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59393A - 一种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59393A CN103859393A CN201310648725.7A CN201310648725A CN103859393A CN 103859393 A CN103859393 A CN 103859393A CN 201310648725 A CN201310648725 A CN 201310648725A CN 103859393 A CN103859393 A CN 1038593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od
- preparation
- thick paste
- weight
- yin deficienc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D—TREATMENT OF FLOUR OR DOUGH FOR BAKING, e.g. BY ADDITION OF MATERIALS; BAKING; BAKERY PRODUCTS
- A21D2/00—Treatment of flour or dough by adding materials thereto before or during baking
- A21D2/08—Treatment of flour or dough by adding materials thereto before or during baking by adding organic substances
- A21D2/36—Vegetable material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52—Adding ingredi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食品的主要成分由玉竹、酸枣仁、芡实、乌梅按一定的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所述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各原料加水煎煮2-3次,过滤,浓缩至稠膏状,即得。本发明所述食品具有显著改善阴虚证、减轻或消除阴虚引起的燥热反应、降血糖或降血脂的功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改善阴虚证、减轻或消除阴虚引起的燥热反应、降血糖和降血脂功效的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阴虚是指机体精血津液等物质亏耗,以及阴不制阳,导致阳相对亢盛,从而呈现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变化。阴虚证是临床常见的病证,具有多种表现,一般为咽干口燥,口渴,乏力,面红目赤,烦热,盗汗,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形成阴虚的主要原因,多由于阳邪伤阴,或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因久病耗损阴液所致。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化,阴虚证较以往更加容易出现。如“温室效应”的产生,阳邪更易产生而伤阴;现代生活工作节奏日益加快,人们面临的各种压力愈大,更易出现精神情志方面的异常,从而如中医认为的“五志过极,化火伤阴”等。因此,阴虚证已成为了现代社会中比较容易出现的一种病证。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分析,阴虚证不仅表现为多种形式的亚健康状态,而且还多见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如糖尿病、高血脂症等)。从中医学“治未病”的思维出发,及时治疗阴虚证对于多种疾病的防治具有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用于治疗阴虚证的中药产品虽然较多,如传统名方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但能够具有药食同源性质的中药产品在市场上并不多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善阴虚证、减轻/消除阴虚引起的燥热反应、降血糖和降血脂功效的药食同源的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食品,其主要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食品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食品为饮料、饼干、糕点、口服液、片剂、冲剂、丸剂、膏剂或颗粒剂。
上述食品的制备方法为:将玉竹、酸枣仁、芡实和乌梅加水煎煮2-3次,过滤,浓缩至稠膏状,即得。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食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玉竹、酸枣仁、芡实、乌梅加水煎煮2-3次,过滤;离心,取上清液,浓缩至稠膏状;
(2)按稠膏的重量,加入8-10倍重量的蜂蜜,混匀,即得膏剂。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食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玉竹、酸枣仁、芡实、乌梅加水煎煮2-3次,过滤;离心,取上清液,浓缩至稠膏状;
(2)按稠膏的重量,加入4-6倍重量的蔗糖,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即得颗粒剂。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烘干、粉碎。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烘干的温度为70-80℃。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食品在制备改善阴虚证、缓解或消除引起的燥热反应、降血糖或降血脂的食品中的应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食品为饮料、饼干或糕点。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食品为口服液、片剂、冲剂、膏剂或丸剂。
本发明所述食品是针对阴虚证人群的口干、口渴、咽干,糖尿病人群空腹血糖高,高脂血症人群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高的症状,并根据中医阴虚理论,按照“滋阴润燥”的治疗原则,通过临床实践,选取滋阴敛气、补肾固冲的药食同源药物精心配方的。其中各主要成分的药效说明如下:
酸枣仁: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Bunge)Hu exH.F.Chow的种子。味甘,性平。归心、脾、肝、胆经。有宁心安神、养肝、敛汗作用。临床主要用于心肝血虚所致的虚烦不眠,多梦易醒,心悸怔忡,以及体虚自汗、盗汗症状的治疗。治疗心脾气血两虚,阴亏内热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酸枣仁具有镇静催眠镇痛作用,其所含的酸枣仁总皂苷能显著降低正常饲养大鼠的胆固醇总量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并能提高小鼠耐缺氧力及存活率;酸枣仁果肉可增强小鼠饮食和体重,增强学习和记忆功能。
乌梅: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梅Prunus mume的近成熟果实,经烟火熏制而成。味酸、涩,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具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用于肺虚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适宜虚热口渴,胃呆食少,胃酸缺乏(包括萎缩性胃炎胃酸过少者),消化不良,慢性痢疾肠炎之人食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乌梅可以刺激唾液腺、胃腺分泌消化液,增进食欲,促进消化与肠蠕动功能,可以消除炎症,调理胃肠功能。
玉竹: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Mill.)Druce的根茎。味甘,性平。归肺;胃经。具滋阴润肺、养胃生津之效。用于燥咳;劳嗽;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头昏眩晕;筋脉挛痛。现代药理证实:玉竹水煎剂能够扩张外周血管,耐缺氧、强心,以及降血糖、降血脂,缓解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作用,抗氧化,并能延长生物寿命。
芡实:睡莲科水生草本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ex DC的种子。味甘,性平、涩,无毒。具有具有固肾涩精、补脾止泄、止带的功效。用于治疗适用于慢性泄泻(包括慢性肠结核,五更泄泻等)和小便频数,梦遗滑精,妇女带多腰酸等。有临床研究报道芡实可消除蛋白尿(中医杂志,1985;9:47)。
本发明所述一种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玉竹、酸枣仁、芡实和乌梅是经发明人大量研究,精选4的种药食两用药材,并实验得出最佳的配方组分,将上述四味药食两用药材合用具有滋阴敛气、补肾固冲的作用,食用后可显著缓解阴虚证人群的口干、口渴、咽干症状,减轻或消除阴虚引起的燥热反应、降低糖尿病人群的空腹血糖和高脂血症人群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一种食品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所述食品的配方为:
(2)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煮沸后武火煎30分钟,第二次煮沸后武火煎1小时,第三次煮沸后武火煎1.5小时;合并煎液,过滤后在80℃下将滤液浓缩至清膏,置烘箱内于75℃烘成干膏,粉碎后制成细粉。
将上述制得的细粉,辅以食品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或丸剂;具体如下:
颗粒剂:将上述方法制成的细粉加入适量糊精和淀粉至1000g,然后加水制成颗粒,整粒装袋。
胶囊剂:将上述方法制备的药物颗粒,装入明胶胶囊,制成胶囊剂。
片剂:将上述颗粒剂加水湿润,压片,制成片剂。
丸剂:将上述方法制成的细粉中入适量糊精和淀粉至1000g,然后用水泛丸、干燥即制得丸剂。
实施例2
一种食品膏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下列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
(2)将玉竹、酸枣仁、芡实、乌梅加水煎煮3次,过滤;离心,取上清液,浓缩至稠膏状;
(3)按稠膏的重量,加入9倍重量的蜂蜜,混匀,即得膏剂。
实施例3
一种食品膏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下列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
(2)将玉竹、酸枣仁、芡实、乌梅加水煎煮3次,过滤;离心,取上清液,浓缩至稠膏状;
(3)按稠膏的重量,加入8倍重量的蜂蜜,混匀,即得膏剂。
实施例4
一种食品膏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下列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
(2)将玉竹、酸枣仁、芡实、乌梅加水煎煮3次,过滤;离心,取上清液,浓缩至稠膏状;
(3)按稠膏的重量,加入10倍重量的蜂蜜,混匀,即得膏剂。
实施例5
一种食品颗粒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下列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
(2)将玉竹、酸枣仁、芡实、乌梅加水煎煮2-3次,过滤;离心,取上清液,浓缩至稠膏状;
(3)按稠膏的重量,加入5倍重量的蔗糖,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6食品配方的改善肺胃阴虚证功效评价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评价实施例1所述配方对肺胃阴虚证的疗效。
二、实验方法
选择2009-2011年符合中医肺胃阴虚证诊断标准的患者128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采用实施例1按比例缩小5倍量(即玉竹31g,酸枣仁11g,芡实11g,乌梅11g)的水煎剂,对照组采用中医治疗肺胃阴虚证的经典名方沙参麦冬汤(沙参10g,玉竹10g,麦冬10g,扁豆10g,天花粉15g,桑叶6g,甘草3g)的水煎剂。用法用量:日1剂,水煎2次,合并煎液,分早、晚2次口服。
A、病人来源:全部病例均来自广东省中医院门诊病人。
B、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分型标准。
C、纳入标准:
a:患者自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b:符合中医阴虚证的诊断标准。
D、排除标准:
a:年龄在18周岁以下或70周岁以上;
b: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c:患有严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恶性肿瘤等。
E、观察指标:
a:中医证候改善情况;
b:血压、心率、心电图、肝肾功能。
F、统计学方法:采用SAS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
三、实验结果
A、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0%;
显效:症状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有效:症状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无效:症状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B、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表1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结果
从表1可看出,治疗组共64例,其中,临床痊愈20例,显效24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64例,临床痊愈15例,显效20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63%,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实施例1所述组合物与中医经典名方沙参麦冬汤的临床疗效相当。但进一步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实施例1组合物的总有效率高于沙参麦冬汤,最重要的是,实施例1组合物的临床痊愈与显效病例数为44例,占其治疗病例的68.75%,而对照组仅为54.69%。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表明本发明组合物的显著疗效优于沙参麦冬汤。
C、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结果参见表2,由表2可见,治疗组在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表明实施例1组合物对于阴虚证有着较好的疗效。对照组沙参麦冬汤治疗前后也有着显著性差异。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表明二者对于阴虚证疗效相当(P>0.05)。
表2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x±s)分)
D、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心电图、肝肾功能均无异常改变,表明实施例1组合物为安全物质,适于实践应用。
分别用实施例3和实施例4所述配方替代实施例1的所述配方,肺胃阴虚证患者服用后,也同样表现出较好的疗效。
实施例7食品配方的降血糖功效评价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评价实施例1所述配方对降血糖的临床疗效。
二、实验方法
选择2010-2011年符合西医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50例,采用实施例1组合物缩小5倍量的水煎剂,作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观察。用法用量:日1剂,水煎2次,合并煎液,分早、晚2次口服。
A、病人来源:全部病例均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病人。
B、西医诊断标准:采用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C、纳入标准:
a:患者自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b: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D、排除标准:
a:年龄在18周岁以下或70周岁以上;
b: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c:糖尿病严重并发症;
d:患有严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恶性肿瘤等。
E、观察指标:空腹血糖。
F、统计学方法:采用SAS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
三、实验结果
结果参见表3。从表3可看出,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实施例1组合物具有一定的降血糖疗效。
表3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比较结果
分别用实施例3和实施例4所述配方替代实施例1的所述配方,糖尿病患者服用后,也同样表现出较好的疗效。
实施例8食品配方的降血脂功效评价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评价实施例1所述配方对降血脂的临床疗效。
二、实验方法
选择2010—2011年符合高脂血症诊断标准的患者50例,采用本发明组合物实施例1缩小5倍量的水煎剂作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观察。
A、病人来源:全部病例均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门诊病人。
B、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中的高脂血症诊断标准。
C、纳入标准:
a:患者自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b:符合高脂血症标准的诊断标准。
D、排除标准:
a:年龄在18周岁以下或70周岁以上;
b: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c:患有严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恶性肿瘤等。
E、观察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
F、统计学方法:采用SAS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
三、实验结果
A、疗效判断标准:
①显效:TCH下降≥20%,TG下降≥40%;
②有效:TCH下降10%~20%,TG下降20%~40%;
③无效:服药后血脂检测无明显改善。
B、结果参见表4。从表4可知,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实施例1组合物具有一定的降血脂疗效。
表4治疗前后TCH\TG比较结果
分别用实施例3和实施例4所述配方替代实施例1的所述配方,高脂血症患者服用后,也同样表现出较好的疗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食品,其特征在于,主要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玉竹、酸枣仁、芡实和乌梅加水煎煮2-3次,过滤,浓缩至稠膏状,即得。
4.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玉竹、酸枣仁、芡实、乌梅加水煎煮2-3次,过滤,离心,取上清液,浓缩至稠膏状;
(2)按稠膏的重量,加入8-10倍重量的蜂蜜,混匀,即得膏剂。
5.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玉竹、酸枣仁、芡实、乌梅加水煎煮2-3次,过滤,离心,取上清液,浓缩至稠膏状;
(2)按稠膏的重量,加入4-6倍重量的蔗糖,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即得颗粒剂。
6.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烘干、粉碎。
7.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的温度为70-8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品在制备改善阴虚证、缓解或消除阴虚证引起的燥热反应、降血糖或降血脂的食品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食品在制备改善阴虚证、缓解或消除引起的燥热反应、降血糖或降血脂的食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为饮料、饼干或糕点。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食品在制备改善阴虚证、缓解或消除引起的燥热反应、降血糖或降血脂的食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为口服液、片剂、冲剂、膏剂或丸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48725.7A CN103859393B (zh) | 2012-12-13 | 2013-12-04 | 一种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39258.X | 2012-12-13 | ||
CN201210539258 | 2012-12-13 | ||
CN201210539258X | 2012-12-13 | ||
CN201310648725.7A CN103859393B (zh) | 2012-12-13 | 2013-12-04 | 一种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59393A true CN103859393A (zh) | 2014-06-18 |
CN103859393B CN103859393B (zh) | 2015-08-19 |
Family
ID=50898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648725.7A Active CN103859393B (zh) | 2012-12-13 | 2013-12-04 | 一种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859393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97696A (zh) * | 2017-11-05 | 2018-04-13 | 李红光 | 一种能改善阴虚证的挂面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30033A (zh) * | 2003-03-17 | 2004-09-22 | 刘小蓉 | 嗜酒人群保健品添加剂及制品 |
CN1879734A (zh) * | 2006-05-14 | 2006-12-20 | 干石亮 | 一种治疗心虚型失眠症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
CN101485834A (zh) * | 2009-02-19 | 2009-07-22 | 张家寅 |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 |
CN101664528A (zh) * | 2009-10-27 | 2010-03-10 | 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肺气虚弱、气逆咳喘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CN102626491A (zh) * | 2012-04-10 | 2012-08-08 | 李国宣 | 治疗腰间盘突出外用中草药组合物 |
-
2013
- 2013-12-04 CN CN201310648725.7A patent/CN10385939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30033A (zh) * | 2003-03-17 | 2004-09-22 | 刘小蓉 | 嗜酒人群保健品添加剂及制品 |
CN1879734A (zh) * | 2006-05-14 | 2006-12-20 | 干石亮 | 一种治疗心虚型失眠症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
CN101485834A (zh) * | 2009-02-19 | 2009-07-22 | 张家寅 |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 |
CN101664528A (zh) * | 2009-10-27 | 2010-03-10 | 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肺气虚弱、气逆咳喘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CN102626491A (zh) * | 2012-04-10 | 2012-08-08 | 李国宣 | 治疗腰间盘突出外用中草药组合物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伍光亚: "参麦玉梅汤治疗疳渴", 《湖南中医杂志》 * |
张志玲等: "浅析施今墨对药在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应用", 《新中医》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97696A (zh) * | 2017-11-05 | 2018-04-13 | 李红光 | 一种能改善阴虚证的挂面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59393B (zh) | 2015-08-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47284B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690783B (zh) | 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172385B (zh) | 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的中药制剂 | |
CN104126746A (zh) | 一种降血糖、降血脂的铁皮石斛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031517A (zh) | 一种降三高的铁皮石斛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474472B (zh) | 具有降三高作用的苦丁茶含片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3386024B (zh) | 一种治疗胰腺癌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395706A (zh) | 用于糖尿病的保健品 | |
CN102872423B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358907B (zh) | 一种治疗失眠的药食同源中药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279034B (zh) | 一种内服和外用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组合中药及制备方法 | |
CN101347543A (zh)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859393B (zh) | 一种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083429B (zh) | 一种降血脂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631425B (zh) | 一种治疗血脂异常的蒙药 | |
JP2023083223A (ja) | 気虚及び/又は血虚に関連する症状の予防、改善又は緩和のための組成物 | |
CN103239515A (zh) | 一种用以治疗癌末便秘症状的中草药制剂及方法 | |
CN115089661A (zh) | 辅助调节内分泌代谢并抗癌防癌的人参组合物的应用 | |
CN1061538C (zh) | 治疗胃病的中成药 | |
CN107468952A (zh) | 一种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药食同源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0462085C (zh) | 一种调节血糖、血压和血脂的药品或保健食品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055856B (zh) |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茶色素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660288A (zh) | 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的胶囊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2266537B (zh) | 治疗慢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943860A (zh) |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