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29510B - 喷墨印刷浓度修正方法、修正装置及喷墨印刷方法、设备 - Google Patents
喷墨印刷浓度修正方法、修正装置及喷墨印刷方法、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29510B CN104029510B CN201310074035.5A CN201310074035A CN104029510B CN 104029510 B CN104029510 B CN 104029510B CN 201310074035 A CN201310074035 A CN 201310074035A CN 104029510 B CN104029510 B CN 10402951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ayscale
- printing
- image
- nozzle
- prin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墨印刷浓度修正方法、喷墨印刷浓度修正装置及喷墨印刷方法、喷墨印刷设备。一种喷墨印刷浓度修正方法,包括:获取喷墨印刷设备中每个喷嘴对应待印刷图像的实际打印灰度与所述待印刷图像的理想打印灰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分别对所述待印刷图像中与各个所述喷嘴对应的各印刷位置的像素值进行补偿,以使所述待印刷图像经印刷后浓度能够一致。本发明通过设计测试图来检测出每个喷嘴的灰度误差或实际打印灰度,并根据检测得到的灰度误差或实际打印灰度,对待印印图像进行修正以弥补喷嘴浓度差异,从而在视觉上减少浓度不均带来的层次感,提高了图像的整体印刷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墨印刷浓度修正方法、喷墨印刷浓度修正装置及喷墨印刷方法、喷墨印刷设备。
背景技术
喷墨印刷(Ink-jetPrinting)是一种高效的特种印刷方式,它不仅可以用于日常纸张打印中,还可以应用于包装工艺生产线上,快速打印图像、文字、条码等多种内容。由于喷墨印刷属于无接触、无压力、无印版印刷,并且使用的油墨种类多样,因此其承印物范围非常广泛,几乎可以囊括各种可印刷物。
喷墨印刷设备通常由系统控制器、喷墨控制器、喷嘴、承印物驱动机构等组成。其中,系统控制器负责整个喷墨印刷设备的工作和运转,承印物驱动器输送承印物,喷墨控制器控制油墨从喷嘴喷出,从而喷印在承印物上完成印刷。
喷墨印刷,按照色彩分为黑白喷墨印刷和彩色喷墨印刷。在常用的彩色喷墨印刷设备中设置有喷头板,喷头板上设置有多个喷嘴以及CMYK四色喷头,CMYK四色喷头为设定的与之相连的喷嘴提供相应的颜色。在印刷过程中,系统控制器将待印刷图像的RGB颜色转换为CMYK四色,然后根据该CMYK四色的灰度图来分别控制四色喷头的工作,使得与待印刷图像对应的喷嘴喷出相应颜色的油墨。这样,当承印物在喷嘴下方以一定速度前进时,喷嘴喷出的相应颜色的油墨滴落在承印物对应位置,在该位置处的色序通过叠加就形成了预定颜色,从而形成印刷图像。在单通喷墨印刷设备中,采用CMYK四色叠印的方式,对承印物只进行一次喷墨处理,而不需要将喷头多次来回移动即可完成预定颜色的印刷,因此印刷效率较高。
但是,在单通喷墨印刷设备中,由于各喷嘴的位置相对固定而不移动,导致印刷图像在沿纸张前进方向会产生纵向条纹、小文字模糊不清、彩色文字重影等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各喷嘴在沿喷嘴排列方向上出现浓度不均导致的,即使各喷头内设置的油墨浓度相同,但是由于不同的喷嘴受工艺原因影响可能出现喷墨量不同、以及墨滴流动性差异等原因,很容易造成印刷图像出现在沿喷嘴排列方向上浓度不均的现象,影响印刷质量。例如,对于一个预定颜色均匀、具有相同灰度的待印刷颜色图块,印刷后因喷嘴浓度不均形成了沿喷嘴排列方向浓度起伏的图像,通俗地讲,就是出现了颜色深浅不一致的情况。可见,喷嘴浓度不均已经成为影响印刷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目前,对于因印刷浓度不均而造成印刷质量受影响的问题,通常是通过提高喷墨印刷设备的硬件精度的方式来进行改善,但是这种方式的改善效果有限,同时还会导致喷墨印刷设备成本提高。而且,随着喷墨印刷设备使用时间的增长以及喷墨印刷设备的损耗,喷墨印刷设备的精度会逐渐降低,改善效果无法持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喷墨印刷浓度修正方法、喷墨印刷浓度修正装置及喷墨印刷方法、喷墨印刷设备,通过喷墨印刷浓度修正方法能够使印刷物得到更均匀的颜色浓度。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喷墨印刷浓度修正方法,包括:获取喷墨印刷设备中每个喷嘴对应待印刷图像的实际打印灰度与所述待印刷图像的理想打印灰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分别对所述待印刷图像中与各个所述喷嘴对应的各印刷位置的像素值进行补偿,以使所述待印刷图像经印刷后浓度能够一致。
优选的是,获取喷墨印刷设备中每个喷嘴对应待印刷图像的实际打印灰度与所述待印刷图像的理想打印灰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是通过查找灰度映射表来进行的:所述灰度映射表包括三个维度,其中的一个维度表示所述喷墨印刷设备中的各个喷嘴,一个维度表示不同灰度等级的理想打印灰度,一个维度表示所述各喷嘴打印时与理想打印灰度对应的实际打印灰度或者所述各喷嘴打印时与理想打印灰度对应的实际打印灰度的误差,通过所述灰度映射表找出喷墨印刷设备中每个喷嘴对应待印刷图像的实际打印灰度对应所述待印刷图像的理想打印灰度或误差,从而能够确定喷墨印刷设备中每个喷嘴对应待印刷图像的灰度的实际打印灰度。
优选的是,获取喷墨印刷设备中每个喷嘴对应待印刷图像的实际打印灰度与所述待印刷图像的理想打印灰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步骤还包括,先构建所述灰度映射表,构建所述灰度映射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准备检测图像,所述检测图像包括有多条平行排列且对应不同灰度等级的色带,所述各条色带分别沿所述喷墨印刷设备中各个喷嘴的排列方向延伸;
S20)打印所述检测图像,形成测试图,所述测试图上包括有由所述多条色带形成的具有不同灰度等级的多级灰度条;
S30)获取所述测试图中每级灰度条上与每个喷嘴对应的灰度值,所述灰度值即为各喷嘴对应该灰度等级的实际打印灰度,从而建立所述灰度映射表。
优选的是,步骤S30)中,获取所述测试图中每级灰度条上与每个喷嘴对应的灰度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S311)将所述测试图转换为可由图像识别装置读取的扫描图;
S312)将所述扫描图由适于计算机显示的颜色模式转换为适于喷墨印刷设备印刷的颜色模式;
S313)获取转换后的所述扫描图中每级灰度条上与每个喷嘴对应的灰度值,该灰度值为扫描图像灰度;
S314)将所述扫描图像灰度转换为各喷嘴的实际打印灰度。
优选的是,在S312)中,将所述扫描图由适于计算机显示的颜色模式转换为适于喷墨印刷设备印刷的颜色模式是将扫描图由RGB颜色模式转换为CMY三色模式或者CMYK四色模式或者CcMmYK六色模式或者CMYKcm六色模式,其中,当将扫描图转换为CMYK四色模式时,C=R-B,M=G-R,Y=B-R,K=RGB的均值;
S313)还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扫描图中设置参考线,根据所述参考线对扫描图做回转校正,以使所述扫描图中的图像不歪斜;
在S314)中,各喷嘴的实际打印灰度=各喷嘴对应的灰度值×(检测图像中每级色带的理想打印灰度值/扫描图中对应等级灰度条的灰度值)。
优选的是,所述检测图像中的色带为16条,相应地,所述测试图中的灰度条为16级,
在S313)中,获取所述扫描图中对应等级灰度条的灰度值具体是获取扫描图中每级灰度条沿印刷走纸方向的中部1/4宽度区域内与每个喷嘴对应的灰度值;
在S314)中,还进一步包括:通过插值方式,将喷嘴由能形成16级灰度条的实际打印灰度扩展为能形成256级灰度条的实际打印灰度,从而相应地得到256个灰度等级对应喷嘴的实际打印灰度值的灰度映射表。
一种喷墨印刷方法,包括待打印图像输入步骤、挂网步骤以及印刷步骤,在待打印图像输入步骤与挂网步骤之间还包括修正步骤,所述修正步骤采用上述的修正方法。
一种喷墨印刷浓度修正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和补偿单元,其中: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喷墨印刷设备中每个喷嘴对应待印刷图像的实际打印灰度与所述待印刷图像的理想打印灰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对应关系输出至补偿单元;
补偿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分别对所述待印刷图像中与各个所述喷嘴对应的各印刷位置的像素值进行补偿,以使所述待印刷图像经印刷后浓度能够一致。
优选的是,所述获取单元包括构建模块和处理模块:
构建模块,用于构建灰度映射表,所述灰度映射表中的一个维度表示所述喷墨印刷设备中的各个喷嘴,一个维度表示不同灰度等级的理想打印灰度,一个维度表示所述各喷嘴打印时与理想打印灰度对应的实际打印灰度或者所述各喷嘴打印时与理想打印灰度对应的实际打印灰度的误差,并将所述灰度映射表输出至处理模块;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灰度映射表获取喷墨印刷设备中每个喷嘴对应待印刷图像的实际打印灰度以及所述待印刷图像的理想打印灰度的对应关系,从而能够确定喷墨印刷设备中每个喷嘴对应待印刷图像的灰度的实际打印灰度。
优选的是,所述获取单元还包括控制模块和图像识别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中存储有检测图像,所述检测图像包括有多条平行排列且对应不同灰度等级的色带,所述各条色带分别沿所述喷墨印刷设备中各个喷嘴的排列方向延伸,其中: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喷墨印刷设备打印所述检测图像,以形成测试图,所述测试图上包括有由所述多条色带形成的具有不同灰度等级的灰度条,再将所述测试图输出至图像识别模块;
所述图像识别模块,用于将所述测试图转换为扫描图,并将所述扫描图输出至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获取扫描图中每级灰度条上与每个喷嘴对应的灰度值,该灰度值为扫描图像灰度,并将所述扫描图像灰度转换为实际打印灰度,再将所述实际打印灰度输出至构建模块。
一种喷墨印刷设备,还包括上述的喷墨印刷浓度修正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计测试图来检测出每个喷嘴的灰度误差或实际打印灰度,并根据检测得到的灰度误差或实际打印灰度,对待印印图像进行修正以弥补喷嘴浓度差异,从而在视觉上减少浓度不均带来的层次感,提高了图像的整体印刷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图像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生成灰度映射表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喷墨印刷浓度修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喷墨印刷浓度修正方法、喷墨印刷浓度修正装置及喷墨印刷方法、喷墨印刷设备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喷墨印刷浓度修正方法,包括:获取喷墨印刷设备中每个喷嘴对应待印刷图像的实际打印灰度与所述待印刷图像的理想打印灰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分别对所述待印刷图像中与各个所述喷嘴对应的各印刷位置的像素值进行补偿,以使所述待印刷图像经印刷后浓度能够一致。
其中,如图2所示为建构灰度映射表的流程框图。构建灰度映射表的过程为:对检测图像进行打印得到测试图,对测试图进行扫描得到扫描图,然后对扫描图进行图像处理,分析扫描图上16级灰度条对应喷嘴的灰度值,通过插值将16级灰度条对应喷嘴的灰度值扩展到256级灰度条对应喷嘴的灰度值,从而得到256级灰度下每个喷嘴对应打印位置的灰度误差,生成喷嘴灰度映射表。
具体的,构建所述灰度映射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准备检测图像,所述检测图像包括有多条平行排列且对应不同灰度等级的色带,所述各条色带分别沿所述中各个喷嘴的排列方向延伸。
在本步骤中,如图1所示为可采用的一种检测图像。在该检测图像中,包括具有不同灰度等级的16条色带,从上至下的色带依次对应的像素值为16,32,48,64,80,96,112,128,144,160,176,192,208,224,240,255。色带的像素值越大,相应的图像的灰度级颜色就越深;反之,则颜色越浅。
S20)打印所述检测图像,形成测试图,所述测试图上包括有由所述多条色带形成的具有不同灰度等级的灰度条。
在本步骤中,将步骤S10)中准备的检测图像通过需进行浓度修正的喷墨印刷设备打印出来,可以获得相应的喷墨印刷设备中颜料通道沿喷嘴排列方向本应该打印相同灰度时每个喷嘴所对应打印位置的浓度信息。这里,颜料通道根据CMY三色模式或者CMYK四色模式或者CcMmYK六色模式或者CMYKcm六色模式具有不同的数值。例如:在CMYK四色模式中,分别具有C、M、Y、K四种颜色,每一颜色具有16个不同灰度等级的色带,当将其通过打印分辨率为360dpi的喷墨印刷设备印刷后,每一色带的宽度为128像素,条间距离10像素,条长等于打印宽度。当然,检测图像中条宽和条间距离根据印刷设备的参数不同而不同。
在打印所述检测图像之前,先将检测图像检测图由适于计算机显示的颜色模式转换为适于喷墨印刷设备印刷的颜色模式,在本实施例中,即将检测图像由RGB颜色模式转换为CMYK模式,然后采用喷墨印刷设备印刷出来。
S30)获取所述测试图中每级灰度条上与每个喷嘴对应的灰度值,所述灰度值即为各喷嘴对应该灰度等级的实际打印灰度,从而构建所述灰度映射表。
通过所述灰度映射表找出喷墨印刷设备中每个喷嘴对应待印刷图像的实际打印灰度对应所述待印刷图像的理想打印灰度或误差,从而能够确定喷墨印刷设备中每个喷嘴对应待印刷图像的灰度的实际打印灰度或误差。
在本步骤中,获取所述测试图中每级灰度条上与每个喷嘴对应的灰度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S311)将所述测试图转换为可由图像识别装置读取的扫描图。
在本实施例中,即将所述测试图采用电子扫描仪扫描而得到扫描图,该扫描图可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识别或做进一步处理。
S312)将所述扫描图由适于计算机显示的颜色模式转换为适于喷墨印刷设备印刷的颜色模式。
在本步骤中,进行颜色模式转换之前,还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扫描图中设置参考线,根据所述参考线对扫描图做回转校正,以使所述扫描图中的图像不歪斜。这是由于扫描得到的扫描图可能会因喷墨印刷设备误差或人为设置误差而出现图像歪斜情况,为了保证扫描图中的灰度条与喷墨印刷设备中的喷嘴保持严格地对应,对扫描图进行倾斜度检测并做回转校正,以便使扫描图中灰度条的方向和角度与检测图像中色带的方向和角度保持一致。
由于扫描图在图像处理设备(例如电子计算机)中采用的是RGB颜色模式,一般不同于印刷设备中的颜色模式,为了对印刷设备中的喷嘴的浓度进行检测,需要先进行颜色模式的转换。相应的,在本步骤中,将经过图像校正的所述扫描图由适于计算机显示的颜色模式转换为适于喷墨印刷设备印刷的颜色模式是将扫描图由RGB颜色模式转换为CMY三色模式或者CMYK四色模式或者CcMmYK六色模式或者CMYKcm六色模式。
考虑到去除杂质等问题,本实施例的模式转换不采用目前通用的RGB模式转换为CMYK模式的公式,而根据R、G、B各通道的比率来识别区分CMYK的像素值。即,将所述扫描图由适于计算机显示的颜色模式转换为适于喷墨印刷设备印刷的颜色模式是将扫描图由RGB颜色模式转换为CMYK四色模式,此时:C=R-B(R通道的像素值减去B通道的像素值),M=G-R,Y=B-R,K=RGB的均值。
S313)获取转换后的所述扫描图中每级灰度条上与每个喷嘴对应的灰度值,该灰度值为扫描图像灰度。
在本步骤中,获取转换后的所述扫描图中每级灰度条上与每个喷嘴对应的灰度值具体是获取扫描图中每级灰度条沿印刷走纸方向的中部1/4宽度区域内与每个喷嘴对应的灰度值。
获取扫描图像灰度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分离16级灰度条→确定每一级灰度条在纵向方向(即平行于印刷走纸方向)上的起始和终止位置→确定每一级灰度条在横向方向上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其中,确定每一级灰度条在横向方向上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时,可以根据每一级灰度条在横向方向上的灰度起伏的分布情况来确定每级灰度的灰度条在横向方向的起始和终止位置。
确定了灰度条的打印起始和终止位置(包括横向和纵向)后,即可将每个喷嘴在扫描图像中的打印位置确定下来,并相应地得到每个喷嘴对应16级灰度的扫描图像的灰度值(即像素值)。
在具体取值上,选取每一级灰度条沿印刷走纸方向的中部1/4宽度区域的平均值为相应灰度条的灰度值。其原因在于,喷嘴在每次初始喷墨以及终了喷墨时可能出现不稳定,而采用每一级灰度条沿印刷走纸方向的中部1/4宽度区域的平均值作为相应灰度条的灰度值,能有效地保证相应灰度条的灰度值的稳定性。
S314)获得各喷嘴的实际打印灰度。
事实上,在从测试图转换成扫描图时受图像获取和传输过程中的各种干扰,导致扫描图像因噪声加入而出现一定的误差,因此扫描图中多个灰度条的灰度值并不是实际检测图像中多个色带印刷的灰度值,因此先将扫描图像灰度值转换为实际打印灰度值。
在本步骤中,首先将检测图像中每级色带的理想打印灰度值作为已知,即各灰度级色带的像素值分别为:0,16,32,…,255,而扫描图像中对应灰度条的灰度值的均值为:对应每一灰度级的灰度条的所有喷嘴的喷墨浓度的均值。在上述基础上,各喷嘴的实际打印灰度=各喷嘴对应的灰度值×(检测图像中每级色带的理想打印灰度值/扫描图中对应等级灰度条的灰度值)。
在本步骤中,还进一步包括:通过插值方式,将喷嘴由能形成16级灰度条的实际打印灰度扩展为能形成256级灰度条的实际打印灰度,从而相应地得到256个灰度等级对应喷嘴的实际打印灰度值的灰度映射表。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检测图像只有16条色带,相应的扫描图中只有16条灰度条,因此,再加上1条0级灰度的灰度条数据,通过插值生成0~255级灰度条下各喷嘴对应的实际打印值,通过对比0~255级灰度条下各喷嘴实际打印灰度值和理想打印灰度值,可得到各喷嘴离理想灰度的灰度差距,记录下每个灰度误差,即可生成灰度映射表。
如表1、2所示,所述灰度映射表包括三个维度,其中的一个维度表示所述喷墨印刷设备中的各个喷嘴(如表1、2中第一行中的数字代表各个喷嘴相对零参考点的位置编号),一个维度表示不同灰度等级的理想打印灰度(如表1、2中第一列中的数字代表0-255各个灰度等级的编号),一个维度(如表1、2中除第一行、第一列以外的其他的数字)表示所述各喷嘴打印时与理想打印灰度对应的实际打印灰度(如表1所示)或理想打印灰度与实际打印灰度之间的误差(如表2所示)。针对不同的颜色模式,例如CMYK四色模式,相应地有C通道灰度映射表、M通道灰度映射表、Y通道灰度映射表、K通道灰度映射表。
表1灰度映射表
表2灰度映射表
例如:对应表1,当待印刷图像的理想打印灰度为100时,编号为101的喷嘴的实际打印灰度为104,编号为401的喷嘴的实际打印灰度为99,则,印刷后的图像在对应着编号为101的喷嘴与编号为401的喷嘴位置处的实际灰度值是相同的,其浓度深浅是一致的;其余类推。同样的,对应表2,,当待印刷图像的理想打印灰度为100时,编号为101的喷嘴的误差为4,实际打印灰度为104(100+4=104),编号为401的喷嘴的误差为-1,实际打印灰度为99(100+(-4)=99),则,印刷后的图像在对应着编号为101的喷嘴与编号为401的喷嘴位置处的实际灰度值是相同的,其浓度深浅是一致的;其余类推。
在上述喷墨印刷浓度修正方法中,对测试图像进行打印、扫描后分析扫描图,得到CYMK四个通道沿喷嘴排列方向本应该打印相同灰度时每个喷嘴所对应打印位置的实际打印灰度值参数(表1),或者所述各喷嘴沿喷嘴排列方向本应该打印相同灰度时每个喷嘴所对应打印位置的理想打印灰度与实际打印灰度之间的误差(表2)。这些实际打印灰度值参数可重复利用,根据检测得到的每个喷嘴所对应打印位置的CMYK四个通道图像的灰度误差,修改待印刷图像对应喷嘴位置下的CMYK四个通道图像的像素值来弥补差异,且仅需在印刷设备开机时进行一次浓度修正操作,即可在印刷过程中对多个待印刷图像重复使用上述的实际打印灰度值参数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的待印刷图像送入该喷墨印刷设备进行印刷,以获得更好的印刷颜色均匀度。
一种喷墨印刷方法,包括待打印图像输入步骤、挂网步骤以及印刷步骤,在待打印图像输入步骤与挂网步骤之间还包括修正步骤,所述修正步骤采用上述的修正方法。
利用上述修正方法中得到的灰度映射表,将待打印图像参考灰度映射表,对每个喷嘴打印位置下的像素值修改成考虑了灰度误差后的像素值,弥补浓度差异,使得待打印图像打印后的浓度能够一致。
如图3所示为在原喷墨印刷设备的印刷过程中整合了上述修正步骤的流程框图。首先,待打印图像在图像处理模块部分利用检测得到的喷嘴灰度映射表对待打印图像进行灰度修正处理。由于灰度映射表中的每一数据均对应特定喷嘴在打印某一级灰度时的实际打印的灰度误差或实际打印灰度值,因此从灰度映射表中对待打印图像对应着每个喷嘴的灰度值对应找出相应的灰度误差或实际打印灰度值,并对待打印图像的对应灰度进行修正,使得原喷墨印刷设备中某些打印颜色较深的喷嘴的像素值相应减小,即使得该喷嘴实际喷墨效果减淡;而原喷墨印刷设备中某些打印颜色较浅的喷嘴的像素值相应增大,即使得该喷嘴实际喷墨效果加深,以保证待印刷图像最后的打印效果从视觉上能获得更好的颜色均匀度,也即实现了喷墨印刷设备中喷嘴浓度不均的修正,从视觉上提高印刷的质量。
一种喷墨印刷浓度修正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和补偿单元。其中各单元的详细说明如下: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喷墨印刷设备中每个喷嘴对应待印刷图像的实际打印灰度与所述待印刷图像的理想打印灰度之间的误差,并将所述误差输出至补偿单元;
补偿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误差分别对所述待印刷图像中与各个所述喷嘴对应的各印刷位置的像素值进行补偿,以使所述待印刷图像经印刷后浓度能够一致。
其中,所述获取单元包括构建模块、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和图像识别模块:
构建模块,用于构建灰度映射表,所述灰度映射表包括三个维度,其中的一个维度表示所述喷墨印刷设备中的各个喷嘴,一个维度表示不同灰度等级的理想打印灰度,一个维度表示所述各喷嘴打印时与理想打印灰度对应的实际打印灰度,并将所述灰度映射表输出至处理模块;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灰度映射表获取喷墨印刷设备中每个喷嘴对应待印刷图像的实际打印灰度以及所述待印刷图像的理想打印灰度的对应关系,从而能够确定喷墨印刷设备中每个喷嘴对应待印刷图像的灰度的实际打印灰度;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喷墨印刷设备打印所述检测图像,以形成测试图,所述测试图上包括有由所述多条色带形成的具有不同灰度等级的灰度条,再将所述测试图输出至图像识别模块。其中检测图像存储在控制单元中,所述检测图像包括有多条平行排列且对应不同灰度等级的色带,所述各条色带分别沿所述喷墨印刷设备中各个喷嘴的排列方向延伸。
所述图像识别模块,用于将所述测试图转换为扫描图,并将所述扫描图输出至控制模块;同时,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获取扫描图中每级灰度条上与每个喷嘴对应的灰度值,该灰度值为扫描图像灰度,并将所述扫描图像灰度转换为实际打印灰度,再将所述实际打印灰度输出至构建模块。
一种喷墨印刷设备,还包括上述的喷墨印刷浓度修正装置。
通过上述的喷墨印刷浓度修正装置,将喷墨印刷设备中每个喷嘴对应待印刷图像的打印灰度作为理想打印灰度,从所述灰度映射表获取所述理想打印灰度与实际打印灰度的对应关系,从而能够得到喷墨印刷设备中每个喷嘴对应待印刷图像的实际打印灰度。
这里,对应表2所示的灰度映射表,喷墨印刷浓度修正装置中还包括有计算模块,以便进一步计算得到喷墨印刷设备中每个喷嘴对应待印刷图像的灰度的实际打印灰度。计算模块的设置、与喷墨印刷浓度修正装置中其他部件的连接可参考现有技术的电气连接,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在原有的喷墨印刷设备中增加了图像处理环节,通过图像处理的方法来改善喷墨印刷过程中的浓度不均现象。具体的是通过设计测试图来检测出每个喷嘴的灰度误差或实际打印灰度,并根据检测得到的灰度误差或实际打印灰度,对待印印图像进行修正以弥补喷嘴浓度差异,从而在视觉上减少浓度不均带来的层次感,提高了图像的整体印刷质量。
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对单通喷墨印刷设备中改善喷嘴在排列方向上出现浓度不均的现象进行修正,其改善浓度不均的效果显著,并能极大提高打印质量。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喷墨印刷浓度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喷墨印刷设备中每个喷嘴对应待印刷图像的实际打印灰度与所述待印刷图像的理想打印灰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分别对所述待印刷图像中与各个所述喷嘴对应的各印刷位置的像素值进行补偿,以使所述待印刷图像经印刷后浓度能够一致;
获取喷墨印刷设备中每个喷嘴对应待印刷图像的实际打印灰度与所述待印刷图像的理想打印灰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是通过查找灰度映射表来进行的:所述灰度映射表包括三个维度,其中的一个维度表示所述喷墨印刷设备中的各个喷嘴,一个维度表示不同灰度等级的理想打印灰度,一个维度表示所述各喷嘴打印时与理想打印灰度对应的实际打印灰度或者所述各喷嘴打印时与理想打印灰度对应的实际打印灰度的误差,通过所述灰度映射表找出喷墨印刷设备中每个喷嘴对应待印刷图像的实际打印灰度对应所述待印刷图像的理想打印灰度或误差,从而能够确定喷墨印刷设备中每个喷嘴对应待印刷图像的灰度的实际打印灰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喷墨印刷设备中每个喷嘴对应待印刷图像的实际打印灰度与所述待印刷图像的理想打印灰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步骤还包括,先构建所述灰度映射表,构建所述灰度映射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准备检测图像,所述检测图像包括有多条平行排列且对应不同灰度等级的色带,所述各条色带分别沿所述喷墨印刷设备中各个喷嘴的排列方向延伸;
S20)打印所述检测图像,形成测试图,所述测试图上包括有由所述多条色带形成的具有不同灰度等级的多级灰度条;
S30)获取所述测试图中每级灰度条上与每个喷嘴对应的灰度值,所述灰度值即为各喷嘴对应该灰度等级的实际打印灰度,从而建立所述灰度映射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中,获取所述测试图中每级灰度条上与每个喷嘴对应的灰度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S311)将所述测试图转换为可由图像识别装置读取的扫描图;
S312)将所述扫描图由适于计算机显示的颜色模式转换为适于喷墨印刷设备印刷的颜色模式;
S313)获取转换后的所述扫描图中每级灰度条上与每个喷嘴对应的灰度值,该灰度值为扫描图像灰度;
S314)将所述扫描图像灰度转换为各喷嘴的实际打印灰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S312)中,将所述扫描图由适于计算机显示的颜色模式转换为适于喷墨印刷设备印刷的颜色模式是将扫描图由RGB颜色模式转换为CMY三色模式或者CMYK四色模式或者CcMmYK六色模式或者CMYKcm六色模式,其中,当将扫描图转换为CMYK四色模式时,C=R-B,M=G-R,Y=B-R,K=RGB的均值;
S313)还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扫描图中设置参考线,根据所述参考线对扫描图做回转校正,以使所述扫描图中的图像不歪斜;
在S314)中,各喷嘴的实际打印灰度=各喷嘴对应的灰度值×(检测图像中每级色带的理想打印灰度值/扫描图中对应等级灰度条的灰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图像中的色带为16条,相应地,所述测试图中的灰度条为16级,
在S313)中,获取所述扫描图中对应等级灰度条的灰度值具体是获取扫描图中每级灰度条沿印刷走纸方向的中部1/4宽度区域内与每个喷嘴对应的灰度值;
在S314)中,还进一步包括:通过插值方式,将喷嘴由能形成16级灰度条的实际打印灰度扩展为能形成256级灰度条的实际打印灰度,从而相应地得到256个灰度等级对应喷嘴的实际打印灰度值的灰度映射表。
6.一种喷墨印刷方法,包括待打印图像输入步骤、挂网步骤以及印刷步骤,其特征在于,在待打印图像输入步骤与挂网步骤之间还包括修正步骤,所述修正步骤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修正方法。
7.一种喷墨印刷浓度修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单元和补偿单元,其中: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喷墨印刷设备中每个喷嘴对应待印刷图像的实际打印灰度与所述待印刷图像的理想打印灰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对应关系输出至补偿单元;
补偿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分别对所述待印刷图像中与各个所述喷嘴对应的各印刷位置的像素值进行补偿,以使所述待印刷图像经印刷后浓度能够一致;
所述获取单元包括构建模块和处理模块:
构建模块,用于构建灰度映射表,所述灰度映射表中的一个维度表示所述喷墨印刷设备中的各个喷嘴,一个维度表示不同灰度等级的理想打印灰度,一个维度表示所述各喷嘴打印时与理想打印灰度对应的实际打印灰度或者所述各喷嘴打印时与理想打印灰度对应的实际打印灰度的误差,并将所述灰度映射表输出至处理模块;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灰度映射表获取喷墨印刷设备中每个喷嘴对应待印刷图像的实际打印灰度以及所述待印刷图像的理想打印灰度的对应关系,从而能够确定喷墨印刷设备中每个喷嘴对应待印刷图像的灰度的实际打印灰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还包括控制模块和图像识别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中存储有检测图像,所述检测图像包括有多条平行排列且对应不同灰度等级的色带,所述各条色带分别沿所述喷墨印刷设备中各个喷嘴的排列方向延伸,其中: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喷墨印刷设备打印所述检测图像,以形成测试图,所述测试图上包括有由所述多条色带形成的具有不同灰度等级的灰度条,再将所述测试图输出至图像识别模块;
所述图像识别模块,用于将所述测试图转换为扫描图,并将所述扫描图输出至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获取扫描图中每级灰度条上与每个喷嘴对应的灰度值,该灰度值为扫描图像灰度,并将所述扫描图像灰度转换为实际打印灰度,再将所述实际打印灰度输出至构建模块。
9.一种喷墨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喷墨印刷浓度修正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74035.5A CN104029510B (zh) | 2013-03-08 | 2013-03-08 | 喷墨印刷浓度修正方法、修正装置及喷墨印刷方法、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74035.5A CN104029510B (zh) | 2013-03-08 | 2013-03-08 | 喷墨印刷浓度修正方法、修正装置及喷墨印刷方法、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29510A CN104029510A (zh) | 2014-09-10 |
CN104029510B true CN104029510B (zh) | 2016-08-03 |
Family
ID=51460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7403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29510B (zh) | 2013-03-08 | 2013-03-08 | 喷墨印刷浓度修正方法、修正装置及喷墨印刷方法、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02951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8201674A1 (de) * | 2017-03-15 | 2018-09-20 |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 Missing-Nozzle-Korrektur durch Mehrfachraster |
EP3389251B1 (en) | 2017-04-11 | 2021-06-3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
CN107745586A (zh) * | 2017-10-18 | 2018-03-02 | 佛山市东鹏陶瓷有限公司 | 一种对喷墨打印缺陷的检测方法及其瓷砖生产工艺 |
CN109733080B (zh) * | 2018-03-29 | 2020-12-08 |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喷墨打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09050000B (zh) * | 2018-07-02 | 2019-08-20 | 佛山市东鹏陶瓷有限公司 | 用于瓷砖喷墨打印的在线式对版方法及使用其的生产系统 |
JP7159723B2 (ja) * | 2018-09-12 | 2022-10-2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濃度補正値の決定方法、印刷装置、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濃度の補正方法 |
JP7382875B2 (ja) * | 2020-03-25 | 2023-11-17 |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 インク吐出補完方法、印刷装置 |
CN113942314B (zh) * | 2020-07-15 | 2023-02-21 | 深圳市汉森软件有限公司 | 用于消除喷嘴拼接道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477438B (zh) * | 2020-11-13 | 2021-09-21 | 深圳汉弘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打印方法、装置、喷墨打印机及存储介质 |
JP7632032B2 (ja) | 2021-04-28 | 2025-02-1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液滴吐出装置 |
CN113256535B (zh) * | 2021-06-17 | 2023-06-16 | 浙江汇诚汇捷影像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热敏胶片成像优化方法及装置 |
CN114211882B (zh) * | 2021-11-04 | 2023-01-17 | 北京大学 | 基于二值图像的补偿结果生成方法及喷头补偿方法 |
CN114553927B (zh) * | 2022-04-19 | 2022-07-12 | 深圳市彩昇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印刷设备远程控制方法、系统及介质 |
CN115860027B (zh) * | 2023-03-02 | 2023-05-05 | 深圳市俱进纸品包装有限公司 | 基于数码印刷的翻变二维防伪码印刷调控方法及系统 |
TWI855664B (zh) * | 2023-05-02 | 2024-09-11 | 加伊創意科技有限公司 | 用於美耐板裝飾紙數位噴繪機的顏色調校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1177993A (ja) * | 1988-01-01 | 1989-07-14 | Konica Corp | カラープリンタ |
DE69433700T2 (de) * | 1993-09-30 | 2005-03-10 | Canon K.K. | Tintenstrahldruckgerät, welches zum Drucken auf Stoff und Papier geeignet ist |
US6010205A (en) * | 1997-03-12 | 2000-01-04 | Raster Graph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printing |
US5975672A (en) * | 1997-07-24 | 1999-11-02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ccommodating printing mode control |
US7201462B2 (en) * | 2002-07-24 | 2007-04-1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rrecting ejection driving |
JP4241195B2 (ja) * | 2003-06-02 | 2009-03-18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液体吐出装置の濃度調整方法、液体吐出装置の濃度調整システム、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
-
2013
- 2013-03-08 CN CN201310074035.5A patent/CN10402951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29510A (zh) | 2014-09-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029510B (zh) | 喷墨印刷浓度修正方法、修正装置及喷墨印刷方法、设备 | |
US10265954B2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 |
CN102442063B (zh) | 图像处理设备和方法以及喷墨打印设备和方法 | |
US8743420B2 (en) | Image processor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 |
US8899715B2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 |
US20120050375A1 (en) | Inkjet print apparatus and inkjet printing method | |
US10343419B2 (en) | Control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m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a | |
US9302471B2 (en) | Liquid droplet discharging method and liquid droplet discharging apparatus | |
US20140139853A1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 |
CN102275383B (zh) |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
JP7467170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WO2015146212A1 (ja) | 位置ズレオーダの検出方法、画像の位置ズレの補正方法、スジムラ補正テーブルの作成方法、及びスジムラ補正方法 | |
JP5308735B2 (ja) | 印刷画像検査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 |
JP6424696B2 (ja) |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 |
CN104441970B (zh) | 一种喷墨印刷中重影的修正方法及装置 | |
US11108917B2 (en) | Correction value setting method, record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device using patches recorded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ranges alternately arranged in a direction intersecting a nozzle array | |
JP2016087980A (ja) | 印刷制御装置 | |
JP2016087979A (ja) | 印刷制御装置および印刷制御方法 | |
CN116373459A (zh) | 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喷头打印偏差校准方法 | |
CN103909740B (zh) | 适用于页宽打印装置的自动化打印校正方法 | |
US10124598B2 (en) | Print saturation calibration | |
JP7471791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11201077A (ja) |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 |
JP2009302608A (ja) | 補正値算出方法及び印刷方法 | |
JP2016010863A (ja) | 液滴吐出方法および液滴吐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Termination date: 2019030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