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36325B - 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236325B CN104236325B CN201410511766.6A CN201410511766A CN104236325B CN 104236325 B CN104236325 B CN 104236325B CN 201410511766 A CN201410511766 A CN 201410511766A CN 104236325 B CN104236325 B CN 10423632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oling tower
- closed space
- semi
- air
- coo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3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系统,包括半闭式空间和多组冷却塔组,所述半闭式空间设有向半闭式空间送入空气的竖直风井,所述多组冷却塔组沿半闭式空间内部周边设置,各冷却塔组中的冷却塔均设有用于抽取半闭式空间内空气的风机以及用于排出热风的冷却塔排风筒,各冷却塔组均设有向所述半闭式空间外部统一排放热风的冷却塔排风箱,各冷却塔组的冷却塔排风筒均与所述冷却塔排风箱连通。该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系统具有可避免冷却塔进排风短路,能提高冷却塔运行效率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暖通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系统。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暖通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携带余热的循环水在塔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把水的热量传输给空气并散入大气,对循环水进行降温。冷却塔运行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空调系统制冷制热的效果。
影响冷却塔运行性能的因素包括空气湿球温度、空气流量、水量、冷却塔的布置等,其中冷却塔的布置位置与方式是影响冷却塔运行性能好坏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冷却塔一旦布置不合理,将导致湿热空气返混,从而严重影响着冷却塔运行性能。所以,为了降低冷却塔湿热空气返混,冷却塔通常放置通风良好的室外,如楼顶或地面,并要求排风口、进风口通畅。
然而,冷却塔放置于楼顶或地面,将产生很大噪音同时影响建筑物整体美观。近年来,人们对城市环境日益关注,冷却塔越来越多地被置于专门的靠外墙的制冷机房或建筑转换层等相对较封闭的空间内;另外随着单体建筑物建筑面积的增大,所需冷却塔的数量越来越多。当大量的冷却塔被布置在一个半闭式空间内,就会造成以下几个问题:1、空气与循环水进行热量交换产生的湿热空气不能很好地排出半闭式空间,湿热空气返混率较高;2、冷却塔群运行相互干扰、冷却塔进排风短路、排风不畅;3、靠近半闭式空间进风口的冷却塔进风量过大,而居于半闭式空间中部的冷却塔进风量过小,冷却塔风机选型难以确定,冷却塔运行效率低。这些问题造成冷却塔不能在额定工况下高效运行,从而直接影响着整个空调系统制冷制热的效果。
目前,室外冷却塔布置单纯依靠工程经验来进行,并取得很好的冷却效果。但对于半闭式空间内冷却塔群的布置如果单纯依靠工程经验来进行布置以及采用室外冷却塔群布置设计方法,将会使部分冷却塔运行性能恶化,从而影响整个空调性能运行效果,因此必须寻找另外一种半闭式空间内冷却塔群布置方案以及提高冷却塔群运行性能的优化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避免冷却塔进排风短路,能提高冷却塔运行效率的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系统,包括半闭式空间和多组冷却塔组,所述半闭式空间设有向半闭式空间送入空气的竖直风井,所述多组冷却塔组沿半闭式空间内部周边设置,各冷却塔组中的冷却塔均设有用于抽取半闭式空间内空气的风机以及用于排出热风的冷却塔排风筒,各冷却塔组均设有向所述半闭式空间外部统一排放热风的冷却塔排风箱,各冷却塔组的冷却塔排风筒均与所述冷却塔排风箱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冷却塔排风箱内设有冷却塔排风消声器。
所述冷却塔设有冷却塔除雾器。
所述冷却塔除雾器连接热泵冷水机组的热水源。
所述半闭式空间内设有供水总管和回水总管,冷却塔设有冷却塔供水管和冷却塔回水管,各冷却塔的冷却塔供水管并联至供水总管,各冷却塔的冷却塔回水管并联至回水总管。
所述竖直风井设有四个,四个竖直风井分设于半闭式空间的四个角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系统,在半闭式空间设有向半闭式空间送入空气的竖直风井,可以使外界空气流入半闭式空间之前进行冷却、降低温度,增加空气与循环水在冷却塔内换热的温差,提高冷却塔运行效率;配设有冷却塔排风筒和冷却塔排风箱,用于将热交换后产生的湿热空气统一集中排放,确保湿热空气能够顺利排出半闭式空间,避免湿热空气回流到半闭式空间后进入冷却塔内,避免冷却塔进排风短路,同时也避免了冷却塔群的运行形成相互干扰,进一步提高冷却塔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半闭式空间;11、竖直风井;2、冷却塔;21、冷却塔排风筒;22、冷却塔排风箱;23、冷却塔排风消声器;24、冷却塔除雾器;3、供水总管;4、回水总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系统实施例,该空调冷却塔系统包括半闭式空间1和多组冷却塔组,半闭式空间1设有向半闭式空间1送入空气的竖直风井11,多组冷却塔组沿半闭式空间1内部周边设置,各冷却塔组中的冷却塔2均设有用于抽取半闭式空间1内空气的风机以及用于排出热风的冷却塔排风筒21,各冷却塔组均设有向半闭式空间1外部统一排放热风的冷却塔排风箱22,各冷却塔组的冷却塔排风筒21均与冷却塔排风箱22连通,半闭式空间1内设有供水总管3和回水总管4,冷却塔2设有冷却塔供水管和冷却塔回水管,各冷却塔2的冷却塔供水管并联至供水总管3,各冷却塔2的冷却塔回水管并联至回水总管4。本发明的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系统,在半闭式空间1设有向半闭式空间1送入空气的竖直风井11,可以使外界空气流入半闭式空间1之前进行冷却、降低温度,增加空气与循环水在冷却塔2内换热的温差,提高冷却塔2运行效率;配设有冷却塔排风筒21和冷却塔排风箱22,用于将热交换后产生的湿热空气统一集中排放,确保湿热空气能够顺利排出半闭式空间1,避免湿热空气回流到半闭式空间1后进入冷却塔2内,避免冷却塔2进排风短路,同时也避免了冷却塔群的运行形成相互干扰,进一步提高冷却塔2运行效率。
本实施例中,冷却塔排风箱22内设有冷却塔排风消声器23,降低了湿热空气在冷却塔排风箱22内流动所产生的噪音。冷却塔2设有冷却塔除雾器24,冷却塔除雾器24连接热泵冷水机组的热水源,在环境温度较低时启动冷却塔除雾器24加热湿热空气,可避免冷却塔排风箱22出口产生白雾。
本实施例中,竖直风井11设有四个,四个竖直风井11分设于半闭式空间1的四个角部,可使送入半闭式空间1的空气分布更均匀,使各冷却塔组的运行效率均能在额定工况下高效运行。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系统,包括半闭式空间(1)和多组冷却塔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闭式空间(1)设有向半闭式空间(1)送入空气的竖直风井(11),所述多组冷却塔组沿半闭式空间(1)内部周边设置,各冷却塔组中的冷却塔(2)均设有用于抽取半闭式空间(1)内空气的风机以及用于排出热风的冷却塔排风筒(21),各冷却塔组均设有向所述半闭式空间(1)外部统一排放热风的冷却塔排风箱(22),各冷却塔组的冷却塔排风筒(21)均与所述冷却塔排风箱(2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排风箱(22)内设有冷却塔排风消声器(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2)设有冷却塔除雾器(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除雾器(24)连接热泵冷水机组的热水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闭式空间(1)内设有供水总管(3)和回水总管(4),冷却塔(2)设有冷却塔供水管和冷却塔回水管,各冷却塔(2)的冷却塔供水管并联至供水总管(3),各冷却塔(2)的冷却塔回水管并联至回水总管(4)。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风井(11)设有四个,四个竖直风井(11)分设于半闭式空间(1)的四个角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风井(11)设有四个,四个竖直风井(11)分设于半闭式空间(1)的四个角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11766.6A CN104236325B (zh) | 2014-09-29 | 2014-09-29 | 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11766.6A CN104236325B (zh) | 2014-09-29 | 2014-09-29 | 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36325A CN104236325A (zh) | 2014-12-24 |
CN104236325B true CN104236325B (zh) | 2016-03-09 |
Family
ID=52224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511766.6A Active CN104236325B (zh) | 2014-09-29 | 2014-09-29 | 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23632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376107B (zh) * | 2024-06-20 | 2024-08-23 | 安丘市翼鑫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白雾消除功能的封闭式冷却塔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340725B1 (ko) * | 2006-10-17 | 2013-12-1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수냉식 공기조화기 |
CN201050848Y (zh) * | 2007-04-27 | 2008-04-23 | 陈永胜 | 用于多主机空调系统冷却塔 |
CN201209925Y (zh) * | 2008-04-02 | 2009-03-18 | 陕西奥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组合式冷却塔机组 |
KR101207521B1 (ko) * | 2010-02-02 | 2012-12-03 | 한국공항공사 | 냉방시스템 |
CN203454839U (zh) * | 2013-07-03 | 2014-02-26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冷却塔地下布置形式 |
CN204115509U (zh) * | 2014-09-29 | 2015-01-21 |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系统 |
-
2014
- 2014-09-29 CN CN201410511766.6A patent/CN104236325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36325A (zh) | 2014-12-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64529B (zh) | 一种地铁站机房型蒸发冷凝直膨冷风型通风空调系统 | |
CN206771602U (zh) | 数据机房精密空调系统 | |
CN104019510B (zh) | 数据中心用带有冷梁的水-空气辐射板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 |
CN106594891A (zh) | 空调器 | |
CN108834387A (zh) | 一种数据中心机房及其冷却系统 | |
CN104214903B (zh) | 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群控制方法 | |
CN203928164U (zh) | 适用于变频机房的温湿度独立控制蒸发冷却空调装置 | |
CN204853727U (zh) | 一种用于多联机室外机分层布置的导风装置 | |
CN104236325B (zh) | 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系统 | |
CN205825327U (zh) | 一种带空气净化器的新风主机 | |
CN204115509U (zh) | 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系统 | |
CN103968464A (zh) | 空调型新风换气机 | |
CN202521766U (zh) | 二次降温热泵机组 | |
CN207266419U (zh) | 一种可通风调温的网络机柜 | |
CN206347645U (zh) | 空调器 | |
CN204593714U (zh) | 一种地铁站机房型蒸发冷凝直膨冷风型通风空调系统 | |
CN204987350U (zh) | 电容器室诱导通风降温系统 | |
CN203893348U (zh) | 用于数据中心的水-空气辐射板蒸发冷却空调 | |
CN104564538B (zh) | 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散热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 | |
CN204629868U (zh) | 辐射制冷/热和新风制冷/热功能一体化换热装置 | |
CN108006846A (zh) | 一种厨房用空调 | |
CN203655541U (zh) | 一种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冷却系统 | |
CN206410297U (zh) | 一种空调末端装置 | |
CN207179874U (zh) | 散热机房 | |
CN204404427U (zh) | 发电厂变频器间降温通风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