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68412A - 一种充气式伪装遮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气式伪装遮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68412A CN103868412A CN201210541334.0A CN201210541334A CN103868412A CN 103868412 A CN103868412 A CN 103868412A CN 201210541334 A CN201210541334 A CN 201210541334A CN 103868412 A CN103868412 A CN 1038684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mouflage
- air bag
- inflatable
- support system
- terrain simul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气式伪装遮障。所述的充气式伪装遮障包含支撑系统,遮障面,背景地形模拟气囊。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式伪装遮障,其所属支撑系统采用气囊充气式结构设计,背景地形模拟气囊以专用接口与支撑系统相互连接,通过调节背景地形模拟气囊的分布,可在支撑系统上部构建错落有致的遮障面支撑点,配合柔性遮障面,形成“峰、谷”交错的表面形态,即可对背景地形进行高效模拟。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式伪装遮障以充气方法实现架设,排气后可整体卷曲打包,储运方便,结构合理,技战术指标先进,原材料廉价易得,制造工艺成熟,适宜在业内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式伪装遮障,具体为一种具有背景地形模拟功能的充气式伪装遮障。
背景技术
军事伪装技术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军事家就懂得利用战场地形、地貌以及各种自然与气候条件进行军事目标的伪装。春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还提出了“山埋伏、水埋伏、云埋伏、雾埋伏”的军事伪装理论。纵观中外战争史,军事伪装技术包含隐真和示假两个方面,其中,伪装遮障就是针对敌方军事探测手段,利用相应的遮障技术对军事目标实施隐真遁形的专用设施。
早期的战地情况侦察主要依靠肉眼进行,仅需针对所处的背景环境特征,在军事目标外部设置或者覆盖一些简易遮盖物,将其融入周围的背景环境之中,即可大大缩短敌方的探测距离,延长敌方对目标属性的识辨时间,达到良好的伪装效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对抗德国空军的空中侦察,法国军方利用系有大量麻布条的渔网遮盖重要军事目标,起到明显的伪装效果,由此诞生了世界第一款伪装网。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伪装遮障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和大规模应用,如苏联在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中,设置过125000米的垂直伪装遮障和250000平方米的水平伪装遮障,有效的迷惑了敌方侦察,保存了己方实力,有力的支援了作战部队。
随着近代科技的发展,各种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技术逐步被成功应用于军事领域,带来了军事侦察领域的技术革命,对伪装技术,特别是遮障伪装技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具有全天候、全方位、超视距、宽视角探测能力的基于光学、中远红外、雷达及激光等多频谱电磁侦察技术已经在欧美等军事强国普及与推广,为有效的保存己方军事目标,掌握战场主动权,军事科技人员相继开发出多种技战术性能先进的伪装遮障。如美军21世纪初列装的超轻型、多频谱伪装遮障系统,其具备反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和雷达的多频谱侦察的伪装能力,据悉,其可有效降低目标热源的红外辐射,散射与吸收6-140000Hz波段的雷达波,能为飞机、坦克、装甲车以及舰船等重要目标提供有效伪装,并成功应用于伊拉克战场。在此期间,俄罗斯开发出代号为“斗篷”的多频谱伪装遮障系统,该伪装遮障系统可使敌方红外制导武器发现目标的概率降低2-3倍,将电子侦察机对目标的探测距离从原来的180公里缩短至30-40公里,并可大幅度衰减微波,此伪装遮障系统特别适用于地面战车目标的伪装。
早期的伪装遮障无专门设计的支撑系统,通常是利用具有伪装功能的材料作为遮障面,并将其直接覆盖于目标外部,以对抗敌方侦察。这种工作模式的伪装遮障具有设计与制作简单,价格低廉,环境适应性强,通用性好,架设方便等多方面的优点。但其也存在针对性不强,难以对被伪装的目标进行必要的外形轮廓修饰等问题,伪装能力较差,且需要将伪装遮障撤除后方可实现被伪装目标的自由移动,大大降低了移动式目标的机动性能,容易贻误战机。
为此,军事科技人员设计出采用刚性杆件材料制作支撑系统,并配合专用遮障面的可自由拆装的支杆式伪装遮障。此类伪装遮障可根据需要,在特定地点提前搭建,然后再将军事目标移动至其内部,也可以以需要被伪装的目标为中心,在其周围就地搭建。这种伪装遮障可针对被伪装目标的结构及外部形态特征,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其空间尺寸与形状,并可设置必要的出入口,以供目标自由进出伪装遮障系统。由此,此类伪装遮障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目标的外部特征伪装,迷惑敌方对伪装遮障内部被伪装目标的识别;同时,在伪装遮障无需撤除的条件下,被伪装目标即可自由出入,可保证目标的机动能力不受影响。但此类伪装遮障所属的支撑系统构建程序过于复杂,整体重量较大,搭建及撤收过程费时费力,收储不便,且受到建筑结构的影响,具有明显外部轮廓特征,外部形态的变换空间非常有限。
发明内容
针对当前伪装遮障产品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目标地形模拟功能的充气式伪装遮障。该伪装遮障主体结构包括结构支撑系统,具有特定伪装功能的遮障面,地形模拟气囊三大部分。其中结构支撑系统采用气囊充气式结构设计;遮障面与结构支撑系统采用分离式设计,以绳索捆绑模式实现遮障面与支撑系统之间的连接与固定;背景地形模拟气囊采用模块式设计,所有的背景地形模拟气囊均具有相同的结构与尺寸,可根据伪装遮障使用背景的环境特征有针对性的在支撑系统表面特定的位置安装一定数量的背景地形模拟气囊,配合柔性遮障面,以实现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式伪装遮障外表面高低错落的“峰、谷”交错排列的轮廓外形,形成对伪装遮障架设场地背景地形的有效模拟。
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式伪装遮障所属支撑系统,背景地形模拟气囊采用高性能气密膜材制作,配合特定伪装功能的遮障面,以充气模式实现其架设,排气后可卷曲打包,操作过程简单可靠,可为地面重要军事目标提供高效的伪装。
具体地,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式伪装遮障,其主体结构包括支撑系统,遮障面,背景地形模拟气囊。
所述的支撑系统采用气囊充气式膜结构设计。
所述的支撑系统包含若干组相互平行且等距分布的拱形气囊,若干排用于固定拱形气囊的水平连接气囊,分布于支撑系统半高程以上区域所属气囊表面的若干套用于连接背景地形模拟气囊的螺口基座。
所述的支撑系统所属全部拱形气囊和全部水平连接气囊可设计为一个全通的气室,亦可设计为多个相互分离的气室,每一个气室配备一套充气阀和一套安全阀。
所述的用于连接背景地形模拟气囊的螺口基座采用对称式多列分布设计,其中中间一列螺口基座设置在支撑系统所属的每个拱形气囊的顶部中心部位,以中间列螺口基座为基准,余下的螺口基座采用左右对称模式设置于支撑系统半高程以上区域所属的水平连接气囊的中间部位。
所述的用于连接背景地形模拟气囊的螺口基座均安装于支撑系统的外表面,且其螺口朝向为支撑系统的外法向。
针对特定的伪装要求,所述的遮障面可采用单层遮障面,也可以多层遮障面同时使用。
所述的遮障面选自于具有光学伪装功能的伪装网,具有光学和中远红外伪装功能的多频谱伪装网,具有光学伪装功能的篷布,具有光学和中远红外伪装功能的多频谱伪装篷布,具有雷达伪装功能的遮障面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背景地形模拟气囊采用模块化设计,所有的背景地形模拟气囊均具有相同的结构与尺寸,其下部端头设计有与支撑系统所属螺口基座配套的连接螺公,其上部端头设计有与支撑系统所属螺口基座相同规格的螺口基座。通过分布于背景地形模拟气囊下部端头的连接螺公和下部端头的螺口基座之间的连接与固定,所有的背景地形模拟气囊均可实现“头对脚”式的随意互联,且可根据背景地形特征和伪装需要,在支撑系统特定区域设置所需数量的背景地形模拟气囊,形成所需位置和高度的遮障面支撑点。
伪装遮障架设过程中,分布于伪装遮障所属支撑系统表面的地形模拟气囊可构建不同朝向与高度的支撑点,柔性遮障面覆盖于支撑点上,由此可构建“峰、谷”交错排列的山地或者丘陵状地形轮廓,满足山地或者丘陵背景条件下军事目标的外形伪装需求。根据背景场地的地形特征参数,可有针对性的调整目标地形模拟气囊的设置区位和高度,配合柔性遮障面,达到多种背景地形轮廓的模拟效果。
所述支撑系统所属拱形气囊和水平连接气囊,背景地形模拟气囊的制作材料选自于PVC膜材,TPU膜材,EVA膜材,丙烯酸酯膜材,氯丁橡胶膜材,丁苯橡胶膜材,ETFE膜材,PVDF膜材,PTFE膜材,PVF膜材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支撑系统所属拱形气囊和水平连接气囊,背景地形模拟气囊的制作制造工艺采用高周波熔接工艺,粘合剂粘结工艺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粘结工艺所采用的粘合剂选自于聚氨酯粘合剂、环氧树脂粘合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是针对当前市场以遮障面直接覆盖于被伪装目标表面的简易式伪装遮障造成的目标机动能力下降,容易暴露被伪装目标的外部轮廓特征,综合伪装性能较差,支杆式伪装遮障存在的搭建与撤收程序复杂,收储不便,外形轮廓伪装能力较差等问题,采用新材料、新结构而研制的。
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式伪装遮障,其支撑系统所属拱形气囊与水平连接气囊,地形模拟气囊均采用高性能气密膜材制造,以充气方式实现伪装遮障的架设,排气后可整体卷曲打包,整个伪装遮障完全不用刚性支杆,既可大幅度提高对敏感目标的综合伪装效果,简化架设与撤收操作流程,保证其工作过程的稳定、可靠,还可大幅度降低产品自重,提高机动能力,方便收储。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式伪装遮障合适的工作温度区间为-30℃-70℃,可适应绝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环境,适用性较强。
本发明所述的充气式伪装遮障设计方案科学,技战术指标先进,通用性良好,所涉及的制造材料都是市场上的常规材料,综合经济性好,且加工工艺成熟,适宜在业内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充气式伪装遮障所属支撑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充气式伪装遮障所属背景地形模拟气囊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系统及背景地形模拟气囊所属螺口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背景地形模拟气囊所属连接螺公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安装有四套背景地形模拟气囊的支撑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充气式伪装遮障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内容对本发明进行的非实质性改动仍然属于本发明的保护内容。
实施例一
如图1为本发明所涉及充气式伪装遮障所属支撑系统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支撑系统所属底部水平连接气囊,2为支撑系统所属中部水平连接气囊,3为支撑系统所属顶部水平连接气囊,6、7、8、9、10均为支撑系统所属拱形气囊;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系统包含5组拱形气囊和5排水平连接气囊,5组拱形气囊呈等距分布,5排水平连接气囊采用对称式设计,以水平连接气囊3为对称轴,左右两侧共设置有2排中部水平连接气囊2和2排底部水平连接气囊1,且每一排水平连接气囊均被5组拱形气囊平均分成4段。4为设置于支撑系统所属中部水平连接气囊2外侧表面的螺口基座,5为设置于支撑系统所属拱形气囊6、7、8、9、10顶部中间位置外侧表面的螺口基座;本实施例中,分布于支撑系统顶部的螺口基座5共有5套,分布于支撑系统所属中部水平连接气囊2上的螺口基座共有8套。
如图2为本发明所涉及充气式伪装遮障所属背景地形模拟气囊结构示意图。其中17为地形模拟气囊本体,15为分布于背景地形模拟气囊下部端头的连接螺公,16为分布于背景地形模拟气囊上部端头的螺口基座。
如图3为螺口基座结构示意图。其中18为螺口基座所属法兰的下部基座,19为螺口基座所属法兰的上部本体,20为法兰上部本体上的螺口,21固定螺丝用插槽。在螺口基座的安装过程中,于螺口基座所属法兰的下部基座18与法兰上部本体19之间同心设置一块直径为螺口基座外径3倍的膜材,并用固定螺丝将法兰下部基座18,膜材,法兰上部本19三者固定在一起,由此,螺口基座就同上述膜材够成一个整体,再利用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将伸出法兰边缘处的膜材粘接于螺口基座的设定位置,待粘合剂固化成型,即可完成螺口基座的安装。
如图4为连接螺公结构示意图。其中22为连接螺公所属法兰的下部基座,23为连接螺公所属法兰的上部本体,24为固定螺丝用插槽,25为连接螺公所属的螺公端头。连接螺公的安装方式与螺口基座的安装方法完全相同,在连接螺公所属法兰的下部基座22和法兰上部本体23之间同心设置一块直径为连接螺公外径3倍的膜材,以固定螺丝将法兰下部基座22,膜材,法兰上部本体23三者固定在一起,然后利用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将伸出法兰外边缘处的膜材粘接于连接螺公的设定位置即可。
如图5为部分背景地形模拟气囊与支撑系统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11、12、13、14表示四个背景地形模拟气囊,其中背景地形模拟气囊14与分布于支撑系统所属中部水平连接气囊2之上的螺口基座4相连接,背景地形模拟气囊11与分布于支撑系统所属拱形气囊9顶部的螺口基座相连接,背景地形模拟气囊13与分布于支撑系统所属拱形气囊8顶部的螺口基座相连接;背景地形模拟气囊12利用分布于其下部端头的连接螺公同分布于背景地形模拟气囊11上部端头的螺口基座以“头对脚”的连接模式连接在一起。
支撑系统与地形模拟气囊连接后,即完成了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充气式伪装遮障的骨架设置;本实施例中,遮障面选用普通光学伪装网,并覆盖在骨架结构的上部,在背景地形模拟气囊上部端头与支撑系统的共同支撑下,光学伪装网面形成高低起伏的外部轮廓,此即为模拟丘陵地形的充气式伪装遮障。
本实施例中,支撑系统所属的五组拱形气囊6、7、8、9、10和水平连接气囊1、2、3采用连通式设计,并构成一个整体气室,支撑系统安装一套充气阀门和一套安全阀门;背景地形模拟气囊11、12、13、14则设计为独立结构,每一组背景地形模拟气囊均安装一套充气阀门和一套安全阀门。
本实施例中,支撑系统所属拱形气囊6、7、8、9、10之间的设计间距为1.5m,气囊直径为300mm,拱形气囊最大净高为5.2m;支撑系统所属水平连接气囊1、2、3的直径为300mm,两排水平连接气囊1分别分布于支撑系统左右两侧的底部位置,水平连接气囊3分布于支撑系统顶部中间位置,两排水平连接气囊2分别分布于支撑系统左右两侧的中间部位,其下边沿距地表高度设置为2.1m。背景地形模拟气囊的直径设计为200mm,长度为500mm。
本实施例中,支撑系统所属的所有拱形气囊和水平连接气囊,地形模拟气囊,螺口基座和连接螺公的固定用膜材均采用厚度为0.75mm,重量为870g/m2的热塑性PVC涂层涤纶增强膜材制造;其制造工艺采用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工艺,单位面积的粘合剂用量为500g/m2,所用粘合剂为韩国东部化学产5550型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采用完全相同的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以氯丁橡胶膜材代替热塑性PVC涂层涤纶增强膜材;所用氯丁橡胶膜材的厚度为0.70mm,重量为1350g/m2。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采用完全相同的结构设计和制造材料,以高周波熔接工艺代替粘合剂粘合工艺;所用的熔接设备为上海久罗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JL-25K型高周波塑料熔接机,高周波熔接工艺的熔接电流为20mA,熔接时间为8s,冷却定型时间为8s。
Claims (12)
1.一种充气式伪装遮障,其主体结构包括支撑系统,遮障面,背景地形模拟气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伪装遮障,其中所述的支撑系统采用气囊充气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式伪装遮障,其中所述的支撑系统包含若干组相互平行的拱形气囊,若干排用于固定拱形气囊的水平连接气囊,分布于支撑系统所属气囊表面的若干套用于连接背景地形模拟气囊的螺口基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式伪装遮障,其中所述的分布于支撑系统表面的螺口基座采用多列交错式分布设计,其中中间一列的每套螺口基座均固定于支撑系统所属的拱形气囊的顶部中心部位,余下的螺口基座则固定于支撑系统半高程以上区域所属的水平连接气囊的中间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式伪装遮障,其中所述的用于连接背景地形模拟气囊的螺口基座均安装于支撑系统所属对应气囊的外表面,其螺口朝向为支撑系统的外法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伪装遮障,其中所述的遮障面可采用单层遮障面或多层遮障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气式伪装遮障,其中所述的遮障面选自于具有光学伪装功能的伪装网,具有光学和中远红外伪装功能的多频谱伪装网,具有光学伪装功能的篷布,具有光学和中远红外伪装功能的多频谱伪装篷布,具有雷达伪装功能的遮障面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伪装遮障,其中所述背景地形模拟气囊的下部端头设置有同支撑系统所属螺口基座配套的连接螺公,上部端头设置有与支撑系统所属螺口基座相同规格的螺口基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伪装遮障,其中所述背景地形模拟气囊采用模块化设计,所有的背景地形模拟气囊具有完全相同的结构与尺寸,通过分布于背景地形模拟气囊端头的连接螺公和螺口基座之间的对接,所有的背景地形模拟气囊均可实现“头对脚”式的随意互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伪装遮障,其中所述支撑系统所属拱形气囊和水平连接气囊,背景地形模拟气囊的制作材料选自于PVC膜材,TPU膜材,EVA膜材,丙烯酸酯膜材,氯丁橡胶膜材,丁苯橡胶膜材,ETFE膜材,PVDF膜材,PTFE膜材,PVF膜材中的一种或多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气式伪装遮障,其中所述的支撑系统所属拱形气囊和水平连接气囊,背景地形模拟气囊的制作制造工艺采用高周波熔接工艺,粘合剂粘结工艺中的一种或两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气式伪装遮障,其中所述的粘合剂选自于聚氨酯粘合剂、环氧树脂粘合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41334.0A CN103868412A (zh) | 2012-12-14 | 2012-12-14 | 一种充气式伪装遮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41334.0A CN103868412A (zh) | 2012-12-14 | 2012-12-14 | 一种充气式伪装遮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68412A true CN103868412A (zh) | 2014-06-18 |
Family
ID=50907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41334.0A Pending CN103868412A (zh) | 2012-12-14 | 2012-12-14 | 一种充气式伪装遮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868412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88475A (zh) * | 2016-01-26 | 2016-05-18 | 黄建 | 车辆充气式凸面掩盖迷彩伪装罩 |
RU198270U1 (ru) * | 2019-11-25 | 2020-06-29 |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Казенное Во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Военный Учебно-Научный Центр Сухопутных Войск "Общевойсковая Академия Вооруженных Сил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крытия запасов боеприпасов на открытых площадках от ударных беспилотных летательных аппаратов и негативных климатических факторов |
RU205159U1 (ru) * | 2020-11-26 | 2021-06-29 |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Казенное Во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Военный Учебно-Научный Центр Сухопутных Войск "Общевойсковая Ордена Жукова Академия Вооруженных Сил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крытия запасов боеприпасов на открытых площадках от негативных факторов внешней среды |
CN113188374A (zh) * | 2021-04-07 | 2021-07-30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 一体式遮障网自动覆盖机构、车辆遮障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79048A (en) * | 1989-10-13 | 1992-01-07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 Camouflage augmentation device and method |
EP0538079A1 (fr) * | 1991-09-16 | 1993-04-21 | Lnt - Malifa, S.A. |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 écran notamment pour le camouflage rapide et écran ainsi obtenu |
CN1254085A (zh) * | 1998-11-13 | 2000-05-24 | 朱健声 | 一种气囊式快速遮蔽防护装置 |
CN201059913Y (zh) * | 2007-07-24 | 2008-05-14 | 顾红军 | 拖机道伪装通道 |
CN101974983A (zh) * | 2010-11-08 | 2011-02-16 | 际华三五一七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 帐篷充气骨架 |
-
2012
- 2012-12-14 CN CN201210541334.0A patent/CN10386841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79048A (en) * | 1989-10-13 | 1992-01-07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 Camouflage augmentation device and method |
EP0538079A1 (fr) * | 1991-09-16 | 1993-04-21 | Lnt - Malifa, S.A. |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 écran notamment pour le camouflage rapide et écran ainsi obtenu |
CN1254085A (zh) * | 1998-11-13 | 2000-05-24 | 朱健声 | 一种气囊式快速遮蔽防护装置 |
CN201059913Y (zh) * | 2007-07-24 | 2008-05-14 | 顾红军 | 拖机道伪装通道 |
CN101974983A (zh) * | 2010-11-08 | 2011-02-16 | 际华三五一七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 帐篷充气骨架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张洪斌 等: "《激光无源干扰技术及其研究》", 《红外》, no. 7, 31 July 2005 (2005-07-31), pages 13 - 17 * |
颜云辉 等: "《军事伪装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机械工程》, vol. 23, no. 17, 15 September 2012 (2012-09-15), pages 2136 - 2141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88475A (zh) * | 2016-01-26 | 2016-05-18 | 黄建 | 车辆充气式凸面掩盖迷彩伪装罩 |
RU198270U1 (ru) * | 2019-11-25 | 2020-06-29 |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Казенное Во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Военный Учебно-Научный Центр Сухопутных Войск "Общевойсковая Академия Вооруженных Сил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крытия запасов боеприпасов на открытых площадках от ударных беспилотных летательных аппаратов и негативных климатических факторов |
RU205159U1 (ru) * | 2020-11-26 | 2021-06-29 |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Казенное Во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Военный Учебно-Научный Центр Сухопутных Войск "Общевойсковая Ордена Жукова Академия Вооруженных Сил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крытия запасов боеприпасов на открытых площадках от негативных факторов внешней среды |
CN113188374A (zh) * | 2021-04-07 | 2021-07-30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 一体式遮障网自动覆盖机构、车辆遮障方法 |
CN113188374B (zh) * | 2021-04-07 | 2022-12-13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 一体式遮障网自动覆盖机构、车辆遮障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220994B2 (en) |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 |
CN103868412A (zh) | 一种充气式伪装遮障 | |
US8846179B2 (en) | Three-dimensional camouflage surface | |
US5122400A (en) | Inflatable articles and method of creating inflatable products | |
CN203024653U (zh) | 一种充气式伪装遮障 | |
CN108860638A (zh) | 带高效超短距滑行或垂直起降飞机装置的平台式喷气跑道 | |
CN103116360A (zh) | 一种无人机避障控制方法 | |
CN206460332U (zh) | 基于多无人机的联合医学灾害救援系统 | |
CN106468527A (zh) | 防弹防爆高强单元板及其制备方法、防护产品 | |
US11975864B2 (en) | Multi sensor support structure | |
CN107140209A (zh) | 一种无人机靶向系统 | |
CN105031857A (zh) | 一种新型履带式消防车 | |
KR20160108048A (ko) | 추적식 수상 태양광 발전장치 | |
CN110007671A (zh) | 一种机器人集群协同定位系统和方法 | |
CN206709701U (zh) | 一种轻武器射击训练全地形智能移动靶标系统 | |
Zhao et al. | Design configuration and technical application of rotary-wi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 |
CN105275259A (zh) | 充气式移动机库 | |
CN103850510A (zh) | 一种移动式机库 | |
CN108032309A (zh) | 低可探测性防空机器人 | |
CN206734649U (zh) | 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vr航拍无人机 | |
CN203642801U (zh) | 人防数码迷彩伪装网 | |
CN205537345U (zh) | 车辆充气式凸面掩盖迷彩伪装罩 | |
CN206725100U (zh) | 基于mems红外光源的单兵用敌我识别器、敌我识别头盔 | |
CN209521849U (zh) | 一种气艇式无人机 | |
CN202660980U (zh) | 防雷达探测、防红外侦测吸波复合增强板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UNIFORCE TECHNOLOGY CO., LTD.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hat Application Deemed to be Withdraw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