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076654B - 显影辊和设有显影辊的显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影辊和设有显影辊的显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76654B
CN104076654B CN201410104473.6A CN201410104473A CN104076654B CN 104076654 B CN104076654 B CN 104076654B CN 201410104473 A CN201410104473 A CN 201410104473A CN 104076654 B CN104076654 B CN 1040766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end
axial direction
cylindrical portion
end surface
body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044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76654A (zh
Inventor
今井匡
小木曾茉莉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76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66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766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66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1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donor member, e.g. surface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55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of the developing device
    • G03G2215/0858Donor member
    • G03G2215/0861Particular composition or materi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显影辊和设有显影辊的显影装置。被构造为承载显影剂且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的显影辊包括: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本体部分;第一筒形部分;和第二筒形部分。本体部分由橡胶制成,且在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筒形部分设置在第一侧上且由橡胶制成。第一旋转轴被构造为与第一筒形部分配合。第二筒形部分设置在第二侧上且由橡胶制成。第二侧在轴向方向上与第一侧相反。第二旋转轴被构造为与第二筒形部分配合。本体部分被构造为能比第一筒形部分和第二筒形部分更多地变形。

Description

显影辊和设有显影辊的显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影辊和显影装置,该显影辊用于承载显影剂,该显影装置设有该显影辊。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知一种包括显影辊和供应辊的显影装置,该供应辊用于对该显影辊供应显影剂。更具体地,显影辊包括由金属制成的旋转轴和用于覆盖旋转轴的外周表面的中空筒形橡胶部分。沿着旋转轴的轴向方向,橡胶部分具有均匀壁厚。
然而,利用上述传统结构,筒形橡胶部分受到金属旋转轴支撑,该金属旋转轴硬化橡胶部分。这可能导致过度地向位于在显影辊和供应辊之间的夹压部分处的显影剂施加应力。
发明内容
鉴于前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向位于在显影辊和供应辊之间的夹压部分处的显影剂过度地施加应力的显影辊和一种设有该显影辊的显影装置。
为了实现以上和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影辊,所述显影辊被构造为承载显影剂,并且所述显影辊在轴向方向上延伸,所述显影辊包括: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本体部分;第一筒形部分;和第二筒形部分。所述本体部分由橡胶制成,并且所述本体部分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筒形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侧上且由橡胶制成。所述第一旋转轴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筒形部分配合。所述第二筒形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侧上且由橡胶制成。所述第二侧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与所述第一侧相反。所述第二旋转轴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二筒形部分配合。所述本体部分被构造为能够比所述第一筒形部分和所述第二筒形部分更多地变形。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旋转轴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一内端面,并且所述第二旋转轴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二内端面。所述本体部分包括一对第一接合部分。所述一对第一接合部分中的一个第一接合部分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内端面接合。所述一对第一接合部分中的其余一个第一接合部分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二内端面接合。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筒形部分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一外端面,并且所述第二筒形部分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二外端面。所述第一旋转轴包括从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外周表面沿着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二接合部分。所述第二接合部分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外端面接合。所述第二旋转轴包括从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外周表面沿着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三接合部分。所述第三接合部分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二外端面接合。
优选的是所述本体部分具有中空筒形构造。
优选的是所述本体部分具有实心柱形构造。
根据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所述显影装置包括显影辊,所述显影辊被构造为承载显影剂,并且所述显影辊在轴向方向上延伸。所述显影辊包括: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本体部分;第一筒形部分;和第二筒形部分。所述本体部分由橡胶制成,并且所述本体部分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筒形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侧上且由橡胶制成。所述第一旋转轴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筒形部分配合。所述第二筒形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侧上且由橡胶制成。所述第二侧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与所述第一侧相反。所述第二旋转轴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二筒形部分配合。所述本体部分被构造为能够比所述第一筒形部分和所述第二筒形部分更多地变形。
优选的是所述显影装置进一步包括:外壳;第一侧密封件;和第二侧密封件。所述外壳被构造为在所述外壳中容纳所述显影剂。所述第一侧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筒形部分和所述外壳之间,用于防止所述显影剂从在所述第一筒形部分和所述外壳之间的间隙泄漏。所述第一侧密封件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一内端。所述第二侧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筒形部分和所述外壳之间,用于防止所述显影剂从在所述第二筒形部分和所述外壳之间的间隙泄漏。所述第二侧密封件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二内端。所述第一旋转轴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一内端面。所述第二旋转轴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二内端面。所述第一内端位于所述第一内端面的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外侧。所述第二内端位于所述第二内端面的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外侧。
优选的是所述显影装置进一步包括:外壳;第一侧密封件;和第二侧密封件。所述外壳被构造为在所述外壳中容纳所述显影剂。所述第一侧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筒形部分和所述外壳之间,用于防止所述显影剂从在所述第一筒形部分和所述外壳之间的间隙泄漏。所述第一侧密封件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一内端。所述第二侧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筒形部分和所述外壳之间,用于防止所述显影剂从在所述第二筒形部分和所述外壳之间的间隙泄漏。所述第二侧密封件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二内端。所述第一旋转轴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一内端面。所述第二旋转轴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二内端面。所述第一内端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内端面相对准。所述第二内端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内端面相对准。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旋转轴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一内端面,并且所述第二旋转轴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二内端面。所述本体部分包括一对第一接合部分。所述一对第一接合部分中的一个第一接合部分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内端面接合。所述一对第一接合部分中的其余一个第一接合部分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二内端面接合。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筒形部分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一外端面,并且所述第二筒形部分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二外端面。所述第一旋转轴包括从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外周表面沿着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二接合部分。所述第二接合部分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外端面接合。所述第二旋转轴包括从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外周表面沿着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三接合部分。所述第三接合部分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二外端面接合。
优选的是所述本体部分具有中空筒形构造。
优选的是所述本体部分具有实心柱形构造。
附图说明
在图中;
图1是设有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显影盒的激光打印机的剖视图;
图2是显影盒的剖视图;
图3是显影盒的放大局部透视图,图示了供应端口周围的结构;
图4A是显影辊的分解透视图;
图4B是显影辊和一对侧密封件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变型的显影辊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变型的显影辊的剖视图;并且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变型的显影辊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图1到4B描述设有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显影盒的激光打印机,其中类似的部分和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标注以避免重复说明。
在以下说明中,将假设以预期以此使用它的取向设置激光打印机1地使用术语“向上”、“向下”、“上”、“下”、“上方”、“下方”、“下面”、“右”、“左”、“前”、“后”等。更具体地,在图1中,左侧和右侧分别是后侧和前侧。此外,在图1中,顶侧和底侧分别是顶侧和底侧。
<激光打印机的总体结构>
如在图1中所图示地,激光打印机1包括主外壳2,并且在主外壳2内,设置用于馈送片3的馈送部4和用于在片3上形成图像的成像部5。
馈送部4包括被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主外壳2的底部中的片供应托盘6和设置在片供应托盘6中的片挤压板7。馈送部4进一步包括用于馈送片3和从片3移除纸粉的各种辊11。在馈送部4中,纸挤压板7向上挤压容纳在片供应托盘6中的多张片3,并且各种辊11一次一张地将所述多张片3馈送到成像部5。
成像部5包括扫描器单元16、处理盒17和定影单元18。
扫描器单元16设置在主外壳2的上部中并且包括激光发射单元(未被图示)、旋转驱动式多面反射镜19、透镜20和21和反射镜22、23和24。在扫描器单元16中,激光束穿过由图1中的短划双点线表示的路径以在高速扫描中照射到感光鼓27的表面上。
通过打开设置在主外壳2的前壁处的前盖2a,处理盒17通过在主外壳2的前壁中形成的开口被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主外壳2中,前盖2a用于覆盖所述开口。处理盒17包括显影盒28(作为显影装置的一个实例)和鼓单元39。
在其中显影盒28安装在鼓单元39中的状态下,显影盒28被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主外壳2中。顺便提及,鼓单元39可以被固定到主外壳2,并且显影盒28可以被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到固定到主外壳2的鼓单元39。如在图2中所图示地,显影盒28包括显影辊31、层厚调整刮刀32、供应辊33和调色剂腔室34。
在显影盒28中,在调色剂腔室34中包含的调色剂(作为显影剂的一个实例)被搅拌器34A搅拌并且然后被供应辊33供应到显影辊31。此时,调色剂在供应辊33和显影辊31之间通过摩擦方式充正电。此后,随着显影辊31旋转,在显影辊31上承载的调色剂进入层厚调整刮刀32和显影辊31之间,并且在调色剂被进一步摩擦充电时,层厚调整刮刀32调整在显影辊31上承载的调色剂的厚度。
鼓单元39包括感光鼓27、栅极电晕充电器29和转印辊30。在鼓单元39中,感光鼓27的表面被栅极电晕充电器29均匀地充正电并且此后在高速扫描中被曝光于从扫描器单元16发射的激光束。结果,在曝光部分处的电位降低并且因此基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在感光鼓27的表面上形成。
随后,通过显影辊31的旋转,在显影辊31上承载的调色剂被供应到在感光鼓27的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由此在感光鼓27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此后,在片3在感光鼓27和转印辊30之间馈送时,在感光鼓27的表面上承载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片3上。
如在图1中所图示地,定影单元18包括加热辊41和压力辊42。压力辊42与加热辊41相对地设置并且将压力施加到加热辊41。在具有该构造的定影单元18中,在片3经过加热辊41和压力辊42之间时,转印到片3上的调色剂图像被热定影到片3。调色剂图像已经热定影到其上的片3在片传送方向上通过设置在定影单元18的下游的排出辊45被排出到排出托盘46。
<显影盒的详细结构>
接着,将详细描述显影盒28的构造。因为显影盒28具有左右对称性,所以在图3中仅仅图示显影盒28的左部分,而其右部分被省略。此外,图3在其中显影辊31、供应辊33和增强板32B(稍后描述)已经被从外壳50(稍后描述)移除的状态下图示显影盒28。
如在图3中所图示地,显影盒28进一步包括:外壳50、一对刮刀密封件62;一对侧密封件61;和下薄膜63。
当安装在外壳50中的显影辊31旋转时,显影辊31的上部与层厚调整刮刀32和所述一对刮刀密封件62滑动接触,显影辊31的左和右端部与所述一对侧密封件61滑动接触,并且显影辊31的下部与下薄膜63滑动接触。
外壳50在其中容纳调色剂。外壳50具有:一对外壁73;供应端口52;一对侧密封件附接表面53;和支撑部分54。
每一个外壁73均具有用于通过轴支撑部件(未图示)以可旋转方式支撑显影辊31的轴支撑部分51。
供应端口52设置用于将调色剂从外壳50内部的调色剂腔室34供应到显影辊31。供应端口52形成为在显影辊31的轴向方向上伸长的矩形形状。供应端口52具有上部,层厚调整刮刀32固定于该上部。层厚调整刮刀32从供应端口52的上部向下突出。
在供应端口52的左侧和右侧上各设置一个侧密封件附接表面53。侧密封件61被附接到侧密封件附接表面53。侧密封件附接表面53在侧视图中大致是圆弧形表面。
支撑部分54支撑下薄膜63。支撑部分54设置在供应端口52下面。支撑部分54在显影辊31的轴向方向上延伸,并且比侧密封件附接表面53进一步向显影辊31侧突出。
如在图2中所图示地,层厚调整刮刀32包括刮刀金属板32A、增强板32B和32C和挤压部件32D。
如在图3中所图示地,在外周表面以滑动方式接触挤压部件32D时,挤压部件32D调整供应到显影辊31的外周表面上的调色剂的厚度。挤压部件32D由诸如橡胶、更具体地发泡橡胶材料制成。
挤压部件32D在左右方向(即显影辊31的轴向方向)上延伸并且被固定到刮刀金属板32A的下端部。挤压部件32D具有小于刮刀金属板32A的左右长度。挤压部件32D具有在左右方向上线性地延伸的下边缘。
每一个刮刀密封件62具有矩形形状。刮刀密封件62在邻近于挤压部件32D的位置处附接到刮刀金属板32A上。更具体地,在挤压部件32D的外部左侧和右侧上各设置一个刮刀密封件62。每一个刮刀密封件62具有类似于侧密封件61的构造。因此,省略关于刮刀密封件62的构造的描述。
如在图2中所图示地,带有上述构造的层厚调整刮刀32在介于增强板32B和32C之间的刮刀金属板32A的上部处被固定到外壳50。在显影辊31以滑动方式接触挤压部件32D和刮刀密封件62时,刮刀金属板32A向挤压部件32D和刮刀密封件62施加偏压力,挤压部件32D和刮刀密封件62均设置在刮刀金属板32A的下端部处。
刮刀背密封件64设置在层厚调整刮刀32和外壳50之间的位置处。更具体地,以包围供应端口52的上部的大致倒U形状形成刮刀背密封件64。刮刀背密封件64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分别被附接到左侧和右侧密封件附接表面53的上部。
如在图3中所图示地,每一个侧密封件61被设置用于防止调色剂通过在外壳50和显影辊31的左右端部(即筒形部分82、83,在以后描述)之间的间隙泄漏。每一个侧密封件61设置在显影辊31的左右端部和侧密封件附接表面53之间。
更具体地,每一个侧密封件61均设置在刮刀密封件62下方并且邻近于此,并且还设置在支撑部分54的在左右方向上的外侧上。在该实施例中,如在图4B中所图示地,当有必要在这两者之间加以区分时,设置在显影辊31的右端部所在的一侧上的侧密封件61将被称作第一侧密封件61R,并且设置在显影辊31的左端部所在的一侧上的侧密封件61将被称作第二侧密封件61L。
侧密封件61包括:具有弹性的基部分61A;和层叠部分61B。基部分61A具有在显影辊31侧上的表面,并且层叠部分61B在基部分61A的表面上层叠。基部分61A由可弹性变形材料诸如氨基甲酸酯海绵制成,该可弹性变形材料比用于制成层叠部分61B的材料柔软。基部分61A例如利用双面粘结胶带或者粘结剂附接到侧密封件附接表面53。
层叠部分61B由比基部分61A薄的毛毡材料制成。层叠部分61B例如利用双面粘结胶带附接到基部分61A上。
下薄膜63是由树脂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片状部件,并且在显影辊31的轴向方向上延伸。下薄膜63具有比支撑部分54的更长的左右长度。在其中下薄膜63被附接到支撑部分54的状态下,下薄膜63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两者均从支撑部分54突出。下薄膜63的从支撑部分54突出的部分分别与侧密封件61重叠。
外壳50进一步设有一对显影剂接收部分70,每一个显影剂接收部分70均设置在侧密封件61的后侧上。显影剂接收部分70形成为具有顶部开口的凹形形状。更具体地,显影剂接收部分70由侧密封件附接表面53、支撑部分54、设置在侧密封件附接表面53的外部左右侧上的外壁73、侧密封件61和柔性片状部件75限定。片状部件75被附接到外壳50的后端部并且沿着外壳50的后端部延伸。如果在刮刀密封件62上沉积的调色剂由将被朝向侧密封件61传送的显影辊31捕获,则即便调色剂被侧密封件61的边缘从显影辊31刮除,调色剂仍然能够由显影剂接收部分70接收。因此,显影剂接收部分70能够防止调色剂从显影盒28泄漏。
接着,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影辊31。
显影辊31被构造为在其上承载调色剂。如在图4A中所图示地,显影辊31包括由橡胶制成的辊体80、由金属制成的第一旋转轴91和由金属制成的第二旋转轴92。
如在图4B中所图示地,辊体80包括套筒本体部分81、设置在本体部分81的一个端部(即右端部)处的第一筒形部分82和设置在其另一个端部(即左端部)处的第二筒形部分83。本体部分81是辊体80的在左右方向上位于在图4B中图示的两条短划双点线内部的部分。
第一旋转轴91和第二旋转轴92在形状上是圆柱形的并且具有大致与第一筒形部分82和第二筒形部分83的内径相等的外径。第一旋转轴91和第二旋转轴92具有小于辊体80的轴向长度。第一旋转轴91与第一筒形部分82配合,并且第二旋转轴92与第二筒形部分83配合。
即,第一旋转轴91和第二旋转轴92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相互隔开,并且辊体80的与第一旋转轴91配合的筒形部分是第一筒形部分82,并且辊体80的与第二旋转轴92配合的筒形部分是第二筒形部分83,并且辊体80的不与第一旋转轴91或者第二旋转轴92配合的套筒部分是本体部分81。
利用这种结构,具有中空构造的本体部分81能够比第一筒形部分82和第二筒形部分83更多地变形,第一旋转轴91和第二旋转轴92分别与第一筒形部分82和第二筒形部分83配合。因此,力或者应力向位于在显影辊31和供应辊33之间的夹压部分处的调色剂的过度施加能够受到抑制。此外,由于本体部分81能够容易地变形的性质,能够以适当的夹压压力在显影辊31和感光鼓27之间提供密切接触。因此,适量的调色剂能够被提供给在感光鼓27的轴向中央部分处的静电潜像。这能够减轻由于向感光鼓27的轴向中央部分的不充分的调色剂供应引起的在片3的横向中央部分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弱的问题。
顺便提及,供应辊33具有小于本体部分81的轴向长度(即辊体的除从辊体突出的旋转轴的长度以外的长度)。此外,供应辊33的每一个轴向端优选地位于本体部分81的每一个轴向端内部。利用这种布置,向位于供应辊33的全部外周表面上的调色剂的过度施加应力能够受到抑制。
此外,本体部分81具有内周表面81A,内周表面81A具有轴向端部,每一个轴向端部设有环形突起81B(作为第一接合部分的一个实例)。每一个环形突起81B具有从内周表面81A沿着径向向内突出的长度,使得每一个旋转轴91、92的每一个轴向内端面E2、E4与环形突起81B抵接。换言之,每一个环形突起81B具有小于每一个筒形部分82、83的内径。即,每一个环形突起81B的内径小于每一个旋转轴91、92的外径。
利用这种结构,当第一旋转轴91与第一筒形部分82配合时,第一旋转轴91容易地在与相应的环形突起81B抵接时相对于辊体80进行定位。类似地,当第二旋转轴92与第二筒形部分83配合时,第二旋转轴92容易地在与相应的环形突起81B抵接时相对于辊体80进行定位。
此外,第一侧密封件61R在左右方向(即轴向方向)上具有内端E1(作为第一内端的一个实例),该内端E1位于第一旋转轴91的轴向内端面E2(作为第一内端面的一个实例)的在左右方向上的外侧。第二侧密封件61L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内端E3(作为第二内端的一个实例),该内端E3位于第二旋转轴92的轴向内端面E4(作为第二内端面的一个实例)的在左右方向上的外侧。
可替代地,内端E1和内端面E2可以在左右方向上相互对准,并且内端E3和内端面E4可以在左右方向上相互对准。
利用这种布置,因为轴向端部被第一旋转轴91增强,所以第一侧密封件61R能够以高压力挤压辊体80的被第一旋转轴91支撑的轴向端部。换言之,设置在第一筒形部分82和外壳50之间的第一侧密封件61R能够以高压力挤压第一筒形部分82。因此,在辊体80和第一侧密封件61R之间的可密封性能够得到增强。类似地,因为轴向端部被第二旋转轴92增强,所以第二侧密封件61L能够以高压力挤压辊体80的被第二旋转轴92支撑的轴向端部。换言之,设置在第二筒形部分83和外壳50之间的第二侧密封件61L能够以高压力挤压第二筒形部分83。因此,在辊体80和第二侧密封件61L之间的可密封性还能够得到增强。
<变型>
各种变型都是可设想的。在以下说明中,将仅仅详细描述不同于实施例的那些的部分。
<第一变型>
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用于固定旋转轴91、92的轴向位置的定位部分(接合部分)的环形突起81B设置在本体部分81处。然而,在根据第一变型的显影辊131中,这种定位或者接合部分并不是必要地设置在辊体180的本体部分181中。如在图5中所图示地,每一个旋转轴191、192能够设有这种定位或者接合部分。更具体地,第一旋转轴191具有外周表面,环形突起191A(作为第二接合部分的一个实例)从外周表面沿着径向向外突出,并且第二旋转轴192具有外周表面,环形突起192A(作为第三接合部分的一个实例)从外周表面沿着径向向外突出。环形突起191A与辊体180的第一筒形部分82的轴向外端面82A(作为第一外端面的一个实例)抵接。环形突起192A与辊体180的第二筒形部分83的轴向外端面83A(作为第二外端面的一个实例)抵接。
利用这种结构,因为环形突起191A、192A与端面82A、83A抵接,所以第一和第二旋转轴191、192经受在它们的轴向方向上的定位。
<第二变型>
在上述实施例中,本体部分81在形状上是中空筒形的。然而,在根据第二变型的显影辊231中,如在图6中所图示地,辊体280包括实心柱形本体部分281。即使在此情形中,因为第一和第二旋转轴91、92并不延伸通过柱形本体部分281,所以柱形本体部分281仍然能够比第一和第二筒形部分82、83更多地变形。因此,该结构能够提供与在上述实施例中获得的相同的功能。此外,柱形本体部分281的每一个轴向外端面281B能够起到用于防止第一和第二旋转轴91、92轴向向内运动的止挡部分(第一接合部分)的作用,从而便于第一和第二旋转轴91、92在它们的轴向方向上的定位。
<第三变型>
在根据第三变型的显影辊331中,如在图7中所图示地,辊体380包括本体部分381,该本体部分381具有小于第一和第二筒形部分82、83的壁厚。更具体地,本体部分381具有等于第一和第二筒形部分82、83的外径,而本体部分381具有大于第一和第二筒形部分82、83的内径。利用这种结构,本体部分381能够比第一和第二筒形部分82、83更多地变形,从而该结构能够提供与在上述实施例中获得的相同的功能。
在此情形中,单个旋转轴393足以替代所述两个旋转轴91、92(191、192)。换言之,所述两个旋转轴能够相互一体地形成,只要本体部分381能够比第一和第二筒形部分82、83更多地变形。
<其它变型>
在上述实施例中,环形突起81B设置成第一接合部分。然而,替代环形突起地,第一接合部分能够是单个柱状突起或者多个柱状突起。类似地,替代环形突起地,第二和第三接合部分能够是单个柱状突起或者多个柱状突起。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筒形部分82、83的内周表面和第一和第二旋转轴91、92的与内周表面配合接合的外周表面在形状上是筒形的。然而,外周表面和内周表面能够在形状上是多边形的,这能够避免第一和第二旋转轴关于第一和第二筒形部分滑移。此外,为了分别防止在第一和第二旋转轴和第一和第二筒形部分之间的滑移,能够在筒形部分的内周表面和旋转轴的外周表面中的一个处形成凸起,并且能够在筒形部分的内周表面和旋转轴的外周表面中的其余一个处形成与凸起接合的凹部。
此外,上述显影辊和上述显影装置被应用于激光打印机1。然而,它们能够应用于除了激光打印机之外的成像装置诸如复印机和多功能设备。
此外,在上述显影装置中,显影盒28一体地包括调色剂腔室34。然而,可以利用另一个显影盒,其中具有调色剂腔室的调色剂盒能够被附接到显影盒并且能够被从那里拆卸。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侧密封件和刮刀密封件提供双层结构。然而,单层或者不小于三的多层也可用作这种密封。
虽然已经参考其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清楚,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在其中实现各种改变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显影辊,所述显影辊被构造为承载显影剂,并且所述显影辊在轴向方向上延伸,所述显影辊包括:
没有阶梯部分的第一旋转轴;
没有阶梯部分的第二旋转轴;
本体部分,所述本体部分由橡胶制成,并且所述本体部分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
设置在所述第一侧上且由橡胶制成的第一筒形部分,所述第一旋转轴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筒形部分配合;和
设置在所述第二侧上且由橡胶制成的第二筒形部分,所述第二侧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与所述第一侧相反,所述第二旋转轴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二筒形部分配合,所述本体部分被构造为能够比所述第一筒形部分和所述第二筒形部分更多地变形,
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轴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一内端面,并且所述第二旋转轴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二内端面,
其中所述本体部分包括一对第一接合部分,所述一对第一接合部分中的一个第一接合部分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内端面接合,所述一对第一接合部分中的其余一个第一接合部分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二内端面接合,并且
其中所述一对第一接合部分中的每一个第一接合部分具有环形形状或圆形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辊,其中所述本体部分具有中空筒形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辊,其中所述本体部分具有实心柱形构造。
4.一种显影装置,包括显影辊,所述显影辊被构造为承载显影剂,并且所述显影辊在轴向方向上延伸,所述显影辊包括:
没有阶梯部分的第一旋转轴;
没有阶梯部分的第二旋转轴;
本体部分,所述本体部分由橡胶制成,并且所述本体部分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
设置在所述第一侧上且由橡胶制成的第一筒形部分,所述第一旋转轴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筒形部分配合;和
设置在所述第二侧上且由橡胶制成的第二筒形部分,所述第二侧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与所述第一侧相反,所述第二旋转轴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二筒形部分配合,所述本体部分被构造为能够比所述第一筒形部分和所述第二筒形部分更多地变形,
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轴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一内端面,并且所述第二旋转轴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二内端面,
其中所述本体部分包括一对第一接合部分,所述一对第一接合部分中的一个第一接合部分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内端面接合,所述一对第一接合部分中的其余一个第一接合部分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二内端面接合,并且
其中所述一对第一接合部分中的每一个第一接合部分具有环形形状或圆形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显影装置进一步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被构造为在所述外壳中容纳所述显影剂;
第一侧密封件,所述第一侧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筒形部分和所述外壳之间,用于防止所述显影剂从在所述第一筒形部分和所述外壳之间的间隙泄漏,所述第一侧密封件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一内端;和
第二侧密封件,所述第二侧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筒形部分和所述外壳之间,用于防止所述显影剂从在所述第二筒形部分和所述外壳之间的间隙泄漏,所述第二侧密封件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二内端;
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轴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一内端面,并且所述第二旋转轴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二内端面,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内端位于所述第一内端面的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外侧,并且所述第二内端位于所述第二内端面的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显影装置进一步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被构造为在所述外壳中容纳所述显影剂;
第一侧密封件,所述第一侧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筒形部分和所述外壳之间,用于防止所述显影剂从在所述第一筒形部分和所述外壳之间的间隙泄漏,所述第一侧密封件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一内端;和
第二侧密封件,所述第二侧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筒形部分和所述外壳之间,用于防止所述显影剂从在所述第二筒形部分和所述外壳之间的间隙泄漏,所述第二侧密封件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二内端;
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轴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一内端面,并且所述第二旋转轴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二内端面,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内端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内端面相对准,并且所述第二内端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内端面相对准。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本体部分具有中空筒形构造。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所述本体部分具有实心柱形构造。
CN201410104473.6A 2013-03-28 2014-03-20 显影辊和设有显影辊的显影装置 Active CN1040766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69204 2013-03-28
JP2013069204A JP6123417B2 (ja) 2013-03-28 2013-03-28 現像ローラおよび現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6654A CN104076654A (zh) 2014-10-01
CN104076654B true CN104076654B (zh) 2018-06-12

Family

ID=51598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04473.6A Active CN104076654B (zh) 2013-03-28 2014-03-20 显影辊和设有显影辊的显影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44378B2 (zh)
JP (1) JP6123417B2 (zh)
CN (1) CN1040766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91310A (ja) * 2013-03-28 2014-10-06 Brother Ind Ltd 現像ローラおよび現像装置
JP7225931B2 (ja) * 2019-03-06 2023-02-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7225932B2 (ja) * 2019-03-06 2023-02-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06972A (en) * 1981-05-18 1985-03-26 Tokyo Shibaura Denki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device with means to prevent scattering
US4990963A (en) * 1987-07-16 1991-02-05 Minolta Camera Co., Ltd. Senri Center Developing member composed of conductive particles in a dielectric material and having a variable volume resistivity
US5995792A (en) * 1993-08-04 1999-11-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veloping roll device of an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or for preventing frictional erosion of the developing roll in surface portions thereof
JP2000330373A (ja) * 1999-05-25 2000-11-30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現像ローラ
JP2001100525A (ja) * 1999-09-29 2001-04-13 Toshiba Tec Corp プロセス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88622A (ja) * 2000-12-20 2002-07-05 Mitsuma Giken Kk 導電性ローラ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62357U (zh) * 1989-10-20 1991-06-18
JPH07187438A (ja) 1993-12-27 1995-07-25 Bridgestone Corp マグネットローラ
JP3390241B2 (ja) 1994-02-17 2003-03-2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マグネットローラの製造方法
JP2001160507A (ja) 1999-12-01 2001-06-12 Bridgestone Corp マグネットローラ、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現像装置
JP4053010B2 (ja) * 2004-02-24 2008-02-27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現像装置と現像装置を内蔵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53109A (ja) 2010-08-31 2012-03-15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06972A (en) * 1981-05-18 1985-03-26 Tokyo Shibaura Denki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device with means to prevent scattering
US4990963A (en) * 1987-07-16 1991-02-05 Minolta Camera Co., Ltd. Senri Center Developing member composed of conductive particles in a dielectric material and having a variable volume resistivity
US5995792A (en) * 1993-08-04 1999-11-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veloping roll device of an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or for preventing frictional erosion of the developing roll in surface portions thereof
JP2000330373A (ja) * 1999-05-25 2000-11-30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現像ローラ
JP2001100525A (ja) * 1999-09-29 2001-04-13 Toshiba Tec Corp プロセス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88622A (ja) * 2000-12-20 2002-07-05 Mitsuma Giken Kk 導電性ロー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23417B2 (ja) 2017-05-10
US20140294433A1 (en) 2014-10-02
JP2014191309A (ja) 2014-10-06
CN104076654A (zh) 2014-10-01
US9244378B2 (en) 2016-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02182B (zh) 具有密封部的显影装置
US9785086B2 (en) Developer container, develop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498911A (zh) 显影装置
CN104076654B (zh) 显影辊和设有显影辊的显影装置
JP2007298586A (ja)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354389B2 (ja) 現像装置
US9235157B2 (en) Developing device having developing roller, layer thickness regulation blade and seal member
JP5651144B2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51213A (ja) 現像装置
CN104516241B (zh) 显影装置
EP2942671B1 (en) Developing unit, image form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284005B2 (ja) 軸受部材、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56898B2 (ja) 画像形成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94093B2 (ja) 現像装置
US9625853B2 (en) Developing roller provided with a shaft with an axial middle portion having a small outer diameter and axial end portions having large outer diameters and a developing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JP4297102B2 (ja) 現像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20986A (ja) 現像装置
JP6264886B2 (ja) 現像装置
JP2011232527A (ja) 現像装置
JP6213237B2 (ja) 現像装置
JP6213236B2 (ja) 現像装置
US9500988B2 (en) Developing apparatus
JP5277124B2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91269A (ja) 現像装置
JP2014164225A (ja) 現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