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838417A - 具功能键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干涉判断方法及触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功能键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干涉判断方法及触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38417A
CN103838417A CN201210539973.3A CN201210539973A CN103838417A CN 103838417 A CN103838417 A CN 103838417A CN 201210539973 A CN201210539973 A CN 201210539973A CN 103838417 A CN103838417 A CN 1038384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contact panel
function key
district
collate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399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启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838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84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9Accessories therefor, e.g. mouse pads
    • G06F3/0393Accessories for touch pads or touch screens, e.g. mechanical guides added to touch screens for drawing straight lines, hard keys overlaying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05Switch ma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具功能键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干涉判断方法及触控装置,主要是在一触控面板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功能键,并在功能键的周边位置设有一个以上的辅助键,该功能键、辅助键都是以触控方式触动;当使用者同时或先后触摸功能键与辅助键,将成立一干涉事件,并可据以决定是否执行该功能键原始定义的功能或执行另一功能。

Description

具功能键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干涉判断方法及触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干涉判断方法及触控装置,尤指一种在触控面板上制作以触控方式产生感应信号的功能键,并进一步判断使用者对于功能键的使用是否出现干涉现象的相关技术。
背景技术
苹果电脑公司自2007年起推出iPhone系列智能型手机,2010年起推出iPad系列平板电脑,在手机与电脑市场上括起所向披靡的旋风后,触控面板已成为手持或可携式电子装置(以下简称可携式触控装置)最主要的操作接口之一。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可携式触控装置在未扩充外加设备的情况下,几乎提供了一个全触控的操作接口,唯一的例外是大多数的可携式触控装置都在其非可视区的边框上设有一个机械式的Home键(Home Key),当使用者按下Home键后,可由任何功能状态下回到桌面首页,因此上述Home键的使用率非常高,但由于Home键是机械式构造,高使用率将相对提高其损坏率,根据统计,可携式触控装置报修的主要故障项目就是Home键损坏。而解决上述问题的方式之一是在可携式触控装置的操作系统中建立仿真按键(例如iPhone或iPad的「AssistiveTouch」功能),通过仿真按键的使用,以减少Home键的使用,以延缓Home键的损坏。然而一旦激活仿真按键功能,该仿真按键将随时出现在可视区内,在某些使用场合(例如玩游戏时)会造成视觉干扰,尽管使用者可将仿真按键移动至可视区内的任意位置,但操作上仍嫌不便。
再者,多个的可携式触控装置通常整合了多种功能,所有相机、个人数字助理、游戏、数字媒体播放、无线通信、上网、收发电子邮件等功能都被囊括其中,毋庸置疑地成为一部小型电脑,由于用途的多元化,提高了在触控面板上设置除Home键以外其它按键的可能性,但如果前述Home键容易损坏的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将使扩充按键的可能性摧毁殆尽。
而不管是解决Home键容易损坏的问题或是确保扩充按键的可能性,在触控面板上设置同样采取触控方式操作的虚拟的功能键来取代机械式的实体键,以触摸方式激活Home键功能,即可解决实体键的机械磨损问题,并降低制作成本,故为一可行的解决方案,然而一旦采用了虚拟的功能键,首先必须面对的是误触问题:
当触控面板上的功能键是以触控方式触动,意味着使用者触摸该功能键时会激活相应的功能,由于可携式触控装置的多元用途设计,令使用者可能采用各种不同的姿势或角度握持或使用可携式触控装置(例如左右持机(Palm ejection)),因此触控面板上的功能键可能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被触摸,包括有意或无意的,而如何判断使用者有意或无意触摸功能键,即成为功能键能否实现的必要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触控装置,主要是在触控装置的触控面板上设置功能键及位于功能键周边位置的辅助键,用以判断使用者触摸功能键时,是否也先后或同时触摸辅助键,以决定是否成立一干涉事件,进而确认使用者的操作意向。
为达成前述目的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令前述触控装置包括:
一触控面板,具有一虚拟按键区;
至少一功能键,设置于该触控面板的虚拟按键区;
至少一辅助键,设置于该虚拟按键区的功能键的周边位置,该功能键及辅助键是以触控方式触动;及
一控制器,连接该功能键及辅助键,并依据该控制器侦测该功能键和辅助键是否被触摸来决定是否成立一干涉事件。
前述触控装置是在其触控面板的虚拟按键区内分设有功能键及辅助键,并令辅助键位于功能键的周边位置,而由控制器侦测功能键、辅助键的感应信号变化,以判断是否发生干涉,当控制器只侦测到功能键感应信号变化,视为未发生干涉;但是当控制器既侦测到功能键感应信号变化,也侦测到辅助键感应信号变化时,即判定成立一干涉事件,当干涉事件成立,再进一步决定是否执行功能键原始定义的功能,或执行另一功能项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虚拟功能键的干涉判断方法,主要是在触控面板上设置虚拟功能键的前提下,利用干涉侦测技术以分析使用者触摸功能键的行为模式,进而决定是否执行功能键所对应的功能,以确认使用者触摸功能键的真实意向,并增进功能键实现的可行性。
为达成前述目的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令前述触控面板的虚拟功能键的干涉判断方法包括:
侦测一触控面板上所设一功能键是否被触摸;
侦测该触控面板上所设一辅助键是否被触摸;
若侦测到功能键被触摸,也侦测到辅助键被触摸,则成立一干涉事件。
为达成前述目的采取的又一主要技术手段是令前述触控面板的虚拟功能键的干涉判断方法包括:
侦测一触控面板上所设一功能键是否被触摸;
侦测该触控面板上所设多个辅助键是否被触摸;
若侦测到功能键被触摸时,判断被触摸的辅助键数量是否超过一默认值;及
若被触摸的辅助键数量超过该默认值,则成立一干涉事件。
在前述方法中主要是在触控面板上设置一功能键和一个以上的辅助键,并侦测到功能键、辅助键被触摸时产生的感应信号变化,当只侦测到功能键被触摸,即判断为未发生干涉,若侦测到功能键被触摸,也侦测到一个以上的辅助键被触摸时,即成立一干涉事件;根据前述干涉事件的成立与否以判断使用者触摸功能键的真实意向。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功能键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主要是在一触控面板上分别制作出触控感应区及虚拟按键区,而在虚拟按键区内制作一个以上的功能键和辅助键,以提供触控装置功能键功能及功能键干涉侦测功能。
为达成前述目的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令前述制造方法包括:
提供一基板;
在前述基板上分别定义一触控感应区及一虚拟按键区;
在前述触控感应区内制作一感应层;
在前述虚拟按键区内制作两个以上的按键电极,多个按键电极包括一功能键电极和一个以上的辅助键电极。
前述制造方法是在一基板上分别定义一触控感应区及一虚拟按键区,触控感应区内制作作为触控面板主要操作接口的感应层,虚拟按键区内则制作多个按键电极,以分别作为功能键及辅助键使用,由此支持在触控面板上实现功能键的硬件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触控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触控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虚拟按键区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触控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功能键、辅助键形状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触控面板功能键干涉判断方法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触控面板功能键干涉判断方法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又一流程图。
图6A、6B是本发明触控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功能键、辅助键接地防护措施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触控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触控装置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虚拟按键区分布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触控面板功能键干涉判断方法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0A~10D是本发明触控面板功能键干涉判断方法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状态判断示意图。
图11A、11B是本发明触控面板功能键干涉判断方法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又一状态判断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触控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图13A、13B是本发明触控装置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功能键、辅助键接地防护措施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触控面板制造方法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基板平面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触控面板制造方法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基板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触控面板制造方法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触控面板制造方法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关于本发明触控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首先请参考图1所示,包括一触控面板10和一控制器20;其中:
该触控面板10上具有一可视区101、一位于可视区101周围的非可视区102;该可视区101是作为触控感应区,以触控方式产生感应信号。必须说明的是:已知的触控面板也具有可视区、非可视区,且非可视区上并不提供触控功能,意即尽管称为触控面板,但是已知触控面板并非全面均提供触控功能;而本发明是在该触控面板10上进一步具有一虚拟按键区103,该虚拟按键区103可以在非可视区102内,也可以在可视区101内(如图2所示),该虚拟按键区103内设有一个功能键11和一个辅助键12,其与触控感应区相同是以触控方式触动,该功能键11、辅助键12可以是三角形、圆形、菱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或其它可行的几何形状,如图3所示,该功能键11为圆形,辅助键12为长条形。但是首先说明,前述各图所示的功能键11、辅助键12形状仅为举例而已,非用以限制其形状。
仍请参考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前述虚拟按键区103是位在非可视区102内,而虚拟按键区103内的辅助键12可在功能键11周边的各个位置,如上、下方或左、右侧,甚至斜左上、斜左下、斜右上、斜右下等位置;当辅助键12位于功能键11的左、右侧,功能键11与辅助键12的间距约为8~15mm,当辅助键12位于功能键11的上、下方,功能键11与辅助键12的间距为2~6mm。
前述虚拟按键区103具有一长度及一宽度,该功能键11与辅助键12可在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相邻排列,在本实施例中,功能键11和辅助键12是在宽度方向上相邻排列,且辅助键12位在功能键11和非可视区102与可视区101的边界间。
该控制器20与该功能键11、辅助键12连接,以侦测功能键11和辅助键12被触摸后产生的感应信号变化。
而控制器20将根据侦测功能键与辅助键是否被触摸以判断是否成立一干涉事件,当只有功能键11被触摸而产生感应信号变化,辅助键12未被触摸,显示使用者触摸功能键11的动作准确且意向明确,因此控制器20将视为未出现干涉,将送出一第一功能项目的执行指令。但当控制器20既侦测到功能键被触摸,也侦测到辅助键被触摸,显示使用者既触摸功能键11,也触摸辅助键12,在此状况下,控制器20将判定一干涉事件成立。
所谓的干涉事件是指功能键11的操作出现了干涉因素,但不都是误触。因此当干涉事件成立,控制器20可能禁止送出第一功能项目的执行指令,也可能正常送出第一功能项目的执行指令,或禁止送出第一功能项目的执行指令并送出一第二功能项目的执行指令。
前述干涉判断方法的一较佳实施例,请参考图4所示,其包括:
判断是否侦测到功能键被触摸A01,即功能键是否产生感应信号变化;若侦测到功能键产生感应信号变化,即执行下一步骤,否则重复此一步骤;
判断是否同时侦测到辅助键被触摸A02;若是,即成立干涉事件A03,否则执行下一步骤;
执行计时并判断计时是否结束A04;若是,判定干涉事件不成立A05,否则执行下一步骤;
判断是否侦测到辅助键被触摸A06;若是,即干涉事件成立A07,否则回到上一步骤。
关于前述干涉判断方法的又一实施例,请参考图5所示,其包括:
判断是否侦测到辅助键被触摸B01;若侦测到辅助键被触摸,即执行下一步骤,否则重复此一步骤;
判断是否同时侦测到功能键被触摸B02;若是,即成立干涉事件B03,否则执行下一步骤;
执行计时并判断计时是否结束B04;若是,判定未出现干涉B05,否则执行下一步骤;
判断是否侦测到功能键被触摸B06;若是,即成立干涉事件B07,否则回到上一步骤。
由上述可知,该控制器20是在下列各种状况下,既侦测到功能键的感应信号变化,也侦测到辅助键的感应信号变化,则会成立一干涉事件:
1、侦测到功能键被触摸,同时侦测到干涉侦测键被触摸时,该干涉事件成立。
2、侦测到功能键被触摸后,在一设定时间内又侦测到干涉侦测键被触摸,该干涉事件成立。
3、侦测到辅助键被触摸后,在一设定时间内又侦测到该功能键被触摸,该干涉事件成立。
上述状况1是指使用者同时触摸到功能键11及辅助键12。在此状况下,控制器20可禁止送出第一功能项目的执行指令。
上述状况2可以视为先触摸到功能键11,再由功能键11滑向辅助键12,并接触辅助键12。
上述状况3可以视为先触摸到辅助键12,再由功能键11滑向功能键11,并接触功能键11。
而控制器20对于上述状况2、3,可以禁止送出第一功能项目的执行指令,并可进一步送出一第二功能项目的执行指令。
举例而言,假设触控面板10上所设功能键11原先定义的功能项目是执行Home键,则因上述状况1-3所造成的干涉事件,都可以限制该Home键的执行;若为状况2、3所造成的干涉事件,除了限制Home键的执行外,可以执行另一功能项目,例如:将触控装置进行锁定或解除触控装置的锁定、叫出多任务列表等。
关于滑动解除锁定状态:是指在操作系统处于锁定状态下,可通过由功能键11滑向辅助键12,或辅助键12滑向功能键11以解除触控装置的锁定状态。
关于叫出多任务列表:最近上市的窗口操作系统Windows 8支持在触控面板边缘位置快速地由边缘向中央滑动(edge swipe),以叫出多任务列表,而上述状况2造成的干涉事件,可在限制Home键功能后,执行叫出多任务列表的指令。
关于前述的触控装置,其触控面板10上的功能键11周围可环设以一接地保护线15(如图6A所示),或者是在功能键11和相邻的辅助键12间分别形成一接地保护线16(如图6B所示),以进一步确保功能键11触控动作的正确性。
关于本发明触控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请参考图7所示,其基本架构与前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仍包括一触控面板10和一控制器20;该触控面板10上仍具有一作为触控感应区的可视区101、一非可视区102及一位于可视区101或非可视区102内的虚拟按键区103;不同处在于:虚拟按键区103内设有一个以上的功能键11和多个辅助键12~14,多个功能键11和各辅助键12~14与触控感应区相同,均是以触控方式触动,该功能键11、辅助键12~14可以是三角形、圆形、菱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或其它可行的几何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虚拟按键区103仍位在触控面板10的非可视区102内。除此以外,如图8所示,该触控面板10可分别在非可视区102的不同位置上分设虚拟按键区103。
仍请参考图7所示,与前一实施例相同,该虚拟按键区103具有一长度及一宽度,在本实施例中,功能键11和辅助键12在宽度方向上相邻排列,且该辅助键12位在功能键11和非可视区102与可视区101的边界间。又功能键11位在两辅助键13、14间,并在长度方向上相邻排列,该功能键11与左右侧相邻辅助键13、14的距离可为8~15mm,功能键11和上方辅助键12的距离可为2~6mm。
该控制器20分别与该功能键11、辅助键12~14连接,以侦测功能键11和辅助键12~14被触摸后产生的感应信号变化。该控制器20仍将根据侦测所得的功能键感应信号变化与辅助键感应信号变化判断是否成立一干涉事件,该干涉判断方法的一较佳实施例是如图9所示,包括:
判断是否侦测到功能键被触摸C01;若侦测到功能键被触摸,即执行下一步骤,否则重复此一步骤;
判断是否侦测到辅助键被触摸C02;若否,判定干涉事件不成立C03,侦测到辅助键被触摸则执行下一步骤;
判断侦测到被触摸的辅助键数量是否大于一默认值C04;是,则干涉事件成立,若否,干涉事件不成立C05。
在上述干涉判断方法中,主要是在控制器20既侦测到功能键11被触摸,也侦测到超过该默认值数量的辅助键被触摸时,即成立干涉事件。
功能键11和辅助键12~14的配置是如前述,是在功能键11的上方及左右两侧分设一辅助键12~14时,假设前述辅助键数量默认值是2个,则在控制器20侦测到功能键被触摸和2个以上的辅助键被触摸时,即成立干涉事件。请配合参考图10A~10D,显示有经控制器20判断,干涉事件不成立的各种状况:
如图10A所示的状态是只有功能键11被触摸而产生感应信号变化,其周边的各个辅助键12~14均未被触及,因而未产生感应信号变化,在此状况下,使用者的控制动作明确,因此控制器20将判定干涉事件不成立。
如图10B~10D所示,则分别只有功能键11和一个辅助键12~14产生感应信号变化(斜线表示者),由于控制器20只侦测到一个辅助键被触摸,未大于默认值,因此在前列的各种状态,控制器20均将判定干涉事件不成立。
又如图11A、11B所示,其分别揭示一个功能键11和两个辅助键产生感应信号变化,如图11A所示,除了功能键11产生感应信号变化外,左右两侧相邻的两辅助键13、14也产生感应信号变化;或者如图11B所示,功能键11与上方及右侧相邻的辅助键12、14都产生感应信号变化,对于上述状况,控制器20则会判定干涉事件成立。
对于上述干涉判断方法的实际运用,如图10A~10D所示干涉事件不成立的状况,控制器20可正常送出第一功能项目的执行命令。
对于如图11A、11B所示干涉事件成立的状况,控制器20可禁止送出第一功能项目的执行命令。也可在禁止送出第一功能项目的执行命令以外,进一步送出一第二功能项目的执行命令,所述的第二功能项目可以是在一设定时间内,手指依序滑过在长度方向相邻排列的辅助键13、功能键11、辅助键14使其依序产生感应信号变化后,即解除锁定状态的动作。
如前所述,前述触控面板10上可设以一个以上的虚拟按键区103,每一虚拟按键区103中包括一个功能键11和一个以上的辅助键;但对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虚拟按键区103内的功能键11可以是一个以上,当功能键11有多个时,如图12所示,各个功能键11、11’可在长度方向上相邻排列,相邻的功能键11,11’间分别设有辅助键13、14,且各功能键11、11’与可视区101的边界间设有在宽度方向相邻排列的辅助键12。
与前一实施例相同,前述触控装置的触控面板10上的功能键11、11’周围可环设以一接地保护线15(如图13A所示),或者是在功能键11和相邻的辅助键12间分别形成一接地保护线16(如图13B所示),以进一步确保功能键11、11’触控动作的正确性。
关于前述具有功能键的触控面板10,主要是在一基板上分别定义一触控感应区及一虚拟按键区,在触控感应区内制作作为触控面板主要操作接口的感应层,在虚拟按键区内制作多个按键电极,以分别作为功能键及辅助键使用。其一较佳实施例如以下所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4所示,其显示有一基板30的平面示意图,该基板30上分别定义出一较大面积的触控感应区31和一较小面积的虚拟按键区32;该触控感应区31内具有一感应层,在本实施例中,该基板30在触控感应区31内以半导体制造过程制作一投射式电容感应层,其包括以下步骤:
A、在前述基板30上形成一X轴感应电极层,该X轴感应电极层包括多个X轴电极串41,请配合参考图15所示,每一X轴电极串41由多个X轴电极410组成,相邻的X轴电极410分别通过一连接部411相连接;
B、在前述基板30上形成一Y轴感应电极层,该Y轴感应电极层包括多个Y轴电极420,各个Y轴电极420是与X轴感应电极层的各个X轴电极410相间隔排列;
C、在前述X轴感应电极层各相邻X轴电极410间分别形成一横跨在连接部411上的隔离层412(请配合参考图16所示);
D、在前述各隔离层412分别形成一具导电性的跨桥部421,各个跨桥部421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Y轴电极420连接,以分别构成多个Y轴电极串42;
E、在前述基板30上以银浆制作多个条X轴信号线、Y轴信号线,多个X轴信号线、Y轴信号线分别与X轴电极串41、Y轴电极串42连接;
F、在前述基板30上形成一保护层401,其覆盖前述X轴感应电极层、Y轴感应电极层,以构成保护。
通过上述制造过程可在基板30的触控感应区31内制作一投射式电容感应层,其在相间隔的X轴电极410与Y轴电极420间将分别形成一耦合电容,当有手指或导电物体趋近X,Y轴电极410,420,即会产生一新的电容感应值,由此供判读是否已被触摸。
又基板30的虚拟按键区32内具有一个以上的功能键电极43和一个以上的辅助键电极44,多个功能键43、辅助键44可在前述投射式电容感应层的半导体制造过程中同步完成;可行的实现方式可在下列半导体制造过程的步骤中任选其一:
1、在触控感应区31内制作X轴感应电极层的X轴电极串41时,在相同步骤中在虚拟按键区32内制作功能键电极43及辅助键电极44,也就是在触控感应区31内完成X轴电极串41的制作时,也同时在虚拟按键区32内完成功能键电极43、辅助键电极44的制作。
2、在触控感应区31内制作Y轴感应电极层的Y轴电极420时,在相同的步骤中在虚拟按键区32内制作功能键电极43及辅助键电极44,也就是在触控感应区31内完成Y轴电极420的制作时,也同时在虚拟按键区32内完成功能键电极43、辅助键电极44的制作。
3、在触控感应区31内制作Y轴感应电极层的跨桥部421时,在相同的步骤中在虚拟按键区32内制作功能键电极43及辅助键电极44,也就是在触控感应区31内形成多个跨桥部421后,虚拟按键区32内的功能键电极43、辅助键电极44也同时制作完成。
4、在基板30上以银浆制作X轴信号线、Y轴信号线时,在相同的步骤中同样以银浆在虚拟按键区32内制作功能键电极43及辅助键电极44。
前述基板30是选自玻璃基板或聚酯薄膜(Mylar)。前述X轴感应电极层的X轴电极串41、Y轴感应电极层的Y轴电极420、跨桥部421和功能键电极43、辅助键电极44等是以透明导电材料构成,例如:氧化铟锡(透明电极)。
前述触控感应区31内的感应层及/或虚拟按键区32的功能键电极43、辅助键电极44也可以不采用半导体制造过程,而以外覆导电薄膜方式构成。
请参考图17所示,是前述基板30的剖面示意图,其上仍包含有一触控感应区31及一虚拟按键区32;其中:关于触控感应区31上所设感应层的构成方式,主要是先在一透明薄膜状的载体51上覆设一透明电极感应层52,再利用一透明胶层53将载体51及其上的透明电极感应层52对应贴覆在基板30的触控感应区31上。前述的载体51可为一PET透明薄膜,透明电极感应层52可由氧化铟锡构成,透明胶层53则可由光学胶(OCA,Optical Clear Adhesive)构成。
又虚拟按键区32内的功能键电极、辅助键电极可以上述的相同方式构成,主要是在透明薄膜状的载体54上覆设一电极层55,由该电极层55构成该功能键电极及辅助键电极,又利用一胶层56将载体51及其上的电极层55贴覆在基板30的虚拟按键区32上。
当虚拟按键区32内的功能键电极、辅助键电极是以透明的形式形成在基板30上时,前述的载体54可为一PET透明薄膜,电极层55可由氧化铟锡构成,胶层56也可由光学胶(OCA,Optical ClearAdhesive)构成。若虚拟按键区32内的功能键电极、辅助键电极不以透明的形式呈现在基板30上时,则上述的载体54可以是不透明,也可以是非薄膜,具体而言,该载体54可为印刷电路板(PCB)、软性电路板(FPCB)等;
当载体54为印刷电路板、软性电路板时,该电极层55是由铜箔层所构成,而贴覆至基板30上的胶层可为非透明的一般胶剂。
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发明主要是在触控装置中设置一个以上的功能键,并在功能键周边位置设以一个以上的辅助键,配合控制器内建的干涉判断方法,侦测使用者触摸功能键的动作,当使用者不仅触摸到功能键,也触摸到辅助键时,将成立一干涉事件,进而可依成立的干涉事件决定是否执行功能键原始定义的功能项目或执行其它功能项目。利用上述技术有助于分析判断使用者触摸功能键的真实意向,且可基于不同的应用环境提供不同的控制功能,例如:当干涉事件成立,可限制功能键执行原始定义的功能项目,此种应用为一种防误触的功能设计。又当干涉事件是因功能键、辅助键在设定时间内先后被触摸而成立时,可视为使用者是以滑动方式触摸功能键、辅助键,对于此种特殊的操作方式,除了可以限制功能键原始的功能项目外,可以进一步执行其它功能项目,多个功能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解除触控装置的锁定状态、在窗口操作系统下叫出任务列表等。由此可见,本发明已具备突出的技术特征和显著的进步,并符合发明专利要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44)

1.一种触控面板的虚拟功能键的干涉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侦测一触控面板上所设一功能键是否被触摸而产生感应信号变化;
侦测所述触控面板上所设一辅助键是否被触摸而产生感应信号变化;
若侦测到所述功能键的感应信号变化,也侦测到所述辅助键的感应信号变化,则成立一干涉事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的虚拟功能键的干涉判断方法,侦测到所述功能键的感应信号变化,同时侦测到一个干涉键的感应信号变化时,成立所述干涉事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的虚拟功能键的干涉判断方法,侦测到所述功能键的感应信号变化后,在一设定时间内又侦测到一个干涉键的感应信号变化,成立所述干涉事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的虚拟功能键的干涉判断方法,侦测到所述辅助键的感应信号变化后,在一设定时间内又侦测到所述功能键的感应信号变化,成立所述干涉事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的虚拟功能键的干涉判断方法,所述功能键被触摸时对应执行一第一功能项目,当所述干涉事件成立,执行所述第一功能项目。
6.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触控面板的虚拟功能键的干涉判断方法,所述功能键被触摸时对应执行一第一功能项目,当所述干涉事件成立,限制执行所述第一功能项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的虚拟功能键的干涉判断方法,当所述干涉事件成立,执行一第二功能项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的虚拟功能键的干涉判断方法,所述第二功能项目是对一触控装置进行锁定或解除锁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的虚拟功能键的干涉判断方法,该第二功能项目是指在窗口操作系统下叫出任务列表。
10.一种触控面板的虚拟功能键的干涉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侦测一触控面板上所设一功能键是否被触摸而产生感应信号变化;
侦测所述触控面板上所设多个辅助键是否被触摸而产生感应信号变化;
侦测到所述功能键的感应信号变化时,判断产生感应信号变化的所述辅助键的数量是否超过一默认值;及
若产生感应信号变化的所述辅助键的数量超过该默认值,则成立一干涉事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面板的虚拟功能键的干涉判断方法,侦测到所述功能键的感应信号变化,同时侦测到超过设定值数量的干涉键产生感应信号变化时,成立该干涉事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面板的虚拟功能键的干涉判断方法,侦测到所述功能键的感应信号变化后,在一设定时间内又侦测到超过设定值数量的干涉键产生感应信号变化,成立该干涉事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面板的虚拟功能键的干涉判断方法,侦测到超过设定值数量的所述辅助键产生感应信号变化后,在一设定时间内又侦测到所述功能键的感应信号变化,成立该干涉事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的虚拟功能键的干涉判断方法,所述功能键被触摸时对应执行一第一功能项目,当干涉事件成立,执行所述第一功能项目。
15.根据权利要求10、12或13所述的触控面板的虚拟功能键的干涉判断方法,所述功能键被触摸时对应执行一第一功能项目,当干涉事件成立,限制执行所述第一功能项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面板的虚拟功能键的干涉判断方法,当干涉事件成立,执行一第二功能项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面板的虚拟功能键的干涉判断方法,所述第二功能项目是对一触控装置进行锁定或解除锁定。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面板的虚拟功能键的干涉判断方法,所述第二功能项目是指在窗口操作系统下叫出任务列表。
19.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具有一虚拟按键区;
至少一功能键,所述功能键设置于所述触控面板的所述虚拟按键区;
至少一辅助键,所述辅助键设置于所述虚拟按键区的所述功能键的周边位置,所述功能键及所述辅助键是以触控方式触动;及
一控制器,连接所述功能键及所述辅助键,并依据所述控制器侦测所述功能键和所述辅助键是否被触摸来决定是否成立一干涉事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装置,所述触控面板的虚拟按键区具有一长度和一宽度,所述功能键和所述辅助键是在长度方向上相邻排列。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装置,所述触控面板的虚拟按键区具有一长度和一宽度,所述虚拟按键区内并设有两个以上的辅助键,所述功能键和多个所述辅助键分别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相邻排列。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装置,所述触控面板的虚拟按键区具有一长度和一宽度,所述虚拟按键区内并设有两个以上的功能键和两个以上的辅助键,所述功能键和多个所述辅助键分别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相邻排列,所述辅助键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功能键间。
23.根据权利要求19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装置,所述触控面板的虚拟按键区具有一长度和一宽度,所述功能键和所述辅助键是在宽度方向上相邻排列。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触控装置,所述触控面板具有一可视区及一位于可视区周围的非可视区。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触控装置,所述虚拟按键区位于触控面板的所述可视区内。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触控装置,所述虚拟按键区位于触控面板的所述非可视区内。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触控装置,所述虚拟按键区内的一个以上所述辅助键位于所述可视区与所述功能键之间。
28.根据权利要求19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装置,所述虚拟按键区内的所述功能键与所述辅助键间具有接地防护线。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触控装置,所述虚拟按键区内的所述功能键与所述辅助键间具有接地防护线。
30.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触控装置,所述功能键、所述辅助键是三角形、圆形、菱形、梯形、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几何形状。
31.一种具有功能键的触控面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基板;
在所述基板上分别定义一触控感应区及一虚拟按键区;
在所述触控感应区内制作一感应层;
在所述虚拟按键区内制作两个以上的按键电极,多个所述按键电极包括一个以上的功能键电极和一个以上的辅助键电极。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具有功能键的触控面板制造方法,所述触控感应区内的所述感应层是由以下步骤制成:
在所述基板上形成一X轴感应电极层,所述X轴感应电极层包括多个X轴电极串,每一所述X轴电极串由多个X轴电极组成,相邻的所述X轴电极分别通过一连接部相连接;
在所述基板上形成一Y轴感应电极层,所述Y轴感应电极层包括多个Y轴电极组成,各个所述Y轴电极是与所述X轴感应电极层的各个所述Y轴电极相间排列;
在所述X轴感应电极层各相邻所述X轴电极间分别形成一横跨在所述连接部上的隔离层;
在各所述隔离层分别形成一具导电性的跨桥部,各个所述跨桥部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Y轴电极连接,以分别构成多个Y轴电极串。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具有功能键的触控面板制造方法,所述基板上在所述触控感应区内制作所述X轴感应电极层时,在相同步骤中,在所述虚拟按键区内制作多个按键电极。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具有功能键的触控面板制造方法,在基板上的所述触控感应区内制作所述Y轴感应电极层时,在相同步骤中,在所述虚拟按键区内制作多个按键电极。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具有功能键的触控面板制造方法,在所述基板上的所述触控感应区内制作Y轴感应电极层的所述跨桥部时,在相同步骤中,在所述虚拟按键区内制作多个按键电极。
36.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具有功能键的触控面板制造方法,在所述基板上进一步以银浆制作多个信号线;
在制作所述信号线时,同时以银浆在所述虚拟按键区内制作多个按键电极。
37.根据权利要求31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功能键的触控面板制造方法,进一步在所述基板上形成一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盖所述触控感应区内的所述X轴感应电极层、所述Y轴感应电极层。
38.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具有功能键的触控面板制造方法,所述虚拟按键区内所设的所述按键电极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一载体上形成一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具有按键电极;
通过一胶层将所述载体及其上的所述电极层胶合至基板的所述虚拟按键区内。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具有功能键的触控面板制造方法,该载体是一透明薄膜,并通过一光学胶覆设于该基板的虚拟按键区。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具有功能键的触控面板制造方法,该载体是一印刷电路板或一软性电路板,多个电路板上具有铜箔层,以构成电极层。
41.根据权利要求38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功能键的触控面板制造方法,该触控感应区内所设感应层的制作方式包括:
在一载体上形成一透明电极感应层;
通过一光学胶层将所述载体及所述载体上的所述透明电极感应层胶合至所述基板的触控感应区内。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具有功能键的触控面板制造方法,所述载体是一透明薄膜。
43.根据权利要求32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功能键的触控面板制造方法,所述X轴感应电极层的X轴电极串、所述Y轴感应电极层的Y轴电极、所述跨桥部和所述功能键电极、所述辅助键电极是以透明导电材料构成。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具有功能键的触控面板制造方法,所述透明导电材料是氧化铟锡。
CN201210539973.3A 2012-11-23 2012-12-13 具功能键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干涉判断方法及触控装置 Pending CN1038384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3885 2012-11-23
TW101143885A TWI489337B (zh) 2012-11-23 2012-11-23 具虛擬功能鍵之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干涉判斷方法及觸控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8417A true CN103838417A (zh) 2014-06-04

Family

ID=50772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39973.3A Pending CN103838417A (zh) 2012-11-23 2012-12-13 具功能键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干涉判断方法及触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158400B2 (zh)
JP (1) JP5941432B2 (zh)
CN (1) CN103838417A (zh)
TW (1) TWI48933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1709A (zh) * 2015-01-07 2015-04-2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终端及虚拟按键的处理方法
CN104951139A (zh) * 2015-07-09 2015-09-30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触控响应方法、触摸装置
CN106547395A (zh) * 2016-10-12 2017-03-29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按键、触摸按键的防误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450787A (zh) * 2017-09-04 2017-12-08 深圳市千分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式电容触控模块及智能手绘板
CN107979364A (zh) * 2017-12-28 2018-05-0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按键装置及智能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89337B (zh) * 2012-11-23 2015-06-21 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虛擬功能鍵之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干涉判斷方法及觸控裝置
TWI511452B (zh) * 2013-05-08 2015-12-01 Ite Tech Inc 按鍵模組與其訊號產生方法
TWI502470B (zh) * 2014-08-28 2015-10-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虛擬鍵盤建立方法及系統
CN104375734A (zh) 2014-12-04 2015-02-25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
US20160195992A1 (en) * 2015-01-07 2016-07-07 Xiaomi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signals generated from touching virtual keys
JP6653580B2 (ja) * 2016-01-15 2020-02-26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KR102487600B1 (ko) * 2017-12-19 2023-01-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력감지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US11719461B2 (en) * 2020-01-08 2023-08-08 Johnson Controls Tyco IP Holdings LLP Thermostat user controls
CN114499487A (zh) * 2022-01-04 2022-05-1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开关及其控制方法、车辆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0889A (zh) * 2005-07-21 2007-01-24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板的手势检测方法
CN101377711A (zh) * 2007-08-28 2009-03-04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
CN101644960A (zh) * 2008-08-08 2010-02-10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组合键防误触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TW201203017A (en) * 2010-07-08 2012-01-16 Acer Inc Input controlling method for a software keyboard and a device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CN102650915A (zh) * 2011-11-14 2012-08-29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式触摸屏及其触摸定位方法
US20120236036A1 (en) * 2011-03-15 2012-09-20 Htc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method of the sam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of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0083A (en) * 1996-10-04 1999-02-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reakaway touchscreen pointing device
JP3382506B2 (ja) * 1997-06-26 2003-03-04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7461343B2 (en) * 2004-11-08 2008-12-02 Lawrence Kates Touch-screen remote control for multimedia equipment
US8992323B2 (en) * 2007-11-02 2015-03-31 Bally Gaming, Inc. Gesture enhanced input device
KR100904960B1 (ko) 2007-11-09 2009-06-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
KR20090099722A (ko) * 2008-03-18 2009-09-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 표시 장치를 제어하는 사용자 입력 장치 및 그 장치를이용하여 영상 표시 장치를 제어하는 방법
CN102027439A (zh) * 2008-05-12 2011-04-20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和控制方法
JP5351439B2 (ja) 2008-05-29 2013-11-27 京セラ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TWI383314B (zh) * 2008-05-30 2013-01-21 Wistron Corp 用於一觸控螢幕之輸入方法及其相關觸控螢幕及觸控式電子裝置
TW201010390A (en) * 2008-08-29 2010-03-01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Anti-misoperation method of combined key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101509007B1 (ko) * 2009-03-03 2015-04-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동 모듈을 구비하는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방법
KR101537706B1 (ko) * 2009-04-16 2015-07-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2422247B (zh) 2009-04-28 2015-01-07 联想创新有限公司(香港) 触摸面板、触摸面板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CA2761700C (en) * 2009-07-24 2014-12-02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touch-sensitive display
KR20110014040A (ko) * 2009-08-04 2011-02-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의 아이콘 충돌 제어방법
US20110163972A1 (en) * 2010-01-06 2011-07-07 Freddy Allen Anzures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a Digital Photo Frame
US8854316B2 (en) * 2010-07-16 2014-10-07 Blackberry Limite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touch-sensitive display and navigation device and method
KR20120015968A (ko) * 2010-08-14 2012-02-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의 터치 오동작 방지 방법 및 장치
TW201211831A (en) * 2010-09-15 2012-03-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navigation keys and navigation method thereof
TW201224857A (en) * 2010-12-15 2012-06-16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Electrical device with touch screen, method for adjusting touch positions of software keyboard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hereof
KR101743505B1 (ko) * 2010-12-28 2017-06-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기기의 터치 입력 방법 및 장치
KR101830651B1 (ko) * 2011-01-04 2018-02-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정보 표시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5432193B2 (ja) 2011-01-18 2014-03-0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JP5639489B2 (ja) * 2011-01-25 2014-1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WO2012118513A1 (en) * 2011-03-03 2012-09-07 Apple Inc. Display screen shield line system
JP5105127B2 (ja) 2011-05-30 2012-12-19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そのキー操作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1802759B1 (ko) * 2011-05-30 2017-11-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것의 디스플레이 제어 방법
US20130212515A1 (en) * 2012-02-13 2013-08-15 Syntellia, Inc. User interface for text input
KR101953382B1 (ko) * 2011-09-21 2019-03-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의 표시제어장치 및 방법
KR101924835B1 (ko) * 2011-10-10 2018-12-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디바이스의 기능 운용 방법 및 장치
JP5413448B2 (ja) * 2011-12-23 2014-02-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表示システム、表示装置、及び操作装置
JP2012198924A (ja) 2012-06-08 2012-10-18 Konami Digital Entertainment Co Ltd 項目選択装置、項目選択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US20140055369A1 (en) * 2012-08-22 2014-02-27 Qualcomm Innovation Center, Inc. Single-gesture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operations
US20140068512A1 (en) * 2012-09-04 2014-03-06 Salesforce.Com,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data tiers on a user interface
TWI489337B (zh) * 2012-11-23 2015-06-21 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虛擬功能鍵之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干涉判斷方法及觸控裝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0889A (zh) * 2005-07-21 2007-01-24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板的手势检测方法
CN101377711A (zh) * 2007-08-28 2009-03-04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
CN101644960A (zh) * 2008-08-08 2010-02-10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组合键防误触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TW201203017A (en) * 2010-07-08 2012-01-16 Acer Inc Input controlling method for a software keyboard and a device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US20120236036A1 (en) * 2011-03-15 2012-09-20 Htc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method of the sam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of the same
CN102650915A (zh) * 2011-11-14 2012-08-29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式触摸屏及其触摸定位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1709A (zh) * 2015-01-07 2015-04-2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终端及虚拟按键的处理方法
WO2016110146A1 (zh) * 2015-01-07 2016-07-1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终端及虚拟按键的处理方法
CN104571709B (zh) * 2015-01-07 2017-10-1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终端及虚拟按键的处理方法
CN104951139A (zh) * 2015-07-09 2015-09-30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触控响应方法、触摸装置
CN104951139B (zh) * 2015-07-09 2018-04-03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触控响应方法、触摸装置
CN106547395A (zh) * 2016-10-12 2017-03-29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按键、触摸按键的防误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547395B (zh) * 2016-10-12 2020-04-03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按键、触摸按键的防误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450787A (zh) * 2017-09-04 2017-12-08 深圳市千分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式电容触控模块及智能手绘板
WO2019041947A1 (zh) * 2017-09-04 2019-03-07 深圳市千分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式电容触控模块及智能手绘板
CN107450787B (zh) * 2017-09-04 2023-08-04 深圳市千分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式电容触控模块及智能手绘板
CN107979364A (zh) * 2017-12-28 2018-05-0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按键装置及智能终端
CN107979364B (zh) * 2017-12-28 2021-11-16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按键装置及智能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45978A1 (en) 2014-05-29
JP2014106960A (ja) 2014-06-09
TWI489337B (zh) 2015-06-21
US9158400B2 (en) 2015-10-13
TW201421307A (zh) 2014-06-01
US20150355742A1 (en) 2015-12-10
JP5941432B2 (ja) 2016-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38417A (zh) 具功能键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干涉判断方法及触控装置
CN205050113U (zh) 智能手机及电极片
US8603574B2 (en) Curved touch sensor
CN105980974B (zh) 用于手势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US2014025349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display damage and reconfiguring presentation data and actuation elements
JP2013501291A5 (ja) タッチセンサおよびタッチセンサの駆動方法
CN104281306B (zh) 触控式显示装置与其制造方法
WO2016040468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force and proximity sensing employing an intermediate shield electrode layer
CN105335686B (zh) 具有指纹感测功能的电子装置及其应用程序的调用方法
US8928611B2 (en) Touch sensor usability enhancement on clamshell notebook
US20140085208A1 (en) Touchscreen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4166460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的方法
CN104252272B (zh) 数字板及其输入信号的检测与切换方法
WO2014045690A1 (ja) 入力装置、入力無効化方法、入力無効化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CN101430618B (zh) 具有多种触控特性的电子装置及其多模式触控屏幕
US20150136450A1 (en) Touch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13099070A1 (ja) 携帯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15080891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rranging electrode layers and associated routing traces in a sensor device
KR20090019881A (ko) 정전용량방식의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키패드 일체형통신단말장치
KR20150087714A (ko) 터치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스크린 장치
TW201341895A (zh) 一種電子裝置及可產生3d虛擬控制的觸控裝置
CN104321721B (zh) 薄屏框架平板设备
Walker Fundamentals of touch technologies
JP3177770U (ja) ポータブル電子機器
KR101248813B1 (ko) 단일 적층 구조를 갖는 터치스크린 패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