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398501A - 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98501A
CN104398501A CN201410715412.3A CN201410715412A CN104398501A CN 104398501 A CN104398501 A CN 104398501A CN 201410715412 A CN201410715412 A CN 201410715412A CN 104398501 A CN104398501 A CN 1043985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veratrol
taxane
polymer
composition
polymer micel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154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98501B (zh
Inventor
乔明曦
郭雄
陈大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71541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985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98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985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985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985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 A61K31/337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having four-membered rings, e.g. tax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045Hydroxy compounds, e.g. alcohols; Salts thereof, e.g. alcoholates
    • A61K31/05Phen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14Particulate form, e.g. powders, Processes for size reducing of pure drugs or the resulting products, Pure drug nanoparticles
    • A61K9/19Particulate form, e.g. powders, Processes for size reducing of pure drugs or the resulting products, Pure drug nanoparticles lyophilised, i.e. freeze-dried, solutions or dispers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48Preparations in capsules, e.g. of gelatin, of chocolate
    • A61K9/50Microcapsules having a gas, liquid or semi-solid filling; Solid microparticles or pellets surrounded by a distinct coating layer, e.g. coated microspheres, coated drug crystals
    • A61K9/51Nanocapsules; Nanopartic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组合物包含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和活性成分,其中,所述活性成分为紫杉烷和诱导肿瘤干细胞凋亡促进剂白藜芦醇。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可在肿瘤组织内蓄积,同步杀伤普通肿瘤细胞和肿瘤干细胞,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并减少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几率。

Description

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导致人类死亡的首要疾病。以紫杉醇和多烯紫杉醇为代表的抗肿瘤药物,是广泛应用于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但是,紫杉烷抗癌剂如紫杉醇、多烯紫杉醇在水中溶解度非常低,通常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增溶。紫杉醇注射剂泰素(Taxol)是将药物溶于聚氧乙烯蓖麻油与无水乙醇(1:1)的混合溶媒中。多烯紫杉醇注射剂泰索帝(Taxotere)是将药物溶解于表面活性剂吐温-80中(40g/L),然后分装,临床使用前再以13%乙醇水溶液稀释和5%葡萄糖溶液稀释。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蓖麻油在体内降解时释放组胺,可导致严重过敏反应和骨髓抑制等副作用,表面活性剂吐温-80具有溶血性且黏性大,注射后亦会产生明显的过敏反应。
尽管紫杉烷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一线药物,其抗肿瘤效果也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是,众所周知,肿瘤化疗的治愈率极低,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化学治疗后的肿瘤复发。一旦出现肿瘤复发,目前的临床治疗手段基本不会产生任何治疗效果。最近的研究表明,肿瘤组织中的细胞存在异质性,包括普通肿瘤细胞和少量的肿瘤干细胞。包括紫杉烷在内的常规化疗药物只能够杀伤普通的肿瘤细胞,而对肿瘤干细胞并没有杀伤能力。在化疗结束后,由于肿瘤干细胞的存在,导致了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因此,肿瘤干细胞被认为是肿瘤产生增殖、复发和转移的主要原因。由于肿瘤干细胞对普通的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没有响应,目前临床上缺乏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治疗策略。
白藜芦醇是从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多酚类物质,研究表明,其可以诱导肿瘤干细胞凋亡,白藜芦醇可以通过活化P53基因,造成蛋白酶体依赖的细胞因子降解,诱导肿瘤干细胞产生凋亡。但是,白藜芦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不易制成静脉注射剂,需要选择合适的辅料对其增溶,满足临床需求。
另一方面,联合使用白藜芦醇和紫杉烷具有协同作用,可以降低紫杉烷的用药剂量,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增加肿瘤的治疗效果。
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同时包含紫杉烷和肿瘤干细胞凋亡促进剂白藜芦醇,也没有出现利用二种药物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胶束组合物。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和活性成分,其中,所述活性成分为紫杉烷和肿瘤干细胞凋亡促进剂,所述肿瘤干细胞凋亡促进剂为白藜芦醇。
本发明还旨在提供一种治疗易复发癌症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和活性成分,其中,所述活性成分为紫杉烷和肿瘤干细胞凋亡促进剂,所述肿瘤干细胞凋亡促进剂为白藜芦醇。
本发明所述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包括:
(1)同时包封于一个胶束内的紫杉烷和白藜芦醇的混合物;
(2)还可以是包封紫杉烷聚合物胶束和包封白藜芦醇聚合物胶束的混合物;
还可以是如上(1)和(2)的混合物。
其活性成分紫杉烷与白藜芦醇的质量比为:0.1-10:1,优选0.5-2:1,紫杉烷与白藜芦醇的总和占胶束组合物的0.1%-45wt%。
本发明所述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如下成分:
紫杉烷    0.2-30%;
白藜芦醇  0.2-20%;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50-99.6%。
其中所述的紫杉烷可以为紫杉醇、紫杉萜、7-乙酰基紫杉醇、t-乙酰基紫杉醇、10-去乙酰基紫杉醇、10-去乙酰基-7-表紫杉醇、7-木糖苷紫杉醇、10-去乙酰基-7-戊二酰基紫杉醇、7-N,N-二甲基甘氨酰紫杉醇、7-L-丙氨酰紫杉醇或者以上各项的混合物。特别地,可以是多烯紫杉醇或紫杉醇。所述紫杉烷可以是非结晶或结晶的。可以是脱水物或水合物。
所述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为包含亲水性嵌段(A)和疏水性嵌段(B)的聚合物,其中,亲水嵌段选自聚乙二醇和甲氧基聚乙二醇的一种或多种嵌段;疏水嵌段选自以下各项的一种或多种嵌段:聚乳酸﹑聚交酯﹑聚乳酸乙醇酸﹑聚乙醇酸交酯﹑聚扁桃酸﹑聚己酸内酯﹑聚对二氧杂环己酮﹑聚氨基酸﹑聚原酸酯﹑聚酐及以上各项的共聚物。
所述的亲水性嵌段数均分子量为500-20,000道尔顿,所述的疏水性嵌段数均分子量为500-20,000道尔顿,且亲水性嵌段在所述的嵌段共聚物总质量中所占的含量为20-80wt%。
所述白藜芦醇用于诱导肿瘤干细胞凋亡,可以是顺式或反式结构。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多酚类化合物,最早从白藜芦中提取,存在于树﹑花生﹑葡萄多种植物中,白藜芦醇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异构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包括紫杉烷﹑白藜芦醇和两种水难溶性药物进行增溶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聚合物胶束是纳米颗粒。特别地,所述胶束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200nm。
术语“易复发性癌症”在此是指由于抗癌剂如紫杉烷等不能杀灭肿瘤干细胞,导致使用抗癌剂化疗过后,肿瘤干细胞继续分化成为肿瘤细胞,造成已经得到控制的肿瘤复发或转移。所述癌症包括所有类型的癌症,例如:乳腺癌、卵巢癌、肺癌、前列腺癌、等等;没有任何限制。
术语“纳米颗粒”在此指具有纳米级粒度的颗粒,包括胶束结构的纳米颗粒。
用于描述“复合胶束”、“复合纳米粒”﹑“复合胶束和纳米粒”﹑或此类胶束的表述语“复合”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其中,紫杉烷和白藜芦醇一起被包封在一个胶束或纳米颗粒中。复合胶束或纳米颗粒可以通过将两种药物包封于胶束或纳米颗粒中而获得。
根据发明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包括包封有紫杉烷和白藜芦醇的混合胶束与复合胶束及二者的混合物。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胶束组合物包括包封在胶束中的活性成分紫杉烷和白藜芦醇,所述胶束由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组成。特别地所述组合物可以是复合胶束形式或者混合形式,如果是复合胶束形式,紫杉烷和白藜芦醇一起被包封在有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构成的同一胶束粒子中,而如果是混合形式,紫杉烷和白藜芦醇被包封在不同的胶束粒子中再进行混合。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组合物可以是下列物质的混合物:含有一起包封于同一胶束粒子中的紫杉烷和白藜芦醇的组合物;以及包封紫杉烷聚合物胶束或包封白藜芦醇聚合物胶束混合物的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抗癌剂组合物中,紫杉烷和白藜芦醇的质量比(紫杉烷质量:白藜芦醇的质量)可为0.1-10:1。优选0.5-2:1,在这一质量比范围内,紫杉烷作为抗癌剂治疗和预防肿瘤复发的效果是最优的。
在另一实施例中,基于组合物的总质量,紫杉烷和白藜芦醇的总含量可以为0.1-45wt%。由于紫杉烷和白藜芦醇被包封在聚合物胶束中,因此可包封在聚合物胶束核内的紫杉烷和白藜芦醇的含量受到限制。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组合物的总质量,紫杉烷的含量为0.2-30wt%,优选0.2-20%;而白藜芦醇的含量为0.2-15wt%,优选0.2-10%。
在一实施例中,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可以是A-B型的两嵌段共聚物,包括亲水性的A和疏水性的B。所述亲水性嵌段A可以是聚乙二醇,而疏水性的嵌段B可以是聚乳酸或其衍生物。
作为亲水性嵌段A的聚乙二醇可以选聚乙二醇或甲氧基聚乙二醇的一种或多种,但也不限于这些聚乙二醇。特别地,优选甲氧基聚乙二醇。
作为疏水嵌段B的聚乳酸或其衍生物可以是选自一下各项的一种或多种物质:聚乳酸﹑聚交酯﹑聚乙醇﹑聚乙醇酸交酯﹑聚扁桃酸﹑聚己酸内酯﹑聚对二氧杂环己酮﹑聚氨基酸﹑聚原酸酯﹑聚酐及以上各项的共聚物。优选地,所述聚乳酸或其衍生物可以是聚乳酸、聚交酯、聚乙醇酸交酯﹑聚扁桃酸﹑聚己酸内酯﹑聚对二氧杂环己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亲水嵌段的数均分子量为500-20,000道尔顿,优选1,000-10,000道尔顿。疏水嵌段B的数均分子量为500-10,000道尔顿。在另一实施例中,基于所述二嵌段共聚物的总重量,亲水嵌段A的含量可为20-80wt%,优选40%-70wt%.
所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组合物总质量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可为50-99.5%,优选50-90%。
复合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组合物(紫杉烷和白藜芦醇一起被包封于胶束中)在水中的粒度为10-180nm,冻干后可为固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胶束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含有作为活性成分的紫杉烷和白藜芦醇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a)将紫杉烷、白藜芦醇和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b)将有机溶剂与水性介质混合;(c)将溶液分装置玻璃容器中,冻干即得。
紫杉烷和白藜芦醇还可以分别与所述聚合物溶解在不同的有机溶剂中,从而制得含紫杉烷聚合物胶束和含白藜芦醇聚合物胶束,再将这两种胶束混合,制得混合胶束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胶束组合物可以是复合型的,也可以是混合型的,如果是复合型的,则紫杉烷和白藜芦醇一起被包封在聚合物胶束或纳米颗粒中,而如果是混合型的,则含有紫杉烷的聚合物胶束或纳米颗粒与含有白藜芦醇的聚合物胶束或纳米颗粒混合物在一起。优选地,上述两种类型的组合物可以按以下方法制备。
一种复合型抗癌剂聚合物胶束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紫杉烷和白藜芦醇一起作为活性成分被包封在所述胶束组合物中,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a)将紫杉烷、白藜芦醇和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乙醇、甲醇、丙醇、丁醇、戊醇、己醇、丙酮、乙腈、二氯甲烷、氯仿、甲基乙基酮和乙酸乙酯。
(b)将有机溶剂与水溶液混合,制得混合物,在该混合物中,紫杉烷、白藜芦醇和聚合物均匀混合;
(c)将溶液分装于玻璃容器中,冻干即得。
所述制备方法步骤(b)之后,还可包括以下步骤:
(d)对得到的胶束组合物进行灭菌和除热原;
在步骤(d)中,通过将溶液滤过杀菌过滤器来对所述水溶液进行杀菌。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b)中使用的水溶液可以是蒸馏水、生理盐水、或者冻干佐剂的水溶液。冻干佐剂可选自甘露醇、山梨醇、乳糖、海藻糖和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优选乳糖和海藻糖。
一种混合型抗癌剂聚合物胶束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胶束组合物包括含紫杉烷的聚合物胶束或纳米颗粒与含白藜芦醇的聚合物胶束或纳米颗粒的混合物,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紫杉烷、白藜芦醇分别和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乙醇、甲醇、丙醇丁醇、戊醇、己醇、丙酮、乙腈、二氯甲烷、氯仿、甲基乙基酮和乙酸乙酯;
(b)将分别得到的有机溶液与水溶液混合,制备含紫杉烷聚合物胶束和含白藜芦醇聚合物胶束,将不同胶束混合,制备混合型胶束组合物。
(c)将溶液分装于玻璃容器中,冻干即得。
所述制备方法还可包括位于步骤(c)之后的其它步骤:
(d)对得到的胶束组合物进行灭菌和除热原。
在步骤(b)中,使用的水溶液可以是蒸馏水、生理盐水、或者冻干佐剂的水溶液。冻干佐剂可选自甘露醇、山梨醇、乳糖、海藻糖和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优选乳糖和海藻糖。
在步骤(b)和(C)中也可分别将包含两种药物的有机溶液与水溶液混合,单独进行冻干,临用前将胶束混合。
本发明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可以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临床上可接受的制剂。如用于肠胃外给药的制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给药:舌下含服给药、直肠给药、经皮给药、静脉注射给药、肌肉注射给药、腹腔注射给药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用于静脉注射的等渗水溶液或悬浮液。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胶束组合物可被制成冻干制剂,且可在注射用水、5%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或类似物中复溶后,通过静脉的方式给药。
由于紫杉烷和白藜芦醇均难溶于水,因此需采用特定的技术和组合物进行增溶,以便进行静脉注射给药。通常的技术手段是用有机溶剂(乙醇)或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蓖麻油或聚山梨醇酯)对此类药物进行增溶。但是,由于在静脉注射给药时,上述两种表面活性剂会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因此需要谨慎使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没有明显副作用(如溶血和过敏反应)的聚合物组合物,即使以静脉注射方式进行给药也没有明显副作用产生。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包括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由于增强的渗透性和滞留性(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EPR)效应,所述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可以高浓度的沉积在肿瘤组织上。并且由于所述组合物中含有紫杉烷和肿瘤干细胞凋亡促进剂,因其对肿瘤干细胞的杀伤而表现出优秀的抗癌功效。此外,本发明的组合物不会产生由于使用聚氧乙烯蓖麻油而产生的溶血和过敏反应。通过联合使用白藜芦醇可以降低紫杉烷的使用剂量,减小毒性反应的发生,增强肿瘤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同时包载有多烯紫杉醇和白藜芦醇的聚合物胶束的粒径分布结果,用动态光散射法分析的所述聚合物胶束在水溶液的粒径分布图;
图2为同时包载有多烯紫杉醇和白藜芦醇的聚合物胶束稳定性测量结果,其中,多烯紫杉醇和白藜芦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测定;
图3为多烯紫杉醇和白藜芦醇载药胶束对MCF-7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图4为多烯紫杉醇和白藜芦醇载药胶束对MCF-7肿瘤干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图5为多烯紫杉醇和白藜芦醇载药胶束对MCF-7荷瘤小鼠的药效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含有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复合型抗癌剂胶束组合物的制备,其中多烯紫杉醇和白藜芦醇一起被包封在所述胶束组合物中。
制备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复合型抗癌剂组合物,该抗癌剂组合物包括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交酯(mPEG-PDLLA)、聚乙二醇-聚天冬氨酸(PEG-PASP)、聚乙二醇-聚丙交酯乙交酯(mPEG-PLGA)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紫杉烷和白藜芦醇一起被包封于聚合物胶束粒子中。
将表1中的物质溶解于15.0ml的丙醇中,然后与水混合,在该混合液中,多烯紫杉醇、白藜芦醇和mPEG-PDLLA聚合物(单甲氧基聚乙二醇重均分子量2000,聚交酯重均分子量2000,mPEG2000-PLA2000)均匀混合。称取乳糖500mg溶解于10ml注射用水。将丙醇和水在搅拌条件下混合均匀,溶液经0.22微米滤膜除菌过滤,灭菌后分装于洁净的西林瓶中。将西林瓶置于,-30℃-50℃条件下冷冻,冻干后,经充氮、加塞、轧盖,即得。
【表1】
【实施例2】同时包封有多烯紫杉醇和白藜芦醇的复合型聚合物纳米粒组合物的制备。
将表2中的物质溶解于20ml戊醇中,然后与水混合,在该混合液中,多烯紫杉醇、白藜芦醇和mPEG-PDLLA聚合物(单甲氧基聚乙二醇重均分子量2000,聚交酯重均分子量6000,MPEG2000-PLA6000)均匀混合。称取海藻糖500mg溶解于10ml注射用水。将丙醇和水在搅拌条件下混合均匀,溶液经0.22微米滤膜除菌过滤,灭菌后分装于洁净的西林瓶中。将西林瓶置于,-30℃-50℃条件下冷冻,冻干后,经充氮、加塞、轧盖,即得。
【表2】
【实施例3】混合型抗癌剂胶束组合物的制备,所述胶束组合物包括包封多烯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和包封含白藜芦醇聚合物胶束。分别制备包封有多烯紫杉醇和白藜芦醇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后,将这两种胶束组合物混合,以制备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胶束组合物。
a)包封白藜芦醇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制备
称取白藜芦醇10.0mg和mPEG-PDLLA聚合物(单甲氧基聚乙二醇重均分子量2000,聚交酯重均分子量2000,mPEG2000-PLA2000)100mg,溶解于20ml丁醇中,然后与水混合,在该混合液中,白藜芦醇和mPEG-PDLLA聚合物(单甲氧基聚乙二醇重均分子量2000,聚交酯重均分子量2000,mPEG2000-PLA2000)均匀混合,减压除去有机溶剂。
b)包封多烯紫杉醇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称取多烯紫杉醇10.0mg和mPEG-PDLLA聚合物(单甲氧基聚乙二醇重均分子量2000,聚交酯重均分子量2000,MPEG2000-PLA2000)100mg,溶解于20ml丁醇中,然后与水混合,在该混合液中,多烯紫杉醇和mPEG-PDLLA聚合物(单甲氧基聚乙二醇重均分子量2000,聚交酯重均分子量2000,MPEG2000-PLA2000)均匀混合,减压除去有机溶剂。
c)混合型聚合物胶束组合物的制备
将上述两溶液混合。称取海藻糖500mg溶解于溶液中,溶液经0.22微米滤膜除菌过滤,灭菌后分装于洁净的西林瓶中。将西林瓶置于,-30℃-50℃条件下冷冻,冻干后,经充氮、加塞、轧盖,即得。
d)混合型聚合物胶束组合物的制备
采用步骤a)和步骤和步骤b)分别制备包载白藜芦醇聚合物胶束组合物的冻干产物和多烯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组合物的冻干产物,将冻干产物在水性介质中复溶,再进行混合。
测量制得的组合物粒径。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测试例1】同时包封有多烯紫杉醇和白藜芦醇的复合型胶束的粒度。
将实施例1和2中制备的组合物在生理盐水中复溶,制得用于粒度测定的样本。用粒度分析仪来测定稀释过的组合物溶液粒度。结果见表5。典型的粒径分布图如图1所示。由图可见,载药胶束的粒径分布范围较窄,多分散指数小于0.1。
样品 粒径(nm)
组合物1 20-30
组合物2 17-28
组合物3 16-30
组合物4 22-34
组合物5 20-30
组合物6 22-34
组合物7 20-30
【测定例2】同时包封多烯紫杉醇和白藜芦醇胶束的稳定性
将测试例1中稀释过的组合物4在室温下放置24小时,以评估溶液的稳定性。在测试时间段内,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量多烯紫杉醇和白藜芦醇的包封率。结果如图2所示,具体的HPLC条件如下:
如图2所示,紫杉醇和白藜芦醇的浓度保持在98%以上,这表明两种药物的泄露率在2%之内。
【测试例3】联合多烯紫杉醇和白藜芦醇对MCF-7的细胞毒作用。
精密称取多烯紫杉醇和白藜芦醇,分别溶于少量DMSO,用DMEM培养液稀释多烯紫杉醇至20.0μg/mL浓度;稀释白藜芦醇至10.0、20.0、40.0、80.0μg/mL系列浓度。将多烯紫杉醇和白藜芦醇等体积混合,配制成浓度比分别为2:1﹑1:1﹑1:2、1:4的系列药物混合溶液。(所测药物的浓度应在如上浓度范围内)取MCF-7细胞单细胞悬液以每孔200μL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7×103个细胞)。培养24h待细胞贴壁,吸尽培养液,加入不同种类不同浓度供试品溶液,并设调零组、对照组(细胞培养液),每组设5个复孔。分别培养48h后,每孔加入5mg·mL-1MTT的PBS溶液20μL,继续培养4h,弃去培养液,每孔加入150μL二甲基亚砜,震荡约10min至沉淀完全溶解,测定各组分,各比例单独和联合作于MCF-7细胞48小时在490nm处的光密度值(OD值)。
当CDI<1时,表现为协同作用,当CDI<0.7时表现为明显协同作用;当CDI=1时表现为相加作用,当CDI>1时,则表现为拮抗作用。图3的a为多烯紫杉醇和白藜芦醇联合对MCF-7的抑制作用,图3的b为两药不同比例的联合作用指数,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多烯紫杉醇和白藜芦醇的浓度比在1:0.1-1:10范围内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
【测试例4】联合多烯紫杉醇和白藜芦醇对MCF-7干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MCF-7干细胞的培养
MCF-7细胞胰酶消化后,用DMEM-F12培养液吹打后,以30,000个/mL密度置于培养瓶中孵育。在这种培养条件下,MCF-7细胞会逐渐死亡,而MCF-7肿瘤干细胞可以存活,并且非贴壁生产成球形细胞簇,称为乳腺球。1000rpm离心5min可以收集乳腺球,这种培养方法称为无血清培养法。
加MCF-7干细胞10,000个/孔,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溶液,并设调零组、对照组(细胞培养液),每孔设5个复孔。然后培养48小时后,加入CellTiter96Aqueous试剂,在490nm处用酶标仪测定OD值,计算细胞存活率。
从图4可以看出,白藜芦醇对肿瘤干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大,诱导凋亡的效果更加明显。说明白藜芦醇可以诱导MCF-7肿瘤细胞凋亡。
【测试例5】多烯紫杉醇和白藜芦醇载药胶束对MCF-7荷瘤小鼠的药效作用
检测实施例中8-10组合物的抗癌活性
将储存在液氮中的MCF-7细胞用含10%FBS的DMEM培养液培养,临用前,用胰酶消化,1000rpm离心4min,取出上清液,将细胞重悬于0.9%的生理盐水中,调整细胞浓度至5×106细胞/200μL,然后用1mL注射器将细胞悬液按照每只裸鼠200μL液体体积接种至裸鼠右侧腋下。当肿瘤长到50mm3时开始给药,并将给药那天记为0天,将裸鼠分为5组,在第0天,第3天和第6天,分别以35mg/kg多烯紫杉醇、35mg/kg白藜芦醇的剂量,通过尾静脉进行给以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合物8(白藜芦醇胶束组合物)、组合物9(多烯紫杉醇胶束组合物)和组合物10(白藜芦醇/多烯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组合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测量肿瘤体积。按公式1来计算肿瘤体积。
公式1
肿瘤体积(TV)=(W2×L)/2(其中,L为长轴,W为短轴)
为了确认试验的有效性,每次治疗使用至少4只裸鼠,每一组使用至少4个肿瘤。在治疗的起始点,肿瘤的尺寸是:体积为50mm3。如果最后一次给药2周内动物死去,则认为是中毒死亡,需要从评估中剔除。3只动物中有超过一只死亡的组,或者包括体重下降超过15%、且没有彻底恢复的组,被认为没有抗癌活性。结果如图5所示。
从图5中可以看出,给予白藜芦醇胶束组合物(组合物8)与对照组相比,对癌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如多烯紫杉醇的胶束组(组合物9)明显(P<0.05)。特别地,用混合型聚合物胶束组合物(组合物10)治疗组与用含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组合物组(组合物9)治疗的组相比(P<0.05),前者表现出更好的对癌细胞生长的抑制活性。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包含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和活性成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为紫杉烷和肿瘤干细胞凋亡促进剂白藜芦醇。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包括同时包封于胶束内的紫杉烷和白藜芦醇,或包封紫杉烷聚合物胶束和包封白藜芦醇聚合物胶束的混合物,或包封于一个胶束内的紫杉烷和白藜芦醇的组合物与包封紫杉烷聚合物胶束和包封白藜芦醇聚合物胶束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 或2所述的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杉烷选自紫杉醇、多烯紫杉醇、7-乙酰基紫杉醇、t-乙酰基紫杉醇、10-去乙酰基紫杉醇、10-去乙酰基-7-表紫杉醇、7-木糖苷紫杉醇、10-去乙酰基-7-戊二酰基紫杉醇、7-N,N-二甲基甘氨酰紫杉醇、7-L-丙氨酰紫杉醇或以上各项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何一项所述的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为包含亲水性嵌段和疏水性嵌段的聚合物,其中,亲水嵌段选自聚乙二醇和甲氧基聚乙二醇的一种或多种嵌段;疏水嵌段选自以下各项的一种或多种嵌段:聚乳酸﹑聚交酯﹑聚乳酸乙醇酸﹑聚乙醇酸交酯﹑聚扁桃酸﹑聚己酸内酯﹑聚对二氧杂环己酮﹑聚氨基酸﹑聚原酸酯﹑聚酐及以上各项的共聚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其特征在在于:所述的亲水性嵌段数均分子量为500-20,000道尔顿,所述的疏水性嵌段数均分子量为500-20,000道尔顿,且亲水性嵌段在所述的嵌段共聚物总质量中所占的含量为20-80wt%。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紫杉烷与白藜芦醇的质量比为0.1-10:1。
7.根据权利要求1 或2所述的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紫杉烷和白藜芦醇总和占所述的胶束组合物总质量为0.1-45wt%。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束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
0.2-30wt%的紫杉烷
0.2-20wt%的白藜芦醇
50-99.6wt%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9.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紫杉烷、白藜芦醇和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2)将有机溶剂与水混合,搅拌混合均匀后冻干;
(1)紫杉烷、白藜芦醇分别和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2)将得到的含紫杉烷的有机溶剂和含白藜芦醇的有机溶剂分别与水混合,搅拌混合均匀后冻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聚合物胶束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丙醇、丁醇、戊醇、己醇、丙酮、乙腈、二氯甲烷、氯仿、甲基乙基酮或乙酸乙酯的至少一种。
CN201410715412.3A 2014-11-28 2014-11-28 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3985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15412.3A CN104398501B (zh) 2014-11-28 2014-11-28 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15412.3A CN104398501B (zh) 2014-11-28 2014-11-28 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98501A true CN104398501A (zh) 2015-03-11
CN104398501B CN104398501B (zh) 2017-10-20

Family

ID=52636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15412.3A Active CN104398501B (zh) 2014-11-28 2014-11-28 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9850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2459A (zh) * 2015-09-24 2016-01-13 沈阳药科大学 一种复溶自组装的水难溶性药物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8027A (zh) * 2011-04-22 2011-10-19 上海谊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包载难溶性抗肿瘤药物的聚合物胶束冻干制剂
CN102641246A (zh) * 2012-03-19 2012-08-22 南京维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肿瘤的双药纳米载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06539A (zh) * 2012-12-14 2013-04-03 沈阳药科大学 一种聚合物胶束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42481A (zh) * 2011-12-06 2013-06-12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克服肿瘤耐药性的载药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8027A (zh) * 2011-04-22 2011-10-19 上海谊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包载难溶性抗肿瘤药物的聚合物胶束冻干制剂
CN103142481A (zh) * 2011-12-06 2013-06-12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克服肿瘤耐药性的载药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641246A (zh) * 2012-03-19 2012-08-22 南京维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肿瘤的双药纳米载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06539A (zh) * 2012-12-14 2013-04-03 沈阳药科大学 一种聚合物胶束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2459A (zh) * 2015-09-24 2016-01-13 沈阳药科大学 一种复溶自组装的水难溶性药物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2459B (zh) * 2015-09-24 2018-10-16 沈阳药科大学 一种复溶自组装的水难溶性药物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98501B (zh) 2017-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7239541B2 (en) Use of polymeric excipients for lyophilization or freezing of particles
JP4644364B2 (ja) エポシロン組成物
AU2021203752B2 (en) High surface-area lyophilize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arsenic for oral administration in patients
CN109771663B (zh) 一种酸响应性抗癌纳米药物的制备及应用
CN102232933A (zh) 具有肿瘤靶向性的白蛋白纳米冻干粉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Na et al. Combination antitumor effects of micelle-loaded anticancer drugs in a CT-26 murine colorectal carcinoma model
CN104398501B (zh) 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U2013377404B2 (en) Composition of cabazitaxel and sulfobutylether beta-cyclodextrin
CN107693487B (zh) 一种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复方胶束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4840968A (zh) 甲基聚乙二醇2000-b-聚D,L-乳酸1000-1500嵌段共聚物载多烯紫杉醇纳米胶束制剂
Olbrich A LOCALIZED CONTROLLED DELIVERY SYSTEM UTILIZING A BLOCK COPOLYMER TO IMPROVE THE CURRENT PARADIGM OF CHEMOTHERAP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