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023783B - 医疗用导线 - Google Patents

医疗用导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23783B
CN104023783B CN201380004444.6A CN201380004444A CN104023783B CN 104023783 B CN104023783 B CN 104023783B CN 201380004444 A CN201380004444 A CN 201380004444A CN 104023783 B CN104023783 B CN 1040237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end side
diameter
guide wire
helical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44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23783A (zh
Inventor
奥村亮一
河崎浩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Lifel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Lifel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Lifel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Lifelin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23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37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237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378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9Guide wi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9Guide wires
    • A61M2025/09058Basic structures of guide wires
    • A61M2025/09083Basic structures of guide wires having a coil around a co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9Guide wires
    • A61M2025/09166Guide wires having radio-opaque featur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医疗用导线,具有:芯线(10),其具有远位端侧小径部(11)和近位端侧大径部(14);以及螺旋弹簧(20),其安装于远位端侧小径部(11)的外周,螺旋弹簧(20)由线圈节距为线圈线径的1.0~1.8倍的前端侧紧密卷绕部(21)和线圈节距为线圈线径的1.8~2.5倍的后端侧稀疏卷绕部(22)构成,在后端侧稀疏卷绕部(22)的内部填充有树脂(40),并且在其外周形成有由该树脂形成的树脂层(40A),在树脂层(40A)的表面层叠形成有亲水性树脂覆盖层(50),前端侧紧密卷绕部(21)的外周未被树脂覆盖,而是露出螺旋弹簧(20)的构成材料。根据该导线,在远位端部具有良好的润滑性,插入性良好,并且能够将血管内的信息作为阻力(变化)而在手侧充分地掌握,且能够可靠地朝向目的部位推进。

Description

医疗用导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安装于芯线的远位端侧小径部的外周上的螺旋弹簧的医疗用导线。
背景技术
对于用于将导管(catheter)等医疗器具朝血管等体腔内的规定位置引导的导线,要求远位端部的可挠性、柔软性。
因此,已知以下这样的导线,其使芯线的远位端部的外径比近位端部的外径小,并且在芯线的远位端部(远位端侧小径部)的外周安装螺旋弹簧,从而企图提高远位端部的可挠性(参考专利文献1)。
另外,介绍有在安装于芯线的远位端部的螺旋弹簧的内部填充有树脂,并且在螺旋弹簧的外周形成有由上述树脂形成的树脂层,在该树脂层的表面层叠形成有亲水性树脂层的导线(参考专利文献2)。通过在螺旋弹簧的外周形成亲水性树脂层,能够对导线的远位端部赋予润滑性,从而能够提高导线的插入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9973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14054号公报
对于插入有导线的血管内的信息(例如,狭窄部、闭塞部等病变部位的状况),操作者通过用手感觉导线的远位端部所接触的血管部位的阻力(变化)来掌握。
然而,如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导线那样,对于在螺旋弹簧的外周覆盖形成有亲水性树脂层的导线而言,几乎感受不到上述那样的阻力(变化),因此使信息的掌握变得困难。
另外,这样的导线虽得到良好的润滑性,但另一面其远位端部变得容易滑动,因此难以将导线朝向目的部位推进。
而且,由于几乎感受不到阻力(变化),以致必须施加所需值以上的前端负载,从而存在对血管造成损伤的担忧。
另一方面,例如,在对CTO病变中的微通道(microchannel)内插通导线时,由操作者进行将导线的前端部分折弯而定形(成形:shaping)的操作。
然而,如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导线那样,对于在螺旋弹簧的内部填充有树脂的导线而言,由于在前端部分填充的树脂而难以进行成形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以上的情况而产生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用导线,其在远位端部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导线的插入性良好,并且能够将血管内的信息作为阻力(变化)而在手侧充分地掌握,且能够可靠地朝向目的部位推进的医疗用导线。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容易地进行成形操作的医疗用导线。
(1)本发明的医疗用导线具有:芯线,其具有远位端侧小径部和外径比上述远位端侧小径部大的近位端侧大径部;以及
螺旋弹簧,其沿着轴向安装于上述芯线的远位端侧小径部的外周,且至少在前端部以及后端部固定于上述芯线,
上述医疗用导线的特征在于,
上述螺旋弹簧由线圈节距为线圈线径的1.0~1.8倍的前端侧紧密卷绕部、和线圈节距为线圈线径的1.8~2.5倍的后端侧稀疏卷绕部构成,
在上述后端侧稀疏卷绕部的内部填充有树脂,并且在上述后端侧稀疏卷绕部的外周形成有由上述树脂形成的树脂层,在上述树脂层的表面层叠形成有亲水性树脂覆盖层,
上述前端侧紧密卷绕部的外周未被树脂覆盖,而是露出上述螺旋弹簧的构成材料。
根据这样的结构的医疗用导线,前端侧紧密卷绕部的外周未被树脂覆盖,而是露出螺旋弹簧的构成材料,从而能够将插入有导线的血管内的信息作为阻力(变化)而在手侧充分地掌握(信息传递性优越)。
另外,由于能够充分地掌握前端侧紧密卷绕部所接触的血管部位的信息,并且前端侧紧密卷绕部难以滑动,所以能够将本发明的医疗用导线可靠地朝向血管内的目的部位推进(导线的方向选择性优越)。
另外,通过在后端侧稀疏卷绕部的内部填充有树脂,能够使芯线与螺旋弹簧(后端侧稀疏卷绕部)一体化,从而能够提高导线的扭矩传递性、操作性(扭矩传递性优越)。
另外,由于在后端侧稀疏卷绕部的外周形成有树脂层,在该树脂层的表面层叠形成有亲水性树脂覆盖层,所以经由由与填充于后端侧稀疏卷绕部的内部相同的树脂形成的树脂层而在后端侧稀疏卷绕部的外周层叠形成有亲水性树脂覆盖层,因此亲水性树脂覆盖层能够可靠地固定,且能够稳定地显现亲水性树脂的优选的润滑性(亲水性树脂覆盖层相对于后端侧稀疏卷绕部的外周的紧贴性优越)。
(2)在本发明的医疗用导线中,优选在上述前端侧紧密卷绕部的内部未填充有树脂。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充分地确保前端侧紧密卷绕部的可挠性、柔软性,在螺旋弹簧(前端侧紧密卷绕部)中,能够容易地进行成形操作。
(3)在本发明的医疗用导线中,优选上述芯线的近位端侧大径部的外径(D1)以及上述螺旋弹簧的线圈外径(D2)在0.012英寸以下,
上述螺旋弹簧的长度(L2)为51~800mm,
上述前端侧紧密卷绕部的长度(L21)为1~50mm,
上述后端侧稀疏卷绕部的长度(L22)为50~750mm。
(4)在本发明的医疗用导线中,优选包括上述螺旋弹簧的前端侧紧密卷绕部和后端侧稀疏卷绕部在内的中间部,通过钎料而固定于上述芯线。
(5)在上述(4)的医疗用导线中,优选上述螺旋弹簧的前端部以及中间部,通过含金钎料而固定于上述芯线。
(6)在本发明的医疗用导线中,优选上述芯线由不锈钢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医疗用导线,在远位端部具有良好的润滑性,且插入性良好,并且能够将血管内的信息作为阻力(变化)而在手侧充分地掌握,且能够朝向目的部位可靠地推进。
另外,通过在后端侧稀疏卷绕部的内部填充有树脂,使扭矩传递性优越。
另外,根据具备在内部未填充有树脂的前端侧紧密卷绕部的本发明的医疗用导线,能够更容易地进行成形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将表示本发明的导线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部分剖切而成的侧视图。
图2是将表示本发明的导线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部分剖切而成的侧视图(用于对尺寸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及图2所示的导线1是一种医疗用导线,其具有:芯线10,其具有远位端侧小径部11和外径比远位端侧小径部11大的近位端侧大径部14;以及螺旋弹簧20,其沿着轴向安装于芯线10的远位端侧小径部11的外周,且在前端部、中间部以及后端部固定于芯线10,螺旋弹簧20由线圈节距为线圈线径的1.0~1.8倍的前端侧紧密卷绕部21、和线圈节距为线圈线径的1.8~2.5倍的后端侧稀疏卷绕部22构成,在后端侧稀疏卷绕部22的内部填充有固化树脂40,并且在后端侧稀疏卷绕部22的外周形成有由该固化树脂形成的树脂层40A,在树脂层40A的表面层叠形成有亲水性树脂覆盖层50,另一方面,前端侧紧密卷绕部21的外周没有被树脂覆盖,而是露出螺旋弹簧20的构成材料,且在前端侧紧密卷绕部21的内部也未被树脂填充。
本实施方式的导线1具有芯线10和螺旋弹簧20。芯线10具有以向近位方向扩径的方式进行了锥形加工的远位端侧小径部11、向近位方向扩径的锥形部13、以及近位端侧大径部14。
远位端侧小径部11、锥形部13以及近位端侧大径部14由同一线材(例如,圆棒部件)一体构成。
锥形部13以及近位端侧大径部14的横截面为大致圆形。
远位端侧小径部11的近位端侧的横截面为大致圆形,但远位端侧小径部11的远位端侧也可以将线材压缩而成为板状,该情况下的横截面成为大致矩形。
作为芯线10的材质没有特别地限定,虽能够列举出不锈钢(例如SUS316、SUS304)、金、白金、铝、钨、钽或者这些的合金等金属,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不锈钢构成。
另外,在芯线10的外周面形成有憎水性树脂层(省略图示)。
作为构成憎水性树脂层的树脂是作为医疗用而使用的树脂,能够使用具有憎水性的全部医疗用树脂,作为优选的树脂,能够列举出PTFE等氟树脂。
图2所示的导线1的全长(L1)例如为1500~3000mm,若示出一个优选的例子,则为1780mm。
另外,近位端侧大径部14的外径(D1)通常在0.012英寸(0.305mm)以下,优选在0.010英寸(0.254mm)以下,更优选为0.006~0.010英寸,若示出一个优选的例子,则为0.010英寸。
近位端侧大径部14的外径(D1)在0.012英寸以下,因此能够有助于与本发明的导线共同使用的导管等医疗器具的小型化,进而能够有助于微创化。
作为远位端侧小径部11的最大外径,只要比螺旋弹簧20的内径小即可,没有特别地限定,但形成为近位端侧大径部14的外径(D1)的1/5~3/5左右。
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导线1的螺旋弹簧20,沿着轴向安装于芯线10的远位端侧小径部11的外周。
螺旋弹簧20由一条线材形成,且由线圈节距为线圈线径的1.0~1.8倍的前端侧紧密卷绕部21、和线圈节距为线圈线径的1.8~2.5倍的后端侧稀疏卷绕部22构成,由前端侧紧密卷绕部21以及后述的前端尖构成X射线不透过区域。
前端侧紧密卷绕部21的线圈节距为线圈线径的1.0~1.8倍,若示出一个优选的例子,则为1.0倍。
后端侧稀疏卷绕部22的线圈节距为线圈线径的1.8~2.5倍,若示出一个优选的例子,则为2.0倍。
这样,通过在前端侧和后端侧使线圈节距变化,能够在前端侧紧密卷绕部21显现良好的造影性(可视性)。
在螺旋弹簧20的整个区域形成为相同节距的情况下,由于X射线不透过区域变长,导致可视性的降低。
螺旋弹簧20的线圈外径(D2)通常在0.012英寸(0.305mm)以下,优选在0.010英寸(0.254mm)以下,更优选为0.006~0.010英寸,若示出一个优选的例子,则为0.010英寸。
芯线10的近位端侧大径部14的外径(D1)在0.012英寸以下,并且螺旋弹簧20的线圈外径(D2)也在0.012英寸以下,因此向微通道进入时的操作性(例如,微通道的润滑性)优越。
构成螺旋弹簧20的线材的外径虽没有特别地限定,但优选为30~90μm,若示出一个优选的例子,则为60μm。
作为螺旋弹簧20的材质,能够列举出白金、白金合金(例如Pt/W=92/8)、金、金-铜合金、钨、钽等对X射线的造影性良好的材质(X射线不穿透物质)。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导线1而言,螺旋弹簧20的前端部、后端部以及中间部(前端侧紧密卷绕部21与后端侧稀疏卷绕部22的边界部分)分别利用钎料31、32、33而固定于芯线10的远位端侧小径部11的外周。
如图1所示,螺旋弹簧20的前端部通过钎料31固定于芯线10。即,钎料31浸透于螺旋弹簧20的内部,该钎料31与芯线10(远位端侧小径部11)的外周接触,从而将螺旋弹簧20的前端部固定于芯线10。
另外,在螺旋弹簧20的前端部,通过未浸透于螺旋弹簧20的内部的钎料31形成大致半球状的前端尖。由此,在导线的前端部,形成由钎料31构成的前端硬直部分(由因浸透于线圈内部的钎料31而变得无法自由弯曲的螺旋弹簧20的前端部分、和由该钎料31形成的前端尖构成的硬直部分)。
另外,包括螺旋弹簧20的前端侧紧密卷绕部21与后端侧稀疏卷绕部22的边界区域的中间部,通过钎料32而固定于芯线10。即,钎料32浸透于螺旋弹簧20的内部,该钎料32与芯线10(远位端侧小径部11)的外周接触,从而将螺旋弹簧20的中间部固定于芯线10。
而且,螺旋弹簧20的后端部通过钎料33而固定于芯线10。即,钎料33浸透于螺旋弹簧20的内部,该钎料33与芯线10(远位端侧小径部11)的外周接触,从而将螺旋弹簧20的后端部固定于芯线10。
作为用于将螺旋弹簧20的前端部以及中间部分别固定于芯线10的钎料31、32,优选使用含金钎料。
通过作为钎料31、32而使用含金钎料,能够使螺旋弹簧20相对于芯线10的固定强度足够高(比芯线10的远位端侧小径部11的断裂强度更高),即使对插入螺旋弹簧20的状态下的芯线10施加拉伸力,芯线10也不会被拔出。此处,“含金钎料”包括Au-Sn系钎料、Au-Ge系钎料、Au-Si系钎料、Au-In系钎料、Au-Sb系钎料等Au合金钎料以及Au钎料。
另一方面,作为用于将螺旋弹簧20的后端部固定于芯线10的钎料33,能够例示Ag-Sn系等银系钎料。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导线1中,在螺旋弹簧20的后端侧稀疏卷绕部22的内部填充有固化树脂40,并且在后端侧稀疏卷绕部22的外周形成有由该固化树脂40形成的树脂层40A(覆盖线圈线材的固化树脂的层),在该树脂层40A的表面层叠形成有亲水性树脂覆盖层50。
在螺旋弹簧20的后端侧稀疏卷绕部22的内部填充有固化树脂40,从而使芯线10与螺旋弹簧20一体化,使导线的扭矩传递性显著提高,将从芯线10的近位端侧大径部14传递的旋转扭矩可靠地传递至与远位端侧小径部11一体化的螺旋弹簧20的远位端。
另外,在螺旋弹簧20的后端侧稀疏卷绕部22的外周形成有树脂层40A,在该树脂层40A的表面层叠形成有亲水性树脂覆盖层50(在后端侧稀疏卷绕部22的外周经由树脂层40A而形成有亲水性树脂覆盖层50),因此亲水性树脂覆盖层50牢固地固定于螺旋弹簧20,由此,能够稳定地显现出亲水性树脂的适宜的润滑性。
此处,作为填充于后端侧稀疏卷绕部22的内部并且构成树脂层40A的固化树脂40,优选相对于螺旋弹簧20以及亲水性树脂这两者都具有良好的粘合性的固化树脂,具体而言,能够例示出: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硅酮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耐纶树脂等光固化性树脂或者热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等。
作为覆盖后端侧稀疏卷绕部22的外周的树脂层40A的膜厚,例如为1~100μm,优选为3~10μm。
作为构成层叠形成于树脂层40A的表面的亲水性树脂覆盖层50的亲水性树脂,能够使用供医疗用具的亲水性处理的以往公知的亲水性聚合物。具体而言能够例示出:聚乙二醇、聚氧化乙烯、多元醇、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醚、聚氨基甲酸乙酯、聚羧酸以及这些的衍生物、纤维素、蛋白质、透明质酸等多糖类。另外,这些亲水性聚合物也可以具有架桥构造。
作为亲水性树脂层50的膜厚,例如为1~30μm,优选为3~19μm。
作为固化树脂40的填充与树脂层40A的形成方法、以及亲水性树脂50的层叠形成方法没有特别地限定,例如可举出以下的方法:将安装于芯线10的螺旋弹簧20的后端侧稀疏卷绕部22浸渍于固化性树脂,从而在后端侧稀疏卷绕部22的内部填充固化性树脂,同时在后端侧稀疏卷绕部22的表面形成树脂层,通过将其热固化或者光固化而成为固化树脂40(树脂层40A),接着,利用适当的方法,在树脂层40A的表面涂覆亲水性树脂。
在此,在将前端侧紧密卷绕部21与后端侧稀疏卷绕部22共同浸渍于固化性树脂的情况下,优选对前端侧紧密卷绕部21的外周进行遮盖等,防止固化性树脂朝前端侧紧密卷绕部21的内部及外周流入及附着。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导线1中,螺旋弹簧20的前端侧紧密卷绕部21的外周未被树脂覆盖,而是露出螺旋弹簧20的构成材料(X射线不穿透物质等金属)。
由此,能够将插入有本实施方式的导线1的血管内的信息(例如,狭窄部、闭塞部等病变部位的状况)作为阻力(变化)而在手侧充分地掌握。
另外,能够充分地掌握前端侧紧密卷绕部21所接触的血管部位的信息,并且未被亲水性树脂覆盖的前端侧紧密卷绕部21不易滑动,因此能够可靠地将本实施方式的导线1朝向血管内的目的部位推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导线1中,在前端侧紧密卷绕部21的内部未填充有树脂。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前端侧紧密卷绕部21的可挠性、柔软性,从而能够容易地在前端侧紧密卷绕部21进行成形操作。
此外,即使在前端侧紧密卷绕部21的内部未填充有树脂,也能够通过在后端侧稀疏卷绕部22的内部填充固化树脂40来充分地确保导线1的扭矩传递性。
图2所示的螺旋弹簧20的长度(L2)优选为51~800mm,进一步优选为85~310mm,若示出一个优选的例子,则为115mm。
前端侧紧密卷绕部21的长度(L21)优选为1~50mm,进一步优选为20~40mm,若示出一个优选的例子,则为30mm。
后端侧稀疏卷绕部22的长度(L22)优选为50~750mm,进一步优选为65~270mm,若示出一个优选的例子,则为85mm。
在未覆盖树脂的前端侧紧密卷绕部21的长度(L21)过小的情况下,无法充分地掌握插入有导线的血管内的信息,另外,导线的远位端部变得容易滑动,从而难以将这样的导线朝向目的部位推进。
另一方面,在前端侧紧密卷绕部21的长度(L21)过大的情况下,导线的远位端部的润滑性不足,以致例如难以使导线通过狭窄部位等,从而有损导线的插入性。
另外,在后端侧稀疏卷绕部22的长度(L22)过小的情况下,导线的远位端部的润滑性不足而有损导线的插入性。另外,有时有损导线的扭矩传递性。
另一方面,在因后端侧稀疏卷绕部22的长度(L22)过大而导致前端侧紧密卷绕部21的长度(L21)相对过小的情况下,无法充分地掌握插入有导线的血管内的信息,另外,难以将导线朝向目的部位推进。
由钎料31形成的大致半球状的前端尖的长度(L3)例如为0.1~5.0mm,若示出一个优选的例子,则为0.3mm。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导线1,在安装有螺旋弹簧20(后端侧稀疏卷绕部22)的远位端部具有良好的润滑性,且朝血管内的插入性良好,并且前端侧紧密卷绕部21的外周未被树脂覆盖,而是露出螺旋弹簧20的构成材料(金属),从而能够将血管内的信息作为阻力(变化)而在手侧充分地掌握,并且能够可靠地朝向目的部位推进。
另外,由于在后端侧稀疏卷绕部22的内部填充有固化树脂40,所以扭矩传递性优越。
另外,由于在前端侧紧密卷绕部21的内部没有填充有树脂,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成形操作。
附图标记说明
10...芯线;11...远位端侧小径部;13...锥形部;14...近位端侧大径部;20...螺旋弹簧;21...前端侧紧密卷绕部;22...后端侧稀疏卷绕部;31...钎料;32...钎料;33...钎料;40...固化树脂;40A...树脂层;50...亲水性树脂层。

Claims (6)

1.一种医疗用导线,
具有:
芯线,其具有远位端侧小径部和外径比所述远位端侧小径部大的近位端侧大径部;以及
螺旋弹簧,其沿着轴向安装于所述芯线的远位端侧小径部的外周,且至少在前端部以及后端部固定于所述芯线,
所述医疗用导线的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弹簧由线圈节距为线圈线径的1.0~1.8倍的前端侧紧密卷绕部、和线圈节距为线圈线径的1.8~2.5倍的后端侧稀疏卷绕部构成,
在所述后端侧稀疏卷绕部的内部填充有树脂,并且在所述后端侧稀疏卷绕部的外周形成有由所述树脂形成的树脂层,在所述树脂层的表面层叠形成有亲水性树脂覆盖层,
所述前端侧紧密卷绕部的外周未被树脂覆盖,而是露出所述螺旋弹簧的构成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导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端侧紧密卷绕部的内部未填充有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疗用导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线的近位端侧大径部的外径D1以及所述螺旋弹簧的线圈外径D2在0.012英寸以下,
所述螺旋弹簧的长度L2为51~800mm,
所述前端侧紧密卷绕部的长度L21为1~50mm,
所述后端侧稀疏卷绕部的长度L22为50~7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疗用导线,其特征在于,
包括所述螺旋弹簧的前端侧紧密卷绕部和后端侧稀疏卷绕部在内的中间部,通过钎料而固定于所述芯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用导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弹簧的前端部以及中间部,通过含金钎料而固定于所述芯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疗用导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线由不锈钢构成。
CN201380004444.6A 2012-03-29 2013-02-08 医疗用导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237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77045 2012-03-29
JP2012077045A JP5404840B2 (ja) 2012-03-29 2012-03-29 医療用ガイドワイヤ
PCT/JP2013/053077 WO2013145893A1 (ja) 2012-03-29 2013-02-08 医療用ガイドワ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3783A CN104023783A (zh) 2014-09-03
CN104023783B true CN104023783B (zh) 2016-01-20

Family

ID=49259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444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23783B (zh) 2012-03-29 2013-02-08 医疗用导线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5404840B2 (zh)
KR (1) KR101844630B1 (zh)
CN (1) CN104023783B (zh)
HK (1) HK1200746A1 (zh)
TW (1) TWI517869B (zh)
WO (1) WO20131458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73284B2 (en) * 2015-11-17 2021-11-16 Gunze Limited Medical guide wire
DE102016009871A1 (de) * 2016-08-12 2018-02-15 Häberle Laser- und Feinwerktechnik GmbH & Co. KG Führungsdraht zum Einsatz in schlauchförmigen medizinischen Sonden, insbesondere zur Ernährungstherapie
EP3508246B1 (en) * 2016-09-05 2021-08-11 Asahi Intecc Co., Ltd. Guide wire
WO2019003382A1 (ja) * 2017-06-29 2019-01-03 朝日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用ガイドワイヤ
EP3747498A4 (en) * 2018-02-01 2021-10-13 Asahi Intecc Co., Ltd. GUIDEWIRE
KR102722198B1 (ko) 2022-04-08 2024-10-25 성원메디칼 주식회사 의료용 마이크로 가이드 와이어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09470A (en) * 1993-05-07 1995-04-25 C. R. Bard, Inc. Dilatation catheter and guidewire with threaded tip connection
CN102107041A (zh) * 2009-12-25 2011-06-29 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导线
EP2402051A1 (en) * 2010-06-30 2012-01-04 PatentStra Co. Ltd. Medical guide wi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19386A1 (ja) * 2008-03-27 2009-10-01 テルモ株式会社 ガイドワイヤ
US8777873B2 (en) 2008-06-13 2014-07-15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Wire guide having a rib for coil attachment
CN102341142B (zh) * 2009-05-20 2016-08-03 日本来富恩株式会社 医用导丝
WO2012009518A1 (en) * 2010-07-16 2012-01-19 Neurointerventional Therapeutics, Inc. Guidewire and cathe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a blood clo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09470A (en) * 1993-05-07 1995-04-25 C. R. Bard, Inc. Dilatation catheter and guidewire with threaded tip connection
CN102107041A (zh) * 2009-12-25 2011-06-29 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导线
EP2402051A1 (en) * 2010-06-30 2012-01-04 PatentStra Co. Ltd. Medical guide wi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45893A1 (ja) 2013-10-03
HK1200746A1 (zh) 2015-08-14
TWI517869B (zh) 2016-01-21
CN104023783A (zh) 2014-09-03
KR101844630B1 (ko) 2018-04-02
TW201350154A (zh) 2013-12-16
JP2013202308A (ja) 2013-10-07
JP5404840B2 (ja) 2014-02-05
KR20140141605A (ko) 2014-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1143B (zh) 医用导丝
CN102341142B (zh) 医用导丝
CN104023783B (zh) 医疗用导线
JP4354523B1 (ja) 医療用ガイドワイヤ
CN103354753B (zh) 医疗用导丝
JP4354525B1 (ja) 医療用ガイドワイヤ
JP5408727B2 (ja) 医療用ガイドワイヤ
JP2018192058A (ja) 医療用ガイドワイヤ
JP5424248B2 (ja) 医療用ガイドワイヤ
JP2006271901A (ja) コイル状造影マーカー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カテーテル
JP5424247B2 (ja) 医療用ガイドワイヤ
JP5505902B2 (ja) ガイドワイヤ
HK1162987A (zh) 醫用導絲
HK1162987B (zh) 醫用導絲
HK1162988B (zh) 醫用導絲
HK1162988A (zh) 醫用導絲
JP5979879B2 (ja) ガイドワイヤ
HK1188746B (zh) 医疗用导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0074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20074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