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006539A - 一种聚合物胶束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合物胶束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6539A
CN103006539A CN201210542153XA CN201210542153A CN103006539A CN 103006539 A CN103006539 A CN 103006539A CN 201210542153X A CN201210542153X A CN 201210542153XA CN 201210542153 A CN201210542153 A CN 201210542153A CN 103006539 A CN103006539 A CN 1030065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
pluronic
drug
derivatives
tum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4215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06539B (zh
Inventor
乔明曦
陈大为
朱嘉
程亮
赵秀丽
胡海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54215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065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06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65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065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65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包载疏水抗肿瘤药物和多药耐药逆转剂普朗尼克的聚合物纳米胶束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聚合物纳米胶束组合物包含聚乙二醇-聚酯嵌段共聚物(或其衍生物)、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普朗尼克和抗肿瘤药物。本发明的功能化抗肿瘤药物纳米胶束能够有效逆转肿瘤的多药耐药现象,达到靶向高效治疗肿瘤的目的,比普通抗肿瘤药物聚合物胶束剂型有更大的优越性。

Description

一种聚合物胶束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包载抗肿瘤药物和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具有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特点。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导致人类死亡的首要疾病。目前,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仍然以化疗为主,然而大部分抗肿瘤药物的水溶性极差,给其制剂的开发和临床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例如,上市的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的制剂中均加入了大量的表面活性剂增加药物的溶解度。紫杉醇注射剂泰素(Taxol)是将药物溶于聚氧乙烯蓖麻油与无水乙醇(1:1)的混合溶媒中。多西紫杉醇注射剂泰索帝(Taxotere)是将药物溶解于表面活性剂吐温-80中(40 g/L),然后分装,临床使用前再以13%乙醇水溶液稀释和5%葡萄糖溶液稀释。
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蓖麻油在体内降解时释放组胺,可导致严重过敏反应和骨髓抑制等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为防止过敏反应,临床上使用紫杉醇注射液前必须注射皮质甾体激素和或抗组织胺类药物。即便如此,大量患者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此外,聚氧乙烯蓖麻油可溶解输液器中的增塑剂二乙烯己基邻苯二甲酸盐,引起毒性反应,并可引起制剂在与稀释剂(如生理盐水)混合时紫杉醇析出沉淀。表面活性剂吐温-80具有溶血性且黏性大,注射后亦会产生明显的过敏反应。基于上述原因,抗肿瘤药物紫杉醇和多烯紫杉醇制剂的临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
此外,多数抗肿瘤药物对多种类型的复发肿瘤治疗表现不佳,呈现明显的多药耐药现象。肿瘤多药耐药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肿瘤细胞ABC转运蛋白家族的过度表达(尤其是P-糖蛋白),使得抗肿瘤药物被耐药肿瘤细胞外排,降低了肿瘤细胞内的药物浓度,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佳。肿瘤化疗过程中产生的多药耐药现象已经成为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开发能够克服抗肿瘤药物的疏水性和肿瘤多药耐药性的制剂已经成为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难题。
聚合物胶束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针对难溶性药物的载药系统,其具有核-壳状结构,其中核为疏水性部分,可作为难溶性药物的贮库,壳为亲水性部分,可使胶束结构稳定存在。此外,聚合物胶束的亲水外壳可使其在体内避免网状内皮系统(RES)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MPS)的清除,赋予聚合物胶束的长循环性能。低粒径(一般小于100nm)的胶束可借助于增强的血管渗透和滞留效应(EPR效应)更容易在肿瘤部位富集,对肿瘤具有靶向作用。聚合物胶束作为难溶性药物的输送载体,在稳定性和靶向性上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与常用的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蓖麻油和吐温-80)相比,聚合物胶束应用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好的载体,安全性更高。
中国专利CN 1214818C公开了一种两亲性聚乙二醇-聚酯嵌段共聚物胶束,其中,疏水性聚酯嵌段选自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乳酸-乙醇酸)、聚(ε-己内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亲水性嵌段是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亲水嵌段与疏水嵌段的质量比大于1:1.02。此类聚合物胶束可作为紫杉醇的载体,有效增加紫杉醇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紫杉醇聚合物胶束中的含量低于30%,包载紫杉醇的共聚物胶束水溶液稳定性较差,72小时药物的泄露可达30%。
中国专利CN 1296097C公开了一种结构类似的两亲性聚乙二醇-聚酯嵌段共聚物胶束,其中,疏水性聚酯嵌段选自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乳酸-乙醇酸),亲水性嵌段是聚乙二醇,与CN 1214818C专利公开的聚乙二醇-聚酯嵌段共聚物不同之处在于共聚物中亲水嵌段与疏水嵌段的质量比小于1:1。专利通过增加聚乙二醇-聚酯嵌段共聚物中疏水聚酯嵌段的分子量,试图获得相对稳定的胶束载药系统,但其稳定性依然不好。中国专利CN 100589843C公开了一种混合聚合物胶束给药系统,该系统通过加入磷脂由和聚乙二醇-聚酯嵌段共聚物组成混合胶束,增加聚合物胶束的稳定性。
目前,研究者们采用各种聚合物胶束载体来提高疏水性抗肿瘤药物在水性介质中的溶解度,并增加胶束给药系统的稳定性。但是,具备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功能的聚乙二醇-聚酯类聚合物胶束给药系统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专利意外的发现将聚乙二醇-聚酯类共聚物(或其衍生物)与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普朗尼克聚合物和抗肿瘤药物混合,可制备成包裹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普朗尼克和抗肿瘤药物的胶束给药系统,具有显著地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功能。上述具备逆转肿瘤多药耐药功能的聚乙二醇-聚酯类胶束给药系统尚未见任何报道。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类抗肿瘤药物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及制备方法,该组合物具有明显的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功能,且稳定性好。
本发明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乙二醇-聚酯嵌段共聚物(或其衍生物)、普朗尼克聚合物和抗肿瘤药物所组成,具有核-壳状结构,其中核为疏水性部分,可作为难溶性药物的贮库,壳为亲水性部分,可使胶束结构稳定存在,构成胶束亲水区包括但不限于聚乙二醇(PEG)、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及其衍生物,构成胶束疏水区包括但不限于聚氧丙烯、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乳酸乙醇酸、聚(e-己内酯)及其衍生物。其中,聚乙二醇-聚酯嵌段共聚物属于现有技术,包括但不局限于二嵌段共聚物和三嵌段共聚物。优选的两亲性聚乙二醇-聚酯共聚物是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mPEG-PDLLA)与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PLLLA-PEG-PDLLA)。
嵌段共聚物结构如下: 
两嵌段型:
Figure 386624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R1是C1-20烷基,优选为C1-5烷基;
          R2是氢或甲基;
          m是大于2的整数,优选10-3000;
          n,i和j是大于2的整数,优选2-2000;
三嵌段型:
Figure 241447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R是氢或甲基;
          R3和R4是各自独立的氢或甲基;
          m,n和j如上所述;
          x和y是大于2的整数。
 
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普朗尼克包括但不局限于普朗尼克L61(Ploronic L61)、普朗尼克P85 (Ploronic P85)、普朗尼克P105(Ploronic P105)、普朗尼克F68(Ploronic F68)和普朗尼克F127(Ploronic F127)优选的普朗尼克聚合物是普朗尼克P85、普朗尼克P105、普朗尼克F127和普朗尼克L61。
本发明的包载抗肿瘤药物和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其中的两亲性聚乙二醇-聚酯嵌段共聚物或其混合物与普朗尼克聚合物或其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00/0.01-1/100,优选为100/0.1-100/30。
本发明的包载抗肿瘤药物和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其中亲水区聚乙二醇衍生物和聚氧乙烯衍生物是指对聚合物的亲水嵌段末端采用对某些器官、组织、细胞、细胞器有特异亲和性的分子化学修饰得到的衍生物,包括具有组织或细胞特异性的蛋白质或多肽、抗体、生长因子、维生素及其类似物(如叶酸、生物素等)、多糖、糖肽或糖蛋白、激素、辅助因子以及其他对肿瘤细胞有特异亲和力的某些分子,优选抗体、生长因子和维生素及其类似物。
本发明的包载抗肿瘤药物和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其中疏水区生物可降解聚酯衍生物是指对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酯共聚物的疏水嵌段末端采用某些具有反应活性的化学物质进行修饰得到的衍生物,包括胆固醇、脱氧胆酸、短链饱和烷烃等,优选胆固醇和脱氧胆酸。
本发明的包载抗肿瘤药物和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抗肿瘤药物包括紫杉烷类、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氨甲碟呤、替尼泊甙、喜树碱类等抗癌药,优选为紫杉烷类、阿霉素类、依托泊苷类等抗癌药物。
本发明的包载抗肿瘤药物和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溶剂挥发法、冻干法、成膜复溶分散法、透析法和溶解法,优选溶剂挥发法、冻干法和成膜复溶分散法。
溶剂挥发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药物和权利要求1中的聚合物混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
(2)将水滴加至有机溶剂中,或是将有机溶剂滴加至水中;
(3)挥去有机溶剂,得均匀澄清的胶束。
冻干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药物和权利要求1中的聚合物混合物溶于溶剂中;
(2)加入适量冻干保护剂,经过冷冻干燥去除水分,得干燥的包载疏水抗肿瘤药物的聚合物胶束;
(3)将制得的冻干胶束按需要量加水,水合振荡后,复原成胶束溶液。
成膜复溶分散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药物和权利要求1中的聚合物混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
(2)将以上混合物在真空中旋转挥干,得聚合物与药物的混合物薄膜;
(3)加入适量去离子水,复溶即得均匀澄清的胶束溶液。
   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可通过高压乳匀、高速均质或超声等工艺减小胶束的粒径和粒径分布。该聚合物胶束组合物亦可经一定制剂工艺,如冷冻干燥、喷雾干燥、减压蒸发等进一步制备成适宜制剂,如注射剂、口服制剂等。
本发明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创新点是:胶束组合物能有效克服肿瘤的多药耐药现象且稳定性好。胶束组合物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功能可通过对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r)的抑制作用和动物体内耐药性乳腺癌移植瘤实验结果得到证明。胶束组合物的稳定性可通过胶束粒径和药物含量的测定结果得到证明。
计算公式:
Figure 208135DEST_PATH_IMAGE003
附图说明
图1为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的1H-NMR图谱(溶剂:CDCL3,内标:TMS)(实施例1)。
图2为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的GPC图谱。(柱:Styragel HR(Waters,U.S.A)),流速:1ml/min,洗脱剂:四氢呋喃)。Mw=4482,Mn=4085,多分散性1.097(实施例1)。
图3为包裹不同比例普朗尼克紫杉醇胶束粒径分布图(实施例6)。
图4包裹不同型号普朗尼克紫杉醇胶束粒径分布图(实施例6)。
图5为分别包载有紫杉醇与替尼泊甙的胶束制剂的累积释放曲线(实施例8)。
图6为包裹不同比例和型号普朗尼克紫杉醇制剂的累积释放曲线(实施例9)。
图7为紫杉醇胶束(mPEG2000-PDLLA1750/P85 10:3)复溶后室温放置的含量与胶束粒径变化(实施例10)。
图8为成膜复溶分散法制备的包裹不同普朗尼克比例和型号的紫杉醇胶束室温放置粒径变化(实施例11)。
图9胶束溶液、冻干品及复溶后产品外观(实施例11)。
图10 A为不同紫杉醇制剂对MCF-7敏感细胞的细胞毒和MCF-7耐药;B 为不同紫杉醇制剂对MCF-7耐药细胞的细胞毒。
图11A为不同紫杉醇胶束给药后对移植瘤模型的治疗效果;B为不同紫杉醇胶束给药期间裸鼠的体重变化(实施例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为本专利的实施实例,但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专利的权利范围。
实施例1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段共聚物(mPEG2000-PDLLA2482)的合成
取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w 2000)4g,置于120℃下真空干燥3小时,加入6g丙交酯单体和5μl异辛酸亚锡(相当于单体总量的0.063%)于聚合管里,抽真空30分钟,封管,于140℃下聚合6小时。将聚合完毕的产物溶解于20ml的二氯甲烷中,滴入预冷的过量乙醚中,在-20℃下使产物沉淀。将沉淀过滤,并用乙醚洗涤。重复操作3次,然后将滤渣室温减压干燥48小时,得到纯度较高的嵌段共聚物mPEG-PDLLA(产率约为78%)。核磁共振结果见图1,聚合物的凝胶渗透色谱结果见图2。
实施例2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段共聚物(mPEG5000-PDLLA3034)的合成
取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w 5000)3g,置于120℃下真空干燥3小时,加入7g丙交酯单体和5μl异辛酸亚锡(相当于单体总量的0.063%)于聚合管里,抽真空30分钟,封管,于140℃下聚合6小时。将聚合完毕的产物溶解于20ml的二氯甲烷中,滴入预冷的过量乙醚中,在-20℃下使产物沉淀。将沉淀过滤,并用乙醚洗涤。重复操作3次,然后将滤渣室温减压干燥48小时,得到纯度较高的嵌段共聚物mPEG-PDLLA(产率约为88%)。
mPEG2000/5000-PDLLA嵌段共聚物结构如下:
Figure 541027DEST_PATH_IMAGE004
实施例3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PDLLA550-PEG2000-PDLLA550)的合成
取聚乙二醇(Mw 2000)6g,置于120℃下真空干燥3小时,加入4g丙交酯单体,5μl异辛酸亚锡(相当于单体总量的0.063%)于聚合管里,抽真空30分钟,封管,于140℃下聚合6小时。将聚合完毕的产物溶解于20ml的二氯甲烷中,滴入预冷的过量乙醚中,在-20℃下使产物沉淀。将沉淀过滤,并用乙醚洗涤。重复操作3次,然后将滤渣室温减压干燥48小时,得到嵌段共聚物PDLLA-PEG-PDLLA(产率约为85%)。
实施例4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PDLLA750-PEG5000-PDLLA750)的合成
   取聚乙二醇(Mw 5000)5g,置于120℃下真空干燥3小时,加入5g丙交酯单体,5μl异辛酸亚锡(相当于单体总量的0.063%)于聚合管里,抽真空30分钟,封管,于140℃下聚合6小时。将聚合完毕的产物溶解于20ml的二氯甲烷中,滴入预冷的过量乙醚中,在-20℃下使产物沉淀。将沉淀过滤,并用乙醚洗涤。重复操作3次,然后将滤渣室温减压干燥48小时,得到嵌段共聚物PDLLA-PEG-PDLLA(产率约为93%)。
PDLLA-PEG2000/5000-PDLLA嵌段共聚物结构如下: 
Figure 536491DEST_PATH_IMAGE005
实施例5: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乙醇酸)嵌段共聚物(mPEG2000-PLGA3200)的合成
     取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w 2000)4g,置于120℃下真空干燥3小时,加入4.8g丙交酯与1.2g乙交酯单体和5μl异辛酸亚锡(相当于单体总量的0.063%)于聚合管里,抽真空30分钟,封管,于140℃下聚合6小时。将聚合完毕的产物溶解于20ml的二氯甲烷中,滴入预冷的过量乙醚中,在-20℃下使产物沉淀。将沉淀过滤,并用乙醚洗涤。重复操作3次,然后将滤渣室温减压干燥48小时,得到嵌段共聚物mPEG-PLGA(产率约为70%)。
mPEG-PLGA嵌段共聚物的结构如下:
Figure 296636DEST_PATH_IMAGE006
实施例6:包载紫杉醇的聚合物胶束载体的制备
(1)溶解法
    ①取实施例1中合成的聚合物(mPEG2000-PDLLA2482)10mg,普朗尼克聚合物(Pluronic P85)3mg,紫杉醇5mg,溶解于0.9%氯化钠注射液(3ml)中,超声波处理20分钟,再搅拌4小时,通过0.22μm滤膜,即得并澄清略带乳光的混合聚合物胶束溶液。紫杉醇的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色谱柱:Diamonsil C18(钻石) 5μ 200×4.6mm  流动相:乙腈/水=55:45(v/v))。胶束载体对紫杉醇的包封率和载药量按公式计算,结果见表1。
②步骤与①相同,不同的是取实施例2中合成的聚合物(mPEG5000-PDLLA3034)10mg,普朗尼克聚合物(Pluronic P105)3mg,紫杉醇5mg。
③步骤与①相同,不同的是取实施例3中合成的聚合物(PDLLA550-PEG2000-PDLLA550)10mg,普朗尼克聚合物(Pluronic L61)3mg,紫杉醇5mg。
④步骤与①相同,不同的是取实施例5中合成的聚合物(mPEG2000-PLGA3200)10mg,普朗尼克聚合物(Pluronic F127)3mg,紫杉醇5mg。
(2)溶剂挥发法
①取实施例1中合成的聚合物(mPEG2000-PDLLA1750)10mg,普朗尼克聚合物(Pluronic P85)3mg,紫杉醇5mg,溶解于乙腈(1ml)中,缓慢滴加入0.9%生理盐水中,搅拌,直至乙腈完全挥发,通过0.22μm滤膜,即得澄清并带有淡蓝色乳光的混合聚合物胶束溶液。胶束载体对紫杉醇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结果见表1。
②步骤与①相同,不同的是取实施例2中合成的聚合物(mPEG5000-PDLLA3034)10mg,普朗尼克聚合物(Pluronic P105)3mg,紫杉醇5mg。
③步骤与①相同,不同的是取实施例3中合成的聚合物(PDLLA550-PEG2000-PDLLA550)10mg,普朗尼克聚合物(Pluronic L61)3mg,紫杉醇5mg。
④步骤与①相同,不同的是取实施例5中合成的聚合物(mPEG2000-PLGA3200)10mg,普朗尼克聚合物(Pluronic F127)2mg,紫杉醇5mg。
(3)成膜复溶分散法
①取实施例1中合成的聚合物(mPEG2000-PDLLA2482)10mg,普朗尼克聚合物(Pluronic P85)3mg,紫杉醇5mg,溶解于乙腈(3ml)中,于50℃下真空旋转蒸发,形成均匀透明的药物聚合物基质,再加入0.9%氯化钠3ml,涡旋混合,通过0.22μm滤膜,即得澄清并带有淡蓝色乳光的混合聚合物胶束溶液。所得胶束制剂的粒径测定结果如图3、图4。胶束载体对紫杉醇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结果见表1。
②步骤与①相同,不同的是取实施例1中合成的聚合物(mPEG2000-PDLLA2482)10mg,普朗尼克聚合物(Pluronic P85)2mg,紫杉醇5mg。
③步骤与①相同,不同的是取实施例1中合成的聚合物(mPEG2000-PDLLA2482)10mg,普朗尼克聚合物(Pluronic P85)1mg,紫杉醇5mg。
④步骤与①相同,不同的是取实施例1中合成的聚合物(mPEG2000-PDLLA1750)10mg,普朗尼克聚合物(Pluronic L61)3mg,紫杉醇5mg。
⑤步骤与①相同,不同的是取实施例1中合成的聚合物(mPEG2000-PDLLA1750)10mg,普朗尼克聚合物(Pluronic F127)3mg,紫杉醇5mg。
⑥步骤与①相同,不同的是取实施例1中合成的聚合物(mPEG5000-PDLLA3034)10mg,普朗尼克聚合物(Pluronic L61)3mg,紫杉醇5mg。
⑦步骤与①相同,不同的是取实施例2中合成的聚合物(mPEG5000-PDLLA3034)10mg,普朗尼克聚合物(Pluronic P105)3mg,紫杉醇5mg。
⑧步骤与①相同,不同的是取实施例3中合成的聚合物(PDLLA550-PEG2000-PDLLA550)10mg,普朗尼克聚合物(Pluronic L61)3mg,紫杉醇5mg。
⑨步骤与①相同,不同的是取实施例5中合成的聚合物(mPEG2000-PLGA3200)10mg,普朗尼克聚合物(Pluronic F127)3mg,紫杉醇5mg。
(4)冻干法
①取实施例1中合成的聚合物(mPEG2000-PDLLA1750)10mg,普朗尼克聚合物(Pluronic P85)各2mg,紫杉醇5mg,溶解于乙醇(2ml)中,加入适量冻干保护剂,经过冷冻干燥去除溶剂,得干燥的包载疏水抗肿瘤药物的聚合物胶束,使用前将制得的冻干胶束按需要量加水,水合振荡后,复原成胶束。胶束载体对紫杉醇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结果见表1。
②步骤与①相同,不同的是取实施例2中合成的聚合物(mPEG5000-PDLLA3034)10mg,普朗尼克聚合物(Pluronic P85)3mg,紫杉醇5mg。
③步骤与①相同,不同的是取实施例3中合成的聚合物(PDLLA550-PEG2000-PDLLA550)10mg,普朗尼克聚合物(Pluronic P85)3mg,紫杉醇5mg。
④步骤与①相同,不同的是取实施例5中合成的聚合物(mPEG2000-PLGA3200)10mg,普朗尼克聚合物(Pluronic P85)3mg,紫杉醇5mg。
表1.不同制备方法胶束载体对紫杉醇的包封率和载药量
Figure 750620DEST_PATH_IMAGE007
实施例7:包载替尼泊甙的聚合物胶束载体的制备
(1)透析法
取聚合物(mPEG2000-PDLLA1750和mPEG5000-PLGA3200)各10mg,普朗尼克聚合物(Pluronic P85)各2mg,替尼泊甙5mg,装入截留分子量3500的透析袋中,置于含有其它添加成分的水溶液中,透析72h,通过0.22μm滤膜,即得包含有澄清透明略带淡蓝乳光的胶束。胶束载体对替尼泊苷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结果见表2。
(2)溶剂挥发法
     取聚合物(mPEG2000-PDLLA1750和mPEG5000-PLGA3200)各10mg,普朗尼克聚合物(Pluronic L61)各2mg,替尼泊甙5mg,溶解于二氯甲烷中,缓慢滴加入添加有乳糖和甘露醇的0.9%生理盐水中,搅拌,直至二氯甲烷完全挥发,通过0.22μm滤膜,即得澄清并带有淡蓝色乳光的混合聚合物胶束溶液。胶束载体对替尼泊苷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制备方法胶束载体对替尼泊苷的包封率和载药量
Figure 887204DEST_PATH_IMAGE008
实施例8:释放度测定
分别将实施例6和实施例7中制备包载有紫杉醇与替尼泊甙的胶束(mPEG2000-PDLLA2482/Pluronic P85,10/3,w/w)制剂2ml,装入截留分子量为3500的透析袋中,置于透析介质中,搅拌48小时,不同时间点取其介质测定不同药物的释放量。结果如图5所示,由释放曲线可知,同时包裹Pluronic P85和紫杉醇的嵌段共聚物胶束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且在4h内,突释低于4%。
实施例9:包裹不同比例与型号普朗尼克的紫杉醇胶束释放度测定
    分别取实施例6中成膜复溶分散法制备的包裹不同比例与型号普朗尼克的紫杉醇制剂2ml,步骤同实施例8,结果如图6所示。
实施例10:稳定性测定
将按实施例6中冻干法制备的包载有紫杉醇的胶束(mPEG2000-PDLLA1750/ Pluronic P85,10/3,w/w)冻干粉复溶后,于室温下静置,分别于不同时间点取一定量制剂测定其粒径及胶束中包裹的紫杉醇含量,结果如图7所示,表明该胶束制剂在48h内稳定。
实施例11:包裹不同比例与型号普朗尼克的紫杉醇胶束的稳定性
将按实施例6中成膜复溶分散法制备的包裹不同比例和型号普朗尼克的紫杉醇胶束制剂冻干品,用注射用水复溶后于室温下静置,分别于不同时间点取一定量制剂测定其粒径变化,结果如图8所示。胶束溶液、冻干品及复溶后胶束溶液外观如图9所示。
实施例12: 载药聚合物胶束组合物细胞毒实验
分别取对数生长期的MCF-7敏感及耐药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每孔接种115×104μg/mL的细胞悬液200μL。实验共设11组,每组6孔:对照组为RPMI 1640培养液、阳性组为紫杉醇/聚氧乙烯蓖麻油注射剂、实验组为实施例4中制备的紫杉醇混合胶束溶液(mPEG2000-PDLLA2482/Pluronic L61 10/0.5,w/w)或不含普朗尼克的紫杉醇胶束(mPEG2000-PDLLA2482),阳性组和实验组分别设100、50、20、10和5μg/mL浓度。细胞贴壁24h后,将上述各组培养液覆盖在细胞上,于24、48及72 h每孔加入 5 mg/mL MTT 20μL培养4h,吸尽培养液,每孔再加入二甲亚砜(DMSO)溶液150μL,放置15~20 min后摇15min,用酶标仪测定490 nm处的吸收度(OD),并计算IC50值。结果如图10,其中混合胶束组对于耐药细胞与敏感细胞的IC50值升高最小,说明对比于紫杉醇溶液组及不含普朗尼克胶束组,具有更优越的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作用。
实施例13 载药聚合物胶束组合物体内抗耐药性乳腺癌移植瘤实验
雌性BALB/c裸鼠(体重16-18g)购自沈阳药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动物在无菌条件下饲养,无菌条件下操作。将1.0×107个 MCF-7/Adr细胞混悬于200μl无血清培养基中,皮下注射到裸鼠腋下。每天观察裸鼠的腋下肿瘤生长情况,并且记录肿瘤的体积。
接种肿瘤细胞第19天后,肿瘤体积达到150~180mm3,可以给药治疗。将接种后的裸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在给裸鼠接种MCF-7/Adr细胞后的第20、22、24、26、28和30天,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不含普朗尼克紫杉醇胶束(mPEG2000-PDLLA1750)、口服不含普朗尼克紫杉醇胶束、尾静脉注射或口服包含普朗尼克(Pluronic P85)的紫杉醇胶束(mPEG2000-PLA1750/Pluronic P85,10/0.5,w/w)。紫杉醇的剂量为10mg/kg。每天测量肿瘤的大小和裸鼠体重。
各处理组的荷瘤裸鼠在肿瘤接种后第35天处死,测量肿瘤的长和宽,采用公式计算给药后的肿瘤抑制率。裸鼠体重的变化来评价各个给药组的毒性。结果如图11。

Claims (12)

1.一种同时包载抗肿瘤药物和多药耐药逆转剂普朗尼克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由两种或多种两亲性聚乙二醇-聚酯嵌段共聚物(或其衍生物)胶束载体、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普朗尼克和抗肿瘤药物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胶束载体,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种或多种两亲性聚合物为两嵌段或三嵌段聚乙二醇-聚酯共聚物(或其衍生物)或其混合物,其由亲水嵌段和疏水嵌段组成,亲水嵌段可选自于聚乙二醇或其衍生物;疏水嵌段可选自于生物降解聚酯: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乳酸-乙醇酸)、聚(e-己内酯)、聚(乳酸-e-己内酯)、聚(乙醇酸-e-己内酯)或其衍生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亲性聚合物,其特征在于:亲水嵌段聚乙二醇或其衍生物的分子量介于500-20000,优选为1000-5000;亲水嵌段与疏水嵌段聚酯的质量比介于1/9-9/1,优选为3/7-7/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普朗尼克,其特征在于:由一种或多种具有逆转肿瘤多药耐药功能的普朗尼克或其衍生物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普朗尼克,其特征在于:其由亲水嵌段和疏水嵌段组成,亲水嵌段可选自于聚氧乙烯或其衍生物;疏水嵌段选自于聚氧丙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一种或多种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普朗尼克或其衍生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1%-50%,优选为0.1%-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抗肿瘤药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1%-50%,优选为1%-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法制备,溶剂挥发法、冻干法、成膜复溶分散法、透析法和溶解法,优选溶剂挥发法、冻干法和成膜复溶分散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载抗肿瘤药物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将药物和权利要求1中的聚合物混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
(2)将水性溶液滴加至有机溶剂中,或是将有机溶剂滴加至水性溶液中;
(3)挥去有机溶剂,得均匀澄清的胶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载抗肿瘤药物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将药物和权利要求1中的聚合物混合物溶于溶剂中;
(2)加入适量冻干保护剂,经过冷冻干燥去除水分,得干燥的包载疏水抗肿瘤药物的聚合物胶束;
(3)将制得的冻干胶束按需要量加水性溶液,复原成胶束溶液。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包载抗肿瘤药物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冻干保护剂包括:葡萄糖、乳糖、半乳糖、果糖、右旋糖酐、蔗糖、甘露醇、山梨醇、木糖、木糖醇、麦芽糖、海藻糖、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β环糊精等,添加比例0.001-70%,优选0.1-40%。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载抗肿瘤药物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将药物和权利要求1中的聚合物混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
(2)将以上混合物旋转挥干溶剂,得聚合物与药物混合薄膜;
(3)加入适量水性溶液,复溶即得澄清的胶束溶液。
CN201210542153.XA 2012-12-14 2012-12-14 一种聚合物胶束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0065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42153.XA CN103006539B (zh) 2012-12-14 2012-12-14 一种聚合物胶束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42153.XA CN103006539B (zh) 2012-12-14 2012-12-14 一种聚合物胶束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6539A true CN103006539A (zh) 2013-04-03
CN103006539B CN103006539B (zh) 2015-12-23

Family

ID=47956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42153.XA Active CN103006539B (zh) 2012-12-14 2012-12-14 一种聚合物胶束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06539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0639A (zh) * 2013-10-29 2014-03-05 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含缓冲盐的聚合物胶束载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2866A (zh) * 2014-11-12 2015-03-0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一种包载两种表面活性剂的抗肿瘤耐药的纳米递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98501A (zh) * 2014-11-28 2015-03-11 沈阳药科大学 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0219A (zh) * 2015-11-12 2016-01-20 济南大学 一种酮康唑载药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27876A (zh) * 2018-05-31 2019-12-31 复旦大学 A7r糖肽及其在制备肿瘤诊治药物中的用途
CN110669184A (zh) * 2019-10-16 2020-01-10 临沂大学 一种具有药物释放功能的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
CN111297876A (zh) * 2020-01-16 2020-06-19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塞来昔布胶束和和厚朴酚胶束药物联用控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16895A (zh) * 2020-12-18 2021-04-30 济南大学 基于苯丁酸修饰的普朗尼克f127的穿心莲内酯载药胶束及其制备
CN113368051A (zh) * 2021-06-29 2021-09-10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一种载沙蟾毒精纳米胶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246831A (zh) * 2020-09-22 2022-03-29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注射用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的聚合物胶束冻干制剂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2724B (zh) * 2010-01-07 2012-04-25 浙江大学 一种携载抗肿瘤药物的复合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2724B (zh) * 2010-01-07 2012-04-25 浙江大学 一种携载抗肿瘤药物的复合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20080624 Kyung T. Oh et. al. "L-Histidine-based pH-sensitive anticancer drug carrier micelle: Reconstitution and brief evaluation of its systemic toxicity" 第358卷, 第1-2期 *
KYUNG T. OH ET. AL.: ""L-Histidine-based pH-sensitive anticancer drug carrier micelle: Reconstitution and brief evaluation of its systemic toxic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
高鹏: "鬼臼毒素的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胶束的制备", 《江西中医药》 *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0639A (zh) * 2013-10-29 2014-03-05 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含缓冲盐的聚合物胶束载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10639B (zh) * 2013-10-29 2016-03-09 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含缓冲盐的聚合物胶束载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2866A (zh) * 2014-11-12 2015-03-0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一种包载两种表面活性剂的抗肿瘤耐药的纳米递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2866B (zh) * 2014-11-12 2017-08-0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一种包载两种表面活性剂的抗肿瘤耐药的纳米递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98501B (zh) * 2014-11-28 2017-10-20 沈阳药科大学 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98501A (zh) * 2014-11-28 2015-03-11 沈阳药科大学 用于治疗易复发性癌症的聚合物胶束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0219A (zh) * 2015-11-12 2016-01-20 济南大学 一种酮康唑载药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27876A (zh) * 2018-05-31 2019-12-31 复旦大学 A7r糖肽及其在制备肿瘤诊治药物中的用途
CN110669184A (zh) * 2019-10-16 2020-01-10 临沂大学 一种具有药物释放功能的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
CN110669184B (zh) * 2019-10-16 2022-05-31 临沂大学 一种具有药物释放功能的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
CN111297876A (zh) * 2020-01-16 2020-06-19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塞来昔布胶束和和厚朴酚胶束药物联用控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97876B (zh) * 2020-01-16 2021-04-27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塞来昔布胶束和和厚朴酚胶束药物联用控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46831A (zh) * 2020-09-22 2022-03-29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注射用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的聚合物胶束冻干制剂
CN112716895A (zh) * 2020-12-18 2021-04-30 济南大学 基于苯丁酸修饰的普朗尼克f127的穿心莲内酯载药胶束及其制备
CN113368051A (zh) * 2021-06-29 2021-09-10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一种载沙蟾毒精纳米胶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6539B (zh)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6539B (zh) 一种聚合物胶束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Gong et al. Efficient inhibition of colorectal 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 by drug loaded micelles in thermosensitive hydrogel composites
Liang et al. Terminal modification of polymeric micelles with π-conjugated moieties for efficient anticancer drug delivery
Zhou et al. Linear-dendritic drug conjugates forming long-circulating nanorods for cancer-drug delivery
JP4049588B2 (ja) ブロック共重合体の相分離による高分子ミセルの製造方法
CN101342142B (zh) 一种可注射的温敏原位凝胶制剂,它们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771663B (zh) 一种酸响应性抗癌纳米药物的制备及应用
CN108186605B (zh) 一种基于单宁酸的载药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175860B (zh) 一种酯酶响应型的多聚姜黄素硫代二丙酸共聚物前药纳米胶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1057007A1 (zh) 一种雷帕霉素纳米缓释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32234A (zh) 载有多西他赛的嵌段聚合物胶束冻干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4116710A (zh) 靶向肿瘤的pH敏感聚合物胶束组合物
Liu et al. pH-Responsive reversibly cross-linked micelles by phenol–yne click via curcumin as a drug delivery system in cancer chemotherapy
Wu et al. Synergistic action of doxorubicin and 7-Ethyl-10-hydroxycamptothecin polyphosphorylcholine polymer prodrug
CN101317816B (zh) 多西他赛长循环制剂
US20210330808A1 (en) Small polymeric carriers for delivery of agents
CN104116709A (zh) 靶向肿瘤的抗肿瘤耐药的pH敏感聚合物胶束组合物
Aqeel et al. Micelles in cancer therapy: an update on preclinical and clinical status
KR19990069033A (ko) 난용성 약물 함유 시스템
CN110538328A (zh) 多肽复合物和载药纳米粒子及其制法和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CN105287377A (zh) 一种紫杉醇聚合物胶束载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546709A (zh) 递送药物的pH敏感型聚合物胶束
CN103446040A (zh) 一种包载多西紫杉醇的聚合物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99938A (zh) 一种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及其胶束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997758A (zh) 一种治疗肿瘤的包载紫杉醇的聚合物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