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95188A - 自锁的紧凑耦连器 - Google Patents
自锁的紧凑耦连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395188A CN104395188A CN201380031704.9A CN201380031704A CN104395188A CN 104395188 A CN104395188 A CN 104395188A CN 201380031704 A CN201380031704 A CN 201380031704A CN 104395188 A CN104395188 A CN 1043951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upling device
- pin
- sleeve
- vehicle
- par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D—VEHICLE CONNECTIONS
- B60D1/00—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 B60D1/14—Draw-gear or tow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type
- B60D1/145—Draw-gear or tow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type consisting of an elongated single bar or tub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7/00—Sidecars; Forecars; Trailer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cycles
- B62K27/10—Other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B62K27/12—Coupling parts for attaching cars or the like to cycle; Arrangements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7/00—Sidecars; Forecars; Trailer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cycles
- B62K27/10—Other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B62K27/12—Coupling parts for attaching cars or the like to cycle;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K27/14—Resilient coupling par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D—VEHICLE CONNECTIONS
- B60D1/00—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 B60D2001/001—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on vehicles other than cars
- B60D2001/003—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on vehicles other than cars for bicycles or motorbik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耦连器,用于将具有至少一个牵引杆的双车迹的挂车与非机动化的车辆或仅具有辅助驱动装置的车辆、尤其是自行车连接,所述耦连器包括两个配合作用的并且彼此可脱开的耦连器部件,所述耦连器部件中的一个耦连器部件能位置固定地与车辆连接,而所述耦连器部件中的另一个耦连器部件能与牵引杆连接,并且所述耦连器至少具有如下特征:销栓(1),所述销栓包括圆柱形的周面以及能套插到所述销栓(1)上的并且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销栓(1)的套筒(2)或销栓引导装置作为配合作用的耦连器部件,其中所述套筒(2)或销栓引导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用于装入所述销栓(1)的开口,并且所述相互连接的耦连器部件能绕其共同的纵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并且起具有一个自由度的旋转铰链的作用,其中耦连器部件具有闭锁机构,利用所述闭锁机构,耦连器部件可以可靠地相互连接,并且其中在牵引杆侧设有另外的铰链,通过所述另外的铰链,耦连器获得至少两个另外的自由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耦连器,用于连接具有至少一个牵引杆的挂车和非机动化的车辆或仅具有一个辅助驱动装置的车辆、尤其是自行车或电动车,所述耦连器包括两个配合作用的并且彼此可脱开的耦连器部件,所述耦连器部件中的一个耦连器部件位置固定地与车辆连接,而所述耦连器部件中的另一个耦连器部件与牵引杆连接。
背景技术
用于连接自行车挂车的牵引杆和自行车的耦连器充分已知。通常所述耦连器在中央在车座的下方固定在自行车架上或在座杆上或侧向固定在由后上叉和后下叉构成的后叉上或直接固定在自行车的后轮上。
这样由DE 299 09 176 U1已知一种挂车耦连器,它具有要在车座的下方固定在自行车架上的球头,所述球头可以导入在牵引杆的前面的端部上设置的耦连器体。所述球头通过所谓的固定管保持在耦连器体中的球座中,所述固定管借助在牵引杆端部上支承的弹簧推动经过耦连器体。为了将球头装入耦连器体中或为了使球头从耦连器体中脱开,固定管应克服弹簧力朝自行车挂车的方向回缩,从而耦连器体中的球座可自由接近。这样的耦连器另外具有基本的缺点,即,自行车的行李架不再能或至少只能非常有限地利用,因为牵引杆被引导通过行李架。另一个基本的缺点在于较高的力引入点,所述力引入点在挂车滑动时显著使自行车的后轮卸荷并且也可能撬动自行车。
此外所有耦连器具有重要的实用上的缺点,即,所述耦连器应在后下叉的高度上安装在座杆上,因为由于存在大量不同的车架形状和车架结构方式,这样的耦连器通常不能可靠地和简单地装配。
由DE 196 09 910 A1已知一种利用侧向牵引杆将自行车挂车侧向地悬挂在自行车架上的耦连器,所述侧向牵引杆具有牵引杆连接部件和与此可脱开地连接的自行车连接部件。所述牵引杆连接部件在接合的状态下以至少三个旋转轴线铰接地与自行车连接部件连接。所述耦连器构造层插入耦连器。它具有联接套筒作为属于牵引杆连接部件的第一耦连器部件。在联接套筒中设有具有卡锁凸起的弹簧弹性的舌片。销栓件作为第二耦连器部件与联接套筒配合作用,所述第二耦连器部件是自行车连接部件的组成部分。所述销栓件可以沿轴向插入联接套筒中,直到卡锁簧片嵌接到销栓件的环绕的槽中。销栓件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在联接套筒中。自行车连接部件具有两个另外的旋转铰链,其中第一旋转铰链设置在固定在自行车架的后上叉和后下叉上的连接件的折弯的端部上。第二旋转铰链安装在第一旋转铰链和耦连器之间并且通过错位件与第一旋转铰链连接。在这种耦连器中不利的是,将耦连器固定在自行车架上较高的花费和较高的在自行车上在无挂车的运行中也要携带的质量。此外不利的是由结构型式引起地通过推动和拉动运动作用在自行车侧的耦连器的固定板上的转矩,这在不利的情况中可能导致将固定板固定在自行车上的固定机构松动。
由US 6,099,088已知另一种用于自行车挂车的挂车耦连器。所述挂车耦连器具有设置在快速夹紧毂的端部上的、在速紧器上固定连接的第一耦连器固定部件,所述第一耦连器固定部件利用在第一耦连器固定部件上的滚动轴承支承并且能绕毂的纵轴线旋转,以及具有在其上设置的具有用于装入销栓的接纳部的第二耦连器固定部件。牵引杆的耦连器侧的端部也具有与其配合作用的用于插入销栓的接纳部。为了连接牵引杆和第二耦连器固定部件,销栓相对于毂轴线径向地装入接纳部中。此时所述牵引杆能绕销栓轴线偏转。所述销栓借助于固定弹簧固定在接纳部中。所述耦连器仅设计为用于快速夹紧毂并且不可用于具有实心轴的自行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耦连器,该耦连器不具有上述的缺点。
该任务在开头所述类型的耦连器中利用权利要求1的特征解决。
位置固定的耦连器部件在这里和在下文理解为,其位置相对于车架不改变。然而由此并不排除,位置固定的耦连器部件可以绕其纵轴线可旋转地支承。
套筒在这里和下面是指这样的构件,所述构件适合在耦合的状态中在销栓的纵轴线的位置上可靠地接纳销栓。所述套筒可以部分地包围销栓,但也仅包括由两个或多个沿轴向彼此间隔开的、环形的用于销栓的框架。所述套筒可以这样构成,使得其中还安放用于将销栓固定在套筒中的闭锁机构。
位置固定的耦连器部件既可以是销栓而且可以是用于接纳销栓的套筒。对于这两个元件存在特别的优点,即,所述两个元件可以以简单的方式例如固定、例如拧紧在自行车架的叉端的区域中或车轮轴的端部上,只要所述两个元件具有对应的外螺纹或内螺纹,所述外螺纹或内螺纹可选地与在车轮轴的端部上的螺纹或在叉端上对应支承的螺栓配合作用。
根据具体实施形式,按照本发明的耦连器的销栓可以例如相对于套筒的纵轴线轴向或径向地装入所述套筒中。在此闭锁机构在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中用于使销栓自动地可靠地固定在套筒中,一旦所述销栓在插入时达到确定的位置时。如果销栓装入套筒中并且利用闭锁机构闭锁,则销栓和套筒能绕其纵轴线相对运动,从而耦连器的通过销栓和套筒形成的部分具有一个自由度。
通过牵引杆侧的另一个的铰链确保了,牵引杆的所有运动可以由耦连器接纳,所述铰链尤其是可以是万向节式的铰链。
按照本发明的耦连器的一个主要的优点在于,当耦连器松开时,只在车辆上保留最少的耦连器部件,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只保留唯一的构件。从车辆出发观察,这样耦连器的分离在提供其第一自由度的位置上进行。这特别是相对于由DE 196 09 910 A1已知的耦连器是很大的优点,在所述文献中,即使耦连器松开,几乎对于利用耦连器提供的全部三个自由度必需的耦连器部件都保留在车辆上。但这相对于US 6,099,008已知的耦连器也是有利的,在该文献中耦连器的分离在其从自行车出发计数的第二自由度上进行。
车辆侧的耦连器部件优选相对于轮毂的轴线轴向设置,并且所述耦连器部件此外优选还具有用于将其固定在轮毂的端部上的机构。所述机构可以有利地这样构成,使得套筒具有内螺纹或者销栓沿其纵轴线的方向具有螺纹孔,利用所述内螺纹,套筒或销栓可以拧紧到轮毂的端部上或支承在车辆上的连接螺栓上。这里可以得到本发明另一个基本的优点。这样不会由于销栓和套筒之间的相对的可运动性而将转矩施加到车辆侧的耦连器部件上。因此除了车轮螺母所述耦连器部件也可以可选地拧紧到车轮轴的端部上或甚至承担车轮固定机构的功能,耦连器部件对于实心轴可以作为车轮螺母或对于速紧轴作为配合螺母。
如果车辆侧的耦连器元件具有足够的厚度,则所述耦连器元件可以相对短地实施,从而其几乎不会超过车架的叉端伸出。
尤其是在按照本发明的要轴向彼此插接的耦连器部件中有利的是,销栓无间隙地安装在套筒中,因为由此销栓和套筒之间的力传递通过最大可能的接触面进行。
作为用于实心轴的固定机构或速紧器的配合螺母,所述销栓可以此外具有另外的有利的设计。这样销栓可以例如在由套筒包围的圆柱段上具有至少两个彼此平行的面,所述面形成用于工具的安放面,利用所述安放面可以拧紧销栓。依此在闭锁的状态中不再可能拧开销栓,但由此实现简单有效的防盗措施。销栓也可以在内螺纹处于其上的端面上具有圆柱形的区段,当车轮轴处于所谓的3D叉端中时,所述圆柱形的区段用作间距保持部,所述叉端具有凹部,车轮固定机构伸入所述凹部中。这样确保了,即使在空间条件狭窄时,销栓也能可靠地并且无损坏地装配。
套筒的接纳销栓的端面的一种特别的设计也可能是有利的,其中所述套筒具有轴向成形的轴环,所述轴环在已套插和闭锁的状态下以这样的程度覆盖销栓的装配面,使得不再能安放用于拆卸销栓的工具。
耦连器部件在耦合的状态中沿轴向彼此固定。这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设计中这样实现,即,一个耦连器部件具有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环绕的肩部或槽,所述肩部或槽形成至少一个轴向作用的第一支承面,而在另一个耦连器部件上设有与轴向作用的第一支承面配合作用的对应支承部。作为对应支承部尤其是也可以考虑采用与所述另一个耦连器部件配合作用的元件、例如闭锁机构,所述元件优选不仅形成一个轴向作用的支承面而是形成至少两个轴向作用的支承面作为对应支承部并且由此与所述一个耦连器部件的对应的轴向作用的支承面配合作用而锁定销栓在套筒中沿两个轴向方向的运动。以这种方式可以沿轴向在两个方向上固定两个耦连器部件。在此当销栓插入套筒或销栓引导装置中时,所述支承面优选处于套筒或销栓引导装置的内部,从而可以实现耦连器的紧凑的结构方式。
在本发明的一种结构上简单的并且因此优选的实施形式中,在套筒中这样设置用于固定销的引导装置,使得安装在所述引导装置中的固定销嵌接到装入套筒中的销栓的槽中并且将其作为对应支承部固定以防沿轴向从套筒中滑出。这里,在一种此外优选的实施形式中,套筒可以侧向对称地构造,其方式为,用于固定销的引导装置居中地设置在套筒中。借此可以从套筒的两个端侧出发将套筒套插到销栓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简化操作的并且在这里优选的实施形式中,闭锁机构这样构成,使得所述闭锁机构在套筒套插到销栓上时自动卡锁并且将各耦连器部件可靠地相互连接。此外设有解锁机构,以便解锁闭锁机构,从而耦连器部件可以彼此松开。按照本发明的耦连器因此构造成插接耦连器,所述插入耦连器由于自动卡锁的闭锁机构自动锁定,而无需其他操作。由此,不同于US6,099,008中的耦连器部件,所述耦连器部件可以基本上单手地并且借助一次操作相互连接。
为此对应支承部优选可以是弹簧弹性的元件和/或弹性地支承的并且起自动卡锁的闭锁机构的作用。这样对应支承部可以例如通过弹性支承的卡锁凸起构成,所述卡锁凸起与一个耦连器部件固定连接并且在耦合的状态下嵌接到另一个耦连器部件的至少部分地环绕的槽中。
在另一个优选的设计中,如果在销栓中设置至少部分地环绕的槽,则可以在套筒的内部设置两个弓形件作为对应支承部,所述弓形件在其中相对于套筒的纵轴线横向地并且在两侧设置。所述弓形件可以可选地弹簧弹性地构成和/或弹性地支承。如果所述销栓在弹性支承的或弹簧弹性的弓形件之间装入套筒内,则所述销栓由对置的侧面保持在套筒的内部并且因此被最佳地固定以防止沿轴向从套筒中滑出。特别是在这样的实施形式中,但不只该实施形式中,有利的是,销栓在其要插入套筒的端部上逐渐变细,尤其是以约45°的角度变细。所述销栓这时可以以其端部在弹性支承的或弹簧弹性的弓形件之间压入,由此所述弓形件彼此撑开并且在达到最终位置时在销栓的至少部分地环绕的槽中卡锁。此外,原则上也可能的是,仅在套筒中设置一个弹簧弹性地构成的或弹性支承的弓形件,所述弓形件仅从一侧嵌接到槽中并且此时与固定销类似地固定销栓,以防止轴向地滑出或打滑。
如果在套筒中在内侧设有环绕的槽,则在销栓上可以例如设置锁定球,一旦所述锁定球在将销栓插入套筒中时达到环绕的槽,则所述锁定球嵌入所述槽并由此固定销栓,以防从套筒滑出。作用原理也能够相反地以销栓中的槽和套筒中的弹性支承的锁定球实现。
在另一种优选的构成中,闭锁机构可以在套筒侧具有预紧的卡锁元件,一旦销栓插入套筒中,则所述卡锁元件被触发。所述卡锁元件可以例如是弓形件,所述弓形件首先释放用于将销栓装入套筒中的路径并接着在触发之后包围销栓,与乘用车的行李舱锁的插销相类似。在这样的情况下,此外可能有利的是,销栓在其端部上代替槽具有肩部,所述肩部嵌接到套筒中对应的空隙中。在该情况下,套筒设计成,使得所述销栓能横向于套筒的纵轴线装入所述套筒中。
尤其是当销栓位置固定地与车辆连接时,套筒在其至少一个端侧上至少部分地开口,借此销栓可以装入套筒中。在此销栓优选沿轴向装入套筒中。但根据耦连器的具体实施形式同样可能优选的是,套筒具有侧向的空隙,销栓通过所述空隙能横向于套筒的纵轴线装入套筒中。当套筒位置固定地与车辆连接时,可以放弃套筒的端侧的开口,如果销栓是不在端侧、而是在其侧面与牵引杆连接并且闭锁机构这样设计,使得所述闭锁机构可靠地保持销栓以防从套筒侧向的开口滑出。
当然牵引杆侧的耦连器部件具有优选一个或多个另外的铰链机构,从而耦连器的自由度大于1。这样例如可以设置与牵引杆侧的耦连器部件连接的并且尤其是设置在该耦连器部件上的第一旋转铰链,所述旋转铰链的旋转轴线基本上垂直于销栓的纵轴线延伸。在一种简化的结构方式中,第一旋转铰链设计成,使得在其中包含的用于接纳销栓的套筒侧向对称地构成,其方式为,闭锁销栓居中地设置在套筒中。对此补充地,可以设置另一个与套筒连接的、尤其是与第一旋转铰链邻接的第二旋转铰链,所述第二旋转铰链的旋转轴线垂直于第一旋转铰链的旋转轴线和销栓的纵轴线延伸。在此当第一旋转铰链的旋转轴线与销栓的纵轴线相交时,形成了一种特别紧凑的结构形式。
对于牵引杆侧的耦连器部件的一个或多个所述依次的旋转铰链备选地或补充地,可以在牵引杆和牵引杆侧的耦连器部件之间设置横向于耦连器部件的纵轴线设置的弹性的或弹簧弹性的连接元件、尤其是螺旋弹簧和/或弹性体铰链。
在另一个优选的设计中,按照本发明的耦连器具有壳体,套筒装入到所述壳体中并且第一旋转铰链和/或连接元件在所述壳体上构成。
此外,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中,可以在壳体中设置可封闭的锁作为防盗保护装置,用于锁止解锁机构或用于将两个耦连器部件固定在壳体中。
为了确保按照本发明的耦连器的非常简单的操作,所述解锁机构具有至少一个操纵钮,利用所述操纵钮,尤其是通过一次的操作,自动卡锁的闭锁机构彼此松开,从而耦连机构可以彼此分开。在这里例如可使用这样的机构,其中通过操作按钮,一个或多个销嵌接到闭锁机构中并且使其相反于有效方向运动,从而重新释放套筒中的销栓。
按照本发明的耦连器尤其是适合用于将自行车挂车悬挂在自行车上、也包括(电)辅助驱动装置的自行车上。优选所述两个彼此可松开的耦连器部件可选地平行于车辆的后轮毂的纵轴线或与所述轮毂的纵轴线对齐地设置。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完全或部分地示出本发明不同的优选实施例的附图进一步解释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牵引杆的透视图,它带有在其一个端部上设置的按照本发明的耦连器,所述耦连器具有对称结构的套筒;
图2示出在图1中示出的牵引杆的按照本发明的耦连器的另一个透视图;
图3示出在图1和2中示出的按照本发明的耦连器的另一个透视图,其中不包括壳体外罩;
图4以图3所示的透视图示出耦连器,包括透明地示出的系列铰链的外罩;
图5示出按照本发明的耦连器的一种实施形式的透视图,包括接纳套筒的壳体;
图6示出在图5中示出的按照本发明的耦连器的另一个透视图;
图7示出在图5中示出的实施形式的第三透视图,其中不包括壳体外罩;
图8a示出在图5至7中示出的套筒的透视图,其中不包括包围的壳体外罩;
图8b示出在图7和8a中示出的闭锁机构的部分视图;以及
图9示出在图5至8中示出的实施形式另一个部分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4示出按照本发明的耦连器的结构上简单的第一实施形式。图1用透视图示出牵引杆连同设置在其头部上的耦连器的总体图,而图2以另一个透视图示出牵引杆的对称构成的头部连同耦连器。图3以另一个透视图示出牵引杆头连同耦连器,其中未示出耦连器的壳体,以便可以较好地示出布置结构和自由度的设计或实现这种设计所需的旋转铰链。最后,图4以另一个透视图示出牵引杆头连同耦连器。在这方面为了较好地仅显示耦连器的构造而省略了壳体并且透明地示出耦连器的系列铰链的外罩。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形式具有车辆侧的、基本上旋转对称销栓1,所述销栓安装在牵引杆侧的套筒2中。套筒2是壳体3的组成部分。万向节作用的铰链组合4横向于销栓1的纵轴线连接在所述壳体上,壳体3通过所述铰链组合与牵引杆5连接。
套筒2和销栓1形成旋转铰链,所述旋转铰链的旋转轴线优选与车辆的后轮轴对齐地设置并且因此水平地延伸。连接在壳体上的铰链组合4的旋转轴线垂直于彼此并垂直于套筒2的纵轴线延伸,从而耦连器的自由度为三。
特别是如图2至4中所示,销栓1在其朝向车辆的端部上构造成螺母6。借此销栓1拧紧到车辆的后轮的轴的端部上、尤其是自行车的后轮轴上,并且可以甚至代替常规的车轮螺母。
在销栓1的中央区域中设有环绕的槽7。固定销8嵌入所述槽中,所述固定销可拆卸地插入壳体3中并且防轴向移动地固定销栓1。为了插入固定销,在壳体中设置相互对齐的孔,并且套筒2在固定销8嵌入销栓1的槽7中的区域中具有开口。固定销8的头部利用带子固定在壳体3上。
固定销8保持在壳体3的横向于销栓1的纵轴线延伸的部分9中。该壳体部件9的端侧的端部构造成孔盘,用于铰链组合4的邻接的外罩部件10的在其上贴靠的端侧也是这样。另一个销栓11穿过所述孔盘,在所述另一个销栓的一个端部上设置有盘12a,所述盘贴靠在外罩部件10的孔盘的内侧上。销栓11在壳体3中通过在嵌入其中的销13固定,所述销穿过销栓11插入。利用这种布置结构,外罩部件10贴靠在壳体3上并且绕通过销栓11限定的旋转轴线能相对于壳体3旋转,从而耦连器由此获得第二自由度。外罩部件10的旋转轴线垂直于销栓1的纵轴线延伸并与其相交。
主要由塑料制成的壳体3通过金属的、U形的弓形件14加强,所述弓形件围住接纳套筒2的壳体部件和侧向连接的壳体部件9并且尤其是加强壳体中为固定销8和销13设置的孔,并且固定各销以防从壳体中滑出。
外罩部件10接纳另一个旋转铰链的弯角件15,其配合件由牵引杆头16形成。弯角件15的旋转轴线垂直于销栓1的纵轴线并垂直于通过销栓11限定的旋转轴线延伸。借此耦连器具有第三自由度。
图1至4的实施例是按照本发明的耦连器的结构上简单的实施形式,而在图5至9中示出的实施形式在结构的构造上较为复杂,但因此在操作上显著简化。图5和6示出牵引杆头连同按照本发明的耦连器的不同透视图。图7示出牵引杆头连同耦连器的另一个透视图,当然在这里未示出耦连器的壳体。图8a示出在图5至7示出的耦连器的套筒,其包括在其中插入的销栓以及将销栓固定在套筒中的闭锁机构的一部分以及锁闩的一部分。图8b对应于图8a的示图,当然在这里未示出套筒。最后图9示出牵引杆头连同图5至7的耦连器,其中为了解释目的未示出耦连器的壳体和套筒。
该在图5至9示出的第二实施形式的耦连器可以分成三个区段,即耦连器头21、中间件22和牵引杆头23。
耦连器头21在套筒25中容纳固定在车辆上的销栓24,销栓24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套筒中。耦连器头21和中间件22通过铰链销26相互连接,所述铰链销的轴线垂直于销栓24的轴线设置。中间件22和牵引杆头通过另一个(未示出的)铰链销相互连接,该铰链销相对于牵引杆端部27沿轴向并垂直于铰链销栓26设置。借此耦连器的自由度为三。
尤其是如图8b中所示,销栓24具有销栓头28,所述销栓头构成为截锥体并且以45°角朝顶端变细。在销栓头28的后面,所述销栓具有环绕的槽29。此外销栓24示出的部分是圆柱形的。销栓的车辆侧的端部没有在图5至9中示出。该端部例如可以和在图1至4中示出的实施形式的销栓1的车辆侧的端部相同地构造成螺母。尤其是在销栓的车辆侧的端部上优选设计成六边形的装配延长部可以再次车削成圆柱形的,以便借此形成一种间隔套筒。
在套筒25中设有自动卡锁的闭锁机构,用于固定销栓24。尤其是如图8a和8b所示,所述闭锁机构主要具有两个支承在套筒25的外侧上的弹簧夹31、32,所述弹簧夹具有弓状的端部33、34,所述端部在对置的侧面上在套筒25为此设置的空隙中从外面嵌入套筒,并且更确切地说是嵌接这样远,使得所述端部可以嵌入销栓24的环绕的槽29中。在以销栓头28在前将销栓24装入套筒25中时,弹簧夹31、32的弓状的端部33、34通过截锥体被彼此撑开,然后自动卡锁在环绕的槽29中,从而销栓24不再能轻易地沿轴向从套筒25拉出。
为了松开耦连器而设有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具有在耦连器头21中相对于销栓24的纵轴线沿轴向被引导的按钮35,所述按钮能克服弹簧力(弹簧未示出)被操作。所述按钮具有两个解锁拨指36,所述解锁拨指作用到弹簧夹31、32上并且在操作按钮时将弹簧夹撑开,从而其弓状的端部33、34释放销栓24的环绕的槽29并且销栓24可以从套筒25中去除。
此外按照本发明的耦连器的该实施形式具有锁38,当该锁处于锁定位置中时,利用该锁的弓形件39可以锁止弹簧夹31之一以防解锁,从而耦连器不能松开。
Claims (31)
1.一种耦连器,用于将具有至少一个牵引杆的双车迹的挂车与非机动化的车辆或仅具有辅助驱动装置的车辆、尤其是自行车连接,所述耦连器包括两个配合作用的并且彼此可脱开的耦连器部件,所述耦连器部件中的一个耦连器部件位置固定地与车辆连接,而所述耦连器部件中的另一个耦连器部件能与牵引杆连接,其特征在于
-销栓(1、24),所述销栓包括圆柱形的周面以及能套插到所述销栓(1、24)上的并且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销栓(1、24)的套筒(2、25)或销栓引导装置作为配合作用的耦连器部件,其中所述套筒(2、25)或销栓引导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用于装入所述销栓(1、24)的开口,并且所述相互连接的耦连器部件能绕其共同的纵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并且起具有一个自由度的旋转铰链的作用,
-其中耦连器部件具有闭锁机构,利用所述闭锁机构,耦连器部件可以可靠地相互连接,并且
-其中在牵引杆侧设有另外的铰链,通过所述另外的铰链,耦连器获得至少两个另外的自由度。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连器,其特征在于,一个耦连器部件具有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环绕的肩部或槽(7、29),所述肩部或槽形成至少一个轴向作用的第一支承面,而在另一个耦连器部件上设置有与沿轴向作用的第一支承面配合作用的对应支承部。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耦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支承部由与所述另一个耦连器部件配合作用的元件、尤其是闭锁机构形成。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耦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机构形成至少两个轴向作用的对应支承面并锁定销栓在套筒中沿两个轴向方向的运动。
5.按照权利要求2至4之一所述的耦连器,其特征在于,当销栓(1、24)插入套筒(2、25)中时,所述支承面位于套筒(2、25)或销栓引导装置的内部。
6.按照权利要求2至5之一所述的耦连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套筒中的用于固定销(8)的这样的引导装置,即,安装在所述引导装置中的固定销(8)嵌接到装入套筒(2)中的销栓(1)的槽(7)中并且将所述销栓作为对应支承部固定,以防沿轴向从套筒中滑出。
7.按照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耦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机构构造成,使得所述闭锁机构在套筒(25)套插到销栓(24)上时自动卡锁并且将各耦连器部件可靠地相互连接,并且设有解锁机构,以便对闭锁机构解锁,从而耦连器部件能够彼此松开。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耦连器,其特征在于,解锁机构具有至少一个操纵钮(35),利用所述操纵钮,卡锁的闭锁机构尤其是通过一次的操作而彼此松开,从而耦连器部件能够彼此分开。
9.按照引用权利要求2至5之一的权利要求7或8的耦连器,其特征在于,对应支承部是弹簧弹性的元件和/或弹性地支承的并且起闭锁机构的作用。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耦连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弹性支承的卡锁凸起作为对应支承部。
11.按照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耦连器,其特征在于,具有两个平行的弓形件(33、34)作为对应支承部,这两个弓形件在套筒中相对于其纵轴线横向地并且在两侧设置、弹簧弹性地构成和/或弹性地支承。
12.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耦连器,其特征在于,销栓(24)在其要插入套筒(25)的端部(28)上逐渐变细,尤其是以大约45°的角度变细。
13.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耦连器,其特征在于,闭锁机构在套筒侧具有预紧的卡锁元件,一旦销栓装入套筒中,则所述卡锁元件被触发。
14.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耦连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套筒中的侧向的空隙,通过所述空隙,销栓能横向于套筒的纵轴线装入所述套筒中。
15.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耦连器,其特征在于,车辆侧的耦连器部件能相对于轮毂的轴线轴向设置或与该轴线平行地设置。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耦连器,其特征在于,车辆侧的耦连器部件具有用于将其固定在轮毂的端部上或与支承在车辆上的连接螺栓固定的机构。
17.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耦连器,其特征在于,套筒(2)或销栓(1)沿其纵轴线的方向具有带螺纹的孔,利用所述螺纹,所述套筒或销栓能够旋拧到轮毂的端部上或连接螺栓上。
18.按照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耦连器,其特征在于,要旋拧到轮毂上的耦连器部件同时实现车轮螺母的功能。
19.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耦连器,其特征在于,套筒无间隙地包围所述销栓。
20.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耦连器,其特征在于,车辆侧的耦连器部件是销栓(1、24),所述销栓在其指向车辆的端部上具有延长部作为间距保持部,所述延长部优选构造成圆柱形的。
21.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耦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销栓是基本上圆柱形的并且具有至少两个分别彼此平行的并且加工到圆柱体中的面,用于安放工具。
22.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耦连器,其特征在于,具有与套筒连接的并且特别是设置在套筒上的第一旋转铰链,所述第一旋转铰链的旋转轴线基本上垂直于销栓的纵轴线延伸。
23.按照权利要求14或引用权利要求14的权利要求15至22之一所述的耦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销栓在其背离车辆的端面上具有肩部。
24.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耦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具有至少两个分别加工成彼此平行的用于安放工具的面。
25.按照权利要求24所述的耦连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另一个与套筒连接的、尤其是与第一旋转铰链邻接的第二旋转铰链,所述第二旋转铰链的旋转轴线垂直于第一旋转铰链的旋转轴线和销栓的纵轴线延伸。
26.按照权利要求25所述的耦连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旋转铰链的旋转轴线与销栓的纵轴线相交。
27.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耦连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牵引杆和牵引杆侧的耦连器部件之间的、横向于耦连器部件的纵轴线设置的弹性的连接元件、尤其是螺旋弹簧和/或弹性体铰链。
28.按照权利要求25至27之一所述的耦连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3),套筒(2、25)装入所述壳体中并且第一旋转铰链和/或连接元件在所述壳体上构成。
29.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耦连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可封闭的锁(38),作为闭锁机构或用于锁定解锁机构。
30.一种包括车辆和具有牵引杆的车辆挂车的系统,所述系统具有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用于连接牵引杆和车辆的耦连器。
31.按照权利要求3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配合作用的耦连器部件的纵轴线平行于车辆轮轴或与车辆轮轴对齐地设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2103404.4 | 2012-04-18 | ||
DE102012103404.4A DE102012103404B4 (de) | 2012-04-18 | 2012-04-18 | Selbstverriegelnde Kompakt-Kupplung sowie System aus Fahrzeug und einem eine Deichsel aufweisenden Fahrzeuganhänger mit einer Kupplung zur Verbindung der Deichsel mit dem Fahrzeug |
PCT/EP2013/058123 WO2013156578A1 (de) | 2012-04-18 | 2013-04-18 | Selbstverriegelnde kompakt-kupplung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95188A true CN104395188A (zh) | 2015-03-04 |
Family
ID=48407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31704.9A Pending CN104395188A (zh) | 2012-04-18 | 2013-04-18 | 自锁的紧凑耦连器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20150115573A1 (zh) |
EP (3) | EP3309051B1 (zh) |
CN (1) | CN104395188A (zh) |
AU (2) | AU2013251128A1 (zh) |
CA (1) | CA2870768A1 (zh) |
DE (5) | DE102012103404B4 (zh) |
ES (1) | ES2893799T3 (zh) |
PL (1) | PL3680160T3 (zh) |
WO (1) | WO2013156578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59773A (zh) * | 2015-06-08 | 2015-08-26 | 杭州骑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利用平衡车驱动的运输装置 |
CN108773452A (zh) * | 2018-06-10 | 2018-11-09 | 余静远 | 一种电动助力装置 |
CN108791676A (zh) * | 2018-06-10 | 2018-11-13 | 余静远 | 一种电动助力装置和控制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4009746B4 (de) * | 2014-07-01 | 2023-01-12 | Brüggli | Anhänger für ein Fahrrad |
DE102014219605B4 (de) * | 2014-09-26 | 2021-10-07 | Volkswagen Ag | Stirnverschraubte Anbindung eines Stabilisators an einer Mehrlenkerachse |
TWI592325B (zh) * | 2015-01-14 | 2017-07-21 | 高斯新創設計有限公司 | 車對車連結裝置 |
DE102015114022A1 (de) * | 2015-08-24 | 2017-03-02 | Croozer Gmbh | Kupplung |
DE102016116261B4 (de) | 2016-08-31 | 2024-06-06 | Croozer Gmbh | Kupplung für einen Fahrradanhänger |
DE102016219201A1 (de) * | 2016-10-04 | 2017-11-30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Kupplungsvorrichtung für auf einem gemeinsamen Fahrwerk abgestützte Wagenkästen eines Schienenfahrzeugs |
USD886683S1 (en) * | 2018-06-08 | 2020-06-09 | Shenzhen Heibaihong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 Baby trailer connector |
US11173759B2 (en) * | 2019-09-03 | 2021-11-16 | Douglas Larson | Two-wheel vehicle trailer-coupling assembly |
DE102020208106A1 (de) | 2020-06-30 | 2021-12-30 |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 Kupplungsvorrichtung zum Kuppeln eines Fahrzeugs mit einem anderen Fahrzeug, sowie ein System und ein Verfahren |
CN113650458A (zh) * | 2021-08-11 | 2021-11-16 | 福建航空装备维修中心 | 一种航空用拖曳式油泵车 |
EP4166438A1 (en) * | 2021-10-14 | 2023-04-19 | Thule Sweden AB | Bicycle trailer hitc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RE26806E (en) * | 1969-03-18 | 1970-03-03 | Two-wheeled utility trailers for cycles and hitches therefor | |
CN1102162A (zh) * | 1993-11-01 | 1995-05-03 | 迈克林克国际有限公司 | 对于或关于自行车拖车的拖杆的改进 |
DE4427036A1 (de) * | 1994-07-29 | 1996-02-01 | Klaus Poth | Vorrichtung zum lösbaren Verbinden eines Nachläufers mit einem Zugfahrzeug |
WO1998021057A1 (en) * | 1996-11-13 | 1998-05-22 | Octrooibureau Kisch N.V. |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coupling between towing and towed vehicles |
CN2294913Y (zh) * | 1997-03-14 | 1998-10-21 | 王振民 | 自行车单臂拖车的快卸万向接头 |
US7131657B1 (en) * | 2004-07-27 | 2006-11-07 | Zz Bike, Llc | Bicycle trailer hitc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347559A (en) | 1965-02-23 | 1967-10-17 | Russell S Robinson | Two-wheeled utility trailers for cycles |
US3993320A (en) | 1974-06-13 | 1976-11-23 | Robinson Russell S | Resilient hitch for cycle trailer |
US4711461A (en) * | 1986-04-17 | 1987-12-08 | Positive Connections, Inc. | Three-axis trailer hitch having improved rotatable coupling between vehicle and trailer |
GB2266869A (en) * | 1992-05-12 | 1993-11-17 | Green Michelle Ann | A drawbar assembly for a cycle trailer |
DE9212885U1 (de) | 1992-09-24 | 1993-03-18 | Weber, Herbert, 8211 Breitbrunn | Kupplung zum Anhängen eines Fahrradanhängers an einem Fahrradrahmen |
DE9308490U1 (de) | 1993-06-07 | 1993-07-29 | Heinz Kettler Gmbh & Co, 59469 Ense | Kupplung zur Verbindung eines Fahrrad-Rahmens mit einem Anhänger |
US5470088A (en) * | 1993-12-07 | 1995-11-28 | Adams; Delbert J. | Bicycle trailer hitch assembly and bicycle trailer incorporating same |
DE19609910C2 (de) | 1996-03-14 | 2000-12-07 | Wilfried Donner | Fahrradanhänger-Kupplung |
US6099008A (en) | 1998-09-01 | 2000-08-08 | Burley Design Cooperative | Hitch for bicycle trailer |
US6099088A (en) | 1998-09-28 | 2000-08-08 | Caterpillar Inc. | Traction assembly for a work machine |
DE29909176U1 (de) | 1999-05-26 | 1999-08-12 | Iller, Heinz, 93426 Roding | Kugelkopf-Kupplung zum Befestigen von Anhängern an Fahrräder und Kleinkrafträder |
US6565106B2 (en) | 2001-09-21 | 2003-05-20 | Zenon Lopez | Bicycle sidecar |
US6929274B2 (en) * | 2001-09-28 | 2005-08-16 | 634182 Alberta Ltd. | Bicycle trailer hitch |
CN101102929A (zh) * | 2004-09-29 | 2008-01-09 | 琳·奥肯登 | 自行车快速释放附件适配器和牵引机构 |
ATE548252T1 (de) * | 2007-11-30 | 2012-03-15 | Imad Assaf | Leichttransportfahrzeug |
US20120007337A1 (en) * | 2009-03-20 | 2012-01-12 | Mcginnes Joseph John | Trailer hitch |
WO2011037756A2 (en) * | 2009-09-22 | 2011-03-31 | Burley Design Llc | Bicycle trailer, hitch and method |
US8282117B2 (en) * | 2011-02-09 | 2012-10-09 | Stephan M Rodgers | Trailer hitch for use on a bicycle and a trailer associated therewith |
US8434777B2 (en) * | 2011-07-01 | 2013-05-07 | Arnold Kamler | Pivoting bicycle link |
US20130022390A1 (en) * | 2011-07-22 | 2013-01-24 | Bipeace Enterprise Co., Ltd | Adapter device of tandem bicycle |
-
2012
- 2012-04-18 DE DE102012103404.4A patent/DE102012103404B4/de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4-18 DE DE202013012639.6U patent/DE202013012639U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3-04-18 EP EP17204030.5A patent/EP3309051B1/de active Active
- 2013-04-18 EP EP20160229.9A patent/EP3680160B8/de active Active
- 2013-04-18 DE DE202013012643.4U patent/DE202013012643U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3-04-18 WO PCT/EP2013/058123 patent/WO2013156578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4-18 CN CN201380031704.9A patent/CN104395188A/zh active Pending
- 2013-04-18 EP EP13721611.5A patent/EP2838782B1/de active Active
- 2013-04-18 PL PL20160229T patent/PL3680160T3/pl unknown
- 2013-04-18 CA CA2870768A patent/CA287076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3-04-18 AU AU2013251128A patent/AU201325112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3-04-18 US US14/395,354 patent/US2015011557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3-04-18 DE DE201320101676 patent/DE202013101676U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3-04-18 DE DE202013012641.8U patent/DE202013012641U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3-04-18 ES ES20160229T patent/ES2893799T3/es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2-17 US US15/046,135 patent/US2016015917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7
- 2017-05-05 AU AU2017202999A patent/AU201720299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RE26806E (en) * | 1969-03-18 | 1970-03-03 | Two-wheeled utility trailers for cycles and hitches therefor | |
CN1102162A (zh) * | 1993-11-01 | 1995-05-03 | 迈克林克国际有限公司 | 对于或关于自行车拖车的拖杆的改进 |
DE4427036A1 (de) * | 1994-07-29 | 1996-02-01 | Klaus Poth | Vorrichtung zum lösbaren Verbinden eines Nachläufers mit einem Zugfahrzeug |
WO1998021057A1 (en) * | 1996-11-13 | 1998-05-22 | Octrooibureau Kisch N.V. |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coupling between towing and towed vehicles |
CN2294913Y (zh) * | 1997-03-14 | 1998-10-21 | 王振民 | 自行车单臂拖车的快卸万向接头 |
US7131657B1 (en) * | 2004-07-27 | 2006-11-07 | Zz Bike, Llc | Bicycle trailer hitc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59773A (zh) * | 2015-06-08 | 2015-08-26 | 杭州骑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利用平衡车驱动的运输装置 |
CN108773452A (zh) * | 2018-06-10 | 2018-11-09 | 余静远 | 一种电动助力装置 |
CN108791676A (zh) * | 2018-06-10 | 2018-11-13 | 余静远 | 一种电动助力装置和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202013012641U1 (de) | 2018-02-05 |
DE202013012639U1 (de) | 2018-02-05 |
CA2870768A1 (en) | 2013-10-24 |
DE102012103404B4 (de) | 2022-06-30 |
US20150115573A1 (en) | 2015-04-30 |
EP3309051A1 (de) | 2018-04-18 |
DE202013012643U1 (de) | 2018-02-05 |
AU2017202999A1 (en) | 2017-05-25 |
EP2838782B1 (de) | 2018-03-21 |
EP3680160A1 (de) | 2020-07-15 |
AU2013251128A1 (en) | 2014-11-06 |
PL3680160T3 (pl) | 2022-02-07 |
WO2013156578A1 (de) | 2013-10-24 |
EP2838782A1 (de) | 2015-02-25 |
ES2893799T3 (es) | 2022-02-10 |
DE202013101676U1 (de) | 2013-06-17 |
US20160159175A1 (en) | 2016-06-09 |
EP3680160B8 (de) | 2021-10-27 |
EP3680160B1 (de) | 2021-09-15 |
DE102012103404A1 (de) | 2013-10-24 |
EP3309051B1 (de) | 2020-06-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95188A (zh) | 自锁的紧凑耦连器 | |
US6789815B2 (en) | Stowable-lock, convertible-pintle hitch | |
US2940776A (en) | Trailer coupling mechanism | |
CN102232034A (zh) | 鞍座式联接器 | |
ITUA20163542A1 (it) | Sospensione indipendente per veicoli, in particolare una sospensione per una ruota sterzante di veicoli | |
WO2012118607A2 (en) | Dual tow ball coupling apparatus | |
US6889995B2 (en) | Hitch locking mechanism | |
US7543838B2 (en) | Trailer locking mechanism | |
WO2019176771A1 (ja) | 車両駆動装置のパークロック装置及び車両駆動装置 | |
CA2939754A1 (en) | Coupling | |
US20070193392A1 (en) | Booster control rod coupling arrangement | |
JP6395443B2 (ja) | セミトレーラ自動車 | |
US7040645B1 (en) | Hitch receiver | |
CN102442169A (zh) | 用于卡车和拖车的自动气动挂接装置 | |
EP1987968A1 (en) | Tow coupling | |
US7604562B2 (en) | Drive axle for a light vehicle | |
US20180134104A1 (en) | Trailer hitch | |
CN103204182A (zh) | 一种牵引转向装置 | |
GB2563594A (en) | Releasable connector for a vehicle | |
US20220032893A1 (en) | Electrically-driven axle | |
CN219339121U (zh) | 一种拖车钩总成及车辆 | |
US8075064B2 (en) | Multiple section wheel assembly | |
US20130334792A1 (en) | Device for securing a hitch sleeve to a hitch | |
FR3009250A1 (fr) |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un objet embarque a l'arriere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et procede de fixation associe | |
US8678467B2 (en) | Windshield mounting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Cologne, Germany Applicant after: Kruse M Ltd Address before: Cologne, Germany Applicant before: ZWEI PLUS ZWEI GMBH |
|
COR |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04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