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444651A -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44651A
CN104444651A CN201410384349.XA CN201410384349A CN104444651A CN 104444651 A CN104444651 A CN 104444651A CN 201410384349 A CN201410384349 A CN 201410384349A CN 104444651 A CN104444651 A CN 1044446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elevator
passengers
readiness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8434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44651B (zh
Inventor
西田武央
吉川敏文
前原知明
羽鸟贵大
会田敬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444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446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446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446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 B66B1/18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with means for storing pulses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s of several cars or c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3/0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indicating or signall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levators
    • B66B3/002Indicators
    • B66B3/008Displaying information not related to the elevator, e.g. weather, publicity, internet or TV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23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eparation of passengers or grou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在拥挤时段能够抑制目的地楼层预约式电梯的乘客在电梯门厅内产生混乱和不满情绪等。根据乘客在乘坐电梯前登录的目的地楼层来管理多台电梯的运行的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具有:拥挤判断装置(103),其判断电梯是否处于拥挤状态;乘客组生成单元(106),在判断为处于拥挤状态时,根据所登录的目的地楼层对乘客进行分组;乘客组与待机位置相关联单元(108),其在分配供乘客乘坐的电梯前,针对所生成的乘客组,设定属于乘客组的乘客的待机位置;以及待机位置通知单元(111),其将待机位置通知乘客。

Description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客在乘坐电梯前进行目的地楼层信息登录的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常的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中,在电梯门厅登录上行方向或者下行方向的门厅呼叫,乘入到达的电梯轿厢后在电梯轿厢内进行目的地楼层的登录。与此相对,在目的地楼层预约方式的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中,乘客使用设置在电梯门厅或者电梯门厅入口等场所的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进行目的地楼层登录(以下将所登录的目的地楼层称为“目的地楼层呼叫”)。此时,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为目的地楼层呼叫分配最适当的电梯轿厢,并在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的显示部分显示分配轿厢。乘客在确认所显示的电梯轿厢后,在所显示的电梯轿厢前等待电梯轿厢的到来。
在目的地楼层预约方式的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中,按照目的地楼层将目的地楼层呼叫分配给多个电梯轿厢,由此来缩短乘客的等待时间,提高运行效率。
可是,在有大量乘客的拥挤时段,在目的地楼层呼叫分配到的电梯轿厢满载的场合,乘客无法乘入电梯轿厢,需要再次进行目的地楼层呼叫登录(以下将超出了规定重量的状态、已经没有乘坐空间的状态、乘坐人数达到了将额定人数乘以规定比例而得到的人数的状态总称为“满载”)。此外,保留对目的地楼层呼叫分配电梯轿厢,不在显示部分显示分配轿厢,显示表示分配已被保留的信息。在拥挤时段,在发生了上述情况时,会导致乘客产生混乱,使得电梯运行效率下降。
作为有关应对拥挤时段的目的地楼层预约方式的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的技术,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在该技术中,在分配目的地楼层呼叫时,根据包括第二次以后的响应时间在内的响应时间将最适当的电梯轿厢分配给目的地楼层呼叫。并且,为乘客显示表示能否在第一次响应时乘上电梯或者能否在第二次以后的响应时乘上电梯的信息。由此,即使在拥挤时段,也能够防止乘客出现混乱,并且能够有效地运送乘客。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特开2012-2189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可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在设定第二次以后的响应轿厢时,没有对乘客的待机位置作出特别的考虑。由于在空间的大小和平面布置受到限制的电梯门厅和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附近难以辨别自己的待机场所,所以有可能导致乘客产生混乱和不满情绪。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目的地楼层预约方式的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使得乘客在拥挤时段能够方便地进行待机以及乘坐电梯,能够抑制混乱和不满情绪等的产生。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中,根据电梯乘客在乘坐电梯前登录的目的地楼层来管理多台电梯的运行,该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具有:拥挤判断装置,其判断电梯是否处于拥挤状态;乘客组生成单元,其在拥挤判断装置判断为处于拥挤状态时,根据所登录的目的地楼层对乘客进行分组;乘客组与待机位置相关联单元,其在分配供乘客乘坐的电梯前,针对由乘客组生成单元生成的乘客组,设定供属于乘客组的乘客进行待机的规定的待机位置;以及待机位置通知单元,其将通过乘客组与待机位置相关联单元设定的待机位置通知属于乘客组的乘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生成与乘客的目的地楼层相对应的乘客组,使所生成的乘客组与电梯轿厢的待机位置相关联,并将待机位置通知乘客。由此,各个乘客在拥挤时段能够清楚地掌握待机位置,从而能够抑制电梯门厅的乘客产生混乱和不满情绪等。
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以及效果在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加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
图2是表示由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执行的目的地楼层呼叫输入后到向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的通知装置进行通知为止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由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执行的待机位置通知后到指示乘客从待机位置移动到电梯轿厢前为止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4表示电梯门厅的平面布置以及空间的一例。
图5表示由乘客组生成单元生成的列表的一例。
图6表示由乘客组与待机位置相关联单元生成的列表的一例。
图7表示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的通知装置的显示画面的一例。
图8表示更新后的列表。
图9表示门厅通知装置的显示画面的一例。
图10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
图11表示电梯门厅的平面布置以及空间的一例。
图12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
图13表示在移动终端装置的通知装置登录目的地楼层时的通知显示例。
图14表示在移动终端装置的通知装置设定分配电梯时的通知显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目的地楼层预约方式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
如以下详细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设置在电梯门厅等场所的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2的通知装置202向乘客指示待机位置,在可分配轿厢发生后,使用门厅通知装置3指示乘客从待机位置移动到电梯轿厢前。
如图1所示,本电梯群管理系统具有对未图示的多台电梯(1号电梯、2号电梯,…,k号电梯,k为2以上的整数)分别进行控制的单梯控制装置(1号电梯控制装置401、2号电梯控制装置402,…,k号电梯控制装置40k)以及对各台电梯的运行进行控制以实现整体运行效率最佳化的群管理控制装置1。
在大厅楼层等至少一个以上的楼层的电梯门厅和电梯门厅的入口等场所,设置有至少1台以上的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2,电梯乘客在乘坐电梯前通过该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2登录目的地楼层。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2具有供乘客输入目的地楼层的登录装置201和指定供乘客乘坐的电梯的通知装置202。登录装置201可以是数字按钮方式的输入装置,也可以是在各个楼层单独设置的按钮方式的输入装置,或者也可以是触摸面板等。通知装置202可以是使用显示器以图像显示方式进行通知的通知装置,也可以是通过语音来进行通知的通知装置,或者也可以并用上述通知装置。并且,通知装置202,只要操作登录装置201的乘客能够对自己的操作结果进行识别,则也可以设置在与登录装置201分开的场所。
在大厅楼层等至少一个以上的楼层的电梯门厅的附近,设置有至少1台的门厅通知装置3。该门厅通知装置3与通知装置202一样,可以是以图像显示方式进行通知的通知装置,也可以是通过语音来进行通知的通知装置,或者也可以并用上述通知装置。
以下对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进行说明。
电梯轿厢和电梯门厅以及分配信息管理单元101收集和管理分别从各个单梯控制装置(401~40K)、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2的登录装置201、乘客组与待机位置相关联单元108输入的各台电梯轿厢的状态、各个楼层的电梯门厅状态和各个楼层的上下电梯的乘客人数信息、分配给目的地楼层呼叫的电梯的信息以及乘客组与待机位置的关联信息等。
预测到达时间运算单元102根据由电梯轿厢和电梯门厅以及分配信息管理单元101管理的各台电梯轿厢的状态和分配给目的地楼层呼叫的电梯的信息等来运算各台电梯为了响应各个楼层的各方向的呼叫所需的时间,并将其作为预测到达时间。
拥挤判断单元103根据由电梯轿厢和电梯门厅以及分配信息管理单元101管理的各台电梯轿厢的状态和分配给目的地楼层呼叫的电梯的信息等来判断是否处于因各台电梯轿厢均已经被分配了相当于满载人数的乘客而不存在可分配轿厢的状态,也就是判断电梯门厅是否处于拥挤状态。
设备信息存储单元104用于存储电梯门厅的平面布置信息和空间信息等。
可分配轿厢确认单元105根据由电梯轿厢和电梯门厅以及分配信息管理单元101管理的各台电梯轿厢的状态和分配给目的地楼层呼叫的电梯的信息等来确认是否存在可分配轿厢,在确认为存在可分配轿厢时输出存在可分配轿厢的信息。在此,可分配轿厢是指被分配了相当于满载人数的乘客的电梯轿厢出发后电梯门厅的乘客可移动到其跟前的电梯轿厢。
乘客组生成单元106在拥挤判断单元103判断为处于拥挤状态时生成与乘客登录的目的地楼层相对应的乘客组。作为乘客组生成单元,可以列举出限制分配给各个乘客组的目的地楼层的数量的单元、根据分配给各个乘客组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数的最大值以及各个目的地楼层呼叫的需求来进行限制的单元、以及向各个乘客组分配目的地楼层呼叫以缩短各个乘客组的乘坐时间的单元等。
待机位置设定单元107根据存储在设备信息存储单元104中的电梯门厅的平面布置信息和空间信息等来设定能够在拥挤时段供乘客进行待机的位置。
乘客组与待机位置相关联单元108使由乘客组生成单元106生成的乘客组与由待机位置设定单元107设定的电梯门厅的待机位置相关联。
分配轿厢设定单元109在通过拥挤判断单元103判断为不处于拥挤状态时,根据由电梯轿厢和电梯门厅以及分配信息管理单元101管理的各台电梯轿厢的状态和由预测到达时间运算单元102算出的预测到达时间等来设定分配给目的地楼层呼叫的电梯轿厢。
待机位置与分配电梯轿厢相关联单元110根据由可分配轿厢确认单元105输出的分配轿厢信息、由乘客组与待机位置相关联单元108相关联的乘客组和待机位置的关联信息使在电梯门厅待机的乘客的待机位置与分配轿厢相关联。
分配信息通知单元111将在分配轿厢设定单元109中设定的分配轿厢通知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2的通知装置202。此外,当在乘客组生成单元106中判断为不存在需要分配目的地楼层呼叫的乘客组,并且分配已被保留时,分配信息通知单元111生成与该情况相关的通知信息,并将其通知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2的通知装置202。并且,通知装置202例如通过“请稍等”那样的显示,将分配已被保留这一情况通知输入了目的地楼层的乘客。
待机位置通知单元112根据在乘客组与待机位置相关联单元108中被相关联的乘客组和待机位置的关联信息生成针对乘客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的待机位置信息的通知信息,并将其通知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2的通知装置202。
轿厢前移动通知单元113根据在待机位置与分配电梯轿厢相关联单元110被关联的待机位置和分配轿厢的关联信息生成分配给在待机位置待机的乘客的分配轿厢的通知信息,并将其通知门厅通知装置3。
分配单元114将由分配轿厢设定单元109设定的针对目的地楼层呼叫的分配轿厢分配给目的地楼层呼叫。由此,通过控制分配轿厢的单梯控制装置使分配轿厢在登录了目的地楼层呼叫的乘入楼层与目的地楼层之间提供服务。此外,分配单元114根据在待机位置与分配电梯轿厢相关联单元110中与待机位置相关联的乘客组的目的地楼层信息将目的地楼层呼叫分配给与待机位置相关联的分配轿厢。由此,分配轿厢通过控制分配轿厢的单梯控制装置的控制在与待机位置相关联的乘客组待机的乘入楼层与目的地楼层之间进行服务运行。
图2是表示由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执行的乘客通过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2的登录装置201输入目的地楼层呼叫后到向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2的通知装置202进行通知为止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步骤FC101,FC102,FC103分别是由电梯轿厢和电梯门厅以及分配信息管理单元101、拥挤判断单元103和分配轿厢设定单元109的动作进行的处理。步骤FC104至FC111以及FC113是乘客组生成单元106的动作进行的处理,步骤FC112是由乘客组与待机位置相关联单元108的动作进行的处理。此外,FC114是分配信息通知单元111、待机位置通知单元112以及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2的通知装置202的动作进行的处理。
各个步骤的处理内容如下。
FC101:判断是否有乘客通过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2的登录装置201输入了目的地楼层呼叫。在判断为输入了目的地楼层呼叫时进入FC102。
FC102:通过拥挤判断单元103判断在登录了目的地楼层呼叫的时间点是否处于拥挤状态。在判断为不处于拥挤状态时,进入FC103,在判断为处于拥挤状态时,进入FC104。
FC103:将其中某一台电梯轿厢分配给所登录的目的地楼层呼叫。
FC104:判断是否生成了拥挤时段的与乘客登录的目的地楼层相对应的乘客组。在判断为未生成时,进入FC105,在判断为已经生成时,进入FC107。
FC105:根据存储在设备信息存储单元104中的电梯门厅的平面布置信息和空间信息等设定在拥挤时段生成的乘客组的数量。
FC106:生成数量与在FC105中设定的乘客组数量相应的乘客组,并针对各个乘客组设定优先顺序。
FC107:判断是否存在可分配所登录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的乘客组。在判断为存在时,进入FC108,在判断为不存在时,进入FC113。
FC108:判断是否有已经分配了所登录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的乘客组。在判断为存在时,进入FC109,在判断为不存在时,进入FC111。
FC109;针对在FC108中被判断为已经分配了目的地楼层呼叫的乘客组,判断是否能够分配由乘客登录的目的地楼层呼叫。在判断为能够分配时,进入FC110,在判断为不能够分配时,进入FC111。
FC110:向在FC 109中被判断为能够分配的乘客组分配目的地楼层呼叫。
FC111:从一个以上的可分配目的地楼层呼叫的乘客组中设定分配目的地楼层呼叫的乘客组。具体来说是分配给优先度高的乘客组。
FC112:使乘客组与待机位置相关联。
FC113;在FC107中判断为不存在能够分配目的地楼层呼叫的乘客组时,保留分配。
FC114;通知表示分配电梯、待机位置和分配保留的信息中的任一种信息。
根据上述图2的处理,在拥挤时段,由于向包括在按照电梯门厅的平面布置和空间预先设定的数量的乘客组中的乘客指示待机位置,所以各个乘客能够明确掌握自己进行待机的待机位置。因此,能够抑制电梯门厅的乘客发生混乱和不满情绪。
图3是表示由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执行的将待机位置通知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2的通知装置202后到由门厅通知装置3指示乘客从待机位置移动到电梯轿厢前为止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步骤FC201和步骤FC202是由可分配轿厢确认单元105的动作进行的处理,步骤FC203和步骤FC205是由待机位置与分配电梯轿厢相关联单元110的动作进行的处理。此外,步骤FC204是由轿厢前移动通知单元113和门厅通知装置3的动作进行的处理。
各个步骤的处理内容如下。
FC201:判断是否存在于拥挤状态时生成的乘客组。在判断为存在时,进入FC202,在判断为不存在时,结束处理。
FC202:通过可分配轿厢确认单元105判断是否产生了可分配轿厢。也就是说,确认电梯轿厢前的乘客的等候队列是否因某一台电梯轿厢出发而解除了。在判断为产生了可分配轿厢时,进入FC203,在判断为没有产生时,反复执行FC202的处理。
FC203:使可分配轿厢中的预测等待时间(从当前的楼层出发后到再从当前的楼层出发为止所需的时间)最短的电梯轿厢与优先度最高的乘客组相关联。
FC204:通过门厅通知装置3通知在电梯门厅待机的乘客从待机位置移动到电梯轿厢前。
FC205:删除与电梯轿厢进行了关联的乘客组。
根据以上的图3的处理,由于在可分配轿厢产生后通过使电梯轿厢与乘客组相关联来决定分配电梯,所以在拥挤时段,在待机位置待机的乘客之间的待机顺序、到达顺序和出发顺序不大可能会颠倒,由此能够抑制乘客的不满情绪。
图4表示电梯门厅的平面布置以及空间的一例。在本例中,1号电梯至4号电梯横向排成一列,电梯的前方是电梯门厅,在电梯门厅的出入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2。图中的501表示与各电梯轿厢满载人数相当的乘客进行待机所需的空间。此外,图4的502和503表示根据电梯门厅的平面布置和空间决定的可用于待机的空间。与上述平面布置和空间有关的信息存储在设备信息存储单元104中。
待机位置设定单元107根据存储在设备信息存储单元104中的信息(也就是电梯门厅的平面布置和空间信息)将图4所示的可待机空间502,503设定为待机位置。例如,待机位置设定单元107将可待机空间502,503分别设定为待机位置A和待机位置B。
此外,并不仅限于图4所示的电梯门厅内的可待机空间,也可以将电梯门厅外的例如与电梯门厅相连的走廊等中的可待机空间设定为待机位置。
图5表示由乘客组生成单元106生成的列表的一例。列表中的列R101,R102和R103分别表示由乘客组生成单元106生成的各个乘客组的组名、乘客组的优先度和分配给该乘客组的目的地楼层呼叫和人数。具体来说是,列表的行C101中的乘客组a的优先度为1,并且乘客组a被分配了6层、8层、9层和10层的目的地楼层呼叫并且各个目的地楼层呼叫的乘客数分别为2个乘客、3个乘客、5个乘客和3个乘客。此外,列表的行C102中的乘客组b的优先度为2,乘客组b被分配了3层、5层和7层的目的地楼层呼叫并且各个目的地楼层呼叫的乘客数分别为3个乘客、2个乘客和1个乘客。如上所述,根据上述列表来判断是否已经将目的地楼层呼叫分配给了各个乘客组,以及判断是否可以分配目的地楼层呼叫。
在设定乘客组的优先度的场合,例如将在生成乘客组时最先被分配了目的地楼层呼叫的乘客组的优先度设定为1。在图5中,乘客组a和b中不存在共同的目的地楼层,而在乘客组a和b中存在共同的目的地楼层的场合,能够以分摊的方式将登录人数分配给乘客组a和b。
图6表示由乘客组与待机位置相关联单元108生成的列表的一例。列表中的列R101和R102分别表示由乘客组生成单元106生成的各个乘客组的组名和在乘客组与待机位置相关联单元108中与各个乘客组相关联的待机位置。具体来说是,列表中的行C101表示乘客组a与待机位置B相关联,列表中的行C102表示乘客组b与待机位置A相关联。根据上述列表参照与各个乘客组相关联的待机位置,由此来进行待机位置的通知等。
图7表示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2的通知装置202的显示画面的一例。在该显示画面中显示了由待机位置通知单元112通知的内容。图中的图像显示601是通知乘客移动到指定的待机位置B的信息。图像显示602显示由信息通知的待机位置B在电梯门厅内的哪一个位置。图像显示603显示乘客的当前位置。图像显示604显示乘客从当前位置移动到指定的待机位置B时的推荐移动路径。通过图7所示的图像显示来进行通知,乘客能够方便地掌握待机位置,并能够方便地移动到待机位置。此外,并不仅限于通过图像显示来进行通知,也可以通过语音来进行通知。
以下对通过待机位置与分配电梯轿厢相关联单元110使待机位置和分配轿厢关联后的图5和图6的列表的更新方式进行说明。
图8表示更新后的列表。假设在图5和图6所示的各个列表生成后,通过可分配轿厢确认单元105检测到4号电梯可用于分配。此时,待机位置与分配电梯轿厢相关联单元110参照图5的列表,判断为由乘客组生成单元106生成的乘客组a,b中的乘客组a的优先度更高,并且参照图6的列表判断为乘客组a与待机位置B相关联。因此,待机位置与分配电梯轿厢相关联单元110使待机位置B和4号电梯相关联,并且在图5和图6所示的列表,分别如图8(a)和图8(b)所示,删除与乘客组a有关的项目。此时,如图8(a)所示的更新后的列表中的列R104所示,将乘客组b的优先度从2变更为1。也就是说,如行C102所示,乘客组b的优先度被更新为1。通过上述列表的更新,能够从优先度高的乘客组起依序与分配轿厢相关联。
图9表示门厅通知装置3的显示画面的一例。该显示画面显示由轿厢前移动通知单元113通知的内容。在图9中,图像显示701是通知在待机位置B进行待机的乘客移动到分配轿厢前的信息。图像显示702显示乘客的当前位置即待机位置B在电梯门厅内的哪一个位置。图像显示703显示分配到的4号电梯的轿厢前是在电梯门厅的哪一个位置。图像显示704显示乘客从待机位置B移动到指定的电梯轿厢前时的推荐移动路径。通过图9所示的图像显示进行通知,乘客能够方便地掌握分配轿厢,并且能够方便地从待机位置移动到指定的电梯轿厢前。此外,并不仅限于通过图像显示来进行通知,也可以通过语音来进行通知。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目的地楼层预约方式的电梯群管理系统,即使在拥挤时段,乘客也能够方便地待机以及乘坐电梯,能够抑制混乱和不满情绪等的产生。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在拥挤时段生成与乘客的目的地楼层相对应的乘客组,能够减少每一个电梯轿厢的停靠楼层的数量,其结果,能够缩短行驶一周所需的时间,从而能够提高各台电梯轿厢的运行效率。此外,能够按照电梯门厅的平面布置和空间等设定待机位置,并且以使乘客组与电梯轿厢的待机位置相关联的方式通知乘客,在拥挤时段能够防止在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前排起长队,并且能够使得各个乘客方便并且明确地掌握应该在哪个位置等待电梯。此外,在产生了可分配轿厢时,以使可分配轿厢与待机位置相关联的方式通知乘客,因此,乘客的产生顺序和电梯轿厢的出发顺序不大会发生颠倒,能够防止等待时间比其他乘客长的乘客产生不满情绪,能够防止发生更长时间的等待。另外,通过显示来通知乘客从待机位置移动到电梯轿厢前,所以乘客能够方便地移动到其要乘坐的电梯轿厢前。
第二实施例
图10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目的地楼层预约方式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在图10中,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所具有的结构相同的结构,采用与图1相同的符号表示,并且省略其说明。
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进一步具有按待机位置设定优先轿厢的单元115。按待机位置设定优先轿厢的单元115根据存储在设备信息存储单元104中的电梯门厅的平面布置信息和空间信息以及在待机位置设定单元107中设定的待机位置设定与待机位置相对应的优先轿厢。
图11表示电梯门厅的平面布置以及空间的一例。以下参照图11对按待机位置设定优先轿厢的单元115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待机位置A靠近1号电梯和2号电梯的轿厢前的空间504,待机位置B靠近3号电梯和4号电梯的轿厢前的空间505。因此,按待机位置设定优先轿厢的单元115将待机位置A的优先轿厢设定为1号电梯和2号电梯,并且将待机位置B的优先轿厢设定为3号电梯和4号电梯。
乘客组与待机位置相关联单元108根据在预测到达时间运算单元102中预测出的预测到达时间以及由按待机位置设定优先轿厢的单元115设定的优先轿厢,使在乘客组生成单元106中生成的乘客组和在待机位置设定单元107中设定的电梯门厅的待机位置相关联。
具体来说是,乘客组与待机位置相关联单元108根据预测到达时间来预测各台电梯轿厢的出发顺序,也就是在各台电梯轿厢前排队的乘客乘入电梯轿厢而使得电梯轿厢前的位置空出来的顺序,并且将乘客组与待机位置相关联,使得优先度高的乘客组的待机位置成为将到达顺序早的电梯轿厢作为优先轿厢的待机位置。由此,待机位置与分配电梯轿厢相关联单元117使待机位置和分配轿厢相关联,在乘客移动到分配轿厢前时,减少乘客的移动距离,防止与移动中的其他待机位置的乘客在电梯门厅内发生交错。
待机位置与分配电梯轿厢相关联单元110根据由可分配轿厢确认单元105输出的分配轿厢信息、在乘客组与待机位置相关联单元108中相关联的乘客组和待机位置的关联信息、以及由按待机位置设定优先轿厢的单元115设定的优先轿厢的信息使在电梯门厅待机的乘客的待机位置和分配轿厢相关联。
具体来说是,包括由可分配轿厢确认单元105确认的可分配轿厢和与优先度高的乘客组的待机位置相对应的优先轿厢不同的场合在内,待机位置与分配电梯轿厢相关联单元110根据可分配轿厢的等待时间以及可分配轿厢是否为优先轿厢这一点使待机位置与分配轿厢相关联。例如,根据下述评价式使可分配轿厢中的评价值最好的电梯轿厢与待机位置相关联。
Φ(k)=T w t(k)+w(G,k)×P
式中,Φ(k)表示k号电梯的关联评价值,Twt(k)表示k号电梯成为可分配轿厢所需的时间,w(G,k)表示相对于乘客组G的k号电梯的优先轿厢指标,在k号电梯是乘客组G的优先轿厢时,w(G,k)=0,在k号电梯不是乘客组G的优先轿厢时,w(G,k)=1。此外,P表示处罚值,其例如设定为15秒等的时间。此时,在k号电梯不是乘客组G的优先轿厢的场合,由于要加上处罚值,所以在不是优先轿厢的场合,难以与待机位置相关联。在被判断为可分配轿厢不是优先轿厢,并且不将该电梯轿厢分配给优先度最高的乘客组时,针对优先度第二高的乘客组进行相同的判断。由此,使能够分配给任一个乘客组的电梯轿厢与待机位置相关联。
根据上述第二实施例,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并且能够在不会给等待时间带来大的影响的情况下,使乘客能够在电梯门厅内顺利移动,能够抑制不同的待机位置的乘客彼此交叉而发生混乱。
第三实施例
图12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在图12中,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所具有的结构相同的结构,采用与图1相同的符号表示,并且省略其说明。
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进一步具有移动终端装置8和管理该装置的终端管理装置9。
移动终端装置8例如是移动电话等,具有登录装置801和通知装置802。该等登录装置801和通知装置802分别与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2的登录装置201和通知装置202具有相同的动能。因此,乘客能够通过自己所携带的移动终端装置8进行目的地楼层呼叫的登录,并且能够接收与分配轿厢和待机位置相关的信息。
终端管理装置9用于管理由各个乘客操作的移动终端装置,将待机位置通知单元112通知的待机位置和由轿厢前移动通知单元113通知的要求乘客移动到可分配轿厢前的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装置。该等信息由移动终端装置8接收,通过移动终端装置8的通知装置802的图像显示等通知乘客。在图12中,作为群管理控制装置1的外部装置示出了终端管理装置9,但也可以将终端管理装置9的功能设置在群管理控制装置1的内部。
图13表示在移动终端装置8的通知装置802中登录目的地楼层时的通知显示例。图像显示1001向乘客显示表示因处于拥挤状态而要求乘客在待机位置或者电梯门厅附近进行待机,并在乘坐的电梯决定后另行通知的信息。图像显示1002表示乘客在待机位置进行待机时的待机位置。图像显示1003表示乘客的当前位置。图像显示1004表示乘客从当前位置移动到待机位置时的推荐移动路径。
图14表示在移动终端装置8的通知装置802中设定分配电梯时的通知显示例。图像显示1101显示乘坐电梯的通知信息。图像显示1102显示分配电梯的位置。
根据上述第三实施例,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由于能够向各乘客分别通知信息,所以乘客能够方便地掌握自己所乘坐的电梯轿厢。并且,乘客也可以不在待机位置进行待机,在乘坐电梯前可以选择任意场所的待机位置待机。
本发明不受上述各个实施例的限定,可以包括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各个实施例用于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意味本发明必须具有所有进行过说明的结构。此外,可以将某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结构取代为其他的实施例的结构,也可以将其他的实施例的结构追加到某一个实施例的结构中。并且,可以用其他结构对各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结构进行追加、删除和取代。
例如,可以将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8和终端管理装置9应用于第一实施例。
符号说明
1  群管理控制装置
101  电梯轿厢和电梯门厅以及分配信息管理单元
102  预测到达时间运算单元
103  拥挤判断单元
104  设备信息存储单元
105  可分配轿厢确认单元
106  乘客组生成单元
107  待机位置设定单元
108  乘客组与待机位置相关联单元
109  分配轿厢设定单元
110  待机位置与分配电梯轿厢相关联单元
111  分配信息通知单元
112  待机位置通知单元
113  轿厢前移动通知单元
114  分配单元
115  按待机位置设定优先轿厢的单元
116  乘客组与待机位置相关联单元
117  待机位置与分配电梯轿厢相关联单元
2  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
201  登录装置
202  通知装置
3  门厅通知装置
401,402,40k  单梯控制装置
8  移动终端装置
801  登录装置
802  通知装置
9  终端管理装置

Claims (9)

1.一种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其根据电梯乘客在乘坐电梯前登录的目的地楼层来管理多台电梯的运行,所述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拥挤判断装置,其判断电梯是否处于拥挤状态;
乘客组生成单元,其在所述拥挤判断装置判断为处于拥挤状态时,根据所登录的目的地楼层对乘客进行分组;
乘客组与待机位置相关联单元,其在分配供乘客乘坐的电梯前,针对由所述乘客组生成单元生成的乘客组,设定供属于所述乘客组的乘客进行待机的规定的待机位置;以及
待机位置通知单元,其将通过所述乘客组与待机位置相关联单元设定的所述待机位置通知属于所述乘客组的乘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
可分配轿厢确认单元,其确认是否存在可分配轿厢;
待机位置与分配电梯轿厢相关联单元,其在通过所述可分配轿厢确认单元确认为存在可分配轿厢时,使由所述乘客组与待机位置相关联单元设定的所述待机位置与所述可分配轿厢相关联;以及
轿厢前移动通知单元,其在通过所述可分配轿厢确认单元确认为存在可分配轿厢时,通知在由所述乘客组与待机位置相关联单元设定的所述待机位置处待机的乘客移动到所述可分配轿厢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客组生成单元对所生成的乘客组设定优先度,
所述待机位置与分配电梯轿厢相关联单元根据所述优先度使所述待机位置与所述可分配轿厢相关联。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按待机位置设定优先轿厢的单元,该按待机位置设定优先轿厢的单元设定与所述待机位置相对应的优先轿厢,
所述乘客组与待机位置相关联单元根据所述按待机位置设定优先轿厢的单元所设定的所述优先轿厢使所述乘客组与所述待机位置相关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预测各台电梯轿厢的预测到达时间的预测到达时间运算单元,
所述乘客组与待机位置相关联单元根据所述预测到达时间运算单元所预测的所述预测到达时间和所述按待机位置设定优先轿厢的单元所设定的所述优先轿厢使所述乘客组与所述待机位置相关联。
6.如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设定与所述待机位置相对应的优先轿厢的按待机位置设定优先轿厢的单元以及预测各台电梯轿厢的预测到达时间的预测到达时间运算单元,
所述乘客组与待机位置相关联单元根据所述按待机位置设定优先轿厢的单元所设定的所述优先轿厢和所述预测到达时间运算单元所预测的所述预测到达时间使将到达顺序早的电梯作为所述优先轿厢的待机位置和所述乘客组相关联,
所述待机位置与分配电梯轿厢相关联单元使所述可分配轿厢中的所述优先轿厢和与所述优先轿厢相关联的待机位置相关联。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由所述待机位置通知单元所通知的所述待机位置发送给乘客所携带的移动终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移动终端上显示通知乘客在任意场所待机的信息。
9.如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要求乘客移动到由所述轿厢前移动通知单元通知的所述可分配轿厢前的信息发送给乘客所携带的移动终端。
CN201410384349.XA 2013-09-20 2014-08-06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 Active CN1044446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95008 2013-09-20
JP2013195008A JP6097187B2 (ja) 2013-09-20 2013-09-20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44651A true CN104444651A (zh) 2015-03-25
CN104444651B CN104444651B (zh) 2016-04-13

Family

ID=52816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4349.XA Active CN104444651B (zh) 2013-09-20 2014-08-06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097187B2 (zh)
CN (1) CN10444465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9571A (zh) * 2016-06-21 2019-01-1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设备
CN112456257A (zh) * 2020-11-24 2021-03-09 海南大学 面向数据、信息权利可价值交换的智能运载装置调度方法
CN114044415A (zh) * 2021-10-12 2022-02-15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首层门禁派送电梯的方法和系统
CN115246607A (zh) * 2021-06-08 2022-10-28 菱王电梯有限公司 乘梯信息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电梯管理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3930B (zh) * 2015-06-17 2017-04-12 厦门乃尔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智能电梯系统及其搭乘方法
JP6697334B2 (ja) * 2016-06-29 2020-05-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及び群管理制御装置
CN110418759B (zh) * 2017-03-23 2020-10-0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位置检测装置
JP7286302B2 (ja) * 2018-11-15 2023-06-05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行列管理装置、行列管理システム、行列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643858B2 (ja) 2020-10-21 2025-03-11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案内システム、エレベータ案内方法
CN114988231B (zh) * 2022-06-15 2023-04-18 上海屹宏电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电梯智能控制管理系统
JPWO2024075243A1 (zh) * 2022-10-06 2024-04-11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0686A (zh) * 2004-02-23 2005-08-3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
CN101955097A (zh) * 2009-07-13 2011-01-2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
JP2013095576A (ja) * 2011-11-04 2013-05-20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92882A (ja) * 1991-09-30 1993-04-16 Toshiba F Ee Syst Eng Kk エレベータ利用者の乗場誘導装置
JP3175264B2 (ja) * 1992-01-30 2001-06-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装置
JPH06271213A (ja) * 1993-03-18 1994-09-27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0686A (zh) * 2004-02-23 2005-08-3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
CN101955097A (zh) * 2009-07-13 2011-01-2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
JP2013095576A (ja) * 2011-11-04 2013-05-20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9571A (zh) * 2016-06-21 2019-01-1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设备
CN112456257A (zh) * 2020-11-24 2021-03-09 海南大学 面向数据、信息权利可价值交换的智能运载装置调度方法
CN112456257B (zh) * 2020-11-24 2021-09-10 海南大学 面向数据、信息权利可价值交换的智能运载装置调度方法
CN115246607A (zh) * 2021-06-08 2022-10-28 菱王电梯有限公司 乘梯信息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电梯管理设备
CN114044415A (zh) * 2021-10-12 2022-02-15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首层门禁派送电梯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59032A (ja) 2015-03-30
JP6097187B2 (ja) 2017-03-15
CN104444651B (zh) 2016-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44651B (zh)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
JP5783726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CN106315321B (zh) 梯群管理系统
CN102275787B (zh) 目的地楼层预约式群管理电梯的控制装置
CN103086214B (zh) 电梯群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19087249A1 (ja) エレベーター運行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運行管理方法
KR101119860B1 (ko)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JP2012056697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6435894B2 (ja)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及び乗場呼びの登録モード切替制御方法
CN104229569A (zh) 电梯系统
GB2555747A (en) Group-control eleva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assigning boarding car numbers using group control
CN101987707A (zh) 在电梯门厅预约目的地楼层的电梯群管理系统
CN100503409C (zh) 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JP2011111253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JP2014114129A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5904032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及び群管理制御方法
JP2013510060A (ja) 分散型配車を行う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01670960B (zh) 群管理电梯
CN104340783B (zh) 电梯运转装置和电梯运转方法
JP5159794B2 (ja)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
JP5875542B2 (ja) 交通需要検出装置、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JP6187046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JP2017043432A (ja)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
JP5665078B2 (ja) エレベータ
JP4177627B2 (ja)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