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全自动地完成样本的潜血反应影像及显微影像的获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粪便检测仪,一种粪便检测仪,用于自动地完成从样本的自动推进到取样、涂样、显微照相、潜血反应照相及自动回收整个过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粪便检测仪包括:
基座;
龙门架组件,安装于所述基座上并可在X、Y、Z三方向移动;
自动供料组件,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用于对试剂盒和载玻片的自动供料;
样本传送系统,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用于对样本杯的自动推进和回收,所述样本杯内装有需要检测的样本;
第一加液装置,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用于将第一液体加至载玻片上;
第二加液装置,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用于在夹头组件位于试剂盒上方时将第二液体喷至位于夹头组件下方的样本上,以令混有样本的第二液体滴落至试剂盒内;
夹头组件,安装于所述龙门架组件上,所述夹头组件用于夹取或放开样本杯的取样杆;
样本杯包括杯体和盖体,所述盖体包括杯盖、取样杆和握杆,所述取样杆与杯盖连接并向下延伸至所述杯体内,所述握杆与杯盖连接并向上延伸以供夹头组件夹持,取样杆端头有毛绒头,便于样本吸附;
吸盘组件,安装于所述龙门架组件上,所述吸盘组件用于吸取和释放盖玻片;
第一照相装置,安装于显微镜上,所述显微镜安装于基座旁,用于获得所述载玻片上样本的显微影像。
第二照相装置,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用于获得样本已反应足够时间后的试剂盒的影像。
识别和记录系统,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用于读取样本杯的条码信息并自动记录储存;
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于所述粪便检测仪上,用于通过单片机控制所有运动流程以及和所述上层人机交互应用软件的通讯;
上层人机交互应用软件,安装在PC机上,用于提供人机交互界面、开启整个机器的运行、显示机器工作状态及各种故障信息、储存检测结果以及打印检测报告。
优选地,所述样本传送系统包括第一作业位置、第一排队位置、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一回收装置,所述第一作业位置用于供所述夹头组件取放样本,所述第一排队位置用于存放待检测的样本杯,所述第一回收装置用于存放已经检测的样本杯,所述第一传动装置,用于将样本杯从所述第一排队位置移动至第一作业位置并从第一作业位置移动至第一回收装置;
所述自动供料组件包括试剂盒供料系统和载玻片供料系统;
所述试剂盒供料系统包括第二作业位置、试剂盒仓、反应区、第二传动装置及第二回收装置,所述第二作业位置用于供样本和第二液体混合至试剂盒内,所述试剂盒仓用于存放未使用的试剂盒,反应区用于存放已经涂有样本但未照相的等待足够反应时间的试剂盒,所述第二回收装置用于存放已照过相的废弃的试剂盒;所述第二传动装置,用于将试剂盒从所述试剂盒仓推送至第二作业位置并从第二作业位置推送至反应区,而后推送到第二回收装置;
所述载玻片供料系统包括第三作业位置、载玻片仓和第三传动装置,所述第三作业位置用于供第一液体加至载玻片且供样本涂抹于载玻片上,所述载玻片仓用于存放未使用的载玻片,所述第三传动装置,用于将载玻片从所述载玻片仓推送至第三作业位置并从第三作业位置推送至显微镜,而后推送到第三回收装置;
所述显微镜用于对送来的载玻片上的样本显微成像;
所述第三回收装置用于存放已经显微照相的废弃的载玻片;
所述粪便检测仪还包括盖玻片仓,所述盖玻片仓用于存放未使用的盖玻片以供所述吸盘组件吸取;
所述识别和记录系统包括条码读头,所述条码读头用于读取位于所述第一作业位置上的样本杯的条码信息。
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设有轨道,所述轨道呈直线状并沿着水平方向延伸,所述龙门架组件包括水平X、Y方向均可移动的水平移动部件和竖直Z方向移动的竖直移动部件,所述水平移动部件安装于所述轨道上以沿着所述轨道运动,所述竖直移动部件安装于所述水平移动部件上;所述样本传送系统、试剂盒供料系统、载玻片供料系统及盖玻片仓沿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以供所述夹头组件和吸盘组件取放。
优选地,所述第一照像装置设于所述的显微镜上方;所述第二照相装置设于基座位于所述第二回收装置上方;所述试剂盒供料系统位于所述载玻片供料系统和所述样本传送系统之间。
优选地,所述基座开设有开口向上的样本传输通道,所述第一作业位置、第一排队位置和第一回收装置位于所述样本传输通道上;所述粪便检测仪还包括位于所述样本传输通道内的杯架,所述杯架沿着所述水平导向槽的延伸方向间隔地开设有多个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装有样本的样本杯;所述第一传动装置与所述杯架连接并驱动所述杯架在所述样本传输通道内移动,以将样本杯从第一排队位置移动至第一作业位置,并从第一作业位置移动至第一回收装置。
优选地,所述基座开设有试剂盒导轨,所述第二作业位置、试剂盒仓和第二回收装置位于所述试剂盒导轨上;所述试剂盒仓用于叠放多个试剂盒;所述试剂盒仓开设有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入料口开设于所述试剂盒仓的上表面,所述出料口开设于所述试剂盒仓面向所述第二作业位置的侧表面和试剂盒仓的下表面的连接处;所述第二传动装置沿所述试剂盒导轨来回移动,用于将位于所述试剂盒仓出料口处的试剂盒从试剂盒仓移动至第二作业位置,并从第二作业位置移动至第二回收装置。
优选地,所述基座开设有载玻片导轨,所述第三作业位置、载玻片仓和第三回收装置位于所述载玻片导轨内;所述载玻片仓用于叠放多个载玻片;所述载玻片仓开设有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入料口开设于所述载玻片仓的上表面,所述出料口开设于所述载玻片仓面向所述第三作业位置的侧表面和载玻片仓的下表面的连接处;所述第三传动装置沿所述载玻片导轨来回移动,用于将位于所述载玻片仓出料口处的载玻片从载玻片仓移动至第三作业位置,并从第三作业位置移动至显微镜,而后移动至第三回收装置。
优选地,所述样本传送系统的第一作业位置、第一排队位置和第一回收装置沿第一排列方向布置,所述第一排列方向垂直于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所述试剂盒供料系统的第二作业位置、试剂盒仓和第二回收装置沿第二排列方向布置,所述第二排列方向垂直于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所述载玻片供料系统的第三作业位置、载玻片仓和第三回收装置沿第三排列方向布置,所述第三排列方向垂直于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粪便检测方法,所述粪便检测方法包括:
第一传动装置将位于样本传送系统的样本杯从第一排队位置推送至第一作业位置,第二传动装置将位于试剂盒供料系统的试剂盒从试剂盒仓推送至第二作业位置,第三传动装置将位于载玻片供料系统的载玻片从载玻片仓推送至第三作业位置;
所述识别和记录系统获取位于第一作业位置的样本杯的条码信息并记录储存;
所述龙门架组件移动以使得夹头组件位于第一作业位置上的样本杯的上方,所述夹头组件从样本杯里夹取出带有样本的取样杆;所述第一加液装置,将第一液体加至位于第一作业位置的载玻片上;
所述龙门架组件移动以使得所述夹头组件位于第三作业位置上的载玻片的上方,所述夹头组件将夹取的取样杆涂抹至位于第三作业位置的载玻片上;
所述龙门架组件移动以使得吸盘组件位于盖玻片仓内的盖玻片上方,所述吸盘组件吸取盖玻片;所述龙门架组件移动以使得吸盘组件位于第三作业位置上的载玻片上方;当所述吸盘组件将吸取的盖玻片盖至涂抹了样本的位于第三作业位置的载玻片上,
第三传动装置将位于第三作业位置的载玻片推送动至显微镜;
所述第一照相装置获取位于显微镜下的样本的显微图像,并传送至PC机;
第三传动装置将位于显微镜下的载玻片从显微镜推送到第三回收装置;
所述龙门架组件移动以使得所述夹头组件位于第二作业位置的上方,第二加液装置喷出第二液体至位于夹头组件下方带有样本的取样杆上,混有样本的第二液体滴落至位于第二作业位置的试剂盒内;
第二传动装置将位于第二作业位置的试剂盒推送至反应区;
第二传动装置在试剂盒反应预设时间后将位于反应区的试剂盒推送到第二回收装置;
第二照相装置获得位于第二回收装置的试剂盒的影像,并传送至PC机;
所述龙门架组件移动以使得夹头组件至位于第一作业位置的样本杯上方,所述夹头组件将夹取的取样杆放回位于第一作业位置的样本杯内;
第一传动装置将位于第一作业位置的样本杯移动至第一回收装置。
本发明公开的是全自动地完成从样本的自动推进、取样、涂样、显微照相、潜血反应照相及自动回收整个过程,上述检测过程中无需人工操作,能够使工作人员在舒适的环境下高效完成样本检测,上述自动化检测不会产生步骤混乱而导致不同的样本之间交叉感染,还能够很好的避免检测结果与病人错位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按照图1中所建立的坐标系定义:位于Z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上方,位于Z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下方。
本发明提供一种粪便检测仪,用于自动地完成从样本的自动推进到取样、涂样、显微照相、潜血反应照相及自动回收整个过程,请参看图1至图7,在一实施例中,该粪便检测仪包括基座10、龙门架组件20(特指轨道101上的移动部分)、夹头组件30、吸盘组件40、第一加液装置121、第二加液装置122、第一照相装置100、第二照相装置130、自动供料组件、样本传送系统50、识别和记录系统90、电气控制系统91以及安装于PC机93上的上层人机交互应用软件92。
其中,基座10上设有轨道101,龙门架组件20固定在轨道101的连接板上并可在X、Y、Z三方向移动。
自动供料组件,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用于对试剂盒和载玻片的自动供料。具体地,自动供料组件包括试剂盒供料系统60和载玻片供料系统70。
样本传送系统50,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用于对样本的自动推进和回收;
第一加液装置121安装于基座10上,第一加液装置121用于将第一液体加至载玻片上。
夹头组件30安装于所述龙门架组件20上,所述夹头组件30用于夹取和放开样本杯1301里的带有样本的取样杆13013。具体地,夹头组件30在跟随所述龙门架组件20移动至样本上方时夹取或放开取样杆13013。所述龙门架组件20用于在夹头组件30夹取取样杆13013后移动至载玻片上方以便于将样本涂抹于滴有第一液体的载玻片上。
吸盘组件40安装于所述龙门架组件20上,所述吸盘组件40用于吸取和释放盖玻片。具体地,所述吸盘组件40在龙门架组件20移动至盖玻片上方时吸取盖玻片。所述龙门架组件20在所述吸盘组件40吸取盖玻片时移动至载玻片上方并将盖玻片盖于涂有样本的载玻片上。所述吸盘组件40在所述盖玻片盖于载玻片上时释放盖玻片,从而将样本制作成显微镜观察用的标本。所述标本包括载玻片、盖玻片和夹于所述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的样本和第一液体。
第一照相装置100安装于显微镜上。所述显微镜安装于所述基座10旁。所述第一照相装置100用于获得所述标本在显微镜下的影像。
所述第二加液装置122用于在夹头组件30位于试剂盒上时将第二液体喷至位于夹头组件30下方的样本上,混有样本的第二液体滴落至试剂盒内;所述第二液体用于检测潜血。
第二照相装置130设置于所述基座10上,用于获得混合有第二液体和样本且已反应足够时间后的试剂盒的影像。
请参看图3和图4,具体地,第一加液装置121通过导管(隐藏而未示出)连接至出液口1201,第二加液装置122通过导管(隐藏而未示出)连接至出液口1202。所述出液口1201所对应的位置为当前作业的载玻片所处位置,即出液口1201所流出的第一液体将会落于当前作业的载玻片上。出液口1202对应的位置为当前作业时的试剂盒所处位置,即出液口1202所流出的第二液体将会落于当前作业的试剂盒上。
识别和记录系统90,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用于读取样本杯1301的条码信息并自动记录储存。
电气控制系统91,安装于所述粪便检测仪上,用于通过单片机控制所有运动流程以及和所述上层人机交互应用软件92的通讯。
上层人机交互应用软件92,安装在PC机93上,用于提供人机交互界面、开启整个机器的运行、显示机器工作状态及各种故障信息、储存检测结果以及打印检测报告。
所述龙门架组件20、夹头组件30、吸盘组件40、第一加液装置121、第二加液装置122、第一照相装置100、第二照相装置130、试剂盒供料系统60、载玻片供料系统70和样本传送系统50、识别和记录系统90在电气控制系统91以及上层人机交互应用软件92的调配下配合作业,以完成自动检测样本。
具体地,样本杯1301包括杯体13011和盖体13015,所述盖体13015包括杯盖13012、取样杆13013和握杆13014,所述取样杆13013与杯盖13012连接并向下延伸至所述杯体13011内,所述握杆13014与杯盖13012连接并向上延伸以供夹头组件30夹持,所述取样杆13013的端头有毛绒头,便于样本吸附。
具体地,所述样本传送系统50包括第一作业位置501、第一排队位置502、第一传动装置504和第一回收装置503。所述第一作业位置501用于供所述夹头组件30取放样本,所述第一排队位置502用于存放待检测的样本,所述第一回收装置503用于存放已经检测的样本。所述第一传动装置504用于将样本从所述第一排队位置502移动至第一作业位置501并从第一作业位置501移动至第一回收装置503。
所述试剂盒供料系统60包括第二作业位置601、试剂盒仓602、反应区和第二回收装置603,所述第二作业位置601用于供样本和第二液体混合至试剂盒内,所述试剂盒仓602用于存放未使用的试剂盒。反应区位于第二作业位置601与第二回收装置603之间,用于存放已经涂有样本但未照相的等待足够反应时间的试剂盒。所述第二回收装置603用于存放已照过相的废弃试剂盒。第二传动装置604用于将试剂盒从所述试剂盒仓602移动至第二作业位置601并从第二作业位置601移动至反应区,而后逐个移动至第二回收装置603。
所述载玻片供料系统70包括第三作业位置701、载玻片仓702、显微镜、第三传动装置704和第三回收装置703,所述第三作业位置701用于供第一液体加至载玻片上且供样本涂抹于载玻片上,所述载玻片仓702用于存放未使用的载玻片,所述第三回收装置703用于存放已经显微照相的废弃的载玻片。第三传动装置704用于将载玻片从所述载玻片仓702推送至第三作业位置701,并从第三作业701位置推送至显微镜的镜头下,再推送至第三回收装置703。
所述粪便检测仪还包括盖玻片仓80,所述盖玻片仓80为开口向上的一容纳腔,用于存放未使用的盖玻片。
所述识别和记录系统90还包括条码读头94。条码读头90用于读取位于样本传送系统50内的第一作业位置501上的样本杯的编号信息。条码读头在使用时,样本传送系统50内的样本杯上设有对应条码读头90的可读取信息。
具体地,请结合参看图6和图7,本发明进一步地提供了一种粪便检测方法,在一实施例中,该粪便检测方法包括:
第一传动装置504将位于样本传送系统50的样本杯1301从第一排队位置502推送至第一作业位置501,第二传动装置604将位于试剂盒供料系统60的试剂盒1601从试剂盒仓602推送至第二作业位置601,第三传动装置704将位于载玻片供料系统70的载玻片1401从载玻片仓702推送至第三作业位置701。
所述识别和记录系统90获取位于第一作业位置501的样本杯1301的条码信息并记录储存。
龙门架组件20移动以使得夹头组件30位于第一作业位置501的样本杯1301的上方,所述夹头组件30的夹取出带有样本的取样杆13013;所述第一加液装置121将第一液体加至载玻片1401上。
本实施例中样本存放于样本杯1301内。当夹头组件30位于第一作业位置501时,夹头组件30夹住盖体13015的握杆13014。然后盖体13015跟随龙门架组件20移动。此时,盖体13015的取样杆13013带有样本。
所述龙门架组件20移动以使得所述夹头组件30位于第三作业位置701上的载玻片1401的上方,所述夹头组件30将夹取的样本涂抹至位于第三作业位置701的载玻片1401上。
具体地,位于夹头组件30下方的取样杆13013的下端与载玻片1401的上表面接触,从而使得取样杆13013内的样本涂于载玻片1401的上表面。
所述龙门架组件20移动以使得吸盘组件40位于盖玻片仓80内的盖玻片的上方,所述吸盘组件40吸取所述盖玻片。所述龙门架组件20移动以使得吸盘组件40位于所述第三作业位置701上的载玻片1401上方;吸盘组件40将吸取的盖玻片150盖至第三作业位置701上的涂抹了样本的载玻片1401上。当盖玻片150盖至所述载玻片1401上时,即制作好了用于显微镜观察的样本。
第三传动装置704将位于第三作业位置701的载玻片1401推送至显微镜。
所述第一照相装置100获取位于显微镜下的样本的显微图像,并传送至PC机93储存。
具体地,第一照相装置100可以自动调整镜头位置,并对图像进行聚焦和拍照。第一照相装置100和显微镜具体用于拍摄样本中的虫卵。这些拍摄的照片传输至PC机93存储起来以供工作人员观察和判断。
第三传动装置704将位于显微镜下已照完相的样本从显微镜推送到第三回收装置703。
所述龙门架组件20移动以使得所述夹头组件30位于第二作业位置601的上方,所述第二加液装置122喷出第二液体至位于夹头组件30下方的带有样本的取样杆13013上,混有样本的第二液体滴落至位于第二作业位置601的试剂盒1601内。
具体地,当所述夹头组件30位于试剂盒1601上方时,所述第二加液装置的出液口1202正对夹头组件30所夹取的盖体13015的取样杆13013;当第二液体喷射至取样杆13013上,则第二液体将携带的样本混合流入至试剂盒1601上。
第二传动装置604将位于第二作业位置601的试剂盒1601推送至反应区。
第二传动装置604在试剂盒1601反应预设时间后将位于反应区的试剂盒1601推送到第二回收装置603。
第二照相装置130获得位于第二回收装置603的试剂盒1601的潜血反应影像,并传送至PC机93以供工作人员观察。
具体地,试剂盒1601内的第二液体和样本会产生反应,从而完成对样本的潜血检测。该潜血检测一般采用胶体金法试剂。
所述龙门架组件20移动以使得夹头组件30位于第一作业位置501上的样本杯1301上方,所述夹头组件30将夹取的取样杆13013放回位于第一作业位置501的样本杯1301内。
至此,上述粪便检测仪对样本杯1301内的样本检测完成。
由上所述,上述的粪便检测仪和检测方法可以全自动的完成样本的推进、取样、涂样、显微照相和样本的潜血检测照相,上述检测过程中无人工操作,能够使工作人员在舒适的环境下高效完成样本检测,上述自动化检测不会产生步骤混乱而导致不同的样本之间交叉感染,还能够很好的避免检测结果与病人错位的问题。
上述粪便检测仪,如果需要再对样本杯1302内的样本进行检测,仅需重复上述步骤即可。
由上可知,上述粪便检测仪一次可以存放多个样本,在一次操作中对多个样本进行检测,从而使得操作更简单同时效率更高,进一步地解放了相关工作人员的生产力。
请再次参看图1和图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轨道101呈直线状并沿着水平方向延伸。所述龙门架组件20包括水平X、Y方向均可移动的水平移动部件201和竖直Z方向移动的竖直移动部件202。所述水平移动部件201安装于所述轨道101上以沿着所述轨道101运动,所述竖直移动部件202安装于所述水平移动部件201上。所述样本传送系统50、试剂盒供料系统60、载玻片供料系统70及盖玻片仓80沿所述轨道10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以供所述夹头组件30和吸盘组件40取放。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相对于无轨道的仿人手机械手装置以及带有弧形轨道、曲线轨道或圆形轨道装置,上述粪便检测仪采用直线轨道的结构将更简单,制造成本更低。
具体地,所述第一照相装置100设于所述显微镜上方。所述第二照相装置130设于所述试剂盒供料系统60的所述第二回收装置603上方;从而使得当前作业的试剂盒到达第二回收装置603后即可供第二照相装置130拍照。由于显微镜属于显微拍摄装置,其体积一般较大,因此第一照相装置100和显微镜的布置需要优先考虑。本实施例中,所述试剂盒供料系统60位于载玻片供料系统70和样本传送系统50之间。即载玻片供料系统70靠近基座10的边缘设置,从而便于设置显微镜和第一照相装置100。
请再次参看图1至图3,具体地,所述样本传送系统50的第一作业位置501、第一排队位置502和第一回收装置503沿第一排列方向布置,所述第一排列方向垂直于所述轨道101的延伸方向。所述试剂盒供料系统60的第二作业位置601、试剂盒仓602和第二回收装置603沿第二排列方向布置,所述第二排列方向垂直于所述轨道101的延伸方向。所述载玻片供料系统70的第三作业位置701、载玻片仓702和第三回收装置703沿第三排列方向布置,所述第三排列方向垂直于所述轨道101的延伸方向。上述排布有利于粪便检测仪的结构布局和优化。
具体地,所述基座10开设有开口向上的样本传输通道505,所述第一作业位置501、第一排队位置502和第一回收装置503位于样本传输通道505内。所述粪便检测仪还包括位于所述样本传输通道505内的杯架506;所述杯架506的上表面沿着所述水平导向槽505的延伸方向间隔地开设有多个容纳腔5061,每个容纳腔5061用于容纳一个用于装有样本的样本杯。本实施例中,杯架506共有5个容纳腔5061。所述第一传动装置504驱动所述杯架506在所述样本传输通道505内移动,以将样本杯从第一排队位置502移动至第一作业位置501并从第一作业位置501移动至第一回收装置503。
请结合参看图8和图9,具体地,第一传动装置504包括驱动装置5041和与驱动装置5041连接的步进拨轮5042。步进拨轮5042的顶端伸至水平导向槽505内,并与杯架506的底部抵触配合以将杯架506从第一排队位置502移动至第一作业位置501再移动至第一回收装置503。具体地,当驱动装置5041驱动步进拨轮5042转一圈,则杯架506前进一个样品杯杯位。
样本传送系统50内还包括与第一排队位置501连通的供样区507以及与第一作业位置501连通的弃样区508。其中供样区507可放置多个杯架506,弃样区508也可放置多个杯架506。第一回收装置503位于弃样区508内。所述供样区507内设置有驱动装置5071以及与驱动装置5071连接的进料推板5072。多个杯架506放置于进料推板5072与第一排队位置501之间。从而在驱动装置5071驱动进料推板5072朝向第一排队位置501移动时,将位于供样区507内的多个杯架506逐个推至第一排队位置501。当该杯架506内的样品全部检测完毕而移动至弃样区508后,驱动装置5071继续驱动进料推板5072朝向第一排队位置501移动,以将另一杯架506推至第一排队位置501。从而使得供样区507内的多个杯架可以逐个进入第一排队位置501。
具体地,第一回收装置503包括驱动装置5081和与驱动装置5081连接的出料推板5082。出料推板5082设于弃样区508靠近第一作业位置501的一端。当杯架506内的样品全部检测完毕而移动至弃样区508后,此时该杯架506位于弃样区508的一端。然后第一回收装置503的出料推板将杯架506朝弃样区508的另一端推动。当另一杯架506内的样品全部检测完毕而移动至弃样区508时,第一回收装置503的出料推板5082将该另一杯架506朝弃样区508的另一端推动,并推动前一杯架506共同朝弃样区508的另一端移动。从而可以将检测完毕的杯架506自动堆放于弃样区508内,当弃样区508存满了已检测完毕的杯架506时报警器会报警提示工作人员取走。
具体地,所述基座10开设有试剂盒导轨605,所述第二作业位置601、试剂盒仓602和第二回收装置603位于所述试剂盒导轨605上。所述试剂盒仓602开设有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入料口开设于所述试剂盒仓602的上表面,所述出料口开设于所述试剂盒仓602面向所述第二作业位置601的侧表面和试剂盒仓602的下表面的连接处;所述第二传动装置604沿所述试剂盒导轨605来回移动,用于将位于所述试剂盒仓602出料口处的试剂盒从试剂盒仓602移动至第二作业位置601,并从第二作业位置601移动至第二回收装置603。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10开设有载玻片导轨705,所述第三作业位置701、载玻片仓702和第三回收装置703位于所述载玻片导轨705内。所述载玻片仓702开设有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入料口开设于所述载玻片仓702的上表面,所述出料口开设于所述载玻片仓702面向所述第三作业位置701的侧表面和载玻片仓702的下表面的连接处;所述第三传动装置704沿所述载玻片导轨705来回移动,用于将位于所述载玻片仓702出料口处的载玻片从载玻片仓702移动至第三作业位置701,并从第三作业位置701移动至第三回收装置703。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