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168370B - 一种自动进入车载模式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进入车载模式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68370B
CN104168370B CN201410360991.4A CN201410360991A CN104168370B CN 104168370 B CN104168370 B CN 104168370B CN 201410360991 A CN201410360991 A CN 201410360991A CN 104168370 B CN104168370 B CN 1041683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navigation
user
mounted pattern
condi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609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68370A (zh
Inventor
张�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aozhuang Kex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6099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683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68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83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683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83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进入车载模式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其中,包括:在车辆行驶时,移动终端判断当前是否已启用导航;如果是,则判断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否成立,所述两个第一条件包括所述导航是否设置为驾车模式、使用所述导航的用户是否为驾驶员;如果所述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成立,则进入车载模式。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提高驾驶时用户的行车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进入车载模式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进入车载模式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在驾驶的时候,用户普遍使用移动终端里的导航软件来指引方向,而且为了保证驾驶安全,现移动终端基本已设置有车载模式,方便在用户处于驾驶状态时,通过语音来实现接听电话或者查看短消息。
然而,现有移动终端的车载模式均需要用户在使用前手动打开,当用户忘记提前打开车载模式时,如果在驾驶中有来电或者短消息,仍无法使用车载模式来接听电话或查看短消息,导致用户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进入车载模式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能够自动进入车载模式,提高驾驶时用户的行车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一种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自动进入车载模式的方法,包括:在车辆行驶时,移动终端判断当前是否已启用导航;如果是,则判断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否成立,所述两个第一条件包括所述导航是否设置为驾车模式、使用所述导航的用户是否为驾驶员;如果所述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成立,则进入车载模式。
其中,所述判断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否成立,所述两个第一条件包括所述导航是否设置为驾车模式、使用所述导航的用户是否为驾驶员;如果所述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成立,则进入车载模式包括:判断所述导航是否设置为驾车模式;如果是,则判断使用所述导航的用户是否为驾驶员;如果是,则进入车载模式。
其中,所述判断使用所述导航的用户是否为驾驶员包括:判断四个第二条件中的至少两个是否成立,所述四个第二条件包括在所述用户操作所述导航时车辆是否处于行驶状态、在车辆行驶时是否检测到开关power键和/或主页home键被按压、在车辆行驶时是否检测到幅度大于预设幅值的晃动、在车辆行驶时是否检测到对触摸屏的操作;如果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二条件均不成立,则确定使用所述导航的用户为驾驶员。
其中,所述如果是,则判断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否成立包括:如果是,则注册对来电和消息的事件监听,当监听到有来电或消息时,判断所述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否成立;所述如果所述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成立,则进入车载模式包括:如果所述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成立,则进入车载模式以处理所述来电或消息。
其中,所述进入车载模式包括来电处理和去电处理,其中,所述来电处理具体包括:如果检测到有来电或消息,则通过语音方式将来电或消息的相关信息提示给用户,并接收用户的应接语音命令,根据所述应接语音命令实现对所述来电或消息的应接处理;所述去电处理具体包括:如果接收到用户的呼出语音命令,则根据所述呼出语音命令自动拨打电话或者发送消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另一种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自动进入车载模式的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判断模块、第二判断模块和进入模块;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在车辆行驶时,判断当前是否已启用导航,并将第一判断结果发送给第二判断模块;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第一判断结果为当前已启用导航时,判断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否成立,所述两个第一条件包括所述导航是否设置为驾车模式、使用所述导航的用户是否为驾驶员,并将第二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进入模块;所述进入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所述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成立时,进入车载模式。
其中,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包括第一判断单元和第二判断单元;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第一判断结果为当前已启用导航时,判断所述导航是否设置为驾车模式,并将第三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二判断单元;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第三判断结果为所述导航设置为驾车模式时,判断使用所述导航的用户是否为驾驶员,并将第四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进入模块;所述进入模块具体用于在第四判断结果为使用所述导航的用户为驾驶员时,进入车载模式。
其中,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判断四个第二条件中的至少两个是否成立,所述四个第二条件包括在所述用户操作所述导航时车辆是否处于行驶状态、在车辆行驶时是否检测到开关power键和/或主页home键被按压、在车辆行驶时是否检测到幅度大于预设幅值的晃动、在车辆行驶时是否检测到对触摸屏的操作,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二条件均不成立时,确定使用所述导航的用户为驾驶员。
其中,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具体用于注册对来电和消息的事件监听,当监听到有来电或消息时,判断所述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否成立;所述进入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所述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成立时,进入车载模式以处理所述来电或消息。
其中,所述进入模块具体用于来电处理和去电处理,其中,所述来电处理具体包括:在检测到有来电或消息时,通过语音方式将来电或消息的相关信息提示给用户,并接收用户的应接语音命令,根据所述应接语音命令实现对所述来电或消息的应接处理;所述去电处理具体包括:在接收到用户的呼出语音命令时,根据所述呼出语音命令自动拨打电话或者发送消息。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中通过判断是否已启用导航,并在已启用导航时,判断导航是否设置为驾车模式,或导航的用户是否为驾驶员,在判断上述至少一个条件成立时,自动进入车载模式,上述方式由于无需用户在驾车时手动操作,保证了驾驶时用户的行车安全,也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动进入车载模式的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自动进入车载模式的方法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自动进入车载模式的方法再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自动进入车载模式的移动终端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自动进入车载模式的移动终端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自动进入车载模式的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
101:在车辆行驶时,移动终端判断当前是否已启用导航。
本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终端具有导航功能。且假定通常情况下,在驾驶时,驾驶员会使用移动终端的导航功能。移动终端检测到车辆移动时,即车辆在行驶,此时移动终端判断当前是否已启用导航功能,即导航功能是否打开,如果是,则执行102,如果不是,则可在预设第一时间后重新执行101以判断当前是否已启用导航。且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也可在判断当前没有启用导航时,还检测当前是否开启车载模式,如果是,则关闭车载模式。
102:移动终端判断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否成立,所述两个第一条件包括所述导航是否设置为驾车模式、使用所述导航的用户是否为驾驶员。
导航功能中通常具有不同模式,如分别为:驾车模式、公交模式、步行模式。驾车模式一般为驾驶员在驾驶或者忙碌时使用的。移动终端可将导航功能是否设置为驾车模式作为一个第一条件,用于确定是否需要进入车载模式。
同时,根据移动终端在启用导航过程中的状态可确定使用导航的用户为驾驶员或者乘客。例如,根据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移动终端是否被操作、按键是否被按压、移动终端晃动幅度是否比较小,以此类惯常的习惯即可综合判断出使用导航的用户是驾驶员或为乘客。移动终端可将使用导航的用户是否为驾驶员作为另一个第一条件,用于确定是否需要进入车载模式。
移动终端至少判断上述两个第一条件是否成立,如果上述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成立,则执行103,否则,可在预设第二时间后重新判断当前是否已启用导航,且还可检测当前是否开启车载模式,如果是,则关闭车载模式。可以理解的是,无论移动终端执行判断的是一个或两个第一条件,移动终端均可设定为只要有一个第一条件成立,则执行103。当然,作为优化实施例,移动终端可先后或者同时判断上述两个第一条件,并在上述两个第一条件均成立时,才执行103。
103:移动终端进入车载模式。
如果移动终端判断出上述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成立时,则自动进入车载模式。在车载模式中,移动终端如果有来电或短消息,则能够通过语音方式提示用户,并接收用户的语音命令,实现接听来电(免提模式)、拒绝来电、朗读短消息、回复短消息,甚至查找通讯录乃至拨打电话的功能。
优化地,移动终端可在判断当前已启用导航时,注册对来电和消息的事件监听,当有来电或消息时,判断所述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否成立。如果所述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成立,则移动终端进入车载模式以处理所述来电或消息。
具体一优化应用如图3所示,图3是本发明自动进入车载模式的方法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201:在车辆行驶时,移动终端判断当前是否已启用导航。
当移动终端判断当前已启用导航时,执行202。
202:移动终端注册对来电和消息的事件监听。
在移动终端注册对来电和消息的事件监听后,如果移动终端监听到有来电或者消息,则进行事件调度,执行203。
203:移动终端启动来电和消息事件处理。
204:移动终端判断所述导航是否设置为驾车模式。
移动终端判断所述导航是否设置为驾车模式,如果是,则执行205,如果不是,则执行207。
205:移动终端判断使用所述导航的用户是否为驾驶员。
移动终端判断使用所述导航的用户是否为驾驶员,如果是,则执行206,如果不是,则执行207。
206:移动终端进入车载模式以处理所述来电或消息。
207:移动终端正常处理所述来电或消息。
如果移动终端判断使用所述导航的用户不为驾驶员,则不进入车载模式,而正常处理来电或消息。
本实施方式通过判断是否已启用导航,并在已启用导航时,判断导航是否设置为驾车模式,或导航的用户是否为驾驶员,在判断上述至少一个条件成立时,自动进入车载模式,由于在车载模式下无需用户手动操作,保证了驾驶时用户的行车安全,也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自动进入车载模式的方法再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
301:在车辆行驶时,移动终端判断当前是否已启用导航。
移动终端检测到车辆移动时,判断当前是否已启用导航功能,如果是,则执行302,如果不是,则可在预设第一时间后重新执行301,以判断当前是否已启用导航。
302:移动终端判断所述导航是否设置为驾车模式。
为准确判断出需要进入车载模式的情况,移动终端采用先后判断两个第一条件的方式。首先,移动终端判断使用的导航是否设置为驾车模式,如果是,则执行303-304,以判断使用导航的用户是否为驾驶员,如果不是,则可在预设第三时间后重新执行302,以判断当前导航是否设置为驾车模式。
303:移动终端判断四个第二条件中的至少两个是否成立,所述四个第二条件包括在所述用户操作所述导航时车辆是否处于行驶状态、在车辆行驶时是否检测到开关键和/或主页键被按压、在车辆行驶时是否检测到幅度大于预设幅值的晃动、在车辆行驶时是否检测到对触摸屏的操作。
一般情况下,驾驶员在操作导航,如开启导航或者输入目的地等时,往往需要停止车辆行驶,而乘客操作导航而可以在任何时候,如车辆行驶或者停车时。故移动终端可将判断在所述用户操作所述导航时车辆是否处于行驶状态作为一第二条件,来判断使用导航的用户是否为驾驶员。其中,移动终端可采用速度传感器测量当前速度、或者采用位移传感器来测量移动距离、或者采用声音接收器来接收当前车辆的引擎或者周围环境的声音,通过接收到的声音判断当前是否在行驶中等方式来检测当前车辆是否在行驶。
在车辆行驶时,驾驶员一般不会操作移动终端,如按压开关键(即power键)和/或主页键(即home键)、对触摸屏进行操作,故可将在车辆行驶时是否检测到移动终端的开关键和/或主页键被按压、在车辆行驶时是否检测到对移动终端的触摸屏的操作分别作为一第二条件,来判断使用导航的用户是否为驾驶员。
在车辆行驶时,如果是驾驶员在使用移动终端的导航,一般会将移动终端固定在车上,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晃动,如果是乘客,则一般会手持,容易出现大幅度的晃动。故可将在车辆行驶时是否检测到移动终端出现幅度大于预设幅值的晃动作为一第二条件,来判断使用导航的用户是否为驾驶员。其中,该预设幅值可由移动终端自定义或者由用户预先设定。移动终端可根据陀螺仪、重力传感器等元件的数据来得到移动终端的晃动幅度。
移动终端至少判断上述四个第二条件是否成立,如果移动终端所执行判断的第二条件均不成立,则执行304,否则,可检测当前是否开启车载模式,如果是,则关闭车载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移动终端判断的第二条件个数越多,则确定用户为驾驶员的准确率越高。另外,如果移动终端执行判断在车辆行驶时是否检测到开关键和/或主页键被按压、在车辆行驶时是否检测到幅度大于预设幅值的晃动、在车辆行驶时是否检测到对触摸屏的操作上述三个中的第二条件时,其中的检测动作可以为在行驶过程中一直进行检测,或者定时执行检测,在此不作限定。
304:移动终端确定所述导航的用户为驾驶员。
如果移动终端所执行判断的第二条件均成立,则确定所述导航的用户为驾驶员,并进入车载模式,其中车载模式包括来电处理和去电处理,其中,来电处理具体如下述305,去电处理具体如下述306。
305:如果检测到有来电或消息,则移动终端通过语音方式将来电或消息的相关信息提示给用户,并接收用户的应接语音命令,根据所述应接语音命令实现对所述来电或消息的应接处理。
移动终端在进入车载模式后,如果检测到有来电或消息如短消息,则通过语音方式来电或消息的相关信息提示给用户,例如,将来电者的名字通过语音告知用户,将消息发送者的名字和/或内容通过语音告知用户。在语音提示用户后,根据用户的免提接听来电、拒接来电、或回复短信等应接语音命令,来实现对来电或消息的应接处理。本实施方式直接通过语音方式实现了对来电或消息的应接处理,无需用户手动操作,保证了驾驶安全。
306:如果接收到用户的呼出语音命令,则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呼出语音命令自动拨打电话或者发送消息。
移动终端在进入车载模式后,如果检测到用户如拨打电话、写消息等呼出语音命令时,根据该呼出语音命令判别出需要执行的操作为拨打电话或者发送消息,并自动执行判别得到的操作,而无需用户手动操作,保证了驾驶安全。
优化地,移动终端在判断当前已启用导航时,先注册对来电和消息的事件监听,当监听有来电或消息时,则执行302-304,以判断所述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否成立。如果所述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成立,则移动终端进入车载模式,执行305和306。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自动进入车载模式的移动终端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该自动进入车载模式的移动终端400包括第一判断模块410、第二判断模块420和进入模块430。
第一判断模块410用于在车辆行驶时,判断当前是否已启用导航,并将第一判断结果发送给第二判断模块420。
本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终端400具有导航功能。且假定通常情况下,在驾驶时,驾驶员会使用移动终端400的导航功能。移动终端400的第一判断模块410检测到车辆移动时,即车辆在行驶,此时第一判断模块410判断当前是否已启用导航功能,即导航功能是否打开,并生成第一判断结果发送给第二判断模块420。可选地,第一判断模块410在判断当前没有启用导航功能时,等待预设第一时间后,重新判断当前是否已开启导航功能。
第二判断模块420用于在第一判断结果为当前已启用导航时,判断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否成立,所述两个第一条件包括所述导航是否设置为驾车模式、使用所述导航的用户是否为驾驶员,并将第二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进入模块430。
导航功能中通常具有不同模式,如分别为:驾车模式、公交模式、步行模式。驾车模式一般为驾驶员在驾驶或者忙碌时使用的。第二判断模块420可将导航功能是否设置为驾车模式作为一个第一条件,用于确定是否需要进入车载模式。
同时,根据第二判断模块420在启用导航过程中的状态可确定使用导航的用户为驾驶员或者乘客。例如,根据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移动终端400是否被操作、按键是否被按压、移动终端400晃动幅度是否比较小,以此类惯常的习惯即可综合判断出使用导航的用户是驾驶员或乘客。第二判断模块420可将使用导航的用户是否为驾驶员作为另一个第一条件,用于确定是否需要进入车载模式。
第二判断模块420在第一判断结果为当前已启用导航时,判断上述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否成立,并生成第二判断结果发送给进入模块430。且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判断模块420也可在第一判断结果为当前没有启用导航时,检测当前是否开启车载模式,如果是,则关闭车载模式。可选地,第二判断模块420还可在判断上述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不成立时,等待预设第二时间后,重新判断上述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不成立。
进入模块430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所述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成立时,进入车载模式。
进入模块430在第二判断结果为上述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成立时,自动使移动终端400进入车载模式。在车载模式中,移动终端400如果有来电或短消息,则能够通过语音方式提示用户,并接收用户的语音命令,实现接听来电(免提模式)、拒绝来电、朗读短消息、回复短消息,甚至查找通讯录乃至拨打电话的功能。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进入模块430可在第二判断结果为上述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不成立,检测当前是否开启车载模式,如果是,则关闭车载模式。
优化地,第二判断模块420可在判断当前已启用导航时,注册对来电和消息的事件监听,当有来电或消息时,判断所述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否成立。进入模块430在所述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成立时,进入车载模式以处理所述来电或消息。
可以理解的是,无论第二判断模块420执行判断的是一个或两个第一条件,进入模块430均可设定为只要有一个第一条件成立,则执行进入车载模式。当然,作为优化实施例,第二判断模块420可先后或者同时判断上述两个第一条件,进入模块430在上述两个第一条件均成立时,才执行进入车载模式。
本实施方式通过判断是否已启用导航,并在已启用导航时,判断导航是否设置为驾车模式,或导航的用户是否为驾驶员,在判断上述至少一个条件成立时,自动进入车载模式,由于在车载模式下无需用户手动操作,保证了驾驶时用户的行车安全,也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
请参阅图5,图5是自动进入车载模式的移动终端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自动进入车载模式的移动终端500包括第一判断模块510、第二判断模块520和进入模块530,其中,第二判断模块520包括第一判断单元521和第二判断单元522。
第一判断模块510用于在车辆行驶时,判断当前是否已启用导航,并将第一判断结果发送给第二判断模块520的第一判断单元521。
第一判断单元521用于在第一判断结果为当前已启用导航时,判断所述导航是否设置为驾车模式,并将第三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二判断单元522。
为准确判断出需要进入车载模式的情况,第二判断模块520采用先后判断两个第一条件的方式。首先,第二判断模块520的第一判断单元521在第一判断结果为当前已启用导航时,判断使用的导航是否设置为驾车模式,并生成第三判断结果,发送给第二判断单元522。
优化地,第一判断单元在第一判断结果为当前已启用导航时,先注册对来电和消息的事件监听,当监听有来电或消息时,判断所述导航是否设置为驾车模式。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522用于在第三判断结果为所述导航设置为驾车模式时,判断使用所述导航的用户是否为驾驶员,并将第四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进入模块530。
第二判断单元522用于在第三判断结果为所述导航设置为驾车模式时,判断使用所述导航的用户是否为驾驶员,并生成第四判断结果,发送给进入模块530。
进一步地,第二判断单元522具体用于判断四个第二条件中的至少两个是否成立,所述四个第二条件包括在所述用户操作所述导航时车辆是否处于行驶状态、在车辆行驶时是否检测到开关键和/或主页键被按压、在车辆行驶时是否检测到幅度大于预设幅值的晃动、在车辆行驶时是否检测到对触摸屏的操作,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二条件均不成立时,确定使用所述导航的用户为驾驶员。
一般情况下,驾驶员在操作导航,如开启导航或者输入目的地等时,往往需要停止车辆行驶,而乘客操作导航而可以在任何时候,如车辆行驶或者停车时。故第二判断单元522可将判断在所述用户操作所述导航时车辆是否处于行驶状态作为一第二条件,来判断使用导航的用户是否为驾驶员。其中,第二判断单元522可采用速度传感器测量当前速度、或者采用位移传感器来测量移动距离、或者采用声音接收器来接收当前车辆的引擎或者周围环境的声音,通过接收到的声音判断当前是否在行驶中等方式来检测当前车辆是否在行驶中。
在车辆行驶时,驾驶员一般不会操作移动终端500,如按压开关键和/或主页键、对触摸屏进行操作,故可将在车辆行驶时是否检测到移动终端500的开关键和/或主页键被按压、在车辆行驶时是否检测到对移动终端500的触摸屏的操作分别作为一第二条件,来判断使用导航的用户是否为驾驶员。
在车辆行驶时,如果是驾驶员在使用移动终端500的导航,一般会将移动终端500固定在车上,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晃动,如果是乘客,则一般会手持,容易出现大幅度的晃动。故可将在车辆行驶时是否检测到移动终端500出现幅度大于预设幅值的晃动作为一第二条件,来判断使用导航的用户是否为驾驶员。其中,该预设幅值可由使用第二判断单元522自定义或者由用户预先设定。第二判断单元522可根据陀螺仪、重力传感器等元件的数据来得到移动终端500的晃动幅度。
第二判断单元522至少判断上述四个第二条件中的两个是否成立,以确定使用导航的用户是否为驾驶员。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判断单元522判断的第二条件个数越多,则确定用户为驾驶员的准确率越高。另外,如果第二判断单元522执行判断在车辆行驶时是否检测到开关power键和/或主页home键被按压、在车辆行驶时是否检测到幅度大于预设幅值的晃动、在车辆行驶时是否检测到对触摸屏的操作上述三个中的第二条件时,其中的检测动作可以为在行驶过程中一直进行检测,或者定时执行检测,在此不作限定。
进入模块530用于第二判断单元522确定使用导航的用户是否为驾驶员时,进入车载模式。
具体地,进入模块530用于来电处理和去电处理。
其中,该来电处理具体包括进入模块530在检测到有来电或消息如短消息时,通过语音方式来电或消息的相关信息提示给用户,例如,将来电者的名字通过语音告知用户,将消息发送者的名字和/或内容通过语音告知用户。在语音提示用户后,接收用户的免提接听来电、拒接来电、或回复短信等应接语音命令,根据所述应接语音命令直接实现对来电或消息的处理,而无需用户手动操作。
该去电处理具体包括进入模块530在检测到用户如拨打电话、写消息等呼出语音命令时,根据该呼出语音命令,自动拨打电话或者发送消息,而无需用户手动操作。
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通过判断是否已启用导航,并在已启用导航时,判断导航是否设置为驾车模式,或导航的用户是否为驾驶员,在判断上述至少一个条件成立时,自动进入车载模式,由于在车载模式下无需用户手动操作,如来电或者去电均可由语音完成,故保证了驾驶时用户的行车安全,也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自动进入车载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车辆行驶时,移动终端判断当前是否已启用导航;
如果是,则判断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否成立,所述两个第一条件包括所述导航是否设置为驾车模式、使用所述导航的用户为驾驶员还是乘客;
如果所述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成立,则进入车载模式;
如果当前未启用导航,且当前已开启所述车载模式,则关闭所述车载模式;
其中,所述判断使用所述导航的用户为驾驶员还是乘客包括:
判断四个第二条件中的至少两个是否成立,所述四个第二条件包括在所述用户操作所述导航时车辆是否处于行驶状态、在车辆行驶时是否检测到开关power键和/或主页home键被按压、在车辆行驶时是否检测到幅度大于预设幅值的晃动、在车辆行驶时是否检测到对触摸屏的操作;
如果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二条件均不成立,则确定使用所述导航的用户为驾驶员,否则确定使用所述导航的用户为乘客,且若检测到当前开启车载模式,则关闭车载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否成立,所述两个第一条件包括所述导航是否设置为驾车模式、使用所述导航的用户是否为驾驶员;如果所述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成立,则进入车载模式包括:
判断所述导航是否设置为驾车模式;
如果是,则判断使用所述导航的用户是否为驾驶员;
如果是,则进入车载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如果是,则判断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否成立包括:
如果是,则注册对来电和消息的事件监听,当监听到有来电或消息时,判断所述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否成立;
所述如果所述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成立,则进入车载模式包括:
如果所述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成立,则进入车载模式以处理所述来电或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车载模式包括来电处理和去电处理,其中,
所述来电处理具体包括:如果检测到有来电或消息,则通过语音方式将来电或消息的相关信息提示给用户,并接收用户的应接语音命令,根据所述应接语音命令实现对所述来电或消息的应接处理;
所述去电处理具体包括:如果接收到用户的呼出语音命令,则根据所述呼出语音命令自动拨打电话或者发送消息。
5.一种自动进入车载模式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判断模块、第二判断模块和进入模块;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在车辆行驶时,判断当前是否已启用导航,并将第一判断结果发送给第二判断模块;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第一判断结果为当前已启用导航时,判断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否成立,所述两个第一条件包括所述导航是否设置为驾车模式、使用所述导航的用户为驾驶员还是乘客,并将第二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进入模块;且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当前未启用导航,且当前已开启所述车载模式时,关闭所述车载模式;
所述进入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所述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成立时,进入车载模式;
其中,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判断四个第二条件中的至少两个是否成立,所述四个第二条件包括在所述用户操作所述导航时车辆是否处于行驶状态、在车辆行驶时是否检测到开关power键和/或主页home键被按压、在车辆行驶时是否检测到幅度大于预设幅值的晃动、在车辆行驶时是否检测到对触摸屏的操作,在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二条件均不成立时,确定使用所述导航的用户为驾驶员,否则确定使用所述导航的用户为乘客,且若检测到当前开启车载模式,则关闭车载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包括第一判断单元和第二判断单元;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第一判断结果为当前已启用导航时,判断所述导航是否设置为驾车模式,并将第三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二判断单元;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第三判断结果为所述导航设置为驾车模式时,判断使用所述导航的用户是否为驾驶员,并将第四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进入模块;
所述进入模块具体用于在第四判断结果为使用所述导航的用户为驾驶员时,进入车载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具体用于注册对来电和消息的事件监听,当监听到有来电或消息时,判断所述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否成立;
所述进入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所述两个第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成立时,进入车载模式以处理所述来电或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模块具体用于来电处理和去电处理,其中,
所述来电处理具体包括:在检测到有来电或消息时,通过语音方式将来电或消息的相关信息提示给用户,并接收用户的应接语音命令,根据所述应接语音命令实现对所述来电或消息的应接处理;
所述去电处理具体包括:在接收到用户的呼出语音命令时,根据所述呼出语音命令自动拨打电话或者发送消息。
CN201410360991.4A 2014-07-25 2014-07-25 一种自动进入车载模式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Active CN1041683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60991.4A CN104168370B (zh) 2014-07-25 2014-07-25 一种自动进入车载模式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60991.4A CN104168370B (zh) 2014-07-25 2014-07-25 一种自动进入车载模式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8370A CN104168370A (zh) 2014-11-26
CN104168370B true CN104168370B (zh) 2017-12-19

Family

ID=51911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60991.4A Active CN104168370B (zh) 2014-07-25 2014-07-25 一种自动进入车载模式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683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6540A (zh) * 2015-12-09 2017-06-1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12290B (zh) * 2016-09-29 2021-06-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场景生效方法、装置和一种移动终端
CN111076741B (zh) * 2019-12-03 2023-09-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导航状态获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5554A (zh) * 2012-04-19 2012-09-0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讯设备及其导航中的控制方法
CN102694931A (zh) * 2012-04-11 2012-09-26 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中防来电打扰安全驾驶系统
CN102905012A (zh) * 2011-07-25 2013-01-30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具自动开启车用模式的通信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3024177A (zh) * 2012-12-13 2013-04-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驾驶模式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634480A (zh) * 2013-12-17 2014-03-1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在移动通讯终端中通讯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5012A (zh) * 2011-07-25 2013-01-30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具自动开启车用模式的通信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2694931A (zh) * 2012-04-11 2012-09-26 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中防来电打扰安全驾驶系统
CN102655554A (zh) * 2012-04-19 2012-09-0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讯设备及其导航中的控制方法
CN103024177A (zh) * 2012-12-13 2013-04-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驾驶模式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634480A (zh) * 2013-12-17 2014-03-1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在移动通讯终端中通讯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8370A (zh) 2014-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8743B (zh) 一种车载免提通话装置及其方法
CN102655554B (zh) 无线通讯设备及其导航中的控制方法
US20110021213A1 (en) Vehicle computer link to mobile phone
US20070265040A1 (en) In-Vehicle Handsfree Telephone System
CN104168370B (zh) 一种自动进入车载模式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02239062A (zh) 交通工具安全系统
CN104992571B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超速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06494325A (zh) 一种车载通信控制方法和设备
JP6487516B2 (ja) 自動運転車及び自動運転車用プログラム
JP2021182131A (ja) 情報を出力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電子デバイス、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387133B2 (ja) 自動運転車及び自動運転車用プログラム
WO2016165350A1 (zh) 一种事故上报方法和装置、及移动终端
JP2013249005A (ja) 情報特定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20080096613A1 (en) In-vehicle hands free device
CN103387163B (zh) 电梯用紧急通话检查系统
JP2008236636A (ja) 車載ハンズフリー通話装置および車両用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WO2016110023A1 (zh) 一种控制移动中使用移动终端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54998A (zh)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JP5811266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106210128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JP5293547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インターホン装置
US11591036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open moving machine
JP5527244B2 (ja) 車載システム
KR101448793B1 (ko) 음성신호기반 안전 운행 장치 및 방법
CN107743177A (zh) 通话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可读取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6

Address after: 264200 19th floor, block a,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base, No. 213, Torch Road, torch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Weih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IHAI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REHENSIVE RESEARCH CENTER,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516006 Zhongkai hi tech Zone, Huizhou, Guangdong, 86 Chang seven Road West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16

Address after: 264200 18th Floor, Building A,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Base, No. 213, Torch Road, Torch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Weihai,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Weihai Shen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264200 19th floor, block a,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base, No. 213, Torch Road, torch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Weih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EIHAI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REHENSIVE RESEARCH CENTER,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1

Address after: 264200 Room 202, No. 169-1, Huoju Road, torch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Weih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Tax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4200 18th Floor, Building A,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Base, No. 213, Torch Road, Torch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Weihai,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Weihai Shen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7

Address after: Room B413, Innovation Building, No. 108-1, Shenyang Road, Torch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Weihai, Shandong 264200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Kex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4200 Room 202, No. 169-1, Huoju Road, torch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Weih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Tax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4

Address after: No.256, Luna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Park, Honghe Road, Jinghe Street, Tengzh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4200

Patentee after: Zaozhuang Kex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B413, Innovation Building, No. 108-1, Shenyang Road, Torch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Weihai, Shandong 264200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Kex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