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1190B - 送风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 - Google Patents
送风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421190B CN104421190B CN201310398679.XA CN201310398679A CN104421190B CN 104421190 B CN104421190 B CN 104421190B CN 201310398679 A CN201310398679 A CN 201310398679A CN 104421190 B CN104421190 B CN 10442119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breeze fan
- centrifugal wind
- flow
- tubular w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1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Produc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gas flows
- F04D25/16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Produc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gas flows using f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281—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送风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所述送风风机包括:贯流部,所述贯流部包括贯流蜗壳和设在所述贯流蜗壳内的贯流风轮,所述贯流蜗壳上形成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至少一个离心部,所述离心部设在所述贯流部的至少一端且所述离心部包括离心蜗壳和设在所述离心蜗壳内的离心风轮,所述离心蜗壳上形成有第二出风口和至少一个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形成在所述离心蜗壳的轴向的至少一端,所述离心风轮与所述贯流风轮间隔设置;以及至少一个用于驱动所述贯流风轮及所述离心风轮运转的电机。根据本发明的送风风机的送风风压大、送风距离长、换热均匀、噪音小、控制精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送风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空调而言,送风装置是整个设备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但是由于现有结构的限制导致现有空调的无法同时满足:风压大、送风距离长、换热均匀、噪音小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需要提供一种送风风机,该送风风机的送风风压大、送风距离长、换热均匀、噪音小、控制精确。
本发明还需要提供一种具有该送风风机的空调。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送风风机,包括:贯流部,所述贯流部包括贯流蜗壳和设在所述贯流蜗壳内的贯流风轮,所述贯流蜗壳上形成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分别沿所述贯流蜗壳长度方向延伸且错开成预定角度设置;至少一个离心部,所述离心部设在所述贯流部的至少一端且所述离心部包括离心蜗壳和设在所述离心蜗壳内的离心风轮,所述离心蜗壳上形成有第二出风口和至少一个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形成在所述离心蜗壳的轴向的至少一端,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离心风轮与所述贯流风轮间隔设置;以及至少一个用于驱动所述贯流风轮及所述离心风轮运转的电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送风风机,将贯流风轮和离心风轮设置在一个送风风机中,由此可以使送风风机同时具有送风风压大、送风距离长、换热均匀、噪音小、控制精确的优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送风风机还可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离心部为一个且设在所述贯流部的一端,所述电机设在所述贯流部和/或所述离心部的外端。
所述离心部为两个且分别设在所述贯流部的两端,所述电机设在所述两个离心部中的至少一个的外端。
所述离心风轮与所述贯流风轮的旋转轴重合,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离心风轮与所述贯流风轮的旋转轴重合。
所述离心风轮与所述贯流风轮的旋转轴不重合,所述电机为两个且分别设在所述离心部和所述贯流部的外端。由此可以使送风风机更加适应实际安装要求,满足不同工况的需求。
所述两个离心风轮其中的一个与所述贯流风轮的旋转轴不重合,所述电机为两个且分别设在所述两个离心部的外端。由此可以使送风风机更加适应实际安装要求,满足不同工况的需求。
所述第二进风口为一个且形成在所述离心蜗壳的一端,所述离心风轮的远离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一端设有封板。由此可以加强离心风轮的远离第二进风口的一端的密封性,提高进出风效果,
所述第二进风口为两个且分别形成在所述离心蜗壳的两端,所述离心风轮的中部设有封板。由此从两侧的第二进风口进入的气流不会相互干涉和影响,提高进出风效果。
所述贯流部和/或所述离心部的彼此邻近的端面为密封结构。由此可以保证贯流部和离心部各自的进风和出风不受彼此干扰。
所述第一进风口偏向于所述贯流风轮的后侧,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贯流风轮的前侧。
所述贯流风轮与所述离心风轮为大体筒形,且在围绕所述贯流风轮和所述离心风轮的轴线的方向上设有多个间隔开的叶片。
所述离心蜗壳的邻近所述贯流部一侧的内径大于所述离心风轮的外径。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空调,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送风风机;换热器,所述换热器邻近所述送风风机设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送风风机同时具有送风风压大、送风距离长、换热均匀、噪音小、控制精确的优点,因此通过设置该送风风机,可以提高空调的制冷或制热效果,提升其性能。
所述换热器邻近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设置。由此可以使换热器的设置更加适应实际工程需要。
所述换热器邻近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由此可以使换热器的设置更加适应实际工程需要。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送风风机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送风风机的主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送风风机的贯流风轮的结构图;
图4是图1所示的送风风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离心部的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的送风风机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离心部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送风风机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的送风风机的主视图;
图8a-图8f是根据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送风风机的贯流部与离心部的组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送风风机100;
贯流部1;贯流蜗壳11;第一进风口111;第一出风口112;贯流风轮12;贯流风轮12的端板13;
离心部2;离心蜗壳21;离心风轮22;第二进风口211;第二出风口212;离心风轮22的封板23;
电机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前”、“后”、“轴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8f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送风风机100,该送风风机100用于空调,以进行送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送风风机100,包括贯流部1、至少一个离心部2和至少一个用于驱动贯流风轮12及离心风轮22运转的电机3。
如图1、图2、图6和图7所示,贯流部1包括贯流蜗壳11和贯流风轮12,贯流风轮12设在贯流蜗壳11内。贯流蜗壳11上形成有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一出风口112,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一出风口112分别沿贯流蜗壳11长度方向延伸且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一出风口112错开成预定角度设置。例如,第一进风口111可以偏向于贯流风轮12的后侧,第一出风口112可以位于贯流风轮12的前侧。当贯流风轮12在贯流蜗壳11内旋转时,可以驱动外部的空气从第一进风口111进入,再从第一出风口112送出,也就是说,气流沿贯流风轮12的径向进入并沿贯流风轮12的径向流出。
离心部2设在贯流部1的至少一端,即离心部2设在贯流部1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也就是说,离心部2可以设在贯流部1的左端或右端。这里需要理解的是,离心部2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如图8a-图8f所示的不同实施例的贯流部和离心部的组合示例,当离心部2为一个时,该离心部2可以设在贯流部1的左端或者右端;当离心部2为两个时,两个离心部2分别设在贯流部1的左端和右端。
如图1、图2、图4-图8f所示,离心部2包括离心蜗壳21和离心风轮22,离心风轮22设在离心蜗壳21内。离心蜗壳21上形成有第二出风口212和至少一个第二进风口211,第二进风口211形成在离心蜗壳21的轴向的至少一端,即离心蜗壳21的左端和/或右端的端板上可以形成第二进风口211,换言之,第二进风口211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
当第二进风口211为一个时,该第二进风口211形成在离心蜗壳21的一端,具体地,该第二进风口211形成在离心蜗壳21的远离贯流蜗壳11的一端。在如图8d-图8f所示的位于右侧的离心部2中,第二进风口211为一个,且该第二进风口211形成在离心蜗壳21的远离贯流蜗壳11的一端,例如右端,也就是说,第二进风口211形成在离心蜗壳21的右侧端板上,此时离心部2构造成单向进风结构。其中,离心风轮22的远离第二进风口211的一端设有封板23,例如离心风轮22的左端设有封板23,封板23可以封堵离心风轮22的内腔,通过设置封板23,可以加强离心风轮22的远离第二进风口211的一端的密封性,提高进出风效果,同时也方便电机3的电机轴连接在该封板23上,以使电机3可以驱动离心风轮22旋转。此时离心蜗壳21的邻近贯流蜗壳11的一侧(左侧)可以敞开也可以封闭。
当第二进风口211为两个时,两个第二进风口211分别形成在离心蜗壳21的两端。在如图8a-图8c所示的离心部2和如图8d-图8f所示的位于左侧的离心部2中,第二进风口211为两个时,两个第二进风口211分别形成在离心蜗壳21的两端(左端和右端),即两个第二进风口211分别形成在离心蜗壳21的两侧的端板上,离心部2构造成双向进风结构。其中,离心风轮22的中部设有封板23,由此从两侧的第二进风口211进入的气流不会相互干涉和影响,提高进出风效果,而且通过设置该封板23,从而可以方便电机3连接在该封板23上,以使电机3可以驱动离心风轮22旋转。
其中,第二出风口212的开口方向与第一出风口112的开口方向相同,即外部空气从第一出风口112和第二出风口212的出风方向相同,例如,若第一出风口112向前出风,则第二出风口212也向前出风。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送风风机100中,贯流风轮12和离心风轮22间隔设置,换言之,贯流风轮12和离心风轮22分体成型,这样,贯流风轮12和离心风轮22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设计,以满足实际风量需求的精确控制以及静音舒适性的需求。而且,贯流部1和离心部2可以单独设计并制造,制造简单。
为了保证贯流部1和离心部2各自的进风和出风不受彼此干扰,贯流部1和/或离心部2的彼此邻近的端面为密封结构,也就是说,可以贯流部1和离心部2彼此邻近的端面进行密封,其中,可以是将贯流蜗壳11或离心蜗壳21的相应的端面进行密封,或者也可以将贯流风轮12和离心风轮22相应的端面进行密封,这样可以隔断贯流风轮12与离心风轮22之间的气流干扰,保证气流在贯流风轮12与离心风轮22的进入和流出不受彼此影响。这里有如下几个具体示例:如图8a-图8f所示,贯流风轮12的两端可以分别设有端板13,以隔断贯流风轮12与离心风轮22之间的气流干扰。
如图3所示,贯流风轮12与离心风轮22的主体结构可以为大体筒形,且在围绕贯流风轮12与离心风轮22的轴向的方向上设有多个间隔开的叶片,由此使贯流风轮12与离心风轮22的结构更加简单。值得说明的是,离心蜗壳21的靠近贯流部1一侧的内径稍大于离心风轮22的外径,以保证离心风轮22的正常旋转,避免离心蜗壳21对离心风轮22旋转的干涉。
电机3设在贯流部1和离心部2的至少一个的外端,也就是说,电机3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且电机3设置在整个送风风机100的最外端。电机3与贯流风轮12和离心风轮22相连以便驱动贯流风轮12和离心风轮22旋转。当电机3为两个时,可以通过两个电机3分别控制贯流风轮12和离心风轮22旋转。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送风风机100,空气沿贯流部1的径向进入,并沿贯流部1的径向流出,其中贯流风轮12具有换热均匀、噪音小的优点,空气还可以沿离心部2的轴向进风并沿离心部2的径向流出,其中离心风轮22具有风压大、送风距离远的优点,因此将贯流风轮12和离心风轮22设置在一个送风风机100中,可以使送风风机100同时具有送风风压大、送风距离长、换热均匀、噪音小的优点。此外,由于贯流风轮12和离心风轮22采用分体成型的结构,而当采用两个电机3分别驱动时,可以实现精确的风量控制,同时可以精确控制贯流部1和离心部2的风量分配比。综上,根据本发明的送风风机100同时具有送风风压大、送风距离长、换热均匀、噪音小、控制精确的优点。
这里值得说明的是,贯流蜗壳11和离心蜗壳21的具体结构可以是现有技术且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因此不再详述。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离心部2可以是一个且该离心部2可以设在贯流部1的任意一端(左端或右端),例如图6、图7、图8a-图8c所示。其中,电机3可以是一个且该电机3可以设在贯流部1或离心部2的外端,如图6、图7和图8a所示。当然,电机3还可以是两个且两个电机3可以分别设在贯流部1和离心部2的外端,如图8b和图8c所示。也就是说,电机3设置在送风风机100的最外端。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离心部2可以是两个且两个离心部2分别设在贯流部1的两端,如图1、图2、图8d-图8f所示,两个离心部2中的一个设在贯流部1的左端,另一个设在贯流部1的右端。其中,电机3设在两个离心部2中的至少一个的外端,也就是说,电机3可以是一个且设在两个离心部2中的一个的外端,如图1、图2和图8d所示,电机3还可以是两个且两个电机3分别设在两个离心部2的外端,如图8e和图8f所示。也就是说,电机3设置在送风风机100的最外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a、图8b、图8d和图8e所示,离心风轮22和贯流风轮12的旋转轴可以重合设置,其中,电机3的电机轴与离心风轮22和贯流风轮12的旋转轴重合。此时,电机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当电机3为一个时,一个电机3可以同时驱动贯流风轮12和离心风轮22同步转动,此时,贯流风轮12和离心风轮22的旋转轴可以共用一个,且该旋转轴分别固定并穿过贯流风轮12的端板13和离心风轮22的封板23上。当电机3为两个时,两个电机3可以分别驱动贯流风轮12和离心风轮33进行转动,由此可以实现精确的风量控制。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当电机3为两个时,两个电机可以驱动贯流风轮12和离心风轮33进行同步的转动,这样可以使送风风机100更加适应实际工程需要。
如图8c和图8f所示,贯流风轮12和离心风轮22的旋转轴还可以不重合。此时,电机3的数量优选地为两个,两个电机3分别驱动贯流风轮12和离心风轮22进行转动,由此可以实现精确的风量控制。具体地,如图8c所示,离心部2为一个,电机3为两个且两个电机3分别设在离心部2和贯流部1的外端。如图8f所示,离心部2为两个,两个离心风轮22其中的一个与贯流风轮12的旋转轴不重合,电机3为两个且两个电机3分别设在两个离心部2的外端。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空调,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送风风机100和换热器。其中,换热器邻近送风风机100设置。具体而言,送风风机100可以驱动外部的空气按照一定的路径流过换热器,以促进制冷或制热。可选地,空调中的送风风机10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当空调应用在负荷大或者送风范围要求较大的环境中,送风风机100也可以是多个,其中,多个送风风机100可以是相同结构形式的,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设置不同结构形式的送风风机100,以满足具体风量、风压等的需要。多个送风风机100的组合方式不受特别限制,可以使多个送风风机100沿风轮的旋转轴线方向依次布置,也可以使多个送风风机100在垂直于风轮的旋转轴线方向上布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送风风机100同时具有送风风压大、送风距离长、换热均匀、噪音小、控制精确的优点,因此通过设置该送风风机100,可以提高空调的制冷或制热效果,提升其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邻近第一出风口112或第二出风口212设置。例如当第一出风口112和第二出风口212向前出风时,换热器可以设在送风风机100的前侧。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换热器还可以邻近第一进风口111设置,即换热器还可以设在送风风机100的后侧。此外,换热器还可以同时设在送风风机100的前侧和后侧。由此可以使换热器的设置更加适应实际工程需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其他构成例如制冷系统部件例如压缩机、节流装置、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具体结构和连接关系,以及制冷系统的电气部件、控制方法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送风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贯流部,所述贯流部包括贯流蜗壳和设在所述贯流蜗壳内的贯流风轮,所述贯流蜗壳上形成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分别沿所述贯流蜗壳长度方向延伸且错开成预定角度设置;
至少一个离心部,所述离心部设在所述贯流部的至少一端且所述离心部包括离心蜗壳和设在所述离心蜗壳内的离心风轮,所述离心蜗壳上形成有第二出风口和至少一个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形成在所述离心蜗壳的轴向的至少一端,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离心风轮与所述贯流风轮间隔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离心部的所述离心风轮中的一个与所述贯流风轮的旋转轴不重合;以及
至少一个用于驱动所述贯流风轮及所述离心风轮运转的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部为一个且设在所述贯流部的一端,所述电机设在所述贯流部和/或所述离心部的外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部为两个且分别设在所述贯流部的两端,所述电机设在所述两个离心部中的至少一个的外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轮与所述贯流风轮的旋转轴不重合,所述电机为两个且分别设在所述离心部和所述贯流部的外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离心风轮其中的一个与所述贯流风轮的旋转轴不重合,所述电机为两个且分别设在所述两个离心部的外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为一个且形成在所述离心蜗壳的一端,所述离心风轮的远离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一端设有封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为两个且分别形成在所述离心蜗壳的两端,所述离心风轮的中部设有封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贯流部和/或所述离心部的彼此邻近的端面为密封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偏向于所述贯流风轮的后侧,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贯流风轮的前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贯流风轮与所述离心风轮为大体筒形,且在围绕所述贯流风轮和所述离心风轮的轴线的方向上设有多个间隔开的叶片。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蜗壳的邻近所述贯流部一侧的内径大于所述离心风轮的外径。
12.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风机;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邻近所述送风风机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邻近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邻近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98679.XA CN104421190B (zh) | 2013-09-04 | 2013-09-04 | 送风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98679.XA CN104421190B (zh) | 2013-09-04 | 2013-09-04 | 送风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21190A CN104421190A (zh) | 2015-03-18 |
CN104421190B true CN104421190B (zh) | 2017-11-10 |
Family
ID=52971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398679.XA Active CN104421190B (zh) | 2013-09-04 | 2013-09-04 | 送风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42119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63897B (zh) * | 2015-04-30 | 2017-12-2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蜗壳 |
CN106287957A (zh) * | 2016-08-12 | 2017-01-0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08843603B (zh) * | 2018-07-24 | 2020-01-21 | 威海市豪顿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 并列离心风机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262631B1 (ko) * | 1998-02-05 | 2000-09-01 | 구자홍 | 상치형 에어컨디셔너의 흡입력 발생장치 |
CN2457381Y (zh) * | 2000-06-13 | 2001-10-31 | 上海交通大学 | 同轴双翼异向通风机 |
CN1382914A (zh) * | 2002-05-23 | 2002-12-04 | 上海交通大学 | 双流通风机 |
CN1727689A (zh) * | 2004-07-26 | 2006-02-01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具有离心扇和横流扇的送风机 |
CN102573426A (zh) * | 2012-02-01 | 2012-07-11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风扇模组 |
CN202833285U (zh) * | 2012-08-27 | 2013-03-27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贯流风轮及具有这种贯流风轮的空调器 |
CN203500069U (zh) * | 2013-09-04 | 2014-03-26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送风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 |
-
2013
- 2013-09-04 CN CN201310398679.XA patent/CN10442119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262631B1 (ko) * | 1998-02-05 | 2000-09-01 | 구자홍 | 상치형 에어컨디셔너의 흡입력 발생장치 |
CN2457381Y (zh) * | 2000-06-13 | 2001-10-31 | 上海交通大学 | 同轴双翼异向通风机 |
CN1382914A (zh) * | 2002-05-23 | 2002-12-04 | 上海交通大学 | 双流通风机 |
CN1727689A (zh) * | 2004-07-26 | 2006-02-01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具有离心扇和横流扇的送风机 |
CN102573426A (zh) * | 2012-02-01 | 2012-07-11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风扇模组 |
CN202833285U (zh) * | 2012-08-27 | 2013-03-27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贯流风轮及具有这种贯流风轮的空调器 |
CN203500069U (zh) * | 2013-09-04 | 2014-03-26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送风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21190A (zh) | 2015-03-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531125B (zh) | 车辆用空调装置 | |
WO2014002392A1 (ja) | 遠心式多翼送風機 | |
CN104421189B (zh) | 送风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 | |
CN102536899B (zh) | 轴流式风扇以及空调的室外单元 | |
CN209689056U (zh) | 空调器 | |
CN104421190B (zh) | 送风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 | |
EP2000338A1 (en) | Water discharge structure of vehicl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 |
CN104334974B (zh) | 空调室外机 | |
CN209726459U (zh) | 一种空调扇用冷暖离心风道 | |
CN105416003B (zh) | 应用混流式轴流风扇的房车空调 | |
JP2019081460A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CN105201912B (zh) | 立式室内机 | |
CN105189158A (zh) | 车辆用空调装置 | |
CN209689027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3476757U (zh) | 送风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 | |
JP6269432B2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US20160298870A1 (en) | Air conditioner and duct configuration thereof | |
CN203500069U (zh) | 送风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 | |
US10137756B2 (en) | Rotary door for ventilation apparatus and ventilation apparatus having the rotary door | |
JP2016196209A (ja) | 車両用空調ユニット | |
CN106765575A (zh) | 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 |
CN109855182A (zh) | 一种双向贯流风机及空调 | |
JP2015128938A (ja) | 車両用送風機および車両用空調装置 | |
CN108340749A (zh) |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7939727A (zh) | 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