度75%)的加速试验,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其中主要功效成分粗多糖、总黄酮的含量变化都在10%以内,其他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含量变化也都在10%以内,以上变化范围在检测方法的误差范围之内。因此,经过上述工艺生产的本发明软胶囊剂有良好的稳定性。
因此,所述软胶囊具有良好的增强免疫力功效,是一种可提高人体免疫抗病能力的保健食品;而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囊的内容物由黄芪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大豆油和蜂蜡组成,所述软胶囊的胶皮由明胶、甘油、水、二氧化钛和可可壳色素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囊的内容物由10~20份黄芪提取物、20~40份银杏叶提取物、40~68份大豆油和0.5~1.5份蜂蜡组成,所述软胶囊的胶皮由14~30份明胶、6.3~11.3份甘油、15~29份水、0.05~0.17份二氧化钛和0.008~0.08份可可壳色素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囊的内容物由12~18份黄芪提取物、22~38份银杏叶提取物、44~64份大豆油和0.6~1.4份蜂蜡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囊的胶皮由16~28份明胶、6.6~11.0份甘油、18~26份水、0.06~0.16份二氧化钛和0.012~0.076份可可壳色素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软胶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包括:
将甘油、水、二氧化钛和可可壳色素搅拌,升温至60~80℃,然后向其中投入明胶,并继续加热至65~85℃,保温搅拌0.2~1小时,直至明胶溶解,得到胶液混合物料;将胶液混合物料抽真空至胶液无气泡,胶液黏度2.5~7mPa·s;将抽真空后的胶液置于稳胶桶中,保持胶液温度45~70℃,静置1~3小时,制得胶液;
取少部分大豆油,升温至40~60℃,然后加入蜂蜡,保温至蜂蜡溶解,得混合油A;将混合油A倒入剩余的大豆油中,混合均匀得混合油B;向混合油B中加入黄芪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混合均匀后经胶体磨处理,再过筛网后得内容物;
经所述胶液、内容物在软胶囊机中压成软胶囊,制得胶皮厚度为0.80~0.85mm,装量为400~600mg/粒的软胶囊;
将压好的软胶囊在20~25℃、相对湿度为20~50%的条件下定型0.5~1.5小时;
将定型后的软胶囊在干燥温度20~25℃、相对湿度20~30%的条件下干燥14~20小时,得所述软胶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胶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少部分大豆油与剩余大豆油的质量比为0.5~5:2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胶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的真空度为-0.05~-0.10Mpa,温度为65~8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胶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胶体磨处理后过60~120目筛网。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胶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磨的磨碎时间为10~15分钟,转速为2000~4000r/min,乳化细度为10~50um。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胶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囊机的环境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20~50%,保持转速为2.5~4.5转/分钟,喷体温度保持40~4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90794.6A CN104523815A (zh) | 2014-12-18 | 2014-12-18 | 一种软胶囊及其生产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90794.6A CN104523815A (zh) | 2014-12-18 | 2014-12-18 | 一种软胶囊及其生产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23815A true CN104523815A (zh) | 2015-04-22 |
Family
ID=52839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790794.6A Pending CN104523815A (zh) | 2014-12-18 | 2014-12-18 | 一种软胶囊及其生产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523815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51998A (zh) * | 2016-04-18 | 2016-08-17 | 南宁富莱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抗氧化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175101A (zh) * | 2018-03-09 | 2018-06-19 | 鄂尔多斯市天骄资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沙棘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053143A (zh) * | 2019-11-28 | 2020-04-24 | 北京美宝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富含营养且绿色健康的夹心凝胶糖果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876831A (zh) * | 2021-10-12 | 2022-01-04 | 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 | 一种改善记忆力降血脂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35183A (zh) * | 2005-09-22 | 2007-03-28 | 北京奇源益德药物研究所 | 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810336A (zh) * | 2010-04-30 | 2010-08-25 | 广东仙乐制药有限公司 | 一种咀嚼性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872227A (zh) * | 2011-07-13 | 2013-01-16 | 西安千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葛兰心宁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190610A (zh) * | 2013-03-18 | 2013-07-10 | 北京博远欣绿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素软胶囊制剂以及制备方法 |
-
2014
- 2014-12-18 CN CN201410790794.6A patent/CN10452381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35183A (zh) * | 2005-09-22 | 2007-03-28 | 北京奇源益德药物研究所 | 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810336A (zh) * | 2010-04-30 | 2010-08-25 | 广东仙乐制药有限公司 | 一种咀嚼性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872227A (zh) * | 2011-07-13 | 2013-01-16 | 西安千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葛兰心宁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190610A (zh) * | 2013-03-18 | 2013-07-10 | 北京博远欣绿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素软胶囊制剂以及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胡英等: "《生物药物制剂技术》", 30 September 2010,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51998A (zh) * | 2016-04-18 | 2016-08-17 | 南宁富莱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抗氧化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175101A (zh) * | 2018-03-09 | 2018-06-19 | 鄂尔多斯市天骄资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沙棘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053143A (zh) * | 2019-11-28 | 2020-04-24 | 北京美宝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富含营养且绿色健康的夹心凝胶糖果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876831A (zh) * | 2021-10-12 | 2022-01-04 | 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 | 一种改善记忆力降血脂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87887B (zh) | 一种具有减肥及降血糖功能的夹心饼干及其制法 | |
CN104783028A (zh) | 一种益生元及其加工方法 | |
CN104523815A (zh) | 一种软胶囊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2726738A (zh) | 一种具有补铁功能的保健组合物、保健品和制备方法 | |
CN107951025A (zh) | 一种用于减肥养生的中药保健组合物 | |
CN104857088A (zh) | 一种辅助降血糖的桑叶复方胶囊制备方法 | |
CN105394749B (zh) | 一种含有虾青素的保健食品配方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4012982B (zh) | 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软胶囊的制备方法 | |
CN110742269B (zh) | 一种适合女性产后用的增强记忆力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488202A (zh) | 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药用组合物和制备方法 | |
CN105521178B (zh) | 一种芦荟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5770409B (zh) | 具有促泌乳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9393309A (zh) | 一种低gi燕麦代餐粉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2309537B (zh) | 一种抗疲劳增强免疫力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7802695A (zh) | 一种含肉苁蓉增强免疫力的保健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651930A (zh) | 一种用于通便的软胶囊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168434B (zh) | 一种辅助性降血脂的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410642A (zh) | 一种用于改善男性肾功能的昆布虫草压片糖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114790A (zh) | 一种增强免疫力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0428951C (zh) | 一种降血糖的保健食品 | |
CN102406172B (zh) | 增强免疫力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261511B (zh) | 一种具有减肥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 |
CN107998218A (zh) | 一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药应用 | |
CN116077604B (zh) | 一种辅助降血糖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8295187A (zh) | 提高免疫力的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