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7543A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47543A CN101347543A CNA2007100440139A CN200710044013A CN101347543A CN 101347543 A CN101347543 A CN 101347543A CN A2007100440139 A CNA2007100440139 A CN A2007100440139A CN 200710044013 A CN200710044013 A CN 200710044013A CN 101347543 A CN101347543 A CN 10134754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ent
- medicine composition
- oral liquid
- chinese medicine
- c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其主要由冬虫夏草、黄芪、三七、杜仲、金银花、黄连、枸杞子、冰片、甘草、乳香和没药这十一味中药按一定重量比例制备而成,达到清热除湿、解毒散结,益气养阴,行气活血,益肾壮阳之功;还公开了提取这类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组合物可以被制成的口服液、片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注射液等剂型;经动物实验、临床试验表明能够达到治疗艾滋病、糖尿病和亚健康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AIDS是本世纪出现的一种新型传染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HIV)侵入人体后自身复制而繁殖,主要侵袭辅助T淋巴细胞,破坏免疫系统,最终使患者免疫功能衰竭而死亡。尽管人类在努力防止AIDS的蔓延,但全球HIV感染者人数仍在猛增。根据艾滋病的发病过程和临床特征,艾滋病应属于中医“疫病”、“伏气温病”、“虚劳”、“五劳损伤”等的范畴。本病的发生,由于病毒之邪乘虚而入,伏于血络,内舍于营,而引起一系列温热病的症状,因此可属于“瘟疫”范围。中医将艾滋病分为肺气阴两虚型、气虚发热型、阴虚内热型、脾虚湿盛型、气血亏虚型。艾滋病常见的中医基本证候依次为气虚、脾虚、热盛、阴虚、肺虚、肾虚、痰湿等。
目前艾滋病的西医治疗现状是采用抗病毒治疗。目前国际上用于治疗AIDS的药物主要有三大类14种药物:即(1)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2)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3)蛋白酶抑制剂类药物。由何大一教授创立的“鸡尾酒疗法”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案。尽管服用后病人体内的HIV得到抑制,但是这些药物具有严重的肝、肾的副作用,使的多数病人在服药的4-5年内死于这些药物副作用。同时这些患者的免疫功能也因此难以恢复。因此,目前国际上对于“鸡尾酒疗法”的疗效产生置疑。而我国目前还没有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异性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目前政府能够免费提供给艾滋病人使用的抗病毒药物非常有限且多数是国外早期使用的一代药物,毒副作用大,病人的耐受性差,导致病人的依从性差且极易导致耐药性产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在中医上初期属于气阴两虚,肝肾不足,后期为阴损及阳,脾肾亏虚,络脉瘀阻。临床上根据病理演变,可按以下四型辨证论治:气阴两虚型、肝肾不足型、脾肾两虚型、肾虚血瘀型。西医理论是由于胰岛素缺乏或(和)胰岛素的生物效应降低而引起的代谢障碍,以持续的血糖升高和出现糖尿为主要特征,晚期伴有严重的并发症: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中风、心血管疾病等。根据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糖尿病主要分为I型、II型两大类。其中II型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是以胰岛素抵抗性,葡萄糖耐量降低为特征。由于II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高,占整个糖尿病发病率的90%以上。而且其发病机理复杂、治疗困难,如果控制不当,其发病迅速并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直接导死亡,是目前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疾病。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和体力活动的减少,以及精神和免疫系统功能障碍等因素,糖尿病的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明显上升趋势,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已经达到15-20%,而且具有年轻化的趋势。预计到2010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预计将超过3.6亿人。因此,糖尿病的发病与治疗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卫生保健问题。
20余年来,世界各国均已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用于研究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的药物,已经取得极大进展。但是,所有这些药物在服药过程中均必须加以饮食控制,而且难以达到长期控制,患者必须每日服药同时加以饮食控制。这极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最终会发展为并发症并导致死亡。因此研究并发展更加长效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同时又没有明显饮食限制的药物,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和临床医生和糖尿病患者所梦寐以求的、也是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前所未有的高科技、快节奏时代。车辆增多、噪音增高、环境污染、人口增加、高度激烈职场的竞争、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导致约三分之一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的健康问题。我国也已经将防治亚健康列入“十一五”重点防治疾病之一。而在防治亚健康状态方面,天然植物药具有的温和、调理、保健等特点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宠爱,因此世界各国对天然药物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亚健康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是一种介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状态,这个状态的特点是一个人有某些状态方面的不舒服,比如疲劳、失眠、头疼、浑身疼痛等等这些症状,但是临床检查却没有明显的生理病理变化,临床包括疾病的潜伏期和恢复期、慢性疲劳综合征以及轻度精神失调但尚未到精神病程度的状态。临床上西医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果没有明显的病因,就很难治疗。中医对其机理的认识归结于正虚、邪实、脏腑气血阴阳失和及痰饮瘀血等病理因素。而中医是对人的状态方面比如阴阳的偏盛、偏衰进行调理性的治疗。因此,中医在对亚健康人群的治疗调理方面确实有其独到之处。中药能够明显改善机体微循环、促进和调节新陈代谢、增加免疫功能、抗衰老、抗疲劳、减轻肌肉酸痛等等多种作用。因此中药具有改善睡眠、增加工作效率、增强记忆力、不容易感冒等作用,具有改善亚健康的作用。
对于上述这些疾病的病理,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上述三种疾病的症候共同点表现为阴阳双虚、邪毒内移、脾肾亏虚,络脉瘀阻、肾虚羸弱,并在一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重要组方,可达到清热除湿、解毒散结,益气养阴,行气活血,益肾壮阳之功,以达到治疗艾滋病、糖尿病和亚健康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冬虫夏草3%-17%、黄芪10%-20%、三七10%-18%、杜仲6%-14%、金银花6%-14%、黄连1%-9%、枸杞子6%-14%、冰片5%-10%、甘草1%-5%、乳香3%-10%、没药3%-10%。
制备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优选的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冬虫夏草5%-15%、黄芪12%-18%、三七12%-16%、杜仲8%-12%、金银花8%-12%、黄连2%-8%、枸杞子8%-12%、冰片5%-8%、甘草3%-4%、乳香5%-8%、没药5%-8%。
本发明选用的十一味中药,其中: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scc.)性甘,平。归肺、肾经。功效:益肾壮阳,补肺平喘,止血化痰。用于肾虚,有补肾助阳益精之效;用于肺虚,能补益肺肾。冬虫夏草含粗蛋白,其水解产物为各种氨基酸,还可分离出虫草酸、D甘露糖醇、甘露醇、半乳甘露聚糖及多种微量元素。可明显改善肾功能状态和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还有抗癌、抗病毒、抗炎、抗放射等作用。
黄芪(Astra%alus membranaceus(Fisch.)B%e.var.mon%holicus(B%e.)Hsiao或Astra%alus membranaceus(Fisch.)B%e.),性甘,微温。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用于脾胃气虚及中气下陷诸证;用于肺气虚及表虚自汗,气虚外感诸证;用于气血不足,疮疡内陷的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黄芪主要含有甙类、多糖、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具有增强免疫功能、调节血糖含量、加速遭受放射线损伤集体的修复等作用。
三七(Panax noto%insen%(Burk.)F.H.Chen),性甘,微苦,温。功效化淤止血,活血定痛。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证,跌打损伤,瘀滞疼痛。含有三七皂甙、黄酮甙、槲皮素、槲皮甙、β-谷甾醇,具有抗炎镇痛,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调节糖代谢及抗肿瘤作用。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性甘,温。功效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肝肾亏虚,腰痛脚弱。杜仲含有杜仲胶、杜仲甙、松脂醇二葡萄糖甙、黄酮类化合物等。有降压、镇痛、增强肌体免疫功能及镇静作用。
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d.),性甘,寒。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外感风热,温病初起。金银花含有己六醇、黄酮类、肌醇、皂甙、鞣质。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和明显的抗炎及解热作用。
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或Coptis deltoidea C.Y.Chen%et Hsiao或CoptisteetaWall.),性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热盛火炽、高热烦躁、痈疽疔毒,皮肤湿疮。黄连含小襞碱,甲基黄连碱等多种生物碱,抗菌谱广泛,并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也有降压、解热和抗癌作用。
枸杞子(Lycium barbarum L.),性甘,平。功效补肝肾,明目。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消渴等。枸杞子含甜菜碱、多糖、核黄素、抗坏血酸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升高外周白细胞,增强细胞与体液免疫的作用、抗肿瘤及降血糖等。
冰片(Dryobalanops aromatica%aertn.f.),性辛、苦,微寒。功效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用于闭证神昏,目赤肿痛,疮疡肿痛。冰片含有右旋龙脑,β-榄香烯以及齐墩果酸、龙脑香醇、古柯二醇等三萜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止痛和抑菌作用。
甘草(%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或%lycyrrhiza inflate Bat.或%lycyrrhiza%labra L.),性甘,平。功效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用于热毒疮疡、药物、食物中毒,对于药性峻猛的方剂中,能缓和烈性或减轻毒副作用,与黄连同用,又能在其中协和寒热,平调升降,起到和的作用。甘草中含有甘草甜素和各种黄酮成分。具有抗酸、祛痰、抗炎、抗过敏和解毒作用。
乳香(Boswellia carterii Birdw),性辛、苦,温。功效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用于外伤科跌打损伤,疮疡痈疽;瘀血阻滞诸痛证。乳香主要含树脂、树胶、挥发油,有镇痛作用。
没药(Commiphora myrrha En%l.),性苦、辛,平。功效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用于外伤科跌打损伤,疮疡痈疽。一般与乳香配伍。没药主要含有树脂、树胶、挥发油,有抑制真菌,降血脂作用。
本发明中药冬虫夏草,臣药黄芪,都有补虚作用。甘草与黄连同用,在其中协和寒热,平调升降,起到和的作用。枸杞、三七具有益气生血、补肾壮阳的作用,起到佐助君臣药效之功。杜仲、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驱风除湿、消渴壮阳之功效。而乳香和没药具有活血化淤、消肿生肌、辅以冰片之解毒并开窍行窜之作用,加强上述君臣药效,大大增强了本方的临床疗效。
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步骤:
1、净化:将所有药材中的泥沙、杂质等去除,并将黄芪、黄连、杜仲、甘草、枸杞子药材切段,三七、冰片、冬虫夏草打粉,备用;
2、蜂蜜处理:取称量后的蜂蜜,仔细核对品名、数量、批号、化验单,用蒸汽预热箱预热,使其溶化,然后抽入浓缩罐;
3、提取:
①称取处方量的黄芪、黄连、杜仲、甘草、枸杞子净药材,投入提取器中,加入常温纯化水浸泡30分钟后,加热至沸,保持微沸提取,滤过;再次将滤渣加纯化水浸泡,30分钟后,加热至沸,保持微沸提取,滤过,弃去滤渣,合并两次滤液,得滤液I,备用;
②称取处方量的金银花、乳香、没药放入提取器,加入足量的纯化水(以浸泡药材面为宜)浸泡30分钟后,加热至微沸,保温提取2小时,滤过,弃去滤渣,得滤液II,备用;
4、提纯、浓缩:将滤液I及滤液II合并,浓缩为浸膏,加乙醇,静置24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浸膏I备用;
5、混合:将三七、冰片、冬虫夏草粉末加入上述浸膏I中,混合均匀,得混合浸膏II,备用;
6、稀释:将混合浸膏II加入炼蜜适量,煮沸30分钟,放冷。
在本发明的方法的煎煮提取中,一般都是采用纯化水来进行煎煮,所述纯化水制备:用生活用水经10μm的精滤器过滤至电渗析,电渗析出水电导率≤200μS,最后经阳→阴→混床离子交换方式,制备纯化水电导率≤2μS,存入贮罐中,供各用水点使用;这主要是为了符合临床用药安全的需要。
在本发明的方法的煎煮提取中,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为煎煮药材重量的10倍量水,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浸泡药材为适宜。
在本发明的方法的煎煮提取中,称取净化后的黄芪、黄连、杜仲、甘草煎煮提取2次,第一次为2.5小时,第二次为1.5小时。
在本发明的方法的煎煮提取中,提取浓缩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20℃测)的浸膏。
在本发明的方法的煎煮提取中,提取浓缩时,所加乙醇为3倍量。
本发明的提取方法产生了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发明的特点为药材提取时,微沸即可,这样即能保证有效成分的提取,又能减少杂质的溶出,结果导致临床疗效的增强,同时减轻毒副作用;并使总有效成分的含量提高。
本发明的药物制剂可口服给药或肠胃外给药。肠胃外给药包括静脉、肌内、腹膜、皮下、直肠和局部给药途径。
本发明的药物制剂可以呈适于口服使用的形式,例如口服液、片剂、缓释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注射液等制剂。
用于口服使用的本发明制剂可依据本领域用于制备口服药物组合物的任何已知方法制得,并且这样的组合物可包含一种或多种选自下列的物质:甜味剂、矫味剂、着色剂和防腐剂,以提供药学美观和适口的制剂。
片剂含有活性组分以及与其混合的适于制备片剂的无毒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这个赋形剂可以是:碳酸钙;制粒剂和崩解剂例如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粘合剂例如淀粉、明胶。
对于艾滋病,在动物实验中表明,本发明组合物能够使小鼠T细胞、CD4+T细胞数量增加,同时T细胞对于刺激的增殖能力增强。在临床研究中表明,本发明组合物能够使患者CD4+T细胞数量增加,部分病人的HIV血清载量明显下降,更重要的是,患者临床症状具明显改善,表现为食欲增强、体重增加,腹泻、发热减轻,皮疹消退,贫血症状减轻,血红蛋白与血氧含量增加,抵抗力增强。与传统鸡尾酒疗法相比,毒副作用也明显减轻,所有服用者均无任何不适之感觉,同时,肝肾功能检测表明对肝肾功能无毒性,而且在部分服用者中显示出改善肝脏功能的作用。
对于糖尿病,在动物实验中表明,本发明组合物能显著降低小鼠的随机血糖浓度,均能使小鼠在服用一段时间后血糖恢复正常。在临床研究中表明,本发明组合物能够使患者在服用一段时间后,空腹和餐后血糖恢复正常,部分患者在停药后仍然维持血糖正常;具有特色的是,在使用本发明的组合物进行降血糖的同时,不需要特别注意饮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亚健康,临床研究证明,本发明组合物能够明显改善机体微循环、促进和调节新陈代谢、增加免疫功能、抗衰老、抗疲劳、减轻肌肉酸痛等作用。
由于本发明组合物的有效性高和毒性低,其在治疗以上病症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和很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口服液上调小鼠T细胞和CD4+T细胞的药效作用图;
图3为本发明口服液刺激小鼠胸腺中前体T细胞增殖的药效作用图;
图4为本发明口服液改善T细胞功能的作用的药效作用图;
图5为发明口服液刺激小鼠中性粒细胞增殖的药效作用图;
图6为本发明口服液刺激骨髓前体T细胞增殖的药效作用图;
图7为本发明口服液刺激小鼠骨髓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增殖的药效作用图;
图8为本发明口服液上调HIV和AIDS患者CD4+T细胞的药效作用图;
图9为本发明口服液上调HIV和AIDS患者CD4+T细胞的药效作用图;
图10为本发明口服液具有上调AIDS患者CD4+T细胞的药效作用图;
图11A和11B使用本发明前和用药10天时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变化;
图11C和11D使用本发明前、用药后30天ALT和AST的变化;
图12为本发明口服液用药10天后血样葡萄糖浓度的变化;
图13A为本发明口服液用药3天后降低血糖药效作用图;
图13B为本发明口服液用药7天后降低血糖药效作用图;
图13C为本发明口服液用药10天后降低血糖药效作用图。
以下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实施例
实施例1
按重量百分比取以下药材:
冬虫夏草15%黄芪12%三七12%杜仲12%金银花12%黄连7.5%
枸杞子7.5%冰片7.5%甘草4.5%乳香4.5%没药5.5%
如图1所示,将所有药材中的泥沙、杂质等去除,并将三七、黄芪、黄连、杜仲、甘草等药材切段,冬虫夏草、冰片打粉,备用;用生活用水经10μm的精滤器过滤至电渗析,电渗析出水电导率≤200μS,最后经阳→阴→混床离子交换方式,制备纯化水电导率≤2μS,存入贮罐中,供各用水点使用。取称量后的蜂蜜,仔细核对品名、数量、批号、化验单,用蒸汽预热箱预热,使其溶化,然后抽入浓缩罐;称取处方量的三七、黄芪、黄连、杜仲、甘草净药材,投入提取器中,加入常温饮用水,第一次加10倍量水,第二次以浸泡药材为适宜;浸泡30分钟后,加热至沸,保持微沸提取,第一次提取2.5小时,第二次提取1.5小时,滤过,弃去滤渣,合并两次滤液,得滤液I,备用。称取处方量的金银花、乳香、没药放入提取器,加入足量的饮用水(以浸泡药材面为宜)浸泡30分钟后,加热至微沸,保温提取2小时,滤过,弃去滤渣,得滤液II,备用。将滤液I及滤液II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20℃测)的浸膏,加3倍量乙醇,静置24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浸膏I备用;将冬虫夏草粉末加入上述浸膏I中,混合均匀,得混合浸膏II,备用;将混合浸膏II加入炼蜜适量,煮沸30分钟,放冷,加入橘子香精0.5ml,加入精制过的水,加水调整总量为1000mL,摇匀、滤过,调整PH值为4.2-5.4,相对密度≥1.04,得中间产品,送检,作性状、鉴别、相对密度、PH值的检验。;以上溶液检验合格后按要求进行包装即得成品,全检,即可制剂无色透明、无热原质。
实施例2
按重量百分比取以下药材:
冬虫夏草15%黄芪15%三七10%杜仲8%金银花10%
黄连9%枸杞子10%冰片7%甘草3%乳香6%没药7%
如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得到提取物后,浓缩成稠膏,取稠膏与白糖粉搅拌均匀,压过筛(100目),制成颗粒,晾干或低温干燥,喷入食用香精,密封一定时间后,分装,每袋重100%,铝塑袋装。
实施例3
按重量百分比取以下药材:
冬虫夏草10%黄芪15%三七16%杜仲14%金银花8%
黄连2%枸杞子12%冰片8%甘草1%乳香8%没药6%
如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得到提取物后,将浓缩液拌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装胶囊。
实施例4
按重量百分比取以下药材:
冬虫夏草3%黄芪18%三七18%杜仲10%金银花14%
黄连1%枸杞子12%冰片8%甘草4%乳香7%没药5%
如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得到提取物后,浓缩至粘膏状物,经真空干燥,直接碎成颗粒,加入助流剂及硬脂酸镁,混匀,压片,片重约2%,每片含有效成份20%,相当于原药材26.4%,包糖衣。
实施例5
按重量百分比取以下药材:
冬虫夏草5%黄芪18%三七15%杜仲12%金银花12%
黄连5%枸杞子6%冰片8%甘草5%乳香8%没药6%
如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得到提取物后,如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得到提取物后,将浓缩液加入3倍量乙醇,冷藏小时,滤过,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0ml,加入食用碳酸氢钠调节pH值至6.8,精滤,分装,热压灭菌,即得。
实施例6
按重量百分比取以下药材:
冬虫夏草10%黄芪12%三七12%杜仲10%金银花10%
黄连5%枸杞子12%冰片8%甘草3%乳香10%没药8%
如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得到提取物后,如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得到提取物后,将浓缩液制成浸膏,减压低温干燥后,粉碎成细粉,用乙醇为湿润剂泛制成丸,约得1000%,每丸重1%。
实施例7
按重量百分比取以下药材:
冬虫夏草17%黄芪10%三七15%杜仲8%金银花8%
黄连9%枸杞子6%冰片10%甘草3%乳香9%没药5%
如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得到提取物后,浓缩成稠膏,取稠膏与白糖粉搅拌均匀,压过筛(100目),制成颗粒,晾干或低温干燥,喷入食用香精,密封一定时间后,分装,每袋重100%,铝塑袋装。
实施例8
按重量百分比取以下药材:
冬虫夏草10%黄芪20%三七12%杜仲8%金银花8%
黄连9%枸杞子9%冰片8%甘草5%乳香3%没药8%
如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得到提取物后,将浓缩液拌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装胶囊。
实施例9
按重量百分比取以下药材:
冬虫夏草17%黄芪20%三七12%杜仲6%金银花10%
黄连6%枸杞子6%冰片5%甘草3%乳香5%没药10%
如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得到提取物后,如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得到提取物后,将浓缩液制成浸膏,减压低温干燥后,粉碎成细粉,用乙醇为湿润剂泛制成丸,约得1000%,每丸重1%。
实施例10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取45只雄性健康小鼠和45只雌性小鼠,体重(18-20)%,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每组20只雄性小鼠25只雌性小鼠,给药组每组25只雄性小鼠25只雌性小鼠,禁食24h后用本发明口服液分别灌胃,小鼠在按每次最大给药容量40ml/k%给药,1天3次,未出现异常反应,无一小鼠死亡。经计算小鼠口服液的最大给药量为120ml口服液/k%,为人临床常用剂量的364倍。试验结果显示没有急性毒性。
实施例11
抗艾滋病的动物试验
采用亚致死剂量照射小鼠制备免疫低下和的淋巴血症小鼠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本发明口服液灌胃处理。观察小鼠口服本发明口服液之后T细胞和CD4+T细胞数量的改变。结果如下:
1、本发明口服液具有明显上调小鼠外周血T细胞和CD4+T细胞数量的作用:
给免疫抑制模型小鼠口服本发明0.5毫升,连续20天后可有效增加小鼠T细胞及CD4+T细胞数量:非用药组CD3+T细胞从12±3%,用药组CD3+T细胞为28±4%,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而CD4+T细胞从5±2%(非用药组)增加至22±3%(用药组),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表明本发明口服液具有明显上调小鼠T细胞和CD4+T细胞的药效作用(图2)。
如图2所示,白色柱(H2O):代表小鼠口服注射用水(对照组)。斜纹柱(口服液组):代表接受本发明口服液治疗实验组小鼠(试验组)。**:代表p值<0.01(具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显示本发明口服液上调小鼠T细胞和CD4+T细胞的作用。
2、本发明口服液具有明显上调胸腺中前体T细胞数量的作用:
为了研究本发明口服液是否能够通过促进前体T细胞数量的增加,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检测了小鼠胸腺中前体T细胞(CD4+CD8+T细胞)数量结果发现:非用药组CD4+CD8+T细胞为86±3%,用药组的93±0.2%两组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01),表明本发明口服液能够明显刺激小鼠胸腺中前体T细胞增殖(图3)。
如图3所示,白色柱(H2O):代表小鼠口服注射用水(对照组);黑色柱(口服液组):代表接受本发明口服液治疗实验组小鼠(试验组);**:代表p值<0.01(具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结果显示本发明口服液具有刺激小鼠胸腺中CD4CD8双阳性T细胞增殖。
3、本发明口服液具有增强小鼠T细胞功能的作用:
由于对于AIDS患者,增加患者T细胞和CD4+T细胞数量是治疗效果判断的重要指标,但是最为重要的是需要恢复其T细胞的功能。因此,我们研究了本发明口服液对于免疫抑制模型小鼠T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口服本发明0.5毫升,连续20天后,发现小鼠T细胞对于经TCR途径(CD3加CD28)刺激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非用药组小鼠T细胞的增殖强度为7088±261.7(cpm),而用药组小鼠T细胞增殖强度为10280±927.2(cpm),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本发明口服液具有明显改善T细胞功能的作用(图4)。但是是否能够增加其特异性免疫功能,目前正在研究,也是本项目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如图4所示,白色柱(H2O):代表小鼠口服注射用水(对照组)。黑色柱(口服液组):代表接受本发明口服液治疗实验组小鼠(试验组)*:代表p值<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果显示本发明口服液增加小鼠T细胞对CD3刺激的增殖作用。
4、本发明口服液具有刺激小鼠粒细胞增殖的作用:
由于HIV感染后机体的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遭到破坏,由此造成AIDS患者的整个免疫系统崩溃,患者死于严重机会感染。而中性粒细胞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细胞之一,为了研究本发明口服液对于AIDS免疫重建的作用,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其对于固有免疫系统的作用。初步的结果表明给免疫抑制模型小鼠口服本发明0.5毫升,连续20天后检测可见小鼠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非用药组小鼠中性粒细胞数量为27±2%,而用药组小鼠粒细胞数量为49±4.5%,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本发明口服液具有明显刺激小鼠中性粒细胞增殖的作用(图5)。表明本发明口服液同时具有改善固有免疫的作用。这对于AIDS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正在进行对于单核巨噬细胞、DC细胞和NK细胞的研究,也同样作为本项目的研究内容之一。
如图5所示,白色柱(H2O):代表小鼠口服注射用水(对照组)。黑色柱(口服液组):代表接受本发明口服液治疗实验组小鼠(试验组)。**:代表p值<0.01(具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结果显示本发明口服液具有刺激小鼠中性粒细胞增殖的作用。
5、本发明口服液具有刺激骨髓粒、单和淋系细胞增殖的作用:
(1)本发明口服液具有刺激骨髓前体T细胞增殖的作用:
由于胸腺中前体T细胞来源与骨髓造血干细胞。因此,在发现本发明口服液能够上调胸腺中前体T细胞数量之后,有深入研究了本发明对于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的作用。采用细胞因子刺激和免疫染色方法研究发现:给免疫抑制模型小鼠口服本发明0.5毫升,连续20天后可有效刺激小鼠骨髓中前体T细胞增殖(3H掺入方法):非用药组小鼠骨髓细胞增殖强度为1600±520cpm,而用药组小鼠骨髓细胞增加强度为4700±460cpm(p<0.05)。表明本发明口服液具有明显刺激骨髓前体T细胞增殖的作用(图6)。
如图6所示,白色柱(H2O):代表小鼠口服注射用水(对照组);斜纹柱(口服液组):代表接受本发明口服液治疗实验组小鼠(试验组);*:代表p值<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果显示本发明口服液具有刺激骨髓前体T细胞增殖的作用。
(2)由于发现本发明口服液具有刺激免疫抑制小鼠中性粒细胞增加的作用,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其对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作用。结果发现用药组小鼠骨髓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无论在低剂量生长因子还是高剂量生长因子的刺激下增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图7,p<0.05)。
如图7所示,白色柱(H2O):代表小鼠口服注射用水(对照组)。黑色柱(口服液组):代表接受本发明口服液治疗实验组小鼠(试验组)。*:代表p值<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果显示本发明口服液具有刺激小鼠骨髓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增殖作用。
通过上述研究表明,本发明口服液具有明显增强小鼠T细胞数量和功能的作用,尤其对CD4+T细胞具有明显上调作用。对于其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表明本发明口服液是通过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向T细胞分化和增殖而达到上调T细胞数量与功能的作用。在研究中还发现本发明口服液具有明显上调小鼠中性粒细胞数量的作用,对于其作用制剂的初步研究表明本发明口服液具有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向粒细胞分化和增殖的作用。提示本发明口服液具有明显的促进小鼠“免疫重建”的作用。
实施例12
抗艾滋病的临床试验
一、AIDS自愿者口服临床疗效研究:
至目前为止,已有28位AIDS自愿者服用本发明口服液。所有服药者的CD4+T细胞均上升。其中在云南普洱市重生关爱中心进行了28例AIDS自愿者的临床疗效研究。所有自愿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记录完整、CD4+T细胞和HIV病毒载量由云南省昆明疾病控制中心完成并保存完整记录与正式报告。
(一)病例选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HIV-AIDS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中关于AIDS的诊断,本研究中所选择自愿者均为AIDS患者:均具有HIV感染史、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HIV抗体阳性、CD4淋巴细胞总数在317-423/mm3(366±51mm3)、CD4/CD8小于1(平均0.11-0.65)。
注:1、病例来源:云南普洱市重生关爱中心。
2、临床观察:云南省普洱(思茅)市人民医院传染科。
3、实验室检测:CD4+T细胞计数和肝、肾功能等:云南省普洱(思茅)市人民医院;
CD3+T细胞计数、CD4+T细胞计数、CD4/CD8比例和血清HIV载量由云南昆明省疾病控制中心检测。
(二)临床疗效观察:
1、第一批10例自愿者口服实验:
本发明人早在2006年8月进行了第一批式实验。在试验中,选择HIV感染者10例,于口服本发明1个月后检测其CD4+T细胞的变化并与用药前进行比较,发现其中9例CD4+T细胞明显增加,整体比较与未服药是相比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见图8)。提示本发明口服液具有升高HIV感染者CD4+T细胞数量的药效。同时,患者的一般症状明显改善,表现为抵抗力增强、食欲增加、肿大的淋巴结减小或者消失等等。
结果:见图8所示,白色柱(服用前):代表服药之前CD4+T细胞数量;深灰色柱(服用后):代表服药30天之后CD4+T细胞数量;**:代表p值<0.01(具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结果显示本发明口服液具有上调HIV和AIDS患者CD4+T细胞的作用。
2、第二批由6例AIDS参加的临床疗效实验: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发明人于2006年12月筛选了一批共6名确诊的AIDS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查实验。于用药前分别检测患者的CD4+T细胞数量、血清HIV病毒载量和临床症状作为对照。给患者每天服药并记录临床症状变化。实验室检测于服药后2个月同样方法检测患者的CD4+T细胞数量、血清HIV病毒载量。结果表明:第一批6人服药2个月后,CD4+T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图9),其中三分之一患者的HIV载量下降(表2),表明本发明口服液不仅具有增加CD4+T细胞数量的作用、还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病毒复制作用。临床观察记录表明所有服药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表现为食欲增强、体重增加、腹泻、发热减轻、皮疹消退、贫血症状减轻、血红蛋白与血氧含量增加、抵抗力增强,其中一例结核感染消失(表2)。
结果:见图9所示,白色柱(服用前):代表服药之前CD4+T细胞数量;深灰色柱(服用后):代表服药2个月后CD4+T细胞数量;*:代表p值<0.05(具有著统计学差异)。结果显示本发明口服液具有上调HIV和AIDS患者CD4+T细胞的作用。
除了上述CD4+T细胞数量上升和临床症状改善之外,在用药3个月是检测了这些患者血清HIV含量变化,结果发现有2例患者的HIV载量下降近二分之一(如表中**所示),其余3人变化不明显,但有1例HIV载量增高(表2)。表明本发明口服液在某些患者体内还具有直接抑制病毒的作用。但是,据临床观察和CD4+T细胞数量的检测发现,这些HIV载量没有变化或者增高的患者CD4+T细胞数仍然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表明总体治疗效果明显。
表2服用本发明口服液2个月后HIV病毒载量变化
3、第三批12例AIDS参加的临床疗效观查:
为了验证和重复上述临床实验结果,发明人于2007年4月采用同样方法选择了12例AIDS自愿者参加实验。目前这一批12位自愿者于服药10天后检测CD4+T细胞数量,发现91.6%的患者服药后CD4+T细胞增加:其中75%的患者的CD4+T细胞增加数量超过5个/mm/天,33%的患者的CD4+T细胞增加数量超过10个/mm/天以上(p<0.01)(图10)。表明本发明口服液能够在短期内上调CD4+T细胞数量。目前国际一致认为: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后的前两个月,CD4+T细胞以1-5个/mm3/天的数量增加快速增加,被视为达到免疫重建的疗效。上述结果提示本发明口服液具有明显的促进免疫重建的作用。同时所有服药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表现为腹泻停止、低热消失、食欲增加、淋巴结减小,精神状态明显改善。
结果:见图10所示,白色柱(服用前):代表服药之前CD4+T细胞数量。深灰色柱(服用后):代表服药10天之后CD4+T细胞数量。**:代表p值<0.01(具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结果显示本发明口服液具有上调AIDS患者CD4+T细胞的作用。
I.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初步研究:
为了研究本发明口服液在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性,本研究中观察了服药者前后的肝脏和肾脏功能变化。我们分别在患者用药前、用药10天和1个月时检测了患者的肝脏和肾脏功能,结果发现,所有用药者的肾脏功能与用药之前没有变化,表明本发明口服液无明显肾脏毒性。而肝脏功能检测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由于所参加实验的12名AIDS患者均同时感染丙型肝炎,因此其肝脏功能在用药前均有明显异常,其中11名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明显高于正常值。但是在用药10天后有7例患者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明显下降,至服药1个月时有2例已经恢复正常,另有5例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仍然继续下降,但有3例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有轻度升高。表明本发明口服液对于肝脏功能没有明显损伤(图11A-D)。这些的初步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口服液临床使用较为安全。
如图11所示,:A和B:用药前和用药10天时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变化。C和D:用药前、用药后30天ALT和AST的变化。结果表明服用本发明口服液对于肝脏功能有较好的影响。
实施例13
治疗II型糖尿病的试验
本发明口服液是由多种天然植物提取物所组成的中药复方口服液,在部分II型糖尿病患者自愿者口服的临床使用中已经获得良好的疗效。例如,患者口服本发明口服液3-5天之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即恢复正常,随后逐渐减量后服用至1月时,部分患者在停药后仍然维持血糖正常。具有特色的是,服用本发明口服液在降低血糖的同时,患者不需特别注意饮食。这无疑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极为重要的。
KK小鼠是人工培育的一种轻度肥胖型II型糖尿病动物。这种小鼠从5周龄起,血糖、血循环中的胰岛素水平以及HbA1c水平逐步升高。是研究中最为稳定和常用的II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因此,为了深入研究本发明口服液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本研究采用KK小鼠作为动物模型,给小鼠注射本发明口服液,观察了服用前后小鼠血糖的变化和维持情况。发现本发明口服液能显著降低小鼠的随机血糖浓度,尽管小鼠存在着个体差异,但是均能在服用5天之后使血糖恢复至正常。部分小鼠在停药后仍然能够继续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
材料与方法
1、动物:KK/Upj-Ay/J小鼠,雌性,8周龄。购自中科院动物中心,饲养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动物部(SPF级)。
2、药物处理:在用药前检测上述小鼠血糖(Roche血糖仪检测),然后给小鼠肌肉注射本发明口服液,每次0.2毫升,每天一次,用药后三天检测血糖。
3、当血糖下降后,将小鼠处死,留取血清于-80C保存。同时留取胰腺固定于4%多聚甲醛中,送病理包埋切片检测。
4、统计处理采用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
1、本发明口服液具有明显降低II型糖尿病小鼠血糖作用:
给KK小鼠注射本发明口服液在10天之后,检测小鼠血糖。在一组共19只小鼠中,所有小鼠的血糖均降至正常水平(小鼠血糖的正常水平为≤7.5mmol/L)(图12,p=0.0056),统计学有极显著差异。表明本发明口服液具有明显降低血糖作用。
如图12所示,为本发明口服液降低血糖效果。白色柱:用药前血糖水平;黑色柱:用药后血糖水平。
P值:<0.05:为显著统计学差异;<0.01:为极显著统计学差异
2、本发明口服液具有迅速降低血糖的作用:
给9只KK小鼠注射本发明口服液之后,其中4只小鼠于注射后的第三天血糖即恢复正常,降糖效果与用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图13A,p=0.0392,**表示,)。2只小鼠于用药7天时血糖降至正常,分别为5.4和4.6mmol/L,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09,图13B)。其余4只于治疗至10天时,血糖降至正常水平(图13C,p=0.0056),统计学有极显著差异。表明本发明口服液的降低血糖作用迅速,但是有较明显的个体差异。
图13(A-C)、本发明口服液降低血糖起效时间:图13A:用药3天;图13B:用药7天;图13C:用药10天。
白色柱:用药前血糖水平;黑色柱:用药后血糖水平。
P值:<0.05:为显著统计学差异;<0.01:为极显著统计学差异
结果:表明本发明口服液具有明显、迅速降低II型糖尿病小鼠血糖作用,但是显示疗效的时间有个体差异。
实施例14
治疗亚健康实验
本发明口服液经自愿者口服,能够明显改善机体微循环、促进和调节新陈代谢、增加免疫功能、抗衰老、抗疲劳、减轻肌肉酸痛等等多种作用。在工作节奏快的“白领”人群中(约40例)服用结果表明:服用本发明对于长期从事办公室和电脑工作的肌肉酸痛有明显的止痛作用,服用一个疗程(10天)后具有改善睡眠、增加工作效率、增强记忆力、不容易感冒等作用,表明本发明口服液具有明显改善亚健康的作用。因此,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和保健价值。
虽然已利用上述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应认识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进行各种的改进或改变,而且它们也应在如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冬虫夏草3%-17%、黄芪10%-20%、三七10%-18%、杜仲6%-14%、金银花6%-14%、黄连1%-9%、枸杞子6%-14%、冰片5%-10%、甘草1%-5%、乳香3%-10%、没药3%-10%。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冬虫夏草5%-15%、黄芪12%-18%、三七12%-16%、杜仲8%-12%、金银花8%-12%、黄连2%-8%、枸杞子8%-12%、冰片5%-8%、甘草3%-4%、乳香5%-8%、没药5%-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剂型为口服液、片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注射液。
4、一种提取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净化:将所有药材中的泥沙、杂质等去除,并将黄芪、黄连、杜仲、甘草、枸杞子药材切段,三七、冰片、冬虫夏草打粉,备用;
(2)蜂蜜处理:取称量后的蜂蜜,仔细核对品名、数量、批号、化验单,用蒸汽预热箱预热,使其溶化,然后抽入浓缩罐;
(3)提取:
1)称取处方量的黄芪、黄连、杜仲、甘草、枸杞子净药材,投入提取器中,加入常温纯化水浸泡30分钟后,加热至沸,保持微沸提取,滤过;再次将滤渣加纯化水浸泡,30分钟后,加热至沸,保持微沸提取,滤过,弃去滤渣,合并两次滤液,得滤液I,备用;
2)称取处方量的金银花、乳香、没药放入提取器,加入足量的纯化水(以浸泡药材面为宜)浸泡30分钟后,加热至微沸,保温提取2小时,滤过,弃去滤渣,得滤液II,备用;
(4)提纯、浓缩:将滤液I及滤液II合并,浓缩为浸膏,加乙醇,静置24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浸膏I备用;
(5)混合:将三七、冰片、冬虫夏草粉末加入上述浸膏I中,混合均匀,得混合浸膏II,备用;
(6)稀释:将混合浸膏II加入炼蜜适量,煮沸30分钟,放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取方法,所述纯化水为用生活用水经10μm的精滤器过滤至电渗析,电渗析出水电导率≤200μS,最后经阳→阴→混床离子交换方式,制备纯化水电导率≤2μS。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取方法,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为煎煮药材重量的10倍量水,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浸泡药材为适宜。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取方法,煎煮提取净化后的黄芪、黄连、杜仲、甘草2次,第一次为2.5小时,第二次为1.5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取方法,提取浓缩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浸膏。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取方法,提取浓缩时,所加乙醇为3倍量。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艾滋病、糖尿病以及亚健康中药物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0440139A CN101347543A (zh) | 2007-07-19 | 2007-07-19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0440139A CN101347543A (zh) | 2007-07-19 | 2007-07-19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47543A true CN101347543A (zh) | 2009-01-21 |
Family
ID=40266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0440139A Pending CN101347543A (zh) | 2007-07-19 | 2007-07-19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347543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10780A (zh) * | 2011-06-01 | 2011-10-12 | 夏靖 | 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 |
CN102283969A (zh) * | 2011-07-24 | 2011-12-21 | 于青 | 一种褥疮油膏 |
CN105456703A (zh) * | 2015-12-16 | 2016-04-06 | 济南舜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治疗高血糖和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
CN106729448A (zh) * | 2017-02-22 | 2017-05-31 | 中国中医科学院 | 一种用于hiv的免疫重建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412713A (zh) * | 2017-08-30 | 2017-12-01 | 淮安市淮安医院(淮安市肿瘤医院) | 治疗自体免疫性与免疫相关性疾病的中成药、医疗食品及制备方法 |
-
2007
- 2007-07-19 CN CNA2007100440139A patent/CN101347543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10780A (zh) * | 2011-06-01 | 2011-10-12 | 夏靖 | 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 |
CN102210780B (zh) * | 2011-06-01 | 2012-05-23 | 夏靖 | 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 |
CN102283969A (zh) * | 2011-07-24 | 2011-12-21 | 于青 | 一种褥疮油膏 |
CN105456703A (zh) * | 2015-12-16 | 2016-04-06 | 济南舜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治疗高血糖和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
CN106729448A (zh) * | 2017-02-22 | 2017-05-31 | 中国中医科学院 | 一种用于hiv的免疫重建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412713A (zh) * | 2017-08-30 | 2017-12-01 | 淮安市淮安医院(淮安市肿瘤医院) | 治疗自体免疫性与免疫相关性疾病的中成药、医疗食品及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28832B (zh) | 一种具有降血糖功效的真菌药性菌质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83531B (zh) |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 |
CN101947284B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285231A (zh) | 一种用于糖尿病辅助治疗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法 | |
CN108524814A (zh) | 一种用于降低血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347543A (zh)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732564B (zh) | 一种用于抗癌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1301427B (zh) |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1085039A (zh) | 一种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高血糖)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73726C (zh) | 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358907A (zh) | 一种治疗失眠的药食同源中药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474388B (zh) | 一种改进的仙蟾片药物处方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93938B (zh) | 一种降血糖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735871A (zh) |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7045764B (zh) | 一种用于治疗ii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169187B (zh) | 一种组合物及其应用,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该组合物的药物、食品 | |
CN102579801B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综合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617924B (zh) | 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组合物 | |
CN1285367C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104033A (zh) | 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977884A (zh) | 参芪消渴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664048A (zh) | 一种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3393937B (zh) |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2631489B (zh) | 提高免疫力、抗疲劳的中药组合物 | |
CN119405753A (zh) | 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和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90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