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47043A - 液晶显示面板及驱动液晶显示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面板及驱动液晶显示器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347043A CN104347043A CN201310335834.3A CN201310335834A CN104347043A CN 104347043 A CN104347043 A CN 104347043A CN 201310335834 A CN201310335834 A CN 201310335834A CN 104347043 A CN104347043 A CN 10434704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xel
- sub
- transistor
- signal line
- electr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驱动液晶显示器的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扫描信号线{Gn},多条数据信号线{Dm},多个像素单元{Pn,m},栅极驱动器,以及源极驱动器。其中,液晶显示面板的一画面周期内,第i时段时,同时输出启动的扫描信号的扫描信号线的数量为X1,该第i时段的持续时间为ti;第j时段时,同时输出启动的扫描信号的扫描信号线的数量为X2,该第j时段的持续时间为tj;其中,若X1>X2,则ti>tj,且i不等于j,i、j为大于0的正整数。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通过针对扫描信号的充电时序作调整,使得像素中晶体管的信道宽度/信道长度比不会增加或增加过多而导致开口率损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驱动液晶显示器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不会增加信道宽度长度比(W/L)的液晶显示面板及驱动液晶显示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设备包括液晶显示面板,由液晶胞与像素组件形成,该像素组件与相对应的液晶胞结合且具有液晶电容器以及储存电容器;薄膜晶体管,电性耦接至该液晶电容器及储存电容器。这些像素组件以矩阵方式排列,具有大量像素列与像素行。典型地,扫描信号依序提供给像素列用于依序逐列打开该像素组件。当提供给像素列扫描信号,用以打开该像素列的像素组件的相应薄膜晶体管时,该像素列的源极信号(也就是影像信号)亦同时提供至所述像素行,以便为该像素列的对应的液晶电容器以及储存电容器充电,从而校正与该像素列相关的对应液晶胞的方位,以便控制其光线传输。对所有像素列重复上述过程,则所有的像素组件均被提供了影像信号的对应源极信号,从而可显示该影像信号。
众所周知,当该液晶层上有一个足够高伏特的电压存在较长时间时,液晶分子的光学传输特性会发生变化。该种变化可能是永久性的,导致该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质量发生可不逆转的退化。为了阻止所述液晶分子的退化,液晶显示器通常通过交替改变供给该液晶胞的电压极性的技术予以驱动。这些技术可包括转换方案(inversion schemes),如帧转换(frame inversion)、列转换(rowinversion)、行转换(column inversion)及点转换(dot inversion)。典型地,尽管采取转换方案,显示较高质量的影像仍会因为频繁的极性转换而产生更大功率消耗。所述液晶显示设备,尤其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设备,会消耗大量功率。
为达成减少公知的液晶显示器的功率消耗所采取的方法,例如像素的半源极驱动(half source driving,HSD2)架构,其中每个像素界定于两个相邻扫描信号线之间,并设定为包括第一与第二开关组件(开关组件例如为晶体管TFT),分别电性耦接至该两个相邻扫描信号线。HSD2架构借着减半源极配线的数目,以达到源极驱动器(source driver)的使用数量也可以减半的目的。因此,可大幅减少面板模块的成本。但是数据信号线的相对减少,使得扫描信号频率加倍,则数据信号线对像素的充电时间变为原来的1/2,如TFT的阻抗不变,很难保证像素充电完成。为降低TFT的阻抗,势必增加TFT的信道宽度长度比(W/L,其中,W为TFT的通道宽度,而L为TFT的通道长度),亦例如W/L需大于同分辨率产品2倍,进而增加TFT面积,使得子像素开口率下降。
而为了更进一步减少生产成本,一种称为三分之一源极驱动(one third sourcedriving,OTSD)架构的像素阵列结构被提出,此种架构可将源极配线的数目减少至原本架构的三分之一,每个像素界定于两个相邻扫描信号线之间,并设定为包括第一、第二与第三开关。该第一与第二开关分别电性耦接至该两个相邻扫描信号线,同时该第三开关电性耦接至该第一与第二开关以及紧邻该相邻两条扫描信号线的第三扫描信号线。因此可节省更多的生产成本。但亦同样存在上述半源极驱动架构的液晶显示面板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以及驱动液晶显示器的方法,其通过针对扫描信号的充电时序作调整,使得像素中晶体管的信道宽度/信道长度比不会增加或增加过多而导致开口率损失。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扫描信号线{Gn},沿列方向作空间排列,其中n=1,2,…,N,且N为大于0的整数;多条数据信号线{Dm},垂直于该多条扫描信号线{Gn},且该多条数据信号线沿垂直该列方向的行方向作空间排列,其中m=1,2,…,M,M为大于0的整数;多个像素单元{Pn,m},以矩阵方式作空间排列形成像素阵列,每个像素单元Pn,m均界定于相邻两条扫描信号线Gn和Gn+1以及相邻两条数据信号线Dm和Dm+1之间,且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栅极驱动器,用以产生分别施加于该多条扫描信号线{Gn}的多个扫描信号;以及源极驱动器,用以产生分别施加于该多条数据信号线{Dm}的多个数据信号。其中,液晶显示面板的一画面周期内,第i时段时,同时输出启动的扫描信号的扫描信号线的数量为X1,该第i时段的持续时间为ti;第j时段时,同时输出启动的扫描信号的扫描信号线的数量为X2,该第j时段的持续时间为tj;其中,若X1>X2,则ti>tj,且i不等于j,i、j为大于0的正整数。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画面周期内,该第i时段时,同时输出启动的扫描信号的扫描信号线的数量最多;该第j时段时,同时输出启动的扫描信号的扫描信号线的数量最少。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X1=bX2,且ti=btj,其中b为大于1的正整数。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每一扫描信号均具有波形,该波形具有第一期间Γ1的第一伏特电压V1,第二期间Γ2的第二伏特电压V2,第三期间Γ3的第三伏特电压V3,其中第三期间紧随第二期间,第二期间紧随第一期间,V1=V3>V2,Γ2=Γ3/2,Γ1=Γ2。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每个扫描信号的波形之间以Γ1+Γ2为间隔依序移位。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每一扫描信号均具有波形,该波形具有第一期间Γ1的第一伏特电压V1,第二期间Γ2的第二伏特电压V2,第三期间Γ3的第三伏特电压V3,第四期间Γ4的第四伏特电压V4,以及第五期间Γ5的第五伏特电压V5,其中第(k+1)期间Γ(k+1)紧随第k期间Γk之后,j=1,2,3,4,V1=V3=V5>V2=V4,Γ1=Γ3/2=Γ5/3,Γ4=Γ1,Γ2=Γ3。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每个扫描信号的波形之间以Γ1+Γ2为间隔依序移位。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每一像素单元Pn,m至少包括第一子像素Pn,m1以及第二子像素Pn,m2,其中每一该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电极以及第一晶体管,该第一晶体管具有栅极、源极以及漏极电性耦接于该第一子像素电极,每一该第二子像素均包括第二子像素电极以及第二晶体管,该第二晶体管具有栅极、源极以及漏极电性耦接于该第二子像素电极,其中:
在像素单元Pn,m中,第一子像素Pn,m1的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1和数据信号线Dm,并且第二子像素Pn,m2的第二晶体管的栅极、源极和漏极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该第一子像素Pn,m1的第一晶体管的漏极和该第二子像素Pn,m2的第二子像素电极;并且
在像素单元Pn+1,m中,第一子像素Pn+1,m1的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2和数据信号线Dm+1,并且第二子像素Pn+1,m2的第二晶体管的栅极、源极和漏极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1、该第一子像素Pn+1,m1的第一晶体管的漏极和该第二子像素Pn+1,m2的第二子像素电极。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每一像素单元Pn,m至少包括第一子像素Pn,m1、第二子像素Pn,m2以及第三子像素Pn,m3,其中每一该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电极以及第一晶体管,该第一晶体管具有栅极、源极以及漏极电性耦接于该第一子像素电极,每一该第二子像素均包括第二子像素电极以及第二晶体管,该第二晶体管具有栅极、源极以及漏极电性耦接于该第二子像素电极,,每一该第三子像素均包括第三子像素电极以及第三晶体管,该第三晶体管具有栅极、源极以及漏极电性耦接于该第三子像素电极,其中:
在像素单元Pn,m中,第一子像素Pn,m1的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和数据信号线Dm,并且第二子像素Pn,m2的第二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和该第二子像素Pn,m2的第二子像素电极,该第三子像素Pn,m3的第三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和该第三子像素Pn,m3的第三子像素电极;并且
在像素单元Pn+1,m中,第一子像素Pn+1,m1的第一晶体管的栅极、源极以及漏极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1、数据信号线Dm以及该第二子像素Pn,m2的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并且第二子像素Pn+1,m2的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漏极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1以及该第三子像素Pn,m3的第三晶体管的源极,第三子像素Pn+1,m3的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漏极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1以及该第三子像素Pn+1,m3的第三子像素电极;并且
在像素单元Pn+2m中,第一子像素Pn+2,m1的第一晶体管的栅极、源极以及漏极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2、数据信号线Dm以及该第二子像素Pn+1,m2的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并且第二子像素Pn+2,m2的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漏极分别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2以及该第三子像素Pn+1,m3的第三晶体管的源极,第三子像素Pn+2,m3的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漏极分别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1以及该第三子像素Pn+2,m3的第三子像素电极。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其中该多个数据信号中的任意两相邻者具有相反极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驱动液晶显示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分别施加该多个扫描信号至该多条扫描信号线{Gn},分别施加该多个数据信号至该多条数据信号线{Dm},其中该多个扫描信号以一既定的时序导通连接至该多条扫描信号线{Gn}的对应晶体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及驱动液晶显示器的方法,其根据一画面周期中每一时段同时开启扫描信号线的数量来调整该时段的充电时间,例如同时开启的扫描信号线的数量越多,该时段的充电时间相对越长,扫描信号线同时开启最多的时段充电时间最长,依序递减,扫描信号线同时开启最少的时段充电时间最短。从而借此使得像素本身中的晶体管的信道宽度/信道长度比不会增加或增加过多而导致开口率损失。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示意性的部分布局视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另一部分布局视图;
图3所示为施加至图2中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信号的波形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示意性的部分布局视图;
图5所示为施加至图4中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信号的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以各种实施例对本发明予以详细说明,然而,此处的实施例仅作说明之用,因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基于本发明做出各种润饰及修改。下文将对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予以详细阐述,所附附图的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组件。本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指的“一”、“这”以及“此”均包括多,除非本文明确规定其表示单数之意。同样,除非本文另有明确规定,本文所指“在…内”还包括“在…上”之意。
本说明书中表述的术语一般表示本领域的通常意义。特定术语将在本说明书其它部分或下文中予以探讨,以便为实施者了解本发明提供附加的引导。本说明书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包括各种术语,仅用于阐明本发明,而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与要旨作出任何限制。同样,本发明亦并不局限于本说明书所提供的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图1-图5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予以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本文深入而广泛地揭示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关于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关于一种驱动包含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器的方法。液晶显示器包括有液晶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模组,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源。
请参见图1,图1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示意性的部分布局视图。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100包括源极驱动器(source driver)、栅极驱动器(gatedriver)及时序控制器(timing controller,T-con),时序控制器连接源极驱动器与栅极驱动器,用以控制源极驱动器与栅极驱动器的运作。除此之外,液晶显示面板100包括多条扫描信号线{Gn},亦即G1,G2,…Gn,Gn+1,Gn+2,Gn+3,…GN,沿列(horizontal,水平)方向140作空间排列;以及多条数据信号线{Dm},亦即D1,D2,…Dm,Dm+1,Dm+2,Dm+3,…,DM穿过该多条扫描信号线G1,G2,…Gn,Gn+1,Gn+2,Gn+3,…GN沿垂直该列方向的行方向(vertical,垂直)130作空间排列。其中,n=1,2,…,N,m=1,2,…,M,且M与N为大于0的整数。LCD面板100还包括多个像素单元{Pn,m},以矩阵方式作空间排列形成像素阵列。每个像素单元Pn,m均界定于两个相邻扫描信号线Gn及Gn+1,以及相邻两条数据信号线Dm及Dm+1之间。每个像素单元Pn,m是由两个或更多个子像素所构成。其中,上述像素阵列结构可以为半源极驱动架构(half source driving,HSD)或三分之一源极驱动架构(one third source driving,OTSD)。
请继续参见图1,其亦为半源驱动架构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阵列结构的示意图,为方便说明本实施例,图1仅绘示了LCD面板100中的依次相邻排列的三条扫描信号线Gn,Gn+1,Gn+2,以及两条数据信号线Dm与Dm+1,以及两个相应的像素。像素单元Pn,m具有第一子像素Pn,m1和第二子像素Pn,m2。其中第一子像素Pn,m1包括第一子像素电极115a、并联地电性耦接于第一子像素电极115a与共享电极之间的第一液晶电容以及第一晶体管112,第一晶体管112具有栅极112g、源极112s以及漏极112d电性耦接于第一子像素电极115a,第二子像素Pn,m2包括第二子像素电极115b、并联地电性耦接于第二子像素电极115b与共享电极之间的第二液晶电容以及第二晶体管116,第二晶体管116具有栅极116g、源极116s以及漏极116d电性耦接于第二子像素电极115b。其中共享电极(图中未绘出),其与每个像素单元Pn,m的第一子像素电极与第二子像素电极相关而形成。在一实施例中,每个像素单元Pn,m的第一子像素Pn,m1的第一子像素电极115a和第二子像素Pn,m2的第二子像素电极115b沉积在第一基板上(此处未显示),而共享电极则被沉积在第二基板上(此处未显示)并与第一基板在空间上间隔开来。液晶分子则被填充于前述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每个单元关联于液晶显示面板100的一个像素单元Pn,m,施加在子像素电极上的电压则用以控制相应于子像素的液晶分子的方向排列。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晶体管112、第二晶体管116例如是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 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并适用于分别启动第一子像素Pn,m1以及第二子像素Pn,m2。其它类型的晶体管也可以用于实现本发明。通过施加扫描信号至与第一晶体管112的栅极112g和第二晶体管116的栅极116g电性耦接的扫描信号线Gn+1和Gn,第一晶体管112和第二晶体管116被选择到进而导通,此时,借着分别对第一子像素Pn,m1和第二子像素Pn,m2的相应液晶电容充电的方式,施加于相应数据信号线Dm或Dm+1的数据信号被结合至第一子像素Pn,m1和第二子像素Pn,m2。像素单元Pn,m的第一子像素Pn,m1和第二子像素Pn,m2的液晶电容的充电电压与施加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间所对应的液晶分子的电场是相对应的。
在像素单元Pn,m中,第一子像素Pn,m1的第一晶体管112的栅极112g和源极112s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1和数据信号线Dm,并且第二子像素Pn,m2的第二晶体管116的栅极116g、源极116s和漏极116d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第一子像素Pn,m1的第一晶体管112的漏极112d(或是第一子像素电极115a)和第二子像素Pn,m2的第二子像素电极115b;并且,
在像素单元Pn+1,m中,第一子像素Pn+1,m1的第一晶体管112的栅极112g和源极112s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2和数据信号线Dm+1,并且第二子像素Pn+1,m2的第二晶体管116的栅极116g、源极116s和漏极116d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1、第一子像素Pn+1,m1的第一晶体管112的漏极112d和第二子像素Pn+1,m2的第二子像素电极115b。
栅极驱动器用以产生分别施加至多条扫描信号线{Gn}的多个扫描信号{gn}。多个扫描信号{gn}以既定的时序来开启连接到多条扫描信号线{Gn}的第一晶体管112及第二晶体管116。源极驱动器用以产生分别施加于多条数据信号线{Dm}的多个数据信号{dm}。多个数据信号{dm}中任两相邻者,如dm和dm+1,具有相反极性,例如,若数据信号dm具有正/高电压,则数据信号dm+1具有负/低电压,反之亦然。
在此像素安排与像素驱动的框架下,欲显示的影像的数据以行反转方式施加至数据信号线{Dm},在此时多个像素单元{Pn,m}的影像显示以具有高显示品质的点反转方式呈现。因为每一条数据信号线Dm都电性耦接至像素单元行P{n},m和其相邻的像素单元行P{n},m+1,所以相较于使用传统的点反转方式,液晶显示面板100的点反转只需要一半数量的数据信号线{Dm}即可达成。于是液晶显示器面板100也可以省下传统的点反转方式液晶显示面板一半的功率消耗。
此外,对比本发明而言,液晶显示面板的一画面周期内,第i时段时,同时输出启动的扫描信号的扫描信号线的数量为X1,第i时段的持续时间为ti;第j时段时,同时输出启动的扫描信号的扫描信号线的数量为X2,第j时段的持续时间为tj;其中,若X1>X2,则ti>tj,且i不等于j,i、j为大于0的正整数。进一步地,该画面周期内,该第i时段时,同时输出启动的扫描信号的扫描信号线的数量最多;该第j时段时,同时输出启动的扫描信号的扫描信号线的数量最少。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X1=bX2,且ti=btj,其中b为大于1的正整数。也就是说,当第i时段同时输出启动的扫描信号的扫描信号线的数量为两条,而第j时段同时输出启动的扫描信号的扫描信号线的数量为1条,则第i时段的持续时间则为第j时段的持续时间的两倍。也就是说最佳充电时间即对应启动扫描信号的各时段的持续时间与所需要充的像素数量相同,如X1:X2=2:1,则晶体管的W/L可设计为(2+1)/2=1.5,可较原本晶体管设计(W/L=2)缩小。此外,上述第i时段与第j时段于同一画面周期内,可以为相邻的时段或间隔的时段。当然本发明也并不以上述为限,其它实施方式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各时段的持续时间进行调整即可。
如此,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通过对扫描信号的时序进行修正或调整,依据同时开启的扫描信号线的数目调整充电时间,扫描信号线同时开启最多的期间充电时间最长,依序递减,扫描信号线同时开启最少的期间时间最短。
以下具体结合结合具体液晶显示面板架构及驱动信号的时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请参见图2和图3,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另一部分布局视图,图3所示为施加至图2中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信号的波形图,而这些波形用以向相应的子像素电极215a和215b充电。具体的实施例中,图示中的液晶显示面板200仅部分地且示意性地显示3×3像素单元。举例而言,在3×3像素阵列的第一行中的像素分别被称为像素单元P0,0,P1,0和P2,0。每个像素单元具有第一子像素电极215a,第二子像素电极215b,第一晶体管212和第二晶体管216,每一个晶体管212或216具有漏极、源极和栅极。每个像素单元的第一晶体管212和第二晶体管216的栅极都电性耦接到一对相邻的扫描信号线,如G0和G1、G1和G2、G2和G3,并由上述方法定义出一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的第一晶体管212和第二晶体管216的漏极分别电性耦接至上述像素单元的第一子像素电极215a和第二子像素电极215b。
对由一对相邻的扫描信号线G0和G1所定义的第一像素单元列的像素单元P0,0、P0,1和P0,2而言,每个像素单元P0,0、P0,1或P0,2的第一晶体管212的源极电性连接到相应的数据信号线D0、D1或D2,而每个像素单元P0,0、P0,1或P0,2的第二晶体管216的源极电性连接到此像素单元的第一子像素电极215a。然而,对由一对扫描信号线G1和G2定义的第二像素单元列的像素P1,0、P1,1和P1,2而言,每个像素单元P1,0、P1,1或P1,2的第一晶体管212的源极电性连接到此像素单元的第二子像素电极215b,而每个像素单元P1,0、P1,1或P1,2的第二晶体管216的源极电性连接到相应的数据信号线D1、D2或D3。如图3所示,像素单元的安排会在两相邻像素单元列间重复一次。扫描信号线G0和数据信号线D0常用于输入哑信号(dummy signals)。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驱动信号包括分别施加到扫描信号线G1、G2和G3的三个扫描信号g1、g2和g3,分别施加到数据信号线D1和D2的两个数据信号d1和d2,和施加到共享电极(此处未显示)的共享信号Vcom。扫描信号g1、g2和g3是由栅极驱动器所产生。每个扫描信号g1、g2和g3具有波形。波形具有第一期间Γ1的第一伏特电压V1,第二期间Γ2的第二伏特电压V2,第三期间Γ3的第三伏特电压V3,其中第三期间紧随第二期间,第二期间紧随第一期间,V1=V3>V2,Γ2=Γ3/2,Γ1=Γ2。在本实施例中,V1(V3)与V2分别对应高伏特电压以及低伏特电压,为了有效地开启和关闭一对应像素单元列的相应的晶体管,V1(V3)和V2为分别位于相应的高电压和低电压。为了依一既定顺序致能三个像素单元列,每个扫描信号g1、g2或g3的波形依序地由另一者平移(shifted)而得之。在一具体实例中,扫描信号g2由扫描信号g1平移周期Γ1+Γ2,而扫描信号g3由扫描信号g2平移周期Γ1+Γ2。
共享信号Vcom具有一常数电压(电位)。数据信号d1和d2依据即将在这些像素上显示的影像所产生,并且具有相反的极性。换句话说,若数据信号d1具有正电压,数据信号d2则具有负电压,反之亦然。在具体实施例中,数据信号d1具有正电压,数据信号d2则具有负电压。
如图3所示,在第T画面周期(亦即第T帧)内,第t1时段时,扫描信号线G1、G2开启,扫描信号线G1、G2上的扫描信号g1、g2使与之电性耦接的第一晶体管212和第二晶体管216导通,而连接到扫描信号线G3的第一晶体管212和第二晶体管216为关闭。因此,通过数据信号线D1施加数据信号d1(负)到像素单元P1,0的第一晶体管212的源极,对像素单元P1,0的第一子像素以及第二子像素充电,像素单元P1,0的第一子像素电极215a会产生正电压;在此同时,通过数据信号线D2施加数据信号d2(正)到像素单元P1,1的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对像素单元P1,1的第一子像素以及第二子像素充电,在像素单元P1,1的第一子像素电极215a会产生负电压。在图3中,分别以”+”和”-”表示在像素单元P1,0的第一子像素215a产生的正电压,及像素单元P1,1的第一子像素215a产生的负电压。
在第T画面周期(亦即第T帧)内,第t2时段时,扫描信号线G1开启,G2和G3关闭,因而电性连接到扫描信号线G1的第一晶体管212和第二晶体管216为开启,而连接到扫描信号线G2和G3的晶第一晶体管212和第二晶体管216为关闭。因此,通过数据信号线D1施加数据信号d1(正)到像素单元P0,1的第一晶体管212的源极,对像素单元P0,1的第一子像素以及第二子像素充电,在像素单元P0,1的第一子像素电极会产生一正电压;在此同时,通过数据信号线D2施加数据信号d2(负)到像素单元P0,2的第一晶体管212的源极,对像素单元P0,2的第一子像素以及第二子像素充电,在像素单元P0,2的第一子像素电极会产生负电压。在图5中,分别以”+”和”-”表示在像素单元P0,1的第一子像素产生的正电压与像素单元P0,2的第一子像素产生的负电压。
在第T画面周期(亦即第T帧)内,第t3时段时,扫描信号线G1关闭,G2和G3开启,因而电性连接到扫描信号线G1的第一晶体管212和第二晶体管216为关闭,而连接到扫描信号线G2和G3的第一晶体管212和第二晶体管216为开启。因此,通过数据信号线D1施加数据信号d1(负)到像素单元P2,1的第一晶体管212的源极,对像素单元P2,1的第一子像素以及第二子像素充电,在像素单元P2,1的第二子像素电极会产生正电压,在此同时,通过数据信号线D2施加数据信号d2(正)到像素单元P2,2的第一晶体管212的源极,对像素单元P2,2的第一子像素以及第二子像素充电,在像素单元P2,2的第二子像素电极会产生负电压。在图5中,分别以”+”和”-”表示在像素单元P2,1的第二子像素产生的正电压与像素单元P2,2的第二子像素产生的负电压。
在第T画面周期(亦即第T帧)内,第t4时段时,扫描信号线G1和G3关闭,G2开启,因而电性连接到扫描信号线G1和G3的第一晶体管212和第二晶体管216为关闭,而连接到扫描信号线G2的第一晶体管212和第二晶体管216为开启。因此,通过数据信号线D1施加数据信号d1(正)到像素单元P1,0的第一晶体管212的源极,对像素单元P1,0的第一子像素以及第二子像素充电,在像素单元P1,0的第二子像素电极会产生正电压,在此同时,通过数据信号线D2施加数据信号d2(负)到像素单元P1,1的第一晶体管212的源极,对像素单元P1,1的第一子像素以及第二子像素充电,在像素单元P1,1的第二子像素电极会产生负电压。
从上述一画面周期的各时段的驱动方式来看,由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像素阵列结构为半源极驱动架构,所以当对应扫描信号线开启时,相应的数据信号线需要对与该扫描信号线电性耦接的像素单元内的第一子像素以及第二子像素进行充电,本发明针对此种半源极驱动架构,将同时开启多条扫描信号线的时段加长,以实现在不增加或不过度增加晶体管的通道宽度与长度比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与该开启的扫描信号线连接的像素单元的第一子像素与第二子像素的完全充电。其中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第T画面周期内,第1时段时,同时开启的扫描信号线的数量为2条,而第2时段时,同时开启的扫描信号线的数量为1条,则第1时段的持续时间t1会大于第2时段的持续时间t2,而特别的第1时段的持续时间t1等于第2时段的持续时间t2的两倍。
此外,依照前述的像素单元安排和驱动方式,本实施方式中以行反转的方式将数据输入至数据信号线,即可在以影像显示为目的的液晶显示面板200的像素单元矩阵{Pn,m}的内达成点反转。
请参见图4,图4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示意性的部分布局视图,其中图4所示亦为三分之一源驱动架构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阵列结构的示意图,为方面说明本实施例,图4中仅绘示了液晶显示面板300中的两两相邻设置的四条扫描信号线以及相邻设置的三条数据信号线,以及6个相应的像素。扫描信号线用以决定是否开启与之电性耦接的像素,数据信号线则用以提供显示数据至与之电性耦接的像素。
每一像素单元Pn,m至少包括第一子像素Pn,m1、第二子像素Pn,m2以及第三子像素Pn,m3,其中每一第一子像素Pn,m1包括第一子像素电极以及第一晶体管311,第一晶体管311具有栅极311g、源极311s以及漏极311d电性耦接于该第一子像素电极,每一第二子像素Pn,m2均包括第二子像素电极以及第二晶体管312,第二晶体管312具有栅极312g、源极312s以及漏极312d电性耦接于该第二子像素电极,,每一第三子像素Pn,m3均包括第三子像素电极以及第三晶体管313,该第三晶体管313具有栅极313g、源极3113s以及漏极313d电性耦接于该第三子像素电极,其中:
在像素单元Pn,m中,第一子像素Pn,m1的第一晶体管311的栅极311g和源极311s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和数据信号线Dm,并且第二子像素Pn,m2的第二晶体管312的栅极312g和漏极312d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和第二子像素Pn,m2的第二子像素电极,第三子像素Pn,m3的第三晶体管313的栅极313g和漏极313d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和第三子像素Pn,m3的第三子像素电极;并且
在像素单元Pn+1,m中,第一子像素Pn+1,m1的第一晶体管的栅极、源极以及漏极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1、数据信号线Dm以及该第二子像素Pn,m2的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并且第二子像素Pn+1,m2的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漏极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1以及该第三子像素Pn,m3的第三晶体管的源极,第三子像素Pn+1,m3的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漏极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1以及该第三子像素Pn+1,m3的第三子像素电极;并且
在像素单元Pn+2m中,第一子像素Pn+2,m1的第一晶体管的栅极、源极以及漏极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2、数据信号线Dm以及该第二子像素Pn+1,m2的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并且第二子像素Pn+2,m2的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漏极分别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2以及该第三子像素Pn+1,m3的第三晶体管的源极,第三子像素Pn+2,m3的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漏极分别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1以及该第三子像素Pn+2,m3的第三子像素电极。
下面将结合图5具体描述一种驱动包含图4中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器的方法,图5所示为施加至图4中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信号的波形图亦即为依序提供给扫描信号线Gn、Gn+1、Gn+2、Gn+3的驱动信号gn、g(n+1)、g(n+2)、和g(n+3)以及提供给数据信号线Dm、Dm+1的数据信号dm和d(m+1)的时序图。gn、g(n+1)、g(n+2)、和g(n+3)是由栅极驱动器所产生。每个扫描信号gn、g(n+1)、g(n+2)、和g(n+3)具有波形。波形具有第一期间Γ1的第一伏特电压V1,第二期间Γ2的第二伏特电压V2,第三期间Γ3的第三伏特电压V3,第四期间Γ4的第四伏特电压V4,以及第五期间Γ5的第五伏特电压V5,其中第(k+1)期间Γ(k+1)紧随第k期间Γk之后,j=1,2,3,4,V1=V3=V5>V2=V4,Γ1=Γ3/2=Γ5/3,Γ4=Γ1,Γ2=Γ3。在本实施例中,V1(V3)与V2分别对应高伏特电压以及低伏特电压,为了有效地开启和关闭一对应像素单元列的相应的晶体管,V1(V3,V5)和V2(V4)为分别位于相应的高电压和低电压。为了依一既定顺序致能三个像素单元列,每个扫描信号gn、g(n+1)、g(n+2)、或g(n+3)的波形依序地由另一者平移(shifted)而得之。在一具体实例中,扫描信号g(n+1)由扫描信号gn平移周期Γ1+Γ2,而扫描信号g(n+2)由扫描信号g(n+1)平移周期Γ1+Γ2,而扫描信号g(n+3)由扫描信号g(n+2)平移周期Γ1+Γ2。
共享信号Vcom具有一常数电压(电位)。数据信号dm和d(m+1)依据即将在这些像素上显示的影像所产生,并且具有相反的极性。换句话说,若数据信号dm具有正电压,数据信号d(m+1)则具有负电压,反之亦然。在具体实施例中,数据信号dm具有正电压,数据信号d(m+1)则具有负电压。
如图5所示,在第T画面周期(亦即第T帧)内,第t1时段时,扫描信号线Gn、Gn+1、Gn+2开启,扫描信号线Gn、Gn+1、Gn+2上的扫描信号gn、g(n+1)、g(n+2)使与之电性耦接的第一晶体管311、第二晶体管312、第三晶体管313导通,而连接到扫描信号线Gn+3的第一晶体管311、第二晶体管312、第三晶体管313为关闭。
在第T画面周期(亦即第T帧)内,第t2时段时,扫描信号线Gn、Gn+1开启,扫描信号线Gn、Gn+1上的扫描信号gn、g(n+1)使与之电性耦接的第一晶体管311、第二晶体管312、第三晶体管313导通,而连接到扫描信号线Gn+2、Gn+3的第一晶体管311、第二晶体管312、第三晶体管313为关闭。
在第T画面周期(亦即第T帧)内,第t3时段时,扫描信号线Gn开启,与扫描信号线Gn电性耦接的第一晶体管311、第二晶体管312、第三晶体管313导通,而连接到扫描信号线Gn+1、Gn+2、Gn+3的第一晶体管311、第三晶体管312、第二晶体管313。
在第T画面周期(亦即第T帧)内,第t4时段时,扫描信号线Gn+1、Gn+2、Gn+3开启,与扫描信号线Gn+1、Gn+2、Gn+3电性耦接的第一晶体管311、第二晶体管312、第三晶体管313导通,而连接到扫描信号线Gn的第一晶体管311、第二晶体管312、第三晶体管313为关闭。
在第T画面周期(亦即第T帧)内,第t5时段时,扫描信号线Gn+1、Gn+2开启,与扫描信号线Gn+1、Gn+2电性耦接的第一晶体管311、第二晶体管312、第三晶体管313导通,而连接到扫描信号线Gn、Gn+3的第一晶体管311、第二晶体管312、第三晶体管313为关闭。
在第T画面周期(亦即第T帧)内,第t6时段时,扫描信号线Gn+1开启,与扫描信号线Gn+1电性耦接的第一晶体管311、第二晶体管312、第三晶体管313导通,而连接到扫描信号线Gn、Gn+2、Gn+3的第一晶体管311、第三晶体管312、第二晶体管313为关闭。
在第T画面周期(亦即第T帧)内,第t7时段时,扫描信号线Gn+2、Gn+3开启,与扫描信号线Gn+2、Gn+3电性耦接的第一晶体管311、第二晶体管312、第三晶体管313导通,而连接到扫描信号线Gn、Gn+1的第一晶体管311、第二晶体管312、第三晶体管313为关闭。
在第T画面周期(亦即第T帧)内,第t8时段时,扫描信号线Gn+2、Gn+3开启,与扫描信号线Gn+2、Gn+3电性耦接的第一晶体管311、第二晶体管312、第三晶体管313导通,而连接到扫描信号线Gn、Gn+1的第一晶体管311、第二晶体管312、第三晶体管313为关闭。
在第T画面周期(亦即第T帧)内,第t9时段时,扫描信号线Gn+2开启,与扫描信号线Gn+2电性耦接的第一晶体管311、第二晶体管312、第三晶体管313导通,而连接到扫描信号线Gn、Gn+1、Gn+3的第一晶体管311、第二晶体管312、第三晶体管313为关闭。
从上述一画面周期的各时段的驱动方式来看,由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像素阵列结构为三分之一源极驱动架构,所以当对应扫描信号线开启时,相应的数据信号线需要对与该扫描信号线电性耦接的像素单元内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以及第三子像素进行充电,本发明针对此种驱动架构,将同时开启多条扫描信号线的时段加长,以实现在不增加或不过度增加晶体管的通道宽度与长度比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与该开启的扫描信号线连接的像素单元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与第三子像素的完全充电。其中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第T画面周期内,第1时段时,同时开启的扫描信号线的数量为3条,而第2时段时,同时开启的扫描信号线的数量为2条,而第3时段时,同时开启的扫描信号线的数量为1条,则第1时段的持续时间t1会大于第2时段的持续时间t2,第2时段的持续时间t2会大于第3时段的持续时间t3,而特别的第1时段的持续时间t1等于第2时段的持续时间t2的两倍,第1时段的持续时间t1等于第3时段的持续时间t3的三倍,对于第t4-t9时段亦同样如此。
此外,依照前述的像素安排和驱动方式,本实施方式中以行反转的方式将数据输入至数据信号线,即可在以影像显示为目的的液晶显示面板300的像素矩阵{Pn,m}的内达成点反转。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及驱动液晶显示器的方法,其根据一画面周期中每一时段同时开启扫描信号线的数量来调整该时段的充电时间,例如同时开启的扫描信号线的数量越多,该时段的充电时间相对越长,扫描信号线同时开启最多的时段充电时间最长,依序递减,扫描信号线同时开启最少的时段充电时间最短。从而借此使得像素本身中的晶体管的信道宽度/信道长度比不会增加或增加过多而导致开口率损失。
藉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申请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发明所申请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应该根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致使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Claims (10)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多条扫描信号线{Gn},沿列方向作空间排列,其中n=1,2,…,N,且N为大于0的整数;
多条数据信号线{Dm},垂直于该多条扫描信号线{Gn},且该多条数据信号线沿垂直该列方向的行方向作空间排列,其中m=1,2,…,M,M为大于0的整数;
多个像素单元{Pn,m},以矩阵方式作空间排列形成像素阵列,每个像素单元Pn,m均界定于相邻两条扫描信号线Gn和Gn+1以及相邻两条数据信号线Dm和Dm+1之间,且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
栅极驱动器,用以产生分别施加于该多条扫描信号线{Gn}的多个扫描信号;以及
源极驱动器,用以产生分别施加于该多条数据信号线{Dm}的多个数据信号;
其中,液晶显示面板的一画面周期内,第i时段时,同时输出启动的扫描信号的扫描信号线的数量为X1,该第i时段的持续时间为ti;第j时段时,同时输出启动的扫描信号的扫描信号线的数量为X2,该第j时段的持续时间为tj;其中,若X1>X2,则ti>tj,且i不等于j,i、j为大于0的正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画面周期内,该第i时段时,同时输出启动的扫描信号的扫描信号线的数量最多;该第j时段时,同时输出启动的扫描信号的扫描信号线的数量最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X1=bX2,且ti=btj,其中b为大于1的正整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扫描信号均具有波形,该波形具有第一期间Γ1的第一伏特电压V1,第二期间Γ2的第二伏特电压V2,第三期间Γ3的第三伏特电压V3,其中第三期间紧随第二期间,第二期间紧随第一期间,V1=V3>V2,Γ2=Γ3/2,Γ1=Γ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扫描信号的波形之间以Γ1+Γ2为间隔依序移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扫描信号均具有波形,该波形具有第一期间Γ1的第一伏特电压V1,第二期间Γ2的第二伏特电压V2,第三期间Γ3的第三伏特电压V3,第四期间Γ4的第四伏特电压V4,以及第五期间Γ5的第五伏特电压V5,其中第(k+1)期间Γ(k+1)紧随第k期间Γk之后,j=1,2,3,4,V1=V3=V5>V2=V4,Γ1=Γ3/2=Γ5/3,Γ4=Γ1,Γ2=Γ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扫描信号的波形之间以Γ1+Γ2为间隔依序移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像素单元Pn,m至少包括第一子像素Pn,m1以及第二子像素Pn,m2,其中每一该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电极以及第一晶体管,该第一晶体管具有栅极、源极以及漏极电性耦接于该第一子像素电极,每一该第二子像素均包括第二子像素电极以及第二晶体管,该第二晶体管具有栅极、源极以及漏极电性耦接于该第二子像素电极,其中:
在像素单元Pn,m中,第一子像素Pn,m1的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1和数据信号线Dm,并且第二子像素Pn,m2的第二晶体管的栅极、源极和漏极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该第一子像素Pn,m1的第一晶体管的漏极和该第二子像素Pn,m2的第二子像素电极;并且
在像素单元Pn+1,m中,第一子像素Pn+1,m1的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2和数据信号线Dm+1,并且第二子像素Pn+1,m2的第二晶体管的栅极、源极和漏极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1、该第一子像素Pn+1,m1的第一晶体管的漏极和该第二子像素Pn+1,m2的第二子像素电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像素单元Pn,m至少包括第一子像素Pn,m1、第二子像素Pn,m2以及第三子像素Pn,m3,其中每一该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电极以及第一晶体管,该第一晶体管具有栅极、源极以及漏极电性耦接于该第一子像素电极,每一该第二子像素均包括第二子像素电极以及第二晶体管,该第二晶体管具有栅极、源极以及漏极电性耦接于该第二子像素电极,,每一该第三子像素均包括第三子像素电极以及第三晶体管,该第三晶体管具有栅极、源极以及漏极电性耦接于该第三子像素电极,其中:
在像素单元Pn,m中,第一子像素Pn,m1的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和数据信号线Dm,并且第二子像素Pn,m2的第二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和该第二子像素Pn,m2的第二子像素电极,该第三子像素Pn,m3的第三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和该第三子像素Pn,m3的第三子像素电极;并且
在像素单元Pn+1,m中,第一子像素Pn+1,m1的第一晶体管的栅极、源极以及漏极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1、数据信号线Dm以及该第二子像素Pn,m2的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并且第二子像素Pn+1,m2的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漏极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1以及该第三子像素Pn,m3的第三晶体管的源极,第三子像素Pn+1,m3的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漏极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1以及该第三子像素Pn+1,m3的第三子像素电极;并且
在像素单元Pn+2m中,第一子像素Pn+2,m1的第一晶体管的栅极、源极以及漏极分别并个别对应地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2、数据信号线Dm以及该第二子像素Pn+1,m2的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并且第二子像素Pn+2,m2的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漏极分别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2以及该第三子像素Pn+1,m3的第三晶体管的源极,第三子像素Pn+2,m3的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漏极分别电性耦接至扫描信号线Gn+1以及该第三子像素Pn+2,m3的第三子像素电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多个数据信号中的任意两相邻者具有相反极性。
10.一种驱动液晶显示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种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
施加该多个扫描信号至该多条扫描信号线{Gn},且施加该多个数据信号至该多条数据信号线{Dm},其中该多个扫描信号以一既定的时序导通连接至该多条扫描信号线{Gn}的对应晶体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35834.3A CN104347043A (zh) | 2013-08-02 | 2013-08-02 | 液晶显示面板及驱动液晶显示器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35834.3A CN104347043A (zh) | 2013-08-02 | 2013-08-02 | 液晶显示面板及驱动液晶显示器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47043A true CN104347043A (zh) | 2015-02-11 |
Family
ID=52502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335834.3A Pending CN104347043A (zh) | 2013-08-02 | 2013-08-02 | 液晶显示面板及驱动液晶显示器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347043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69544A (zh) * | 2015-08-18 | 2017-03-01 | 矽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源极驱动器及液晶显示设备 |
CN107331349A (zh) * | 2017-09-05 | 2017-11-07 | 芯颖科技有限公司 | Oled、oled驱动阵列及其充电方法 |
CN110875007A (zh) * | 2019-11-29 | 2020-03-10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驱动装置和显示面板 |
CN110930926A (zh) * | 2019-12-09 | 2020-03-27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驱动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10969976A (zh) * | 2019-11-29 | 2020-04-07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111754917A (zh) * | 2016-06-01 | 2020-10-09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以及其驱动方法 |
CN113808518A (zh) * | 2021-02-23 | 2021-12-17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源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
-
2013
- 2013-08-02 CN CN201310335834.3A patent/CN104347043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69544A (zh) * | 2015-08-18 | 2017-03-01 | 矽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源极驱动器及液晶显示设备 |
CN106469544B (zh) * | 2015-08-18 | 2019-10-18 | 矽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源极驱动器及液晶显示设备 |
CN111754917A (zh) * | 2016-06-01 | 2020-10-09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以及其驱动方法 |
CN111754917B (zh) * | 2016-06-01 | 2022-07-01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以及其驱动方法 |
CN107331349A (zh) * | 2017-09-05 | 2017-11-07 | 芯颖科技有限公司 | Oled、oled驱动阵列及其充电方法 |
CN110875007A (zh) * | 2019-11-29 | 2020-03-10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驱动装置和显示面板 |
CN110969976A (zh) * | 2019-11-29 | 2020-04-07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110930926A (zh) * | 2019-12-09 | 2020-03-27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驱动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10930926B (zh) * | 2019-12-09 | 2023-07-25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驱动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13808518A (zh) * | 2021-02-23 | 2021-12-17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源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
CN113808518B (zh) * | 2021-02-23 | 2023-09-26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源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44842B (zh) | 一种液晶显示器面板以及驱动液晶显示器的方法 | |
JP5512284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 |
CN104391411B (zh) |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 |
US8248336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4347043A (zh) | 液晶显示面板及驱动液晶显示器的方法 | |
US9093039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 |
CN104882106B (zh) | 列翻转模式的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
TWI428899B (zh) | 液晶顯示器及其驅動方法 | |
US20090174642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US9230469B2 (en) | Display device using plural gamma curve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1681607A (zh)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US20160351137A1 (en) | Display device | |
KR102562943B1 (ko) | 표시 장치 | |
US8654054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5374334A (zh) | 液晶显示面板结构 | |
CN101963728A (zh) | 液晶显示器 | |
KR101074381B1 (ko) | 횡전계방식 액정표시장치 | |
US10290274B2 (en) | Array substrate | |
WO2012132630A1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US20130147783A1 (en) | Pixel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 |
KR20090004234A (ko) |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 |
KR101278003B1 (ko) | 액정표시패널과 그 구동방법 | |
CN107564489A (zh) | 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 |
US20160180816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 |
KR20050062158A (ko) | 임펄시브 구동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