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98672A - 电脑针织横机罗拉卷取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电脑针织横机罗拉卷取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98672A CN103898672A CN201310674032.5A CN201310674032A CN103898672A CN 103898672 A CN103898672 A CN 103898672A CN 201310674032 A CN201310674032 A CN 201310674032A CN 103898672 A CN103898672 A CN 1038986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bific duct
- roller
- roller sebific
- helical fissure
- left 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3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0
- 238000009940 knit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9954 brai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941 weav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508687 Mustela ermine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4676 Phragmites commun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085 cashmer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6256 fatigu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88 flo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53 texti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268 woo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88—Take-up or draw-off devices for knitting products
- D04B15/90—Take-up or draw-off devices for knitting products for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罗拉卷取机构,包括第一罗拉胶管和第二罗拉胶管,在第一罗拉胶管的左端外表面、右端外表面和第二罗拉胶管左端外表面、右端外表面中,有一个以上外表面为波纹状,所述波纹按螺旋形分布;在第一罗拉胶管和第二罗拉胶管相向转动将编织物向下卷取时,所述波纹将编织物向外侧扩张;螺旋形波纹将落布的编织物的门幅宽度趋于在针床上刚编织下来时的门幅宽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罗拉卷取机构,属于电脑针织横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电脑针织横机高位罗拉卷取机构,包括第一卷取筒管和第二卷取筒管,所述第一卷取筒管包括第一螺杆2、第一滚轴1和第一罗拉胶管3,第一螺杆2与第一滚轴1之间还设置有支撑块4。所述第一螺杆2作为主动轮、第一滚轴1作为从动轮带动套置在第一螺杆2、第一滚轴1外的第一罗拉胶管3转动;所述第二卷取筒管包括第二螺杆6、第二滚轴5和第二罗拉胶管7,第二螺杆6与第二滚轴5之间还设置有支撑块8。所述第二螺杆6作为主动轮、第二滚轴5作为从动轮带动套置在第二螺杆6、第二滚轴5外的第二罗拉胶管7转动;第一罗拉胶管3与第二罗拉胶管7之间留有牵拉卷取编织物10的夹缝。
第一罗拉胶管、第二罗拉胶管的内壁是采用直线罗纹型,和响应的螺杆罗纹咬合,凹凸面接触,在转动时用来增大螺杆和胶管之间的摩擦力,使胶管带动滚轴一起转动,卷取刚编织出的织物。
高位罗拉的主要特点是可以节省编织物因为某些工艺要求,连续编织织物之间的间隙起头纱线能得到及时的牵拉。
在罗拉胶管的外面一般采用的是磨光面,也有增加直纹、横纹、矩形纹的外表面,以加大对卷取织物的摩擦力,使卷取编织物顺利落下。
但是,如图2所示,针织编织物10落布卷取时它的门幅宽度总是要比在针床上刚编织下来时的宽度要小,由图2可以看出,在针床齿口9处的编织物10宽度大于编织物10在第二罗拉胶管7处的宽度。这是因为一旦织物形成,针织物10将会自然收缩,所以在编织时,编织两边的织针上新线圈会产生向内收缩,使织针上的线圈产生有斜拉的角度,使织针在编织时产生形变,不能顺利的脱圈、移圈和翻针功能的实现。特别是工艺要求密度较高的编织物经常会出现漏针和烂边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罗拉卷取机构,该机构使落布的编织物的门幅宽度趋于在针床上刚编织下来时的门幅宽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罗拉卷取机构,包括第一卷取筒管和第二卷取筒管,所述第一卷取筒管包括第一螺杆、第一滚轴和第一罗拉胶管,所述第一螺杆作为主动轮、第一滚轴作为从动轮带动套置在第一螺杆、第一滚轴外的第一罗拉胶管转动;所述第二卷取筒管包括第二螺杆、第二滚轴和第二罗拉胶管,所述第二螺杆作为主动轮、第二滚轴作为从动轮带动套置在第二螺杆、第二滚轴外的第二罗拉胶管转动;第一罗拉胶管与第二罗拉胶管之间留有牵拉卷取编织物的夹缝,在所述第一罗拉胶管的左端外表面、右端外表面和第二罗拉胶管左端外表面、右端外表面中,有一个以上外表面为波纹状,所述波纹按螺旋形分布。
S代表第一罗拉胶管的左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分布波纹状,T代表第一罗拉胶管的右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分布波纹状,U代表第二罗拉胶管的左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分布波纹状,V代表第二罗拉胶管的右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分布波纹状。这样螺旋形分布波纹就存在15中选择:S、T、U、V、ST、SU、SV、TU、TV、UV、STU、STV、SUV、TUV、STUV。
若第一罗拉胶管的左端外表面为波纹状,则其波纹为右手螺旋形,若第一罗拉胶管的右端外表面为波纹状,则其波纹为左手螺旋形;若第二罗拉胶管的左端外表面为波纹状,则其波纹为左手螺旋形,若第二罗拉胶管的右端外表面为波纹状,则其波纹为右手螺旋形;在第一罗拉胶管和第二罗拉胶管相向转动将编织物向下卷取时,所述波纹将编织物向外侧扩张。
所述第一罗拉胶管与第二罗拉胶管的左右两端的外表面均有螺旋形波纹。
所述第一罗拉胶管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的外表面与第二罗拉胶管的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的外表面长度相等。
所述第一罗拉胶管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的外表面与第二罗拉胶管的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的外表面长度相等。
所述第一罗拉胶管与第二罗拉胶管中部外表面为平行波纹状或为矩形纹。
所述第一罗拉胶管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的外表面与其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的外表面长度不同。
所述第一罗拉胶管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的外表面与第一罗拉胶管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的外表面平分第一罗拉胶管外表面。
所述第一罗拉胶管外表面波纹的螺距不同,第二罗拉胶管外表面波纹的螺距不同。
本发明通过螺旋形波纹在卷取织物时可使织物向外扩张,使刚编织产生的线圈在织针上向下垂直脱圈,使编织的边针不会因织物收缩引拉产生形变,使之顺利脱圈、移圈达到正常编织。
有益技术效果:
1.能有效解决编织物引拉收缩带来的两边编织线圈向内自然引拉倾斜造成织针倾斜形变问题。而编织织针在倾斜状态下工作时,在移圈时对应面织针插入移圈织针簧片夹缝将产生误差,此误差将导致编织物漏针、烂边。
2.由于织物宽度自然收缩引拉,造成旁边织物向内倾斜产生拉力,增大了编织物和编织织针在脱圈时的摩擦力,造成不同部位的编织物脱圈时间产生差异:编织物两边的脱圈时间明显慢于中间织物的脱圈时间。这对于电脑横机提高编织速度产生了瓶颈,特别是在急速调头编织时的时间差尤为重要。通过本发明的螺旋形波纹卷取编织物的向外扩张,减少的织物两边对编织织针的斜拉度即减少了两边牵拉落布的摩擦力,使其两边同样快速落布,能提高机头急速调头的编织工作效率。
3.原有的罗拉胶管在向下牵拉时无法使编织物向外扩张,因为在编织时,成圈密度三角对于中间和两边的编织织针是同一指令密度要求下编织的成圈、脱圈。编织物产生自然收缩引拉,由于织针的位置是一定的,在织物两边向下牵拉、卷取时,织物线圈与织针之间将产生斜拉角度,加大线圈与织针之间的摩擦力,这样织物两边线圈对织针的拉力将比织物中间线圈对织针的拉力大,像羊绒、貂绒等一些纤维短、拉力差的毛纱容易拉断,使织物产生烂边,无法正常编织。本发明螺旋形波纹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使织物平整度提高。
4.织物的编织密度越高,织物脱圈后收缩越大。在织物收缩后,将加大织物两边的线圈和织针的摩擦力。例如针对高密度编织的产品:鞋面布、护膝、护盖、领头等,这将增加在织物两边收针移圈、集圈、放针编织的难度。通过螺旋形波纹的向外扩张卷取后,能解决编织难度高的产品带来的问题。
5.长时间编织工作,高密度编织织物在向下卷取牵拉时,织物的自然收缩引拉将使两边的织针被拉倾斜,织针在倾斜的状态下工作,反复成圈脱圈,致使织针产生严重的疲劳性损耗。通过螺旋形波纹的卷取牵拉及时的扩张使织物两边的线圈正常的成圈、脱圈、落下,减少织物对织针的斜拉,使织针保持笔直状态下工作运行,减少编织织针的损耗。
6.编织织物在向下卷取牵拉时,两边的编织织针在编织物收缩引拉的作用下产生倾斜,在倾斜状态下进行移圈、集圈、脱圈,线圈则加倍的承载在倾斜的编织织针上,使线圈产生拥挤,编织织针上拥挤的线圈极易和倾斜方向针床洞口边的齿口片摩擦,产生纱线扎破断裂,无法正常编织。本发明的螺旋形波纹向外扩张卷取后可解决上述问题。
7.本发明的螺旋形波纹将织物两边向外扩张卷取后,使编织物正常垂直(线圈与针床齿口垂直)牵拉落布,能快速卷取到各块编织物之间的间隙起头纱。因为放针后两边新扩展的编织物需要原有的编织物引拉落布,斜拉角度大产生浮线。而本发明通过螺旋形扩展牵拉使放针速度快的编织物得到垂直牵拉,提高快速放针编织的稳定和编织效率,改变了原有的电脑横机牵拉机构只能纵向,不能横向同时牵拉。
这种新型的罗拉牵拉结构的发明,同时为各研究编织物的设计师拓展了一种设计产品的新思路,引领编织行业的发展。
8、本发明罗拉胶管的制造和原有的罗拉胶管制造没有增加原材料和制造的成本,能提高编织功能和生产效率,减少编织织物的废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电脑针织横机高位罗拉卷取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罗拉卷取机构卷取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罗拉胶管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罗拉胶管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罗拉卷取机构卷取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罗拉胶管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电脑针织横机罗拉卷取机构,包括第一卷取筒管和第二卷取筒管,所述第一卷取筒管包括第一螺杆2、第一滚轴1和第一罗拉胶管3,所述第一螺杆2作为主动轮、第一滚轴1作为从动轮带动套置在第一螺杆2、第一滚轴1外的第一罗拉胶管3转动;所述第二卷取筒管包括第二螺杆6、第二滚轴5和第二罗拉胶管7,所述第二螺杆6作为主动轮、第二滚轴5作为从动轮带动套置在第二螺杆6、第二滚轴5外的第二罗拉胶管7转动;第一罗拉胶管3与第二罗拉胶管7之间留有牵拉卷取编织物10的夹缝。
实施例1
第一罗拉胶管3的左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11为右手螺旋形,在第一罗拉胶管3和第二罗拉胶管7相向转动将编织物10向下卷取时,所述波纹11将编织物10左侧向外侧扩张。第一罗拉胶管3外表面波纹11的螺距可以相同或不同。
实施例2
第一罗拉胶管3的右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11为左手螺旋形,在第一罗拉胶管3和第二罗拉胶管7相向转动将编织物10向下卷取时,所述波纹11将编织物10右侧向外侧扩张。第一罗拉胶管3外表面波纹11的螺距可以相同或不同。
实施例3
第二罗拉胶管7的左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11为左手螺旋形,在第一罗拉胶管3和第二罗拉胶管7相向转动将编织物10向下卷取时,所述波纹11将编织物10左侧向外侧扩张。第二罗拉胶管7外表面波纹11的螺距可以相同或不同。
实施例4
第二罗拉胶管7的右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11为右手螺旋形,在第一罗拉胶管3和第二罗拉胶管7相向转动将编织物10向下卷取时,所述波纹11将编织物10右侧向外侧扩张。第二罗拉胶管7外表面波纹11的螺距可以相同或不同。
上述实施例1-4中,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的长度(即在罗拉胶管上的比例,也可以认为是在罗拉胶管上的宽度,下同)可根据织物的种类进行调整,螺旋形波纹11最大不能覆盖整个罗拉胶管。若覆盖整个罗拉胶管,则是整个罗拉胶管的外表面为方向单一的螺旋形波纹,整个的波纹有利于将一侧的编织物10向外侧扩张,对于另一侧则是起到相反的作用。
实施例5
第一罗拉胶管3的左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11为右手螺旋形,第一罗拉胶管3的右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为左手螺旋形,在第一罗拉胶管3和第二罗拉胶管7相向转动将编织物10向下卷取时,所述波纹11将编织物10的左侧和右侧均向外侧扩张。
此实施例中第一罗拉胶管3的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的外表面长度与第一罗拉胶管3的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的外表面长度可以相同或不同。
实施例6
第一罗拉胶管3的左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11为右手螺旋形,第二罗拉胶管7的左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11为左手螺旋形,在第一罗拉胶管3和第二罗拉胶管7相向转动将编织物10向下卷取时,所述波纹11将编织物10左侧向外侧扩张。向外扩张的效果优于实施例1或3。
此实施例中第一罗拉胶管3的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的外表面长度与第二罗拉胶管7的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的外表面长度可以相同或不同,优选长度相同。
实施例7
第一罗拉胶管3的左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11为右手螺旋形,第二罗拉胶管7的右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11为右手螺旋形,在第一罗拉胶管3和第二罗拉胶管7相向转动将编织物10向下卷取时,所述波纹11将编织物10两侧向外侧扩张。
上述波纹11的螺距可以相同或不同。
此实施例中第一罗拉胶管3的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的外表面长度与第二罗拉胶管7的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的外表面长度可以相同或不同,优选长度相同。但第一罗拉胶管3的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的外表面长度与第二罗拉胶管7的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的外表面长度之和尽量小于或等于罗拉胶管(第一罗拉胶管3或第二罗拉胶管7,两者长度相同)的长度,即图3中所示的(L1+L2)小于或等于罗拉胶管的长度。否则,第一罗拉胶管3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与第二罗拉胶管7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将会同时作用在编织物10上同一部位,此时虽然第一罗拉胶管3上螺旋形波纹11与第二罗拉胶管7螺旋形波纹11的方向相同,但方向相反,不能起到想要获得的效果。
实施例8
第一罗拉胶管3的右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11为左手螺旋形,第二罗拉胶管7的左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11为左手螺旋形,在第一罗拉胶管3和第二罗拉胶管7相向转动将编织物10向下卷取时,所述波纹11将编织物10两侧向外侧扩张。第一罗拉胶管3、第二罗拉胶管7外表面波纹11的螺距可以相同或不同。
此实施例中第一罗拉胶管3的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的外表面长度与第二罗拉胶管7的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的外表面长度可以相同或不同,优选长度相同。但第一罗拉胶管3的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的外表面长度与第二罗拉胶管7的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的外表面长度之和尽量小于或等于罗拉胶管的长度,理由同实施例7。
实施例9
第一罗拉胶管3的右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11为左手螺旋形,第二罗拉胶管的右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为右手螺旋形,在第一罗拉胶管3和第二罗拉胶管7相向转动将编织物10向下卷取时,所述波纹11将编织物10右侧向外侧扩张,向外扩张的效果优于实施例2或4。罗拉胶管外表面波纹11的螺距可以相同或不同。
此实施例中第一罗拉胶管3的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的外表面长度与第二罗拉胶管7的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的外表面长度可以相同或不同,优选相同。
实施例10
第二罗拉胶管7的左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11为左手螺旋形,第二罗拉胶管7的右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11为右手螺旋形,在第一罗拉胶管3和第二罗拉胶管7相向转动将编织物10向下卷取时,所述波纹11将编织物两侧向外侧扩张。第二罗拉胶管7外表面波纹11的螺距可以相同或不同。
实施例11
第一罗拉胶管3的左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11为右手螺旋形,第一罗拉胶管3的右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11为左手螺旋形,第二罗拉胶管3的左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11为左手螺旋形,在第一罗拉胶管3和第二罗拉胶7管相向转动将编织物向下卷取时,所述波纹11将编织物10两侧向外侧扩张。
在此实施例中,第一罗拉胶管3的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长度与第二罗拉胶管7的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的长度可以相同或不同,优选相同。第一罗拉胶管3的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长度与第二罗拉胶管7的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的长度之和尽量小于或等于罗拉胶管的长度,理由同实施例7。
实施例12
第一罗拉胶管3的左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11为右手螺旋形,第一罗拉胶管3的右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11为左手螺旋形,第二罗拉胶管7的右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11为右手螺旋形,在第一罗拉胶管3和第二罗拉胶管7相向转动将编织物10向下卷取时,所述波纹11将编织物10两侧向外侧扩张。
在此实施例中,第一罗拉胶管3的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长度与第二罗拉胶管7的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的长度可以相同或不同,优选相同。第一罗拉胶管3的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长度与第二罗拉胶管7的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的长度之和尽量小于或等于罗拉胶管的长度,理由同实施例7。
实施例13
第一罗拉胶管3的左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11为右手螺旋形,第二罗拉胶管7的左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11为左手螺旋形,第二罗拉胶管7的右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11为右手螺旋形,在第一罗拉胶管3和第二罗拉胶管7相向转动将编织物10向下卷取时,所述波纹11将编织物10两侧向外侧扩张。
在此实施例中,第一罗拉胶管3的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长度与第二罗拉胶管7的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的长度可以相同或不同,优选相同。第一罗拉胶管3的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长度与第二罗拉胶管7的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的长度之和尽量小于或等于罗拉胶管的长度,理由同实施例7。
实施例14
第一罗拉胶管3的右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11为左手螺旋形,第二罗拉胶管7的左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11为左手螺旋形,第二罗拉胶管7的右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11为右手螺旋形,在第一罗拉胶管3和第二罗拉胶管7相向转动将编织物10向下卷取时,所述波纹11将编织物10两侧向外侧扩张。
在此实施例中,第一罗拉胶管3的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长度与第二罗拉胶管7的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的长度可以相同或不同,优选相同。第一罗拉胶管3的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长度与第二罗拉胶管7的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的长度之和尽量小于或等于罗拉胶管的长度,理由同实施例7。
实施例15
第一罗拉胶管3的左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11为右手螺旋形,第一罗拉胶管的右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11为左手螺旋形,第二罗拉胶管7的左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11为左手螺旋形,第二罗拉胶管7的右端外表面具有螺旋形波纹11,其波纹11为右手螺旋形,在第一罗拉胶管3和第二罗拉胶管7相向转动将编织物10向下卷取时,所述波纹11将编织物10两侧向外侧扩张。
第一罗拉胶管3的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长度与第二罗拉胶管7的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的长度可以相同或不同,优选相同。
第一罗拉胶管3的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长度与第二罗拉胶管7的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的长度可以相同或不同,优选相同。
第一罗拉胶管3的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长度与第二罗拉胶管7的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的长度可以相同或不同,优选相同。
第一罗拉胶3管的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长度与第二罗拉胶管7的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的长度可以相同或不同,优选相同。
在此实施例中,优选方案是:第一罗拉胶管3的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长度与第二罗拉胶管7的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的长度相同,第一罗拉胶管3的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长度与第二罗拉胶管7的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的长度相同,且第一罗拉胶管3的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长度与第二罗拉胶管7的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的长度相同。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优选是:第一罗拉胶管3的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长度与第一罗拉胶管3的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长度平分第一罗拉胶管3的长度,第二罗拉胶管7的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长度与第二罗拉胶管7的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11外表面长度平分第一罗拉胶管3的长度,如图3所示。或是,第一罗拉胶管3及第二罗拉胶管7中间部分为平行波纹状,如图4所示。或是,第一罗拉胶管3及第二罗拉胶管7中间部分为方格形、矩形纹,如图6所示。
本发明通过螺旋形波纹在卷取织物时可使织物向外扩张,使刚编织产生的线圈在织针上向下垂直脱圈,如图5所示,落布的编织物底部的门幅宽度趋于在针床上刚编织下来时的门幅宽度,使编织的边针不会因织物收缩引拉产生形变,使之顺利脱圈、移圈达到正常编织。
本发明构思以及上述实施例完全也可以利用在其他罗拉机构上,起到同样的作用。
例如,利用在另一种罗拉卷取机构上或类似结构的机构上,该机构包括两个压布轮,被驱动压布轮相向转动将两个压布轮之间的编织物向下牵拉卷取,同理,压布轮外表面为波纹状,则其波纹为螺旋形分布,在压布轮相向转动将编织物向下卷取时,所述波纹将编织物向外侧扩张。但由于压布轮向下卷取时,两个压布轮之间是线接触,向外侧扩张的效果不是特别大。
再如,现有的一种罗拉结构:包括两个铁辊,铁辊相向转动对针织物落布进行卷取,作为改进,铁辊外表面也具有如实施例1-15所采用的螺旋形波纹。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罗拉卷取机构,包括第一卷取筒管和第二卷取筒管,所述第一卷取筒管包括第一螺杆、第一滚轴和第一罗拉胶管,所述第一螺杆作为主动轮、第一滚轴作为从动轮带动套置在第一螺杆、第一滚轴外的第一罗拉胶管转动;所述第二卷取筒管包括第二螺杆、第二滚轴和第二罗拉胶管,所述第二螺杆作为主动轮、第二滚轴作为从动轮带动套置在第二螺杆、第二滚轴外的第二罗拉胶管转动;第一罗拉胶管与第二罗拉胶管之间留有牵拉卷取编织物的夹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罗拉胶管的左端外表面、右端外表面和第二罗拉胶管左端外表面、右端外表面中,有一个以上外表面为波纹状,所述波纹按螺旋形分布;若第一罗拉胶管的左端外表面为波纹状,则其波纹为右手螺旋形,若第一罗拉胶管的右端外表面为波纹状,则其波纹为左手螺旋形;若第二罗拉胶管的左端外表面为波纹状,则其波纹为左手螺旋形,若第二罗拉胶管的右端外表面为波纹状,则其波纹为右手螺旋形;在第一罗拉胶管和第二罗拉胶管相向转动将编织物向下卷取时,所述波纹将编织物向外侧扩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罗拉卷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罗拉胶管与第二罗拉胶管的左右两端的外表面均有螺旋形波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罗拉卷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罗拉胶管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的外表面与第二罗拉胶管的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的外表面长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罗拉卷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罗拉胶管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的外表面与第二罗拉胶管的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的外表面长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罗拉卷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罗拉胶管与第二罗拉胶管中部外表面为平行波纹状或为矩形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罗拉卷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罗拉胶管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的外表面与其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的外表面长度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罗拉卷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罗拉胶管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的外表面与第一罗拉胶管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的外表面平分第一罗拉胶管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罗拉卷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罗拉胶管的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的外表面长度与第二罗拉胶管的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的外表面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一罗拉胶管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罗拉卷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罗拉胶管的右端具有螺旋形波纹的外表面长度与第二罗拉胶管的左端具有螺旋形波纹的外表面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一罗拉胶管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或9所述的电脑针织横机罗拉卷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罗拉胶管外表面波纹的螺距不同,第二罗拉胶管外表面波纹的螺距不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74032.5A CN103898672A (zh) | 2013-12-11 | 2013-12-11 | 电脑针织横机罗拉卷取机构 |
PCT/CN2014/093523 WO2015085931A1 (zh) | 2013-12-11 | 2014-12-10 | 电脑针织横机罗拉卷取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74032.5A CN103898672A (zh) | 2013-12-11 | 2013-12-11 | 电脑针织横机罗拉卷取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98672A true CN103898672A (zh) | 2014-07-02 |
Family
ID=50990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674032.5A Pending CN103898672A (zh) | 2013-12-11 | 2013-12-11 | 电脑针织横机罗拉卷取机构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898672A (zh) |
WO (1) | WO2015085931A1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33619A (zh) * | 2014-09-02 | 2014-12-24 |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导布罗拉结构 |
WO2015085931A1 (zh) * | 2013-12-11 | 2015-06-18 | 常熟市国光机械有限公司 | 电脑针织横机罗拉卷取机构 |
CN109457406A (zh) * | 2018-12-19 | 2019-03-12 | 宁波舒普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罗纹机的翻卷装置 |
WO2021169093A1 (zh) * | 2020-02-24 | 2021-09-02 | 刘舞 | 一种牵拉机构 |
CN114481434A (zh) * | 2022-01-18 | 2022-05-13 | 汕头市连兴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开口的罗拉及纱线编织控制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87753B (zh) * | 2017-08-14 | 2023-05-12 | 福建雄大鞋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电脑横编机罗拉拉卷装置 |
CN115125651B (zh) * | 2022-07-29 | 2024-10-01 | 智能针织软件(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双层v领v嘴的电脑横机编织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56907A (en) * | 1974-03-04 | 1976-05-18 | Wadsworth-Greenwood Corporation | Take up |
DE3528542C2 (zh) * | 1985-08-08 | 1987-08-20 | Litovskij Naucno-Issledovatel'skij Institut Tekstil'noj Promyslennosti, Kaunas, Su | |
EP0328894A1 (en) * | 1988-02-19 | 1989-08-23 | COMET MARTINELLI S.r.l. | Automatic device for stretching longitudinally and transversely a web of knitted fabric |
DE19538137C1 (de) * | 1995-10-13 | 1997-02-13 | Neuenhauser Maschbau Gmbh | Breitspannstab |
CN1360103A (zh) * | 2000-12-18 | 2002-07-24 | 施泰格尔制造厂股份有限公司 | 针织机的连续牵引装置 |
CN202809168U (zh) * | 2012-08-07 | 2013-03-20 | 绍兴县大纬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 针织横机罗拉机构 |
CN203174301U (zh) * | 2013-04-10 | 2013-09-04 | 常熟市国光机械有限公司 | 电脑针织横机罗拉圈取机构 |
CN203653904U (zh) * | 2013-12-11 | 2014-06-18 | 常熟市国光机械有限公司 | 电脑针织横机罗拉卷取机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129894U (zh) * | 1985-01-29 | 1986-08-14 | ||
JPS63159554A (ja) * | 1986-12-23 | 1988-07-02 |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 横編機における編出し装置 |
IT1278165B1 (it) * | 1995-01-23 | 1997-11-17 | Emm Srl | Dispositivo perfezionato per la tesatura verticale del tessuto di una macchina automatica per maglieria, in particolare rettilinea |
CN2905846Y (zh) * | 2006-05-16 | 2007-05-30 | 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 | 针织横机的副罗拉装置 |
CN100554556C (zh) * | 2008-01-22 | 2009-10-28 | 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 |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副罗拉机构 |
CN201990827U (zh) * | 2011-03-30 | 2011-09-28 | 三门鲍尔聚氨酯有限公司 | 电脑针织横机的同步传输装置 |
CN103898672A (zh) * | 2013-12-11 | 2014-07-02 | 常熟市国光机械有限公司 | 电脑针织横机罗拉卷取机构 |
-
2013
- 2013-12-11 CN CN201310674032.5A patent/CN103898672A/zh active Pending
-
2014
- 2014-12-10 WO PCT/CN2014/093523 patent/WO201508593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56907A (en) * | 1974-03-04 | 1976-05-18 | Wadsworth-Greenwood Corporation | Take up |
DE3528542C2 (zh) * | 1985-08-08 | 1987-08-20 | Litovskij Naucno-Issledovatel'skij Institut Tekstil'noj Promyslennosti, Kaunas, Su | |
EP0328894A1 (en) * | 1988-02-19 | 1989-08-23 | COMET MARTINELLI S.r.l. | Automatic device for stretching longitudinally and transversely a web of knitted fabric |
DE19538137C1 (de) * | 1995-10-13 | 1997-02-13 | Neuenhauser Maschbau Gmbh | Breitspannstab |
CN1360103A (zh) * | 2000-12-18 | 2002-07-24 | 施泰格尔制造厂股份有限公司 | 针织机的连续牵引装置 |
CN202809168U (zh) * | 2012-08-07 | 2013-03-20 | 绍兴县大纬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 针织横机罗拉机构 |
CN203174301U (zh) * | 2013-04-10 | 2013-09-04 | 常熟市国光机械有限公司 | 电脑针织横机罗拉圈取机构 |
CN203653904U (zh) * | 2013-12-11 | 2014-06-18 | 常熟市国光机械有限公司 | 电脑针织横机罗拉卷取机构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085931A1 (zh) * | 2013-12-11 | 2015-06-18 | 常熟市国光机械有限公司 | 电脑针织横机罗拉卷取机构 |
CN104233619A (zh) * | 2014-09-02 | 2014-12-24 |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导布罗拉结构 |
CN104233619B (zh) * | 2014-09-02 | 2016-03-16 |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导布罗拉结构 |
CN109457406A (zh) * | 2018-12-19 | 2019-03-12 | 宁波舒普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罗纹机的翻卷装置 |
CN109457406B (zh) * | 2018-12-19 | 2023-09-08 | 舒普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罗纹机的翻卷装置 |
WO2021169093A1 (zh) * | 2020-02-24 | 2021-09-02 | 刘舞 | 一种牵拉机构 |
JP2022548819A (ja) * | 2020-02-24 | 2022-11-22 | 舞 劉 | ドローオフ機構 |
JP7238205B2 (ja) | 2020-02-24 | 2023-03-13 | 舞 劉 | ドローオフ機構 |
CN114481434A (zh) * | 2022-01-18 | 2022-05-13 | 汕头市连兴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开口的罗拉及纱线编织控制方法 |
CN114481434B (zh) * | 2022-01-18 | 2024-01-23 | 汕头市连兴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开口的罗拉及纱线编织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5085931A1 (zh) | 2015-06-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98672A (zh) | 电脑针织横机罗拉卷取机构 | |
CN103643389B (zh) | 一种布料防皱卷取装置 | |
CN203653904U (zh) | 电脑针织横机罗拉卷取机构 | |
JP5581406B2 (ja) | 羽毛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1668886B (zh) | 添纱编织筒状针织物及其编织方法和设计装置 | |
CN102978823A (zh) | 一种异形三维立体针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 |
US20150129078A1 (en) | Functional weaving vamp fabric | |
CN103409933B (zh) | 一种分结构的宽幅提花经编机 | |
CN104131401A (zh) | 一种生产纬编单面凹凸提花毛圈织物的设备及方法 | |
CN104213319A (zh) | 一种生产纬编单面多色提花毛圈织物的设备及方法 | |
Cebulla et al. | Fully fashioned biaxial weft knitted fabrics | |
CN203729019U (zh) | 一种布料防皱卷取装置 | |
WO2006104047A1 (ja) | 経編地の編成方法と、その経編地 | |
CN106757745B (zh) | 应用于多轴向经编设备展平碳纱无捻衬入系统 | |
CN102051763A (zh) | 三维编织异形预制件的添纱编织方法 | |
CN203451779U (zh) | 一种分结构的宽幅提花经编机 | |
CN101818408B (zh) | 碳纤维经编单向布生产工艺 | |
CN210287721U (zh) | 一种大丝束碳纤维集纱展纱装置 | |
CN213061264U (zh) | 一种编织具有不同疏密间隔的坯布的经编机 | |
CN102619014A (zh) | 经编机扩布装置 | |
CN114016203B (zh) | 一种筒状双梳经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和设备 | |
CN112609303A (zh) | 一种针织球形鼓波结构的编织方法及其鼓波结构 | |
CN201058908Y (zh) | 针织毛巾 | |
CN203821044U (zh) | 缝编机送经装置 | |
CN207890822U (zh) | 一种用于纺织线的收卷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