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023865B - 用于制造金属挤压产品的方法以及挤压机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造金属挤压产品的方法以及挤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23865B
CN104023865B CN201280053738.3A CN201280053738A CN104023865B CN 104023865 B CN104023865 B CN 104023865B CN 201280053738 A CN201280053738 A CN 201280053738A CN 104023865 B CN104023865 B CN 1040238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cylinder
extruder
extrusion
extru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537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23865A (zh
Inventor
S.弗雷赫
A.维尔肖芬-克罗姆巴赫
U.穆沙利克
C.利奥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S Group GmbH
Original Assignee
SMS Meer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S Meer GmbH filed Critical SMS Meer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4023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38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238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38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23/00Extruding metal; Impact extrusion
    • B21C23/21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xtruding metal
    • B21C23/212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23/00Extruding metal; Impact extrusion
    • B21C23/21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xtruding metal
    • B21C23/211Press driv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23/00Extruding metal; Impact extrusion
    • B21C23/21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xtruding metal
    • B21C23/212Details
    • B21C23/215Devices for positioning or centering press components, e.g. die or contai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23/00Extruding metal; Impact extrusion
    • B21C23/21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xtruding metal
    • B21C23/217Tube extrusion p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 Forging (AREA)
  • Extrusion Of Metal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挤压机,其具有包括缸梁和与其相连接的配对梁的挤压机架,在该挤压机架中设置有:承载块体接收器的可移动的块体接收器支架,该块体接收器支架将利用装载装置引入的待挤压的块体带到带有在此处的工具的配对梁之前的挤压位置中;和可移动的压模横梁,其中,在缸梁中布置有主缸或挤压缸,其在其缸体壳体中容纳在其由压模横梁支撑的前端处与挤压模杆相连接的挤压活塞,并且在其中,为联接到油箱管路处的主缸壳体关联有借助于滑板将液压油输送给挤压活塞的补偿容器。电动地执行块体接收器支架和压模横梁与挤压活塞的移动和进给运动,并且通过液压地加载挤压活塞执行装载到块体接收器中的块体的预压缩以及块体的紧接着的挤压。

Description

用于制造金属挤压产品的方法以及挤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挤压机和管材挤压机(Strang- und Rohrpresse)上制造金属挤压产品的方法,该挤压机和管材挤压机具有包括缸梁和与其相连接的配对梁(Gegenholm)的挤压机架,在该挤压机架中设置有:承载块体接收器的可移动的块体接收器支架,其将利用装载装置引入的待挤压的块体带到带有在此处的工具的配对梁之前的挤压位置中;和可移动的压模横梁(Stempeltraverse),其中,在缸梁中布置有主缸或挤压缸,其在其缸体壳体中容纳在其由压模横梁支撑的前端处设有挤压模杆的挤压活塞,并且在其中,为联接到油箱管路处的缸体壳体关联有借助于滑板将液压油输送给挤压活塞的补偿容器。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执行该方法的挤压机和管材挤压机或金属挤压机。
背景技术
通过文献DE 102 27 488 B3已经已知这种类型的挤压机,在其中,具有工具(通常压板、模具架和模具)的配对梁通过拉杆或拉片和压力支柱(Druckstütze)与缸梁相连接。从文献EP 1 526 930 B1中已知一种金属挤压机,其带有用于挤压活塞或柱塞的压力油供给的固定在主缸处的补偿容器。
为了实现挤压机的很高的利用率,必须减少辅助时间,尤其与块体接收器支架(在其中布置有块体接收器或接受器(Rezipient))和压模横梁或工作横梁相关联的移动缸和侧缸应可以尽可能大的速度完成空行程和回程。在此可使大的体积流以很高的流动速度在缸体和油箱之间运动,其中,可出现紊流并且结果在油中出现空气嵌入和气泡形成。这些不利的运行条件仅可利用昂贵的措施来应对。
在由文献EP 0 822 017 B1已经已知的无机架的金属挤压机中,较大的体积流的完成应由此实现,即,两个或多个挤压活塞设有与向两侧穿过其缸体的活塞杆相同的直径且两侧的活塞杆相对缸体密封,从而在两侧存在相同的有效面积的缸体子腔。这些缸体子腔通过为了工作行程而可通过可切换的锁止阀封闭的短路管路相互连接。针对快速的返回行程和在快速行程中的前进,在该挤压机中特别设置有活塞缸体单元。通过在挤压活塞两侧连接缸体子腔的短路管路可实现油在小的流动阻力的情况下从一缸体子腔至另一缸体子腔的更快速的通过,其中,短路管路和布置在其中的可切换的锁止阀当然需要很大的尺寸。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没有已说明的缺点的情况下提供开头提及的类型的方法与挤压机和管材挤压机,尤其应可减小液压系统花费,且在挤压机和管材挤压机或金属挤压机的同时紧凑、更简单的结构类型的情况下缩短辅助时间。
根据本发明,关于方法,该目的由此实现,即,电动地执行块体接收器支架和压模横梁与挤压活塞的移动和进给运动(Zustellbewegung),并且通过液压地加载挤压活塞执行装载到块体接收器中的块体的预压缩(Vorstauchen)以及块体的紧接着的挤压。由此可在电动的和液压的驱动之间实现带有有针对性的变化交替的运行方式。具体而言,块体接收器支架和压模横梁更确切地说工作梁(Laufholm)与挤压活塞由电马达(优选伺服马达)以很高的加速度和速度来使之行进,其中,此外可保证精确的停止定位。由此可将用于准备实际的挤压过程所需的运动的辅助时间减小到13.8s以下。
一旦那时已经使块体接收器支架和挤压活塞行进到其终端位置中,就接通电动的运行并且转换成液压运行。这使得能够实现用于挤压活塞的用于将装载的块体压成带体(Strang)所需的很高的力,并且能够实现用于将块体接收器支架或块体接收器密封地压靠到工具处以及同样用于施加去除力所需的很高的力,以便可以一定的长度移去带件的末端件或以便为了分开可通过拉回块体接收器支架移去挤压剩余物。因为针对移动运动不再使用液压系统,所以不仅可明显降低所需的油箱体积(代替迄今的大约10000升的油箱,现在仅还需要约400升的油箱),而且通过所需的管路的更低的重量(约35%)实现液压系统的显著的成本降低。迄今大体积的并且因此笨重的油箱不再需要布置在主缸之上,而是可放置到挤压机旁边并且通过软管来连接。由于仅仅还要很少的油体积,可使用更小的泵并且可使用小了两分之一标称尺寸的阀。此外,不需要大约160kW的冷却功率,而是仅还应用约40kW的冷却功率。传统的25/27MN标准挤压机以上述对比值为基础。
根据本发明,按照一种优选的运行方式提出:为了将装载的块体卡紧在挤压模杆和工具之间,使块体接收器支架和压模横梁连同挤压活塞同时并且一起电动地在挤压方向上行进,其中,从补偿容器中通过集成在主缸壳体中的打开的填充阀将第一数量的液压油推到在挤压活塞之后的主缸中;在卡紧块体之后,仅仅电动地使块体接收器支架行进,直至由块体接收器支架驶越的块体装在块体接收器中,随后,为了预压缩块体,那时加载与挤压活塞的在挤压方向上的后端相连接的、用凸缘连接在补偿容器的后壁处的缸体单元,其中,将第二数量的液压油通过打开的填充阀推出到挤压活塞之后;并且在填充阀闭合时,通过利用来自油箱的液压油加载挤压活塞的后端执行块体的挤压,其中,与此伴随地将第三数量的液压油从补偿容器中推出到油箱中。当在带有补偿容器的已知的金属挤压机中应需要约1500升的缓冲体积(Pendelvolumen)时,现在仅还需要约45升的缓冲体积。油箱在此始终保持不变地来填充。输入到利用优选静液支承在缸体壳体中引导的挤压活塞之后的油量从补偿容器中相应地输送到油箱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设计方案,为了去除挤压剩余物,使块体接收器支架液压地驶回相应于挤压剩余物的长度的短的路程。由此,挤压剩余物从块体接收器伸出并且通常可借助于挤压剩余物剪切件来分开。
根据本发明提出:在结束挤压过程之后,使块体接收器支架和压模横梁与挤压活塞在填充阀打开的情况下电动地驶回到初始位置中以用于装载待挤压的新的块体。由此,很小的缓冲体积返回到补偿容器中,并且再次用于新的挤压过程。
基于本发明提出的目的利用这种类型的挤压机和管材挤压机或金属挤压机由此实现,即,作为调整驱动器的电马达(优选伺服马达)与压模横梁和块体接收器相关联,并且挤压活塞通过在补偿容器中延伸的导杆与固定在补偿容器的后壁外部的、为了预压缩已装载的块体而液压地来加载的缸体单元相连接;并且,导杆构造成带有填充阀,其集成地设置在从补偿容器到主缸的过渡部中、与缸体壳体的在此处的内径相匹配、在打开功能中释放大的环形面截面。电马达承担移动,更确切地说进给运动,包括卡紧和驶越块体,以便将其带入到块体接收器支架的接收器中。然后,为了预压缩或压缩块体,在打开填充阀时操纵缸体单元,由此通过该缸体元件施加压缩力。在压缩或预压缩之后,闭合填充阀,并且为了紧接着进行挤压,将仅仅还很少的需要的液压油量通过压力油管路从油箱中输入到在挤压活塞之后的缸体腔中。
根据本发明的提议,在块体接收器支架和压模横梁的每个纵向侧处设置有电马达,其有利地通过驱动小齿轮与齿条相接合。为了传递驱动功率,可选地提供有丝杠组件或滚珠丝杠传动部(Rollengewindetriebe),其使块体接收器支架和压模横梁行进到挤压位置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使挤压活塞与缸体单元相连接的导杆一方面包括固定在挤压活塞中的、在其相对而置的自由端处承载滑板的外管,并且另一方面包括沉入到外管中的、联接到缸体单元后部的推杆,其中,推杆的沉入端构造成带有可暂时地压紧到外管处的卡紧装置。推杆和外管的同心的彼此插入使得能够实现这些部件借助于卡紧装置(其根据本发明的提议可具有居中的滑楔,其在加载缸体单元时将互补楔压紧到管的内壁处。)根据需要(例如为了压缩或预压缩块体)连接成刚性单元。备选地,还可实现液压的卡紧。在卡紧的状态中,使固定在外管处的滑板线性地在补偿容器中移动,并且将容纳在补偿缸中的一定量的液压油供给到挤压活塞之后。在没有卡紧操纵的情况下,例如在为了挤压块体切换缸体单元时,外管在填充阀闭合时以经由油箱通过泵送加载的挤压活塞的行程相应地相对于固定的推杆向前移位,并且滑板那时还将油体积挤出到油箱中。
本发明的一种提议设置成:缸体单元构造成在激活卡紧装置时通过推杆施加用于压缩块体的力。缸体单元由此满足双重功能,即,操纵卡紧装置和施加压缩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填充阀包括:阀盖,其经由凸缘状的滑套布置在外管上;和环形缸体,其在挤压方向上在阀盖之后包围滑套,环形缸体的缸体活塞取决于利用液压油加载的活塞侧将滑套和因此阀盖或者带到闭合位置中或者带到打开位置中。由此,填充阀可根据需要,也就是说与相应的运行阶段相匹配地通过环形缸体打开或闭合,例如,在块体接收器支架和压模横梁向前行驶时打开,在预压缩之后开始挤压时闭合。在打开功能中,自由的大的环形面截面为或者从补偿容器中推入到挤压活塞缸的压力腔中的油体积或者在挤压过程之后由驶回的挤压活塞再次推入到补偿容器中的油体积提供未受阻碍的自由的穿流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设计方案,至少一个利用运动自由度在纵向方向上引导穿过缸梁的牵引杆与块体接收器支架在每个纵向侧处相关联,其中,牵引杆在缸梁和块体接收器支架之间的部分长度上由组合的环形缸体和卡紧单元包围。该组合的单元使得能够实现牵引杆在块体接收器支架向前行驶或行进时可借助于电马达无障碍地带动。换至卡紧功能,以便在挤压位置中密封块体接收器支架以用于相对于配对梁的工具组进行密封。同样,为了去除挤压剩余物而通过以下方式使用这些单元,即使环形缸体中的压力换到另一侧上,从而使块体接收器支架与挤压方向相反地稍微远离工具组或将其稍微拉回。在此,卡紧装置还可以机械或液压的方式来构造,例如构造成带有卡紧垫或类似物。
附图说明
从权利要求和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的以下说明中得到本发明的其他的细节和特征。其中:
图1以透视图作为挤压机和管材挤压机或金属挤压机的细节显示了其挤压机架与布置在其中的压模横梁和块体接收器支架;
图2以部分剖切的俯视图显示了图1的挤压机的后部部分连同主缸或挤压缸的缸体壳体和压模横梁与电马达和齿条;
图3显示了根据图2那样的俯视图,其中,与此相对,为了压缩块体,激活了卡紧装置;
图4显示了根据图2那样的视图,其中,与此相对,为了挤压,填充阀闭合;
图5作为图2至图4的细节显示了通过集成在缸体壳体中的、可由环形缸体调整的填充阀的截面;
图6作为图2至图4的细节以截面图显示了卡紧装置处在未激活的功能中的实施方案;
图7显示了处在激活的功能中的图6的卡紧装置;
图8a、8b相应以示意性的侧视图(图8a)和俯视图(图8b)显示了在块体装载位置中的图1的挤压机;
图9a、9b相应以示意性的侧视图(图9a)和俯视图(图9b)显示了在用于卡紧已装载的待挤压的块体的运行位置中的挤压机;
图10a、10b相应以示意性的侧视图(图10a)和俯视图(图10b)显示了运行位置中的挤压机,其中,块体接收器支架向前行驶到待挤压的块体上;
图11a、11b相应以示意性的侧视图(图11a)和俯视图(图11b)显示了在用于预压缩或压缩块体的运行位置中的挤压机;
图12a、12b相应以示意性的侧视图(图12a)和俯视图(图12b)显示了在块体挤压直至残留的挤压剩余物长度的情况下的运行位置;
图13a、13b相应以示意性的侧视图(图13a)和俯视图(图13b)显示了在去除挤压剩余物之后的运行位置;以及
图14a、14b相应以示意性的侧视图(图14a)和俯视图(图14b)显示了驶回到块体装载位置中的挤压机。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主要示出了挤压机和管材挤压机或金属挤压机1的基础机架。该基础机架包括缸梁2和与此通过拉片3张紧的、在此未示出的配对梁4(例如参见图8a)。此外,压力支柱5有助于这些构件的力配合的连接,压力支柱5在缸梁2和配对梁4之间包围拉片3。此外,压力支柱5还用于引导容纳可在基础机架中运动的压模横梁6和可运动的块体接收器支架7。具有块体接收器或接受器8的块体接收器支架7与压模横梁6(其支撑在其缸体壳体9中在配对梁4中利用静液支承10引导的挤压活塞11的前端(参见图2至4))一样借助于电马达12或13尤其伺服马达来行进。这种电马达12或13设置在块体接收器支架7和压模横梁6的每个纵向侧处。为了传递或引入移动运动,电马达12或13的小齿轮与齿条14相啮合。补偿容器15被拧到缸梁2的缸体壳体9的后端处,且缸体单元17被拧到补偿容器15的端壁16处。为了压缩和挤压装载在块体接收器8中的块体18,挤压活塞11具有挤压模杆19。
如在图2至4中示出的那样,集成地在主缸或挤压缸的缸体壳体9中构造有居中的填充阀20,其包括大面积的阀盖21和用于操纵填充阀的环形缸体22。在本实施例中,详细地在图5中显示的填充阀20在中间连接凸缘状的滑套24(环形缸体22也坐落在滑套24上)的情况下布置在固定在挤压活塞11的后端处的外管23上。在利用液压油加载环形缸体22的缸体活塞25的在图5中后部的后端时,使滑套24和因此填充阀盖21从其以实线示出的闭合位置中调整到用虚线表示的打开位置中,在该位置中,填充阀盖21沉入到挤压活塞11的与轮廓相匹配的凹口26中。在打开位置中提供很大的自由的穿流或环形面截面,液压油可通过其在没有大的阻力的情况下从补偿容器15中流入缸体壳体9的在挤压活塞11之后的压力腔中,并且反之亦然。为了将填充阀盖21拉回到闭合位置中,切换环形缸体22,从而液压油通过压力油输送管路到达到缸体活塞25之前,随后相应拉回滑套24与填充阀盖21。
承载环形缸体22与填充阀盖21的外管23在此是导杆27的组成部分,导杆27延伸到补偿容器15中并且在其在此处的端部处设有滑板28,在根据箭头29的挤压方向上加载挤压活塞11时,滑板28将液压油通过打开的填充阀盖28(图2和3显示了其打开位置)推出到在挤压活塞11之后的压力腔中,或者在用于挤压而封闭的填充阀盖21的情况下(如在图4中示出的那样),滑板28将液压油推出到沿侧向设置在挤压机旁边的油箱中,如通过向下指向的箭头表明的那样。此外,导杆27包括沉入到外管23中的推杆31,其与用凸缘连接在补偿容器15的后端或端板16处的缸体单元17处于有效连接中。推杆31的自由端构造成带有卡紧装置32,推杆31可通过该卡紧装置32根据需要(如在图3中示出的挤压机1的运行方式中为了压缩块体)从内压紧到外管23处以便与其成刚性的运动单元。卡紧装置32由组合的缸体单元17通过以下方式来激活,即相应地加载其缸体活塞33。
在卡紧装置32的在图6和7中示出的实施方案中,卡紧装置32具有与推杆31旋拧在一起的居中的滑楔34和与滑楔34相关联的互补楔35a、35b。在卡紧装置32未激活时(参见图6),居中的滑楔34在附图中朝左侧向前压出。如果然后通过缸体单元17激活卡紧装置32(参见图7),滑楔34由缸体单元17在附图中向右拉,从而互补楔35a、35b压紧到外管23的内壁处。
下面参考图8a、8b至14a、14b进一步说明组合以电动和液压的方式工作的挤压机和管材挤压机1的运行方式。图8a和8b示出了块体装载位置,在其中,待挤压的块体18已经利用通常的块体装载装置带到挤压机和管材挤压机1的挤压机中心中。如可在此更明显地识别出的那样,除了已经运行的构件,挤压机和管材挤压机1此外还具有设置在块体接收器支架7的每个侧部处的,优选在每个侧部处不仅布置在上方而且布置在下方的牵引杆36,其利用其带有运动自由度的自由端引导穿过缸梁2(同样参见图1)。固定在缸梁2处的组合的环形缸体和卡紧单元37与牵引杆36相关联。在块体装载位置中,所有运动部件都位于远离配对梁4的拉回的初始位置中。
为了在图9a、9b中显示的那样将已装载的块体18卡紧在挤压模杆19和配对梁4的工具或工具组38之间,在填充阀20打开的情况下(参见图2),借助于电马达12、13使块体接收器支架7和压模横梁6与挤压活塞11和挤压模杆19在挤压方向29上向前行进,其中,将第一数量的液压油从补偿容器15中推出到在挤压活塞11之后的压力腔中。现在已卡紧的块体18通过块体接收器支架7借助于电动马达13的向前行进被带到块体接收器8中,如在图10a、10b中示出的那样,其中,牵引杆36在未激活环形缸体和卡紧单元37的情况下被一起拉动。为了相对于工具组37密封块体接收器8,现在激活环形缸体和卡紧单元37,并且块体接收器支架7或块体接收器8通过环形缸体和卡紧单元37驶向工具37。
从图11a、11b中可得悉块体18的紧接着的压缩或预压缩。为此,在切断电马达12、13的情况下加载组合的缸体单元17并且激活卡紧装置32,由此使推杆31压紧到外管23处。随后,缸体单元17通过包括推杆31和外管23的刚性导杆27将压缩力传递到挤压活塞11上,其中,第二分量的液压油在填充阀在该挤压位置中同样打开的情况下(参见图3)被推出到在挤压活塞11之后的压力腔中。图12a和12b显示了将块体紧接着挤压直至成残留的挤压剩余部39。为了挤压,并未激活卡紧装置32,并且集成的填充阀20的阀盖21借助于环形缸体22拉回到其在图4中示出的、在缸体壳体9中密封的闭合位置中。挤压力通过输入来自油箱30的液压油(如以在图4中向上指向的箭头表明的那样)施加到在挤压活塞11之后的压力腔中。因为填充阀20闭合且并未激活卡紧装置32,所以利用在挤压方向29上移位的挤压活塞11由外管23的滑板28将第三数量的液压油从补偿容器15中推出,其中,该第三数量的液压油流入到油箱30中(参见图4)。
为了移去挤压剩余物39,以便其可在块体接收器8之前被剪断,切换组合的环形缸体和卡紧单元37。块体接收器支架7通过卡紧的牵引杆36相应于挤压剩余物39的长度被拉回。图13a、13b描绘了挤压剩余物39的去除最终位置。
为了准备新的装载和挤压过程,在打开填充阀20从而液压油可从在挤压活塞之后的压力腔中流出到补偿容器15中时,并且在卡紧装置32未激活以及同样环形缸体和卡紧单元37未激活时,块体接收器支架7和压模横梁6借助于电马达12和13返回,如在图14a、14b中示出的那样,接着然后针对新的工作循环准备挤压机和管材挤压机1。
参考标号列表
1 挤压机和管材挤压机/金属挤压机
2 缸梁
3 拉片
4 配对梁
5 压力支柱
6 压模横梁
7 块体接收器支架
8 块体接收器/接受器
9 主缸/主缸壳体
10 静液支承
11 挤压活塞
12 电马达/伺服马达
13 电马达/伺服马达
14 齿条
15 补偿容器
16 端壁/后壁
17 缸体单元
18 块体
19 挤压模杆
20 填充阀
21 填充阀盖/阀盖
22 环形缸体
23 外管
24 滑套
25 缸体活塞
26 凹口
27 导杆
28 滑板
29 挤压方向/箭头
30 油箱
31 推杆
32 卡紧装置
33 缸体活塞
34 滑楔
35a、35b 互补楔
36 牵引杆
37 组合的环形缸体/卡紧单元
38 工具/工具组
39 挤压剩余物。

Claims (16)

1.一种用于在挤压机(1)上制造金属挤压产品的方法,该挤压机(1)具有包括缸梁(2)和与其相连接的配对梁(4)的挤压机架,在该挤压机架中设置有:承载块体接收器(8)的可移动的块体接收器支架(7),其将利用装载装置引入的待挤压的块体(18)带到带有在此处的工具(37)的配对梁(4)之前的挤压位置中;和可移动的压模横梁(6),其中,在所述缸梁(2)中布置有主缸或挤压缸,所述主缸或挤压缸在其缸体壳体(9)中容纳挤压活塞(11),其中,所述挤压活塞(11)在其由所述压模横梁(6)支撑的前端处与挤压模杆(19)相连接,并且在其中,为联接到油箱管路处的主缸壳体(9)关联有借助于滑板(28)将液压油输送给所述挤压活塞(11)的补偿容器(15),
其特征在于,
电动地执行块体接收器支架(7)和压模横梁(6)与挤压活塞(11)的移动和进给运动,并且通过液压地加载所述挤压活塞(11)执行装载到所述块体接收器(8)中的块体(18)的预压缩以及所述块体(18)的紧接着的挤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挤压机(1)上制造金属挤压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将装载的所述块体(18)卡紧在所述挤压模杆(19)和所述工具(37)之间,使所述块体接收器支架(7)和所述压模横梁(6)连同挤压活塞(11)同时并且一起电动地在挤压方向(29)上行进,其中,从所述补偿容器(15)中通过集成在所述主缸壳体(9)中的打开的填充阀(20)将第一数量的液压油推到在所述挤压活塞(11)之后的主缸(9)中;在卡紧所述块体(18)之后,仅仅电动地使所述块体接收器支架(7)行进,直至由所述块体接收器支架(7)驶越的所述块体(18)装在所述块体接收器(8)中,随后,为了预压缩所述块体(18),那时加载与所述挤压活塞(11)的在挤压方向(29)上的后端相连接的、用凸缘连接在所述补偿容器(15)的后壁(6)处的缸体单元(17),其中,将第二数量的液压油通过打开的填充阀(20)推出到所述挤压活塞(11)之后;并且,在填充阀(20)闭合时通过利用来自油箱(30)的液压油加载所述挤压活塞(11)的后端执行所述块体(18)的挤压,其中,与此伴随地将第三数量的液压油从所述补偿容器(15)中推出到所述油箱(30)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在挤压机(1)上制造金属挤压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去除挤压剩余物(39),使所述块体接收器支架(7)与挤压方向(29)相反地液压地驶回相应于挤压剩余物长度的短的路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在挤压机(1)上制造金属挤压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结束挤压过程之后,所述块体接收器支架(7)和所述压模横梁(6)与所述挤压活塞(11)在填充阀(20)打开的情况下电动地驶回到初始位置中以便装载待挤压的新的块体(18)。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在挤压机(1)上制造金属挤压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为管材挤压机。
6.一种挤压机(1),其具有包括缸梁(2)和与其相连接的配对梁(4)的挤压机架,在该挤压机架中设置有:承载块体接收器(8)的可移动的块体接收器支架(7),其将利用装载装置引入的待挤压的块体(18)带到带有在此处的工具(37)的所述配对梁(4)之前的挤压位置中;和可移动的压模横梁(6),其中,在所述缸梁(2)中布置有主缸或挤压缸,所述主缸或挤压缸在其缸体壳体(9)中容纳挤压活塞(11),其中,所述挤压活塞(11)在其由所述压模横梁(6)支撑的前端处与挤压模杆(19)相连接,并且在其中,为联接到油箱管路处的主缸壳体(9)关联有借助于滑板(28)将液压油输送给所述挤压活塞(11)的补偿容器(15),
其特征在于,
电马达(12,13)作为调整驱动器与所述压模横梁(6)和所述块体接收器支架(7)相关联,并且所述挤压活塞(11)通过在所述补偿容器(15)中延伸的导杆(27)与固定在所述补偿容器(15)的后壁(16)外部的、为了预压缩待装载的块体(18)而液压地加载的缸体单元(17)相连接;并且所述导杆(27)构造成带有填充阀(20),其集成地设置在从所述补偿容器(15)到所述主缸的过渡部中、与所述缸体壳体(9)的此处的内径相匹配、在打开功能中释放大的环形面截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挤压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模横梁(6)和所述块体接收器支架(7)的每个纵向侧处设置有电马达(12,13),其与齿条(14)相接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挤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马达(12,13)为伺服马达。
9.根据权利要求6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挤压机,其特征在于,使所述挤压活塞(11)与所述缸体单元(17)相连接的导杆(27)包括一方面在其相对而置的自由端处承载所述滑板(28)的外管(23)和另一方面沉入所述外管(23)中的、联接到所述缸体单元(17)后部的推杆(31),其中,所述推杆(31)的沉入端构造成带有可暂时地压紧到外管(23)处卡紧装置(3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挤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装置(32)具有居中的滑楔(34),其在加载所述缸体单元(17)时将互补楔(35a,35b)压紧到所述外管(23)的内壁处。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挤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单元(17)构造成在激活卡紧装置(32)时通过所述推杆(31)施加用于压缩所述块体(18)的力。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挤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阀(20)包括:填充阀盖(21),其经由凸缘状的滑套(24)布置在所述外管(23)上;和环形缸体(22),其在挤压方向(29)上在所述阀盖(21)之后包围所述滑套(24),该环形缸体的缸体活塞(25)取决于利用液压油加载的活塞侧而将所述滑套(24)且由此将所述阀盖(21)带到闭合位置或者打开位置中。
13.根据权利要求6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挤压机,其特征在于,为所述块体接收器支架(7)在每个纵向侧处关联有至少一个利用运动自由度在纵向方向上引导穿过所述缸梁(2)的牵引杆(36),其中,所述牵引杆(36)在所述缸梁(2)和所述块体接收器支架(7)之间的部分长度上由组合的环形缸体和卡紧单元(37)包围。
14.根据权利要求6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挤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15.根据权利要求6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挤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为管材挤压机。
16.根据权利要求6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挤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为金属挤压机。
CN201280053738.3A 2011-10-31 2012-10-31 用于制造金属挤压产品的方法以及挤压机 Active CN1040238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1117276.2 2011-10-31
DE102011117276 2011-10-31
PCT/EP2012/004553 WO2013064250A1 (de) 2011-10-31 2012-10-31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metallischen strangpressprodukten sowie strang- und rohrpress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3865A CN104023865A (zh) 2014-09-03
CN104023865B true CN104023865B (zh) 2016-10-19

Family

ID=47216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53738.3A Active CN104023865B (zh) 2011-10-31 2012-10-31 用于制造金属挤压产品的方法以及挤压机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9649680B2 (zh)
EP (1) EP2773470B1 (zh)
JP (1) JP5921701B2 (zh)
KR (1) KR101584075B1 (zh)
CN (1) CN104023865B (zh)
ES (1) ES2577857T3 (zh)
PL (1) PL2773470T3 (zh)
RU (1) RU2570857C1 (zh)
WO (1) WO20130642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038928A1 (en) * 2014-05-21 2020-02-06 Sms Group Gmbh Bar press with hydraulic drive
DE102014209685B3 (de) * 2014-05-21 2015-10-22 Sms Meer Gmbh Strangpresse mit Hydraulikantrieb
US10507504B2 (en) 2015-06-12 2019-12-17 Ube Machinery Corporation, Ltd. Hybrid extrusion press
DE102015116002B4 (de) * 2015-09-22 2019-08-29 Sms Group Gmbh Strangpresse
LU92917B1 (de) 2015-12-17 2017-06-19 Sms Group Gmbh Strang- und Rohrpresse bzw. Metallstrangpresse
DE102018113910A1 (de) * 2018-06-11 2019-12-12 Moog Gmbh Strangpresse mit elektrohydrostatischen Steuersystem
IT201800020782A1 (it) * 2018-12-21 2020-06-21 Danieli Off Mecc Pressa per l’estrusione diretta di materiale metallico
DE102019134506B3 (de) * 2019-12-16 2021-03-25 Unterschütz Sondermaschinenbau GmbH Strangpresse
DE102023125502A1 (de) * 2023-09-20 2025-03-20 Sms Group Gmbh Klemmvorrichtung für eine Strangpressvorrichtung, Strangpressvorrichtung und Verwendung einer Strangpressvorrichtung
DE102023126321B4 (de) * 2023-09-27 2025-07-24 Sms Group Gmbh Strangpresse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82479A (en) * 1961-11-07 1965-05-11 Loewy Eng Co Ltd Extrusion press with twin containers
JPS50139053A (zh) * 1974-04-24 1975-11-06
US4206626A (en) * 1977-02-04 1980-06-10 Schloemann-Siemag Aktiengesellschaft Extrusion press for extruding tubes
EP0822017B1 (de) * 1996-07-24 1998-10-28 SMS EUMUCO GmbH Antriebsanordnung für eine Metallstrangpresse
EP0978332A1 (de) * 1998-08-07 2000-02-09 SMS EUMUCO GmbH Mehrzylinder-Metallstrangpresse
DE10236297A1 (de) * 2002-08-08 2004-02-19 Sms Eumuco Gmbh Haupt- bzw. Preßzylinder einer Rohr- und Strangpresse
WO2004000538A3 (de) * 2002-06-19 2004-02-26 Sms Eumuco Gmbh Strang- und rohrpresse
CN2805966Y (zh) * 2005-05-24 2006-08-16 崔锋 350吨焊锡丝挤压机
CN101327495A (zh) * 2008-07-10 2008-12-24 周家镳 合金钢卧式反向挤压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27014A (en) * 1964-03-31 Horizontal metal-tube and extrusion presses
US2210284A (en) * 1937-12-14 1940-08-06 Watson Stillman Co Control system for hydraulic presses
GB1094132A (en) * 1964-02-27 1967-12-06 Loewy Eng Co Ltd Hydraulic press
US3802238A (en) * 1972-02-28 1974-04-09 Fielding Plant Design Ltd Extrusion presses
SU1827880A1 (ru) * 1990-02-08 1996-11-10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Коломенский завод тяжелого станкостроения"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ий экструзионный пресс
JP4853006B2 (ja) * 2005-12-12 2012-01-11 宇部興産機械株式会社 ビレット供給装置
JP5071390B2 (ja) * 2007-01-15 2012-11-14 宇部興産機械株式会社 押出プレス及び押出制御方法
JP5324178B2 (ja) 2008-10-01 2013-10-23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光ファイバ保持構造
WO2011074106A1 (ja) * 2009-12-14 2011-06-23 宇部興産機械株式会社 押出プレス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82479A (en) * 1961-11-07 1965-05-11 Loewy Eng Co Ltd Extrusion press with twin containers
JPS50139053A (zh) * 1974-04-24 1975-11-06
US4206626A (en) * 1977-02-04 1980-06-10 Schloemann-Siemag Aktiengesellschaft Extrusion press for extruding tubes
EP0822017B1 (de) * 1996-07-24 1998-10-28 SMS EUMUCO GmbH Antriebsanordnung für eine Metallstrangpresse
EP0978332A1 (de) * 1998-08-07 2000-02-09 SMS EUMUCO GmbH Mehrzylinder-Metallstrangpresse
WO2004000538A3 (de) * 2002-06-19 2004-02-26 Sms Eumuco Gmbh Strang- und rohrpresse
DE10236297A1 (de) * 2002-08-08 2004-02-19 Sms Eumuco Gmbh Haupt- bzw. Preßzylinder einer Rohr- und Strangpresse
CN2805966Y (zh) * 2005-05-24 2006-08-16 崔锋 350吨焊锡丝挤压机
CN101327495A (zh) * 2008-07-10 2008-12-24 周家镳 合金钢卧式反向挤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040635A1 (en) 2015-02-12
JP2014533202A (ja) 2014-12-11
KR20140027536A (ko) 2014-03-06
ES2577857T3 (es) 2016-07-19
JP5921701B2 (ja) 2016-05-24
KR101584075B1 (ko) 2016-01-11
US9649680B2 (en) 2017-05-16
RU2570857C1 (ru) 2015-12-10
CN104023865A (zh) 2014-09-03
EP2773470B1 (de) 2016-03-23
EP2773470A1 (de) 2014-09-10
PL2773470T3 (pl) 2016-11-30
WO2013064250A1 (de) 2013-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23865B (zh) 用于制造金属挤压产品的方法以及挤压机
CN103906585B (zh) 挤压机
CN100411773C (zh) 压铸机
KR20120034225A (ko) 제어된 압력 주조
CN109047703B (zh) 中压反重力铸造工艺
CN106334744B (zh) 在精冲压机中刮削冲裁栅条、推顶内模件和顶出冲裁部件的装置和方法
CN206632280U (zh) 一种闭式多向模锻液压机
CN101444800A (zh) 双动反向铝及铝合金挤压装置及方法
US4424696A (en) Indirect extrusion press
CN106335210B (zh) 用于驱控精冲压机的主驱动装置的装置和方法
CN105598248A (zh) 一种利用内高压成形增加管材壁厚的装置及其工艺
CN103056178B (zh) 双动铝挤压机挤压的穿孔机构
CN201338018Y (zh) 双动反向铝及铝合金挤压装置
CA2658685C (en) Fluid distributor and translatable drive apparatus for a molding machine
JP2019010649A (ja) 射出装置、成形機及びガス抜き装置
JP3007539B2 (ja) 増圧装置
CN109604362A (zh) 一种预应力框架的静液挤压机结构
US20170113256A1 (en) Bar press with hydraulic drive
KR102106289B1 (ko) 압출기 및 튜브 압출기 또는 금속 압출 프레스
CN111432951A (zh) 挤压装置和挤压方法
JP4149995B2 (ja) 押し出し機のプレスシリンダー
US20200038928A1 (en) Bar press with hydraulic drive
JP6554074B2 (ja) 液圧プレス
JP2012179609A (ja) 成形機の射出装置
JP5603176B2 (ja) 成形機の射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