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5504B - 功率控制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功率控制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45504B CN103945504B CN201310018676.9A CN201310018676A CN103945504B CN 103945504 B CN103945504 B CN 103945504B CN 201310018676 A CN201310018676 A CN 201310018676A CN 103945504 B CN103945504 B CN 10394550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sub
- power
- mrow
- adjustment value
- power adjust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及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基站根据UE测量下行路损的参考信号,以及参考信号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获取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基站通过一个信令或两个信令将功率调整值发送至UE,功率调整值用于UE调整上行信道的发射功率;其中,功率调整值与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不同,所述功率调整值用于补偿基于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下行路损相对于上行信道的实际路损的偏差,TPC命令为基站向UE发送的DCI中的TPC命令。上述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下行参考信号上测量到的路损值与上行信道的实际路损值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上行发射功率不匹配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对于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上行的传输,都会使用功率控制的方法。对UE而言,功率控制就是需要UE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合适的发射功率。当UE发射功率太小,就会影响网络设备对来自UE数据的正确接收,太小的发射功率会导致网络设备的接收误码率大幅升高;尤其是UE的发射功率小于一定的门限值时,网络设备甚至无法正确接收来自UE的上行数据。
同样的,UE的上行发射功率也不是越大越好,因为当发射功率过大时,会增加UE的功耗,降低UE待机时间,带来对本网络设备或相邻网络设备下其它上行用户的干扰。由此,如何获取合适的上行发射功率变得异常重要。
在现有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中,UE的上行发射功率的设定需要通过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Signal,简称CSI-RS)、公共参考信号即小区特定的参考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Signal,简称CRS)等参考信号来测量下行方向的路损值,根据测量下行路损获得UE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PUS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PUCCH)、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Signal,简称SRS)等的发射功率。例如,将下行路损值等效于上行路损值进行计算。
然而,由于某些原因导致估计出来的下行路损值与实际的上行路损值并不相等。例如,在阵列天线系统中,CSI-RS/CRS等参考信号上的发射功率可能会发生变化,此时会影响到阵列天线系统中下行路损值的计算。
举例来说,基站在定向发射和全向发射的过程中,基站侧的总天线数为16、32或64时,则对应阵列天线的增益分别是12dB、15dB和18dB,则对应的使用所有天线全向发射和使用所有天线进行定向发射时的功率差异分别对应为12dB、15dB和18dB。如果参考信号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没有完全补偿这些差异,则会出现测量出的下行路损与要补偿的上行信道上的实际路损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如果不处理,就会给上行信道带来覆盖不足或者功率过大而产生网络侧的接收干扰问题。
而在实际应用中,当U E的上行路损的差异在一定范围时,可以使用功率控制信令(如发送功率控制(Transmit Power Control,简称TPC))来调整,但是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简称DCI)指示的TPC命令中PUSCH在DCI格式(format)0/3/4中每次最大的调整值为+4和-4,而在DCI格式3A中最大的调整值为+1/-1;而对于PUCCH对应的为在DCI格式3A中为-1/+1,在其它的DCI格式中为-1/+3。而且每次调整的时间周期至少8ms(上、下行一个来回),这对于天线数较多(如16天线对应功率差异12dB,32天线对应功率差异15dB,64天线对应功率差异18dB),上述TPC指令调整的步长远远不够。如果TPC指令经过几次调整不过来,会对UE的上行发射功率的控制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造成上述提及的浪费或干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及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下行参考信号上测量到的路损值与上行信道的实际路损值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上行发射功率不匹配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包括:
基站根据用户设备UE测量下行路损的参考信号,以及所述参考信号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获取所述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
所述基站通过一个信令或两个信令将所述功率调整值发送至所述UE,所述功率调整值用于UE调整上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其中,所述功率调整值与发送功率控制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不同,所述功率调整值用于补偿基于所述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下行路损相对于上行信道的实际路损的偏差,所述TPC命令为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的TPC命令。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以实现的应用场景中,所述参考信号为公共参考信号CRS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结合第一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以实现的应用场景中,若所述基站通过一个信令将所述功率调整值发送至所述UE,且所述功率调整值和所述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超出了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则所述信令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
或者,
若所述基站通过一个信令将所述功率调整值发送至所述UE,且所述功率调整值和所述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未超出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则所述信令为RRC信令或DCI;
或者,
若所述基站通过两个信令将所述功率调整值发送至所述UE,则一个信令为RRC信令,另一个信令为DCI,且所述RRC信令中携带部分的功率调整值,DCI中携带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所述部分的功率调整值和所述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组成全部的功率调整值,所述DCI中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和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未超出所述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
结合第一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以实现的应用场景中,所述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包括: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探测参考信号SRS中至少一项上的功率调整值。
结合第一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以实现的应用场景中,
所述基站根据UE测量下行路损的参考信号,以及所述参考信号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获取所述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参考信号的总发射功率P0、以及参考信号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PBi、参考信号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波束增益GTxBF、获取每个波束上UE的功率偏差值ΔP=P0-PBi-GTxBF;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UE对应的上行干扰功率Io;
所述基站获取所述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ΔGain:
ΔGain=-ΔP+Io。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UE接收基站通过一个信令或两个信令发送的所述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
所述UE根据所述功率调整值调整上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其中,所述功率调整值与发送功率控制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不同,所述功率调整值用于补偿基于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下行路损相对于上行信道的实际路损的偏差,所述TPC命令为所述UE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的TPC命令。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以实现的应用场景中,所述参考信号为公共参考信号CRS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结合第二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以实现的应用场景中,若UE接收基站通过一个信令发送的功率调整值,且所述功率调整值和所述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超出了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则所述信令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
或者,
若UE接收基站通过一个信令发送的功率调整值,且所述功率调整值和所述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未超出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则所述信令为DCI或RRC信令;
或者,
若UE接收基站通过两个信令发送的功率调整值,则一个信令为RRC信令,另一个信令为DCI,且所述RRC信令中携带部分的功率调整值,DCI中携带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所述部分的功率调整值和所述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组成全部的功率调整值,所述DCI中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和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未超出所述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
结合第二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以实现的应用场景中,所述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包括: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探测参考信号SRS中至少一项上的功率调整值。
结合第二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以实现的应用场景中,所述UE根据所述功率调整值调整上行信道的发射功率,包括下述三种调整中的至少一种:
调整一:UE在第i个上行子帧上,按公式(1)调整PUSCH上的发射功率;
公式(1):
调整二:UE在上行PUCCH格式F”上,按公式(2)调整PUCCH上的发射功率;
公式(2):
调整三:UE在上行SRS上,按公式(3)调整探测参考信号SRS上的发射功率;
公式(3)
其中,PCMAX,c(i)为UE可能支持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MPUSCH,c(i)表示在PUSCH上分配的信道带宽数、PO_PUSCH,c(j)是PUSCH上设置的初始功率值、PLc为UE在参考信号上估计出来的下行路损值、αc(j)是基站向UE发送的一个路损补偿的因子、ΔTF,c(i)是在第i个子帧上的功率修正值、fc(i)是在第i个子帧上的累积功率值、ΔGain(i)是第i个子帧上的功率调整值;
P0_PUCCH是由基站向UE提供的初始发送功率;h(nCQI,nHARQ,nSR)是一个与PUCCH格式有关的参数,h(nCQI,nHARQ,nSR)的值随着nCQI、nHARQ,和nSR可变,nCQI对应PUCCH中传输的信息比特数,nHARQ,是PUCCH上传输的HARQ-ACK的比特数目,nSR用于指示上行子帧i是否被配置成调度请求;g(i)为PUCCH的功率控制调整状态值;ΔGain(F″)是在PUCCH上行格式F”上进行调整的功率调整值;
PSRS_OFFSET,c(m)是基站向UE提供的参数,10log10(MSRS,c)是小区c上的SRS的带宽,fc(i)是PUSCH的功率控制调整状态值,ΔF_PUCCH(F)是基站向UE提供的用于补偿由于不同PUCCH格式对应功率值造成的差异的参数,ΔTxD(F')是基站向UE提供的多天线发射的UE在PUCCH上的功率补偿值。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用户设备UE测量下行路损的参考信号,以及所述参考信号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获取所述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
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所述功率调整值之后,通过一个信令或两个信令将所述功率调整值发送至所述UE,所述功率调整值用于UE调整上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其中,所述功率调整值与发送功率控制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不同,所述功率调整值用于补偿基于所述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下行路损相对于上行信道的实际路损的偏差,所述TPC命令为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的TPC命令。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以实现的应用场景中,所述参考信号为公共参考信号CRS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结合第三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以实现的应用场景中,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所述功率调整值之后,通过一个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将所述功率调整值发送至所述UE,且所述功率调整值和所述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超出了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
或者,
在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所述功率调整值之后,通过一个RRC信令或DCI将所述功率调整值发送至所述UE,且所述功率调整值和所述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未超出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
或者,
在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所述功率调整值之后,通过一个RRC信令和一个DCI将所述功率调整值发送至所述UE,且所述RRC信令中携带部分的功率调整值,DCI中携带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所述部分的功率调整值和所述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组成全部的功率调整值,所述DCI中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和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未超出所述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
结合第三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以实现的应用场景中,所述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包括: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探测参考信号SRS中至少一项上的功率调整值。
结合第三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以实现的应用场景中,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参考信号的总发射功率P0、以及参考信号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PBi、参考信号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波束增益GTxBF、获取每个波束上UE的功率偏差值ΔP=P0-PBi-GTxBF;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UE对应的上行干扰功率Io;
所述基站获取所述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ΔGain:
ΔGain=-ΔP+Io。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通过一个信令或两个信令发送的所述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
调整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功率调整值之后,根据所述功率调整值调整上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其中,所述功率调整值与发送功率控制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不同,所述功率调整值用于补偿基于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下行路损相对于上行信道的实际路损的偏差,所述TPC命令为所述U E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的TPC命令。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种可以实现的应用场景中,所述参考信号为公共参考信号CRS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结合第四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以实现的应用场景中,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基站通过一个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发送的功率调整值,且所述功率调整值和所述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超出了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
或者,
接收基站通过一个RRC信令或DCI发送的功率调整值,且所述功率调整值和所述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未超出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
或者,
接收基站通过一个RRC信令和一个DCI发送的功率调整值,且所述RRC信令中携带部分的功率调整值,DCI中携带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所述部分的功率调整值和所述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组成全部的功率调整值,所述DCI中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和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未超出所述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
结合第四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以实现的应用场景中,所述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包括: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探测参考信号SRS中至少一项上的功率调整值。
结合第四方面及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以实现的应用场景中,所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功率调整值之后,根据所述功率调整值调整上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包括下述三种调整中的至少一种:
调整一:UE在第i个上行子帧上,按公式(1)调整PUSCH上的发射功率;
公式(1):
调整二:UE在上行PUCCH格式F”上,按公式(2)调整PUCCH上的发射功率;
公式(2):
调整三:UE在上行SRS上,按公式(3)调整探测参考信号SRS上的发射功率;
公式(3)
其中,PCMAX,c(i)为UE可能支持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MPUSCH,c(i)表示在PUSCH上分配的信道带宽数、PO_PUSCH,c(j)是PUSCH上设置的初始功率值、PLc为UE在参考信号上估计出来的下行路损值、αc(j)是基站向UE发送的一个路损补偿的因子、ΔTF,c(i)是在第i个子帧上的功率修正值、fc(i)是在第i个子帧上的累积功率值、ΔGain(i)是第i个子帧上的功率调整值;
P0_PUCCH是由基站向UE提供的初始发送功率;h(nCQI,nHARQ,nSR)是一个与PUCCH格式有关的参数,h(nCQI,nHARQ,nSR)的值随着nCQI、nHARQ,和nSR可变,nCQI对应PUCCH中传输的信息比特数,nHARQ,是PUCCH上传输的HARQ-ACK的比特数目,nSR用于指示上行子帧i是否被配置成调度请求;g(i)为PUCCH的功率控制调整状态值;ΔGain(F″)是在PUCCH上行格式F”上进行调整的功率调整值;
PSRS_OFFSET,c(m)是基站向UE提供的参数,10log10(MSRS,c)是小区c上的SRS的带宽,fc(i)是PUSCH的功率控制调整状态值,ΔF_PUCCH(F)是基站向UE提供的用于补偿由于不同PUCCH格式对应功率值造成的差异的参数,ΔTxD(F')是基站向UE提供的多天线发射的UE在PUCCH上的功率补偿值。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功率控制方法及设备,通过基站侧获取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进而通过一个信令或两个信令将功率调整值发送给UE,使得UE可以根据功率调整值调整上行信道的发射功率,进而解决现有技术中UE在下行参考信号上测量到的路损值与上行信道的实际路损值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上行发射功率不匹配的问题,降低UE侧上行发射功率的浪费以及降低对其他小区的干扰,进而优化现有技术中UE侧的上行发射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同样能实现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其它附图。
图1A为现有的两个CRS天线端口的时频资源分布图;
图1B为现有的四个CRS天线端口的时频资源分布图;
图2为现有的阵列天线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图3为现有的下行参考信息全向覆盖和定向覆盖的示意图;
图4为现有的具有不同功率因子的多波束的覆盖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A至6D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述的各个实施例都只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下述的各个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即使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也可以通过等效变换部分甚至全部的技术特征,而获得能够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实现本发明技术效果的其它实施例,而这些变换而来的各个实施例显然并不脱离本发明所公开的范围。
现在的无线通信系统,如LTE和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简称LTE-A)通信系统,网络设备(如演进基站(Evolved NodeB,简称eNB))普遍使用基于多天线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简称MIMO)技术。使用MIMO技术,可以在同一个时频资源上在空间上并行发送多层(layers)数据或者把一个数据流在空间的多个层上进行发送,从而可以获得高复用增益或发射分集的增益。MIMO技术的使用固然能够有效地提升系统的容量,但是却使系统在上行功率控制方面变得很复杂。尤其当LTE系统的发射站的天线数从目前的天线数量最多为8的一维天线扩展到天线数为16,32甚至64的二维阵列天线时,上行发射的功率控制将会变更加复杂。
例如,在现有的LTE系统中,UE的上行发射功率的设备需要通过参考信号来测量下行路损值。在目前的协议中,UE使用小区公共的参考信号CRS进行路损测量。CRS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port)最多有4个,这4个不同的port放在不同的时频资源上。对于2个和4个CRS的port,在时频资源上的放置方式如图1A和图1B所示。
也就是说,当一个时频资源上放置CRS时,其他的时频资源位置将会空出来不放置任何数据,同时把所有的发射功率都分给这个有数据的天线端口。
而在阵列天线系统中,不可能将所有的发射功率都放到一个CRS的天线端口上去,如图2所示的阵列天线的空间分布示意图,一共16根天线,每根天线上分配的发射功率P为总发射功率P0的1/16,即P=P0/16,进而阵列天线中每根天线上的射频和功率放大器工作在更低的功率范围内。如果把总发射功率P0都给阵列天线上的一根天线,将会大大超过每根天线射频和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工作范围,从而降低了实际的功率效率。
因此,在实际的阵列天线系统中,CRS等参考信号会使用多码本。结合图3来说,图3中所示的阵列天线有4排天线,这样至少需要在列的方向上做多层(如4层)的多波束预编码。在做4层预编码时,在常用的每个波束等功率分配的方式下,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为总发射功率的1/4。也就是说,在阵列天线系统中,CRS等参考信号上的发射功率会发生变化。进一步地,为了支持仰角方向上的三维波束成形,需要给仰角方向上不同的波束分配不同的发射功率。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阵列天线系统中下行路损的计算。
CRS的最多层数可以达到阵列天线的数目,如16根天线时,即基站侧天线使用所有的16根天线在空间上形成一个波束方向时,与16根天线在空间上形成16个不同的波束时,一个定向波束方向在空间方向上的功率是16个全向波束上每个波束上功率的16倍,即对应的功率差异为12dB。
以下为了便于说明,网络设备使用eNB来作为具体的一种实体来进行说明。实际应用中网络设备并不只限于eNB一种实体。
第一、分析当前的上行功率控制的原理:
UE在第i个子帧的上行传输时,UE分配给PUSCH上的发射功率为:
其中,PCMAX,c(i)为UE可能支持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此时,表示在PUSCH上发射的功率不能超过UE可能支持的最大发射功率;
另外,MPUSCH,c(i)表示在PUSCH上分配的信道带宽数;
PO_PUSCH,c(j)是PUSCH上设置的初始功率值,该初始功率值是小区关联值或基站半静态时配置的初始功率值。不同的小区,初始功率值可能不同;
PLc为UE在参考信号上估计出来的下行路损值;
αc(j)是eNB通过高层信令小区下所有的UE发送的一个路损补偿的因子;
ΔTF,c(i)是在第i个子帧上根据具体上行发射使用的MCS值而做的因调制方式与基准调制方式不同而做的对应的功率修正值;
fc(i)是在第i个子帧上根据下行DCI指示的TPC命令计算的累积功率值。
当前,除PLc之外,公式(1)中的其他参数是基站通过相关信令告诉UE的。
由此,从PUSCH的上行功率配置的过程可以看出,可能产生较大偏差的部分是对下行路损PLc的估计上。而且,上述公式(1)能够正确工作的前提是:上行路损值等于估计出来的下行路损值PLc,或者这两者差异很小(如通常在4dB以内)。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导致估计出来的下行路损与实际的上行路损有一个比较大的差别,则上述公式(1)的功率控制算法就会失灵。
此外,UE在PUCCH上的上行发射功率的配置上也有类似的问题。
第二:分析PUSCH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如下:
原因一:天线的波束赋形增益,在上、下行不匹配,如下的公式说明:
LDL=G0+GTxBF+GUE-Rx-LDL-Air
LUL=G0+GRxBF+GUE-Tx-LUL-Air (2)
其中,LDL为下行路损值,G0为每个天线的物理增益,GTxBF为eNB在下行方向上的发射成形增益,GUE-Rx为UE的接收成形增益,LDL-Air下行空口上的传输损耗;
LUL为上行路损值,GRxBF为eNB在上行方向上的接收成形增益,GUE-Tx为UE的发射成形增益,LDL-Air为上行空口上的传输损耗。
在公式(2)中,只有当下行路损值LDL等于上行路损值LUL时,才不影响上行发射功率的算法。
而在公式(2)中,可以认为:GUE-Rx=GUE-Tx,LDL-Air=LUL-Air,而GTxBF<GRxBF。GTxBF<GRxBF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用来测下行路损的参考信号如CRS和CSI-RS,是全向覆盖的,而上行接收可以认为是按每个波束进行定向接收的,如图3所示。
具体地,假设eNB侧有N根发射天线,N根发射天线的总发射功率为P0,则全向发射可以覆盖到空间的各个方向,定向接收(与定向发射等效)则对应更小的区域。理论上,从eNB全向发射到空间上的a点,假设UE在a点上接收到的功率是Pa的话,而定向发到a点,则UE在a点处接收到的功率则为N*Pa,N反映了通信链路对传输功率的影响或者说是功率衰减,*表示相乘。对应到公式(2)中,即:GRxBF-GTxBF=10log10(N)(dB)。
即,如果UE以在全向的参考信号上测量到的LDL为基准来设置上行发射功率时,eNB在上行方向接收到的信号功率将比需要的功率高出10log10(N)dB。如eNB侧的总天线数为16,32或64,则对应的功率差异分别为12dB,15dB和18dB。也就是说,上行UE比需要的功率高出10log10(N)dB。不必要的高出如此多的功率,显然是功率控制算法没有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所导致的。
原因二:在参考的下行发射时,在每个波束方向上的功率因子不一样。
下行路损值的计算方法为:
LDL=PeNB-Tx-PUE-R
其中PeNB-Tx表示eNB侧的总的发射功率,PUE-R表示UE侧接收到的总功率。
由于参考信号实现全向覆盖的方式是使用多个较窄的波束同时发射到小区内的多个方向,并且在每个波束上的功率因子还可以不一样。而eNB通过信令告诉UE的发射功率为每个参考信号上的总发射功率;因此对小区不同位置的UE,eNB在参考信号上发射的功率各不相同,不能正确对应总的发射功率,因此产生了发射功率的不匹配,如图4所示,三个波束的功率用P1、P2和P3表示。
因为上述各波束上分配的发射功率不一样,其导致错误的上行发射功率控制。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方法,用以解决上述上行功率控制不正确的问题。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功率控制方法如下所述。
501、基站根据UE测量下行路损的参考信号,以及与所述参考信号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获取所述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
502、基站通过一个信令或两个信令将所述功率调整值发送至所述UE,所述功率调整值用于UE调整上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其中,所述功率调整值与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不同,所述功率调整值用于补偿基于所述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下行路损相对于上行信道的实际路损的偏差,所述TPC命令为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的DCI中的TPC命令。
应理解,在实际应用中,UE可根据基站发送的功率调整值以及DCI中的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共同调整上行信道的发射功率。由于,UE根据DCI中的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调整上行信道的发射功率为当前协议中定义的,故本实施例中主要说明UE根据上述步骤501中获取的功率调整值调整UE的上行信道的发射功率的过程。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功率调整值是与当前3GPP LTE R8至3GPP LTE R10的版本中提及的补偿值不同,本实施例中的功率调整值用于补偿基于所述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下行路损相对于上行信道的实际路损的偏差。
举例来说,该处的上述步骤502中发送功率调整值的信令可为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RRC)信令,或者,DCI。
上述步骤501中的参考信号可为CRS或CSI-RS。
另外,在蜂窝系统中,CRS即小区特定的参考信号是用于除了不基于码本的波束赋形技术之外的所有下行传输技术的信道估计和相关解调,小区特定是指这个参考信号与一个基站侧的天线端口相对应。
具体地,在上述的步骤502中,若基站通过一个信令将所述功率调整值发送至所述UE,且所述功率调整值和所述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超出了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也叫阈值),则所述信令为RRC信令;
或者,
若基站通过一个信令将所述功率调整值发送至所述UE,且所述功率调整值和所述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未超出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则所述信令为RRC信令或DCI;
或者,
若基站通过两个信令将所述功率调整值发送至所述UE,则一个信令为RRC信令,另一个信令为DCI,且所述RRC信令中携带部分的功率调整值,DCI中携带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所述部分的功率调整值和所述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组成全部的功率调整值,所述DCI中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和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未超出所述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
特别地,如果另一个信令为DCI,则可以在DCI中定义新的DCI字段来指示给相应的UE。此外,使用DCI指示时需要修改DCI的格式,如增加DCIformat5等。或者,扩展DCI中定义的TPC比特数,并进一步地包括更大的指示范围等等。
以上行PUSCH举例来说,基站下发的DCI中,指示TPC命令在DCIformat0/3/4中每次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为+4和-4,而在DCI format3A中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为+1/-1;在其它的DCI format中功率控制值是临界值为-1/+3。在每一格式中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为当前协议中定义的,故本实施例中用到的临界值可根据协议查找。
通常,基站可通过一个RRC信令将上述步骤501中获取的功率调整值发送至UE,以使UE根据功率调整值调整上行信道(如PUSCH、PUCCH、SRS)的发射功率。
本实施例的功率控制方法通过基站侧获取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进而通过一个信令或两个信令将功率调整值发送给UE,使得UE可以根据功率调整值调整上行信道的发射功率,进而解决现有技术中UE在下行参考信号上测量到的路损值与上行信道的实际路损值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上行发射功率不匹配的问题,降低UE侧上行发射功率的浪费以及降低对其他小区的干扰,进而优化现有技术中UE侧的上行发射功率。
在一种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上述步骤501可具体包括如下的图中未示出的子步骤5011或子步骤5011’;
5011、基站根据UE测量下行路损的CRS,以及CRS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获取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
例如,基站根据UE测量下行路损的CRS,以及CRS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获取UE在PUSCH、PUCCH、SRS上的功率调整值。
或者,
5011’、基站根据UE测量下行路损的CSI-RS,以及CSI-RS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获取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
例如,基站根据UE测量下行路损的CSI-RS,以及CSI-RS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获取UE在PUSCH、PUCCH、SRS上的功率调整值。
通常,基站通过高层信令指示UE使用测量下行路损的参考信号。当然,UE也可以和基站交互,以确定UE测量下行路损的参考信号。
图6A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如图6A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功率控制方法如下所述。
601、基站根据UE测量下行路损的CRS,以及CRS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获取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
举例来说,基站根据UE测量下行路损的CRS,以及CRS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获取UE在PUSCH、PUCCH、SRS上的功率调整值。
602、基站通过一个RRC信令将功率调整值发送至UE,所述功率调整值用于UE调整上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其中,所述功率调整值与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不同,所述功率调整值用于补偿基于所述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下行路损相对于上行信道的实际路损的偏差,所述TPC命令为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的DCI中的TPC命令。
在步骤602中,RRC信令中携带的是全部的功率调整值。
若上述功率调整值和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未超出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则步骤602中的信令也可以是DCI。本实施例仅为举例说明。
例如,功率调整值为1dB,基站预下发的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为0dB,而对于PUCCH对应的DCI format3A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为-1/+1,则功率调整值和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未超出DCI format3A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此时,上述步骤602中的信令可以是DCI。
图6B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如图6B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功率控制方法如下所述。
611、基站根据UE测量下行路损的CSI-RS,以及CSI-RS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获取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
举例来说,基站根据UE测量下行路损的CSI-RS,以及CSI-RS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获取UE在PUSCH、PUCCH、SRS上的功率调整值。
612、基站通过一个RRC信令将功率调整值发送至UE,所述功率调整值用于UE调整上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其中,所述功率调整值与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不同,所述功率调整值用于补偿基于所述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下行路损相对于上行信道的实际路损的偏差,所述TPC命令为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的DCI中的TPC命令。
在步骤602中,RRC信令中携带的是全部的功率调整值。
若上述功率调整值和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未超出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则步骤602中的信令也可以是DCI。本实施例仅为举例说明。
图6C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如图6C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功率控制方法如下所述。
621、基站根据UE测量下行路损的CRS,以及CRS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获取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
举例来说,基站根据UE测量下行路损的CRS,以及CRS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获取UE在PUSCH、PUCCH、SRS上的功率调整值。
622、基站通过一个RRC信令和一个DCI将功率调整值发送至UE,所述功率调整值用于UE调整上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其中,所述功率调整值与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不同,所述功率调整值用于补偿基于所述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下行路损相对于上行信道的实际路损的偏差,所述TPC命令为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的DCI中的TPC命令。
此外,所述RRC信令中携带部分的功率调整值,DCI中携带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所述部分的功率调整值和所述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组成全部的功率调整值,所述DCI中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和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未超出所述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
图6D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如图6D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功率控制方法如下所述。
631、基站根据UE测量下行路损的CSI-RS,以及CSI-RS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获取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
举例来说,基站根据UE测量下行路损的CSI-RS,以及CSI-RS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获取UE在PUSCH、PUCCH、SRS上的功率调整值。
632、基站通过一个RRC信令和一个DCI将功率调整值发送至UE,所述功率调整值用于UE调整上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其中,所述功率调整值与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不同,所述功率调整值用于补偿基于所述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下行路损相对于上行信道的实际路损的偏差,所述TPC命令为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的DCI中的TPC命令。
此外,所述RRC信令中携带部分的功率调整值,DCI中携带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所述部分的功率调整值和所述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组成全部的功率调整值,所述DCI中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和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未超出所述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步骤501可具体为如下的过程,具体地:
所述基站根据参考信号的总发射功率P0、以及参考信号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PBi、参考信号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波束增益GTxBF、获取每个波束上UE的功率偏差值ΔP=P0-PBi-GTxBF;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UE对应的上行干扰功率Io;
所述基站获取所述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ΔGain:
ΔGain=-ΔP+Io。
此外,Io为所述基站确定的上行干扰功率,上行方向,当在相同的资源上没有调度其它的同频UE时,则Io=0。
在实际应用中,获取上述ΔGain的方式可细化为如下的第一步至第五步的过程:
第一步:eNB根据UE测量下行路损的参考信号,确定参考信号对应的网络侧的总发射功率P0、以及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PBi。
举例来说,如在3GPP LTE Rel-10(版本10)的协议中,UE做下行路损测量的参考信号是CRS;以及基站(eNB)会在高层信令中把在CRS上使用的总发射功率发送给UE。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UE通过CSI-RS来计算下行路损测量的参考信号时,eNB需要确定CSI-RS上的总发射功率,并发送给UE。
通常,UE测量下行路损的参考信号是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发送给UE的,由此,基站能够直接获知UE测量下行路损的参考信号。
另外,eNB根据UE测量下行路损的参考信号获取该参考信号所使用的波束数目,以及在每个波束上使用的下行发射功率值。如eNB在下行参考信号上使用了4个波束时,同时需要为这4个波束下的不同用户确定在各个波束上实际分配的发射功率。
第二步:eNB确定每个波束上UE的功率偏差值ΔP。
也就是说,计算参考信号在每个波束上实际发射的功率与eNB信令指示的功率之差ΔP。特别地,确定ΔP时,eNB还需考虑下行发射方向上每个波束的波束增益GTxBF。
当层间等功率分配时ΔP=10log10(L),当层间不等功率分配时,ΔP=P0-PBi-GTxBF,其中P0为参考信号上的总发射功率,PBi为波束Bi上分配的发射功率值,GTxBF是下行发射方向上每个波束的波束增益,这个增益来源于某个波束是由多个指向同一方向的空间波束形成的。
在本实施例中,波束的生成方式为对参考信号发射的天线端口做预编码,如使用特定的预编码矩阵W来对参考信号上发的数据进行预编码。矩阵W的行数为参考信号发射时的天线数,矩阵W的列数为层数,层的数目对应发射时的波束的数目。用公式描述如下:
y=Wx=[ρ1w1 ρ2w2…ρvwv]x
其中ρ1~ρv为第1个波束到第v个波束上的功率因子,w1~wv为第1个波束到第v个波束上的预编码向量,它是一个N行1列的列向量,N为天线的端口数,也是数据列向量x的长度。上述的波束的生成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内容,为方便理解,该处仅简单描述,本实施例不限定该处的内容。
第三步:eNB确定每个UE所处的波束位置。
举例来说,eNB按参考信号以固定的波束照射所服务小区的各个区域,此时可以通过UE反馈的各个波束上的信号质量信息来确定UE所处的位置。
如UE向eNB反馈各个波束上测量得到的信号功率或信干噪比(Signal 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简称SINR);
eNB根据反馈的结果来判断UE所处的波束位置,通常可以认为UE反馈的信号质量最佳的波束为UE所处的波束位置。
第四步:eNB确定上行干扰功率Io。
举例来说,eNB可直接获知每个UE上行位置上产生的干扰功率Io,这些干扰功率可能来自邻小区的同频干扰或者来自本小区的多UE之间的干扰。
对每个UE的上行干扰能量的计算,通过上行参考信号(如SRS,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等)来估计得到。
举例来说,干扰能量Io的获取方式可以是:使用eNB(在UE上行发射的数据上)接收到的总功率减去噪声功率再减去信号功率。
第五步:eNB确定功率调整值z即ΔGain。
举例来说,eNB计算上下行损耗之间的差值,得到在上行发射功率因子中应该增加的部分z=-ΔP+Io。
如下行参考信号使用了4个波束,其中一个波束上分配的功率比总功率低8dB,上行只有一个用户设备,无多小区干扰即Io=0dB,则z=-8dB,即上行发射功率要减少8dB。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ΔGain之后,需要将ΔGain携带在信令中发送给UE,其发送方式可以如下举例说明:
当前,DCI指示的TPC命令中PUSCH在DCI format0/3/4中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为+4和-4。
若ΔGain为PUSCH对应的功率调整值,MTPC为DCI format0/3/4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且ΔGain+MTPC=MTPC',MTPC'没有超过DCI format0/3/4中的TPC命令中对应的MTPCmax(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则可以采用DCI下发所述ΔGain,不再给UE下发新的RRC信令或者其他的增益调整信令;
或者,
若ΔGain+MTPC=MTPC′中的MTPC'超过DCI format0/3/4中的TPC命令中对应的MTPCmax(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则可以下发DCI和RRC信令,DCI可为现有的基站向UE发送的DCI,RRC信令中携带的是ΔGain;
或者,
若ΔGain+MTPC=MTPC′中的MTPC'超过DCI format0/3/4中的TPC命令中对应的MTPCmax(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则可以下发DCI和RRC信令,DCI中携带的是MTPC',RRC信令中携带的是ΔGain-(MTPC′MTPC)的值。
举例来说,ΔGain=-8dB,MTPC=1dB,则MTPC'ΔGain+MTPC=-7dB,由于MTPCmin=-4dB,MTPCmax=4dB,
MTPC'超过了MTPCmax或MTPCmin的范围,则基站可以下发两个信令以携带上述的功率控制值,DCI中的携带MTPCmin,同时RRC信令中携带-3dB的功率调整值。
图7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功率控制方法如下所述。
701、UE接收基站通过一个信令或两个信令发送的功率调整值;
702、UE根据所述功率调整值调整上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其中,所述功率调整值与发送功率控制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不同,所述功率调整值用于补偿基于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下行路损相对于上行信道的实际路损的偏差,所述TPC命令为所述UE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的TPC命令。
举例来说,参考信号可为CRS或CSI-RS。例如,上述的功率调整值为所述基站根据UE测量下行路损的CRS,以及CRS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获取的所述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
或者
上述的功率调整值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UE测量下行路损的CSI-RS,以及CSI-RS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获取的所述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
此外,所述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包括:PUSCH、PUCCH和SRS中至少一项上的功率调整值。故,上行信道可为PUSCH、PUCCH和SRS中的至少一个。
另外,在上述的步骤701中,若UE接收基站通过一个信令发送的功率调整值,且所述功率调整值和所述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超出了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则所述信令为RRC信令;
或者,
若UE接收基站通过一个信令发送的功率调整值,且所述功率调整值和所述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未超出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则所述信令为DCI或RRC信令;
或者,
若UE接收基站通过两个信令发送的功率调整值,则一个信令为RRC信令,另一个信令为DCI,且所述RRC信令中携带部分的功率调整值,DCI中携带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所述部分的功率调整值和所述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组成全部的功率调整值,所述DCI中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和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未超出所述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
特别地,如果另一个信令为DCI,则可以在DCI中定义新的DCI字段来指示给相应的UE。此外,使用DCI指示时需要修改DCI的格式,如增加DCIformat5等。或者,扩展DCI中定义的TPC比特数,并进一步地包括更大的指示范围等等。
在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对UE侧而言,当收到ΔGain信令指示时,则按下述的公式(1’)、(2’)和(3’)中的至少一个公式来调整UE的上行发射功率。
具体地,在步骤702中,UE根据所述功率调整值调整上行PUSCH的发射功率,包括:
UE在第i个上行子帧上,按公式(1’)调整PUSCH上的发射功率;
公式(1’):
其中,PCMAX,c(i)为UE可能支持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MPUSCH,c(i)表示在PUSCH上分配的信道带宽数、PO_PUSCH,c(j)是PUSCH上设置的初始功率值、PLc为UE在参考信号上估计出来的下行路损值、αc(j)是eNB向UE发送的一个路损补偿的因子、ΔTF,c(i)是在第i个子帧上的功率修正值、fc(i)是在第i个子帧上的累积功率值、ΔGain(i)是第i个子帧上的功率调整值。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公式(1’)中的ΔGain(i)为新增的参数,其他均为现有的协议中定义的内容,本实施例仅为简单说明,可参照现有的协议的规定。
在另一应用场景中,具体地,在步骤702中,UE根据所述功率调整值调整上行PUCCH的发射功率,包括:
UE在上行PUCCH格式F”(即PUCCH format F”)上,按公式(2’)调整PUCCH上的发射功率,PUCCH format F”的含义可参见现有无线通信协议,亦即下表1中的各种格式;
公式(2’):
其中,PCMAX,c(i)为UE可能支持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
P0_PUCCH是由eNB向UE提供的初始发送功率、PLc是UE通过下行参考信号估计出来的路损值、h(nCQI,nHARQ,nSR)是一个与PUCCH格式有关的参数,nCQI对应PUCCH中传输的信息比特数,nHARQ,是PUCCH上传输的HARQ-ACK的比特数目,对于nSR,如果在上行子帧i被配置成调度请求,则nSR=1,否则为0;g(i)为当前PUCCH的功率控制调整状态值;ΔGain(F″)是上在PUCCH上行格式F”上进行调整的功率调整值,ΔF_PUCCH(F)是由基站提供给UE的参数,用于补偿某种PUCCH格式相对于PUCCH格式1a时的功率值,每种PUCCH格式F的数值是相对PUCCH格式1a的相对值。这个补偿的差值产生的原因是,下述表1中PUCCH格式1b到PUCCH格式3每个子帧上传输的数据相对对于PUCCH格式1a有所不同,例如,PUCCH格式1b上传输的数据位两个比特,PUCCH格式2上传输的数据位20个比特,PUCCH格式1a上传输的数据为一个比特。上述的PUCCH format F、PUCCH format F’、PUCCH format F”为下表中的PUCCH格式中的1、1a、1b、2、2a、2b、3的各种可能取值。
ΔTxD(F')是基站用来对多天线(如双天线)发射的UE在PUCCH上的功率补偿值,如果UE配置使用2个天线发射PUCCH,则ΔTxD(F')的值由基站提供,否则ΔTxD(F')=0。
表1:Supported PUCCH formats.(支持PUCCH的格式)
上述表格1为现有协议支持的各种PUCCH的格式,且在上述公式(2’)中的ΔGain(F″)为新增的参数,其他均为现有的协议中定义的内容,本实施例仅为简单说明,可参照现有的协议的规定。
在第三应用场景中,具体地,在步骤702中,UE根据所述功率调整值调整上行SRS的发射功率,包括:
UE在上行SRS上,按公式(3’)调整SRS上的发射功率;
公式(3’)
其中,PCMAX,c(i)为UE可能支持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PSRS_OFFSET,c(m)是一个4比特的由高层半静态配置的参数,10log10(MSRS,c)小区c上的SRS的带宽,PO_PUSCH,c(j)是PUSCH上设置的初始功率值、PLc为UE在参考信号上估计出来的下行路损值、αc(j)是eNB向UE发送的一个路损补偿的因子,fc(i)是当前PUSCH的功率控制调整状态值,ΔGain(i)是UE接收eNB发送的功率调整值,即当前PUSCH中进行功率调整的参数值。
在上述公式(3’)中的ΔGain(i)为新增的参数,其他均为现有的协议中定义的内容,本实施例仅为简单说明,可参照现有的协议的规定。
应说明,上述公式(1’)、(2’)、(3’)中UE特定的新的功率调整调整值ΔGain(对于PUSCH、SRS是ΔGain(i),对PUCCH是ΔGain(F″)),是eNB通过信令来指示给每个UE的。
本实施例的功率控制方法,通过基站侧先获取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进而UE接收基站通过一个信令或两个信令发送的功率调整值,使得UE可以根据功率调整值调整上行信道的发射功率,进而解决现有技术中UE在下行参考信号上测量到的路损值与上行信道的实际路损值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上行发射功率不匹配的问题,降低UE侧上行发射功率的浪费以及降低对其他小区的干扰,进而优化现有技术中UE侧的上行发射功率。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功率控制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引入更多阵元的阵列天线后,UE在下行参考信号上测量到的路损值与上行信道的实际路损值间的差异,从而造成UE侧的上行发射功率不匹配的问题,由此,可以降低UE侧的功率消耗,降低对上行其他小区的干扰,同时增加上行的吞吐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基站可包括:获取单元81和发送单元82;
其中,获取单元81用于根据UE测量下行路损的参考信号,以及所述参考信号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获取所述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
发送单元82用于在所述获取单元81获取所述功率调整值之后,通过一个信令或两个信令将所述功率调整值发送至所述UE,所述功率调整值用于UE调整上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其中,所述功率调整值与发送功率控制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不同,所述功率调整值用于补偿基于所述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下行路损相对于上行信道的实际路损的偏差,所述TPC命令为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的TPC命令。
举例来说,上述的参考信号可为CRS或CSI-RS。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发送单元82可具体用于,在获取单元81获取所述功率调整值之后,通过一个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将所述功率调整值发送至所述UE,且所述功率调整值和所述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超出了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
在另一种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上述的发送单元82可具体用于,在获取单元81获取所述功率调整值之后,通过一个RRC信令或DCI将所述功率调整值发送至所述UE,且所述功率调整值和所述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未超出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
在第三种可以实现的应用场景中,上述的发送单元82可具体用于,在获取单元81获取所述功率调整值之后,通过一个RRC信令和一个DCI将所述功率调整值发送至所述UE,且所述RRC信令中携带部分的功率调整值,DCI中携带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所述部分的功率调整值和所述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组成全部的功率调整值,所述DCI中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和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未超出所述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
当然,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上述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包括:
PUSCH、PUCCH和SRS中至少一项上的功率调整值。
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上述的获取单元81可具体用于,根据参考信号的总发射功率P0、以及参考信号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PBi、参考信号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波束增益GTxBF、获取每个波束上UE的功率偏差值ΔP=P0-PBi-GTxBF;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UE对应的上行干扰功率Io;
所述基站获取所述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ΔGain:
ΔGain=-ΔP+Io。
本实施例的基站先通过获取单元获取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进而通过发送单元将功率调整值发送至UE,使得UE可以根据功率调整值调整上行信道的发射功率,进而解决现有技术中UE在下行参考信号上测量到的路损值与上行信道的实际路损值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上行发射功率不匹配的问题,降低UE侧上行发射功率的浪费以及降低对其他小区的干扰,进而优化现有技术中UE侧的上行发射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包括:接收单元91和调整单元92;
其中,接收单元91用于接收基站通过一个信令或两个信令发送的所述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
调整单元92用于在接收单元91接收所述功率调整值之后,根据所述功率调整值调整上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其中,所述功率调整值与发送功率控制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不同,所述功率调整值用于补偿基于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下行路损相对于上行信道的实际路损的偏差,所述TPC命令为所述UE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的TPC命令。
举例来说,上述的参考信号可为CRS或CSI-RS。
在一种应用场景中,上述的接收单元91可具体用于,接收基站通过一个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发送的功率调整值,且所述功率调整值和所述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超出了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
在另一种应用场景中,上述的接收单元91可具体用于,接收基站通过一个RRC信令或DCI发送的功率调整值,且所述功率调整值和所述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未超出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
在第三种可选的应用场景中,上述的接收单元91可具体用于,接收基站通过一个RRC信令和一个DCI发送的功率调整值,且所述RRC信令中携带部分的功率调整值,DCI中携带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所述部分的功率调整值和所述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组成全部的功率调整值,所述DCI中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和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未超出所述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
特别地,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的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可包括:
PUSCH、PUCCH和SRS中至少一项上的功率调整值。
另外,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上述的调整单元92可具体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91接收所述功率调整值之后,根据所述功率调整值调整上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包括下述三种调整中的至少一种:
调整一:UE在第i个上行子帧上,按公式(1’)调整PUSCH上的发射功率;
公式(1’):
调整二:UE在上行PUCCH格式F”上,按公式(2’)调整PUCCH上的发射功率;
公式(2’):
调整三:UE在上行SRS上,按公式(3’)调整探测参考信号SRS上的发射功率;
公式(3’)
其中,PCMAX,c(i)为UE可能支持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MPUSCH,c(i)表示在PUSCH上分配的信道带宽数、PO_PUSCH,c(j)是PUSCH上设置的初始功率值、PLc为UE在参考信号上估计出来的下行路损值、αc(j)是基站向UE发送的一个路损补偿的因子、ΔTF,c(i)是在第i个子帧上的功率修正值、fc(i)是在第i个子帧上的累积功率值、ΔGain(i)是第i个子帧上的功率调整值;
P0_PUCCH是由基站向UE提供的初始发送功率;h(nCQI,nHARQ,nSR)是一个与PUCCH格式有关的参数,h(nCQI,nHARQ,nSR)的值随着nCQI、nHARQ,和nSR可变,nCQI对应PUCCH中传输的信息比特数,nHARQ,是PUCCH上传输的HARQ-ACK的比特数目,nSR用于指示上行子帧i是否被配置成调度请求;g(i)为PUCCH的功率控制调整状态值;ΔGain(F″)是在PUCCH上行格式F”上进行调整的功率调整值;
PSRS_OFFSET,c(m)是基站向UE提供的参数,10log10(MSRS,c)是小区c上的SRS的带宽,fc(i)是PUSCH的功率控制调整状态值,ΔF_PUCCH(F)是基站向UE提供的用于对补偿不同PUCCH格式对应功率值的差异的参数,ΔTxD(F')是基站向UE提供的用于对于双天线发射的UE在PUCCH上的功率补偿值。
本实施例的用户设备通过接收单元接收基站发送的功率调整值,进而调整单元可以根据功率调整值调整上行信道的发射功率,进而解决现有技术中UE在下行参考信号上测量到的路损值与上行信道的实际路损值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上行发射功率不匹配的问题,降低UE侧上行发射功率的浪费以及降低对其他小区的干扰,进而优化现有技术中UE侧的上行发射功率。
图8和图9对应的两个实施例中的基站和用户设备中的各单元可以由硬件来实现。例如基站中的获取单元81可以是处理器(processor),而发送单元82可以是无线收发信机(Transceiver)。在用户设备中,接收单元91可以是个Transceiver,调整单元92可以是processor等。
也就是说,以上用户设备和基站的实施例中,各功能单元的划分仅是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例如相应硬件的配置要求或者软件的实现的便利考虑,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完成,即将所述用户设备和基站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而且,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中的相应的功能单元可以是由相应的硬件实现,也可以由相应的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完成,例如,前述的发送单元,可以是具有执行前述发送单元功能的硬件,例如发射器,也可以是能够执行相应计算机程序从而完成前述功能的一般处理器或者其他硬件设备;再如,前述的接收单元,可以是具有执行前述接收单元功能的硬件,例如接收器,也可以是能够执行相应计算机程序从而完成前述功能的一般处理器或者其他硬件设备;(本说明书提供的各个实施例都可应用上述描述原则)。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根据用户设备UE测量下行路损的参考信号,以及所述参考信号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获取所述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
所述基站通过一个信令或两个信令将所述功率调整值发送至所述UE,所述功率调整值用于UE调整上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其中,所述功率调整值与发送功率控制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不同,所述功率调整值用于补偿基于所述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下行路损相对于上行信道的实际路损的偏差,所述TPC命令为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的TPC命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信号为公共参考信号CRS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基站通过一个信令将所述功率调整值发送至所述UE,且所述功率调整值和所述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超出了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则所述信令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
或者,
若所述基站通过一个信令将所述功率调整值发送至所述UE,且所述功率调整值和所述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未超出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则所述信令为RRC信令或DCI;
或者,
若所述基站通过两个信令将所述功率调整值发送至所述UE,则一个信令为RRC信令,另一个信令为DCI,且所述RRC信令中携带部分的功率调整值,DCI中携带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所述部分的功率调整值和所述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组成全部的功率调整值,所述DCI中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和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未超出所述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包括: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探测参考信号SRS中至少一项上的功率调整值。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根据UE测量下行路损的参考信号,以及所述参考信号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获取所述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参考信号的总发射功率P0、以及参考信号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PBi、参考信号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波束增益GTxBF、获取每个波束上UE的功率偏差值ΔP=P0-PBi-GTxBF;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UE对应的上行干扰功率Io;
所述基站获取所述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ΔGain:
ΔGain=-ΔP+Io。
6.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UE接收基站通过一个信令或两个信令发送的所述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
所述UE根据所述功率调整值调整上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其中,所述功率调整值与发送功率控制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不同,所述功率调整值用于补偿基于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下行路损相对于上行信道的实际路损的偏差,所述TPC命令为所述UE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的TPC命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为公共参考信号CRS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UE接收基站通过一个信令发送的功率调整值,且所述功率调整值和所述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超出了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则所述信令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
或者,
若UE接收基站通过一个信令发送的功率调整值,且所述功率调整值和所述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未超出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则所述信令为DCI或RRC信令;
或者,
若UE接收基站通过两个信令发送的功率调整值,则一个信令为RRC信令,另一个信令为DCI,且所述RRC信令中携带部分的功率调整值,DCI中携带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所述部分的功率调整值和所述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组成全部的功率调整值,所述DCI中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和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未超出所述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包括: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探测参考信号SRS中至少一项上的功率调整值。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根据所述功率调整值调整上行信道的发射功率,包括下述三种调整中的至少一种:
调整一:UE在第i个上行子帧上,按公式(1)调整PUSCH上的发射功率;
公式(1):
<mrow>
<msub>
<mi>P</mi>
<mrow>
<mi>P</mi>
<mi>U</mi>
<mi>S</mi>
<mi>C</mi>
<mi>H</mi>
<mo>,</mo>
<mi>c</mi>
</mrow>
</msub>
<mrow>
<mo>(</mo>
<mi>i</mi>
<mo>)</mo>
</mrow>
<mo>=</mo>
<mi>m</mi>
<mi>i</mi>
<mi>n</mi>
<mfenced open = "{" close = "}">
<mtable>
<mtr>
<mtd>
<msub>
<mi>P</mi>
<mrow>
<mi>C</mi>
<mi>M</mi>
<mi>A</mi>
<mi>X</mi>
<mo>,</mo>
<mi>c</mi>
</mrow>
</msub>
<mo>(</mo>
<mi>i</mi>
<mo>)</mo>
<mo>,</mo>
</mtd>
</mtr>
<mtr>
<mtd>
<mn>10</mn>
<msub>
<mi>log</mi>
<mn>10</mn>
</msub>
<mo>(</mo>
<msub>
<mi>M</mi>
<mrow>
<mi>P</mi>
<mi>U</mi>
<mi>S</mi>
<mi>C</mi>
<mi>H</mi>
<mo>,</mo>
<mi>c</mi>
</mrow>
</msub>
<mo>(</mo>
<mi>i</mi>
<mo>)</mo>
<mo>)</mo>
<mo>+</mo>
<msub>
<mi>P</mi>
<mrow>
<mi>O</mi>
<mo>_</mo>
<mi>P</mi>
<mi>U</mi>
<mi>S</mi>
<mi>C</mi>
<mi>H</mi>
<mo>,</mo>
<mi>c</mi>
</mrow>
</msub>
<mo>(</mo>
<mi>j</mi>
<mo>)</mo>
<mo>+</mo>
<msub>
<mi>&alpha;</mi>
<mi>c</mi>
</msub>
<mo>(</mo>
<mi>j</mi>
<mo>)</mo>
<mo>&CenterDot;</mo>
<mi>P</mi>
<msub>
<mi>L</mi>
<mi>c</mi>
</msub>
<mo>+</mo>
<msub>
<mi>&Delta;</mi>
<mrow>
<mi>T</mi>
<mi>F</mi>
<mo>,</mo>
<mi>c</mi>
</mrow>
</msub>
<mo>(</mo>
<mi>i</mi>
<mo>)</mo>
<mo>+</mo>
<msub>
<mi>&Delta;</mi>
<mrow>
<mi>G</mi>
<mi>a</mi>
<mi>i</mi>
<mi>n</mi>
</mrow>
</msub>
<mo>(</mo>
<mi>i</mi>
<mo>)</mo>
<mo>+</mo>
<msub>
<mi>f</mi>
<mi>c</mi>
</msub>
<mo>(</mo>
<mi>i</mi>
<mo>)</mo>
</mtd>
</mtr>
</mtable>
</mfenced>
<mo>;</mo>
</mrow>
调整二:UE在上行PUCCH格式F”上,按公式(2)调整PUCCH上的发射功率;
公式(2):
<mrow>
<msub>
<mi>P</mi>
<mrow>
<mi>P</mi>
<mi>U</mi>
<mi>C</mi>
<mi>C</mi>
<mi>H</mi>
</mrow>
</msub>
<mrow>
<mo>(</mo>
<mi>i</mi>
<mo>)</mo>
</mrow>
<mo>=</mo>
<mi>m</mi>
<mi>i</mi>
<mi>n</mi>
<mfenced open = "{" close = "}">
<mtable>
<mtr>
<mtd>
<msub>
<mi>P</mi>
<mrow>
<mi>C</mi>
<mi>M</mi>
<mi>A</mi>
<mi>X</mi>
<mo>,</mo>
<mi>c</mi>
</mrow>
</msub>
<mo>(</mo>
<mi>i</mi>
<mo>)</mo>
<mo>,</mo>
</mtd>
</mtr>
<mtr>
<mtd>
<msub>
<mi>P</mi>
<mrow>
<mn>0</mn>
<mo>_</mo>
<mi>P</mi>
<mi>U</mi>
<mi>C</mi>
<mi>C</mi>
<mi>H</mi>
</mrow>
</msub>
<mo>+</mo>
<mi>P</mi>
<msub>
<mi>L</mi>
<mi>c</mi>
</msub>
<mo>+</mo>
<mi>h</mi>
<mo>(</mo>
<msub>
<mi>n</mi>
<mrow>
<mi>C</mi>
<mi>Q</mi>
<mi>I</mi>
</mrow>
</msub>
<mo>,</mo>
<msub>
<mi>n</mi>
<mrow>
<mi>H</mi>
<mi>A</mi>
<mi>R</mi>
<mi>Q</mi>
<mo>,</mo>
</mrow>
</msub>
<msub>
<mi>n</mi>
<mrow>
<mi>S</mi>
<mi>R</mi>
</mrow>
</msub>
<mo>)</mo>
<mo>+</mo>
<msub>
<mi>&Delta;</mi>
<mrow>
<mi>F</mi>
<mo>_</mo>
<mi>P</mi>
<mi>U</mi>
<mi>C</mi>
<mi>C</mi>
<mi>H</mi>
</mrow>
</msub>
<mo>(</mo>
<mi>F</mi>
<mo>)</mo>
<mo>+</mo>
<msub>
<mi>&Delta;</mi>
<mrow>
<mi>T</mi>
<mi>x</mi>
<mi>D</mi>
</mrow>
</msub>
<mo>(</mo>
<msup>
<mi>F</mi>
<mo>&prime;</mo>
</msup>
<mo>)</mo>
<mo>+</mo>
<msub>
<mi>&Delta;</mi>
<mrow>
<mi>G</mi>
<mi>a</mi>
<mi>i</mi>
<mi>n</mi>
</mrow>
</msub>
<mo>(</mo>
<msup>
<mi>F</mi>
<mrow>
<mo>&prime;</mo>
<mo>&prime;</mo>
</mrow>
</msup>
<mo>)</mo>
<mo>+</mo>
<mi>g</mi>
<mo>(</mo>
<mi>i</mi>
<mo>)</mo>
</mtd>
</mtr>
</mtable>
</mfenced>
<mo>;</mo>
</mrow>
调整三:UE在上行SRS上,按公式(3)调整探测参考信号SRS上的发射功率;
公式(3)
<mrow>
<msub>
<mi>P</mi>
<mrow>
<mi>S</mi>
<mi>R</mi>
<mi>S</mi>
<mo>,</mo>
<mi>c</mi>
</mrow>
</msub>
<mrow>
<mo>(</mo>
<mi>i</mi>
<mo>)</mo>
</mrow>
<mo>=</mo>
<mi>m</mi>
<mi>i</mi>
<mi>n</mi>
<mfenced open = "{" close = "}">
<mtable>
<mtr>
<mtd>
<msub>
<mi>P</mi>
<mrow>
<mi>C</mi>
<mi>M</mi>
<mi>A</mi>
<mi>X</mi>
<mo>,</mo>
<mi>c</mi>
</mrow>
</msub>
<mo>(</mo>
<mi>i</mi>
<mo>)</mo>
<mo>,</mo>
</mtd>
</mtr>
<mtr>
<mtd>
<msub>
<mi>P</mi>
<mrow>
<mi>S</mi>
<mi>R</mi>
<mi>S</mi>
<mo>_</mo>
<mi>O</mi>
<mi>F</mi>
<mi>F</mi>
<mi>S</mi>
<mi>E</mi>
<mi>T</mi>
<mo>,</mo>
<mi>c</mi>
</mrow>
</msub>
<mo>(</mo>
<mi>m</mi>
<mo>)</mo>
<mo>+</mo>
<mn>10</mn>
<mi>l</mi>
<mi>o</mi>
<msub>
<mi>g</mi>
<mn>10</mn>
</msub>
<mo>(</mo>
<msub>
<mi>M</mi>
<mrow>
<mi>S</mi>
<mi>R</mi>
<mi>S</mi>
<mo>,</mo>
<mi>c</mi>
</mrow>
</msub>
<mo>)</mo>
<mo>+</mo>
<msub>
<mi>P</mi>
<mrow>
<mi>O</mi>
<mo>_</mo>
<mi>P</mi>
<mi>U</mi>
<mi>S</mi>
<mi>C</mi>
<mi>H</mi>
<mo>,</mo>
<mi>c</mi>
</mrow>
</msub>
<mo>(</mo>
<mi>j</mi>
<mo>)</mo>
<mo>+</mo>
<msub>
<mi>&alpha;</mi>
<mi>c</mi>
</msub>
<mo>(</mo>
<mi>j</mi>
<mo>)</mo>
<mo>&CenterDot;</mo>
<mi>P</mi>
<msub>
<mi>L</mi>
<mi>c</mi>
</msub>
<mo>+</mo>
<msub>
<mi>f</mi>
<mi>c</mi>
</msub>
<mo>(</mo>
<mi>i</mi>
<mo>)</mo>
<mo>+</mo>
<msub>
<mi>&Delta;</mi>
<mrow>
<mi>G</mi>
<mi>a</mi>
<mi>i</mi>
<mi>n</mi>
</mrow>
</msub>
<mo>(</mo>
<mi>i</mi>
<mo>)</mo>
</mtd>
</mtr>
</mtable>
</mfenced>
</mrow>
2
其中,PCMAX,c(i)为UE可能支持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MPUSCH,c(i)表示在PUSCH上分配的信道带宽数、PO_PUSCH,c(j)是PUSCH上设置的初始功率值、PLc为UE在参考信号上估计出来的下行路损值、αc(j)是基站向UE发送的一个路损补偿的因子、ΔTF,c(i)是在第i个子帧上的功率修正值、fc(i)是在第i个子帧上的累积功率值、ΔGain(i)是第i个子帧上的功率调整值;
P0_PUCCH是由基站向UE提供的初始发送功率;h(nCQI,nHARQ,nSR)是一个与PUCCH格式有关的参数,h(nCQI,nHARQ,nSR)的值随着nCQI、nHARQ,和nSR变化,nCQI对应PUCCH中传输的信息比特数,nHARQ,是PUCCH上传输的HARQ-ACK的比特数目,nSR用于指示上行子帧i是否被配置成调度请求;g(i)为PUCCH的功率控制调整状态值;ΔGain(F”)是在PUCCH上行格式F”上进行调整的功率调整值;
PSRS_OFFSET,c(m)是基站向UE提供的参数,10log10(MSRS,c)是小区c上的SRS的带宽,fc(i)是PUSCH的功率控制调整状态值,ΔF_PUCCH(F)是基站向UE提供的用于补偿由于不同PUCCH格式对应功率值造成的差异的参数,ΔTxD(F')是基站向UE提供的多天线发射的UE在PUCCH上的功率补偿值。
1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用户设备UE测量下行路损的参考信号,以及所述参考信号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获取所述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
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所述功率调整值之后,通过一个信令或两个信令将所述功率调整值发送至所述UE,所述功率调整值用于UE调整上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其中,所述功率调整值与发送功率控制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不同,所述功率调整值用于补偿基于所述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下行路损相对于上行信道的实际路损的偏差,所述TPC命令为所述基站向所述UE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的TPC命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为公共参考信号CRS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所述功率调整值之后,通过一个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将所述功率调整值发送至所述UE,且所述功率调整值和所述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超出了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
或者,
在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所述功率调整值之后,通过一个RRC信令或DCI将所述功率调整值发送至所述UE,且所述功率调整值和所述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未超出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
或者,
在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所述功率调整值之后,通过一个RRC信令和一个DCI将所述功率调整值发送至所述UE,且所述RRC信令中携带部分的功率调整值,DCI中携带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所述部分的功率调整值和所述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组成全部的功率调整值,所述DCI中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和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未超出所述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包括: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探测参考信号SRS中至少一项上的功率调整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参考信号的总发射功率P0、以及参考信号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功率PBi、参考信号在每个波束上的发射波束增益GTxBF、获取每个波束上UE的功率偏差值ΔP=P0-PBi-GTxBF;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UE对应的上行干扰功率Io;
所述基站获取所述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ΔGain:
ΔGain=-ΔP+Io。
16.一种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通过一个信令或两个信令发送的所述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
调整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功率调整值之后,根据所述功率调整值调整上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其中,所述功率调整值与发送功率控制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不同,所述功率调整值用于补偿基于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下行路损相对于上行信道的实际路损的偏差,所述TPC命令为所述UE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的TPC命令。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为公共参考信号CRS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基站通过一个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发送的功率调整值,且所述功率调整值和所述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超出了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
或者,
接收基站通过一个RRC信令或DCI发送的功率调整值,且所述功率调整值和所述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未超出与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
或者,
接收基站通过一个RRC信令和一个DCI发送的功率调整值,且所述RRC信令中携带部分的功率调整值,DCI中携带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所述部分的功率调整值和所述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组成全部的功率调整值,所述DCI中另一部分的功率调整值和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之和未超出所述DCI中TPC命令对应的功率控制值的临界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任一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E在上行信道上的功率调整值包括: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探测参考信号SRS中至少一项上的功率调整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任一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功率调整值之后,根据所述功率调整值调整上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包括下述三种调整中的至少一种:
调整一:UE在第i个上行子帧上,按公式(1)调整PUSCH上的发射功率;
公式(1):
<mrow>
<msub>
<mi>P</mi>
<mrow>
<mi>P</mi>
<mi>U</mi>
<mi>S</mi>
<mi>C</mi>
<mi>H</mi>
<mo>,</mo>
<mi>c</mi>
</mrow>
</msub>
<mrow>
<mo>(</mo>
<mi>i</mi>
<mo>)</mo>
</mrow>
<mo>=</mo>
<mi>m</mi>
<mi>i</mi>
<mi>n</mi>
<mfenced open = "{" close = "}">
<mtable>
<mtr>
<mtd>
<msub>
<mi>P</mi>
<mrow>
<mi>C</mi>
<mi>M</mi>
<mi>A</mi>
<mi>X</mi>
<mo>,</mo>
<mi>c</mi>
</mrow>
</msub>
<mo>(</mo>
<mi>i</mi>
<mo>)</mo>
<mo>,</mo>
</mtd>
</mtr>
<mtr>
<mtd>
<mn>10</mn>
<mi>l</mi>
<mi>o</mi>
<msub>
<mi>g</mi>
<mn>10</mn>
</msub>
<mo>(</mo>
<msub>
<mi>M</mi>
<mrow>
<mi>P</mi>
<mi>U</mi>
<mi>S</mi>
<mi>C</mi>
<mi>H</mi>
<mo>,</mo>
<mi>c</mi>
</mrow>
</msub>
<mo>(</mo>
<mi>i</mi>
<mo>)</mo>
<mo>)</mo>
<mo>+</mo>
<msub>
<mi>P</mi>
<mrow>
<mi>O</mi>
<mo>_</mo>
<mi>P</mi>
<mi>U</mi>
<mi>S</mi>
<mi>C</mi>
<mi>H</mi>
<mo>,</mo>
<mi>c</mi>
</mrow>
</msub>
<mo>(</mo>
<mi>j</mi>
<mo>)</mo>
<mo>+</mo>
<msub>
<mi>&alpha;</mi>
<mi>c</mi>
</msub>
<mo>(</mo>
<mi>j</mi>
<mo>)</mo>
<mo>&CenterDot;</mo>
<mi>P</mi>
<msub>
<mi>L</mi>
<mi>c</mi>
</msub>
<mo>+</mo>
<msub>
<mi>&Delta;</mi>
<mrow>
<mi>T</mi>
<mi>F</mi>
<mo>,</mo>
<mi>c</mi>
</mrow>
</msub>
<mo>(</mo>
<mi>i</mi>
<mo>)</mo>
<mo>+</mo>
<msub>
<mi>&Delta;</mi>
<mrow>
<mi>G</mi>
<mi>a</mi>
<mi>i</mi>
<mi>n</mi>
</mrow>
</msub>
<mo>(</mo>
<mi>i</mi>
<mo>)</mo>
<mo>+</mo>
<msub>
<mi>f</mi>
<mi>c</mi>
</msub>
<mo>(</mo>
<mi>i</mi>
<mo>)</mo>
</mtd>
</mtr>
</mtable>
</mfenced>
<mo>;</mo>
</mrow>
调整二:UE在上行PUCCH格式F”上,按公式(2)调整PUCCH上的发射功率;
公式(2):
<mrow>
<msub>
<mi>P</mi>
<mrow>
<mi>P</mi>
<mi>U</mi>
<mi>C</mi>
<mi>C</mi>
<mi>H</mi>
</mrow>
</msub>
<mrow>
<mo>(</mo>
<mi>i</mi>
<mo>)</mo>
</mrow>
<mo>=</mo>
<mi>m</mi>
<mi>i</mi>
<mi>n</mi>
<mfenced open = "{" close = "}">
<mtable>
<mtr>
<mtd>
<msub>
<mi>P</mi>
<mrow>
<mi>C</mi>
<mi>M</mi>
<mi>A</mi>
<mi>X</mi>
<mo>,</mo>
<mi>c</mi>
</mrow>
</msub>
<mo>(</mo>
<mi>i</mi>
<mo>)</mo>
<mo>,</mo>
</mtd>
</mtr>
<mtr>
<mtd>
<msub>
<mi>P</mi>
<mrow>
<mn>0</mn>
<mo>_</mo>
<mi>P</mi>
<mi>U</mi>
<mi>C</mi>
<mi>C</mi>
<mi>H</mi>
</mrow>
</msub>
<mo>+</mo>
<mi>P</mi>
<msub>
<mi>L</mi>
<mi>c</mi>
</msub>
<mo>+</mo>
<mi>h</mi>
<mo>(</mo>
<msub>
<mi>n</mi>
<mrow>
<mi>C</mi>
<mi>Q</mi>
<mi>I</mi>
</mrow>
</msub>
<mo>,</mo>
<msub>
<mi>n</mi>
<mrow>
<mi>H</mi>
<mi>A</mi>
<mi>R</mi>
<mi>Q</mi>
<mo>,</mo>
</mrow>
</msub>
<msub>
<mi>n</mi>
<mrow>
<mi>S</mi>
<mi>R</mi>
</mrow>
</msub>
<mo>)</mo>
<mo>+</mo>
<msub>
<mi>&Delta;</mi>
<mrow>
<mi>F</mi>
<mo>_</mo>
<mi>P</mi>
<mi>U</mi>
<mi>C</mi>
<mi>C</mi>
<mi>H</mi>
</mrow>
</msub>
<mo>(</mo>
<mi>F</mi>
<mo>)</mo>
<mo>+</mo>
<msub>
<mi>&Delta;</mi>
<mrow>
<mi>T</mi>
<mi>x</mi>
<mi>D</mi>
</mrow>
</msub>
<mo>(</mo>
<msup>
<mi>F</mi>
<mo>&prime;</mo>
</msup>
<mo>)</mo>
<mo>+</mo>
<msub>
<mi>&Delta;</mi>
<mrow>
<mi>G</mi>
<mi>a</mi>
<mi>i</mi>
<mi>n</mi>
</mrow>
</msub>
<mo>(</mo>
<msup>
<mi>F</mi>
<mrow>
<mo>&prime;</mo>
<mo>&prime;</mo>
</mrow>
</msup>
<mo>)</mo>
<mo>+</mo>
<mi>g</mi>
<mo>(</mo>
<mi>i</mi>
<mo>)</mo>
</mtd>
</mtr>
</mtable>
</mfenced>
<mo>;</mo>
</mrow>
调整三:UE在上行SRS上,按公式(3)调整探测参考信号SRS上的发射功率;
公式(3)
<mrow>
<msub>
<mi>P</mi>
<mrow>
<mi>S</mi>
<mi>R</mi>
<mi>S</mi>
<mo>,</mo>
<mi>c</mi>
</mrow>
</msub>
<mrow>
<mo>(</mo>
<mi>i</mi>
<mo>)</mo>
</mrow>
<mo>=</mo>
<mi>m</mi>
<mi>i</mi>
<mi>n</mi>
<mfenced open = "{" close = "}">
<mtable>
<mtr>
<mtd>
<msub>
<mi>P</mi>
<mrow>
<mi>C</mi>
<mi>M</mi>
<mi>A</mi>
<mi>X</mi>
<mo>,</mo>
<mi>c</mi>
</mrow>
</msub>
<mo>(</mo>
<mi>i</mi>
<mo>)</mo>
<mo>,</mo>
</mtd>
</mtr>
<mtr>
<mtd>
<msub>
<mi>P</mi>
<mrow>
<mi>S</mi>
<mi>R</mi>
<mi>S</mi>
<mo>_</mo>
<mi>O</mi>
<mi>F</mi>
<mi>F</mi>
<mi>S</mi>
<mi>E</mi>
<mi>T</mi>
<mo>,</mo>
<mi>c</mi>
</mrow>
</msub>
<mo>(</mo>
<mi>m</mi>
<mo>)</mo>
<mo>+</mo>
<mn>10</mn>
<mi>l</mi>
<mi>o</mi>
<msub>
<mi>g</mi>
<mn>10</mn>
</msub>
<mo>(</mo>
<msub>
<mi>M</mi>
<mrow>
<mi>S</mi>
<mi>R</mi>
<mi>S</mi>
<mo>,</mo>
<mi>c</mi>
</mrow>
</msub>
<mo>)</mo>
<mo>+</mo>
<msub>
<mi>P</mi>
<mrow>
<mi>O</mi>
<mo>_</mo>
<mi>P</mi>
<mi>U</mi>
<mi>S</mi>
<mi>C</mi>
<mi>H</mi>
<mo>,</mo>
<mi>c</mi>
</mrow>
</msub>
<mo>(</mo>
<mi>j</mi>
<mo>)</mo>
<mo>+</mo>
<msub>
<mi>&alpha;</mi>
<mi>c</mi>
</msub>
<mo>(</mo>
<mi>j</mi>
<mo>)</mo>
<mo>&CenterDot;</mo>
<mi>P</mi>
<msub>
<mi>L</mi>
<mi>c</mi>
</msub>
<mo>+</mo>
<msub>
<mi>f</mi>
<mi>c</mi>
</msub>
<mo>(</mo>
<mi>i</mi>
<mo>)</mo>
<mo>+</mo>
<msub>
<mi>&Delta;</mi>
<mrow>
<mi>G</mi>
<mi>a</mi>
<mi>i</mi>
<mi>n</mi>
</mrow>
</msub>
<mo>(</mo>
<mi>i</mi>
<mo>)</mo>
</mtd>
</mtr>
</mtable>
</mfenced>
</mrow>
其中,PCMAX,c(i)为UE可能支持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MPUSCH,c(i)表示在PUSCH上分配的信道带宽数、PO_PUSCH,c(j)是PUSCH上设置的初始功率值、PLc为UE在参考信号上估计出来的下行路损值、αc(j)是基站向UE发送的一个路损补偿的因子、ΔTF,c(i)是在第i个子帧上的功率修正值、fc(i)是在第i个子帧上的累积功率值、ΔGain(i)是第i个子帧上的功率调整值;
P0_PUCCH是由基站向UE提供的初始发送功率;h(nCQI,nHARQ,nSR)是一个与PUCCH格式有关的参数,h(nCQI,nHARQ,nSR)的值随着nCQI、nHARQ,和nSR变化,nCQI对应PUCCH中传输的信息比特数,nHARQ,是PUCCH上传输的HARQ-ACK的比特数目,nSR用于指示上行子帧i是否被配置成调度请求;g(i)为PUCCH的功率控制调整状态值;ΔGain(F”)是在PUCCH上行格式F”上进行调整的功率调整值;
PSRS_OFFSET,c(m)是基站向UE提供的参数,10log10(MSRS,c)是小区c上的SRS的带宽,fc(i)是PUSCH的功率控制调整状态值,ΔF_PUCCH(F)是基站向UE提供的用于补偿由于不同PUCCH格式对应功率值造成的差异的参数,ΔTxD(F')是基站向UE提供的多天线发射的UE在PUCCH上的功率补偿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18676.9A CN103945504B (zh) | 2013-01-18 | 2013-01-18 | 功率控制方法及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18676.9A CN103945504B (zh) | 2013-01-18 | 2013-01-18 | 功率控制方法及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45504A CN103945504A (zh) | 2014-07-23 |
CN103945504B true CN103945504B (zh) | 2017-10-17 |
Family
ID=51192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1867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45504B (zh) | 2013-01-18 | 2013-01-18 | 功率控制方法及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945504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595905B2 (en) | 2017-03-22 | 2023-02-28 | Idac Holdings, Inc. | Methods for performing power control in new radio (NR) systems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106604A1 (zh) * | 2014-12-30 | 2016-07-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
WO2017005317A1 (en) * | 2015-07-08 | 2017-01-1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alculation of attenuation of the uplink and downlink in a wireless communcation system |
CN106455029A (zh) * | 2015-08-13 | 2017-02-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功率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7005989B (zh) * | 2015-09-23 | 2020-09-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终端设备、网络设备、上行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
CN106817756B (zh) * | 2015-11-30 | 2020-05-05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通道功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6912094A (zh) * | 2015-12-22 | 2017-06-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功率控制的方法和基站 |
CN108605294A (zh) * | 2016-02-04 | 2018-09-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上行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和装置 |
US10608856B2 (en) | 2016-06-16 | 2020-03-3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Transmiss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278088B2 (en) * | 2016-07-22 | 2019-04-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hannel estimation enhancement |
CN107889206B (zh) * | 2016-09-30 | 2023-01-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上行信号发送功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基站、终端 |
EP3536049A1 (en) * | 2016-11-02 | 2019-09-11 | IDAC Holdings, Inc. |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wer efficient beam management in wireless systems |
US10506523B2 (en) * | 2016-11-18 | 2019-12-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ubband set dependent uplink power control |
ES2925361T3 (es) | 2017-01-04 | 2022-10-17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Control de potencia de señal de referencia de sondeo para sistema inalámbrico de múltiples entradas y múltiples salidas |
CN108282855B (zh) * | 2017-01-06 | 2024-06-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终端 |
CN108366418B (zh) * | 2017-01-26 | 2023-12-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节点和功率控制方法 |
US10194445B2 (en) * | 2017-03-28 | 2019-01-29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Resource and power allocation indication in beam-based access system |
CN108112065B (zh) * | 2017-05-05 | 2023-09-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发送功率的确定、信令配置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
CN108811059B (zh) * | 2017-05-05 | 2021-08-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配置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
WO2018205435A1 (zh) * | 2017-05-10 | 2018-11-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
US10462755B2 (en) * | 2017-06-16 | 2019-10-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in new radio |
CN109104761B (zh) * | 2017-06-21 | 2020-08-1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配置方法、功率调整方法、基站及移动终端 |
CN111935809B (zh) * | 2017-08-04 | 2023-05-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
CN109412767B (zh) * | 2017-08-18 | 2021-01-15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参考信号的发射功率的指示、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
CN109462856A (zh) * | 2017-09-06 | 2019-03-12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获取rsrp的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
US11102815B2 (en) * | 2017-10-02 | 2021-08-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synchronous spatial LBT |
CN109788539B (zh) * | 2017-11-14 | 2021-06-15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波束的功率控制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09842927B (zh) * | 2017-11-24 | 2021-01-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9842926B (zh) * | 2017-11-27 | 2021-06-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功率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0087296B (zh) * | 2018-01-25 | 2021-12-10 |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0149689B (zh) * | 2018-02-11 | 2022-03-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CN110149686A (zh) * | 2018-02-13 | 2019-08-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EP3644657B1 (en) | 2018-08-18 | 2021-04-07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and terminal |
CN111869276A (zh) * | 2018-11-03 | 2020-10-3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865476B (zh) * | 2019-04-25 | 2021-09-24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
CN110337123B (zh) * | 2019-07-30 | 2022-05-10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系统及测试系统 |
CN110708751B (zh) * | 2019-09-17 | 2022-04-26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功控计算方法和设备 |
CN110891305B (zh) * | 2019-12-11 | 2022-04-19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功率控制装置、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3453339B (zh) * | 2020-03-24 | 2023-04-0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功率调整方法及节点设备 |
CN115333598B (zh) * | 2021-05-11 | 2024-05-2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号放大器的增益控制方法、装置及网络侧设备 |
CN117135735B (zh) * | 2023-01-13 | 2024-07-09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Pucch的发射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用户终端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32088A (zh) * | 2009-06-22 | 2010-12-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功率控制、调整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706791A4 (en) * | 2011-05-05 | 2015-04-22 | Fujitsu Ltd | METHOD, USER DEVICE AND BASIC STATION FOR PERFORMANCE COMPENSATION |
-
2013
- 2013-01-18 CN CN201310018676.9A patent/CN10394550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32088A (zh) * | 2009-06-22 | 2010-12-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功率控制、调整方法及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595905B2 (en) | 2017-03-22 | 2023-02-28 | Idac Holdings, Inc. | Methods for performing power control in new radio (NR) system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45504A (zh) | 2014-07-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45504B (zh) | 功率控制方法及设备 | |
US11516754B2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CN102763463B (zh) | 用于通信系统中上行链路多天线功率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 |
EP2556600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trol for closed loop transmit diversity and mimo in uplink | |
CN108811064B (zh) | 上行功率配置方法和网络设备 | |
US8929232B2 (en) |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 |
US8964868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 |
EP3556147B1 (en) | Uplink signal transmit power control | |
US10659126B2 (en) | Method for feeding back CSI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
US12212393B2 (en) | CQI saturation mitigation in downlink massive MU-MIMO systems | |
US10291306B2 (en) | Method for feeding back CSI information on basis of CSI reporting typ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of | |
CN103312484B (zh) | 探测参考信号发射功率的控制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
EP2789198B1 (en) |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with coordinated reception | |
US9344972B2 (en) | Uplink power controlling method and uplink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3037489B (zh) | 上行信号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 |
US20180041973A1 (en) | Estimating Joint CSI based on Multiple CSI Reports | |
WO2018059248A1 (zh) | 上行信号发送功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基站、终端 | |
WO2019062387A1 (zh) | 参数获取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7 Termination date: 2019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