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056297A - 一种聚乳酸基复合材料手术医用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乳酸基复合材料手术医用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56297A
CN104056297A CN201410273138.9A CN201410273138A CN104056297A CN 104056297 A CN104056297 A CN 104056297A CN 201410273138 A CN201410273138 A CN 201410273138A CN 104056297 A CN104056297 A CN 1040562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lactic acid
solution
film
organic solvent
earth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731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晨
朱小康
何本祥
王孝军
颜锦江
姜浩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27313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5629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56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62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乳酸基复合材料手术医用膜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采用静电纺丝设备并探索合适的工艺参数,最终成型了不同类型的聚乳酸基复合材料高分子纤维薄膜,并将其应用于生物医用领域。此外,本发明通过对高分子复合材料体系的组成及电纺薄膜厚度的双重调控,最终获得了柔韧性良好、抗拉强度高、降解速率可控、防水防菌及透气性优异的手术医用膜。该手术医用膜能够用作愈肤膜、伤口创面敷料及抗粘连等多种生物医用领域,它不仅可以很好地贴附于组织上,无生物毒性,并且其半透膜的性质可以有效地促进体内血液、营养物质及生长因子的传输功能。本发明工艺简单环保,制备手段易操作,成本低,可规模化,可控性好,有望广泛用于多种医用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聚乳酸基复合材料手术医用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乳酸基复合材料手术医用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尽管现代外科无菌技术已有了充分的发展,但外科手术中的局部感染、并发症及二次手术后处理的发生率依然很高,并成为了导致患者死亡、延长住院时间以及增加成本的主要因素。手术医用薄膜在外科手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作为医用愈肤膜、伤口创面敷料对轻微擦伤、小面积的I、II度烧伤及较小的伤口进行修复,手术时切口的保护及皲裂、褥疮的防治,同样还可以作为防粘连膜有效地阻止术后粘连的发生。据报道,50~100%的腹腔和盆腔手术均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粘连。手术后组织粘连带来的后遗症是:手术部位持续疼痛,术后癫痫,失去部分功能,并增加了再次手术的困难以及发生并发症的潜在性。在外科手术中,如何防止术后粘连仍是目前国内外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手术医用膜通常是一种超薄舒适的半透膜,具有良好的防水、防菌、透气、低致敏、透明、高弹等特点。目前临床实践中用于制备手术医用膜的材料有很多种,如透明质酸钠、壳聚糖、聚乙二醇等,但上述材料不仅柔韧性有限,其降解可控性也较差,不利于实际应用。国外通常使用具有一定强度和形状的可吸收聚乳酸类固体材料来达到隔离创面并减少粘连的目的,但由于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较差的柔韧性和抗冲击性,其临床使用效果也并不理想。国际专利WO2006/100895公开了以丙交酯和己内酯共聚物为组成的医用膜,其具有很好的柔性和强度,但是材料本身的降解速率较慢,完全吸收需要6个月,有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及组织修复功能。公开号为CN1241442A和CN1305928C的中国专利文献分别将聚乙醇酸和聚乳酸的共聚物、聚乙二醇和聚乳酸的共混物制成手术医用薄膜,虽然聚乙醇酸及聚乙二醇的引入可以加快聚乳酸的体内降解速率,但是薄膜的纯度不高且无消炎作用,从而限制了其在临床医用领域的广阔应用。公开号为CN1532216A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将聚酯与聚醚共混制备医用膜,然而可溶性的聚醚在体内会溶解到体液中从而从膜内流失,起不到抑制成纤维细胞在膜表面增殖的作用。
本发明专利中,聚乳酸是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相比于其它聚合物而言,聚乳酸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及良好的可加工性,其相对低廉的价格也保证了它大量获得的可实现性。同时,布洛芬、抗生素、透明质酸、纤维蛋白及银纳米粒子等均属于生物活性添加剂,这类添加剂的引入不仅可以抗炎镇痛,还具备一定的防止体内粘连作用。静电纺丝技术具有设备搭建灵活、价格低廉、易操作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生物医用领域。然而迄今为止,通过改变聚乳酸基复合材料电纺纤维薄膜的组成体系及相关工艺参数,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手术医用膜,并将其广泛用于伤口复合、抗组织粘连等领域,与之相关的专利未见过报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聚乳酸基复合材料手术医用膜,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聚乳酸基复合材料手术医用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工艺简单、生产过程无污染且节能高效的静电纺丝技术,提供了一种聚乳酸基复合材料手术医用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手术医用膜不仅具有优异的拉伸强度、高弹性、柔韧性、便于手术操作及薄膜产品完整性的保持,还能够有效地防止创面粘连并减少细胞在膜表面的贴附、增生和穿透,在创面敷料、伤口愈合及防止组织粘连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可行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聚乳酸基复合材料手术医用膜,所述医用膜采用聚乳酸基复合材料高分子纤维薄膜制成,所述聚乳酸基复合材料,优选为聚乳酸/布洛芬,聚乳酸/透明质酸,聚乳酸/抗生素,聚乳酸/纤维蛋白,聚乳酸/银纳米粒子等,其中聚乳酸粘均分子量为2万~30万。
一种聚乳酸基复合材料手术医用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基复合材料溶解于特定的有机溶剂中,磁力搅拌6~48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以质量分数计为5~20%;
(2)静电纺丝:将步骤(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1~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20~4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5~2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5~20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25~50℃,干燥时间为6~24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手术医用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聚乳酸基复合材料,优选为聚乳酸/布洛芬,聚乳酸/透明质酸,聚乳酸/抗生素,聚乳酸/纤维蛋白,聚乳酸/银纳米粒子等,其中聚乳酸粘均分子量为2万~30万。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特定的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氯仿,乙酸乙酯,丙酮,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甲醇中的一种或两种共溶剂体系。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静电纺丝设备为多喷丝头静电纺丝机,共电纺过程中可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步骤(2)中制备的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的厚度为0.01~0.5毫米。
进一步的,步骤(4)中静电纺丝纤维膜的灭菌消毒方法主要包括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紫外射线杀菌消毒及高压蒸汽杀菌消毒等方式。
进一步的,步骤(4)中静电纺丝纤维膜主要可以作为医用愈肤膜、伤口创面敷料及抗粘连膜进行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静电纺丝纤维薄膜作为抗粘连膜使用时,主要的应用领域包括腹腔内肠粘连、肝脏脏面、肝门、肝十二指肠韧带的粘连、盆腔内脏器的粘连,也可用于骨科椎板切除后防止硬膜斑痕粘连以及肌腱粘连。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组成体系及不同厚度的聚乳酸基复合材料电纺薄膜,力图获得综合性能优异(优良的柔韧性、可生物降解性、生物活性、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及优异的防粘连能力)的手术医用膜。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制备手段易操作,成本低,容易实现规模化,所述的最终产品性能优异,完全能够满足各种临床需求,可广泛用做创面敷料、伤口愈合膜及体内防粘连材料,从而有效地避免术后感染、并发症及二次手术的风险行,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异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通过改变聚乳酸基复合材料体系的组成,实现了静电纺丝聚合物手术医用膜的生物活性、亲水性、降解行为可控性及良好的抗粘连能力,较同类产品比较而言,本发明提供的聚乳酸基复合材料手术医用膜不仅柔韧性良好,降解时间可控,并且生物活性优异,有一定杀菌消炎功效及抗组织粘连能力,利于应用于各种外科手术中;
(2)本发明设计的防粘连膜包括不同的厚度,从而有不同的体内降解能力、伤口愈合能力及防止组织粘连功效,通过表征不同厚度聚乳酸基复合材料手术医用膜的物理及生物学性能,最终扩大了其外科手术的实际应用空间;
(3)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其设备要求及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易实现规模化生产,经济高效,便于推广应用,最终产品完全能够满足各种临床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聚乳酸基复合材料手术医用电纺纤维薄膜的制备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内容对本发明作出的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布洛芬复合材料溶解于二氯甲烷中,磁力搅拌24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3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1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40℃,干燥时间为12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术后防粘连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2: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透明质酸复合材料溶解于二氯甲烷中,磁力搅拌6~48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5~2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3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1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40℃,干燥时间为12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术后防粘连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3: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抗生素复合材料溶解于二氯甲烷中,磁力搅拌6~48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5~2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3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1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40℃,干燥时间为12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术后防粘连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4: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纤维蛋白复合材料溶解于二氯甲烷中,磁力搅拌6~48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5~2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3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1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40℃,干燥时间为12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术后防粘连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5: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银纳米粒子复合材料溶解于二氯甲烷中,磁力搅拌6~48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5~2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3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1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40℃,干燥时间为12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术后防粘连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6: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布洛芬复合材料溶解于氯仿中,磁力搅拌24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3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1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40℃,干燥时间为12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术后防粘连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7: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布洛芬复合材料溶解于乙酸乙酯中,磁力搅拌24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3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1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40℃,干燥时间为12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术后防粘连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8: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布洛芬复合材料溶解于丙酮中,磁力搅拌24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3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1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40℃,干燥时间为12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术后防粘连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9: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布洛芬复合材料溶解于四氢呋喃中,磁力搅拌24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3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1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40℃,干燥时间为12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术后防粘连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10: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布洛芬复合材料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磁力搅拌24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3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1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40℃,干燥时间为12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术后防粘连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11: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布洛芬复合材料溶解于甲醇中,磁力搅拌24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3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1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40℃,干燥时间为12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术后防粘连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12: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布洛芬复合材料溶解于二氯甲烷中,磁力搅拌6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3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1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40℃,干燥时间为12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术后防粘连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13: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布洛芬复合材料溶解于二氯甲烷中,磁力搅拌48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3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1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40℃,干燥时间为12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术后防粘连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14: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布洛芬复合材料溶解于二氯甲烷中,磁力搅拌24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5%(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3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1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40℃,干燥时间为12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术后防粘连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15: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布洛芬复合材料溶解于二氯甲烷中,磁力搅拌24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2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3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1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40℃,干燥时间为12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术后防粘连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16: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布洛芬复合材料溶解于二氯甲烷中,磁力搅拌24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1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3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1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40℃,干燥时间为12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术后防粘连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17: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布洛芬复合材料溶解于二氯甲烷中,磁力搅拌24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3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1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40℃,干燥时间为12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术后防粘连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18: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布洛芬复合材料溶解于二氯甲烷中,磁力搅拌24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2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1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40℃,干燥时间为12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术后防粘连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19: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布洛芬复合材料溶解于二氯甲烷中,磁力搅拌24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4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1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40℃,干燥时间为12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术后防粘连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20: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布洛芬复合材料溶解于二氯甲烷中,磁力搅拌24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4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40℃,干燥时间为12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术后防粘连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21: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布洛芬复合材料溶解于二氯甲烷中,磁力搅拌24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4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2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40℃,干燥时间为12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术后防粘连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22: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布洛芬复合材料溶解于二氯甲烷中,磁力搅拌24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3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1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40℃,干燥时间为12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术后防粘连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23: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布洛芬复合材料溶解于二氯甲烷中,磁力搅拌24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3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1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2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40℃,干燥时间为12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术后防粘连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24: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布洛芬复合材料溶解于二氯甲烷中,磁力搅拌24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3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1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20℃,干燥时间为12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术后防粘连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25: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布洛芬复合材料溶解于二氯甲烷中,磁力搅拌24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3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1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50℃,干燥时间为12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术后防粘连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26: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布洛芬复合材料溶解于二氯甲烷中,磁力搅拌24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3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1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40℃,干燥时间为6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术后防粘连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27: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布洛芬复合材料溶解于二氯甲烷中,磁力搅拌24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3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1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40℃,干燥时间为24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术后防粘连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28: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布洛芬复合材料溶解于二氯甲烷中,磁力搅拌24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3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1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40℃,干燥时间为12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术后防粘连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29: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布洛芬复合材料溶解于二氯甲烷中,磁力搅拌24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3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1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40℃,干燥时间为12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紫外射线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术后防粘连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30: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布洛芬复合材料溶解于二氯甲烷中,磁力搅拌24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3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1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40℃,干燥时间为12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高压蒸汽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术后防粘连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31: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布洛芬复合材料溶解于二氯甲烷中,磁力搅拌24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3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1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40℃,干燥时间为12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手术医用膜一次性使用于医用愈肤膜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32: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布洛芬复合材料溶解于二氯甲烷中,磁力搅拌24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3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1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40℃,干燥时间为12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手术医用膜一次性使用于伤口创面敷料生物医用领域;
实施例33: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布洛芬复合材料溶解于二氯甲烷中,磁力搅拌24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0%(以质量分数计);
(2)静电纺丝:将(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3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1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15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40℃,干燥时间为12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方式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手术医用膜一次性使用于术后抗粘连膜生物医用领域(主要包括腹腔内肠粘连、肝脏脏面、肝门、肝十二指肠韧带的粘连、盆腔内脏器的粘连,也可用于骨科椎板切除后防止硬膜斑痕粘连以及肌腱粘连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聚乳酸基复合材料手术医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膜采用聚乳酸基复合材料高分子纤维薄膜制成,所述聚乳酸基复合材料,优选为聚乳酸/布洛芬,聚乳酸/透明质酸,聚乳酸/抗生素,聚乳酸/纤维蛋白,聚乳酸/银纳米粒子等,其中聚乳酸粘均分子量为2万~30万。
2.一种聚乳酸基复合材料手术医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高分子电纺溶液:将聚乳酸基复合材料溶解于特定的有机溶剂中,磁力搅拌6~48小时以获得均匀的溶液体系,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以质量分数计为5~20%;
(2)静电纺丝:将步骤(1)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的给料注射器内,溶液的给料速度为0.1~5mm/min,纺丝的环境温度设定为20~40℃,开启高压电源并调节电压至5~25kV,注射器针尖与静止接地板之间的距离为5~20cm,最终在静止接地板上得到静电纺丝纤维薄膜;
(3)收集静止接地板上的纤维膜并置于烘箱中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烘箱温度设定为25~50℃,干燥时间为6~24小时,直到有机溶剂重量含量小于0.01%;
(4)将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灭菌消毒,以备作为手术医用膜一次性使用于多种生物医用领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聚乳酸基复合材料,优选为聚乳酸/布洛芬,聚乳酸/透明质酸,聚乳酸/抗生素,聚乳酸/纤维蛋白,聚乳酸/银纳米粒子等,其中聚乳酸粘均分子量为2万~30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特定的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氯仿,乙酸乙酯,丙酮,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甲醇中的一种或两种共溶剂体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静电纺丝设备为多喷丝头静电纺丝机,共电纺过程中可提高工作效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制备的静电纺丝纤维薄膜的厚度为0.01~0.5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静电纺丝纤维膜的灭菌消毒方法主要包括环氧乙烷气体杀菌消毒、紫外射线杀菌消毒及高压蒸汽杀菌消毒等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静电纺丝纤维膜主要可以作为医用愈肤膜、伤口创面敷料及抗粘连膜进行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电纺丝纤维薄膜作为抗粘连膜使用时,主要的应用领域包括腹腔内肠粘连、肝脏脏面、肝门、肝十二指肠韧带的粘连、盆腔内脏器的粘连,也可用于骨科椎板切除后防止硬膜斑痕粘连以及肌腱粘连。
CN201410273138.9A 2014-06-18 2014-06-18 一种聚乳酸基复合材料手术医用膜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0562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73138.9A CN104056297A (zh) 2014-06-18 2014-06-18 一种聚乳酸基复合材料手术医用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73138.9A CN104056297A (zh) 2014-06-18 2014-06-18 一种聚乳酸基复合材料手术医用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6297A true CN104056297A (zh) 2014-09-24

Family

ID=51544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73138.9A Pending CN104056297A (zh) 2014-06-18 2014-06-18 一种聚乳酸基复合材料手术医用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56297A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2437A (zh) * 2014-11-17 2015-02-25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聚乳酸的静电纺丝液
CN104784744A (zh) * 2015-05-09 2015-07-22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人发角蛋白复合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
CN105396181A (zh) * 2015-08-24 2016-03-16 武汉医佳宝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解支架医用膜的制备方法
CN105536063A (zh) * 2015-12-17 2016-05-04 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乳酸基抑菌缓释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4152A (zh) * 2016-06-13 2016-09-21 龙岩紫荆创新研究院 可吸收防粘医用膜的制备方法
WO2016202281A1 (zh) * 2015-06-17 2016-12-22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电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40306A (zh) * 2016-11-24 2017-03-29 阜阳市汇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保湿防感染的医用棉签
CN107441545A (zh) * 2017-08-24 2017-12-08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皮肤粘附型纳米银离子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
CN109224116A (zh) * 2018-09-01 2019-01-18 成都市水泷头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吸收性的抗菌止血医用敷料及制备方法
CN112210888A (zh) * 2020-10-23 2021-01-12 中原工学院 利于组织再生的聚乳酸弹性无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69397A (zh) * 2021-01-08 2021-03-30 沙洲职业工学院 一种多组分双层复合纳米薄膜敷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12853605A (zh) * 2021-02-08 2021-05-28 苏州爱可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可完全降解的微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26199A (zh) * 2021-03-11 2021-06-25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成分梯度化肌腱防粘连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44268A (zh) * 2021-04-23 2021-07-23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一种负载臭氧油高活性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304329A (zh) * 2021-05-27 2021-08-27 北京化工大学 含碘抗菌医用手术膜及制备方法
CN113862939A (zh) * 2021-09-30 2021-12-31 海西纺织新材料工业技术晋江研究院 人体可吸收医用针织物的清洗方法和清洗系统
CN116084058A (zh) * 2023-02-22 2023-05-09 中山大学·深圳 一种具有生物粘附性且能装载药物的聚乳酸静电纺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6531352A (zh) * 2023-07-03 2023-08-04 北京凯瑞科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促进伤口愈合的纳米纤维膜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1762A (zh) * 2010-04-08 2010-09-15 苏州大学 虎纹捕鸟蛛丝/聚乳酸复合纤维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1762A (zh) * 2010-04-08 2010-09-15 苏州大学 虎纹捕鸟蛛丝/聚乳酸复合纤维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2437A (zh) * 2014-11-17 2015-02-25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聚乳酸的静电纺丝液
CN104784744A (zh) * 2015-05-09 2015-07-22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人发角蛋白复合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
WO2016202281A1 (zh) * 2015-06-17 2016-12-22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电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36220A (zh) * 2015-06-17 2018-01-26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电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36220B (zh) * 2015-06-17 2019-07-23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电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96181A (zh) * 2015-08-24 2016-03-16 武汉医佳宝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解支架医用膜的制备方法
CN105536063A (zh) * 2015-12-17 2016-05-04 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乳酸基抑菌缓释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4152A (zh) * 2016-06-13 2016-09-21 龙岩紫荆创新研究院 可吸收防粘医用膜的制备方法
CN105944152B (zh) * 2016-06-13 2019-02-12 龙岩紫荆创新研究院 可吸收防粘医用膜的制备方法
CN106540306A (zh) * 2016-11-24 2017-03-29 阜阳市汇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保湿防感染的医用棉签
CN107441545A (zh) * 2017-08-24 2017-12-08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皮肤粘附型纳米银离子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
CN109224116A (zh) * 2018-09-01 2019-01-18 成都市水泷头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吸收性的抗菌止血医用敷料及制备方法
CN112210888A (zh) * 2020-10-23 2021-01-12 中原工学院 利于组织再生的聚乳酸弹性无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10888B (zh) * 2020-10-23 2021-06-25 中原工学院 利于组织再生的聚乳酸弹性无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69397A (zh) * 2021-01-08 2021-03-30 沙洲职业工学院 一种多组分双层复合纳米薄膜敷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12853605A (zh) * 2021-02-08 2021-05-28 苏州爱可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可完全降解的微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26199A (zh) * 2021-03-11 2021-06-25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成分梯度化肌腱防粘连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44268A (zh) * 2021-04-23 2021-07-23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一种负载臭氧油高活性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304329A (zh) * 2021-05-27 2021-08-27 北京化工大学 含碘抗菌医用手术膜及制备方法
CN113304329B (zh) * 2021-05-27 2022-04-12 北京化工大学 含碘抗菌医用手术膜及制备方法
CN113862939A (zh) * 2021-09-30 2021-12-31 海西纺织新材料工业技术晋江研究院 人体可吸收医用针织物的清洗方法和清洗系统
CN116084058A (zh) * 2023-02-22 2023-05-09 中山大学·深圳 一种具有生物粘附性且能装载药物的聚乳酸静电纺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6531352A (zh) * 2023-07-03 2023-08-04 北京凯瑞科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促进伤口愈合的纳米纤维膜
CN116531352B (zh) * 2023-07-03 2023-10-27 北京凯瑞科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促进伤口愈合的纳米纤维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56297A (zh) 一种聚乳酸基复合材料手术医用膜及其制备方法
Azimi et al. Bio-based electrospun fibers for wound healing
Zarekhalili et al.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VA/Gum tragacanth/PCL hybrid nanofibrous scaffolds for skin substitutes
Baghersad et al. Development of biodegradable electrospun gelatin/aloe-vera/poly (ε‑caprolactone) hybrid nanofibrous scaffold for application as skin substitutes
Qiu et al. Bacterial cellulose and bacterial cellulose-vaccarin membranes for wound healing
Jithendra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loe vera blended collagen-chitosan composite scaffold for tissu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Wang et al. Composite electrospun nanomembranes of fish scale collagen peptides/chito-oligosaccharides: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and potential for wound dressing
CN102965849B (zh) 静电纺丝制备医用屏障膜的方法
CN108714234B (zh) 可生物降解氧化石墨烯复合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773689B (zh) 外科修复补片
Wei et al. Facile preparation of polysaccharides-based adhesive hydrogel with antibacterial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for promoting wound healing
Awasthi et al. Recent progress in development of dressings used for diabetic wounds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scaffolds
CN102921050A (zh) 一种具有止血功能的防粘连纤维膜制备方法
CN103768662B (zh) 一种生物可降解的医用手术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
CN104231578B (zh) 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聚酯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4524643A (zh) 含有埃洛石纳米管载药型引导组织再生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93899B (zh) 仿生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013995A (zh) 氧化壳聚糖接枝改性猪真皮胶原微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Oliveira et al. Promising biomolecules
CN102908667A (zh) 部分可吸收的纤维膜疝气补片的制备方法
CN109847112A (zh) 一种增强型可吸收管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Liang et al. A review of advanced abdominal wall hernia patch materials
Golipour et al. The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antibacterial curcumin and TiO2 loaded gelatin/silk fibroin: polycaprolactone scaffolds for skin tissue engineering
ES2930322T3 (es) Nanofibras híbridas de aloe vera
Bogdanova et al. Composites based on chitin nanoparticles and biodegradable polymers for medical use: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