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84450A - 贴膜及其制造方法、具有触摸屏的设备、触摸点转移方法 - Google Patents
贴膜及其制造方法、具有触摸屏的设备、触摸点转移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84450A CN103984450A CN201310049810.1A CN201310049810A CN103984450A CN 103984450 A CN103984450 A CN 103984450A CN 201310049810 A CN201310049810 A CN 201310049810A CN 103984450 A CN103984450 A CN 10398445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 screen
- pad pasting
- conductive substrate
- induction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贴膜及其制造方法、具有触摸屏的设备、触摸点转移方法。用于具有触摸屏的设备的贴膜(10)包括:一个或多个导电的感应区块(11),其中每个感应区块(11)可与触摸屏上的预定感应位置形成电容;一个或多个接触电极(13);以及将一个或多个接触电极(13)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感应区块(11)的一条或多条导线(12);其中,当触摸体接触接触电极(13)时,该接触电极(13)所电连接的感应区块(11)与触摸屏上的对应的预定感应位置之间的电容变化形成对对应的预定感应位置的触摸效果。使用该贴膜,可以将触摸屏预定位置的操作转移到包括触摸屏的显示区域之外的区域在内的任意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关触摸屏的转移触摸响应区域的技术,特别涉及用于具有触摸屏的设备的贴膜及其制造方法、具有触摸屏的设备、以及触摸屏的触摸点转移方法。
背景技术
触摸屏,尤其是电容式触摸屏以其良好的易用性在手机、PDA、平板电脑等便携设备上已经广泛采用,但是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尤其是很多的游戏需要控制键操作时,需要在触摸屏上设置虚拟的键盘,这种虚拟键盘通常以不透明或半透明状态叠加显示在游戏场景之上,或者需要在触摸屏的有限的显示区域上专门划分出一块区域用于显示该虚拟键盘。如果虚拟键盘叠加显示在游戏场景之上,则在用户用诸如手指等接触体操作该虚拟键盘时必然会有部分的游戏场景被遮挡,极大地减弱了游戏的操控性和体验。若为了不遮挡游戏场景而在触摸屏的显示区域上专门划分出一块区域用于显示该虚拟键盘,则显示游戏场景的区域必然会缩小,从而同样会减弱游戏的操控性和体验。也就是说,这种虚拟键盘的存在使手机游戏本来就受限的现实空间更加受到压缩,对游戏的感觉带来了更大的冲击。
以上的问题不限于具有触摸屏的手机,而是存在于集显示和触摸操作于一体的任何触摸屏以及具有该触摸屏的设备上。
因此,开发一种不占用触摸屏显示空间的操作控制方法以及能够实现该方法的装置成了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贴膜及其制造方法、具有触摸屏的设备、以及触摸屏的触摸点转移方法,使用该贴膜,可以将触摸屏的操作转移到包括触摸屏的显示区域之外的区域在内的任意位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贴膜,用于具有触摸屏的设备,并包括:一个或多个导电的感应区块,其中每个感应区块可与所述触摸屏上的预定感应位置形成电容;一个或多个接触电极;以及将所述一个或多个接触电极连接到所述一个或多个感应区块的一条或多条导线;其中,当触摸体接触接触电极时,该接触电极所电连接的感应区块与所述触摸屏上的对应的预定感应位置之间的电容变化形成对所述对应的预定感应位置的触摸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贴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贴膜用于具有触摸屏的设备,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具有透明部分的非导电基材;在所述非导电基材的透明部分形成一个或多个感应区块,其中每个感应区块可与所述触摸屏上的预定感应位置形成电容;在所述非导电基材上形成一个或多个接触电极;以及在所述非导电基材上形成将所述一个或多个接触电极连接到所述一个或多个感应区块的一条或多条导线。
另外,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具有触摸屏的设备,具有上述贴膜。
另外,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触摸屏的触摸点转移方法,其中,将上述的贴膜粘贴到所述触摸屏上,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感应区块分别与所述触摸屏上的预定感应位置形成电容;通过触摸体接触接触电极,使得该接触电极所电连接的感应区块与所述触摸屏上的对应的预定感应位置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形成对所述对应的预定感应位置的触摸效果。
通过本发明,可以将触摸屏的操作转移到包括触摸屏显示区域之外的区域在内的任意位置,可实现触摸屏的操作的扩展,可在不影响视觉体验的前提下实现对触摸屏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贴膜的平面结构的平面图;
图2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贴膜中的非导电基材上的平面结构的平面图;
图2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贴膜中的隔离部件的平面图;
图2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贴膜中的透明保护膜以及触摸区块的形状的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变形例1的贴膜的平面结构的平面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变形例2的贴膜的平面结构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能够以用于具有触摸屏的设备的贴膜的方式来实现,其中,贴膜包括:一个或多个导电的感应区块,其中每个感应区块可与触摸屏上的预定感应位置形成电容;一个或多个接触电极;以及将一个或多个接触电极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感应区块的一条或多条导线;其中,当触摸体接触接触电极时,该接触电极所电连接的感应区块与触摸屏上的对应的预定感应位置之间的电容变化形成对该对应的预定感应位置的触摸效果。
本发明的贴膜还可以包括非导电基材,一个或多个感应区块、一个或多个接触电极、以及一条或多条导线附着在非导电基材上。本发明的贴膜中,上述非导电基材的至少在贴膜使用于设备的使用状态下覆盖触摸屏的显示区域的部分是透明的。由此,当将贴膜用于具有触摸屏的设备上时不会遮挡触摸屏的显示区域。
感应区块优选附着在非导电基材的上述透明的部分。
当然,非导电基材也可以全部是透明的。
本发明的贴膜中,可以通过在上述使用状态下使每个感应区块的至少一部分覆盖对应的预定感应位置,来与触摸屏上的对应的预定感应位置形成电容。
本发明的贴膜中,非导电基材可以由防刮等级在4H以上的透明薄膜形成,以具备屏幕保护作用。由此,本发明的贴膜可以兼作触摸屏的保护膜。
为了获得更好的电荷感应效果,上述的非导电基材的厚度优选不超过0.6mm,更优选0.2~0.3mm。
本发明的贴膜中,接触电极的设置区域不特别限定。也可以在上述使用状态下,使得每个接触电极位于触摸屏的显示区域之外。由此,可以将触摸屏的触摸点转移到显示区域之外,从而可在不影响视觉体验的前提下实现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
另外,也可以在上述使用状态下,使得每个接触电极位于触摸屏之外。例如,接触电极可以位于具有触摸屏的设备的侧表面或背面等等。
本发明的贴膜中,感应区块、导线以及接触电极设置在非导电基材的哪一面并不特别限定。感应区块、导线以及接触电极可以设置在非导电基材的将被粘贴到上述设备的背面上,也可以设置在非导电基材的不被粘贴到上述设备的正面上。也可以将感应区块设置在非导电基材的正面和背面中的一面上,将接触电极设置在非导电基材的另一面上。也可以在非导电基材的正面和背面都设置感应区块。也可以在非导电基材的正面和背面都形成接触电极。在接触电极与其要连接的感应区块设置在不同面上的情况下,感应区块和接触电极的连接可通过导线穿透非导电基材来进行。
在接触电极被设置在非导电基材的背面的情况下,非导电基材的设置有接触电极的部分作为手指等触摸体触摸的触摸区块,可以被形成为向正面侧凸起的凸起形状。或者,在接触电极被设置在非导电基材的正面的情况下,接触电极作为手指等触摸体触摸的触摸区块,可以被形成为从非导电基材凸起的凸起形状。通过将触摸区块形成为凸起形状,可提高手指等触摸体的操作感。
上述的感应区块只要使用导电材料形成即可,可以在基材上通过涂布法、溅射法、蚀刻法、丝印法等现有方法形成为导电材料涂层,也可以是导电箔等。
另外,感应区块优选具有一定的透明度,例如具有50~95%的透明度,优选具有80~90%的透明度,或者可以是全透明、半透明的。当然也可以是不透明的。如果感应区块具有一定的透明度,触摸屏的被感应区块覆盖的部分不被完全遮挡,可保证更好的用户的视觉体验。
作为透明的感应区块,例如,可以是镍金涂层、ITO(氧化铟锡)涂层、纳米银丝、或有机透明导电材料涂层等。镍金涂层、ITO涂层可采用磁控溅射法、干蚀刻法等现有方法来形成。
感应区块依据功能和美观的要求可选择各种形状,如可以形成为正方形、圆形、不规则形或者其他任意形状,为了获得稳定的触摸效果,其面积优选不小于4mm×4mm。
上述的接触电极只要使用导电材料形成即可,可以使用金属材料。另外,接触电极可以在基材上通过涂布法、溅射法、蚀刻法、丝印法等现有方法形成为导电材料层,当然也可以是金属箔、金手指、导电橡胶等。
上述的导线只要使用导电材料形成即可,可以使用银浆等金属材料、或导电油墨。另外,导线可以在基材上通过涂布法、溅射法、蚀刻法、以及丝印法等印刷法等现有方法形成为导电材料涂层,另外也可以是金属丝。导线也可以采用ITO等透明的导电材料形成。
另外,上述导线、上述感应区块、上述接触电极中的任意两者或者三者可以通过使用相同的导电材料图案化而形成。
另外,本发明的贴膜还可以包括非导电的透明保护部件,该透明保护部件覆盖在感应区块、导线以及接触电极上。
另外,本发明的贴膜中,还可以在透明保护部件与非导电基材之间设置隔离部件,隔离部件由非导电的透明材料形成,并且在隔离部件的与接触电极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开孔,接触体通过按压透明保护部件的与接触电极对应的位置而与接触电极间接接触。通过如此构成,可以带来如按压按键般的操作感。
上述透明保护部件优选被形成为薄膜形状,并且其与所述接触电极对应的位置作为手指等触摸体触摸的触摸区块,可以被形成为向外凸起的凸起形状。由此可提高手指等触摸体的操作感。
另外,本发明的贴膜中,还可以在透明保护部件的位于隔离部件侧的表面上的与接触电极对应的位置设置导电材料涂层。该导电材料涂层的面积可以大于或等于接触电极的面积,由此即使触摸电极的面积很小,也能够实现可靠的电连接。
本发明适用于触摸屏。尤其适用于电容式触摸屏。
本发明适用于具有触摸屏的任意设备,尤其对触摸屏面积较小的便携设备,例如手机、PDA、平板电脑等很有用。
本发明还能够以一种贴膜的制造方法的方式来实现,其中,贴膜用于具有触摸屏的设备,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准备非导电基材;在非导电基材上形成一个或多个导电的感应区块,其中每个感应区块可与触摸屏上的预定感应位置形成电容;在非导电基材上形成一个或多个接触电极;以及在非导电基材上形成将一个或多个接触电极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感应区块的一条或多条导线。
在上述的贴膜的制造方法中,感应区块、接触电极以及导线可以分步骤形成,也可以通过一次性工艺形成。另外,感应区块、接触电极以及导线可以使用不同材料也可以相同材料形成。
在上述的贴膜的制造方法中,非导电基材的至少在贴膜使用于设备的使用状态下覆盖触摸屏的显示区域的部分是透明的。
在上述的贴膜的制造方法中,感应区块可以使用导电材料形成为导电材料涂层。
在上述的贴膜的制造方法中,感应区块可以使用全透明或半透明或者具有50~95%的透明度的导电材料形成。
在上述的贴膜的制造方法中,感应区块可以形成为镍金涂层、ITO涂层、纳米银丝、或有机透明导电材料涂层等。
在上述的贴膜的制造方法中,接触电极可以形成为导电材料涂层、金手指、或导电橡胶等。
在上述的贴膜的制造方法中,导线可以形成为导电材料涂层或金属导线等。
在上述的贴膜的制造方法中,感应区块、导线以及接触电极可以形成在非导电基材的在贴膜使用于设备的使用状态下与设备接触的面上,或者形成在非导电基材的在贴膜使用于设备的使用状态下不与设备接触的面上。
在上述的贴膜的制造方法中,还可以包括:将非导电的透明保护部件覆盖设置在感应区块、导线以及接触电极上。
在上述的贴膜的制造方法中,还可以包括:在覆盖设置上述透明保护部件之前,在所述透明保护部件的覆盖侧的面上的与接触电极对应的位置形成导电材料层。
在上述的贴膜的制造方法中,还可以包括:在覆盖设置上述透明保护部件之前,在非导电基材的设置有感应区块、导线以及接触电极的那侧设置隔离部件。
在上述的贴膜的制造方法中,还可以包括:在设置隔离部件之前,在隔离部件的与接触电极对应的位置上开孔。
本发明还能够以一种触摸屏的触摸点转移方法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将上述的贴膜粘贴到触摸屏上,使得一个或多个感应区块分别与触摸屏上的预定感应位置形成电容;通过触摸体接触接触电极来使得该接触电极所电连接的感应区块与触摸屏上的对应的预定感应位置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形成对该对应的预定感应位置的触摸效果。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贴膜10的平面结构,该贴膜10用于具有电容式触摸屏的设备,例如便携设备。
如图1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贴膜10包括非导电基材15、导电的感应区块11、接触电极13、以及导线12。
非导电基材15是用于承载贴膜10的各个构件的部件,其由非导电的透明薄膜构成。非导电基材15例如可以由防刮等级在4H以上的透明薄膜形成,此时贴膜10还可以兼作屏幕保护膜。另外,为了获得更好的电荷感应效果,上述的非导电基材的厚度优选不超过0.6mm,更优选0.2-0.3mm。
在非导电基材15的背面,附着有多个(所示例子中为八个)感应区块11,这些感应区块11被布置在当贴膜10被粘贴到设备上时与屏幕视窗(触摸屏的与显示屏对应的区域,相当于本发明所述的触摸屏的显示区域)14的左右边缘处的预定位置对应的位置上。
感应区块优选是全透明或半透明或者具有50~95%的透明度。
在非导电基材15的背面,附着有多个(所示例子中为八个)接触电极13,这些接触电极13被布置在贴膜10被粘贴到设备上时与屏幕视窗14对应的区域之外。在本实施例中,这些接触电极13还作为手指或触摸笔等触摸体触摸的触摸区块,依据功能和美观的要求可选择各种形状,如可以形成为正方形、圆形等等。
在非导电基材15的背面,附着有多条(所示例子中为八条)导线12,这些导线12将感应区块11与接触电极13一一连接。
另外,可以在非导电基材15背面的感应区块11、导线12以及接触电极13之上涂布抗磨损的透明保护胶。
在将贴膜10粘贴到设备前表面的情况下,八个感应区块11覆盖在触摸屏的设定在屏幕视窗14的左右边缘的预定位置上的各个预定感应位置,从而与触摸屏的对应的预定感应位置形成电容,并且八个接触电极位于屏幕视窗14之外。当触摸体、如人的手指隔着非导电基材15触摸接触电极13时,人体与对应的感应区块(该电极所电连接的感应区块)之间形成电容,并且对应的感应区块与触摸屏内的作为工作层的导电层之间形成电容,这两个电容串联连接,从而触摸屏的对应的预定感应位置处的电荷经由感应区块11以及导线12流向该接触电极13,由此感应区块11与对应的预定感应位置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形成对触摸屏的该预定感应位置的触摸效果。
由于设置接触电极13以及可与所述触摸屏上的预定感应位置形成电容的感应区块11,并通过导线12将接触电极13连接到感应区块11,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将对触摸屏的对应感应位置的触摸操作转移到接触电极13,可实现触摸屏的操作的扩展。
并且,由于感应区块11被布置在贴膜10被粘贴到设备上时与屏幕视窗14的左右边缘对应的位置上,并且接触电极13被布置在屏幕视窗14之外,因此能够将会遮挡屏幕视窗内14的显示的屏幕视窗14边缘的触摸操作转移到屏幕视窗14的外侧,从而不会影响视觉体验。
第二实施例
在上面的第一实施例中,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是通过触摸体触摸触摸区块的方式来实现的,但也可以通过按键操作等其他方式来实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给出了实现按键操作的一个例子。下面参考图2A至图2C对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2A~图2C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贴膜20的例子。其中,图2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贴膜20中的非导电基材25上的平面结构的平面图,图2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贴膜20中的隔离部件26的平面图,图2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贴膜20中的透明保护膜28以及触摸区块29的形状的图。
如图2A~图2C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的贴膜10相比,第二实施例的贴膜20的区别在于,感应区块21、接触电极23以及导线22被附着在非导电基材25的正面(背面的反面)、以及还包括透明保护膜28和隔离部件26。
如图2A所示,贴膜20的非导电基材25以及感应区块21、接触电极23以及导线22,除感应区块21、接触电极23以及导线22附着在非导电基材25的正面之外,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贴膜10的结构基本相同,因此这里省略其说明。
隔离部件26用于至少隔开非导电基材25上的接触电极23与下述的透明保护膜28(参考图2C)。隔离部件26由非导电的透明材料形成,并且如图2B所示,在与非导电基材25的接触电极23相对应的位置上具有与接触电极23相等数目的按键开孔27。除按键开孔27之外,还可以具有与屏幕视窗24的外轮廓对应的开口210。另外,隔离部件26可以具有与非导电基材25相同的外轮廓。
图2C所示的透明保护膜28贴合在隔离部件26上,并且与非导电基材25上的接触电极23相对应的位置作为触摸区块29。
本实施例的贴膜20由上述的非导电基材25、隔离部件26以及透明保护膜28从下向上依次贴合而形成。在将如此形成的贴膜20的背面(非导电基材25的背面)粘贴到设备的前表面上的情况下,当触摸体、如人的手指按压透明保护膜28的触摸区块29而与接触电极23间接接触时,人体与对应的感应区块(该电极所电连接的感应区块)之间形成电容,并且对应的感应区块与触摸屏内的作为工作层的导电层之间形成电容,这两个电容串联连接,从而触摸屏的对应的预定感应位置处的电荷经由感应区块21以及导线12流向该接触电极23,感应区块21与对应的预定感应位置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形成对触摸屏的该预定感应位置的触摸效果。
另外,也可以在触摸区块29的背面侧设置导电材料涂层。该导电材料涂层可使用任意的导电材料形成,也可以使用透明的导电材料形成。导电材料涂层可以与每个接触电极相对应地分别单独形成,依据功能和美观的要求可选择各种形状,如可以形成为正方形、圆形、椭圆形等等,另外,每个导电材料涂层的面积最好大于或等于接触电极23的面积。导电材料涂层也可以形成为与彼此邻近配置的若干接触电极相对应的一个区域。通过设置导电材料涂层,即使接触电极23的面积很小,也能够实现可靠的电连接。
另外,触摸区块29也可以形成为从透明保护膜28向外(向贴膜20的正面侧)凸起的凸起形状。由此,可在视觉上突出操作部位的同时,提高使用触摸体尤其是使用手指按压时的操作感。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透明保护膜28或非导电基材25也可以由防刮等级在4H以上的透明薄膜形成,此时贴膜20可以兼作屏幕保护膜。
变形例1
在上面的第一、第二实施例中,感应区块被设置在了非导电基材的与屏幕视窗的边缘对应的位置。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感应区块可以被设置非导电基材的任意位置上,只要可与触摸屏上的预定感应位置形成电容即可。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变形例的贴膜30的平面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变形例1的区别仅在于感应区块的设置位置、以及感应区块、接触电极和导线的数目,其余结构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这里仅对区别之处进行说明,对于其他相同的部分,省略其说明。
如图3所示,本变形例的贴膜30中,感应区块31、接触电极33以及导线32各设置五个,并且感应区块31分别与触摸屏的屏幕视窗24内的预定感应位置相对应。当对应于游戏时,感应区块31例如可以映射为方向键和控制键。
根据本变形例,由于感应区块31被布置在当贴膜30被粘贴到设备上时与屏幕视窗34内的预定位置对应的位置上,并且接触电极33被布置在屏幕视窗34之外,因此能够将会遮挡屏幕视窗内34的显示的屏幕视窗34内的触摸操作转移到屏幕视窗34的外侧,从而不会影响视觉体验。
变形例2
在上面的第一、第二实施例中,贴膜10、20均都形成为覆盖触摸屏的整个区域的形状,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根据需要形成为任意形状,例如可以形成为图4所示的贴膜40的形状。
如图4所示,贴膜40包括6:非导电基材45、一个导电的感应区块41、一个接触电极43、以及将接触电极43连接到感应区块41的一条导线42。非导电基材45被形成为顺着非导电基材45、接触电极43以及导线42的布置的形状,在本变形例中形成为两头大、中间的导线部窄长的哑铃形状。
另外,可以在感应区块41上设置指示标记,用于在将贴膜40用于显示屏上时指示显示屏的感应位置。指示标记可以采用可指示位置的任意形式,例如如图4所示可以在感应区块41的中间设置十字标记411,也可以绘出感应区块41的轮廓线等等。
如此形成的贴膜40能够随意粘贴到触摸屏上的任意位置上,从而可将触摸屏上的任意位置的触摸操作转移到另外的位置。
在以上的实施例和变形例中,公开了感应区块与接触电极一一对应连接的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感应区块与接触电极也可以采用一对多、多对一的连接方式。
另外,在以上的实施例和变形例中,分别给出了感应区块、接触电极以及导线各设置八个、各设置五个、以及各设置一个的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感应区块、接触电极以及导线的数目可根据需要任意设定。例如,也可以与触摸屏的分辨率相对应地在贴膜上设置感应区块、接触电极以及导线,从而使得能够对触摸屏的所有感应点的触摸操作进行转移。
在以上的实施例和变形例中,感应区块、接触电极以及导线被附着在非导电基材的背面或正面的同一面上,但也可以设置在不同面上,例如可以将感应区块附着在非导电基材的背面,将接触电极附着在非导电基材的正面,并且使得导线从感应区块引出并穿透非导电基材后连接到接触电极。由此能够同时兼顾感应区块与触摸屏间的电荷感应效果以及触摸体与作为触摸区块的接触电极之间的可靠接触。
以上,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就本发明的贴膜的具体结构、材料和工艺等进行了说明,尤其举出实施例和变形例具体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贴膜的具体结构。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这些实施例和变形例的任何限定,包括实施例和变形例在内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任意构成元素相互间可组合使用,这些组合后的技术方案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集显示和触摸操作于一体的任何触摸屏以及具有该触摸屏的设备上,尤其对于触摸屏面积小的便携设备很有用。
Claims (10)
1.一种贴膜,用于具有触摸屏的设备,并包括:
一个或多个导电的感应区块,其中每个感应区块可与所述触摸屏上的预定感应位置形成电容;
一个或多个接触电极;以及
将所述一个或多个接触电极连接到所述一个或多个感应区块的一条或多条导线;
其中,当触摸体接触接触电极时,该接触电极所电连接的感应区块与所述触摸屏上的对应的预定感应位置之间的电容变化形成对所述对应的预定感应位置的触摸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还包括:
非导电基材,所述一个或多个感应区块、所述一个或多个接触电极、以及一条或多条导线设置在所述非导电基材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膜,其中,非导电基材的至少在所述贴膜使用于所述设备的使用状态下覆盖所述触摸屏的显示区域的部分是透明的,
所述一个或多个感应区块设置在所述非导电基材的所述透明的部分。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贴膜,其中,在所述贴膜使用于所述设备的使用状态下,每个所述感应区块的至少一部分覆盖所述对应的预定感应位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贴膜,其中,所述感应区块是导电材料涂层。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贴膜,其中,所述感应区块是全透明或半透明或者具有50~95%的透明度。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贴膜,其中,所述触摸屏是电容式触摸屏。
8.一种具有触摸屏的设备,具有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贴膜。
9.一种贴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贴膜用于具有触摸屏的设备,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准备具有透明部分的非导电基材;
在所述非导电基材上形成一个或多个感应区块,其中每个感应区块可与所述触摸屏上的预定感应位置形成电容;
在所述非导电基材上形成一个或多个接触电极;以及
在所述非导电基材上形成将所述一个或多个接触电极连接到所述一个或多个感应区块的一条或多条导线。
10.一种触摸屏的触摸点转移方法,其中,
将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贴膜粘贴到所述触摸屏上,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感应区块分别与所述触摸屏上的预定感应位置形成电容;
通过触摸体接触接触电极,使得该接触电极所电连接的感应区块与所述触摸屏上的对应的预定感应位置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形成对所述对应的预定感应位置的触摸效果。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49810.1A CN103984450A (zh) | 2013-02-07 | 2013-02-07 | 贴膜及其制造方法、具有触摸屏的设备、触摸点转移方法 |
PCT/CN2014/071789 WO2014121735A1 (zh) | 2013-02-07 | 2014-01-29 | 贴膜及其制造方法、具有触摸屏的设备、触摸点转移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49810.1A CN103984450A (zh) | 2013-02-07 | 2013-02-07 | 贴膜及其制造方法、具有触摸屏的设备、触摸点转移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84450A true CN103984450A (zh) | 2014-08-13 |
Family
ID=51276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49810.1A Pending CN103984450A (zh) | 2013-02-07 | 2013-02-07 | 贴膜及其制造方法、具有触摸屏的设备、触摸点转移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984450A (zh) |
WO (1) | WO2014121735A1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206256A1 (zh) * | 2013-06-23 | 2014-12-31 | 北京智膜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单元、具有该触控单元的触控屏幕及贴膜及制备方法 |
CN104484082A (zh) * | 2014-11-27 | 2015-04-01 | 尹华山 | 一种具有触点转移功能的保护贴膜及制作方法 |
CN106020476A (zh) * | 2016-05-19 | 2016-10-12 | 深圳维爱特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连接件、虚拟现实装置及其触控操作方法 |
WO2017031709A1 (zh) * | 2015-08-26 | 2017-03-02 | 李文 | 一种智能钢化玻璃保护膜及其制作方法 |
CN107924269A (zh) * | 2015-04-03 | 2018-04-17 | 奥乐邦有限公司 | 用于提高触摸屏的可操作性的系统和方法 |
CN112256160A (zh) * | 2020-11-17 | 2021-01-22 | 深圳市纳木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电容触摸输入设备的传感输入装置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88740B (zh) * | 2008-01-16 | 2012-11-28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触摸式按键及其控制方法 |
TWI543048B (zh) * | 2009-05-15 | 2016-07-21 |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 電容式觸控面板之感測結構及感測方法 |
CN101706698B (zh) * | 2009-11-23 | 2012-01-11 | 深圳市汇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感应扫描检测方法、系统及电容型触摸传感器 |
-
2013
- 2013-02-07 CN CN201310049810.1A patent/CN103984450A/zh active Pending
-
2014
- 2014-01-29 WO PCT/CN2014/071789 patent/WO201412173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206256A1 (zh) * | 2013-06-23 | 2014-12-31 | 北京智膜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单元、具有该触控单元的触控屏幕及贴膜及制备方法 |
CN104484082A (zh) * | 2014-11-27 | 2015-04-01 | 尹华山 | 一种具有触点转移功能的保护贴膜及制作方法 |
CN107924269A (zh) * | 2015-04-03 | 2018-04-17 | 奥乐邦有限公司 | 用于提高触摸屏的可操作性的系统和方法 |
WO2017031709A1 (zh) * | 2015-08-26 | 2017-03-02 | 李文 | 一种智能钢化玻璃保护膜及其制作方法 |
CN106020476A (zh) * | 2016-05-19 | 2016-10-12 | 深圳维爱特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连接件、虚拟现实装置及其触控操作方法 |
CN112256160A (zh) * | 2020-11-17 | 2021-01-22 | 深圳市纳木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电容触摸输入设备的传感输入装置及方法 |
WO2022105723A1 (zh) * | 2020-11-17 | 2022-05-27 | 深圳市纳木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电容触摸输入设备的传感输入装置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4121735A1 (zh) | 2014-08-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276207U (zh) | 贴膜以及具有触摸屏的设备 | |
CN203178875U (zh) | 保护壳以及具有触摸屏的设备 | |
CN105302398B (zh) | 触摸输入装置及电极片 | |
CN202711219U (zh) | 改良的单层ito互电容触摸屏 | |
CN103051319B (zh) | 电容式触控按键面板 | |
CN103984450A (zh) | 贴膜及其制造方法、具有触摸屏的设备、触摸点转移方法 | |
TW200937273A (en) | Touch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of touch panel | |
CN103713742A (zh) | 电容式触控键盘 | |
CN107340874A (zh) | 触控式键盘 | |
TWI689857B (zh) | 觸控旋鈕裝置 | |
CN102906680A (zh) | 保护面板及电子设备 | |
CN206479966U (zh)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4146469B (zh) | 电子设备的保护套以及使用该保护套的输入方法 | |
EP3626791A1 (en) | Protective film for mobile phone with game function | |
CN103838454A (zh) | 与电容式触摸屏相关的贴膜、盖板和电子设备 | |
CN102004599A (zh) | 具有输入装置的电子设备 | |
CN104461128B (zh) | 触控面板 | |
CN204790953U (zh) | 触摸感应装置 | |
CN103389818A (zh) | 触控面板 | |
CN201917893U (zh) | 电阻式触控面板 | |
CN205540674U (zh) | 触摸输入装置 | |
CN204414714U (zh) | 电容式触摸屏保护膜 | |
CN202523042U (zh) | 一种带虚拟按键的电容式手机触摸屏 | |
CN106200996A (zh) | 一种电容触摸柔性键盘 | |
CN102736787B (zh) | 触碰面板的输入辅助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