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35139A - 打印机装置及打印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打印机装置及打印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35139A CN103935139A CN201410023785.4A CN201410023785A CN103935139A CN 103935139 A CN103935139 A CN 103935139A CN 201410023785 A CN201410023785 A CN 201410023785A CN 103935139 A CN103935139 A CN 10393513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per
- label
- printing
- length
- bac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91 measur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确地掌握剩余的纸张余量并且缩减打印机的非运转时间的产生的打印机装置及打印方法。打印机装置具有:印字部,其对卷绕为筒状的纸张进行印字;纸张余量检测部,其测量所述卷绕为筒状的纸张的筒径以及纸张厚度;以及可印字张数算出部,计算印字一页所需的纸张长度,并根据所述纸张余量检测部的数据,计算所述卷绕为筒状的纸张的、与所述印字一页同量的印字下的可印字张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卷绕的纸张上进行印字并发行的打印机装置及打印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作为收据等的发行装置来使用的打印机装置中,在从卷绕为筒状的卷筒纸拉出的长条状的纸张上印刷规定事项之后,切断成规定长度的纸片进行排出。并且,在标签贴于衬纸上并且保持为筒状的标签纸上印刷规定事项之后,将标签从衬纸剥离而发行。
在打印机装置上,设置有检测纸张或者标签纸用完的情况的纸张用完传感器,如果检测到纸张用完,则对使用者报知纸张用完的情况。
在纸张余量的检测中,已知有检测纸张完全用完的情况的方法、检测被预测为纸张马上用完的时刻的方法、通过检测纸张厚度或筒径来检测纸张余量的方法等。
在纸张完全用完之后,在纸张用完后直到补充纸张为止,打印机产生非运转时间,同时,在检测被预测为纸张马上用完的时刻的方法中,虽然防止非运转时间的产生,但是在其检测结果中包含误差。并且,在任何的检测方法中,都无法掌握今后能够印字多少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881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正确地掌握剩余的纸张余量并且缩减打印机的非运转时间的产生的打印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打印机装置具有:印字部,其对卷绕为筒状的纸张进行印字;纸张余量检测部,其测量所述卷绕为筒状的纸张的筒径以及纸张厚度;以及可印字张数算出部,计算印字一页所需的纸张长度,并根据所述纸张余量检测部的数据,计算所述卷绕为筒状的纸张的、与所述印字一页同量的印字下的可印字张数。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构成图。
图2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装置的控制电路构成的框图。
图3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黑色标记的说明图。
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构成图。
图5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装置的控制电路构成的框图。
图6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标签和衬纸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0、打印机装置 11、纸张
21、黑色标记 25、印字部
26、切割器 40、纸张余量检测部
70、可印字张数算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示出打印机装置10的主要部分的构成。在该打印机装置10中,从图的右侧朝向左侧输送卷绕为筒状的长条状的纸张11,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中右侧作为上游侧,将左侧作为下游侧。图中标号11是卷绕于卷轴12的长条状的纸张11,卷轴12被旋转自如地支撑于打印机装置10。在纸张11的表面13上,设置有如果加热则显色的感热层。
在卷绕的纸张11的下游侧,惰辊14(idler roller)被旋转自如地支撑,此外,在惰辊14的下游,设置有下面输送导向件15和位于该下面输送导向件15的上方的上面输送导向件16,在该下面输送导向件15和上面输送导向件16之间作为纸张输送路径17输送纸张11。
并且,在从卷绕为筒状的纸张11、卷轴12以及从惰辊14到下面输送导向件15和上面输送导向件16的输送路径上,设置有后述的纸张余量检测部40。
并且,在惰辊14的下游,配置有通过未图示的电机而能够旋转的进纸辊18、相对于该进纸辊18夹着纸张输送路径17对向配置的惰辊19。
在进纸辊18的下游,设置有检测设置于纸张11的背面20的黑色标记21的位置传感器22。
并且,在位置传感器22的下游,配置有通过未图示的电机而能够旋转的压纸辊23、相对于该压纸辊23夹着纸张输送路径17对向配置的热敏打印头24,这些压纸辊23和热敏打印头24构成了印字部25。
当纸张11在纸张输送路径17上被朝向下游侧输送时,热敏打印头24对照纸张11的输送,在纸张11上逐行印字。
热敏打印头24被压纸辊23按压,通过热敏打印头24和压纸辊23的摩擦,将纸张11传送到下游侧。
在打印部25的下游侧设置有切割器26。该切割器26具有固定刀片27和可动刀片28,通过利用未图示的电机驱动将可动刀片28朝向固定刀片27滑动移动,从而将插入到切割器的狭缝(未图示)的纸张11切断。
这里,切割器26以可动刀片28朝向固定刀片27滑动移动的所谓滑动式切割器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通过可动刀相对于固定刀进行旋转接触而将纸张切断的所谓旋转式切割器等。
在切割器26的下游侧,配置有通过未图示的电机而能够旋转的进纸辊29、相对于该进纸辊29夹着纸张输送路径17对向配置的惰辊30。
在进纸辊29的下游侧设置有排出口31,完成规定的打印的纸张11被切割器26切断,之后,通过进纸辊29和惰辊30的合作被从排出口31向打印机装置10的外部排出。
并且,在排出口31的下方,设置有放置进行了打印的纸张11的放置台32。
并且,在打印机装置10上,设置有显示纸张11的纸张用完、卡纸等错误状况或打印机装置10的各种信息的显示器33。
图2示出上述打印机装置10的控制部50。该控制部50具有进行纸张的输送、印刷、纸张的排出、打印机的状况显示、纸张余量的检测、可印字张数的计算的各控制的单元。
该控制部50由进行与主机51的联系以及各种控制的实施的例如微型计算机构成。控制部50的中央处理装置(MPU)52根据程序进行纸张的输送控制、印刷控制、纸张的排出控制、打印机的状况显示控制、纸张余量的检测、可印字张数的计算等。并且,该MPU52具备计时器53,作为进行时间设定以及时间控制的单元。
作为储存该MPU52所实施的控制程序或者控制或计算中的数据等的主储存单元,设置有ROM54以及RAM55。ROM54是带有控制程序等的只读存储器,RAM55是储存计算中的数据等的随机存取存储器。
并且,在ROM54中,设置有通过来自纸张余量检测部40的数据来计算剩余可印字张数的可印字张数算出部70。
并且,在该控制部50中,设置有进行来自主机51的各种输入数据的接受或控制部50向主机51的控制输出的获取的输入输出单元(I/O)56。在该I/O56中,MPU52、ROM54以及RAM55通过总线联系。
并且,作为为了获取控制输出的单元,该I/O56连接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以及第七驱动器57、58、59、60、61、62、63。
驱动器57向打印部25供应必要的驱动输出。驱动器58向纸张余量检测部40供应驱动输出。驱动器59供应向进纸辊18的驱动输出。驱动器60向位置传感器22供应驱动输出。驱动器61向切割器26供应驱动输出。驱动器62供应向进纸辊29的驱动输出。驱动器63向显示器33供应进行各种显示的显示驱动输出。
如图1所示,印字部25具备热敏打印头24以及压纸辊23。该压纸辊23基于作为MPU52的指令手段的控制输出,通过未图示的电机与打印动作同步被旋转驱动。热敏打印头24基于来自主机51的印字数据,在纸张11上进行印字。
并且,控制部50的MPU52经由驱动器58驱动纸张余量检测部40,测量卷绕状态中的纸张11的筒径以及纸张11的一张的厚度。
并且,控制部50的MPU52经由驱动器59驱动进纸辊18,输送纸张11。
并且,控制部50的MPU52经由驱动器60驱动位置传感器22,检测设置于另一侧的面20的黑色标记21。
并且,控制部50的MPU52经由驱动器61驱动切割器26,将纸张11切断。
并且,控制部50的MPU52经由驱动器62驱动进纸辊29,将纸张11从排出口21向打印机装置10的外部排出。
并且,控制部50的MPU52经由驱动器63将打印机装置10的各种信息显示于显示器33。
接着,对打印机装置10的操作进行说明。控制部50根据储存于ROM54的程序,进行纸张11的输送以及对纸张11的印字操作。
首先,将卷绕的纸张11拉出,经由惰辊14后,经由纸张输送路径17,将纸张11的前端夹持在进纸辊18和惰辊19之间。
在该状态下,如果输入来自主机51的印字要求,则控制部50驱动纸张余量检测部40,测量卷绕的纸张11的筒径(圆环厚度)r以及纸张11的一张的厚度t,将该检测数据向设置于ROM54的可印字张数算出部70发送。并且,纸张11的筒径r以及纸张11的一张的厚度t的测量方法是已知的方法,因此在这里省略。
可印字张数算出部70通过从纸张余量检测部40得到的r以及t的数据,使用预先保存于可印字张数算出部70的计算式来计算纸张11的纸张长度L。
接着,控制部50使进纸辊18向图1的X方向旋转,将纸张11输送到印字部25的印字开始位置。
接着,控制部50将主机51传送来的印字数据传送到印字部25,通过热敏打印头24和压纸辊23的合作在纸张11上进行印字。并且,在印字时,控制部50同时将驱动信号传送到位置传感器22。
如图3所示,在纸张11的背面20以一定的间隔设置有黑色标记21。
位置传感器22是反射型的传感器,从第一张的印字开始到第一张的印字结束为止,将检测到多少个黑色标记21传送到可印字张数算出部70。
在可印字张数算出部70中预先输出黑色标记21的间距,从第一张的印字开始到第一张的印字结束为止,通过检测到的黑色标记21的数量和黑色标记21的间距,计算进行一张印字时所需要的纸张11的长度L1。之后,可印字张数算出部70通过纸张11的纸张长度L和打印一张时所需要的纸张11的长度L1,计算利用现在卷绕的纸张11之后还能够打印多少张并进行保存。
如果对纸张11的规定的印字结束,则控制部50使进纸辊18向图1的X方向旋转,将纸张11输送到切断位置使其停止。
接着,控制部50驱动切割器26,通过未图示的电机使可动刀片28向固定刀片27滑动,将纸张11切断。
接着,控制部50驱动进纸辊29,将印字完成的纸张11从排出口31向打印机装置10的外部排出。
接着,控制部50使进纸辊18向图1的Y方向旋转,将纸张11输送到印字开始位置,停止进纸辊18的旋转。
使用打印机装置10的操作员使用显示器33的画面或者主机51,能够得到保存于可印字张数算出部70的、利用现在装填于打印机装置10的卷绕状态的纸张11之后还能够打印多少张的信息。
以前,打印机装置中的纸张用完的报知,已知有在纸张完全用完时进行报知的方法、以及被称为即将用尽(near end)的方法的、纸张没有完全用完、但报知纸张余量已变少直纸张将要用完的程度的情况的方法,但是在任何的方法中,打印装置的停止时间变长,不能得到利用现在卷绕的纸张11之后还能够打印多少张的信息。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利用现在卷绕的纸张11之后还能够打印多少张的信息。
并且,当计算之后还能够打印多少张的信息时,一张印字所需要的纸张11的纸张长度得到实际进行了印字的纸张11的纸张长度信息。因此,即使是印字的量不同的多种印字,由于通过一次印刷该多种印字就会知道在哪种印字种类中能够印字多少张,因此能够判断由哪种印字种类进行印字比较好。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卷绕的纸张11的筒径r和纸张的厚度t的信息来计算利用现在卷绕的纸张之后还能够印字多少张。
因此,即使存在由于纸张厂家的不同产生的纸张厚度的不同,也能够计算正确的纸张长度L,结果能够正确地计算能够印字多少张,同时在中途更换纸张11的情况下,仅进行一张印字,就能够在中途更换的纸张中容易地计算之后能够印字多少张。
并且,当计算一张印字所需要的纸张长度时,说明了使用由黑色标记的检测所得到的测量结果的计算,但是并不必须限定于此,当将主机51传送来的数据分配给每一页时,如果能够利用可印字张数算出部70掌握在一页印字中需要何种程度的纸张,则不需要检测黑色标记,使用未设置黑色标记的纸张也能够容易地计算之后能够印字多少张。
(第二实施方式)
利用图4至图6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图4示出打印机装置101的主要部分的构成。并且,在该打印机装置中,由于从图的右侧朝向左侧输送贴附有多个标签42并卷绕为筒状的长条状的衬纸41,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中右侧作为上游侧,将左侧作为下游侧。在卷绕的衬纸41的下游侧,惰辊14被旋转自如地支撑,此外,在惰辊14的下游,设置有下面输送导向件15和位于该下面输送导向件15的上方的上面输送导向件16,在该下面输送导向件15和上面输送导向件16之间作为衬纸输送路径47输送贴附有标签42的衬纸41。
并且,在从附有标签42的衬纸41、卷轴12以及从惰辊14到下面输送导向件15和上面输送导向件16的输送路径上,设置有纸张余量检测部40。
并且,在惰辊14的下游,配置有通过未图示的电机而能够旋转的进纸辊18、相对于该进纸辊18夹着衬纸输送路径47对向配置的惰辊19。
在进纸辊18的下游,配置有标签传感器43。该标签传感器43检测贴附有多个标签42并卷绕为筒状的长条状的衬纸41中的标签42的位置、标签的尺寸、标签与下一个标签的距离。
并且,在标签传感器43的下游,配置有通过未图示的电机而能够旋转的压纸辊23、相对于该压纸辊23夹着衬纸输送路径47对向配置的热敏打印头24,这些压纸辊23和热敏打印头24构成了印字部25。
在印字部25的下游侧,配置有通过未图示的电机而能够旋转的进纸辊29、相对于该进纸辊29夹着衬纸输送路径47对向配置的惰辊30。
在进纸辊29的下游侧设置有剥离板45。通过该剥离板45,贴附于该衬纸41的标签42被从衬纸41剥离。被剥离的标签42被从排出口31向外部排出,并且,标签42被剥离的衬纸41被卷绕辊46卷绕。
并且,在排出口31设置有标签排出传感器44。
并且,在打印机装置101上,设置有标签42的纸张用完、标签堵塞等错误状况或打印机装置101的各种信息的显示器33。
图5示出上述打印机装置101的控制部50。该控制部50具有进行贴附有标签的衬纸的输送、标签印刷、标签的排出、打印机的状况显示、标签余量的检测、可印字标签张数的计算的各控制的单元。
该控制部50由进行与主机51的联系以及各种控制的实施的例如微型计算机构成。控制部50的中央处理装置(MPU)52根据程序进行贴附有标签的衬纸的输送控制、标签的印刷控制、纸张排出控制、打印机的状况显示控制、标签余量的检测、可印字标签张数的计算等。并且,该MPU52具备计时器53,作为进行时间设定以及时间控制的单元。
作为储存该MPU52所实施的控制程序或者控制或计算中的数据等的主储存单元,设置有ROM54以及RAM55。ROM54是带有控制程序等的只读存储器,RAM55是储存计算中的数据等的随机存取存储器。
并且,在ROM54中,设置有通过来自纸张余量检测部40的数据来计算剩余可印字标签张数的可印字张数算出部70。
并且,在该控制部50中,设置有进行来自主机51的各种输入数据的接受或控制部50向主机51的控制输出的获取的输入输出单元(I/O)56。MPU52、ROM54以及RAM55通过总线与该I/O56联系。
并且,作为为了获取控制输出的单元,该I/O56连接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第七、第八、第九以及第十驱动器57、58、59、62、63、64、65、66。
驱动器57向打印部25供应必要的驱动输出。驱动器58向纸张余量检测部40供应驱动输出。驱动器59供应向进纸辊18的驱动输出。驱动器62供应向进纸辊29的驱动输出。驱动器63向显示器33供应进行各种显示的显示驱动输出。驱动器64向标签传感器43供应驱动输出。驱动器65向标签排出传感器44供应驱动输出。驱动器66供应向卷绕辊46的驱动输出。
如图4所示,印字部25具备热敏打印头24以及压纸辊23。该压纸辊23基于作为MPU52的指令手段的控制输出,通过未图示的电机与打印动作同步被旋转驱动。热敏打印头24基于来自主机51的印字数据,在标签42上进行印字。
并且,控制部50的MPU52经由驱动器58驱动纸张余量检测部40,测量贴附有多个标签42的卷绕状态的衬纸41的筒径以及衬纸41和标签42重合状态下的一张的厚度。
并且,控制部50的MPU52经由驱动器59驱动进纸辊18,输送贴附有多个标签42的卷绕状态的衬纸41。
并且,控制部50的MPU52经由驱动器62驱动进纸辊29,将贴附有标签42的衬纸41朝向排出口31输送。
并且,控制部50的MPU52经由驱动器63将打印机装置101的各种信息显示于显示器33。
并且,控制部50的MPU52经由驱动器64驱动标签传感器43,测量标签42的位置、标签的尺寸、标签与下一个标签的距离。
并且,控制部50的MPU52经由驱动器65驱动标签排出传感器44,判断印字后的标签是否被去除。
并且,控制部50的MPU52经由驱动器66驱动卷绕辊46,将衬纸41卷绕。
接着,对打印机装置101的操作进行说明。控制部50根据储存于ROM54的程序,进行贴附有多个标签42衬纸41的输送以及对标签42的印字操作。
首先,将贴附有多个标签42衬纸41拉出,经由惰辊14后,经由衬纸输送路径47,之后,沿着具有形成锐角的相邻的两面的剥离板45的锐角的面,将其前端卷绕于卷绕辊46。
并且,最初在将贴附有多个标签42衬纸41放置于打印机装置101的情况下,贴附于先头部分的标签42浪费。因此,当将贴附有标签42衬纸41放置于打印机装置101时,从印字部经由剥离板45到达卷绕辊46的距离程度,优选的是不将标签42贴附于衬纸41的先头部分。
在该状态下,如果输入来自主机51的印字要求,则控制部50驱动纸张余量检测部40,测量贴附有多个标签42的卷绕的衬纸41的筒径r以及标签42和衬纸41重合状态下的一张的厚度t1,将该检测数据向设置于ROM54的可印字张数算出部70发送。并且,纸张11的筒径r以及标签42和衬纸41重合状态下的一张的厚度t1的测量方法是已知的方法,因此在这里省略。
可印字张数算出部70通过从纸张余量检测部40得到的r以及t1的数据,使用预先保存于可印字张数算出部70的计算式来计算衬纸41的衬纸长度LD。并且,这里所说的衬纸41的衬纸长度表示的不只是作为图6中示出的标签42和下一个标签42之间的衬纸部分的A的长度,而是从衬纸41的前端部到衬纸41的卷绕尾部的长度。
接着,控制部50使进纸辊18向图4的X方向旋转,将贴附有标签42衬纸41朝向印字部25输送。控制部50在将贴附有标签42衬纸41朝向印字部25输送的同时,将驱动信号传送到标签传感器43。
标签传感器43是透过型的传感器,在下面侧输送导向件15侧设置有发光部,在上面侧输送导向件16侧设置有接收部。
当贴附有标签42衬纸41通过该透过型传感器时,在图6中示出的贴附有标签42的作为标签42和衬纸41重合的B部分和作为只是衬纸的部分的A部分中,接收部所检测的透光率不同。
通过将该透光率不同的数据传送到可印字张数算出部70并且与输送速度数据对照,计算标签42中的B的长度以及作为标签42与下一个标签42之间只是衬纸的部分的A的长度。
如果将主机51传送来的打印数据传送至印字部25,则通过热敏打印头24和压纸辊23的合作在标签42上进行印字。并且,在实施方式中,标签42在表面设置有通过加热而显色的感热层。并且,在使用未设置有感热层的标签42的情况下,在标签42和热敏打印头24之间需要另外设置如果加热则加热的部分溶融而被转印于标签42的表面的墨带。
在可印字张数算出部70中保存图6中的A的距离以及B的距离。虽然打印在标签42上进行,但是打印一张所需要的衬纸41的长度不仅是标签42的长度,而是再加上作为标签42和下一个标签42之间的部分的A部分的长度。因此,在可印字张数算出部70中保存A+B,作为印字一张标签时所需要的衬纸41的长度。之后,可印字张数算出部70通过衬纸41的衬纸长度LD和印字一张标签时所需要的衬纸41的长度(A+B),计算利用现在安装于打印机101的贴附有多个标签42的衬纸41之后还能够打印多少张。
如果对标签42的规定的印字结束,则控制部50驱动进纸辊18或压纸辊23,将贴附有多个标签42的衬纸41向下游方向输送。
之后,贴附有标签42的衬纸41沿着具有形成锐角的相邻的两面的剥离板45的锐角的面被输送。
当贴附有标签42的衬纸41沿着该剥离板45的锐角的面被输送时,标签42通过其刚柔性(コシ),不跟随改变方向的衬纸41而从衬纸41剥离。
如图4所示,标签42在一部分从衬纸41剥离的状态下并且剥离的部分到达标签排出传感器44的能够检测范围内的状态下,停止输送。这是因为如果在操作员等未将剥离的标签42去除时发出下一个标签42,则未去除的标签42落下,而不能使用。为了防止该情况,设置有标签排出传感器44。
标签排出传感器44是反射型的传感器,能够检测标签是否存在于能够检测范围内。
如上所述,当在标签42的一部分从衬纸41剥离的状态下并且剥离的部分到达标签排出传感器44的能够检测范围内的状态下贴附有标签42的衬纸的输送停止时,由标签排出传感器44的未图示的发光部发出的光被标签42反射后,到达标签排出传感器44的未图示的接收部。由此,标签排出传感器44判断发行完成的标签42未被去除而遗留。
如果操作员为了将发行的标签42贴附于物品等而从衬纸41去除,则由标签排出传感器44的未图示的发光部发出的光没有被标签42反射,因此没有到达标签排出传感器44的未图示的接收部。由此,标签排出传感器44判断发行完成的标签42被去除,进行下一个标签42的发出。并且,当下一个标签发出时,与贴附有标签42的衬纸11的输送同步,卷绕辊46将衬纸41卷绕。由此,印刷有规定的内容的标签42被依次发出。
使用打印机装置101的操作员使用显示器33的画面或者主机51,能够得到保存于可印字张数算出部70的利用现在装填的标签42之后还能够打印多少张的信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报知标签完全用完的情况的方法相比,还能够减少打印机装置101的停止时间。
并且,不但能够得到在检测即将用尽的方法中不能得到的能够打印剩余张数的信息,而且在中途更换标签纸的情况下,仅通过打印一张标签,就能够得到之后还能够打印多少张的信息。
本发明说明了几个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是以实例为前提,并不是想要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要旨的范围,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或要旨,同时也包含于权利要求记载的发明和与其均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打印机装置,具有:
印字部,其对卷绕为筒状的纸张进行印字;
纸张余量检测部,其测量所述卷绕为筒状的纸张的筒径以及纸张厚度;以及
可印字张数算出部,其计算印字一页所需的纸张长度,并根据所述纸张余量检测部的数据,计算所述卷绕为筒状的纸张的、与所述印字一页同量的印字下的可印字张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装置,其中,所述印字一页所需的纸张长度通过所述卷绕为筒状的纸张的黑色标记进行计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机装置,其中,所述可印字张数算出部通过检测到的所述黑色标记的数量和所述黑色标记的间距计算所述印字一页所需的纸张长度。
4.一种打印机装置,具有:
印字部,其对贴附有多个标签并且形成卷绕状态的衬纸的标签部分进行印字;
纸张余量检测部,其测量所述贴附有多个标签并且形成卷绕状态的衬纸的筒径以及所述标签和衬纸的重合部分的厚度;以及
可印字张数算出部,其计算所述标签的长度以及所述标签和下一个标签之间的部分的衬纸的长度,并根据所述纸张余量检测部的数据,计算对所述标签的可印字张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机装置,其中,所述可印字张数算出部根据标签和衬纸的重合部分与所述标签和下一个标签之间的部分的透光率的不同、以及所述贴附有多个标签并且形成卷绕状态的衬纸的输送速度,计算所述标签的长度以及所述标签和下一个标签之间的部分的衬纸的长度。
6.一种打印方法,其对卷绕为筒状的纸张进行印字,其中,所述打印方法包括:
测量所述卷绕为筒状的纸张的筒径以及纸张厚度;以及
计算印字一页所需的纸张长度,并根据测量的所述筒径以及纸张厚度,计算所述卷绕为筒状的纸张的、与所述印字一页同量的印字下的可印字张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方法,其中,所述印字一页所需的纸张长度通过所述卷绕为筒状的纸张的黑色标记进行计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方法,其中,通过检测到的所述黑色标记的数量和所述黑色标记的间距计算所述印字一页所需的纸张长度。
9.一种打印方法,其对贴附有多个标签并且形成卷绕状态的衬纸的标签部分进行印字,所述打印方法包括:
测量所述贴附有多个标签并且形成卷绕状态的衬纸的筒径以及所述标签和衬纸的重合部分的厚度;以及
计算所述标签的长度以及所述标签和下一个标签之间的部分的衬纸的长度,并根据测量的所述筒径以及所述标签和衬纸的重合部分的厚度,计算对所述标签的可印字张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方法,其中,根据标签和衬纸的重合部分与所述标签和下一个标签之间的部分的透光率的不同、以及所述贴附有多个标签并且形成卷绕状态的衬纸的输送速度,计算所述标签的长度以及所述标签和下一个标签之间的部分的衬纸的长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008596 | 2013-01-21 | ||
JP2013008596A JP2014139102A (ja) | 2013-01-21 | 2013-01-21 | プリンタ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35139A true CN103935139A (zh) | 2014-07-23 |
Family
ID=51183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23785.4A Pending CN103935139A (zh) | 2013-01-21 | 2014-01-17 | 打印机装置及打印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4139102A (zh) |
CN (1) | CN103935139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98237A (zh) * | 2014-09-05 | 2016-03-16 | 株式会社东芝 | 标签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CN110281659A (zh) * | 2018-03-19 | 2019-09-27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以及标签检测方法 |
CN111746148A (zh) * | 2019-03-26 | 2020-10-09 |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标签系统及标签打印机 |
CN113119602A (zh) * | 2020-01-15 | 2021-07-16 |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标签打印机及存储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022772A1 (en) | 2017-07-28 | 2019-01-31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DETERMINING LENGTHS OF BAND MEDIA |
WO2023167573A1 (ko) * | 2022-03-04 | 2023-09-07 | 주식회사 빅솔론 | 바패턴 인식을 통해 판단된 인쇄용지의 종류에 따라 인쇄를 수행하는 인쇄장치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264377A (ja) * | 1990-03-15 | 1991-11-25 | Toshiba Corp | プリンタ装置 |
CN1406181A (zh) * | 2000-12-27 | 2003-03-2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 |
JP2011026073A (ja) * | 2009-07-27 | 2011-02-10 | Seiko Epson Corp | 制御装置、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記録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02033601A (zh) * | 2009-10-05 | 2011-04-27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图像处理装置用控制器 |
CN102259502A (zh) * | 2010-05-27 | 2011-11-30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标签生成设备和带盒 |
CN102463748A (zh) * | 2010-10-28 | 2012-05-23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记录纸定位方法以及存储有用于控制印刷装置的控制部所执行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
JP2012188180A (ja) * | 2011-03-08 | 2012-10-04 | Ricoh Co Ltd | 用紙残量算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用紙残量算出方法 |
-
2013
- 2013-01-21 JP JP2013008596A patent/JP2014139102A/ja active Pending
-
2014
- 2014-01-17 CN CN201410023785.4A patent/CN10393513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264377A (ja) * | 1990-03-15 | 1991-11-25 | Toshiba Corp | プリンタ装置 |
CN1406181A (zh) * | 2000-12-27 | 2003-03-2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 |
JP2011026073A (ja) * | 2009-07-27 | 2011-02-10 | Seiko Epson Corp | 制御装置、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記録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02033601A (zh) * | 2009-10-05 | 2011-04-27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图像处理装置用控制器 |
CN102259502A (zh) * | 2010-05-27 | 2011-11-30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标签生成设备和带盒 |
CN102463748A (zh) * | 2010-10-28 | 2012-05-23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记录纸定位方法以及存储有用于控制印刷装置的控制部所执行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
JP2012188180A (ja) * | 2011-03-08 | 2012-10-04 | Ricoh Co Ltd | 用紙残量算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用紙残量算出方法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98237A (zh) * | 2014-09-05 | 2016-03-16 | 株式会社东芝 | 标签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CN105398237B (zh) * | 2014-09-05 | 2017-11-10 | 株式会社东芝 | 标签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CN110281659A (zh) * | 2018-03-19 | 2019-09-27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以及标签检测方法 |
CN111746148A (zh) * | 2019-03-26 | 2020-10-09 |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标签系统及标签打印机 |
CN111746148B (zh) * | 2019-03-26 | 2022-02-18 |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标签系统及标签打印机 |
CN113119602A (zh) * | 2020-01-15 | 2021-07-16 |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标签打印机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4139102A (ja) | 2014-07-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525212B2 (ja) | 熱転写プリンタ | |
CN103935139A (zh) | 打印机装置及打印方法 | |
CN106541714B (zh) | 一种标签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及标签打印机 | |
CN102555549A (zh) |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JP7514977B2 (ja) | プリンタ、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12183718A (ja) |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およ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 |
JP2010064272A (ja) |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
JP6676755B2 (ja) |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及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における印字方法 | |
US10071573B2 (en) |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 |
CN205523082U (zh) | 打印机 | |
JP6625769B2 (ja) | パラメータ設定システムおよびパラメータ端末 | |
JP2011046156A (ja) |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および印刷方法 | |
JP5684879B2 (ja) | プリンタ及び印字方法 | |
JP2010188628A (ja) | 純正ラベルおよびラベルプリンタ | |
JP2016064535A (ja) | 印字装置 | |
JP4981545B2 (ja) | プリンタ | |
CN106183449B (zh) | 双面打印装置 | |
JP2011046155A (ja) |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および印刷方法 | |
JPH01288469A (ja) | ラベル印字装置 | |
JP2002361954A (ja) | ラベルプリンタ | |
JP2009029566A (ja) | プリンタ | |
JP4473682B2 (ja) | 印字装置 | |
EP2993049A1 (en) |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 |
JP6202169B2 (ja) | テープ印刷装置、及び、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 |
JP6008119B2 (ja) | テープ印刷装置、及び、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